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募格学术原创。转载请在【后台】留言作者:我不适合搞学术不同于985名校等理科专业要求发SCI或者是国内核心才能毕业的情况,本文主要针对于那些普通院校(文科专业居多)仅要求发一篇普刊就能毕业的情况。据我了解(可能不全面),这些学校大部分是双非(现在或许应该叫四非了吧?非211,非985,非一流学科,非一流专业)。专业大多包括药学,口腔,公共卫生,统计,管理,教育,心理等等,我也听说某985法学专业毕业最低要求也是发一篇普刊就行。先不纠结为什么这么容易就能毕业了,可能是因为文科人多文章难发,或者理论千百年来一直就那样很少创新吧,再者重复率也高,毕业论文为了应对查重,非要把一个普遍都知道的名词解释成好几段话……,总之吧,如此简单的条件就能毕业,你该庆幸(相比于那些几区几分SCI的硬指标)。尽管如此,这里面也大有文章,首先就是虽然学校文件说的这是最低毕业要求。但是导师课题组可能另有要求。因为他想提高你的科研能力,压榨你,让你帮他干活;顺便儿发文章能挂了个他的名儿,沾个光,这也就另说了,所以刚入学打听清楚,别等到快毕业了,你导师故意拿这事给你使绊子,有的导师以为你师哥师姐会告诉你等等,所以提前谋划好如何才能符合毕业要求。接下来说说发普刊的坑。相信很多同学对这里说的“普刊”(有的学校说是一篇综述,只要没说核心,那就没要求,能见刊就行)的理解是国内普刊,有的同学说英文也有普刊,这类同学可能对评优评奖有所了解,每个学校要求不同,据我了解西安一高校对中文普刊和英文普刊的加分比重都一样,好像教师发英文普刊并不能算进评职称(人家只要核心)。至于毕业发英文普刊,尽管没有说不允许,但是也没必要吃饱了撑的去发,中文足矣(就是喜欢发英文也不反对)。下面说说中文普刊的坑。首先就是时间问题。有的同学刚入学一看发个普刊就能毕业,立马就松懈下来了,进入本科生混日子模式,不把这当回事儿,悠哉悠哉玩了两三年。结果到最后离毕业还有半年却发不出来。因为就算那时候花钱买论文,离见刊,也得有几个月时间吧,那时候你得交材料,够你折腾的,所以说早做规划。也有的同学为了评奖,往高了发,一开始发什么一些中文核心,就像考研,非211985不考,结果最后被压分,分数还不够国家线,或者连调剂去普通学校的分数线都够不上。然后发到最后核心没发的出去,普刊也没发的出去(或许它压根就铁了心发核心,没发普刊),结果耽误了毕业,所以这里我的建议是你先发出来毕业最低要求的文章,保证能毕业,然后再折腾那些核心。别整天眼高手低,不要丫环命,公主心。到最后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竹篮打水一场空。接下来说普刊的投稿中暗藏的坑。国内这方面儿非常非常的乱,可以说是给钱就发。现在各种普通期刊(称呼垃圾期刊也不为过,现在有些导师不是就告诉学生,非核心不读吗)层出不穷,纯粹就是为了赚版面费。好像是在上世纪90年代之前发文章,人家杂志社还要给你钱(这是稿费,后来反转成了版面费),当然这些杂志都是数量少质量高的。然后90年代之后为了照顾师生越来越多,文章数量越来越多的情况,开始放开了这一块儿,所以说导致目前整个市场鱼龙混杂。学生为毕业发文章的,评职称的,干啥的都有。与之相对应,出现了太多的中介机构,也就是那些代写代投代发的中介服务公司,你只要交了钱,就可以给你发出来。普刊的非常容易也相对非常便宜,核心的也就有点儿难了,不过核心期刊你只要肯花大价钱,比如之前的新闻说花5万,保证给你发出核心,尽管你文章写得很烂,但是中介会找人专门专业给你改。国内一般的普通期刊的一般审稿流程是,看你这篇文章写得不错,然后给你个录用通知叫你交版面费,然后就发出来了,见刊周期一般在3到6个月。有的话质量高点的(即将摇身一变成为核心的潜力股普刊),可能会有一年,这是正规的投稿流程。如果是自己投稿的话,一定要去正规的官网。不要上网随便搜一个网站就进去了,因为现在的浏览器比如说百度。排在第一位的大多不是官网,而是那些给百度钱的多就排名靠前的打广告的中介机构。下面说说那些诈骗网站的特点。给大家举个例子,我就拿中国校医这本杂志来说吧,用360浏览器搜索的话出现三个结果,随便点一个,点标明省级期刊那个,然后点进去一看,这肯定是一个中介机构办的网站。你看他页面最上面明目张胆的广告,最右边儿有几个选项说咨询的服务的。还有文秘服务快速见刊,这都是诱导你去点击的,正规的官网不会出现这些!!我打开这个网站不到3秒钟就弹出来一个小窗口。其实这些都是网站设计的套路。这就像你观看电影的时候弹出来一个小电影的窗口,然后诱惑你去下载播放器,让你的电脑中病毒。当然了这些中介窗口,要么就是让你去注册信息,要么就是偷你的论文,你在这里投了并不是投到官网,而是投到他们那里去了,他们可能把你的论文给卖掉了。切记,正规的网站不会打广告,他们不会呈现出来一副想让你去投稿的样子,现在收文章供过于求,他们不需要求着别人去发。还有就是在不确定是否投在了官网的情况下可以这样鉴别,如果你刚投不到一两天就给你发消息说你的文章被录用了,录用通知貌似正规,但是他让你把版面费打到指定账户(一般几百,因为骗子利用了大多数人急于求成的心理,况且这点钱也不够立案的,所以骗子们一直逍遥法外),什么张女士王女士之类的。这肯定也不太靠谱,哪有这么快审稿速度?除非这个期刊,很渣,很垃圾。这时候你要打电话去确认一下,不是打你投稿那个页面留的电话,而是去官网查询电话。实在找不到的话,去百度搜索这个杂志的封面图片,一般能找到电话。如果你打的是录用通知的电话,那么对方会问你是否是查稿,问你的名字,然后假装说录用了,大体就是这么个套路,你要是交了所谓的版面费,那就没有然后了。再者,另一种情况,当然这种情况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的同学比较有钱也比较想得开。他不屑于把时间浪费在投稿这方面,他专门儿找中介给他安排,那么这种操作也可能容易被坑,首先你得找到靠谱的中介。别到最后中介把钱骗了,然后文章也被中介给卖了,落得个人财两空。总之吧,掉进坑里最差的结果是,找中介容易导致钱文两空,正规投稿稍有不慎文章就被偷,二者都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听说国内正规普刊一般费用在1600,很多中介整天忽悠要涨价,呵呵,不过它们存在的价值在于帮那些有需要的人节省了时间,现实就是这么魔幻,存在即合理?这些水刊的存在极大误导了后来的学子,在这里,我想到了一些导师的良心建议,真正想搞学术的话,可以忽略掉这些非核心期刊了。最后,我发现这些水刊普刊每年的期数很多,有半月刊,有的竟然一月3期(分什么上旬刊,中旬刊,下旬刊),一年36期,每一期很厚,也就是说文章多,再次验证了质量不高,这得浪费了多少纳税人的血汗钱啊。笔者后记:某文科专业,即将毕业,业余吐槽下对所谓的文科的学术的看法,警示后来者莫入坑,内容过于真实,请勿对号入座以免引起不必要的不适。
