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项目概况1.1.1 项目名称XX生态农业观光园项目1.1.2 项目建设性质新建项目1.1.3 项目单位XXXX有限公司1.1.4 项目建设地点XXXX村1.1.5 项目建设周期项目总建设周期为2016.8——2020.7,共4年。1.1.6 总投资及资金来源项目总投资约2.43亿元,其中由建设单位自筹1.43亿元,银行贷款1亿元。1.2 项目介绍园区规划项目有:农业观光、采摘、农耕体验等项目。该示范园以生态农业开发为基础,以创造优美的自然环境、生产优质的绿色农产品为宗旨,走农业观光、农村休闲度假之路。在项目选择和设计上充分考虑了农业与旅游的有机结合。在休闲活动安排上,生态农业观光园追求与游客的互动性,游客参与性项目安排有采摘、酿酒(果酒/葡萄酒)、植物组织培养、老式农耕活动等,是久居城市的人回归自然,追究野趣,体味“住一天农家屋,干一天农家活,吃一天农家饭”乐趣的理想度假园区,也是学校进行“寓教于游,寓教于乐”的科普教育理想之地。1.3 项目建设单位概况是对高科技与农业、现代企业与传统农户经营相结合之路的有益探索,公司将秉承“以科技发展农业,以农业带动经济”的发展战略,生态园的建设上以技术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注重发展高科技农业产品,保护乡村生态环境,建立良好的景观生态系统,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力争把新县绿康源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园项目建成“生态农业示范区”。1.4 项目提出的理由生态观光农业是一种以农业和农村为载体的新型生态旅游业。近年来,伴随着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现代农业不仅具有生产性功能,还具有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人们提供观光、休闲、度假的生活性功能。随着收入、闲暇时间的增多,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竞争的日益激烈,人们渴望多样化的旅游,尤其希望能在典型的农村环境中放松自己。于是,农业与旅游业边缘交叉的新型产业—观光农业应运而生,拓展了农业发展的新空间,开辟了旅游业发展的新领域。现代社会,人们渴望能在优美的环境中放松、休闲。于是,回归田野、自然的观光农业就成为人们最好的选择,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做农家活、看农家景成了新的热点。在生态观光农业园内游客不但可吃到各种山珍野味,品尝到珍奇水果、蔬菜,还能看到各种动物表演,同时还能烧烤、垂钓、采果、制作栩栩如生的标本,使农产品在各种休闲、参与的项目中就地消费。利润和效益是普通种养植业的5至10倍。据专家介绍,观光休闲农业,在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20世纪70年代就已形成产业规模,进入90年代,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观光休闲农业也应运而生。生态农业观光园不是人们通常所述的与生态农业、旅游农业、高效农业等同意义上的生态农业观光,它是在现代农业基础上,集合现代农业建设的实践经验,迎合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情趣变化的需要而提出的。生态农业观光园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区域优势为基础,以高新示范园区为桥梁,以产业化经营为主线,融直接效益与观赏效益、长远效益与社会效益于一体的现代农业新体系。它具有五大基本特点:(1)市场化:生态农业观光园的起点和终点都要定位于市场上。其市场范围更为广阔,融人了情趣与休闲的内涵。(2)专业化:专业化是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没有专业化就没有现代化。因此,生态农业观光园的专业化是其必然。(3)一体化:生态农业观光园是较高层次的现代农业,一体化是生态农业观光园的核心。更加广泛的和大量的第三产业组织会全面介入和渗透于生态农业观光园,开展全方位系列化和多样化的服务。(4)高新化:高密度的资金投入,高新技术的集中采用,是生产高品位高效益产品的必备条件。生态农业观光园对高新化的要求更高,因为它不仅要生产人们喜欢的直接产品,而且要生产人们喜欢的休闲与观赏产品生产的环境。(5)示范与观赏性:这是生态农业观光园区别于传统现代农业的最基本和最主要之处。在生态农业观光园中,示范性和观赏性是其基本内涵。生态农业观光园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一个趋势,有着丰厚的社会基础。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收入水平迅速提高。在解决温饱之后,人们对吃穿以外的生活追求日益增多,日趋多样,这是观光农业发展的主要基础。与此同时,节假日的增多,双休日的实行,为人们外出休闲、观光旅游提供了大量的时间。从人们旅游情趣多向性来看,追求田园式的生活情趣是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向。而现实中,这样的景点场所显得相对匮乏,这就为生态农业观光园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市场;而新县丰富的山川和多样的农业资源,则为生态农业观光园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1.5 建设规划项目总占地约500亩,计划新建冬暖式日光温室10栋(包括畜牧养殖大棚)占地约20亩,高标准观光展示温室5栋、高标准智能联动温室2000平方米;特色种植示范园10000平方米;精品花卉、苗木种植、展示区5000平方米;休闲绿地5000平方米;停车场、园区、文化宣传区5000平方米;综合办公培训区2000平方米;生态酒店3000平方米。表1-1 建设规划表:序号项目占地面积(亩)建筑面积(㎡)备注1冬暖式日光温室 建筑面积 8000㎡10栋(包括畜牧养殖大棚)2高标准观光展示温室 建筑面积3000㎡5栋3高标准智能联动温室 建筑面积2000㎡4特色种植示范园 建筑面积10000㎡5休闲绿地10亩6蓄水池25亩7停车场15亩8文化宣传区5亩9综合办公培训区5亩2000㎡10生态酒店20亩3000㎡11其他配套建设147亩2000㎡包括园区观景台、道路、休闲亭、变压站、水泵房、沼气池、垃圾回收站、岗楼、门卫等合计500亩27000㎡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内容一、总论1、封面2、摘要3、目录4、正文5、附表6、附图二、市场预测分析(1)产品市场分析1、产品用途分析2、国外市场预测分析3、国内市场预测分析(2)产品竞争力分析1、目标市场分析2、产品竞争力分析3.营销策略(3)主要原辅材料市场分析1、供需状况分析2、供应可靠性分析(4)价格预测1、产品价格现状及预测2、说明言主要原辅材料、燃料、动力价格现状并进行预测(5)市场风险分析1、风险识别2、风险估计3、提出风险对策三、建设规模和产品方案四、工艺技术方案(1)工艺技术方案的选择1、原料路线确定的原则和依据2、国内、外工艺技术概况3、工艺技术方案比较和选择4、工艺技术描述(2)工艺流程和消耗定额1、工艺流程概述2、物料平衡说明3、工艺流消耗定额(3)主要设备选择1、设备方案比选2、主要设备表3、依托与利旧(4)自控方案与信息控制系统1、管制系统及仪表造型‘’2、自控仪表设备选择3、中央控制室(5)装置届区内公用工程设施(6)工艺装置三废排放与预处理1、废液及废水2、废气3、废渣4、三废预处理(7)装置占地与建筑面积(8)工艺技术及设备风险分析1、风险因素识别2.风险程度估计3.风险防范与反馈五、原材料、辅助材料、燃料和动力供应1、主要原材料、辅助材料、燃料的各类、规格、年需用量及来源2、供应方案选择六、选址建设条件(1)选址1、选择原则及依据2、方案比选3、推荐方案意见(2)建设条件1、建设地点的自然条件2、建设地点的社会经济条件3、外部交通运输状况4、公用工程条件5、用地条件6、环境保护条件七、总图运输、储运、土建、界区外管网八、公用工程和辅助生产设施(1)水电汽和其他动力供应(2)公用工程方案1、给水、排水2、供电3、电信4、供热5、采暖、通风、除尘和空气调节九、服务性工程与生活福利设施十、节能、节水(1)节能1、项目节能技术应用与节能措施2、能耗指标及分析(2)节水1、项目节水技术应用与节水措施2、节水指标及分析十一、消防十二、环境保护十三、安全劳动卫生与消防十四、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十五、项目实施进度计划十六、投资估算十七、资金筹措与融资方案十八、财务分析十九、国民经济评价二十、社会评价二十一、方案比选二十二、风险分析二十三、研究结论与建议
