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趋势研究院 中国农业大学国家农业农村发展研究院1980-2019城乡居民收入(元)2019年畜禽产品生产价格指数2019年,党中央、国务院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方针,各地各部门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对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扎实推进“三农”工作。这一年,我国农业总体增长态势良好,农民生活水平持续改善,内外部市场运行环境总体平稳,农业现代化向纵深发展。宏观形势稳中向好,农民增收势头不减 2019年,中国第一产业增加值达到70467亿元,比2018年实际增长3.1%。按当年价格计算,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7.1%,在国民经济中占比较2018年下降0.1个百分点,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一至四季度,第一产业增加值(当季值)分别为8769亿元、14438亿元、19798亿元和27462亿元,按当年价格计算,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2.7%、3.3%、2.7%和3.4%,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8%、3.4%、4.1%和5.7%。中国农业的稳定增长得益于科技的不断进步。2019年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9.2%,高于2018年的57.5%。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70%,主要农作物自主选育品种提高到95%以上,这是我国大力推进科教兴农取得的显著成效,是我国在生物种业、重型农机、智慧农业、绿色投入品等领域自主创新的结果。同时,我国农业供给侧改革不断深化,农业绿色发展取得实效,产地环境逐步改善,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发展战略得到有力推进。2019年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大关,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0733元,较2018年增加2505元,实际增长5.8%。其中,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021元,实际增长6.2%,比城镇增速高出1.7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比由2018年的2.69:1缩小至2019年的2.64:1。从收入结构看,农村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6583元,占总收入比重为41.09%;人均经营净收入5762元,占比35.97%;人均财产净收入377元,占比2.35%;人均转移净收入3298元,占比20.59%。2019年,脱贫攻坚取得显著成效。全国共实现1109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344个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即“国定贫困县”)脱贫摘帽,贫困发生率降低到0.6%,较2018年底下降1.1个百分点。“三区三州”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到2019年末已减至43万,贫困发生率降至2%。目前,全国尚未摘帽的国定贫困县只剩52个。贫困地区农村居民收入增长迅速。2019年,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1567元,比2018年增长8.0%,增速高于全国农村1.8个百分点。从结构上看,2019年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4082元,转移净收入3163元,财产净收入159元,此三项收入的增速均快于全国平均水平;经营净收入4163元,增速高于2018年同期水平。从贡献率看,工资、经营、财产、转移各项收入对贫困地区农村居民增收的贡献率分别为38.0%、23.0%、1.9%和37.1%。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1443元,增速高于全国农村平均水平。总的来看,当前中国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易地扶贫、生态扶贫等措施陆续落地见效,东西协作、央地帮扶等扶贫机制有效开展,切实减轻了贫困地区的负担,改善了贫困人口的生产生活条件。粮食产量再创新高,质量安全稳定提升 2004年以来,中国粮食产量已经实现了“十六连丰”,2019年中国粮食总产量达到13277亿斤,比上年增加119亿斤,增长0.9%,比历史最高的2017年增加45亿斤。从品种看,除稻谷产量有所减少外,其他主要粮食作物产量均有所增加。2019年,全国谷物产量12274亿斤,比上年增加73亿斤,增长0.6%。其中,稻谷产量4192亿斤,比上年减少50亿斤,下降1.2%;小麦和玉米产量分别为2672亿斤和5215亿斤,比上年分别增加43亿斤和72亿斤,分别增长1.6%和1.4%。豆类产量426亿斤,比上年增加42亿斤,增长11.0%。其中大豆产量362亿斤,比上年增加43亿斤,增长13.3%。薯类产量577亿斤,比上年增加3.6亿斤,增长0.6%。2019年全国粮食播种面积为17.41亿亩,比上年减少1462万亩,下降0.8%。其中三大主粮(稻谷、小麦、玉米)播种面积稳定在14.38亿亩,低质低效水稻、小麦种植面积适当调减。同时,粮食单位面积产量水平不断提高,2019年全国粮食作物单产每亩762斤,每亩产量比上年增长1.8%。经济作物生产总体稳定。近年来,棉花生产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平稳发展。但由于受到灾害性气候的影响,2019年全国棉花总产量588.9万吨,比2018年减少21.3万吨,下降3.5%;种植面积5008.8万亩,比2018年减少22.8万亩,下降0.5%;单位面积产量117.6公斤/亩,比2018年下降3.1%。从地区来看,棉花种植进一步向新疆棉区集中,产量占全国的84.9%,较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近年来,伴随着种植业结构调整以及农业科技投入力度的加大,农业产业更加追求高质量发展,以提高农业经营的收益率,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2018年底,中国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总数达12.2万个。2019年中国又新认证绿色食品13487个,有机产品2499个,登记农产品地理标志255个。农产品质量安全得到进一步提升和巩固。中国高度重视农产品安全问题,新颁布实施农兽药残留限量标准1152项,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合格率连续5年保持在96%以上。2019年“双随机”抽检力度加大,增加产地、“三前”环节抽检比例,监测指标由2017年的94项增加到2019年的130项,2019年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合格率为97.4%。农业绿色品牌快速发展。2019年已初步构建起农业品牌政策体系,建立了中国农业品牌目录制度,入选300家目录品牌,品牌覆盖面广,品类多样化,展现出品牌的带动能力和旺盛的生命力。生猪产能逐渐恢复,牛羊禽蛋供给充足 受非洲猪瘟疫情等因素影响,2019年猪牛羊禽肉总产量为7649万吨,比上年下降10.2%。2019年全国生猪出栏54419万头,比上年减少14963万头,下降21.6%;猪肉产量4255万吨,减少1148万吨,下降21.3%。2019年全国牛羊生产稳定增长,产量有所增加。其中,肉牛出栏4534万头,比上年增长3.1%;牛肉产量667万吨,增长3.6%;牛奶产量3201万吨,增加127万吨,增长4.1%;羊出栏31699万只,增长2.2%;羊肉产量488万吨,增长2.6%。2019年家禽产品价格持续上涨,养殖效益日益向好,家禽饲养规模持续扩大。2019年全国家禽出栏146.41亿只,增长11.9%;禽肉产量2239万吨,增长12.3%;禽蛋产量3309万吨,增长5.8%。为恢复生猪产能,党中央、国务院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各地狠抓政策落实积极恢复生产。2019年12月,农业农村部组织召开恢复生猪生产保障市场供应工作会议,稳定猪肉市场供应。四季度末,全国生猪存栏31041万头,尽管同比减少11776万头,下降了27.5%,但同三季度末相比增加了366万头,环比增长1.2%,存栏开始止跌回升。由于2018年和2019年是非洲猪瘟暴发的特殊时期,生猪供给大幅减少是2019年的基本面。由于中国对生猪的习惯性消费,叠加季节性和春节需求,市场情绪相对旺盛,从生产和销售来看,价格上涨势头均比较强劲。2019年生猪生产价格涨幅明显,与2018年相比,2019年一季度生猪生产价格指数同比降低8.8%,后三个季度同比分别上涨28.1%、49.3%和109.5%。2019年二元能繁母猪价格一季度同比降低12.7%,后三个季度同比分别上涨10.5%、32.5%和101.4%;2019年22个省份仔猪平均价一季度同比降低1.7%,后三个季度同比分别上涨93.7%、132.9%和289.9%;22个省份生猪平均价一季度同比降低0.8%,后三个季度同比分别上涨46.1%、71.6%和164.0%;22个省份猪肉平均价一季度同比降低2.5%,后三个季度同比分别上涨36.3%、60.3%和136.0%;22个省份猪粮比价一季度同比降低1.6%,后三个季度同比分别上涨45.5%、65.2%和158.4%。受疫情等因素影响,猪肉价格的上涨带动牛羊禽肉、鸡蛋等产品价格不同程度上涨,但市场生产供给比较充足,上涨幅度显著低于猪肉。从2019年各季度数据对比来看,牛羊肉三季度和四季度出现环比上涨态势,肉禽和禽蛋二季度、三季度和四季度均出现环比上涨。2019年,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农业发展的重大决策部署,积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紧抓粮食生产,落实生猪保供稳价政策措施。根据不同农产品的供需情况和产品属性,市场价格分别表现为“基本稳定、稳步上涨、季节性波动”等特征。市场资源互利互促,贸易总量快速增长 2019年国际环境复杂多变,中国积极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统筹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农产品贸易呈现了快速发展态势。2019年中国农产品进出口总额2300.7亿美元,同比增长5.7%。其中,进口额1509.7亿美元,增长10.0%;出口额791.0亿美元,下降1.7%;贸易逆差718.7亿美元,增长26.5%。中国农产品贸易额和贸易逆差均创同期历史新高。除谷物外,几乎所有产品进口增长强劲。其中,畜产品进口362.2亿美元,同比增长27.0%;棉花进口193.7万吨,同比增长19.0%,进口额36.0亿美元,同比增长12.6%;食糖进口339.0万吨,同比增长21.3%,进口额11.2亿美元,同比增长9.0%;食用油籽进口9330.8万吨,进口量同比下降1.3%,进口额384.0亿美元,同比减少8.0%,主要是油菜籽进口量大幅下降了42.5%,但食用植物油进口1152.7万吨,同比增长42.5%,进口额74.1亿美元,同比增长26.4%。值得注意的是,蔬菜、水果、水产品等优势出口产品的进口增长迅速。出口相对乏力,优势出口产品顺差大幅收窄。2019年蔬菜出口155.0亿美元,同比增长1.7%;水果出口74.5亿美元,同比增长4.1%;水产品出口206.6亿美元,同比减少8.0%。水果从2018年开始出现贸易逆差,2019年贸易逆差达到29.1亿美元,比上一年增长1.3倍,尽管水产品保持贸易顺差19.6亿美元,但比上年大幅减少74.1%。受中美经贸摩擦影响,自美国进口农产品由2018年的162.3亿美元回落至141.6亿美元,下降12.8%,对美国出口额下降22.1%。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业合作取得了巨大成效,2019年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产品贸易总额达到608.9亿美元,同比增长16.5%,高出我国农产品总体贸易增速10.3个百分点。其中进口额608.8亿美元,增长23.3%,出口额270.1亿美元,增长9.1%,进出口增速分别高于总体增速13.1和9.8个百分点。未来中国农产品贸易总量仍将保持快速增长,进口增长将主导整个农产品贸易增长,净进口产品种类将不断增加。新型主体蓬勃发展,“三产”融合不断深化 作为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主力军和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政府扶持和社会推动下蓬勃发展。龙头企业带动农业产业化高速发展。首先,全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规模显著扩大。据农业农村部统计,2019年,全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共9.3万家,包括国家重点龙头企业1542家,年销售收入超过1亿元的企业达到8000家,突破100亿元的超大型企业达到70家。其次,全国农业产业化促进了扶贫产业快速发展。2019年,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已培育发展市级以上龙头企业超过1.4万家,全国新认定了299家国家重点龙头企业,扎根贫困地区的企业占23%。尤为突出的是,这些企业中,通过互联网方式销售的收入约占总收入的20%,平均每家企业带动了2万户农户脱贫致富,已成为发展农业农村经济的重要力量。家庭农场、合作社取得高质量发展。根据农业农村部统计,已有60万个家庭农场进入到家庭农场名录。家庭农场在提升农产品数量和质量、农业结构调整以及提高农民收入方面都收效显著。根据农业农村部相关规划,到2022年全国家庭农场数量将有望达到100万家。截至2019年10月底,全国注册登记的农民合作社达到220.3万家,辐射带动了全国近一半农户。农民合作社中的普通农户占成员总数的80.7%,成为推进乡村振兴的骨干力量。农民合作社开展仓储、加工、物流等增值服务,提供产加销一体化服务的占比达53%,平均为每个成员统一购销1.56万元、二次盈余返还1402元。加工服务型合作社增速较快,3.5万家合作社创办加工企业等经济实体,8.7万家拥有注册商标,4.6万家通过农产品质量认证。2019年,全国以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路径,大力开展各类融合模式的实践探索,各地区富有地域特色、承载乡村价值的乡村产业逐渐成长起来。2019年全国规模以上农副食品加工业增加值比2018年增长1.9%,行业估计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达15.5万亿元。各类乡村产业园1万多个,新建设农业产业强镇298个,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2851个,小宗类、多样化的“土字号”“乡字号”知名品牌10万个,龙头企业与农户订单比例达到55%,带动签约农户经营收入超过未签约农户50%以上。