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2019年现代农业市场调研及前景研究报告童史

2019年现代农业市场调研及前景研究报告

目录内容节选现代农业类型众多,一般可划分为八种类型:绿色农业、物理农业、休闲农业、工厂化农业、特色农业、观光农业、立体农业以及订单农业。 当然,由于外延的不确定性,划分标准有所不同。其中,绿色农业是将农业与环境协调起来,促进可持续发展,增加农户收入,保护环境,同时保证农产品安全性的农业。绿色农业大体上又可以分为有机农业和低投入农业。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的区别现代农业生产体系,是先进生产手段和生产技术的有机结合,重点解决农业的发展动力和生产效率问题,是现代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显著标志。据发达国家经验,当农业总产值占GDP比重小于10%的时候,农业进入现代化转型发展时期。2018年全国粮食播种面积为117037千公顷,比2017年下降0.8%;粮食总产量为65789万吨,同比下降0.6%。总的来看,2018年全国粮食产量在种植结构调整优化基础上继续保持高位水平。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土地供给上升和粮食供需缺口大推动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化、规模化转型。加上劳动力成本持续上升,现代化、规模化种植是未来发展趋势。2017年农机工业规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达4291亿元,同比增长76.1%。其中,渔业机械增长54.87%;林业机械增长4449% ;畜牧机械增长26.62%。农机工业全年增幅平缓,没有出现比较大的波动。2017年农机12个子行业全部实现了正增长表明国家全面全程农机化的强力推进促进了农机工业持续健康发展。现代农业园区是以技术密集为主要特点,以科技开发、示范、辐射和推广为主要内容,以促进区域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为目标。从类型来看,现代农业园区可分为新农村家园、农村科技园区、农业旅游园区、农业产业化等7种类型。截至2018年7月,全国已遴选出三批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共计数量达62个。现代农业典型企业分析:佳沃集团、多利集团、汇源集团、中粮集团。| 全文缩略图加关注私信我,获取《2019年现代农业市场调研及前景研究报告》48页报告全文ppt、pdf