农业产业化联合体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十四五”重点农业项目根据农业农村部乡村产业发展司印发《2020年乡村产业工作要点》部署要求,2020年,扶持并推介一批主导产业突出、原料基地共建、资源要素共享、联农带农紧密的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可细分为:① 支持以多主体参与、产业关联度高、辐射带动力强的大型产业化联合体;② 支持以产业园区为单元,园区内龙头企业与基地农民合作社和农户分工明确、优势互补、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中型产业化联合体;③ 支持以龙头企业为引领,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跟进,广大小农户参与,采取订单生产、股份合作的小型产业化联合体。目前山东省已出台《关于做好2020年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示范创建工作的通知》,明确了山东省此次在济南、青岛、淄博、枣庄、东营、烟台、潍坊、济宁、泰安、威海、日照、临沂、德州、聊城、滨州、菏泽等16市共创建300个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同时文件中也明确了申报主体、申报条件、申报材料、申报程序及相关要求等内容;要求各市按照要求于2020年11月30日前将创建材料、申请备案文件和推荐表等申报材料报至省农业农村厅乡村产业发展处。一、概述农业产业化联合体联邦是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产业化,农民新的农业经营实体,如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劳动分工为前提,以规模经营为基础,与农业有关的利益为纽带,整合联盟管理机构。但是,联合体式的新型农业经营组织如何运转?其发展中又将面临哪些困难,而这些困难该如何应对?当前产业现状下我国农户该怎样推动创新发展?本文将结合实际情况,分析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的现状,提出有利于其发展的转型之路,从而对上述问题进行逐一阐述。二、产业现状(一)现代农业经营组织缺乏创新现代农业组织模式的创新是农业产业组织形式变革的结果,想要发展现代农业产业组织,不仅要解决我国农业产业中市场大而生产小的问题,更要重视经营组织的创新。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转型期,全面深化改革攻坚战正在进行中,这是农村综合改革的关键阶段,创新更是为建立农业产业化联合体铺垫可持续发展道路。(二)资金流动解决资金投向与资金不足双重难题现代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内部资投向与资金不足问题并存,但龙头企业可以利用资金、资产优势解决自身以及农户的资金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形式多种多样,例如提供生产性贷款担保、以优惠价向农户提供生产资料以降低成本。(三)发展能力不足制约联合体组织创新深入推进现有联合体普遍缺少人才,导致其发展能力不足。长远来看,联合体若想顺利实现可持续的转型升级,需要培养产户的发展和参与能力,只有兼顾能力培养与组织创新,内向的组织创新,才能为开放式创新的组织进行优化。(四)“排斥” 普通农户缩小了组织创新受益范围合资企业成立初期,具有“精英俘虏”和“排斥”普通农民的典型特征。但是,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我国农村将成为少数家庭农场、大量小规模兼业农民共存的格局。如果农业创新“拒绝”普通农民,则与推进农村产业发展融合精神相违背,更加缩小了组织创新受益范围。三、存在问题(一)联合经营潜在收益是联合体产生的根本诱因农业龙头企业具有较强的资源整合能力、创新引领能力、市场开拓能力和抗风险能力,其比较优势集中在农业产业链的前后环节。但农户相对弱势,资本、技术、风险等制约因素很难突破,因此,联合体需要构建更为高效的农业产业链,让各方主体承担较为优势的产业环节,共创互利互惠、合作共赢的局面。(二)政府部门外部推动是联合体产生的直观触发因素创新动力来源于企业家职能或动机的实现。企业家发现了盈利机会后重新组合生产要素,以其自发建立的经营组织促进产业组织创新。而对联合体的产生来说,虽然潜在收益和新型经营主体两个客观因素已经具备,但联合体的成立仍需要政府部门外部推动,这就大大降低了经营主体的主观能动性,不利于其日后的可持续性发展。四、转型之路(一)制定联合体标准,开展示范联合体创建选择标准和指标制定的分类体系,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让不同类型的产业以产业联接、要素流动、利益共赢为内在推动力,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共赢。并对示范联合体重点支持,实行动态管理,形成优胜劣汰的农业产业市场。(二)扶持示范联合体,重点扶持联合体内部的经营主体整合涉农的相关项目资金,着力解决制约联合体发展的瓶颈制约。通过增强龙头企业的带动能力,提升农业合作社的服务能力等方面,建立强大的基础支撑。重点是基础设施建设、信用担保、融资风险补偿、农业保险、政策补贴等。(三)搭建联合体发展平台,优化联合体发展外部环境搭建人才支持平台,安排专业技术人员与联合体对口联系,并结对帮扶开展合作共建;搭建主体培训平台,整合各类教育培训资源,为联合体开展经营管理、农业技术应用等;建立一个信息服务平台,使联合体区域能够覆盖建立一个信息资源收集、分类和规则分发系统,对生产经营进行精细化管理。(四)响应国家政策号召,建立新型农业经营组织联盟2017年,我国多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促进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导意见中提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分工协作为前提,以规模经营为依托,以利益联结为纽带的一体化农业经营组织联盟。联合体成员之间通过内部协调,通过有效规范生产和经营流程,降低生产成本,提升生产效率和品牌效益。四、政策解读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指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近日,农业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发展的指导意见》,以帮助农民、提高农民、富裕农民为目标,培育发展一批带农作用突出、综合竞争力强、稳定可持续发展的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成为引领我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和现代农业建设的重要力量,为农业农村发展注入新动能。作为为农服务的合作经济组织,近年来,全系统深入推进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不断创新农业生产服务方式和手段,在推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引领农村合作经济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意见》的出台将进一步完善利益共享机制,提升产业链价值,促进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进行深度融合,最大程度地实现共赢发展。这也为扎根农村,与农民联结利益的供销合作社带来了发展良机。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是什么?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是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分工协作为前提,以规模经营为依托,以利益联结为纽带的一体化农业经营组织联盟。重要意义新形势下,发展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有利于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 有利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有利于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有利于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基本特征▲独立经营,联合发展农业产业化联合体不是独立法人,一般由一家牵头龙头企业和多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组成。