在“一村一品”建设的基础上,各地乡村休闲旅游快速发展,2019年共接待游客32亿人次,较上年增加2亿人次,增幅6.7%,共创收8500亿元,较上年增加500亿元,增幅6.25%。2019年全国农产品网络零售额达到3975亿元,比2016年增长了1.5倍。产业发展离不开专业人才,2019年各类返乡入乡创新创业人员累计超过850万人,本乡创新创业人员达3100多万人,87%的创业实体在乡镇以下。通过产业融合发展,盘活了农村闲置资源,延长了产业链,完善了利益联结机制,创新了农民增收模式。2020年农业生产展望 2020年一季度各项农业经济指标与上一年同期相比均有一定程度下降。2020年一季度,以现值计算第一产业增加值为10186.2亿元,比2019年同期下降3.2%,农产品生产价格指数为139.0,其中畜牧业产品生产价格指数为188.6,生猪生产价格指数为233.2,畜产品价格拉高了整个农产品的生产价格指数。农林牧渔业固定资产投资额3071亿元,同比下降12.1%,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16.1%,农林水财政支出4031亿元,同比下降3.6%。2020年一季度,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641元,比2019年同期下降4.7%,农村居民的人均消费支出同比下降10.7%。粮食生产受疫情影响不会太大,预计2020年仍将是一个丰收年。从粮食生产来看,冬小麦在疫情暴发之前已经播种,春小麦播种时疫情形势已经开始好转,加之政府部门及时出台政策恢复农产品以及生产资料的物流运输,春耕生产并没有受到明显影响。针对这几年早稻播种面积连续下降的趋势,2020年国家提高了早籼稻和中晚籼稻的最低收购价,对种稻积极性有一定激励,早稻播种面积出现恢复性增长,稻谷产量预期将会增加。秋粮玉米在东北主产区已经播种,如果没有大的灾情,产量应该能够保证。另外由于连续几年去库存,玉米临储库存已大幅下降,随着生猪养殖的逐步恢复,玉米产需缺口明显,价格将保持高位,这也将刺激北方其他地区的种植积极性。生猪产能恢复比原来预期推迟,回归到常年水平尚需时日。随着促进生猪生产恢复政策密集出台,2019年四季度生猪产能开始回升,但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新建养殖场停工、饲料和人工获取困难、屠宰企业开工不足以及生猪运输流通不畅等原因使得生猪生产恢复受阻。许多养殖企业认为,本应在2020年底基本恢复的生猪生产将会被推迟6个月,生猪出栏量要恢复到常年水平大约要等到2021年上半年。2020年一季度,由于消费端低迷,企业、学校、工地等集团性消费减少,加上国家存储肉的投放和进口调节,猪肉价格从高点有所回落,但在全面复工复产、餐饮和集团性消费恢复后,猪肉供需矛盾仍会突出,预期后期猪肉价格将保持高位运行。农户工资性收入和经营性收入受疫情冲击明显,农民增收压力巨大。此外,疫情期间整个旅游行业受到巨大打击,乡村旅游、休闲农业这些为农户带来经营性收入的产业市场低迷,农民经营性收益减少。总的来看,有必要调低2020年上半年农户收入增长的预期,未来需要更有效、更有针对性的支持政策,花大力气保证农民收入不降低。总体来看,新冠肺炎疫情给2020年我国农业生产以及整个宏观经济带来了重大的挑战,但在中央一系列政策调控下,农业生产保持稳定增长的趋势不会改变,农产品供求平稳的基本面不会改变,脱贫攻坚取得最终胜利的结果不会改变,有理由对下半年的农业发展有一个较为乐观的预期。本文来源:经济日报作者: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趋势研究院 中国农业大学国家农业农村发展研究院 项目主持人:孙世芳、辛贤项目组成员:刘溟、吕之望、秦悦、蔡海龙、马铃来源:经济日报
目录内容节选现代农业类型众多,一般可划分为八种类型:绿色农业、物理农业、休闲农业、工厂化农业、特色农业、观光农业、立体农业以及订单农业。 当然,由于外延的不确定性,划分标准有所不同。其中,绿色农业是将农业与环境协调起来,促进可持续发展,增加农户收入,保护环境,同时保证农产品安全性的农业。绿色农业大体上又可以分为有机农业和低投入农业。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的区别现代农业生产体系,是先进生产手段和生产技术的有机结合,重点解决农业的发展动力和生产效率问题,是现代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显著标志。据发达国家经验,当农业总产值占GDP比重小于10%的时候,农业进入现代化转型发展时期。2018年全国粮食播种面积为117037千公顷,比2017年下降0.8%;粮食总产量为65789万吨,同比下降0.6%。总的来看,2018年全国粮食产量在种植结构调整优化基础上继续保持高位水平。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土地供给上升和粮食供需缺口大推动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化、规模化转型。加上劳动力成本持续上升,现代化、规模化种植是未来发展趋势。2017年农机工业规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达4291亿元,同比增长76.1%。其中,渔业机械增长54.87%;林业机械增长4449% ;畜牧机械增长26.62%。农机工业全年增幅平缓,没有出现比较大的波动。2017年农机12个子行业全部实现了正增长表明国家全面全程农机化的强力推进促进了农机工业持续健康发展。现代农业园区是以技术密集为主要特点,以科技开发、示范、辐射和推广为主要内容,以促进区域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为目标。从类型来看,现代农业园区可分为新农村家园、农村科技园区、农业旅游园区、农业产业化等7种类型。截至2018年7月,全国已遴选出三批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共计数量达62个。现代农业典型企业分析:佳沃集团、多利集团、汇源集团、中粮集团。| 全文缩略图加关注私信我,获取《2019年现代农业市场调研及前景研究报告》48页报告全文ppt、pdf
一、现代农业内涵定义现代农业是一个动态的和历史的概念,它不是一个抽象的东西,而是一个具体的事物,它是农业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从发达国家的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看,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过程包括两方面的主要内容:一是农业生产的物质条件和技术的现代化,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生产要素装备农业,实现农业生产机械化、电气化、信息化、生物化和化学化;二是农业组织管理的现代化,实现农业生产专业化、社会化、区域化和企业化。(1)现代农业的本质内涵可概括为:现代农业是用现代工业装备的,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的,用现代组织管理方法来经营的社会化、商品化农业,是国民经济中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产业。(2)现代农业是以保障农产品供给,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提高劳动生产率,资源产出率和商品率为途径,以现代科技和装备为支撑,在家庭经营基础上,在市场机制与政府调控的综合作用下,农工贸紧密衔接,产加销融为一体,多元化的产业形态和多功能的产业体系。现代农业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和科学管理方法的社会化农业。在按农业生产力的性质和状况划分的农业发展史上,是最新发展阶段的农业。主要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农业。其基本特征是:技术经济性能优良的现代农业机器体系广泛应用,因而机器作业基本上替代了人畜力作业。二、主要国家现代农业发展状况1、美国美国的农业劳动生产率高,是世界上唯一的人均粮食年产量超过1吨的国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粮食生产国和出口国。农业是美国在国际市场上最具竞争力的产业之一。美国农业生产主要依靠家庭农场,目前美国拥有204万个农场,每年创造的农业产值3000多亿美元,其中10%由400个大农场贡献,40%由中等规模的3.5万个农场贡献,其余由200万个农场贡献。2、日本日本人口密度大,人均耕地占有量小,农业发展面临较多障碍与限制。然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农业发展迅速,现代化水平非常高,有多项农业指标领先于其他发达国家。日本的水稻、豆类、饲用玉米、蔬菜、水果、花卉等农产品的品质很高;日本的食品与水产品大量出口,其上市公司的市值占据日本总制造业的10%,成为出口创汇的主要部门。3、荷兰荷兰人均农业用地仅2亩,地少人多。但荷兰农业坚持集约化、外向型发展道路,农产品出口率达70%,居世界首位;出口额占全球市场的9%,居世界前列。花卉出口占世界市场的60%以上,是名副其实的“花卉王国”;蔬菜、乳制品和猪肉出口名列世界前茅。4、以色列以色列耕地少,自然条件恶劣,农业从业人员仅占全国总就业人数的4%,但依赖滴灌技术等高科技农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农业奇迹。农产品不仅能自给,水果、蔬菜和花卉还出口到欧美市场,被称为“欧洲的菜篮子”。5、澳大利亚澳大利亚的农业发展水平和生产效率非常高,属于世界先进水平,其人均农业生产总值排名第一。澳大利亚农业属于外向型经济,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澳大利亚农产品出口收入平均占农业总产值的比例为60%以上。[FS:Page]三、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现状1、粮食种植面积分析2016年,粮食种植面积11303万公顷,比2015年减少了约31万公顷(合约472万亩)。2011-2017年中国粮食种植面积统计数据来源:统计年鉴、中商产业研究院2、粮食产量情况分析2016年,我国粮食生产再获丰收,总产量61625万吨(12324.8亿斤),比2015年减少519万吨(104亿斤)。2016年的粮食生产虽然止步于“十二连”增,但仍是历史第二高的产量,连续4年站上了1.2万亿斤的平台,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绩。2011-2017年中国粮食产量统计数据来源:统计年鉴、中商产业研究院3、农业总产值2016年,全国农林牧渔总产值为11.21万亿元,其中农业总产值5.93万亿元,林业总产值4631.6亿元,牧业总产值3.17万亿元,渔业总产值1.16万亿元。2011-2017年中国农业总产值统计数据来源:统计年鉴、中商产业研究院四、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存在问题“十三五”时期,农业现代化的内外部环境更加错综复杂。在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背景下,部分农产品供求结构性失衡的问题日益凸显。优质化、多样化、专用化农产品发展相对滞后,大豆供需缺口进一步扩大,玉米增产超过了需求增长,部分农产品库存过多,确保供给总量与结构平衡的难度加大。在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的背景下,农业发展方式粗放的问题日益凸显。工业“三废”和城市生活垃圾等污染向农业农村扩散,耕地数量减少质量下降、地下水超采、投入品过量使用、农业面源污染问题加重,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增多,推动绿色发展和资源永续利用十分迫切。在国内外农产品市场深度融合的背景下,农业竞争力不强的问题日益凸显。劳动力、土地等生产成本持续攀升,主要农产品国内外市场价格倒挂,部分农产品进口逐年增多,传统优势农产品出口难度加大,我国农业大而不强、多而不优的问题更加突出。在经济发展速度放缓、动力转换的背景下,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的问题日益凸显。农产品价格提升空间较为有限,依靠转移就业促进农民收入增长的空间收窄,家庭经营收入和工资性收入增速放缓,加快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确保如期实现农村全面小康任务艰巨。五、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十二五”时期,我国农业机械化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农业农村发展新要求,不断创新调控引导和扶持方式,各方面工作稳步推进,“十二五”规划目标任务全面完成。1、农机装备结构有新改善农机总动力达到11.2亿千瓦,较“十一五”末提高了20.4%;大中型拖拉机、插秧机、联合收获机保有量分别达到607.3万台、72.6万台和173.9万台,分别是“十一五”末的1.5倍、2.2倍和1.8倍,大中型拖拉机、高性能机具占比持续提高。2、农机作业水平有新跨越农机作业由耕种收环节为主向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拓展,由种植业向养殖业、农产品初加工等领域延伸。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63.8%,比“十一五”末提高11.5个百分点;小麦、水稻、玉米三大粮食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分别达到93.7%、78.1%、81.2%;棉油糖等主要经济作物机械化取得实质性进展。3、农业机械化科技创新有新突破高效、精准、节能型装备研发制造取得重大进展,农机农艺加快融合、成果广泛应用,深松整地、精量播种、化肥深施、秸秆还田与捡拾打捆、粮食烘干等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生态保育型技术大范围推广,应用规模分别达到13537千公顷、42110千公顷、34671千公顷、49939千公顷和10766万吨,分别是“十一五”末的1.5倍、1.2倍、1.2倍、1.7倍和4倍。适应我国农业生产的农机工业体系基本建立,规模以上农机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4524亿元,较“十一五”末增长73.6%,我国农机制造大国地位更加稳固。4、农机社会化服务能力有新提升全国农机化作业服务组织达到18.2万个,比“十一五”末增加1.1万个;农机合作社达到5.7万个,比“十一五”末增加3.5万个,作业服务面积占全部农机作业面积的10.5%。农机流通市场体系更加完善,效率不断提升。5、农机安全生产有新成效拖拉机联合收割机上牌率、检验率和驾驶操作人员持证率均超过70%,农机事故死亡人数持续下降。“十二五”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成就斐然,农业生产方式实现了从人畜力为主向机械作业为主的历史性转变,成为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中的突出亮点。六、中国现代农业领先企业分析1、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创立于1998年并于1998年3月11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立足农牧产业、注重稳健发展,业务涉及饲料、养殖、肉制品及金融投资、商贸等。