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宁波开启新一轮职称改革 破“唯学历”“唯论文”怪状吕澂

宁波开启新一轮职称改革 破“唯学历”“唯论文”怪状

图为发布会现场 李佳赟 摄中新网宁波7月18日电(记者 李佳赟)7月18日,记者从浙江宁波《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近日宁波正式施行该《实施意见》,将逐步打破户籍、身份、档案、地域、人事关系等制约,并开通特殊人才“绿色通道”,学历、论文等将不再成为职称申报中的“一票否决”项。当前,各大城市的“人才大战”激战正酣,面对人才流动日益频繁的实际,宁波市人力社保局副局长徐承志表示,《实施意见》着力破除户籍、地域、身份等制约,将重点拓展3个方面。“一是明确对档案不在宁波、但在宁波工作并由现工作单位缴纳社保一年以上的人员,可在宁波申报;二是明确企业总部在宁波,派驻或任命到外地分支机构,在外地缴纳社保的人员,可在宁波申报;三是明确符合一定条件的高技能人才可以申报。”徐承志说。除了“扩容”申报渠道,《实施意见》还积极调整标准,破除“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等职称领域之“怪现象”。徐承志表示:“在职称评价标准具体内容的条件选取设定方面,明确减少学历、资历、外语、计算机、论文等硬限制条件,避免‘一票否决’,更加注重考核专业技术人才履行岗位职责的工作绩效、创新成果。对优秀人才开通‘绿色通道’,取得重大原创性研究突破等标志性成果的人才可‘一票决定’。”同样,在职称评价标准量化体系的分值权重确定方面,《实施意见》明确将申报条件和评价标准由定性评价标准为主逐步转变为评价全面、考核刚性、科学合理的量化指标体系,确定学历、资历等共性基础指标的分值权重,提高技术创新、成果转化、技术推广、标准制定、代表作品、教学科研成果等成果业绩的分值权重。“对取得的职业资格,可由用人单位按照中央和省明确的对应关系和对应目录直接聘任专业技术职务,也可作为申报高一级职称的任职资历。”徐承志补充道。由此可见,今后宁波职称评审将越来越看重专业技术人员的实际工作能力、工作业绩和工作成果,学历、资历、论文等将不再作为职称申报中的“一票否决”项,“全优生”可以参加职称评选,符合条件的“特长生”也将越来越多。但随着职称评选的简政放权和逐步社会化,公正性的“天平”将如何守护?对此,徐承志回应道,《实施意见》针对性提出了职称主管部门将对各评审机构的评审质量进行评估检查、加快推进宁波统一职称评审专家库建设等举措,特别提出要建立宁波职称评审复审工作机制,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实行“双随机、一公开”,随机抽取检查人员和检查对象、及时公开查处结果。“我们会加强对自主评审工作的监管,定期对各职称评委会有关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考核评估,超出评审范围的评审结果一律无效;对不能正确行使评审权、不能确保评审质量的,将暂停自主评审工作直至收回评审权。”徐承志说。(完)

德在乎天

浙江省基础教育精准教学研究院揭牌成立

2018-02-01 13:18 | 浙江新闻客户端 | 记者 严粒粒为切实利用人工智能助推浙江教育信息化发展,在省教育厅教研室与科大讯飞1月31日举行的战略合作签约仪式上,浙江省基础教育精准教学研究院揭牌成立。该院将重点进行基于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精准教学、精准学习以及精准教研等方面研究。 以信息化引领教育现代化,是信息时代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由之路,是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推动教育改革的有力抓手和有效手段。近年来,浙江教育现代化成果显著。据教育部科技司发布的《中国教育信息化发展报告(2016)(基础教育)》显示,浙江基础教育信息化综合指数居全国之首,已步入应用融合阶段。“十三五”期间,浙江教育将“率先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省”。根据协议,省教育厅教研室与科大讯飞将建立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通过战略合作,促进人工智能技术在基础教育研究领域的全面应用,构建适合基础教育发展需要的新型教育产品和技术创新体系,共同推进浙江省基础教育教研转型,助推浙江提前实现教育现代化。

