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进口额与贸易逆差增速加快虽然我国是农业大国,但是我国的资源禀赋决定了依靠本国资源难以解决全部的农产品和食品的需要,农产品进口贸易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农产品对外依存度不断提升。2015-2019年中国农产品进口总额持续增长,近三年来增长速度不断加快。据农业农村部,2019年中国农产品进口额达1509.7亿美元,同比增长10%。2020年1-7月,进口总额达961.8亿美元,同比增长13.4%,增长速度加快3.4个百分点。注:2017年,2019年与2020年数据统计口径为农村农业部,其余为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口径,下不赘述。随着我国农产品进口总额不断加快,我国农产品贸易逆差不断扩大。自2004年我国农产品进入贸易逆差以来,我国农业对外依存度持续上升。2019年我国农产品贸易逆差达718.7亿美元,同比增长26.5%。2020年1-7月,贸易逆差达542.9亿美元,同比增长30.9%,增速上升4.4个百分点。畜产品和谷物进口增长幅度大按进口金额分农产品大类看,畜产品和谷物进口增速最明显。2020年1-7月,畜产品进口达283.3亿美元,同比增42.2%;谷物进口额达42.4亿美元,同比增长33.6%。畜产品中猪肉进口增长幅度加大畜产品进口品类中,猪肉进口增速最大,2020年1-7月猪肉进口数量达249.8万吨,增1.5倍;其次,牛肉进口120.2万吨,增长41.5%。谷物中高粱和小麦进口增长幅度大谷物进口品类中,高粱和小麦进口增长幅度最大,2020年1-7月高粱进口229.4万吨,同比增9.4倍。小麦进口量达428.5万吨,同比增1.2倍。我国城乡居民粮食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对优质农产品需求持续增加,而国内优质农产品供给不足,因而通过进口来解决。如小麦是我国居民的主要口粮,国产小麦以中低筋品种为主,蛋白质含量较低,制作高端面包所需要的高筋小麦国内供应不足,需要通过进口来解决。我国历来高度重视农业生产,通过政策支持、科技驱动、深化改革等多种举措,稳步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是解决我国粮食问题的必然选择。更多数据请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农产品流通行业发展模式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园区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解决方案。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人APP】,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员交流互动。
全国县域农产品网络零售额上升2018年全国县域农产品网络零售额总计2176.3亿元,占全国农产品网络零售额的94%。2019年,全国县域农产品网络零售额达2693.1亿元,同比增长28.5%,农产品电商市场进一步激活。从品类看,植物类农产品的网络零售额为2142.9亿元,占比79.6%;动物类农产品的网络零售为433.3亿元,占比16.1%;农资类产品的网络零售额为116.9亿元,占比4.3%。“头部”品牌电商市场占比较大从农产品品牌发展看,“头部”品牌电商市场占比较大,“尾部”农产品品牌呈现“种类多、流量少”特点。欧特欧监测数据显示,2019年,休闲食品中的“三只松鼠”全网销售第一,网络零售额占比为14.3%,消费者粘度较大;“百草味”“良品铺子”分列二、三位,全网零售额占比分别为6.9%和6.2%。在粮油调味中,“金龙鱼”“福临门”“鲁花”排名前三,老品牌仍然具有一定优势。在生鲜食品中,京东生鲜自有品牌——“京觅”市场份额最大,网络零售额占比为2.3%,“日日鲜”网络零售量占比最大,为4.5%。区域发展“头部集中、尾部多样化”从区域情况看,由于农产品的时效性、保鲜度等限制,电商企业会优先选择在网商聚集度高、物流配送体系完善的东部沿海区域集中发展。欧特欧监测数据显示,2019年,华东地区县域农产品网络零售额达1054.4亿元,占全国农产品零售总额的39.2%;华南地区的县域农产品网络零售额为631.0亿元,华北地区的县域农产品网络零售额为493.8亿元,分列二、三位,占比分别为23.4%和18.3%。从增长情况看,华北地区县域农产品网络零售额增速最快,较2018年增长了42.4%,华东地区、东北地区紧随其后;西南地区县域农产品网络零售量增速最快,同比增长率为52.2%。从省市情况看,县域农产品电商市场梯队层次明显,出现“长尾”分布。广东省、北京市、浙江省排名前三,农产品网络零售额分别为592.1亿元、361.6亿元和331.4亿元,占比依次为22%、13.4%和12.3%,合计占县域农产品网络零售总额的47.7%;大部分省份的县域农产品网络零售额占比不到1%。发达省市的电商产业链完善、网商聚集程度高、农产品销售能力强,能更好地组织对接原产地,其农产品网络零售市场占比较大,与电商基础设施薄弱、“尾部”梯队的省份逐渐拉开距离。零售额TOP100县域多集中于华东地区欧特欧监测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县域农产品网络零售前100名的零售总额为948.80亿元,占县域总额的35.23%。从区域分布看,TOP100中有60个县级地区集中在华东地区,农产品网络零售额占比达到25.39%;12个县分布在西南地区,农产品网络零售额占比为3.34%;8个在华中地区,农产品网络零售额占比为1.77%;8个在华南地区,农产品网络零售额占比为1.69%;6个在华北地区,农产品网络零售额占比为1.98%;4个在东北地区,农产品网络零售额占比为0.74%;2个在西北地区,农产品网络零售额占比为0.32%。从排名看,前十名中只有和林格尔县属于华北地区,其余9个县都集中在华东地区,可见,华东地区的农产品电商发展具有绝对领先优势;其中,杭州市萧山区、泉州市安溪区、宿迁市沐阳区排名前三,农产品网络零售额占县域农产品网络零售总额的4.71%、1.50%和1.44%。贫困地区农产品上行进一步发展电商平台的不断下沉,逐渐打通了贫困地区农产品上行通道,加速贫困地区的配套服务体系建设,深度挖掘与培育当地特色农产品产业,带动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欧特欧监测数据显示,2019年,832个贫困县农产品网络零售额总额为190.8亿元,同比增长23.9%。从农产品网络零售额看,排名前五的贫困县有4个属于西南地区,其中,泸州市古蔺县、拉萨市堆龙德庆区的农产品网络零售额分列一、二名,占比为5.5%、4.7%。从农产品品类看,各县的热销农产品多为当地的特色农产品,如泸州市古蔺县网络零售第一的农产品是白酒。更多数据请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农村电商市场前瞻预测与投资规划分析报告》,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园区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解决方案。
据农业农村部信息显示,2020年9月中国农产品供需形势如下:(一)玉米本月估计,2019/20年度,中国玉米进口量调增至700万吨,比上月估计数增加100万吨,年度结余变化相应调整,主要原因是来自美国的玉米进口订单大幅增加,并将陆续运抵入关。国内玉米价格区间上调至每吨1900-2000元,比此前估计区间上调50元。截至9月3日,2020年国家政策性玉米销售累计成交超过6500万吨,随着政策性玉米出库量增加,加上新玉米陆续上市及进口到港量增加,后期市场供应充足。本月预测,2020/21年度,中国玉米产量2.65亿吨,比上月预测数下调180万吨,主要原因是台风造成东北部分地区玉米倒伏、单产小幅下降。但由于玉米单产已经基本形成,台风灾害影响较为有限,年度玉米产量稳中有增的趋势未变。进口量调增至700万吨,比上月预测数增加200万吨,主要原因是来自美国的进口将大幅增加。玉米消费预测维持上月不变。(二)大豆本月,2020/21年度中国大豆生产、消费、贸易和价格维持上月预测不变。国内方面,8月份,东北地区光温水条件较为适宜,辽宁西部旱情得以缓解,全国气候适宜度利于大豆产量形成,今年第8号台风“巴威”对东北大豆影响有限,9月台风“美莎克”和“海神”对大豆单产的影响还有待进一步评估。国际方面,北美地区即将进入大豆收获期,丰产预期较强;南美地区大豆将陆续播种,预计播种面积增加,全球大豆供给充足。(三)棉花本月预测,2020/21年度,中国棉花单产每公顷上调53公斤至1823公斤,主要是由于棉花播种至8月末,全国棉区综合气候较适宜棉花生长,其中新疆、黄河流域棉区大部天气明显好于上年同期,为新年度棉花增产打下良好基础。棉花总产量为585万吨,比上年增加0.86%,期末库存增加至749万吨。随着国内复工复产复学有序推进,经济持续回稳向好,纺织品服装内销市场逐步稳定,棉花价格在预测区间震荡上行,棉花进口、消费均与上月预测数持平。国际方面,北半球各主产国棉花总体长势正常,美国、巴西、西非等国家和地区棉花产量较上年增加,市场需求未见明显改善,库存高企,全球棉花供给保持宽松格局,国际棉价仍在每磅60-75美分的预测区间震荡。(四)食用植物油本月估计,2019/20年度,中国食用植物油产量2781万吨,较上月估计值增加9万吨,主要是油菜籽和花生进口量高于此前预期,菜籽油和花生油产量小幅调增。中国食用植物油进口量896万吨,较上月估计值增加61万吨。中国食用植物油消费量保持上月估计值不变。本月预测,2020/21年度,中国食用植物油产量2765万吨,较上月预测值调减30万吨,主要是油菜籽进口下降导致菜籽油产量减少,此外,受前期全国大范围雨水天气影响,部分产区秋收油料作物花生、葵花籽和芝麻等单产和品质略有下降。中国食用植物油进口量保持高位,达到845万吨,较上月预测值调增75万吨。数据来源:农业农村部、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五)食糖据中国糖业协会统计,8月份全国销售食糖106万吨,环比增加20万吨,同比增加3万吨,食糖消费恢复良好。关税配额外食糖自7月份实施进口报告和信息发布管理以来,食糖进口保持正常。当前正值甘蔗产量形成关键期,8月份广西大部地区气象条件有利于蔗区甘蔗茎伸长,云南降雨偏多但对甘蔗生长影响有限。2020/21年度甜菜糖生产即将展开,甜菜生长总体正常。本月对2020/21年度中国食糖预测数据暂不调整。更多资料请参考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农产品市场前景及投资机会研究报告》,同时中商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情报、产业研究报告、产业规划、园区规划、十四五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服务。 (文章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
编者按:根据艾瑞咨询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生鲜市场交易规模约2.04万亿元。巨大的市场潜力,叠加移动互联网基础设施优势,生鲜创业市场似乎「遍地都是机遇」。包括生鲜B2C电商、前置仓、社区生鲜连锁、超市到家、mini店......近些年各式生鲜电商玩家雄心勃勃,百花齐放。但我们也能看到,生鲜玩家们似乎仍未走出摸索期,其中不乏资金链断裂、关店潮、亏损赚吆喝等行业痛点,这跟生鲜农产品“小生产,大流通”行业现状有直接关系。相较于往年,2020年的生鲜行业不一样的地方在于,新冠肺炎对生鲜供需产生了显著影响,旧的流通链路被不断冲击,新的供需链路正重新形成......在调研上千家生鲜企业基础上,布瑞克农业大数据撰写出该份《2020年中国生鲜行业报告》,着重针对生鲜品类定义与特征、行业政策风向、发展现状、投融资布局与投资逻辑,以及竞争格局等行业核心问题,尝试进行系统梳理、分析并作出专业研判。36氪长期跟踪并对生鲜创新模式做系统报道,因此联合布瑞克农业大数据,将此份报告精要内容首发呈现。在社区团购战火纷飞的当下,希望该份报告能给生鲜行业创新者们,带来些许启发和助益。以下为报告内容概述部分:《2020年中国生鲜行业报告》万亿级市场,2019年生鲜线上渗透率不足8%生鲜农产品包括蔬菜、水果、肉类、水产品、禽蛋、奶类等,是事关民生的“菜篮子”主要品类。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测算,2019年生鲜农产品产量约12亿吨,生鲜农产品产值约7万亿(初级农产品)。如果考虑到生鲜加工、仓储、流通整个市场交易额超过20万亿。2019年生鲜市场产量及产值市场交易规模来看,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生鲜市场交易规模约2.04万亿元,生鲜电商行业交易额为1620亿元,线上渗透率约为7.9%。整体来看,生鲜是万亿级市场,目前生鲜线上消费比例远低于社会商品电商渗透的平均水平,生鲜电商发展空间较大。线上消费爆发式增长,2020年渗透率或超13%2020年,突如其来的疫情对社会经济造成冲击,而生鲜电商大放异彩,出现爆发式增长。