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农学类专业主要包括5大分支,分别是植物生产类、动物生产类、水产类、动物医学类、森林资源保护与环保类。1.植物生产类植物生产类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多到农业部门、园林部门、植物所工作,工作的性质多为科研、生产和管理。2.动物生产类动物生产类专业的学生,毕业后的工作部门与植物生产类基本相同。工作性质除了从事科研生产、管理外还有技术开发。3.水产类水产类专业的学生,毕业后的对口部门是生产、海洋、海运、轻工、外贸、环保等部门。一般从事科研、生产和管理等工作。4.动物医学类动物医学类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可到各级兽医防治、科研、教育、生产和行政管理部门、动物检疫站、商品检验品、生物药品制造及动物食品加工单位,并从事与专业知识相关的工作。5.森林资源保护与环保类森林资源保护与环保类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多从事水土保持、沙漠治理、园林、野生动物及自然保护等相关方面的工作。大学、考研专业就业方向之法学类大学、考研专业及就业方向——理学类大学、考研专业及就业方向——工学类英语面试(口试)常用高频词汇突破考研英语阅读理解高频词汇下载
对考研国家线以及趋势稍加了解后,不难发现农学类国家线,近三年都未发生变化而且低(A区255分、B区245分)。另外,国内39所985院校里只有两所农林类院校――中国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其余院校,无论从保研比例、招生计划人数来说,都是相对容易的。――院校选择――农学类专业考生,是很容易实现“跃龙门”的壮举。大致将考生分为三类:双非院校(包括双非一流学科重点建设院校、四非院校)考考生、211院校考生、985院校考生。分别说明如何选择院校。·双非院校考生这类考生,比如:甘肃农业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山西农业大学等,推荐选择东北林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部分专业)等。·211院校考生这类考生水平相对较好,可以选择实力较好211院校或者985院校。211院校:南京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等985院校:中国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985院校考生这类考生需要更加注重专业,推荐选择本科专业国内实力第一的院校。比如:中国农业大学、兰州大学(草学)、浙江大学(园艺、茶学)、中国海洋大学(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我是小公主老师,请多多关注我。
因为高校的本科扩招严重,很多学生为了提升就业竞争力,于是选择考研。但是,大家都知道,考研的竞争随着报名人数的增强,也变得更加激烈,估计2020年的考研报名人数将会达到350万左右,这样的考试人数,和小型的高考并无区别。在竞争很激烈的情况下,如何才能有更大的把握考上研究生,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如果只是想拿到一个研究生的文凭,那就不必没有报考比较热门的专业。而是可以选择“简单”,容易被录取的专业。比如,小编下面介绍的4个专业,过国家线,就容易被录取,值得参考。一、考古学专业我国开设考古学专业的学校并不多,比较有名的是北京大学、山东大学等,其他高校考古学类专业的实力一般。因此,在考研阶段,如果学生选择文科学校或者综合性大学里面的考古学相关的专业,因为报考的人数比较少,就容易被录取。如果不是自主划线的高校,过了国家线,那么,录取的几率就很大。当然,选择考古学专业,需要一定的胆量。因为这个专业在研究生阶段,需要跟随导师外去,进行考古研究。二、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由于我国的国情比较特殊,每个高校基本上都会开设有马克思主义相关的学院。由于马克思主义学院是纯理论的研究,因此,每年报考的的人数不多。除了名校外,其他的高校招收马克思主义相关专业的研究生都是比较困难的,很多都是接收调剂的学生。如果考研的第一志愿就是马克思相关的专业,竞争激烈程度小。那就比较容易被录取。三、农学专业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的原因,农学类专业现在已经逐渐成为冷门专业。在高考当中,愿意填报农学类专业的学生就不多,在考研阶段,学生们更加看重实际应用,所以,农学类专业报考的人数自然也不多。如果同学们报考农业类的新兴发展方向的研究生,未来还是有很大的发展前景,而且竞争激烈程度还小,也是值得同学们好好考虑。四、古典文献专业这是一个比较偏的专业,是中国汉语言文学下属的一个专业,目前在研究生阶段开设。由于古典文献专业研究的对象主要是中国古代的典籍以及文献等,掌握的是系统性的整理归类知识,所以毕业生的就业方向是出版社、图书馆等,就业面比较摘。因此,很多同学为了更好地就业,都会避开这个专业。如果只是想要一个研究生的文凭,古典文献专业也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以上的四个专业,如果这次报考普通的学校,竞争会比较小,过了国家线,就容易被录取。想要研究生文凭或者是将来想要考公务员的同学,可以作为参考。