罗西塔

17个教育部课改实验区,启动第二轮数字教材创新应用培训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积极推进“互联网+教育”发展,促进实验区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推进课程与教学变革,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课程教材研究所面向实验区启动“中小学数字教材实践研究”项目。运城王府学校培训现场继8月中旬第一轮面向数学学科教师组织的数字教材培训之后,10月19日至22日,第二轮面向语文和英语学科教师的数字教材培训,在17个培训基地举办。这些培训基地包括二七一教育实验基地、浙江宁波实验区、王府教育集团、珠海实验区、重庆江津实验区、贵州六盘水、山东临沂实验区、常州市实验区、碧桂园教育实验基地、重庆南岸实验区、郑州高新实验区、江苏徐州实验区、嘉汇实验区、广州南沙实验区、重庆南川实验区、成都锦江实验区、成都都江堰实验区。全国各地近5000名语文和英语学科的骨干教师接受了培训。重庆江津实验区培训现场本次培训,以中教云数字课程教材云平台为依托,旨在促进实验区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推进课程与教学变革,提升教师信息化素养,提高教师教学质量。中教云数字课程教育云平台的培训讲师,组成6个培训组,分赴各地组织地方教师参加数字教材培训,为了扩大培训规模,本次培训采取“线下+线上”模式,同步展开。实验区“互联网+教育”建设深入实施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课程教材研究所带队教师在培训会启动仪式上致辞。数字教材是教材的存在和表现之一,正在改变着课程教材内容的呈现方式,正在改变着教师的课堂教学方式,正在改变着学生的学习路径,也正在改变着传统教学的生态系统。随着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数字教材已成为教材发展的必然趋势。今年7月,课程教材中心、研究所协同中教云数字课程教材云平台,启动了“中小学数字教材实践研究”项目;8月25-30日,举办了该项目数学学科教师培训;10月12-13日,举办了各实验区和六盘水市中小学语文和英语学科教研员培训,藉此将优秀的教研员作为培训者纳入到培训团队中来,一方面加强教研员数字教材实践能力建设,另一方面积极发挥教研员专业引领、示范与研究作用,为今后实验区数字教材项目的有效实施提供专业支撑。从此前参训教师接受培训的效果来看,教师对数字课程教材云平台功能的了解,教材、教案及教学流程等掌握较好,教师对培训总体评价的满意度为97.64%,达到了培训预期目标;专项培训大大提升了教师的信息化素养,教师们对今后在教学中使用数字教材也表达了较强的意愿。带队教师指出,希望通过第二轮数字教材培训,实验区各项目学校、各位老师、教研员以及教学管理人员,能够充分发挥实验区先行实验、典型示范引领的作用,扎根中小学的课堂教学,积极探索数学数字教材实践应用的本土经验,为我国中小学数字教材建设探索新路、创造经验。助力教师提升信息化素养,加速课堂变革来自中教云的培训讲师,就中教云数字课程教育云平台的基本功能、基础应用、数字教材、数字资源的调度和运用技巧等内容进行了示范讲授、实践操作,并组织参训教师进行了小组讨论与集体分享。二七一教育基地培训现场为有效激发教师在合作学习、参与探究中的热情,增强教师的体验感,中教云培训讲师在培训过程中采取了“边讲边练、学用结合”的方式,设置了操作演练环节。培训讲师们要求参训教师以小组为单位,运用数字课程教材云平台的数字教材及数字资源,进行教案的编写实操与分享讨论。实验区教研员带头分享课例,在教研员的示范带领下,各位参训教师也纷纷分享了自己的教学经验及相关课题的研究成果,并进行了热烈讨论。教研员分享课例参加本次培训的骨干教师表示,中教云数字课程教材云平台与时俱进,平台提供的丰富图片、音频、视频、动画、微课资源,不仅丰富了课堂的呈现形式,增加了教学的趣味性,也开阔了教师和学生的视野,为教育教学“打开了新境界”;尤其是针对于语文、英语两个多文字型的学科,情景配音、课前背景动画等视听互动形式,丰富了学生获取学习内容的路径,有助于学生形象化思维的提升,无疑可以帮助学生更加轻松高效地学习,“真的是太棒了”!

