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2019年现代农业市场调研及前景研究报告胡寅

2019年现代农业市场调研及前景研究报告

目录内容节选现代农业类型众多,一般可划分为八种类型:绿色农业、物理农业、休闲农业、工厂化农业、特色农业、观光农业、立体农业以及订单农业。 当然,由于外延的不确定性,划分标准有所不同。其中,绿色农业是将农业与环境协调起来,促进可持续发展,增加农户收入,保护环境,同时保证农产品安全性的农业。绿色农业大体上又可以分为有机农业和低投入农业。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的区别现代农业生产体系,是先进生产手段和生产技术的有机结合,重点解决农业的发展动力和生产效率问题,是现代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显著标志。据发达国家经验,当农业总产值占GDP比重小于10%的时候,农业进入现代化转型发展时期。2018年全国粮食播种面积为117037千公顷,比2017年下降0.8%;粮食总产量为65789万吨,同比下降0.6%。总的来看,2018年全国粮食产量在种植结构调整优化基础上继续保持高位水平。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土地供给上升和粮食供需缺口大推动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化、规模化转型。加上劳动力成本持续上升,现代化、规模化种植是未来发展趋势。2017年农机工业规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达4291亿元,同比增长76.1%。其中,渔业机械增长54.87%;林业机械增长4449% ;畜牧机械增长26.62%。农机工业全年增幅平缓,没有出现比较大的波动。2017年农机12个子行业全部实现了正增长表明国家全面全程农机化的强力推进促进了农机工业持续健康发展。现代农业园区是以技术密集为主要特点,以科技开发、示范、辐射和推广为主要内容,以促进区域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为目标。从类型来看,现代农业园区可分为新农村家园、农村科技园区、农业旅游园区、农业产业化等7种类型。截至2018年7月,全国已遴选出三批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共计数量达62个。现代农业典型企业分析:佳沃集团、多利集团、汇源集团、中粮集团。| 全文缩略图加关注私信我,获取《2019年现代农业市场调研及前景研究报告》48页报告全文ppt、pdf

三者若得

2020年农产品市场状况报告

根据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粮农组织)今日发布的一份新报告显示,全球农业粮食贸易自1995年以来已经增长了不止一倍,2018年贸易额达1.5万亿美元,其中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出口持续增长,已超过全球总量的三分之一。《2020年农产品市场状况》(SOCO2020)指出,全球贸易和运行良好的市场是发展进程的核心所在,二者能够推动包容性经济增长和可持续发展,并增强抵御冲击的能力。粮农组织总干事屈冬玉在为报告撰写的前言中提到:"我们必须倚赖市场,这是全球粮食体系的关键组成部分。重大挑战当前,无论是2019冠状病毒疫情、蝗灾还是气候变化,都进一步突显了市场的重大意义。"据报告估计,约三分之一的全球农业及粮食出口都是在全球价值链内进行流动,且至少跨境贸易两次。全球价值链崛起的背后是收入增长、贸易壁垒减少和技术进步,这三大驱动因素转变了市场和贸易流程,各地区及国家的农民由此实现了与贸易商和消费者的对接。粮农组织总干事指出:"全球价值链可以让发展中国家更方便地接入全球市场。这不仅仅链接了我们的粮食市场,更提供了一个机制,让可持续发展的良好做法得以传播。"通过参与全球价值链,小农户将能增加粮食产量与收入。报告显示,从短期和平均水平来看,农业全球价值链参与度每增加10%,劳动生产率就能提升约1.2%。《2020年农产品市场状况》对世界各地的贸易和市场进行了全新的数据分析,详细分析农产品和食品市场中的主要全球趋势,力求了解如何在经济、环境、社会各方面取得成果,推动发展。报告主要涵盖四大领域:农业和粮食市场趋势;粮食和农业全球价值链;农民和价值链--商业模式助力可持续发展;数字技术和农业粮食市场——来源:联合国粮农组织END申请认证,点击下方阅读原文

第六计

2020上半年中国农产品行业经济运行月度报告

中商情报网讯:2020年1-6月我国农产品行业规模以上企业数量达到21113家,亏损企业数量4538家,亏损面为21.49%。2020年1-7月农产品行业亏损总额152.1亿元,同比下降19.7%。