现任中国农业大学校长孙其信,1978年进入大学,从一个农家娃走上了农学的道路,完整经历了从改革开放前,到改革开放发端,再到改革开放40年一个翻天覆地的变革。对于改革开放的巨大变化,对于中国农业的发展,对于学校建设,他都有着自己独到的感受与见解。他认为,综合性大学开办农学院的热潮是个好事情,农学从“冷”到“热”,也加速了传统农业大学的学科专业布局调整、改造以及交叉融合,应该以一种开放的姿态来支持。中国教育在线总编辑陈志文(右)专访中国农业大学校长孙其信(左)改革开放改变中国 15岁少年走上农学道路陈志文:您是1978年进入大学的,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年,也是您进入大学40年,回顾改革开放这40年,您最大的感触是什么?孙其信:2018年12月14日那天,我在人民大会堂观看改革开放40年演出时,感触特别的深。我们国家从封闭的状态到实施改革开放,全国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改革开放改变了中国。陈志文:可能只有我们经历了的人,才能理解什么叫波澜壮阔。回顾这40年,您印象最深的事是什么?孙其信:回顾这40年,我感触最深的,就是从吃不饱到物质极大丰富。对于我们做农业的来讲,这是一件了不得的大事。我小时候家里在农村,吃不饱,做什么都是凭票。买粮要粮票,买布要布票,买油要油票,买手表还要工业票。改革开放之前,中国的物质供应是极端贫乏的。这种天翻地覆的变化,在整个中国历史上都是少有的。英国的麦迪森的《世界经济千年史》中介绍,唐朝是中国最兴旺的朝代,经济几乎占到了全球的一半,在1840年鸦片战争之前,中国的经济总量也依然占到了世界的29%。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的经济总量仅为1.8%。而2017年,中国的经济总量增长到了世界的15%。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目标,到本世纪中叶建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时,经济总量要达到世界的30%。改革开放改变了中国的发展轨迹。中国人民的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也有了显著的提高。在对外交往中,有很深刻的体会,我们能与发达国家坐在桌子上平等的对话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增强实力,增强在世界上的话语权。过去,在世界合作的评价体系上,使用的都是西方标准,也就意味着西方国家掌握着话语权。2018年10月,根据过去几年与非洲的农业合作经验,中国在联合国总部发布了一个关于南南农业合作的评价框架体系。联合国南南合作委员会主任出席发布会时提到,中国提出的这个评价体系,将会成为未来评价南南农业合作的话语体系之一。这说明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是中国发展进入变轨阶段的必然结果,也是我们努力奋斗的成绩。我们这一代人是幸运的,能够完整经历从改革开放之前,到改革开放发端,再到改革开放40年,这么一个翻天覆地的变革。震撼是很大的。陈志文:您这一代在短短40年中,可以说经历了西方几个世纪的变化,这是非常难得的。您当时是怎么走上农学这条道路的?孙其信:我考大学时想学的其实是数学。当时,哥德巴赫猜想在全国人民心中留下了一个伟大神圣的故事。我报考的是兰州大学数学系,后来调剂到了甘肃农业大学。刚恢复高考那几年,也就是“老三届”的学风特别好。我入学时15岁,我们班年龄最大的33岁,但那些老同学们的学习用功程度比我们还高。他们非常珍惜这个来之不易的机会,而我作为一个15岁的孩子,还是贪玩儿的年纪,有些事情是真的不懂。大学第一年,哲学课听不懂,15岁是理解不了哲学的。所以,哲学是我大学考的最差的一门课,62分。数学是考的最好的,全校高等数学考试,总分120分,我考了118分。二年级以后,学习了专业基础课,才理解了什么是农学。它不是农村里理解地种地养猪,是一门学问。当时就觉得还挺有意思的,学校里学习的氛围也特别好。本科毕业时,就觉得还没学够,想继续考研。陈志文:那时候读研究生的人并不多,因为大学本科毕业,国家就包分配了。您为什么会读研究生呢?孙其信:其实,当时家里希望我早工作,因为弟弟妹妹还在读书。我考研究生最原始的冲动,是我要当大学老师,觉得那是非常高尚的职业。为此,老师们建议我继续读研究生,打下更扎实的功底。后来跟父母亲商量了,他们还是很理解的。在报考研究生时,我心气也是挺高的,听说北京有一所农业大学是最好的,我就报考了北京农业大学。