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农药行业探讨绿色可持续发展魔术盒

农药行业探讨绿色可持续发展

3月27日,由中国农药工业协会、生态环境部环境标准研究所联合主办的第七届全国农药行业环保技术交流会暨VOCs深化治理与达标技术培训班在江苏省宜兴市落下帷幕。会议探讨了农药行业环保标准宣贯、技改升级等议题,并就行业绿色可持续发展提出建议。农药协会会长孙叔宝在致辞中指出,中国农药行业的飞速发展对保证国内国际市场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但快速发展的背后依然存在不少问题,如废水母液、废盐、固废残渣以及挥发性有机污染物(VOCs)的处理等;同时,法律法规及标准的更新使环保设施淘汰速度加快,环保运营成本持续增加。为此,他从环保角度对农药产业发展提出两点建议:一是在生产环节要推进集约化生产。提升农药生产的智能化、清洁化、连续化水平,引导企业发展循环经济,鼓励清洁生产,提高农药副产工业盐的无害化处理及资源化回收利用水平,还要在主要关键危险岗位实现“自动化减人”“机器换人”,提升智能化水平。二是在推广环节要引进先进治理技术。我国农药行业开发应用了许多先进环保技术,如催化湿式氧化技术、萃取靶向分离技术去除特征污染物、RTO焚烧技术、废弃物焚烧技术、高效流化床芬顿氧化技术、大孔树脂吸附技术、多效蒸发技术等,企业应关注和引进这些治理技术,推动行业高质量、高水平发展。生态环境部环境标准研究所副所长王海燕认为,理解和执行好相关的生态环境标准对于农药企业的绿色发展至关重要。她表示,近年来农药相关生态环境标准体系不断完善,现行相关标准共35项,支撑着农药行业的结构优化和污染减排。“‘十四五’期间,生态环境标准将向减污降碳、改善质量、防范风险、生态保护、源头预防等方向发展。标准的生命力在于实施,在企业中开展标准培训研讨十分必要。”王海燕说。江苏蓝必盛化工环保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蒋伟群在发言中表示,他们在与几百家农药企业对接后发现,企业在环保上普遍存在一些痛点:一是环保装置反复改造,但实际效果差强人意;二是环保督察趋严,企业面临竞争加剧和环保高压两座“大山”,遭遇空前挑战;三是环保装置带来的安全问题层出不穷,安全隐患和风险较大。对此他建议,农药企业可通过与环保企业合作,共建环保共同体,推动行业绿色可持续发展。(文章来源:中国化工报)

色啦

中泰证券农药行业报告:供需矛盾渐缓 龙头企业有望迎来新发展

来源:金融界网站来源:中泰证券国内是全球农药原药重要生产地。农药是提升作物产量的重要方式之一,其产业链可分为原药和制剂两个环节。其中农药制剂主要由跨国公司垄断,国内则依托产业链配套完备及工程师丰富等方面的优势,成为全球农药原药的重要生产地。从绝对体量看,全球约34%农药由中国生产,从生产品种看,生产品种超400个,基本涵盖常见农药品种,其中草甘膦、吡虫啉、草铵膦等大宗农药主产地均位于国内。 农药需求稳健增长、原药外包市场有望进一步提升1)农药需求长周期稳健向上、短周期则与粮价相关性高。长周期看,农药作为解决有限耕地与不断增长粮食需求间矛盾的主要方式之一,其需求呈现震荡向上、弱周期的态势。短周期看,粮食价格对农户种植积极性和种植投入产生较大影响,进而对农药需求产生影响。 2)低毒高效及转基因驱动农药增长。1)因环保需求不断提升,绿色、环保是农药行业发展的主旋律之一,低毒高效的新颖农药品种通常表现出更好的增长。2)转基因是影响农药结构性变化的另一重要因素。经过年发展,主要转基因种植国家种植面积已趋向饱和,但为解决杂草草甘膦抗性,新转基因抗性的引入仍将催生新的除草剂需求。 3)原药外包市场有望进一步提升。因新农药研发周期和费用上升,非专利药比重不断上升,农化巨头在继续投入研发费用开发专利农药的同时,加大种子、精准农业等领域的布局,通过向农户提供更全方位的作物解决方案来维持其行业地位,对于附加值较低的中间合成环节,则加大外包力度提升盈利能力。 供需矛盾渐缓,龙头企业再发展。自2019年初开始,因新增产能逐步释放,农药行业整体景气度下降,价格也出现趋势性下行。目前原药产能释放接近尾声,价格已接近历史均值,预计后续整体性的供需矛盾将缓解。对企业而言,经长期成本导向的竞争后,优质企业大多在特定细分产品建立较为牢固的护城河,有望获取相对稳定的盈利。同时,企业可选择专利过期时间短等竞争相对缓和的农药品种,横向拓宽产品线,实现持续增长。 投资建议:建议从以下三个维度寻找农药原药板块投资机会:1)需求侧,关注低毒高效农药品种以及受益于转基因技术的迭代的农药品种;2)供给侧,建议关注供给格局较好的农药品种;3)公司自身质地出发,关注客户结构优质、经营管理和工程化化能力强的原药企业。建议关注扬农化工、利尔化学和广信股份。 风险提示:粮食价格持续低迷;环保与安全生产风险;

