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2019考研人数创新高,除去学历的提升,考研就一定有出息吗?

2019考研人数创新高,除去学历的提升,考研就一定有出息吗?

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已经了拉开帷幕。据小编了解,今年全国考生规模达到近300万人,这一数字是不是惊讶到了你,比上一年增加了整整52万,又创了历史新高。这些年以来,中国考研大军(有的是毕业生也有的是对现有的工作不满意,更有的是钉子户)反正就是规模不断在壮大,每逢研招考试季,各大学校的图书馆可谓是灯火通明,角落里都充斥着背单词背法律条文的声音,“考研热”都成为了舆论焦点话题。那么在许多人一头雾水的时候,不知道考研是什么?那小编就来科普一下考研是什么。我们说的考研,就是参加硕士研究生的入学考试。参加考验的人数越来越多,那么考研首先要符合国家标准,就是说考生必须是本科毕业生或者是专科毕业生达到本科的标准等等。其次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按照程序:一是与学校联系,知道这所学校对专业考试的方向和要求,二是先期准备,即在考研之前做好必要的备考工作,三是报名,四是初试,参加选择学校的初试,五是调剂、六是复试、七是复试调剂、八就是录取等方面依次进行。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初试通常于上一年的12月底或者当年的1月份进行,就2019的考研就是安排在了2018年的12月份,在寒冷的冬季,大家都被考研的热潮包围,个个活力满满。至于具体日期,看你所选择的学校。那随着考研人数越来越多,虽然成为研究生的比例不变,但是人数却在不断地上升,那么研究生的压力自然是越来越大。考研意味着高学历,也就本科毕业而言更容易找到工作。考研的大学生一定会有出息吗?有些人会是这样认为:我就是想要一个高的学历,这样之后我的工作就比较好找,也有一些人真的想继续研究他所选择的专业,因为有的专业真的是需要进修的,并不是说有的人为了逃避什么就业压力啊竞争什么的就选择找个象牙塔把自己关在里面。如果能考一所比现阶段更好的大学,那以后自己的圈子里的人也许真的会是不一样的层次,自己能接触到的也会是一个新世界,谁说不是呢?现在的社会没有高学历,投简历会有谁认真的对待?但是也不能以偏概全,说研究生一定就更高级什么的,但是在众多人包括小编的认知里面,大多数人确实是能令人刮目相看的人,想想经过高考杀出来,一路杀进研究生,过五关斩六将的人也不会多差。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追求,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路要走,大路小路,只要自己觉得好,问心无愧就可以了。在这里最后小编分享身边一个考研朋友的心得体会:天一亮就是2019届考研了,2018年也快结束了,明年考研人数得破300w了,我就是那其中一个,说实话就算我还剩一年时间准备 我也没有很大把握。其实我从小学习就很差,老师和同学都不看好我。高考学了美术,如今也才念了个某不知名高校,一晃快三年明年也要轮到我考研了。我真的很讨厌一些光凭外表就说我不行的人,虽然我也很清楚自己一无是处,所以如果我没有目标的话,也没有谁会对我抱有期待。所以说,不要停在人生的路边,怀疑自己是否走错了路。独自走在路上,若感到孤寂迷茫,那就放慢步伐。不用着急慢慢来,不要放弃自己所坚持的,人生还会继续,总有一天我们都能收获幸福。今天小编的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希望正在浏览的你,不论实在工作或者是在读的研究生,都能够坚持自己所坚持的,为了自己的未来好好努力!2019考研人数创新高,除去学历的提升,考研就一定有出息吗?

鬼娃咒

2019年考研人数280万人说明了什么?研究生培养质量怎么样?

2019年考研人数上升至280万,你觉得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有上升吗?我国的研究生教育真正大规模兴起是在恢复高考、改开开放之后。2000年前后,我国高等教育经历了一次大规模扩招,近些年来,我国研究生教育一致是以一种稳态的速度在增长。因此,我国目前的研究生招生人数,是一个长期积累和发展的过程。2019年考研人数280万人,只能说明研究生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和国人的重视。实际上,相对于全国13亿人口,每年760万左右的本科毕业生规模,每年67万左右的研究生招生规模并不是一个大数字。从各国的情况来看,研究生教育作为国民教育顶端,是科技发展的中坚力量。国与国的较量,与其说是国力的较量,不如说是人才的较量。而我国的研究生教育,也在国家科技进步和重大发展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在刚刚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上,明确了要加大博士研究生的培养数量,这也侧面反映出我国的建设和发展,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生的规模还不能满足目前的发展所需。各高校的科研数据也显示,研究生第一作者的高水平论文占到半数以上的比例。我国目前各行业的科技骨干,尤其是高精尖人才多是研究生毕业,35岁挑大梁的比比皆是。综合而言,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培养质量是在不断提高。

