上个世纪恢复高考以后,涌现出几个神童,谢彦波便是其中之一,谢彦波的名声,在八十年代十分响亮,几乎成为全国父母口中别人家的孩子,他十一岁考入中科大,媒体争相报道,一时风光无限,中科大少年班,更是人们心中天才的代名词,谢彦波十一岁上大学,这个年纪大部分孩子连小学都还毕业,四年大学生活以后,谢彦波以十五之龄研读硕士,硕士毕业后再读博士,就这样年纪不到二十岁的谢彦波,已经超过百分之九十九的同龄人成为了博士生。谢彦波前半段人生可以说一直在开挂,而他的后半生呢?其实用一句古话可以很好描述,靡不有初,鲜克有终,意思是说有好的开头,却难有好的结尾,耀眼了十几年的谢彦波,最后却淡出人们视线,他又经历了什么呢?抛开谢彦波十一岁之后的风光,在此前他应算是一个木讷的孩子,他出生于湖南益阳一户高知家庭中,父亲是体面的大学老师,母亲则是医生,父母皆是社会地位较高的人,完全符合中国人心中对完美家庭的想象。小时候的谢彦波性格内敛,沉默不爱说话,六岁时还不能够熟练说话,平时用词表达也不准确,甚至不会以我表达,而是说彦波要如何。谢父对儿子的木讷也感到头疼,但谢彦波的才华,从很小的时候便开始展露,小学二年级,就可以自己做高等数学,小学五年级的知识,几乎看一遍就会了,这惊人的智商和学习能力,着实惊到了父母,诚如人们常说的,上帝给你关了一道门,那么势必会打开一扇窗,谢彦波就是如此。十一岁谢彦波考入了人人艳羡的中科大,成为口口相传的神童,然而谢彦波的人生,却没有一直开挂下去,谢彦波未在国内取得博士学位,只能去美国留学,他成功获得了美国的普林斯顿大学的入学通知,那时谢彦波天才的热度还未散去,他投身于安德森门下学习,安德森是个经验老道的学者,他人生最辉煌的时刻,就是获得了诺贝尔奖,谢彦波能得到他的指教,也真是万分有幸,以至于国内有不少人认为,谢彦波可以冲击诺贝尔奖。谢彦波在美国苦读十年,没有多大的成果,后被召回国内,好在有个硕士毕业证,于是一直在中科大任职到了现在,谢彦波是神童陨落的典范,曾经有很多人以为他可以一飞冲天,创造出一个神话,但幻想最终还是破灭了,那么谢彦波为何会沦落到如此地步?网络上有不少人分析原因,说来说去都绕不开几个点,首先是从小被冠以神童的身份,导致不知道如此与人相处,当初谢彦波十一岁进入中科大校园,以小学生的年龄进入成人世界,无论他如何聪明,但在人际关系相处上,他只是个小孩子而已,他最需要弥补的东西,不是课本上的知识,而是个人的交际能力,个人社会综合能力,不是在书本上就可以学到的,他必须要经过时间的验证。很多人好奇当年谢彦波为什么拿不到博士毕业证,身为少年班辅导员的汪惠迪说出真相,其实是谢彦波没处理好与导师的关系,才导致出现这个问题,原本以为谢彦波出国后,能聪明一些,懂得些许人情世故,可谢彦波就是不懂,长达十年的苦读,谢彦波最终没有在美国拿到博士学位。当时谢彦波之所以申请普林斯顿,完全是冲着安德森这个人去的,可在分配导师时,学校却给谢彦波分配了另一个女导师,谢彦波为此感到不满。其实这其中是个误会,谢彦波申请的时候,安德森还没有进入普林斯顿,直到谢彦波提交博士论文时,安德森才出现,谢彦波为了追随偶像,立马转投安德森门下,还费尽心思写了论文上交,可谢彦波的学术方向,却和安德森相悖,安德森只能婉拒了他。一般人被拒绝,基本上都会识趣的放弃,毕竟强扭的瓜不甜,更何况是做研究,然而谢彦波固执的一面就展现出来了,安德森拒绝他是以谢彦波英语不好为由,于是谢彦波专门花了两年时间来学习英语,还获得了文学硕士的学位,安德森再次拒绝他,并表示两人的学派不同,可谢彦波执意要追随,安德森拗不过他,只能无奈答应了,谢彦波一直在和自己较劲,结果浪费了好几年,甚至都没有拿到博士学位。那时谢彦波与安德森产生了些矛盾,中科大才将其召回,在寻常人眼中简单的事情,到了谢彦波这里却变得难以处理,以至于一直到钻牛角尖,生生把自己身上耀眼的那一部分给消磨没了,实在是令人可惜,他无法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几乎毁掉了自己的一生。其次第二点,便是舆论的关注,谢彦波成名之后,很多人都在关注他,这也让他变得束手束脚,明明还是个孩子,却无法展示自己天真烂漫的一面,铺天盖地的赞美,也给谢彦波带来了无限的压力,在舆论的关注下,谢彦波只能压抑自己的个性,努力活成别人眼中优秀的人,却忘记如何做自己。最后一点,没有得到良好的教育,谢彦波小小年纪踏入校园,说白了就是个小孩子,学校过分追求知识,却忽略了性格和身心的引导养育,去除他们身上天才的标签,有可能还不如一个健康成长的孩子,有时神童并不能塑造一个人,反而还会害了他,网上有人说,欲戴王冠必承其重,可见那些成功人士,心里素质有多么的强大。如果我们给孩子的仅仅是学习上的督促,让他在少年时期因为学习而沾沾自喜,甚至一门心思钻进学习之中,双耳不听窗外事,不懂得如何和意见相悖的人相处,不知道如何去适应这个社会,那么即便是高智商的神童,也会有陨落的一天。所以,知识是一种工具,是用来处理生活问题的工具,而并非是生活全部。