Fastdata极数数据显示,2020年上半年生鲜电商交易额达到1821.2亿元,同比增长137.6%,已超过2019年全年。布瑞克咨询分析认为,按照生鲜交易规模年均7%的增速,保守预计2020年生鲜电商渗透率将超过13%。与此同时,生鲜电商概念再受热捧,资本纷纷发力生鲜赛道,滴滴等巨头跨界,引发2020年生鲜电商“混战”。Fastdata极数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6月,生鲜行业融资150.1亿元,超过2019年全年。2020年上半年生鲜电商交易额超过2019年全年生鲜行业融资金额变化疫情“催化剂”,生鲜行业开启新发展阶段布瑞克咨询分析认为2020年上半年生鲜电商爆发式增长、资本热捧背后的逻辑是:突发的疫情重塑了生鲜消费习惯,而生鲜本身的社区消费、高频消费、引流等属性的结合使得社区生鲜成为资本争夺的新的流量增长点入口。布瑞克咨询研判认为,2020年疫情是生鲜电商消费突破“临界点”的催化剂,开启了生鲜行业发展新阶段,也将成为中国农业发展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碑。以下分别简述:疫情常态化重塑生鲜消费习惯线上用户快速增长,疫情过后粘性保持生鲜产品是消费者的生活必需品,具有消费高频、需求刚性、保质期短、保存条件要求高等特性,疫情期间,生鲜购买转向线上渠道,Fastdata极数数据显示,2020年2月,生鲜电商环比增长超过50%,2020年6月,月活用户超7100万,同比增长75.4%。疫情过后仍然保持着6000-7000万用户规模以及较高的用户粘性,生鲜消费线上化习惯正在养成。Questmobile数据也很好的佐证这一现象。疫情推动生鲜电商用户快速增长生鲜线上消费习惯正在养成年龄段提高、城市下沉加快分析生鲜电商用户画像,有如下特征:平均年龄段正在提高。生鲜电商用户正在向高龄人群渗透,Questmobile数据显示,2020年春节后新增用户中31岁以上人群占62.8%,较2019年同期提高了8个百分点。生鲜电商用户人群渗透情况电商用户正在下沉。从城际分布来看,Fastdata极数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6月,虽然近七成生鲜电商用户来自一线及新一线城市,但二线及以下城市的比例提高至32.9%,较2019年6月提高了约11个百分点,下沉趋势明显。生鲜电商用户城市等级分布消费场景多元化,消费运营社群化疫情防控中,零售前后端无人服务被普遍接受,集中化的社区快递柜、生鲜柜、自提点等在无接触服务中得到认可,在抗疫期间,苏宁、京东等公司均尝试无人配送,无人配送得到真实应用场景,新技术+习惯的养成,这为生鲜配送“最后一公里”解决方案留出想象空间。与此同时,基于社区的社群在抗疫中表现突出,群接龙等工具应运而生,疫情常态化后,这种社群运营模式得以保存,并成为巨头争抢的流量入口。电商客户增速放缓,获客难度大幅增加,电商客户从之前增量管理转为存量管理,生鲜消费高频及粘性特点,各大电商及流量企业积极进入生鲜社区电商重要因素。资本争夺社区流量入口,百“团”大战战火再燃线上社群,线下社区疫情防控中线上的社群(微信群为主)、线下的社区零售业态(便利店等)表现大放异彩,商业价值凸显,社区成为新的流量入口,围绕着社区、社群,“社区团购”、“社区店”概念热度飙升,生鲜的消费属性以及引流特性,生鲜行业玩家、其他行业巨头纷纷布局“社群”、“社区店”。布瑞克咨询梳理发现,2020年社区团购上线密集,首发城市多为新一线、二线城市,今日头条、美团等企业也均表现出对参与社区团购的兴趣,无疑2020年新一线、二线城市将再次开启“百团大战”模式。始于2018年的社区团购,经过了2019年的淘汰与并购,到了2020年战火将再次燃起。2020年生鲜业态上线时间表重组、并购与扩张2019-2020年生鲜行业迎来重组、并购与扩张:社区团购方面,十荟团和你我您早在2019年已完成合并,2020年7月同程生活、邻邻壹完成战略合并;领先一时的松鼠拼拼则黯然退场;2020年10月,首批生鲜电商代表易果生鲜宣布破产重组。从2020年生鲜行业融资情况来看,生鲜行业融资普遍进入C轮以后,生鲜各业态经过淘汰、验证也逐渐形成头部企业。2020年生鲜行业融资情况疫情催化生鲜电商消费突破“临界点”:“密度”是关键从生鲜行业的发展历史来看,2005年生鲜电商元年开启,2015年生鲜电商首次迎来爆发,各种生鲜业态纷纷试水。2015-2018年是生鲜电商融资的黄金时期,但问题也逐渐凸显,期间各类创业公司逐渐倒闭,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数据显示,国内生鲜电商领域大约有4000多家入局者,其中仅有4%营收持平,88%陷入亏损,最终只有1%实现盈利。布瑞克咨询认为,抛开管理、运营、损耗等原因,核心问题是“密度”出了问题,生鲜的高频、低毛利、基于社区消费等特性使得生鲜企业如果在区域内用户、订单密度未超过临界点前难以实现盈利,彼时线上渗透率不足8%,难以形成规模效应,供应链、网点密度也无从谈起,运营效率难以提高。纵使是较轻的社区团购模式,自2018年兴起后,2019、2020年也先后传出明星创业企业倒闭、并购的消息。2020年疫情使得线上渗透率提高,订单大增,2020年仅上半年生鲜电商成交额超过去年全年可见一斑。一旦突破密度临界点,形成规模效应,在供应链采购、后端物流成本等方面将获得主动优势,激活正向反馈回路,才能逐渐与线下农贸市场、商超等渠道在价格等方面形成竞争之势。需求端驱动正在悄悄改造中国农业:小生产,大流通的整体格局中国生产环节分散,规模化程度不高,生产主体仍然以小农户为主;地理上中国地形种类多样,山地(33%)、高原(26%)、盆地(19%)、平原(12%)和丘陵(10%)均有分布。受地形地貌和季风环流影响,既有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季风气候,也有温带大陆性、高原山地和海洋性气候。土地零散化加上光、热、水、气、土地的空间分布差异构成了我国生鲜农产品 “小生产”格局,形成零散的流通渠道,共同形成中国生鲜农产品“小生产、大流通”的格局。流通链条长,层级多小生产,大流通的格局下,为衔接零散的生产户以及相对零散的消费市场,通过市场化配置,迅速形成多层级流通模式,造成当前流通链条长,层级多的局面,据《中国物流统计年鉴》统计,中国生鲜流通环节一般在5个之上。有数据显示,在全美大生产大流通的经营模式下,近80%的农产品通过产地直销模式抵达消费者手中,其余20%通过分级批发实现销售。流通基础设施条件差,损耗高据中国冷链委2019年报告调查显示,当前总体冷链运输率约为45.4%,同时根据中物联冷链委估算当前我国果蔬、肉类、水产品的冷藏运输率分别为35%、57%、69%,而发达国家平均冷藏运输率达90%以上,冷藏运输率低使得大多数生鲜农产品在运输过程中得不到规范的保温、保湿、冷藏。需求驱动与农业改造提升想要改造提升中国农业,试图通过先推动上游生产规模化再推动下游供应链集约化这种 “自上而下”的改造方式在实践中缺乏可能性,而通过下游分销商、零售商的规模性需求驱动,“自下而上”式的改造供应链则有很多成功的实践案例,即需求端的订单等达到临界规模时,建立冷链等固定投资边际成本下降,大量需求传导至上游,通过订单等合作方式对上游生产方式、生产管理、产品溯源等形成改造提升要求,最后完成整个“自下而上”的改造通路。布瑞克咨询认为,2020年生鲜电商消费临界点的突破将增强下游零售商的集约能力,通过需求驱动进向上倒逼农业改造提升,当产地直采能力强的企业越来越多时,中国农业也将逐渐开启转型升级。---以上为《2020中国生鲜行业报告》概述,报告全文多达120余页,全文主要试图回答生鲜行业以下问题:1.关于定义:生鲜品类有哪些?有什么特性?…2.关于政策:生鲜行业的政策有哪些?变化趋势?…3.关于行业现状:发展阶段?生产、流通、销售等环节现状?市场规模?各环节主要特征?增长空间?…4.关于投融资:生鲜行业整体投融资情况?变化趋势?资本、巨头投资布局情况?投资逻辑?…5.关于竞争格局:生鲜行业商业业态分类有哪些?各业态的典型头部企业有哪些?头部企业的商业模式、企业布局、融资情况、发展路径、盈利模型是怎样?与竞争对手的关键指标竞争分析如何?国外有哪些成功生鲜企业?国内外企业对标分析?…注:本文难免出现遗漏或偏差,如有问题可联系我们:36氪TMT作者杨亚飞(微信ID:oneblack_smile)、布瑞克林国发(微信ID:13726921281)。36氪长期关注生鲜行业的创新发展,可向我们投递项目BP寻求项目报道和投融资服务。
新零售的本质是什么?对农业这个10万亿级的海量市场将有怎样的影响?新零售---农业的未来趋势01:消费结构升级首先,消费结构升级,追求体验式消费。据阿里巴巴商学院和波士顿咨询的研究数据显示,富裕人群跟上层中产在2010年的时候只占了7%的量,2015年占了17%,到了2020年这个比例将是30%,城镇化的结果将导致这部分群体逐年增加。他们注重消费体验和品质,对生活质量提出更高要求。消费升级的结果是。“能用”,还希望商品“好用”甚至能带来“享受”,同样,重视精神价值以及与品牌精神的深度契合。随着消费不断升级,中产阶层,这一方面要求市场上出现越来越多的优质农产品,另外一方面,新的消费群体,需要符号意义和精神价值。农业企业只有通过品牌建设来兼顾以上两个方面,农业企业做好品牌,提升产品性价比,另外一方面,要打造品牌价值内涵,提升,满足新中产阶层。由此可见,农业企业进行品牌建设,不仅仅是国家供给侧改革的战略抓手,也是应对新零售的必然要求。湘村黑猪在品牌建设方面就可圈可点。湘村黑猪源于湖南名猪桃源黑猪,坚持传统喂养,用科技实现品质控制,以玉米、糠豆、青菜等天然健康饲料为食,吃得营养、长得壮硕,从内而外散发健康、自然、原始的乡土气息。肉色红亮、肉质柔韧、滑嫩多汁、浓香诱人,通过“国家级优良品种”认定,拥有国家级自主知识产权。湘村黑猪还是有情怀的:湘村,是妈妈的等待和我的欢笑;湘村,是点着旱烟的爸爸和依偎在他肩头的我;湘村是小猪吃不完的粗粮和青草,家人一天天的喂,只为我一口一口的香。湘村的猪,儿时的味儿!湘村黑猪满足了,不仅仅满足了当代城市人对高品质产品的追求,也唤醒了他们的儿时记忆,成为他们的精神依托。02:消费习惯改变消费习惯改变,追求私人定制和高性价比。“80后”“90后”“00后”所谓的新世代消费群体将成为未来消费市场的主导力量。数据显示2015年新世代占城镇人口的比重是40%,2020年将达到45%,消费比重2015年是46%,2020年将达到53%。这类群体有四大特点:年轻化、个性化、去品牌化、理性化。在消费上体现为喜欢私人定制和注重高性价比,喜欢货比三家,也愿意分享购物体验。这类群体更喜欢有“温度”的产品,更加注重与产品之间的情感“连接”,高性价比意味着追求产品的物美价廉。两个结论一是要有线下的“消费场景”(Consumer Scene),提供体验式消费和定制化服务,三只松鼠发现,消费者喜欢坚果并不只是因为坚果好吃,而是坚果能够给消费者带来快乐。比方说,客户在和消费者沟通过程中,发现女性在心情不好的时候,外出旅行的时候,朋友相聚的时候会想起三只松鼠。于是,三只松鼠就根据消费者常见的一些消费场景来对消费者进行提示,用场景提升转化率。二是产品高性价比,品质卓越、价格合理、服务高效。褚橙就是因为在最大程度上实现了产品做到极致,在甜度、化渣率等指标上远远优于一般的橙子,最终实现了。02农业新零售的3个特征01:线上线下同价消费者最开始选择电商消费的主要原因,不外乎零售店的体验不好,且价格昂贵。因此,有些人曾经在原产地零售店购买一些芒果等农产品,结果发现其价格高于线上爆款从产品,价格也更昂贵。未来农业的新零售,必须是同款产品线上线下同价。02叠加式体验未来流量入口将没有线上与线下之分,而终端则是重要的体验场景,消费者不管你是线上还是线下,他只想能够高效愉悦地买到所需要的优质产品。智能终端将取代旧式的货架、货柜,延展店铺时空,构建丰富多样的全新消费场景,以新型门店与卖场全面升级顾客体验,这样的终端将成为一种新业态。03:消费场景碎片化再次,消费场景碎片化。消费者的消费渠道日渐碎片化,消费习惯走向个性化,零售从原来的规模驱动走向标准化驱动,走向以个性化、灵活和定制为驱动。随着社区消费趋势铺展开来,社区化将成为零售行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像沃尔玛、塔吉特,已经在国外开始做小型实体零售门店服务了,人口密集处的邻里社区型门店是它们瞄准的方向,相信很快,这样精细化运营的门店也会在国内出现,新零售是精细化运营的零售。03农业人该怎么做?农业新零售带来的既不是电子商务的灭亡,也不是传统零售的终结,它是两者媾和在新消费刺激下的进化的新物种,就像罗振宇所说的“何须转型,只需生长”。新零售来了,农业企业该怎么办?01:品牌农业建设:显然,无论是基于农业发展现状,还是基于农村资源的整合需要,“品牌兴农”是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的“抓手中的抓手”。唯有形成了特色化的农产品“品牌”,向品牌化经营转变,才能打破严重的同质化,有效利用区域资源,在市场经济中获取综合效益,切实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一句话,没有品牌农业,就一定没有现代农业。品牌农业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国家现代化、社会可持续和谐发展的标志、抓手和必由之路。打造性价比优良的农产品,提升品牌内在价值,农业也才能具备新零售的基础,并从中获取红利。02:线上与线下一体化近年来,随着线上或许新流量的成本不断提升,企业开始重新重视线下流量,其次,线下消费者和线上购物习惯不同,两者都不可以荒废。在新零售的背景之下,线上不再具备对线下一边倒的优势,线上和线下各具优势,而且两者的界限将逐渐模糊,未来,线上与线下真正实现一体化是新零售的显著特点。新零售一方面要求农业企业做好品牌顶层设计,围绕品牌建设组织企业战略,组织架构,绩效考核等。另一方面,没有传统的企业,只有传统的思维,农业企业应当实现线上和线下一体化。在线上打造独立IP,在线下营造好消费场景,积极发挥新零售的商业价值。————————————————我们为创造者和变革者而生,我们帮助企业制定用户体验策略,为用户创造精彩的数字体验,并通过品牌设计与用户建立情感的连接,用设计驱动商业策略的成功。嗨兔科技————————————————欢迎网友们关注留言哦~