感觉自己就像一只徜徉在学术圈的,最近几乎每天吃瓜吃到撑大前天,笑看青年明星学者杨辉教授,从打死不认到致歉承认抄袭;前天,捧腮对着本科毕业生 14 篇 SCI 的小老弟犯花痴;昨天,惊叹小学生拼爹研究癌症获奖。今天,又感慨天大、厦大俩硕士「买毕业论文」……这件事,大家或多或少应该都听说过了,这里就只简单介绍一下。「买论文」事件的来龙去脉前几日,有媒体报道,天津大学软件学院软件工程专业 2018 届硕士毕业生——刘宇宸的硕士学位论文《基于 J2EE 的环保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与同年毕业的厦门大学信息学院软件工程专业学生——林鲤的硕士学位论文《基于 J2EE 的环保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出现标题、摘要、关键词、正文的结构及内容雷同或高度相似,多个段落一字不差。对此,涉事两硕士所属大学分别对该事件发布了通报。图片来源:学校官网图片来源:学校官网图片来源:知网图片来源:万方图片来源:万方图片来源:万方笔者手欠去搜了这篇论文,发现刘宇宸是在职硕士,她的这篇论文有两位指导老师,emmmn,两位指导老师都没发现问题么?且她在致谢里居然还写「导师耐心的一遍遍的指导」(「的」也用错了),要真是一遍遍地指导,一遍遍地修改,还能改得两篇论文一模一样,那二位可真是不可多得的缘分……对于此事,大家怎么看?估摸着大家都有所了解,现在论文代写很猖狂,谁的朋友圈里没有几个论文中介呢?普刊、核心期刊、SCI 期刊已经明码标价,中介组织枪手代写,枪手拿部分,中介拿抽成,早已形成了产业链。新闻里的两位研究生,很大几率是遇到某位无节操的枪手一文两卖了……由此事引发的思考很多年前,村里出了一个大学生,整个村的人都倍感骄傲;近些年,大学生普遍增多,已经提升到以培养出研究生为荣。名校、高学历带来的的光环,一度让人们带着欣赏与羡慕的眼光看待硕博士这样的群体,但「学术造假」的字眼却使人们的这一看法幻灭。笔者不禁感慨:他们拿了一手好牌,却打得稀烂。他们对自己不负责,连毕业论文都是买来的,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国家培养研究生的门槛。取消学位证,既是对他们「造假」的惩罚,也是对广大研究生的警戒。1. 在该接受磨难的年纪选择了安逸,生活会回馈给你更多的磨难我们常说,现在不愿吃学习的苦,将来就得吃生活的苦。在当今社会,没有学历的人几乎是没有竞争力的,因为学历就是准入门槛。这两名硕士研究生,为什么会去「造假」呢?因为他们选择了安逸,只需要出一笔钱,让别人去写去吃苦,自己只管安逸就好。2. 保持优秀,它会让你拥有人生的选择权在人生的每个阶段,我们都有要履行的责任和义务。在学生时期,唯有好好学习,我们才有更多的选择权,这句话不止适用于九年义务教育,同样适用于大学与研究生教育。相应地,当我们进入社会后,有能力加持的你,会成为就业市场的「香饽饽」,可以站在优势地位。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学习,保持优秀的原因——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拥有更多的选择权!3. 该怎样度过研究生生涯呢以上的道理我们都懂,那么,究竟该怎样度过研究生生涯呢?绝大部分人的研究生是自己考来的,回想起复习考研的那段时光,很多人都会感慨,毕竟,辛辛苦苦的备考真的不容易。,一旦考上,很多人便失去了方向,包括笔者在内,在刚开始研究生学习时都会感到迷茫。这时候,我们就要搞清楚研究生与本科的区别。本科生是学校的「脸」,研究生是学校的「里」。本科期间让你学习散漫,研究生期间让你学习自律。其实,研究生是工作前的三年实习期。尽快适应「研究生」这一身份后,我们就要在方方面面有所规划。(1)学习方面所有的课程几乎都是在研一集中上完的,特别是研一上学期。所以,研一主要以学习为主。还是那句话,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不要觉得自己考上研就不学习了。同时,从入校开始着手论文写作,在研一下学期,课业压力减小的时候,可以集中时间整一篇综述发出来。积极点的同学,研究生复试一结束,回家就拿着导师给的题目开始看文献了。先别管网络上很多人呼吁「不以论文为唯一评定标准」,最起码大家毕业后的一段时间,论文还是相当重要的,虽然这么说有点扎心……试问,研究生三年都踏踏实实地看文献,多练手写论文,毕业论文还需要去买吗?其次,除了课业学习之外,多看一些专业相关的书籍、论文。这时候看的东西就不要考虑有用没用的那种功利性问题了,毕竟很难说将来工作能怎么样,既然到了研究生这一阶段,多学一些专业内的东西,总是没错。这里插播一条笔者的经验,学校的图书馆和数据库,你刚入学可能觉得很正常,但毕业之后数据非常贵,一定要珍惜!请尽情地在有限的时间内多用,多查一些中外文资料,尽可能多的保存资料!此外,研一伊始,就要做好规划:将来是读博?工作?国考?省考?还是去医院?企业?学校?早早的铺设好自己的路,才能朝着目标不断地努力下去。即使计划会因为各种情况有所改变,但是确定了大方向,自己也是在不断前进着的,这样不至于毕业前还对自己的未来懵懂无知。(2)生活方面首先,不要玻璃心。研究生期间注定会碰到各种闹心的事,无论是自己学习和科研上的事情,还是导师安排的乱七八糟的事,比如去整理材料、接待来访的专家学者、和行政财务扯皮等等。放一百八十个心,不是针对你,大家肯定被有意或无意地为难过,这个时候一定不要有玻璃心,否则难受的只能是自己。无论是批评还是指责,笑笑就过去,别太当回事。其次,保护自己。不论是对导师,还是同一个课题组的人,都尽量不要完全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尤其是负面的情绪和言论,多听听别人怎么说,少说点自己的想法。因为,难免保不齐别人就把你说的某些言论添油加醋地捅出去。再者,不要相信大饼。很多非导师的老师、师兄师姐,喜欢给人画大饼,比如假模假式地对你说:这个实验你帮我做了,回头论文给你挂名。尤其是组里有多个研究生时,还会有人争着去吃大饼。研一小白一听,哇,这么好!居然给我挂名!开心的不得了,屁颠屁颠的给别人打杂。最后,论文会不会挂你先不说,事实是,论文这个东西,只要不是第一作者,其他的都没什么用。笔者就傻乎乎地吃了一年大饼,消化不良后,才悟出真理。听咱的,下次再有人给你画饼把人当傻子,直接 funny mud pee 甩他脸上。小 结怎样过好研究生生活这个问题,千人千个看法,很难几句话说清楚,无论怎样,还是要自己去体会。把研究生当份工作,不要看名字里有一个「生」,也不要看还在上课,说白了那就是「岗前培训」。在研究生生涯中,「人」的成分要比本科大的多,不要求研究生人情练达,但是基本的情况要能看得清楚。人活在这世上最应该学习的事——学会做人!一旦被认定为「不诚实」,为了防止被骗,不会再有人愿意与你打交道,你在这世上就会变得孤立无援。做事是可以后天学习培养的,而人的品质这个根基如果烂掉的话,迟早会走向毁灭。
