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一医学博士声称冠状病毒在十二月出现在欧洲法国第一例新型病毒案例,很可能发生在2019年12月,这进一步戳穿了美国部分政客的所谓“病毒起源”谎言!英国一医学博士声称,COVID-19于12月在欧洲出现,早于最初的设想。巴黎重症监护病房负责人伊夫·科恩(Yves Cohen)博士说,回顾一下,据ABC新闻报道,12月27日在巴黎东北郊区邦迪的让·维尔迪耶医院发现了COVID-19的阳性病例。那大约是在中国发现第一批病毒的同一时间。医生重新分析了12月和1月24例患有肺炎样疾病但对流感和其他病毒呈阴性的患者的分子诊断测试样品。当时,尚未提供针对冠状病毒的测试。科恩说,测试阳性的人可能是法国的“零号患者”,并敦促医生对所有肺炎阴性的患者样本进行重新测试。法国于1月24日报告了首例确诊的COVID-19病例,并将其与西南部城市波尔多相连。这也是欧洲首例报道的病例。在法国,已报告了131,000例冠状病毒病例,其中有近25,000例死亡。感染了COVID-19的患者超过50,000名已康复。欧洲的案件已达近140万。
压栗山大 郭一璞 发自 凹非寺量子位 报道 | 公众号 QbitAI读博,向来是压力山大的活动,博士生工作时间长、压力大、补贴少,同龄人已经成家立业了,博士生还在为论文焦头烂额。不过现在,读博过程中你的苦你的累,Nature都知道。是的,顶级学术期刊Nature,开展了面向博士生群体的大调查,6000余名来自全球各地的博士生,借机大吐苦水,把科研的焦虑、求职的压力、对圈子的不满全都倾诉了出来。统计一下,这次调查的数据让人大跌眼镜:36%的博士生都因为焦虑症或抑郁症而寻求过帮助;21%的博士生都遭遇过骚扰、歧视和霸凌行为;将近八成的博士认为,当前的学术圈风气不正,充斥着各种关系、特权和官僚主义,过于压榨博士生,文化落后亟待改进。而对于最现实的毕业求职问题,七成博士不知道将来该做什么工作,甚至,还有超过30%的博士生觉得自己正在读的项目根本就对找工作没有用。一个全世界学术圈人士都期望能发论文的顶级期刊,公布了这样惊人的数据,简直是“官方劝退科研”啊!怪不得,连房东老太太都说“不要读博,不要写代码”(不要赌博,不要吸大麻)了。近四成博士生都是出国党,在职博士也不少其实这已是Nature的第五次博士生调查,共有超过6320份有效数据。除了英文版,问卷还被翻译成了中葡西法四种文字,因此获得了全球博士生们的广泛参与。其中36%的问卷来自欧洲,28%来自亚洲(主要是中国人和印度人),27%来自北美和中美洲,非洲、南美和大洋洲的博士生各自只有3%。这6000位博士生,性别基本上男女各一半,大部分人的年龄都在25岁到34岁之间,另外还有12%的博士生不到25岁,11%的博士生超过了35岁,甚至还有五六十岁的老博士生。其中22%的人都处在或上有老、或下有小的状态,需要照顾家庭。已经当妈妈了的博士生Fonseca-Hernández,就对边读博边带娃这件事感到十分焦虑,因为学校里没有幼儿园,她把5岁的女儿送到了收费很贵的校外日托中心,她感叹,想要同时成为一个优秀的博士生和优秀的父母,实在是太难了。37%的博士生是出国读的,大部分去了欧洲和美国,出国的原因集中在体验异国文化、本国的资金和博士项目不足以及方便找工作方面。不过,有不少出国党的压力非常大,一位学气象的古巴女生去了墨西哥读海洋物理博士,发现换一个国家已经很难了,读一个新领域则是难上加难,甚至患上了焦虑症。19%的博士生是边读博边工作的,他们主要是为了养家糊口,还有少数人是为了提升技能或者刷简历刷人脉。考虑到年龄和家庭环境的因素,35岁以上的大龄博士生、那些上有老下有小的博士们基本上都有工作。欧美博士生担心“德不配位”,亚非拉博士生最愁求职赚钱读博过程中,人们普遍最头疼的事情是对前途的迷茫,79%的博士生都对自己的职业前景感到不确定,70%的博士生时刻都在关心着除了当博士后之外哪里还有坑可以去谋个教职。另外他们的学术压力也很大,78%的博士生都觉得难以维持工作生活的平衡,74%的博士生无法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学业。钱,也是一个难题。第一个方面是研究经费的问题,68%的博士生都在担心经费;第二个方面,一半的博士生都在担心自己的助学贷款怎么还;第三个方面则是日后生涯的收入问题,67%的博士生都在担忧毕业之后过日子、买房子、养孩子和退休养老的钱要从哪儿来。看到博士生也哭穷,渣本心理平衡了。不过,这些令人担忧的问题也是有地域性的:非洲博士生最愁没钱;大洋洲博士生最愁没教职;南美的博士生除了担心找工作的问题,还要操着卖白粉的心,时刻担心政局;欧洲博士生担心自己和老板的关系、工作生活平衡和心理健康问题;北美和中美洲的博士生担心自己“德不配位”,专业名词叫“冒名顶替症候群”——总觉得自己如今的地位是靠运气获得的,生怕有一天被人发现自己一无所长,被当成骗子,然后身败名裂。当然,同样富(chi)有(bao)而(le)优(cheng)越(de)的欧洲人有时候也担心这个问题;苦哈哈的亚洲博士生,发愁的地方可多了去了:找不到工作怎么办、挣不到钱怎么办、博士学位通货膨胀怎么办、家里的老父亲老母亲怎么办……注意,这里不是贩卖焦虑,是nature的报告白底黑字写的。唉,在座的亚洲读者们,你们都生活在hard模式里啊。不后悔,但满足感越来越低在美国读博学兽医的Radhakrishnan说,现在的博士项目很适合自己,并不觉得孤单。他对自己的研究项目还有很深的兴趣,想找到一种能在自己的母国印度抑制狂犬病传播的方法。所以,就算一边读博一边带孩子,一点闲暇都没有,他还是没有后悔读博。其实,这项调查中,有有74%的博士生和他一样,对当初读博的决定感到满意 (下图两个绿色柱) :有75%的博士生,对自己做研究的独立程度表示满意。有67%对自己和导师的关系表示满意。然而,就算说着满意,也依然有挫折和抱怨的情绪。有45%的博士生表示,随着时间的推移和项目的进行,满意程度下降了。相比之下,42%的人认为满意度提升了。满意度下降的主要原因,很可能是项目的状况达不到自己的预期。40%的博士生说,他们读的项目没有达到最初的期望,只有10%表示超出了最初的期待。10%这个数字,比起2017年有了严重的下滑,那时还有23%的人认为超出期待。麦吉尔大学的教育心理学家Anna Sverdlik说,这样的调查报告可以帮学生们建立起更现实的认知:如果知道,周围的大多数人都有冒名顶替症候群;如果知道,自己的满意程度会随着时间而减退,至少还可以提前做些心理准备。当然,有关学术的挑战只是一部分。Zhou Yang是从中国去到美国加州Scripps Research Institute读化学博士的,他说:我原以为只有科研的事情需要担心,但发现还要想着怎样和实验室里的其他人相处,还要想着怎样把自己的项目解释给别人听。除了做实验,还有很多很多要考虑的事。Yang也和许多人一样,发现随着时间推移压力越来越大。除了发够论文才能毕业的压力,还要担心签证问题。回一次家就要重新签证,签证至少也要一个月,又不能请一个月假。所以,Yang一次都没回过家,不然只会再增加一份压力。这也是大部分在美国读博的外国人,都会遇到的问题。骚扰和歧视随处可见,又不敢说调查发现,带有伤害性的行为,时有发生。△左是骚扰/歧视,右是霸凌有21%的博士生说,他们受到过骚扰或者歧视;表示受到霸凌 (Bullying) 的也有21%。超过五分之一。分性别看,有25%的女博士生说,自己遭受过骚扰或歧视。男生则有16%表示自己受到过骚扰或歧视。分国家看,最严重的是北美 (24%) ,最轻微的是澳大利亚+新西兰 (18%) 。有些博士生,还在问卷的评论区详细说明了自己的遭遇或感受。比如,一位在印度的女生提到,就像性骚扰会有“Me too”运动爆发的瞬间一样,研究生在工作场所遇到的骚扰也需要得到关注。比如,一位在比利时的女生说,看到过并且自身也有过被导师霸凌和恐吓的经历。学术界顶尖教授,做了错事也不受罚的现象让人震惊,对年轻的学者构成很大的威胁 (包括心理健康受损) 。在表示受到过霸凌的博士生当中,又有57%害怕报复,没有办法自在地讨论自己的处境。另一方面,工作时长也是博士生们受到的不公对待之一。6000位博士生里,大约一半都认同:我读博的大学里就是有长时间工作的文化,包括通宵。那么,博士生平均每周工时多少?76%的博士生表示,平均每周工作41小时以上。其中,41-50小时的比例26%,也就是说6000位博士生中有接近50%,平均每周工作超过50小时。而在每周工作41小时以上的人当中,有85%都表示对这个时长不满意。三成博士生认为当前项目对求职无益更加令人忧心的是,长时间的工作,也不是都能得到回报。只有26%的博士生认为,他们的博士项目,正在为将来找到一个满意的职位,做着很有力 (Very Well) 的准备。相比之下,有超过30%的博士生,都认为自己在读的项目没带来什么职业准备 (Very Badly) 。而在大部分人看来,博士项目给个人带来的最大提升,集中在具体操作层面:比如分析数据、收集数据、做学术演讲、设计实验等等。可即便如此,依然有67%的博士生相信,有了博士学位就能大大改善工作前景。问题是,全球范围内高校提供的岗位都很稀少,但仍然有高达56%的博士生把学术界作为首选工作领域。相比之下,只有28%的博士生把工业界作为首选。而当被问到博士毕业后立刻就能找到怎样的工作,几乎一半人都回答了学界的博士后 (46%) ,排名第二的是工业界的科学家 (10%) ,排名第三的答案就是不知道 (9%) :工作形势严峻是博士生面临的一个大问题。Matt Murray是耶鲁大学在读的分子医学博士生,他并不知道自己现在的努力会带来怎样的结果:我还是怀疑自己读博的决定是不是对的。有些日子里,感觉一切都很讨厌,只想回家。调查中有36%的博士生表示,因为焦虑和抑郁而寻求过帮助。八成博士生不满学术圈现状最后,关于整个学术圈的现状,博士们也有话要说。Nature统计了博士们对于当前学术体系的评价,结果发现,绝大部分的博士都认为,学术圈真乱。只有23%的博士觉得当前的学术体系还不错,在他们之外,更多人觉得这个体系是有问题的,很多时候靠关系,很多事儿不公平,给博士们发的钱太少而压力太大,环境官僚化,整个文化是落后过时的,需要得到改进。甚至有8%的人觉得早知如此,就不读博了;还有24%的人觉得要是重新开始的话一定要换个老板。因此,在Nature的调查中,一些人表达了博士生涯中的痛苦纠结:I cannot emphasize enough the impact on mental health when obtaining a PhD. I wish I were alone in making that statement; however, students in my programme struggled with suicidality, depression and anxiety.读博过程中的心理健康是再重要不过的了,我希望我是唯一讨论这个话题的,但我项目里的同学们一直在沮丧焦虑甚至想自杀的情绪中挣扎。不过,终究也有很多人认为博士生涯依然是充满荣光与希望的:99% of the time it fails. But that one time it works makes up for all of it.99%的时候都失败了,但是成功的那次能弥补过往的全部。希望大家都有那1%的幸运吧。传送门原始报告及数据:figshare点com斜杠s斜杠74a5ea79d76ad66a8af8— 完 —