旱麓

宏观 | 2020年以来农产品市场运行的解释及预判

作者:胡冰川2020年,中国农产品贸易额2468.3亿美元,同比增长8%。其中进口1708亿美元,增长14%;出口760.3亿美元,减少3.2%;逆差947.7亿美元,扩大32.9%。农产品贸易在货物贸易中占比5.3%,处于2001年加入WTO以来的最高水平, 其中农产品出口额占总出口额的比例为2.9%,而农产品进口额占总进口额的比例为8.3%,农产品进口比重大幅度提高。从2020年的农产品贸易数据来看,农产品出口已经降至历史最低水平,而农产品进口出现大幅提高,主要原因在于2020年非洲猪瘟的产能尚未恢复,新冠肺炎疫情提高了粮食安全的心理预期,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的履行。从历史来看,2020年是不同寻常的一年,就农产品市场而言,全球格局和市场秩序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这也将对未来产生深远影响。就市场走势而言,上半年由于疫情影响,国内农产品消费受到影响, 农产品价格出现下跌。由于国内疫情防控得当,顺利实现经济恢复,农产品市场下半年也实现了V型反转。全球农产品价格在中国需求拉动和美国货币宽松作用下也实现了快速上涨,同样也呈现了V型反转。对于农产品市场运行的反转,希望能够通过合理解释对未来形成有效预判。市场基本面问题农产品市场尽管纷繁复杂, 从基本面来看,起引领作用的是贸易大国的大宗农产品平衡,只是面临市场环境的不同,涉及的产品不同,但其中的逻辑是一致的。可以简单地说明,以色列、新加坡这些国家不会影响全球农产品市场;香蕉、车厘子也不会影响全球农产品市场。相反,中国、美国、巴西会显著影响全球农产品市场;玉米、大豆、猪肉这样的产品也会显著影响全球农产品市场。表面逻辑是稀缺带来价格上涨,过剩导致价格下跌,但是农产品市场存在生产和消费两个维度的关联关系,因此产生了复杂的联动。就过去一段时间中国农产品市场的基本面来看,大致可以描绘如下:在生产层面,当中国遭遇非洲猪瘟时,首先导致的是饲料过剩, 从而带来玉米、豆粕等价格下跌, 消费恐慌又加速了存栏的减少;消费恐慌逐步消散后,猪肉价格大幅上涨,这也刺激了生猪养殖的复产扩产,增加了饲料消费,带动了饲料价格上涨;玉米和粕类价格上涨,带动了相关替代品价格的快速上涨,小麦价格由于禽饲料和水产料对玉米的替代出现上涨; 玉米、小麦价格上涨,推动了地租与相应人工成本增长,进而导致了竞争作物的成本增长,传导到整个生产领域。在消费层面,当非洲猪瘟导致猪肉消费下降时,替代品价格大幅上涨,例如牛羊肉、禽肉价格,甚至禽蛋、牛奶均出现大幅上涨,当然这里存在生产成本推高的因素, 但是从市场同步角度,消费替代作用更强; 通过调研和实际观察,能够发现,当猪肉价格飙升以后,有一部分消费转向了替代品,但是不完全替代,例如禽肉消费产生了部分替代之后实现饱和, 另一部分消费则转向了植物性食物,例如蔬菜,其中尽管包含一部分健康消费需求增长,但是主要和消费习惯有关。当植物性食物增加时,作为互补品的食用植物油消费快速增长,由此拉动植物油消费和价格快速增长。结合农业生产和农产品消费两个维度看,整个中国农产品市场的基本面在于,非洲猪瘟导致肉类产出下降以及在生猪养殖复产扩产过程中的连锁反应。从基本面来看, 特别是生猪养殖的产能来看,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20年末生猪存栏40650万头,比上年末增长31.0%。按照农业农村部统计口径, 2020年末生猪存栏已经恢复到2017 年的92%,预计到今年二季度,生猪存栏将恢复到2017年的正常水平。面对基本面的变化,农产品市场将会面临新一轮的调整。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叠加从全球视角来看,新冠肺炎疫情是影响全球农产品市场的最关键变量,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新冠肺炎疫情导致全球性经济衰退,主要恶化了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就业状况,增加了全球的饥荒和营养不良人口数量;二是为了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经济影响, 以美国为主的发达国家采取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来刺激经济,而带来的副作用就是推动了美元计价的大宗商品价格暴涨。基于这样的背景来考察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农产品市场的影响, 总的来说属于叠加影响,即主导国内农产品市场运行的是非洲猪瘟疫情带来的供给短缺,而新冠肺炎疫情则产生了叠加效应,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就国内农产品市场运行来看,新冠肺炎疫情的叠加影响, 最重要的因素体现在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大宗商品价格的影响上。2020年3月23日美联储宣布, 采取开放式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由此推动全球大宗商品价格止跌回升,受到中国猪肉、玉米及饲料、食用植物油市场缺口影响,全球主要农产品价格快速上涨,叠加货币量化宽松之后的流动性泛滥,农产品价格上涨进入加速阶段。以玉米价格为例,2020年4月以前,玉米价格基本维持在每吨1800元以内,但是4月以后开始快速上涨,至2021年3月已经上涨至每吨2830元,涨幅超过50%。同期, CBOT玉米价格从每吨132美元上涨至210美元,涨幅也超过50%; CBOT稻谷价格则从每吨309美元下跌至290美元。显然,国内玉米市场的供求短缺在全球农产品市场上被美元货币因素放大,传导回国内又进一步加剧了价格上涨。而这种价格上涨是一种叠加作用,而非主导因素,否则不能解释全球稻谷市场下跌,这就意味着美元货币因素需要通过市场基本面起作用。第二,对中国农产品市场有特定影响的,一是纺织品,二是水产品。纺织品主要因为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传播导致防疫需求订单转向中国,而水产品则因新冠肺炎疫情大幅度影响了进口需求,从而推高了国内水产品价格。从纺织品贸易来看,2020年中国纺织品服装对外贸易总额3198.8 亿美元,同比增长8.0%,占全部货物贸易的6.9%。其中,出口2962.3 亿美元,仅次于2014年出口2984.9 亿美元的历史峰值。主要原因在于,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带动了以口罩为主的纺织品出口快速增长。以对美出口为例,2020年我国对美国出口纺织服装553.8亿美元,增长22.6%,其中纺织品类防疫物资出口215.9亿美元,占对美出口总额的39%,同比增长4倍多。