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趋势研究院 中国农业大学国家农业农村发展研究院1980-2019城乡居民收入(元)2019年畜禽产品生产价格指数2019年,党中央、国务院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方针,各地各部门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对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扎实推进“三农”工作。这一年,我国农业总体增长态势良好,农民生活水平持续改善,内外部市场运行环境总体平稳,农业现代化向纵深发展。宏观形势稳中向好,农民增收势头不减 2019年,中国第一产业增加值达到70467亿元,比2018年实际增长3.1%。按当年价格计算,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7.1%,在国民经济中占比较2018年下降0.1个百分点,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一至四季度,第一产业增加值(当季值)分别为8769亿元、14438亿元、19798亿元和27462亿元,按当年价格计算,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2.7%、3.3%、2.7%和3.4%,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8%、3.4%、4.1%和5.7%。中国农业的稳定增长得益于科技的不断进步。2019年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9.2%,高于2018年的57.5%。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70%,主要农作物自主选育品种提高到95%以上,这是我国大力推进科教兴农取得的显著成效,是我国在生物种业、重型农机、智慧农业、绿色投入品等领域自主创新的结果。同时,我国农业供给侧改革不断深化,农业绿色发展取得实效,产地环境逐步改善,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发展战略得到有力推进。2019年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大关,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0733元,较2018年增加2505元,实际增长5.8%。其中,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021元,实际增长6.2%,比城镇增速高出1.7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比由2018年的2.69:1缩小至2019年的2.64:1。从收入结构看,农村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6583元,占总收入比重为41.09%;人均经营净收入5762元,占比35.97%;人均财产净收入377元,占比2.35%;人均转移净收入3298元,占比20.59%。2019年,脱贫攻坚取得显著成效。全国共实现1109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344个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即“国定贫困县”)脱贫摘帽,贫困发生率降低到0.6%,较2018年底下降1.1个百分点。“三区三州”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到2019年末已减至43万,贫困发生率降至2%。目前,全国尚未摘帽的国定贫困县只剩52个。贫困地区农村居民收入增长迅速。2019年,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1567元,比2018年增长8.0%,增速高于全国农村1.8个百分点。从结构上看,2019年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4082元,转移净收入3163元,财产净收入159元,此三项收入的增速均快于全国平均水平;经营净收入4163元,增速高于2018年同期水平。从贡献率看,工资、经营、财产、转移各项收入对贫困地区农村居民增收的贡献率分别为38.0%、23.0%、1.9%和37.1%。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1443元,增速高于全国农村平均水平。总的来看,当前中国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易地扶贫、生态扶贫等措施陆续落地见效,东西协作、央地帮扶等扶贫机制有效开展,切实减轻了贫困地区的负担,改善了贫困人口的生产生活条件。粮食产量再创新高,质量安全稳定提升 2004年以来,中国粮食产量已经实现了“十六连丰”,2019年中国粮食总产量达到13277亿斤,比上年增加119亿斤,增长0.9%,比历史最高的2017年增加45亿斤。从品种看,除稻谷产量有所减少外,其他主要粮食作物产量均有所增加。2019年,全国谷物产量12274亿斤,比上年增加73亿斤,增长0.6%。其中,稻谷产量4192亿斤,比上年减少50亿斤,下降1.2%;小麦和玉米产量分别为2672亿斤和5215亿斤,比上年分别增加43亿斤和72亿斤,分别增长1.6%和1.4%。豆类产量426亿斤,比上年增加42亿斤,增长11.0%。其中大豆产量362亿斤,比上年增加43亿斤,增长13.3%。薯类产量577亿斤,比上年增加3.6亿斤,增长0.6%。2019年全国粮食播种面积为17.41亿亩,比上年减少1462万亩,下降0.8%。其中三大主粮(稻谷、小麦、玉米)播种面积稳定在14.38亿亩,低质低效水稻、小麦种植面积适当调减。同时,粮食单位面积产量水平不断提高,2019年全国粮食作物单产每亩762斤,每亩产量比上年增长1.8%。经济作物生产总体稳定。近年来,棉花生产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平稳发展。但由于受到灾害性气候的影响,2019年全国棉花总产量588.9万吨,比2018年减少21.3万吨,下降3.5%;种植面积5008.8万亩,比2018年减少22.8万亩,下降0.5%;单位面积产量117.6公斤/亩,比2018年下降3.1%。从地区来看,棉花种植进一步向新疆棉区集中,产量占全国的84.9%,较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近年来,伴随着种植业结构调整以及农业科技投入力度的加大,农业产业更加追求高质量发展,以提高农业经营的收益率,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2018年底,中国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总数达12.2万个。2019年中国又新认证绿色食品13487个,有机产品2499个,登记农产品地理标志255个。农产品质量安全得到进一步提升和巩固。中国高度重视农产品安全问题,新颁布实施农兽药残留限量标准1152项,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合格率连续5年保持在96%以上。2019年“双随机”抽检力度加大,增加产地、“三前”环节抽检比例,监测指标由2017年的94项增加到2019年的130项,2019年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合格率为97.4%。农业绿色品牌快速发展。2019年已初步构建起农业品牌政策体系,建立了中国农业品牌目录制度,入选300家目录品牌,品牌覆盖面广,品类多样化,展现出品牌的带动能力和旺盛的生命力。生猪产能逐渐恢复,牛羊禽蛋供给充足 受非洲猪瘟疫情等因素影响,2019年猪牛羊禽肉总产量为7649万吨,比上年下降10.2%。2019年全国生猪出栏54419万头,比上年减少14963万头,下降21.6%;猪肉产量4255万吨,减少1148万吨,下降21.3%。2019年全国牛羊生产稳定增长,产量有所增加。其中,肉牛出栏4534万头,比上年增长3.1%;牛肉产量667万吨,增长3.6%;牛奶产量3201万吨,增加127万吨,增长4.1%;羊出栏31699万只,增长2.2%;羊肉产量488万吨,增长2.6%。2019年家禽产品价格持续上涨,养殖效益日益向好,家禽饲养规模持续扩大。2019年全国家禽出栏146.41亿只,增长11.9%;禽肉产量2239万吨,增长12.3%;禽蛋产量3309万吨,增长5.8%。为恢复生猪产能,党中央、国务院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各地狠抓政策落实积极恢复生产。2019年12月,农业农村部组织召开恢复生猪生产保障市场供应工作会议,稳定猪肉市场供应。四季度末,全国生猪存栏31041万头,尽管同比减少11776万头,下降了27.5%,但同三季度末相比增加了366万头,环比增长1.2%,存栏开始止跌回升。由于2018年和2019年是非洲猪瘟暴发的特殊时期,生猪供给大幅减少是2019年的基本面。由于中国对生猪的习惯性消费,叠加季节性和春节需求,市场情绪相对旺盛,从生产和销售来看,价格上涨势头均比较强劲。2019年生猪生产价格涨幅明显,与2018年相比,2019年一季度生猪生产价格指数同比降低8.8%,后三个季度同比分别上涨28.1%、49.3%和109.5%。2019年二元能繁母猪价格一季度同比降低12.7%,后三个季度同比分别上涨10.5%、32.5%和101.4%;2019年22个省份仔猪平均价一季度同比降低1.7%,后三个季度同比分别上涨93.7%、132.9%和289.9%;22个省份生猪平均价一季度同比降低0.8%,后三个季度同比分别上涨46.1%、71.6%和164.0%;22个省份猪肉平均价一季度同比降低2.5%,后三个季度同比分别上涨36.3%、60.3%和136.0%;22个省份猪粮比价一季度同比降低1.6%,后三个季度同比分别上涨45.5%、65.2%和158.4%。受疫情等因素影响,猪肉价格的上涨带动牛羊禽肉、鸡蛋等产品价格不同程度上涨,但市场生产供给比较充足,上涨幅度显著低于猪肉。从2019年各季度数据对比来看,牛羊肉三季度和四季度出现环比上涨态势,肉禽和禽蛋二季度、三季度和四季度均出现环比上涨。