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中科院农业资源研究中心签约中科易贺共同推动区块链科技研究成果惠施之才

中科院农业资源研究中心签约中科易贺共同推动区块链科技研究成果

日前,中科院农业资源研究中心与中科易贺(江苏)区块链高科技有限公司正式签约,共建“区块链研究中心”。为促进创新科技进步,加快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推进产、学、研相结合,双方将共同打造高起点、高质量、高标准的科企合作新平台。区块链研究中心的主要研发领域为研究国内外区块链产业发展情况及趋势、国家和重点地区农业区块链产业政策、农业区块链技术标准以及如何评估优秀农业区块链示范基地等。目前,研究中心科研人员已经在区域农情监测服务与区块链技术的有机融合、农产品防伪溯源区块链平台的解决方案等领域展开研讨与交流。通过“区块链+农业”商业模式,运用区块链溯源技术,将所有数据上传到区块链账本上,一经记录,不可篡改,再通过不对称加密算法的先进科技从根本上消除了人为因素,使得信息更加透明。此模式下,在中科易贺提供的区块链农业平台可随时查询相关生产、流通数据。该数据不仅可以作为消费者的参考数据,还可以作为农产品定价的重要依据。该模式既保证了消费者的权益,又提高了农户的经营收入。除了在农业方面的应用之外,中科易贺的“区块链 + 金融”的商业模式,在金融领域的应用具有显著的技术优势,数字通证、跨境支付、票据和债券市场是区块链在金融领域的重要应用场景。为了解决下游企业资金短缺、贷款难等问题,增加企业收拢下游企业的凝聚力、依赖度,进而加快项目进程、提高相互信任,中科易贺对“区块链+企业供应链“进行布局。在“区块链+企业管理”应用方面,中科易贺利用区块链具有去中心化、智能合约等特性,从根本上改变企业管理模式。通过区块链技术,企业可以建立万维账本(World Wide Ledge),以其不可篡改的特性,降低搜索成本;通过智能合约,企业可以降低价格商议、确定功能、描述供应商货物或服务的条件、监管并执行条款相关的成本,并在一方违约时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另外,中科易贺利用“区块链 + 产品溯源”,让生产厂家、经销商、运输方、仓储方、最终用户在链上进行信息登记及变更,参与该产品的各方数据共享。区块链的不可篡改性保证了数据的真实性,且根据数据的不同使用者,只有相关权限的人员才能查看。生产厂家每生产一批产品,都对产品信息进行上链登记,包括产品编号、检验员、出厂日期、产品照片等标识信息。经销商发货时也需要对产品信息进行上链登记,这样物流的运输过程也将在链上同步更新信息,消费者收到产品后可以在链上进行产品的溯源。相信,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区块链研究中心一定能够为更多行业提供“区块链+”服务,赋能实体经济,为企业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提供强劲动力,为“区块链技术改变世界”的伟大事业做出巨大贡献!

灵祐

中国科学院遗传发育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2018年“未来之星”大学生夏令营招生通知