前两日,面对“洋种子”冲击事件,农业部种子管理局副局长吴晓玲表示:“对于洋种子,我们应该客观地、科学地看待,无论是洋种子、还是土种子,只要是好种子,我们都欢迎。”看来,不论出身,产品质量才是最重要的。其实,不仅仅是“洋种子”冲击着我国的种子市场,进口农产品对我国农产品的冲击更是巨大。与进口农产品相比,我国的农产品在质量和价格上纷纷处于劣势地位,作为农业大国,中国的农产品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状呢?首先,我国农业生产结构不合理,加上生产技术落后,生产效率低,所以产品的质量和成本都差国外农产品一大截。其次,我国农产品大都以公众品牌为主,不注重自身品牌的打造,以至于在市场上没有形成差异化,缺乏市场竞争力。最后,在市场监管方面,我国的农业市场没有形成统一的管理标准和行业标准,使得农产品市场混乱。而近两年来,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市场上对农产品的种类和质量要求越来越高,面对中国庞大的消费市场,国外农产品以压倒性的优势入驻。面对如此强劲的对手,在价格、质量双双劣势的情况下,中国农产品该如何与其做竞争?农业君认为,可从两个层面解决:一、国家1、增加政策扶持虽近几年来,我国的的农业扶持力度相对加大了,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是比较少。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美国对小麦的补贴约为每吨25美元,折合每吨约200多元人民币。而在我国,不仅没有如此高额的补贴,还向农民征收税费。所以说,想改变中国农产品的现状,国家的政策扶持是关键,补贴的背后就是农民搞好农业的源动力。2、完善市场管理,统一产品标准想一改我国农产品市场混乱的现状,就必须完善市场管理体系,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不仅要约束生产者的行为,更要对经销商进行约束。同时还要统一产品的标准,不仅要在产品的外形上进行严格要求,更要对产品的质量进行严格把控。在生产端保证产品健康无害,在销售端保证产品正常流通。这样,我国的农产品的竞争力才有可能提升。3、提高农业科技水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农业也不例外。几千年的农耕文化对中国农业的影响是巨大的,脚踏实地做农业没有错,但是面对社会的迅速发展,低效率、慢节奏的农业生产方式已不再符合时代的需求。因此,提高农业的科技水平,让中国农业走上机械化发展道路,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我国农产品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首要任务。4、规模化生产,保障质量随着土地流转的加快,农业生产规模化已成未来发展趋势。中国几千年来都是小农经济,家家户户守着一亩三分地生活,多样化种养殖只是为了满足自身的需求,但是到了今天,这种自给自足的状态必须打破。因为规模化生产才是农业发展的必然之路,这不仅可以提高生产效率,更能保证产品的质量。统一生产、统一管理,避免农药化肥等的胡乱使用,同时也可以降低生产的成本,这样,中国的农产品在价格上才有可能凸显自身的优势。5、加大培训投入与传统的农业生产相比,现代化的农业生产和经营更需要专业的人才去做,所以加大职业农民培训,这对中国农业的发展来说是必要的。而且,专业人士的加入,可以更好的把控农产品的生产环节,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二、企业1、增加产品附加值中国的农产品既然在价格和质量上处于劣势,作为农业企业就该另辟蹊径,走适合自己的道路。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产品种类丰富,针对此,增加产品的附加值成了中国农产品最好的归宿。将初级产品加工成成品或半成品,这不仅可以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更可以延长新鲜产品的存放时间。如果可以结合中国的本土特色,将其加工成特色产品,还愁没有出路,还怕国外农产品的冲击吗?2、加大研发,攻克技术壁垒我国农业企业在科研上的投入可以说是比较少的,就以种业企业为例:截止2017 年 6 月,我国育繁推一体化的企业已达 141 家。而目前所有种业公司对科研投入超过亿元的企业仅有隆平高科,登海种业,荃银高科,垦丰种业,丰乐种业 5 家公司,距离先正达,孟山都每年近 15 亿美元投入还有巨大差距。不管是粮食还是蔬菜,种子都是基础,但就目前而言,仅这一项,中国农企就,落后国外农企一大半。所以,在接下来的发展中,我国的农业企业必须重视对科研的投入,因为每产生一项新的成果,可能我国的农产品在某一方面就有了竞争力。3、打造农产品品牌我国农业企业一般都不注重自身产品品牌的打造,事实上这是不对的。国外农产品之所以能快速在中国站稳脚,是因为在进军中国市场之前,人家的品牌就已经被中国人所熟知,在经过市场的适应期后,自然产品就能被中国的消费者所接受。所以说,品牌打造很关键,而且农产品的品牌能让客户清楚的知道产品的来源,增加消费者的信任度和安全感。综上所述,面对进口农产品的巨大冲击,中国农产品的逆袭之路还很漫长。道路是曲折的,但前途一定是光明的。相信中国农业经过凤凰涅槃后,一定能浴火重生,走向世界!
农产品流通是指农产品由生产领域向消费领域转移的经济过程,主要由农产品生产、收购、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配送、流通加工、分销、零售、信息活动等一系列运作环节组成,并在整个过程中实现了农产品保值、增值和组织目标。根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数据显示,近年来中国农产品物流总额呈现逐年递增趋势,2018年我国农产品物流总额达到3.9万亿元,同比增长3.5%,占全国物流总额283.1万亿元的1.38%。2011-2018年中国社会物流总额统计及增长情况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2014-2018年中国农产品物流总额变化统计情况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农产品冷链物流将成为发展主力根据中物联冷链委相关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水果、蔬菜、肉类、水产品流通腐损率分别达到11%左右、20%以上、8%、10%。而在发达国家,果蔬损失率一般控制在5%以下,其中,美国由于农产品全产业链以冷链物流为支撑,果蔬从田间到餐桌过程中的损耗率仅有1%-2%。可见,易腐农产品冷链应用率的差距,决定了农产品最终效益的差异。2018年中国及发达国家农产品流通腐损率对比情况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由于生鲜农产品的损耗较大,对于农产品流通提高了操作难度,故国家对于农产品物流提出了相关政策支持,其中在农产品冷链物流方面提出众多政策。例如2019年5月,国家提出要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各地中央财政资金支持农产品产后商品化处理设施和冷链物流的比例不得低于70%。2018-2019年中国农产品冷链物流相关发展政策汇总情况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冷链物流作为保障农产品安全、提升农产品品质的重要方式,在农产品物流中占据重要地位。根据中物联冷链委的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需求总量达到1.82亿吨,其中,水果冷链物流需求总量最高,达到5048.4万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农产品电商的快速发展,我国对于生鲜农产品的需求也逐渐提高,加上国家对农产品冷链物流政策支持,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将成为农产品物流发展主力。2018年中国主要农产品类别冷链物流需求量统计情况(单位:万吨、%)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中国农产品物流市场发展趋势分析随着我国农业产业化的提高和农村制度的改革,农业规模经营、优势农业和特色农业日渐形成,对专业化的物流需求越来越大,而且城乡物流将趋向于平衡发展;其次我国农产品物流技术装备正在不断改善,其发展的趋势表现为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和集成化;除此之外,农产品绿色物流将成为新的增长点,绿色物流的本质是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出发,对物流过程和体系进行改造,将形成环境共生型、循环型、复合型的,能够促进经济发展和人类健康发展的物流系统。中国农产品物流市场发展趋势分析情况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以上数据来源请参考于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农产品流通行业发展模式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园区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解决方案。来源: 前瞻网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中国农业的生产结构包括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和副业,其中以种植业为主。由于我国人口多,耕地面积相对较少,粮食生产尤占主要地位。在国内生鲜市场中,农产品是主要商品之一,消费者对购买的农产品新鲜程度十分重视。在这其中,农产品的物流运输变得至关重要。农产品运输要求高,冷链物流成为主要方式。但目前,国内农产品运输在物流市场中占比并不大,利用冷链物流体系进行配送的更是少。未来中国农产品物流总额将超4万亿近年来,中国农产品物流总额呈逐年递增趋势,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农产品冷链物流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农产品物流总额已达3.03万亿元,到了2017年中国农产物物流总额增长至3.7万亿元,同比增长2.78%。截止至2018年底中国农产品物流总额达到了3.9万亿元,增长3.5%,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0.4个百分点。预测2019年中国农产品物流总额将达3.86万亿元,2020年中国农产品物流总额将突破4万亿元,并预测在2023年中国农产品物流总额将达到了4.53万亿元左右,2019-2023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4.08%。2012-2023年中国农产品物流总额统计情况及预测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在农产品冷链物流总额方面,据统计数据显示,截止至2017年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总额将近4万亿元,而整体社会物流总额达252.8万亿元,占比近1.6%。市场空间还很大。未来农产品物流市场进一步开扩,同时也将为冷链物流市场打开更多需求。预测2018年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总额将突破4万亿元,达到43642.1亿元左右。2013-2018年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总额统计情况及预测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我国农产品物流行业发展痛点分析——农产品冷链体系不完善目前,我国现代化冷链物流体系尚未完善。据调查显示,中国由于冷链系统不完善造成每年约有1,200万吨水果和1.3亿吨蔬菜的浪费,总价值至少为100亿美元;冷链应用率不到20%,人均冷库容量仅0.05立方米,占比7%,冷藏保温车占货运汽车的比例仅0.3%,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现有冷冻冷藏设施普遍陈旧老化,国有冷库中近一半已使用30年以上;区域分布不平衡,中部农牧业主产区和西部特色农业地区冷库严重短缺,承担全国70%以上生鲜农产品批发交易功能的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区域性农产品配送中心等关键物流节点缺少冷冻冷藏设施。