2019年,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农业发展的重大决策部署,积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紧抓粮食生产,落实生猪保供稳价政策措施。根据不同农产品的供需情况和产品属性,市场价格分别表现为“基本稳定、稳步上涨、季节性波动”等特征。市场资源互利互促,贸易总量快速增长 2019年国际环境复杂多变,中国积极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统筹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农产品贸易呈现了快速发展态势。2019年中国农产品进出口总额2300.7亿美元,同比增长5.7%。其中,进口额1509.7亿美元,增长10.0%;出口额791.0亿美元,下降1.7%;贸易逆差718.7亿美元,增长26.5%。中国农产品贸易额和贸易逆差均创同期历史新高。除谷物外,几乎所有产品进口增长强劲。其中,畜产品进口362.2亿美元,同比增长27.0%;棉花进口193.7万吨,同比增长19.0%,进口额36.0亿美元,同比增长12.6%;食糖进口339.0万吨,同比增长21.3%,进口额11.2亿美元,同比增长9.0%;食用油籽进口9330.8万吨,进口量同比下降1.3%,进口额384.0亿美元,同比减少8.0%,主要是油菜籽进口量大幅下降了42.5%,但食用植物油进口1152.7万吨,同比增长42.5%,进口额74.1亿美元,同比增长26.4%。值得注意的是,蔬菜、水果、水产品等优势出口产品的进口增长迅速。出口相对乏力,优势出口产品顺差大幅收窄。2019年蔬菜出口155.0亿美元,同比增长1.7%;水果出口74.5亿美元,同比增长4.1%;水产品出口206.6亿美元,同比减少8.0%。水果从2018年开始出现贸易逆差,2019年贸易逆差达到29.1亿美元,比上一年增长1.3倍,尽管水产品保持贸易顺差19.6亿美元,但比上年大幅减少74.1%。受中美经贸摩擦影响,自美国进口农产品由2018年的162.3亿美元回落至141.6亿美元,下降12.8%,对美国出口额下降22.1%。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业合作取得了巨大成效,2019年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产品贸易总额达到608.9亿美元,同比增长16.5%,高出我国农产品总体贸易增速10.3个百分点。其中进口额608.8亿美元,增长23.3%,出口额270.1亿美元,增长9.1%,进出口增速分别高于总体增速13.1和9.8个百分点。未来中国农产品贸易总量仍将保持快速增长,进口增长将主导整个农产品贸易增长,净进口产品种类将不断增加。新型主体蓬勃发展,“三产”融合不断深化 作为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主力军和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政府扶持和社会推动下蓬勃发展。龙头企业带动农业产业化高速发展。首先,全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规模显著扩大。据农业农村部统计,2019年,全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共9.3万家,包括国家重点龙头企业1542家,年销售收入超过1亿元的企业达到8000家,突破100亿元的超大型企业达到70家。其次,全国农业产业化促进了扶贫产业快速发展。2019年,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已培育发展市级以上龙头企业超过1.4万家,全国新认定了299家国家重点龙头企业,扎根贫困地区的企业占23%。尤为突出的是,这些企业中,通过互联网方式销售的收入约占总收入的20%,平均每家企业带动了2万户农户脱贫致富,已成为发展农业农村经济的重要力量。家庭农场、合作社取得高质量发展。根据农业农村部统计,已有60万个家庭农场进入到家庭农场名录。家庭农场在提升农产品数量和质量、农业结构调整以及提高农民收入方面都收效显著。根据农业农村部相关规划,到2022年全国家庭农场数量将有望达到100万家。截至2019年10月底,全国注册登记的农民合作社达到220.3万家,辐射带动了全国近一半农户。农民合作社中的普通农户占成员总数的80.7%,成为推进乡村振兴的骨干力量。农民合作社开展仓储、加工、物流等增值服务,提供产加销一体化服务的占比达53%,平均为每个成员统一购销1.56万元、二次盈余返还1402元。加工服务型合作社增速较快,3.5万家合作社创办加工企业等经济实体,8.7万家拥有注册商标,4.6万家通过农产品质量认证。2019年,全国以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路径,大力开展各类融合模式的实践探索,各地区富有地域特色、承载乡村价值的乡村产业逐渐成长起来。2019年全国规模以上农副食品加工业增加值比2018年增长1.9%,行业估计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达15.5万亿元。各类乡村产业园1万多个,新建设农业产业强镇298个,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2851个,小宗类、多样化的“土字号”“乡字号”知名品牌10万个,龙头企业与农户订单比例达到55%,带动签约农户经营收入超过未签约农户50%以上。在“一村一品”建设的基础上,各地乡村休闲旅游快速发展,2019年共接待游客32亿人次,较上年增加2亿人次,增幅6.7%,共创收8500亿元,较上年增加500亿元,增幅6.25%。2019年全国农产品网络零售额达到3975亿元,比2016年增长了1.5倍。产业发展离不开专业人才,2019年各类返乡入乡创新创业人员累计超过850万人,本乡创新创业人员达3100多万人,87%的创业实体在乡镇以下。通过产业融合发展,盘活了农村闲置资源,延长了产业链,完善了利益联结机制,创新了农民增收模式。2020年农业生产展望 2020年一季度各项农业经济指标与上一年同期相比均有一定程度下降。2020年一季度,以现值计算第一产业增加值为10186.2亿元,比2019年同期下降3.2%,农产品生产价格指数为139.0,其中畜牧业产品生产价格指数为188.6,生猪生产价格指数为233.2,畜产品价格拉高了整个农产品的生产价格指数。农林牧渔业固定资产投资额3071亿元,同比下降12.1%,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16.1%,农林水财政支出4031亿元,同比下降3.6%。2020年一季度,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641元,比2019年同期下降4.7%,农村居民的人均消费支出同比下降10.7%。粮食生产受疫情影响不会太大,预计2020年仍将是一个丰收年。从粮食生产来看,冬小麦在疫情暴发之前已经播种,春小麦播种时疫情形势已经开始好转,加之政府部门及时出台政策恢复农产品以及生产资料的物流运输,春耕生产并没有受到明显影响。针对这几年早稻播种面积连续下降的趋势,2020年国家提高了早籼稻和中晚籼稻的最低收购价,对种稻积极性有一定激励,早稻播种面积出现恢复性增长,稻谷产量预期将会增加。秋粮玉米在东北主产区已经播种,如果没有大的灾情,产量应该能够保证。另外由于连续几年去库存,玉米临储库存已大幅下降,随着生猪养殖的逐步恢复,玉米产需缺口明显,价格将保持高位,这也将刺激北方其他地区的种植积极性。生猪产能恢复比原来预期推迟,回归到常年水平尚需时日。随着促进生猪生产恢复政策密集出台,2019年四季度生猪产能开始回升,但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新建养殖场停工、饲料和人工获取困难、屠宰企业开工不足以及生猪运输流通不畅等原因使得生猪生产恢复受阻。许多养殖企业认为,本应在2020年底基本恢复的生猪生产将会被推迟6个月,生猪出栏量要恢复到常年水平大约要等到2021年上半年。2020年一季度,由于消费端低迷,企业、学校、工地等集团性消费减少,加上国家存储肉的投放和进口调节,猪肉价格从高点有所回落,但在全面复工复产、餐饮和集团性消费恢复后,猪肉供需矛盾仍会突出,预期后期猪肉价格将保持高位运行。农户工资性收入和经营性收入受疫情冲击明显,农民增收压力巨大。此外,疫情期间整个旅游行业受到巨大打击,乡村旅游、休闲农业这些为农户带来经营性收入的产业市场低迷,农民经营性收益减少。总的来看,有必要调低2020年上半年农户收入增长的预期,未来需要更有效、更有针对性的支持政策,花大力气保证农民收入不降低。总体来看,新冠肺炎疫情给2020年我国农业生产以及整个宏观经济带来了重大的挑战,但在中央一系列政策调控下,农业生产保持稳定增长的趋势不会改变,农产品供求平稳的基本面不会改变,脱贫攻坚取得最终胜利的结果不会改变,有理由对下半年的农业发展有一个较为乐观的预期。本文来源:经济日报作者: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趋势研究院 中国农业大学国家农业农村发展研究院 项目主持人:孙世芳、辛贤项目组成员:刘溟、吕之望、秦悦、蔡海龙、马铃来源:经济日报