中国科学院遗传发育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Center for Agricultural Resources Research, IGDB, CAS2018年“未来之星”大学生夏令营招生通知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中心2018年暑期“未来之星”大学生夏令营将于7月15日至21日在石家庄举行,特邀有志推荐免试/报考我中心硕士研究生或者直接攻读博士学位的优秀大学生参加。一、申请条件1.专业:生物学、生态学、资源环境、环境科学、遥感科学、水文学、地理学、农学、分子生物学、遗传学、土壤学、植物学等相关专业;2.学校及年级:本科一批次高校三年级在校生;3.成绩:排名在年级30%以内且英语达到国家四/六级水平425分以上,对有出色的科研成果者学习成绩标准可适当放宽。 二、申请办法及材料提交1.申请办法:申请人须使用系统报名,从中国科学院智慧教育系统http://www.ie.cas.cn/中“科教结合协同育人学生报名入口”直接登录,点击首页右侧“科教结合协同育人”栏目,选择 “大学生夏令营计划报名”栏目,注册后进入申请系统,选择农业资源研究中心“未来之星”大学生夏令营。2.材料提交:本科成绩单和专业排名证明材料;申请表、成绩单、推荐信(自愿提交)、英语四/六级成绩单、奖励证书复印件、已发表论文或出版物复印件及其他材料。上述所有书面材料无需邮寄,报到时提交即可。网报时间:即日起至2018年6月30日。3.选拔程序:我中心根据报名学生基本条件进行筛选,合格者请登录申报系统确认,没有网上确认的学生视为放弃参加本次夏令营活动。营员名单将公布在中心网站。三、活动安排1. 专家学术讲座及考研指导等报告; 2. 实验室科研实践、参观野外台站;3. 参观红色革命教育基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4. 优秀营员面试。四、注意事项1. 夏令营期间食宿全免,并报销来我中心的单程火车票(硬座/硬卧),被录取的学生2019年9月来中心报到时报销返程车票。2. 所有营员必须遵守中心有关规定,严格按照夏令营统一安排进行学习和活动。3. 夏令营活动期间学生安全由本人及所在学校负责,我中心将为学生购买在营期间的人身意外伤害保险,报到时需签署安全协议。4. 实践合格者将颁发 “未来之星”大学生夏令营结业证书。5. 夏令营期间将组织2019年推荐免试研究生面试,优秀营员可报名参加。五、联系方式通讯地址:石家庄市槐中路286号,050021 联系部门:人事教育处 联系人:王老师、毛老师 单位网址:http://www.sjziam.cas.cn 农业环境科学用科学的力量 保护农业环境研究 观点 专访 资讯 专栏

测谎器

塞北管理区与中科院农业资源研究中心对接洽谈项目建设事宜

塞北管理区立足“首都两区”建设大局,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加大与中科院合作力度、广度、深度,积极推动高端科研平台建设,合作建设张家口市塞北管理区农牧交错带生态研究院,以科研优势引领高质量发展。5月26日,中科院农业资源研究中心一行及中组部“万人计划”人才库专家到塞北管理区进行项目对接洽谈,塞北管理区农牧交错带生态研究院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下一步,双方将依托农牧交错带生态研究院,充分发挥中科院农业资源研究中心人才智力优势,立足塞北管理区区位资源、机制体制、产业发展和基础优势,抓住张家口市建设首都水源涵养功能区和生态环境支撑区建设契机,整合形成“机遇+平台+人才+项目”区域特色,全力打造国家草原公园和示范牧场样板工程,促进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推动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来源:塞北管理区

高丽僧

遗传发育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与甘肃农业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率先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发展,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率先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中国科学院办院方针院况简介1949年,伴随着新中国的诞生,中国科学院成立。作为国家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机构和全国自然科学与高新技术的综合研究与发展中心,建院以来,中国科学院时刻牢记使命,与科学共进,与祖国同行,以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己任,人才辈出,硕果累累,为我国科技进步、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做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更多简介+来源: 科学院网站