公司获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全国食品放心企业、2016全国十大领军饲料企业、主体信用等级AAA、中国肉类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示范项目企业、2017福布斯全球2000强等荣誉称号。2016年,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09亿元,利润总额达到33亿元。2013-2017年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收入及利润统计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2、广东海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东海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主要从事水产预混料、水产配合饲料和畜禽配合饲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并逐步向动物保健产品、规模养殖和优质苗种领域拓展业务的高科技型上市公司。公司主要从事水产和畜禽饲料、优质水产动物种苗、动物保健品和生物制品、生猪的生产和销售业务,并向客户提供苗种、动保、技术、服务等养殖过程的整体解决方案,以保证客户全程健康养殖。具体产品主要包括鸡、鸭、猪、鱼、虾等饲料,虾苗、鱼苗,及养殖过程中所需的保健品、疫苗等。2016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71.85亿元,同比增长6.33%;利润总额10.44亿元,同比增长5.57%。2013-2017年广东海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收入及利润统计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3、北京顺鑫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北京顺鑫农业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8年9月21日,于1998年11月4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是北京市第一家农业类上市公司。公司位于具有“绿色国际港”之称的京郊顺义区。下设六家分公司、十八家控股子公司。是一家集粮食作物、经济作物、蔬菜、瓜果、果树种植、加工及销售;白酒生产与销售;肉食品加工与销售;良种繁育;肥料开发与销售;农业技术开发、技术服务等为一体的相关多元化大型企业。2016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1.97亿元;实现利润总额为5.45亿元。2013-2017年北京顺鑫农业股份有限公司收入及利润统计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七、中国现代农业发展前景分析1、现代农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从信息化发展趋势看,信息社会的到来,为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良好环境。人类社会经历了农业革命、工业革命,正在经历信息革命。当前,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方兴未艾,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特征的信息化浪潮蓬勃兴起,为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营造了强大势能。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信息化发展,对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网络强国战略、国家大数据战略、“互联网+”行动等作出部署,并把农业农村摆在突出重要位置,为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保障。网络经济空间不断拓展,农业农村信息化服务加快普及,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深入推进,信息消费快速增长,信息经济潜力巨大,为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信息技术创新日新月异并加速与农业农村渗透融合,农业信息技术创新应用不断加快,为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支撑。2、现代农业发展面临的挑战从农业现代化建设需求看,加快破解发展难题,为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内生动力。资源环境约束日益趋紧,农业发展方式亟待转变,迫切需要运用信息技术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充分发挥信息资源新的生产要素的作用。居民消费结构加快升级,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任务艰巨,迫切需要运用信息技术精准对接产销、提升供给的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充分发挥信息技术核心生产力的作用。农业小规模经营长期存在,规模效益亟待提高,迫切需要运用信息技术探索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规模化路子,充分发挥互联网平台集聚放大单个农户和新型经营主体规模效益的作用。农产品价格提升空间有限,转移就业增收空间收窄,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迫切需要运用信息技术促进农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发展农业农村新经济,充分发挥“互联网+”开辟农民增收新途径的作用。同时,我国农业农村信息化正处在起步阶段,基础相当薄弱,发展相对滞后,总体水平不高。思想认识亟待提升。客观上,我国农业正处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阶段,信息化对农业现代化的作用尚未充分显现。各级农业部门对发展农业农村信息化的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有待深化,关心支持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的社会氛围有待进一步形成。基础条件建设亟待加强。农业数据采集、传输、存储、共享的手段和方式落后,农业物联网产品和设备还未实现规模量产,支撑电子商务发展的分等分级、包装仓储、冷链物流等基础设施十分薄弱。农业信息技术标准和信息服务体系尚不健全。重要信息系统安全面临严峻挑战。农村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互联网普及率尤其是接入能力还较低。科技创新亟待突破。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农业物联网生命体感知、智能控制、动植物生长模型和农业大数据分析挖掘等核心技术尚未攻克,技术和系统集成度低、整体效能差。农业信息化学科群和科研团队规模偏小,领军人才和专业人才匮乏。农业信息技术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比例低。体制机制亟待创新。管理职能和机构队伍建设没有跟上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的需要。投融资机制尚不健全,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尚未破题,市场化可持续的商业模式亟需探索完善。市场服务和监管制度、软硬件产品检验检测体系不健全。
来源:经济日报2020年三季度,在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的积极作用下,我国农业经济持续向好,基本恢复至疫情前水平,种植结构持续优化,生猪产能持续恢复,农业投资快速增长,农产品贸易持续改善,农民收入稳定增长。从未来预期看,四季度农业景气有望延续回升态势;明年一季度,由于疫情造成同比基数较低的影响,景气指数会有明显回升。2020年三季度,我国农业经济持续向好,已基本恢复至疫情前水平。中经农业经济景气监测预警结果显示,三季度,中经农业经济景气指数(以下简称农经景气指数)为99.5,比二季度回升1.1点,且比上年同期水平高0.6点。中经农业经济预警指数(以下简称农经预警指数)为80.0,与二季度持平,继续在“浅蓝灯区”运行。农经景气指数持续回升与二季度相比,三季度构成农经景气指数的6项指标(仅剔除季节因素,保留随机因素)均不同程度回升:农业生产、财政农林水支出、务农收入和农业投资增速继续回升,农产品出口降幅持续收窄,农业劳动生产率持续好转。进一步剔除随机因素后的景气指数(农业经济景气指数走势图中的蓝色曲线)比农经景气指数低2.0点。以上数据表明,面对疫情冲击以及洪涝灾害、重大病虫害的不利影响,国家及时出台系列强农惠农政策保粮食生产、促农业稳定,对农业景气水平的提升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三季度,农经预警指数为80.0,连续三个季度持平,继续在“浅蓝灯区”运行。在构成农经预警指数的10项指标中,位于“红灯区”的有1项指标,为猪料比;位于“黄灯区”的有1项指标,为农产品生产价格指数;位于“绿灯区”的有2项指标,分别为谷物及制品进口额和农林水财政支出;位于“浅蓝灯区”的有3项指标,分别为农林牧渔业固定资产投资、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逆转)和粮油食品零售;位于“蓝灯区”的有3项指标,分别为第一产业增加值、农村居民人均经营净收入和农产品出口。从预警指数结果看出,虽然农经景气指数已经超过疫情前水平,但部分指标依然偏低,农业经济的恢复态势仍需进一步巩固。粮食产量有望再创新高前三季度,第一产业增加值为48122.5亿元,同比增加2.3%,比上半年累计增速上升1.4个百分点。粮食生产丰收在望。前三季度,农业(种植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8%,增速与上半年持平,其中三季度增长3.9%。夏粮早稻实现增产增收。全国夏粮早稻产量合计3402亿斤,其中全国夏粮产量2856亿斤,增加24.2亿斤,同比增长0.9%;早稻产量546亿斤,增加20.6亿斤,同比增长3.9%,扭转了连续多年下降的趋势。秋粮丰收在即。今年我国加大双季稻种植补贴支持力度,双季稻种植面积扩大,为粮食丰收奠定了基础。与此同时,主要秋粮作物总体长势较好,秋粮生产有望再获丰收。粮食种植结构也在持续优化,优质小麦、优质稻谷种植面积进一步扩大,大豆播种面积持续增加。据农业农村部预计,全年粮食产量有望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将再创历史新高。畜牧业产能正在加速恢复。前三季度全国猪牛羊禽肉产量5251万吨,同比下降4.7%,降幅比上半年收窄6.1个百分点。其中,生猪产能持续恢复。今年各地采取增加资金补贴、保障生产用地等措施推进生猪复产扩能,生猪存栏连续回升。三季度末全国生猪存栏37039万头,比二季度末增长9.0%,自上年四季度以来连续四个季度环比增加;生猪出栏同比降幅明显收窄,前三季度全国生猪出栏36186万头,同比下降11.7%,降幅比上半年收窄8.2个百分点,其中三季度出栏同比由负转正,增长15.1%;前三季度猪肉产量为2838万吨,同比下降10.8%,降幅比上半年收窄8.3个百分点。牛羊生产也基本稳定。前三季度全国肉牛出栏3093万头,比上年同期减少43万头,下降1.4%;牛肉产量450万吨,减少8万吨,下降1.7%;牛奶产量2329万吨,增加175万吨,增长8.1%。三季度末全国牛存栏9572万头,同比增长2.3%,环比增长4.0%。前三季度全国羊出栏21049万只,比上年同期减少733万只,下降3.4%;羊肉产量324万吨,减少6万吨,下降1.8%。三季度末全国羊存栏31217万只,同比下降0.1%,环比增长2.1%。家禽生产保持较快增长态势。前三季度全国家禽出栏107.9亿只,比上年同期增加5.9亿只,增长5.8%;禽肉产量1639万吨,增加100万吨,增长6.5%;禽蛋产量2493万吨,增加121万吨,增长5.1%。三季度末全国家禽存栏67.2亿只,同比增长7.5%,环比增长17.1%。农产品出口降幅持续收窄前三季度,我国农产品出口额为544.4亿美元,同比下降2.7%,降幅比上半年收窄1.0个百分点,连续2个季度收窄。我国优势农产品积极克服疫情影响,出口状况逐步好转。前三季度,水海产品出口同比下降10.8%,分别比1月至3月、1月至6月累计降幅收窄7.2个和5.7个百分点;鲜、干水果及坚果保持快速增长态势,同比增长22.7%。前三季度,我国谷物及其制品进口额为68.7亿美元,同比增长45.7%,增速比上半年上升24.4个百分点,呈大幅上升态势。其中,小麦、玉米、高粱进口呈快速增长态势。数据显示,小麦进口17.1亿美元,同比增长157.3%,增速比上半年上升73.1个百分点;玉米进口14.3亿美元,同比增长68.8%,增速上升52.9个百分点;高粱进口8.2亿美元,同比增长481.2%,增速虽不及上半年但仍呈快速增长态势。与此同时,大麦的进口也呈快速回升态势,前三季度大麦进口10.8亿美元,同比下降12.7%,降幅比上半年收窄19.1个百分点。稻谷及大米进口需求总体平稳,前三季度进口8.8亿美元,同比下降1.3%,而上半年为同比增长2.8%。谷物及其制品进口的快速攀升主要在于国内养殖业快速回升,玉米等饲料用粮需求增加、价格上涨进而带动粮食进口需求的增加。农产品生产价格涨幅回落三季度,农产品生产价格同比上涨14.8%,涨幅比二季度回落6.3个百分点,涨幅连续两个季度回落。农产品生产价格涨幅的回落主要与畜牧业特别是生猪价格涨幅回落有关。从主要农产品来看,猪、牛价格涨幅均不同程度回落,活羊价格涨幅基本持平。三季度生猪生产价格同比上涨59.0%,涨幅回落30.3个百分点;活牛生产价格上涨8.9%,涨幅回落3.7个百分点;活羊价格上涨10.3%,涨幅基本持平(微升0.1个百分点)。蔬菜价格上涨较快。三季度蔬菜价格上涨9.1%,而二季度为同比下降3.2%。从三大主粮看,玉米价格快速上涨,稻谷价格温和上涨,小麦价格有所回落。数据显示,三季度玉米价格同比上涨8.5%,涨幅比二季度上升3.7个百分点;稻谷上涨2.3%,涨幅上升1.1个百分点;小麦价格下跌1.2%,而上季度为上涨1.8%。生猪价格冲高回落,猪料比总体高于二季度。三季度,猪料比为13.41∶1,比二季度有所回升,但低于此轮“猪周期”的最高水平。分月来看,生猪价格呈现先涨后跌走势。7月由于生猪出栏大幅收窄,市场供应趋紧,加之上涨的价格激发养殖户惜售情绪,进一步推高市场价格,6月第4周生猪价格为每公斤33.77元,8月第1周升至37.44元。之后,随着生猪出栏量的增加,供求紧张局面有所缓和,生猪价格逐步回落,9月第4周降至每公斤35.15元。虽然生猪产能的恢复平抑了生猪价格上涨态势,但对饲料需求的增加导致饲料价格持续攀升。7月第1周饲料价格为每公斤2.61元,9月最后一周升至每公斤2.82元。总体来看,生猪养殖盈利水平有所下降。从后期走势来看,我国通过生猪规模化标准化养殖,加大政府补贴力度,以及龙头企业带动等方式加快生猪产能的恢复,生猪供给形势持续改善,预计生猪价格或将稳步下行。务农收入增速持续回升随着国内疫情防控向好态势持续巩固,餐饮等行业的防疫限制措施逐步放宽,居民外出就餐消费回升,居家消费减少,粮油、食品零售额增速回落至疫情前水平。