今年以来,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农业农村系统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围绕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有效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千方百计抓好农业生产,全力以赴做好粮食及“菜篮子”产品稳产保供工作,农业农村经济保持良好发展态势,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稳定提供了有力支撑。2020年上半年我国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情况如下:(1)夏粮再获丰收,秋粮生产基础较好。夏粮克服了局部干旱、暖冬旺长、“倒春寒”、小麦病虫害等不利影响,再获丰收,产量达到2856亿斤,增产24.2亿斤,同比增长0.9%,创历史新高。其中,小麦产量2634亿斤,增产15亿斤,增长0.6%,品质明显提升,一二等麦增多,强筋弱筋小麦面积占35.8%,同比提高2.8个百分点。早稻面积扭转了连续7年下滑势头,现已大面积收获,丰收在望。秋粮面积稳中有增,在田作物长势良好,草地贪夜蛾北扩速度有效延缓,全年粮食丰收有较好基础。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2)生猪生产好于预期,重大动物疫情保持平稳。落实落细各项扶持政策,及时打通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饲料等产销堵点,生猪和能繁母猪存栏双双保持快速恢复势头。6月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3629万头,同比首次由负转正,比去年底增加549万头,已恢复到2017年年末的81.2%;生猪存栏接近去年同期水平,达到3.4亿头,比去年底增加2929万头,存栏量相当于2017年年末的77%。上半年生猪出栏25103万头,降幅较一季度收窄10.4个百分点;猪肉产量1998万吨,降幅收窄10个百分点。家禽、草食畜牧业加快发展,牛羊禽肉产量为1491万吨,同比增长3.4%;禽蛋、牛奶产量同比分别增长7.1%和7.9%,有效满足了市场需求。非洲猪瘟、禽流感疫情均得到及时有效处置,上半年未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3)农产品供给充裕,市场价格总体稳定。着力加强农产品生产供应,开展“点对点”产销对接,动员大型电商、批发市场、龙头企业等开展应急保供,粮食和重要农副产品供给总体上保持量足价稳,大中城市“菜篮子”产品供给未因疫情影响出现断档脱销。据农业农村部监测,上半年稻谷、小麦和玉米三种粮食集贸市场月均价每百斤121.24元,同比持平。猪肉供应持续改善,价格连续3个月下降,近期受消费拉动价格连续6周上涨,6月份批发均价每公斤42.1元,环比上涨4.1%。生鲜乳价格小幅上涨,上半年同比增长2.64%。全国冬春蔬菜总产量1.7亿吨,同比增长2%,30类主要蔬菜品种平均地头价同比下降8.4%。水果价格先涨后跌,6种水果批发市场均价同比下降13.4%。农产品批发价格200指数2月份达到高点后连续4个月下降,6月份降至112.92点,同比大体持平。(4)乡村产业加快复苏,就业创业渠道有效拓宽。及时将农资、养殖、畜水产品加工骨干企业纳入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名单,落实专项再贷款、延期还本付息等政策,3月底全国涉农企业即基本实现复工,目前产能已恢复到常年水平。组织创建31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259个农业产业强镇、50个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带动各地乡村产业加快恢复发展,预计上半年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营业收入6.2万亿元,休闲农业整体复市率接近九成,1-5月农产品网络零售额达到2476.2亿元,同比增长54.3%。加强返乡留乡农民工就业创业指导服务,有针对性开展农民就业创业培训,扩大以工代赈实施规模,增设公益性岗位,截至6月底,全国返乡留乡农民工实现就地就近就业1200多万人。农民增收形势好转,上半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8069元,名义增长3.7%,增速较一季度提高2.8个百分点,扣除物价因素实际下降1%,高于GDP增速0.6个百分点,高于城镇居民增速1个百分点。(5)巩固产业扶贫成果,带贫能力显著增强。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建立未摘帽县产业扶贫跟踪联系机制,推动资金、项目、人才向贫困地区倾斜。开通热线电话、设立网上对接专区,组织电商平台、批发市场、流通协会等市场主体与贫困地区建立精准对接机制,举办多种形式农产品展销活动,促成线上交易2000多万次,开展消费扶贫行动,认定的6.3万个扶贫产品累计销售金额达到784.6亿元。发挥好371名产业技术顾问、4100多个产业技术专家组作用,帮助解决农畜产品卖难等产业发展难题。建立带贫主体和扶贫产品目录,带动贫困户就业增收。推动贫困劳动力务工就业增收,截至6月底全国外出务工贫困劳动力超过2830.9万人,高于去年外出务工总数。(6)绿色发展扎实推进,农业发展质量持续提升。巩固332个水生生物保护区禁捕成果,制定加强禁捕和退捕渔民安置保障、打击非法捕捞专项整治、斩断市场销售非法产业链等3个工作方案,开展建档立卡“回头看”,全面推进长江禁捕和退捕渔民安置保障工作。超额完成4000万亩东北黑土地保护性耕作年度目标任务,持续开展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整县制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对585个畜禽养殖大县全覆盖,在82个县开展农业绿色发展支撑体系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力度持续加强,水平稳步提升,上半年抽检合格率保持在97.5%以上,绿色优质农产品数量增多,绿色、有机、地理标志农产品累计认证超过4.6万个。(7)农村改革不断深化,乡村治理水平稳步提升。组织开展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全面推开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全国已有超41万个村完成改革,确认集体经济组织成员6亿多人。加快实施家庭农场培育计划和农民合作社规范提升行动,截至6月底,全国家庭农场超过100万家,农民合作社超过220万家,辐射带动全国近一半农户。组织20多万个社会化服务组织为农户提供农机作业、病虫害防治等生产托管服务,上半年托管服务粮食等大宗农作物面积约9亿亩次,同比增长25%。加强乡村治理体系建设,着力解决难点问题,深入推进乡村治理试点示范,做好农民负担监督检查工作。(8)农业农村投资逐步回升,基础设施补短板加快推进。积极拓展乡村振兴资金渠道,上半年27个省发行用于农业农村的地方政府专项债865亿元,累计向金融机构推荐农业中小微企业10万家,贷款余额达到1407亿元。制定社会资本投资农业农村指引,引导社会资本有序投入。充分发挥投资拉动作用,加快高标准农田、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设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现代农业产业园、优势特色农业产业集群等一批重大项目实施,高标准农田建成规模占年度任务量的54%,重点地区新改户厕300多万户。上半年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额达到8296亿元,同比增长3.8%,增速分别比第二、第三产业投资高出12.1个和4.8个百分点。上半年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向好,有效发挥了“三农”压舱石作用。但也要看到,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仍在延续,世界经济严重衰退,国内经济运行面临较大压力,农业农村经济内外部环境复杂严峻,粮食、生猪等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任务艰巨,农民就业增收难度加大,农产品贸易不确定性增加,需要引起高度重视。下一步,农业农村部将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和“三农”重点任务,突出保供给、稳就业、促增收、防风险,毫不松懈抓好粮食和生猪生产,高质量完成产业扶贫任务,积极拓宽农民就业增收渠道,深入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推进农村改革,确保粮食产量稳定在1.3万亿斤,生猪产能基本恢复到接近常年水平,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支撑。(文章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
经济作物是指为工业,特别是指为轻工业提供原料的作物。中国纳入人工栽培的经济作物种类繁多,包括纤维作物 、油料作物 、蔬菜、水果、糖料作物、药用作物、染料作物、观赏作物和其他经济作物等。中国主要的经济作物有棉花、蔬菜和水果,本报告主要研究以上三种作物。2009-2019年中国棉花生产数据分析数据显示,2019年棉花播种面积为3340千公顷,较2015年减少了11.5%。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种棉成本不断上升使得相对棉花种植业收益下降,且棉花生产规模小、土地集约程度低,影响农民种植积极性,因此棉花播种面积和产量连续下降。但由于种植水平的提升,棉花单位产量增速明显。2020年受疫情影响,棉花下游行业市场低迷,棉花播种面积将相应调整,有所下降。2010-2019年中国棉花市场供需分析及预测近年,由于中国棉花产量和质量无法覆盖市场需求,棉花供应大量依赖进口。2014年-2018年中国棉花产量下降,导致棉花存货减少。艾媒咨询调查发现,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国内棉花春耕农资不足,下游纺织企业延迟复工,停工时间长,预计2020年棉花产量和需求量将双双下滑。2019-2010年中美棉花期货市场价格分析中国棉花价格由市场决定,受收购价格、供需量的影响,也受国际贸易环境、国家政策、国外棉花价格、汇率等影响,不确定因素较多,给棉花加工与经营企业带来的风险大。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受中美贸易战和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产业下游纺织企业行情不好,导致国内用棉量较少,棉花期货价格因此波动。受疫情和美股市场波动影响,2020年棉花需求下降,期货价格将随市场震荡下降。2009-2019年中国棉花进出口数据分析2016-2019年棉花进口数量不断增加,2019年进口数量为194万吨。艾媒咨询分析师研究发现,近几年国内棉花产业链的下游纺织企业转型,优质棉需求增长,而国内优质棉的种植缺乏政策扶持和植棉技术,国内高品质棉花的产量难以满足日益升级的纺织消费需求,优质棉花需求量的上涨拉动了棉花进口数量的增加。以上部分数据、内容来自艾媒研究院发布的报告《艾媒报告|2020-2021年中国后“疫”时代农业产业发展及前景趋势分析报告》。(关注艾媒报告中心gong zhong hao,新鲜行业数据及资讯,马上获取!)