黑兰花

农业资源中心等揭示气候变化下全球植被变绿的水文效应及机理

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特别是北半球的植被盖度呈现显著增加趋势,这一现象被称为“全球变绿”。鉴于植被与径流之间的紧密关系,全球变绿如何影响径流成为国际研究热点,但迄今为止仍缺乏统一结论。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杨永辉团队与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张永强团队合作,共同揭示了气候变化下的四种植被-径流关系模式及其驱动机制,研究成果发表在Journal of Hydrology上。以往研究有以下几点不足:1、混淆了人类活动与气候变化引起的植被变绿的水文效应;2、试图用单一因素解释植被-径流关系,如叶面积指数、二氧化碳浓度、光合效应等;3、过于注重蒸散发对径流的影响,忽略了其他因素的作用,如降水、土壤湿度等。针对这些问题,该研究使用数据驱动方法,分析了北半球3670个自然流域在1982年至2015年春季植被指数与春季/夏季径流的关系。结果发现,落基山、五大湖流域、阿尔卑斯山及北欧地区春季植被指数与夏季径流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通过进一步观察二者的趋势,发现了四种不同的植被-径流关系模式——五大湖流域春季植被显著下降同时夏季径流显著增加、落基山北部春季植被显著下降但夏季径流不显著增加、落基山南部春季植被显著增加同时夏季径流显著下降、阿尔卑斯山与北欧地区春季植被显著增加但夏季径流不显著下降。研究给出了这四种模式背后的驱动机制:全球增温导致落基山南部冬季降雪减少,以及落基山北部春季植被的更早萌发和随后的夏季植被枯萎;北极变暖导致五大湖流域冬季降雪增加、以及阿尔卑斯山地区更多的水份输入和夏季更繁茂的植被。研究提出北极变暖是局部地区植被-径流关系的关键影响因素。该研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中科院陆地水循环及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的资助。气候变化影响下四种植被-径流关系模式及其驱动机制

骨肉不葬

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领导调研湖南省农交中心

红网时刻4月8日讯(通讯员 毛佳丽)4月6日,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党组副书记金文成一行到湖南省农村产权交易中心(以下简称“省农交中心”)调研,并就数字化土地流转与农村产权交易湖南模式开展座谈交流。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刘益平、政策与改革处处长何德佳,财信金控副总经理斯洪标,财信金控旗下湖南联交所董事长龙喜平、总经理马吉庆,土流集团董事长伍勇、联合创始人康志华,省农交中心总经理张杰等参加座谈。座谈会上,斯洪标介绍了省农交中心在农村产权交易系统建设和拓展农村产权交易业务的相关情况,以及财信金控发挥综合金融服务优势,助力乡村振兴取得的工作成效。刘益平表示,湖南联交所和土流集团在湖南省农村产权交易市场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省农交中心要不断深化农业农村资源交易,完善交易后续综合服务,充分挖掘产权交易数据资源,积极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金文成对数字化土地流转与农村产权交易湖南模式给予充分肯定,他表示,湖南联交所与土流集团紧密合作,将农村产权交易与金融服务有机融合,前景广阔,未来可期。未来省农交中心要扩大市场覆盖面,规范平台运营,推进标准化和制度化,加强风险防范。为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在财信金控的指导与部署下,湖南联交所与土流集团总结沅陵县农村综合产权交易试点平台运营经验,于2020年共同发起设立全国首家混合所有制省级农村产权交易平台——省农交中心。省农交中心依托湖南联交所丰富的产权交易经验和土流集团的信息网络技术、市场网点优势,积极探索农村产权交易湖南模式。截至2020年12月底,已完成农村产权交易项目498宗,成交金额6.19亿元。