米尼亚

2019考研报名人数会增加30万?看了表格,答案就一目了然了

2019考研在12月22日就将正式打响,辛苦几个月或者一年的学子们终于可以把自己的努力付出派上用场了,也真诚希望大家都能有个好的收获,其实很多学生还是很关注每年的报考人数的,今天木哥就给大家简单分析一下。其实纵观这几年的报名人数都在逐年上升,而且比例不小,2017年考研报名人数是201万,到2018年考研人数就涨到了238万,增加了37万也就是18.4%,这个数据是相当惊人的,所以2019考研报名人数到底会增加还是减少呢,大家就非常关心了。其实木哥可以很大胆的告诉大家,人数肯定会增加,至于多少,还不好说,我们用数据来分析,大家慢慢看。大家看看上表,目前还有很多省份2019报名人数没有统计出来,我们只需要看一家出来的省份人数与2018年报名人数对比一下,100%都是增加,而且最小的差距都在一万人以上,很多省份都相差好几万,那么这样算下来,保守估计今年人数应该还会增加30万左右,是不是很多同学看到这里表示吓到了啊。其实关于这个问题,木哥早就说了,不管多少人,只要你目标坚定,坚持付出了,肯定会有收获的,不需要太紧张,做好自己就可以了。最后提醒一下大家,距离考研就一天的时间了,大家一定要放平心态,正常去看看以前的笔记就好了,轻装上阵才能考出佳绩。

就是我

2019年考研人数会增加吗,如果增加的话,都有哪些学校会扩招?

2019年考研人数会增加吗,如果增加的话,都有哪些学校会扩招?但是小编可以明确的告诉你,2019年考研人数肯定还会保持增长,一方面契合国家发展规划,到2020年在学研究生规模达到290万人(2017年数据显示,全面研究生教育招生80.5万人,在学研究生263.9万人,毕业生57.8万人)。若是在2020年达到290万人,则接下来每年在读研究生需要增加5%左右。另一方面,目前大学生学历已经在找工作中没有优势,想要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考研是不错的选择。近几年考研报考人数——考研依旧火爆大学生选择考研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①本科就业压力大。在用人单位提高招聘门槛后,要求应聘者需要研究生学历,所以很多考生为了提高自身的就业竞争力,加入考研大军。②名校情结。在考研大军中,有不少学生是因为当初高考时由于各种原因进入了一所普通本科学校,心目中一直有一颗名牌大学的心。③在职研究生加入统考。自从2017年在职研究生首次纳入统考后,很多在职人员也加入到考研大军,他们希望提升学历来为自己进入更好的平台,升职加薪创造条件。2019年高校研究生扩招人数比较多的学校对于报考上述扩招高校的学生,一定要早早关注各个专业的扩招情况,做到心中有数。

出乎形哉

2019年考研人数刷新,考试难度不会刷新,最终成功到底看什么?

