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3日,宁波市教育局发布了一则“宁波大学2020年研究生即将突破8000人规模”的消息,文中说:“宁波大学2020年研究生招生指标获批3340名,比去年净增1008名,总体增幅达44%,在校研究生规模有望突破8000人。”总指标3340人,这意味着宁波大学今年研究生大幅度扩招,对于报考宁波大学的学生来说,上岸的几率更高了。在此前宁波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章程中指出:“2020 年我校招生目录中公布的招生计划总数暂按2019 年国家下达的研究生招生计划总数(2248 人)安排”。这里提供的数据是硕士招生2248人,也就是2019年的招生指标。而宁波市教育局说的则是2020年研究生招生指标3340人,比2019年增加1008人,意思是2019年的招生指标为2332人。不知道这个3340人的招生计划有没有包括博士研究生,如果没有包括的话,那么直接增加1008人的硕士招生计划,这个手笔不可谓不大!前一段时间说的硕士研究生扩招,难道部属院校扩招的比例低一些,地方院校扩招的比例高一些?宁波大学2020年研究生招生计划增幅高达44%,不禁让人担心,学历也要膨胀了吗?虽然我们都知道学历在不断的膨胀,但是整个过程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就目前来说,硕士研究生还有一定的市场,博士研究生还算是个人物,那么,招生人数一下进行大量的增加,两年或者三年之后,市场上的研究生学历贬值的力度会进一步加大。同时本科的学历也更加贬值了,加剧了就业市场的竞争,未来不读一个硕士似乎都没有竞争优势了。虽然,今年硕士扩招是为了降低今年的就业压力,让更多的学生通过继续在学校待两年或者三年,然后再就业,使得这一批的就业压力转移到后两年去,只要这两年的经济情况好转,市场上就能够消化足够的就业劳动力队伍。这也是今年应对就业难、失业率可能增加的一种手段。所以,在学历的基础上,个人的综合素质才是就业的良好法宝。
夏末秋初,甬江之畔的宁大校园大踏步上又印上了新的脚步,图书馆中又增添了新的身影2019级研究生新生,背着沉甸甸的理想与希冀。今天来到了鹭园,在这个人生旅途的新起点,他们将继续勾勒着自己的美妙梦想,书写崭新的人生篇章!8月28日是宁波大学2019级研究生新生报到日。今年宁大共录取研究生2333人,其中,博士生84人,硕士生2249人。研究生招生规模继续位居省属高校第二位,首次全部完成各类研究生招生计划(包括士兵计划),首次接收优秀运动员、教练员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首次实现面向港澳台地区研究生招生,报考人数和第一志愿录取率大幅增长,生源质量有明显提升。在本部报到现场,校长沈满洪、副校长汪浩瀚与研究生新生及家长亲切交谈,走访了入住本部、植物园校区的研究生新生寝室,查看学生食堂,详细问询新同学的基本情况和入校感受,希望他们尽快适应宁大,安心学习,多出研究成果。同时,要求各相关部门尽力做好服务工作,努力为学生创造优良的学习生活环境。校党委副书记冯志敏一行到梅山校区报到点看望研究生新同学,冯志敏与迎新领导小组成员关切地询问新生们分别来自哪里,对学校的初步印象如何,他鼓励一位正在“绿色通道”办理报到的新生:“要努力学习,安心研究,学校的奖学金、助学金足以支持你完成学业!”植物园校区迎来37名2019级研究生新生,中法联合学院专门为新生设置了国内外访学专题讲座、法国高等教育介绍等入学教育课程。梅山校区迎来457名2019级研究生新生。本年度迎新最大爆点来啦!奥运冠军石智勇,不再是别人家的冠军小哥哥,而是真真正正成为我们宁大的同学,成为2019级运动训练专业的研究生新生。石智勇是男子73公斤级举重抓举、挺举、总成绩三项世界纪录保持者,并在2016年里约奥运会男子举重69公斤级决赛中获得金牌,这也是宁波史上第一块奥运金牌。