洛阳桥

调研报告|上海农业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明确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的伟大目标,把乡村振兴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实施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关键。市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紧紧围绕中央对乡村振兴的战略部署和上海乡村振兴工作实际,按照市委、市政府“两个面向”“两个对标”的总体要求,以“三园”(美丽家园、绿色田园、幸福乐园)工程建设情况为重点,成立了以市政协副主席金兴明为组长,由委员、专家、业内人士组成的课题组,通过走访考察、座谈交流、资料征集等形式,对上海都市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和表现等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先后开展了10余次调研活动,赴浦东新区、青浦、奉贤、金山、松江、嘉定、崇明等多个涉农区的基层镇村走访座谈,前往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北京等地学习借鉴当地农业产业发展经验,听取来自市、区农业农村委以及农业龙头企业和农业经营主体的情况介绍,咨询了相关专家顾问,并结合国际大都市农业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与本市实际,经过反复探讨,形成了调研报告。意义与现状乡村是上海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承载地,也是建设卓越的全球城市和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化大都市的基本空间要素,上海农业产业发展作为上海乡村振兴的关键,产业兴旺与否对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和生活富裕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国际大都市中的农业产业发展,是上海乡村振兴战略中实施的重中之重,对于促进大都市城乡融合发展,推动社会综合全面发展,具有标杆性的意义。调研认为,对于上海乡村振兴中农业产业发展的目标和定位,应当有更为清晰的认知。上海在实现农业产业绿色发展、生态循环和提质增效等方面,应当成为全国乃至全球的示范者和引领者,成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领航员,这是上海推进乡村振兴改革再出发的着力点和聚焦点。上海农业产业发展应从上海实际问题和现实需求出发,从上海农业发展空间较为有限的特殊性出发,从上海农村和农民的实际考虑出发,进行综合性考量。既要站在“三农”看“三农”,又要跳出“三农”看“三农”,看准未来农业产业发展的趋势,充分考量其长远价值,找准应对问题的策略。从上海农业产业发展现状来看,近年来,在农业“三区”划定、标准化生产、品牌化销售、绿色化发展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东京等发达国家都市农业发展水平相比,还存在巨大差距,与苏浙皖等长三角一体化兄弟省市相比,也存在许多不足。主要面临着环境压力大、产业发展空间小,产业链条短、经济效益低、产品市场竞争弱、产业经营投入积极性不高等问题,缺少打得出、叫得响,具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地产“拳头产品”和“知名品牌”,“小、散、乱”的特征十分明显,在优化供应链、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等方面亟待大力推进。从上海农业农村发展大环境看,上海农业产业发展涉及土地、政策、资金、人才、环境等诸多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单靠农业农村部门无法解决,长期以来形成的历史遗留问题,需要多个部门协调,在全市统筹融合发展的视角下通盘考量、寻找答案。按照上海农业产业发展“两个面向”“两个对标”的要求,农业产业面临着创新发展的新机遇和新挑战,底子不足,目标尚高。要扫除阻碍产业发展屏障、优化产业发展环境,就要全市上下统一思想认识,多部门通力协作,进一步确立农业基础地位和作用,通过统筹协调的办法加码推进。问题与挑战目前,上海农业产业发展有五大突出问题。土地要素严重制约农业产业发展一是农业建设用地指标匮乏。农业产业规划还缺乏刚性,相关产业用地尚未纳入乡镇总规或新市镇规划或郊野单元(村庄)规划,产业用地具体操作路径还不明确。在休闲农业发展上,受限于全市建设用地指标总量控制,现有政策中每年5%建设用地用以支持产业发展,但很难用于农业发展领域,主要原因是农村产业发展用地的直接经济效益低,各区供地积极性不高,乡村规划引领不够等。二是设施农用地供给不足、管理弹性不够。一方面农业产业发展需要仓库、场地及管理用房等;另一方面,栽培模式的创新发展和智能化设施装备的广泛应用也需要硬化部分土地,但设施农用地供给相对不足。以花卉生产为例,上海花卉产业前途光明,现代化花卉生产需要硬化土地,但现有农业用地政策不准硬化,而设施农用地备案指标有限,严重制约了花卉产业旺盛发展。三是高标准生产基地建设缺乏积极性。土地流转承包后,高标准生产基地建设的相关土地政策不稳定,相应的配套政策和约束机制也不到位,给经营者投入与生产带来风险,导致签订长期流转合同的意愿普遍不强,也影响了新增高标准生产基地建设的投资。农业产业被误认为主要污染源从全市面上来看,对农业环保工作的理解和对农业污染源的认定,存在严重的认知误区,已经阻碍了农业产业正常、有序、可持续发展。在养殖业领域,由于存在认识误区,畜禽养殖和水产养殖在环保治理中常遭“诟病”,往往简单地将养殖业作为污染源搞“一刀切”,进行取缔、关停、禁止或限制,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畜禽养殖业的加速退养,水产养殖业也是如此。将养殖业简单地归为“污染源”是欠科学的,搞“一刀切”更不可取,合理规划养殖业空间布局,科学利用畜禽粪污制成的有机肥,不但不会造成环保问题,还可以变废为宝,成为农业循环发展、绿色发展的重要支撑。养殖业“受伤”,也影响了种植业生态循环发展和地力改善。在种植业领域,随着近年来化肥农药使用量逐年减少,从耕地质量调查结果来看,全市耕地地力稳中有升,土壤重金属污染风险较小。但对标上海绿色农业发展的目标来看,耕地质量总体状况仍待改变,绿色防控技术有待提升,种植户用地养地意识普遍缺乏,农业面源污染问题不容忽视,仍然过分依赖化学农药和化肥,土壤酸化趋势明显、设施土壤次生盐渍化较重、耕作层变浅和板结现象较为突出,持续推进减肥减药工作任重道远。农业环保问题,根本上需要通过现代技术的手段来解决,通过科学、合理、到位的约束机制来解决,从促进可持续发展角度考虑,简单采取禁止、退养等做法不可取。产业环境束缚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一是农业经营主体“小、散、乱”问题有待突破。目前,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空壳化、不规范的现象比较严重,各类农业经营主体“小、散、乱”现象较为普遍,综合能力不强,生产主体的组织化、规模化程度偏低。以特色农产品优势区为例,从事经济作物生产的农业企业、家庭农场、合作社、园艺场、种植大户等生产经营主体规模化种植(经济作物10亩以上,其中果树为30亩以上)面积为2.67万亩,散户种植面积为3.93万亩,规模化生产经营占比为40.47%。由于分散生产经营,产品相对单一、总量较小,生产主体与市场衔接不足等,阻碍着品牌化建设和产业融合发展的进程。各类主体间没有形成强有力的联合与合作,难以形成品牌效应,导致农业综合效益较低。二是农业产业体系有待进一步建立健全。近年来,本市在地产农产品产销对接方面作了一些有益尝试,形成了从“卖稻谷”向“卖大米”转变的成功做法,但全市通过这一方式销售的大米数量不多,生产主体的参与度不高;蔬菜田头交易的比重依然较大,采用订单农业生产量依然较小。农产品附加值仍处在较低水平,农业产业体系还存在资源环境匹配度不高、流通体系效率不高、低端农产品过剩和高端优质农产品供给不足并存等问题,亟待建立健全覆盖全产业链的农业产业体系。三是项目扶持重点有待进一步聚集。自2016年市级项目管理权限下放到各区后,项目扶持重点未聚焦在原已形成的特色产业上,而分散于茶叶、芝麻、荷花、灵芝等非优势产业,项目规模偏小、过度分散、总数偏多现象至今并无改观,资金使用“撒胡椒面”现象严重,不利于农业产业集群式发展,也不利于形成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的农业发展之路。