前三季度,反映最终消费的粮油、食品零售额为11109.7亿元,同比增长10.6%,增速比二季度回落2.3个百分点,但增速与上年同期持平,零售终端食品需求接近疫情前水平。务农收入增速持续回升。前三季度,农村居民人均经营净收入为3788元,同比名义上升4.5%,比上半年增速上升2.7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297元,增长5.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6%,而上半年为同比下降1.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名义增速快于城镇居民3.0个百分点,实际增速快于城镇居民1.9个百分点。养殖业带动农业投资持续加速。前三季度,农林牧渔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5.3%,增速比上半年上升9.8个百分点。其中,受生猪养殖投资需求的带动,畜牧业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加速,前三季度达80.0%,比上半年累计增速上升31.9个百分点;农业(种植业)、渔业固定资产投资均不同程度好转,前三季度投资同比分别下降6.6%和17.8%,比上半年降幅分别收窄4.3个和10.2个百分点;林业固定资产投资由增转降。财政加大支农力度。政府加大“三农”支持力度,重点支持农业发展短板,支农财政资金增速持续加快。前三季度,财政农林水支出15916亿元,同比增长9.9%,比上半年上升2.0个百分点。前三季度,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为人均22886.7元(可比价),同比增长5.6%,增速比二季度上升1.4个百分点,趋近疫情前增长水平。总体来看,三季度,在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的积极作用下,农业经济延续恢复性增长态势,种植结构持续优化,生猪产能持续恢复,农业投资快速增长,农产品贸易持续改善,农民收入稳定增长。从未来预期看,全年粮食有望再获丰收,为稳定市场预期、确保粮食安全奠定坚实基础;同时,随着生猪产能恢复政策的积极落实,猪肉供求形势将进一步好转,农产品价格涨幅有望继续回落。然而,疫情在全球多地反弹,产业链供应链再次受阻,加之多国限制甚至停止粮食出口,国际农产品市场运行的不确定性持续增加。综合来看,四季度农业景气有望延续回升态势,明年一季度由于疫情造成同比基数较低的影响,景气指数会有明显回升。经模型测算,2020年四季度、2021年一季度农经景气指数分别为99.8和101.2,农经预警指数分别为83.3和86.7,预警灯号有望回升至正常的“绿灯区”运行。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依然复杂严峻,我国农业现代化水平较低、规模化程度不高、农产品品种结构不合理、抗风险能力较弱等深层次矛盾问题依然突出。为确保我国农业稳步发展,需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毫不放松抓好粮食生产,不断夯实农业稳产保供能力,打牢农业发展基础。(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趋势研究院 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
2019年四季度,中经农业经济景气指数为99.6,比三季度上升0.6点,中经农业经济预警指数为93.3,比三季度上升3.3点。与前三季度相比,四季度农业景气指数的大部分构成指标呈现向好态势:农业生产有所上升,务农收入增速小幅加快,劳动生产率持续增长,农产品出口降幅收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由负转正。从未来预期看,受新冠肺炎疫情因素的影响,短期内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会受到一定的冲击,但疫情的影响是暂时的,特别是随着我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政府惠农支农力度不断加强,现代农业产业、生产、经营体系不断构建完善,预计未来农业景气保持平稳运行态势。中经农业经济景气监测预警结果显示,2019年四季度,中经农业经济景气指数(以下简称农经景气指数)为99.6,比三季度上升0.6点。中经农业经济预警指数(以下简称农经预警指数)为93.3,比三季度上升3.3点,连续3个季度在“绿灯”区运行。景气指标呈向好态势构成农经景气指数的6项指标(仅剔除季节因素,保留随机因素)中,与前三季度相比,大部分指标呈现向好态势:农业生产有所上升,务农收入增速小幅加快,劳动生产率持续增长,农产品出口降幅收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由负转正。农经景气指数比进一步剔除随机因素后的农经景气指数(走势图中的蓝色曲线)高0.8点,表明政府实施的一系列支农、惠农、兴农政策有力支撑了农业经济的健康发展。在构成农经预警指数的10项指标中,位于“红灯区”的有2项指标:农产品生产价格指数和猪料比指标;位于“绿灯区”的有4项指标:第一产业增加值、农村居民人均经营净收入、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逆转)、农林水财政支出;位于“浅蓝灯区”的有2项指标:谷物及制品进口额、粮油食品零售额;位于“蓝灯区”的有2项指标:农产品出口额、农林牧渔业固定资产投资额。从灯号变动情况来看,四季度农产品生产价格指数从“黄灯”升至“红灯”,其他9项指标灯号均未发生变动。农业生产增速加快2019年,第一产业增加值70467亿元,比上年增长3.1%,增速比前三季度加快0.2个百分点。全年粮食产量创历史新高,农业生产结构持续优化。2019年全国粮食总产量13277亿斤,比2018年增加119亿斤,增长0.9%。其中,夏粮和秋粮增产,早稻减产。2019年夏粮产量2832亿斤,比上年增加56亿斤,增长2.0%;秋粮产量9919亿斤,比上年增加110亿斤,增长1.1%;早稻产量525亿斤,比上年减少46亿斤,下降8.1%。全年粮食产量提高主要是受粮食单产水平提高的带动。2019年全国粮食作物单产381公斤/亩,每亩产量比上年增加6.6公斤,增长1.8%。但也要看到,受比较收益低和生产劳动投入强度大等因素制约,种粮积极性有所下降,粮食播种面积呈稳中略降格局,2019年全国粮食播种面积17.4亿亩,比上年减少1462万亩,下降0.8%。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效突出。2019年各地在保障粮食生产能力不降低的同时,调减低质低效作物种植,扩大优质高效作物种植规模,全国粮、经、饲结构调整明显:油菜籽、花生、蔬菜等经济作物播种面积较往年有所增加;实施大豆振兴计划,2019年大豆播种面积1.4亿亩,增长10.9%,大豆产量362亿斤,增长13.3%。此外,粮食品种结构不断优化,全国优质专用小麦种植比例提高,优质稻谷面积扩大。牛羊家禽持续增长猪肉产量下降,牛羊禽蛋产量均有所增长。2019年,猪牛羊禽肉产量7649万吨,比上年下降10.2%。其中,牛肉产量667万吨,增长3.6%;羊肉产量488万吨,增长2.6%;禽肉产量2239万吨,增长12.3%;禽蛋产量3309万吨,增长5.8%;猪肉产量4255万吨,下降21.3%。全国猪肉产量的下降主要是受非洲猪瘟疫情影响。生猪出栏虽有所下降,但存栏止跌回升。2019年全国生猪出栏54419万头,比上年下降21.6%;四季度末全国生猪存栏31041万头,比上年下降27.5%,但比三季度末增加366万头,环比增长1.2%。牛羊肉产量和存栏均有所增加。2019年全国肉牛出栏4534万头,比上年增加136万头,增长3.1%;牛肉产量667万吨,增加23万吨,增长3.6%;四季度末全国牛存栏9138万头,同比增加223万头,增长2.5%。全国羊出栏31699万只,比上年增加688万只,增长2.2%;羊肉产量488万吨,增加12万吨,增长2.6%;四季度末全国羊存栏30072万只,同比增加359万只,增长1.2%。家禽产量和存栏大幅增长。2019年全国家禽出栏146.4亿只,比上年增加15.5亿只,增长11.9%;禽肉产量2239万吨,增加245万吨,增长12.3%;禽蛋产量3309万吨,增加181万吨,增长5.8%。四季度末全国家禽存栏65.2亿只,同比增加4.9亿只,增长8.0%。农产品出口降幅收窄2019年,我国农产品出口额为785.7亿美元,同比下降0.9%,降幅比前三季度收窄1.4个百分点,降幅连续3个季度有所收窄。其中,占比重较高的蔬菜出口额为125.7亿美元,同比下降0.4%,降幅收窄1.8个百分点。粮食进口同比降幅连续两个季度收窄。2019年,我国谷物及其制品进口额为64.2亿美元,同比下降8.7%,降幅比前三季度收窄9.5个百分点。小麦进口10.0亿美元,同比上升16.9%,而前三季度为同比下降4.0%;大豆进口353.4亿美元,同比下降7.2%,降幅比前三季度收窄7.5个百分点;稻谷和大米进口13.0亿美元,同比下降20.9%,降幅比前三季度收窄4.4个百分点;玉米进口10.6亿美元,同比增长34.8%,涨幅扩大2.2个百分点。价格涨幅继续扩大四季度,农产品生产价格同比上涨28.5%,涨幅比三季度扩大14.6个百分点,上涨幅度较大,主要受畜产品尤其是生猪价格带动。其中,畜牧业产品价格上涨69.7%,涨幅比三季度扩大37.7个百分点;林业产品价格同比上涨1.8%,而三季度为下跌1.8%;种植业产品价格同比下跌1.5%,而三季度为上涨1.1%;渔业产品价格为同比下跌0.3%,而三季度为同比上涨1.2%。四季度三大主粮价格涨跌互现。其中,玉米价格同比上涨2.5%,涨幅比三季度扩大1.2个百分点;稻谷价格同比下跌2.0%,跌幅扩大0.7个百分点;小麦价格同比下跌0.2%,跌幅收窄1.7个百分点。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继续上涨。2019年,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同比上涨4.6%,涨幅比前三季度扩大1.1个百分点,连续3个季度持续扩大。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主要由仔畜幼禽及产品畜价格上涨导致。2019年,仔畜幼禽及产品畜价格同比上涨45.8%,涨幅比前三季度扩大18.2个百分点;同时,饲料价格上涨1.3%,涨幅比前三季度扩大0.1个百分点。除此之外,其余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涨幅均延续了回落格局。猪料比持续走高。四季度,猪料比为13.82∶1,连续6个季度保持持续上升态势。集贸市场价格调查显示,在2018年非洲猪瘟疫情暴发后,受生猪存栏和补栏不足影响,生猪价格出现较大幅度上涨。从未来走势看,2020年上半年猪肉供给仍保持偏紧状态,猪肉价格将继续维持在高位。但从中长期看,随着国家稳定恢复生猪生产的政策陆续出台以及生猪产能逐步恢复,猪肉价格或将有所回落。终端食品需求保持较快增长。2019年,反映最终消费的粮油、食品零售额为14525亿元,同比增长10.2%,增速虽比前三季度小幅回落0.4个百分点,但仍比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高2.2个百分点。投资增速由降转升2019年,农村居民人均经营净收入为5762元,同比名义增速为7.5%,增速比前三季度加快0.3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021元,增长9.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2%,实际增速快于城镇居民1.2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相对差距持续缩小,城乡居民收入比值由2018年的2.69缩小至2019年的2.64。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较快增长与国家实施的一系列惠民政策带来的农村居民转移净收入增长较快相关。2019年,农林牧渔业固定资产投资额27863亿元,同比增长0.7%,而前三季度为同比下降2.1%,实现了由降转升。政府相关部门应持续加大金融服务力度,提高涉农资金贷款需求的保障力度。财政农林水支出增速有所回落。2019年,财政农林水支出22420亿元,同比增长6.3%,增速比前三季度回落2.4个百分点,且低于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8个百分点。政府应继续加大支农、惠农、兴农力度,并制定相关政策引导和撬动社会资本进入农村农业领域,促进农业投资力度不断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增速稳中有升。2019年,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为人均32717元(可比价),同比增长4.9%,增速比前三季度快0.2个百分点。农业景气延续平稳从未来预期看,受新冠肺炎疫情因素的影响,农业经济面临农产品、生产资料、种畜禽运输受阻、产销不畅以及农业相关企业用工难、用工贵等问题,短期内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会受到一定的冲击。但要说明的是,疫情对农业农村经济的影响是暂时的,不改变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向好的态势。特别是随着我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政府惠农支农力度不断加强,现代农业产业、生产、经营体系不断构建完善,农业农村经济将继续保持良好有序发展,农民收入保持较快增长态势。预计未来农业景气保持平稳运行态势。经模型测算,2020年一季度、二季度农经景气指数分别为99.0和99.5,农经预警指数分别为86.7和90.0,呈总体平稳态势。为了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一要坚持质量兴农,促进农业高效发展。随着居民消费结构的不断升级,优质农产品需求不断增加,对农业的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期盼。要大力推进农业全程标准化,尽快建立健全与农业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农业标准及技术规范,健全完善农业全产业链标准体系,并加快与国外先进标准全面接轨;要加强农业品牌建设,培育一批有影响力的企业品牌、农产品品牌;要促进农业全产业链融合,通过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培育农村新产业新业态。二要加大政策扶持,持续加大支农、兴农、惠农投入。农业属于弱质产业,对政策的依赖力度相对较大,应持续加大公共财政向“三农”倾斜力度。要建立国家农业投入增长机制,优化农业投入结构,实施一批打基础、管长远、影响全局的重大工程,加快改变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基础设施薄弱的状况;要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立健全农业信贷担保体系,推动农业信贷担保服务网络进一步下沉,缓解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三是加快农业规模化产业化经营,确保农业综合供应能力稳步提升。由于我国农业生产规模化和产业化程度偏弱,农业抗风险能力不强,农业综合供应能力有待加强。特别是当前我国养殖业规模化产业化程度不高,综合供应能力存在明显的周期性,受突发因素影响较大。要持续加大“放管服”改革,简化并且加快养殖企业新建、改建、扩建养殖场的审批流程;开展养殖标准化试点,创建一批可复制的高质量标准化养殖场,并将成功的经验在全国推广,促进养殖标准化和规模化。(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趋势研究院 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