石同学必须是宁波大学最有力量的同学,有木有!据悉,校院两级将开展丰富多样的研究生始业教育,以帮助新同学更好地融入学习和生活。未来已来,将至已至,梦想即将从这里启航!宁波大学的研新们必将秉承“实事求是 经世致用”的宁大校训,志存高远,务实笃行!以梦为马,不负韶华,以奋斗者的姿态迎接新挑战,开启新征程!来源:宁波大学党委宣传部 研究生院/研究生工作部 梅山校区管委会 植物园校区管委会 体育学院 丨文字:杨厦 郑俊朋 丨采访:谭颖琦 陆雨晨 黄植龙 丨拍摄:王佳豪 朱宇洁 郭函彤 马可悦 数学与统计学院 食品与药学学院 丨制图:张赛妮 丨排版:郭亚男 丨责任编辑:孙欢欢
2018-11-15 08:08 | 宁波晚报安鹏教授在指导学生科研攻关。近日,首颗由大学生团队设计完成的引力波(伽马射线暴)探测器“天格”与卫星母件长沙天仪研究院的铜川一号卫星,搭载长征二号丙火箭成功进入地球轨道,开始了科学探索之旅。这支大学生团队是由清华大学、宁波工程学院等院校的大学生组成。宁工学子参与“天格计划”在物理学上,引力波是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所预言的一种时空波动,被视为宇宙中的“时空涟漪”。引力波探测在当前天文学、物理学研究中是最前沿的领域,对人类探索宇宙起源、发展以及认知自我具有重要意义。“天格计划”,即是针对空间分布式引力波暴电磁对应体探测所进行的研究计划。通过发射一组小卫星,将这些小卫星内加载的探测器组成一张探测网,捕捉宇宙深处传来的“伽马射线暴”信号。“天格计划”由清华大学发起,该学生科研团队除了本校学生外,还有一部分其他院校的学生参与,宁波工程学院人工智能创新团队便是重要参与者。“2016年2月11日,Virgo第一次发现黑洞合并产生的引力波信号,清华大学天体物理研究团队与我校的人工智能创新团队,由此萌生了能否设计并研发一套我们自己的引力波探测器的想法。”宁波工程学院安鹏教授说。两个团队经过一年多时间的前期准备和沟通交流,2017年下半年,项目进入到有条不紊的研发阶段。当年9月,宁波工程学院人工智能创新团队的俞建东、车岳鹏两位同学被指派到清华大学天体物理中心,分别进行了为期一年和半年的联合开发与调试。实践应用能力强成优势谈起在清华大学的一年科研经历,俞建东同学感触很深:“大家科研都很拼,忙的时候吃饭、睡觉都在实验室,有时候甚至没有时间去食堂,干脆点外卖。”每天从早上8点一直工作到晚上9点多甚至10点,这样的工作强度可能很多大学生都吃不消,但是俞建东和车岳鹏却能很快适应。因为,这样的工作状态,和他们在学校人工智能创新团队的状态很相似。“我们团队有将近30名学生,是按照研究生的模式在培养本科生,大家做起科研来,也经常是废寝忘食。除了俞建东、车岳鹏外,还有10位同学也参与了‘天格计划’的研究。”安鹏介绍道。在校期间跟着指导老师做科研的经历让俞建东和车岳鹏获益匪浅。“虽然是和清华大学的学生一起做科研,但是我们实践应用能力强,能跟上他们的节奏,可以完全融入团队。”俞建东自豪地说。攻克一个个技术难点间嵌入式系统设计对于本科大学生团队而言,是一个不敢接触甚至闻所未闻的领域。安鹏在开始就给人工智能创新团队一个“下马威”:“探测器进入地球轨道就无法进行硬件更新、软件更新,调试也没有在地面上那么简单,硬件与软件,一定要做到万无一失。”指导老师的“下马威”激起了团队成员的斗志,大家夜以继日的投入到研发中,向一个又一个技术难点发起了冲锋。在系统研制过程中,团队成员针对太空电子辐射、火箭上天过程中的震动等系列问题进行研究与排查。机械振动测试与热循环实验是最难过的一个坎,过了,就证明探测器达到了进入空间进行工作的标准。经过两次结构重新设计,四次电子系统硬件重新研发,当指标最终达到了要求时,团队成员禁不住欢呼雀跃。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一年多时间的科研攻关,人工智能创新团队最终设计完成并定型一枚引力波探测器。看到自己研发的探测器在太空轨道正常运行,进行科学数据采集,团队成员们发出由衷的感叹:“实验室的夜晚,太美好!”