融合发展尚处初级阶段,农民增收遭遇瓶颈一是产业融合发展的创收能力低。以往上海农民增收主要靠就业工资性收入、转移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和其他经营性收入等,现在已不可持续。各区农业产业融合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休闲、旅游、农家乐餐饮、民宿等配套设施不足,农民收入仍主要依靠农业初级产品,农民增收遭遇瓶颈。以金山区吕巷水果公园为例,公园每年可吸引游客超100万人次,但通过发展旅游业给当地带来的增收极为有限,相反却增加了交通、环境等压力。二是仍然缺少促进产业融合发展的可落地性政策。作为国际化大都市,上海农业势必要走融合发展之路,但推进过程还存在诸多障碍。就民宿发展而言,目前全市虽然已经制定了乡村民宿发展指导意见,但尚缺乏全市统一的民宿发展规划和行业评级标准,导致服务水平参差不齐,日常监管不力。还有相当一部分民宿尚未取得合规证照,处于“黑户口”状态。另外,在对休闲农业试点项目调研中,反映比较集中的问题是乡村建设项目的审批管理照搬城镇项目的技术规范进行审核和报批,如绿化覆盖率、停车位面积、消防供水、供电配置、建筑高度、装配式建筑等,急需制定乡村建设导则,明确乡村建设项目审批规范。务农人才匮乏,农业机械化现代化水平偏低目前,各涉农区农业产业发展仍然受限于农业从业人员匮乏、年龄老化,新型职业农民力量不足等问题。农业从业人员中,50岁以上者占大多数。以粮食生产功能区农业从业人员为例,从事粮食生产的劳动力人数为53746人,平均年龄为57.69岁,其中平均年龄最高的是崇明,为60.88岁,松江最低,为48.8岁。经济作物生产、蔬菜生产领域老龄化问题更为突出,普遍超过60岁。农业从业人员结构失衡,新理念、新技术、新模式推广运用受限,阻碍了都市现代绿色农业发展。除水稻生产机械化水平较高外,水果、鲜食玉米等用工量大且相对集中的特色经济作物生产机械化水平偏低、替代不足。这种青黄不接和落后生产力水平的状况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对策与建议上海城乡差别之大,必须引起各方高度重视,补上这块短板势在必行。推动上海农业产业发展,为上海乡村振兴注入新动力,为城乡融合发展注入新引擎,为参与国际大都市建设搭建新舞台,不仅要找差距、补短板,更需研究探索如何在新机遇、新挑战和新形势下,探索有效发展的新路径。明确功能定位,科学规划布局一是明确优先发展权。《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已获国务院审批,农业产业的规划布局也紧接着出台,但仍需不断完善,尤其是要突出规划的刚性和严肃性,防止过去几十年存在的随意性和波动性。农业农村工作看似简单,实则错综复杂,需要多部门协调配合、齐抓共管,多领域互利合作、互联互通,各相关部门要进一步充分认识乡村振兴战略的极端重要性,明确农业板块在全市整体板块中的地位作用,明确农业产业在全市经济社会均衡发展中的优先发展权,明晰市、区两级农业农村主管部门对农业农村土地、环保、金融等问题的主导性权责,对涉及农业农村发展的事务要主动作为、加强协作,跨前一步。二是找准功能定位。以最高标准、最好水平作为农业产业发展参照系,在研究对标伦敦、纽约、巴黎、东京等世界城市农业定位的基础上,结合上海卓越全球城市定位和农业发展实际,进一步明确上海农业农村的功能发展定位,主要发展“高精尖”和“名特优”特大型城市需要的绿色农产品。三是科学规划布局。以农业“三区”划定成果为重点,以推进城乡深度融合发展为目标,对照2035年上海全球卓越城市建设规划,科学合理地抓好农业农村规划布局,优化种养结构和空间布局,并且吸取历史教训,使规划具有严肃性、延续性和稳定性。突破用地政策,灵活资源配置一是要突破供地政策。研究科学合理用地政策,建立与都市现代化农业产业发展相配套的用地保障机制,建立退养土地问责机制;对于绿色生态、前景光明的优势农业产业,积极给予配套支持,对于先进栽培方式所需的硬化土地需求,要突破现有政策束缚,保证其产业健康持续发展。二是要灵活资源配置。如参照浙江省“点状供地”原则,或先行先试,增加土地资源配置的灵活性,在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的前提下,将土地减量化建设用地和盘活的集体建设用地指标的一部分,优先用于农业融合发展。三是要明晰推进主体。对于基础性设施建设,应以整镇、整村为单位进行整体性推进;对于分部门设施建设,探索针对性地统筹推进;对于生产与休闲相结合的产业融合设施建设,创新项目化融合推进。加大投入力度,优化财政供给一是要加大投入力度。充分利用市农业农村委现有项目和资金渠道,善于统筹整合,将农田水利项目、都市现代农业项目等向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区、镇和现代化农业园区的大型项目倾斜,集聚各种资源,集中打造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充分发挥政府资金的撬动作用,激活民间投资,广泛吸引金融资本、企业资本、民间资本,引导各类社会资本有序投入,形成多元化投入机制。二是要优化财政供给。继续深入调研梳理种植业、养殖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厘清现有政策中存在的短板,以产业发展为导向,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整合优化水稻、经济作物、蔬菜、畜禽、水产等补贴政策,并聚焦重点扶持方向性产业,做大做强,探索先建后补等资金拨付方式;健全各类保险政策,着力提升政策供给水平,完善政策供给体系。培育壮大经营主体,发挥龙头企业作用一是培育壮大新型经营主体。进一步加大“僵尸合作社”清理力度,加快培育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着力提升农业产业发展专业化生产、集约化经营和社会化服务能力,完善农业产业服务组织体系,促进新型经营主体力量凝聚和抱团协作发展。二是发挥龙头企业对小微主体的带动作用。建立龙头企业扶持机制,积极引进和培育国内外知名的产加销一体化龙头企业落户上海,通过发展订单农业等多种形式,推进龙头企业与农民合作社、农户建立稳定的产销关系和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户更多分享产业链延伸带来的收益。三是注重以龙头企业为引领的品牌建设。聚焦蔬菜、瓜果、大米、生猪、河蟹、南美白对虾等特色产业,积极打造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鼓励农业龙头企业打造企业品牌和特色优质农产品品牌,积极组织参加国内外展示展销,充分运用电商、实体店等销售渠道进行品牌推介,扩大社会影响,不断提高品牌美誉度,提升产品价值链。着力融合发展,鼓励先行先试一是着力深度融合发展。将农业产业发展与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等协同推进,充分考虑当地人文特色及自然景观,探索盘活农民房和集体建设用地等资源,发展特色民宿、农家乐等,整合资源、集聚发展。拓展农业观光、采摘、体验、科普、医药、教育等多种功能,着力发展休闲农业、体验农业、创意农业等新业态新模式,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二是鼓励突破性先行先试。鼓励在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中大胆闯、大胆试,借助苏浙皖地广量大的农业资源优势,探索上海在先进生产方式上的卓越引领,在生产功能和空间布局上的战略性合作,弥补“大城市、小郊区”空间潜力不足短板,探索区域农业产业融合发展新路;创新安信农业保险金融服务方式,为融合发展提供有力资金支持。完善环保监管机制,夯实绿色发展理念一是优化农业行业污染物的监管。一方面要根据经济社会形势发展需要,及时制定(修订)农业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另一方面,也要根据农业行业当前的生产实际,科学合理确定农业污染物排放参数,特别是养殖业废气废水排放标准中的某些参数,需要进一步评估与认证,以提高标准的客观性和可操作性。同时,要加强监管执法环节的人性化操作,研究建立符合实际的行政执法主体环保问责与考核机制,给予农业生产者整改提升的机会,而非“一关了之”。二是强化农业行业绿色生产的理念。一方面要在政策允许范围内尽可能延长土地租赁期限,并且在租赁合同中加入土地质量管控的内容,切实降低掠夺式生产经营现象的发生;另一方面要积极推广农业全程绿色生产模式,在茬口调整、减肥减药、废弃物处置、绿色防控等工作中做大、做深、做实。