本文全网原创保护,违规转载洗稿必究!文|冷丝栏目|丝说考研考研报名系统已经关闭,目前已经进入现场确认阶段,一个谈了无数次的话题再次被提上来——2019年考研人数刷新历史,考研难度和成功率又是怎样的情况呢?同学祝你考研成功!考研难度有传说中的那么难吗?最为难的到底是什么?首先,考研人数增加是肯定的,人数刷新也是肯定的,但是试题难度不会增加,难的是自己该怎么看?在考研圈子一直流传着这样一句调侃的话:如果你爱他,让他考研吧;如果你恨他,让他考研吧。在很多考研党那里,考研似乎是天堂也是地狱。大家如果都抱着这样的一种心理和情绪考研,无疑是很难的。其实,关于考研的难度,有的人把它夸大了,结果吓走了许多本来完全可以考上研究生的同学。而有的同学低估了考研的难度,过于轻敌,结果原本能考上的也考得一塌糊涂。考研复习情景确实,对于考研的难度,应该有一个正确的评估,夸大和轻视其难度都是不合适的,在许多时候甚至是有害的。比如,2019年的考研人数又将大幅上升,不过同时增长的也有考研录取指标,两项加起来不就抵消了吗?所以,人数增加等等,这都不是问题,也不是考研的难度。那么,众人口中的考研难,到底难在哪?有人说,考研难,难于上青天。的确,除了考研试题难度大,考研过程的其它方面也会给学子们造成一定的困难。比如,与高考相比,没有一个相对集中的学习环境,大多数同学都是独立、分散复习,同学之间缺乏交流。同时,与以前中小学的所有考试不同,考研之前也没有较正式的模拟考试,这对于检验同学们知识掌握确实存在难度。图书馆里复习的备考的同学这些所谓的“难题”有没有好的解决办法?如果是在校生,这些都不是问题,同学之间完全可以结成联盟,即使不是同一个专业,也可以在一起商量公共课的复习方法,还可以在课堂上或者私底下请教自己的老师,这样不是可以面对面地接受老师的教育吗?所以说,考研其实从来都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关键是你怎么去有效利用你身边的资源。考研的关键先要克服畏难情绪和松懈心理,这才是是考验成功的大敌。在考研复习的过程中, 尤其是最后的冲刺阶段,许多学生确实是身心疲惫,有一种力不从心的感觉,这个时候很容易动摇自己最初考研的坚定信念、半途而废。尤其是在连续做了几套模拟题,而正确率较低的情况下,很容易产生一种畏难情绪。部分学校考研复习条件不佳这其实是对自己的一种怀疑,总觉得考研的人越来越多,考研竞争越来越激烈,担心最后的结果不如意。心理学专家指出,信心是决定成败的最关键因素,很多考生在开始时兴致高涨,临考时却信心不足,还没上战场就败下阵来,结果功亏一篑。动摇不定、犹豫不决才是是考研的最大忌讳。这种情况下,考生要学会自己鼓励自己,保持愉快的心情,千万不能松懈。消除考研的难度必须克服懈怠心理和紧张心理,因为,这些不良心理大大增加考研成功的难度。在复习冲刺阶段,很多学生认为成绩提高不了多少,在学习上就比前一阶段有所放松,产生懈怠心理。有关专家认为,这种懈怠心理也是要不得的。在最后复习冲刺阶段,如果放松了很可能成为关公走麦城的“悲剧”。最后一两个月的时间里,考研同学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点面结合,查漏补缺,千万不能出现“东看看、西摸摸又无从下手”的情况。还有就是紧张心理。再过一段时间就会临近考试,很多人容易产生紧张心理。比如,突然感觉自己近期学习复习效率不高,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这个时候和和别人对比又会觉得自己做题准确率太低。于是,他们开始慌,看见别人看了很多本书而自己一本还没看完,产生紧张心理。很多学校组织考研复习交流会其实,这些都是很长长的现象,大可不必紧张,一定程度上的紧张是有必要的,但是如果紧张过度以至于达到疑神疑鬼的程度,那就就完全没有必要了。因为考研不仅考查一个人的知识储备和能力素养,同时更是对一个人信心和毅力的考验。在这时候,千万不要考虑太多不必要的问题。只需要调整计划,按照自己的计划认真复习就可以了。因此,所谓的各种各样考研难的说法,那都是子虚乌有的东西,而真正的难度还是你自己,你能不能战胜自己,尤其是战胜自己过去学习和生活上的种种毛病,这才是最为关键的要素!本文全网原创保护,违规转载洗稿必究!敬告|冷丝所有文章首发『』,如有错漏和最新信息,作者将在评论版块及时更正和补充,也请网友批评指正,谢谢您!同时严正声明『非法转载必究』。

背靠背

2019年考研人数上升至280万,研究生培养质量有上升吗?