我的导师是蔡旭,是中国小麦杂交育种的开拓者和新中国小麦育种工作的奠基人之一,在我读博士的第一年去世了。我师母曾写信给彭真,告诉他导师去世了,并且提到,我是蔡旭生前招的第一个博士,希望领导能将我留校,从事蔡旭未尽的小麦事业。博士毕业时,万里同志批示,请学校研究并征求我家人的意见,建议我留校从事工作。当时,我也正在联系出国读博士后,接到留校的通知后,我非常高兴,因为能在一所中国最好的农业大学当老师。留下来后,一直做教学科研工作。陈志文:这与现在走关系的逻辑是不一样的,那时每一个人都是出于公心。孙其信:是的。中国农业大学校长孙其信 中国教育在线/摄农学发展迎来新机遇 以新学科布局来实现新发展陈志文:“双一流”启动后,各高校纷纷抢办医学院、农学院,您怎么看待这个现象?孙其信:我觉得这是个好现象。农学是“冷”还是“热”?从考生的角度来看,农学确实是冷门专业。中国农业大学的综合实力在全国至少是在30位。但从高考录取成绩来看,我们在全国大概是80位,因为我们三分之一以上的专业是传统农科。甚至上世纪90年代有一段时间,我们是按照国家线降分录取的。当时社会上觉得农业苦,对农学概念也不理解。但是现在,从农业研究的拓展和企业的投资方向来看,农业现在变得越来越热。新浪、京东、阿里巴巴、碧桂园几乎全部都在投资农业。前两天我在杭州开会时,有个小伙子一定要跟我见面,他要做农产品的冷链物流。现在依托信息技术出现的智能化农场,恰恰是未来新兴产业发展的一个方向。另外,新农村建设也是现在社会资本投资最热门的领域。中央一直把农业放在了重要位置,这也是由中国国情决定的,农业是我们整个国家保持稳定的基础。京东投资10亿,进行机器人养猪。我曾去过京东的一个农牧公司,问为什么要做这件事。他们说,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到传统农业中,未来将有无限的增值空间。一方面,解决了劳动力的问题,另一方面,是要实现养殖业的革命。比如猪脸识别,通过摄像头识别猪的编号,分析系统中记录的过去十天的喂料信息,并判断今天应该喂多少料,还可以检查是否患病,计算哪天出栏。综合以上的信息,我来回答您的问题,为什么这么多综合性大学开始办农学院。我认为,这反映了农学向多学科综合交叉融合发展的趋势。我认为这是好事,应该以一种开放的姿态来支持。陈志文:您是否感到了竞争的压力?孙其信:其实,各个院校的发展并不是在同一个轨道上。比如北京大学农学院,他们是以现代农业的经营、产业组织模式和生物技术为主,注重交叉融合学科以及现代经营理念的发展。而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擅长的是畜牧园艺农学。新成立的综合性大学农学院与传统农科大学恰好能形成互补。我认为,这是一个发展农学的很好的机遇,也是对传统农科大学良好的补充。陈志文:从长远来讲,这对补齐农村短板是一个好事。孙其信:是的。而且,在研究解决农业问题上,有可能综合性大学跨学科的专业团队,在未来更有潜力。在这一方面,我们是有紧迫感的。比如,清华大学如果把现代信息技术、材料技术、人工智能计算技术用在现代农业上解决农业发展潜力问题,是很有可能超过我们的。所以,我们也在进行自我改造,着眼于农学与其它学科的交叉融合。我认为,综合性大学开办农学院的热潮,也加速了传统农业大学的学科专业布局调整、改造以及交叉融合。为了适应技术的交叉融合,满足未来农业发展转型的需要,我们曾论证未来是否开办农业航空专业。无人机已经成农业发展中不可替代的重大技术。从大面积喷药,到病虫害检测,都需要运用无人机。无人机技术可以解决一些过去依靠人力、传统机械解决不了的问题。中国农业大学校长孙其信 中国教育在线/摄陈志文:“双一流”建设引导高校办出自己的特色,对此,您怎么看?在这一个过程中,是否需要减法?孙其信:“双一流”建设是我国建设教育强国的一个重大机遇和重大事件。经过“211”、“985”工程,我们与世界高等教育强国之间的明显短板已经缩短了不少。从我们学校来看,首先提出了发展愿景。2012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大前来中国农业大学视察时,给我们提出了一个目标,要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农业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这是更符合中国农业产业未来发展需求的一个目标,也推动着中国农业大学的转型。与世界一流农业大学不同,农业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的学科布局将与传统农业大学围绕农学来进行学科布局是不一样的。康奈尔大学就是一个成功转型的例子,它最早设立时以农学院为主,而现在除了农学,工科也是它的强项。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也是如此,由农学院起家,现在物理学、计算机学、环境学也非常强,并且开始开办了医学。您刚刚提到是否需要做减法的问题。我认为,在“双一流”建设中,必须遵循优势原则,有舍有增。一方面,要舍得已经非常传统的、需求量小的学科,进行压缩;另一方面,必须要进一步拓展新型学科。中国农业大学新型学科建设主要布局在四大领域。首先是环境和生态领域,这与农业直接相关,并且是我国建设现代化强国的一个重大需求。