不文骚

鄂尔多斯市农牧业产业化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近期,市农牧局组成农牧业产业发展调研组赴各旗区就全市农牧业产业化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并结合全市农牧业龙头企业统计数据进行了梳理分析,形成如下调研报告。当前我市农牧业产业化发展情况近年来,我市农牧业产业化工作在市委、市政府及上级业务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扶持下,围绕基地建设及主导产业发展,积极引进培育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等新型经营主体,狠抓项目争取、招商引资、品牌建设、农企利益联结机制等关键环节,农牧业产业化经营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呈现出以下特点。(一)产业基础不断夯实。全市农作物总播面积达707万亩,其中现代农业节水基地338万亩、设施农业园区6万亩,牧业年度牲畜存栏达1254万头只,粮食总产量稳定在145万吨左右,肉、乳、绒、毛、禽蛋、瓜果蔬菜产量分别达到16万吨、20万吨、0.2万吨、1.2万吨、0.8万吨、120万吨,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达83%,农牧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55%。我市已成为自治区重要的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二)农牧业产业化程度不断提高。经过近年来我市对各类经营主体的不断扶持,到2019年,全市共培育公司化养殖园区525处、家庭农牧场1210户、专业大户1285户、登记注册各类农牧民专业合作社6436家。全市市级以上农牧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342家,其中国家级3家、自治区级62家、市级277家。从现有龙头企业经营情况看,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加工企业达150家,占市级以上龙头企业数量的43.9%。从150个企业创造的增加值来看,占全市一产增加值120亿元的23.7%,直接带动了全市74%、39万农牧民增收致富,成为推动传统农牧业向规模化、集约化农牧业迈进的领头羊和强劲动力源。(三)农牧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企业生产加工链条逐步延伸拓宽。从产业角度来看,在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150个加工企业中,绒毛类产业49家,数量占比32.7%,从业人员达1.1万人,总资产198.2亿元。林沙等特色产业32家,数量占比21.3%,从业人员1万人,总资产69.5亿元。粮食产业20家,数量占比13.3%,从业人员0.3万人,总资产82.4亿元。肉产业32家,数量占比21.3%,从业人员0.2万人,总资产30.1亿元。饲草、乳、蔬菜、油料等其它产业17家,数量占比11.3%,从业人员0.1万人,总资产14.3亿元。从产业发展规模来看,我市绒毛、林沙等产业相对发展较好,企业数量、从业人员、总产值、利润占比合计达到54%、77.8%、89.6%、62.1%,在全市销售收入1亿元以上的7家龙头企业中,两类企业占5家之多。这两大产业在发展过程中不但充分利用、发挥了我市的资源优势,更有效带动了农牧民就业,提升了产业发展水平和层次,龙头企业在占领行业领军地位、创建地区知名品牌方面也发挥了显著作用。特别是林沙产业已发展成为一个新兴的产业体系,形成了较完整的产业链条,并逐步向生物质发电、饮食品、化妆品、药品延伸,实现了生态建设、产业发展和农牧民增收的良性循环。(四)农畜产品流通及市场供应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基地、园区建设稳步推进。为使产业化龙头企业产生聚集效应,加强合作,实现资源互利,我市开展了产业化园区建设工作,建成了鄂尔多斯现代羊绒产业化示范园区等5个自治区级农牧业产业化园区。目前,沙柳、沙棘、甘草、山杏基地种植养护面积分别达到626万亩、357万亩、487万亩、105万亩。产业园区及基地的建成运行,不但实现了地理区域上的整合,更加快了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发展步伐。(五)农企利益联结机制不断增强。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内蒙古自治区的重要指示,我市坚持把龙头企业与农牧民利益联结机制建设作为发展农牧业产业化的重要工作紧抓不放。一是探索利益联结的有效形式,主要有股份合作型、订单合同型、服务协作型、流转聘用型4种模式,其中,种植业以订单模式为主,养殖业以服务协作型为主,合作社以股份合作型为主,大型现代农牧业企业以流转聘用型为主。二是通过部门协调配合,系紧农企利益联结的纽带。市农牧局在与扶贫办、金融办、各商业银行、工商联等单位开展产业扶贫、金融服务、百企帮百村等活动中,充分调动、发挥龙头企业的帮扶作用,积极建立完善农企利益联结机制,特别是龙头企业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工作。三是把发展和支持产业化联合体作为龙头企业与农牧民利益联结工作的重点,通过产、供、销全产业链相关企业联合,带动相关产业从业农牧民与企业形成利益联结机制。目前全市已经培育了24家产业化联合体。四是示范引领。全市总结了17例龙头企业与农牧民利益联结的典型,充分利用媒体广泛营造全社会共同关注、协力支持农企利益联结的良好氛围。(六)品牌建设取得新进展。我市在推进农牧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注重实施品牌战略,扶持、引导企业创建名牌产品,打造名优企业。通过加强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管控、推进标准化生产、认证“三品一标”(无公害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参加各类农业展会、申报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评选活动等途径,提升产品质量、打造名优品牌。截至目前,全市共登记注册了512个农畜产品商标,其中国家级驰名商标5个、自治区著名商标63个、鄂尔多斯市知名商标134个。全市认定绿色农畜产品77个、有机农畜产品25个、地理标志产品11个,培育内蒙古“名优特”农畜产品13个。标准化生产种、养殖规模达到270万亩、251.4万头只。全市“三品”总产量约73万吨。每年组织企业参加各类农业展会10余次、组织参展商200个次以上。在品牌创建与推广过程中,不仅提升了企业与产品的知名度,更调动了企业维护自身形象、加强内部生产管控、提升产品质量的自觉性、主动性。(七)项目建设有力推动龙头企业的发展。2019年我市出台了《鄂尔多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产业振兴资金扶持办法》,拿出5亿元设立产业振兴专项扶持资金,通过财政资金和金融工具的引导和杠杆效应,为农牧业经营主体提供贷款贴息,已为农牧户及企业的242个项目发放贷款3.27亿元。(八)休闲农牧业发展后劲充足。全市共创建国家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2家、示范点5家;自治区级示范县2家、示范点13家。有农(牧)家乐、休闲观光农园(庄)366个,从业人数4607人,其中农牧民就业人数3626人,带动农牧户1.4万户,年接待人数145.3万人次,年营业收入9.4亿元,实现利润0.53亿元,全市农牧民旅游增收比重达11.2%。存在的问题(一)产业发育不完善,农牧业生产组织化程度偏低。从全产业链角度看,产业发展比较单一,传统种养殖生产、加工企业占比高,而流通、专业市场类企业占比小,现代农牧业服务业比较落后,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的培育严重不足,农牧民一家一户“单打独斗”的局面还没有根本性改变。(二)企业数量少、规模小,产业链条短,经济效益差。从企业数量、质量来看,我市涉农龙头企业除鄂尔多斯集团、亿利资源集团等少数企业外,大多数企业规模都比较小,且从事农畜产品初加工多、精深加工少,生产经营成本高,企业效益低下。(三)资金投入不足。农牧业企业投入大、见效慢、利润薄,且面临市场和自然双重风险,企业一般投资3年以上方可产生经济效益,利润大多维持在10%左右。而我市农牧业企业大部分经营者受制于自身资金实力限制,投入不足、发展缓慢。