冷丝自媒体原创,拒绝转载!文|刘冷丝栏目|丝说考研2019考研人数有可能达到280万!这个数据是有充分理由的:考研的热度一直飙升,2016年全国考研人数177万,2017年较16年增长24万达到201万,2018年较2017年增长37万达到238万。然而,各个大学的研究生培养质量也一路高攀吗?各位考研党最好还是多多了解一下相关情况,做好思想准备。四川大学研究生院首先,国内硕士研究生选拔机制存在很多不合理的做法。国内硕士研究生的主要选拔方式是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招生考试,考试科目包括思想政治理论、外语,部分专业还有大学数学等公共科目和专业课,公共科目由全国统一命题,专业课由各招生单位自行命题。考试这种选拔方式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死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应试能力,而这些并不适合作为选拔研究生的标准。因为考题每年的变化少,有研究者专门统计过10年一些学校的考题,重复率高达60%以上。考试试题陈旧以及大量以营利为目的的考研辅导班的存在,更加弱化了考试分数的参考价值。招生单位在入学考试后还会组织复试,但由于初始样本质量低和所设置的复试通过比例过高,很多学校淘汰率偏低,大约为1:1.2的比例,这就导致复试所能起到的筛选作用极为有限。科教评价列出前30位研究生培养高校其次,国内硕士研究生培养方式未有大的改革,形式和内容都较为僵化。国内硕士研究生在校期间学习方式主要是课程学习为主,辅助有以发表论文、调研为导向的科研实践。课程学习阶段存在教学模式单一、课程设置陈旧、学制单一的问题。在科研方面,存在科研结果指标化、毕业论文形式化、不同学科专业科研目标雷同化等问题。这种僵化的培养方式限制了对研究生创新性思维的培养,不适于激发研究生从事科研的热情。其三,硕士研究生管理机制不仅不完善,存在的问题也比较多。北大医学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修订会高校对硕士研究生管理的系统化与规范化程度不足,高校研究生院、学科院系和研究生导师管理协作机制匮乏。对研究生的日常管理培训几乎完全依赖于导师,而不同导师的管理风格和培养思路有可能完全不同,导师的职业素养和专业学术水准也存在巨大差异。这些因素的存在,研究生接受必要科研素养训练,还有和职业发展引导的基本需求无法得到保障。其四,最重要的是没有建立有效的硕士研究生淘汰机制。当前普遍情况是,一名硕士研究生一旦被录取,即意味其将以非常高的可能性获得硕士学位,如果其不能在规定的时限内达到毕业的指标要求,则一般采取延期答辩考核的方式处理。中外联合培养研究生研究生培养是为社会输送具有较高专业素养和一定创新能力的高科技人才的重要一环,而由于不合理选拔机制的存在以及淘汰机制的缺失,大量不合格毕业生就流向社会,带来的是研究生数量增长、而质量不高的尴尬局面。拿到研究生学历学位其实只是时间问题。考研成了获得高学历文凭继而获得一份好工作的有效途径,研究生考试也有了类似于高考“一考定终身”的味道。淘汰机制缺失也是很多在读学生无法全身心投入科研实践、缺乏竞争意识与紧迫感的直接原因。相比于对高精尖技术理论的学术追求,当下研究生更关心的话题是如何找到一份好 工作,淘汰机制的缺失使得从高校毕业的硕士研究生与本科生、专科生除年龄上的差异外并无本质区别。校际联合培养研究生淘汰机制缺失使得研究生导师在对自己所带的硕士研究生的管理上难有作为。如何让学生完成毕业考核指标顺利毕业成了导师的责任和义务。当导师重视科研质量督促学生推进科研进展时,又要顾忌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很多原本不具备基本职业素养的学生“选拔”进研究生队伍,导师只能尽力将学生送出师门,而不是卡在师门之内。教育部副部长杜占元在2018年度省级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和教指委工作会议上发表了题为“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推动内涵发展再上新水平”的讲话,他专门提到现代大学的核心特征之一是科教融合,培养合格的研究生队伍是现代大学的重要使命之一,研究生教育越发达,科教融合就会越紧密。研究生教育是社会创新的重要引擎,这是把大学科研成果和人才转移到社会的关键环节,是促进教育、科技、经济三者结合的重要元素。敬告|刘冷丝所有文章首发『』,如有错漏和最新信息,作者将在首发媒体评论版块及时更正和补充,也请各位网友批评指正,谢谢您!

不设房

2019考研人数285万人并非空穴来风!看你的学校报名人数增加了吗

最近关于2019年考研人数的消息传遍整个考研圈,很多的考生都看过相关类似的消息,说2019年的考研人数将达285万,甚至更多。起初可能很多的考生可能并不相信这个消息,毕竟并没有官方机构给出明确的数据,但随着考研正式报名的结束,不少的地区和学校公布了2019年的考研报名情况,我们再来看一下这个消息,似乎2019年的考研报名人数285万并非空穴来风。下面我们据来看一下,网络上搜集而来的报考数据吧!也看一下有没有你要报考的学校。一、杭州市二、中央民族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已经连续3年每年考研报考人数增幅超过30%,另外就整个北京市2019年的考研总报名人数来说,相对于2018年,增幅为20%左右。三、天津大学就天津大学来说,选择在天津大学报考点现场确认的考生已经高达8617人,另外还不包括在各个省市招生办公室报考点报考的考生,所以说2019年考研报考人数只会更多。四、东北农业大学就全国各报考点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报考东北农业大学的人数总计为3800余人。五、西安交通大学就西安交通大学来说,2019年考研报考西安交通大学的总人数为18492人,相对于2018年的报考人数,增加了5415人,创历史新高。六、中央财经大学据网上公布消息,2019年报考中央财经大学的考研人数为12699人。七、南京师范大学据南京师范大学官网公布的数据,2019年报考南京师范大学的总的考研人数为10161人,相对于2018年报考人数,增加了20%左右。八、厦门大学就厦门大学来说,2019 年的考研报名人数为26760人,相对于2018年 ,总的人数增加了2876名,增长幅度创历史新高。九、中国传媒大学2019年报考中国传媒大学的考生数量为19166人,相对于2018年,人数增加了25%左右。十、西北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2019年的考研报名人数为9965人,相对于2018年的8110人,增加了23%左右。以上即为部分院校2019年考研报名人数的情况,但总的来说,相对于2018年,2019年的考研报名人数呈现出一种稳步上升的趋势,也就是说2019年考研人数达到285万,也并非没有可能。对于以上,您怎么看呢?上面有你要报考的院校吗?如果有同学想了解自己院校的报考情况,可在下面留言,小编将在留言区补充给你。

小椋

2019考研人数突破238万!考研“炮灰”的4大特征,你中了吗?