全国多所高校陆续公布了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扩大的消息。澎湃新闻记者注意到,又有一所高校扩招比例超过40%。浙江宁波市教育局官网4月14日发布文章《宁波大学2020年研究生即将突破8000人规模》:宁波大学2020年研究生招生指标获批3340名,比去年净增1008名,总体增幅达44%,在校研究生规模有望突破8000人。在保证新增学位点基本规模数基础上,学校在增量招生指标的配置中打出系列组合拳,用足用好招生指标。同时多方面举措共同推进,措助推研究生教育更上台阶。宁波大学一共推出了三方面措施:一是瞄准重点行业,主动服务“双一流”建设。学校无缝对接国家重大战略,紧密结合地方经济发展与产业需求,增量指标重点向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生物制药、生命科学、集成电路、软件、新材料、先进制造、人工智能、数学、物理等国家关键领域和基础学科倾斜,为社会发展提供高层次人才的精准供给。学校博士指标和学硕指标重点支持力学一级学科,同时对“双一流”学科群也进行重点倾斜。同时,设立专项指标,大力支持高水平跨学科研究院、高层次人才引进;设立奖惩指标,对研究生培养质量高的学院作招生指标的增量奖励,反之则扣减相关指标。二是加强制度建设,出台《加快建设一流研究生教育的若干意见》。学校根据“双一流”建设任务和研究型大学发展目标,坚持“立德树人、服务需求、提高质量、追求卓越”的方针,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动体制机制创新,通过研究生思政工作、高水平学科优质提升工程、深化科教融合与教育改革等十项举措,加快推进建设一流研究生教育。三是构建研究生培育体系,充分调动师生积极性。通过研究生创新基金、优秀学位论文培育计划、加大联合培养等途径,积极推进研究生教育创新工程,激励研究生积极投身科研。同时,构建新的研究生奖助体系,调动导师和研究生的积极性。建立和完善校、院、导师三级质量保证体系,对研究生培养质量进行全程监控和管理。据宁波大学官网介绍,宁波大学是一所在改革开放中成长起来的新兴地方综合性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学校于1986年由世界船王包玉刚先生捐资创立,邓小平同志题写校名,是浙江省、教育部、宁波市共建高校,是国家海洋局与宁波市共建高校,是浙江省重点建设大学。在此之前,已有多家高校公布的扩招信息显示,研究生招生规模扩大超过40%。沈阳理工大学网站3月31日消息称,根据教育部近日下达的2020年研究生招生计划,我校2020年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生人数大幅度增加,比2019年增长54.73%。学校在研究生招生规模上实现了新突破。安徽工程大学研究生部网站消息,根据《安徽省教育厅关于编报2020年省属研究生分校分专业招生计划的通知》,我校2020年硕士生招生总计划636人,较2019年增加237人,增幅达59.4%。其中全日制学术学位240人、全日制专业学位376人、非全日制专业学位20人。(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盼望着,盼望着,开学都来了,硕士研究生复试还会远吗?关于复试分数线、调剂及复试流程,鹭鹭猜到你或许还有不少疑惑,特为大家梳理了相关问题及解答。问:复试分数线如何确定?答:经学校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审议通过,宁波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分数线确定如下:01、普通计划招生专业的复试分数线(一)单招全日制专业1.一志愿上线人数超过招生计划数120%的专业,根据初试成绩总分从高到低并按1:1.2-1:1.3比例确定一志愿复试名单,具体比例由相关学院集体讨论后确定,并在学院的复试录取办法中公布。2.一志愿上线人数小于招生计划数120%的专业,按照2020年教育部公布的一类地区(A类考生)复试分数线执行。(二)单招非全日制专业按照2020年教育部公布的一类地区(A类考生)复试分数线执行。(三)全日制与非全日制兼招专业按照2020年教育部公布的一类地区(A类考生)复试分数线执行,全日制与非全日制执行相同复试分数线。02、2020年“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复试分数线在相应学科门类(学科)/专业学位一类地区(A类考生)复试分数线基础上,总分降25分,单科不降分。