2、整体信息化水平低在我国,农村物流企业普遍缺乏现代物流意识和先进物流管理理念、作业方式落后,如RFID、GPS、GPRS、GIS(地理信息技术)等一些先进的物流信息技术在农产品领域没有得到充分应用。农产品产地冷链物流技术仍然比较落后、设备简陋,缺少必要的产后预冷处理,损耗率较高;大多数冷链物流运输尚未配备定位、温度监控等信息化设备;仓储管理、运输管理、订单管理等信息化系统尚未大范围普及;冷链物流企业缺乏覆盖冷链物流全过程的信息化监控手段,缺少“断链”监管。3、标准化程度低我国农产品生产的集约化程度偏低,仍然以家庭经营方式为主流,这种方式制约了我国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的进程。与上下游产业对冷链物流的实际需求以及产业自身发展的客观需求相比,冷链物流各环节和市场主体的标准规范体系还不完善,冷链物流设施设备、温度控制和操作规范等标准存在执行不到位等现象,部分领域的标准规范仍然空缺。农产品无标准化,难以形成规模流通,从而抑制了因运销模式创新带来的冷链物流需求。4、现有的农产品在物流过程中增值小农作物的初始产品价值非常低,其市场价值的很大部分产生在离开生产领域之后。但是目前我国农产品物流基本上是农产品的搬运工,农产品在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的流通过程中,无论是经过批发市场还是零售市场,还是到达零售终端,走的路径几乎相同,在整个流通过程中除了极少数经过加工外,大都是原始包装和产品原貌,产品的二次加工和包装缺失,附加值较低。我国农产品物流行业发展趋势分析——农产品冷链物流政策加码2017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发展冷链物流保障食品安全促进消费升级的意见》、《关于积极推进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的指导意见》;交通运输部发布《关于加快发展冷链物流保障食品安全促进消费升级的实施意见》;商务部发布《城乡高效配送专项行动计划》。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到重点建设现代化农产品冷链仓储物流体系。近年来,我国冷链标准不断出台,产地冷库建设增多,冷藏库、保鲜库、气调库体量将有所增加。冷链物流体系也将逐步走向第三方服务。食品安全相关法律条令逐渐完善。我国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完成了对5,000项食品标准的清理整合共审查修改了1,293项标准,发布了1,224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2、冷链新技术、新模式助推行业升级2017年,我国冷链物流在技术层面上的创新有:产后商品处理技术、屠宰加工环节实现低温控制技术、包装规模化技术、一体化冷链技术、温度监测技术、食品追溯技术、HACCP技术、3S技术、生鲜农产品质量等级化技术、上下游企业冷链对接技术、供应链管理技术、食品追溯技术等。在供应链模式上的创新有“智能整合型”模式、“共同体”模式、“托管式”模式、“闭环形”模式、“即时即控”模式、供应链“并联型”模式等。京东通过自营物流体系建设,建设覆盖了300多个城市的冷链物流网络,解决农村基础设施薄弱问题。菜鸟通过平台整合冷链物流资源,提供农产品冷链物流服务。3、健康理念增强,高品质农产品需求扩大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技术进一步融入人们的生活,消费者的生活方式持续演进。对食品质量和种类有更高的标准,有机食品、进口食品和精致饮食受到追捧。生鲜作为居民日常饮食必需品,消费零售总额十分庞大。2016年我国生鲜产品零售总量3.24亿吨,零售总额4.57万亿元,同比2015年增长9.30%,其中蔬菜类与水果类销量占比均超过30%。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6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33.23万亿元,按此计算生鲜零售总额在社零总额中的占比高达13.8%。4、市场和资本共同推动行业格局渐变一是部分零售企业和生产商自建冷链业务。如以生鲜电商起家的易果集团就成立冷链物流平台安鲜达。二是快递物流企业纷纷开辟冷链战场。申通快递(002468)去年设立申雪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提供冷藏、冷冻仓储和冷链当日配、次日配等供应链服务;顺丰控股(002352)近日宣布和美国冷链物流公司夏晖成立合资企业。三是第三方冷链企业迎来爆发期。由于全程冷链的需要,冷链供应链涉及大量的资源整合,复杂性较高,给专业的第三方企业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观大势、定大局、谋大事,先后作出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发展等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正式提出“互联网+”行动,2015年国务院制定出台实施“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并将“互联网+”现代农业作为11个重点行动之一。2016年原农业部印发实施“互联网+”现代农业三年行动实施方案。今年是“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实施的第四年,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开局之年,我们有必要对3年多来实施“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取得的成效、存在的问题等进行全面梳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深入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的实施路径,以期为乡村振兴战略高质量实施提供强有力的信息化支撑。01“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的进展互联网技术与农村经济社会各领域正在加速融合,对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动农业转型升级、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村社会治理能力都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激发了新动能,培育了新农民,催生了新业态,农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局面正在形成,“互联网+”已经成为抢占农业农村现代化制高点的重要抓手,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一是规划引领,“互联网+”现代农业政策体系基本形成。自2015年以来,原农业部会同有关部门印发了《“互联网+”现代农业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并就“十三五”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规划、农业农村电子商务、信息进村入户、农业农村大数据等工作出台了专门文件,构筑了“互联网+”现代农业的“四梁八柱”。同时,有28个省份制定了“互联网+”行动实施方案,并将“互联网+”现代农业作为一项重要内容。特别是2017年在江苏首次举办新农民新技术创新创业博览会,为“互联网+”现代农业加快发展和农村创业创新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二是应用带动,“互联网+”推动农业转型升级成效初显。2013年以来,原农业部组织9个省份开展农业物联网区域试验示范,征集、发布426项节本增效农业物联网产品、技术和应用模式。2017年启动实施数字农业建设试点项目。2018年成功发射了首颗农业高分卫星,为农业监测安上了“天眼”。通过这些工程项目的示范带动,物联网、卫星遥感、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在种植业、养殖业等行业得到推广应用,在轮作休耕监管、动植物疫病远程诊断、农机精准作业、无人机飞防、精准饲喂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通过机载北斗定位系统对收割机进行定位,为实现小麦跨区机收率达到95.5%提供信息化保障。农机深松整地作业物联网监测面积累计超过1.5亿亩,作业质量、效率和服务水平大幅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加快建设,在线监管能力不断提升,初步实现对农业投入品和农产品的全程追溯管理。三是创业创新,农村电子商务等新业态蓬勃发展。2014年由商务部牵头开始实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截至2017年底已累计支持756个县,其中国家级贫困县499个,推动电商企业纷纷开通扶贫频道。2016年以来,原农业部在14个省份开展农业电子商务试点,探索鲜活农产品、农业生产资料、休闲农业等电商模式。2017年农村网络零售额达到1.25万亿元,其中农产品电子商务经营额达2400亿元,今年有望迈进3000亿元大关,已带动就业人数超过2800万人。同时,分享农业、定制农业、创意农业、康养农业、共享农庄、加工体验等新业态新模式快速兴起,返乡下乡双创人员已累计达到740万人,其中一半以上都依托互联网技术。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借助互联网推介得到蓬勃发展,2017年接待游客28亿人次,营业收入7400亿元,从业人员1100万人,带动750万户农民受益。四是进村入户,“三农”综合信息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在全面总结12316经验做法的基础上,原农业部2014年启动开展信息进村入户试点,从2017年开始转入整省推进示范,目前已在18个省份全面展开。通过信息进村入户工程的实施,在每个行政村建设益农信息社,有效整合涉农信息资源,为农民群众提供公益服务、便民服务、电子商务和培训体验等服务,做到让农民进一个门办样样事,也成为政府收集社情民意的“传感器”。截至目前,已建成运营益农信息社20.4万个,培训村级信息员63.3万人次,为农民提供公益服务8250万人次、便民服务2.9亿人次。同时,着力创新完善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加快构建“互联网+农技推广”信息化体系,建设全国农业科技云平台,为120多万农业专家、农技推广人员、职业农民提供在线学习和服务。此外,原农业部已连续3年组织开展农民手机应用技能培训。五是共享开放,“互联网+政务服务”让数据价值开始显现。推进网站整合、系统整合、数据资源共享开放,升级改版农业农村部官网,实现一站式服务。建成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农兽药基础数据、重点农产品市场信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息直报等“四平台”。组织21个省份开展8种农产品大数据试点,在优化投入要素结构、病虫害防控、自然灾害防御、产销精准对接等方面开始发挥作用。创新完善农业监测预警体系,每日发布农产品批发价格指数,每月发布19种重点农产品市场供需报告和5种重点农产品供需平衡表,每年举办农业展望大会并发布展望报告,用数据决策指挥、用数据管理服务、用数据引导产销的方式正在逐步得到应用。六是基础夯实,“互联网+”现代农业支撑条件明显改善。深入实施“宽带乡村”工程,持续推进农村地区电信普遍服务,深入推进网络提速降费,农村互联网基础条件明显改善。截至2017年底,全国行政村通宽带比例超过96%,农村居民每百户拥有手机接近300部,基本实现农民一人一机。截至2018年6月底,我国网民数量中农村网民占比26.3%,规模达到2.11亿,农村互联网普及率提升到36.5%。已建成15个农业信息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科学观测实验站。同时,科学布局窄带物联网应用于农业,已在牛羊放养、草原监测等方面取得良好效果。02“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面临的困难和问题近年来,“互联网+”有力地推动了经济转型升级和社会发展进步,为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提供了重要的基础和保障。“互联网+”已经成为新发展理念的生动实践、创新驱动发展的坚实支撑、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的重要途径、打赢三大攻坚战的有力保障、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有效手段,“互联网+”的前瞻性、包容性、泛在性特质日益凸显。