与此同时,受到全球疫情影响,海外纺织品服装产业链受到很大冲击,使得全球纺织品服装需求回流中国,从而推动国内棉花价格上涨。当然, 棉花价格上涨也包含了美元货币的因素。而水产品消费,尤其是进口水产品消费受到新冠疫情冲击,屡次从进口冷冻水产品包装检出新冠病毒,对消费信心产生很大打击, 使得进口水产品消费大幅度下降。这也导致国产水产品,特别是鲜活水产品价格在2020年下半年大幅提高。2021年3月,国内草鱼、鲫鱼、鲈鱼、梭子蟹价格比2020年同期分别上涨了33.3%、55.6%、100%、44.4%。第三,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使得过去在行业内交换的信息通过各种渠道进入社会传播, 部分利益主体获得收益之后从信息消费转向信息炮制,对社会认识产生了相当的误导,在某种意义上增加了社会恐慌,例如,2020年3—4月间,城市居民抢购粮油等民生物资。新冠肺炎疫情对农产品市场以及国民经济社会的影响很难穷尽, 但是对中国农产品市场的影响主要是叠加效应,并非对基本面产生影响。能够看到,尽管疫情期间不少国家宣布农产品出口禁令,但是2020年农产品进口却攀上新高。由此可见,对中国农产品市场的巨大体量而言,新冠肺炎疫情自身的作用并不大,真正起作用的机制在于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政策调整及影响。对2020年以来农产品市场运行的解释整体来看,2020年中国农产品价格呈现出V型反转,全球农产品价格也是如此,主要反映出中国与全球农产品市场的深度互嵌。关于2020年农产品价格走势与中国农产品贸易之间的关系,关键因素在于两点:一是非洲猪瘟疫情影响导致生猪产能下降,受猪肉价格高位运行的影响,2020年国内生猪养殖复产和扩产速度进一步加快,扩大了对上游资料的需求。二是由于饲料粮需求快速扩张,形成了一定的缺口。全球主要经济体货币宽松政策,尤其是美国宽松货币政策,对全球大宗商品的价格,尤其是维持紧平衡状态的商品,形成了快速推动作用,而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又加剧了现货市场囤积和进一步上涨预期,从而形成循环反馈,例如玉米价格的上涨。从2020年全球农产品市场与中国农产品贸易来看,一言以蔽之, “中国猪肉短缺”+“美国货币宽松”构成了市场运行的基本逻辑。当然,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也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需要指出的有两点:一是新冠肺炎疫情使得全球农产品贸易的秩序被打破,从疫情开始部分国家宣布限制农产品出口到最后又重新放开出口,不仅破坏了全球农产品贸易秩序,同时也人为制造了紧张情绪,在很大程度上源于政策的盲目性;二是新冠肺炎疫情导致了全球经济衰退,恶化了发展中国家贫困边缘人口的收入状况,进而导致了谷物消费增长, 特别是粗粮食用消费的增长,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谷物的紧张状况。显然,无论根据人们的认知, 还是当前消费价格指数的权重,中国农产品市场的基本面由粮价和肉价决定,当粮食和肉类市场的基本逻辑明确以后,其他农产品市场的波动无非是受到间接影响程度的大小。例如水产品,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对进口水产品的影响,使得国内水产品价格走势也呈现出V型反转。此外,包括蔬菜、水果等具体产品,都服从当前农产品市场的基本逻辑,包括2020年大葱价格暴涨都是如此。之所以得出“ 中国猪肉短缺”+“美国货币宽松”这样的逻辑,或者说两者自身的作用机制, 实际是基于两个判断:第一,纵观2020年全球农产品市场,基本面最大的影响因素是中国非洲猪瘟疫情影响引发的需求缺口,但是真正推动全球农产品价格快速上涨的却是美国的宽松货币政策,毕竟中国非洲猪瘟疫情最早发生在2018年,2019年猪肉缺口比2020年还要大,但是2019年全球农产品价格同比却是下降的。因此, 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货币因素对价格上涨的推动作用更为明显,但是前提是商品的紧平衡或者短缺状态,意即“中国猪肉短缺” 是前置条件,否则相关的信息放大作用不会产生。第二, 如果“ 中国猪肉短缺”+“美国货币宽松”的逻辑成立,那么说明中国对全球农产品市场产生了足够的影响。从中国与全球农产品市场关系来看,在加入WTO以前,基本是国际市场对国内市场产生影响,中国是全球农产品价格的被动接受者。加入WTO以后,到2012年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农产品进口国之前,中国与全球农产品市场的关系日益加深;2012年以来,中国对全球农产品市场的影响持续加大,例如非洲猪瘟引发的全球饲料价格上涨也不会导致国内猪肉价格出现大幅上涨。短期内农产品市场的一种预判基于之前全球农产品市场的因素分析,在“中国猪肉短缺”+“美国货币宽松”双重因素下来观察未来全球和中国农产品市场。从预判角度,2021年全球农产品价格在上半年仍将维持高位,下半年将会进入下行通道。值得注意的是,2021 年下半年中国猪肉将大概率会面临一次较大幅度的下降,叠加猪肉惯性进口,使得猪肉价格下跌可能会呈现出“踩踏性”;受此影响,玉米等饲料粮价格也将被拖累,一旦猪价“踩踏性”下跌,势必引发玉米等饲料价格的恐慌性情绪。另外,当市场基本面平衡被打破,随着资本的加速抽离,国内玉米价格会迅速回归,从而全球农产品价格中枢会重新回归。然而,在美国货币宽松背景下的农产品名义价格中枢回归对应的是实际价格的下降, 这一点值得引起国内农业生产者和政策决策机构的注意。从市场运行的具体表现来看:第一,2021年,在新冠疫苗快速推广的背景下,全球疫情将出现整体性好转,国际机构普遍预测2021年全球经济将出现大幅反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2021年1 月《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中预测2021年全球经济将增长5.5%。在此背景下,全球经济和就业状况都将大为好转,这也为全球农产品消费增长提供支撑。例如全球水产品消费和贸易将会随着疫情好转快速恢复。这些因素将在2021年下半年逐步显现。第二,当前全球农产品的高位运行将会激励年度农业生产的放大。能够看到,受到大豆价格上涨的刺激,美国和巴西年度产出将会呈现较大幅度增长;如前所述, 2021年中国生猪产能恢复、粮食生产积极性意愿明显增强……当前迹象表明,2021年全球农业产出会出现一次历史性增长。以油籽为例,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预测,2020/21 年度全球油籽产量将达到6.13亿吨,同比增长4.4%。