来源:经济日报2020年三季度,在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的积极作用下,我国农业经济持续向好,基本恢复至疫情前水平,种植结构持续优化,生猪产能持续恢复,农业投资快速增长,农产品贸易持续改善,农民收入稳定增长。从未来预期看,四季度农业景气有望延续回升态势;明年一季度,由于疫情造成同比基数较低的影响,景气指数会有明显回升。2020年三季度,我国农业经济持续向好,已基本恢复至疫情前水平。中经农业经济景气监测预警结果显示,三季度,中经农业经济景气指数(以下简称农经景气指数)为99.5,比二季度回升1.1点,且比上年同期水平高0.6点。中经农业经济预警指数(以下简称农经预警指数)为80.0,与二季度持平,继续在“浅蓝灯区”运行。农经景气指数持续回升与二季度相比,三季度构成农经景气指数的6项指标(仅剔除季节因素,保留随机因素)均不同程度回升:农业生产、财政农林水支出、务农收入和农业投资增速继续回升,农产品出口降幅持续收窄,农业劳动生产率持续好转。进一步剔除随机因素后的景气指数(农业经济景气指数走势图中的蓝色曲线)比农经景气指数低2.0点。以上数据表明,面对疫情冲击以及洪涝灾害、重大病虫害的不利影响,国家及时出台系列强农惠农政策保粮食生产、促农业稳定,对农业景气水平的提升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三季度,农经预警指数为80.0,连续三个季度持平,继续在“浅蓝灯区”运行。在构成农经预警指数的10项指标中,位于“红灯区”的有1项指标,为猪料比;位于“黄灯区”的有1项指标,为农产品生产价格指数;位于“绿灯区”的有2项指标,分别为谷物及制品进口额和农林水财政支出;位于“浅蓝灯区”的有3项指标,分别为农林牧渔业固定资产投资、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逆转)和粮油食品零售;位于“蓝灯区”的有3项指标,分别为第一产业增加值、农村居民人均经营净收入和农产品出口。从预警指数结果看出,虽然农经景气指数已经超过疫情前水平,但部分指标依然偏低,农业经济的恢复态势仍需进一步巩固。粮食产量有望再创新高前三季度,第一产业增加值为48122.5亿元,同比增加2.3%,比上半年累计增速上升1.4个百分点。粮食生产丰收在望。前三季度,农业(种植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8%,增速与上半年持平,其中三季度增长3.9%。夏粮早稻实现增产增收。全国夏粮早稻产量合计3402亿斤,其中全国夏粮产量2856亿斤,增加24.2亿斤,同比增长0.9%;早稻产量546亿斤,增加20.6亿斤,同比增长3.9%,扭转了连续多年下降的趋势。秋粮丰收在即。今年我国加大双季稻种植补贴支持力度,双季稻种植面积扩大,为粮食丰收奠定了基础。与此同时,主要秋粮作物总体长势较好,秋粮生产有望再获丰收。粮食种植结构也在持续优化,优质小麦、优质稻谷种植面积进一步扩大,大豆播种面积持续增加。据农业农村部预计,全年粮食产量有望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将再创历史新高。畜牧业产能正在加速恢复。前三季度全国猪牛羊禽肉产量5251万吨,同比下降4.7%,降幅比上半年收窄6.1个百分点。其中,生猪产能持续恢复。今年各地采取增加资金补贴、保障生产用地等措施推进生猪复产扩能,生猪存栏连续回升。三季度末全国生猪存栏37039万头,比二季度末增长9.0%,自上年四季度以来连续四个季度环比增加;生猪出栏同比降幅明显收窄,前三季度全国生猪出栏36186万头,同比下降11.7%,降幅比上半年收窄8.2个百分点,其中三季度出栏同比由负转正,增长15.1%;前三季度猪肉产量为2838万吨,同比下降10.8%,降幅比上半年收窄8.3个百分点。牛羊生产也基本稳定。前三季度全国肉牛出栏3093万头,比上年同期减少43万头,下降1.4%;牛肉产量450万吨,减少8万吨,下降1.7%;牛奶产量2329万吨,增加175万吨,增长8.1%。三季度末全国牛存栏9572万头,同比增长2.3%,环比增长4.0%。前三季度全国羊出栏21049万只,比上年同期减少733万只,下降3.4%;羊肉产量324万吨,减少6万吨,下降1.8%。三季度末全国羊存栏31217万只,同比下降0.1%,环比增长2.1%。家禽生产保持较快增长态势。前三季度全国家禽出栏107.9亿只,比上年同期增加5.9亿只,增长5.8%;禽肉产量1639万吨,增加100万吨,增长6.5%;禽蛋产量2493万吨,增加121万吨,增长5.1%。三季度末全国家禽存栏67.2亿只,同比增长7.5%,环比增长17.1%。农产品出口降幅持续收窄前三季度,我国农产品出口额为544.4亿美元,同比下降2.7%,降幅比上半年收窄1.0个百分点,连续2个季度收窄。我国优势农产品积极克服疫情影响,出口状况逐步好转。前三季度,水海产品出口同比下降10.8%,分别比1月至3月、1月至6月累计降幅收窄7.2个和5.7个百分点;鲜、干水果及坚果保持快速增长态势,同比增长22.7%。前三季度,我国谷物及其制品进口额为68.7亿美元,同比增长45.7%,增速比上半年上升24.4个百分点,呈大幅上升态势。其中,小麦、玉米、高粱进口呈快速增长态势。数据显示,小麦进口17.1亿美元,同比增长157.3%,增速比上半年上升73.1个百分点;玉米进口14.3亿美元,同比增长68.8%,增速上升52.9个百分点;高粱进口8.2亿美元,同比增长481.2%,增速虽不及上半年但仍呈快速增长态势。与此同时,大麦的进口也呈快速回升态势,前三季度大麦进口10.8亿美元,同比下降12.7%,降幅比上半年收窄19.1个百分点。稻谷及大米进口需求总体平稳,前三季度进口8.8亿美元,同比下降1.3%,而上半年为同比增长2.8%。谷物及其制品进口的快速攀升主要在于国内养殖业快速回升,玉米等饲料用粮需求增加、价格上涨进而带动粮食进口需求的增加。农产品生产价格涨幅回落三季度,农产品生产价格同比上涨14.8%,涨幅比二季度回落6.3个百分点,涨幅连续两个季度回落。农产品生产价格涨幅的回落主要与畜牧业特别是生猪价格涨幅回落有关。从主要农产品来看,猪、牛价格涨幅均不同程度回落,活羊价格涨幅基本持平。三季度生猪生产价格同比上涨59.0%,涨幅回落30.3个百分点;活牛生产价格上涨8.9%,涨幅回落3.7个百分点;活羊价格上涨10.3%,涨幅基本持平(微升0.1个百分点)。蔬菜价格上涨较快。三季度蔬菜价格上涨9.1%,而二季度为同比下降3.2%。从三大主粮看,玉米价格快速上涨,稻谷价格温和上涨,小麦价格有所回落。数据显示,三季度玉米价格同比上涨8.5%,涨幅比二季度上升3.7个百分点;稻谷上涨2.3%,涨幅上升1.1个百分点;小麦价格下跌1.2%,而上季度为上涨1.8%。生猪价格冲高回落,猪料比总体高于二季度。三季度,猪料比为13.41∶1,比二季度有所回升,但低于此轮“猪周期”的最高水平。分月来看,生猪价格呈现先涨后跌走势。7月由于生猪出栏大幅收窄,市场供应趋紧,加之上涨的价格激发养殖户惜售情绪,进一步推高市场价格,6月第4周生猪价格为每公斤33.77元,8月第1周升至37.44元。之后,随着生猪出栏量的增加,供求紧张局面有所缓和,生猪价格逐步回落,9月第4周降至每公斤35.15元。虽然生猪产能的恢复平抑了生猪价格上涨态势,但对饲料需求的增加导致饲料价格持续攀升。7月第1周饲料价格为每公斤2.61元,9月最后一周升至每公斤2.82元。总体来看,生猪养殖盈利水平有所下降。从后期走势来看,我国通过生猪规模化标准化养殖,加大政府补贴力度,以及龙头企业带动等方式加快生猪产能的恢复,生猪供给形势持续改善,预计生猪价格或将稳步下行。务农收入增速持续回升随着国内疫情防控向好态势持续巩固,餐饮等行业的防疫限制措施逐步放宽,居民外出就餐消费回升,居家消费减少,粮油、食品零售额增速回落至疫情前水平。前三季度,反映最终消费的粮油、食品零售额为11109.7亿元,同比增长10.6%,增速比二季度回落2.3个百分点,但增速与上年同期持平,零售终端食品需求接近疫情前水平。务农收入增速持续回升。前三季度,农村居民人均经营净收入为3788元,同比名义上升4.5%,比上半年增速上升2.7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297元,增长5.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6%,而上半年为同比下降1.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名义增速快于城镇居民3.0个百分点,实际增速快于城镇居民1.9个百分点。养殖业带动农业投资持续加速。前三季度,农林牧渔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5.3%,增速比上半年上升9.8个百分点。其中,受生猪养殖投资需求的带动,畜牧业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加速,前三季度达80.0%,比上半年累计增速上升31.9个百分点;农业(种植业)、渔业固定资产投资均不同程度好转,前三季度投资同比分别下降6.6%和17.8%,比上半年降幅分别收窄4.3个和10.2个百分点;林业固定资产投资由增转降。财政加大支农力度。政府加大“三农”支持力度,重点支持农业发展短板,支农财政资金增速持续加快。前三季度,财政农林水支出15916亿元,同比增长9.9%,比上半年上升2.0个百分点。前三季度,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为人均22886.7元(可比价),同比增长5.6%,增速比二季度上升1.4个百分点,趋近疫情前增长水平。总体来看,三季度,在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的积极作用下,农业经济延续恢复性增长态势,种植结构持续优化,生猪产能持续恢复,农业投资快速增长,农产品贸易持续改善,农民收入稳定增长。从未来预期看,全年粮食有望再获丰收,为稳定市场预期、确保粮食安全奠定坚实基础;同时,随着生猪产能恢复政策的积极落实,猪肉供求形势将进一步好转,农产品价格涨幅有望继续回落。然而,疫情在全球多地反弹,产业链供应链再次受阻,加之多国限制甚至停止粮食出口,国际农产品市场运行的不确定性持续增加。综合来看,四季度农业景气有望延续回升态势,明年一季度由于疫情造成同比基数较低的影响,景气指数会有明显回升。经模型测算,2020年四季度、2021年一季度农经景气指数分别为99.8和101.2,农经预警指数分别为83.3和86.7,预警灯号有望回升至正常的“绿灯区”运行。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依然复杂严峻,我国农业现代化水平较低、规模化程度不高、农产品品种结构不合理、抗风险能力较弱等深层次矛盾问题依然突出。为确保我国农业稳步发展,需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毫不放松抓好粮食生产,不断夯实农业稳产保供能力,打牢农业发展基础。(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趋势研究院 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