但农业是一个弱势产业、效益偏低,受农民文化水平有限、农村发展仍然滞后等客观因素影响,深入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发展不平衡。城乡数字鸿沟依然存在,东中西部区域性差距仍然较大。有的地方对“互联网+”现代农业的内涵和内容缺乏全面深刻的把握,存在把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等同于发展电子商务的情况。有的市场主体没有把握住农业农村的需求和特点,没有认清与工业和城市的不同,存在照搬照抄、水土不服的现象。“互联网+”现代农业还处在起步阶段,农业农村数字经济蕴藏的巨大潜力远未充分挖掘。(二)基础支撑不完善。受农业投资风险高、见效慢、收益低等影响,社会资本投资积极性不高。目前,虽然网络进了村,但仍有不少家庭农场、规模化养殖场、海洋牧场等还没有覆盖,制约了生产信息化的服务普及。有的农民反映,每个月的网络资费超过50元就会影响上网。特别是边远贫困地区,网络和农产品加工流通等基础设施落后,物流成本高,影响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导致不少地方的绿色优质特色农产品卖不出去、卖不上好价钱。(三)实用人才缺乏。既懂互联网又懂农业的复合型人才匮乏,信息设备维护、网络营销、信息服务等方面的人才严重短缺,难以适应产业融合快速发展的需求。同时,务农农民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占91.8%,很多农民有设备不会用、有产品不会卖、有信息不会查,信息化应用技能亟待提升。农村地区总体条件不好、收入不高,创业创新难度大,难以吸引、留住人才。(四)推进机制有待创新。信息数据资源共享机制还不健全。政务信息系统互联互通不够,公共服务信息化进程滞后。部省联动、部门协作、合力推进的工作机制有待强化。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多元化投资机制尚未完全形成。可盈利、可持续的商业化运营机制还不成熟。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小农户的利益联结分享机制亟需加快建立完善。03深入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实施路径总的看,“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成效显著,但农业农村仍然是信息化的短板和洼地。深入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要以乡村振兴战略为主战场,瞄准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主攻方向,创新完善体制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坚持问题导向,突出工作重点,强力推进农业生产智能化、经营网络化、管理数字化、服务在线化,强力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更加平衡、更加有序、更加安全的发展,引领驱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一是加快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全产业链中的融合应用。农业信息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制高点,要大力发展数字农业,实施数字乡村战略,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首先要大力发展数字农业,扩大农业物联网区域试验范围、规模和内容,强化现代信息技术集成应用,推动绿色兴农、质量兴农、品牌强农,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第二要构建农业农村数字资源体系,开展重点农产品全产业链大数据建设,充分发挥大数据的预测功能,切实提高数据信息服务的准确性和有效性;第三要深入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加快设计和实施农产品电商出村工程,充分利用新媒体,大力发展内容电商、绿色电商,促进农业市场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以电商平台为载体推动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二是加快培育壮大农业农村数字经济。当前,数字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正成为转型升级的重要驱动力,也是全球新一轮产业竞争的制高点。过去是,要想富,先修路。现在是,要发展,先通网;种粮养猪卖鲜货,发家致富靠网络。要培育壮大农业农村数字经济,首先要大力推动农村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尽快修通修好农村信息高速公路,为提升农村信息消费能力创造基础条件;第二要加快推动农业农村数字产业化,依靠信息技术创新驱动,不断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第三要推动农业产业数字化,利用互联网新技术新应用对传统农业各领域各环节进行全方位、全角度、全链条的数字化改造,提高全要素生产率,释放数字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三是加快提升农业信息技术研发创新能力。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核心是加快农业信息技术创新,尤其是要突破一批核心关键技术。首先要充分发挥科学家和企业这两大创新主体的重要作用,特别是要发挥企业作为创新主体的生力军作用,鼓励支持企业创新研发机制;第二要组织实施农业农村信息化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工程,加大农业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机器人等核心技术和装备的研发力度,加强农业信息核心关键技术的自主创新;第三要科学合理布局学科和人才培育基地,建设一批重点实验室和孵化基地,加快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农业信息核心技术及产品,加强标准制定,强化成果转化和应用。四是加快推进“三农”综合信息服务。要适应农民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期待和需求,加快信息化服务普及,降低应用成本,为他们提供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信息服务,在共享互联网发展成果上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首先要完善乡村便民服务体系,打造“一门式办理”“一站式服务”的综合服务平台,建立村庄网上服务站点,提升农村社会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第二要创新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以网格化管理为抓手、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实现基层服务和管理精细化精准化,提升农村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第三要全面实施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将其作为乡村振兴的重大基础性工程来抓,集聚涉农信息资源,建设公益服务平台,提升益农信息社服务功能和水平,为返乡下乡人员投身“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提供创新创业平台;第四要加大农民手机应用技能培训力度,利用“互联网+”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让手机成为农民的“新农具”,全面提高农民利用信息发展生产、改善生活、增收致富的能力。来源:农业科技园区联盟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报告篇幅略长,接近2万字,建议先收藏慢慢消耗——【本报告重点内容】多级供应链是行业发展的必然,非效率因素仍旧存在生鲜供应链分环节的财务成本分析供应链整合者对超额收益的获取和多余成本的降低生鲜经营壁垒:超前的时间和大规模资本投入建立的护城河一、多级供应链是行业发展的必然,非效率因素仍旧存在1.1我国生鲜供应链现状:上下游极度分散+中游多层级上游:以“小农生产”为主,集中度低上游极度分散,农村经纪商层级无法避免。自古以来,我国农业生产即以个体“小农生产”为主,至2016年年底,我国有2.3亿农户,经营耕地10亩以下的农户达2.1亿户。生产经营非常分散,集中度较低。受制于生产源头农户的分散性,以及各地生鲜品种、质量、价格不统一,农村经纪商需要对当地生产状况、语言等十分了解,且备受村民信赖的农村经纪商去各家各户收购生鲜,一定程度上,起着整合生鲜的作用。因获取各地生产信息成本高及信任机制影响,中间商很难跨越经纪商直接向农户采购,使得当前供应链无法避免的增加了农村经纪商层级。中游:损耗高、冗长交叉的多级批发模式仍占主流生鲜从农户到消费者至少经过4层的供应链十分冗长。由于上游极为分散,为了满足农产品在不同区域和不同季节时的需求,我国多年来形成了稳定的以多级批发市场为主的生鲜流通体系,即分散的农户生产商品后,由大量经纪人收购,运输至产地批发市场,随后由销地批发市场、二级批发商等分销至零售端农贸市场、超市等,最终到达终端消费者。由于供应链冗长,农产品经过每层环节的储存、运输、装卸后损耗较大,叠加运输成本、人工成本等,层层加价,使得产销两地产品差价较大,而当前生鲜零售终端毛利率普遍较低。多级分销市场也使得从生产源头地到终端消费者的完整流通过程呈现出多元交叉的特点。零售商可从二、三级批发商进货,也可从产地、销地批发市场进货,资源整合能力较强的零售商如永辉超市会一定比例的直接与农户或合作社签订订单;多级批发市场也会从农户、产地、销地批发市场进货;生鲜在不同“角色”之间的流通多元交叉,没有统一规划,使流通效率下降,商品难以溯源。生鲜直采电商频现,但盈利形势尚不明朗。近年来一些依托互联网而生的开放平台式供应链体系正在形成,如以善之农、美菜、宋小菜为代表的农产品电商企业,通过收集下游小B端订单,整合上游农户资源,实现规模采购和运输。但总体来说,由于物流成本、资源整合成本高昂,目前电商盈利较低,普遍亏损。以2011年成立的经营状况相对较好的善之农为例,2017年虽首次扭亏为盈,但营收、净利规模很小,企业自由现金流经常为负,毛利率低于8%,到目前还没有跑通稳定的盈利模型,电商未来经营趋势还不能判断。综合来看,目前国内生鲜供应链仍以冗长、高损耗的多级分销模式为主,整合能力强的超市直采只占采购的一定比例,电商直采盈利能力较差,长期经营效果尚未显现。但减少供应链的中间环节,提升采购效率一定是未来生鲜流通的趋势。下游:以农贸市场为主,超市、电商齐头并进带动直采当前生鲜零售以农贸市场为主,未来超市直采为必然趋势。由于超市生鲜购物环境整洁、其价格较农贸市场更有竞争力,消费者开始转变只去农贸市场购买生鲜的传统观念。从下游生鲜终端渠道销售数据来看,2016年73%生鲜通过传统农贸市场交易,仍稳居零售端市场主体地位,其零售摊位的分散性限制规模化采购,使中间商整合难度提升,增加了中游流通环节。超市生鲜销售占比仅达22%,远低于美国、德国、日本超市生鲜销售超70%的占比,但其始终保持稳定的快速增长,还有很大渗透空间。电商份额虽占比较小,但上升速度较快。2017年中国生鲜电商市场交易规模约为1391.3亿元,同比增长59.7%。未来随着超市生鲜销售占比进一步提升,将带动生鲜大规模采购,有助于其跨越多层中间批发环节,更大比例的向基地或源头农户采购。1.2、供应链多层级主要系上下游、产销地分散我国多级供应链历史演变1949-1952年,国营企业占据农产品市场主体地位,农产品匮乏使生鲜跨区域、多品种需求很小。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采取自由购销市场体制。到1952年底,国营商业的商品批发额达批发总额的60%,商品零售额达零售总额的34.4%,国营商业在零售市场占主体地位。由于此时公路、铁路等基础设施差,国家通过集体汇编、图上作业等物流技术,实施农产品运输。由于农产品匮乏,此时消费者还未产生对生鲜更高质量的需求,仅仅在附近区域消费,因此商品采购主要在各区域本产地。1953-1978年,农产品以统购统销为主,物流建设未受重视。1953年为稳定粮价、保障农产品供给,国家对重要的农副产品如生猪、鸡蛋、水产品等实行统购统销。农民因购价低,生产积极性不高,生鲜品种很少,叠加政府禁止跨区域交换或贩售,使农产品无需进行大规模的跨区域运输。因此生鲜农产品的物流发展没有受到重视,只建设了数量不多的运输车,仓储、配送中心寥寥无几。