计时器

智库调研|我国农药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及相关政策建议

国研智库、《中国发展观察》杂志社联合课题组农药作为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在农产品生产,以及林业、草原和卫生害虫防控等方面发挥着重大作用。我国农药行业历经近70年的发展,产业体系不断健全,产品结构不断优化,在稳定农业生产与发展、保障粮食安全等领域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同时,当前我国农药行业还面临着社会对行业发展认知存在偏颇、高毒农药禁用难度大等诸多问题。“十四五”时期,有必要客观、准确、理性地认识农药行业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深入分析农药行业、企业面临的发展困境,进行前瞻性行业布局,科学勾画行业发展路径。我国农药行业发展的基本状况(一)产业体系基本形成我国农药行业起步于新中国成立初期,经过近70年的发展,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目前,我国已逐步形成了包括科研开发、原药生产、制剂加工、原材料及中间体配套的完整农药产业体系。据中国农药工业协会数据,截至2019年底,我国农药生产企业约1800家,农药产量151.6万吨,占世界农药总产量的半壁江山。其中,规模以上(年营业收入在2000万元以上)企业719家,主营业务收入2146.4亿元;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等主要农药产品满足国内需求的同时,还出口到188个国家和地区,出口量占我国农药生产总量的60%;其中有10家农药企业进入全球20强,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有所增强。目前,我国已经成为全球农药生产和出口的第一大国。(二)产品结构逐步优化“十三五”期间,随着“零增长”战略的不断推进,我国农药产品结构持续优化。据中国农药工业协会数据,截至目前,在有效状态的农药登记产品总数为41585 个。从农药类别看,杀虫剂占比42.2%、除草剂占比26.4%、杀菌剂占比26.4%、植物生长调节剂占比2.7%。从农药毒性看,高毒剧毒农药占农药登记产品的1%,中毒农药占14.4%,低毒微毒农药占84.6%。从农药剂型看,悬浮剂、可分散油悬浮剂、水分散粒剂等环保剂型的产品占比由2015年的14.9%提高到2019年的23.8%;乳油、可湿性粉剂等传统剂型的产品占比由2015年的53.0%下降至2019年的39.4%。(三)农药功效依然重要目前,农药在有效防控病虫灾害、保障粮食安全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一方面,我国人多地少水缺乏、农作物复种指数高、耕地利用强度大,病虫草害多发重发频发。常年发生有害生物有1600多种,严重危害的近100种,需要防治面积70多亿亩次,特别是防治蝗虫、草地贪夜蛾、稻飞虱、小麦赤霉病、马铃薯晚疫病等重大迁飞性、流行性病虫害的手段主要还是依赖农药。现代生物育种包括转基因技术虽然可以相互协同,优势互补,也依然不能完全替代农药作用;另一方面,我国农药的发展对保障粮食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按照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测算,不用农药平均每年可造成粮食损失30%—40%。目前,我国粮食生产连续6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农药功不可没。同时,农药在保障其他农产品生产,以及林业、草原和卫生害虫防控等方面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我国农药行业发展面临的问题解析(一)社会对农药行业的认知偏颇社会对农药行业的认知与实际情况存在偏差。一种常见的误解是将农药归为有毒化学品,剧毒、农残、污染等成为公众提到农药时出现频率极高的关键词,甚至农药企业在选择厂址时会常常遭到附近居民的抵制。但从农药行业实际发展情况来看,一些重点骨干农药企业,无论是技术实力还是厂区建设,已经完全采用现代化企业的模式,完全不同于公众固有印象中的化工厂。产生这一认知偏差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于农药行业长期存在形象传播失衡,造成并强化了社会公众对农药行业及企业的评价较为负面。在绿色发展成为社会共识的背景下,农药对国民生活的重要保障作用以及农药企业的社会形象、作用、技术进步却一直未能向社会进行及时更新、宣传、推广,导致一些民众对农药行业的认知依然停留在生产粗放、环境恶劣的层面。而农药一旦出现问题或事故,便会被迅速放大,在短时间内造成对全行业的冲击,严重影响农药行业的社会形象和口碑。此外,由于部分农户缺乏科学使用知识,在实际过程中出现农药使用不当等问题,导致农残超标事件偶发,但有时会被归结为农药自身存在问题。(二)高毒农药禁用难度较大2019年5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深化改革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见》,明确要求将高毒农药禁用范围逐步扩大到所有食用农产品。但这一政策在具体实践过程中仍面临诸多难题。