比如,我们学习数学,是用数学来解决问题,以数学思维来衡量这个世界,而并非是为学而学。得到一道数学题的答案,并不能影响人的一生,但有了严密的数学思维,可以受用一生。今天,木木就为大家推荐一套数学丛书,这本书的编纂者是著名东京大学教授永野裕之,他少年时期在班级排名倒数,后来自我总结学习方法,最终进入东大宇宙科学研究所。而这套书就是永野裕之教授数学学习方法的总结。《如何唤醒数学脑》这本书为孩子们总结了数学高手们常用的7种数学思维,包括归纳整理、顺序概念、等价和因果转换、抽象思考、逆向思考、具象思考以及数学美感等等。如果孩子们熟练地使用这7种思维方式,不仅能够轻松解决数学题之中的问题,也能解决很多生活之中的问题。《数学好的人是如何思考的》数学逻辑能力,无论是对孩子还是对成年人来说都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能力,可以帮助人们以理性的观点分析和看待问题。这本书以简单的数学问题入手,以幽默的漫画吸引孩子们深入学习,让孩子们锻炼数学思维的同时轻松享受学习乐趣。《东大教授教我的学习方法》数学能力是任何人都具备的能力,提升数学成绩的秘诀并非是背诵,而是思考“为什么”,这是孩子学习数学的起点。《写给全人类的数学魔法书》将数学思维潜移默化的“植入”孩子的脑海里,也许运用有趣的数学“游戏”更能达到目的。这本书更加强调和孩子们的互动性,让孩子们以新的角度重新审视数学,以快乐的心情解决数学问题。2019年即将结束,2020年,孩子的学习生活不如从这套有趣的数学书开始吧!感兴趣的家长和老师们可以点击下方的链接购买。
虽然华人在西方世界一直表现优秀,但很少有华人能够走进大公司的高级管理层。但有一位华人在三十多年前就因为带队研发出了SQL(关系型数据库)语言,而成为IBM的高管。他就是现任群硕集团总裁,原台湾宏碁电脑总裁、台湾日月光集团总裁、IBM史上最高职位华人——刘英武。图片由(WXH) MWB-Nora 收集整理对于年轻的IT人士来说,刘英武这个名字可能并不熟悉。但打开他的履历,你会惊叹不已:他30多岁就在IBM直接对董事长和执行长负责;他带队发明了世界数据库标准SQL(结构查询语言),在世界软件业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致力推动的IBM软件市场化成为整个IBM转型和成长的重要动力之一。他还曾是宏碁集团和日月光集团的总裁,为宏碁走向世界,日月光问鼎全球立下过卓越功勋。图片由(WXH) MWB-Nora 收集整理这开挂的简历,简直是无数IT从业者心中的梦想人生。超常人生,必有超常之付出。这位传奇华人,是如何一步步走向神坛的呢?1943年,刘英武出生在湖南衡山,少年时跟随父母来到台湾。从读书时代开始,刘英武就像个不断换马驰骋的骑士,从土木到机电,从机电到物理,再从物理到电脑,一口气转了四个系,在决定要报考计算机博士生的时候,离考试只有3个月了。在此之前,刘英武根本没有接触过电脑,而且他要考的是世界著名的普林斯顿大学。其他的报考学生都是来自各个国家的计算机精英。他靠着强大的意志,和过人的天赋,每天早上3:30分开始学习,晚上11:30分睡觉。图片由(WXH) MWB-Nora 收集整理连续高强度的学习,早上实在不好起来,于是他就放了三个闹钟,一个闹钟放在床边上桌子上,手可以伸得到,另外一个放到床到壁柜中间的地上。在壁柜里面再放一个闹钟,把壁柜的门关起来,这样非得起来才能把壁柜里面的闹钟给关了。就这样,刘英武顺利考上了普林斯顿的计算机专业,夜以继日的不懈努力让他顺利拿到了普林斯顿大学的计算机博士学位,并成功到另一所知名大学——密歇根大学执教。在美国大学做老师,是很多华人学生梦寐以求的职业,然而刘英武却在半年之后辞去了这份工作。原因是,他觉得做研究不是只是为了做研究,是要把研究出来的东西能够运用上,能够让社会受益。图片由(WXH) MWB-Nora 收集整理1969年,他进入了世界知名的IBM公司,在纽约总部的研究院工作,那年他刚好26岁。刚进入的时候他只是一个最普通的研究员。在他之前,整个研究院只有一名华裔高管,做了15 年才做到了二级经理人。当时很多人告诉刘英武,华人在IBM研究院里最多只能做到二级经理人,根本不可能进入核心领导层,然而他并没有理会。“我知道我是一个中国人,我不认为这是一个问题。”刘英武一进入IBM,便每天都和那些美国员工一起吃午饭,了解他们的生活方式和习惯。由于自己的英语发音不是很地道,他更是下班之余苦练口语。慢慢地,那些美国人都开始把他当成"美国人"了。图片由(WXH) MWB-Nora 收集整理由于他在电脑方面的独特天赋,1971年,不到30岁的他被派到硅谷创立西部电脑研究部门,组建了一个几乎全由名校博士组成的60余人团队。他们将EdgarCodd的理论和自己对软件要适应人和企业需要的思维结合起来:“当时要去资料库里面拿资料是非常困难的,但是要用资料库的人都是会计、人事工厂里面的人,我就决心要发明一个比较高层的资料库的语言,能够让更多的人可以直接到资料库里面去拿东西。”