注:目前宁波大学“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安排:全日制学术型硕士1个,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11个,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3个。复试录取过程中,根据生源的实际情况可进行微调。问:调剂系统何时开放?宁大哪些专业接收调剂?研招网调剂系统将于5月20日开启。宁波大学以下专业可接收调剂生源,各学院将于5月中下旬陆续在学院网站公布,欢迎有意向调剂宁大的考生密切关注学校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和相关学院网站。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预测调剂情况汇总表参见以下内容:宁波大学2020考研调剂公告、预测调剂情况汇总表发布!2020年学校新增与中科院宁波材料所联合培养200名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均为全日制,招生专业分别为机械、电子信息(电子与通信工程方向、计算机技术方向、光电信息技术方向)、材料与化工。问:调剂基本要求有哪些?答:调入专业与第一志愿报考专业相同或相近;考生初试科目与调入专业初试科目相同或相近,其中统考科目原则上应相同;调入专业初试科目设有数学的,考生初试科目中一般须有数学,不考数学的专业调入考数学的专业在复试时需加试数学;符合招生学院的其他要求。(注: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以宁大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录取办法为准!)问:调剂流程是怎样的?答:待“全国硕士生招生调剂服务系统”开通后,由考生填报志愿,按流程完成调剂。问:复试时间如何安排?答:宁波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工作将于5月中下旬启动,请考生及时查看学校研招网和相关学院网站信息。问:复试采用何种方式进行?答:根据疫情防控要求,所有专业均采用网络远程复试。问:复试内容包括哪些?答:笔试原则上采用面试的形式。复试包括英语口语及听力测试、专业面试和思政面试(详见文末《复试录取办法》中“思想政治素质与品德考核”章节),重点考察考生的科研能力及创新意识;专业学位考生应侧重对其专业知识应用水平、实践经验和科研动手能力等方面的考核;必要时可对考生进行心理测试。面试时间一般不少于20分钟,其中外语口语及听力测试不少于5分钟。问:关于初试加分?答:(1)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赴外汉语教师志愿者”等项目服务期满、考核合格的考生,3年内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初试总分加10分,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2)高校学生应征入伍服现役退役,达到报考条件后,3年内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考生,初试总分加10分,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纳入“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招录的,不再享受退役大学生士兵初试加分政策。在部队荣立二等功及以上,符合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考条件的,可申请免试(初试)攻读硕士研究生。(3)参加“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项目服务期满、考核称职以上的考生,3年内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初试总分加10分,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其中报考人文社科类专业研究生的,初试总分加15分。上述加分项目不累计,同时满足两项以上加分条件的考生按最高项加分。“加分项目”考生提供的相关证明材料需经研究生院审核。问:关于体检?