最近,随着预报名的开始,很多的高校已经陆续颁布了招生计划,虽然总的招生人数有所上升,但一些985、211工程大学的推免人数也在上升,有的高校专业推免比例高达80%,以至于很多网友惊呼:2019年将是考研难度最大的一年?但不管如何,既然选择了,跪着也要走完剩下的一段路。今天,小编,就和大家聊一下,考研“炮灰”的4大特征,也是最容易放弃的4种人,同学们如果有相似特征,一定要及时调整。一、退路太多很多的同学在考研的时候,就为自己找好了退路,例如考研考不上就去考公务员,公务员考不上就去考教师,或者去找工作,这些都无可厚非,但是作为现阶段的考研,如果你退路过多,很难保证你有一鼓作气和破釜沉舟的毅力,而考研后期,你最需要的就是坚持下去的毅力。既然决定了考研,就请放弃一切的诱惑,其实你也并没有多少退路,考公录取比例比考研大太多,就算你考了教师资格证,还有竞争更激烈的编制呢?你愿意为一份3000块的工资贡献你大好的年华吗?这些你都要考虑清楚。二、复习效率低学习效率考研不同于高考,考研是你在一个没有老师直接指导和家长、同学督促的自由环境下的复习,也就是说考研不只是专业知识的考察,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对考生自制力的考察。因此也导致了一些自制力不强的同学复习效率低,这个时候你就需要为自己做一份详细的、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了,这份计划要精确到分钟,然后切实执行,既然是计划,那就是在你能力范围之内的计划,切忌好高骛远,在完成的基础上加大还是可行的,只有这样,你的复习才能有条不紊。三、动力不足很多人在准备考研的时候根本不知道自己想要的到底是什么,说的直白一点就是随大流,这是很多考生的一种真实写照,但是到了9月份,如果你还没有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么的话,那你的考研最起码对现在来说一直都是失败的。为了深造、为了一个更好的就业平台、为了看到外面的花花世界、为了一座城市、为了以后的生活或者说为了一个人,这些都可以成为你考研的一个动力,总之,一定要有一个让自己热血沸腾的考研理由,这样复习才有动力。四、压力过大人们常说: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这句话还是很有道理的,适当的压力可以让你保持高昂的学习动力,但压力过大有时候却适得其反。有的同学在复习的过程中一直都在思考:最后没考生怎么办?和别人比起来复习差怎么办?今天的任务没有完成怎么办?这种心态很正常,但有时候太注重结果,太患得患失,反而不利于备考,把心态放平,保持一颗平和的心态可能对你的复习更加有好处。适时做一些运动,适时休息一下,适时找朋友聊聊天,都是缓解压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总之,每年都有很多人放弃,就2017年来说,200万左右的考生,能够踏入考场的只有170万左右,有时候并不只是你考上了就是成功,你能够坚持到最后也是一种成功,而坚持到最后的同学基本也都考上研究生了。对于以上,你怎么看呢?您要报考的学校推免人数上升了吗?您的考研动力是什么呢?欢迎您的留言。