高毒农药替代转产对农药企业挑战极大,停止生产高毒农药对企业经营效益影响较大。据统计,纳入禁用的10种高毒农药,涉及农药生产企业334家,原药及制剂的年销售额30多亿元,利税5亿多元。目前,高毒农药销售额占比超过50%的企业有28家,全部生产高毒农药的企业有10家,禁用高毒农药对这些企业经营效益的影响尤为突出。与此同时,技改转产需要大量资金。根据相关部门测算,中等生产规模高毒农药生产企业改进生产设备和工艺,转产高效低毒农药需要资金1亿元以上。这对因停产效益大幅下滑的农药企业来说是难上加难。此外,当前国内高毒农药生产涉及企业员工1万余人。一旦禁用后,替代转产受资金、技术、市场等多种因素影响,高毒农药企业面临倒闭破产、工人失业的风险。(三)农药企业得到支持相比差异较大农药企业生产所使用的原辅材料均属于精细化工品,进项税率为13%,农药作为农资生产环节的主要产品,受国家“三农”扶持政策优惠,享受9%的销项税率,这就出现了4%的销项税差。相较医药17%、兽药13%等化学原料药的销项税率,农药企业为当地贡献的应缴税收明显较低,致使农药企业在项目审批、企业发展规划中受到的支持低于医药、兽药类企业。虽然国家层面出台了增值税留底返还企业的普惠政策,但由于农药企业缴税少、对当地经济贡献小,故各地执行过程中存在较大差异,企业发展希望得到更多扶持。(四)农药登记管理更加严格新版《农药登记资料要求》对农药登记、管理提出了更为严格、详尽的要求。按照新的农药登记要求规定,企业登记费用将会显著增加。一个老的原药产品登记需要700—800万元,制剂产品也得上百万元。企业自行创制的产品登记则需要三千万元以上,且登记周期长,最少需要3—5年。巨额的费用和较长周期,使得企业负担过重,拖缓了企业转型升级进程。(五)地方政策执行效果与预期产生偏差长期以来,我国农药企业建厂分布缺乏系统规划。新的农药管理职能调整以后,农药生产许可由各省办理审批,缺乏全国统一规划布局的问题更为严峻。例如农药企业进园区,由于各地政策宽严松紧不一致,导致近半企业未能进入化工园区,甚至部分企业还处于环保敏感区域。“化工围城”、“城围化工”问题日益显现。此外,新的环保政策出台以后,部分不符合当地产业发展要求的企业,被迫向中西部迁移。中西部地区为加快引进这些企业,出台诸多利好产业优惠政策,加速了企业搬迁进度,但对于持观望态度中的企业而言,由于搬出地政策未定,其搬迁反而成为择地再建新厂,既不利于淘汰落后产能,也不利于控制新增企业数量、调控产能过剩和维护市场秩序。我国农药行业发展对策及建议(一)加强规划布局,协调政策一致性一是加强国家级、省级层面总体规划,协调各地区农药企业布局,优化农药生产空间布局,提升产业集中度;二是引导建立农药专业园区,有序推进农药生产企业进园入区,同时避免农药生产向环境生态脆弱地区转移;三是加强关联产业的政策协同性,加强政策解读与落实,充分发挥政策引导作用;四是协调相关部门系统梳理农药化工企业向中西部转移搬迁以及中西部对于搬迁企业的优惠政策,优化支持政策。(二)优化农药产品结构,完善受损企业补偿措施一是坚定淘汰杀鼠剂以外的10种高毒、剧毒农药,加强农药风险检测与评估,加快淘汰对人畜健康、生态环境风险高的农药;二是加强创新,加大针对高效、低风险、低残留农药新产品的研发力度;三是对受淘汰高毒农药影响较大的企业,针对淘汰高毒农药装置、技术改造、人员安置等,进行专项资助、补贴,助力企业顺利渡过转型艰难期。(三)适当调整销项税率,加强生产经营补贴一是参照其他化学原料药将国内农药产品销项税率提高至13%,整体提升农药企业为当地经济发展所做的贡献;二是对农药生产企业,在技术创新、清洁生产、装备升级等方面给予补贴或奖励,促进供给侧改革,推动行业向好发展。(四)优化农药登记流程,缩短登记周期放宽对高毒农药替代转型产品的登记限制措施,缩减相同农药产品的登记试验项目,减少重复试验,减轻企业负担,加快企业转型产品的登记进度,推动新产品快速进入市场。(五)高度重视行业、企业的声誉管理一是从行业主管层面加强全行业形象建设、宣传工作。一方面拟定年度宣传推广计划,有序开展对外传播工作。另一方面,根据本行业发展需求与特征,定期开展专题性的推广活动。二是鼓励农药行业重点企业、龙头企业建立专职企业声誉管理、企业形象宣传队伍,及时应对突发舆情事件,同时系统地、有针对性地开展行业科普与企业宣传,打造良好的企业形象。本文为农业农村部委托课题《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专项—农业行业发展相关监测—农药产业布局及产业政策》研究成果课题组成员:江宜航 徐冰 麻鑫鑫 张继男 刘帅杰文章来源:《中国发展观察》杂志2021年第5期聚集智慧 创造价值 传播文明国研智库是在国家高端智库建设的背景下,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直属单位中国发展出版社发起设立的智库咨询与传播平台。国研智库依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家高端智库的专家优势,整合国家部委和首都高校智库资源,创新发展以智库为核心业务的文化产业,包括咨询研究、会议会展、智库园区等业务。其中,国研智库论坛是国研智库品牌旗下的智库交流平台,已成为中国智库行业的知名品牌。作为国研智库品牌的运营机构,国研文化传媒集团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批准成立,注册资本1亿元人民币。地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荣华中路22号院中国智库创新科学园亦城财富中心1号楼7层网址:www.guoyancm.com邮箱:guoyancm@guoyancm.com电话:010-67889142