有患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资源研究所:科学养地种地 让乡村美产业兴

科学养地种地 让乡村美产业兴科学养地种地 让乡村美产业兴速读:只有健康肥沃的土壤,才能生产出优质安全的食物。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资源研究所承担了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旱地两熟区耕地培肥与合理农作制”协作任务“云南高原红壤耕地高效农作制集成示范与推广”。5年来,项目组通过持续攻关,形成了红壤改良、培肥地力、高效栽培等方面的一系列科技成果并示范推广,有力推进了当地的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培肥地力:持续创新结硕果民以食为天,食以土为本。朴实的话语,道出了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只有健康肥沃的土壤,才能生产出优质、安全的食物。调查显示:云南约6亿亩国土中,红壤系列土壤(包括红壤、赤红壤、砖红壤、燥红土、黄壤等土类)约占70%,是云南省最主要的土壤资源和粮经作物生产的重要基地。风化度深,瘦、酸、粘是红壤系列土壤的主要特点,加之近20年来化肥尤其是氮肥施用量不断增加,有机肥施用量逐年减少,以有机质含量降低、酸化为主要特征的红壤退化趋势明显。2015年至2019年,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资源研究所承担了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旱地两熟区耕地培肥与合理农作制”协作任务“云南高原红壤耕地高效农作制集成示范与推广”。以郭云周、刘建香牵头的协作任务项目组针对云南高原红壤瘦、酸、粘等特性,围绕红壤耕地培肥和高效农作制,深入开展了有机物料对玉米与红壤的影响、有机无机肥料在红壤绿肥-玉米轮作中的效应、秸秆还田条件下化肥合理施用、不同营养型作物轮作、酸性红壤改良、间套作等试验研究,明确了高碳氮比秸秆直接还田,并与氮肥施用有机结合,不仅可以提高红壤耕地有机碳、有机氮储量,显著提高磷肥利用率,又能保证红壤耕地高产稳产。项目组通过采用秸秆直接还田、养用互补轮作等轻简化措施来提高云南高原红壤耕地有机质含量,轮作茬口施用石灰来修复酸化红壤,增施农家肥、测土配方施肥消减红壤障碍因子,集成了“玉米秸秆直接还田提升红壤耕地有机质”“云光早苕-玉米养用互补高效轮作”轻简化高效技术模式。提质增产:土肥科技显身手9月18日,曲靖市马龙区马过河镇鲁石村委会黑石头村小组,沿山坡而上种植的一片片玉米即将收获,饱满的籽粒预示着今年会有一个不错的收成。“以前种玉米亩产只有三四百公斤,现在亩产有五六百公斤。”黑石头村小组长张兴荣兴奋地告诉记者:“这里是酸性红壤,容易板结,庄稼也长不起来,在专家指导下我们种了苕子,进行玉米秸秆还田,用绿肥和玉米轮作,现在土壤松活了、也肥了,庄稼长得比原来好!”他感慨道:“不按科学种田是不行的。”“在这里我们重点做了三件事,一是酸性土壤改良,二是红壤培肥,三是间套种轮作。”郭云周告诉记者,项目组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主动融入脱贫攻坚战场,把鲁石村委会黑石头、黄泥塘两个深度贫困苗族村小组作为项目试验示范核心区。“玉米秸秆直接还田提升红壤耕地有机质”“云光早苕-玉米养用互补高效轮作轻简化”高效技术模式的示范应用,为这两个村如期整村脱贫提供了技术支撑。5年来,项目实施累计轮作示范应用800亩,增产粮食160.03吨,人均增产373公斤,增产绿肥干草37.02吨,新增产值224079元,人均增收522元;项目示范应用过程中发放的土壤改良材料、种子、复混肥等农资以及秸秆还田作业费,相当于人均减免生产资料和农机投入476元。黑石头、黄泥塘地处高寒山区,村民多数以种植业和养殖业维持生计,部分外出务工,两个村104户429人全部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当时全是破旧的土坯房,村里污水横流,山上的玉米长得稀稀疏疏。”刘建香回忆起5年前第一次到黑石头的情景。“9月6日,随着最后的3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鲁石村如期实现了整村脱贫。”张兴荣动情地说,在党委政府支持下,家家户户住上了新房,村子也变得整洁漂亮。通过项目的实施,村民们学到了一手技术,玉米增产40%,感谢省农科院对两村的扶持与帮助。科学养地种地 让乡村美产业兴科学养地种地 让乡村美产业兴应用推广:藏粮于地惠民生研究表明,有机质含量是表征土壤肥力的关键指标。在北方旱作区,0.1%的有机质相当于0.8吨/公顷的粮食生产地力,单产中耕地地力贡献占50%~65%;而南方稻区,0.1%的有机质相当于0.6吨/公顷的粮食生产地力,单产中耕地地力贡献占50%~60%。这表明,粮食生产的根本是耕地,中心是地力,关键是有机质。因此,改良、培肥红壤,提高红壤生产力,是云南农业持续健康发展和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基础工作。长期致力于云南耕地土壤培肥、土壤合理利用、作物合理施肥与栽培等研究,郭云周、刘建香对这片红土地充满了深情。这些年来,他们践行“笃耕云岭、致惠民生”院训,不辞辛劳,执着坚守,努力把论文写在云岭大地上,把成果留在广大农户家。“这项工作很有意义,希望能够把研究成果应用推广到更多相似地区,让更多老百姓受益。”为此,项目组在曲靖市9个县(市、区)大面积推广应用“玉米秸秆直接还田提升红壤耕地有机质”“云光早苕-玉米养用互补高效轮作”轻简化农作制用地养地技术,较好地推动了当地种植业的可持续发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围绕红壤耕地高效农作制(良种、良法、良田、良制),项目组通过室内会议、田间示范讲解和观摩等开展多种形式的技术培训,累计培训农民1528人次(其中种植大户114人次),培训基层技术人员92名。学员除来自曲靖9个县(市、区)之外,还有来自云南省红河、文山、德宏、丽江、怒江、昭通、昆明、楚雄等地,贵州省毕节、六盘水、安顺、盘州等地,以及四川省成都市、西昌市等地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种植大户、专业合作社社员、扶贫队员、村干部等。科技的星火,被播撒到了更加广阔的大地。云南网记者 陈云芬 摄影报道