因此,我国生鲜供应链在物流建设方面起步晚、基础弱。1979-1984年,农产品逐步减少统购统销,实行“双轨制”,向市场开放过渡,奠定农产品物流基础。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国家逐步减少统购统销的品种和数量,同时恢复和发展集贸市场和传统农副产品市场。1983年,国家允许长途贩运,农产品上市流通量的迅速增加以及不同地区的农产品价格差异,诱发了农产品贩运和流通,形成了一批集贸市场,并随之出现数量有限的专业户,从而奠定了农产品物流的市场基础。1984年为稳定市场价格,推行蔬菜“双轨制”,对70%-80%的大路菜实行计划收购,对20-30%的精细菜放开经营。由于两个市场并存,“好菜自己卖,坏菜卖国家”的现象很普遍,国营蔬菜公司亏损严重,为批发市场、农贸市场的快速发展创造了条件。1985-1995年,全面放开价格,生鲜品种大幅扩大,批发市场迅速发展。1985年,政府对水果、蔬菜、畜产品、水产品等鲜活农产品的经营和价格全面放开。蔬菜产量和品种迅速增加,产销区域范围大幅扩大,不同地区对蔬菜需求不同使得蔬菜需要在全国内跨区域流通,但是小规模的集贸市场无法组织和分销大规模农产品的异地交易。为了解决各类区域性、小规模集贸市场面临全国性农产品大流通的问题,农产品批发市场由892个(1986年)增加至1509个(1991年)。产地、销地批发市场逐渐取代了国营蔬菜公司,占据主流地位。在零售市场上,由于终端市场低门槛、低投资,很多人涌入贩菜行列中,当时的生鲜零售经营者主要是当地的商贩、城郊农民和城市下岗工人。受消费者高频、分散、便利性购买需求的影响,生鲜零售摊位、菜店等大都分布在消费者住所附近。生鲜零售经营者的生鲜大都从上级批发商采购。经过多年发展,我国以“农户+各级批发商+农贸市场+消费者” 模式为主的生鲜供应链逐渐稳定,符合我国当时生产和消费的需要。1996-至今,超市、电商生鲜经营迅速发展,推动直采模式。受大型国外连锁超市率先经营生鲜的影响,1996年北京、深圳等地的超市打破只经营日常生活用品、加工食品的传统,将生鲜加入零售商品当中。同时由于农贸市场的经营缺乏有效监管,食品安全问题频发、购物环境差等问题接连暴露,政府开始重视农贸市场改建,发布多项政策鼓励农贸市场超市化改革、农超对接等,逐步引导连锁超市直接与产地合作社产销对接,推进“超市+基地/合作社/农户”的流通模式。1996年超市经营农产品所占的市场份额几乎为0,2016年生鲜超市渠道销售占比增长至22%。生鲜电商近两年也保持快速发展,同比增速保持在50%以上。超市、生鲜电商等多种新零售渠道的出现不断推进直采模式发展,同时转变中国城市居民生鲜消费观念。但受上游产品生产分散、物流成本高昂等多重因素影响,目前以农贸市场作为终端销售渠道的比例仍然较高。我国多级供应链形成原因1)国土辽阔,生鲜种类繁多,且产、销地分散生鲜种类多样,中间商难以全品种运输。中国生鲜种类繁多,据统计我国的食用蔬菜有229种,常用蔬菜高达150种,而美国常用蔬菜只有几种,2015年中国蔬菜产量占世界蔬菜产量份额达61.03%。一个批发商通常只会运输某几种或十几种蔬菜,难以全面覆盖。产、销地分散,产全国卖全国。为了方便农民经验可复制,各大产区倾向于种植一、两个核心品种,导致一个产区的产品上市后销售压力很大,需要进行全国分销。由于生鲜季节性明显,单个销地需要全国各个产地轮流支撑以实现全年不间断销售,从而决定了中国的农产品市场是“产全国卖全国”。由于生鲜品种的多样,产、销地的分散等自然因素影响,大大增加我国生鲜在全国范围内的流通难度。2)上、下游分散,阻碍中间商规模采购从上游看,农户及合作社的分散极大增加了下游统采难度。我国“小农经营”导致生鲜生产极为分散,农村合作社是目前与农户距离最近、最便捷的整合方式,近年来农民专业合作社数量虽然已达193.3万家,整合了一定数量的农户,但是合作社规模均比较小,2018年上游平均50户/个(合作社)的整合度甚至远远低于美国2001年1000户/个(合作社)的整合度,且美国农户人均耕地面积达1600亩,远超我国90%农户拥有的10亩耕地面积。若去除不达标合作社数量数据,每个合作社吸纳的农户数量更低,此外还有高达1.3亿的农户未入社。较高的生产分散度,使最靠近农户这一源头的下游,无论是经纪商,还是批发商、零售商,必须与“千家万户”的农户面对面,大大增加采购成本,降低流通效率。我国上游实质上仍以个体种植为主,农户经营的分散状况并未得到根本改变。主要系:合作社管理、科技水平低,融资难,农民合作意愿受地域影响,追求政府补贴为主,一定程度阻碍了合作社的发展和规模壮大。 管理、科技水平差,合作社收益不大。合作社社员均是农户,缺乏科学的管理素质和技术创新观念,在内部运行、财务管理、科技运用、生鲜市场动向洞察、各种政策法规把握等方面都很匮乏,大大制约了合作社规范的快速发展。 融资难,资本投入少,技术落后,无法扩大规模。由于合作社组织结构松散、信用体系不健全使得担保责任主体不清晰,且融资时多以土地、劳动力、技术抵押,贷款变现难,融资公司不愿意借款,虽有政府补贴政策,但资金缺口大。因此合作社资金主要来源是社员出资,但其投资意愿较弱,资金少,生产流动性资金缺乏。 农民受地域、关系影响,合作意识不强,不愿意与外地农户合作,更愿意和相同村庄的附近村民联合入社,“一村多社”现象普遍,阻碍了合作社联合发展。 法规不健全,很多合作社形同虚设,只为享受政府补贴。很多合作社是因一些涉农企业为了各种财政扶持、税收减免与金融服务等优惠政策钻了法律的空子而成立,农民根本不了解合作社,也无法享受到加入合作社的收益,使得合作社未取得实绩。日本农协发展主要由政府在法律、财政、教育各方面推动:1947年开始,政府推动建设农协。为保护自耕农民,日本推出了农协法,并设立由政府扶持的农协。由于农业原料优先供应农协,且购买价格更低廉、补贴丰厚,到1950年全国99%以上农民均加入了农协。但因农民合作意识不强,很多农协只有名头,类似于我国当前合作社状态。1955年开始,政府发布法律推动农协逐步稳定发展和合并。政府推行了多部法律、在全国开展5次农民运动,给予农协强力的保护和支持,使各级农协在经营上趋于稳定,并形成了基层-县-中央三级农协体系,这与日本村-县-中央的行政体系一致,也有利于实施各项农业政策。随后由于农产品市场竞争激烈和法律推动,小农协不断合并为大农协。70年代开始,农协以农村全民发展为重心。农协不仅仅局限在原料提供、产品销售等层面,而是在经济、教育、文化、保险、医疗等多方面为农民提供服务,不断向农村各领域渗透,与农民发展相互促进。90年代开始,农协三级体系改革为二级体系。为提高效率,日本农协将基层-县-中央三级组织体系改革为基层-中央二级,并将基层农协进行合并。到2015年,从最初的1万余家减少到约700家。美国合作社发展和规模的扩大有赖于其全国性农业组织对农户合作理念的转变:美国合作社最早于1810年成立,到1869年一直处于萌芽阶段。1870-1920年,农户合作意识加强。在合作社数量快速增加时期,“农业保护者协会”(格兰其、农场主联盟)、“全国农场主协会”为了维护农场主利益纷纷成立,对农民进行宣传教育促进其合作互助,使合作理念深入农村,并改革其生产和流通领域,为农民提供储运、代销农产品,批发原料等服务。1921-1932年,美国立法使合作社成立和运行规范化。政府极力支持合作社,“合作社大宪章”、“合作社销售法”发布,规范了合作社成立和内部运行条件,严格的“一人一票制”防止资本对合作社的控制,并进一步加强对合作社的扶持。1933-1945年,美国合作社信贷体系、经营制度逐步健全。美国通过“农场信贷法”建立了12个地区性合作社银行和一个中央银行,专门用于向农村合作社提供贷款,同时合作社管理、会计制度逐步完善,使合作社开始正规化经营。1945年以后,美国合作社数量骤减。为提高竞争力,经营成熟的合作社加强“垂直一体化”发展,从生产到销售处于不同环节的合作社开始合并形成产业化,合作社数量不断减少,规模越来越大。综合来看美、日上游整合的历程,其发展动因主要源于注重合作意识培养、产业化发展、法律法规健全、财政支持完善、农业科技创新,这也正是我国当前合作社发展及扩张亟待解决的问题: 农户较强的合作意识为上游整合奠定了基础。美国早期多个全国农业协会对农户进行合作教育,日本农协在对农户生产、销售的指导过程中也培养了农户合作观念,使农户在经营上有很好的合作意识,对合作社整合接受度很高。产业化发展带动上游整合。在美国,一个专业合作社一般只经营一种或两种产品,然后深度开发该产品,其销售、运输、储藏、加工等由相应的农业技术合作社、生产资料供应合作社、销售合作社、农业设备合作社等提供服务,不同环节合作社合并将大大提高单个合作社竞争实力和效率从而推动其快速整合。而日本农协从初始就整合资源,统一负责农产品生产资料购买、加工、销售等实现农产品标准化、产业化发展模式,使农协收益大大提高,上游较好的整合效果促使其可以继续扩大规模。 法律法规的健全推动合作社规范化发展。美国的多项法律为合作社规范发展,同时为不被资本掌控提供了条件,使农户作为合作社收益主体,推动合作社快速发展。日本发布的经过28次修改的《农业协同组合法》、《农业基本法》、《农协合并成法》等多部法律确立农协的地位并给予其发展指导,由法律和市场共同推动基层农协的整合。 财政补贴、信贷体系健全使经营资金充沛。美、日除每年的拨款、低息贷款和较低税收政策外,特别注重农业金融信贷建设。日本从最初设立农协时,就十分重视信用合作社业务,其全国农协银行现今为日本经营规模最大的金融机构。农民无需担保即可贷款。美国建立“联邦农业信用管理局-中央银行-12个地区土地合作银行”的融资机制,农户只需以土地作抵押即可得到贷款,融资很便利。强大资金支持解决经营资金周转难题,为其经营规模的扩大创造了条件。 大力推动农业科技化发展,提高生产率。因务农人员数量越来越少,且人口老龄化,日本极力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农协内部建有完整的教育体系,对农民进行科技教育和人才培养。美国联邦政府自1996年始就着力于农业研究、教育以及农业科研攻坚战略计划,每年20亿美元投向农业科研、推广、教育,使农业科技不断创新,大大提高农业生产率,为农业规模化奠定了技术基础。 此外,日本农协以农村全面发展为主的观念,与农户相互促进发展。农协在农村的服务触角很广,包括原料供应、技术指导、教育培训、农产品加工、存储、销售,以及信贷、保险、医疗保健等,保障了农民生活水平,让农民与农协相互信任,使更多的农户加入农协并专注于生产、培育新产品等;相应地,农户的高收益也进一步促进农协发展。从下游看,我国小B企业的分散,使几家批发商难以满足众多门店、摊点的供应。 餐饮企业分散增加供应商采购难度。在餐饮市场我国130强连锁餐饮店门店数只占总餐饮门店数量的6.2%,尽管当前我国餐饮门店数是日本的9倍,但在门店集中度、市场规模集中度上都远远低于日、美。若去除中国的肯德基、百胜、星巴克数据,其门店集中度会更低。分散的餐饮门店因对各生鲜的品种需求多样、质量标准要求不一,一家餐饮店很难由一家批发商供货齐全,加大供应商采购难度。因单个出口订单量很大,一些批发商更愿意做出口业务。 在生鲜零售端,农贸市场销售占比达73%,大量分散的摊点、门店进一步冲击生鲜规模供应。 我国小C的需求多样性拓宽了生鲜流通区域。中国丰富的饮食文化使消费者对生鲜品种、新鲜度要求很高,购买一般为高频、低量;美、日多食冷冻品,通常一次购买一周所需食材,且生鲜品类较少。因此中国的生鲜需在全国更高频、更大范围的运输、流通。整体上看,上下游均具高度“分散性”,中间商既无法实现规模化采购,也无法实现规模化销售,若与中间商的流通呈现沙漏状,显而易见其整体效率非常低,稳定的多层级分销体系反而纾解了上、下游流转不畅的局面。3)中间商单体资金量、规模小,垫资能力、风险承担能力弱生鲜市场价格波动大,个体户批发商风险承担能力弱。由于生鲜供给受气候、市场行情影响较大,叠加其易腐性,因此价格敏感度高、波动大,往往在批发市场一天内同一品类生鲜价格就会有不同程度的波动,使生鲜批发市场充满高风险,故在流通环节需要抗风险能力较强的物流链来消化市场风险。我国批发商多为个体户,单体资金量小、规模小,风险承担能力弱,从而需要更多层级、更多数量的中间商来共担风险。日本农产品批发市场由于多采用拍卖制,激烈的竞买使小型批发商被淘汰,少数有实力的批发商发展为大型株式会社,资金雄厚、规模较大的背景使得为数不多的大型批发商可承担一定的市场波动风险。零售业账期长,个体户批发商垫资能力弱。国内零售企业普遍占用供应商资金,为稳固销售渠道,上游批发商需垫付1月左右的仓储、场地租用、运输、包装等资金,而委托批发商代销或赊销买断的农村经纪商也需先垫付购货、包装、运输、装卸、租用场地等资金,承担批发商1月以上的账期。由于中间商资金量小,垫资能力弱,一旦某环节出现垫资困难,可能会导致其流通过程瘫痪,因此在收到销货收入前,生鲜流通所经历的层层装卸、运输等成本需要更多数量、层级的中间商分担,长久下来形成了稳定的多层级的批发体系。而日本批发市场货款结算账期很短,零售商一般需在在3-7天之内向批发商付款,批发商需在1-4天内向供货人付款。资金回笼快,使批发商可更大规模的采购,流通效率更高,供应链层级更少。1.3、多级供应链仍存在损耗率高及非效率的问题多层运输、装卸,损耗率大幅提高。多级供应链涉及流通环节众多,且由于其“产全国销全国”的市场特点,长途运输不可避免,国内批发零售冷链物流尚不完善,运输环节损耗率较高。产品最终达到消费者手中花费时间较长,国内生鲜农产品25~30%的损耗率相较于美1~2%、日5%非常高。信息流转不畅,致使农产品抢购滞销、批发商亏损情况频现。1)生鲜价格暴涨暴跌陷入恶性循环。由于供应链太长,远离市场的农民通常只能根据去年行情选择种植品种,或者从批发商、农村经纪商那里获取市场信息,但这些信息都是很滞后的,如果去年销售较好的生鲜在今年大规模种植反而会造成供给过剩,其他品类供应匮乏,导致农产品滞销、抢购现象,第二年农户继续根据今年的市场选择热销产品,又会使此品类明年价格暴跌。从而导致生鲜价格暴涨暴跌情况陷入“怪圈”。2)价格变动信息传导慢致使批发商严重受损。