火风暴

2019考研人数创历史新高,“考研热”为何一直在升温

2019年,又是一年“史上最难考研季”。四月,随着考研调剂渐进尾声,录取名单基本尘埃落定。今年,全国考研报考人数史无前例地达到290万人,淘汰率飙升至75%,报录比再次刷新了纪录。急剧升温的考研热背后,社会压力和个人需求交织,提升学历、增加就业砝码、逃避成长焦虑……各不相同的目的中,有人脱离苦海成功上岸,有人折戟沉沙铩羽而归。一场考试,如此酿就百态人生,令人唏嘘。但是,当考研的“实用性”功能日益强化的同时,其作为高等教育一个高阶阶段的本来面目,却不免有些迷离和模糊。2018年12月22日,众多考生在雨中步入江南大学考点。竞争残酷,考研人数创下十年之最整整两个星期,南京晓庄学院的大四学生朱欣都没有从考研失利的情绪中缓过劲来。最美人间四月天,走在马路上,看着柳树吐出的嫩芽和姹紫嫣红的花儿,朱欣的心却依旧停留在冬日的阴晦里,冰冷而又潮湿。备考的大半年时间,朱欣抛弃了所有的社交和娱乐活动,开启了“魔鬼训练”的模式。早晨九点,她背着书准时抵达自习教室,一坐就是一天,中午累了就趴在桌上休息一会,晚上十一点再伴着星星点点的灯光回到宿舍,继续学习一个小时。朱欣考研的目标是985、211院校,“我们学校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有限,只能通过考研提升自己了。”临考前,她信心满满,坚信自己一定能考上。可成绩公布之后,她并没有过线,挫败、不甘心、听闻他人喜讯的嫉妒、对未来的的茫然……百感交集。在考研圈里,第一次走上考研战场的人称为“一战”,考第二次第三次的人则称为“二战”“三战”。“一战”失败,朱欣决定不再“二战”,先去找个工作积累点经验,可因为考研期间高强度的学习,让她错过了多个大型的招聘会,在求职的过程中难度不小。中国教育在线发布的《2019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显示,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强势增长,达到290万人,较上一年激增52万人,增幅达21.8%,成为近10余年增幅最大的一年,也创下了改革开放40年来的最高纪录。就南京市而言,各报名点的研究生网报人数都有所增长。南京市招办报名点网报25000余人,比去年上涨约20%。考研人数年年激增的同时,报考与录取比创十年最低。全国录取人数大约72万,至少200万人会被无情刷掉。这意味着,在考研这场战役中,大部分人会成为陪跑。“我们宿舍一共四个人,三个人都选择了考研,还有一个考取了家乡的公务员。” 朱同学是南京财经大学的大四学生,去年,他去人才市场转了很多圈,每次找到心仪的招聘信息,都被“研究生学历”的门槛拦了下来。求职受阻迫使他决定加入考研大军。而同宿舍一同参加考研的张同学则有另外的理由,“有时候觉得自己还不够成熟,似乎没准备好进入社会。”有时候,考研似乎是挡在年轻人与社会之间的一面墙,隔绝了外界的种种压力和声音,考研成功,尚且可以继续呆在象牙塔里躲避就业,但如果失败,高墙轰然倒塌,年轻人将无所遁形。某学校,为了防止座位被他人重占,不少人都在位置上贴上字条。寻找更好的自己,往届生强劲加盟《2019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显示,在今年的考研报名人数构成中,往届生占比上升较快,逐渐接近半数,成为考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工作的往届毕业生重返考研战场,通常是希望“回炉再造”之后重新选择人生方向。在北京大学新闻系录取名单中找到自己的名字之后 ,杜莹喜极而泣。她感觉心口的大石头终于放下了,积压在内心的各种情绪在那一刻得到了释放。杜莹今年30岁,已婚。六年前,她从北京科技大学机械专业毕业之后,留在了北京一家知名的汽车企业。工作、恋爱、结婚,杜莹的生活沿着原本的轨迹按部就班地运行着。按理说,生个孩子是下一步目标,但杜莹却不想将自己的人生过早定格。在轰隆作响的工厂车间里,身为工程师的她仿佛一眼望到了生命的尽头。她时常这样反问自己:“难道就要这样慢慢老去,在这里呆上一辈子吗?”她决定转行,目标是新闻行业,“闲暇时候,我喜欢写点文字,发发公众号,做记者是我一直以来的梦想。”她将考研的想法告诉丈夫,得到了丈夫坚定的支持。于是,她瞒着父母辞职回家,备战考研。辞去工作,意味着破釜沉舟,没有退路,杜莹给自己制定了详细的复习计划。考研是场硬仗,也是一场心理战。因为是跨专业报考,复习期间,杜莹需要付出比常人更多的努力。距离考研的时间越来越近,她愈发觉得自己的时间不够用,一打开书,大脑就一片眩晕;一抓起笔,满肚子翻江倒海。焦虑、逃避、自我否定……原本热情开朗的她变得焦躁不安。考试前两个月,她的情绪接近崩溃,整整一个星期,看不进一页书,每天都在手机上刷短视频,却丝毫没有减轻压抑和无助。终于有一天,杜莹压抑不住内心的情绪,抱着老公嚎啕大哭。之后,夫妻二人决定,在国家图书馆旁边租房复习最后冲刺。在丈夫的全力支持下,从早到晚,杜莹都像打了鸡血一样,泡在国家图书馆里。终于熬到了考研成绩公布的那一天,她发了这样一条朋友圈:“我是何等幸运,第一次考研,就考上了我爱的学校和我爱的专业。”潮水般的祝贺向她涌来,她说:感谢坚持下来的自己,感谢对未来还有梦的自己。接下来,杜莹还有一个“远大”计划——在研究生之后,继续读博,进行专业的学术研究。考研成绩公布后,杜莹收到了老公送的一束花,上面写着“我最爱的北大小姐姐”。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对现状不满足、对未来心怀憧憬的年轻人,不少都将辞职考研当成了一次重新选择行业、修正人生道路的机会。辞职考研的人并不在少数。王钰洁是南京军区总院的一名神经外科医生。工作稳定,收入也还说得过去。大学时候是本硕连读,已经拥有研究生学历的她,却选择在工作两年之后再度考研。今年,她顺利拿到了南京大学会计学研究生的录取通知书。“高考的时候,对外面的世界一无所知,盲目选择了医生这个行业,可我发现自己的兴趣并不在此。我更希望能从事金融方面的工作。” 王钰洁考的是在职研究生,可以边工作边读研,但去年8月,她还是向单位提交了辞职报告。放弃体面的工作,从体制内跳离,很多人对她的选择表示惊讶与不解。王钰洁说,医生每天十个小时工作,很难得拥有周末和节假日,“那种状态之下,我根本没有时间静下心来看书复习。我想为了自己的理想拼一次。”如今,拿到录取通知书之后,王钰洁也找到了一家金融机构重新就业,她希望一边读研,一边在工作实践中锻炼自己。 今年,王钰洁放弃了之前医生的工作,考上南京大学会计学研究生。调查显示,从2017年开始,非全日制研究生的招考纳入到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考试,是考研人数增加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我们学校而言,非全日制的招生人数每年都在稳步提高。”