五戒

国内首个滨海富硒资源研究科研机构落户钦州学院

3月26日,国内首个开展滨海富硒资源研究科研机构——北部湾滨海富硒功能农业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在广西钦州学院揭牌成立,该机构也是国内第二个开展功能农业研究的研究院。广西拥有全国连片面积最大的富硒耕地土壤,推动富硒产业发展,创建现代特色富硒农业示范区是推动广西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举措。北部湾地区75%以上土壤是富硒土壤,连片富硒土壤3800余万亩,是全国唯一的面向海洋的连片富硒土壤区域,在此开展滨海富硒功能农业的研究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揭牌仪式研究院的成立将致力于开展滨海富硒功能农业研究,以力争在滨海富硒资源循环机制研究、滨海生物营养强化技术、优势特色富硒水果种植和富硒水产品养殖等领域开展研究,为北部湾区域海洋硒资源的开发提供技术支撑。下一步,研究院将进一步凝练研究方向,将之打造成为北部湾滨海富硒农产品开发的科技创新基地。研究院的兼职研究人员由钦州学院海洋学院、食品工程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石油与化工学院相关专业的20余名教师组成,邀请了国内功能农业领军人物尹雪斌博士担任名誉院长。近年来,钦州学院形成了鲜明的海洋性办学特色,致力于服务北部湾地区经济文化发展,有“广西北部湾海洋生物多样性养护重点实验室”“广西北部湾海洋灾害研究重点实验室(培育)”“广西船舶数字化设计与先进制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部湾海洋文化研究中心”等一批省级海洋学科发展平台。在白海豚、中华鲎、大蚝等海洋物种养护、海岛资源保护与利用等领域的研究在区内居于领先水平。(通讯员 尹艳镇 邱静 光明融媒记者 周仕兴)