从金融扶持方面看,一方面政府部门产业扶持项目不多、资金投入又少,加之金融部门贷款门槛高、程序复杂、授信额度小、周转期短,难以满足企业的资金需求;另一方面企业因自身种种原因难以争取到银行贷款,企业难以争取到扶持资金的原因如下:一是龙头企业普遍贷款需求大,土地草牧场目前还不能作为贷款抵押物,企业可向银行提供的有效抵押物少,而我市农牧业融资担保公司刚成立,尚未开展担保抵押业务;二是龙头企业普遍效益不好,且有些企业存在失信等不良记录,不能满足银行放款条件。(四)品牌建设滞后。我市现有农畜产品品牌除鄂尔多斯、东达蒙古王等少数知名品牌外,其余品牌杂乱且知名度不高,缺乏全市统一的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在打造、宣传、推广品牌方面普遍重视不够、投入不足,导致我市优质农畜产品的市场认可度不够,难以进入中高端消费市场。(五)经营管理水平不高,缺乏现代企业经营理念。一些企业在投资建设中,缺乏严谨细致的前期市场考察与科学合理的行业发展规划,没有准确的市场发展定位,表现为“信天游式”发展:一个基地内种植、养殖种类应有尽有、五花八门,主业不突出;生产随意性大,在没有充分市场调研的基础上盲目大幅缩减或扩张生产规模,市场行情好时一哄而上,市场行情不好时则一哄而散;产业定位不切实际,从生产、加工到销售全产业链式发展,贪大求全、顾此失彼;家族式管理盛行,缺乏现代企业管理理念,特别是没有健全的财务制度和专职的财务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现有经营管理者的文化水平、工作能力、管理水平相对较弱,难以跟上当前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和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加之部门的技术服务不到位、市场信息分析研判滞后,作为市场经营主体,企业及合作社很难捕捉千变万化的市场动态,容易导致经营决策失误。(六)企业与农牧民利益联结不紧密。从我市农牧业发展的客观情况来看,龙头企业、合作社作为利益联结的主体,总体规模偏小、实力弱、产品附加值不高,带动农牧户的增收能力较差;而农牧户种养规模小、标准化程度低,生产能力不足,不能保质保量地为龙头企业提供优质的原材料,制约了双方利益的密切联结。双方尚没有形成有效的利益分配机制或契约约束机制,企业、合作社与农牧户之间没有签订具有法律效应的产供销合同或利润返还合同,双方缺乏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意识,重权利、轻义务,重利益、轻诚信,市场行情好则抵制合作,市场行情差则依赖合作。(七)合作社管理松散、运行不规范。目前我市合作社运行规范、组织有效的较少,大部分合作社主要以争取项目资金为主,管理松散、运行不规范,组织带动农牧民的作用不明显,多数合作社名存实亡或名不符实,起不到联结龙头企业与农牧户的作用。(八)休闲农牧业发展形式单一,缺乏深度文化内涵和地方特色。休闲农牧业存在发展思路不清、融合发展不够、管理模式落后、文化内涵不深、效益不高的问题。下一步发展思路及工作建议针对我市农牧业产业化发展相对滞后的现状,下一步要紧紧围绕我市绒山羊、细毛羊、肉羊、生猪、肉牛、瓜果蔬菜等主导产业及小杂粮等特色产业,从三个层面提升我市农牧业产业化发展水平:一是切实加大产业发展政策及金融方面的鼓励扶持力度,做大做强主导特色产业;二是围绕主导特色产业,重点培育行业龙头企业,不断建立完善农企利益联结机制,通过龙头企业的发展带动整体行业发展及农牧民增收;三是学习借鉴区内外成熟经验,创建全市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立区域公用品牌市场化运作机制,整体提升全市农畜产品美誉度及市场竞争力,同时倒逼企业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及档次。(一)围绕主导产业,培育行业龙头,提升产业整体发展水平与档次。一是对于肉羊、肉牛、生猪、蔬菜瓜果等产业化发展相对滞后的产业,一方面通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外地龙头企业投资建设,同时加大政策资金扶持力度,努力打造年产值超亿元的农牧业产业链条,引导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向主产区、优势产区和产业园区集中;另一方面下大力气扭转龙头企业从事简单初级生产加工的不利局面,支持主产区大力发展农畜产品精深加工,提高农畜产品加工转化率,逐步形成初级加工、精深加工、综合加工“三位一体”的农畜产品加工体系。二是做好农畜产品仓储、冷链、流通、交易市场建设,满足农畜产品收储、保鲜、运输、交易需求。三是大力培育农牧业生产性服务主体,服务于农牧业生产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坚持市场为导向,着力培育、支持、引导服务主体发展,为农牧业生产性服务业有序发展创造良好条件。(二)加大政策资金扶持力度,提升产业发展动能。一是落实全市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建设意见及促进龙头企业与农牧民利益联结机制意见相关扶持政策;二是积极争取市政府、农业部、自治区农牧厅产业化项目资金支持,通过项目建设促进企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及技术改造升级;三是在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用好用足5亿元农牧业产业扶持基金,重点从绒山羊、细毛羊、肉牛、瓜果蔬菜、小杂粮等优势特色产业中筛选符合条件的企业,给予大力资金扶持,解决企业资金短缺的困扰。(三)实施品牌战略,创建区域公用品牌,提升全市优质农畜产品的知名度、美誉度。一是加大品牌宣传推介力度。通过各种渠道,大力宣传我市优秀企业及优质产品品牌。二是着力打造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按照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由点到面,由产品品牌、小地域品牌到区域公用品牌循序渐进,强产业根基与品牌创建同步推进的发展思路,以现有的7个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12个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阿尔巴斯绒山羊特色农畜产品优势区为基础,培育区域产业发展优势,扶持相关产业龙头企业发展壮大,打造企业产品品牌、“小而美”的小地域产品品牌,逐渐整合相关优势产业、优质产品、知名品牌,分年度逐步打造全市区域公用品牌。三是积极引导企业推进标准化生产,进行“三品一标”认证,在企业内部配备专业设备及专业人员,加强农畜产品质量安全内部管控,努力打造本行业、本企业质量过硬、深受消费者喜爱的拳头产品。四是出台补贴政策,鼓励企业积极参加各级各类农展会,探索电商平台、展示直销、零售体验店等绿色农畜产品展示、销售模式,拓宽销售渠道,把品牌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加快绿色农畜产品的输出。(四)完善龙头企业与农牧民利益联结机制,实现农企互惠双赢。不断完善龙头企业、合作社、农牧民之间产、加、销、资金、技术等多方位的利益联结模式,通过直接投资、参股经营、签订长期合同等方式,构建紧密联结机制。加快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努力提高农牧民的组织化程度,将发展农牧民合作社、扶持种养殖大户作为增加农牧民收入、创新农牧业生产经营机制、提高农牧民组织化程度的重要抓手。充分发挥农牧民合作社上联企业、下联农牧民的纽带作用,通过合作社积极发展“龙头企业+合作社+农牧民”的利益联结机制。加快发展产业化联合体,将联合体的建设、发展作为农企利益联结的重要抓手,利益联结的扶持措施重点向产业化联合体倾斜。梳理总结我市各地典型经验,主动开展全方位、立体式的新闻宣传,达到以点带面的效果。针对龙头企业或农牧户不履行订单合同的诚信问题,加快构建经营主体的诚信体系,对失信主体采取不再给予项目扶持、信贷担保等手段进行惩戒。(五)加强行业指导与服务,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从各行业主管部门来说,要充分发挥本行业、本部门职能职责,加强对企业发展的技术服务与行业管理,特别是在前期的行业发展规划、主导产业确立、产品定位、技术措施采用以及中期的质量管控、品牌创建、市场分析研判等方面加强服务与指导,帮助企业熟悉、掌握行业发展方向及相关政策,积极应对、规避市场风险,引导龙头企业在面对当前经济下行、企业运行困难的形势下,走出“调结构、压成本、抓创新、拓市场”的发展路子。从企业角度来说,要主动学习现代企业经营理念,适应时代发展需求,建立健全现代企业管理规章制度,逐步摆脱家族管理的发展模式,聘用职业经理人及专业技术人员,建立财务管理制度,主动适应市场需求,加强技术升级改造,堵漏洞、优流程、补短板,不断提升企业的创新研发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