3月3日至4日,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与欧洲呼吸学会候任主席安妮塔·西蒙斯博士进行了视频连线,向欧洲呼吸学会介绍了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成果和经验。新冠肺炎病毒基本特征与检测钟南山首先介绍了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的基本特征,包括病毒的基因序列情况、人传人性质以及多种传播途径等等。谈到新冠肺炎病毒的检测,钟南山介绍了团队开发的快速IgM(免疫球蛋白M)检测试纸,可以作为核酸检测的补充手段。他还介绍了恒温扩增芯片的应用,这种芯片可以帮助检测人员区分新冠肺炎病毒、甲型流感病毒和乙型流感病毒。针对目前一些新冠肺炎治愈者核酸检测结果复阳的情况,钟南山认为,治愈出院者的IgG(免疫球蛋白G)抗体含量增加了很多,在这种情况下,检测结果复阳不太可能是因为再次发生了病毒感染。目前,尚不清楚核酸检测复阳患者是否还具有传染性,钟南山提出,治愈者出院之后应继续坚持隔离、复查。临床救治经验分享临床药物试验进展钟南山介绍,截至2月17日,将近150项针对新冠肺炎的临床药物试验在进行中,试验的药物包括瑞德西韦、磷酸氯喹以及各种中药。钟南山认为,新冠肺炎患者面临的是死亡的威胁,因此无法像一般的药物试验一样,采用严格的随机对照研究方法、让对照组的患者使用安慰剂,这样做有悖医学伦理,目前的药物试验多采用无对照组的研究方法。在针对磷酸氯喹开展的试验中,可以看到,相当一部分患者服药后四五天之内能够出现病毒检测转阴的情况。钟南山认为,目前市场上的一些中药在抗病毒和抗炎症方面也有一定效果。临床救治中遇到的问题钟南山介绍,对比SARS和新冠肺炎患者的肺部病理学活检结果,最主要的区别就是,新冠肺炎患者的细支气管和肺泡中有大量黏液,黏度很高,阻碍气道通畅。他提出,这些黏液可能是导致危重病人死亡的原因之一。机械通气是救治新冠肺炎患者的一个重要手段。钟南山认为,这些分布在肺泡和细支气管中的黏液非常浓稠,影响了机械通气的效果。如何清理小气道中的黏液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钟南山还向欧洲呼吸学会提出了下一步研究的课题,包括新冠肺炎中免疫系统反应机制如何运作、怎样恰当把握ECMO(体外膜肺氧合)的使用时机等。氢氧雾化机具有一定效果钟南山特别提到,团队从武汉和广州的三个医院收集到的数据显示,氢氧气雾化机对于缓解重症病人缺氧症状具有一定的效果,而且使用成本相对较低。目前,已有将近1000名患者接受了氢氧雾化机治疗。中国疫情防控经验分享疫情发展趋势预测钟南山提出,很多研究团队公布的预测模型并没有纳入“政府及时干预”等参数,因此预测结果并不准确。钟南山所在团队此前设计的预测模型(模型使用的数据截至2月9日)纳入了更全面的参数,包括国家强力干预、春节后回流高峰消除等。模型的预测结果显示,国内疫情将在2月下旬达到高峰,4月底得到基本控制。目前,疫情流行数据均在该模型的预测范围内。钟南山认为,全国、特别是湖北以外地区的确诊病例数正在下降。△左图:全国/湖北/非湖北新增确诊病例曲线图;右图:全国/湖北/非湖北现有确诊病例曲线图 图片来源: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四个“早”是防控疫情的关键钟南山认为,每日更新、公布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的数据,是一项重要的措施。他还强调,启动联防联控机制,坚持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诊治,是防控疫情的关键。在与欧洲呼吸学会候任主席安妮塔·西蒙斯博士进行视频连线的过程中,钟南山进一步介绍了中国控制疫情的经验,包括建造方舱医院转移轻症患者、如何在早期阻止疫情扩散等。西蒙斯博士提出了这样一个假设:如果新冠肺炎疫情在未来2年或5年内再次发生,应该注意哪些问题?钟南山也给出了详细的解答。给欧洲呼吸学会的建议钟南山表示,一些欧洲国家陆续出现了疫情暴发,应当尽早防止扩散。他指出,必须通过检测区分出新冠肺炎和流感,中国愿意把自己的经验分享出去,与欧洲呼吸学会互通有无。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编辑:谢永利流程编辑:吴越
欢迎来到百家号绿烟映清流,今天小编要和大家说一说关于中世纪的信仰的历史,一位即将进入大学学习的现代学生正处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因为他不可能像16世纪的哲学家一样“广泛涉猎”,而必须选择攻读的方向—法律、古典文学、科学、经济学、化学或医学等。中世纪的人们肯定会对种类繁多的学科感到迷惑不解,因为在当时,所有的学科都是通往神学的主干道的边缘小径,比如科学。科学是基于事实而建立知识的过程,没有可靠的证据不能成为事实,而在13世纪,这简直就是天方夜谭。罗杰·培根是第一个尝试科学实验的英格兰人。他的研究和他对当时观点的讽刺评论使他被视为魔鬼。他因为被怀疑是巫师而遭数年监禁。当时,即使教皇再开明,也无法把他从监狱中救出来。人们不愿意改变从小就熟悉的观点,欣然接受早期基督教作家所讲的神话故事,例如凤凰涅槃,浴火重生;鹈鹕杀死了刚出生的幼子,又在三天内复活了它们;麒麟破解了猎人的所有诡计,却被一个纯洁的少女轻易捕获。对中世纪的人而言,这些历史故事的魅力不在于它们的传奇性,而在于它们指向道德或装饰神学的教义。就像罗马法律在博洛尼亚大学一统天下一样,神学是巴黎大学的主要课程,课程内容包括彻底掌握教父对圣经的阐述,了解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拉丁文和阿拉伯文译作。尽管亚里士多德是异教徒,但他受到很多中世纪神学家圣杰罗姆和圣奥古斯丁的推崇,他们毕生的工作就是试图调和亚里士多德与天主教相异的观点。来自这些权威的哲学被称为“经院哲学”。提出令人深思的观点,从而创建理论体系的人被称为“经院学者”。巴黎大学第一位伟大的神学家是彼得·阿伯拉,他是布列塔尼人。彼得·阿伯拉英俊、自信、头脑灵活、口齿伶俐。他对中世纪哲学体系建立的基础辩证法研究深入。他能围绕主题展开滔滔不绝的演讲。他的雄辩和独创性吸引了许多学生。学生们抛弃了原来的老师,纷纷投奔他的门下。在巴黎大学,很多年轻人围挤在桌子旁聆听彼得·阿伯拉演讲,因此,彼得·阿伯拉有时也被称为大学的创建者。虽然这不是真的,但他受欢迎的程度决定了巴黎而不是其他地方成为法兰西的知识中心。人们孜孜不倦地倾听他的思想理论。他试图用人类的理性来证明教会的信仰,他的理论也是以保护教会为目的,但他还是很快陷入与教会的矛盾中。彼得·阿伯拉的著作《是与非》,简要总结了早期基督教神父在各种神学问题上的观点。经过仔细研究,他发现很多观点是相互冲突的。因此,他成为教会,尤其是克莱沃尔修道院的圣伯纳德仇视的对象,因为圣伯纳德认为,人类的理性只是为了接受教会的教义,而不是对其提出质疑或批评。圣伯纳德写信给教皇说:“彼得·阿伯拉认为自己能够通过人类的理性完全理解上帝。他否定了基督教信仰的价值。在他的眼中,人是伟大的。他是异教邪说的鼓吹者。”彼得·阿伯拉与圣伯纳德的思想完全相反。圣伯纳德尽管公开谴责教会的罪过,但从不挑战权威思想他憎恨和惧怕人类以智慧为傲,认为这是所有罪恶中最致命的一种;而彼得·阿伯拉天生好奇多思,把灵巧的大脑看作外科医生的刀,能把疾病或坏死的组织等杂念清理掉,使思想更健康、更纯净。尽管彼得·阿伯拉与圣伯纳德是对手,但并不匹敌,因为圣伯纳德是一个伟人,完全抛弃了世俗的虚荣,静心修身,具有中世纪还未被唤醒的探究精神。因此,彼得·阿伯拉被迫在修道院隐退,他的著作被公开焚毁。彼得·阿伯拉的学生彼得·伦巴都采用老师的方法,对争论的问题进行了详尽阐述,而且没有引起正统教派的不满。彼得·伦巴都的著作《语录》成为经院哲学最权威的教科书。在中世纪的思想丛林中,这部天才之作为创新者开辟了一条道路。到了12世纪后半期,随着亚里士多德一些不为人知的作品被发现,很多经院学者的研究热情被激发了。这些学者中成就最突出的是托马斯·阿奎纳,他被称为“天使博士”。托马斯·阿奎纳出生于那不勒斯一个贵族家庭,幼年从家里逃出来,加入多明我会。多明我会是一个流浪牧师团体。后来,托马斯阿奎纳被他的哥哥抓住带回家,但威胁和监禁都无法使这个年轻人放弃他选择的生活。一年后,他跳窗而逃,离开那不勒斯,前往科隆和巴黎研究神学,成为当时最著名的神学讲师。在他最有名的著作《神学大全》中,他提出信仰上帝是人的最高境界。他以基督教父的注解评论和亚里士多德的著作为素材,建立起自己的哲学理论。他和彼得·阿伯拉一样,相信理性,但去除了彼得·阿伯拉的探究怀疑主义。人类的理性是引领他穿越神学迷宫的向导。托马斯·阿奎纳的研究方法清晰、公正,他的著作闪耀着理性的光芒,他成为与圣奥古斯丁齐名的神学权威。好了,今天的历史故事小编就和大家分享到这里,各位网友们,看完今天的故事,你对这段历史有了什么新的认识跟见解呢?欢迎大家在下面评论区进行留言探讨,把你的观点分享给更多的网友,如果你喜欢小编分享的历史故事,也希望您多多转发分享,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此为止,想看更多好看历史故事,可以关注我哦。以上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侵权立删!