农业农村部:力争3年内完成现有农业种质资源登记工作

来源:中国网农业农村部:力争3年内完成现有农业种质资源登记工作中国网财经6月24日讯 据农业农村部网站消息,农业农村部印发《关于落实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主体责任 开展农业种质资源登记工作的通知》(简称“通知”)。其中指出,农业种质资源登记工作优先从国家和省级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单位等登记主体开展,逐步向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等其他登记主体延伸,力争3年内完成现有农业种质资源登记工作。通知提出,要压实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单位主体责任。各保护单位主要负责人是农业种质资源保护的第一责任人,要建立与保护目标任务相一致的管理制度,明确岗位分工,细化岗位责任,规范技术要求,完善档案管理,做到应收尽收、应保尽保,确保农业种质资源数量不减少、质量不降低、交流顺畅、运转高效。通知强调,开展农业种质资源登记,实行统一身份信息管理,是保障农业种质资源安全、推进共享交流与创新利用的基础性工作,是贯彻落实《意见》的重要任务。农业种质资源登记要坚持统分结合、分级分类、共享交流、推进利用的原则,加快建立健全国家、省级两级农业种质资源登记制度。各登记主体要对登记资源的来源和真实性负责。对登记内容发生变化、登记记载事项出现错误、因不可抗力等因素导致种质资源灭失的,要及时变更登记。对于提供非法或虚假信息登记的,予以撤销登记。要加强农业种质资源登记专业培训,强化技术支撑,稳定壮大专业人才队伍。以下为原文:农业农村部关于落实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主体责任 开展农业种质资源登记工作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农村(农牧)厅(局、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农村局,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局,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全国畜牧总站、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其他有关单位: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的意见》(国办发〔2019〕56号,以下简称《意见》)精神,切实落实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单位主体责任,推进农业种质资源登记与大数据平台构建等工作,现就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压实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单位主体责任(一)坚持科学布局。健全国家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体系,实施国家和省级两级管理,是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要统筹规划、科学布局农业种质资源库(场、区、圃),以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单位确定为抓手,加快建立健全国家统筹、分级负责、有机衔接的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体系与保护机制。(二)强化分类分级管理。农业农村部负责指导、监督全国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单位确定工作,保护单位确定应当符合国家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体系总体规划布局。在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全国畜牧总站、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分别设立农业农村部作物、畜禽、农业微生物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中心,作为牵头组织实施单位,分别负责国家作物、畜禽、农业微生物种质资源保护单位确定工作。申请国家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单位的,按照国家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单位确定实施方案(见附件1),向所在地省级农业农村部门提出申请,经省级初审、牵头组织实施单位组织专家评估后,由农业农村部公告确定并授牌;承担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工作的农业农村部直属单位,申请材料直接提交至相关牵头组织实施单位。国家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单位确定的具体工作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与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分别牵头组织实施,按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管理暂行办法》《国家级水产原、良种场资格验收与复查办法》办理(已公告的无需再确定)。各省级农业农村部门负责辖区内省级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单位确定工作,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指定牵头单位组织实施,并与各地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中长期发展规划相衔接。(三)严格条件保障。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单位应具备相应的基础设施条件、专业人才队伍、专业技术规范和管理制度,有明确的任务分工,依法有序开展农业种质资源收集、登记、保存、鉴定、评价等工作,能够提供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工作持续稳定开展的经费保障。保护单位确定名称沿用种子法、畜牧法、渔业法及配套法规规定名称。各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单位主要负责人,由具有法人资格的依托单位主要负责人兼任。