忌也出走

调研报告|健全上海地产农产品长远发展机制

对于上海这样的特大型城市来说,上海地产农产品特别是绿叶菜市场平稳供应,对维系城市运行安全有着重大意义。今年新冠肺炎疫情以来,上海蔬菜产销出现阶段性市场波动,对菜农造成经济损失,对市民生活造成一定影响。疫情发生后,市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按照市政协党组《关于发挥政协职能作用助推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工作方案》部署要求,立即组织农业界及其所联系委员,开展相关调研。前往专业合作社实地考察,组织农科院研究人员与农户对接进行技术指导等,收集了相关资料并听取委员意见建议,形成了调研报告。本市绿叶菜等蔬菜生产现状上海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三农”工作,特别是高度关注并积极稳定作为重要民生的“菜篮子”工程。结合城市发展和蔬菜产销实际情况,实行市长、区长负责制,逐步形成了生产扶持、价格保险、安全监管、信息监测、考核奖励等常态化机制,不断促进蔬菜生产,提高市场流通能力,完善调控保障,确保安全生产和稳定供应,为城市安全运行提供了重要保障。委员们了解到,目前,上海各类蔬菜在田面积近40万亩,其中绿叶菜近18万亩:蔬菜年消费量在600万吨左右,其中客菜供应近350万吨:地产蔬菜中供应上海市场的数量稳定在250万吨左右,其中绿叶菜130万吨,约占地产蔬菜的50%左右。以上海市民喜欢的青菜为代表的绿叶菜主要依靠市郊生产,比重占整个蔬菜供应量的25%左右,绿叶菜的自给率稳定在85%左右。疫情发生后,市农业农村委快速启动应急响应,进行全面部署,积极保障绿叶菜等蔬菜供给满足市场需求,呈现出三大特点:一是提出保障目标。市农业农村委提出在未来一段时期,上海蔬菜生产要以“保证品种、保证面积、保证产量、保证质量”为总要求,做到生产稳定、供应稳定、价格基本平稳。提出强调压实“菜篮子区长责任制”,强化属地责任,鼓励利用闲置地、粮田种植蔬菜,保证全市蔬菜的生产和供应。二是加强政策引导。提出了3项措施:及时做好蔬菜采收,增强供给能力;抓紧蔬菜抢种补种,增强生产能力;加强蔬菜产销衔接,增强配送能力。要求加强技术指导,根据不同生产类型分类指导,合理选择种植品种,科学安排种植茬口,提高蔬菜种植效率,优先种足种好以青菜为主的大宗绿叶菜。三是政府搭台衔接。引导各区蔬菜基地与大型商超、生鲜电商协调对接,市农技中心针对当前蔬菜生产制定下发了技术指导意见,积极组织青菜等绿叶菜种子的调度工作。在短暂的供给波动后,大型商超地产农产品供应平稳,同时,各区的农业企业、农业合作社的电商平台快速建立,推进了地产农产品从“田头”到“餐桌”的无缝衔接。据统计,今年1月,本市在田蔬菜35.2万亩,其中在田绿叶菜面积17.8万亩;蔬菜播种面积6.5万亩,其中青菜等四大类绿叶菜播种面积2.7万亩;地产蔬菜上市量16.8万吨,其中绿叶菜上市量9.6万吨。2月以来,各涉农区已累计播种绿叶菜面积4万亩,全市在田蔬菜长势良好,全市地产绿叶菜日均上市量在3000吨左右,可以满足当前市场的需求。面临的主要问题一直以来,由于大力稳定种植面积,不断完善政策扶持,上海地产农产品产销工作取得了良好进展,但仍存在着一些潜在风险。主要包括:一是自然风险。例如,新冠疫情突如其来,对农业农村经济影响呈现全方位态势。又如近年来夏季极端高温天明显增多,梅雨季天数不断增加,破坏性台风明显增强,灾害性天气的频繁出现,给农业生产带来比较大的影响。二是市场风险。蔬菜是市场化程度比较高的品种,对市场变化十分敏感,过去几年出现的“豆你玩”“蒜你狠”“姜你军”等,都曾引起市场剧烈反应。三是质量安全风险。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绿叶菜等蔬菜质量品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农产品质量关系千家万户,安全事故影响社会面广。这些风险凸显了绿叶菜等地产农产品市场平稳供应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流通体系层级布局不尽合理。全市除了有中心批发市场、区域批发市场以外,还有几十个规模不等的批发市场,层级较多,分布凌乱,标准不一,统一信息平台难以建立。随着农产品网络销售的快速增长以及各种新型销售方式的出现,如何将分散在上海郊区的蔬菜以及来自埠外的客菜,迅速组配发送到全市数万个不同类型的零售网点,需要建设一批产品集成配送中心,并逐步取代现有零散、小型批发市场。按照市政府要求,中心城区住宅小区500米范围内必须有一家标准化菜市场,但由于用地、拆迁、资金等问题,至今尚未完全落实。应急扶持政策不够及时。疫情防控期间,各地实行严格的交通管制和防控人员流动,许多乡镇存在封村、封路的现象。各地实施的严格交通封锁对切断疫病传播有着重要作用,但也给农产品运输销售带来巨大挑战。“菜篮子”工程实施企业原料购不到、运不出,正常营业的餐馆和菜市场大幅减少,蔬菜批发量锐减,而部分电商也存在故意压低经营主体(供应商)田头交货价格的现象,一定程度上导致“市民买不到新鲜菜,农民卖不了新鲜菜”。“菜篮子”工程企业存在防疫投入大、员工加班费用高、上下游供应链受疫情影响不畅通等困难,经营压力大。设施装备科技水平仍需提高。目前蔬菜等农作物生产主体主要以大田开放式生产为主,机械化程度不高,虽然大量推广大棚种植,但农业生产的理念、技术、配套装备等创新不多。农产品一线生产和批发零售环节的冷鲜库缺口较大,且专业物流设施严重不足。蔬菜等农产品采收后储运设备缺乏,田头预冷冷库数量仍然较少,影响了保鲜,导致蔬菜等农产品商品化处理率较低。作为主要流通渠道的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依然只是简单农产品交易场所,设施简陋环境差,大多销售商主要依靠冰柜、冰块保鲜农产品。随着蔬菜等农产品生产的发展,各类附属农业设施用地的需求也越来越明显,由于受制于用地指标的限制,蔬菜基地等生产中的大量废弃物无法处置。金融保险服务针对性有待增强。菜贵伤民,菜贱伤农,给绿叶菜等蔬菜上“保险”成为维持菜价平稳供应的有力抓手,通过保险价格机制来协调绿叶菜等蔬菜均衡播种、生产和上市,可以起到重要作用,但在疫情等突发事件面前,目前仍然缺乏能有效保障经营主体合法权益的农业保险产品。疫情发生后新增保供融资周期太短,实效性有待研究。调研中,据已参与申请融资的经营主体反映,此次融资周期约为半年,而农产品一般生长周期较长,利润较少,即使现在开始抢种补种,在限定金额、限定规模的客观条件下,一年最多二至三茬,收获很难帮助经营主体实现增收。对策与建议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蔬菜等农产品的需求已经由简单的数量满足变为对质量、品种、安全性的全面满足。特别是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防疫事件、抵御突发灾害等应急情况,如何保障地产农产品特别是绿叶菜市场平稳供应,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应从建立健全本市地产农产品长远发展机制的战略高度出发,以提高产品质量、均衡市场供应为目标,进一步对标国际国内先进城市做法和经验,促进本市地产农产品生产和流通全面提升能级。加大市郊蔬菜产能。一是稳定蔬菜种植面积。要在坚持大市场大流通的同时,坚持“菜篮子”市长、区长负责制,实行最低保有量制度,落实各项生产补贴政策和考核奖励措施,稳定本地蔬菜生产面积和自给能力,特别是在自然灾害及恶劣天气发生时,大市场大流通受阻的情况下发挥应急保障功能。二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设施蔬菜的发展有利于协调蔬菜供应的淡季和旺季,有利于增强抵御灾害的能力,是保证均衡供应和价格稳定的重要手段。对蔬菜生产基地要积极借鉴美国、欧洲、以色列等先进国家设施农业技术,进一步改善绿叶蔬菜生产基地设施条件,增强蔬菜生产能力。三是合理调整生产结构。在品种结构上,根据消费者需求适当增加绿叶菜,在上市季节上,提高淡季蔬菜供应能力。设立绿叶蔬菜生产保障功能区,在供应淡季合理安排茬口,提高防灾抗险有效供给,在供应旺季优化品种结构,避开与季节性蔬菜常规品种集中上市。加强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一是建议建立国家一级市场。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在本市设立1-2个“上海市国家农产品一级市场”,承担发展农产品规模化的生产基地、物流配送、价格调控、检验检疫等功能,使其不仅成为现代农业的组织者和引领者,而且成为城市农产品消费安全的“守护神”。二是推动完善流通网络体系。继续培育以一级中心批发市场为核心、区域批发市场为骨干、专业性批发市场为补充的农副产品批发网络体系,完善以标准化菜市场、大型连锁超市为主体和以生鲜超市、智慧微菜场、社区菜店、网上菜市场、限时菜市场为补充的零售网络体系建设。三是推动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加强对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落实各相关部门推进冷链物流产业发展的联动机制。提高城市终端配送效率,推进本市全程冷链物流发展。促进农业科技支撑体系建设。一是发展绿色低碳农业。由于长期大量使用农药化肥,土壤结构遭到严重破坏,农业生产成本增加,各种有害物质通过农作物进入食物链危害人类健康。从大数据信息化入手,完善化肥农药面源污染控制动态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化肥农药信息化动态管理目标。二是加快布局智慧型农业生产体系。以高效精准为目标,以信息化和人工智能为标志,建立绿色精准农业核心技术,并与物联网技术相结合,在生产、加工、运输、储存、销售等环节实现智能化控制,发展新型农业经济。三是加快培养新型农业科技人才。尽快出台上海市“智能农业”发展规划,结合新农村建设,大力培养发展智能农业、都市农业新业态所需要的新型职业农民和农业科技人才。制定和完善应急政策措施。抗击疫情中,医疗为急,农业为重。当下春耕在即,春耕顺利与否直接影响农产品的供应保障。一是将农资列入“防疫期间重要物资”,建立农资物流应急“绿色通道”。优先保障农资车皮调配和运输计划审批,出台优惠的铁运补贴政策,对于检疫合格、符合安全条件的农资运输车辆予以优先放行。二是将农资生产企业纳入保障城市运行重点复工名单。产业部门明确农资企业作为优先复工的行业,加强与各地街镇、企业的沟通联系,全力支持符合防疫条件的生产企业复工。三是解决“菜篮子”工程企业实际困难。建议农业部门加强工作指导和支持,对于农业企业提升的用工成本按比例在农业专项扶持资金里提供资金补贴,稳定企业预期。对疫情期间“菜篮子”工程实施企业延长假期增加的人工工资给予一定程度补贴,减轻企业经营压力。健全市场化社会化服务。一是鼓励支持电商等新型零售业态发展。通过农产品电商平台做大做强,实现蔬菜等地产农产品的质量可追溯,开通地产农产品直通车,创新微信销售,推动地产农产品对接社区。二是完善金融服务保险。联手相关金融机构,丰富公共突发事件农业保险新品种,形成公共突发事件下自动启动的保供融资机制。重视农业和农产品生长的自然规律,延长融资周期,给予经营者充分、长效的生产保障周期。三是加强农业相关部门协同合作。加强农业与气象、水利和商务等部门的合作,构建蔬菜等地产农产品生产、流通、消费各个环节的数据信息监测、预警和发布体系。

鸡鸣狗吠

2020年中国县域农产品行业市场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 贫困地区农产品上行进一步发展