中庄村处在五台县白家庄镇偏远的一个小山沟中,面积3300亩,可用耕地仅308亩,人均0.26亩。耕地大多是不成型的条块地、坡洼地,分布在山梁沟坎,最大的一块耕地不足5亩;几乎全是人工耕作,主要农作物玉米、土豆最高亩产不到一千公斤。该村主要是煤矿比较丰富。就在这村里发生了一件令世人震惊的事情,那就是史学大师阎宗临一家生养了六个孩子,就培养出来四位博士生,两为大学教授,他们当中个个都是行家里手,业界专家学者,其学识及成就让世人惊叹不已,钦佩不已。史学大师阎宗临阎宗临夫妇从山村里走出的大师级的学者,回国以后正值抗战六年以来物价高涨,穷教授的生活实在清苦之极。而他在五年之内,连生四子,负担更特别加重,虽幸有贤惠的夫人梁佩云女士为其内助,但仍不免于饥寒的威胁。然而,在此穷苦的生活下,他仍然每天不断地在破陋的房子里,在孩子们的喧闹声中一笔一笔端端正正地写下他的书稿,真有颜子‘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志’的气概。感叹不已的是这生养的六个孩子,其中有四位博士,两位教授。而且都是学有专攻,业有所成。阎宗临的长子阎守胜,与守和是孪生兄妹。阎宗临传次子守邕;次女守瑜,三子守诚,四子是守扶是兄弟姐妹当中唯一在故乡山西出生的,2002年6月调入北京首都体育学院人体科学系担任教授。阎守和博士著阎守和,女,1938年4月生,五台县白家庄镇中庄村人,博研究生,比利时新鲁汶天主教大学营养及生物化学研究室研究员,山西大学、安徽农业大学兼职教授。1957年考入北京大学生物系微生物化学专业。鲁汶大学六年的本科学习后,又师从沈同教授和张龙祥教授继续读研究生,在北京大学十年的学习生活,使实验操作、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得到了提高,为研究自然科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67年到上海工业微生物研究所工作。1978年在上海食品工业研究所做新型饮料和保健饮料的研究工作,开发和完成了“清音茶”(高放嗓音保护茶)、“人参糖浆”、“参芪袋泡茶”等项目。谈家祯教授这些产品经过疗效鉴定,符合各项要求,有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获得吉林省科学奖。著有《速溶茶生物化学》一书, 1990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上海市茶叶协会名誉会长、著名遗传学家谈家祯院士为该书写了序言,并给予高度评价。1984年由北大校长张龙翔推荐到比利时新鲁汶天主教大学留学,在营养及生物化学研究室工作,在德高望重的M· Vanbeile教授的指导下,获得博士学位,并成为1990年和1991年举行的第三次和第四次国际近红外光谱学会上的17位国际大会常务理事之一。媒体报道跻身欧洲科学殿堂的阎守和博士山西大学百年校庆2002年5月,山西大学百年校庆特邀的嘉宾中,有一位来自欧洲科学殿堂里的女性生化专家。她就是三晋之女、比利时鲁汶天主教大学阎守和博士。经过一位朋友的介绍,她在太原并州饭店接受《山西外事与侨务》记者的采访。自信、健谈、思维敏捷、表达流畅,这是记者与阎守和交谈得到的第一印象。特别是提及她从事的科研工作,她更是兴趣浓郁,口若悬河;对科学事业的热爱,对自己科研成果的珍惜,无不溢于言表。再与她深谈,就会发现她身上还具有一些文艺家的气质她的言辞不乏形象生动,叙述研究过程,仿佛在讲述有趣的故事,眉飞色舞,竟能引人入胜;其间,还穿插朗诵自己创作的诗歌,含意深刻,韵味悠长。应记者要求,阎守和出示了她在1991年写的一首诗《答××》:如烟岁月蹉跎似真似幻常困惑。人生虽坎坷,追求仍执着理想、事业,伴我真诚生活。出阳关,做远客,苦辣甜酸都尝过;闯考场,勤工作,处处都似长坂坡。真情故事宛如歌,恩怨功过任评说。渺渺前途待追索,谁与我,共斟酌?…………一首诗,引出一篇人物传记。让我们按照阎守和诗作所提示的轨迹,去追寻她从中国到欧洲的闯荡历程吧!出身名门 1938年4月下旬的一天,在全国抗战力量的聚集地武汉,一对来自山西的夫妇,在一家医院里欢欢喜喜地迎接一对“龙凤胎”的顺利降生。父母为小宝贝取好了名字:哥哥叫守胜,妹妹叫守和。“争取胜利”、“保卫和平”不仅是孩子父母的期盼,也是全国人民浴血奋战的目标。“龙凤胎”的父亲叫阎宗临,母亲叫梁佩云,都是留学欧洲回国不久的知识分子。阎宗临回国后担任山西大学历史系教授兼主任。那知没过多少日子,太原就被日军攻陷,大专院校一概停办。刚好夫人梁佩云怀孕,为躲避战乱,阎宗临就护送她来到武汉。孩子降生时,阎宗临正在“战时工作干部训练团”工作。这个机构归军委会政治部第三厅领导,厅长为郭沫若。学员都是有中学文化程度的流亡青年结业后分配去从事抗日救亡工作。间宗临为他们讲授近代史《鸦片战争前后》和《巴黎和会的情况》两个专题。他是教授,月薪120元,待遇等同上校。提起阎宗临,许多搞文学和搞历史的人都知道。他原名已燃,1904年6月18日出生于五台县中座村。1924年毕业于崞县中学,受到乔松岩老师的鼓励和资助,独自到北平求学。在兼任《国风报》副刊校对时,认识了山西盂县人高长虹。高长虹是文学社团“狂飙社”的负责人,主编文学刊物《狂飙周刊》,与鲁迅有密切交往。阎宗临于是认识了鲁迅,常到鲁迅家里去,探讨问题,交流心得,聆听鲁迅教诲。鲁迅有一次,阎宗临就青年读书问题请教鲁迅。鲁迅说:“我读中国书时,总觉得沉静下去,与实际人生离开;读外国书(除了印度)时,往往就与人生接触,想做点事。”这番话对于阎宗临产生了很大影响,促使他下定决心走出国门去读外国书。1925年12月,阎宗临得到山西同乡景梅九先生的帮助,赴法国勤工俭学。1933年获瑞士伏利堡大学硕士学位,应聘担任该校中国文化讲师。1936年,获瑞士国家文学博士学位,其博士论文《杜赫德及其著作研究》深得导师和学友赞赏。“卢沟桥事变”爆发后,已在欧洲居住12年之久的阎宗临,毅然放弃心爱的工作和优厚的待遇,携带新婚妻子梁佩云,回国参加抗战,同祖国人民同甘苦共患难。1938年6月底,“战时工作干部训练团”第一期结业。阎宗临辞去工作,携带家眷转赴抗战文化名城桂林,任广西大学世界历史教授,并参加国际宣传委员会的工作,同时还在广西建设研究会文化部兼任研究员。在桂林的头几年,是阎宗临一家生活相对比较稳定的时期。阎宗临在教学之余,夜以继日从事学术研究,在《建设研究》上发表了许多关于欧洲文化史的研究文章。这些文章曾被编成两本书:《近代欧洲文化之研究》和《欧洲文化史论要》。1944,日军入侵广西,6岁的阎守和跟随父母辗转于平乐、荔浦、蒙山、昭平一带,过着颠沛流离、担惊受怕的逃难日子。父亲在炮火纷飞的环境中,仍然坚持史学研究和教育工作,曾在昭平中学任教一年有余。直到日本无条件投降以后,举家才返回桂林。1946年8月,阎宗临应聘到广州中山大学任教,阎守和又随父母在广州生活了4年。她很快适应了广州的生活环境,并且学会了一口地道的粤语。小小的她,就经历了两次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可以说,她是闻着战争的气息度过童年的。新中国成立后,阎宗临接受山西大学副校长赵宗复的邀请,于1950年8月回山西任教。先后担任山西师范学院副教务长、山西大学研究部主任、山西省历史学会副理事长、山西省政协委员、山西省人民委员会委员等职。阎守和于是随父母回到故乡,开始自己的读书生涯。阎宗临文学作品集阎宗临于1978年10月5日去世,终年75岁。党组织根据他生前的要求和表现,经中共山西省委文教部批准,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98年,《阎宗临史学文集》由山西古籍出版社出版。阎守和热爱父亲,崇敬父亲。在女儿心目中,父亲永远是一座光辉的灯塔和丰碑。阎守和的母亲梁佩云也是山西人,其父梁晓峰是清末进士,擅长书画,做过京官和知县。民国年间,曾在山西法政学校任教。1934年,梁佩云在北京与阎宗临相识时,是北平农业大学的学生,俩人道赴欧洲,她在瑞士攻读的是学前教育。婚后她为了支持丈夫的事业,毅然辞掉工作,担负起相夫教子的家庭重担。阎守和就在这样充满书香的家庭里渐渐成长起来。父辈放眼世界、追求真理的胸怀,热爱祖国、无私奉献的精神,以及严谨治学、深入研究的态度,对于阎守和影响至大。她在后来的那篇文章中写道:“我出生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亲阎宗临20年代曾到法国勤工俭学,后来得到瑞士伏利堡大学的硕士、博士学位,并获聘在该校任教。1937年,父母辞去了瑞士的工作,回国投身抗战。这使我很小就知道“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以及‘只有国强民富,才能抵抗侵略’的道理。逃难的生活使我很小就明白,只有知识才是属于自己的,什么人也抢不去。父亲酷爱中国文学,记忆力惊人,他教我们背诗经、唐诗宋词、古文,甚至整段的《西厢记》、《红楼梦》。他在瑞士教授中西交通史,回国后教西洋上古史、中古史。古希腊、罗马的神话,拜占庭的传说,幼发拉底和底格列斯两河流域的故事,充满了我的童年。所以,从文化的角度说,我对东西方的文化都很喜欢。 如果说当年阎宗临走出国门去研究西方文化,是受鲁迅教诲影响的话,那么阎守和喜欢绚丽多彩的西方文化并勇敢地到欧洲闯荡,则是受父母亲的熏陶和影响。幸遇恩师 1957年,阎守和毕业于太原第6中学(进山中学)。她如愿以偿地考上了具有悠久历史和光荣革命传统的北京大学,攻读生物系微生物生化专业。求学北大,是她人生经历中极为重要的阶段。在这所令无数学子向往的名校里,她读了6年本科,又读了4年研究生。她珍惜青春大好时光,发扬“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学风,刻苦钻研,毫不懈怠,门门功课都取得好成绩,为日后工作和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恩师张龙翔教授最使阎守和终生感到幸运和难忘的是,她在北大期间得到著名的生物化学专家张龙翔教授的赏识和悉心指导。张龙翔教授生于1916年,毕业于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是知名的生物化学家和教育家,是北京大学生物化学专业的奠基人之一。他治学严谨,重视基础理论和科学实验。他主编的《生化实验方法和技术》,推动了中国高校生化实验教学。张教授的敬业、独创精神和待人诚挚、恳切的崇高涵养,使阎守和所有学生都深受其益。特别是张先生提倡开拓钻研、注重前沿科学的发展,更使阎守和深受启迪,明确了奋斗的方向。1967年,阎守和分配到上海工业微生物研究所,主要从事纤维酶的研究工作。1978年,转到新成立的上海食品工业研究所工作,从事新型饮料和保健饮料的研究。其间,她曾被请到吉林省集安县同当地的研究人员一起,研究开发“人参糖浆”、“参芪茶”等保健饮料。为了测定糖浆中人参的含量,她从当地一间中学的试验室里借到了一支试管、一个量筒和一个小天平,利用人参皂甙在振荡时会产生泡沫的特性,测量不同稀释度糖浆产生的泡沫高度,与不同浓度的人参提取液产生的泡沫高度,进行反复试验和比较,求得人参糖浆中人参的含量。回到上海以后,她又用比较高级的仪器设备,精心做了泡沫高度—人参含量——紫外吸收值相互关系的实验,验证并校正了在吉林集安试验的结果。这些工作,使“人参糖浆”、“参芪茶”和“清音茶”的品质有了科学的依据和说明,从而打开了市场,受到顾客的欢迎。她为此得到吉林省科学奖。20世纪80年代初,为了向恩师汇报自己的工作,也为了向恩师进一步求教,阎守和将自己研究开发的新产品送给张龙翔教授试用。