答:根据教育部要求,复试体检安排在拟录取之后。复试体检要求参照教育部、原卫生部、中国残联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教学〔2003〕3号)和《教育部办公厅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学生入学身体检查取消乙肝项目检测有关问题的通知》(教学厅〔2010〕2号)。为了保障考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复试体检统一安排在报到入学时,非全日制考生可提供工作单位所在地二级甲等医院入学前一个月内的体检报告。体检不合格或在体检中弄虚作假,取消其入学资格或学籍,责任由考生本人承担。问:相关信息可通过何种渠道获取或咨询?答:宁波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亲爱的同学们,请放平心态,沉着应考,金秋九月,鹭鹭在宁大等你!今天,带你一起看,有哪些重要信息值得关注?来源:宁波大学 宁波大学研究生院 丨图片:张培坚 项明华 丨编辑:郭亚男 丨责任编辑:孙欢欢
宁波大学2020年研究生招生指标获批3340名,比去年净增1008名,总体增幅达44%,在校研究生规模有望突破8000人。在保证新增学位点基本规模数基础上,学校在增量招生指标的配置中打出系列组合拳,用足用好招生指标。同时多方面举措共同推进,措助推研究生教育更上台阶。一是瞄准重点行业,主动服务“双一流”建设。学校无缝对接国家重大战略,紧密结合地方经济发展与产业需求,增量指标重点向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生物制药、生命科学、集成电路、软件、新材料、先进制造、人工智能、数学、物理等国家关键领域和基础学科倾斜,为社会发展提供高层次人才的精准供给。学校博士指标和学硕指标重点支持力学一级学科,同时对“双一流”学科群也进行重点倾斜。同时,设立专项指标,大力支持高水平跨学科研究院、高层次人才引进;设立奖惩指标,对研究生培养质量高的学院作招生指标的增量奖励,反之则扣减相关指标。二是加强制度建设,出台《加快建设一流研究生教育的若干意见》。学校根据“双一流”建设任务和研究型大学发展目标,坚持“立德树人、服务需求、提高质量、追求卓越”的方针,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动体制机制创新,通过研究生思政工作、高水平学科优质提升工程、深化科教融合与教育改革等十项举措,加快推进建设一流研究生教育。三是构建研究生培育体系,充分调动师生积极性。通过研究生创新基金、优秀学位论文培育计划、加大联合培养等途径,积极推进研究生教育创新工程,激励研究生积极投身科研。同时,构建新的研究生奖助体系,调动导师和研究生的积极性。建立和完善校、院、导师三级质量保证体系,对研究生培养质量进行全程监控和管理。【购房资讯轻松享,快来关注乐居网】文章来源:宁波市教育局
在宁大你的大学可能是这样开启的顺畅有序的入学报到如沐春风的志愿者小哥哥/小姐姐场面宏大的开学典礼震撼心灵的书记讲话还有比家更暖的寝室美宅、食堂美食、校园美景……可万万没想到的是你的“大学第一课”居然是院士亲自授课今年的宁大迎新“标配”就是这么霸气台上的这位主讲人温文尔雅、亲切和蔼,围绕“走向优秀,收获成功”的主题侃侃而谈、金句不断。他时而以一位学者的姿态,与年轻同道分享科研道路上的体会和感悟;时而以一位导师的身份,告诫同学们要树立起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家国情怀;时而又化身你我身边的一位兄长,讲起他的童年趣事、求学往事和人生轶事,在谈笑中寄托着深意。他就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宁波大学植物病毒学研究所所长陈剑平。而关于理想信念、学习研究、人格品格的宝贵精神财富,都在这“新生第一课”中,充分而深刻地传递到了2020级研究生新同学的心里。成功不一定是‘干’出来的,而是‘谋’出来的“没有理想,我们的心将安放何处?”陈院士引用胡适先生的一句发问,引发同学们对于青年人树立理想信念的思考。从中华民族的理想到科技工作者的理想,从理想的力量到信仰的价值,陈院士阐述了理想信念是新时代的骨架,是人的立身之本。他认为,一个人,信仰变了德行就变了,德行变了气场就变了,气场变了运气就变了,运气变了命运就变了。改变命运真正靠的是信仰,所以人一定要有信仰。“在这个时代,最可怕的不是你不进步,而是当你看到别人进步之时,却还在说三道四,不思进取。”