中商情报网讯: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东农业生产受到一定冲击,全省各级党委政府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充分发挥农业压舱石作用,高度重视农产品生产和供应,抓好“米袋子”、“菜篮子”等重要农产品保供稳价工作,一季度农业生产有序推进,农产品供给充足,价格保持总体稳定,农业生产结构持续调整优化。农林牧渔业生产稳中略降一季度,第一产业增加值876.60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0.3%。全省实现农林牧渔业产值1614.86亿元,下降1.3%。分行业看,农业产值603.05亿元,增长6.0%,增幅同比提高1.5个百分点;林业产值78.86亿元,增长2.0%;牧业产值518.07亿元,下降14.5%;渔业产值341.50亿元,下降1.3%;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产值73.38亿元,增长9.8%。蔬菜产品供应丰富,产量稳步增长为保障疫情期间基本农产品供应,提高“菜篮子”工程的供应能力,广东大力加强蔬菜生产基地建设,蔬菜种植面积逐步扩大,单位产量有所提高,品类产量供应充足稳定。目前,除满足本省消费需求外,广东生产的蔬菜还调运销售至湖南、湖北、上海等地。截至一季度末,全省蔬菜种植面积534.15万亩,同比增长2.7%;蔬菜产量961.14万吨,增长4.7%,环比增长2.6%。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水果种植开局良好,区域特色不断强化截至一季度末,全省园林水果种植面积1527.21万亩,同比增长1.7%。园林水果产量226.06万吨,增长8.6%,增幅同比提高2.0个百分点。一是传统水果实现增产丰收。上年冬天到今年春天,气候相对暖和,光照充足,极端天气较少,广东水果单位产量有所提高,柑橘橙、香蕉、菠萝均有较大幅度增产。二是种植结构持续优化。各地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种植结构,新兴水果种植面积进一步扩大。今年来,百香果、火龙果等水果收到市场欢迎,种植收益较高,果农转种热情较高,一季度火龙果种植面积和产量分别增长6.9%和24.0%;百香果种植面积和产品分别增长17.1%和12.1%。青枣、桑葚、蓝莓等特色水果产量增长较快。三是区域特色优势不断加强。随着广东“一村一品”、“一镇一业”政策的实施和现代农业产业园、岭南特色水果品种改良和示范基地建设的不断推进,水果生产专业化特色化程度加强,区域种植特色和竞争优势不断凸显。一季度全省菠萝98.3%的产量来自湛江,香蕉69.8%的产量来自茂名和湛江,柑橘橙69.7%的产量来自韶关、惠州、清远和云浮四市,区域品牌优势和带动效应进一步加强。(四)生猪产能逐步恢复,禽肉替代作用增强。2019年非洲猪瘟在国内大范围爆发,生猪养殖行业遭受较大困难,目前,广东生猪养殖产能正在逐步恢复中。截至一季度末,全省生猪存栏1389.27万头,其中,能繁殖母猪存栏148.64万头,分别环比增长4.2%和13.5%,目前已连续两个季度实现环比增长。由于非洲猪瘟叠加新冠肺炎疫情的双重影响,导致1、2月份生猪产能下降和养殖成本高企,猪肉价格上涨,预判随着疫情防控形势好转和养殖企业及相关上下游企业的全面复工复产,今年生猪养殖产能将逐渐恢复,猪肉价格将稳步回落。禽肉禽蛋产量提升,替代作用增强。全省禽肉产量43.02万吨,增长12.1%,禽蛋产量8.47万吨,增长6.5%。牛羊肉供应稳定,牛肉产量0.80万吨,羊肉产量0.63万吨。渔业产量下降,养殖比重上升一季度,全省水产品产量193.09万吨,下降3.3%,其中,海水产品产量105.75万吨,下降2.7%,淡水产品产量87.34万吨,下降3.9%。水产养殖比重继续扩大,一季度全省水产养殖产量158.58万吨,养殖比重达到82.1%,比上年同期提高0.9个百分点。受疫情影响、今年1、2月份广东水产品市场消费需求疲软,农村交通物流阻断,供需双降,鱼虾滞销压塘,量价齐跌。二月下旬,随着广东出台水产品收储补贴政策和各地加工企业逐步复工复产,养殖企业得以及时清空存塘,水产品产量逐渐增加,价格逐步恢复到正常水平。更多资料请参考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0-2025年中国农业市场前景及投资机会研究报告》,同时中商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规划策划、产业园策划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解决方案。
(央视财经《中国经济大讲堂》)乡村产业兴旺不仅仅是农业兴旺,而是要实现百业兴旺,必须要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不能再走“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老路。那么,究竟该如何完善“三链”,培育“三新”?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要避免哪些误区?《中国经济大讲堂》特邀重量级嘉宾宋洪远,为您解读。 嘉 宾 简 介宋洪远,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二级研究员,中国农业大学教授。1991年以来,长期从事中国农村发展研究与政策咨询工作,是近14年来中央一号文件起草组成员。曾主持编写《中国农业发展报告》和《中国农村政策执行报告》。 1、发展思路完善“三链”+培育“三新”+融合“三产”从当前我国乡村产业发展的状况看,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近些年来,农业虽然有了较大的发展,但是二三产业发展水平不高,特别是储藏运输业、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滞后;二是农业的多种功能开发不够,突出表现在新产业、新业态发育不足;三是促进产业融合发展的平台和机制缺乏,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程度不深,产业带动能力不强。 如何解决前面所说的几个方面的问题,推动乡村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呢?概况起来就是三个“三”:一是要以农业为基础,重构“三链”,即延长产业链、拓宽价值链、完善利益链;二是要以乡村为基础,培育“三新”,即发展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三是要以培育宜居宜业特色村镇为平台,融合“三产”,即打造特色专业村、田园综合体、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等试点示范。 2、实现路径休闲旅游+电子商务+食品加工+特色村镇第一个途径,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产业。从当前的情况看,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产业,既有需求又有基础。从需求来看,城市人想看得见山,望得见水,找到乡愁,向往农村。在城市能找到吗?找不到。在城市,特别是大城市,往往是交通堵、房价高、环境差,多是发愁,要想找到乡愁就要到农村去。这样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就有了强劲的需求动力。光有需求还不够,还必须有供给基础。比方说交通现在四通八达,天上有飞机,地上有高铁,水里有轮船,不行了我就自驾游,想出去旅游比过去容易多了。公共服务也便利化了,过去要出去旅游,不用说别的,支付问题就是大事。出去一趟好多天,需要带好多钱,过去的人民币票面额又低,要带一兜子钱才行,万一丢了就什么都玩不成了。现在不用了,互联网支付走到哪儿都可以刷二维码。在北京街头,我们就会发现,连烤白薯的、卖煎饼的都刷二维码,支付方便多了。 有了良好的条件和物质基础,怎么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呢?