此外,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控制不仅会增加农产品消费,同时也会增加农业产出。从平衡角度来看,2021年全球农产品增产趋势明显。第三,当前全球农业生产的迹象表明,全球农业产能恢复将会超过需求恢复。原因在于,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之前,全球农产品市场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之中,由于中国非洲猪瘟疫情和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球农产品市场失衡状况加剧并最终导致全球农产品价格上涨。从全球角度来看,全球农产品价格上涨带动的增产显然大于需求增长,因此全球农产品价格也会在2021年下半年以后进入下行区间, 这种走势会与中国国内价格变化相一致。第四,2020年下半年以来全球农产品价格上涨,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是重要影响因素。从大宗商品角度来看,往往是紧平衡加剧或者边际缺口加大时,更容易成为资本追逐对象,一旦这种缺口消失, 即市场基本面恢复,资本往往会率先获利退出,从而形成“踩踏式” 下跌,2008年、2011年的大幅波动也是如此。因此,在2021年,尤其要留意下半年国内、国际大宗农产品价格下跌,特别是国内相关政策需要做出相应调整。警惕另一种可能在上述预判中,有一个确定性事实,即生猪养殖很快恢复到非洲猪瘟疫情以前的水平,无论是国家统计局、农业农村部监测数据还是行业内共识,都可以证明这一点。显然,当生猪养殖恢复以后,玉米需求实际是明确的,但是还存在另一个变量,即玉米的供给。上述关于生猪和玉米价格走势的判断是基于生猪产能恢复和玉米供给稳定或增长的背景,因此也存在另一种可能,就是玉米产出或者供给水平没有达到理想状态,那么玉米价格将会在生猪产能恢复以后实现较高水平的稳定,从而维持国内农产品价格中枢在高位运行。如果2021年玉米产需平衡仍然偏紧,并因此维持玉米价格和种植业产品价格中枢的高位运行,那么这种高价势必会推动2022年玉米和农产品产出增长,大概率将会使玉米价格下跌的趋势递延到2022年, 对此也需要密切关注,引起警惕。实际上,对玉米种植业产品价格变动逻辑是一致的,主要是供求关系的边际变化,意即:价格波动幅度最大的情况出现在供求边际上。形象一点来说,价格波动最大的区间往往出现在从过剩的1%到短缺的1%的范围内,反倒是在明确过剩或短缺情况下,1%—10%或者10%—20%的数量变化对价格的影响不及边际上的1%。这一现象非常类似化学中的中和反应发生PH值为7 左右的狭小区间,也近似于逻辑斯蒂增长曲线的加速变化阶段。在玉米市场,特别是玉米供给存在不确定性的条件下,市场逻辑没有变化,但是市场运行取决于2021 年的玉米产出与相关供给。其结论在于,如果2021年玉米价格获得高位支撑,那么2022年玉米及种植业产品的价格下行就需要获得重视。可能的对策建议1.相关行业支持政策尽早退出非洲猪瘟疫情发生以来,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支持与补贴政策,2019年12月4日,农业农村部印发了《加快生猪生产恢复发展三年行动方案》,其中涉及生猪养殖、屠宰、防疫、产销等具体任务十八项,其中包括生猪规模化养殖场建设补助、农机购置补贴、财政奖补、金融保险支持,示范创建等。各地方也根据当地条件对生猪养殖也采取了不同的奖补方式。通过政策支持,生猪养殖规模快速恢复, 农业农村部预计在2021年二季度恢复到非洲猪瘟疫情以前水平。基于当前的产能恢复速度,涉及产能恢复和扩张的支持政策宜尽早退出, 防止产生支持政策的滞后作用,引发价格“踩踏式”下跌。2.密切关注适时增加国储玉米出库,提前刺穿市场泡沫对玉米及替代品市场供求状况变化根据汇易粮油数据推算,2020 年中国玉米库存消费比降至37.8%, 为2013年以来的最低水平。如何看待玉米库存消费比的下降,如何看待当前玉米库存消费状况,实际上对未来玉米乃至整个国内农产品市场具有重要意义。当前玉米库存消费比较之于稻谷、小麦低很多,同时也较2016年玉米市场化改革以来下降很多。但是,即便是37.8%的库存消费比,仍然比全球玉米库存消费比23.2%的水平要高出不少,如果全球玉米库存中再扣除中国玉米库存,那么这一数字将会更低。显然,玉米库存消费情况自2016年以来的持续下降,说明玉米市场正在向良性方向发展,而非洲猪瘟疫情与新冠肺炎疫情导致的市场信息偏差大幅度推高了玉米价格,实际上很难获得有效支撑。特别是中美经贸关系的缓和的背景下,玉米替代品进口,肉类进口, 在生猪养殖恢复之后,玉米市场平衡是否会发生反转,需要进一步观察。一方面是更为准确地判断未来玉米及相关种植业产品的价格走势,另一方面则是回溯相应供求信息价格完全有可能失去市场基本面支撑,校准历史数据。这样,不如在现有价格水平下继续增加国储玉米出库,提前刺穿市场泡沫,使得后市的价格波动趋于缓和。3.增加优质市场信息和内容供给,稀释劣质信息国内当前农产品市场信息在行业内几乎是透明的,但是不同机构出于不同目的进行选择性宣传, 不仅导致市场无效信息增加,甚至部分信息传播带有明显的误导。对此,有必要从数据和权威信息发布角度,增加农产品市场的优质信息供给。“十四五”规划提出“加快发展智慧农业,推进农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服务数字化改造”,“扩大基础公共信息数据安全有序开放,探索将公共数据服务纳入公共服务体系,构建统一的国家公共数据开放平台和开发利用端口,优先推动企业登记监管、卫生、交通、气象等高价值数据集向社会开放”。不妨以此为契机,推动农业领域的信息透明度,增加信息的权威发布,稀释劣质信息带来的社会疑虑,进一步推动我国农业的国际化水平。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本文刊于《中国发展观察》杂志2021年第6期《中国发展观察》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管、中国发展出版社主办、中国发展观察杂志社编辑出版,是以发展为主线、以经济为重点的综合性半月刊,开设有战略、宏观、区域、世界、法治、社会、文化、前沿、产业、智库论坛等栏目,具有较强的前瞻性、权威性、可读性。《中国发展观察》在学术理论界、各级党政机关以及企业家阶层拥有广泛而稳固的读者群,并被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重要机构和中国知网、维普资讯等权威数据库列为核心期刊或来源期刊。中国发展观察杂志社: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荣华中路22号院亦城财富中心A座7层(邮编:100176)网址:www.chinado.cn公众号:ichinado(中国发展观察)电话:010-68352880