这是她自北大毕业后第一次拜会恩师。师生见面,十分高兴!张教授仔细地询问阎守和毕业后的情况。阎守和仿佛再一次面临老师的考核,但这一次她一点也不紧张,她充满自信、详详细细地将自己在吉林和上海的研究工作汇报了一番。她说到在集安用十分简单的设备和手段,研究出有价值的成果时,张教授深受感动,连声赞叹:“好啊!好啊!有创造性!”感叹之余,张教授说:“找机会我送你到国外去看看,你一定会有更大的长进。”又说:“希望你能在应用科学方面有新的创新。”关于阎守和的去向,张龙翔教授首先想到的是比利时的鲁汶天主教大学。这所欧洲著名的高校始建于1425年,历史悠久,是北大的“大哥哥”;同时有一个由生物化学教授、诺贝尔奖获得者C· De ve( DE Duve, Christian rene德迪夫)教授领导的著名的实验室;并且与北京大学有良好的关系。不久,张教授果然为自己的得意门生阎守和联系到一个赴欧研究的名额,并亲自给上海市轻工业局和上海市食品工业研究所写信推荐。阎守和出国终于获得所在单位和主管单位的批准。她原来学的是英语,为了出国需要,于是突击补习法语。经过两个多月努力,考试时沉着应对,超常发挥,得了72分,顺利地通过了语言关,获得了比利时鲁汶天主教大学的进修奖学金。1984年11月,在距离父亲赴欧约60年之后,阎守和也告别了祖国和家人,漂洋过海,踏上了欧洲的土地,进入比利时鲁汶天主教大学营养及生物化学实验室研究并攻读。从此,欧洲科学殿堂里又增添了一个身材娇小而天资聪慧的黑头发黄皮肤的中国女人。陆羽潜心科研 阎守和研究的第一个专题是中国茶。中国是茶叶的原产地,种茶、制茶、饮茶有着悠久的历史,形成了独特的绚丽多彩的“茶文化”。唐代陆羽于公元758年左右就写成了世界上最早的茶叶专著《茶经》。16世纪前后,中国茶通过印度和非洲传入了欧洲,深受当地人的欢迎,从而成为日常饮料中的上品。阎守和在出国前对茶就有专门的研究,曾在上海《茶报》上发表《 SACADA途径检测茶的品质》、《 SACADA途径的原理》、《 SACADA途径的使用方法》、《在 SACADA途径中用NIRS法检测茶的品质》等数篇论文。1984年曾编着《速溶茶生物化学》,1990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谈家祯教授为本书作序。在比利时,营养及生物化学实验室的导师 Vanbelle教授非常欣赏阎守和对茶的研究,自己对中国茶也有浓厚的兴趣。他认为“科学的也就是国际的,不必分东方西方”,希望她以中国茶作为博士论文的选题。阎守和当然非常乐意这样做。她必须做的就是:以茶为题材,研究感官审评—化学分析——NIR(近红外)光谱分析—数据处理的关系,目的是把茶的品质变成可以测定的量,并证明其可靠性。阎守和从中国得到了62个国家进出口标准茶样,这给她的研究奠定了基础。为了使自己的研究结果准确无误,她还从安徽、云南找来大约70个茶样,包括春、夏、秋三季的茶,每个季节的茶又分别取样,包括芽、第一叶、第二叶…一直到第五叶。不同季节的茶,品质是不同的:春茶比夏茶好,夏茶比秋茶好。芽叶的品质也是有区别的:芽比第一叶好,第一叶比第二叶好。这是任何品尝师(评审师)都公认的。《茶经》阎守和对各类茶样逐一反复进行研究,不仅分析出这些茶样所包含的物质(纤维素、半纤维素、茶多酚、咖啡因、氨基酸、木质素等),而且分析每个茶样给出的NIR光谱,然后进行主因素分析(PCA)。她得到的第一主因素,与品尝师(评审师)给出的等级参数,两者之间的相关系数高达0.99。这就是说,阎守和的研究结果,是符合客观实际的,是科学、正确的。这项研究成果首先发表于荷兰阿姆斯特丹的《化学分析学报》上。阎的合作者、长于数据处理的 Van Espen教授说:“中国茶是迄今为止唯一能够全部通过DPP程序并得出合乎逻辑的结果的唯一食品。”1988年8月,阎守和的博士论文《用化学和近红外光谱法研究中国茶的品质》成功地通过了答辩。她以自己的实力,仅用了3年半时间,便当之无愧地获得了博士学位。1989年,阎守和参加在日本东京召开的第2届国际近红外光谱学会议,在会上宣读了自己的博士论文。她的讲演很成功,受到许多专家的肯定和赞赏。但也有个别与会人员表示怀疑,一个德国学者挑剔地提问:“你所依据的材料出自何处?”阎守和答:“绝大部分来自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报告。又问:“中国茶种植的面积这么大,为什么出口这么少?”答:“这是品种的缘故。中国产茶的省份多属亚热带,种的是小叶茶品种,产量很低。”那位德国学者再也无话可说。在1990年第3届和1991年第4届国际近红外光谱学会议上,阎守和与世界上17位科学家一起被列入“ International Committee(国际委员会常务委员)。阎守和在欧洲研究的第二个专题是啤酒。主要集中在两方面:一是啤酒原料和产品分析的NIR光谱检测法,一是低度啤酒的研制新方法。因为涉及工业专利和商业秘密,她不便介绍。阎守和自1990年以后,又从事新的研究专题:用NIR和放射呼吸仪检测人的乳腺癌与非癌组织。与她合作的有3所大学、4位教授和一个病理检测研究站,而她是此项研究工作的发起人与核心人物。此项研究工作基本上包括3个部分:经典近红外光谱学,近代近红外光谱学,放射生化法。已先后发表了6篇研究论文,专着《用近红外光谱法和放射呼吸仪检测人的乳腺癌》业已签约,将在英国伦敦出版发行。其研究成果对于人类(特别是女性)的健康意义至大。它能够比病理学家早许多时间发现癌变,从而使乳腺癌患者早发现早治疗,大大增加存活机会,提高生活质量,无疑是人类健康的福音。对于茶,阎守和还是情有独钟,因为无论是看见茶还是提起茶,都会想到遥远的东方的文明古国—中国。中国是阎守和的祖国,也是茶的祖国。她特意从中国带去了50多粒茶树种籽,播种在比利时住所的院子里。现在茶树已一天天长大。她交代儿子说:“将来我死了,就把我的骨灰埋在茶树下。每年茶树开花时,就是妈妈回来看你了。"由于婚姻离异,在儿子出国以前,阎守和在欧洲一直是孤身一人。为了科学研究事业,她尝遍了酸甜苦辣,付出了许许多多。有时难免会发出这样的感叹:“前途渺渺待追索,谁与我,共斟酌?”不过,我们也由此看到:在阎守和娇小的身躯里,蕴含着多么强大的精神——刚毅和坚韧!《海外晋人》重塑爱子 阎守和的前夫也是北大学子,毕业后一起分配在上海工作。他们生育了一个儿子,取名朱征。朱征在上幼儿园时因有些毛病遭到歧视,状态越来越差。夫妻俩心里焦急,但因工作繁重,一时想不出良策来解决。于是送回江苏泰兴老家生活,指望环境改变会使儿子情况好转。那知泰兴的教育与上海相差较大,朱征的功课越来越差,五、六年级都是上了两年。不仅周围的人瞧不起他,个人的自信心也丧失殆尽。更可怕的是,朱征还经常跟一些不上学的捣蛋孩子混在一起,私自从家里拿钱去“孝敬”他们。连初中都毕业不了的朱征,回上海后当然找不到事做,只能待在家中。想起儿子的未来,阎守和不寒而栗。如不采取“非常”措施,儿子就有可能一步步地游荡、堕落下去,后果不堪设想;她如果回来亲自教管他,就必须放弃自己在欧洲的科研事业。对外孙十分疼爱的姥姥最后拍板决定,让阎守和把儿子接到欧洲去,换一个环境来培养、教育他。于是经过阎守和的精心安排,朱征在16岁那年,只身一人乘坐火车,穿越西伯利亚铁路,经莫斯科、柏林来到比利时。在布鲁塞尔,母子见面时激动之状不言而喻。儿子一个人第一次出远门,能平安地来到比利时,这也是能力啊!谁说他什么都不行?当母亲的对重塑爱子充满了自信。要让儿子上学,头一个难关就是经费。阎守和自己每月的奖学金只有400美元,远远不够儿子上学的费用。为了儿子,她除了完成实验室工作以外,周末到中国餐馆去打工。既劳心又劳力,真把她累得够呛!但为了儿子,她还是咬牙坚持。阎守和第一步先送儿子去学语言课。同时,给儿子布置家庭作业:每天用中、英、法三种文字写一篇日记。连续3个月获得好成绩,就带他出去旅游,以此作为奖励。2年之后,朱征不负母望,终于获得了语言学校中、高级班的结业证书。经过实践锻炼,朱征除了掌握中、英、法文以外,还通晓荷兰、西班牙和德国语言。鲁汶大学吉祥物阎守和培养儿子的第二步,是送他去读大学—比利时鲁汶大学文学和哲学系。让儿子和自己同校,为的是更好地照看儿子。很幸运,她遇到了对中国怀有深厚感情的、心肠特别好的M教授。他把朱征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来指导、呵护。可惜朱征最后因平均成绩差1.58分,而未能拿到鲁汶大学的毕业文凭。在M教授的建议下,朱征转到比利时恩诺国立高等经济学院,改学旅游企业管理专业。为了让儿子能保持比较轻松的心态,争取好的学习成绩,阎守和决定让儿子吃“偏饭"--自己为自己请一位家教,而由她来承担一切费用(每小时10美元)。朱征请来年龄比自己小的F硕士。两个年轻人本来在踢足球时就已经认识,现在成为师生关系,朱征一点儿也不感到有什么压力,相处得十分融合。小老师很了解朱征的情况,特别是了解他的心理需求,于是特别注重帮助朱征树立自信心和向上的勇气。他对朱征说:“朱!你很聪明,你守球门守得那么棒,怎么会是傻瓜?”他把学校老师讲授的知识要点加以归纳分类,深入浅出地进行讲解,帮助朱征复习、巩固;并且反复让朱征进行模拟训练,教他在日后考试中如何沉着应对,正常发挥。经过一个暑期的补习,朱征学习果然大有进步。开学后,商品学课、计算机课、统计学课等的成绩均大幅度提升,原来不及格的课程在补考时竟全部过关。大学第4年,朱征毕业考试的成绩达到良好,终于获得了恩诺国立高等经济学院的毕业文凭。接着,获得了一份不错的工作:鲁汶大学体育运动中心接待员。朱征工作很称职,很努力,于2001年、2002年两次被鲁汶大学体育学院评为最优秀接待员。昔日连初中都毕业不了的“调皮鬼”,如今怀揣高校文凭走上自食其力的道路。他第一次领到工资时,特意为母亲购买了一条金项链。而后每月领到工资,都会主动拿出1/4交给母亲;他每年都陪同母亲外出旅游一次,母子俩的足迹留在法国、希腊、土耳其、埃及……看到儿子身上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在延续、发扬,阎守和至感欣慰!她说:“在欧洲闯荡,除了在科研上有些作为以外,最令我自豪的是:经过10年的努力,我终于完成了世界上所有母亲都想做、却很少能做到的事,我重新塑造了我的儿子!”心系故土 “要热爱祖国,热爱家乡!”是阎守和父亲阎宗临先生终生向子女们言传身教的箴言,也是他留给子女们的一笔“遗产”—这是比任何物质财富更为宝贵的精神财富!阎守和不管身居何处,耳边总经常响起父亲那熟悉的声音:“爱国先从爱自己的家乡做起,爱家乡先从了解家乡做起。封建时代的读书人还懂得恭敬桑梓,社会主义的史学工作者不更应该热爱自己的家乡吗?”提起祖籍五台,阎守和总是流露出自豪之情。在这片被称为“华北屋脊”的土地上,在清朝曾出了个思想开阔、目光远大的徐继畲,其著作《瀛寰志略》为“国人言世界地理者最早之宏着”。在现代则出了个徐向前元帅,是战功卓著的共和国元老。穷乡僻壤能养育出在社会变革中起推动作用的优秀人物,这大概就是人们所说的“地灵”吧!提起山西,阎守和的亲切之情更是溢于言表。她认为,山西虽然比南方沿海省份较为封闭、落后,但大有资源可供开发,历史上也大有经验可供借鉴。父亲在世时,曾说过一段话:“山西虽是内陆地区,但并不绝对闭塞:第一个去巴基斯坦、印度,取道海上返回中国的是晋时临汾人法显,著有《佛国记》;金时浑源人刘郁著《西使记》,叙述了旭烈兀的西征;他的兄弟刘祁著《北使记》,记录了元初西北的风土、景物;我国第一部欧洲游记,是清初平阳人樊守义的《身见录》。这些史迹,都值得研究啊!”对于父亲的看法,阎守和是深为赞同的。山西历史上曾经是中国最发达最富裕的省份之一。现在只要政策对头,局势稳定,万众一心,不懈努力,完全是可以重铸辉煌,再次崛起的!