来源:经济日报中经农业经济景气监测预警结果显示,2020年一季度中经农业经济景气指数为95.2,比去年四季度回落6.8点。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我国农业经济受到了一定冲击,但粮食生产形势良好,生猪生产恢复势头持续向好,涉农企业生产经营秩序基本恢复,农业经济经受住了疫情的冲击。随着涉农企业生产经营秩序全面恢复,农业生产有望平稳运行;农民务工务农有序开展,农民收入将恢复增长;市场需求回暖,农产品价格有望保持稳定;涉农投资和财政支出将进一步加大。但受国外疫情影响,农产品国际贸易或将继续承受较大压力。总体来看,未来一段时间农业景气有望回升后保持平稳运行态势。中经农业经济景气监测预警结果显示,2020年一季度,中经农业经济景气指数(以下简称“农经景气指数”)为95.2,比去年四季度回落6.8点,回落幅度较大。中经农业经济预警指数(以下简称“农经预警指数”)为76.7,比去年四季度下降16.6点,回落至“浅蓝灯区”运行。景气指数大幅回落构成农经景气指数的6项指标(仅剔除季节因素,保留随机因素)均呈现下降态势,其中农业生产明显下降,务农收入增速由正转负,劳动生产率有所下降,农产品出口降幅扩大,固定资产投资出现较大幅度下降,农林水财政支出增速由正转负。农经景气指数比剔除随机因素后的指数(走势图中的蓝色曲线)低1.4点,表明近期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外部因素的影响,农业生产发展受到一定冲击,农业景气指数大幅回落,农业预警指数由“绿灯”降至“浅蓝灯”。在构成农经预警指数的10项指标中,位于“红灯区”的有2项指标,为农产品生产价格指数和猪料比;位于“绿灯区”的有2项指标,为谷物及制品进口额和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逆转);位于“浅蓝灯区”的有1项指标,为粮油食品零售额;位于“蓝灯区”的有5项指标,为第一产业增加值、农村居民人均经营净收入、农林牧渔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农产品出口额和农林水财政支出。与去年四季度相比,一季度4项指标灯号发生了变动,谷物及制品进口从“浅蓝灯区”回升至“绿灯区”,第一产业增加值、农村居民人均经营净收入和农林水财政支出均从“绿灯区”跳落至“蓝灯区”,其他6项指标灯号未发生变动。粮食生产保持稳定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2020年一季度,第一产业增加值为10186.2亿元,同比下降3.2%。夏粮长势总体向好,从播种面积来看,今年早稻播种面积明显扩大,扭转了连续7年下降的局面。这主要与全国优化种植结构,加大水稻生产扶持力度,以及各地积极落实各项奖补措施,鼓励支持早稻生产有关。从主要夏收粮食作物冬小麦的长势来看,河北、江苏、安徽、山东、河南等冬小麦主产区气候条件整体有利,苗情较好,冬小麦长势好于去年和常年,为夏粮丰收打下了良好基础。畜牧业受疫情影响较大,但生猪产能稳步恢复。受非洲猪瘟疫情持续影响和新冠肺炎疫情叠加冲击,一季度畜牧业生产明显下降。一季度全国猪牛羊禽肉产量为1813万吨,同比下降19.5%,其中猪肉产量减少426万吨,是影响畜牧业生产指标下降的主要因素,而作为生猪主要替代品的家禽、禽蛋和牛奶产量有所增加。生猪出栏减少,存栏连续两个季度恢复增长。一季度全国生猪出栏13129万头,同比下降30.3%;猪肉产量1038万吨,同比下降29.1%。一季度末全国生猪存栏32120万头,同比下降14.4%,自去年四季度生猪存栏环比止跌回升后,连续两个季度环比增长,反映生猪生产能力的能繁母猪存栏3381万头,环比增长9.8%。牛羊出栏减少,存栏增加。一季度全国肉牛出栏1047万头,同比下降5.8%;牛肉产量156万吨,同比下降6.4%;牛奶产量654万吨,同比增长4.6%。一季度末全国牛存栏9202万头,同比增长1.5%。一季度全国羊出栏6573万只,同比下降8.3%;羊肉产量96万吨,同比下降7.7%。一季度末全国羊存栏超过3亿只,同比增长2.3%。此外,家禽生产保持增长。一季度全国家禽出栏34.8亿只,同比增长0.8%;禽肉产量523万吨,同比增长1.1%;禽蛋产量828万吨,同比增长4.3%。一季度末全国家禽存栏57.3亿只,同比增长4.3%。随着疫情防控向好态势持续巩固,活禽交易市场有序开放,后期家禽生产有望加快发展。贸易不畅出口下滑一季度,我国农产品出口额为162.3亿美元,同比下降5.6%,降幅比2019年扩大4.7个百分点。其中,占比较高的水海产品出口额为38.3亿美元,为2012年以来同期最低,同比下降17.0%,蔬菜、茶叶等优势农产品出口也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大幅下滑,主要与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导致的农产品贸易往来物流不畅有关。粮食进口同比降幅持续收窄。一季度,我国谷物及其制品进口额为15.2亿美元,同比下降5.8%,降幅比2019年收窄2.9个百分点。其中小麦进口3.6亿美元,同比增长17.9%,增速上升1.0个百分点;大麦进口2.5亿美元,同比下降54.4%,降幅扩大46.8个百分点;玉米进口2.7亿美元,同比增长24.7%,增速下降 10.1个百分点;稻谷和大米进口2.9亿美元,同比下降10.5%,降幅收窄10.4个百分点;大豆进口71.8亿美元,同比下降1.1%,降幅收窄6.1个百分点。生产价格持续上涨一季度,农产品生产价格同比上涨39.0%,涨幅比去年四季度扩大10.5个百分点,连续4个季度大幅上涨。与前几个季度一致,农产品生产价格的大幅上涨主要受畜产品尤其是生猪价格的带动。分类别来看,农产品价格呈“两升两降”特点,其中畜牧业产品价格上涨幅度最大,为88.6%,涨幅比去年四季度扩大18.9个百分点;种植业产品价格同比上涨1.9%,而去年四季度下跌1.5%;林业产品价格同比下跌3.8%,而去年四季度上涨1.8%;渔业产品价格同比下跌0.1%,跌幅比去年四季度收窄0.2个百分点。从主要产品看,畜牧业产品尤其是生猪价格延续了大幅上涨态势,带动了活牛和活羊生产价格上涨。其中,猪(毛重)生产价格同比上涨133.2%,涨幅比去年四季度扩大23.7个百分点,连续4个季度持续扩大;牛同比上涨17.5%,涨幅回落5.1个百分点;羊上涨10.7%,涨幅回落4.8个百分点;家禽价格同比下跌2.3%,而去年四季度同比上涨13.3%。从三大主粮看,一季度小麦和稻谷库存充裕,市场供应充足,生产者价格分别下跌5.2%和3.6%,玉米略涨0.3%。一季度,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同比上涨8.6%,涨幅比2019年扩大4.0个百分点,主要是仔畜幼禽及产品畜价格持续大幅上涨导致。受非洲猪瘟和新冠肺炎疫情叠加影响,生猪价格高位运行,生猪养殖盈利水平仍处于历史较高水平,养殖户补栏积极性持续增加,导致仔畜幼禽及产品畜价格大幅上涨。一季度,仔畜幼禽及产品畜价格同比上涨98.9%,涨幅比2019年大幅扩大53.1个百分点。除此之外,其他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保持基本稳定态势。作为我国化肥重要生产基地,湖北磷矿和化肥企业在疫情期间停工停产或将造成下一阶段化肥等农资产品供给偏紧,推动价格上涨,应尽快全面恢复农资生产秩序,特别是推动湖北相关企业复工复产,打通原料和产品运输通道。猪料比持续走高,生猪价格高位趋稳,一季度猪料比为14.6∶1,而去年四季度为13.8∶1,继续保持上升态势,猪料比的持续上升与生猪价格的持续上涨有关。从集贸市场价格看,受非洲猪瘟疫情和猪周期的叠加影响,生猪价格在过去两年出现较大幅度的上涨。生猪价格2020年3月份达35.9元/公斤,同比增长151%。不过随着国家出台一系列恢复生猪生产的举措,生猪产能加快恢复,以及国家增加储备冻猪肉投放,市场供给增加,近期生猪价格高位有所回落。从周数据来看,集贸市场生猪价格自2020年第1周每公斤34.5元涨至2020年2月第3周37.7元后转为下跌,4月份第4周为每公斤33.7元,环比跌1.3%,与2月份第3周相比累计回落超过10%,预计短期内生猪价格仍将延续微幅下跌趋势。终端食品需求保持较快增长。一季度,反映最终消费的粮油、食品零售额为3857.8亿元,同比增长12.6%,增速比2019年高2.4个百分点。受疫情影响,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19.0%,但粮油食品类销售仍保持较快增长,这主要与疫情期间居民居家用餐增多以致对粮油食品类商品需求增加有关。收入增速由正转负一季度,农村居民人均经营净收入为1518元,同比名义下降1.1%,而2019年全年为同比上升7.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641元,增长0.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下降4.7%,降幅比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0.8个百分点。这主要与新冠肺炎疫情导致部分地区农民工进城务工受阻有关,随着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农民工有序返城务工,农民收入有望恢复稳定增长。农林牧渔业固定资产投资额3071亿元,同比下降12.1%,而2019年为同比增长0.7%。受疫情影响,一季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下降16.1%,相应地,农业投资也有一定程度的回落。农林水财政支出由升转降,一季度农林水财政支出4031亿元,同比下降3.6%,而2019年为同比增长6.3%。农业劳动生产率增速由增转降。一季度,受第一产业增加值下降影响,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为人均4309元(可比价),同比下降1.3%,而去年全年为同比增长11.7%。多措并举稳定发展一季度,受新冠肺炎疫情、病虫害偏重等风险挑战明显增多的影响,农业景气指数明显下降,但粮食生产形势良好,生猪生产恢复势头持续向好,涉农企业生产经营秩序基本恢复,农业经济经受住了疫情冲击,有效发挥了“压舱石”作用。从未来预期看,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在国内得到有效控制,涉农企业生产经营秩序全面恢复,农业生产有望平稳运行;农民务工务农有序开展,农民收入将恢复增长;重点农产品供给保障稳定,市场需求回暖,农产品价格有望保持稳定;涉农投资和财政支出将进一步加大。但受国外疫情影响,农产品国际贸易或将继续承受较大压力。总体来看,未来一段时间农业景气有望回升后保持平稳运行态势。经模型测算,2020年二季度、三季度农经景气指数分别为98.6和99.8,农经预警指数分别为83.3和86.7,将回升至正常的“绿灯区”运行。我国农业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基本态势不会变,但其阶段性影响仍不容忽视。为了保障农业长期稳定健康发展,应加大力度,确保各项稳定“三农”发展的政策措施有效落地。一是抓生产。一方面,要千方百计保粮食产量。在当前全球粮食调度困难增加的背景下,通过着力恢复早稻生产,稳定夏播面积,加强病虫害防控和气象灾害防御管理等措施,确保全年粮食产量稳定;另一方面,要抓好“菜篮子”产品的生产和供应。加快恢复生猪生产,加强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确保生猪生产尽快恢复到常年水平,继续抓好家禽、水产品、蔬菜和水果等生产,增加绿色优质副食品供给。二是促进农民增收。受疫情影响,农民务农务工收入均受到一定影响,尤其是乡村休闲旅游业等体验式经济首当其冲。下一步,要强化农产品产销衔接,加大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力度,组织龙头企业、批发市场、电商平台开展专项对接;要持续大力发展优势特色产业,提振消费信心,创新服务业态,加快恢复乡村休闲旅游业;要加大创业补贴、贷款贴息等政策扶持力度,引导和支持返乡留乡农民创新创业,加大职业农民技能培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三是抓紧补齐短板,加大涉农投入。要吸取疫情防控经验,补齐农业发展短板,提升农村公共卫生防疫条件,同时用好抗疫特别国债和地方政府专项债,加强高标准农田、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等重大现代化牵引性工程建设。此外,进一步拓宽投融资渠道,提高政府专项资金使用效率,引导撬动金融和社会资本加大对农业农村的投入。(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趋势研究院 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
2020年三季度,在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的积极作用下,我国农业经济持续向好,基本恢复至疫情前水平,种植结构持续优化,生猪产能持续恢复,农业投资快速增长,农产品贸易持续改善,农民收入稳定增长。从未来预期看,四季度农业景气有望延续回升态势;明年一季度,由于疫情造成同比基数较低的影响,景气指数会有明显回升。2020年三季度,我国农业经济持续向好,已基本恢复至疫情前水平。中经农业经济景气监测预警结果显示,三季度,中经农业经济景气指数(以下简称农经景气指数)为99.5,比二季度回升1.1点,且比上年同期水平高0.6点。中经农业经济预警指数(以下简称农经预警指数)为80.0,与二季度持平,继续在“浅蓝灯区”运行。农经景气指数持续回升与二季度相比,三季度构成农经景气指数的6项指标(仅剔除季节因素,保留随机因素)均不同程度回升:农业生产、财政农林水支出、务农收入和农业投资增速继续回升,农产品出口降幅持续收窄,农业劳动生产率持续好转。进一步剔除随机因素后的景气指数(农业经济景气指数走势图中的蓝色曲线)比农经景气指数低2.0点。以上数据表明,面对疫情冲击以及洪涝灾害、重大病虫害的不利影响,国家及时出台系列强农惠农政策保粮食生产、促农业稳定,对农业景气水平的提升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三季度,农经预警指数为80.0,连续三个季度持平,继续在“浅蓝灯区”运行。在构成农经预警指数的10项指标中,位于“红灯区”的有1项指标,为猪料比;位于“黄灯区”的有1项指标,为农产品生产价格指数;位于“绿灯区”的有2项指标,分别为谷物及制品进口额和农林水财政支出;位于“浅蓝灯区”的有3项指标,分别为农林牧渔业固定资产投资、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逆转)和粮油食品零售;位于“蓝灯区”的有3项指标,分别为第一产业增加值、农村居民人均经营净收入和农产品出口。从预警指数结果看出,虽然农经景气指数已经超过疫情前水平,但部分指标依然偏低,农业经济的恢复态势仍需进一步巩固。粮食产量有望再创新高前三季度,第一产业增加值为48122.5亿元,同比增加2.3%,比上半年累计增速上升1.4个百分点。粮食生产丰收在望。前三季度,农业(种植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8%,增速与上半年持平,其中三季度增长3.9%。夏粮早稻实现增产增收。全国夏粮早稻产量合计3402亿斤,其中全国夏粮产量2856亿斤,增加24.2亿斤,同比增长0.9%;早稻产量546亿斤,增加20.6亿斤,同比增长3.9%,扭转了连续多年下降的趋势。秋粮丰收在即。今年我国加大双季稻种植补贴支持力度,双季稻种植面积扩大,为粮食丰收奠定了基础。与此同时,主要秋粮作物总体长势较好,秋粮生产有望再获丰收。粮食种植结构也在持续优化,优质小麦、优质稻谷种植面积进一步扩大,大豆播种面积持续增加。据农业农村部预计,全年粮食产量有望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将再创历史新高。畜牧业产能正在加速恢复。