不知太初

寒假前后校园疫情防控怎么做?宁波市教育局最新通知来了

为科学精准做好冬春季和寒假期间疫情防控工作,全面落实全市教育系统“外防输入、内防反弹”防控策略,努力实现疫情防控工作“四个确保一个力争”总目标,根据中央、省、市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关于疫情防控工作全面紧起来严起来要求,昨日,宁波市教育局就做好寒假前后校园疫情防控工作发出通知:全系统做好疫情防控宣传引导教育积极鼓励师生在(留)甬过节。各地各校要强化认识、提高站位,坚决贯彻落实省市疫情防控各项政策规定,严格落实师生“尽量不出市,出市要请假”要求,确需离甬出行的,须向所在学校报告,经批准后方可出行。在甬的外国留学生和外籍教师原则上留校或留甬,力争做到“应留尽留”。各学校要仔细排摸家在中高风险地区的学生情况,点对点进行引导,引导学生原则上在(留)甬过年过寒假。要通过告家长书,给师生、家长的一封信,组织视频家长会等方式,让在(留)甬过年成为广大师生及其家庭的自觉行为。切实加强师生出行安全教育。各地各校要全面排摸师生出行计划,扎实开展出行安全教育,引导师生合理安排行程,避免前往中、高风险地区。教育引导师生加强寒假离校返乡途中防护,随身携带足量口罩、速干手消毒剂、一次性手套等必要防疫物品,全程佩戴口罩,在公共交通工具上尽量减少与其他人员交流,与同乘者尽量保持距离。教育引导师生做好个人防护。各地各校要教育引导师生养成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保持“一米线”、不扎堆、少聚集、分餐制、用公筷公勺等良好卫生习惯,尽量减少聚餐聚会活动和前往封闭场所。寒假期间要及时向学生、家长发送风险提示或安全预警,指导家长在做好健康监测、疫情防控前提下,配合做好居家学习、心理健康教育、体育锻炼和思想品德教育等工作,实现家校共育、协同成长。充分发挥党员干部模范带头作用。学校干部和党员教师要带头落实个人防护责任,模范遵守防疫行为规定,配合学校和居住地做好防疫工作。各级各类学校要严格落实请示报告制度,严格管理在编在职人员休假外出活动。学校领导和党员教师要带头做到在(留)甬过年,落实非必要不出市、未经批准不出市要求。全体教职员工取消非公务出境活动。全方位做好寒假校园疫情防控全面落实校园各项防控制度。各地各校要成立单位领导领衔的校园防疫工作专班,切实履行疫情防控主体责任。按“非必要不进入”的原则,加强校外人员进入校园的管理,守牢校园各类“大门”“小门”,严格实行身份核验、访客登记和亮码、测温、戴口罩等防疫规定。抓实校园及师生公寓相对封闭管理,留校师生执行晨午晚检和请销假制度,做好因病缺课缺勤病因追查登记等工作。如有异常情况及时上报市教育局。寒假期间各地要加强对校外培训机构防疫工作指导与督查,要求培训机构重点监测所聘教师的健康状况,做到留痕管理。严格控制校内聚集性活动。根据“非必要不举办”原则,严格控制校内聚集性会议活动,原则上取消集体团拜、慰问、联欢等活动,坚决压减各类校内体育比赛活动、聚集性文娱活动,确需举办的,须严格履行报批手续。创新慰问老同志形式与方法。50人以上聚集性会议活动应当制定防控方案和应急处置预案,提倡采取视频形式举行各类会议活动。重点落实“人物并防”机制。要加强对进入校园的各类物资,特别是进口物资、冷链物资的检查和消毒工作,建立学校食堂冷链食品的集中监管、统一消毒机制,没有“溯源码”的冷链食品绝不允许进学校食堂。对进入校园的其他物资,要做到源头可控、全程可溯、有据可查、闭环管理。加强内地西藏新疆班管理工作。寒假期间内地班学生实行封闭管理,原则上内地班学生不离校返乡;因特殊情况确需离开学校所在地的,须经省市教育部门和西藏新疆教育部门同意。原则上不允许学生家长(亲属)到校探访;因特殊需要确需探访的,须经办班学校同意并严格落实当地疫情防控要求。努力优化留校师生的服务保障。留校师生较多的在甬高校和有内地班的高中学校,要尽可能提供丰富多样的菜品服务,满足留校师生的多样化饮食需求,及时做好学校供电供气和师生防冻保暖保障工作。鼓励学校通过增加伙食补贴、生活和困难补助等形式,增强学生留校吸引力。各高校对有意愿留校的学生必须“愿留尽留”。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各校党群组织要积极开展留校师生走访慰问和上门服务,关心关爱师生身心健康,努力让留校师生安心、舒心、暖心。高效处置校内突发疫情。各地各校要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源头查控+硬核隔离+精密智控”工作机制。落实寒假期间24小时应急值守制度,执行“日报告”“零报告”制度。对防疫应急预案要进行常态化演练,完善应急处置预案和应急协调联动机制。如遇突发疫情必须第一时间上报情况、第一时间启动预案、第一时间落实措施,做到发现一起、就地扑灭一起,努力做到疫情不发生、不耽搁、不传播。全流程做好放假、开学准备精密制定错时错峰离校方案。寒假前在甬高校要妥善做好学生离校工作,坚持错时、错峰原则,有序安排学生离校。要“一人一档”制定离校学生信息台账,逐人发放离校通知,确保离校学生底数清、返家行程可追踪、家校协同有反馈。实时掌握师生健康状况。开学前各校须实施健康监测和报告制度,全面排摸每一位师生寒假期间尤其是开学前14天的健康状况和行动轨迹,掌握红黄绿码状况。开学时,对从中高风险地区回来的师生,要核验近3天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或包含核酸检测阴性信息的“健康码”绿码。对无法提供相关证明或信息的,要立即引导其到综合服务点等指定场所接受核酸检测。对结果为阴性者实施7天日常健康监测,期满再进行一次核酸检测。对其他地区返甬师生的防控要求,按属地疾控部门有关规定执行。对入境人员实行“14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7天居家健康观察+7天日常健康监测”。居家健康观察期间原则上不得外出参加各类活动。不符合进入校园要求的人员要坚决阻拦在校门之外。科学制定春季开学方案。各在甬高校要根据教育行政部门统一部署,在继续落实“错区域、错层次、错时、错峰”返校原则基础上,精密制定春季开学返校工作方案。开学前做好教室、实验室、图书馆、食堂、宿舍等重点区域、重点场所的病毒消杀和通风工作。要备足备齐消毒剂、口罩等防疫物资。开学时要细化流程管理,优化师生服务,尽快进入常态化防疫与教学阶段。提前谋划线上教学方案。要以工作的确定性应对疫情的不确定性,深入总结2020年线上教学经验,加强在线教学有效性研究,优化课程内容与授课方式,提早准备线上教学的工作方案与教育资源。教育技术部门要及时做好网络运行条件建设,加强对学校的技术指导和教学支撑。积极协调形成防疫合力。各地各学校要在属地政府领导下,发挥校园防疫工作专班作用,进一步明确四方责任(属地、部门、单位和个人责任)。要加强与卫生健康、疾控、公安、网信管理、市场监管等部门的联系,形成各部门各司其职、互相协调的工作机制,形成防疫合力。编辑:成良田

