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只有一次考研的机会在每年的十月份报名,一月份考试,三月份出初试成绩,四月份复试,五六月份录取。一般是这样的哈。应届本科毕业生可以直接报考,但要确保在次年九月入学时双证齐全;专科生毕业两年后,具备两年工作经验,满足相关要求可以报考;非应届本科毕业生,不超过40周岁,满足相关条件,均可报考,这些都是统招类型的。为什么考研一年只有一次呢?有人会说考公务员一年两次机会,但考研一年只有一次,太不公平!打个比方,考研其实跟高考差不多的,高考学三年才考一次,这公平吗?考研路不好走,其最关键的还是自我调节,考研也是一个内心成长的过程,有些事情也真的只能自己消化。没有研友,没有同学,更不可以向家人倾诉,但请想想来时的路,想想考研的初衷,就会好受点了,就会坚持下去。考研前半个月,我的一个朋友跟我说,他在图书馆看见坐对面的女同学哭了,因为数学太难了,她不会。可是,又不能放弃。那种无力感,或许我们体会不到。大家还记得考研泄题的事件吗?那时,我看到很多人在知乎上谈论这件事,有个人说,这太不公平了,凭什么他不努力就可以轻轻松松成功,我辛辛苦苦却被淘汰。凭什么我努力这么久还不如他一张试卷,公平到底在哪里。公平吗?不公平这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永远都会有人觉得这个世界不公平。考研泄题不公平,找不到好工作不公平,买不了房不公平……千千万万个不公平都会出现。关键在于,你是否有一颗坦然的心。如果不公平,那你就努力,去寻找话语权,甚至是改变权。
现在是二月初,众多高等院校的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成绩也将陆陆续续地出来。无论结果如何,都标志着各个同学一年甚至几年的考研之路告一段落了。那么,经过往年的考研招生政策和结果以及今年的考研难度来看,很多同学都发现,研究生是一年比一年难考了,那么,为什么研究生难度变高了呢?很多同学认为是初试的难度加大了,而且报考的人数增多了,所以招生名额变得更加紧张了。但是实际上,不仅仅是初试,复试也变得更加困难了,所以同学们才会感觉到考研一年比一年更加困难了。主要有这3个考研政策有变,那么,我们就最近年来的情况具体来分析一下考研复试到底是在哪些方面变得更加困难了。学生们要抓紧。第一,面试时考官对于同学们的英语口语要求变得越来越高很多同学可能在之前对于英语口语并没有什么初步的认知,认为只要差不多就能够通过考官的考察。这有一些道理,因为最初很多考官面试的时候对于同学们的英语口语都是简单地提一些相关的问题,所以同学们只需要做一些小准备即可。但是事实上,在很多顶尖高等院校,比如C9还有华东五校等大学,考生复试时候,都需要有比较高的口语水平,最起码能够用专业术语详细地描述自己所学的专业,这样口语的水平就高了很多。所以同学们如果想要顺利通过复试,那就要提早准备好复试口语,最好报个培训班。第二,关注目标院校调剂政策和名额的变化在调剂这方面,我们国家做得比较好,因为调剂的名额都能够在今年的研究生招生网查到,所以就便利了很多同学。但是,虽然这样非常便利,但是还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详细考察一下相关大学官网时如何规定自己的调剂政策。比如,院校总共招收哪些调剂,有没有跨专业调剂的可能,以及奖学金等等。同学们若是想选择调剂,一定要提前在网上多查阅相关资料,选择适合自己的院校。毕竟我们每一个选择都决定了我们未来的前途发展。第三,详细关注调剂名额的分配很多大学的调剂名额都在出来不久就被人抢完了,因为当时采用的时先来后到的筛选方法。所以时间越早的同学越能占到先机,但是19年新规定要求目标院校需要将考生的初试成绩作为调剂的加分项之一。所以这样对同学们也更加公平。很多同学调剂成功的机会也很大。同学们也有时间提前去查阅相关信息,这样才能为此早做准备。看了以上这3点,相信今初试通过的同学对于考研的难度以及初步有了判断,那么在复试阶段就一定要针对上述几种情况对症下药,这样才能让自己的考研之路变得更加平坦,毕竟如今社会竞争如此激烈,选择考研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自己的竞争力,未来在职业生涯上也会更上一层楼,最后祝各位都能够被自己理想的院校录取。