慧琳

十张图了解2021年中国农药中间体行业产业链全景 受上下游影响农药中间体产量下降

农药中间体用于生产农药原药,位于产业链中游位置;农药中间体上游是黄磷、液氯等无机原料,和甲醇三苯等基本有机原料;上游黄磷材料价格缓慢回升,使得农药中间体成本上升;下游化学农药原药产量下降。在上下游影响下,农药中间体产量趋于下降。农药中间体是农用原材料加工生产出来的产品,是一种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结合在一起的中间介质,在农药里可以理解为增效剂,是生产农药的中间材料。整体而言,农药中间体就是用于农药合成工艺过程中的一些化工原料或化工产品。产业链:农药中间体位居产业链中游农药中间体用于生产农药原药,位于产业链中游位置;农药中间体上游是黄磷、液氯等无机原料,和甲醇三苯等基本有机原料,制成农药原药之后应用到农林牧业生产和卫生领域。上游:黄磷材料价格缓慢回升农药中间体上游中,据隆众资讯,2019-2020年全国甲醇产能、产量趋于上升,2020年全国甲醇产量达6917万吨,产能达9595万吨。2020年新增甲醇产能主要集中在西北、山东、华东、华北、华中地区,且部分为烯烃配合项目。其中西北地区新增产能最多,达到661万吨,华东地区新增产能151万吨,华中地区新增产能30万吨,华北地区新增产能20万吨。价格方面,2020年上半年全国甲醇、黄磷价格趋于下降,最低分别为1530.9元/吨和14300元/吨,之后回升,最高分别达到2348.2元/吨与16280元/吨。中游:农药中间体产量下降农药中间体的需求市场主要为农药原药市场,由于我国持续的去产能措施,我国农药整体产销量不高。通常而言,生产一吨农药原药约需要2吨农药中间体,经过测算,初步估计2020年全国农药中间体产量约为368万吨。农药中间体产品繁多,且每一种中间体价格不一,根据农药中间体3万元每吨的售价,经过测算,初步估计2020年全国农药中间体市场规模约为1111亿元。农药中间体价格方面,以农药中间体氯乙酸为例,氯乙酸是作制取乐果,萘乙酸,硫氰醋酸,异茨酯,除草剂2,4D,除莠剂等的中间体。据Choice数据显示,自2020年8月,农药中间体氯乙酸价格不断上升,2021年2月已上升至7050元/吨,同比上升4%,可能与其原材料价格上升使得成本上升有关。下游:化学农药原药产量下降农药中间体下游行业为化学农药原药行业、农林牧业行业等,我国是全球第三大农业市场,并且是增长速度最快的市场之一。无论是从原材料和化学中间体的供给、原药的合成、以至终端产品的配制生产,我国均已成为全球作物保护行业领先的生产中心。行业内规模以上企业数量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行业内的生产供给能力,农药原药对研发能力、生产技术、生产工艺、环保和安全生产的要求较高,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大。我国农药行业规模以上企业数量逐渐减少,截至2019年全国农药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共有719家,企业数量出现连续五年下降。2015-2019年,受到宏观经济、政策法规以及行业周期波动的影响,我国化学农药原药(折有效成分100%)产量出现下滑。近几年中国农药产量出现大幅下降是中国农药行业追求高质量发展的结果,也是全球需求下降自然调节的需要。2019年,全国化学农药原药产量211.81万吨,同比下降11.8%,根据复合增长率测算初步估计2020年全国化学农药原药产量为184万吨。农药广泛用于农林牧业生产,从全国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来看,2015-2019年全国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不断下降,2019年下降为1.16亿公顷。未来我国农药供应大幅增加的可能性不大,随着我国农药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高质量发展追求,农药中间体生产也将趋于产业升级,供给侧改革。由于产品生产成本的限制,农药企业将逐步把原药的生产环节进行连续外包,龙头企业由中间体向原药领域延伸发展,获取更大的提升空间。更多数据请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农药中间体行业市场调研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园区规划、产业招商引资、IPO募投可研等解决方案。

博弈论

先抑后扬的农药行业下半年趋势分析

在疫情的影响下,2020年农药行业走出了一个大大的抛物线——市场行情在5月初达登到最高峰之后迅速滑落。多数农药企业身在其中体验到了冰火两重天的感觉,销售人员则经历了从英雄到平庸的 “过山车”。今年上半年以来的困惑上半年已经结束,农药行业估计多数人有以下这些困惑:1。对于5月之后市场的迅速降温,怎样才能有一个合理的解释?2。原药价格多数在下降,制剂产品利润难以保证,怎样都说不通。3。粮食价格上涨,市场需求不减,制剂产品价格是涨还是降?涨不上去,降不下来的尴尬在企业中蔓延。4。在疫情常态化的情况下,在产品布局上,企业应该做出怎样的应对和改变?5。销量上去了、利润没有了、品牌力却没有增强,市场占有率是个伪命题吗?6。有实力的经销商借此机会谋求变革,或者经营转变——缩减合作企业数量,或者模式转型——从产品销售商到作物服务商,企业如何抓住机会深耕、精耕渠道?7。上半年两位数的增长,是否能够坚持到年底,从而将优势变为胜势?你的增长如何,又计划用什么策略将增长保持到最后?以上七个现实中的问题是2020年半年总结中必须面对或解答的。其实,回头看看这半年,把“新冠疫情”摘出来:市场还是那个市场、渠道也没有变化、企业内部业务能力没有多大提升、盈利手段也并没有得到扩充,市场还是需要一点点去做,增长还是需要一步一步来实现。下半年会有哪些趋势可以把握?现在,我们抛开上半年,一起看看下半年有哪些趋势可以把握,可以帮助自己实现增长或者避开大坑小坑:趋势一——原药价格持续走低,市场恐慌氛围是否进一步加重,是该抄底还是继续观望?对应的制剂产品定价、促销怎么办?趋势二——草地贪夜蛾并没有像年初预想的那样大发展,7、8、9月会出现虫口基数的大增吗?印度的蝗灾会不会影响到国内甲维盐市场?趋势三——疫情常态化,企业开工率增加,农化终端需求弱势延续,国外疫情继续蔓延导致出口受阻,农药经营者市场谨慎情绪加重,预计下半年行情走低。趋势四——飞防(产品+服务),农业服务公司整合渠道,为种植者防除病虫草害提供完善的解决方案,在疫情的催化之下,是否能够快速成为农药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互联网电商在疫情期间似乎发挥出优势,几个坚持下来的电商平台开始布局,已经熄火的农资电商是否能够被疫情重新唤醒?趋势五——国家层面鼓励国内农药企业兼并重组的方向越来越明显,退出一批竞争力弱的小微农药企业已成必然,下半年整合后的企业龙头将开始收割市场份额。可以预见,2020年下半年——行业净利润继续下滑(尤其是制剂企业,行业将长期存在原药企业稳定生产需要的经营预期与制剂企业需求季节性差异的矛盾),企业实现增长更加困难,疫情推动线上农资产品销售复苏,飞防等新科技施药器械接受度提高,将催生农药剂型升级、农资渠道商积极寻求能够持续稳定供货的龙头企业合作,以确保市场占有率增加。(文章来源:山西农民报)