具体说来要做好以下几件事:一是鼓励各地充分发挥乡村各类物质与非物质资源富集的独特优势,利用“旅游+”、“生态+”等模式,推进农业、林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二是要丰富乡村旅游业态和产品,打造各类主题乡村旅游目的地和精品线路,发展休闲旅游、餐饮民宿、文化体验、健康养生、养老服务等产业。三是大力培育乡村旅游经营主体,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创办乡村旅游合作社,或与社会资本联办乡村旅游企业,对符合条件的农家乐要发给营业执照,并在工商部门登记,赋予其法人地位。四是要完善休闲农业、乡村旅游行业标准,建立健全食品安全、消防安全、环境保护等监管规范,有效保护旅游者的合法权益和人身财产安全。 第二个途径,大力推进农村电商和农产品电商发展。电商是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大平台,既有利于促进城市工业品下乡,又有利于推动农产品进城,畅通乡村产业各环节,畅通城乡要素流动新机制。电商更是农业经营主体活动的大舞台,谁只要插上互联网的翅膀,就等于登上了这个大舞台,就能在上面演活戏、演好戏。我们要充分发挥电商这个大平台、大舞台的作用,实施数字乡村战略,深入推进“互联网+农业”,扩大农业物联网示范应用。推进重要农产品全产业链大数据建设,加强国家数字农业农村系统建设,依托“互联网+”推动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 具体地说,要做好以下几件事:一是要促进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与电商企业全面对接融合,推动线上线下互动发展;二是深化流通体制改革,推动商贸、供销、邮政、电商互联互通,加强从村到乡镇的物流体系建设,实施快递下乡工程;三是鼓励地方规范发展电商产业园,聚集品牌推广、物流集散、人才培养、技术支持、质量安全等功能服务;四是完善全国农产品流通骨干网络,加快构建公益性农产品市场体系,加强农产品产地预冷等冷链物流基础设施网络建设,完善鲜活农产品直供直销体系。 第三个途径,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现代食品产业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现代食品产业,有利于延长农业产业链,拓展价值链,完善利益链,实现农业增产、增值、增效、增收有机结合。怎么样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现代食品产业呢?要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树立“粮头食尾”、“农头工尾”的理念,尽可能把产业链留在县域,改变农村卖原料、城市搞加工的格局,要因地制宜发展多样性特色农业,倡导“一村一品”、“一县一业”,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 具体地说,要做好以下几件事:一是要引导农产品加工企业向主产区、优势产区、产业园区集中,在优势农产品产地打造食品加工产业集群。二是要鼓励食品加工企业设立研发机构,围绕“原字号”开发市场适销对路的新产品。三是实施主食加工业提升行动,积极推进传统主食工业化、规模化生产,大力发展方便食品、休闲食品、速冻食品、马铃薯主食产品。四是大力推广“生产基地+中央厨房+餐饮门店”、“生产基地+加工企业+商超销售”等产销模式。 第四个途径,着力培育一批宜居宜业的特色村镇近年来,一些地方大胆探索,积极实践,围绕有基础、有潜力的产业,建设一批特色村镇,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的转型升级,有力地促进了乡村产业的融合发展。 具体地说,要做好以下几件事:一是鼓励支持各地加强特色村镇产业支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环境风貌等条件设施建设。二是积极打造“一村一品”升级版,发展各具特色的专业村。三是支持有条件的乡村建设田园综合体, 以农民合作社为主要载体,让农民充分参与和受益,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四是深入实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工程,支持建设一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
2020年三季度,在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的积极作用下,我国农业经济持续向好,基本恢复至疫情前水平,种植结构持续优化,生猪产能持续恢复,农业投资快速增长,农产品贸易持续改善,农民收入稳定增长。从未来预期看,四季度农业景气有望延续回升态势;明年一季度,由于疫情造成同比基数较低的影响,景气指数会有明显回升。2020年三季度,我国农业经济持续向好,已基本恢复至疫情前水平。中经农业经济景气监测预警结果显示,三季度,中经农业经济景气指数(以下简称农经景气指数)为99.5,比二季度回升1.1点,且比上年同期水平高0.6点。中经农业经济预警指数(以下简称农经预警指数)为80.0,与二季度持平,继续在“浅蓝灯区”运行。农经景气指数持续回升与二季度相比,三季度构成农经景气指数的6项指标(仅剔除季节因素,保留随机因素)均不同程度回升:农业生产、财政农林水支出、务农收入和农业投资增速继续回升,农产品出口降幅持续收窄,农业劳动生产率持续好转。进一步剔除随机因素后的景气指数(农业经济景气指数走势图中的蓝色曲线)比农经景气指数低2.0点。以上数据表明,面对疫情冲击以及洪涝灾害、重大病虫害的不利影响,国家及时出台系列强农惠农政策保粮食生产、促农业稳定,对农业景气水平的提升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三季度,农经预警指数为80.0,连续三个季度持平,继续在“浅蓝灯区”运行。在构成农经预警指数的10项指标中,位于“红灯区”的有1项指标,为猪料比;位于“黄灯区”的有1项指标,为农产品生产价格指数;位于“绿灯区”的有2项指标,分别为谷物及制品进口额和农林水财政支出;位于“浅蓝灯区”的有3项指标,分别为农林牧渔业固定资产投资、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逆转)和粮油食品零售;位于“蓝灯区”的有3项指标,分别为第一产业增加值、农村居民人均经营净收入和农产品出口。从预警指数结果看出,虽然农经景气指数已经超过疫情前水平,但部分指标依然偏低,农业经济的恢复态势仍需进一步巩固。粮食产量有望再创新高前三季度,第一产业增加值为48122.5亿元,同比增加2.3%,比上半年累计增速上升1.4个百分点。粮食生产丰收在望。前三季度,农业(种植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8%,增速与上半年持平,其中三季度增长3.9%。夏粮早稻实现增产增收。全国夏粮早稻产量合计3402亿斤,其中全国夏粮产量2856亿斤,增加24.2亿斤,同比增长0.9%;早稻产量546亿斤,增加20.6亿斤,同比增长3.9%,扭转了连续多年下降的趋势。秋粮丰收在即。今年我国加大双季稻种植补贴支持力度,双季稻种植面积扩大,为粮食丰收奠定了基础。与此同时,主要秋粮作物总体长势较好,秋粮生产有望再获丰收。粮食种植结构也在持续优化,优质小麦、优质稻谷种植面积进一步扩大,大豆播种面积持续增加。据农业农村部预计,全年粮食产量有望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将再创历史新高。畜牧业产能正在加速恢复。前三季度全国猪牛羊禽肉产量5251万吨,同比下降4.7%,降幅比上半年收窄6.1个百分点。其中,生猪产能持续恢复。今年各地采取增加资金补贴、保障生产用地等措施推进生猪复产扩能,生猪存栏连续回升。三季度末全国生猪存栏37039万头,比二季度末增长9.0%,自上年四季度以来连续四个季度环比增加;生猪出栏同比降幅明显收窄,前三季度全国生猪出栏36186万头,同比下降11.7%,降幅比上半年收窄8.2个百分点,其中三季度出栏同比由负转正,增长15.1%;前三季度猪肉产量为2838万吨,同比下降10.8%,降幅比上半年收窄8.3个百分点。牛羊生产也基本稳定。前三季度全国肉牛出栏3093万头,比上年同期减少43万头,下降1.4%;牛肉产量450万吨,减少8万吨,下降1.7%;牛奶产量2329万吨,增加175万吨,增长8.1%。三季度末全国牛存栏9572万头,同比增长2.3%,环比增长4.0%。前三季度全国羊出栏21049万只,比上年同期减少733万只,下降3.4%;羊肉产量324万吨,减少6万吨,下降1.8%。三季度末全国羊存栏31217万只,同比下降0.1%,环比增长2.1%。家禽生产保持较快增长态势。前三季度全国家禽出栏107.9亿只,比上年同期增加5.9亿只,增长5.8%;禽肉产量1639万吨,增加100万吨,增长6.5%;禽蛋产量2493万吨,增加121万吨,增长5.1%。三季度末全国家禽存栏67.2亿只,同比增长7.5%,环比增长17.1%。农产品出口降幅持续收窄前三季度,我国农产品出口额为544.4亿美元,同比下降2.7%,降幅比上半年收窄1.0个百分点,连续2个季度收窄。我国优势农产品积极克服疫情影响,出口状况逐步好转。前三季度,水海产品出口同比下降10.8%,分别比1月至3月、1月至6月累计降幅收窄7.2个和5.7个百分点;鲜、干水果及坚果保持快速增长态势,同比增长22.7%。前三季度,我国谷物及其制品进口额为68.7亿美元,同比增长45.7%,增速比上半年上升24.4个百分点,呈大幅上升态势。