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莫少群表示,2016年,教育部统一了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考试招生的标准,二者实行相同的考试招生政策和培养标准,其学历学位证书具有同等法律地位和相同效力。这对非全日制研究生而言,文凭“含金量”提升,社会认可度也在逐步提高。南京师范大学刘永昶教授表示,非全日制的模式其实更适合在职人员,安排的课程中有很多是趋于实践的,可以学以致用,提升工作能力。考研真的能逆袭人生吗?如今的考研,已然成为很多人人生路上的第二次高考,竞争激烈而又残酷。千军万马挤过独木桥,考研成功者头顶硕士光环并有名校品牌加持,在今后的求职道路上,真的能够逆袭人生吗?2019年1月,江苏省教育厅公布了《2018年江苏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对江苏2018年高校毕业生情况进行了分析。毕业研究生初次就业率83.3%、年终就业率96.7%,本科毕业生初次就业率88.3%、年终就业率96.8%。仅从数据上来看,研究生的就业率并没有太多优势。不过,江苏省高校招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的相关人士表示,单纯地比较研究生和本科生的就业率数据,并不科学,研究生的具体就业情况还应考虑到就业质量和就业流向等等因素。在上海某知名媒体工作的袁先生十分感恩自己的研究生经历,“如果我本科后就投入工作,和现在的起点肯定是不一样的。”因为高考发挥失误,袁先生的本科就读于南京的一所三本院校,他一直希望通过考研,为自己的人生“扳回一局”。六年前,“一战”失败,他在南京媒体实习半年之后,继续“二战”。这一次,他以复试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了南京大学新闻系。袁先生觉得,考研除了提升学历,更可以带来很多无形的资源和财富,“985大学拥有更宽广的平台、更高的眼界和更多的机会,在这里,人的视野会变得开阔,思考问题的方式也会有所转变,甚至人格也会得到完善。”不过,在某网站对考研回报预期的调查上,仅有31%的人认为可以实现预期目标。这其中,一些“二本”“三本”院校出生的学生,在拿到名校硕士的头衔之后,却发现“原生学历”是他们一生都摆脱不了的标签。“鄙视链其实是一直存在的。”三年前,在一所普通二本学校就读本科的张同学披荆斩棘,考取了985院校的研究生。顶着成功者的光环来到这所大学,可却发现与原校“土著”读研的人之间有着一层隔膜,“原校读研的人形成了自己的朋友圈,根本看不上外校二本考上的学生。很多老师更是会带着有色眼镜,认为二本出生的学生虽然考试成绩好,但学术能力不行。”而在最近的求职过程中,他发现用人单位越来越“精明”,“用人单位会查你的第一学历,同等条件之下,人家还是要了985土著研究生。”他非常郁闷地说:“原本以为读了985院校,我可以鲤鱼跳龙门,但没想到,原生学历却是我们一辈子的硬伤。”某大型设计院负责招聘的资深工程师告诉记者,近十年来,研究生已经成为了进入本单位的一个硬指标,“虽说学历不能代表一切,但至少说明了一个人是否足够努力,是否有较强的的学习能力和勤勉的态度,这在工作中也是必不可少的。”但他同时也承认,简历在过了研究生的“门槛”之后,他们会以“第一学历”为标准筛人,因为“第一学历确实反映了大部分学生的能力层次。”走廊上,一位正在复习的学生带着水壶、水杯、饼干等,“装备”齐全。考研热背后的质量之忧面对社会出现的考研热潮,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莫少群表示,人才是国家强盛的重要软实力,中国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时期,社会对高层次人才需求量巨大,研究生人数的逐年增加,顺应了国家创新发展的需求。另一方面考研也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高学历提升了自身的素质,提高专业水平,也展现了一种能力和层次。东南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主任宛敏说:考研热的出现,让越来越多人接收到了研究生教育,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和学生就业竞争力,也增强了国家人才储备和科研的力量。不过考研过程中,有些过于功利化的目的和“就业至上”论则让研究生教育的本质有些“变了味”,也让一部分教育届的人士感到担忧。南京某普通二本学校上大三的刘同学说,他们学校从上至下都呼吁加入考研队伍,甚至还专门召开了考研动员大会,在大会上,学校领导宣布设立专门的考研教室,并且实行实名制分配,教室里环境优良,设有空调,力争为考研学生提供最优质的后勤保障。有教育届人士透露:“越是一般的学校,考研热情越是高涨。因为考研可以帮助‘一般高校’破解就业率难题,但这也导致一些大学在教学中始终围绕‘考研’,学生们并没有接收到系统的本科教育,从而致使一部分学生本科阶段的学术能力严重欠缺。”那些无意于学术研究,只看重就业的考研目的与高校招生的初衷背道而驰。“研究生教育是本科后学历教育,属于精英教育。在英美等教育发达国家,有志于学术研究的大学生才会选择读硕士、博士,但在中国,许多大学毕业生读研的目的,只是为了找个好工作和逃避就业压力,这种功利化的考研显然不能筛选出值得培养的学术研究人才。”南京财经大学新闻系教授朱云不无担忧地说。她认为,“功利心”较强的学生考上研究生后,如果无心学术研究,将加重导师的指导负担和培养成本,对本就紧张的导师资源是一种浪费。她建议,广大学子在本科阶段应该坚持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的学习,从自身学习兴趣和科研能力出发来考虑是否考研,而一旦选择了考研,则应了解自己的特长,清晰定位,选择适合的学校和专业。河海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张杰认为,考研的选拔机制还是采取传统的“一考定终身”的模式有待优化,“高校选拔研究生,看重的是学术能力和综合素质,以及有学术热情的人。但现在有些学生靠死记硬背考分很高,却缺乏沟通表达能力,缺乏独立思考和实践能力。”他觉得考研大军中的很多人年轻人只是盲目跟风,对自己的定位和目标并不明确,“若无学术梦想与相应的科研能力,仅仅是想逃避就业,把考研当作一个暂时的避风港,就算读研了也会觉得很痛苦。”他建议,学生要结合个人兴趣、就业环境、未来发展等多方面考虑,充分考虑读研的必要性。长江后浪推前浪,2019年的考研即将落幕,2020年的考研大军又汹涌而至。“距离2020年考研还有240天,南京师范大学。”南京晓庄学院大三的晓伟将写有这行字的便签纸贴在桌前,她想报考的是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专业研究生,尽管这个学校的报录比挺低的,但她还是想试一试。“一想到参加考研的不只是我一个人,不是我一个人在奋斗,我又充满了动力。不管怎样,考研这条路总要试着走一次,不给自己的人生留遗憾。”(应采访对象要求,部分人物为化名)交汇点记者 王慧