况爵禄乎

农贸市场调研:你不得不知的新型菜场业态构成实例

在人们的惯常思维中,农贸市场就是一个买菜的地方,基本上是中老年人、家庭妇女从各个居民区聚集到此处,然后完成一日三餐的食材选购,然后离开,非常单一的模式。但是现在来看,有很多农贸市场出现了新的业态,展现出新的功能。下面一鸿市场研究中心小编就此做个小小的农贸市场调研,为大家解读当下菜场的新功能。农贸市场调研一:便民活动赢得亲民形象拿杭州定海农贸市场来说,日常的肉菜买卖就不多做赘言了,该市场三楼配备的酒宴厅,供附近居民摆设宴席、吃饭用餐,实现了菜场与餐饮的有效结合,发挥了农贸场所的饮食酒宴便民功能。其次,定海农贸市场还会不定期举办便民活动,例如磨刀磨剪子、理发、测量血压、修补雨伞等等,这些活动,对于政府民生工程的性质而言,无非是一抹亮色,值得在全国各大菜场大力提倡,深化菜篮子工程在人民心目中的亲民形象。农贸市场调研二:便民食堂促进邻里社交在广西柳州的五里亭菜市,我们可以看到便民食堂深受周围居民的欢迎,他们推出了针对老年人的早餐优惠甚至免费活动,如此,五里亭菜市的食堂成为社区交流的重要场所,边吃边聊,拉近社区邻里关系,这些意想不到的效果,在菜场顺理成章的完成了。未来菜场的魅力之一,就是促进社区邻里的社交,打破城市化和钢筋混泥土之下的冷漠邻里关系。农贸市场调研三:特色小吃让居民享受生活位于杭州萧山的特色市场美哉美城农贸市场里,我们可以看到除了净菜和品牌农产品的入驻外,二楼的品牌小吃店非常丰富,周边居民可以随时在菜场享受特色小吃的美味。特别是古色古香、颜值超高的装修风格,让人身在其中,有一种生活的享受,在这样的市场用餐、买菜可以说是周边居民的一种幸运。不得不提,菜场的卫生间也是倾力打造、设计感十足。各个用心的细节点,都让该菜场在人们心中留下美好的印象。

柳如是

丘志勇调研农业产业发展情况

为贯彻落实市委有关农业农村工作部署,助推我市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1月12日至13日,市政协主席丘志勇率调研组深入各县(市、区)围绕农业产业发展开展调研,了解农村产业发展现状及困难和问题。调研组实地察看了江城、阳东、阳春的农业产业园、农业龙头企业、家庭农场和农民专业合作社,边走边看,边问边听,围绕产业效益、发展模式、销售渠道、土地流转等问题深入调研。在八甲镇湾肚村澳州坚果基地和岗美镇澳盛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调研时,丘志勇表示,澳洲坚果是一个收益长效项目,阳春地理环境和气候适合澳洲坚果的生长,澳洲坚果产业在阳春已初具规模和成效。乡镇领导及种植户要坚持走好绿色生态路,抓好项目的示范带动,切实将产业发展与乡村振兴紧密联系,为助推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作出贡献。丘志勇强调,抓好乡村振兴,农业产业发展是关键。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是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综合效益的重要举措。各地要围绕市场需求和产业基础,因地制宜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名优特色种植,发展乡村旅游产业;要持续打响优质农产品品牌,不断推进农产品品质提升,提高市场竞争力。各有关部门单位要优化服务水平,加大土地、资金等要素的支持力度,帮助相关企业解决实际难题,助力农业产业发展再上新台阶。市领导陈平参加调研。【来源:阳江新闻网】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乱天之经