新华社银川12月7日电 题:严格要求?任务下移?硕士毕业要求发表论文为哪般?新华社记者 杨稳玺又到招聘季,大多数学子纷纷投入求职大潮中。但近日一些在读硕士研究生反映,学校要求毕业前在期刊发表论文,成了此时比找工作更让自己牵挂的大事。记者调研发现,要求硕士毕业前在专业学术期刊乃至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并非个例,而这种要求,又出于何种目的,究竟是否合理?论文要求愁煞部分硕士毕业生“研一入学时得知要在专业学术期刊发表2篇论文才能达到毕业要求,我从研一下学期就开始着手准备,但现在一篇论文都没有见刊,今年学院又提出,发一篇北大中文核心期刊也可以,现在哪有心情找工作,一门心思都在愁论文。”对于学校的论文发表要求,宁夏某大学研三学生刘倩颇为无奈。她告诉记者,目前达到学院论文发表毕业要求者寥寥无几:“我们学院今年有近20名毕业生,达到普刊要求的还不到一半,在核心期刊见刊的更是少之又少。”记者调研发现,有类似论文要求的高校并非少数。有的学校仅要求在专业相关期刊发表论文,如绍兴文理学院要求“硕士生在学期间至少应公开发表一份与本学科、专业相关的科研成果。”也有的学校指定了相关期刊范围,例如新乡医学院要求“学术型学位自然科学研究生至少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社会科学学位研究生至少在CN以上杂志发表一篇论文,且不包括会议论文、综述、摘要、短篇等。”“各学科专业需依据学科专业特点制定出研究生论文发表要求,但不低于学校要求标准”“各学科及指导教师可在此基础上提出更高要求”……多数学校也给予了专业或导师提高标准的权力,但无论要求如何,大多数学校均要求学生发表的论文以学校为第一作者单位、署名单位或通信单位。期刊论文要求为哪般类似论文要求,对在读硕士而言难度如何?数十位受访在读硕士意见不一,相对人文社科大类硕士认为较难者居多,理工类硕士则认为此要求不难。但他们普遍认为能否发表论文和导师手中项目、指导力度等关系较大,单凭自己研究发表颇为不易。“我们班在核心期刊见刊的同学不少是依托导师课题发表的。”刘倩说,一般核心期刊从投稿到见刊最短也需要半年时间,审稿时间都在1到3个月,还不算退稿、修稿时间,又不能“一稿多投”,投稿“试错”时间太短。不过,普刊则相对容易得多,最后实在不行可以花钱购买。采访中,一些受访者就表示为了达成论文要求,自己曾花钱在一些影响因子较小的期刊发表论文。“我家娃打电话说‘妈,告诉你个好消息,我论文要发表了’,我开始还高兴呢,他马上让我给他打1000元版面费,我理解不了怎么用咱的文章还要花钱呢?”陕西省西安市赵慧玲对孩子的论文发表一事颇为不解。记者在搜索引擎、某电商网站上以“论文发表”为关键字进行搜索,所得结果“成百上千”,一位相关从业者告诉记者,自己可以保证在省级期刊见刊,“加急”的话多给钱就行,如果不成功的话保证退款。高校又为何要求硕士发表论文?数位高校教师对此事意见不一,有人认为此举是建设高水平大学的应有之义,严格要求能鼓励学生努力学习上进,是扭转目前高等教育“严进宽出”弊病的针对性措施;反对者则认为硕士撰写的毕业论文即可达到培养考核目的,若要严格要求加强毕业论文审核即可,另行要求硕士发表论文是将学校任务“下移”,把本该由学校、教师承担的任务硬性摊派到学生身上。论文要求宜柔不宜刚早在2006年在北京召开的大学校长论坛上,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等7所大学就取消了“研究生毕业必须发表论文”的硬指标,教育部相关部门在接受采访时也明确表示教育部并无此要求,但为何仍有高校要求发表论文?受访学生及专家学者认为,在自我价值实现越来越多元化的当下,继续从事学术研究并非所有硕士发展方向,他们建议硕士发表论文要求宜柔不宜刚。“目前国内高校硕士培养水平参差不齐,学校要求硕士发表论文不能简单、孤立给出好坏评判,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认为高校要求在读硕士发表论文应由专业组织机构结合具体学校、学院、专业制订,若是一刀切式规定、或盲目加码论文数量、一味求大求多则有失偏颇。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师王迪说,在读硕士研究生论文发表首先应区分教育目标和培养方式,两者不能混为一谈,高校培养硕士旨在提高其研究能力,发表论文是研究能力得到提升的结果,只是培养方式的一种,不能将手段当成目标;其次要区分考核指标和教育任务,学校的发文指标和学术排名是考核任务,用培养学生来完成任务不可取;三是要区分学术型和专业型研究生,因材施教。
提醒大家;又到招聘季,大多数学子纷繁投入求职大潮中。但近来一些在读硕士研究生反映,校园要求毕业前在期刊发布论文,成了此时比找工作更让自己牵挂的大事。南极光考研调研发现,要求硕士毕业前在专业学术期刊乃至中心期刊发布论文并非个例,而这种要求,又出于何种目的,究竟是否合理?论文要求愁煞部分硕士毕业生“研一入学时得知要在专业学术期刊发布2篇论文才干到达毕业要求,我从研一下学期就开端着手准备,但现在一篇论文都没有见刊,本年学院又提出,发一篇北大中文中心期刊也能够,现在哪有心境找工作,一门心思都在愁论文。”对于校园的论文发布要求,宁夏某大学研三学生刘倩较为无奈。她告诉南极光,现在到达学院论文发布毕业要求者寥寥无几:“我们学院本年有近20名毕业生,到达普刊要求的还不到一半,在中心期刊见刊的更是少之又少。”南极光考研调研发现,有类似论文要求的高校并非少量。有的校园仅要求在专业相关期刊发布论文,如绍兴文理学院要求“硕士生在学期间至少应公开宣布一份与本学科、专业相关的科研成绩。”也有的校园指定了相关期刊规模,例如新乡医学院要求“学术型学位自然科学研究生至少在我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社会科学学位研究生至少在CN以上杂志发布一篇论文,且不包括会议论文、综述、摘要、短篇等。”“各学科专业需依据学科专业特点拟定出研究生论文发布要求,但不低于校园要求规范”“各学科及辅导教师可在此基础上提出更高要求”……多数校园也给予了专业或导师提高规范的权利,但无论要求怎样,大多数校园均要肄业生宣布的论文以校园为第一作者单位、署名单位或通讯单位。期刊论文要求为哪般类似论文要求,对在读硕士而言难度怎样?数十位受访在读硕士定见不一,相对人文社科大类硕士以为较难者居多,理工类硕士则认为此要求不难。但他们普遍认为能否发布论文和导师手中项目、辅导力度等关系较大,单凭自己研究宣布较为不易。“我们班在中心期刊见刊的同学不少是依托导师课题宣布的。”刘倩说,一般中心期刊从投稿到见刊最短也需要半年时间,审稿时间都在1到3个月,还不算退稿、修稿时间,又不能“一稿多投”,投稿“试错”时间太短。不过,普刊则相对简单得多,最后真实不行能够花钱购买。采访中,一些受访者就表示为了达成论文要求,自己曾花钱在一些影响因子较小的期刊发布论文。“我家娃打电话说 妈,告诉你个好消息,我论文要宣布了 ,我开始还高兴呢,他立刻让我给他打1000元版面费,我了解不了怎样用咱的文章还要花钱呢?”陕西省西安市赵慧玲对孩子的论文发布一事较为不解。南极光考研在查找引擎、某电商网站上以“论文发布”为关键字进行查找,所得成绩“成百上千”,一位相关从业者告诉南极光考研,自己能够确保在省级期刊见刊,“加急”的话多给钱就行,假如不成功的话确保退款。高校又为何要求硕士发布论文?数位高校教师对此事定见不一,有人以为此举是建造高水平大学的应有之义,严格要求能鼓舞学生努力学习上进,是扭转现在高等教育“严进宽出”弊端的针对性办法;反对者则认为硕士撰写的毕业论文即可到达培育查核目的,若要严格要求加强毕业论文审阅即可,另行要求硕士发布论文是将校园使命“下移”,把本该由校园、教师承担的使命硬性摊派到学生身上。论文要求宜柔不宜刚早在2006年在北京举行的大校园长论坛上,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我国农业大学等7所大学就取消了“研究生毕业有必要发布论文”的硬目标,教育部相关部分在接受采访时也清晰表示教育部并无此要求,但为何仍有高校要求发布论文?受访学生及专家学者以为,在自我价值实现越来越多元化的当下,持续从事学术研究并非所有硕士发展方向,他们希望硕士发布论文要求宜柔不宜刚。“现在国内高校硕士培育水平良莠不齐,校园要求硕士发布论文不能简单、孤立给出好坏评判,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我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以为高校要求在读硕士发布论文应由专业组织机构结合具体校园、学院、专业制订,若是一刀切式规定、或盲目加码论文数量、一味求大求多则有失偏颇。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师王迪说,在读硕士研究生论文发布首先应区分教育方针和培育方式,两者不能相提并论,高校培育硕士旨在提高其研究才能,发布论文是研究才能得到提升的成绩,只是培育方式的一种,不能将手法当成方针;其次要区分查核目标和教育使命,校园的发文目标和学术排名是查核使命,用培育学生来完成使命不可取;三是要区分学术型和专业型研究生,对症下药。