全国县域农产品网络零售额上升2018年全国县域农产品网络零售额总计2176.3亿元,占全国农产品网络零售额的94%。2019年,全国县域农产品网络零售额达2693.1亿元,同比增长28.5%,农产品电商市场进一步激活。从品类看,植物类农产品的网络零售额为2142.9亿元,占比79.6%;动物类农产品的网络零售为433.3亿元,占比16.1%;农资类产品的网络零售额为116.9亿元,占比4.3%。“头部”品牌电商市场占比较大从农产品品牌发展看,“头部”品牌电商市场占比较大,“尾部”农产品品牌呈现“种类多、流量少”特点。欧特欧监测数据显示,2019年,休闲食品中的“三只松鼠”全网销售第一,网络零售额占比为14.3%,消费者粘度较大;“百草味”“良品铺子”分列二、三位,全网零售额占比分别为6.9%和6.2%。在粮油调味中,“金龙鱼”“福临门”“鲁花”排名前三,老品牌仍然具有一定优势。在生鲜食品中,京东生鲜自有品牌——“京觅”市场份额最大,网络零售额占比为2.3%,“日日鲜”网络零售量占比最大,为4.5%。区域发展“头部集中、尾部多样化”从区域情况看,由于农产品的时效性、保鲜度等限制,电商企业会优先选择在网商聚集度高、物流配送体系完善的东部沿海区域集中发展。欧特欧监测数据显示,2019年,华东地区县域农产品网络零售额达1054.4亿元,占全国农产品零售总额的39.2%;华南地区的县域农产品网络零售额为631.0亿元,华北地区的县域农产品网络零售额为493.8亿元,分列二、三位,占比分别为23.4%和18.3%。从增长情况看,华北地区县域农产品网络零售额增速最快,较2018年增长了42.4%,华东地区、东北地区紧随其后;西南地区县域农产品网络零售量增速最快,同比增长率为52.2%。从省市情况看,县域农产品电商市场梯队层次明显,出现“长尾”分布。广东省、北京市、浙江省排名前三,农产品网络零售额分别为592.1亿元、361.6亿元和331.4亿元,占比依次为22%、13.4%和12.3%,合计占县域农产品网络零售总额的47.7%;大部分省份的县域农产品网络零售额占比不到1%。发达省市的电商产业链完善、网商聚集程度高、农产品销售能力强,能更好地组织对接原产地,其农产品网络零售市场占比较大,与电商基础设施薄弱、“尾部”梯队的省份逐渐拉开距离。零售额TOP100县域多集中于华东地区欧特欧监测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县域农产品网络零售前100名的零售总额为948.80亿元,占县域总额的35.23%。从区域分布看,TOP100中有60个县级地区集中在华东地区,农产品网络零售额占比达到25.39%;12个县分布在西南地区,农产品网络零售额占比为3.34%;8个在华中地区,农产品网络零售额占比为1.77%;8个在华南地区,农产品网络零售额占比为1.69%;6个在华北地区,农产品网络零售额占比为1.98%;4个在东北地区,农产品网络零售额占比为0.74%;2个在西北地区,农产品网络零售额占比为0.32%。从排名看,前十名中只有和林格尔县属于华北地区,其余9个县都集中在华东地区,可见,华东地区的农产品电商发展具有绝对领先优势;其中,杭州市萧山区、泉州市安溪区、宿迁市沐阳区排名前三,农产品网络零售额占县域农产品网络零售总额的4.71%、1.50%和1.44%。贫困地区农产品上行进一步发展电商平台的不断下沉,逐渐打通了贫困地区农产品上行通道,加速贫困地区的配套服务体系建设,深度挖掘与培育当地特色农产品产业,带动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欧特欧监测数据显示,2019年,832个贫困县农产品网络零售额总额为190.8亿元,同比增长23.9%。从农产品网络零售额看,排名前五的贫困县有4个属于西南地区,其中,泸州市古蔺县、拉萨市堆龙德庆区的农产品网络零售额分列一、二名,占比为5.5%、4.7%。从农产品品类看,各县的热销农产品多为当地的特色农产品,如泸州市古蔺县网络零售第一的农产品是白酒。更多数据请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农村电商市场前瞻预测与投资规划分析报告》,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园区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解决方案。

基哥们

研究报告:生鲜品成农产品网络零售第一品类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发布《中国农产品网络零售市场暨重点单品分析报告(2020)》,针对全国农产品网络零售市场进行分析,其中2019年生鲜产品网络零售额突破1094.9亿元,网络零售量同比增加78.4%,成为农产品网络零售市场第一大品类。报告显示,2019年全国农产品网络零售额达4168.6亿元,其中生鲜产品消费占比飞速上升,成为规模最大、增速最快的类目。生鲜产品各细分品类均显著增长,蔬菜、鲜肉、水果增速分别达109.3%、62.3%和44.5%,线上“菜篮子”“果盘子”供应成为新常态。“农产品电商供应链逐渐完善,让各类时令水果流通半径显著扩大。”报告认为,在这一过程中,农产品网络零售中逐渐涌现出一批“畅销、长销”的超级单品。《报告》分析,近年来苹果、柑橘、小龙虾、芒果等成为农产品网络零售增速最快的生鲜品类。其中,鲜食苹果零售量达1.4亿件,同比增长77.3%,鲜食柑橘零售量达1.6亿件,同比增长29.8%。值得注意的是,在农产品网络零售额占比分布中,以拼多多为代表的新电商平台,生鲜产品的消费占比超50%,新电商平台更加聚焦即时性生鲜消费需求,有效推动农产品网络零售品类结构的优化升级。此外,在柑橘、芒果、苹果等一系列零售量超1亿件及增速较快的“超级单品”中,新电商平台迅速崛起,零售量所占份额均为第一。“农村地区最初一公里物流基础条件改善,以及传统电商平台对农产品上行市场的持续推动,为农产品电商化奠定了良好基础。”报告认为,“超级单品”通过集约化、规模化供应显著降低农产品上行成本,而新电商平台的新技术、新模式应用,推动优势特色农产品网络零售的加速发展,成为催生超级单品的新引擎。新电商平台将分散化的长尾需求变成集中化的即时性消费,不断推动优势特色农产品网络化销售发展。长远来看,农产品电商化水平的持续提升,需要政府部门、电商平台、产地等多方协作,进一步把田间地头的土特产品改造成适合线上消费的商品。来源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孙云柯编辑:蔡文清流程编辑 吴越【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刀魂