根据国家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单位总体布局与功能分工,在全国一级农业生态区,择优设立国家作物、畜禽、农业微生物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区域中心、分中心,保护与利用相结合,组织开展农业种质资源表型精准鉴定、基因型高通量鉴定、功能基因深度发掘。保护单位总体布局、管理规定等由牵头组织实施单位提出,分别报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渔业渔政管理局批准后公布。(四)落实主体责任。各牵头组织实施单位要切实做好国家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单位确定工作,严格按照国家、省级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体系规划布局对申请单位进行审查。各保护单位主要负责人是农业种质资源保护的第一责任人,要建立与保护目标任务相一致的管理制度,明确岗位分工,细化岗位责任,规范技术要求,完善档案管理,做到应收尽收、应保尽保,确保农业种质资源数量不减少、质量不降低、交流顺畅、运转高效。(五)规范管理考核。要建立健全考核评估制度,强化绩效考核,在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单位年度自评基础上,由牵头组织实施单位对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单位的管理情况、运行情况与工作质量进行抽查与评估,形成年度工作报告报农业农村部。对管理混乱、运行不良、工作质量较差,或者造成资源丢失的予以摘牌处理,并追究有关机构和主要管理人员的责任,摘牌后3年内不得再次提出申请。二、组织开展农业种质资源登记工作(六)建立分级登记制度。开展农业种质资源登记,实行统一身份信息管理,是保障农业种质资源安全、推进共享交流与创新利用的基础性工作,是贯彻落实《意见》的重要任务。农业种质资源登记要坚持统分结合、分级分类、共享交流、推进利用的原则,加快建立健全国家、省级两级农业种质资源登记制度。(七)明确任务分工。农业农村部、省级农业农村部门分别负责国家和省级保护单位的农业种质资源登记工作。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全国畜牧总站、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分别牵头组织实施国家作物、畜禽、农业微生物种质资源登记工作,制定发布分物种登记细则。水产种质资源登记工作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与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组织实施。省级农业种质资源登记工作,由各省级农业农村部门指定的技术支撑单位牵头组织实施。(八)规范登记要求。登记工作优先从国家和省级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单位等登记主体开展,逐步向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等其他登记主体延伸,力争3年内完成现有农业种质资源登记工作。要按照国家农业种质资源登记实施方案(见附件2)要求,依据全国农业种质资源登记总则(见附件3)与分物种登记细则,对现有库存种质资源、创新种质、改良种质、携带新基因的优异种质、具有突出性状的优异种质,以及新收集、引进、鉴定、创制、汇交的种质资源等进行登记,登记内容包括保护单位、种质资源信息等,实现农业种质资源身份信息可查询可追溯,促进共享利用。各省级农业农村部门要根据各地实际,及时组织制定省级农业种质资源登记实施方案,有序开展登记工作。(九)推进共享利用。农业种质资源登记信息实时汇入国家种业大数据平台,推进国家与省级之间、保护单位之间信息的互联互通与共享、查询。农业农村部、省级农业农村部门分别定期发布农业种质资源登记信息、公布可供利用的农业种质资源目录,相关单位免费交流共享利用。由公共财政科技项目支持形成的农业种质资源成果,要及时汇交相应登记平台,并依约定交流共享。对登记主体享有知识产权的创新种质、改良种质等,有关单位可通过签订种质资源共享交流协议等方式,依法进行交流交换与有条件共享利用。鼓励有条件的保护单位探索开展农业种质资源代储藏保管、代登记业务。(十)强化责任落实。各登记主体要对登记资源的来源和真实性负责。对登记内容发生变化、登记记载事项出现错误、因不可抗力等因素导致种质资源灭失的,要及时变更登记。对于提供非法或虚假信息登记的,予以撤销登记。要加强农业种质资源登记专业培训,强化技术支撑,稳定壮大专业人才队伍。三、加快构建农业种质资源大数据平台(十一)加快信息汇交。构建全国统一的农业种质资源大数据平台,是推进数字化动态监测、促进资源信息交流共享的重要手段。依托现有作物、畜禽、水产、农业微生物种质资源信息化平台等,加快互通互联形成国家农业种质资源管理系统,构建全国统一的农业种质资源大数据平台,与国家种业大数据平台相衔接。国家和省级农业种质资源登记、保护单位确定、资源信息汇交、共享利用、监管等信息统一纳入平台管理。(十二)加强组织协调。各省级农业农村部门要组织做好农业种质资源大数据平台使用、管理及培训等工作,积极创造条件,指导督促保护单位配备专业人员和专业设备,实时上传数据和信息,及时反馈、协助解决平台运行过程中的相关问题。四、强化责任落实与指导(十三)落实各方责任。要切实将省级农业农村部门、市县政府、保护单位等各方责任落到实处,健全督导调度机制、责任追究机制,将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纳入相关工作考核。各级农业农村部门要积极争取支持,加强沟通协调,狠抓工作落实,在抓好以上重点工作的同时,不断创新工作机制,积极探索有利于农业种质资源收集、保存、鉴定、评价、交流和共享利用的利益分享机制,会同有关部门全面推动落实《意见》提出的各项任务,加快建成系统完整、科学高效的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体系,显著提升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水平。(十四)强化责任考核。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是农业农村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主体多、领域广,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农业农村部将会同有关部门,对《意见》落实情况和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考核督导,对工作推进不力、责任落实不到位的地区、单位和个人进行通报批评。对不作为、乱作为造成资源流失、灭绝等严重后果的,依法依规追究有关单位和人员责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意见》有关要求,对在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各省级农业农村部门于今年11月底前,将贯彻落实《意见》有关情况报送我部。(责任编辑:张紫祎)