夺命屋

宁波推动第二批主题教育取得实效

不到一周时间,我市各区县(市)机关及其直属单位、开发园区、高校、镇乡(街道),包括村(社区)在内均完成了动员部署,广大党组织、党员纷纷表示要以实际行动确保“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取得预期效果、交出满分答卷。据悉,第二批主题教育主要在高校、市以下单位及其他基层组织中开展。高校承担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区县(市)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关键层级,在这些领域和层级开展主题教育事关根本、关乎长远,十分重要。12日下午,慈溪四套班子成员赴中共浙东区委成立处旧址开展“初心之旅”,聆听浙东敌后抗日根据地的风雨历史,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进一步感悟党员干部的初心和使命。在深入挖掘、保护和利用红色资源基础上,当地结合主题党日、党员“政治生日”等载体,组织党员群众赴示范基地开展瞻仰史迹、缅怀先烈、现场教学等互动体验,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悟初心、守初心、践初心。在海曙,区委常委会带头开展“周一晨学”,集中专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区委常委会全体成员及区人大、政协主要负责人参加,并结合自身工作先后交流发言。在区委常委会的示范引领下,区属各单位党(工)委(党组)立即行动起来,创设一批具有特色的载体和举措,切实把学习教育工作贯穿主题教育全过程,把学习成效体现到增强党性、提高能力、改进工作、推动工作上来。镇海第一时间在主题教育简报中设置“‘守初心、担使命’大家谈”和“学习熊澎桥同志先进事迹,争当新时代担当作为好干部”两个专栏,刊登优秀学习体会及调研文章,同时落实熊澎桥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暨主题教育专题党课的准备工作,成立专题党课宣讲组,陆续深入村社和机关单位专题宣讲,挖掘好身边的典型,用典型的先进事迹感染人。学要学得有深度,做要做得有力度。在促进学习教育入脑入心的同时,第二批单位陆续围绕调查研究、检视问题、整改落实等内容,争取主题教育覆盖所有党员,并对开展主题教育消极对待、敷衍应付的严肃批评,对走形变样、问题严重的给予组织处理。根据区委统一部署,奉化各镇(街道)、部门党组织认真对照党章党规,依托“干部作风大整治”等工作载体,找准差距、补齐短板、狠抓落实,坚持“学、查、改”一体、同向发力,力求高起点开局、高质量推进主题教育活动。其中,区综合执法局针对媒体曝光的小区生活垃圾混收混运等问题,开展城市顽疾整治“百日攻坚”行动,累计整改各类城市乱象问题18785个。东钱湖管委会党委班子成员从分管领域、结对项目和重点任务中确定1项重点工程(项目)进行破难攻坚,围绕“三好四型”湖区建设,重点解决“动能不足”“环境不优”“合力不强”“基础不牢”等突出问题,开展百日攻坚行动,狠抓治水拆违全域整治,深入推进招大引强、基层建设、环境整治、信访积案化解等工作,落实限期销号办结,力争高质量完成年度重点工作任务。(记者黄合)