陈院士告诫大家,理想信念既不虚无缥缈,也不应束之高阁,听了悟了,就要去身体力行,去勇敢地成就事业,这样的理想信念才有价值。而如何做到自我驱动?他认为只有把个人理想与国家需求、重大科技命题相结合,才能踏实走好未来的每一步。站在“两个大局”的时代背景下,他认为如果没有思想、没有新的理念、没有新的创新就很难发展。他强调了“谋局”的重要性,未来的成功不一定是“干”来的,而是“谋”来的。同学们要清楚自己是一个“做事”的人,还是一个“谋局”的人。机会总是打扮成困难出现在我们面前作为首位全职回到家乡工作的甬籍院士,陈院士与同学们轻松地聊起了自身的成长历程,从东钱湖畔一个普通家庭的农家子弟,到浙大本科毕业、立志成为一名科研人员,再到留学英国、毅然回国报效祖国,直至来到宁大,一边继续深耕植物病毒学领域,一边跨界研究、投身宏观农业观察,与其说这是一名科研工作者的华丽成长录,不如说是一个有志青年的激情奋斗史。谈到他个人所取得的杰出学术业绩、获得的国家科技三大奖及其研究成果在世界上的领先地位时,现场不断响起同学们钦佩而自豪的掌声。而说到正在如火如荼推进的宁波大学中国乡村政策与实践研究院这第三次理想萌发,陈院士的激情与憧憬溢于言表,他的“三农问题综合解决方案”的构想,为同学们打开了新的视野;他更倡议大家把视线投向中国乡村,用宁大人的智慧与行动切实为乡村振兴彰显宁大担当。一个小小的故事打动了现场所有听众。在浙大读本科时,青年时期的陈院士坚持每天踩着三轮车帮同学们打水,风雨无阻,乐此不疲。他的坚持深深打动了教授,从此获得了连研究生都无法得到的进入实验室从事科研工作的机会。“机会总是打扮成困难出现在我们面前”,他形象地如此作比,轻松坦然的背后,折射出的是面对困难无所畏惧、面对机会积极争取的精神品质。我和同学们一样,是一名科研的‘苦行僧’“人生比努力更重要的是改变,与时俱进是改变的源泉,金子其实不会发光,改变比天赋更重要!”在一连串金句中,陈院士分享了改变的重要性,要有自我革命、自我打破的勇气,学习和科研工作都是如此。先知先觉是领导者,后知后觉是跟随者,不知不觉就是掉队者。他以英、法、德、美等发达国家为例,论证了世界科技强国的崛起都是以科学文化的发展繁荣为前提和基础的,希望同学们以只问是非、不计利害的心态去追求真理。 他高度评价宁波大学良好的学术科研环境,笑称自己和同学们一样,过着“苦行僧”般的生活,可以专心思考、潜心研究,不受外界干扰,尽情徜徉在科学研究的海洋里,乐在其中。他邀请同学们到植物病毒学研究所参观,乐于与同学们分享思想,畅谈科研体会。“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其实,那都是别人定义的时代,只有自己奋斗过了,才是无愧于自我、无愧于国家和民族的时代。”陈院士最后勉励新同学们勤奋学习、认真专研、以实际行动报效祖国,成就优秀自我,书写精彩人生。他矢志不渝的科学追求和创新精神令在场同学深受感动和鼓舞,这堂闪耀着科学和人文光芒的新生第一课,为同学们开启了美妙的大学新篇章!其实在宁大,你的大学远比你想象的更为“梦幻”学校为你领航生涯院士为你启迪智慧导师为你指点迷津学长为你导学成长迎新季即将华丽收尾大学时代才刚刚启幕未来,精彩正打包而来奋斗,只争朝夕来源:宁波大学 宁波大学党委宣传部丨文字:宣悦丨图片:董宋佳 张宇飞丨编辑:郭亚男丨责任编辑:孙欢欢
作为国内经济大省的浙江,省内教育水平却并不是那般尽人意。浙江省内的教育资源大多集聚在杭州,而杭州在国内拿得出手的可能也只有浙江大学。宁波在浙江的地位仅次于杭州,可市内最优秀的宁波大学也仅在浙江排得上号,这种现象对于当地的人才储备有造成了很大的困扰。不过浙江的教育资源建设一直不断的增加,近日,宁波镇海中学的85届校友虞仁荣先生打算捐资200亿,为家乡建设一座新兴研究型的大学。虞仁荣先生作为宁波镇海中学的毕业生,在清华大学毕业后进行创业,于2020年荣登福布斯中国富豪榜的第65位,这次的捐款除了感恩母校,也是为了建设家乡。这所选校的校名引起了很大的热议,目前的备选名字为“甬江大学”。因为这所大学目前的选址暂定在甬江北岸,宁波大学的边上,占地约2300亩。甬江大学作为一所高水平的研究型大学,对标的是南方科技大学以及杭州西湖大学,甬江的知名度在省外并不高,如果取这种名字不免令人觉得有点“小家子气”。不过学校的知名度并不是由名字来决定的,学校的教育水平以及就业情况更为重要。“甬江大学”的定义是一所理工类大学,这对于宁波来说是十分有优势的。首先宁波作为浙江港口贸易的主要集散地,国营或者私营性质的重工企业有很多,对于工科人才的需求十分的大。“甬江大学”自带的区位优势就注定这所学校的招生并不会艰难。“甬江大学”可以为宁波当地的企业培养大量人才,促进当地的发展,同时也可以依靠宁波打响知名度。不论是对于学校还是当地,这都是一个双赢的存在,不知道各位读者朋友如何看待这所投资200亿的“甬江大学”呢?