经过五年的研发,他带领的团队项目,直接导致SQL(关系型数据库)的发明,这个发明对后来全球计算机软件应用影响深远。图片由(WXH) MWB-Nora 收集整理可是当时IBM部门拒绝他将SQL产品化的建议,而且研究院的领导也不赞同这个方案。有一次,他上班去洗手间的时候,刚好碰见一位贵人,那就是IBM的老板卡里。由于初次在公司遇见大人物,他显得很紧张,除了一句简单的礼貌性问候外,似乎不知道该说什么了。回去之后,他开始观察卡里的时间安排。经过一个月的观察,他发现卡里每天下午3点左右的时候会错开员工下午茶时间去趟洗手间。他觉得他应该抓住这样的机会和老板沟通一下。后来的很多天,在那个时间他都装作无意中去洗手间,终于无意中碰见了老板卡里。此时的他已经没有之前的紧张了,而是主动向老板自我介绍,并且将他预见到关系数据库的美好前景和卡里分享。经过几次洗手间的谈话后,老板开始注意到这个小伙子不一般。通过董事会及高层的分析,他们决定破例同意了SQL产品化的建议。图片由(WXH) MWB-Nora 收集整理随着SQL产品的大获成功,也让这位华人技术小伙走上了IBM的管理层,随后他开始主管通讯软件业务,他在大多数人还没有意识到软件重要性的时候,预见到软件的光辉未来。并推动改变IBM过去将软件作为硬件附带赠送品的商业模式,开创了销售IBM通讯软件的先河,不但为IBM创下很可观的营业收入,也间接加速了软件作为一个产业的发展。刘英武也因此一路从一名研发人员上升为IBM全球副总裁。刘英武曾在面对媒体采访时说“我这个人喜欢冲大浪,喜欢开拓新的疆域,其实我的作风也是这样的。我一生过来相当有规律,我不太浪费我的精力,我把我的精力都投资在我要做的事情上。”图片由(WXH) MWB-Nora 收集整理很多同学都有野心和抱负,想要干一番事业,想要出人头地。那么,当我们在面对每一天的人生时,是否有成就一番事业的毅力和勇气呢?
一般而言,申请国外留学,特别是像普林斯顿这样的顶级名校,基本上都是按照规矩来。先交材料,各种考试的成绩,教授的推荐性等等。但清华有位美女,她是直接给普林斯顿的教授写了一封信,说明了自己已经达到了对方学校的要求,还有一个理由是如果对方录取她,她就不需要在花费时间申请其它学校了。意思就是我很优秀,直接录取吧,别浪费大家的时间。当时的教授施一公也愣了,这么拽的学生他还是第一次见,于是亲自面试了她,然后普林斯顿首位不按照规矩出牌的学生出现了,她叫颜宁。2000年颜宁赴美在普林斯顿攻读博士学位,并与2004年顺利拿到博士学位后并继续攻读博士后,2006年颜宁顺利做出了实验室的第一个膜蛋白结构模型,为自己攒足了在美国安身立命的资本。2006年10月,颜宁回到清华母校的时候,曾经的系主任对她说,要是你能回来就好了,我们国家急需要你这样有想法,有创意的年轻人。颜宁回到了母校工作,但清华承诺给她的教授职位因为种种原因变成了副教授。颜宁并没有太在乎,而是开始投入到了科研工作中。颜宁一直单身,她喜欢科研,她对科研非常着迷,并享受科研过程的轻松自由。科研已经成为了她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2015年2月颜宁获得国际蛋白质学会“青年科学家奖”,表彰其在跨膜物质运输的结构生物学领域所做出的一系列杰出工作。同年10月获得“赛克勒国际生物物理奖”表彰其对包括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人源葡萄糖转运蛋白GLUT1在内的关键膜蛋白的结构生物学研究做出突出贡献。2016年6月因观察到了蛋白质在原子层面如何工作,并对细胞膜上嵌入蛋白质结构展开了深入研究,入选《自然》杂志评选为“中国科学之星”。2017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初步候选人名单中,共有157位,其中年龄最大的72岁,最小的39岁,她就是颜宁。虽然最后她并没有当选。但在2017年秋天,颜宁被聘为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首位雪莉蒂尔曼终身讲席教授。雪莉蒂尔曼是世界著名分子生物学家、普林斯顿大学建校200多年来的首位女校长,据称这样的头衔,在美国教授序列里被认为是独一无二的。这个消息出来,大家都惊呆了。没有人想到过颜宁会选择离开清华而去美国工作。为什么突然选择离开?颜宁自己没有说。也没有相关人士给出结论。至今依然是个谜。但无论如何颜宁出走美国既显得突兀,也不太符合常理。不知道是因为没有评到院士,还是科研经费出了问题,亦或是其他什么问题。2019年四月,颜宁当选我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该年共有100名美国科学家和25名外籍科学家当选,颜宁是这25位中的一个。颜宁依然是中国国籍,她还会回来吗?