生于陵屯

阿里云助力宁波市教育局“甬上云校”为百万学生提供网络公益课程

突如其来的新冠病毒肺炎疫情,让全国的师生正在经历着一个非常特殊的寒假。疫情当下,教育部明确要求2020年春季延期开学,并且鼓励利用互联网和信息化教育资源确保学生“停课不停学”。虽然远离一线战场,各地教育部门和学校也迅速进入备战状态,与科技公司联手打造“空中课堂”确保广大学生的学习进度。随之而来的“线上潮”打了很多在线教育平台一个措手不及。宁波教育“甬上云校”借助阿里云来应对访问量激增,保障系统的平稳运行。“‘甬上云校’能扛住日百万人次的观看、200T的高并发流量,背后的阿里云的资源弹性扩容、大规模分布式加速网络和专业的视频技术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这让我们师生的互动课堂效果有了保障。”宁波教育局装备电教中心主任夏宏祥如此说道。“甬上云校”学习不掉线、成长不断电为了让孩子们在家充电,宁波教育“甬上云校”从2月10日起新推千余节网络公益课程,也受到了各地学生的关注和访问,除宁波、杭州、衢州、台州、绍兴、丽水等浙江省内地市外,安徽、江西、河南、贵州等省也有大量的用户在观看“甬上云校”课程,这些异地用户数量在总用户量中占比约20%。慈吉中学林亚南老师说:“线上教学活动无疑是能突破时空限制、打破学校壁垒的有效方式,尤其是在现在这种特殊时期,能帮助学生足不出户学习知识,值得多探索、多尝试。”据了解,从1月31日起至2月19日中午12点,“甬上云校”累计浏览量已突破2500万次,独立访客超过480万人,总流量达1200T,相当于300万节课程已经被浏览。阿里云全力保障“甬上云校”在线平稳运行起初,“甬上云校”经历了一番“爱的洗礼”,在2月10日网络线上开学首日,超过预期十多倍的突发流量涌入,对系统造成了极大压力,短时间内平台网页无法打开,视频无法播放,咨询和投诉满天飞。“甬上云校”技术团队迅速进行问题定位与排查,阿里云也积极响应,成立专项小组进行基础设施资源扩容、策略优化与线上保障。最终经过双方一系列的配合优化,“甬上云校”扛过了流量压力,运行流畅。在线教育业务场景中,涉及到大量的视频数据和实时交互,一旦用户批量涌入,跨地域访问和互联互通所带来的计算量急剧增大,打破系统瓶颈、业务面临体验降级会是迟早的事情。“甬上云校”很庆幸自己在这次“大考”来临之前,就已经完成了全站上云。阿里云按需伸缩、即开即用的计算资源,帮助“甬上云校”更便捷、更灵活地应对业务挑战,原来需要数日甚至更长时间的扩容配置及部署工作,只需要几分钟即可交付。同时,云上全自动化运维的优势也可以降低“甬上云校”的开发和运维成本,使其专注于教育资源的开发和运营维护。“因为疫情原因,我们加推了很多优质的教育资源。2月10日线上开学首日,整个平台数个直播课堂同时进行,单场课又要承载上万名学生在线观看,加上录播课的播放,在线用户峰值已经超过了60万。这在传统教育模式下,是不可以想象的,这就是云计算给教育行业带来的创新和红利。” 宁波教育局装备电教中心主任夏宏祥表示。基于视频云打造最佳互动课堂体验在线互动课堂具有大带宽、长链路传输、广覆盖的业务特点,同时因为教学的实时性和互动性,其对于网络的低延时和抗抖动能力要求也比较高。假设位于宁波的老师在给遍布全国各地的学生讲课,一旦中间网络发生抖动,学生提的问题老师没有及时回答,学生的积极性也会下降,授课效果必然会大打折扣。为了确保直播体验,“甬上云校”启用了阿里云视频直播产品。基于中国大陆节点数最多的云CDN、全网130Tbps带宽输出能力和40Gbps+单节点带宽,阿里云为“甬上云校”提供多直播中心部署和就近的优质节点接入,实现优质、高效、稳定的内容分发网络,解决用户访问量大、网点分布不均、跨运营商等问题,确保用户访问的低时延和低卡顿率,避免出现音画不同步、互动差、卡顿、花屏、断线等情况影响体验。除了直播,“甬上云校”上也有很多优质的录播课资源,这些点播视频的转码是由阿里云视频点播产品完成的。它可以全面覆盖主流文件格式以及从流畅到超清码率,以经济和高可扩展的转换方式将多媒体数据转码成可全平台播放的格式。依托阿里云提供的视频直播和点播等云服务,“甬上云校”最终实现了稳定、流畅的视频交互通信,整体网络延时低至毫秒级,完课率提升15%以上。本次疫情也无疑加速了教育行业线下到线上的转型。而在“逆行而上”的在线教育业内,使用云计算支撑业务的发展,早已经成为共识。借助先进的计算、网络和视频技术的部署,平台不需要为流量而担忧、不需要费力进行IT管理和运维,不需要为底层音视频通信技术以及海量视频的处理操心,在线教学系统运行也更加平稳、流畅、灵活和高效。平台也可以将重心更多的放在教学应用与管理之上,专注探索教育行业的创新与发展。据了解,阿里云视频云已经提前做好了资源扩容和运维保障,陆续支援了浙江、湖北、河南等多地“空中课堂”的搭建,为各地“停课不停学”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后盾。我们也期待科技力量能为全民抗疫提供更多的便利和服务。

夫子弗受

甬江实验室构想显露端倪 宁波已经具备各项基础条件

2019-04-02 08:05 | 中国宁波网作为甬江科创大走廊的重要支撑,甬江实验室的建设在今年市两会上被频频提及。记者注意到,3月31日召开的一场研讨会上,甬江实验室构想显露端倪。当天,中科院宁波材料所组织召开了海洋新材料与应用甬江实验室建设方案研讨会,来了30多位海洋工程与装备和海洋材料领域顶级专家,包括上海交通大学丁文江院士、中科院青岛海洋研究所侯保荣院士、国家海洋局第二研究所李家彪院士、航天703所李仲平院士、宝钢股份中央研究院毛新平院士、中科院宁波材料所薛群基院士。中科院海洋新材料与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王立平研究员介绍海洋新材料与应用甬江实验室的建设设想。对于宁波要建海洋新材料与应用甬江实验室,专家们这么看——符合“海洋强国”、“一带一路”倡议、“军民融合发展”等国家战略,可以深度支撑浙江省、宁波市在海洋强省、海洋强市的重大部署。推进海洋新材料体系构建和海洋材料表面与界面学科建设,为解决海洋工程装备高端材料“卡脖子”问题提供支撑。而且一致认为,宁波已经具备了建设海洋新材料与应用甬江实验室的各项基础条件。依托宁波材料所的中科院海洋新材料与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在方向定位、平台建设、人才队伍、项目争取、工程应用方面已经取得诸多成果,填补了国家在海洋新材料体系和学科方向上的欠缺,满足了重大工程应用需求并产生了重要影响力。对打造海洋新材料与应用甬江实验室的构想,专家组给予肯定并表示,该实验室具有引领海洋新材料发展方向的潜质,有望成为跨单元/跨领域协同创新的先进实验室。事实上,“甬江实验室”并不只是一个实验室,是一个实验室“群”概念。根据国家在重大创新平台和重大研发计划的部署行动,宁波结合产业发展需求和实情提出,布局建设海洋新材料与应用、先进高分子材料、先进合金材料等甬江实验室,争创国家重点实验室。到2020年,争创2-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市人大代表、宁波诺丁汉大学副校长崔平则认为,包括甬江实验室在内的甬江科创大走廊建设是一项栽树工程,要“眼光要长远,干要干到底!”她深有感触地提出了三个“一定”——一定要有长远眼光,革新思维;一定要认识统一,人财物高度统筹;一定要有一张蓝图绘到底的坚持精神。(原标题:甬江实验室构想显露端倪 宁波已经具备各项基础条件 原作者 张璟璟 金鹭 王雪珍 王虎羽)