朱法栋调研农贸市场建设情况

9月16日上午,永定区委副书记、区长朱法栋带领区商务局、区自然资源局等相关单位主要负责人深入尹家溪镇官坪集贸市场、桥头乡集贸市场、阳湖坪街道办事处黄家铺集贸市场调研。今年以来,永定区坚持“安全第一、保障民生、科学设置、常态管理”原则,坚决取缔一批马路市场,择地新建一批集贸市场,整治管控一批集贸市场,构建符合农村经济发展的市场体系建设。全区共计划新建农村集贸市场8处,截至目前,已有7处开工建设。朱法栋指出,农村集贸市场建设是推进乡村振兴和开展马路市场整治的重要内容,对于促进农产品流通、增加农民收入等具有重要意义,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加快推进,打造适应农村发展的农副产品交易平台。朱法栋强调,农村集贸市场建设任务重、时间紧,有关职能部门要优化服务、主动对接,简化流程、加快手续办理,确保建设工作顺利推进;有关乡镇(街道)要加强监管,督促业主单位保质保量加快建设,确保市场按期投入使用;各业主单位要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完善相关手续,严格按照时间节点完成建设任务。(永定区融媒体中心记者 叶秀月 通讯员 代天九)【来源:红网】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犬神

2017年中国现代农业市场前景研究报告

一、现代农业内涵定义现代农业是一个动态的和历史的概念,它不是一个抽象的东西,而是一个具体的事物,它是农业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从发达国家的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看,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过程包括两方面的主要内容:一是农业生产的物质条件和技术的现代化,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生产要素装备农业,实现农业生产机械化、电气化、信息化、生物化和化学化;二是农业组织管理的现代化,实现农业生产专业化、社会化、区域化和企业化。(1)现代农业的本质内涵可概括为:现代农业是用现代工业装备的,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的,用现代组织管理方法来经营的社会化、商品化农业,是国民经济中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产业。(2)现代农业是以保障农产品供给,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提高劳动生产率,资源产出率和商品率为途径,以现代科技和装备为支撑,在家庭经营基础上,在市场机制与政府调控的综合作用下,农工贸紧密衔接,产加销融为一体,多元化的产业形态和多功能的产业体系。现代农业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和科学管理方法的社会化农业。在按农业生产力的性质和状况划分的农业发展史上,是最新发展阶段的农业。主要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农业。其基本特征是:技术经济性能优良的现代农业机器体系广泛应用,因而机器作业基本上替代了人畜力作业。二、主要国家现代农业发展状况1、美国美国的农业劳动生产率高,是世界上唯一的人均粮食年产量超过1吨的国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粮食生产国和出口国。农业是美国在国际市场上最具竞争力的产业之一。美国农业生产主要依靠家庭农场,目前美国拥有204万个农场,每年创造的农业产值3000多亿美元,其中10%由400个大农场贡献,40%由中等规模的3.5万个农场贡献,其余由200万个农场贡献。2、日本日本人口密度大,人均耕地占有量小,农业发展面临较多障碍与限制。然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农业发展迅速,现代化水平非常高,有多项农业指标领先于其他发达国家。日本的水稻、豆类、饲用玉米、蔬菜、水果、花卉等农产品的品质很高;日本的食品与水产品大量出口,其上市公司的市值占据日本总制造业的10%,成为出口创汇的主要部门。3、荷兰荷兰人均农业用地仅2亩,地少人多。但荷兰农业坚持集约化、外向型发展道路,农产品出口率达70%,居世界首位;出口额占全球市场的9%,居世界前列。花卉出口占世界市场的60%以上,是名副其实的“花卉王国”;蔬菜、乳制品和猪肉出口名列世界前茅。4、以色列以色列耕地少,自然条件恶劣,农业从业人员仅占全国总就业人数的4%,但依赖滴灌技术等高科技农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农业奇迹。农产品不仅能自给,水果、蔬菜和花卉还出口到欧美市场,被称为“欧洲的菜篮子”。5、澳大利亚澳大利亚的农业发展水平和生产效率非常高,属于世界先进水平,其人均农业生产总值排名第一。澳大利亚农业属于外向型经济,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澳大利亚农产品出口收入平均占农业总产值的比例为60%以上。[FS:Page]三、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现状1、粮食种植面积分析2016年,粮食种植面积11303万公顷,比2015年减少了约31万公顷(合约472万亩)。2011-2017年中国粮食种植面积统计数据来源:统计年鉴、中商产业研究院2、粮食产量情况分析2016年,我国粮食生产再获丰收,总产量61625万吨(12324.8亿斤),比2015年减少519万吨(104亿斤)。2016年的粮食生产虽然止步于“十二连”增,但仍是历史第二高的产量,连续4年站上了1.2万亿斤的平台,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绩。2011-2017年中国粮食产量统计数据来源:统计年鉴、中商产业研究院3、农业总产值2016年,全国农林牧渔总产值为11.21万亿元,其中农业总产值5.93万亿元,林业总产值4631.6亿元,牧业总产值3.17万亿元,渔业总产值1.16万亿元。2011-2017年中国农业总产值统计数据来源:统计年鉴、中商产业研究院四、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存在问题“十三五”时期,农业现代化的内外部环境更加错综复杂。在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背景下,部分农产品供求结构性失衡的问题日益凸显。优质化、多样化、专用化农产品发展相对滞后,大豆供需缺口进一步扩大,玉米增产超过了需求增长,部分农产品库存过多,确保供给总量与结构平衡的难度加大。在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的背景下,农业发展方式粗放的问题日益凸显。工业“三废”和城市生活垃圾等污染向农业农村扩散,耕地数量减少质量下降、地下水超采、投入品过量使用、农业面源污染问题加重,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增多,推动绿色发展和资源永续利用十分迫切。在国内外农产品市场深度融合的背景下,农业竞争力不强的问题日益凸显。劳动力、土地等生产成本持续攀升,主要农产品国内外市场价格倒挂,部分农产品进口逐年增多,传统优势农产品出口难度加大,我国农业大而不强、多而不优的问题更加突出。在经济发展速度放缓、动力转换的背景下,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的问题日益凸显。农产品价格提升空间较为有限,依靠转移就业促进农民收入增长的空间收窄,家庭经营收入和工资性收入增速放缓,加快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确保如期实现农村全面小康任务艰巨。五、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十二五”时期,我国农业机械化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农业农村发展新要求,不断创新调控引导和扶持方式,各方面工作稳步推进,“十二五”规划目标任务全面完成。1、农机装备结构有新改善农机总动力达到11.2亿千瓦,较“十一五”末提高了20.4%;大中型拖拉机、插秧机、联合收获机保有量分别达到607.3万台、72.6万台和173.9万台,分别是“十一五”末的1.5倍、2.2倍和1.8倍,大中型拖拉机、高性能机具占比持续提高。2、农机作业水平有新跨越农机作业由耕种收环节为主向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拓展,由种植业向养殖业、农产品初加工等领域延伸。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63.8%,比“十一五”末提高11.5个百分点;小麦、水稻、玉米三大粮食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分别达到93.7%、78.1%、81.2%;棉油糖等主要经济作物机械化取得实质性进展。3、农业机械化科技创新有新突破高效、精准、节能型装备研发制造取得重大进展,农机农艺加快融合、成果广泛应用,深松整地、精量播种、化肥深施、秸秆还田与捡拾打捆、粮食烘干等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生态保育型技术大范围推广,应用规模分别达到13537千公顷、42110千公顷、34671千公顷、49939千公顷和10766万吨,分别是“十一五”末的1.5倍、1.2倍、1.2倍、1.7倍和4倍。适应我国农业生产的农机工业体系基本建立,规模以上农机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4524亿元,较“十一五”末增长73.6%,我国农机制造大国地位更加稳固。4、农机社会化服务能力有新提升全国农机化作业服务组织达到18.2万个,比“十一五”末增加1.1万个;农机合作社达到5.7万个,比“十一五”末增加3.5万个,作业服务面积占全部农机作业面积的10.5%。农机流通市场体系更加完善,效率不断提升。5、农机安全生产有新成效拖拉机联合收割机上牌率、检验率和驾驶操作人员持证率均超过70%,农机事故死亡人数持续下降。“十二五”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成就斐然,农业生产方式实现了从人畜力为主向机械作业为主的历史性转变,成为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中的突出亮点。六、中国现代农业领先企业分析1、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创立于1998年并于1998年3月11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立足农牧产业、注重稳健发展,业务涉及饲料、养殖、肉制品及金融投资、商贸等。公司获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全国食品放心企业、2016全国十大领军饲料企业、主体信用等级AAA、中国肉类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示范项目企业、2017福布斯全球2000强等荣誉称号。2016年,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09亿元,利润总额达到33亿元。2013-2017年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收入及利润统计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2、广东海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东海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主要从事水产预混料、水产配合饲料和畜禽配合饲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并逐步向动物保健产品、规模养殖和优质苗种领域拓展业务的高科技型上市公司。公司主要从事水产和畜禽饲料、优质水产动物种苗、动物保健品和生物制品、生猪的生产和销售业务,并向客户提供苗种、动保、技术、服务等养殖过程的整体解决方案,以保证客户全程健康养殖。具体产品主要包括鸡、鸭、猪、鱼、虾等饲料,虾苗、鱼苗,及养殖过程中所需的保健品、疫苗等。2016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71.85亿元,同比增长6.33%;利润总额10.44亿元,同比增长5.57%。2013-2017年广东海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收入及利润统计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3、北京顺鑫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北京顺鑫农业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8年9月21日,于1998年11月4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是北京市第一家农业类上市公司。公司位于具有“绿色国际港”之称的京郊顺义区。下设六家分公司、十八家控股子公司。是一家集粮食作物、经济作物、蔬菜、瓜果、果树种植、加工及销售;白酒生产与销售;肉食品加工与销售;良种繁育;肥料开发与销售;农业技术开发、技术服务等为一体的相关多元化大型企业。2016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1.97亿元;实现利润总额为5.45亿元。2013-2017年北京顺鑫农业股份有限公司收入及利润统计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七、中国现代农业发展前景分析1、现代农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从信息化发展趋势看,信息社会的到来,为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良好环境。人类社会经历了农业革命、工业革命,正在经历信息革命。当前,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方兴未艾,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特征的信息化浪潮蓬勃兴起,为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营造了强大势能。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信息化发展,对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网络强国战略、国家大数据战略、“互联网+”行动等作出部署,并把农业农村摆在突出重要位置,为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保障。网络经济空间不断拓展,农业农村信息化服务加快普及,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深入推进,信息消费快速增长,信息经济潜力巨大,为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信息技术创新日新月异并加速与农业农村渗透融合,农业信息技术创新应用不断加快,为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支撑。2、现代农业发展面临的挑战从农业现代化建设需求看,加快破解发展难题,为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内生动力。资源环境约束日益趋紧,农业发展方式亟待转变,迫切需要运用信息技术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充分发挥信息资源新的生产要素的作用。居民消费结构加快升级,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任务艰巨,迫切需要运用信息技术精准对接产销、提升供给的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充分发挥信息技术核心生产力的作用。农业小规模经营长期存在,规模效益亟待提高,迫切需要运用信息技术探索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规模化路子,充分发挥互联网平台集聚放大单个农户和新型经营主体规模效益的作用。农产品价格提升空间有限,转移就业增收空间收窄,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迫切需要运用信息技术促进农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发展农业农村新经济,充分发挥“互联网+”开辟农民增收新途径的作用。同时,我国农业农村信息化正处在起步阶段,基础相当薄弱,发展相对滞后,总体水平不高。思想认识亟待提升。客观上,我国农业正处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阶段,信息化对农业现代化的作用尚未充分显现。各级农业部门对发展农业农村信息化的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有待深化,关心支持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的社会氛围有待进一步形成。基础条件建设亟待加强。农业数据采集、传输、存储、共享的手段和方式落后,农业物联网产品和设备还未实现规模量产,支撑电子商务发展的分等分级、包装仓储、冷链物流等基础设施十分薄弱。农业信息技术标准和信息服务体系尚不健全。重要信息系统安全面临严峻挑战。农村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互联网普及率尤其是接入能力还较低。科技创新亟待突破。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农业物联网生命体感知、智能控制、动植物生长模型和农业大数据分析挖掘等核心技术尚未攻克,技术和系统集成度低、整体效能差。农业信息化学科群和科研团队规模偏小,领军人才和专业人才匮乏。农业信息技术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比例低。体制机制亟待创新。管理职能和机构队伍建设没有跟上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的需要。投融资机制尚不健全,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尚未破题,市场化可持续的商业模式亟需探索完善。市场服务和监管制度、软硬件产品检验检测体系不健全。