又到招聘季,大多数学子纷纷投入求职大潮中。但近日一些在读硕士研究生反映,学校要求毕业前在期刊发表论文,成了此时比找工作更让自己牵挂的大事。记者调研发现,要求硕士毕业前在专业学术期刊乃至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并非个例,而这种要求,又出于何种目的,究竟是否合理?论文要求愁煞部分硕士毕业生“研一入学时得知要在专业学术期刊发表2篇论文才能达到毕业要求,我从研一下学期就开始着手准备,但现在一篇论文都没有见刊,今年学院又提出,发一篇北大中文核心期刊也可以,现在哪有心情找工作,一门心思都在愁论文。”对于学校的论文发表要求,宁夏某大学研三学生刘倩颇为无奈。她告诉记者,目前达到学院论文发表毕业要求者寥寥无几:“我们学院今年有近20名毕业生,达到普刊要求的还不到一半,在核心期刊见刊的更是少之又少。”记者调研发现,有类似论文要求的高校并非少数。有的学校仅要求在专业相关期刊发表论文,如绍兴文理学院要求“硕士生在学期间至少应公开发表一份与本学科、专业相关的科研成果。”也有的学校指定了相关期刊范围,例如新乡医学院要求“学术型学位自然科学研究生至少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社会科学学位研究生至少在CN以上杂志发表一篇论文,且不包括会议论文、综述、摘要、短篇等。”“各学科专业需依据学科专业特点制定出研究生论文发表要求,但不低于学校要求标准”“各学科及指导教师可在此基础上提出更高要求”……多数学校也给予了专业或导师提高标准的权力,但无论要求如何,大多数学校均要求学生发表的论文以学校为第一作者单位、署名单位或通信单位。期刊论文要求为哪般类似论文要求,对在读硕士而言难度如何?数十位受访在读硕士意见不一,相对人文社科大类硕士认为较难者居多,理工类硕士则认为此要求不难。但他们普遍认为能否发表论文和导师手中项目、指导力度等关系较大,单凭自己研究发表颇为不易。“我们班在核心期刊见刊的同学不少是依托导师课题发表的。”刘倩说,一般核心期刊从投稿到见刊最短也需要半年时间,审稿时间都在1到3个月,还不算退稿、修稿时间,又不能“一稿多投”,投稿“试错”时间太短。不过,普刊则相对容易得多,最后实在不行可以花钱购买。采访中,一些受访者就表示为了达成论文要求,自己曾花钱在一些影响因子较小的期刊发表论文。“我家娃打电话说‘妈,告诉你个好消息,我论文要发表了’,我开始还高兴呢,他马上让我给他打1000元版面费,我理解不了怎么用咱的文章还要花钱呢?”陕西省西安市赵慧玲对孩子的论文发表一事颇为不解。记者在搜索引擎、某电商网站上以“论文发表”为关键字进行搜索,所得结果“成百上千”,一位相关从业者告诉记者,自己可以保证在省级期刊见刊,“加急”的话多给钱就行,如果不成功的话保证退款。高校又为何要求硕士发表论文?数位高校教师对此事意见不一,有人认为此举是建设高水平大学的应有之义,严格要求能鼓励学生努力学习上进,是扭转目前高等教育“严进宽出”弊病的针对性措施;反对者则认为硕士撰写的毕业论文即可达到培养考核目的,若要严格要求加强毕业论文审核即可,另行要求硕士发表论文是将学校任务“下移”,把本该由学校、教师承担的任务硬性摊派到学生身上。论文要求宜柔不宜刚早在2006年在北京召开的大学校长论坛上,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等7所大学就取消了“研究生毕业必须发表论文”的硬指标,教育部相关部门在接受采访时也明确表示教育部并无此要求,但为何仍有高校要求发表论文?受访学生及专家学者认为,在自我价值实现越来越多元化的当下,继续从事学术研究并非所有硕士发展方向,他们建议硕士发表论文要求宜柔不宜刚。“目前国内高校硕士培养水平参差不齐,学校要求硕士发表论文不能简单、孤立给出好坏评判,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认为高校要求在读硕士发表论文应由专业组织机构结合具体学校、学院、专业制订,若是一刀切式规定、或盲目加码论文数量、一味求大求多则有失偏颇。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师王迪说,在读硕士研究生论文发表首先应区分教育目标和培养方式,两者不能混为一谈,高校培养硕士旨在提高其研究能力,发表论文是研究能力得到提升的结果,只是培养方式的一种,不能将手段当成目标;其次要区分考核指标和教育任务,学校的发文指标和学术排名是考核任务,用培养学生来完成任务不可取;三是要区分学术型和专业型研究生,因材施教。
硕士期间没有发过论文,适合申请国内985高校的博士生吗?从最近几年的形势看,硕士毕业后,倾向于读博的人越来越多了,很多导师都能收到远多于计划招收名额数的申请,自然是会择优录取的。比如我导师,2019年只有一个外招博士生名额,结果申请者已经有二三十个了,这个竞争就很大了,能胜出,除了个人性格较好,专业扎实等因素,最重要的,自然是学术经历和基础了,而能直观体现的,就是文章这种硬件。我们知道,读研虽然也会有一些学术方面的要求,但要求一般都不高。即便是学术型,在很多学校,一般能发一篇普刊,往往也就达到了毕业要求了;某些学校的专业型硕士甚至不要求发文章就能毕业。但读博不一样,学术经历和基础是基本而硬性的要求,也是导师判断申请者是否适合读博的关键性要件。没有文章,就意味着读研期间基本没有过参与课题的经历,在学术方面的训练肯定不多,如果你是导师,你会愿意选择这样的学生吗?而且,985大学的导师往往要求会相对较高。我自己是经济类专业的,据我所知,985经济类专业申请博士生,大多数导师都要求申请者在读研期间有一两篇B级刊物的文章。去年打算申请我导师博士生的学生中,居然有好几个都有两三篇B级文章,最后被录取的是一个有一篇A级文章(虽然只是二作),一篇B级文章的申请者,可谓竞争激烈。所以,硕士期间没有一篇文章,是不太适合去申请985的博士生,毕竟机会实在很渺茫。当然,如果你是某个比较特殊的专业,发文章很难,博导要求没那么高,那么或许还是有机会的,不然就只能凭运气看能不能“捡漏”了。建议那些硕士期间没有发过论文,但打算申请博士生的学子,可以考虑适当降低申请目标,比如申请一所普通211或者普通一本,机会相对较大;而且,层次稍微低一些的学校,以后博士毕业的难度可能会相对小一些。现在博士毕业往往都不容易,正常毕业几乎就是奇迹,延期一年属于常见,延期两年的也不乏其人。你对此怎么看呢?