街霸

我国公布“双一流”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 宁波大学入选

央广网宁波9月21日消息(记者曹美丽 通讯员王湖清)9月21日,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印发《关于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通知》,根据公布的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简称“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宁波大学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宁波大学于1986年由世界船王包玉刚先生捐资创立,邓小平同志题写校名。建校之初,由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北京大学、原杭州大学五校对口援建,高起点办学。学校在创建和发展过程中得到了众多海内外“宁波帮”和“帮宁波”人士的鼎力襄助。2011年国家海洋局与宁波市共建宁波大学,2012年成为教育部、浙江省、宁波市共建高校,2015年入选浙江省首批重点建设高校。近年来,学校实现了国家科技三大奖、国家教学成果奖一等奖的全面突破,办学实力水平快速提升,办学空间制约得到有效破解,为建设世界一流学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近年来,为服务国家“海洋强国”、“一带一路”倡议和浙江省、宁波市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宁波大学以力学为基础,选取具有比较优势的水产、信息与通信工程,组建“海洋生物技术与海洋工程”学科群,聚焦“海洋力学与近海环境工程”、“海洋工程结构与装备”、“海洋生物资源增养殖与高值化利用”、“海洋信息通信”四大应用领域,以打造世界一流的涉海学科群、培养一流的涉海人才为目标,带动学校整体发展,加快实现从教学研究型大学向研究型大学转型。按照教育部的要求,宁波大学制定了《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建设方案》,方案经过专家论证、主管部门审核、双一流”建设专家委员会审议咨询等环节,顺利编制完成。根据方案设定的目标,到2020年,宁波大学力学学科的爆炸与冲击动力学领域将进入世界一流行列;水产学科进入国内一流前列,海水增养殖领域进入世界一流行列;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进入国内一流行列,近海无线通信器件和模块领域进入世界一流行列。通过学科群建设,学校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基本建立;建成一批高端研究平台;集聚一批高水平领军人才和学科团队,产生若干有显著影响的研究成果。同时,通过学科群建设,带动机械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等学科发展,提升服务产业转型发展能力,为学校建设特色鲜明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奠定坚实基础。宁波大学校长沈满洪说,作为国家战略,“双一流”既关注高等教育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什么贡献,也关注我国高等教育为世界高等教育做出了什么贡献。作为新增入选国家“双一流”计划的25所高校之一,宁波大学将站在“宁波大学应该为我国高等教育做出什么样的贡献”、“宁波大学应该为国家、浙江和宁波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什么样的贡献”的高度,面向国家和省市重大战略需求,面向经济社会主战场,瞄准世界一流,全面提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和国际交流合作水平。

京房

浙江省将在宁波市海曙区打造首批“未来学校”

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与宁波市海曙区教育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央广网发 海曙区宣传部供图)央广网宁波5月23日消息(记者杜金明 通讯员续大治 孙勇)22日上午,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与宁波市海曙区教育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建“未来学校实验区”,这是浙江省首个“未来学校实验区”。什么是“未来学校实验区”?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主任陈锋介绍,按照《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确定的核心任务,该中心于2017年10月在全国推出了“未来学校研究与实验计划”,聚焦基础教育和0岁-18岁青少年发展,针对未来人才要求,通过教育理念、策略、技术等全方位迭代更新,着力推动学校形态变革,整体促进区域教育现代化发展水平。“未来学校”将围绕绿色、智能和泛在互联的基础设施,集成、智慧、因变的新学习场景,灵巧学习及创新的赋能场开放融合的学习生态,创新的知识和信息网络拓扑结构,与人工智能融合的教师-课程智慧系统等六个关键领域建设,这也是“未来学校”有别于传统学校的整体升级解决方案。按照协议,海曙的“未来学校实验区”将按照先行先试,分步实施的要求,开展“未来学校行动计划”制定、“未来学校”研究与实验课题、教育综合改革政策研究、“未来学校”先导校培育、传统优质校发展模式升级、“未来学校”校长专项培训、名优教师专项培训、区域教育数据化智能化中心建设、专题研讨论坛会议、“未来学校”海曙模式推广等11个子项行动。今年先期实施“未来学校”校长和名优教师专项培训等2个项目,计划用三年的时间,培养符合未来学校要求的校长25名、名优教师150名,打造一批具有区域代表性和全国影响力的绿色、智慧的未来学校先导校。宁波市海曙区是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省教育基本现代化区、首批省教育强区。宁波市海曙区教育局局长朱子凡说,“未来学校”目前还没有一个成型的“样板”,海曙区建设 “未来学校实验区”,就是一个创造标准的过程。“把传统名校,通过‘未来学校’的模式进行更新迭代;新建的学校我们按照未来学校的要求进行打造。我们要为全国‘未来学校’的发展提供海曙经验和海曙模式。”朱子凡说。