其次是营养与健康领域。在食品行业,现在的问题是怎么能吃的健康、吃出健康。在北京市政府的支持下,我们已经建成了北京市营养与人类健康高精尖中心,目前正在进行全球招聘,将涉及医学、生物学、卫生、食品、农学等多个交叉性学科。第三是在新型农业的工业化方面。过去“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业是不可能继续下去的。中国农产品价格在国际市场上没有竞争力,很大程度的原因是我们农业经营规模小、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不实现农业的工业化,中国农业是没有出路的。最后是人文社会科学领域。过去,我们主要依靠技术支撑农业的发展和农村的进步,忽略了社会科学对农村变革的支撑作用。中国农业大学设立了人文与发展学院,要强化农村社会学、法学、老年学,以及与农村相关的人文社会学科。我们很高兴的看到,此次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的法律,一大半都与农业农村有关,这是国家的重大需要。“双一流”建设推动我们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平台,也必然需要以新的学科布局来实现新的发展。另外,中国农业大学的转型,必须要从只研究中国问题,拓展到研究世界问题上来。我们上世纪80年代出国时,看到国外的世界一流大学在研究非洲、亚洲问题,当时并不明白。现在明白了。一所世界性的大学,如果视野、舞台只在中国,那么在世界上就没有发言权。所以,中国农业大学的教授也直接在非洲进行研究,如塔桑尼亚和马拉维,另外还有教授在柬埔寨、泰国、哈萨克斯坦等地。来源:中国农业大学官方微博陈志文:中国农业大学都做了哪些减法?孙其信:我们对一些不是特别优势的学科,已经开始进行慢慢压缩,从招生规模到教师规模进行缩减,慢慢引导教师转型到别的方向。最近我们撤了几个学科点,如外国语言文学,陆续也撤了两个博士点、四个硕士点。高校人才评价体系要“破”,也要“立”陈志文:“双一流”建设掀起了一场人才大战。在人才评价方面,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去五唯”。对此,您怎么看?孙其信:“去五唯”我觉得还是很有必要的。有很多政策在前期设计时,愿望是好的,但最后成为“一刀切”的政策时,就会产生异化。我理解的破除五唯,首先,不是取消过去已经实践成功的评价体系,其改革的核心应该是在“唯”字上。比如,不管与学校有没有关系,与学科有没有结合点,就引进院士,这就是唯帽子。其次,要完善对人才和教师的评价体系。一是,要分类评价,对不同类型的人才不能用一个评价指标体系。比如,研究社会科学的教师,用SCI发表数量来评价,就是有问题的;而对于做基础研究的教师来讲,其评价标准就得有SCI发表数量。再比如,中国农业大学很多教师主要是做应用性研究的,直接为农业农村农民服务,是要解决产业中存在的巨大技术问题的,就需要根据其效益进行评价。二是,要注重教师的学术创新能力和学术价值评价。我们现在把复杂的学术评价简单化、形式化了,放弃了对实质性学术创新的关注,这是最大的问题。国外高校在评价人才时,也看论文发表数量,但更多的是看论文的创新点,看科技成果解决了什么问题,以及国际同行对该成果的评价是什么。另外,对于“去五唯”,我认为,在破的同时,也要立。并不是说不要院士的称号了,也不是说不要高水平论文了。高考改革是有必要的 但要讨论怎么改陈志文:您是恢复高考的受益者,这两年新高考改革慢慢出现了一些问题。从您的角度来讲,怎么看待现在的新高考?孙其信:在新高考改革早期设计时,听说过一些讨论,也研究过。高考改革是有必要的,但是怎么改,改成什么模式,是需要讨论的。这次新高考出现了学习物理的学生数量减少的情况,产生了新的偏科。原本这次高考改革是希望淡化文理,使得学生能够更加全面的学习。但改革的结果,是最初设计时没有考虑到的。对于农学来讲,物理知识对于任何研究都是非常必要的。如果学生没有学过物理,进入大学后的分班该怎么办?大学阶段还需要补习高中物理,大学教育该怎么办?陈志文:坦率的讲,这次高考改革是基础教育推动的。一是,把高中学业水平测试放了进来,加入了综合评价。但在中国目前的环境下,是做不到综合评价的。二是,您提到的选科问题,最严重的是浙江,原来63%的学生要考物理,2017年只有35%选择物理,2018年是28%,2019年大概会低于20%,这是非常糟糕的。在目前中国的环境下,不加限定的让学生进行选择,这是不负责任的。孙其信:我觉得,目前认识到这些问题,已经是很幸运了。但如果不能及时做一些调整,可能会对中国教育制度产生很大的打击。中国农业大学校长孙其信 中国教育在线/摄高校校长要懂教育 更要有战略思维陈志文:您曾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和中国农业大学都有过长期的工作经历。对这两所学校,您分别有怎样的评价?孙其信:首先,两所学校在学科建设和服务国家的方式上,有很大的不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在1999年合校以后,一个重大的办学特色就是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这得益于当时国务院批复的杨凌示范区的体制。