近日,影视演员翟天临因论文问题,被广大网友质疑,吃瓜群众顺藤摸瓜,吃到了很多北电方面的瓜,很多明眼人都知道,翟天临博士头衔来的根本就是相关人员不能严格对待学术问题,所以导致连堂堂一个博士连一篇像样的论文都没有!难道这是偶然的吗?其实不然,论文行业早已有乱象,只是大家都懂,没有人特意强调而已!众所周知,很多行业都需要评职称,比如建筑工程师、教授、副教授、大学本科、硕士、博士论文等都需要有自己的著作。这是国家规定,没什么好分析的,因为国家除了这种办法,也没什么更好的办法来证明你有能力和资格。然而,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这句话一直是下面很多人的通行做法,只要能过关,就开始无所不用其极。单从论文来说,本科生需要本科毕业论文,硕士生需要硕士毕业论文,博士生需要博士毕业论文,其他行业如高级教师、建筑师等都需要需要有在杂志上发表的论文。除硕士论文和博士论文以外,大部分都是需要在普通刊物上发表2篇左右的3000-5000字左右的论文。而硕士论文和博士论文相对较长,少则上万,多则十几万字,是相对较为系统的论文著作。除此以外,各个行业相对顶级的职称如教授、副教授、工程师等都需要不光是2篇论文来解决问题了,很多时候还要最少出版两本书。这样的作品一般分为著、主编和编著三种书。著是最难弄的,主编的书次之,编著最容易。说到这里,行业乱象就好理解了:1、 论文乱象现在很多打着文化公司旗号的公司,特别是从事杂志社组稿那种行业的公司,主要部门:编辑部、业务部和组搞部。编辑部主要是招聘几个写手专职从事论文写作,他们掌握着知网上的账号免费或者付费资源,无论你给什么题目,无论你想要多少字,只要要求发下来,就开始动笔,一天最少一篇5000字的论文,或者两篇3000字左右的论文。有人就会问,他们水平怎么样?他们工资很高吗?其实不然,他们大多是刚毕业没多久的大学生,本科专科不限,偶尔有一两个硕士生,工资2000多一点,拿到题目以后,直接从知网上下载与题目相关的论文,基本上三篇就足够了。然后,三篇内容按照需要按照大概逻辑拼凑成一篇文章,剩下的工作就是降低抄袭率的问题了!什么叫降低抄袭率?这大概是一个小学五年级学生都能干得漂漂亮亮的工作了。因为知网上查重,再怎么的,也只是查每个字的抄袭率,还没有完全到达人工智能的地步,所以很多重复的意思是没办法查重的。这样,本来原文是“我们”,你给替换成“大家”;“吃饭”替换成“用餐”;“森林”改成“很多大树”;“论述”改成“研究”……诸如此类,得益于我国汉字文化的博大精深,一篇抄袭率100%的论文,用不了太多时间,就可以成为一篇抄袭率低于30%的合格普通论文。实际上编辑部就是名副其实的洗文章。现行阶段,行业内普通论文抄袭率低于30%就能在普刊上发表,相对严格的杂志会要求的稍微低一些,大概15%算是不错的论文了。编辑部写完之后,知网上查重过关,直接发给组搞部,组搞部打包把文章发给杂志社编辑。杂志社检测没问题直接刊发。基本上所有文章都会出现在预定好的当期杂志之内。那么问题来了,很多人说,我怎么看不到这种杂志,那是因为,因为成本问题,杂志社一般很少刊印太多的杂志对社会发行,只不过每个作者邮寄一份,让作者评职称的时候可以拿出来当做证明就行了。其他的,一期也不会出现太多纸质浪费资源。即便拿出去卖你也不会买。那么,这个钱谁出呢,当然是羊毛出在羊身上,自从杂志社全部改为私营以后,大部分成本费都是作者自己来承担的。这个费用在行业里叫“版面费”,就是你想评职称是吧?那好,刊发你的文章的杂志的“版面费”都需要你自己来出,一个版面就是你文章占一个页面的钱,大概杂志社根据杂志的重要程度收取不同价格的“版面费”。普刊一个版200~500元不等,稍微核心一点的期刊版面费贵多啦,基本上成千也有上万的。那么,普刊和核心期刊怎么分?这个我国每年都会依据每个期刊的贡献程度进行评级,各个领域基本上都有核心期刊,我们通常所说的就是南大核心和北大核心期刊,除了核心期刊以外,没评上级的,就是普通期刊,这些期刊学术贡献稍微低一点,但因为容易发表,价格低,所以是很多普通职位人士评职称的好选择。而这种公司的业务部,主要就是拿着编辑部写完,组搞部从杂志社刊发拿回的各种资料,进行宣传和拉业务。什么业务?当然是想发论文的人的业务,谁想发论文就找谁呗,慢慢地,发展二级代理,熟人找熟人,一条每年都可以割韭菜的产业链就形成了。收费方面,一篇3000字左右的论文,如果成本价300元,光替你发收500元,如果你懒得写,直接让编辑部去写,连写带发收你1000元你不能喊冤的,谁让你懒,你没时间了呢。他们就包两件事,包发包过!这对于没什么太多经验的人实在是诱惑力不低。实际上写完以后你发现,很多时候水平照着你差远了,可是人家就是过审了,你有什么脾气!话说回来,博士、硕士论文以及核心论文都有人在代笔,收费都不低,一般数据和逻辑良好,可以上核心期刊的论文基本上收个万八千的算便宜的了,最多的收个几万十几万,甚至几十万,相对于教授或者院长之类职称的重要程度,区区几十万不算什么。2、著书乱象论文说完了,咱们再说说写书的。写书的利润更大,动不动就成千上万元。先说著书当中的三种书的类型:著、主编和编著。很多教授、副教授以及其他行业顶级职称都需要作者要么在核心期刊上发表了文章,著作在字面上意思是“运用创造性才能或者经过创造性努力才造就出的作品”,所以著比其他两种形式要难,因为其他两种形式都需要编,很多时候没必要是自己的作品,可以是其他人作品的精华整理集合。那么,行业乱象也就跟着来了。通常,这种公司会有编辑部、排版、业务以及校稿人员四中人员。业务人员就不说了,肯定是拉各个学院的高职称人物交钱发书。业务人员对外收费一本书几千元到几万元不等,一般按照字数和种类算。著的话十万字左右最难搞定,因为抄袭率一定要降低到10%左右,主编和编著两种书对抄袭率几乎是没什么要求,50%最好,然后字数要求多一些,主编一本书20万~30万字,编著一本书30万~50万字左右。那么,一本书从开始到结束最快需要多长时间?这么多字怎么也得两三个月吧?你错了,答案只有一个星期!是的,你没有看错,只需要一个星期!为什么这么快?难道所有人都是人才?不,这些组稿的也是刚毕业的大学生,同样赚着一个月3000块钱的工资。整个流程是,从业务部拿到方向以后,编辑人员就给买家发去三个相关方向的题目,三个题目作者大部分会敲定一个,然后编辑人员开始做目录,目录实际上是全书最重要的一环,它关系到整个书的逻辑结构,这个时间大概需要一天多的时间,因为很多时候,买家对全书结构不满意,会三番五次地来回改,不断沟通。