左拉传

向下影响基础教育对上影响高等教育 高考:且改且珍惜

高考:且改且珍惜刘莹 冯蕾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樊未晨距离2018年高考已不足20天。高考从来就不是近千万“家有考生”家庭的事,而是全社会普遍关注的大事,因为高考早已不仅是基础教育的“指挥棒”,它更是维系社会稳定的“减压阀”,因此高考的改革牵动着整个社会最敏感的神经。继上海、浙江2014年率先启动高考综合改革试点后,今年又有多个省份加入到新一轮的试点当中,这意味着新高考时代已经来临。然而,首轮改革虽旨在打破“一考定终身”、扩大学生自主选择权、不分文理和增加高校自主权,但高考改革从一开始就面临争议,对于新高考改革的集体焦虑弥漫在家长、考生和教师中间。作为高考改革的风向标,浙江、上海两地取得了哪些成效,又走过了哪些“坑”?即将启动高考改革的省份应该做哪些准备?高校和中学之间如何紧密衔接?近日,在 “破除误解 推荐改革——新高考改革背景下课程改革与人才培养”论坛上,不少专家指出,对于高考改革还要更加宽容,因为,任何改革都是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完善的,高考改革也不例外。“逃离物理”现象客观存在改革中出现的问题要通过改革来解决“逃离物理”现象应该是上海、浙江改革试点时遇到的一个“坑”。去年上海、浙江两地的新高考刚刚结束时,媒体上很快就有了这样的报道:上海选择物理科目的考生仅占总数的30%,浙江的近30万考生中,选考物理的也只有8万人。物理学科似乎被考生“嫌弃”了。不仅如此,媒体同时披露了另一项调查结果,2017年复旦大学在第一次统考“大学物理”时,浙江、上海生源的大一新生整体不及格率也远高于往年。新高考后,物理学科猝不及防地遭遇了尴尬。专家表示出现这种现象是可以理解的,因为趋利避害本来就是人们进行选择时的一个本能的原则。高考改革后,新的学习方式、新的考试赋分方式,必然带来新的选择规则。学生们不选择物理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物理难学,难学就意味着拿高分难,这让一部分学生望而却步。再加上新高考对选考的三科采取了新的赋分方式,也加剧了这种现象。实行选考,每门考试科目的选考人数和考生结构不一样,必然带来如何进行比较的问题,为了选考科目之间的相对等值,浙江和上海都采取了等级赋分的办法,也就是要以某一个学生的成绩在所在省份所有考生中间的位置来确定等级。那么我们来分析一下。成绩很好的学生无论采用何种赋分模式都会选择物理,因为高校中一些好专业(电子、建筑、计算机等),物理是必考的,要报考这些专业必须选择物理。而成绩较差的学生无论采取哪种赋分模式可能都会倾向于放弃难度较大的物理。因此赋分方式对这两部分学生的影响不大。而对于成绩中等的学生来说就有了两种选择,一个是和成绩好的学生一样报考物理,但由于报考人数较少,极有可能等级赋分不够理想,所以,很多人可能进行另一种选择——跟差生一样选择放弃。这样,如果报考学生数量较少,即使是本来成绩不太差的学生,也可能由于人数太少而处在了比较靠后的位次。这会造成更多人在选择时的犹豫。“逃离物理的现象是客观存在的。”上海考试院党委书记刘玉祥在总结新高考的得失时对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说。好在,经过整整一轮的实验,改革试点的上海市和浙江省都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更进一步的研究,对政策进行了完善。浙江省公布了《关于进一步深化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的若干意见》,针对物理选考人数下降的问题,建立了保障机制:当选考某科目某次考试赋分人数少于保障数量时,以保障数量为基数从高到低进行等级赋分。如何理解呢?浙江省统计了2013~2017年授理学、工学学位专业在浙江省高考录取考生中的人数,获得了物理科目的保障数量为6.5万,也就是这个数字能满足省内外高校在浙江省选拔培养理工科类专业人才最基本的生源所需。一旦物理科目考试赋分人数少于这个保障数量,就启动保障机制,以保障数量(6.5万)为基数从高到低按规定比例等级赋分。也就是说,如果报考物理的人只有3万人,仍然按6.5万人为基数进行等级划分。“改革本就是试错的过程,不可能不会遇到问题,经过一轮实验,一些问题基本找到了有效的解决办法,比如物理选考的问题。”中国教育在线总编辑陈志文说,“没有问题是不可能的,我们需要积极面对遇到的问题,积极因地制宜找到解决办法,坚持改革,通过改革解决遇到的问题。”高考改革向下影响基础教育“选课”和“走班”考验校长决策与规划能力高考改革试点的意义除了发现改革道路上的“沟沟坎坎”,更大的意义在于由改革撬动整个教育生态的升级换代。