各成员保持产权关系不变、开展独立经营,在平等、自愿、互惠互利的基础上,通过签订合同、协议或制定章程,形成紧密型农业经营组织联盟,实行一体化发展。▲龙头带动,合理分工以龙头企业为引领、农民合作社为纽带、家庭农场为基础,各成员具有明确的功能定位,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要素融通,稳定合作立足主导产业、追求共同经营目标,各成员通过资金、技术、品牌、信息等要素融合渗透,形成比较稳定的长期合作关系,降低交易成本,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产业增值,农民受益各成员之间以及与普通农户之间建立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促进土地流转型、服务带动型等多种形式规模经营协调发展,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实现全产业链增值增效,让农民有更多获得感。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怎样发展?《意见》指出,围绕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帮助农民、提高农民、富裕农民为目标,以发展现代农业为方向,以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机制为动力,积极培育发展一批带农作用突出、综合竞争力强、稳定可持续发展的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同时,在促进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发展过程中,要把握坚持市场主导、坚持农民自愿、坚持民主合作、坚持兴农富农的原则。尊重农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市场主体地位,是否发展农业产业化联合体、选择哪种合作模式,都要尊重农民的意愿,不搞拉郎配、一刀切。并要兼顾农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等各方利益诉求,共商合作、共议发展、共创事业,通过打造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挖掘农业增值潜力。农业部副部长叶贞琴表示,促进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发展,重点在三个方面下功夫:一是建立多元主体分工协作机制。《意见》着眼于不同主体的优势和定位,明确提出增强龙头企业带动能力、提升农民合作社服务能力、强化家庭农场生产能力,并在充分协商基础上,鼓励制定共同章程,探索治理机制,制发成员统一标识,增强成员归属感和责任感。二是健全多类资源要素共享机制。包括土地、资金、科技、信息、品牌等在联合体内互联共通,完善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增强联合体的凝聚力和竞争力。三是完善多种形式利益共享机制。鼓励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探索成员相互入股、组建新主体等新型联结方式,引导联合体内部形成服务、购销等方面的优惠待遇,让各成员分享联合体机制带来的好处。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发挥哪些作用?增强龙头企业带动能力发挥其在农业产业化联合体中的引领作用。支持龙头企业应用新理念,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发展精深加工,建设物流体系,健全农产品营销网络,主动适应和引领产业链转型升级。鼓励龙头企业强化供应链管理,制定农产品生产、服务和加工标准,示范引导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从事标准化生产。鼓励县级以上农业产业化主管部门开展重点龙头企业认定和运行监测。引导龙头企业发挥产业组织优势,以“公司+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公司+家庭农场”等形式,联手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组建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实行产加销一体化经营。提升农民合作社服务能力发挥其在农业产业化联合体中的纽带作用。鼓励普通农户、家庭农场组建农民合作社,积极发展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综合合作。引导农民合作社依照法律和章程加强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保障成员物质利益和民主权利,发挥成员积极性,共同办好合作社。支持农民合作社围绕产前、产中、产后环节从事生产经营和服务,引导农户发展专业化生产,促进龙头企业发展加工流通,使合作社成为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的“粘合剂”和“润滑剂”。强化家庭农场生产能力发挥其在农业产业化联合体中的基础作用。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鼓励农户流转承包土地经营权,培育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的家庭农场。鼓励家庭农场使用规范的生产记录和财务收支记录,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健全家庭农场管理服务,完善家庭农场名录制度,建立健全示范家庭农场认定办法。鼓励家庭农场办理工商注册登记。引导家庭农场与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开展产品对接、要素联结和服务衔接,实现节本增效。完善内部组织制度引导各成员高效沟通协作。坚持民主决策、合作共赢,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成员之间地位平等。引导各成员在充分协商基础上,制定共同章程,明确权利、责任和义务,提高运行管理效率。鼓励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探索治理机制,制发成员统一标识,增强成员归属感和责任感。鼓励农业产业化联合体依托现有条件建立相对固定的办公场所,以多种形式沟通协商涉及经营的重大事项,共同制定生产计划,保障各成员的话语权和知情权。五、总结现代农业产业化联合体作为一种创新的生产经营组织形式,使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有效衔接起来,达到资金、土地、技术和人力资源等要素的组合优化,促进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提高。这是一个有益的探索阶段,能引领新的农业管理体系更加集约、专业,使组织和社会的建设有机结合,有利于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壮大,以此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并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保证农业的持续増效和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促进农业社会化服务,这必将带来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农业产业化联合体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大纲第一章 总论1.1项目总论1.2可研报告编制原则及依据1.3项目基本情况1.4 建设工期1.5建设条件1.6 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来源1.7结论和建议第二章 项目背景、必要性2.1 项目政策背景2.2 项目行业背景2.3项目建设的必要性2.4项目建设可行性分析2.5必要性及可行性分析结论第三章 市场分析及预测3.1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3.2我国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发展现状分析3.3项目SW0T分析3.4市场分析结论第四章 