自去年秋季,颜宁赴美国担任普林斯顿大学雪莉·蒂尔曼终身讲席教授以来,已过去一年。10月29日,正在北京参加世界生命科学大会的颜宁,以一头俏丽的短发亮相,风风火火地接受记者专访。她表示,清华和普林斯顿都是她最熟悉的环境,两所学校对她来说是一样亲切。在美国工作比较欣喜的地方在于,是招收到很多优质博士后。这个暑假,她带领的研究组短短70天内在《科学》杂志发表3篇论文,颜宁否认高产之说,她将之归因于厚积薄发。“跳槽” 不是因为经费问题颜宁于200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生物系,之后去往美国普林斯顿留学,2007年,30岁那年,颜宁受回归清华大学医学院任教,成为当时清华最年轻的教授和博导。入职十年后,去年秋季,她“跳槽”到普林斯顿,对于离开原因,她当时解释,“我生怕自己在一个环境里待久了,可能故步自封而不自知。换一种环境,是为了给自己一些新的压力,刺激自己获得灵感,希望能够在科学上取得新的突破。”今年9月,在悉尼开会时,仍有人问她离开清华是不是因为在中国拿不到经费。对此,她在微博辟谣否认,她说自己在清华入选了清华北大生命科学联合中心和北京结构生物学高精尖中心,资助和考核体系都比较国际化,不要需要依赖基金委和科技部的经费。反而是去普林斯顿的第一年,不少时间都在写经费申请,“外加做饭!”从清华到普林斯顿,她说个人微环境上变化不大,但在普林斯顿的一大优势是能收到很多特别好的博士后申请,这可能与多方面因素有关,包括国内高校招人时大多要求青年应聘者有国外留学经历、普林斯顿作为世界名校对人才来说吸引力比较强等。目前,她在普林斯顿的教学科研都在顺利地推进,她带了1个学生和8个博士后,其中有5人从清华带过去。她还认为,在普林斯顿,行政管理比较有效,井井有条,在入职、申请签证、租购住房、报销等环节都会有人定时发邮件提醒。那边一位科研秘书服务三四个教授,在入职前都会接受专门培训。而国内很多地方科研辅助人员流动性比较高,不是很有经验,让科研人员不得不自己面临这些事情。世界生命科学大会上,颜宁与同行交流学术问题并合影70天内连发三篇《科学》过去一年,新的环境中,科研成果如何?今年暑假,短短70天内,颜宁已在顶级学术期刊《科学》上发表3篇论文。具体包括,6月29日,在《科学》(Science)杂志在线发表了题为《人源Patched1蛋白识别Sonic Hedgehog的结构基础》;7月26日,在《科学》(Science)期刊在线发表了题为《动物毒素调节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的结构基础》的研究长文;9月6日,在《科学》(Science)在线发表了题为《人源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Nav1.4与β1复合物的结构》的研究长文,揭示了首个人源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Nav1.4与它的特异性调节亚基β1复合物的冷冻电镜结。怎么做到如此高产?颜宁今天解释说,这三篇论文都是厚积薄发的结果,只是碰巧在发表时间上比较接近,这里面有不少是学生们努力的成果。之所以能源源不断地出成果,她认为是实验室的人才队伍培养出来了,学生有经验也很有动力干科研。她比较欣赏的是9月这篇首个人源钠通道结构的路论文,还曾经将它称之为做出来就“可以退休”的一篇。“那您会退休吗?”现场有记者开玩笑。“不可能!”颜宁机智地应答,“做科研就是一山望着一山高。”颜宁接受记者们采访写微博是为换脑子放松做科研的动力来自何处?颜宁开玩笑说,自己不是刘翔李娜,也不是李白杜甫,没办法在体育或文学做到出类拔萃。在做科研方面,可能运气比较好,也可能是有一点点天赋,“我是世界上第一个做出来这种东西,那种感觉,挺踏实,挺有成就感。”熟悉颜宁的人还知道,她是微博达人,她在网上频繁分享刷剧读小说的感受,不时也表达对公共事件的观点,最近还频频关注演员朱一龙。颜宁说,这些微博大多是在零碎时间发的,写论文的时候发的最多,“打开很多窗口,这个问题想不明白了,啪啪啪上微博写点东西,换换脑子!”别看颜宁是活跃的“娱乐博主”,她坦言,小说和电影都是舒缓心情的调节剂,或者只是生活中的噪音,主旋律一定是科研。做科研其实蛮费脑子,有时候会不自觉地积聚起压力。大家看不到她通宵工作、与学生讨论问题时的头大、以及科研做不出来的焦虑,看电视剧读小说都是自己放松的方式。颜宁小传:颜宁,1996至2000年在清华大学生物系攻读本科,后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获博士学位并从事博士后工作,师从施一公。2005年,获得由《科学》杂志评选的“青年科学家奖(北美地区)”。纵观颜宁的清华岁月,7可谓幸运数字。在2017年3月的“世界因你美丽-2016-2017影响世界华人盛典”上,清华党委书记陈旭曾如此评价颜宁:“她是1977年出生,她在大学读本科宿舍是117房间,她2007年受聘于清华大学医学院,当时是清华最年轻的教授和博导;回国任教满十年,培养了7名博士生;作为通讯作者发表了7篇高水平的论文,每周上7节课。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编辑:RB011
放弃普林斯顿和麻省理工,满分论文博士毕业,一个不停创纪录的人一、被天才激励的天才1966年,在山西太原一个教师家庭里诞生了一个小男孩。小男孩很不幸的幼年丧父。生活的磨难让小男孩比同龄人更加懂事,而聪明的脑袋让他小小年纪就接连跳级。3岁识字、5岁读书、9岁小学毕业。1977年,刚刚十一岁的他已经跳级到初三。1978年一月,他在《光明日报》上读到一篇报告文学,讲的是"神童"宁铂的事迹,看完后他激动了整整一天,整晚睡不着。他决定也要提前高考,“我要上大学,我要考中国科技大学”。按照当时的规定,只有应届生才能参加高考。身为中学老师的母亲找到学校校长,想让他直接上高二——这是唯一能让他符合高考条件的办法,校长说:“孩子很聪明,我也很乐意帮忙,但是他必须先考上高二的尖子班,那个班师资力量强,这才有上大学的机会。”几天后,他跳了级。当时距离考试只有半年,为了补上功课,他每天学习20个小时,连走路、课间休息都在背单词、做数学题。距离考试只有二个月的时候,他病倒了。劳累过度引起的急性肝炎,必须进行住院治疗。住院就意味着要放弃当年的高考,母亲安慰他,说他的年纪还小,可以吃一年再考。