考研这一年,一共需要花多少时间、多少钱?你算过吗?今天,我们就来好好算一下这笔账。考虑到几百万考研人备考情况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我们就取大多数人的数据作为参考~花费时间一般情况下,一个正常的考研人全年花在备考上的时间周期为:1/准备阶段确定院校、搜集信息月份:2月份时间:4小时/天2/基础阶段英语、专业课月份:3-6月份时间:10小时/天3/强化阶段英语、政治、专业课月份:7-9月份时间:12小时/天4/冲刺阶段英语、政治、专业课月份:10-12月份时间:14小时/天合计3540小时对于这个数据大家可能没什么概念,相当于看了1770部两小时的电影,打了10620把二十分钟的王者荣耀,坐了70800站三分钟的地铁,刷了212400条一分钟的抖音,仅此而已~花费金钱之前考研君做了一个考研花费的调查。其中:花费在10000元的学生以上占33%;花费为3000-9000元的学生占21%;花费在1000-3000元的学生占22%;花费在1000以下的人数比例为20%。01资料费:1000-2000元考研要买的资料实在是太多了,光公共课的英语与政治就要买好多!专业课是资料是最贵也是最难买的,如果你是考本专业,那你就会省去一大部分的钱,因为不用另外购买课本。跨专业考研的同学,一切要从零开始,好多专业知识都需要重新学习,购买一些专业的书籍,就要花费大量的钱。有同学考完研后把所有的书垒到一起,足足一米多高!02培训班:少则几百,多则几万对于一些基础比较差或者是跨专业考研的小伙伴,会选择报培训班来帮助自己学习。也有那种专业性比较强的专业,比如工业设计专业需要一定的美术功底,如果基础不好,只靠自己摸索短时间内很难突破,所以为了能考上研究生,好多人会选择报专业的培训班进行系统的学习。根据专业的不同,服务内容不同,价格也有很大的差异!03报名费:100-200元虽然每个省的报名费不同,但是也相差无几,都在100-200元之间。04交通、住房:1000元-2000元现场确认和考研初试,要去别的学校确认和考试(本校考生除外)。所以,住宿费和路费也会产生一定的开支。今年复试是远程复试,可是给大家省了不少钱了~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大大小小累积起来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呀!不过,如果能顺利考上的话,花费这么多也是值得的!
大家好,欢迎关注原创作者“慕容书”,喜欢请点击右上角关注哦!慕容每天给大家分享关于考研的那些事!我是2016年12月第一次参加的研究生考试,当时考得一塌糊涂,和录取分数线差了40分,之后细细反思,发现在第一次备战时我有很多错误的地方,所以二战时我避开了这些雷区,努力备战,最终以第一名的成绩考上了武汉大学研究生。今天就和学弟学妹讲讲考研千万别踩的几个雷区,毕竟前车之鉴,有则改之无则加勉!1、外部环境宿舍氛围很重要,不要孤孤单单的。我舍友保研考公了,所以考研的只有我自己。我第一次考研十月份找了个研友,她跨考新闻我俩基本除了英语政治无交集。数学不会了只能自己烦。所以考研找研友,最好考什么就找考同一专业的。2、心态不要浮躁和一心多用。考研就专心考研,不要受外界干扰踏踏实实复习,时间会证明给你看的,你偷懒一点,成绩就很惨淡的。3、方向一定要明确第一次备考,我九月份还不想学习,因为没有想清楚是考研还是工作。所以那时我一边准备考上,还一边面试找工作。