若是若非

扎堆上市,盲目跟风,不做市场调研,农产品滞销的根找到了

扎堆上市,盲目跟风,不做市场调研,农产品滞销的根找到了说到农民种植的蔬菜滞销,相信很多消费者在各种渠道都能听到不同的声音,有的是西瓜滞销、有的是花生滞销、有的是南瓜滞销、有的是苹果滞销、有的是冬瓜滞销,反正只要是地里能种出来的都有滞销的风险,那为什么农民知道滞销还要去种呢?这里这个问题非常好,农民要是知道滞销肯定不会种的,农民也是被相关的消息蒙蔽了双眼。这里今天笔者要给我们的农民举两个农产品滞销的常见问题。第一,消息不灵通,信息不对等。所谓的消息不灵通,就是这个农产品已经在市面上活泛好几年了,农民才反应过来,当农民开始跟着种植的时候,价格已经呈现下跌的趋势。这样信息的不对等,造成了很多农民看着丰收了,看着自己的产量很高,却赚不到钱的主要原因。第二个:扎堆上市扎堆儿上市一直是行业里面的大忌。扎堆上市还不是说单一农产品的扎堆上市指的是秋季到了丰收的季节,春夏节大棚蔬菜集中上市的季节,都可以统称为扎堆上市。这个时间市面上的蔬菜充盈,价格自然给不到你一个想要的,不但给不到想要的,面对一些冷门的、不是消费必需品的蔬菜价格反而会出现大量的下降。这就是现如今滞销的两大根本原因。面对这样的问题,你有什么好的解决办法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空有

丁岱、刘国芳调研多辉农产品市场疫情防控和物资保供工作

12月4日下午,副市长丁岱,市政协副主席、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长刘国芳率队,前往多辉农产品批发市场调研疫情防控和物资保供工作。丁岱一行实地察看了市场内冷库封控情况,详细了解市场后续处置工作,并召开专题会议研究物资保供筹备工作。据悉,12月2日,多辉市场冷库的进口冷链食品外包装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呈阳性后,我市第一时间响应并迅速开展应急处置工作。截至12月4日9时,已对82名相关人员进行集中隔离,并进行核酸和血清抗体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对多辉市场从业人员采样720份,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丁岱要求,要时刻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全面系统做好多辉农产品批发市场核酸检测、人员隔离观察、环境消杀、问题冷链食品销毁等工作;要加强市场监测,确保供应有序、价格平稳;要进一步加强进口冷链食品疫情防控工作统筹,严格落实各项措施,把防控工作抓实抓细抓落地,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记者刘伟峙)【来源:荆门日报】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摩羯座