但他生平第一次反对母亲说:“不行,不考就等于彻底失败,一定要考。”母亲拗不过他,只好一边照顾他,一边帮他把复习资料拿到病房。就这样,在医院的病床上,伴着消毒水的味道,他一边输液一边学习,准备高考。1978年7月,12岁的他和全国的600万考生一起走进了高考考场。一个月后,高考成绩公布,尽管他的成绩十分出色,但比当年中国科技大学在山西省的录取线还是低了十分。1978年3月,中科大创建了首期少年班。少年班有一个独立于高考之外的招生考试。这时距离少年班考试只有差不多两个星期了,考试报名已经接近尾声。当时少年班是推荐报名,由老师推荐到学校,到市里,再到省里,一级一级上报。到真正报名时家人才知道报名程序,而这时候老师已经将考生名单上报了。离考试只有几天时间,报不上名,就意味着之前的所有努力都功亏一篑了。张亚勤没有放弃,他和母亲直接找到了省招生办。他当时已经闻名山西全省,如果他能成为少年大学生,也将是山西省的一大荣誉,所以当母亲带着他向招生办主任说明情况后,对方马上爽快地答应将他的名字加进考生名单。皇天不负苦心人,8月的一天,他领到了梦寐以求的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的录取通知书,一时间,整个太原轰动了。媒体争相报道这个“山西省的骄傲”,人们争相传颂着这个奇迹——“12岁考入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比宁铂还小的大学生”。这个“比宁铂还小的大学生”,就是张亚勤。二、天才之路张亚勤在科大默默无闻。此后八年,当宁铂在“神童”的光环里纠结、而后因为巨大的心理压力遁入空门出家为僧,张亚勤则成了“神童”背后的隐形人,玩自己喜欢的游戏,调皮、捣蛋。“成功需要坚持和专一。即便比别人聪明,也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张亚勤明白,成功比拼的是谁能坚持到最后一公里,做事情不但要有深度,更要有长度。在中科大攻读完硕士学位以后,他的毕业论文引起了美国著名的通讯专家的注意。这位任教于乔治·华盛顿大学的教授,热情鼓励张亚勤到美国攻读博士学位。于是,20岁的张亚勤放弃普林斯顿和麻省理工,选择进入乔治华盛顿,师从无线通讯科技泰斗Raymond Pickholtz教授。1989年,23岁的张亚勤以乔治华盛顿大学校史上唯一一篇满分毕业论文获得博士学位。开挂的人生,一路辉煌。1997年,年仅31岁的张亚勤被授予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院士(IEEE Fellow)称号,成为该协会100年历史上获得这一荣誉最年轻的科学家。1999年,33岁的张亚勤回国加盟微软中国研究院,出任该院首席科学家。2001年11月,微软中国研究院升级为微软亚洲研究院,35岁的张亚勤任首任院长。2004年,微软亚洲研究院被MIT Technology Review评为全球最顶级的计算机科学研究院。2004年1月,38岁的张亚勤升任微软公司全球资深副总裁,进入微软决策层,成为比尔盖茨的智囊团核心成员。2017年11月,51岁的张亚勤当选澳大利亚国家工程院院士,也是该年度唯一授予的外籍院士。他还是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麻省理工大学,悉尼大学,华盛顿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等20所国际知名院校的客座教授和同济大学校董。在企业家里,他是科学家——他拥有60多项专利,并发表了500多篇学术论文和专著,被美国前总统比尔克林顿称作“一个灵感的启示”;在科学家里,他是企业家——他将一个不到10人的微软中国研究院,发展成为拥有3000个聪明脑袋的微软亚太研发集团,被比尔盖茨视为“微软的宝贝”。三、天才公式“与其心不在焉地学10小时,不如集中精力学1小时。”聪明加上专注,让他在从小到大的惊人创造过程中拥有超人的效率。1%的天才+99%的汗水=惊人的成就
我是在北美生活的管大大,在哪个国家都有很多优秀的大学,美国也不例外,今天我给大家介绍一下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普林斯顿大学虽然在国内清华北大已经是无数学子心中的学府,但是在世界上要论名气、学术、成果还得看美国的十大名校。绝大多数的美国总统、诺贝尔奖得主、图灵奖得主都来自这些名校,在众多领域中都拥有极高的影响力。普林斯顿大学(Princeton University)是美国最古老的私立大学之一,成立于1746年。是一所专注于学术研究的高等学府,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学校至今为止一直重视理论研究。学校共设立四大学院:工程和应用科学院、建筑学院、伍德罗威尔逊公共和国际事务学院和本德海姆金融中心。普林斯顿大学选择这里上学的国际学生会十分幸运,不同于其他美国大学,普林斯顿大学的学生不分国籍、种族、性别都有享受学生经济援助的权利。学校超过半数的学生都收到了不同程度的经济帮助。投桃报李,普林斯顿也享有极高的学生回赠,每年学校都会收到大量的毕业学生的捐款。得益于丰厚的捐款,学校的科研资金十分充足,也有足够的资金投资艺术品,丰富学校的艺术博物馆。普林斯顿大学普林斯顿大学的研究生学院选择并不多,这是因为该校的本科生就能接触研究生的教育资源,学校也致力于培养本科生的科研能力。另一方面,学校设立了大量博士学位,如建筑学、物理、经济学等都在学术界享有盛名。学校专业强劲还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得益于独特的师生比例5:1,也就是说平均每五位学生就有一名老师监管解惑,无论在学术还是生活方面遇到问题都能第一时间解决,与老师进行深层次的交流也更加频繁,师生关系较其他学校更为深厚。这也解释了为何在毕业后,本科生的平均捐款为200万美金/人。普林斯顿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地处新泽西,距离纽约费城只有一小时车程,交通十分便利。学校地势平坦,自行车成为了大学数学生离不开的健康环保出行交通工具。学生可以去各大超市或者毕业生手中选购心仪的自行车,价格实惠,实为校内出行之首选。普林斯顿大学是常春藤盟校,国际生申请难度很大,只有6.5%的录取率。大学申请在每年八月中旬开放,11月关闭申请,12月中旬左右开始发放录取结果。普林斯顿大学的校训:"她因上帝的力量而繁荣"(Dei Sub Numine Viget)普林斯顿大学普林斯顿大学不仅有美丽的校园,还有强大的教学资源。的校友和教职工中共有63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和2位美国总统。学校坚持小而精的教学风格,全校只有八千多名学生。进名校难,进了名校更难,踏入名校只是翻开人生的新篇章,在这里有许多"长得比你美,还比你努力百倍"的学霸。残酷的竞争,社会不会因为你是名校生而对你网开一面。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想知道更多北美社会趣闻和生活真相,欢迎关注"北美见闻实录"!我是在北美生活10余年的管大大,我来告诉你最真实的北美。