项目建设地址及建设条件4.1 场址现状4.2 场址条件4.3 建设条件4.4项目选址4.5结论第五章 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5.1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5.2建设目标和任务第六章 建设方案6.1设计原则指导思想6.2基本原则6.3项目建设内容6.4核心工程设计方案第七章 劳动安全及卫生7.1安全管理7.2安全制度7.3其它安全措施第八章 项目组织管理8.1组织体系8.2管理模式8.3人员的来源和培训8.4 质量控制第九章 招标方案9.1编制依据9.2招标方案9.3招标应遵循的原则第十章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10.1投资估算编制依据10.2工程建设其他费用10.3预备费10.4总投资估算第十一章 财务分析11.1 评价概述11.2 编制原则11.3项目年营业收入估算11.4运营期年成本估算11.5税费11.6利润与利润分配11.7 盈亏平衡分析11.8财务评价结论第十二章 效益分析12.1经济效益12.2社会效益12.3生态效益第十三章 项目风险分析13.1主要风险因素13.2项目风险的分析评估13.3风险防范对策第十四章 结论与建议14.1结论14.2建议一、财务附表附表一:销售收入、销售税金及附加估算表附表二:流动资金估算表附表三: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表附表四: 固定资产折旧估算表附表五:总成本费用估算表附表六:利润及利润分配表附表七:财务现金流量表服务流程 :1.客户问询,双方初步沟通了解项目和服务概况;2.双方协商签订合同协议,约定主要撰写内容、保密注意事项、企业相关材料的提供方法、服务金额等;3.由项目方支付预付款(50%),本公司成立项目团队正式工作;4.项目团队交初稿,项目方可提出补充修改意见;5.项目方付清余款,项目团队向项目方交付报告电子版;另:提供甲级、乙级工程资信资质【主要用途】 发改委立项,申请土地,银行贷款,申请国家补助资金等【关 简 词】农业产业化联合体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交付方式】特快专递、E-mail【交付时间】5-7个工作日【报告格式】Word格式;PDF格式【报告价格】此报告为委托项目报告,具体价格根据具体的要求协商,欢迎来电咨询。关联报告:农业产业化联合体项目申请报告农业产业化联合体项目建议书农业产业化联合体项目商业计划书农业产业化联合体项目资金申请报告农业产业化联合体项目节能评估报告农业产业化联合体行业市场研究报告农业产业化联合体项目PPP可行性研究报告农业产业化联合体项目PPP物有所值评价报告农业产业化联合体项目PPP财政承受能力论证报告农业产业化联合体项目资金筹措和融资平衡方案
10月22日,中国-以色列(酒泉)绿色生态产业园戈壁农业(一期)建设项目暨肃州区东洞镇供热供气供水管网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评审会在区农业农村局召开。酒泉市发改委、肃州区发改委、区规划中心、农技中心、园区办、酒泉昆仑燃气公司及相关设计单位负责人参会。会上,西北设计院、青海石油设计院等相关设计单位负责人汇报了中国-以色列(酒泉)绿色生态产业园戈壁农业(一期)建设项目暨肃州区东洞镇供热供气供水管网建设项目基本情况,各相关单位和评审专家结合园区目前建设情况、自然条件等方面提出了意见及建议,希望设计院专家能够充分考虑各部门提出的意见建议,结合园区规划,进一步完善方案,尽快使方案落地实施,拉开建设序幕。中国-以色列(酒泉)绿色生态产业园开工建设以来,依托东洞、总寨戈壁生态农业产业园,大力推进园区农业板块各类项目建设,聚集国内先进设施农业科技,运用物联网技术,打造集现代农业科技展示、试验示范研究、观光休闲体验、综合生产等功能于一体的科技创新示范区,项目建成后将通过产业服务、技术引领、辐射带动、农旅结合,吸引周边农户入园生产种植,不断提升戈壁农业生产水平和效益,实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使戈壁生态农业真正成为全市农业发展的“靓丽名片”。【来源:酒泉市农业农村局】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十四五”重点农业项目根据农业农村部2020年一号文件部署要求,2020年,以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为重点,完成8000万亩高标准农田和2000万亩高效节水灌溉建设任务。建设旱作梯田,加快三江平原地下水超采田间配套工程建设。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清查,建设农田管理大数据平台,加快推进统一上图入库。修编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分区域、分类型制定建设标准。持续开展耕地质量监测评价,推动建立健全高标准农田设施管护机制。《农业农村部关于调整部分地方2020年农田建设任务的通知》文件中明确,黑龙江省建设任务由693万亩调整为709.5万亩;山东省建设任务由509万亩调整为524万亩;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设任务由130万亩调整为104万亩;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建设任务由150万亩调整为144.5万亩。2020年8月31日前报农业农村部备案。山东省已发布《关于下达新增2020年农田建设任务的通知》,覆盖范围为济南、东营、德州、聊城、滨州、菏泽等市。新形势下高标准农田建设发展思路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生活的物质基础。粮食生产在"三农"建设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关系着国家的安全和社会的稳定,怎样稳定和提高粮食产量,是党和国家历来重视的头等大事。在此背景下,2007年中央1号文件首次提出高标准农田建设的要求,此后国家先后启动实施了千亿斤粮食产能田间工程、土地综合整治、农业综合开发等重点农田基本建设项目;近10年来,通过各种基本农田建设项目的规划设计及实施,各个项目区内农业的灌排、田间道路等配套基础设施条件得以配套完善,农业和农村生产能力相应提高,为粮食产量连年增收奠定了坚实基础。随着十三五规划的制定和农业经济的发展,原有高标准农田建设的一些规划设计已不再满足新形势发展的需要,这急需高标准农田建设探索新的发展思路。1.高标准农田建设已取得的成效1.1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极大改善1.1.1田间灌排系统趋于完善随着项目实施,项目区内沟渠连贯互通,田间固定输水管道长度可达6.37-7.33米/亩,灌溉保证率达到75%以上,配套泵站、变压器、机井等水利设施,有效解决灌溉水源问题;在水利用系数方面,衬砌渠道灌溉达到0.8、管道灌溉水利用率达0.85,比项目实施前提高10-20%,比土渠输水节约25%;项目区均全部达到节水灌溉标准。1.1.2农业生产道路得到升级和改造现有项目规划和设计都有整修和新建机耕路、生产路,对原有生产路进行升级改造,并提出相应的建设标准即为机耕路宽不低于4米、生产路不低于3米,以满足当前农业大型机械作业的需要;同时,在此基础上配套相应过路桥、涵,使田间道路互通,方便农机进出田间和农产品运输,满足农业机械化的发展需求。1.1.3完善了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体系在建成的项目区内,路相通、渠相连、林成网,形成了良好的农业生产小气候,涵养了水源,减少水土流失,增强了农作物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农业灌溉水利用率得到提高、灌溉水渗漏减少,节省了水资源、减少了农药化肥对地下水的污染,有效改善生态环境。1.2农业生产成本大大降低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后,灌溉水利用率的提高,使灌溉用水量、耗油量、用电量降低20%;田间道路、配套设施的完善,促进大型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农业机械作业效率提高,减少了耗能,节约了劳动力,每亩可省工1.5个。1.3粮食产量增加项目区内设施齐全,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耕地力得到提升,农业灌排条件成熟,人工、化肥、农药使用量相对减少,农业生产效率提高、农业生产成本减少,有利于农业机械化、良种推广、统防统治及农业高产栽培等技术的推广应用,有效提高农业生产能力,提高粮食产量。