前三季度全国猪牛羊禽肉产量5251万吨,同比下降4.7%,降幅比上半年收窄6.1个百分点。其中,生猪产能持续恢复。今年各地采取增加资金补贴、保障生产用地等措施推进生猪复产扩能,生猪存栏连续回升。三季度末全国生猪存栏37039万头,比二季度末增长9.0%,自上年四季度以来连续四个季度环比增加;生猪出栏同比降幅明显收窄,前三季度全国生猪出栏36186万头,同比下降11.7%,降幅比上半年收窄8.2个百分点,其中三季度出栏同比由负转正,增长15.1%;前三季度猪肉产量为2838万吨,同比下降10.8%,降幅比上半年收窄8.3个百分点。牛羊生产也基本稳定。前三季度全国肉牛出栏3093万头,比上年同期减少43万头,下降1.4%;牛肉产量450万吨,减少8万吨,下降1.7%;牛奶产量2329万吨,增加175万吨,增长8.1%。三季度末全国牛存栏9572万头,同比增长2.3%,环比增长4.0%。前三季度全国羊出栏21049万只,比上年同期减少733万只,下降3.4%;羊肉产量324万吨,减少6万吨,下降1.8%。三季度末全国羊存栏31217万只,同比下降0.1%,环比增长2.1%。家禽生产保持较快增长态势。前三季度全国家禽出栏107.9亿只,比上年同期增加5.9亿只,增长5.8%;禽肉产量1639万吨,增加100万吨,增长6.5%;禽蛋产量2493万吨,增加121万吨,增长5.1%。三季度末全国家禽存栏67.2亿只,同比增长7.5%,环比增长17.1%。农产品出口降幅持续收窄前三季度,我国农产品出口额为544.4亿美元,同比下降2.7%,降幅比上半年收窄1.0个百分点,连续2个季度收窄。我国优势农产品积极克服疫情影响,出口状况逐步好转。前三季度,水海产品出口同比下降10.8%,分别比1月至3月、1月至6月累计降幅收窄7.2个和5.7个百分点;鲜、干水果及坚果保持快速增长态势,同比增长22.7%。前三季度,我国谷物及其制品进口额为68.7亿美元,同比增长45.7%,增速比上半年上升24.4个百分点,呈大幅上升态势。其中,小麦、玉米、高粱进口呈快速增长态势。数据显示,小麦进口17.1亿美元,同比增长157.3%,增速比上半年上升73.1个百分点;玉米进口14.3亿美元,同比增长68.8%,增速上升52.9个百分点;高粱进口8.2亿美元,同比增长481.2%,增速虽不及上半年但仍呈快速增长态势。与此同时,大麦的进口也呈快速回升态势,前三季度大麦进口10.8亿美元,同比下降12.7%,降幅比上半年收窄19.1个百分点。稻谷及大米进口需求总体平稳,前三季度进口8.8亿美元,同比下降1.3%,而上半年为同比增长2.8%。谷物及其制品进口的快速攀升主要在于国内养殖业快速回升,玉米等饲料用粮需求增加、价格上涨进而带动粮食进口需求的增加。农产品生产价格涨幅回落三季度,农产品生产价格同比上涨14.8%,涨幅比二季度回落6.3个百分点,涨幅连续两个季度回落。农产品生产价格涨幅的回落主要与畜牧业特别是生猪价格涨幅回落有关。从主要农产品来看,猪、牛价格涨幅均不同程度回落,活羊价格涨幅基本持平。三季度生猪生产价格同比上涨59.0%,涨幅回落30.3个百分点;活牛生产价格上涨8.9%,涨幅回落3.7个百分点;活羊价格上涨10.3%,涨幅基本持平(微升0.1个百分点)。蔬菜价格上涨较快。三季度蔬菜价格上涨9.1%,而二季度为同比下降3.2%。从三大主粮看,玉米价格快速上涨,稻谷价格温和上涨,小麦价格有所回落。数据显示,三季度玉米价格同比上涨8.5%,涨幅比二季度上升3.7个百分点;稻谷上涨2.3%,涨幅上升1.1个百分点;小麦价格下跌1.2%,而上季度为上涨1.8%。生猪价格冲高回落,猪料比总体高于二季度。三季度,猪料比为13.41∶1,比二季度有所回升,但低于此轮“猪周期”的最高水平。分月来看,生猪价格呈现先涨后跌走势。7月由于生猪出栏大幅收窄,市场供应趋紧,加之上涨的价格激发养殖户惜售情绪,进一步推高市场价格,6月第4周生猪价格为每公斤33.77元,8月第1周升至37.44元。之后,随着生猪出栏量的增加,供求紧张局面有所缓和,生猪价格逐步回落,9月第4周降至每公斤35.15元。虽然生猪产能的恢复平抑了生猪价格上涨态势,但对饲料需求的增加导致饲料价格持续攀升。7月第1周饲料价格为每公斤2.61元,9月最后一周升至每公斤2.82元。总体来看,生猪养殖盈利水平有所下降。从后期走势来看,我国通过生猪规模化标准化养殖,加大政府补贴力度,以及龙头企业带动等方式加快生猪产能的恢复,生猪供给形势持续改善,预计生猪价格或将稳步下行。务农收入增速持续回升随着国内疫情防控向好态势持续巩固,餐饮等行业的防疫限制措施逐步放宽,居民外出就餐消费回升,居家消费减少,粮油、食品零售额增速回落至疫情前水平。前三季度,反映最终消费的粮油、食品零售额为11109.7亿元,同比增长10.6%,增速比二季度回落2.3个百分点,但增速与上年同期持平,零售终端食品需求接近疫情前水平。务农收入增速持续回升。前三季度,农村居民人均经营净收入为3788元,同比名义上升4.5%,比上半年增速上升2.7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297元,增长5.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6%,而上半年为同比下降1.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名义增速快于城镇居民3.0个百分点,实际增速快于城镇居民1.9个百分点。养殖业带动农业投资持续加速。前三季度,农林牧渔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5.3%,增速比上半年上升9.8个百分点。其中,受生猪养殖投资需求的带动,畜牧业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加速,前三季度达80.0%,比上半年累计增速上升31.9个百分点;农业(种植业)、渔业固定资产投资均不同程度好转,前三季度投资同比分别下降6.6%和17.8%,比上半年降幅分别收窄4.3个和10.2个百分点;林业固定资产投资由增转降。财政加大支农力度。政府加大“三农”支持力度,重点支持农业发展短板,支农财政资金增速持续加快。前三季度,财政农林水支出15916亿元,同比增长9.9%,比上半年上升2.0个百分点。前三季度,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为人均22886.7元(可比价),同比增长5.6%,增速比二季度上升1.4个百分点,趋近疫情前增长水平。总体来看,三季度,在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的积极作用下,农业经济延续恢复性增长态势,种植结构持续优化,生猪产能持续恢复,农业投资快速增长,农产品贸易持续改善,农民收入稳定增长。从未来预期看,全年粮食有望再获丰收,为稳定市场预期、确保粮食安全奠定坚实基础;同时,随着生猪产能恢复政策的积极落实,猪肉供求形势将进一步好转,农产品价格涨幅有望继续回落。然而,疫情在全球多地反弹,产业链供应链再次受阻,加之多国限制甚至停止粮食出口,国际农产品市场运行的不确定性持续增加。综合来看,四季度农业景气有望延续回升态势,明年一季度由于疫情造成同比基数较低的影响,景气指数会有明显回升。经模型测算,2020年四季度、2021年一季度农经景气指数分别为99.8和101.2,农经预警指数分别为83.3和86.7,预警灯号有望回升至正常的“绿灯区”运行。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依然复杂严峻,我国农业现代化水平较低、规模化程度不高、农产品品种结构不合理、抗风险能力较弱等深层次矛盾问题依然突出。为确保我国农业稳步发展,需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毫不放松抓好粮食生产,不断夯实农业稳产保供能力,打牢农业发展基础。(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趋势研究院 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来源:经济日报
更多详情请调查结果显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电子商务平台等新业态参与度明显高于普通农户,且电商销售金额可观。发展农业新业态,会促使农业经营主体减少农药投入,增加农膜和劳动投入;能使经营主体获得更多收入,且对产品品质追求有所上升。目前,西部地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参与生态循环生产模式概率最高。同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负责人受教育水平越高,参与农业新业态生产方式的概率越大。影响经营主体参与农业新业态的因素各有不同,如对电商的参与程度更易受新技术采纳能力、政策认知情况、区位因素和主体类型影响。当前,我国农业现代化不断向纵深发展,农业产业分工不断细化,传统的农业产业、行业概念难以描述这种发展状态,于是,业态一词被引入农业经济研究中。农业新业态是现代农业发展到一定阶段,通过产业创新与融合而产生的不同于传统业态的农业新型产业形态。当前农业新业态的“新”,最突出特征表现在技术进步、农业多功能拓展以及新要素价值凸显。新型主体参与新业态程度高于普通农户分析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及农户对休闲观光农业、电商销售以及生态循环生产模式三种新业态的参与程度发现,虽然目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参与农业新业态程度还不高,但无论参与度还是销售额均远高于普通农户。2017年参与休闲观光农业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179家,占总样本的6.12%。尽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中参与休闲观光农业的比重较低,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通过休闲农业获得的销售金额已经有相当规模。在所调查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中,平均销售金额为14.25万元。在四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中,休闲观光农业参与程度从高到低依次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分地区来看,东部地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参与休闲观光农业的概率最高,西部地区次之,中部地区最低。2017年参与电商销售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348家,占总样本的11.92%。虽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中参与电商销售的比重不高,但其通过电子商务平台获得的销售金额可观。在所调查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中,平均销售金额为26.07万元。在四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中,电商销售参与程度从高到低依次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相比而言,普通农户参与程度最低。分地区来看,西部地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参与电商销售的概率最高,东部地区次之,中部地区最低。2017年参与生态循环生产模式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214家,占总样本的7.44%。参与生态循环生产模式的农户有8户,占农户总样本的1%。在所调查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中,平均销售金额为15.08万元。在四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中,电商销售参与程度从高到低依次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分地区来看,西部地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参与生态循环生产模式的概率最高,东部地区次之,中部地区最低。参与休闲农业受负责人教育水平影响大通过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及普通农户参与休闲观光农业、电商销售、生态循环生产模式、农产品加工、有机农业影响因素分析得出,当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负责人多为中年男性,文化程度不高且大多不信仰宗教;大多没有外出务工、参军或担任干部经历;未接受过非农职业教育;对新鲜事物(新品种、新设备、新技术)有一定接受能力,但缺乏改变原有生产方式的强烈意愿,因而对相关政策了解较少。因此,在农业新业态发展过程中,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负责人偏好农产品加工业。调查发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负责人受教育水平越高,对参与农业新业态的抵触情绪越低;接受的新事物(新品种、新设备、新技术)越多,参与农业新业态生产方式的概率越大;不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农业新业态相关扶持政策并不敏感。与东部地区相比,中西部地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参与农业新业态概率较低,其中,中部地区参与概率降低幅度尤为显著;与农户相比,家庭农场与种养大户参与农业新业态概率较高,其中,家庭农场概率增加幅度最为显著。分经营形式看,在负责人受教育水平、接受新事物能力、区位因素、农业经营主体类型和政策认知情况等5个影响因素中,休闲观光农业的参与程度更多受负责人教育水平影响;电商销售的参与程度更多受新技术采纳能力、政策认知情况、区位因素和主体类型影响;生态循环生产模式的参与程度更多受新事物采纳能力和区位因素影响;农产品加工业的参与程度更多受主体类型影响;有机农业的参与程度更多受新技术采纳能力和主体类型影响。参与新业态有助减少农药投入通过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及农户休闲观光农业、电商销售、生态循环生产模式、农产品加工、有机农业的参与情况对自身农业生产影响分析发现,尽管农业新业态参与情况对总投入的影响不一,但显而易见的是,参与农业新业态会促使农业经营主体减少农药投入,增加农膜和劳动投入。农业新业态参与情况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业生产投入金额的影响并未呈现统一趋势。就合作社而言,未参与农业新业态的亩均农业生产投入仅次于电商销售的生产方式;就粮食作物来看,无论参与何种农业生产经营行业,家庭农场亩均农业生产投入均高于种养大户,普通农户最低;就经济作物来看,总体上家庭农场亩均农业生产投入高于种养大户,普通农户最低。但是,就不同生产经营行业具体而言,这个趋势并不一致,普通农户参与有机农业的亩均农业生产投入最高,家庭农场和种养大户参与休闲观光农业的亩均农业生产投入最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参与农业新业态经营会减少亩均农药投入。从经营形式看,仅有休闲观光农业和电商销售的亩均农药投入高于未参与农业新业态的经营主体。从作物上看,经济作物亩均农药投入远高于粮食作物。从主体上看,种植粮食作物时种养大户亩均农药投入略高于家庭农场,远高于普通农户;种植经济作物时恰好相反,普通农户亩均农药投入最高,其次为家庭农场,种养大户最低。参与农业新业态生产会增加亩均农膜投入。