小雅

中金公司:农药行业有望继续维持高景气

e公司讯,中金公司发布的最新研究报告指出,受甘氨酸等原材料涨价推动,上周草甘膦市场价上涨1.8%至2.85万元/吨;成本端上涨叠加主流供应商订单充足,草铵膦价格继续上涨,上周利尔化学草铵膦出厂价上调6.7%至19万元/吨,上周江苏常隆出厂价上调5.6%至38万元/吨。采暖季环保趋严将收缩原药及中间体供应,叠加海外采购旺季到来,农药行业有望继续维持高景气,推荐扬农化工,长青股份,建议关注利尔化学,海利尔等。

格致

一线调研 | 我国农药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及相关政策建议

作者:国研智库、《中国发展观察》杂志社联合课题组农药作为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在农产品生产,以及林业、草原和卫生害虫防控等方面发挥着重大作用。我国农药行业历经近70年的发展,产业体系不断健全,产品结构不断优化,在稳定农业生产与发展、保障粮食安全等领域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同时,当前我国农药行业还面临着社会对行业发展认知存在偏颇、高毒农药禁用难度大等诸多问题。“十四五”时期,有必要客观、准确、理性地认识农药行业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深入分析农药行业、企业面临的发展困境,进行前瞻性行业布局,科学勾画行业发展路径。我国农药行业发展的基本状况(一)产业体系基本形成我国农药行业起步于新中国成立初期,经过近70年的发展,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目前,我国已逐步形成了包括科研开发、原药生产、制剂加工、原材料及中间体配套的完整农药产业体系。据中国农药工业协会数据,截至2019年底,我国农药生产企业约1800家,农药产量151.6万吨,占世界农药总产量的半壁江山。其中,规模以上(年营业收入在2000万元以上) 企业719家,主营业务收入2146.4亿元;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等主要农药产品满足国内需求的同时, 还出口到188个国家和地区,出口量占我国农药生产总量的60%;其中有10家农药企业进入全球20强,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有所增强。目前,我国已经成为全球农药生产和出口的第一大国。(二)产品结构逐步优化“十三五”期间,随着“零增长”战略的不断推进,我国农药产品结构持续优化。据中国农药工业协会数据,截至目前,在有效状态的农药登记产品总数为41585 个。从农药类别看,杀虫剂占比42.2%、除草剂占比26.4%、杀菌剂占比26.4%、植物生长调节剂占比2.7%。从农药毒性看,高毒剧毒农药占农药登记产品的1%,中毒农药占14.4%,低毒微毒农药占84.6%。从农药剂型看,悬浮剂、可分散油悬浮剂、水分散粒剂等环保剂型的产品占比由2015年的14.9%提高到2019年的23.8%;乳油、可湿性粉剂等传统剂型的产品占比由2015年的53.0%下降至2019年的39.4%。(三)农药功效依然重要目前,农药在有效防控病虫灾害、保障粮食安全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一方面,我国人多地少水缺乏、农作物复种指数高、耕地利用强度大,病虫草害多发重发频发。常年发生有害生物有1600多种,严重危害的近100种,需要防治面积70 多亿亩次,特别是防治蝗虫、草地贪夜蛾、稻飞虱、小麦赤霉病、马铃薯晚疫病等重大迁飞性、流行性病虫害的手段主要还是依赖农药。现代生物育种包括转基因技术虽然可以相互协同,优势互补,也依然不能完全替代农药作用;另一方面,我国农药的发展对保障粮食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按照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测算,不用农药平均每年可造成粮食损失30%—40%。目前, 我国粮食生产连续6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农药功不可没。同时, 农药在保障其他农产品生产,以及林业、草原和卫生害虫防控等方面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我国农药行业发展面临的问题解析(一)社会对农药行业的认知偏颇社会对农药行业的认知与实际情况存在偏差。一种常见的误解是将农药归为有毒化学品,剧毒、农残、污染等成为公众提到农药时出现频率极高的关键词,甚至农药企业在选择厂址时会常常遭到附近居民的抵制。但从农药行业实际发展情况来看,一些重点骨干农药企业,无论是技术实力还是厂区建设,已经完全采用现代化企业的模式,完全不同于公众固有印象中的化工厂。产生这一认知偏差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于农药行业长期存在形象传播失衡,造成并强化了社会公众对农药行业及企业的评价较为负面。在绿色发展成为社会共识的背景下,农药对国民生活的重要保障作用以及农药企业的社会形象、作用、技术进步却一直未能向社会进行及时更新、宣传、推广,导致一些民众对农药行业的认知依然停留在生产粗放、环境恶劣的层面。而农药一旦出现问题或事故,便会被迅速放大,在短时间内造成对全行业的冲击,严重影响农药行业的社会形象和口碑。此外,由于部分农户缺乏科学使用知识,在实际过程中出现农药使用不当等问题,导致农残超标事件偶发,但有时会被归结为农药自身存在问题。