最狠的时候要反复改10多遍,一直到作者满意为止。作者也着急,想尽快参加最近一次的评职称,所以提出的意见都很中肯。等作者敲定了目录,剩下的就好办了。编辑人员直接从知网上下载相关文章,俗话说“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知网就是充当这么一个角色。为什么去知网?首先是知网的权威性比较大,国内四大学术网站中,知网比万方、维普和龙源都要厉害一些,这样,下载出的文章基本上都是知网上收录的比较有学术价值的文章。其次,大部分人都喜欢用百度查东西,百度文库也收录了一些东西。然而,百度文库里面的东西跟这四个网站里面的东西权威性又不是一个层次了。百度文库里面的东西相对较杂,里面的很多内容都是普通作者自己上传的,真实性问题都有待考虑,跟别说学术性了。所以,从知网上下载的文章有效地避免了普通人从百度上查到文章,作者查不到文章,就相当于抄袭率低,得到了作者的认可。你想检测一本书的抄袭率?那你有点天真了,连知网也仅仅是一个可以检测论文的平台,最多一篇博士论文几万字算是不少的了,每天收录几万篇论文,知网的服务器够忙的了,怎么会提供给你整本书的检测时间。最后一条,知网上收录论文,却不收录整本书,所以,你写一万本书,别人检测书的抄袭率,除了一页一页扫描把整本书传到网上去,别无他法。然而,即便是用这种方法,现阶段所有扫描仪都不能把中国汉字全部都扫描正确,很多时候,如出现“已”、“巳”和“己”这种情况,平均一页就会出现一两个扫描错误的汉字,一本书一百多页,最快一个小时扫完,你还得花费两三个小时去校对,再加上标点符号的校对,没干过这个活的可能要吐血。所以一本书连刊发都刊发了,作者只管拿去评职称就好了,没有哪个评职称的机构会把整本书扫描完了去验证你的抄袭率,你只需拿到他面前证明你写了书,写的是著、主编还是编著就行了。说到这里,著和主编、编著的最大区别,就是著的话,得把抄袭率降下来,通体检测不能是大片红的。主编和编著不需要那么多。编辑人员下载完就可以直接按照书的整个目录拼书。除了下载,也会买一些其他人的图书进行扫描,扫描校对好之后也可以网上拼。所有结构拼凑完毕以后,就是文字校对和写序,文字校对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就是把所有不对的字和标点校正过来,行业里有黑马校对等一系列智能软件,不过大部分还是要靠人工,软件并不是特别好用。序就是介绍整个图书的内容,随便写写,一般人也看不出什么意见。整个图书编辑好之后,就给排版人员,一般方正的排版人员多一些,一本书用不了多长时间,字体、字号、每页多少字什么的,整个排版人员就排出来了。排版人员能拿到4000元左右一个月。排版结束之后,直接把电子版图书样品发给杂志社,杂志社打印几份找外包人员进行第二次文字校对,俗称“二校”,这些外包人员专门负责文字和标点以及图片校对,这个工作做得快一个月也可以拿到5000元以上的工资。二校没问题以后,直接杂志社印书,发作者,后面一气呵成,作者没费劲,出钱拿货美滋滋!公司拿钱办事,一个不到30人的小作坊,老板一年赚200万小轻松!杂志社又壮大了声誉,又得到资金进行运营,同样何乐而不为!结束语:综上所述,实际上每个行业都有乱象,关于论文行业的乱象实际上明眼人都知道,不知道的一说也都能知道。“代笔”这个行业,自古代就有,因为古人会写字的人不多,很多不会写字的或者不方便写字的人都会找人代笔写信,写家书什么的。然而发展成愈演愈烈的趋势就有些过分了,很多博士论文、硕士论文或者某个领域的顶尖级职称论文,这种东西如果找人代写,就实实在在的一种欺诈了!因为你不光没有那种水平,还瞒天过海,欺骗所有人,打压同一个层面的竞争者,从而获得胜利,最终占用本该不属于你的资源。不说别的,翟天临这次栽在自己手里,也是一种活该,涉事学院的院长以及相关一系列评职机构被吃瓜群众曝光也是活该。一个堂堂的博士,没有像样的论文,甚至连知网都不知道,实在是过分!即便你退出了博士后,想必因为这件事,相关的院长和领导也会受到很大处分吧!前一阵子娱乐圈补缴了很多税款,如果没人说,这件事也不会成立。所以,这件事是该有人出来管管了,光一个一级建造师,在合同上签个字,就能拿走十万元的工程款,这还是小数目。娱乐圈的假博士也就算了,其他行业如建筑领域、化学领域、地质领域等重要领域出现了假博士,想想看你还敢住他建造过的房子吗?还敢走他们造出的桥吗?还敢使用他们生产的防毒面具吗?还能听信他们这些所谓的专家吗?所以,全民打假是个好事,假博士就应该打倒,你占用的本来就不该属于你的荣誉和资源,对全民来说就是欺骗!好了,认为我这篇文章比翟天临博士生写的都好的点个赞
正值毕业季,跟的导师各不一样,研究生的命运也各不相同。我身边就有很多活生生的例子,明明大家一起进校园,却没有办法一起毕业。我们专业今年有3个延毕的,相比于去年而言,这个数字相当高了。个人认为除了他们自己的努力没跟上,跟导师也或多或少有点关系。思来想去,总结了以下三种导师类型,快来看看你的导师在不在其中。1、对学术容不得半点含糊的导师我们院就有一位这样的导师,大家都说他的目标是成为院士。这位导师人挺和蔼可亲的,就是对学术的要求不是一般的严厉,他不管学生有没有科研天赋和兴趣,对所有学生的要求都一样,不允许他们发普刊,英文普刊也不行。最起码得是中文核心,但贼尴尬的地方就在这里,要毕业,一篇核心不够,必须两篇才行。而一篇英文普刊,一步到位,刚刚好达到学校要求的成果分。这就导致很多学生冲着毕业的标准去,避免麻烦,直接投英文普刊。当老师的要求和毕业的要求相背而行,两难的只有学生本人。这时候,个人的选择就显得很重要。这位导师今年带了两个毕业生,一个是女生,她被老师要求写Sci,但她自知不是写Sci的料,背着老师偷偷发了一篇英文普刊,临近毕业才敢跟老师说,结果可想而知,老师勃然大怒,说之前没有跟他商量。不过女生有自己的套路,她就态度很好地跟老师说“老师,我延期毕业的话,签好的工作就保不住了,您看......”这位老师自然明白了女生的心思,心不甘情不愿地同意她申请毕业了。另一个被他带的学生就很惨了,这个学生超级听话,老师不让发普刊就不发,快到毕业了,试探性地问了一下,依然感觉到老师强烈的反感情绪,于是把话咽进嘴里。然而这一次,船到桥头没有自然直,拖的不能再拖了,眼见着学术成果审核的日子已经逼近,他还是拿不出来小论文,于是,只能没有悬念地延毕。听到这个消息,心里其实还挺替他难过的,不过既然老师的意愿难违,除了服从,没有更好的选择了。