据不完全统计,项目实施后,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高20%,亩均增产50-100吨。2.制约当前高标准农田建设发展的因素2.1农田配套设施标准相对较低在当前实施的项目中,部分实施方案设计不规范、标准不高、后期养护跟不上,加上个别人为或自然因素引起的损毁,部分农田配套设施使用寿命大大缩短,如某些田间砂石路或碎石路使用寿命只有3-5年不等。2.2项目建设资金渠道分散且建设标准不统一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种类较多,有小农水示范县建设、高标准农田建设、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田间工程建设等项目,这一类农田建设项目建设资金渠道分散、标准不一、各为其政,在项目实施上衔接难度大、形不成合力,造成许多项目建设标准偏低,工程整体功能被削弱、项目效益难以完整发挥。2.3项目缺乏有效的管护机制随着各级政府对农田建设项目的重视,多年前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重建设、轻管护"现象已经大有改观;很多项目实施后也会及时将工程产权移交到相关项目所在地人民政府,但缺乏有效的管护机制。项目产权移交后,"怎样管护、谁来管护?"、管护经费来源以及因此产生的诸多社会矛盾等问题都得不到很好的解决,久而久之,项目设施损毁,甚至弃置不用,难以发挥项目应有效益。3.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发展方向和几点建议3.1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工程管护措施3.1.1落实项目管护责任项目乡镇政府成立相应的项目管护办公室,对项目设施和项目管护单位的工作进行巡查管理,要严厉查处各种损毁项目设施及阻碍项目工程建设的不良行为,对因项目管理、管护不力,发生人为事故的要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发生重大非自然事故的要追究其法律责任。3.1.2落实工程设施的维护管理经费通过制定资金使用办法确定工程设施监管单位和受益人的责任,用于项目维护保养,保证项目长期发挥效益。3.1.3增强农民管护意识项目工程建成后,要多形式引导农民正确使用项目设施,让农民群众从中切实感受到项目带来的效益;通过讲解项目管护制度和责任书,提高农民群众对工程的保护力度,增加工程使用年限;并可以雇佣农民参与项目工程的使用监督管理,全面营造农民"会使用、会爱护、会维修"工程设施的良好氛围。3.2加快推进同类项目整合抓住"涉水涉地项目资金整合试点"有利机遇,统筹协调同类农田项目实施工作,在发改部门的牵引下,将小农水示范县建设、高标准农田建设、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田间工程建设等项目资金有效整合在一起,将各项设计细化、优化,增加项目设计深度,提高项目工程设计标准,增加项目整体效能和使用年限,实现建设高标准良田的目标和任务。3.3项目建设与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效结合将农田项目建设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将农田项目建设与高产创建示范建设平台和高效特色农业发展平台等惠农项目结合起来,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产品结构,适应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促进农业农村的新发展。3.3.1发展精致农业以"村或社区"为单位,借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增加项目设计深度,与乡镇规划相结合,搞好农田设施的改造、完善,让农民以土地入股的方式,大力发展精致高效农业示范园区,打造品牌农业,从中取得收益和分红。3.3.2推动农业专业合作组织的大力发展、带动农业产业机构调整。通过项目的实施,全面提升农业基础生产设施,推动大型农业机械发展,结合统防统治,走粮食生产统一作业的服务模式,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入社,有效转移农村劳动力再就业,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大纲第一章 总论1.1项目总论1.2可研报告编制原则及依据1.3项目基本情况1.4 建设工期1.5建设条件1.6 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来源1.7结论和建议第二章 项目背景、必要性2.1 项目政策背景2.2 项目行业背景2.3项目建设的必要性2.4项目建设可行性分析2.5必要性及可行性分析结论第三章 市场分析及预测3.1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3.2我国高标准农田建设发展现状分析3.3项目SW0T分析3.4市场分析结论第四章 项目建设地址及建设条件4.1 场址现状4.2 场址条件4.3 建设条件4.4项目选址4.5结论第五章 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5.1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5.2建设目标和任务第六章 建设方案6.1设计原则指导思想6.2基本原则6.3项目建设内容6.4核心工程设计方案第七章 劳动安全及卫生7.1安全管理7.2安全制度7.3其它安全措施第八章 项目组织管理8.1组织体系8.2管理模式8.3人员的来源和培训8.4 质量控制第九章 招标方案9.1编制依据9.2招标方案9.3招标应遵循的原则第十章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10.1投资估算编制依据10.2工程建设其他费用10.3预备费10.4总投资估算第十一章 财务分析11.1 评价概述11.2 编制原则11.3项目年营业收入估算11.4运营期年成本估算11.5税费11.6利润与利润分配11.7 盈亏平衡分析11.8财务评价结论第十二章 效益分析12.1经济效益12.2社会效益12.3生态效益第十三章 项目风险分析13.1主要风险因素13.2项目风险的分析评估13.3风险防范对策第十四章 结论与建议14.1结论14.2建议一、财务附表附表一:销售收入、销售税金及附加估算表附表二:流动资金估算表附表三: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表附表四: 固定资产折旧估算表附表五:总成本费用估算表附表六:利润及利润分配表附表七:财务现金流量表服务流程 :1.客户问询,双方初步沟通了解项目和服务概况;2.双方协商签订合同协议,约定主要撰写内容、保密注意事项、企业相关材料的提供方法、服务金额等;3.由项目方支付预付款(50%),本公司成立项目团队正式工作;4.项目团队交初稿,项目方可提出补充修改意见;5.项目方付清余款,项目团队向项目方交付报告电子版;另:提供甲级、乙级工程资信资质【主要用途】 发改委立项,申请土地,银行贷款,申请国家补助资金等【关 键 词】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交付方式】特快专递、E-mail【交付时间】5-7个工作日【报告格式】Word格式;PDF格式【报告价格】此报告为委托项目报告,具体价格根据具体的要求协商,欢迎来电咨询。关联报告: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申请报告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建议书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商业计划书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资金申请报告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节能评估报告高标准农田建设行业市场研究报告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PPP可行性研究报告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PPP物有所值评价报告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PPP财政承受能力论证报告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资金筹措和融资平衡方案