万物职职

华北平原有机肥替代化肥条件下“粮-饲”轮作系统氮素表观平衡研究

【欢迎您关注--农业环境科学】来源:《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21 年 03 期作者:李硕1,2,李晓欣1,赵善丽1,3,郝曼1,柏兆海1,马林1,3*单位:1.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河北省土壤生态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农业水资源重点实验室;2. 河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命科学与绿色发展研究院;3. 中国科学院大学摘 要为揭示有机肥替代化肥条件下华北平原不同轮作体系土壤-作物系统氮素表观平衡,布置田间试验,定量研究了不同施肥方式[化肥表施(C)、固态粪肥表施替代50%化肥氮(S)、液态粪肥注射施用替代50%化肥氮(L)]和不同轮作方式[籽粒玉米-小麦(T1)、青贮玉米/豇豆间作-填闲黑麦草(T2)、甜高粱-黑麦草(T3)、青贮玉米-黑麦草(T4)、高丹草-黑麦草(T5)]对作物地上部生物量及其氮携出量、0~200 cm 土壤剖面硝态氮残留和土壤-作物系统氮表观损失的影响。结果表明:与轮作方式T1 相比,T5 夏秋季作物地上部生物量及其氮携出量提高幅度最大,其次为T3 和T4,而T2 却有所降低;各轮作方式冬春季地上部生物量较T1 均有所降低,而对其氮携出量无明显影响。与施肥方式C 相比,S 和L 可显著降低夏秋季作物地上部生物量及其氮携出量,降幅均小于15%,而对冬春季作物地上部生物量及其氮携出量无显著影响。与轮作方式T1 相比,T3 和T5 可显著增加周年作物氮总输出量,且显著降低0~200 cm 土层无机氮残留量和系统氮表观损失;与施肥方式C 相比,S 和L 可显著降低周年作物氮总输出量和0~200 cm 土层无机氮残留量,增加系统氮表观损失。研究表明,在华北平原农牧生产区,以养殖产生的固态和液态粪肥替代50%化肥氮条件下,甜高粱-黑麦草和高丹草-黑麦草轮作是氮肥偏生产力高、表观损失低的轮作方式。结 论:(1)与籽粒玉米-小麦轮作相比,高丹草-黑麦草轮作显著提高了周年地上部生物量,且增幅最高,0~200 cm 土层无机氮残留量和系统氮表观损失降幅最大,其次为甜高粱-黑麦草轮作方式。(2)与化肥表施相比,固态粪肥表施和液态粪肥注射处理周年地上部生物量分别降低了7.3%和9.2%,0~200 cm 土层无机氮残留量降低了31.5%和20.6%,氮表观损失增加。(3)在固态粪肥替代50%化肥和液态粪肥注射施用替代50%化肥的施肥方式下,发展甜高粱-黑麦草和高丹草-黑麦草两种轮作方式,有望成为华北平原生产力较高且环境效应较佳的绿色种养一体化生产模式。责任编辑:郑庆祥校对和审核:潘淑君 王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