市场价格传导机制受阻,生鲜在流通中的价格波动无法及时传至各级批发商,可能会使其收购价反而高于售价严重亏损,因而批发商承担的价格风险较高,若其囤货,则风险加剧。而较高的价格风险又需要多量、多层的批发商共担,使得信息流转不畅与供应链冗长相互制约的局面难以被打破。批发商“舍近求远”,造成资源、效能非效率问题。主要体现在:1)多级供应链使各地市价不一,批发商受利益驱使追逐“远市”。批发商并不总是直接将生鲜批发到距离最近的批发市场,而是先将“单品菜”运往知名度高、吞吐量大、销售更快的批发市场销售后,再配以多品种的高价蔬菜运往其他批发市场,主要系批发市场因辐射范围、品类数量、地理位置等而被划分为不同层级,不同层级间因各自为政的逐利性,其销货速度、销货量、生鲜差价均不相同而产生获取更高利润的机会,供应链层级越多,批发商获利机会越多,资源非效率越严重。若超市采取直采,去除供应链中间层,则生鲜在内部统一销售管理,没有其他中间商参与,即可直接避免因供应链不同层级追求更高利润造成的不效率问题。以批发商从内蒙古呼和浩特经销土豆为例,若直接将30吨土豆以0.3元/斤差价批发至距离更近的北京批发市场,则全部售完大致需要5日,扣除运费0.4万元,此趟利润为1.4万元。但若先将土豆运输至距离更远的寿光批发市场,以0.2元/斤售卖20吨获利0.8万元,由于寿光市场吞吐量大,只需1日即可销售20吨,相较北京市场5日才能销售30吨,其风险更低,剩余10吨土豆再配上20吨差价更高的芸豆共同运输至北京批发市场,扣除1万元运输费,这趟距离更远的运输利润为1.8万元,比直接运输至北京的利润高0.4万元。2)市场信息不对称,批发商被迫销往“远市”。多级供应链使得市场信息不畅,批发商可能无法准确掌握较近的批发市场价格、需求信息,不愿意贸然进入,而距离更远的批发市场吞吐量大,销售风险更低。例如在贵州省贵阳市一直缺乏中高品质蔬菜,但省内黔东南蔬菜年外销量为10万吨左右。由于市场信息不对称,黔东南不知道贵阳市场需求如此大,也不了解贵阳消费者在什么时间段需要哪些蔬菜及价格等信息,导致菜农不敢贸然大规模进入贵阳市场。其农委总农艺师甚至仍在外考察广州批发市场,帮助黔东南菜农找市场,其表示如果早知道贵阳市场有如此强烈的合作愿望,肯定更愿意与贵阳方面洽谈。由于供应链多层级,农户与下游双方信息不对称,使得农户只能向信息更透明的远地的批发市场运输,造成效率不效率问题。销售的生鲜难以溯源,食品安全存在较高隐患。生鲜经过在多级供应链中的流通中,经过层层加工、包装、运输,溯源信息难以保存,一旦出现质量问题,甚至很难追溯同一品类生鲜不同源地,由此容易造成食品安全存在较高隐患。超额收益的分散使消费者承担更高的生鲜价格。当前生鲜产地的收购价与终端售价的差距很大,其中大部分是因运输、包装、挑拣等环节的必要成本加价。尽管生鲜的流通利润在经过地头、各级批发商、到终端零售商的分摊后,每个环节的利润率均很低。但在较长的供应链上,农村经纪商对各地不同生鲜市场的品类、价格、质量等信息的了解、多级批发商对市场风险的承担仍分散了一定的超额收益,若能够减少供应链环节,使收益可以集中在农户、零售商上,生鲜零售价可以进一步降低。二、生鲜供应链分环节的财务成本分析国内生鲜供应链的发展历史以及存在的问题前文已分析清楚,大众所认为多级供应链产生的中间成本并不是完全没有必要,而可以分为:1、 货物流通所必须的成本,包括燃油费和车辆租赁费用2、 中间商承担资金和风险,并通过经验取得的超额收益3、 由于流通的低效率产生的多余成本其中第一项是难以消灭的成本,而第二和第三项成本可以通过供应链的整合消除,我们通过拆分国内多级供应链上各个可能环节的参与者的财务结构来分析可以消除的成本。2.1、农产品经纪人:轻资产低风险,主要依靠个人关系和交易撮合农产品经纪人是最接近生产者的一环,他们通过作为本地人的关系优势成为生产者的代表。由于农产品的季节属性,一个地区一年中一个品类收货的时间短则半个月,长则5个月,而代办的工作时长和当地的优势品类数量以及其主理的品类有关。蔬菜经纪人的经营成本科目较少,由于其主要起信息中介作用,在接到订单后根据订单大小决定雇佣工人数量,主要成本在于临时雇佣工人的工资。案例一:陕西苹果经纪人。雇佣工人平均工资100-150元/天, 一车货(3-4万斤)可在两天内由5名工人采购完成。经纪人环节会根据情况加价0.05-0.1元/斤,需求紧俏时更可高至0.2元/斤,平均加价倍率2.5%,剔除工人工资的净利率约1.9%。苹果的收货时段约为每年一个月,经纪人根据关系强弱分别接单3-15车不等,刨除成本后的年化净收入为8.9—20.9万元,陕西2017年平均工资6.74万元,代办超额收入2.2—14.1万元。案例二:安徽多品类蔬菜经纪人。经营包括番茄、黄瓜、辣椒等多种蔬菜,在1-3月、4-6月及10-次年4月均有不同品类蔬菜收货上市。雇佣工人的平均工资约120元/天,根据情况加价0.05—0.09元/斤。平均一个月可接10车订单,每车约3.5万斤,则刨除成本的年化净收入在6.6-23.4万元,安徽2017年平均工资6.51万元,代办超额收入0.09--16.89万元。农产品代办收益源于深耕建立的、难以被替代的关系。总体调研了解到,在多级供应链体系中代办很难被代替,在直接与农产品种植者协议采购的过程中,批发商和农户信息不透明,存在虚报价格、抬高价格的情况。同时,在签订采销协议后也存在违约率相对较高,关系不稳定的现象。即使是经营同一品类生鲜七、八年的批发商都反应,需要代办在当地进行联系、协调。外来采收商很难取得种植者的信任,需要一个深耕当地关系的人作为代表;采购过程中会突发很多问题,包括采购量、品质、时间、运输等各种突发情况,需要代办实时跟进,利用方言、情面、威信进行协调。所以,虽然财务分析显示代办的加价倍率很低,但由于资产轻没有过多风险,而相对丰厚的收益即是对这种长久以来深耕建立的、难以被替代的关系的补偿。2.2、一级批发商:风险收益较高,信息不对称提升议价能力一级批发商从农产品经纪人或直接从农户处购进农产品,经过处理后运送至大型产地批发市场或直接运至销地批发市场出售。一批商的支出包括采购成本、雇佣成本、仓储物流成本、上下游的代办费、销地批发市场进场费,起到大规模整合运输的作用。案例一:陕西苹果一批商。本身是合作社性质,整合了33家农户的产品苹果种植,在收获期可以输送11.55万斤自产苹果,此外超出合作社的需求则委托当地农产品经纪人采购。采购价格约3.75元/斤,加价1.25元/斤,加价倍率33%。在加价的1.25元/斤中,仓储成本0.2元/斤,人工+物流成本0.42元/斤,折损0.1元/斤,此外,上下游的代办费用0.16元/斤(产地代办0.06元/斤,销地代办0.1元/斤),销地批发市场租金+管理费0.3元/斤(收取销售额的6%)。同时,根据年份不同,销量在4-5车/月不等,年销售量180 -220万斤,则刨除成本的年化净收入在12.6-15.4万元,陕西2017年平均工资6.74万元,超额收入5.9-8.7万元。案例二:江苏水果一批商。商品全部来自于经纪人的代理采购,主要做梨、芒果、柑橘等品类。平均加价倍率约35%,其中仓储、人工、物流、折损、代办、进场分别支出3.5%、3.4%、6.0%、3.0%、3.2%、5.0%。年销售额约250-300万斤,则刨除成本的年化净收入21.6-25.9万元,江苏2017年平均工资7.82万元,超额收入13.7-18.1万元。一批商超额收入的来源:存货的风险收益、信息不对称带来的议价能力。一批商构成了国内多级批发体系的主要环节,他们像血液携带氧气一样流通于全国范围。我们认为批发商可以设置较高的加价倍率,且获得普遍较高的超额收益主要系以下几点:1、 存货的风险收益。由于批发商承担中间流通任务,理想情况下在得知市场供给短期大幅提升、价格大幅下跌、销售情况恶劣的信息后,批发商可以停止流通以防止损失;但实际情况是,具备一定规模的批发商在销售季之前便会预判价格走势并通过预订、囤货等方式提前锁定库存。所以,一名常年经营农产品的批发商无法保证每年盈利,只能在多年平滑利润后总体盈利,他们承担存货跌价损失的风险带来的收益。2、 信息不对称带来的议价能力。批发商承担存货风险获得了超额收益,但种植者同样需要面临商品价格暴跌、亏损出售或瓜果烂在地里的风险,而农民的收益普遍较低。我们认为其中原因主要系批发商掌握价格信息而农民获取困难。当前的供应链体系中,在不同地区、不同品类的价格信息没有完全数字化流通的情况下,批发商在不同市场、地区运输中可广泛获取信息并采取相应措施,而种植者只能被动接受,这种信息的不对称导致了议价能力的区别,这也是2010、2016年大蒜价格暴涨的情况下,批发商赚的满盆钵满,而蒜农普遍仅实现正常销售的原因。2.3、二级批发商:受益于地区之间的供给差异二级批发商主要在大型城市的一级、二级批发市场之间,或大型城市、周边城市的中心批发市场之间运输农产品。我们实地调研了上海的主要农产品批发市场西郊国际(主打水果)、江桥市场(主打蔬菜)、江杨北路市场(主打水产品)和上海农产品批发市场。虽然没有明确的分级,但根据调研情况看西郊国际、江桥、江杨北路市场的商贩一般来自农产品产地,为上海的一级批发市场;上海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商品有较大比例来自前三个批发市场(也有部分产地直供),从价格上比价也普遍高于其他批发市场,可以定义为满足浦东商品需求的上海二级批发市场。案例一:上海农产品批发市场的二批商。进货渠道主要为江桥批发市场,小部分商品来自产地采购。一般加价倍率为35%。由于经营模式不同于一批商,二批商没有采购时所需的产地仓储设施,由于采购和销售均由自己完成遂没有代办费用,运输费用相对很低,但人工费用和进场费较高。总体来说人工、物流、折损、进场费用占比分别为8.0%、2.0%、5.0%、7.0%,毛利率、净利率为28%、5.5%。虽然盈利能力较一批商强,但由于周转率低(销货量低),每年销售量在130-150吨,则刨除成本的年化净收入9.6-11.5万元,上海2017年平均工资8.56万元,超额收入1.0-2.9万元。二批商的超额收入来源:地理位置因素带来的需求难以满足。相比一级批发商,二级批发商货物周转量小,所需要承担的存货风险更小;其对于信息的摄取弱于一批商,尤其是在大型城市内部运输的二批商。所以二批商平均超额收益明显弱于一批商,而他们的超额收益主要源于地理位置原因造成的需求无法满足,例如上海浦东的小B需要更加便利的采购渠道而不是到浦西甚至虹桥以西20千米的西郊国际采购水果。相对来说,主要城市与周边区域之间的二批商所获取的收益可能更高,主要系周边区域的整体需求较低,一批商出于周转率的考量不愿直接去销售,进而造成的商品缺乏使二批商获得相对收益。2.4、农贸市场商贩:净利率高但销量低,主要依靠细节化的经营农贸市场商贩是直接与广大消费者接触的最主要渠道,国内通过农贸市场销售的农产品占比超70%。农贸市场商贩所需支付的成本包括采购、运输、折损、进场费用,我们采访的摊贩平均加价倍率在45%,运输、折损、进场费用占比分别为1.0%、11.0%、8.0%。在每年销售8.5-9.5万斤农产品的情况下(较高水平),则刨除成本的年化净收入8.8-9.9万元,上海2017年平均工资8.56万元,超额收入0.28-1.32万元。农贸市场商贩的超额收益:源于对最下游分散需求的管理、损耗率的降低,以及位置优势。从一批商、二批商、农贸市场商贩的财务指标上看,随着供应链的下沉加价倍率和净利率逐渐提升,每个个体所承接的农产品销售量逐渐减少,总体的超额收益在降低,到了农贸市场商贩一级,也仅是赚取平均工资,而商贩获取少量超额收益主要来自对于下游多种多样需要的适应以及对于易损生鲜的精细管理所带来的损耗率的降低;同时,由于商贩所在的农贸市场常位于生活区,获得摊位、门店的位置也是超额收益的来源。三、供应链整合者对超额收益的获取和多余成本的降低通过前文分析,多级供应链的整体加价可以分为成本、常规收益(平均工资)和超额收益。而成本中包含必须成本(员工薪酬、运输仓储和销售的基本费用)和多余成本(多次搬运造成的损耗、非效率问题的损失)。所以对于供应链的整合者来说,超额收益和多余成本是可以通过经营所摄取的,这也是公司归母净利润不断增长的源泉。3.1、多级供应链价值的挖掘,超额收益的获取概括来说,多级供应链中的超额收益源于:1、农产品代办:通过本地人优势或深耕多年的、无法被代替的关系,以及熟悉程度;2、 一级批发商:承担存货跌价风险所获收益、信息不对称带来的议价能力提升;3、 二级批发商:地理位置因素导致的部分地区需求难以满足;4、 农贸市场:对最下游分散需求的管理,精细管理带来的损耗降低,以及核心区位优势。所以,我们分别分析供应链的整合者对于这些问题的措施。良好的沟通与稳定的合同:对于代办建立起来的关系的突破对于大型供应链企业及超市企业,农产品经纪人的超额收益可以由两方面解决:良好的沟通与稳定的合同关系。农产品类标准化较低的商品交易中,沟通不畅是导致冲突及矛盾的重要因素之一,及时有效的沟通是降低交易风险、减少交易成本并形成长期良好合作关系的有效方式。根据刘刚《契约型农产品渠道中的龙头企业与农户关系稳定性研究》的分析,沟通分为正式和非正式沟通:1)正式沟通,建立有效的信息分享机制。由于国内分散的上下游格局和信息的数字化流通程度较低,对于农户来说很多信息难以获取或者获取成本高昂,良好的信息共享体系是增进互信的有效措施,企业在信息数字化流通设施建立方面具备天然的优势。2)非正式沟通,“自己人”关系的建立。中国的基层社会是一个建立在“私人联系网络”上的体系,这在广大农村中显得尤为明显,且不同的社会关系会呈现“特殊主义”的特征,“自己人”和“外人”会受到区别对待。企业经营中通过长期深耕来达到一线人员与农户的良好的私人关系可以产生良好的互动,降低契约型农产品渠道中的冲突和违约倾。但是从实际操作上来说,由于企业采购的广泛性,单个地区关系的建立是非常困难的。稳定的销路、有效的合同签订,降低违约风险的成本。稳定的合同的签订是维护渠道稳定的另一重要因素。对于农户来说,生产最大的不确定性是生产资料的价格、天气因素和下游销路,在国家稳定生产资料价格的政策以及大棚种植的推广下,销路的不稳定是农户所面临的最大问题。