农产品市场调节滞后?布瑞克农业大数据的解决之道

【亿邦动力讯】一直以来,农产品市场调节存在盲目性和滞后性。从市场上出现一种销售额高、销量好的产品,到农民开始蜂拥种植,当第二年农产品收获时,这一类的产品可能不再具有优势了,而此时农户已来不及换品种,只好低价出售。针对这个问题,布瑞克农业互联网创始人、农产品集购网CEO孙彤说:“我在农村、城市都生活过,一个感受就是,农民的货永远会有担心卖不出去;市民永远会有担心自己买到的农产品不好。布瑞克创立的初心就是帮助农民更便捷地销售农产品,帮助市民挑选更适合的农产品。”布瑞克以农业咨询业务起家,曾凭借专业的大宗农产品价格预测模型承担了农业农村部、财政部等大量权威机构的研究项目和多个世界500强的农业咨询项目,并获评2020年商务部数字商务企业称号。成立于2014年的布瑞克(苏州)农业互联网股份有限公司,目前拥有农业大数据、农产品集购网、农牧人商城三个业务,孙彤表示:“通过这三个平台,布瑞克服务于三端,即生产端、流通端和消费端。其中一个较为特殊的服务对象是政府,政府从我们这获取搭建好的数据体系,更具有指导意义。”数据是生产和流通的基础农业生产的不确定性核心问题在于数据的缺失,因此布瑞克最早的业务是以农业大数据,2012年,布瑞克上线了农业大数据平台,采集包括农业种植数据和农产品消费数据。在农业种植数据方面,布瑞克IT团队研发出可以采集温度、湿度、土壤肥力等信息的传感器。布瑞克对大型农场进行数字化改造,接入其合作研发的传感器、物联网等设备,确保采集的数据符合布瑞克农业大数据平台的标准。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布瑞克的传感器也在不断更新迭代,随着成本的降低,智能采集可以应用到更多农产品生产地。布瑞克的农产品消费数据来源于其2015年自建的农产品电商平台—农产品集购网,起初,农产品集购网面向以农产品为原料的企业,例如,像食品加工厂商、食品企业、农贸商等。2017年,布瑞克选择了20个城市作为试点,收集在农产品集购网中的企业消费数据,建立起最初的消费大数据。到2019年,布瑞克的消费大数据库已经覆盖到将近200个城市。孙彤提到:“因为这些企业是不断在布瑞克平台上采购的,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积累了60多万家B端企业的大数据。因而可以评估出某种产品用量前十或前二十的城市。”截止到目前,布瑞克农业大数据平台的数据覆盖全球200多个国家、总数据量超过10亿条、收录500多种农产品数据,日更新近10万。孙彤说道:”数据的价值是所有企业公认的,布瑞克把数据备份在云端,通过我们的API接口,有需要的人可以调用相关数据。目前,布瑞克大数据平台的搭建还是在县级层面部署,实现政府、市场、生产之间的数据互通共享、可视化分析、监测预警等“先找市场 再抓生产有了数据基础,2014年布瑞克建立了自营电商平台农产品集购网,该平台可以帮助农户、采购企业进行信息匹配。孙彤解释,自营可以很大程度解决售后问题,确保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布瑞克从白砂糖开始切入农产品供应链的,然后逐渐发展到肉类。孙彤介绍到,从白糖品类开始,是因为白糖的运输环境稳定,只需要保持恒温。目前,布瑞克用白糖的供应链运输常温产品,用肉类供应链运输生鲜产品,可以覆盖大部分品类。从采购企业角度来看,目前,平台采购注册用户已超过80000余家,有长期采购行为的大型农贸商数量达10000余家。通过上述提到的在近200个城市中采集到的数据,布瑞克可以搭建出一个销售网络,帮企业找到货源。从农户角度来看,布瑞克从两方面来推进,一方面通过农户自主提交信息,另一方面,布瑞克会在一些试点农场搭建智慧农场,接入传感器、物联网等硬件设备,可以实时采集种植过程中的数据。数据上传到布瑞克网站后,可以在种植过程中匹配买家。孙彤表示:“布瑞克推行‘先找市场、再抓生产、产销结合、以销定产’,这样一个方式,就形成了生产与销售的完整对接。比如在疫情期间,我们帮很多有滞销农产品的农户成功对接了需求企业。”农产品的品牌化探索“在帮农户解决销售渠道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有很多品质好的农产品因为没有品牌、没有知名度,因此销售会存在一些问题。看到这一现状后,我们推出了农牧人商城,主要就是为县域特色的农产品塑造品牌。”孙彤说道。现实中,“丰产不丰收”的问题一直存在 。有很多农户在丰收的季节并没有很喜悦,愁于农产品的销售渠道、销售价格。甚至会有很多农民把产品低价卖出,因为从他们角度来看,时间增加意味着损耗增加,产品积压在手里一天,收入就会少一分。布瑞克希望把有特色的农产品打造成像阳澄湖大闸蟹、五常大米一样的品牌。布瑞克会先在推广地举行一场品鉴会,目的是为了打造一个行业口碑。其次,布瑞克会为农产品进行包装设计等品牌化操作。在提高产品知名度的同时,也相应地抬高产品的价格。据介绍,有部分农产品在跟布瑞克塑造品牌后,月销量可达数万,销售额在千万左右。2020年初,布瑞克发布了“20县20城”的计划,即希望通过农产品品牌打造,帮助20个国家级贫困县推向全国20个城市。由于疫情的影响,该计划并没有完全达成。到目前为止,有8个产区在布瑞克的帮助下,把农产品推向了沿海8大城市,像苏州、上海、青岛、大连、广东、深圳、杭州及宁波等地。孙彤表示,下一阶段,该计划也会继续推进。提及布瑞克下一阶段的发展目标,孙彤说道:“未来,布瑞克希望能够成为城市的一个民生项目,一方面可以为企业提供多一个购买渠道,另一方面,可以实现城市的农产品调度。”从布瑞克的整体布局来看,它运用数字化、物联网等方式实现了农产品生产端、流通端、消费端的打通。在实现了各产业链的数字化之后,就可以实现模块的快速复制,把布瑞克从一个产品、一个产地、一个县的布局快速复制下去也是布瑞克今年的主要目标。

波莱特

研究报告:生鲜品成农产品网络零售第一品类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发布《中国农产品网络零售市场暨重点单品分析报告(2020)》,针对全国农产品网络零售市场进行分析,其中2019年生鲜产品网络零售额突破1094.9亿元,网络零售量同比增加78.4%,成为农产品网络零售市场第一大品类。报告显示,2019年全国农产品网络零售额达4168.6亿元,其中生鲜产品消费占比飞速上升,成为规模最大、增速最快的类目。生鲜产品各细分品类均显著增长,蔬菜、鲜肉、水果增速分别达109.3%、62.3%和44.5%,线上“菜篮子”“果盘子”供应成为新常态。“农产品电商供应链逐渐完善,让各类时令水果流通半径显著扩大。”报告认为,在这一过程中,农产品网络零售中逐渐涌现出一批“畅销、长销”的超级单品。《报告》分析,近年来苹果、柑橘、小龙虾、芒果等成为农产品网络零售增速最快的生鲜品类。其中,鲜食苹果零售量达1.4亿件,同比增长77.3%,鲜食柑橘零售量达1.6亿件,同比增长29.8%。值得注意的是,在农产品网络零售额占比分布中,以拼多多为代表的新电商平台,生鲜产品的消费占比超50%,新电商平台更加聚焦即时性生鲜消费需求,有效推动农产品网络零售品类结构的优化升级。此外,在柑橘、芒果、苹果等一系列零售量超1亿件及增速较快的“超级单品”中,新电商平台迅速崛起,零售量所占份额均为第一。“农村地区最初一公里物流基础条件改善,以及传统电商平台对农产品上行市场的持续推动,为农产品电商化奠定了良好基础。”报告认为,“超级单品”通过集约化、规模化供应显著降低农产品上行成本,而新电商平台的新技术、新模式应用,推动优势特色农产品网络零售的加速发展,成为催生超级单品的新引擎。新电商平台将分散化的长尾需求变成集中化的即时性消费,不断推动优势特色农产品网络化销售发展。长远来看,农产品电商化水平的持续提升,需要政府部门、电商平台、产地等多方协作,进一步把田间地头的土特产品改造成适合线上消费的商品。来源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孙云柯编辑:蔡文清流程编辑 吴越【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