(二)高毒农药禁用难度较大2019年5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深化改革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见》,明确要求将高毒农药禁用范围逐步扩大到所有食用农产品。但这一政策在具体实践过程中仍面临诸多难题。高毒农药替代转产对农药企业挑战极大,停止生产高毒农药对企业经营效益影响较大。据统计,纳入禁用的10种高毒农药,涉及农药生产企业334家,原药及制剂的年销售额30多亿元,利税5亿多元。目前,高毒农药销售额占比超过50%的企业有28家,全部生产高毒农药的企业有10家,禁用高毒农药对这些企业经营效益的影响尤为突出。与此同时,技改转产需要大量资金。根据相关部门测算,中等生产规模高毒农药生产企业改进生产设备和工艺,转产高效低毒农药需要资金1亿元以上。这对因停产效益大幅下滑的农药企业来说是难上加难。此外,当前国内高毒农药生产涉及企业员工1万余人。一旦禁用后,替代转产受资金、技术、市场等多种因素影响,高毒农药企业面临倒闭破产、工人失业的风险。(三)农药企业得到支持相比差异较大农药企业生产所使用的原辅材料均属于精细化工品,进项税率为13%,农药作为农资生产环节的主要产品,受国家“三农”扶持政策优惠,享受9%的销项税率,这就出现了4%的销项税差。相较医药17%、兽药13%等化学原料药的销项税率,农药企业为当地贡献的应缴税收明显较低,致使农药企业在项目审批、企业发展规划中受到的支持低于医药、兽药类企业。虽然国家层面出台了增值税留底返还企业的普惠政策,但由于农药企业缴税少、对当地经济贡献小,故各地执行过程中存在较大差异,企业发展希望得到更多扶持。(四)农药登记管理更加严格新版《农药登记资料要求》对农药登记、管理提出了更为严格、详尽的要求。按照新的农药登记要求规定,企业登记费用将会显著增加。一个老的原药产品登记需要700—800万元,制剂产品也得上百万元。企业自行创制的产品登记则需要三千万元以上,且登记周期长,最少需要3—5年。巨额的费用和较长周期,使得企业负担过重, 拖缓了企业转型升级进程。(五)地方政策执行效果与预期产生偏差长期以来,我国农药企业建厂分布缺乏系统规划。新的农药管理职能调整以后,农药生产许可由各省办理审批,缺乏全国统一规划布局的问题更为严峻。例如农药企业进园区,由于各地政策宽严松紧不一致,导致近半企业未能进入化工园区,甚至部分企业还处于环保敏感区域。“化工围城”、“城围化工”问题日益显现。此外,新的环保政策出台以后,部分不符合当地产业发展要求的企业,被迫向中西部迁移。中西部地区为加快引进这些企业,出台诸多利好产业优惠政策,加速了企业搬迁进度,但对于持观望态度中的企业而言,由于搬出地政策未定,其搬迁反而成为择地再建新厂,既不利于淘汰落后产能,也不利于控制新增企业数量、调控产能过剩和维护市场秩序。我国农药行业发展对策及建议(一)加强规划布局,协调政策一致性一是加强国家级、省级层面总体规划,协调各地区农药企业布局,优化农药生产空间布局,提升产业集中度;二是引导建立农药专业园区,有序推进农药生产企业进园入区,同时避免农药生产向环境生态脆弱地区转移;三是加强关联产业的政策协同性,加强政策解读与落实, 充分发挥政策引导作用;四是协调相关部门系统梳理农药化工企业向中西部转移搬迁以及中西部对于搬迁企业的优惠政策,优化支持政策。(二)优化农药产品结构,完善受损企业补偿措施一是坚定淘汰杀鼠剂以外的10种高毒、剧毒农药,加强农药风险检测与评估,加快淘汰对人畜健康、生态环境风险高的农药;二是加强创新,加大针对高效、低风险、低残留农药新产品的研发力度;三是对受淘汰高毒农药影响较大的企业, 针对淘汰高毒农药装置、技术改造、人员安置等,进行专项资助、补贴,助力企业顺利渡过转型艰难期。(三)适当调整销项税率,加强生产经营补贴一是参照其他化学原料药将国内农药产品销项税率提高至13%, 整体提升农药企业为当地经济发展所做的贡献;二是对农药生产企业,在技术创新、清洁生产、装备升级等方面给予补贴或奖励,促进供给侧改革,推动行业向好发展。(四)优化农药登记流程,缩短登记周期放宽对高毒农药替代转型产品的登记限制措施,缩减相同农药产品的登记试验项目,减少重复试验,减轻企业负担,加快企业转型产品的登记进度,推动新产品快速进入市场。(五)高度重视行业、企业的声誉管理一是从行业主管层面加强全行业形象建设、宣传工作。一方面拟定年度宣传推广计划,有序开展对外传播工作。另一方面,根据本行业发展需求与特征,定期开展专题性的推广活动。二是鼓励农药行业重点企业、龙头企业建立专职企业声誉管理、企业形象宣传队伍, 及时应对突发舆情事件,同时系统地、有针对性地开展行业科普与企业宣传,打造良好的企业形象。(本文为农业农村部委托课题《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专项-农业行业发展相关监测-农药产业布局及产业政策》研究成果)课题组成员:江宜航 徐 冰麻鑫鑫 张继男 刘帅杰本文刊于《中国发展观察》杂志2021年第5期《中国发展观察》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管、中国发展出版社主办、中国发展观察杂志社编辑出版,是以发展为主线、以经济为重点的综合性半月刊,开设有战略、宏观、区域、世界、法治、社会、文化、前沿、产业、智库论坛等栏目,具有较强的前瞻性、权威性、可读性。《中国发展观察》在学术理论界、各级党政机关以及企业家阶层拥有广泛而稳固的读者群,并被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重要机构和中国知网、维普资讯等权威数据库列为核心期刊或来源期刊。中国发展观察杂志社: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荣华中路22号院亦城财富中心A座7层(邮编:100176)网址:www.chinado.cn公众号:ichinado(中国发展观察)电话:010-68352880