示范区与高校,建立了一种互动同频的发展机制。在区域产业发展、实际应用研究等各方面,都有很强的特色,在国内农林高校中也是独具一格的。而中国农业大学的学科基础更加深厚,既有很强的基础研究的前沿探索,也有国内产业的独特特色,引领着全国产业的发展。其次,一所地处北京,一所地处西安,在区域发展的作用上也是不同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在西北地区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而中国农业大学在华北地区的产业、技术上的示范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包括人才培养。另外,中国农业大学在国际舞台上的机遇更大一些,所以其未来的发展将在国际视野下来进行布局。两所学校发展的起点和未来的重点不太一样,但两所学校的文化有非常好的共性。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文化就是解决农业的实际需要。而中国农业大学有一种文化,叫做“敢为天下先”。所以,中国农业教育、科研的很多开创性领域都出现在中国农业大学,未来也将如此,包括开创新兴专业、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学科的交叉融合等等。陈志文:您从学生、教师、副校长、校长,这一路走来,您有怎样的感受?从教师到校长,您觉得最大的挑战和变化是什么?孙其信:做高校校长,首先得懂教育。懂教育和当老师,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层次。教育是一个培养人的过程。作为管理一所大学的校长,要想明白,学校要往哪个方向走,怎么才能够办好?这需要大量的教育理论、方法来支撑。第二,从教师到校长,战略思维需要变。作为校长,有很多事要做,但我觉得最重要的,是不要在战略上做出误判。对于大学的发展进步来说,战略上领先一步,比战术上的改进,所能赢得的空间要大的多。什么是战略?一是,要考虑社会对教育提出的新需求。如果大学发展走在了社会进步的后面,就会被淘汰。二是,要遵循教育发展的趋势,如果逆趋势办学,早晚会走下坡路。三是,也必须关注教育本身的内生问题。我认为,校长要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谋划学校发展的战略上,要时刻盯紧社会进步中的变化,把握教育发展的未来趋势,以及世界科技发展对教育教学带来的挑战和需求。陈志文:您现在还做科研吗?孙其信:科研只能放在业余时间了,大概95%的时间还得放在学校管理上,很少有时间能换挡。但也还是希望能够做一点,做了几十年,突然断掉还是很可惜。陈志文:您对中国农业大学未来的发展,有怎样的愿景?孙其信:我希望能将中国农业大学办成一所能够满足国家重大需求,能够适应和引领中国农业教育和科技发展未来趋势的现代大学。
如今随着社会竞争压力的增强,对文凭的要求也逐渐增高。在许多一线城市招员工都是研究生文凭起,不然连面试的资格都没有,这也导致了各大高校的学生都争先恐后的去考研。但众所周知,考研比高考还难,要考上绝非易事,许多人考了几次都没考上。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介绍中国最容易考上研究生的三大专业,通过率也是杠杠的,毕业就拿高学历,考上就是赚到!1、工程学工程学是一门比较累的专业,它注重是实践操作性。这门专业考研竞争压力特别小,因为大多数的女生是绝对不会报考这门专业。这门专业通过制作使用道路或者去工地賺取高利润,而现在的女孩子都比较爱美爱干净又娇贵,所以女生是很难报考的。再者,都知道现在房价上涨空间非常高,考研工程学将来包工地卖房子是一笔非常可观的收入。因此,要想考研的同学,工程学绝对是你的主要选择。2、农学农学是农业科学领域的传统学科, 以解决人类的“吃饭穿衣”为首要己任。这门专业是永远不用担心就业形势不好的,无论何时人都离不开吃饭穿衣。现在随着经济商业化,好多食品都是转基因食品都不干净,学习农学去研究绿色食品绝对可以大赚一笔。许多的有钱人现在注重的健康,绿色食品就算价格再高销路都会很广。况且,现在的中国人总认为学农学没出息跟在家里插秧种田没有一点区别,无论男女一般人根本就不会报考这个专业,所以考农学研究生的成功机会是非常大的。3、中医药专业中医药专业和其他医学不同,它不是主攻替人治病的,它研究的方向是幕后工作也就是配药制药。医学类专业在中国现在是非常热门的,每个人都认为当医生工资待遇好,尤其以临床医学为主。因此,学医学专业的人考研是非常难的通过率极低极低。但中医药专业不同,它在医学中全是比较冷门而且考研难度程度也低,大部分考医学类研究生的都是临床学专业的人,所以报考中医药专业也是很容易成功的。大家考研时一定要仔细斟酌,要根据当前就业趋势以及考研通过率等方面去考虑啊,不要随便乱报考哦。以上就是小编的看法,希望能对大家有帮助。