但其实如果他能早点跟那个女生一样偷偷发篇英文普刊,或许现在也已经申请毕业了。毕竟老师的标准和毕业的标准没那么容易同频,谁都想发高级别的文章,但咱也得保底毕业不是。2、不怎么着急的导师这是我同学身边赤裸裸的例子,她在某211读硕士,按理说师资比较好。但她总觉得老师根本不管她。可能是因为导师快退休了的缘故,也可能是导师不喜欢亲力亲为,总之就是她的导师平常就不怎么管她。最明显的体现,导师看了她的开题报告后,对还在读研二的她风轻地说了一句“大概率会延毕”,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平常写的小论文,发给老师,老师也不会给具体的修改意见,就说写的不行。我同学也不敢多问她导师,就私底下各种问师兄师姐应该怎么办。因为眼瞅着自己2020届的师兄已经延毕,担心自己成为下一个。她慌得一批,天天问我怎么办怎么办,我就尽自己最大可能帮助她,虽然科研方向不一样,但毕竟有些东西是相通的。我听她说,她师兄延毕是因为论文写的不行,但导师不明确说怎么改,然后他就自己各种修改,然后导师还是说不行,然后再修改的时候,已经跟不上毕业了。个人觉得,遇上这样的导师,自己得上点心,早为自己做打算。求助师哥师姐,求助外校同学都是可以的啊,但就是不能把所有的希望都押在导师一个人身上,不然很可能就延毕了。这个例子颠覆了我的认知“曾经以为,你毕不了业,老师比你还着急。”后来发现,你如期毕业或者延期毕业对有些老师来说,并不重要。所以自己对自己上点心,比较稳。3、行政事务繁忙的导师有一说一,行政事务繁忙的导师有的是院长,有的是书记,还有的身兼数职,他们需要经常出席各种会议,参加党务活动等等,而且可能出差也比较频繁,平常疏于对学生的管理,学生学术成果如何,很大程度取决于个人在校的自觉性和上进心。我们院院长就是这样的导师,而且今年他带的三个毕业生里面,有两个都延毕了。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当时惊呆了,一直以为延毕都是新闻里的事情,真实地发生在自己身边,还是有点难以接受。这三个毕业生性格差别还蛮大,如期毕业的那个自己平常比较上心,在图书馆自学Matlab,跑程序,出数据,写论文。另外两个延毕的,由于我只跟其中一个女生有过接触,就聊聊她的情况,她性格超级开朗,喜欢交朋友,考研数学满分,很聪明,就是对学术没兴趣。她毕业也没有发小论文,而是拿到数学竞赛的三等奖抵了科研成果。可没想到,大论文这关,她竟然没过。因为毕业论文没写完,她被延毕了。我觉得,除了老师工作繁忙,没有过多时间管他们,跟他们自己不怎么上心也是有关系的。所以,如果你遇到的导师不会紧跟在你后面问你这个星期读了多少文献,小论文写的怎么样了,你一定要自己上点心,研究生真的不比本科生,延毕不是开玩笑的。你不着急自己毕业,老师可能更不着急你毕业。可能这三种情况比较特殊,但鉴于真的有学生因此而延毕,还是希望为那些没有毕业的研究生们敲醒警钟。本来毕业这件事,自己就得上心,如果遇到这样的导师,就更得未雨绸缪了。不过大家也不用过分紧张,因为其实大多数的导师都不太会在毕业这件事上为难学生,他们知道你考个研不容易,也知道大多数人没有读博的打算,所以不会用特别高的标准要求你。如果觉得你有点学术造诣,就对你提点高要求。如果觉得你态度还不错,但缺了点科研创新精神,就觉得让你核心已经足矣。但不管怎样,研究生们都得自己上点心,如果平常什么都不做,船到桥头是不会自然直的。来源:募格学术 作者:人间静好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社科学术圈,ID:shkxquan】经微信公众号授权转载,如需转载与原文作者联系发表论文是硕士研究生来说事比较重要的一件事情,有些高校要求研究生在毕业之前至少发表一篇核心期刊或者普刊论文,而具体发表要求根据各自学院、专业而定。这里,结合前辈经验与大家分享一下学术论文发表的一些过程与注意事项,仅供参考。一、期刊的选择(一)对应专业投稿首先要符合自己文章的专业性,交叉学科的文章要好好考虑投递方向。要是觉得及其的好的文章要投哪些较好的综合性的刊物上去,导师可以给你好的建议。(二)水平相当要发表首先是写,自己想写到什么程度,等写好了看看自己论文的档次适合发表什么样子的刊物。有关刊物知名度你的导师会有相对比较成熟的了解,当然关于刊物的介绍与联系网络上也有有,各个学校的图书馆网页上都应该有。要是发表的刊物太差,毕竟有些刊物不是很好,相对来说影响会不太好,对于自身的发展也不利。同时就是核心期刊中也有知名和不知名的差别,有国际著名刊物、国际一般刊物、国内核心期刊、一般刊物。要是定位的太好,不难想象,命中率会比较低,写了好文章都还是想中好的刊物。此外,切忌不要为了发文章而买文章,这是极不负责任的行为。所以要一个很好的定位,当然发表前要给你的导师看过多遍并修改多遍,并共同来决定投什么档次的期刊。(三)其它因素当下的刊物,尤其是我国的刊物大多数是根据国家的期刊改革实行自负盈亏,可能要收取版面费,一些还要审稿费,还有有些刊物审稿周期比较短,有些比较长。这些因素都是需要你事先考虑好的。一般来说,对于发表少量的或者优秀的文章,导师还是很愿意鼎力相助的,具体要根据情况而定。二、投稿的过程(一)完成稿件反复修改发表在中文刊物上要上网查(或者到图书馆查第一期)投稿指南或者约稿简则,仔细了解针对格式、内容、字数篇幅的具体要求,有要注意一些期刊可能对参考文献的条数也有规定,在投稿寄出前要检查好几次,尽量不要出现低级的错误,确保格式符合刊物的要求,尤其是对参考文献,要求比较多。(二)寄出稿件等待审稿发送的方式很多,在这里推荐Email和邮件同步发送,这样能够确保论文能到编辑手中。Email发送时附件里文件的名称要尽量写的具体一些,并附写一个简短的给主编的信。发送同时最好有一个和这个文章相关的介绍和自己的介绍,主要就是阐述自己的文章重要的突破性、创新性、贡献性。关于一些练习方法可以到网上搜索或者到图书馆里查阅。(三)修改、改进后发表到了投稿一个月左右,要主动和杂志社联系,(很有可能你将面临着被退稿,但不要气馁,一些期刊会给出自己对于你文章的中肯意见,找到自己的不足点加以改进,这本身就是一个提升的过程)。要是审稿合格,要求修改稿件要抓紧时间修改,在此送出之前要写好一份修改说明,对修改的每一个地方作详细说明。然后尽早发出或者寄出。三、其它的注意事项(一)不要一稿多投在对自己的自我定位正确的情况下没有必要这样做,而这本身也涉及到学术道德问题。