正者

全国农药产业发展规划已形成初稿 产业链公司受关注|行业风口

农业农村部9月7日消息,农业农村部发布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9325号建议的答复称,《全国农药产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目前已形成初稿,分析了当前农药产业发展基础、面临的形势要求和问题挑战,提出了“十四五”发展的总体思路、目标任务、工作重点和保障措施。下一步,农业农村部将广泛征求有关方面意见,进一步修改完善,尽快发布实施。

农药行业:跨国公司并购整合 价值链重构

国金证券 郭荆璞农药行业是以研发为渠道、以销售为导向,产品不断更新换代的行业。从价值链环节来看,农药分为创新药、仿制药、中间体、制剂。其中跨国公司把控前端创新药研发和终端制剂的销售渠道,大部分中间体及原药选择从中国、印度等国家采购;中国企业位于仿制药和中间体制造环节,其产品在全球出口。从农药品种来看,主要分为杀虫剂、除草剂和杀菌剂,创新研发驱动农药品种更新换代以解决作物抗性问题。从需求看,农药是提高粮食作物单位产量和保证丰收必不可少的物资,需求较为刚性。跨国公司通过并购整合优化资源配置,在前端研发和终端渠道投入更多精力,将原药生产环节和中间体加工环节更多外包。同时跨国公司对其原药、中间体供应商进行调整,头部供应商获得更多订单,市场份额不断提升。中国和印度是世界两个农药制造大国,印度在政策环境及成本方面具有一定优势,但印度的整体化学基础设施仍然相对欠发达,其获得关键中间体和原材料的途径也很有限。中国基础设施配套完善、精细化工合成能力和工程建设水平高,目前仍是农化巨头选择供应商的首选国家。我国农药行业处于结构性调整过程中,集中度不断提升。我国农药行业当前处于供需在平衡过程中,预计随着西部地区新产能的释放,未来的行业整体盈利将回归合理的水平。从结构来看,具有资金优势和规模优势的头部企业通过扩张产能抢占更多市场份额,在资源环境的约束强化下以及相关产业政策的引导下,行业加速向集约化、规模化方向发展。新的农药工作管理条例大大提升农药登记门槛,2019年我国农药登记产品仅有294个,同比2018年减少了93.5%。我们认为,随着登记门槛的提高,未来相关农药产能难以出现以往的盲目扩张,行业竞争趋于有序。转基因推动农药企业多元化发展,我国农药行业将实现由大到强的跨越。转基因一方面带动相关配套农药需求,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农化巨头业务的多元化延展,目前,以种子为核心,集农资、农服一体化发展是农化巨头的主要商业模式。随着我国转基因政策的逐步放开,我国转基因发展有望复制美国、巴西的发展速度。同时伴随着先正达集团的成立,我国农药行业有望在未来逐步补足创新药研发和种子方面的短板。当前我国农药行业处于结构性调整过程中,行业加速向集约化、规模化方向发展,并逐步向创新药不断突破,随着转基因政策的逐步放开,我国转基因行业的发展有望复制美国、巴西的发展速度。在此背景下,我们推荐农药龙头企业扬农化工(优嘉项目投产带来稳健增长,向创新药、制剂业务延展,同时受益于转基因种子发展)、利尔化学(与科迪华合作不断加深,草铵膦业务边际向上,长期受益于转基因种子发展)、联化科技(农药中间体业务迎来发展新阶段,医药中间体业务高速成长)、中旗股份(淮北项目成长确定性强,延伸产业链至医药和新材料)。风险提示:农药需求下滑;农药价格下跌;转基因推广不及预期;安全环保检查。