通讯员 朱燕 翁威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陈素萍中外学生通过国际课堂交流“相知无远近,万里若比邻”,让不同国家的大学生们实现跨境、跨时差的多国、多教室的教学课堂交流,这种存在于想象中的同步课堂教学活动,其实已经在宁波大学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不定期地开展。新式的教学模式,如一股春风,开拓了学生的国际视野,对于创新性人才的培养,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2019年深秋的一天,记者在学校的“云课堂”教室中,惊奇地看到来自于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国家的学生,出现在教室讲台上的大屏幕中,大家运用英语就“奥运会中兴奋剂的测定方法”进行“结对讨论”。当交流出现争歧时,同学们语速不断加快,表达更加丰富,一些英语不好的同学为了发言,还时不时冒出一句自己国家的语言。而这,恰恰演绎出互联网同步课堂的魅力。通过几年努力,国际化课堂达到了“不在一起上课,胜似一起上课”建设初衷。见微知著,除了采用国际化课堂教学,宁波大学当前的研究生课堂改革正加快推进、成效显著。近年来,新材料等战略性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崛起,对新工科人才储备与研发能力有了更高的标准与要求。但同时,时下对于工程类研究生培养的教学模式,存在着前沿性不显著,教学方法缺乏多样性,学生工程实践水平低、攻关和团队合作能力匮乏等突出问题,严重制约了学生学习实践能力。在此背景下,MTSAE教学模式应运而生。所谓的MTSAE教学模式,即是一种为工程类研究生设计的教学培养新模式。通过采用网络教学、团队协作、全方位评价等方式来引导研究生积极参与到科研活动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扩充前沿知识储备,增强自我管理意识,从而提高科研能力与综合素质。2019年9月9日,浙江省研究生教育学会颁发了第二届教育成果奖。来自宁波大学与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的合作项目《适合于工程类研究生培养的MTSAE教学模式构建及实践》获得一等奖的优异成绩,走在了探索前列。干宁和研究生进行seminar讨论式授课一个简单想法萌生的一套教学体系谈起宁大的MTSAE教学模式离不开一个人——宁波大学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的干宁教授。作为分析化学教授,干宁在所属的专业领域不懈探索,开拓创新,先后获得浙江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省科技特派员等诸多荣誉。而在化学领域之外,干宁把目光投向了教学模式的革新,留学期间他不断学习国外先进教学模式,探索教学模式革新的宝贵契机。在一次学术交流中,干宁偶然接触到了国外提出的未来“视频会议讲座”(Video conferencing lecture),怀着浓厚的兴趣与敏锐的观察,他尝试接触这种新模式的课堂教学,并切身体验到了视频会议课堂的优势。相较于传统的教学模式,网络视频会议课堂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教师可以借助网络通讯与显示器在千里之外授课,而屏幕这头的学生可能来自不同的国家地区,只要沟通好课程时间,就可以实现足不出户的课堂教学。那么,该如何让国内的学子也能不出国门,真实沉浸式地体验国际课堂情况?当时,干宁心中已经逐渐构筑起了一个适合中国学生的教学新模式。回国后,干宁与来自宁波大学与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的八位教师组成了MTSAE研发团队。开启了教学模式革新的序章。以国外的未来课堂设想为蓝图,MTSAE团队以现有的教学条件作基础,整合先进的通讯技术,敲定了MTSAE教学模式中的一个关键核心——国际国内课堂互动模式(International cross class)+虚拟现实技术(AR)。通过What’s up、Skype等即时通讯软件,将国内国外课堂联通,异地学生能够即时聆听双方导师的现场授课,这使得异国的学子也能讨论问题,合作项目,进行思想和文化上的碰撞。干宁解释说,与旧式网络课程有所区别的是,新式的网络课堂赋予了学生与教师同学交流的权利,而不是呆板的,机械的视频播放与接收,更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感受课堂的乐趣。中国学生通过Skype网络电话与国外课堂互通一场“要我学”到“我要学”变革“太神奇了,仿佛在现场操作,平时课堂里无法完成的实地测试都可以体验。”在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UBC)访学期间,干宁所带领的团队还积极尝试了将虚拟现实技术与教学实践结合的教学模式。在AR教学体验课中,学生团队使用3D眼镜和手柄道具,如身临其境般进入化工厂爆炸现场,完成了现实中无法做到的故障排查,起因探究,更是可以设备遥控操作一些大型精密仪器,深入企业第一线,去解决现实工程问题。除了国际国内课堂互动模式之外, MTSAE研发团队更是寻找国外教学体系中的闪光点,结合中国国情,提出了许多新的教学设想,将MTSAE教学模式不断完善。