从1992年起,阎守和就加入了比利时国籍。从法律上讲,她是比利时人,持比利时护照。但是,她一刻也没有忘记自己的“根”在中国。为了中国和山西的今天和明天,阎守和和父辈一样,是乐于奉献、不遗余力的。她经常来中国讲学和进行学术交流,足迹遍布北京大学、天津医科大学、山西大学、山西医科大学、太原师范学院、山西煤化所等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阎守和与山西侨务干部她是山西大学的客座教授,山西大学又是她父亲后半生执教的学校,所以她对于事关山西大学发展的事情,自然是格外操心。为了促成山西大学与比利时鲁汶大学建立合作交流关系,她奔波了两年,如今终于有了可喜的结果。记者问她:在欧洲这么多年,作为中国人,你的最大感受是什么?她说:是作为中国人的自豪。作为在海外的中国人,我们拥有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这是值得自豪的;我们传承了中华民族不甘落后勇于拼搏的精神品格,这也是值得自豪的;现在祖国日益昌盛强大,我们可以昂首挺胸做人,这都是值得自豪的!《中国青年报》曾发表阎守和的一首诗:《郁金香—观荷兰花展有感》,其中有这样的诗句:所有的郁金香都一起问我:你喜欢我们中的那一个?我毫不犹豫地回答:我爱大自然创造的特色,我爱你们每一个,因为我有你们全部的品格。你们的父母一根茎和叶,用阳光、空气和水,建造你们的特色。我的父母,我的祖国,用心血和汗水,塑造了我的品格。纯洁的心,诚挚的爱,勤奋地学习、工作,不停地奋斗、前进,这勇气谁给我?我的母亲,我的祖国!……阎守和,这个跻身于欧洲科学殿堂的中国女人,她的胸膛里跳动的是一颗火热的中国心。(该资料来自:《海外晋人》)相关链接阎宗临(1904—1978),山西五台人,著名历史学家。1925年赴法留学,1929年入瑞士读书,1936年获瑞士国家文学博士学位。抗战爆发后毅然回国赴难,1937年回国在大学任教。先后任教于山西大学、广西大学,1948年任中山大学历史系主任兼历史研究所所长。解放后,应张友渔、赵宗复之邀,回到故乡,任山西大学教授兼历史系主任。他通晓法文、拉丁文、英文等多种语言,研究和教学方向主要为世界古代中世纪史、欧洲史、中西交通史、山西地方史。他在国学西学两方面都有深厚的造诣,堪称中西会通的老一辈史学家。阎宗临和鲁迅、梁漱溟、钱穆、王重民、向达等先生交情深厚,互相切磋。他还翻译了罗曼·罗兰的《米开朗琪罗传》,罗曼·罗兰亲自为他撰写了中文本的序言。惜抗战爆发后,毁于战火。梁佩云(1909—1989),阎宗临夫人。其父为晚清进士,长于绘画书法。梁佩云早年也随夫留学瑞士,专攻学前教育。1937年抗战爆发,阎宗临夫妇爱国心切,从瑞士返回苦难深重的祖国,参加抗战。阎守胜著阎守胜,1938生出生,196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现任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物理学会《物理》杂志主编,他长期从事低温物理,低温物理实验技术,高温超导电性物理和介观物理方面的实验研究,并讲授大学生的固体物理学,低温物理学和现代固体物理学等课程。合作编著有《低温物理实验的原理与方法》、《低温物理学》和《介观物理》等书籍。阎守邕著阎守邕,男,1939年12月22日生于广西桂林,祖籍山西五台。1956年毕业于山西省太原市第五中学。196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地理系地貌专业,留校任地貌教研室助教。1962年9月以来,他先后在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和遥感应用研究所,从事地貌、遥感、地理信息系统(GIS)、空间决策支持系统(SDSS)、国家空间信息基础设施(NSII)以及人地系统科学等领域的科学研究工作,致力于推动我国地球空间信息科学技术领域的健康发展、开拓遥感数据持续、直接为广大用户服务的路线及其关键技术、探索传统地理学向人地系统科学发展的途径。阎守诚(三子),1942年6月出生于广西桂林。1965年毕业于山西大学历史系。现任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研究所所长,中国唐史学会理事。主要从事中国古代史、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史和隋唐五代史的教学与研究。主要代表作:《唐玄宗》、《中国人口史》、《中国经济通史·隋唐五代卷》、《危机与应对:自然灾害与唐代社会》等,在《历史研究》、《光明日报》、《中国经济史研究》、《唐研究》等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数十篇。主持和参与国家社会基金项目多项。阎守瑜(次女), 1944年出生于广西桂林。山西大学化学系毕业后,分配到太原溶剂厂工作。1979年调入上海金山石油化工总厂环境保护研究所水处理室工作,1994年任高级工程师。位于上海市金山区金山卫,占地面积9.4平方公里,是目前中国规模最大的炼油化工一体化、高度综合的现代化石油化工企业之一,是中国发展现代石油化工工业的重要基地。曾在多个项目组承担和主持分析工作,这些项目大都为石化总厂和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的重点项目,并多次获奖。曾获上海石化总厂科研三等奖、上海石化总厂科技二等奖、中国石化总公司科技进步三等奖。由于工作努力,完成任务好,她还获得过“巾帼奖”。1993年调入环保所环境工程设计室,主要负责环境评价工作和为工程项目培训分析人员,主持完成了近十个评价项目。金山区归国华侨联合会(简称“金山区侨联”),成立于1997年,是由中共金山区委领导下的、由全区归侨、侨眷组成的人民团体,是区委、区政府联系我区广大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的桥梁与纽带,是上海市侨联的团体会员、区政协的组成单位。侨联主要职能是参政议政、维护侨益、海外联谊、群众工作。金山区归侨侨眷代表大会每五年召开一次。闭会期间,由区侨联委员会贯彻执行大会的决议,并决定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区侨联现为第三届委员会(2007年至今)有35名成员组成,其中主席1名,副主席3名(其中兼职2名),秘书长1名,常委12名。全区已经建立起较为健全完善的侨联组织网络,目前共有街镇级侨联分会10家。作为归侨侨眷日常学习和活动的场所,有镇级“侨之家”11家,村级“侨之家”1家。她还是上海市金山区侨联委员。阎守扶博导阎守扶,1956年出生,山西五台人,首都体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运动人体科学学科带头人。现为中国体育科学学会资深会员,北京市体育科学学会第六届运动医学委员会委员。1982年毕业于山西大学体育系并留校任教,2002年调入首都体育学院。目前主要承担本科生、研究生运动生物化学、运动营养学、健康体育学和体育绘图等课程的教学工作。科学研究方面,主要从事“运动性疲劳的生理与心理的协同效应与机制”和“中药微量元素的地域特征与人体运动能力间的关系”以及“体育科学研究方法论”三个方面的研究。主编和参加编写的教材有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运动生物化学》、《运动生物化学实验指导》、《运动生物化学习题集》、《体育科学研究方法(教育部优秀教材二等奖)》、《体育(园丁工程教材)》、《运动人体科学基础》;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的《运动生物化学》、《运动人体科学进展》、《体育概论》;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的出版的《人体运动科学研究方法系列丛书》、《体育绘图》;北京出版社出版的《中学生健康读本》、《小学生健康读本》。此外,新近出版《运动、饮食和肥胖病》双语学术专著(2013)和其父亲的《阎宗临文学作品集》(2014)。2001年山西省政府优秀教学成果奖(“山西省体育教育专业可持续的发展研究”);2001年教育部优秀教材二等奖(《体育科学研究方法》);2010年国家体育总局科技攻关服务一等奖;2010年中国体育科学学会科技服务优秀二等奖;“2010年北京市运动生物化学优秀教学团队”负责人;2014年北京市优秀共产党员;2014年第十届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作者简介:胡立成,笔名虹雨,山西五台人,医教世家之后。文化传媒人,品牌创意人,抗战红色文化传承人,乡土文化宣传人。北京市写作学会会员、国际摄影协会会员、文字友情新媒体总编、中国网特约编辑、《旅游作家》专栏作家、山西新闻网慢游山西专栏作者、国际摄影杂志记者等。曾荣获2019仓央嘉措国际诗歌奖全球100位优秀诗人奖,多次在全国刊物上发表并获奖。文化主张: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得了新冠,癌症晚期肿瘤竟缩了?除了上面的研究外,昨天很多小伙伴对“男子感染新冠后癌症治愈”的消息感兴趣——《英国血液学杂志(BRITISH JOURNAL OF HAEMATOLOGY)》还报道了一个神奇的案例:61岁的霍奇金淋巴瘤癌症晚期患者受感新冠康复后,体内肿瘤竟然逐步消退了。图源:《英国血液学杂志》据报告称:“这名患者来自英国,此前因进行性淋巴结病及体重减轻而转血液科,可能发展为恶性淋巴瘤。”后来,患者在接受肾移植失败之后,他已经连续3年停止免疫抑制治疗。对锁骨淋巴结的细针活检显示,这位患者是感染了EBV(Epstein–Barr virus)的霍奇金淋巴瘤病人,并且处于癌症晚期阶段。在确诊霍奇金淋巴瘤不久后,这名患者就因呼吸困难而住院,随后被确诊为新冠并开始接受治疗,期间临床医生没有给这名患者进行糖皮质激素或免疫化疗治疗。11天后,患者出院回家疗养。4个月后,医生通过片子能够清晰明显地看出淋巴结病变减少。这不仅让一些人感到震惊。新冠能治愈癌症?对此,《英国血液学杂志》做出了这样的猜想——属于肿瘤免疫疗法。肿瘤免疫疗法有两种可能性:一是病原体特异性T细胞与肿瘤抗原的反应;二是炎症细胞因子对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是机体重要的免疫细胞)的激活。最终“以毒攻毒”。这属于一种特异性的、广泛的免疫。新冠病毒在激活了抗肿瘤的免疫反应之后,不但杀灭了新冠病毒,还杀死了癌细胞。图源:《英国血液学杂志》还有研究认为这属于“溶瘤病毒”反应。溶瘤病毒是一类能够有效感染并消灭癌细胞的病毒。图:Creative Biolabs在1950-1980年间,多种病毒被用于治疗癌症,其中包括肝炎病毒、EB病毒、WNV病毒、黄热病毒、登革热病毒等。这位英国患者虽然只是个例,但也对新冠病毒在溶瘤病毒研究领域上有重大的影响。图源:NIH路易斯维尔大学詹姆斯·格雷厄姆·布朗癌症中心主任、医学博士杰森·切斯尼说:“溶瘤病毒能够对附近肿瘤细胞或身体其他部位的肿瘤细胞产生一定的反应”。目前,溶瘤病毒还有很多未知,还待很多科研人员探索。图源:NIH另外,有学者研究此案例后提出,“新冠病毒杀死肿瘤细胞”可能只是个巧合,而巧合的关键可能是肽分子。