由于方向不够明确,在找工作上浪费了大量的时间,所以实际复习时间很少,这也是我第一次考研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所以我想对大家说的是,一定要先决定自己是否考研在开始准备,决定好了就要全身心投入。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两个都不舍得放弃,注定什么都得不到!4、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我十月份胃充血生病回家待了一周多,导致十二月份发现自己什么也不会,开始陷入焦虑,整夜睡不好,大把掉头发,体重一度九十斤,真的超级难受。所以考研学习很重要,身体更重要,除了平时要注意饮食保暖,还要一点就是每天要花点时间锻炼身体。5、数学只要好好学习其实没有那么难。我去年考的数一,基础都没看完,100题也没做完。因为我基础不好,直接上的1000题,一看好难啊,坚持不住了,就跑去看其他科目了。这其实就是逃避,但该面对还是要面对的。逃避不是办法啊。觉得难就对着书和答案一遍遍看吧!一遍不行就两遍,两遍不行就背!6、政治马原要理解,选择题要多拿分7、考试时宾馆一定要提前找考试时宾馆一定要提前找,找相对环境好点的。去年舍友陪我考试的时候她就生病了,因为条件太差,房间无窗真的很压抑。宾馆多多少少会影响的考研的状态。8、报考要考虑自身实际情况我第一次就没考虑实际就报了,好高骛远,盲目自信,所以就没考上。所以选择目标的时候一定要严肃认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报学校,不能盲目自信,也不要过于贬低自己!9、不要玩游戏不要一学不进去逃避就去打游戏或者玩,游戏有时候容易玩着玩着就陷进去出不来了。我去年有个同学就是那样,原本她是为了缓解考研压力,每天晚上玩一个小时游戏,结果上瘾了,玩游戏的时间越来越长,后来就整晚整晚地玩,由于前一天晚上玩了一整夜游戏,第二天自然也提不起精神来学习。周而复始,慢慢地她发现自己还有好多没有复习,顿时就失去了考研的信心,最终就半途而废了。从考研失败到如今二战,我走了很多弯路,抑郁过焦虑过,但都感谢曾经的自己走出来了,也感谢自己遇到过的同学和老师,给了我坚持下去的希望。写这篇文章就是希望大家不要走我的老路,避开这些雷区,考上自己心仪的学校,最后最大家十二月逢考必过!(本文为原创文章,未经允许不得搬运,违者必究,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也许今年的考研试题难度不是近几年最难的,但根据报考的人数今年考上的难度绝对是近几年最大的。我并不太关心今年试题的难易程度,因为单纯比较分数的高低并没有太大意义。题难大家分都低,题简单大家分都高。真正要看的是考试排名,计划招30个学生,题简单的年份考390分进不了前50,题难的年份370分进20名,而不论分数高低,你只要排名靠前就没有太大问题。面对今年340万人的考研人数,这数据已经创了历史新高。相对于去年考研的学生,今年考研的学生又多增加了50万竞争对手,所以今年考上的难度一定是比去年大的。如果我们“考研难度”定义为“考试题目的难度”,今年的数学是比去年要难的,包括政治也一样,肖4今年没有去年发挥的好。但是放在十几年的考研年份中,今年的题并不算最难。但如果我们把“考研难度”定义为“考上的难度”,无疑今年的难度是相当大的,最主要的原因还是考试人数的增多!从考上的难度来说,今年是近几年最难的一年。