专诸

中农联合:全产业链优势明显,专注“高效低毒生态安全”农药生产

4月6日,山东中农联合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证券代码:003042 简称“中农联合”)登陆深交所,午间收盘,中农联合涨幅达到44.02%,报31.05元/股。中农联合本次共发行股票2740万股,发行价为21.56元/股,募集资金总额59074.40万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将用于年产3300吨杀虫剂原药项目、10000t/a二氯五氯甲基吡啶及5000t/a啶虫脒原药建设项目以及补充与主营业务有关的流动资金。中国农业百强企业,全产业链优势明显中农联合隶属于供销总社,前身为中农有限,成立于2006年,是一家专业从事农药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全产业链农药生产企业,主要产品有吡虫啉、啶虫脒、烯啶虫胺、哒螨灵等环保、高效、低毒农药原药及其中间体,以及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等农药制剂产品。随着城市化及工业化发展导致的耕地面积减少,全球人口的不断增加、消费升级、生物能源等因素又促使粮食需求不断增加,使用农药能有力地挽回作物产量损失、确保农作物稳产,从而保证人类的粮食需求,可以说,未来农药依然是刚需,具有不可替代性。中农联合发展多年,形成了完整的农药研发、生产与销售体系,具备“中间体+原药+制剂”完整产业链优势,实现了农药中间体、原药及制剂的协同发展。在利用原药业务的质量与成本优势提高产品竞争力的同时,也充分发挥制剂业务的品牌和渠道优势,拓展盈利空间,在行业竞争中提高企业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根据中国农药工业协会发布的2017年、2018年和2019年“中国农药行业销售百强”排名,中农联合分别位列第41位、第44位、第35位,在国内新烟碱类杀虫剂农药原药领域处于领先地位。在新烟碱类杀虫剂原药制造领域树立的良好市场品牌,帮助中农联合与安道麦股份有限公司、山东潍坊润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江苏长青农化股份有限公司、河北威远生化农药有限公司、AUGUST等国内外多家知名企业建立起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进一步提高了公司的市场影响力。主营业务毛利率拔尖,公司整体发展稳定增长我国农药工业在短期内实现了快速的发展,目前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农药生产、出口国,但环境保护、食品安全、产能过剩等问题也随之而来。2017年,国家通过出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2017 年中央一号文件)》、《农药产业政策》、《农药工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等政策,实施农药产品结构调整,鼓励发展安全、低毒、高效农药。行业经营门槛的进一步提高,导致部分难以达到标准的农药生产企业产量大幅缩减。而凭借着全产业链一体化的优势,中农联合相对于可比公司的毛利率水平相对偏高,据招股书披露,2017年到2019年其毛利率年均接近40%,较可比公司毛利率均值年均高了近8%。因此,公司在2017、2018年获得了较强的市场议价能力,部分原药产品包括新烟碱类原药吡虫啉、啶虫脒、烯啶虫胺的市场价格在2017年持续快速走高。2017年、2018年公司分别实现营收 112,175.44 万元、141,280.06万元,同比增长26.22%,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10,646.72万元、24,367.14万元,增长率达128.87%。不过在短期的供需矛盾后,农药行业整体增速开始放缓,2018年初相关原药产品的市场价格在维持了较短时间的高价后出现回落,部分上市公司业务规模也呈现负增长。中农联合2019年实现营收136,678.24万元,较2018年有少许下降,盈利水平也有所回落,但降幅符合整体行业趋势。从整体发展来看,截止报告期内,中农联合资产总额分别为161,448.90万元、178,972.76 万元和191,101.91万元,2018年末资产总额较2017年末增长了17,523.86万元,增幅为 10.85%,2019年末资产总额较2018年末增长了12,129.15万元,增幅为6.78%。资产规模总体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持续加强研发投入,巩固核心竞争优势未来我国农化行业整合速度加快,为了持续增强核心竞争力和扩大市场份额,中农联合始终秉持“贴近客户、注重差异、自主产权、精品意识”的技术理念,坚持自主研发,技术研发投入和产品储备不断增加。报告期内中农联合研发投入占营收比例整体保持在5%左右,现有研发技术人员153人,研发中心现有70人,研发中心本科以上学历69人,该中心被认定为山东省企业技术中心;在坚持企业自主研发的同时,中农联合还与南开大学、天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等高等院校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经过长期的研发和技术积累,公司共取得39项发明专利,并先后参与啶虫脒可溶粉剂、烯啶虫胺原药等14个行业标准的制定,同时承担了“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更成功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农药创制产品“氟醚菌酰胺”,该产品的创制与应用被中国农药工业协会评定为“第十届中国农药工业协会农药创新贡献奖”一等奖。未来,中农联合将不断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和设备投入,以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建设为契机,改进公司原药与中间体产品的生产工艺,并加大产品的应用技术研究,有序推进新产品的研发,提升质量技术水平,优化公司的产品结构,保障公司“原药+制剂+中间体”的协同发展。以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并降低成本,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优势,从而巩固并提升公司的市场地位。国内市场加速整合,海外市场需求激增目前我国农药制剂产品的终端用户仍以分散的农户为主,其通常主要依赖使用经验及零售商指导选用农药。中农联合据此推出了“联农植保”焦点营销服务体系,建设“联农植保”示范店和科技示范田,在销售产品的同时开展科技惠农、富农活动,以“省心省力、增产增收”为服务目标,协助经销商引导农民科学种田,解决农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该体系获评“第十届中国农药工业协会最佳营销案例”。截止目前,中农联合已成功建立了覆盖国内30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销售网络和售后服务体系。基于此,中农联合境内销售收入顺势实现了持续增长,其2020年上半年境内销售收入占比已达75.96%。伴随国家“供给侧改革”政策引导、新《农药管理条例》实施、行业竞争加剧以及资源、环境约束机制强化等多因素叠加影响,我国农药行业将继续向集约化、规模化方向发展,产品结构将不断优化。中农联合经过多年发展,在农药研发、生产和经营领域,积累了丰富的行业、技术和管理经验,形成了较为综合的竞争实力,具有较强的市场影响力,这些使得公司在将来能更好地把握市场发展以及整合的机会。另外,传统农药消费市场的欧洲及北美地区,农药市场基本饱和,农药需求趋于稳定;拉丁美洲、亚太地区、中东地区和非洲随着经济发展水平和农业现代化程度的逐步提高,对农药需求总体上升,尤其是拉丁美洲,已成为全球农药需求增长最快的市场。为此,中农联合在进一步做大做强国内市场的同时,也在积极拓展国际市场,目前公司原药及中间体产品及制剂产品的出口占比在进一步提升,产品出口收入稳步增长,并且与安道麦等国际知名的农化公司建立了业务合作关系。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中农联合在多年的发展中,始终坚守“创新创优,品牌品质,精诚精益,共创共赢”的企业价值观,专注于生产“高效低毒、生态安全”的农药产品,致力于“做中国农化领域的典范”,未来3-5年内,公司将紧紧抓住国际产业转移以及国内产业结构调整的历史机遇,加快新产品的开发步伐,拓宽公司产品线,在进一步做大做强国内市场的同时,加强国际市场拓展力度,做到内外兼顾并举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