有很多在职考生想要备考农业硕士,可是不知道专业方向该怎么选择,在作出选择之前,首先要了解农业硕士的专业方向都有哪些,要明白这些专业方向面向的就业和发展前景如何,那就让必尚考研带同学们了解一下吧!1、农业农业是利用动植物的生长发育规律,通过人工培育来获得产品的产业。农业属于第一产业,研究农业的科学是农学。农业的劳动对象是有生命的动植物,获得的产品是动植物本身。农业是提供支撑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基础产业。农业专业在全国开设的院校大概有八个,像河北北方学院、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青海大学、长春大学等院校都开设了农业专业。2、农艺与种业农业硕士专业学位农艺与种业领域是与该领域任职资格相联系的专业学位,主要为农业技术研究、应用、开发及推广,农村发展、农业教育等企事业单位和管理部门培养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人才。农艺与种业领域主要涉及农作物和园艺作物生产及管理、草业经营及管理,以及相应作物的种子和种苗生产、经营和管理。具体涵盖范围包括作物、园艺、草业、种业四个方向。农艺与种业专业在全国开设院校有很多,共22所。像北京农学院、北华大学、山东农业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东北农业大学等等都有此专业。3、畜牧畜牧是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种植业并列为农业生产的两大支柱。畜牧学是研究家畜育种、繁殖、饲养、管理、防病防疫,以及草地建设、畜产品加工和畜牧经营管理等相关领域的综合性学科。畜牧专业在全国开设院校有15所,比如说河南科技大学、江苏科技大学、延边大学、山西农业大学、北京农学院等都开设了该专业。4、渔业发展渔业发展是人类利用水域中生物的物质转化功能,通过捕捞、养殖和加工,以取得水产品的社会产业部门。 所属学科: 水产学(一级学科);水产基础科学(二级学科)。渔业发展专业全国开设院校共10所,有天津农学院、江苏海洋大学、河南师范大学、东北农业大学、四川农业大学等等。5、食品加工与安全食品加工与安全(095135)是农业硕士的二级学科专业,它是与优质农产品或者优质食品原料生产、农产品加工与食品制造、食品质量安全控制及监管等方面任职资格相联系的专业学位。本专业以发展现代农业和食品产业为宗旨,为相关企事业单位和管理部门培养具有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能够独立承担食品加工与安全相关的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造力,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人才。食品加工与安全专业在全国开设院校也比较多,大概有25所,比如说北京农学院、北华大学、浙江农林大学、长春大学、河南师范大学等等。6、农业工程与信息技术是与农业技术推广和农村发展任职资格相联系的农业硕士学位专业,主要为农业机械化技术应用与推广、农业技术应用开发及推广,农村发展,农业教育等企事业单位和管理部门培养具有综合职业技能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人才。农业工程与信息技术专业是18年开设的专业,全国开设该专业的院校有17所,比如说成都大学、山东农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北京农学院、甘肃农业大学、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等等。7、农村发展农村发展专业培养具备农村区域发展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农业企业、农业推广管理部门、政府及事业单位从事计划、规划与设计、推广与发展、经营与管理、教学与科研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农村发展专业也是18年开设的专业,全国开设院校有17所,比如说北京农学院、东北农业大学、浙江海洋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塔里木大学等等。咨询|考研|择校|备考|经验|资料|研招指导|复试调剂私信:考研
2020年研究生考研复试分数线预测:农学(学硕)提示:分析了【农学】学科2012-2019近8年的研究生(学硕)考研复试国家控制分数线,对2020年国家控制分数线进行预测,希望能对朋友们有所帮助。【农学】学硕国家线(2012年-2019年)【农学】学硕国家线(2016年-2019年)以上四图给出了明显的几个信息:第一:【农学】总分一直很稳!第二:近四年A类单科很稳,两个单科分别为34,51第三:B类单科很稳,两个单科分别为31,47【农学】2020年专业复试线(学硕)预测哈哈,这是最好预测的一个学科门类了:(1)A类地区:总分255,单科(满分100分)34分,单科(满分大于100分)51分.(2)B类地区 总分245,单科(满分100分)31分,单科(满分大于100分)47分.预祝各位同学金榜题名!【注】想了解更详细的情况,可关注本号或在此留言咨询,定及时回复,祝您考研成功!