今年报名考研人数为377万人次,按照之前的报录比,意味着今年考研将有267万人落榜,淘汰率达70%!图书馆、自习室人满为患,一座难求的境况下,这么多人都在“努力、拼命”怎会能考上的就几个人?虽然很不愿意说,但是大部分同学都可能成为“炮灰”,为什么他们那么努力,却还是失败了?以下原因22考研人,不要触碰啊啊啊!假认真,不是真“ 学习”从小到大,你在的班级里一定经常有那么一两个人,他们上课认真听讲,平时拼命做题,看上去那么爱学习,但却没有出众的成绩。考研路上也是,你或多或少可能会注意到这么一群人,他们天天三点睡五点起,甚至通宵学习,这群人永远“不是在自习,就是自习的路上”,拼命做着一张张的卷子发着各种各样“我真努力”的朋友圈。这种情况就是“自欺欺人”,天天高举着“我要考研”的旗帜,每天起早贪黑,有没有认真学习只有自己心里清楚。因此,千万不要假装努力,假努力比真懒情更可怕,不要让你的努力只是活在别人眼里。自我感动,自我麻痹很多人认真学习一会儿,就觉得自己好辛苦,觉得全班全宿舍就自己最努力,自我麻痹“你已经学了那么久”,然后美其名曰“劳逸结合”。或是学到了一点点知识,就开始得意洋洋,觉得可以该给自己放松一下了。认真学习1小时,开心玩耍1整天。这种同学你清醒一点!千万别被自己的努力学习感动到!比你刻苦比你上进的人太多太多了!虽不用跟别人比进度,但也别自我放纵,学习俩小时休息十分钟没问题,但学习一小时,休息俩小时的举动实在不可取啊......不关注考点、不看大纲很多人复习的时候压根不去关注考点,总觉得我把书上的全部知识点弄清楚考研绝对没问题,于是每天沉迷在自己的世界里无法自拔,埋头苦干,攻坚克难,坚信自己学的知识点一定能考到。你可能花了很多时间攻克的难点其实考不到几个,就拿数学的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来说,厚厚的一本书其实考研真正考的知识点就是那么几个,你如果把厚厚的概率论和数理统计全部学完,真真的浪费时间,但如果能区分出重点非重点,可能考场上拿到的分值更高。拖延症患者打算七点起床去学习,早上一醒发现八点了,于是觉得“反正也晚了,那就别学了吧”。想今天把题目做完,但你情不自禁拿起了手机,两个小时已经过去了,于是觉得“反正今天也做不完了,算了吧!”打算晚上十二点之前睡觉,但是一不小心已经一点了,于是你觉得”反正今天也没做到早睡早起,那就再玩一会吧”拖延症永远是做事情最大的阻碍,所有的事情都喜欢往后拖,习惯了自己都觉得正常。明明很重要的事情总觉得可以再拖拖,不到最后一刻就不会去做,拖延症是一种病,得治。一考试就过于紧张相信参加过高考的同学会有发现这样的情况,班里平时有些同学很努力,成绩也一直很稳定,偏偏到考试那几天出些问题,从而发挥得不好。这个其实就是弦绷得太紧的缘故,很多同学在备考的时候一直给自己很大的压力,考试前还会失眠,导致上不了岸,这种情况是最可惜的,所以有这类现象的同学平时要注意调节自己的心态。追求形式感,过于完美主义这个问题在女生身上比较明显,其实从小学中学的时候就可以看出来,很多女生的笔记总是做得一丝不苟、甚至相当漂亮整洁,但问题在于,小学时的知识毕竟不多,而考研时候需掌握的知识量就很大了。笔记做的整洁清楚并没有什么不好,但是,有一定要时刻提醒自己:这真的有必要吗?你一定要用不同颜色的笔标注难度级别,你一定要把做得不完美的那页笔记重新做一遍......这没问题。但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要有一个清楚的意识,那就是你的目的是考上研究生,不是做一本整齐的笔记。所以,在学习的时候,一个好习惯是经常问自己:这样做对我达到考上研的目标有帮助吗?只做最必要的事,只做最有效率的事。总在飘忽不定的因素才最影响你......考研考的不仅仅是知识,还考心态,考学习方法,考自我管理等等,并不是说把书本知识全部弄懂了就一定考得上的。为什么大部分人上不了岸,扪心自问是不是都有上面说的这几类问题。当然,每个人都是一个个体,每个人遇到的境遇不同习惯不同,在考研这条路上一定还有其他原因,但我们要经常给自己敲响警钟,问问自己“我这么做是不是对的,是不是在自欺欺人”。