(新思界原标题:农业遥感行业处于发展初期 在农业转型中地位日益重要)#带你看三农#农业遥感是指利用遥感技术进行农业资源调查、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农业病虫害监测、农作物估产等农业应用的综合技术。遥感卫星结合GIS与GPS技术,可以快速准确获得地面信息,了解农业生产现状,及时预报各种灾害问题,帮助农业向精准化、高效化、现代化发展,在提高农业生产经济效益方面起到重要作用。我国是农业大国,国土面积广阔,各地区气候、土壤、水、生物存在差异,农业生产状况较为复杂,在此情况下,农业遥感技术应用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农业遥感技术可以调查耕地土壤资源,精准估算农作物种植面积,获得农作物生长情况,预测农作物病虫害,预报气候灾害,估算农作物质量与亩产量,为农业提供数据分析与预测预警服务。农业遥感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可以发挥重要作用,能够大幅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高农民收入,是我国卫星遥感技术的重要应用领域之一。我国政府对农业发展的重视度日益提升,相关鼓励支持政策不断出台。2020年1月,农业农村部、中央网信办联合印发《数字农业农村发展规划(2019—2025年)》,对数字农业农村建设的重点任务作出明确部署,包括农业数据的收集和应用、农业养殖和种植过程中的智能设备、智能平台的构建三块。在政策的推动下,我国农业现代化、数字化水平将不断提升,利好农业遥感行业发展。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2020-2024年中国农业遥感市场可行性研究报告》显示,随着我国数字技术、遥感技术不断进步,我国进入农业遥感领域布局的企业数量不断增多,代表性企业主要有珈和科技、信德智图、金沙江科技、中农互联、云保科技、大地量子、地空数驰等。但从投融资规模来看,我国资本对农业遥感技术的重视度不足,相关企业获得的投融资事件数量较少,规模较大、技术较为成熟、能够提供专业服务的企业较少,行业整体还处于发展初期。新思界行业分析人士表示,我国农业遥感行业的主要客户群体集中在农业监管、统计等政府部门,农业保险与投资机构,规模化种植者等领域。我国是农业大国,但种植者中个体户占据主导地位,在农业向现代化、数字化转型方面的投资能力、投资意愿低,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我国农业遥感行业发展。我国北斗卫星工程建设已经全面完成,导航定位精度程度大幅提高,为农业遥感行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未来,我国农业遥感行业可以利用这一优势不断降低监测成本,提供针对小户种植者的遥感服务。
农作物种子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强调种子,重提粮食安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强调种子,重提粮食安全2020 年 12 月 18 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落幕。会议确定明年要抓好 8 项重点任务,其中第 5 项为 "解决好种子和耕地问题。保障粮食安全,关键在于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这是近十年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第一次特地强调种业,也是时隔三年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提到"粮食安全"。会议精神中强调:1)要尊重科学,严格监管,有序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结合 2020 年 1 月农业农村部批发转基因抗虫玉米生物安全证书的举动,我们预计转基因玉米的商业化进度有望加快。2)要开展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立志打一场种业翻身仗。我们注意到,以往中央仅在芯片等核心技术领域采用"卡脖子"的表述,而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中源"卡脖子"技术攻关的强调,代表了国家将种业作为战略新兴科技产业的定位。3)要牢牢守住 18 亿亩耕地红线,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规范耕地占补平衡。要建设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实施国家黑土地保护工程。要提高粮食和重要农副产品供给保障能力。要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近十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关于农业的部分宏观层面:1)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及一号文件:按照惯例,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之后将召开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相关会议精神将以一号文件的形式在每年的 1 月底或 2 月初正式公布。2)"十四五"规划:根据"十二五""十三五"规划的制定节奏,预计 2021 年 2 月政治局会议上将讨论"十四五"规划草案、2021 年 3 月全国两会或表决通过"十四五"规划纲要。近 5 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时间及一号文件公布时间种业层面:1)实质性派生品种制度:2020 年初,水稻种子行业已发起了行业自律、试行实质性派生品种制度。后续期待实质性派生品种制度向全行业、及更多作物推广普及,从而自育种端提高行业壁垒、改善竞争格局。2)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参考历史情况,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每年会在年中、和/或年底批准一批安全证书。预计今年 12 月底或明年 1 月初又有若干新的转基因玉米性状有望获批安全证书。3)品种审定办法:这是转基因玉米商业化的核心前置条件。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到有序推进产业化应用,我们预计品种审定办法的落地进度可期。近五年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的公布时间农作物种子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大纲第一章总论1.1农作物种子项目背景1.2可行性研究结论1.3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第二章项目背景与投资的必要性2.1农作物种子项目提出的背景2.2投资的必要性第三章市场分析3.1项目产品所属行业分析3.2产品的竞争力分析3.3营销策略3.4市场分析结论第四章建设条件与厂址选择4.1建设场址地理位置4.2场址建设条件4.3主要原辅材料供应第五章工程技术方案5.1项目组成5.2生产技术方案5.3设备方案5.4工程方案第六章总图运输与公用辅助工程6.1总图运输6.2场内外运输6.3公用辅助工程第七章节能7.1用能标准和节能规范7.2能耗状况和能耗指标分析7.3节能措施7.4节水措施7.5节约土地第八章环境保护8.1环境保护执行标准8.2环境和生态现状8.3主要污染源及污染物8.4环境保护措施8.5环境监测与环保机构8.6公众参与8.7环境影响评价第九章劳动安全卫生及消防9.1劳动安全卫生9.2消防安全第十章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10.1组织机构10.2人力资源配置10.3项目管理第十一章项目管理及实施进度11.1项目建设管理11.2项目监理11.3项目建设工期及进度安排第十二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12.1投资估算12.2资金筹措12.3投资使用计划12.4投资估算表第十三章工程招标方案13.1总则13.2项目采用的招标程序13.3招标内容13.4招标基本情况表关联报告:农作物种子项目申请报告农作物种子项目建议书农作物种子项目商业计划书农作物种子项目资金申请报告农作物种子项目节能评估报告农作物种子行业市场研究报告农作物种子项目PPP可行性研究报告农作物种子项目PPP物有所值评价报告农作物种子项目PPP财政承受能力论证报告农作物种子项目资金筹措和融资平衡方案第十四章财务评价14.1财务评价依据及范围14.2基础数据及参数选取14.3财务效益与费用估算14.4财务分析14.5不确定性分析14.6财务评价结论第十五章项目风险分析15.1风险因素的识别15.2风险评估15.3风险对策研究第十六章结论与建议16.1结论16.2建议附表:
农业生产塑料污染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农用地膜市场替代空间约77万吨白色污染严峻,可降解塑料是破局关键:随着塑料的大规模使用和不规范的塑料回收体系,白色污染成为全球公认的环境问题。可降解塑料通过光、生物等途径转化为 CO2 和水完成碳循环,是解决白色污染的理想替代品。PLA 和 PBAT 是目前最具前景的可降解塑料品种:可降解塑料根据来源主要分为生物基和石油基塑料,其中生物基的聚乳酸(PLA)和石油基的聚(己二酸丁二醇酯-co-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AT)是典型的完全降解塑料,塑料的抗冲、拉伸和弹性性能几乎没有短板,并且国内技术成熟度较高,是目前最具前景的可降解塑料品种限塑政策逐步加码,高成本仍是瓶颈:全球限塑始于 20 世纪 80 年代的,我国于 2008 年开始实施首个限塑令,但效果不甚显著。自 2017 年我国开始禁止进口“洋垃圾”开始,限塑力度显著加大,2020 年 1 月发改委联合生态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重点针对不可降解塑料袋、一次性塑料餐具、宾馆和酒店一次性塑料用品、快递塑料包装四个领域提出禁止、限制使用的要求和时间推进节点。限、禁塑政策的推动是可降解塑料行业发展的动力和契机,但与此同时,由于可降解塑料较高的生产成本,我国可降解塑料仍处于行业导入期。可降解塑料有望迎来 500 亿左右的市场规模:根据年初发改委的《意见》及农业部对农膜的管理规定,我们梳理了有望率先发展可降解塑料的领域为快递包装、一次性塑料餐具、塑料购物袋和农用地膜,到 2025 年上述四个领域对可降解塑料的需求空间分别达到 100 万吨、70 万吨、50 万吨和 30 万吨,合计形成约 250 万吨的市场空间,500 亿元左右的市场规模。可降解塑料需求稳步增长,潜在需求空间巨大可降解塑料国内起步晚、增速快、行业空间大。根据降解机制,通常分为光降解塑料、生物降解塑料和光-生物降解塑料,其中生物降解塑料为主流。全球可降解塑料需求稳步增长,2018年达到36万吨,HIS预测到2023年全球需求将增加至55万吨,5年平均增幅达9%。2018年,国内生物降解塑料需求7万吨,行业规模约54.4亿元,2016~2018年需求量增速均保持在20%以上。国内生物降解塑料需求空间巨大,根据我们测算,一次性餐具、一次性塑料袋、农用地膜和包装用塑料薄膜四大重点应用领域合计约有1017万吨的潜在需求空间。全球生物降解塑料渗透率普遍在3%以下,中国的渗透率为仅0.62%。需求放量有三大催化因素,政策落地正当时与千万吨的潜在需求空间相比,国内生物降解塑料行业发展仍处于初期阶段,需求仍有待放量。我们认为需求放量有三大催化因素:1)限塑立法和执法力度的加强;2)全民环保意识的提高;3)技术进步或政府补贴带来成本下降。在行业发展前期,政策推动是关键,类比光伏行业,政府补贴给予企业降价空间,通过降价促销释放需求,在行业上游引发规模效应实现成本的下降,进一步降低价格、释放需求,实现良性循环。2020年下半年以来发改委联合九部门加强对塑料污染治理问题的推动,各省市也集中出台强制落地政策,行业有望进入渗透率快速提升阶段。国内生物降解塑料替代空间达千万吨我们认为包装薄膜、一次性塑料袋、一次性餐具和农用地膜适用范围广,用量大,是限塑令重点关注的领域。塑料垃圾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来自家用电器、建材、汽车中的大件塑料,一类是来自日常生活消费和农业生产用的塑料薄膜。前者单位体积大,容易和其他废弃物分离,因而适合通过回收再利用的方法实现废弃塑料的无害化处理。而后者单位体积小,难以实现高效的分离,回收再生的成本高,而且由于回收再生的塑料在卫生性能上会有所下降,因而不适用于食品包装、餐具等食品级应用领域。因此我们认为,生物降解塑料将重点在难以通过回收实现污染防治的包装薄膜、一次性塑料袋、一次性餐具和农用地膜实现广泛应用。农用地膜:市场替代空间约77万吨农用地膜的使用能够提高农作物产量,但不可降解的残膜会污染土地,导致作物减产。农用地膜是覆盖在农田上的塑料薄膜,主要作用是防止土壤水分蒸发,保持水分,提高土壤温度,促进土壤的氢份分解,从而达到提高农作物产量的目的。其应用范围十分广泛,涵盖了经济作物以及玉米、小麦等粮食作物。目前我国适宜地膜覆盖的工地面积超过9亿亩,地膜实际覆盖面积达3亿亩,覆盖率在30%左右。我国使用的地膜大部分由聚乙烯经吹塑制成,使用后难以降解,残留在土壤中的薄膜会对土壤肥力水平、通气性、蓄水能力造成破坏,甚至会使耕地次生盐碱化,最终导致作物减产。2018年我国农用地膜使用量为178万吨,假设可降解塑料的理想替代率为31%,可测算得以2018年为参照农用地膜领域可降解塑料理想市场空间约为77万吨。农用地膜示意图残膜会降低小麦的产量使用可降解地膜是解决残膜问题的理想办法,该部分预计将为可降解塑料贡献76万吨的市场空间。目前,残膜的治理主要靠行政力量推动,以机械回收和人工捡拾为主,但无论机械还是人工,都无法长期彻底清除残膜的积累,而且回收残膜的成本也在逐渐上升。而可降解塑料能够在1年时间内自然降解为CO2和水,彻底解决残膜问题并降低回收成本。特别是PBAT具有良好的成膜性和合适的降解时间,在农用地膜上有巨大的应用潜力。农业生产塑料污染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大纲第一章总论1.1农业生产塑料污染治理项目背景1.2可行性研究结论1.3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第二章项目背景与投资的必要性2.1农业生产塑料污染治理项目提出的背景2.2投资的必要性第三章市场分析3.1项目产品所属行业分析3.2产品的竞争力分析3.3营销策略3.4市场分析结论第四章建设条件与厂址选择4.1建设场址地理位置4.2场址建设条件4.3主要原辅材料供应第五章工程技术方案5.1项目组成5.2生产技术方案5.3设备方案5.4工程方案第六章总图运输与公用辅助工程6.1总图运输6.2场内外运输6.3公用辅助工程第七章节能7.1用能标准和节能规范7.2能耗状况和能耗指标分析7.3节能措施7.4节水措施7.5节约土地第八章环境保护8.1环境保护执行标准8.2环境和生态现状8.3主要污染源及污染物8.4环境保护措施8.5环境监测与环保机构8.6公众参与8.7环境影响评价第九章劳动安全卫生及消防9.1劳动安全卫生9.2消防安全第十章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10.1组织机构10.2人力资源配置10.3项目管理第十一章项目管理及实施进度11.1项目建设管理11.2项目监理11.3项目建设工期及进度安排第十二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12.1投资估算12.2资金筹措12.3投资使用计划12.4投资估算表第十三章工程招标方案13.1总则13.2项目采用的招标程序13.3招标内容13.4招标基本情况表第十四章财务评价14.1财务评价依据及范围14.2基础数据及参数选取14.3财务效益与费用估算14.4财务分析14.5不确定性分析14.6财务评价结论第十五章项目风险分析15.1风险因素的识别15.2风险评估15.3风险对策研究第十六章结论与建议16.1结论16.2建议附表:关联报告:农业生产塑料污染治理项目申请报告农业生产塑料污染治理项目建议书农业生产塑料污染治理项目商业计划书农业生产塑料污染治理项目资金申请报告农业生产塑料污染治理项目节能评估报告农业生产塑料污染治理行业市场研究报告农业生产塑料污染治理项目PPP可行性研究报告农业生产塑料污染治理项目PPP物有所值评价报告农业生产塑料污染治理项目PPP财政承受能力论证报告农业生产塑料污染治理项目资金筹措和融资平衡方案