如今, MTSAE已经成为一种成熟的适合于工程类研究生培养的新式教学模式,构筑了与国际接轨的工程类研究生“慕课学习(MOOCs)+团队项目(Team project)+学术研讨(Seminar)+全方位评价(All-round evaluation)”的教学体系,促进了课程教学的国际化,解决了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上长期存在的困难。同时,全方位的课程评价体系使得学生得以参与到整个成绩评定中,变老师单向的结果性评价为老师—学生共同参与的过程性评价,将“要我学”变成了“我要学”,学生不仅成为了学习的主人,更成为分数的主人。仍在校研读的2014级研究生王佳琪与2013级研究生沈志鹏对于MTSAE的特性有着深刻的体会。王佳琪说,在MTSAE课堂上,分析测试仪器的讲解环节中,除了通用的测试仪器,在MOOCs还专门针对不同学生的模块方向,对不同作用的测试仪器作分别介绍,答疑解惑,让学生能够快速上手,知行合一。沈志鹏认为,MTSAE中的MOOCs网课令他收获颇丰,线上第二课堂结合了线上线下的优势,从而解决了课堂时间有限的困扰,通过国际视频课堂,海外的学术研究与科研实践都第一时间通过视频活生生地展现到眼前,能够借此扩展延伸进日常学习,不仅能够夯实课上所学,还开拓了国际视野,受益匪浅。中外学生在虚拟增强实验室开展实验教学一个教学模式改变一段人生轨迹优秀的教学模式需要时间的印证,而且该模式实现了本硕打通。2010级应化专业的詹盼,便以其人生经历,充分证明了MTSAE的优越性。大学时期,詹盼属于典型的埋头苦干型学生,认真严谨的态度得到了教师的肯定,然而,不善于沟通,不愿意出头,缺乏自信的詹盼在与同学合作的过程中屡屡受挫。为了锻炼他的团队合作意识与领导能力,干宁特意选择詹盼作为某个项目组的组长,遵循MTSAE教学模式与詹盼积极交流,互动反馈,指出了项目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并对于受挫的詹盼给予了温暖的鼓励。经过多番调整,詹盼所在的小组很快攻破了核心问题,获得优异成绩的同时,詹盼愈发自信并开始主动承担团队任务。如今,已在中银双鹿电池技术部担任工艺工程师和课题组长的詹盼曾回校看望导师,当干宁问起他的大学收获时,詹盼坦言:“MTSAE教学模式彻底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挖掘出我自己的潜能,磨练自己成为了一个有领导力、决断力和工程实践能力的人。”詹盼的例子在宁大材化学院还有很多。据悉,经过十多年的改革实践,在MTSAE教学模式的影响下,宁大材化学院学生工程实践能力与职业素养显著提升,工程类有关专业研究生科研与学科竞赛成绩位居省内前茅,高质量就业率达75%以上。两个根据该成果整理的教研论文在SCI刊物J. Chem. E.发表,得到审稿人的高度评价。这些年,该教学模式不仅在宁波大学五个研究生专业中得到使用,而且推广至浙江大学研究生院宁波教学基地、南京师范大学、浙江师范大学、聊城大学等十来个学校生物工程、材料、化工和制药类研究生教学中。中外学生一起开seminar进行学术研讨监测数据显示,经过几年实践,该教学模式效果明显,学生的培养质量大幅度提高,在省内外形成较大的影响力和示范性。该教学模式孵育的有关成果,先后获得了第十一届年宁波市高校教学成果一等奖,浙江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和宁波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等。现在,宁大MTSAE教学模式正为越来越多的学子服务。干宁表示,MTSAE模式引领课堂的尝试将不断完善积累经验,实现多地区、多校间地同步互动,形成优质教育资源辐射面扩大常态化,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而在此模式下课堂突破了时空的跨越,不仅让本校学生参与体验,更重要的是会与国内外其他院校的师生实现共同互动,达到了“不在一起上课,胜似一起上课”建设初衷。另外,由此带来教学方式的革命,受到国内、国外参与高校及师生的高度称赞。众多高校纷纷表示将MTSAE教学模式移植到本校研究生教学,由此培养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高层次新工科技术人才。
文|李卯先栏目|大学排名宁波大学被称为中国最年轻的“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它到底有多“年轻”呢?宁波大学是在1984年创办,在1985年浙江省政府同意筹建,与国内诸多“双一流”院校动辄几十年甚至百年的发展历史相比,这所高校是不是显得十分“年轻”?宁波大学虽然“年轻”,但是,它在高等教育实力上却不逊色。2020年5月7日,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发布《2020中国大学评价》(武书连,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报告显示,宁大位列全国第80位,较上一年度提升了3个位次。如果是考研,准备报考这所年轻的高校,需要了解哪些方面的情况?又该如何准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