无名

2019考研报名人数290万,录取人数70万,考研还是最好的出路吗?

今年,考研的报名人数达到了290万,而根据各学校发布的招生计划,总共加起来,也只有70万。做一个简单的减法便可以知道,剩下的220万人,面临着何去何从的人生十字路口。不过,我们也由此可以看出,考研党面临的状况是比较尴尬的,前有激烈的分数线竞争,后有严峻的就业形势,那么在当今社会,考研还是所谓的“最好的出路“吗?考研大军要想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必须首先明白,自己考研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其实,有很多同学考研的目的很简单,那就是看别人都在考,自己就稀里糊涂地考吧。有这种想法的同学,大多数是考不上的。因为,考研对同学们意志品质的要求,相对于高考来讲,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在我们的高中时代,老师、学校每天都会监督我们完成既定的学习任务,我们只需要按部就班地完成就行。但是,考研时期,没有人在一旁督促,全靠自己的自制力。如果自己想玩,那么谁也拦不住,再加上现在移动互联网的普及,让很多同学们的注意力很难像以前那样,长时间的集中。考研大军相信很多同学有这样的感想,自己也知道玩手机不对,但就是控制不住。每过一段时间,就要打开手机看两眼,或是刷个朋友圈、微博,或是玩两局紧张刺激的游戏。总之,智能手机简直是考研的大敌,尤其是对上述那种抱着“重在参与”心态准备考研的同学们来讲,每次都下决心要好好学习,但每次都被手机啪啪打脸。换句话来讲,要想考上研,起码要有一个能够支撑自己一路走下去的坚定的信念。考研大军其次,就是自己真的适合考研吗?考研,在目前看来,的确是跨越阶层的一个有效的渠道,但是,考研并不是适合所有的同学。比如,某些同学对学习书本知识一直抱有一种抵触的态度,但是却喜欢社交,而且人际沟通能力很强,那么这类同学适合尽早的去社会上找工作,凭借自己的交往能力,为自己培养好人脉。最后,小编希望大家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出路,不要在一棵树上吊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