为加快推进流域横向生态补偿资金项目的落实,近期,叶榭镇召开八十八亩田区域水质提升与水生态修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意见征求会,叶榭镇副镇长王晶出席会议。会上,由上海诺山工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介绍了项目的主要情况,主要分为修复的5条河道的基本情况、污染来源、治理方案和项目资金预算等。会议过程中,各部门认真听取第三方公司的汇报,对汇报中内容提出各部门的疑虑,就治理方案的可行性、长期维护措施及资金等难点问题进行探讨,为稳妥有序开展后续工作提供有力支撑。下一步,叶榭镇将进一步对八十八亩田区域水质提升与水生态修复项目开展专家评审会,对项目的可行性进行核实和研判,让生态修复项目行得通、修得好,居民能够得益长远。区水务局、区农业农村委、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区生态环境局、叶榭镇环保办、农办、水务站、河长办、财政所、规土所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会议。文、图:叶榭镇环保办【来源:松江环境】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一、我国生态农业旅游中存在的问题生态农业旅游在我国的兴起起较晚,但发展非常迅速。生态农业旅游这一新兴旅游项目已极大地激激起了“三方热情与一方兴趣”,即房地产的投资热情、农村盼开发的热情、旅旅游企业的经营热情以及城市旅游者的参与兴趣。据据1996年初步统计,1996-1997年已动工和计划投资在1亿元以上的开发项目已有7家以上,从南至北涉及生态农业旅游主题的各类开发项目投资累计30亿元以上。一哄而上的结果导致新一轮“主题公园”悲悲剧的重演。随着我国生态农业旅游的发展,一些问题也开始暴露出来。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前期论证不充分,造成先天功能缺陷许多生态农业旅游项目之所以达不到预期的效益指标。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前期论证不充分。生态农业旅游必须充分论证其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的可行性。从自然条件来说,自然地理条件和人工农艺种类是否具有观光价值,其观光价值能够达到什么水平;从社会条件来说,形成现成观光群体的人口数量量、文化层次不同,需求的范围、内容、功能和科技水平也不同。另外,沿海、沿河、沿路、沿旅游线等自然条件的不同,对生态农业旅游建设的要求也不同。很多景点的投资者为当地的居民,当他们认识到身边的环境资源能作为“据钱线树”时,便按照自已的理解或单纯模仿别人的模式仓促上马,开山修道,急于获利。为了降低成本,许多人省略前期的可行性研究、评估审查。由于缺少科学规划及市场定位,造成后期农业旅游经营和管理的困难,更难以进行深度开发。2.不重视市场分析与市场定位由于许多生态农业旅游地没有对当地旅游资源和客源市场等进行深人细致的调查分析,往往是就资源论资源,而不重视市场分析与市场定位,其结果是未能给旅游产品做出正确的商业价值判断,常常追求“大而全,小而全”,缺乏拳头产品和特色产品,致使旅游形象难以确定。有的乡村旅游地虽然已确定了旅游形象,但在具体操作时却走了形、变了样。同时,没有根据市场的变化和产品生命周期论证,没有考虑产品的升级换代,不注重市场营销,缺乏品牌意识,其结果是游客重游率较低、经济效益不断下降。3.项目单一、功能雷同、重复建设由于忽视农业旅游资源的综合开发,部分地区的生态农业旅游规划不够合理,项目功能、活动内容单一,难以满足游客的多种旅游需求,吸引力不够。因而旅客逗留时间短,经济效益低下。如观光果园除了可供游人观光、采摘之外,缺乏其他设施和功能;垂钓乐园除可供游人垂钩以外,不能提供其他相关服务等等。同时,各地农业旅游资源开发模式雷同,他们仅仅看到本村、本乡的范围,而看不到全县、全市甚至更大的区域。因此,就出现了区域内生态农业旅游项目重复建设、功能雷同的问题,造成项目间的恶性竞争。开发利用多限于果园、林地等类型,开发项目也多为观光果园、森林公园、垂钓园等,观赏型蔬菜园、瓜果园、花卉园、租赁果园、租赁花圃、租赁菜地、民俗观光村、民宿农庄开发较少。耕作、栽培、牧羊、赛马、驾船、捕鱼等农事活动以及民俗资源开发不够。4,不注重乡土文化的挖掘和包装我国的乡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不仅体现了“天人合一”的生态哲学理念,而且表征了比传统美学更加迷人的生态美。然而,许多生态农业旅游地基本上是在原有农业的基础上稍加改动就开始接待旅客,没有对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传统作物、动物、饮食、服饰、手工艺品、音乐舞蹈、风俗习惯以及农作方式等乡土文化进行深入的挖掘,其结果是未形成生态农业旅游所应有的乡土氛围。甚至有的旅游地把古朴典雅的乡土建筑拆除,新建现代化的各种服务接待和娛乐设施,建筑风格缺乏传统的文化底蕴和生态美,材料与与色调同周围环境显得十分不协调,没有意识到“越是自然的才越是人类的,越是民族的才越是世界的”。5.基础设施尚不完善目前,旅游区的道路交通、用水设备等基础设施还严重滯后。目前“农家乐”几乎都用自备井水在旅游高峰期不能完全保证水源的充足供给,也影响了清洁卫生。各级政府部门与“农家乐”应大力力筹措资金,积极建设各级支线道路、自来水工程等基础设施,力争形成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让自来水与井水结合使用,充分满足游客的需求。各“农家乐”也应重视自身的基础建设,装修娱乐场所,增加创新性的媞乐节目,追求优雅的田园情趣,精致的农家风味,投资力度应在农户的承受能力范围内,不主张盲目贪大求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搞好服务,促进进“农家乐”向高雅、优美的旅游休闲方向发展。6.产业规模狭小我国目前的生态农业旅游范围广,类类型多,但总体规模小,没有形成独立的完整的产业体系,对城市旅游经济具有依赖性,不少生态农业旅游项目只不过是相关旅游业项目的附属部分。而且缺乏综合性的观光休闲农业场所,休憩服务设施不足,游客逗留时间短。有些项目比较粗糙,缺乏文化和教育内涵,甚至有的把郊区条件较好的地方围起来就收费。观光旅游农业项目以乡村自主开发为主,经营者素质相对不高,管理不够规范。此外,相邻农业旅游项目区之间协作性不强,难以形成功能互补的群体优勢。7.手节性明显受自然气候条件、农事季节的影响,农业旅游时间具有季节性,淡旺季的反差明显。旺季时车水马龙,淡季时门庭冷落,造成了资产的闲置浪费。像采摘节、赏花节前后仅持续十几天甚至几天的时间,这就造成了旅游旺季特别短,游客的数量比较少,旅游收入也就相应减少。在夏秋佳果期间游人如织,管理又跟不上,造成乱采乱丢现象严重。因此,如何延长观光时间、随着季节的变换进行项目的变换是生态农业旅游研究的重要课题。8.人工化倾向严重,不注重生态效益生态农业旅游的基础是农业体系内部的良性循环和生态特性。但是目前多数经营者对其内涵和本质属性尚不十分清楚,部分地区片面追求短期的经济利益,不顾对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过分依赖非自然的技术手段,大兴土木,城市化、人工化痕迹迹明显,破坏了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这是与生态农业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道路背道而驰的。生态农业旅游区是一个特殊的“自然一经济一社会”复合生态系统,其开发建设应遵循复合生态系统的基本原理和规律,应高效、合理、充分地利用各种资源。然而,目前有些生态农业旅游地没有把生态循环与经济流通有机地结合起来,特别是没有把所谓“废”(如秸秆、粪便等)通过多级人工食物链的“富集”与转化。9.经营管理不规范目前,生态农业旅游区的立法管理仍然是个空白,许多开发和经营行为得不到应有规制。加上由于执法渠道不畅或执法手段不严,使资源和环境不断遭到破坏的现象时有发生。还有一些小型型民营资本进入农业旅游产业,运用家族式管理,造成经营管理混乱,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后劲。我国许多生态农业旅游地都是在原有农业基础上自发形成的,缺乏科学的规划设计和严格的审批制度,管理人员主要是当地农民为主,由于文化水平较低,服务素质较差,缺乏先进的管理经验,未把现代企业制度引入经营管理,各家各户为阵,缺乏组织协调,致使管理比较混乱。目前,“农家乐”是我国大多数地方的主要经营方式,但许多地区尚未纳入旅游或工商部门的正式管理范围之内,也未向税收部门纳税,其开业、停业都较随意,有些农户根本不具备经营条件也就地开张。因此,一些“农家乐”的娛乐用具肮脏,垃圾、污水随地乱倒,造成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负面影响;还有一些“农家乐”存在“宰客”现象(如多收费或降低服务标准等),游客与农户户的纠纷时有发生,影影响了“农家乐”的形象。为此,政府部门应对“农家乐”加强宏观管理,制定出相应的政策法规与条例,并实行有证经营。对各“农家乐”的基础设施、卫生状况要严格检查、监监督,对收费标准及相应的服务标准也应进行规范化的管理。有关部门应定期对“农家乐”的经营者进行培训与教育,提高他们的经营素质、文化素质及环保意识等。10.政府宏观调控力度不够一些地方政府希望借助开发当地农业观光旅游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出台了一些低价租赁土地、减免税费等系列政策,激发了投资者的热情,但却缺乏对农业旅游资源开发的宏观控制和指导,加上投资者自身缺乏周密的市场论证和发展规划能力,造成投资决策的随意性和开发的盲目性,使一些地方农业旅游的景点开发一哄而上,景区缺少总体布局规划,同一景区中各个旅游景点不相协调,多有重复、雷同,给价格战的恶性竟争埋下隐患。按国际通例,农业旅游区半径大于9.5km的区域(面积)时,才能发挥最佳经济效益,而我国大多小于这个数字,由此造成市场范围狭小、客源不足。本文来自严贤春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