其中,小麦、玉米、高粱进口呈快速增长态势。数据显示,小麦进口17.1亿美元,同比增长157.3%,增速比上半年上升73.1个百分点;玉米进口14.3亿美元,同比增长68.8%,增速上升52.9个百分点;高粱进口8.2亿美元,同比增长481.2%,增速虽不及上半年但仍呈快速增长态势。与此同时,大麦的进口也呈快速回升态势,前三季度大麦进口10.8亿美元,同比下降12.7%,降幅比上半年收窄19.1个百分点。稻谷及大米进口需求总体平稳,前三季度进口8.8亿美元,同比下降1.3%,而上半年为同比增长2.8%。谷物及其制品进口的快速攀升主要在于国内养殖业快速回升,玉米等饲料用粮需求增加、价格上涨进而带动粮食进口需求的增加。农产品生产价格涨幅回落三季度,农产品生产价格同比上涨14.8%,涨幅比二季度回落6.3个百分点,涨幅连续两个季度回落。农产品生产价格涨幅的回落主要与畜牧业特别是生猪价格涨幅回落有关。从主要农产品来看,猪、牛价格涨幅均不同程度回落,活羊价格涨幅基本持平。三季度生猪生产价格同比上涨59.0%,涨幅回落30.3个百分点;活牛生产价格上涨8.9%,涨幅回落3.7个百分点;活羊价格上涨10.3%,涨幅基本持平(微升0.1个百分点)。蔬菜价格上涨较快。三季度蔬菜价格上涨9.1%,而二季度为同比下降3.2%。从三大主粮看,玉米价格快速上涨,稻谷价格温和上涨,小麦价格有所回落。数据显示,三季度玉米价格同比上涨8.5%,涨幅比二季度上升3.7个百分点;稻谷上涨2.3%,涨幅上升1.1个百分点;小麦价格下跌1.2%,而上季度为上涨1.8%。生猪价格冲高回落,猪料比总体高于二季度。三季度,猪料比为13.41∶1,比二季度有所回升,但低于此轮“猪周期”的最高水平。分月来看,生猪价格呈现先涨后跌走势。7月由于生猪出栏大幅收窄,市场供应趋紧,加之上涨的价格激发养殖户惜售情绪,进一步推高市场价格,6月第4周生猪价格为每公斤33.77元,8月第1周升至37.44元。之后,随着生猪出栏量的增加,供求紧张局面有所缓和,生猪价格逐步回落,9月第4周降至每公斤35.15元。虽然生猪产能的恢复平抑了生猪价格上涨态势,但对饲料需求的增加导致饲料价格持续攀升。7月第1周饲料价格为每公斤2.61元,9月最后一周升至每公斤2.82元。总体来看,生猪养殖盈利水平有所下降。从后期走势来看,我国通过生猪规模化标准化养殖,加大政府补贴力度,以及龙头企业带动等方式加快生猪产能的恢复,生猪供给形势持续改善,预计生猪价格或将稳步下行。务农收入增速持续回升随着国内疫情防控向好态势持续巩固,餐饮等行业的防疫限制措施逐步放宽,居民外出就餐消费回升,居家消费减少,粮油、食品零售额增速回落至疫情前水平。前三季度,反映最终消费的粮油、食品零售额为11109.7亿元,同比增长10.6%,增速比二季度回落2.3个百分点,但增速与上年同期持平,零售终端食品需求接近疫情前水平。务农收入增速持续回升。前三季度,农村居民人均经营净收入为3788元,同比名义上升4.5%,比上半年增速上升2.7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297元,增长5.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6%,而上半年为同比下降1.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名义增速快于城镇居民3.0个百分点,实际增速快于城镇居民1.9个百分点。养殖业带动农业投资持续加速。前三季度,农林牧渔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5.3%,增速比上半年上升9.8个百分点。其中,受生猪养殖投资需求的带动,畜牧业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加速,前三季度达80.0%,比上半年累计增速上升31.9个百分点;农业(种植业)、渔业固定资产投资均不同程度好转,前三季度投资同比分别下降6.6%和17.8%,比上半年降幅分别收窄4.3个和10.2个百分点;林业固定资产投资由增转降。财政加大支农力度。政府加大“三农”支持力度,重点支持农业发展短板,支农财政资金增速持续加快。前三季度,财政农林水支出15916亿元,同比增长9.9%,比上半年上升2.0个百分点。前三季度,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为人均22886.7元(可比价),同比增长5.6%,增速比二季度上升1.4个百分点,趋近疫情前增长水平。总体来看,三季度,在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的积极作用下,农业经济延续恢复性增长态势,种植结构持续优化,生猪产能持续恢复,农业投资快速增长,农产品贸易持续改善,农民收入稳定增长。从未来预期看,全年粮食有望再获丰收,为稳定市场预期、确保粮食安全奠定坚实基础;同时,随着生猪产能恢复政策的积极落实,猪肉供求形势将进一步好转,农产品价格涨幅有望继续回落。然而,疫情在全球多地反弹,产业链供应链再次受阻,加之多国限制甚至停止粮食出口,国际农产品市场运行的不确定性持续增加。综合来看,四季度农业景气有望延续回升态势,明年一季度由于疫情造成同比基数较低的影响,景气指数会有明显回升。经模型测算,2020年四季度、2021年一季度农经景气指数分别为99.8和101.2,农经预警指数分别为83.3和86.7,预警灯号有望回升至正常的“绿灯区”运行。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依然复杂严峻,我国农业现代化水平较低、规模化程度不高、农产品品种结构不合理、抗风险能力较弱等深层次矛盾问题依然突出。为确保我国农业稳步发展,需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毫不放松抓好粮食生产,不断夯实农业稳产保供能力,打牢农业发展基础。(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趋势研究院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来源:经济日报
新华网北京6月3日电(李楠) 6月3日,《中国农业产业发展报告2020》(以下简称《报告》)在京发布。该《报告》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组织专家编写。《报告》显示,2020年,农业—食物系统的GDP增长率可能仅为0.3%-1.1%,低于正常情况下4%左右的增长率。农业—食物系统的经济和就业受国际市场影响较小,同时农业作为基础产业具有显著的产出乘数效应,即农业GDP增加1个单位,国内生产总值将增加3.4个单位。“夯实农业发展基础,加快补齐农业短板,将有利于促进宏观经济增长和拉动就业,增加农民和农民工收入。”中国农科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助理研究员韩昕儒说,在新冠肺炎疫情给国民经济造成冲击的特殊时期,农业—食物系统受到的影响较小,农业—食物系统的“战略后院”“压舱石”和“蓄水池”作用更加凸显。《报告》显示,我国粮食产量连续5年站稳1.3万亿斤台阶。2019年中国农业发展稳中有进、稳中向好,棉油糖生产保持稳定,果蔬供应充足,生猪产能止降回升。《报告》还显示,面对国内外风险与挑战,必须稳住农业,确保粮食和重要副食品安全。2020年全国粮食产量预计达到6.7亿吨,能够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提供有力支撑。《报告》认为,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面对国内外风险与挑战,必须稳住农业,确保粮食和重要副食品安全。据了解,2020年,《报告》继续突出战略导向、定量分析的特点,基于统计数据和中国农业产业模型(CASM)等前沿研究方法,从农业—食物系统的视角回顾与展望了国内外宏观经济和农业产业走势。此外,《报告》还梳理了2019年与农业产业发展密切相关的重大事件,从全要素生产率、国际贸易和生产成本等三个角度剖析了中国农业产业竞争力,分析了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农业和农民收入的影响,评估了生猪产能恢复趋势及其主要影响因素,模拟了草地贪夜蛾对2020年中国玉米产业带来的影响,总结了2019年谷物、油料、畜产品、水产品18种重要农产品的产业发展特征,展望了相关产业2020—2021年的发展趋势。【来源:新华网客户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