在申请美国留学的时候,很多同学都知道科研和套磁,一个强有力的科研能大大丰富你的软背景,套磁可以让教授知道有你这么一个人,并且知道你在这方面的优势,对你有一个良好的印象。好的科研和套磁能够让你在众多申请者中脱颖而出!那么该如何选择科研和进行套磁呢?浩海留学的普林斯顿CS博士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你关于科研和套磁那些不为人知的事!自我介绍本科:杜克大学 CS,Physics double major;GPA 3.7/4.0,GRE 326+4;研究生:普林斯顿大学计算机科学专业博士;深度掌握各种物理、电子工程、计算机工程专业知识及分析方法,熟悉各类计算机编程语言及架构系统。大家好,先跟大家说一下今天讲座的范围。首先我会做一个自我介绍,然后简单介绍下我现在就读的这个项目,接着会介绍一下这个专业的发展前景,以及提供一些申请的规划和建议,分享一下我当时申请的过程,最后会说一下,我作为一个导师,可以提供哪些帮助。三维背景首先介绍一下我自己的情况吧我是美本的TOP10,当时念的是CS和Physics的double major,GPA在3.7左右,学校采用的是4.0的GPA制。文章方面有一篇一作,一篇非一作,这两篇文章都是Physics方面的。GRE是326。Research方面,有一年ECE,就是Electrical (and Computer) Engineering的research,还有两年Physics相关的research。这两个research其实都不适合我现在申请的方向,和现在做的职业也不大相关,我后面也会提到,可能除了ML(Machine Learning)和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其他专业申请的时候,本科的research和申请方向是不需要非常完全一致的。另外,我在后面还会说到,申请当中哪些方面是比较重要的,哪些方面是只要有就好,直接相关性没有大家想的那么重要的。申请过程其实我决定读博的时间挺早的,大概是大二的时候就决定了,那时候就差不多确定了自己的申请方向。所谓的“确定申请方向”,只是确定一个大体的方向。比方说,如果想申请ML,那我大二的时候就决定我要申请ML的PhD,并不是大二的时候,就需要决定做ML具体的哪个方向。即便你入学之后,research的方向也是会一直变的,所以并非大二就一定要确定你的research career,就一定要研究这个东西。说到真正的整个申请,我觉得打响战斗的开始是申请本科科研。但是每个学校情况不一样,教授也不一样,所以没有什么太多可以借鉴的。我对大家大体上的建议就是,越早开始越好。除了本科科研之外,在申请过程当中我个人觉得比较重要的,那可能是需要提前跟教授套磁。你要给他发邮件,提前让他知道你的名字,让他知道你要申请,可能的话,能给他留下一个比较深的印象,这对于你申请会有很大的帮助。关于套磁具体如何套磁,我觉得没有一个general的方法,每个教授都有一些不一样。但是也有一些共通点,就是你跟教授套磁,不能直接把你的CV发过去问教授,你看看我这个CV能不能录,这样教授一般是不会理你的。有用的套磁是会让教授有想回复你的欲望的,你可以提一些跟他的research相关的问题,希望能得到他的解答,或者得到他的意见和建议之类的,这样教授可能会回复你。如果直接发个CV过去问他你能不能录,首先他并不知道,有的学校并不是教授决定的;其次,即便他知道你能不能录,一般也不会愿意告诉你这件事情。因为PhD录取是个双向的过程,每个导师在发放offer的过程中,受自己budget的限制,所以他只能发放这么多份offer。首先他不希望他的offer走空,其次,他不希望发出的offer过多,最后导致资金不够。所以所以真正套磁的过程,可能花费的时间比大家想象的还要多。大四下我基本把时间都花在阅读相关导师的research paper上了,很少去上课。也有很多同学在套磁前就已经开始这一步了,这些同学可以寻求导师解答一些research相关的问题,甚至可以把CV发给导师,获取一些建议和意见。毕竟套磁最主要的目的是让教授知道有你这么一个人,并且知道你在这方面的优势,对你有一个良好的印象。所以说,套磁在申请过程中还是十分重要的。最后提交申请,除了已经确定的research experience以外,唯一可以自己掌控的就是SOP—statement of purpose,以及CV。当然,CV可以更改的程度并不是那么大,只能从语言技巧上入手,想在最后大幅提高CV档次是不太可能的。写SOP也是极具技巧性的事情。不同于申请本科时写的PS— personal statement,SOP就是非常直接,一定要说清楚你做过什么,你为什么想要申这个项目,为什么想要支撑这个学校的项目,如果录了这个学校的项目的话会对你有什么好处,或者说你可以做到什么样的事情,这中间都是比较技巧性的东西。有的同学本科的research明明做得很不错,但是因为语言的问题,无法在SOP中很好地表达出来,这也是国内学生在申请时常常遇到的困难。专业介绍下面大概介绍一下我这个项目。我没有具体地统计数据,但是据我看到的普林斯顿的CS项目,中国大陆学生还是清华北大的占比较大,美本也有挺多,基本上是TOP15这样的一个range。CS的核心课程,各个学校应该都差不多。就是data structure开始,还有最近很火的ML、AI等方向。普林斯顿CS theory比较强些,但是据我知道的念theory方向的人并不是很多。接下来说到CS的职业前景。CS的就业大家应该都知道,要不然进academia,要不然进instry。