关于服务现代农业发展的几点思考,此篇调研报告框架值得收藏

十九大报告中强调:“继续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现代农业是原始农业和传统农业长期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三农”工作的主旋律和总目标。当前我县正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如何在现有农业生产基础条件下,攻坚破难,不断改造传统农业,加速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综合实力,从而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加速推进新农村建设已成为当前XX农业及农村经济发展的重大课题和当务之急。结合我县实际,要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笔者认为当前应着力抓好以下几个问题。一、现代农业概述(一)现代农业的基本内涵现代农业是相对于传统农业而言,以现代理念为指导,以现代科学技术和物质装备为支撑,以现代经营形式和管理手段为抓手,贸工农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的多功能、可持续发展的产业体系。建设现代农业的总体思路是: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其总体目标是: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整体素质、综合效益和竞争力。(二)现代农业的主要特征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相比,有以下几个显著特征:一是形成一个新的产业群体。现代农业不再是传统的种养业,而是集种养、加工、流通及其他相关产业为一体的产业群体。二是具有多种功能。现代农业不仅能够提供高质量的物质产品、持续增加农民收入,而且具有生态保护、观光休闲、文化传承等多种功能。三是实现集约化经营。用现代要素替代传统要素,以资本和技术替代土地、水等稀缺资源,实现资本、技术、人力等资源高度集约,农业增长方式由粗放式经营转变为集约化经营。(三)发展现代农业的意义现代农业的建设过程,实际上就是改造传统农业、不断发展农村生产力的过程,这一过程的推进对于农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发展现代农业有利于突破传统农业主要从事初级农产品原料生产的局限,实现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生产。2、有利于突破传统农业封闭低效、自给半自给、大量经济活动人口(劳动力)从事粮食生产的局限,实现区域分工的合理化布局。3、有利于突破传统农业部门分割、管理交叉、服务落后的局限,实现按照市场经济体制和农村生产力发展要求,建立全方位的、权责一致、上下贯通的系统化管理和服务。4、有利于突破传统农业远离城市或城乡界限明显的局限,实现城乡生产要素合理流动组合、资源优势互补的城乡经济社会一元化发展。5、利于突破传统农业弱质产业、效率低下、农民贫困的局限,实现经济、社会与生态效益协调可持续发展。二、现代农业面临的问题及原因分析随着中央加大 “三农”投入、取消农业税和发放种粮补贴等一系列惠农强农政策的实施,农民收入不断增加,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肯定成绩的同时,通过调查研究,客观分析当前农业生产也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一)农业基础条件薄弱长期以来形成的耕地规模小,田块不规则,田间路状况差等,难以实现大型机械化生产。农村道路、水利等设施老化,损坏严重,修复困难,水渠变干渠等,薄弱的基础条件使农业在很大程度上还是“靠天收”。另外,长期以来重化肥轻农家肥的“卫生农业”和掠夺性生产的经营模式,使地力水平严重下降。  (二)农业发展效率低下  一方面,土地二轮承包时以人口为基数进行平均分配,各农户经营的土地零星、分散,一户三、五亩,散落七、八块。这种小规模分散经营具有相当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现代科技成果推广的成本高、收效小;组织化程度低、交易成本高、市场控制力差;生产专业化水平低、服务需求不足;农业自给率高、商品率较低,从而使农业的投入产出率偏低。另一方面,青壮年劳动力从农业领域的流失,老人、妇女和儿童成为农业生产的主力军,也造成了劳动效率低下。  (三)农业发展水平不高  一方面,耕地抛荒面积不断扩大,复种指数下降,农业生产总量不高。另一方面,从事农业生产的主力是老幼妇孺,他们综合素质相对较低,对新技术、新品种缺乏必要的接受和操作能力,生产技术主要靠言传身教,选择品种基本靠经验,导致农业结构相对单一,生产技术落后,农业效益得不到提升。据调查,我县农村主要劳动力受教育程度情况是小学占31%,初中占46%,高中占21%,文盲占2%,其中常年从事农业生产的90%为初中以下文化。种田能手、农村致富带头人不到全县总人数的1%。  (四)农业发展服务不优  农资销售缺乏有效监管,假种子、假化肥、假农药坑农害农事件时有发生;农资价格形成体系不健全,涉农补贴涨,农资跟着涨,农业生产成本近年来大幅上升。例如,近三年来,尿素年涨幅达59%,钾肥涨幅达96%,而粮食价格同期涨幅不到7%。农业科技服务体系不健全,基层农技服务机构由于资金、人力等制约,很难开展有效技术服务;针对农业的适用性新技术、新品种开发力度不够,推广力度不大。综上所述问题,现阶段我国农业的发展不快、发展不优原因,从表面看是由于资金、人力、物力投入不足引起的,但是深入分析,正是由于农业眼前低收益和长远保障作用之间的博弈,使农民无奈地做出了既“不种”也“不放”的选择,农业也因而陷入了总量提不高、效益上不去的尴尬境地。一方面,从眼前收益来说,农业生产的比较效益低,是农民最不情愿的选择。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产业收入差距的拉大,使农民对从事农业生产没有大的期许,他们不敢也不愿在农业上投入更多,因而生产要素从农业大量流失、农业发展内生动力不足,出现农业生产副业化趋势。如我县农村外出务工每年人均纯收入达1.2万元,而从事分散农业生产的,亩纯利润最多也就200元,这种差距使得大量农村劳动力转移到二三产业。另一方面,从长远利益来说,农业生产又是农民意识里最保险的选择。土地对于农民来说具有获得补偿权益和最后保障的功能,从目前情况看,主要是保障功能。他们将从事农业作为应对一切变数的最后保障,将保有对土地的权利视为一生的根本保证,因此宁愿少种,甚至不种,也不愿意将土地交给别人经营,根深蒂固的种粮保吃饭观念,使农村的土地流转异常艰难,农业的规模效益也难以显现。三、发展现代农业的几点建议针对我们现阶段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发展现代农业,必须把解放农民的思想意识和农民的长期利益、眼前利益结合起来,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规模化、机械化和科技化,促进农业大发展,实现农村大繁荣。(一)要革新思想,树立现代农业的新观念传统落后的小农思想意识是阻碍现代农业发展的毒瘤,要发展现代农业,首先要破除一系列旧的传统观念,树立全新的农业发展观。一要破除传统农业的旧观念,树立现代农业的新观念。二要破除农业就是满足生活需要的旧观念,树立现代农业多功能的新观念。三要破除抓农业抓不出现代化的旧观念,树立发展现代农业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必然选择的新观念。四要破除发展现代农业属于农业部门和基层工作的旧观念,树立发展现代农业是全党任务的新观念。(二)发展特色农业,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必须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和特色优势,大力发展特色农业、节水农业、设施农业、精准农业、生态农业、循环农业、品牌农业、休闲观光农业等,尽快占领现代农业建设的重要制高点,同时制定出台切合我县实际的中长期战略规划,走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今后我县应依托本地自然资源优势和区域优势,重点发展草莓、银杏树、杞柳、日光温室蔬菜、设施养殖、生态养殖等区域特色优势产业,加快特色种养基地建设,促进农业规模经营,建设优势特色农业带,以推进全县现代农业产业化。(三)加强基础建设,推进农业机械化的普及  农业机械化是节省劳动力,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增强克服自然灾害能力,发展农业生产力的根本途径。提高农业机械化程度,一要积极推进土地开发整理、标准农田建设和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建设,改变现有的田地条块分割的耕作模式。二要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灌排条件,改善田间道路,做到田成块、树成行、渠成网、旱能灌、涝能排,不断提高农业抗灾能力,创造适合农业机械操作的硬件环境,加快现代农业发展。三要加强农业机械的开发和推广力度,在研发、生产更多维修便捷、经济实用的中小型农业机械的同时,加大对农机具的购置补贴,提高农机普及率。 (四)依靠科技创新,加速现代农业发展要建设现代农业,并实现其跨越式发展,就必须改变发展思路,创新发展理念,改革运行机制,创新发展方式,彻底打破旧的管理体制和发展模式,推陈出新,以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一要建立农业科技投入体制,深化农业科研体制改革,加大农业科研投入,不断增加农业科技产品的有效供给。二要加强农民的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增强农民就业创业能力。三要健全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完善农业推广运行机制,推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四要积极鼓励科研单位、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大户、科技示范户和农民技术员创办服务实体,建立多元化的农业科技实践体和推广体。

南荣珠曰

省人大常委会有关调研报告显示:甘肃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势头良好

新甘肃客户端兰州讯(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尤婷婷)日前公布的《省人大常委会调研组关于全省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显示,近年来,全省各级政府坚持把发展特色农业产业作为决战脱贫攻坚和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注重宏观引导,强化政策扶持,加大资金投入,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势头良好、成效比较明显。甘肃坚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着力打造“一带五区”特色农业生产布局,肉牛、肉羊、高原夏菜、优质苹果、马铃薯、中药材等特色农业产业加快发展。目前全省特色优势农产品基地面积达到3100多万亩,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2393个,有10个“甘味”农产品入选2019年中国农业品牌。礼县建成国家级大黄原产地保护示范区,榆中县已成为全国高原夏菜集散中心和价格形成中心。(资料图)全省家庭承包耕地流转面积1330万亩,规模化经营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比重接近30%,规模化生猪存栏占比接近70%,规模化家禽存栏占比接近80%。探索推广了“蓝天模式”“中盛模式”“庄浪模式”等一批典型模式,启动了农民专业合作社能力提升工程。目前全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到2868个,家庭农场近1万个,农民专业合作社10万个。敦煌种业、金源种业被评为中国种业信用骨干企业,会宁县应发马铃薯专业合作社等5个合作社入围全国百强农民专业合作社。截至今年5月底,全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提高到54%,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5%以上,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6%。创建了宁县、临洮县、安定区3个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全省现代农业示范园区达到360个。设施农业、戈壁生态农业等加快推广,张掖海升集团20万平方米玻璃温室亩均收入达80万元。组建科技创新联盟,正在全力打造“平凉红牛”“河西肉牛”自主肉牛品牌。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尤婷婷 摄2019年,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9629元,比上年增长9.4%。其中家庭经营净收入4322元,占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44.9%,比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全省依靠发展产业脱贫的人口占当年脱贫总人口的71%。陇南市武都区发展花椒100万亩,总产值42亿元以上。庆阳肉羊产业扶贫模式入选2019年全国扶贫先进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