虽然批发商不面对最下游消费者,但其销售情况同样面临波动,很多情况下无法与农户签订长期的供销合同;而规模化企业的销售量大而稳定,对于农户来说是更好的选择。同时,具备对机会主义及强制终止的惩罚功能的合同,将有效减少合作方隐瞒信息、投机的可能性。对于存货风险和信息不对称的消灭企业在农产品价格波动中具备更强的抗冲击能力。在供给减少导致价格上涨情况下,批发商进货价格高昂但是在批发市场的销售价格往往很难提升很多,由于费用固定导致亏损,甚至出现销地价格高于收购价格的“倒挂”情况。而面向规模化客户以及终端消费者的企业可以通过提升价格缓解成本提升的压力。当供给过剩导致价格下跌的情况下,批发商的加价空间更小并更难以覆盖中间成本;企业仍可以维持适当的价格保持盈利。总结起来,生鲜零售企业在农产品价格大幅波动的情况下的议价能力较较批发商更强,原因在于,1) 采购和价格体系相对独立。首先企业在长期经营中培养了稳定的货源供应,采购体系一定程度上独立于整个市场,除极端天气因素导致的大幅减产外,采购价格波动相对较小(部分生产基地以大面积大棚种植为主,受天气、季节影响较小,且农产品专供某一家生鲜企业,价格体系完全独立于市场波动)。2) 终端消费者的需求弹性较低。其次,零售公司面对的分散的终端消费者的农产品(必需品)需求的价格弹性较低,而批发商所面对的采购者、小B端的弹性较高。价格波动带来的销售额的变动显著小于批发商。3) 多品类销售平滑波动。当零售公司及其他供应链公司经营的品类较为齐全时,少量品类价格波动带来需求的变动可以由其他替代品类平滑。对于企业来说,消除信息不对称本身就是创造价值的过程。如上文分析,一批商对于上下游的信息量的优势是形成超额收益的重要因素,对于企业来说,从采购到销售环节的完全打通,首先解决了多级供应链环节之间,由于时间、空间、信任等原因造成的信息阻隔,也通过流程化的体系建设完成了信息的数字化流通。企业建立全程信息化管理系统信息透明化、操作智能化:1. 以销定采:生鲜平台实现大数据系统快速反馈终端需求,从源头产地建立生产标准。2. 自动补货系统:当商品库存量低于商品的安全库存量时,系统将自动提示进行补货。有效减少门店库存量,提升门店服务质量,加速存货周转,降低商品损耗,提高经济效益和作业效率。3. 仓储管理系统:家家悦上线采购移动系统:公司为采购员配备了智能移动终端,总部采购部将订单发给采购员;采购员收到订单后按单采购,再将源头发货信息发给物流中心;物流中心接收信息转为收货预告;物流中心收货后,将收货信息发回采购员。物流中心收货时应用传感技术将收货信息自动传输到系统中,减少人为干预,减少差错;在拣选过程中,使用平板电脑确认、分拣,分拣环节采用标签体系,同时根据系统中的门店配货要求立即发货,实现即收即拣即发,减少损耗、避免仓储损失。4. 排线派车系统:终端配送上快速计算承载、统一分配、合理调运、正确规划、全面安排,优化物流路线。对于地区需求差异和非效率问题的解决:无差异门店和仓储的扩展门店和仓储设施的扩张消除差异化供给。二级批发商在大型城市内部不同区域进行商品转送以及在大型城市及周边城市地区进行传送的超额收益,源于地区差异导致的一级供给不足。同时,由于批发市场逐渐形成的级别差距,品类丰富程度、销货速度和价格的优势往往吸引批发商支付更高的成本前往交易,多余成本最终将由消费者承担,造成非效率问题。对于规模企业,虽然不同地区消费者消费能力不同,但通过广泛铺排仓储物流基地和门店,所有商品进行整体调配,网点之间不存在差异化。地区直采使天津郊区的蔬菜直接运至天津门店,而不是运至北京的中心仓再运回天津市区。核心位置展店提升聚客能力,损耗率控制需统一管理通过对零售摊贩的调研和财务分析,由于最贴近需求变化较小的终端消费者,零售摊贩的利润波动较小,利润率较高,但由于总量较小的原因利润总额低于上游环节。对于零售公司而言,长期经营门店所积累的精细化运营经验将有效解决分散的顾客需求。同时得益于雄厚的资本实力可以进行快速的门店扩张,尤其是近年来到家业务、社区生鲜的兴起,零售终端深入到社区周边开店以及送货服务已经明显冲击农贸市场的销售情况并降低这一块的超额收益。但是,由于农产品标准化低、易腐的特性,大规模的管控需要从整个供应链到门店运营、人员管理等多方面进行协调,这相较于经营品类少、面积较小的摊贩而言更难进行管理。3.2、多余成本的降低:减少物流节点、提升冷链覆盖,损耗率得以降低减少物流节点,搬运次数下降传统生鲜物流模式下,商品需经过至少三级转运——产地集贸市场/农产品收集者+产地批发商+销地批发商,其中涉及搬运次数至少8次;企业整合供应链后,配送模式基本分为三种:1.配送:供应商将商品送到公司配送中心,再由配送中心统一配送到门店。生鲜产品主要采用配送,配送中心会对商品进行统一分类、加工、整理等处理,有效控制和降低生鲜产品的库存和损耗。2.直通:供应商将商品送到公司配送中心,不入库,直接配送至门店。部分采购量小但又是各门店必备的产品,供应商因成本等因素无法直送至店铺则采用直通:在配送中心作短暂停留后由企业配送至门店。3.直送:供应商将商品送到门店。相较于当地供应商供货且直送至门店,配送至物流中心更高效的商品,以及速冻食品、糖果和巧克力等不易保存的商品,采用直送模式。三种送货模式的搬运次数分别为4/3/2次,直接减少商品在搬运过程中的损耗,降低损耗率。整合企业较高的资本实力允许大规模冷链建设及冷链费用支出传统供应链仅保证最基本的冷藏需求,批发商的预冷机、冷藏车、冷库设备不完善,普及程度低,断链严重。大多数批发商仍然采用保温车内放置冰块等方式达到低温运输效果,生鲜损耗居高不下。2017年,我国果蔬、肉类、水产品冷链流通率分别为26%、39%、43%,对比发达国家水平(95%)差距巨大。国内冷链覆盖比率低,除政府前期的供应链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较小外,对于民营经济主要有两点原因:1、个体经济基础薄弱,无法担负大规模资本投入或费用支出。由于大部分批发商规模较小,无法进行大规模的资本投入以建设冷链系统,且在低净利率的模式下无力支付较高的冷链托运费用。相较而言,规模化公司具备自建冷链设施的能力,且有能力支付冷链物流费用以降低损耗。2、传统供应链上参与者对于冷链重视度较低,例如冷链运送的第一环节预冷非常重要,是否经过预冷处理损耗差距达20%,但是预冷设备在国内的普及率不到10%,大部分生鲜产品直接进入流通环节通过冷藏车运输,这样不仅能耗更高、商品损耗也大。龙头公司下游的品质要求较高,冷链建设更为完备,易果生鲜作为国内首家生鲜电商自建“云象供应链”和“安鲜达冷链物流”,与阿里深度合作,专注为包括盒马、猫超生鲜、饿了么在内的阿里生态内新零售、新餐饮赋能,逐步完成B2C向B2B延伸转型,现有24个物流基地,总面积20万平方米,日处理能力超过200万件。美菜网对标Sysco自建“美鲜达”物流体系致力打造2B生鲜电商平台,建立了30个仓储中心,拥有5000辆冷链运输车。四、生鲜经营壁垒:超前的时间和大规模资本投入建立的护城河市场对于优秀的生鲜经营公司所拥有的壁垒存有疑问,或了解壁垒的存在而无法具体分析。我们根据前文中所阐述的生鲜企业通过经营可以获取的多级供应链中的超额收益和可以降低的多余成本,进一步分析生鲜供应链的经营壁垒。4.1、采购端品质把控:基地+买手直采整合分散上游在源头采购中货源的寻找、品质的把控、议价能力的提升以及产品的追溯均是企业需要面临的问题,当前已形成以家家悦为代表的基地采购和永辉超市为代表的买手采购两种主要直采模式。家家悦基地采购:长期磨合试错建立起的稳定互信合作机制家家悦作为首批农超对接企业,主要采购渠道为基地直采(>80%):公司已建立了覆盖全国20+省市的采购网络,与200多个合作社及养殖场建立直接合作关系,与100多处基地签订了5年以上的长期合同。采购员(200+人)能够及时、稳定地采购全国各地有特色且平价优质的生鲜产品。作为糖酒采购供应站起家企业,家家悦供应商渠道强势、网络发达。供需双方长期大量磨合试错,建立的稳定互信合作体系短时间难以逾越。我们认为,公司的采购网络是通过长期的积累建立起来的,包括可以提供稳定高品质货源的基地,通过专家指导和巡查控制源头品质,以及深度合作的基地拥有优先采购权以保证商品的稳定供应。这种合作的建立需要家家悦和生产基地互相验证、建立互信并形成长期合作机制,无论是公司稳定销路的验证、基地高品质稳定供给的验证都是在长期大量磨合试错中完成的,短期之内难以逾越。永辉超市的买手团队:以体系化运作为基石,积累时间与学习成本当地采购—“买手”文化:公司“生鲜买手”深入农田,取代“农产品经纪人”职能主动寻找当地种植农户合作,旨在提供新鲜丰富受众喜爱的生鲜产品,把控企业灵魂货源。降低企业采购成本,做到无中间环节的直接采购,最大限度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损耗。“买手”承担商品开拓、品类管理和信息传递功能。与“买手”相比,生鲜采购员则更注重交易条款,比如商品进价,进场费用,返点,付款帐期等等;而“买手”更注重品相差异化与供应链建设,努力发开质优价廉的商品。“买手”对商品的了解程度,直接决定了所采购商品的市场竞争力。“买手”作为供应链环节第一环,向上面对广泛农户,要求掌握当地农产品资源,克服地方保护主义,了解当地农产品生产周期与季节规律,对农产品品种质量有必要的鉴别能力,对相应产地的产量和价格波动敏感;向下面对物流运输及需求终端,要求其精通农产品营销渠道,品类管理相当熟悉,能合理安排生产、收获及转运计划。永辉超市生鲜产品采用 “基地采购”+“当地采购”为主的采购渠道,直采占比>60%。公司拥有1000+人的强大的、经验丰富的“生鲜买手”团队, 以842万字的采购手册指导标准化管理,深耕全国广阔农田保证公司货源价格低、品质好。团队掌握着全国各地生鲜产品的价格、质量和生长周期等信息,生鲜采购技术已形成公司技术壁垒。我们认为永辉在“买手制”方面的壁垒在于以下方面:1) 培养买手的时间和学习成本短期内难以超越。首先,买手的是公司在十余年间经营的同时逐渐培养起来的。和Costco相似,永辉通过提供稳定增长的、行业领先的薪酬水平或给予股权的方式,以及良好的公司文化,多管齐下使得团队稳定性高(前期的买手可能是管理层的亲信或亲属),买手在充分了解公司文化的基础上逐渐建立其对于生鲜单品采购的体系认识。这种时间成本和学习成本是公司的隐形资产。2) 采购体系和品牌影响力是买手工作的基石。永辉的买手机制并不是仅仅依靠一个个买手单枪匹马可以解决问题,而是形成了体系、平台和独特的方法论。与Costco相似,永辉的买手也可以被竞争对手“挖走”,但永辉所建立的体系难以被复制,新平台即使可以提供更高的薪水和工作环境,体系上的差异可能导致采购工作难以顺利推进。同样,买手与最上游的稳定关系中永辉作为全国生鲜采购龙头的背书也是极为重要的,这种在部分地区建立起来的品牌声誉是短时间难以超越的。3) 全国采购视野和对数字化流程的适应决定买手对于批发商的优势。对于生鲜品类的深入了解并不是买手的唯一竞争力,因为广大批发商经营单一或几个品类商品可达十余年,对于当地品类了熟于胸。但批发商无法成为买手的核心原因在于,买手在长期工作中累积的是全国,甚至全球采购视角,他们对于不同地区、不同时间的不同单品拥有深度理解并且可以跨区、统一调配采购,视野的高度决定其采购过程可以缓解部分季节、气候等非人为因素。同时,永辉买手对于企业数字化、流程化采购的适应也是普通农产品经营者无法比拟的。4.2、基础夯实的规模优势形成的壁垒通过长期、稳定的扩张所形成的的基础牢固的规模优势本身就是企业极为重要的壁垒之一,并表现在多个方面:1. 采购和销售规模提升议价能力。前文阐述的生鲜企业在农产品价格大幅波动的情况下实现更加稳定的销售和利润,需要通过长期、大规模的采购实现采购成本的相对稳定,并且通过客户粘性实现销售价格的相对稳定。2. 规模优势和造血能力支撑可持续的资本投入。规模优势体现在拥有资本的规模上,例如近年来专职供应链服务的企业以及从下游向上游整合供应链的企业兴起,其基础是前期大量的资本投入,包括供应链的信息化、机械化建设以及核心地理位置的生鲜门店的铺设。资本投入可以通过风投、融资解决,但由于供应链需要达到一定规模才能实现效益,在新业态的盈利模式未能明确的情况下,资本投入是否可以支撑到盈利阶段,是当前新型生鲜业态面临的严峻问题。而已经形成稳定的造血能力的企业,可根据盈利情况调整投入规模,形成良性循环。3. 更高的风险承受能力。对于初创企业,一次极端天气、一次商品断供或一次价格战可能导致大面积亏损倒闭,而规模化企业风险承受能力大大提高。此外,规模优势的确立需要时间的积淀,短时间大规模的资本投入铺设的门店和供应链网络可以实现议价能力的快速提升,但零售渠道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且直接面对消费者,在精细化管理、人员配置方面往往出现问题。 总结:通过分析国内当前的多级供应链的现状和发展历程来看,在1996年之前政府调控是影响农产品种植和流通市场的主要因素,农产品市场经历了开放、封闭再逐渐开放的过程,随着开放程度的逐渐提升,地区供需不平衡催生了一大批流通商的出现来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需求。在这个过程中随着层级的增加,农产品由田间到餐桌的加价倍率逐渐提升。但需要明确的是,多级、繁复的供应链是当前极为分散的种植和消费体系、国内个体较低的教育和资产水平以及众多原因共同的结果,是有意义、并且适应当前国情而将在未来长期持续存在的。但是,由于每一环节不同因素所产生的超额收益,以及一些多余成本导致的系统性损耗,多级供应链中仍有极大的利益值得挖掘,并将创造价值。我们不否认通过持续的、大规模的资本投入将催生一批极具实力的供应链服务企业以及生鲜终端零售商,但优秀的企业如永辉超市、家家悦等通过多年深耕供应链建立起了时间、学习及规模壁垒是新型资本型企业难以短期超越的。未来随着农产品种植单位集中度的提升、生鲜标准化的提升以及下游需求的整合,生鲜供应链的整合企业有望持续发掘多级供应链中的价值并诞生如美国Sysco一般的食品供应链巨头。(报告来源:兴业证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