新冠病毒蛋白外壳上的肽分子或者感染细胞后释放的肽,如果正好和肿瘤细胞表面的抗原相似,从而引起人类机体免疫细胞反应。图源:NCBI以上都只作为这位61岁的老人在患有淋巴癌的基础上感染新冠肺炎后痊愈的猜想,具体是什么原因还有待考证。(欧洲时报英国版 )【来源:欧洲时报】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3月3日至4日,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与欧洲呼吸学会候任主席安妮塔·西蒙斯博士进行了视频连线,向欧洲呼吸学会介绍了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成果和经验。新冠肺炎病毒基本特征与检测钟南山首先介绍了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的基本特征,包括病毒的基因序列情况、人传人性质以及多种传播途径等等。谈到新冠肺炎病毒的检测,钟南山介绍了团队开发的快速IgM(免疫球蛋白M)检测试纸,可以作为核酸检测的补充手段。他还介绍了恒温扩增芯片的应用,这种芯片可以帮助检测人员区分新冠肺炎病毒、甲型流感病毒和乙型流感病毒。针对目前一些新冠肺炎治愈者核酸检测结果复阳的情况,钟南山认为,治愈出院者的IgG(免疫球蛋白G)抗体含量增加了很多,在这种情况下,检测结果复阳不太可能是因为再次发生了病毒感染。目前,尚不清楚核酸检测复阳患者是否还具有传染性,钟南山提出,治愈者出院之后应继续坚持隔离、复查。临床救治经验分享临床药物试验进展钟南山介绍,截至2月17日,将近150项针对新冠肺炎的临床药物试验在进行中,试验的药物包括瑞德西韦、磷酸氯喹以及各种中药。钟南山认为,新冠肺炎患者面临的是死亡的威胁,因此无法像一般的药物试验一样,采用严格的随机对照研究方法、让对照组的患者使用安慰剂,这样做有悖医学伦理,目前的药物试验多采用无对照组的研究方法。在针对磷酸氯喹开展的试验中,可以看到,相当一部分患者服药后四五天之内能够出现病毒检测转阴的情况。钟南山认为,目前市场上的一些中药在抗病毒和抗炎症方面也有一定效果。临床救治中遇到的问题钟南山介绍,对比SARS和新冠肺炎患者的肺部病理学活检结果,最主要的区别就是,新冠肺炎患者的细支气管和肺泡中有大量黏液,黏度很高,阻碍气道通畅。他提出,这些黏液可能是导致危重病人死亡的原因之一。机械通气是救治新冠肺炎患者的一个重要手段。钟南山认为,这些分布在肺泡和细支气管中的黏液非常浓稠,影响了机械通气的效果。如何清理小气道中的黏液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钟南山还向欧洲呼吸学会提出了下一步研究的课题,包括新冠肺炎中免疫系统反应机制如何运作、怎样恰当把握ECMO(体外膜肺氧合)的使用时机等。氢氧雾化机具有一定效果钟南山特别提到,团队从武汉和广州的三个医院收集到的数据显示,氢氧气雾化机对于缓解重症病人缺氧症状具有一定的效果,而且使用成本相对较低。目前,已有将近1000名患者接受了氢氧雾化机治疗。中国疫情防控经验分享疫情发展趋势预测钟南山提出,很多研究团队公布的预测模型并没有纳入“政府及时干预”等参数,因此预测结果并不准确。钟南山所在团队此前设计的预测模型(模型使用的数据截至2月9日)纳入了更全面的参数,包括国家强力干预、春节后回流高峰消除等。模型的预测结果显示,国内疫情将在2月下旬达到高峰,4月底得到基本控制。目前,疫情流行数据均在该模型的预测范围内。△钟南山团队设计的预测模型钟南山认为,全国、特别是湖北以外地区的确诊病例数正在下降。△左图:全国/湖北/非湖北新增确诊病例曲线图;右图:全国/湖北/非湖北现有确诊病例曲线图 图片来源: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四个“早”是防控疫情的关键钟南山认为,每日更新、公布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的数据,是一项重要的措施。他还强调,启动联防联控机制,坚持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诊治,是防控疫情的关键。在与欧洲呼吸学会候任主席安妮塔·西蒙斯博士进行视频连线的过程中,钟南山进一步介绍了中国控制疫情的经验,包括建造方舱医院转移轻症患者、如何在早期阻止疫情扩散等。西蒙斯博士提出了这样一个假设:如果新冠肺炎疫情在未来2年或5年内再次发生,应该注意哪些问题?钟南山也给出了详细的解答。给欧洲呼吸学会的建议钟南山表示,一些欧洲国家陆续出现了疫情暴发,应当尽早防止扩散。他指出,必须通过检测区分出新冠肺炎和流感,中国愿意把自己的经验分享出去,与欧洲呼吸学会互通有无。延伸阅读:中国境外确诊病例数破3万,全球3亿学生停课世卫组织最新公布的每日疫情报告显示,截至欧洲中部时间10日10时(北京时间10日17时),中国以外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较前一日增加4105例,达到32778例;中国以外死亡病例较前一日增加186例,达到872例。 全球疫情持续升级,意大利、法国等欧洲多国确诊人数仍在增加,其中意大利累计确诊超过1万例。世卫组织:中国外确诊共计32778例当地时间3月10日,世卫组织发布最新一期新冠肺炎情况每日报告。截至欧洲中部时间10日上午10时(北京时间17时),中国以外共109个国家/领地/地区确诊新冠肺炎32778例(新增4105例),死亡共计872例(新增186例)。意大利:累计确诊破万 部分地区考虑升级管控措施意大利民防部门表示,该国现存新冠肺炎病例8514例,其中重症病患877例;累计治愈1004人;新增死亡病例168例,累计死亡631人。截至目前,意大利累计确诊新冠肺炎病例10149例,较前一天增加977例。在意大利伦巴第大区,由于在两周左右时间内新增确诊病例大于5000例,累计死亡超300人,政府表示正在研究升级管控措施,在未来15天实施全面“封锁”。该计划包括关闭除药房、超市等提供基本服务商店外的所有门店、办公室,大部分公共交通也会停运。近日,因新冠疫情暴发政府采取探视限制等措施,意大利多地的27处监狱出现了暴动、越狱、绑架等恶性事件。在8日摩德纳监狱暴动中,有7名囚犯死亡。法国:累计确诊1784例 一邮轮出现疑似病例当地时间3月10日晚,法国官方通报,累计确诊新冠肺炎病例1784例,较前一天增长372例,其中86人病情严重,总计死亡病例33例。法国总统府爱丽舍宫决定从10日开始采取相关措施加强防范新型冠状病毒。据法国媒体3月10日报道,当地时间3月10日早晨,一艘载有2174名乘客的德国邮轮在预备停靠法国马赛港时,发现邮轮上两名乘客出现疑似感染新冠肺炎症状,两名疑似患者已被安排下船接受病毒检测。在检测结果公布之前,该邮轮并未获准停靠马赛港。欧洲确诊病例持续攀升 多国暂停往来意大利航班西班牙:累计确诊1695例,其中首都马德里最严重,患者数量达782。西班牙政府针对疫情严重地区实行了严格的措施,包括学校停课,取消千人以上大型聚集活动等。此外,西班牙还取消未来15天从意大利飞往西班牙的直航。3月9日,有两名在西班牙旅游的中国公民与中国驻西班牙使馆联络报告确诊新冠肺炎。相关人员目前已在马德里住院治疗。德国:累计确诊1524例,10日当天新增确诊病例超过300例,德国全部16个州都出现了确诊病例。议会将筹集10亿欧元资金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英国:累计确诊373例,累计死亡总数6人。英国航空公司已暂停全部往来于意大利的航班。10日, 英国健康和社会保障部副国务大臣娜丁·多丽丝确认感染新冠病毒。在出现症状当周,她参加了有鲍里斯·约翰逊首相在场的招待会,并且在议会和数百人碰面。这一消息或在英国政界引发恐慌。瑞典:新增确诊病例95例,累计355例。瑞典公共卫生局已将风险水平提高到最高传播级别,首相斯特凡·勒文表示“不排除将来在瑞典境内进行封闭或者隔离”。荷兰:新增确诊病例61人,累计确诊382人。截至10日,荷兰共有4人死于新冠病毒感染。瑞士:累计确诊475例,死亡共计3例。丹麦:10日新增确诊172例,全国累计262例,目前已经取消1000人以上的活动。挪威:10日确诊病例85例,累计277例。波兰:当地时间3月10日,波兰国防部证实,波兰武装部队总司令雅罗斯瓦夫·米卡确诊感染新冠肺炎。目前波兰累计确诊20例。10日,欧盟决定,将建立250亿欧元,约合1950亿人民币的新冠疫情应对投资基金。世贸组织员工感染 暂停3月11至20日期间所有会议当地时间3月10日,世贸组织总干事阿泽维多宣布,由于世贸组织一名员工感染新冠肺炎病毒,从3月11日起至3月20日,世贸组织将暂停所有会议。联合国:暂停公众访问 限制员工数量当地时间3月10日,联合国秘书长发言人杜加里克称,联合国总部从当晚8点开始将暂停向公众开放,团队旅游也将暂停。重新开放时间需要等待通知。此外,联合国总部将会限制员工数量。杜加里克表示,该措施是为了加强防范新冠病毒的扩散。联合国表示将持续关注疫情发展并采取进一步的措施。新冠肺炎疫情致全球超过3亿学生停课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0日公布的数据,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已经导致亚洲、欧洲、中东和北美的15个国家在全国范围内停课,14个国家实施局部地区学校停课。全球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阶段近3.63亿学生受到影响。教科文组织成立了新冠肺炎紧急工作组,支持各国的应对措施并分享有效政策,重点关注最脆弱国家。来源:综合央视新闻客户端、人民日报、新闻联播、央视新闻流程编辑:TF017