分不同作物来看,粮食作物种植大多不需要使用农膜,经济作物亩均农膜投入较高。分不同主体来看,合作社亩均农膜投入最高,在种植粮食作物时,家庭农场亩均农膜投入高于普通农户,种养大户最少;在种植经济作物时,普通农户亩均农膜投入略高于家庭农场,种养大户最少。参与农业新业态会增加经营主体工作量,即每亩土地要投入更多劳动。在种植粮食作物时,家庭农场参与休闲观光农业、种养大户参与电商销售、普通农户参与休闲观光农业和电商销售时,所需投入的劳动最多;在种植经济作物时,家庭农场参与生态循环生产模式、种养大户参与休闲观光农业、普通农户参与有机农业时,所需投入的亩均劳动最多。在经营畜牧产品时,种养大户在农业生产中需要投入的劳动比家庭农场多,普通农户这种传统的农业经营方式所需劳动最少。但是,在经营其他产品时,家庭农场在农业生产中需要投入的劳动比普通农户多,种养大户这种新型农业经营方式所需劳动最少。除了普通农户和种养大户经营其他产品时从事农产品加工的劳动投入最多外,在其他情况下,各主体参与生态循环生产模式时需要投入的劳动量最大。参与新业态能提升品质与收入水平通过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及农户休闲观光农业、电商销售、生态循环生产模式、农产品加工、有机农业的参与情况对自身农业生产产出方面的分析发现,参与农业新业态使农业经营主体获得了更多收入,且对产品品质的追求有所上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参与农业新业态会提高收入水平。从不同的创新农业经营形式看,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和涉农企业从事农产品加工的收入最高,从事生态循环生产模式和有机农业的收入较低;普通农户从事休闲观光农业的收入最高,从事农产品加工的收入最低。参与农业新业态使得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产品品质的追求有所上升,具体表现为参与农业新业态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拥有农产品认证、自有品牌和注册商标的平均数量都较高;但是,对于传统农业经营主体农户而言,参与农业新业态经营反而会减少其农产品认证数量。新业态需与“绿色兴农”进一步结合根据调查结果,本报课题组建议,首先,各地应结合自身区位因素与资源状况,发展适合当地特有情况的农业新业态经营方式。根据农业新业态自身情况与本报告中各区域对农业新业态的偏好情况来看,东部地区适宜发展休闲观光农业,西部地区适宜发展生态循环生产模式、有机农业、农产品加工和电商销售。这种方式的形成是市场选择的结果:一方面,这种选择是在当地资源分布情况、交通运输情况、生物多样性情况、自然变化情况等因素影响下作出的;另一方面,这也是当地农业经营主体多年来探索的可持续经营形式。其次,各类农业经营主体应发展适合自身特点的农业新业态经营方式。各类农业经营主体之所以选择不同种类的农业新业态经营方式,同样也是一个市场选择的过程。负责人受教育程度、对政策认知情况和对新事物采纳能力显著影响着农业经营主体参与休闲观光农业、电商销售、生态循环生产模式和有机农业4种经营形式,农业经营主体的类型也显著影响着电商销售、农产品加工业和有机农业经营。因此,在负责人考虑是否经营农业新业态、经营何种农业新业态时,首先对自身要有较为全面深刻的认知与评价,并以此为参考,选择适宜自身发展的新业态形式。再次,农业新业态发展要和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的“绿色兴农”要求以及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的“推动农业农村绿色发展”要求进一步结合。发展农业新业态有助于提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收入,因而会促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参与农业新业态经营。尽管参与农业新业态具有降低化肥和农药投入、提高农产品品质的作用,但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农膜投入,这不利于实现农业绿色发展“投入品减量化、生产清洁化、废弃物资源化、产业模式生态化”的要求。因此,需推进废弃农膜回收和再利用,有效减少农膜使用量。同时,还要进一步推动有机肥替代化肥、畜禽粪污处理、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和病虫害绿色防控等行动,进一步减少农药和化肥使用量,减少农业面源污染,真正实现“一手抓经济发展,一手抓生态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趋势研究院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课题组)来源:经济日报
封面人物:辉山控股集团董事长 杨凯三农日报第553期今日名言:逆风的方向,更适合飞翔。我不怕万人阻挡,只怕自己投降。——佚名看三农日报,发现更大的产业!「要闻」1、农业农村部: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坚持延包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的意见》发布,明确了长久不变的政策内涵,归纳起来就是“两不变、一稳定”:保持土地集体所有、家庭承包经营的基本制度长久不变,确保农民集体有效行使土地所有权、集体成员平等享有土地承包权;保持农户依法承包集体土地的基本权利长久不变,家庭经营在农业生产经营中居于基础性地位;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有权依法承包集体土地,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能剥夺和非法限制;保持农户承包地稳定,农民家庭是土地承包经营的法定主体,发包方及其他经济组织或个人不得违法调整其承包地。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应坚持延包原则,不得将承包地打乱重分,确保绝大多数农户原有承包地继续保持稳定。《意见》又进一步做了明确。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农村土地承包关系从第一轮承包开始保持稳定长达七十五年,这是实行“长久不变”的重大举措,也是具体体现。2、农业农村部:发布《2019中国奶业质量报告》11月27日,农业农村部发布了《2019中国奶业质量报告》,《报告》显示,2018年生鲜乳抽检合格率99.9%,乳蛋白、乳脂肪等营养指标和菌落总数等卫生指标达到发达国家水平,违禁添加物抽检合格率连续10年达到100%。据介绍,我国生鲜乳质量监测计划已经连续10年组织实施,建立了婴幼儿配方乳粉奶源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农业农村部表示,未来在加强监管的同时,努力提高奶牛的生产效率,提高生鲜乳质量“产出来”的水平。「地方大动作」3、重庆市拟立法鼓励商业性金融机构开展农业机械融资租赁业务11月26日,在市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上审议了《重庆市农业机械化促进条例(修订草案)》,修订草案提出,鼓励商业性金融机构开展购置农业机械信贷服务和农业机械融资租赁业务,对农民和农业机械作业服务组织提供资金支持。建立和完善农业机械保险制度,将农业机械保险纳入本市政策性农业保险范围。鼓励各类保险机构研究开发适合本市农业机械特点的保险产品。4、河北省出台《特色种业发展推进方案》日前,从河北省农业农村厅获悉,为切实推进全省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该省制定了《特色种业发展推进方案(2019-2022年)》,指出到2022年,做大做强10个优势明显、特色鲜明、竞争力强的特色种业,其中节水小麦和强筋小麦、谷子、马铃薯、鲜食玉米继续保持全国领先地位;高油酸花生、双高大豆、甘薯、食用菌、中药材、瓜菜种苗达到国内先进;初步建立现代种业科技创新体系。「产业新势力」5、报告:农业经理人预估超286万人近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农业经理人就业景气现状分析报告》,《报告》指出,按每经营主体配置1人测算,农业经理人从业人员预估超过286万人,遍布在全国各地的乡镇和村组。从发展趋势来看,《报告》指出,农业经济合作组织将以年增幅10%以上的速度发展。预计未来5年中国对农业经理人的需求总量将达到150万左右。6、数据显示:我国蜜蜂产品居世界前列我国是世界蜜蜂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也是世界第一养蜂大国,蜂群规模约920万群,占世界蜂群总数的13%。其中,西方蜜蜂约600万群,中华蜜蜂约320万群。2018年,我国蜂蜜产量约54.25万吨,蜂王浆产量约2820吨,蜂胶毛胶产量约700吨。蜜蜂产品总量位居世界前列。7、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是现代农业发展基本规律从世界范围看,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是现代农业发展基本规律。美国农业劳动力只占总劳动力2%左右,但为农业提供服务,如农机作业、产品加工、运输,以及供销、仓储、市场信息等服务的人数却占整个劳动人口的10%以上,大大超过直接从事农业的人口。在我国,农业生产托管是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重要业态,近年来颇为流行。截至2018年底,全国农业生产托管面积为13.84亿亩次,比上年增加52.7%,提供农业生产托管服务的服务组织数量37万个,服务对象4630.17万个,其中小农户4194.37万户,占服务对象总数的91%,并涌现出多种服务模式。8、数据显示:生鲜仍有巨大发展空间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生鲜电商的渗透率已从2009年的0.1%提高至了3.7%。然而,尽管生鲜电商的渗透率正在不断攀升,但是相对其他品类产品,生鲜电商渗透率仍处于十分落后的水平。例如,电子消费、消费电器、服饰及鞋类以及美容与个人护理的电商渗透率均超过了25%,远远高于生鲜电商。可见,生鲜电商未来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9、数据显示:现代农业市场规模可达万亿级目前,我国农村有9亿人口,占据全国人口70%,农业人口7亿占产业总人口50%。1949年我国人均粮食占有量仅为209公斤,2018年增加到470多公斤,人均占有量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农业科技对粮食安全的贡献率达到了60%。有资料显示,中国每年农产业及食品总规模为9.3万亿,农资总市场为2.2万亿。2014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26.2万亿(其中电商13亿)),农业产业链占据了半壁江山。超过10万亿的农业市场规模下,预计其现代农业市场规模可达万亿级别。10、小农户发展机遇:定制农业随着互联网的兴起,越来越多的小农户开始从事“定制农业”。一直以来,农民生产的农产品都是随行就市,由于市场行情变幻莫测,大多增产却不一定增收。而私人订制则不同,它类似于“量身订制”的市场经济模式,没有太大的经济风险,也不会出现农产品滞销的情况,这样就实现了农产品从传统的自产自销到产品订制、定向销售的转变,也为农民增产增收拓宽了道路。而且,农产品经过农户、批发市场、零售商等多种“手续”,再到买家手中,其中仅在管理和摊位费上就多消耗了许多。产品的新鲜度也大打折扣。而“定制农业”,就能免去其中的步骤,订单式种植,农户也避免了产品滞销。并且,小农户规模小,管理可以更加精细,进行差别化的种植,买家更愿意多花钱定制食物。因此,小农户更加适合“私人定制”的销售模式。11、报告:立体化农业资源监测系统将构建完成《报告》展望了未来中国数字乡村发展。随着遥感监测、物联网、5G等技术的普及和应用,“天空地”一体化的立体化农业资源监测系统将构建完成,国家宏观监测、预警、服务和宏观决策能力将有大幅度提升。数字化技术打通数据链、重构供应链、提升价值链,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以数据驱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现代农业将跨越一个新的台阶。「公司情报」12、家家悦2.1亿投资快乐真棒 进军安徽市场日前,家家悦晚间公告称,公司与安徽快乐真棒商贸集团有限公司、戴文、刘永红及淮北市乐新商贸有限公司签署了《关于淮北市乐新商贸有限公司之投资协议书》。公司拟以自有资金投资2.1亿元,通过受让股权及增资方式收购重组后的乐新商贸75%股权。本次交易,家家悦拟以自有资金2.1亿元收购重组后标的公司75%股权,其中受让股权对价款7000万元,对标的公司增资1.4亿元。家家悦表示,标的公司位于安徽省北部的淮北市,邻近山东省,从地理及区位上符合公司超市业务发展的布局。13、安厨:用数据基因注入农业大脑日前,安厨数字乡村解决方案在萧山区浙江新农都会展中心开幕。据了解,安厨数字乡村解决方案是以建立农业农村大数据中心为核心,以建设符合农业农村实际业务需求的应用为导向,以解决农业农村现有问题为出发点,以农业农村信息化系统为依托,以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为抓手,以全方位把握农业农村数据资源为目的,从而实现用数据说话、用数据监管、用数据决策、用数据创新。目前,安厨农业农村大数据项目已先后落地接轨至平湖、衢州、文成等县(市)的农业农村数字产业化及产业数字化融合发展。14、京东生鲜与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昨日,在2019年中国水产品电商消费论坛暨京东平台推广发布会上,京东生鲜与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深入打造立体水产产业带活动,推动水产品企业触网及全渠道发展,促进水产品消费。根据约定及双方优势,京东生鲜联合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合作将在营销推广、商家赋能、政府合作、物流赋能等四个层面展开,并以罗非鱼为试点进行样板打造。「观点」15、张红宇:资本主要聚焦农业生产端与农业服务端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副院长张红宇分析说,当前大量工商资本纷纷投身农业,主要有两大方向。一部分聚焦农业生产端,如万达、万科、阿里巴巴等企业都开始在农业领域布局。另一部分则聚焦农业服务端。这些企业通常在全国布局,建立技术服务中心,提供农业生产性托管服务,帮助农民提高产品品质,打造品牌。16、程萍:智慧农业已经到来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校长程萍表示,当前以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人工智能和物联网也成为农业发展的新引擎,在全球掀起一场现代信息技术与农业深度跨界融合的新农业革命。可以说,智慧农业是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式发展的最佳方式,智慧农业时代已经到来。17、杨法谊:用美学撬动农业高质量转型“用美学理念引领,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农业和农产品从传统走向了时尚、从低端市场走向了高端市场、从‘为胃服务’走向了‘为舌尖和健康服务’。”某县域农业农村局局长杨法谊认为,更重要的是农业美学还催生出大批农业新业态和新产业,让农村走出了一条田园景观化、村庄民俗化、农产品绿色化的农业高质量发展新路。本文由农侠会整理编辑!