在一些情况下,有的同行业的刊物常会把文章寄给研究领域的有关专家,又是可能是同一个专家,要是一个人看到两个一模一样的论文结果可想而知。试问,发表论文都没有信用可言,下次如何再发?(二)时间要抓紧有些研究是热点的有一定的时间性,所以要争取时间,不要等别人发出来,你才开始审稿,比如说去年比较流行的互联网思维、互联网金融等热点问题的思考与剖析。还有就是进入修改阶段的时候要尽快修改,虽然时间一般都有一个月,但是越早越好。(三)关于作者自己尽量是第一作者,但与导师合作的时候可能会是第二作者,毕竟导师提供的帮助会是比较大的。当然,当导师觉得你的确是做得比较不错的时候,你可能会在与他的合作中成为第一作者。也有人认为,其他有一些贡献或者给论文修改提到重要建议的人最好也写上,毕竟对自己没有影像,具体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而定。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社科学术圈,ID:shkxquan】经微信公众号授权转载,如需转载与原文作者联系正值毕业季,跟的导师各不一样,研究生的命运也各不相同。我身边就有很多活生生的例子,明明大家一起进校园,却没有办法一起毕业。我们专业今年有3个延毕的,相比于去年而言,这个数字相当高了。个人认为除了他们自己的努力没跟上,跟导师也或多或少有点关系。思来想去,总结了以下三种导师类型,快来看看你的导师在不在其中。1对学术容不得半点含糊的导师我们院就有一位这样的导师,大家都说他的目标是成为院士。这位导师人挺和蔼可亲的,就是对学术的要求不是一般的严厉,他不管学生有没有科研天赋和兴趣,对所有学生的要求都一样,不允许他们发普刊,英文普刊也不行。最起码得是中文核心,但贼尴尬的地方就在这里,要毕业,一篇核心不够,必须两篇才行。而一篇英文普刊,一步到位,刚刚好达到学校要求的成果分。这就导致很多学生冲着毕业的标准去,避免麻烦,直接投英文普刊。当老师的要求和毕业的要求相背而行,两难的只有学生本人。这时候,个人的选择就显得很重要。这位导师今年带了两个毕业生,一个是女生,她被老师要求写Sci,但她自知不是写Sci的料,背着老师偷偷发了一篇英文普刊,临近毕业才敢跟老师说,结果可想而知,老师勃然大怒,说之前没有跟他商量。不过女生有自己的套路,她就态度很好地跟老师说“老师,我延期毕业的话,签好的工作就保不住了,您看......”这位老师自然明白了女生的心思,心不甘情不愿地同意她申请毕业了。另一个被他带的学生就很惨了,这个学生超级听话,老师不让发普刊就不发,快到毕业了,试探性地问了一下,依然感觉到老师强烈的反感情绪,于是把话咽进嘴里。然而这一次,船到桥头没有自然直,拖的不能再拖了,眼见着学术成果审核的日子已经逼近,他还是拿不出来小论文,于是,只能没有悬念地延毕。听到这个消息,心里其实还挺替他难过的,不过既然老师的意愿难违,除了服从,没有更好的选择了。但其实如果他能早点跟那个女生一样偷偷发篇英文普刊,或许现在也已经申请毕业了。毕竟老师的标准和毕业的标准没那么容易同频,谁都想发高级别的文章,但咱也得保底毕业不是。2不怎么着急的导师这是我同学身边赤裸裸的例子,她在某211读硕士,按理说师资比较好。但她总觉得老师根本不管她。可能是因为导师快退休了的缘故,也可能是导师不喜欢亲力亲为,总之就是她的导师平常就不怎么管她。最明显的体现,导师看了她的开题报告后,对还在读研二的她云谈风轻地说了一句“大概率会延毕”,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平常写的小论文,发给老师,老师也不会给具体的修改意见,就说写的不行。我同学也不敢多问她导师,就私底下各种问师兄师姐应该怎么办。因为眼瞅着自己2020届的师兄已经延毕,担心自己成为下一个。她慌得一批,天天问我怎么办怎么办,我就尽自己最大可能帮助她,虽然科研方向不一样,但毕竟有些东西是相通的。我听她说,她师兄延毕是因为论文写的不行,但导师不明确说怎么改,然后他就自己各种修改,然后导师还是说不行,然后再修改的时候,已经跟不上毕业了。个人觉得,遇上这样的导师,自己得上点心,早为自己做打算。求助师哥师姐,求助外校同学都是可以的啊,但就是不能把所有的希望都押在导师一个人身上,不然很可能就延毕了。这个例子颠覆了我的认知“曾经以为,你毕不了业,老师比你还着急。”后来发现,你如期毕业或者延期毕业对有些老师来说,并不重要。所以自己对自己上点心,比较稳。3行政事务繁忙的导师有一说一,行政事务繁忙的导师有的是院长,有的是书记,还有的身兼数职,他们需要经常出席各种会议,参加党务活动等等,而且可能出差也比较频繁,平常疏于对学生的管理,学生学术成果如何,很大程度取决于个人在校的自觉性和上进心。我们院院长就是这样的导师,而且今年他带的三个毕业生里面,有两个都延毕了。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当时惊呆了,一直以为延毕都是新闻里的事情,真实地发生在自己身边,还是有点难以接受。这三个毕业生性格差别还蛮大,如期毕业的那个自己平常比较上心,在图书馆自学Matlab,跑程序,出数据,写论文。另外两个延毕的,由于我只跟其中一个女生有过接触,就聊聊她的情况,她性格超级开朗,喜欢交朋友,考研数学满分,很聪明,就是对学术没兴趣。她毕业也没有发小论文,而是拿到数学竞赛的三等奖抵了科研成果。可没想到,大论文这关,她竟然没过。因为毕业论文没写完,她被延毕了。我觉得,除了老师工作繁忙,没有过多时间管他们,跟他们自己不怎么上心也是有关系的。所以,如果你遇到的导师不会紧跟在你后面问你这个星期读了多少文献,小论文写的怎么样了,你一定要自己上点心,研究生真的不比本科生,延毕不是开玩笑的。你不着急自己毕业,老师可能更不着急你毕业。可能这三种情况比较特殊,但鉴于真的有学生因此而延毕,还是希望为那些没有毕业的研究生们敲醒警钟。本来毕业这件事,自己就得上心,如果遇到这样的导师,就更得未雨绸缪了。不过大家也不用过分紧张,因为其实大多数的导师都不太会在毕业这件事上为难学生,他们知道你考个研不容易,也知道大多数人没有读博的打算,所以不会用特别高的标准要求你。如果觉得你有点学术造诣,就对你提点高要求。如果觉得你态度还不错,但缺了点科研创新精神,就觉得让你发篇核心已经足矣。但不管怎样,研究生们都得自己上点心,如果平常什么都不做,船到桥头是不会自然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