2021备考农业硕士农业专业方向的五所院校对比分析农业硕士的就业方向主要是在农业技术研究、应用、开发及推广,农村发展、农业教育等企事业单位、高等院校、其他相关行业的企业、事业单位等。农业是利用动植物的生长发育规律,通过人工培育来获得产品的产业。农业属于第一产业,研究农业的科学是农学。农业的劳动对象是有生命的动植物,获得的产品是动植物本身。农业专硕的农业专业方向其实全国开设的院校比较少,那必尚考研就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连海洋大学、北华大学、四川农业大学以及长春大学这五所院校的农业专业进行院校分析吧!南京信息工程大学(Nanjing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于南京江北新区,是一所以大气科学为特色的全国重点大学,由江苏省人民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国气象局、国家海洋局共建,是国家首批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农业专业所属学院为应用气象学院,初试考试科目为思想政治理论、英语二 、341农业知识综合三 、850农业信息学。复试考试科目为农业气象学。大连海洋大学(Dalian Ocean University ),是国家首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辽宁省一流大学重点建设高校,学校原为农业部直属的四所水产类高等院校之一,是一所以海洋和水产学科为特色的高等院校。渔业专业属于水产与生命学院;农业资源利用专业属于海洋科技与环境学院;农业机械化专业属于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设施农业属于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农村与区域发展属于经济管理学院;农业科技组织与服务 属于经济管理学院;农业信息化属于信息工程学院;食品加工与安全属于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大连海洋大学的农业工程与信息技术专业的初试考试科目为思想政治理论 、英语二、341农业知识综合三 、835农业推广学。北华大学(Beihua University),简称北华,是吉林省人民政府设立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坐落在吉林省吉林市,是吉林省省属综合性重点大学,吉林省省级博士立项建设单位。学校为全国首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和“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北华大学的农业专硕位于林学院,它的农学专业的一级学科为农业推广硕士,其中研究方向有园艺、植物保护、养殖和食品加工与安全,初试考试科目的公共课都是政治、英语二和农业综合(一/二/三),每个研究方向的专业课不同。四川农业大学(Sichu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简称“川农大”,由教育部、四川省人民政府、成都市人民政府共建,是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是一所以生物科技为特色,农业科技为优势,农、理、工、经、管、医、文、教、法、艺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四川农业大学的农业相关专业的初试考试公共课科目为思想政治理论、英语二、341农业知识综合三,专业课考试科目是学校自主命题,每个专业的研究方向不同,考试科目和参考书目也不同。长春大学(Changchun University)坐落在北国春城长春市,是吉林省省属全日制综合性大学,是教育部首批审定允许接收外国留学生的高等学校、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截至2018年5月,学校拥有三个校区,总占地面积102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6.71亿元,图书馆纸质藏书160.7971万册、电子藏书84.8396万种;设有19个教学院部,55个本科专业,6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9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拥有专任教师831人,全日制在校学生16089人。长春大学的农业相关专业的初试公共课考试科目为思想政治理论、英语二、(339)农业知识综合一,专业课考试科目与研究方向相关,像农艺与种业专业的专业课初试考试科目为(821)植物栽培学。每个学校的农业专业所属学院会不一样,培养方式也会有所不同,所以在选择院校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全面再做决定,如果有关于择校择专业备考的问题都可以私信考研哦!