《纽约时报》4月8日报道:一项研究结果显示,纽约地区的新冠肺炎流行始于2月中旬,早于当前已知首位确诊病例几周的时间,同时游客们所带来的病毒主要来自于欧洲而不是亚洲。“最主要的(病例)明显是欧洲的”哈姆·凡·巴克尔说道,他是一名来自西奈山伊坎医学院的基因学家,他参与撰写了一个正在等待同行评审的研究。文章截图另一个来自纽约大学格鲁斯曼医学院的团队得出了高度相似的结论,尽管他们研究的是另一组病例。两个团队分析的冠状病毒基因组都是取自3月中旬的纽约市民。研究显示,如果实施积极的检测计划,可能会探测到病毒在之前的隐性传播。1月31号,特朗普总统禁止过去两周曾经到访过中国的外国人进入美国。直到2月底,意大利才开始封锁城市和乡镇。当3月11日特朗普先生宣布他将会禁止大部分欧洲国家的游客进入美国的时候,纽约人已经带着病毒回到了纽约。“人们只是没有注意到”,阿德里亚娜·埃吉说道,她来自于纽约大学的团队。埃吉博士和凡巴克尔博士隶属于同一个国际病毒史学家协会。他们通过研究从成千上万的患者身上提取的病毒遗传物质,从中寻找病毒暴发的历史线索。病毒侵入细胞并接管其分子结构,使其产生新的病毒。这一过程是快速且未经思考的。这导致新的病毒可以获得在原始病毒中不存在的新的突变。如果一种新的病毒设法逃离宿主并感染其他人,它的后代将继承这种变异。追踪病毒突变需要对病毒的所有遗传物质——基因组进行排序。一旦研究人员收集到大量病毒样本的基因组,他们就可以比较它们的突变。然后,精密的电脑程序可以找出所有这些突变是如何随着病毒从同一个原始病毒进化而来的。如果他们得到足够的数据,他们就可以粗略地估计这些原始病毒存活了多久。这是因为突变发生的速度大致是有规律的,就像一个分子的时钟。来自于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马切伊·博尼和他的同事们最近使用了这一方法来研究冠状病毒最初的出处。尽管阴谋论宣称病毒可能是在一个实验室中被人为编制出来的,但该病毒的基因组明确地显示它是在蝙蝠中产生的。冠状病毒有很多种,它们既可以感染人也可以感染动物。博尼博士和他的同事们发现,这种新病毒的基因组包含了一些与可感染蝙蝠的冠状病毒株有共同之处的突变。研究人员发现,与新冠病毒关系最密切的是一种中国马蹄蝠。但是自从几十年前从蝙蝠病毒中分离出来后,这种新的病毒已经发生了一些罕见的突变。博尼博士说,原始病毒可能产生了许多毒株,感染了马蹄蝠,或许也感染了其他动物。“很可能存在大量的、未取样的多样性。”他说。复制的错误并不是新病毒出现的唯一途径。有时两种冠状病毒会感染同一个细胞。它们的遗传物质混合在新的病毒中。这是完全可能的,博尼博士说,在过去的十或二十年,一种混合的病毒出现在一种马蹄蝠体内,这种蝙蝠也很适合感染人类。后来这种病毒设法跨越了物种屏障。“有时候,这些病毒中的一株会中彩票。”他说。今年1月,一个由中国和澳大利亚研究人员组成的团队公布了这种新病毒的首个基因组。从那时起,世界各地的研究人员已经对超过3000个基因进行了测序。有些基因彼此相似,而另一些携带独特的突变。这只是病毒多样性的一小部分。截至4月8日,已确认的COVID-19病例为150万例,实际总数可能还不止数百万。但是,病毒的基因组已经揭示了过去几个月来隐藏的病毒历史。随着新基因组的出现,研究人员将它们上传到一个名为GISAID的在线数据库。一组病毒进化学家正在分析一个名为Nextstrain的项目中不断增长的基因组集合。他们不断更新病毒的族谱。族谱最底部的分支都属于中国的血统。Nextstrain的研究小组还利用突变率判定,该病毒可能在2019年底首次从动物宿主转移到人类。12月31日,中国宣布武汉的医生正在治疗几十例神秘的新型呼吸道疾病。今年1月,随着中国暴发的范围变得越来越清晰,一些国家开始了一项积极的检测程序。他们能够追踪病毒到达他们的地域并追踪病毒在其人口内的传播。但美国在制造第一批诊断试剂盒时出现了问题,并且只对来自中国并表现出COVID-19症状的患者进行了检测。“这是一个因为我们没有做检测而导致的灾难。”埃吉博士说。有几个病例是在一月底开始曝光的。但人们很容易将它们忽视成不会导致当地疫情暴发的罕见的输入病例。在2月底这一幻想被华盛顿大学福瑞德·哈金森癌症研究中心的副教授特雷弗·贝德福德和他的同事们所打破。他们利用Nextstrain发现2月底在一名患者身上发现的一株病毒与1月20日在华盛顿发现的一株病毒发生同样的突变。华盛顿的病毒和武汉的病毒也有相同的变异,这表明是一名旅行者从中国带来了冠状病毒。基于这一发现,贝德福德博士和他的同事们率先对冠状病毒基因组进行了测序。对华盛顿周围更多的基因组进行测序,这让他们更好地了解了那里的疫情是如何开始的。“我可以十分自信地说去年12月病毒没有在美国蔓延, ” 贝德福德博士说,“1月份可能还有几个同样的输入性病例没有以同样的方式蔓延。”随着在美国其他地区出现新病例,其他研究人员建立了自己的渠道。纽约的第一个阳性检测结果是在3月1日,几周后,患者涌入纽约市的医院。“我认为,我们应该为纽约做这件事。”埃吉博士说。埃吉博士和她的同事发现了一些纽约病毒所具有的其他地方没被发现的独特突变。她说:“那时你知道病毒已经悄无声息地传播了一段时间。”埃吉博士估计病毒是在几个月前开始在纽约地区传播的。西奈山的研究人员开始对进入医院的患者进行基因组测序。他们发现,在纽约发现的最早的病例与之后的病例没有关联。“两周后,我们开始看到相关联的病毒,”西奈山团队成员冈萨雷斯·赖希博士说。冈萨雷斯·赖希博士和她的同事发现,这些病毒实际上与欧洲各地的病毒相同。他们无法说哪一个特定病毒来自于哪一个特定的航班到达纽约。但是他们写道,这些病毒揭示了“从1月下旬到2月中旬这段时间,全球范围内无法追踪的传播”。到目前为止,西奈山的研究人员已经确定了进入纽约并开始传播的七个独立的病毒谱系。凡·巴克尔博士说:“我们可能会发现更多。”新冠病毒基因组也揭示了早期全国蔓延的迹象。凡·巴克尔博士和他的同事发现了一种纽约病毒,与贝德福德博士和他的同事发现的一种华盛顿病毒一样。在另一项研究中,耶鲁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了另一种华盛顿相关病毒。两项研究相结合,表明冠状病毒已经在西海岸和东海岸之间移动了几周。与Nextstrain团队合作的计算生物学家西德尼·贝尔提醒人们,不要对这些新突变做过多理解。“仅仅因为有所不同并不意味着这很重要。”突变不会让病毒自动变成新的可怕病毒。他们通常根本不会带来任何改变。“对我来说,突变是不可避免的,而且很无聊。” 贝尔博士说,“但是在电影中,你有X战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应用物理实验室的分子生物学家彼得·蒂伦更愿意认为病毒的传播就像蒲公英种子落在空旷的田野上。花长大并繁衍自己的种子。那些种子蔓延发芽,新的基因突变的世代相传。“但是它们全都是蒲公英。”蒂伦先生说。冠状病毒变异虽然有助于区分血统,但对病毒的作用方式没有明显影响。对于研发疫苗的科学家来说,这是个好消息。疫苗研发人员希望通过让我们的身体学会制造能够抓住病毒并阻止其进入细胞的抗体来对抗COVID-19。有一些病毒进化快,以至于它们需要能够产生几种不同抗体的疫苗。新冠病毒并非如此,这一点与其他冠状病毒一样。和一些病毒例如流感病毒相比,它的突变速率相对较低。与它的斗争可能会很艰难,但它的突变表明情况可能会变得更糟。当然,只要它仍然感染人,冠状病毒就会继续突变。可能有必要更换疫苗以跟上病毒的进化。这就是为什么科学家需要持续追踪其发展史的原因。(文章来源:美国《纽约日报》;编译:魏思晨、程续东方)来源:美国《纽约时报》编译:魏思晨、程续东方
Judy是个美女。Judy北京大学的MBA。Judy晒出与马云的合照、与明星的互动, Judy透露她还是阿里前高管。才貌双全的Judy说自己不配过情人节,压力大、皮肤不好、月经不调还有猝死风险。 Judy 于是放弃了阿里集团百万年薪、千万期权,到欧洲游学。Judy决定创业,打造一个新青年国货品牌。Judy飞到纽约,找到之前朋友介绍的朋友哈洽德.阿肖特医学博士,远赴纽约、盘桓一周、国际航班崩溃大哭,终于得到博士的青眼,最终研发出了一款高科技面膜。2019年2月14日,一篇名为《那个从阿里离职的漂亮女高管,从来不过情人节》讲述Judy(中文名王晗)创业经历的文章一经发出迅速传遍朋友圈。随即,该文及作者“阿里前高管Judy王晗”遭到阿里集团员工打假。蚂蚁金服副总裁陈亮怒怼道:“吹牛要有个度吧,王晗你怎么就成为了阿里高管?那些合影怎么来的自己没点儿数吗?”之后的几天内,阿里前高管王晗成为网上热词,个人经历被扒个底朝天。20日晚,王晗再次发文,承认代工,也再次强调产品的每一组分都会经过反复测试。王晗文中没有出现关于美国博士身份的回应。或许是因为这位洋博士的狐狸尾巴已经遮不住了。01 洋博士的底细哈洽德·阿肖特博士在此次王晗的面膜营销中是个不得不提的人物。这个白发、白西装的老爷子在王晗的文中是扫地僧一样的角色, 王晗的文中介绍这位哈洽德·阿肖特博士是:“世界顶尖抗自由基领域专家,曾荣获2004年欧洲人文和自然科学院等多项大奖,并取得多项研究专利及成果。” 王晗的面膜淘宝店中显示他是纽约科学院院士、欧洲人文和自然科学院院士。然而,打假群众在欧洲人文和自然科学院官网的院士名单内,并未寻见这位俄罗斯籍阿肖特博士的身影,而纽约科学院院士则是花95美元的会费即可加入,院士实应译做会员。而王晗也并非首个与阿肖特博士合作的中国面膜产品商。2017年10月26日,水娃空间(北京)有限公司在其官网发布消息称:与俄罗斯专家哈恰德良·阿绍特 达成全球战略合作伙伴。 这位哈恰德良·阿绍特即上述哈洽德.阿肖特,英文:Ashot Khachatrian。在水娃空间的描述中这位博士的身份得到进一步细化:毕业于亚耶烈万医科大学,早在1992年已获得了医学博士学位。致力于医学美肤研发二十年,开创了先进的负氢离子的医学理论,还是固态负氢离子稳定体专利发明人、苏联科学院医学院士、俄罗斯科学院院士、欧洲自然科学院医学博士。据称,这位博士与水娃集团的大健康理念不谋而合,双方“于2016年重磅推出科研力作——水娃娃祛痘嫩肤水颜套盒,结合尖端生物医学负氢离子,获得俄罗斯太空卫生防疫局鼎力推荐,斩获俄罗斯专利局颁发专利证书。轰动欧美的祛痘新贵水娃娃祛痘嫩肤水颜套盒,一经上市便风靡全球。”作为一个跑过10年医药行业、天天琢磨前沿热点、医药政策的人,看到上面这段话心理打了哆嗦,太空卫生防疫局?没听说过哪个国家有这个部门。水娃网站甚至贴上了详细的专利号,和一些奖牌作为佐证,所以这个“固态负氢离子稳定体”暂时不能证伪。水娃空间的董事长叫原庆波,在快手上是一个有着将近150万粉丝的大V,以豪车加口号式励志吸引粉丝。其快手个人简介写着:“波哥白手起家创业三年余,现拥有健身连锁、文化传播、教育培训、影视传媒、金融服务、等几大领域二十余家公司。” 然而经查询发现,这家水娃空间公司的批准经营范围并没有包括化妆品研发生产的内容,只是一家营销、推广公司。说白了,不管是王晗还是水娃,都是使用目前微商面膜的主流营销方式:“一个注册 LOGO+一家 OEM 代工厂+一款智能手机”,这种方式在2014年微信开通支付后,随着微商的兴起大肆泛滥起来,面膜进入门槛低、消费频次高、产品形式多样,受到了微商的青睐。而水娃空间和王晗共享的阿绍特博士均来源于其产品代工厂—-广州绿色春天化妆品科技研发有限公司。这是一家一站式化妆品定制生产基地,不仅可以提供代生产还可以代发货,吹牛所需的素材当然也为客户准备好了。在绿色春天的网站上,“医学美肤教父”阿绍特博士的全套头衔和专利证书得以展示,包括之前水娃空间用过的专利证号,在此都以更可信的图片方式展示。露怯的是:这位博士做实验场景照片显示他可能不是一个具有基本医学素养的人。阿肖特博士未带手套赤手握住烧杯、一次性口罩捂住口露出鼻子,完美展示了实验室安全操作的错误样本。笔者用文中提供的专利号码进行学术检索后,找到的两个分属不同国家、不同持有人的专利,均与面膜、医美等无关。以Khachatryan Ashot Papikovich的名字检索到一项美国发明专利,专利内容是一种借助于电解槽进行电化学活化的方法。从专利描述来看,这只是一个普通的用直流电电解槽的构造,却号称可以对牛奶、蔬菜、水、酒精等各种物品进行活化。这样一个产品在英译中后,赫然变成了“固态负氢离子稳定体”、“负氢离子医学发明”。负氢离子水的概念其实在国内已经被多次辟谣。自从前两年,日本的水素水旋风刮到中国,随着氢的“神奇”功效被鼓吹,国产各路富氢水(负氢水)纷纷出炉。生拉硬扯nature论文,杜撰不知出处的所谓双盲实验证实其对糖尿病、代谢综合征、高血压、高血脂等等无所不治疗,尤其是可以清除体内自由基、减轻细胞损伤。事实上, 电解水生产氢气和氧气是一个众所周知的技术,这个实验我们在初中化学课甚至小学实验课都玩过:阴阳电极分别插入装置后,通电,水被直流电转换成气态的氢和氧,咕嘟咕嘟往外冒,气态氢和氧很难溶解在水里,所以结果只是水少了一点而已,水的其他理化性质并没有变。 而日本政府去年也公布了调查结果,公开声明目前没有证据表明水素水(富氢水)对健康有任何益处。但是,阿绍特显然不这么看,他是富氢水可以清除体内自由基、减轻细胞损伤理论的坚定拥趸者。 在一篇名为《CANCER and "The Khachatrian Effect" NEW INSIGHTS ON THE CAUSE OF THE DISEASE AND ITS TREATMENT》的深度介绍文章中,阿绍特表示活化后的水对人体的益处比和科学家们认为的更大。