进instry的一般都是大的tech company,比如Apple、Facebook、Google NVIDIA 之类的。当然这也跟你读的方向有关,例如,如果你是纯搞ML、AI的话,可能NVIDIA 就不太合适。还有一点,就是在读PhD的过程当中,你可能会去做intern。当然,这跟教授也有非常大的关系,基本上不会自己去找份intern,然后跟教授说我要去做,这样他可能会不太开心。教授掌握的资源一般都非常丰富,而你在念PhD期间的一切都是为了你的research服务的,所以如果教授觉得你应该去做一个intern,那可能是会对你的research有帮助,或是会获得更多的资源,在这方面还是教授的发言权比较大。申请规划和指导就像我刚刚说的,我觉得申请当中最很重要的部分,就是提早要确定你的申请或者科研的方向。整个申请过程当中,除了research,你可以控制的一些部分就是与意向导师进行套磁。套磁的时候具体要怎么说,要说什么内容,需要套到什么程度就算可以了,教授回复的话,应该如何去理解等等,导师可以case by case,帮你指导把关。然后就是SOP和CV的书写。CV的话,主要就是要清晰,要直接了当的表明你到底做了哪些东西。CV当中主要的技巧性的东西就是你的用词以及你的structure,主要还是跟英语的用词方面有一些关系。SOP和CV一样,要直接了当,一定要说明白自己是做了哪些东西,做这些东西对你申请这个项目有哪些帮助,以及你有什么样的优势,就是为什么deserve这个项目。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一定要说清楚你为什么一定要申这个项目,也就是这个项目可以给你带来什么。这个带来什么,并不是简单的我想找个好工作,这明显是自杀式的。所以SOP我能提供的帮助还是它具体应该怎么写,如何把你为什么要上这个项目,以及这个项目为什么适合你,你为什么适合这个项目说清楚,向导师表明,他应该录你这个人。当然初次申请在申请规划方面,除了你可以掌控的部分,剩下就是大家几年下来的积累,也就是硬指标。硬治标就是GRE以及国内同学要考的托福雅思。关于GRE分数,一般是只要过线就可以,跟本科申请不太一样。本科申请SAT就是一定要刷得越高越好,但是PhD申请就不是这样,GRE只要过了线就可以。学校也不会设定一个具体的cut off,这个分数以下我就不录。针对同学们提出的问题,选几个典型的供大家参考Q:在国外本科读双专业的难度如何?A:我觉得首先看你学校允不允许吧,如果是学校是美本,一般是不会管这个,你只要自己负责把课上好就可以了。难度方面,如果你本身是读纯数的CS,那主要还是在implementation上吧。CS中数学逻辑方面,对你来说应该完全不是问题。剩下的就是熟能生巧。如果你没有上过CS课,我建议你从头开始从 intro level 的课上起,自己去感受一下。因为这个具体难度还是比较看个人能力。Q:本科阶段如何找科研?A:首先就是要大概确定自己想做的方向,然后去你的学校的department找一下有哪些做相关内容的教授。不一定能找到完完全全一模一样的,当然这对于申请来说也是没有必要的。其次就可以给他发个邮件,或者直接去办公室敲门就好了。之后跟教授说你是干嘛的,你希望跟他做research,不知道他有没有有意思的topic之类的,或者说,有没有哪些你可以做的东西。一般教授会对学生主动去找research的比较热情,一般都会告诉你的。Q:跨专业申请CS的硕士,难度怎么样?A:申请master和申请PhD相比还是会简单不少。master一般会分research就是你念master的目的是想要以后会转成PhD啊,research oriented 或者是 instry oriented,你只是想念个master,然后找工作。如果是后者的话,还是看你申请的学校,一般难度不是特别大,因为都是你自己交钱嘛,只是这是来上课而已。前者的话,也需要跟相关教授要有一点点research的意象,然后他愿意收你,然后才可以做。Q:读博大概需要多久?A:我是本科毕业直接读的博,大概时间,IC班五到六年吧。具体方向还是有区别的,theory可能会稍微更长一点,像ML、AI基本上五年应该是可以念完的。关于科研和套磁,同学们有没有其他疑惑呢?欢迎同学们随时咨询
相信今天大家的朋友圈都被西湖大学成立的新闻刷屏了。这是中国内地“第一所以基础性、前沿性研究为支点,以博士生培养为起点的民办高水平科研教学机构”。它不仅吸引了世界上最聪明的人齐聚一堂,也吸引了张磊、马化腾、王健林等知名投资人、企业家作为该校创办时的校董。他的校长是清华大学前副校长施一公,是全球知名的结构生物学家,是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和美国艺术与科学院外籍院士。1995年,施一公获得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分子生物物理博士学位,随后在美国纪念随后在美国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进行博士后研究。1998年—2008年,历任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助理教授、副教授、终身教授、Warner-Lambert/Parke-Davis讲席教授。2008年,婉拒了美国霍华德休斯医学中心(HHMI)研究员的邀请,全职回到清华大学工作,任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教授、博导。然而在2008年他回国时,很多人都对他各种嘲笑:说这个人肯定是在美国混不下去了才会回国,骗中国人经费,在美国也没拿几个奖项。然而,施一公对这些嘲笑并没有回应,而是埋头搞科研。后来,施一公完美在这场科学界几十年的赛跑中完美撞线。所有的讥讽和谣言都不攻自破。如今,他任西湖大学校长,他在今天的成立大会上说道:西湖大学希望成为世界前沿科学技术的引领者。学校坚持发展有限学科,特别注重学科交叉融合,强化基础研究,努力实现原始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的重大突破。现在,我们再回过头去看,那些曾经嘲笑他的人或许依旧默默无闻,而他一直在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为教育、科研事业奉献一切!