各地的考研初试成绩也已经出炉了,不知道各位同学的学长学姐们是否成功上岸了么?现在由于我国的教育水平提升,本科生的数量大大增加,所以为了获得更好的工作机会,很多本科生都会选择考研来提高自己的竞争实力。同样也有很多高考没有发挥好的学生,也希望通过考研来提升自己的第二学历,实现自己的名校梦,也为后面更好的发展打下基础。2020年全国的考研人数已经达到了341万,而且这个数字只会增加而不会减少,所以面对人数众多的考研大军,如果对于只想要拥有一个研究生文凭的普通学生来说,可以考虑以下这四种专业,只要能够过了国家线,就很容易上岸。一、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每一个大学都会有自己马克思主义理论学院,而且每个专业都会学习这门课程。但是因为这个专业,就业面很窄,不是考公务员就是到各个学校当老师。对于很多学生来说,这两个职业都不是很符合自己的就业期望,报考的学生就不会很多。即使有很多大学专业学习这个专业的学生,也会在考研的时候选择考取别的专业。对于成绩一般的学生来说,这个专业的研究生还是比较容易考取的。二、考古学专业这个专业是我国高校中比较冷门的专业,像北京大学,山东大学这种985名校,每年报考这门专业的人也不会很多。不仅仅是考古学,连历史学科现在报考的人比较少。毕竟这门课程不仅仅就业面窄,而且想要真正在考古领域能够有所成就更需要时间的钻研,所以每年报考的人数较少。如果只是想要获得文凭的话,这个专业的研究生还是比较好考的。三、古典文献专业这个专业看似跟考古历史学科比较相似,实际上是汉语言文学下属的一个研究方向,在本科中是没有这个专业的。这个专业毕业的就业方向大多都是图书馆,博物馆做一些关于中国古典典籍考据和文献整理的工作。所以很多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不会考虑这个专业,所以一心只想上岸的学生可以考虑这个专业。四、农学类专业在我国传统观念里面,学习农学就是要回到乡下做农民。这样的思想让很多学生在高考时都不会报考农业相关的专业,所以到了研究生就更少有人报考这个专业了。而且确实学农业相关的专业难免要到农村工作,毕竟要学以致用。传统观念的影响和就业的影响让普通大学的农学专业考研人数特别少,对于实力一般的学生可以考虑一下报考这个专业,有很大的机会上岸。以上四个专业中,二三两个专业不仅学科冷门,就业的工作也很难找。第一个专业也还可以,考上之后也可以考虑在学校当老师,这也是一个不错的就业选择。而第四个农学专业的研究生,只要肯吃苦能够回到农村中工作,加上现在的乡村振兴的政策也可以在未来有不错的发展空间。总得来说,这四个专业相比较来说报考的人数较少,如果只是为了拿到一个研究生的文凭还是值得考虑的专业。
众所周知,农学类专业是我们国家的朝阳产业之一,近年随着一带一路、科技兴农等政策的推动,乡村农业取得了重大的突破,加强与沿线邻国实现了多边发展,扩大了农业出口。中国自古以农立国,作为农业大国的中国,现在越来越重视农业科技化、高水平化的发展,因此对农学类专业扶持众多。今日,我们就来看看一些广受好评的农学类专业。top 3 栽培与耕作学此专业的就业形势整体来说,一方面,需求大,供不应求。另一方面,相对过剩。农业科技创新已经不是陌生词语,尤其是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和新材料等新技术在农业中广泛的应用。但是与农业真正息息相关的农民缺少此方面的知识,这就需要该专业的专门人才去普及。而由于高学历的毕业生找工作眼光高,在大城市里找不到很对口的工作,导致此专业的毕业生转行。这就造成了人才的浪费。总的来说,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毕业生的就业机会是不少的,关键看个人取向。就业去向:毕业后可面向农业管理、农业技术推广和科研、教育以及农业贸易等党政企事业单位从事作物生产、教学、科研和技术开发,种子生产、加工和经营,作物病虫害的防治等工作。top 2 植物保护学和农药学农药一直是农业生产中必不可少的辅助工具,此专业是培养具有化学和生物农药研制、加工、应用及营销,以及掌握植物病虫、草、鼠害等有害生物鉴别及防治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的专业人才。就业去向:毕业后可继续攻读相应的硕士学位,也可直接在农药厂(公司)、农业及其它相关部门从事农药的开发与研究、推广应用及农药农资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同时亦可继续在本校或国内有关大学攻读植物病理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学等硕士学位。top 1 作物遗传育种学“杂交水稻之父”想必大家都熟悉吧,随着生物科技的发展,转基因、杂交、克隆等各类技术一直备受热议,作物遗传育学是最需要专研的一门学科,研究出一门专利,基本可以衣食无忧。就业方向:此类专业可毕业后到高校或研究所继续研究深造,亦可以去畜牧兽医总站、各省公牛站及其下属公司,育种公司、动物检验检疫所以及公安局技术科、海关等,不过分子生物学更侧重于理论生物及实验室设计,植物遗传育种侧重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可能要去农间地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