距离2020考研初试时间越来越近,从近几年的考研数据来看,报考人数逐年增加,2020考研人数预计将达350万。在考研人群中,往届生考研人数比例越来越大,其中不乏考研二战甚至三战的考生。究竟有多少考研二战、三战的考生呢?今天小津就这一话题跟大家简单聊一聊! 二战人数同考研人数一样——逐年递增据教育部统计,2017年共201万人报考,其中,应届考生113万人,往届考生88万人;2018年共238万人报考,其中,应届考生131万人,往届考生107万人。从数据可知,2017年,往届生考研人数占全国报考人数的43.8%,2018年,往届生考研人数占全国报考人数的45%,同比上升了1.2%。数据来源:研招网数据来源:研招网我们不难看出,往届生报考人数增幅已经超过了应届生,据2019考研调查数据来看,超过70%的考生是第 一次考研,第二次考研占比约20%,三次及以上占比各约3%左右。考研二战或以上的考生占了30%左右。二战考研的成功率大大增加,这部分考生将是大家的劲敌。随着推免比例的增加,考研难度更大了。最后,小津希望2020考研学子能够认识到当前严峻的形式,认真备考哦。
文 | 七天栏目 | 考研有这样12名同学,他们在大学第三年的时候开始考研,基本都是大三一开始就筹备了,也有个别同学是暑假开始的,距离考研只有半年时间。之所以这么匆忙,是因为他们感觉保研没有希望了,所以才会这么晚开始准备,最后的结果就是只考上了两个,其他的都没有考上。有了一次失败的经历,另外10个人也开始努力了,经过了一年的奋斗,他们10个人都过了分数线,由于调剂的原因,有一个人最后没有去读研究生,直接去工作了,其他的9个人都成为了研究生,这样的结果说明了很多问题,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两次考研的情况我们可以看出来,第一年考上的那两个学生,因为对保研从来没有任何希望,所以他们一到大三就开始努力学习准备,结果就考上了,因为准备的周期也够,有一年多,其他同学都是等着保研,结果失望了,只有半年时间来准备,时间上有点匆忙,所以最后失败了,从这例子中也可以看出来,考研的准备时间怎么也得一年,所以大三的时候开始是比较合理的。其余10个人之所以会失败,是因为他们还没有从自由散漫的状态回来,以为大学的自由生活一直都会在,所以他们只是用考研做幌子,并没有真正的想通过,所以,他们每天去了图书馆或者自习室,只是充样子,看上去比较认真,其实大部分时间都是玩手机,学习效率和结果并不好。第一年失败了,面临着毕业就业,压力比较大,所以他们内心就是向往考研,在学习上也更加努力,结果他们就互相监督学习,第二年就考上了研究生。结果也不错,就是比其他人晚了一年而已。从上面的结果看出来,如果想要考研,认真准备一年时间足够,因为太早准备也没有必要,不能参加考试,时间久了就忘记了记住的内容,太晚了也不行,毕竟考研也不简单,虽然没有高考那么难,但是从准备时间上来看,一点不输给高考的紧张程度。因为高考有老师辅导,有家长监督,而考研只能靠自己,没有任何人可以帮助,制定复习计划,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需要每个人都要有很强的自制力。考研的准备时间也是门技术活,不能准备得太久,可能会导致自己失去耐心,也不能准备得得太迟,容易让自己失去信心,所以要有以下一些注意事项:1、考研内容:两门公共课,英语和政治,数学或者专业基础。专业课是很多同学都感觉问题不大的,毕竟学了三四年,考自己专业的东西难度很低,所以在复习的时候一般都得心应手,只有公共课才是拉开距离的科目。但是现在有很多辅导班,只要感觉自己差一些,就可以去参加弥补不足,很多时候,在有限的时间里,考试技巧就显得格外重要了。2、基础很重要:很多同学在上大学的时候就打算考研了,想这辈子在学术研究上走得更远,如果是这样的想法,一定要提前准备,这个准备主要还是在专业课上,一定要认真学习专业课,这是基础,如果出现了挂科等现象,可能会影响到考研成绩,因为很多导师都会看你平时成绩的,一旦挂科,可能就会让你错失很多机会。3、过程辛苦考研虽然只有一年时间,但是这过程是十分辛苦地,考察一个人的心理素质。考研和高考不同,高考是有很多人监督的,而考研全程都是要靠自己,自己制定学习计划,自己早出晚归,自己联系辅导班,自己联系导师,这一年的时间,很多人都感觉很疲惫。有限的时间可以完成很大的突破,不管是考研还是就业,只要下定决心,一定可以实现自己的目标和理想,最后就祝愿所有学子,在未来可以考出理想的成绩,早日实现自己的梦想!