00:452018江苏乡村振兴百镇高峰论坛,11月24日在南京盛大举行“乡村传统特色产业,承载着历史的记忆,传承着民族的文化,有独特的产业价值。要把这些产品很好的传承保护和开发利用,发挥品牌效应,提升‘乡土制造’的魅力和效益。”11月24日,在南京举行的2018江苏乡村振兴百镇高峰论坛”上,国家农业农村部合作经济指导司司长张天佐以四川“郫县豆瓣”的产业发展为例,提出“乡村传统特色产业”应当作为乡村产业发展的重点予以研究和关注。此次百镇高峰论坛,还公布了江苏乡村振兴年度优秀乡镇;由扬子晚报倡议发起的“乡村振兴全国主流媒体宣传联盟”也在论坛上举行成立仪式。乡村振兴全国主流媒体宣传联盟成立仪式发展乡村传统特色产业 提升“乡土制造”的魅力和效益论坛以“聚赢乡村,赋能振兴”为主题。张天佐在主旨演讲中,对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顶层设计和一系列重大部署做了解读报告。他在谈到乡村产业发展的思路与重点时认为: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而发展乡村产业,最重要的是要顺应经济社会发展规律,以满足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乡村资源、产业基础、人文历史等优势为依托,因地制宜地选择适合本地的乡村产业。防止盲目跟风,避免形成“千人一面”的产业格局。国家农业农村部合作经济指导司司长张天佐发表主旨演讲封面新闻注意到,张天佐在演讲中说:“就全国来讲,有9类行业应当作为乡村重点产业予以研究和关注。”分别是:现代特色农业;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农村生活性服务业;乡村传统特色产业;农产品加工业;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乡村建筑业;乡村环保产业;乡村文化产业。“四川的郫县豆瓣酱,作为一个产业培育,现在年产值几百亿。重庆涪陵地区的榨菜,也是这样。”他在讲到“乡村传统特色产业”时以此为例认为,许多具有地域特色的传统产业,比如竹编、蜡染、剪纸、木雕、石刻、银饰、民族服饰等传统的手工业,再比如卤制品、酱制品、豆制品以及腊肉腊肠、火腿等传统的食品加工业,这些传统土特产品,地域特色浓厚,承载着历史的记忆,传承着民族的文化,有独特的产业价值。因此,要把这些产品很好的传承保护和开发利用,发挥品牌效应,提升“乡土制造”的魅力和效益,这不但能够满足人们日益多样化、特色化的市场需求,培育形成地方的乡村土特产业,而且能够保护传统技艺、传承民族文化。70个年度奖项,表彰江苏乡村振兴优秀乡镇70个年度奖项 表彰江苏乡村振兴优秀乡镇此次论坛由新华报业传媒集团携手江苏省农业资源开发学会联合主办、扬子晚报承办。据论坛组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习近平总书记在去年底视察江苏时提出了江苏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要走在前列的殷切期望。近一年多来,江苏深入贯彻国家关于乡村振兴、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顶层设计,不断探索成绩斐然。在2018江苏乡村振兴百镇高峰论坛上,靖江市委书记赵叶、洪泽区委书记朱亚文、溧阳市市长徐华勤分别带来了主题报告,分享了各自城市在乡村振兴具体实践中的经验,以及对未来发展的思考。与此同时,论坛上还公布了江苏乡村振兴年度优秀乡镇。此前由新华报业传媒集团、扬子晚报和江苏农业资源开发学会联合邀请江苏乡村振兴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组成了评审委员会,设立了三大板块、七项内容共计70个年度奖项。70个年度奖项,表彰江苏乡村振兴优秀乡镇由扬子晚报倡议发起的“乡村振兴全国主流媒体宣传联盟”也在论坛上举行成立仪式。联盟得到齐鲁晚报、钱江晚报、大河报、华西都市报、羊城晚报、新安晚报、新民晚报以及腾讯网、新浪网等多家媒体的大力支持。未来各联盟媒体将发挥各自作为主流媒体的影响力、公信力和传播力,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封面新闻记者 李东阳
来源:人民网原标题:农业经济延续向好态势(锐财经) 当前,吉林省粮食作物长势良好,多地将陆续迎来粮食收获季。图为吉林省四平市梨树县国家百万亩绿色食品原料(玉米)标准化生产基地核心示范区的玉米。新华社记者 许 畅摄日前,农业农村部发布了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情况。总体来看,今年以来,有关部门全力以赴做好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突出抓好早稻抢收和中晚稻抢插,持续推进生猪生产恢复,努力保障“菜篮子”产品稳产保供,农业农村经济克服了新冠肺炎疫情和洪涝灾害等影响,延续向好态势。专家表示,农业是基础性产业,既直接关乎民生,也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农业生产稳定、农业经济向好,不仅体现出中国经济的强大韧性,更有利于世界粮食安全形势的改善。秋粮作物长势较好8月16日,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种粮大户刘正礼特意起了个大早。克服了各种困难,刘正礼终于盼来了今年1300多亩再生稻头茬开镰的喜日子。“今年虽说遇上干旱、洪水,头茬亩产至少也有600公斤。二茬虽说产量低,可稻米价钱高,每亩也有上千元收益。”刘正礼笑着说。在黑龙江省五常市,稻秧被沉甸甸的稻穗压弯了腰,当地合作社一位农民随意挑了一株水稻数了一下,里边足足有162粒稻谷。“单株上分支越多,稻粒越多,产量也越高。162粒预示着今年将大丰收。”这位颇有经验的农民说。无论是种粮大户的笑容,还是饱满的稻穗,都是农业生产稳中向好的缩影。据农业农村部发展规划司有关负责人介绍,东北玉米大部分处于吐丝至灌浆期,大豆处于结荚期,水稻处于齐穗至扬花期,长势总体好于上年。黄淮海地区玉米大部分处于大喇叭口期至抽雄吐丝期,长势正常。洪涝灾害对中晚稻生产影响总体有限;双季晚稻抢插抢栽加快推进,目前已完成九成以上。与此同时,据农业农村部水稻专家指导组田间调查,今年早稻亩穗数和穗粒数增加,结实率和千粒重受前期洪涝影响下降,由于面积增加较多,总产有望增加。“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对于农业生产高度重视,农业投入逐步加大,中国粮食生产已经连续5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目前看,全国粮食库存比较充足,今年的夏粮也实现了丰收,创历史新高,夏粮产量比上年增长0.9%。总体来看,这些年农业投入逐步增加,粮食稳定还是有比较好的基础。”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说。生猪存栏明显恢复前几天,重庆市綦江区引进的生猪养殖生态循环农业科技园项目正式开工。项目建成后,将用于4800头种猪繁殖基地和10万头育肥猪的建设与运营,为当地生猪供给增加后劲。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7月份全国生猪生产继续较快恢复,能繁母猪存栏稳定增加,生猪存栏开始同比增长。7月份,能繁母猪存栏环比增长4.0%,连续10个月环比增长,同比增长20.3%;生猪存栏环比增长4.8%,连续6个月环比增长,同比增长13.1%。整体来看,蔬菜、水果、肉牛肉羊、家禽、水产品生产保持平稳。与此同时,7月份有2916个新建规模猪场投产,今年以来新建规模猪场投产累计已达9093个,去年空栏的规模猪场已有11202个复养。散养户补栏积极性进一步恢复,4000个定点监测村生猪存栏和能繁母猪存栏连续6个月增长,养猪户占全村总户数的比重为8.3%,较2月份的历史低点上升0.7个百分点。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按照生猪生产的周期性规律,产能恢复过程首先是能繁母猪存栏恢复增长,之后是生猪存栏恢复增长,然后是出栏恢复增长。生猪存栏同比增长,预示着5—6个月后生猪出栏量也将实现同比增长,将从根本上扭转市场供应偏紧的局面。据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唐华俊介绍,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自主研发的非洲猪瘟疫苗进展顺利。截至目前,免疫猪群生长状态良好,无明显临床不良反应;免疫猪剖检无明显病理变化,无疫苗毒排放,无水平传播;不同剂量接种组免疫保护率均在80%以上。农业投资继续回升农业生产持续向好的同时,涉农企业、涉农投资也释放出更多积极信号。在企业方面,7月份,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为52.1%,连续5个月保持在荣枯线以上,高出制造业1个百分点。农产品电子商务快速发展,1—7月农产品网上零售额保持两位数增长。在投资方面,1—7月地方政府专项债用于农业农村规模超过900亿元,高标准农田、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等加快建设。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9806亿元,同比增长7.7%,连续2个月正增长,其中畜牧业投资同比增长59.2%。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农业经济系教授李秉龙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指出,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运行的各个环节都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就农业来看,供给侧依然是矛盾的主要方面。中国农业生产稳中向好,早稻预计增产、秋粮作物长势较好、生猪恢复势头持续向好,不仅增加了保基本民生的底气,也对改善世界粮食安全形势作出了积极贡献。农业农村部发展规划司前述负责人表示,农业农村部将落实各项防灾减灾措施,加强秋粮中后期田管和病虫害防控,努力实现抗灾夺丰收;坚定不移抓好生猪生产,加强非洲猪瘟疫情防控,巩固生猪恢复好势头;加强供需形势研判,多措并举保障大豆稳定供应,促进优势农产品出口;统筹推进农业农村各项重点工作,巩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好形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