阿肖特认为:人体的酸碱度保持在PH7.4是最佳的。而癌症的发生是因为体内环境偏酸,因此阿肖特使用电解液进行灌肠、浸泡、内服等方式治疗癌症病人。通过这一文章,笔者进一步找到了阿绍特在俄罗斯诊所的官网。感谢翻译工具,让不懂俄语的我们进一步知道,这位博士的灌肠疗法不仅治疗各式各样癌症,还治疗乙肝、过敏、牛皮癣、肠易激惹综合征,并号称已经进行了14年。所谓酸碱体质并非阿绍特博士独创,就官网给出的时间表来推算,这位阿绍特是学习了罗伯特.杨的理论。毕竟,说辞如出一辙,开业时间较罗伯特杨更晚。据媒体报道,在过去的16年内,没有正规学历,也没用行医资格证的美国人罗伯特.杨依靠自己编造的小苏打治百病”、“酸性体质”等理论疯狂吸金,买下豪宅设立“诊所”给人治病。他还撰写《pH值奇迹》等一系列书籍,提倡碱性饮食疗法,声称可以“减肥”、“治糖尿病”、后来又补充了“治疗艾滋病”、“治疗癌症”等功效,被翻译成18国语言,在全球热卖。酸碱理论推出伊始即被证伪,在过去的几年内,罗伯特.杨更是多次被美国不同的州判以非法行医,但依然流毒不浅,甚至被在各国“发扬光大”。去年11月,这位酸碱理论发明人罗伯特.杨再次因非法行医在美国被罚1.05亿美元,并当庭承认:酸碱体质理论就是个彻头彻尾的骗局。创始人的被抓并不妨碍其门徒的四处行骗。阿绍特恐是其中翘楚。官网显示,阿肖特在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地均有医疗机构。行文至此,我们已经知道这位阿绍特博士的负氢离子理论、酸碱理论和治疗方法都是彻头彻尾的骗局,但依然无法知道,这位阿肖特博士究竟是不是博士,他的哪些身份是真的。就如已经被捕的权健老板束昱辉,我们现在知道他仅是一个高中毕业。然而在过去的一些年内, 他在用假身份获得真财富后,又用财富运作来了一系列的真身份,包括“天津好人”、“政协委员”等一系列的名头。这些伟光正的名头又为他带来更多不义之财。由于语言的障碍,洋博士造假比土博士更具有迷惑性。知网人人能查,google一下还得翻墙。02 洋博士中国代言史“外来和尚好念经”。 数百年前,我们的老祖宗就道出了这一真谛。在明代世情小说中,常见一类人:胡僧。胡僧常被描述为身怀异能、神通广大,上入宫廷下进闺房,最重要的是胡僧常有奇药,尤善长生不老及补肾壮阳。 胡僧药效如何,西门庆以死亡做了注解。清朝中后期,各国洋行纷纷进入中国,贩卖鸦片、掳掠劳工,也带来了各式各样的洋货。鸦片战争前后,广州、北京即出现了崇尚洋货以洋货为尊、为时髦的情形,钟表、人参、毛呢等洋货被皇家、官僚富商视为贵重之物也是当时人们向特权阶层寻租的工具 “洋”字是美好生活的代名词。南京条约之后,“洋人=强”、“洋货=好”的概念随着国家的衰弱,在半殖民半封建的中国一年年得到深化。1872年,这一年曾国藩去世、同治帝娶了皇后,在这一年还有一个叫黄承乾的婴儿出生在浙江余姚。15岁,黄承乾父亲去世,随母来到上海。开始的时候,黄承乾在上海城隍庙摆摊卖药。1890年,18岁的黄承乾后来改名黄楚九向人借钱开了家药房,取名中法大药房兼卖中西药。19世纪末,工业革命带来欧美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包括药物在内的化学也到了腾飞的起点。注意是起点,还没腾飞。当今美国制药可以说是世界制药标杆,但在19世纪中后期,美国本土食品药品也是掺杂使假泛滥成灾。专利药品销售在当时的美国是一个欣欣向荣的行业,所售卖的产品却大都包含鸦片、吗啡、可卡因这样的毒品和比例不等的酒精。有的专利药品包含的酒精竟高达80%,没病的正常人吃这些药也很容易上瘾——毒瘾或者酒瘾。专利药企业在报纸上大做广告,开展广泛的心理攻势。这个时候居里夫人还没有发现镭,葡萄糖刚刚问世,欧美的主流手术还用石碳酸扎敷伤口,放血疗法还没过时,而青霉素还要几十年后才会出现。卖什么不重要,反正好玩意儿不多。重要的是怎么卖。在中国有学者考证,晚清医药广告滥觞起于光绪年间。史料存档显示最迟于1890年,孙静湖就已经开始在《申报》上登医药广告了(也许更早,但没有找到更早的广告记录)。这人开的药房卖参茸、卖春药,后来推出了一款产品叫燕窝糖精。孙静湖重金请名人写软文,把糖精水吹嘘成燕窝,还给门诊顾客送治病灵符、炮制顾客感谢函、提醒顾客谨防假冒等等(这手法是不是很眼熟?)孙静湖是第一个做医药广告的,而黄楚九更是后来者居上,第一个用洋博士代言的。1904年,黄楚九推出了第一个自家研制的药物—艾罗补脑汁。黄楚九号称这是一位洋博士艾罗多年研发成果,拥有专利授权:“艾罗者,美国浡尔基尼亚之产也,亦即四十年前之医学博士也。幼操悬壶术于美京,长游欧亚各国,精新旧医理,生平制有得意灵药四十余种,其中以补脑汁最著……”然后,这位虚假广告大师开始在《申报》等报纸上大肆宣传关于艾罗补脑汁的各色告白(没错,当时的广告叫告白)。告白图文并茂使用大量西方新词汇,攀附挪用主流政治论述、种族论述,以来自四面八方和各色人等的相片做例证,虚构日常生活故事,还精心炮制质量保证书。据考证,当时168ml的艾罗补脑汁可以卖到2元,成本只有0.3元左右,黄楚九借此一飞冲天,中法大药房在全国开到百余家,后又推出人造自来血等多个产品。艾罗博士当然是子虚乌有的,艾罗本来就黄楚九用yellow的音译。然而,有一天,骗子遭遇了骗子,一个洋人小伙子找到了黄楚九,自称艾罗博士后代,并主张补脑汁的发明专利,要求赔偿金。面对“洋装瘪三”,黄楚九将计就计,先是招待安抚他,然后召开盛大的新闻发布会,承认小男孩就是“小艾罗”。黄楚九还让小伙子签署了一份“授权文书”,证明黄楚九合法拥有“艾罗补脑汁”的中国使用权。如此一来,反而把本来子虚乌有的事“坐实”了。消费者由此更加相信,艾罗补脑汁是西洋的“高精尖”药品。黄楚九卖药得到暴利,后来又开办了当时亚洲最大的娱乐中心“上海大世界”,发行了中国第一家娱乐报纸《大世界报》,借钱买地皮、造房子、建银行,房子押给银行;再借再买地皮,再造房子再抵押,窟窿愈来愈大。一旦放钱者捂紧口袋,沙滩上建起的大厦也就唿喇喇倒塌了。黄楚九死后所有家产都换了人。葬礼上,上海药业同业公会送挽幛,上书“药石无灵”。后来的学者考证,所谓艾罗补脑汁不过是含磷的糖浆水。目前,香港仍可买到“复方艾罗补脑汁”, 标注成份是甘草浸膏、大枣浸膏、小枣浸膏、龙胆酊等,简介中不忘攀附百年前的历史,孰真孰假不得而知。03 沉渣泛起1906年,美国终于通过了第一部全面的纯净食品药品法,这是美国食品药品管制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开始从乱到治的过程。而中国则是进入辛亥革命、军阀混战、抗日战争,狼烟四起、山河飘零,直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勃兴,洋人代言再次兴起。比如,这位花白胡子、眼镜深邃、手捧下巴做思考状的威廉博士。据网友汇总,他是研究过金坷垃化肥的博士、是发明了微波治疗近视医生、在哈佛大学研究过热水器、还卖过家具、做过汽车美容。经查询,这张著名照片诞生于西雅图摄影师——Barbara Penoyar之手,它在gettyimages上搜到它的编号是LS002452,来自于一家数码摄影免版税出版商PhotoDisc(同样也在西雅图)。所以PS一张图,身份全靠编。归根结底,如今的诸多产品营销操作手法与百年前并无二致,毕竟,科技如何发展,人性的变迁总是最慢的。在阿绍特博士介绍疗效的软文最后,有一条不明显的注意事项:本治疗方案未经FDA评估或批准。选择参加这项治疗计划的患者必须明白,我们的工作人员或哈查特里安教授无法保证治疗成功,在这个国家,这种治疗必须被视为“实验性的”。本文部分资料来源:郭立珍 ,2009,《清朝中期洋货进口对中国消费生活产生的影响》张仲民,2014 , 《晚清上海药商的广告造假现象探析》罗婉娴,2013,《民国时期广告宣传特色 》
图源:美联社海外网8月10日电 当地时间9日,美国的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超过500万,是目前病例数最多的国家。美媒报道称,欧洲人对于美国未能控制住疫情感到震惊,认为此次的疫情暴露出了美国“非常脆弱”,其公共卫生系统几乎不存在。美联社9日撰文称,在美国之外,意大利或许是对美国如此笨拙地应对疫情最为震惊的国家。曾是欧洲疫情“震中”的意大利在今年2月遭遇疫情暴发,但在全国范围实施为期10周的严格封锁、发布全员佩戴口罩令、实施保持社交距离等措施后,意大利成为了遏制新冠病毒的典范。“难道他们(美国人)不关心自己的健康吗?”意大利人帕特里齐亚·安东尼尼和朋友们在罗马北部戴着口罩散步时这样问道,“他们(美国)需要采取跟我们一样的预防措施……需要真正的封锁。”意大利《晚邮报》的专栏作家马西莫·佛朗哥说:“我们意大利人一直把美国视为榜样。但我们却发现这个国家非常脆弱,医疗基础设施差,公共卫生系统也几乎不存在。”美联社指出,欧洲对美国的怀疑大多源于这样一个事实,即美国有充足的时间、还可以依赖欧洲的抗疫经验和其先进的医疗技术来应对病毒。但数据显示,在持续暴发疫情4个多月后,美国的感染人数已经达到了500万人。卫生官员认为,考虑到检测的局限性以及所有感染者中有多达40%没有症状,实际数字可能是这个数字的10倍,或接近5000万。考虑到美国的死亡病例数超过16万为全球最高、对口罩的抵制带有政治色彩,且病例数不断上升,欧洲国家已经禁止美国游客和其他病例数不断增加国家的游客自由进入。德国卫生部长上周谈到此事时就表示,相信这是一种正当的干预。在美国,每天新增病例数约为5.4万例。虽然这一数字相比7月份超过7万的峰值有所下降,但近20个州的病例数仍在上升,且大多数州的死亡人数也在攀升。相比之下,欧洲目前似乎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住了病毒。英国伯明翰大学的国际研究教授斯科特·卢卡斯说,“如果美国允许医疗专业人员展开行动,可能会从今年3月开始着手解决这个问题。然而,美国医疗和公共卫生专业人员无法不受限制地工作。”美媒称,卢卡斯指的是美国政府对本国专家作用的削弱。当新冠病毒首次出现在美国时,美国政府很快就将其称为“骗局”,或者是一种“一旦天气变暖就会迅速消失的病毒”。此后,美国总统特朗普也频繁对传染病专家安东尼·福奇博士进行抱怨。就应对疫情不力,美方也把问题“甩锅”中国,还称美国的感染人数如此之高是因为“检测太多了”。而在7日,数千名摩托车爱好者聚集在南达科他州的斯特吉斯市,参加一年一度的摩托车拉力赛。令卫生官员们不安的是,该州没有规定要求佩戴口罩,而许多参与活动的人对旨在防止病毒传播的措施也持蔑视态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欧文医学中心的大卫·霍博士谴责了这种行为以及美国对病毒的应对。“(美国)没有国家策略,没有国家领导,也没有敦促公众展开一致行动来执行这些措施。作为一个国家,我们已经完全放弃了这一点。”他还表示,当自己与来自世界各地的同行们交流时,每个人都不相信他们在美国看到的,也不相信领导层所说的。有许多欧洲人自豪地指出,他们的国家医疗体系会进行免费的检测及治疗,而不像美国的体系:在美国,疫情危机只是凸显了人们在获得医疗保健时的收入和种族不平等。意大利作家马西莫·加吉在他的新书《破裂的美国》中写道:“新冠病毒无情地暴露了一个多年来一直下滑国家的脆弱性。”加吉表示,他从2019年开始写这本书,当时他认为这个标题可以作为一个具有挑衅性的警钟。然后,新冠病毒来袭。“到今年3月,书名已经不再是一种挑衅,而是显而易见的事实。”(海外网 张霓)(来源:海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