中经农业经济景气监测预警结果显示,2019年一季度,中经农业经济景气指数为99.4,比2018年四季度回落1.1点,比上年同期低1.6点。中经农业经济预警指数为80.0,比2018年四季度低6.7点,由“绿灯区”回落至“浅蓝灯区”。一季度,农业生产略有回落,农业生产结构持续优化;财政支农力度持续加大;粮油食品零售平稳增长。但在乡村振兴战略框架下,农业投资增速明显回落不利于农业持续健康发展,应予以关注。从未来预期看,农业生产有望保持平稳增长。随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深入推进,国家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农业农村改革不断深化,产业融合向纵深发展,农民收入有望继续保持平稳增长。未来农业景气有望有所回升。中经农业经济景气监测预警结果显示,2019年一季度,中经农业经济景气指数(以下简称农经景气指数)为99.4,比2018年四季度回落1.1点,比上年同期低1.6点。中经农业经济预警指数(以下简称农经预警指数)为80.0,比2018年四季度低6.7点,由“绿灯区”回落至“浅蓝灯区”。农经景气指数有所回落在构成农经景气指数的6项指标中,与上年四季度相比,财政农林水支出增速有所上升,农业生产、务农收入、农产品出口、农业投资和农业劳动生产率增速均有所回落。进一步剔除随机因素后的农经景气指数(农业经济景气指数走势图中的蓝色曲线)为99.3,与保留随机因素的农经景气指数基本持平(略低0.1点)。预警指数回落主要与农产品外贸走弱有关。在构成农经预警指数的10项指标中,位于“绿灯区”的有6项指标,分别为第一产业增加值、农村居民人均经营净收入、农产品生产价格指数、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逆转)、农林水财政支出和猪料比;位于“浅蓝灯区”的有2项指标,为谷物及制品进口额和粮油食品零售额;位于“蓝灯区”的有2项指标,为农产品出口额和农林牧渔业固定资产投资额。从灯号变动情况来看,一季度农产品出口额从“浅蓝灯”降至“蓝灯”,谷物及制品进口额从“绿灯”降至“浅蓝灯”;其它8项指标灯号均未发生变动。农业生产略有回落2019年一季度,第一产业增加值8769.4亿元,同比增长2.7%,增速比2018年全年回落0.8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回落0.5个百分点,农业生产略有回落。夏粮苗情基础良好,种植结构持续优化。数据显示,河北、山西、江苏、安徽、山东、河南、湖北和陕西八个冬小麦主产区长势总体正常,苗情基础好于上年。大豆种植面积增长明显,玉米种植面积下降较多。受“扩大豆”政策影响,全国大豆意向种植面积增长16.4%,吉林、黑龙江、辽宁和内蒙古大豆意向种植面积分别增长37.0%、28.4%、14.2%和14.1%。全国玉米意向种植面积下降3.1%,黑龙江、吉林和辽宁分别下降15.8%、2.7%和2.2%。小麦、稻谷、马铃薯种植面积略有下降。小麦种植面积比上年下降0.8%;稻谷意向种植面积比上年下降0.2%;受2018年马铃薯价格下跌影响,马铃薯意向种植面积减少0.7%。畜禽生产有降有增生猪出栏存栏均有减少,猪肉产量下降。一季度全国生猪出栏1.88亿头,比上年同期减少1014万头,同比下降5.1%;猪肉产量1463万吨,减少80万吨,同比下降5.2%。其中,东北地区生猪出栏下降尤为明显,同比下降12.0%;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生猪出栏分别同比下降7.5%、5.4%和0.7%。受非洲猪瘟影响,生猪存栏明显减少。3月底全国生猪存栏3.75亿头,同比减少4199万头,下降10.1%;比上年末减少5292万头,环比下降12.4%。其中,能繁母猪存栏3801万头,同比减少487万头,下降11.4%;比上年末减少460万头,环比下降10.8%。牛羊禽产品产量有所增加,存栏基本保持稳定。一季度全国肉牛出栏1111万头,同比增长1.6%;牛肉产量167万吨,同比增长1.7%;羊出栏7171万只,同比增长1.3%;羊肉产量104万吨,同比增长1.4%;家禽出栏34.52亿只,同比增长1.9%;禽肉产量518万吨,同比增长2.1%;禽蛋产量794万吨,同比增长2.3%。3月底全国牛存栏9062万头,同比增长0.3%;羊存栏2.99亿只,同比下降0.3%;家禽存栏54.97亿只,同比增长1.4%。奶业振兴计划深入实施,一季度牛奶产量达625万吨,同比增长2.0%。农产品出口由增转降一季度,我国农产品出口额为172.2亿美元,同比下降3.1%。其中,占比较大的水海产品出口额同比下降2.2%;蔬菜出口额同比下降9.8%,降幅比2018年全年扩大5.7个百分点。从月度数据看,1月份至3月份农产品出口额分别同比增长0.4%、下降25.6%和增长12.2%。粮食进口降幅扩大一季度,我国谷物及其制品进口额为16.2亿美元,同比下降9.5%,降幅比2018年全年扩大3.1个百分点。主要受对美国高粱加征进口关税影响,一季度我国几乎未进口高粱。大麦进口额同比上升22.9%;稻谷和大米进口额同比下降23.2%,降幅扩大11.3个百分点;小麦进口额同比上升70.9%;玉米进口额同比增长84.1%,增速比2018年全年回升53.4个百分点。农产品生产价格由涨转跌一季度,农产品生产价格同比下跌1.7%,上年四季度为同比上涨0.3%。一季度,农业产品和林业产品生产者价格略有上涨,涨幅分别为2.0%和0.5%;畜牧业产品价格下跌明显,跌幅为5.3%;渔业产品跌幅为2.8%。蔬菜同比上涨2.5%、水果上涨6.2%、活牛上涨3.8%、活羊上涨13.0%;生猪同比下跌8.8%、禽蛋下跌7.3%。一季度,三大主粮价格呈现“一涨两跌”运行特点。其中,玉米价格同比上涨2.9%,涨幅比上年四季度回落0.4个百分点;稻谷价格同比下跌5.0%,跌幅比上年四季度扩大1.4个百分点;小麦价格同比下跌0.6%,上年四季度为同比上涨2.7%。一季度,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同比上涨2.7%,涨幅比2018年全年回落0.4个百分点。其中,价格波动幅度较大的有化学肥料、农机用油、农药及农药器械、仔畜幼禽及产品畜。一季度,化学肥料价格同比上涨4.7%,涨幅比2018年全年回落2.7个百分点;农机用油价格同比下跌1.6%,2018年全年为同比上涨2.6%。农药及农药器械价格同比上涨5.3%,涨幅比2018年全年扩大0.5个百分点;受生猪价格环比持续上涨影响,仔畜幼禽及产品畜价格同比上涨2.7%,2018年全年为同比下降10.5%。食品需求持续快速增长一季度,反映最终消费的粮油、食品零售额为3627.7亿元,同比增长10.6%,增速比2018年全年提升0.4个百分点。剔除价格因素后,粮油、食品零售额实际同比增长8.0%,实际增速与2018年全年基本持平。务农收入增速有所下降一季度,农村居民人均经营净收入为1535元,同比名义增速为5.9%,比2018年全年低0.7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600元,比上年名义增长8.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9%,比2018年全年高0.3个百分点,实际增速高于GDP增速0.5个百分点,高于城镇居民1.0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比由上年同期的2.55∶1下降至2.53∶1,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继续缩小。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在一定程度上与外出务工工资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快速增长有关。一季度,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名义增速达9.0%,财产性净收入增速达10.1%。农业投资增速明显下滑一季度,农业固定资产投资额同比增长2.8%,增速比2018年全年明显回落9.5个百分点,比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低3.5个百分点,近年来首次低于第二产业4.2%、第三产业7.5%的投资增速。财政支农力度持续加大一季度,财政农林水支出4180亿元,同比增长14.6%,增速比2018年全年回升4.7个百分点。农业劳动生产率增速降低一季度,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为人均4306元(可比价),同比增长4.2%,增速比2018年全年回落1.9个百分点,比农业生产增速高1.0个百分点。农业景气有望回升一季度,农业生产略有回落,农业生产结构持续优化;财政支农力度持续加大;粮油食品零售额平稳增长。但是,在乡村振兴战略框架下,农业投资增速明显回落不利于农业持续健康发展,应予以关注。从未来预期看,农业生产有望保持平稳增长。随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深入推进,国家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农业农村改革不断深化,产业融合向纵深发展,农民收入有望继续保持平稳增长。未来农业景气有望有所回升。经模型测算,2019年二季度和三季度农经景气指数分别为99.7和100.0,农经预警指数分别为83.3和83.3,农业经济景气总体稳中有升。同时,也要看到,农业投资增速明显下滑以及诸多不确定性因素仍是农业高质量发展面临的挑战。因此,建议一要健全多元投入保障机制,解决农业投资项目资金难题;二要统筹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构建农业对外开放新格局;三要强化农业科技支撑,提升农业科技创新水平。近年来,各级财政持续加大对农业农村的支持力度,但社会资金投入相对不足。在财政支农投入总量稳步增长的基础上,如何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拓宽资金筹集渠道、吸引社会资本是解决农业投资项目资金难题的关键因素。一是要积极打造涉农资金整合平台,建立涉农资金整合协商机制,避免涉农资金碎片化和低效化,最大限度发挥涉农资金的合力。二是因地制宜,建立项目合理回报机制吸引社会资本投向农业农村,如探索政府和社会资本股权合作方式,提高社会资本的投资回报率等方式撬动社会资本。我国是农产品贸易大国,也是农产品进口第一大国,但当前国际农产品贸易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仍较为突出。因此,在增加农产品进口的同时,一方面要扩大中国优势农产品出口,健全我国农业贸易政策体系,实施特色优势农产品出口提升行动,推动高附加值农产品出口,带动中国农民增收;另一方面要积极推动农业“走出去”,提高利用国外农业资源的能力,创新对外投资方式和海外运营模式,提升我国农业在全球农业价值链中的地位。目前,我国在“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开展的农业投资合作项目超过650个,投资存量达94.4亿美元。农业发展新动能依托创新驱动的科技进步,农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也需要科技的引领和支撑。应强化现代农业产业科技体系建设,支持各类创新主体大力发展产业科技;强化现代农业生产科技体系建设,支持现代种业科技,大力实施农业标准化战略;强化农业经营科技体系建设,依靠科技创新提升产业和产品的信息化水平。(经济日报中国经济趋势研究院 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