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厦门大学考试研究中心主任刘海峰表示,以往关于高考的各种改革次数不少,但都是某一个侧面或某个层面的改革,这一次改革是有全面思考和总体设计的,涉及考试招生的方方面面,是一个顶层设计的系统改革。高考改革“牵一发动全身”,它的变化必然会向下对基础教育、向上对高等教育产生更为深远的影响,而这种变化和影响也只有在改革的前进过程中才能边磨合边完善。不少人这样定义新高考的意义:教育由此进入了“自选时代”——学生对自己学什么、考什么都有了更大的自主权。那么,问题来了。当新高考把更多选择权给了学生,高中能做些什么?增加课程的选择性,主要是“选课”和“走班”两个方面,“这要考验校长的课程决策与规划能力,教师的课程开发与实施能力,以及学生的课程选择与修习能力。”浙江省特级教师、原浙江省宁波中学校长李永培说,作为校长需要的是稳定的学习时间,希望用最少的班级变动次数,最短的走班学习行程来规划新的教学模式。其实,单纯的“选课”“走班”并不陌生。“只要有选考科目就会有选课走班”,武汉外国语学校教科室主任吴小平说,“学校开设的外语课程就是选课,外语教学就是走班,没有高考改革之前我们就有这样的制度。”但是,在新高考背景下,“选课”“走班”不再是一两门课由于课程特点而进行的自发行为。它是一种人才培养模式的变化,“两依据、一参考”形成了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一整套高考招生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正是有过类似的尝试,吴小平才感到新高考要从6个学科当中选3门记入总分,这20种组合要考虑到分类、分层教学后的场地容纳问题、教师能力与数量问题,“选课编排不易,走班编排也不易呀!”高考改革对上影响高等教育不能只是选分还要会选人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改革对基础教育的影响人们似乎已经清晰地看到,但是高考改革向上——高等教育的影响似乎并不像人们期待的那样明显。陈志文认为,新高考改革必然会带来对高等教育的利好,“比如对高校办学模式与方向的影响,对扭转千校一面的状况有显著效果。”陈志文说,新高考在以专业为核心的志愿填报模式下,将更加强调高校本身的特色和学科的优势,改革后即便是“985”“211”或者“双一流”高校,也无法保证由一个体面的分数线就能录取到优秀和适合的学生。“在这一点上,改革实际上与‘双一流’建设形成了合力,迫使高校有所为有所不为,重新寻找自己的定位”。一直以来,人们常常会这样诟病高校的招生:“不是选人,而是在选分”。甚至有人极端地形容,高校根本不需要派专人去招生,招生的过程完全是由电脑完成的:电脑把每个考生简化为一个分数,然后再“一刀切”地把这些“分数”带回学校。“有些学生对某些专业很痴迷,比如说喜欢机器人,他们能在全世界的比赛得金奖,但是不一定能被高考选拔出来。” 北京第八十中学校长田树林说,我们怎么通过高考改革真正给这些孩子开绿灯?中学校长的期待看似简单平常,但其实挑战巨大。高考不仅面临如何把在某方面有特长的孩子选择出来,新高考后大多数孩子都将一改过去千人一面的状态,他们的中学学习已经发生了根本变化,成为各具特色的个体。不少专家表示,高校的准备似乎并不充分。武汉理工大学学工部副部长吴先超表示,2014年国务院颁布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文件之后,对各个高校的冲击非常巨大。“未来进来的人才是个性化的,不同的学生要培养成符合学校要求的人才,不同类型的学生也要寻找个性化的出路”。吴先超认为,新高考背景下中学和大学不应该再处在彼此隔离的状态,而大学和中学的交流,可以分为“硬沟通”和“软沟通”。线上沟通是硬沟通,比如针对新高考制度,高校首先要提出选考科目要求,这属于硬沟通。线下的软沟通则更多,比如,针对生涯规划大学可以派专家教授到中学开讲座,对高校专业进行介绍和讲解,接受考生和家长到学校参观游学等。“其实大学类似的资源很丰富,但是大学的准备不充分,跟中学沟通连接不充分,这方面未来发展潜力非常大。”吴先超说。应该说,2014年启动的新一轮高考改革是我国历史上最全面彻底系统的一次改革,不仅对考试科目有调整,对录取也做了根本性的调整。虽然在改革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难,也发现了不少问题,批评和质疑也从没有间断过,不过,高考改革最重要的应是坚持。“我更希望社会各界对高考改革持宽容的态度,不要过于放大细节问题。只有大家宽容支持,高考改革才能坚定前行!”陈志文说。改革不易,且改且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