考研已经成为了很多高校应届毕业生的首要选择,提升文凭、继续深造、提高竞争力,是大家加入考研大军的出发点。都说高考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考研其实没比高考简单多少。学业压力、时间压力、心理压力等等,这就是考研学子近一年的历程。学校为争取优质生源选择“压低学生分数”?考研不仅得单科成绩过线,还得总成绩过线,有的学校还是自主划线,这一点大家都比较清楚。现阶段大多数考生初试成绩已经出炉,也已经和报考院校去年的招录分数进行了比较,心里大概有个底。但是在国家线未出来之前,大家心里还是惴惴不安。学生想要考个层次高一点的大学,而学校何尝不想招收一些水平高一些的学生呢?怎么操作?看看投稿大家就明了了:“怀疑学校为了得到更好的生源,将总分150分的马原和毛中特普遍压在60-80之间”“75人中只有三人的专业课成绩过了100分,达到去年国家线的只有1人”这部分学生报考的是湖南某高校的“马理论专业”。难不成真的是报考该专业的70多位考生水平都比较低?文科类专业主观题所占的比例较大,主观题部分给分本就带有较大的不确定性。但是只有1人过线的这个比例,着实是有些低了。也不能怪大家对此并不信服。此外,去年宁夏文学类专业有考生成绩个位数,也被大家诟病,怀疑是被故意压分。如果属实,对学生不公作为学校,想要获得优质的生源,为学校后续发展助力,这一点可以理解。但是如果是以牺牲考研学生1年的辛苦付出为代价,希望通过压低分数获得调剂过来的较为优质的生源,从而放弃这些第一志愿报考本校的学生的话,是不能被原谅的。有网友评论道:“不想要就算了,最起码给个差不多的成绩,现在连调剂的机会都没有了”说不过去!将学生置于何地?良心不会痛吗?再者,学校如果想要谋求发展,应该努力提升学校各方面的实力,而不是通过这种“投机倒把”的形式。害人终害己,学校这样做,寒了学生的心,败坏了自己的名声,得不偿失。考研:实力和选择并重不公平的现象总会出现,不可避免,这件事情肯定会对学生心理上造成伤害。但是如果不能得到妥善的解决,学生们也只能是打碎了牙往肚子里咽。有苦难言,自己吞下苦果。其实,在考研过程当中,实力是一部分,选择也是一部分。最好是能够找一位有经历的老师,给自己出出主意,尤其是在择校方面。俗话说的好: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高人指路。考研之所以困难,是因为在此期间所有的工作都需要自己独立完成,缺乏指导。如果能够有老师帮忙,会少走很多的弯路。此外,为了确保考研成功,前期应该对自己的实力进行一个清醒的认知。明确自己考研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做学术还是说单纯的“混个学历”呢?在此基础上,不要好高骛远,哪怕选择一个层次相对不那么高的学校,坚持“曲线救国”的路线,一步步的提升。比如说,作为一所普通本科院校的学生,在实力不太强劲的情况下还想要读研,是不是在择校方面下下功夫?大家都往上涌的院校竞争肯定大,大家都“不屑一顾”的院校对于自己来讲是不是机会呢?先站到这个平台上,在谋求后续发展,不失为一种策略。对于压低学生考研分数这件事,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如果说高考是一场需要12年时间去准备的(小学6年,初中3年,高中3年)没有硝烟的战争,那么考研是什么呢?我觉得考研则如同一场马拉松比赛。参加马拉松比赛的人有很多,但并不意味着每个参加马拉松比赛的人都能跑到终点。每一年的考研,都会出现一些“弃考生”,这到底是为什么呢?我觉得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一些一边找工作,一边准备考研的人,他们在找到工作之后往往会放弃考研。考研和上班,有时如同鱼和熊掌,往往不可兼得。有些人考研是为了找到不错的工作,而他们在准备考研的过程中一旦找到了心仪的工作,就很可能会成为弃考生。一方面,找到工作之后,那些人肩上已经有沉甸甸的担子了;另一方面,考研对他们来说,其蕴含的意义已经无法和手头的工作相提并论。其次,一些在报名之后没有恒心、没有毅力、没有勇气的“三无产品”,往往会选择在中途放弃考研。特别是一些家境富裕不缺钱的“富二代”、“拆二代”之类的人,他们报考硕士研究生考试往往只是一时的心血来潮,让他们真的静下心来潜心备考,这对他们来说无异于一场折磨。所以,一些人在考试之前的复习中早就放弃了顺利通过考研这个目标。可以说,没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决心和毅力,想要在考研之旅中善始善终,难度不是一般的大。第三,参加考研的人,被录取的人数是有限制的,并非每一个人都能够顺利通过初试的考验。能够在初试中脱颖而出的,每一个都是有着真才实学的人才。当然,有些人在复习的时候并没有放弃,反而在参加初试的途中半途而废。一些人在做完英语的试卷之后,他们在估分的时候自觉这一次考研基本通过无望,就果断“弃坑”。一个木桶的盛水量,取决于这个木桶中最短的那块木板,而英语学科如果成为这次初试的“短板”,那么这次的考研也就彻底宣布失败,接下去参加其他科目的考试,差不多就成了传说中的“垃圾时间”。一般情况下,既来之则安之,已经报考了,个人感觉还是要尽可能坚持下去,成功自然可喜,失败也是一种经验和教训的积累。起点之美,属于每一个报考的学子;终点之美,属于咬紧牙关坚持到最后的学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