清华和普林斯顿的区别颜宁曾经对清华大学和普林斯顿大学做过一个对比,作为曾经两所世界名校的学子,同时也是两所高名校的教授,她眼中的两所母校各有不同,清华大学用庄重大气来形容,普林斯顿大学用优雅淡定来形容。面对网络中有人对清华大学的诋毁,虽然已经远赴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但是颜宁依旧努力地维护着自己的母校,怒怼网友:清华大学是世界上科研环境最好的高校之一。颜宁把最好的青春时光奉献给清华大学的实验室,清华大学给予她的支持远比普林斯顿大学要好,离开清华大学,出任普林斯顿大学终身教授不仅是想挑战自我,而且也是对普林斯顿大学母校的一种回报!虽然颜宁在社交媒体中称自己在普林斯顿大学不如在清华大学中轻松,属于自讨苦吃,但是在普林斯顿大学科研可以遇到来自全球的超级天才学霸,在强者中竞争,更能挑战和提升自我的学术水平。中国留学生的缺点曾经普林斯顿大学的华人教授康毅滨的一份访谈记录中,这位毕业于复旦大学,后来远赴美国杜克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最后成为普林斯顿大学的终身教授,作为中国留学生的翘楚,却吐槽中国留学生的大量缺点,“中国学生聪明、勤奋,但是功利心比较重,妨碍了他们的长远发展。”作为普林斯顿大学的终身教授,每年他都会受到来自中国很多名校毕业生的留学申请,但是他发现一个问题,中国学生的GRE成绩和专业学科成绩都非常的好,但是在个人陈述和未来展望中,却是千篇一律,很多人根本不知道为何要来普林斯顿大学,更多的是盲目性的名校从众心理,这也是为何每年数量众多成就优秀的中国留学生申请被拒绝的主要原因!为中国留学生感到惋惜施一公曾经也是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终身教授,当年作为清华大学众多留美学生中的一员,当年和施一公一起来美国留学的清华、北大优秀学生接近2000人,然而最后成为科学家的没有几个人,当年施一公在央视《开讲了》节目中痛心的说:自己被美国一家科技企业邀请去做报告,在参观这些企业的时候,发现很多中国名校的留学生,他们的能力本应该比他们企业的主管能力更强,但是他们却从事了职员的生涯,这也是康毅滨教授口中的缺点之一,那就是中国留学生的功利思想太重,有人只是把出国留学当成一次镀金,追求高学历仅仅是为了一份好的工作,因此每年中国大量名校出来的留学生,真正成才的没有多少人。甚至目前,很多中国留学生因为走捷径,没有按照导师的要求完成论文作业,出在论文抄袭等学术不端行为被开除和劝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离不开人才队伍的培养,就像台湾省的一位学者说的一样,中国每年的高校毕业生数量高达千万,只要其中的百分之一被培养成才,都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清华大学这位教授,被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挖走”,清华大学留不住清华大学颜宁教授已经在清华任教长达10年,算得上是清华大学的一位老教授了,颜宁高考考入清华大学,就与清华大学留下了不解之缘,后来出国留学深造,学业有成的她最终决定返回清华大学任教,为祖国的科教事业做贡献。颜宁教授曾到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攻读博士和博士后,而在清华大学任教10年后,颜宁教授决定离开清华大学,去往普林斯顿大学任教,在许多人看来,颜宁教授被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挖走了,清华大学没能留住颜宁。而颜宁教授之所以选择离开清华大学,并不是和自己落选中科院院士有关,有的人猜疑颜宁教授选择离开清华大学,负气出走,是因为当选不上国内院士,国内院士的评选或许存在排资论辈的不好现象,对于颜宁教授落选中科院院士,网友直言:太过年轻。颜宁教授是施一公教授门下学子,她年纪轻轻就取得了不错的科研成果,获得多项荣誉和奖励,成为我国杰出的青年女科学家,施一公教授也很看重颜宁,以她为傲。为了科研事业,颜宁教授也是牺牲了许多个人时间,她常常在实验室里一呆就是一整天,有许多的研究课题和实验需要负责,因此43岁的她依旧未婚,是单身的状况。科研之路并不好走,但是科研之路是一条正路。颜宁教授十分热爱科研,她曾向母亲留言,自己不打算结婚,计划为科研事业贡献自己的一生,母亲对此表示理解,看着自己颜宁能够取得傲人的研究成果,收获许多得意门生,母亲为此也替她感到高兴。对于自己选择离开清华大学,颜宁教授并不后悔,她选择离开清华大学,是趁着自己还年轻,多去体验多味的人生,她想尝试和了解到了异国他乡的普林斯顿大学当教授是什么感觉,自己又能从中收获什么有价值的事情。颜宁教授在清华大学已经很知名,在学术界和科研圈的名气也是响当当,她有勇气选择离开清华大学,离开自己熟悉的地方,也足以见得颜宁教授是一位对人生有追求,有勇有谋的女科学家。虽然落选了中科院院士,但是颜宁教授去往美国发展后,却顺利当选了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终究是获得了院士的头衔和荣誉,希望颜宁教授能够在普林斯顿大学专不断精进,他日研究有果,能够选择回国发展,为祖国的科教事业再贡献出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我们也希望颜宁教授不会变更国籍,未来不会成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而是成为名副其实的中科院院士;对此,你们是怎么认为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