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学里一定要和同学搞好关系,不然未来进入社会要吃亏。”这句话几乎所有人都听过吧,但是相信大家也都见过,偏偏有的学生在上大学后反其道而行之,从来不注重人际关系,那这些学生毕业后怎么样了呢?大一开始被室友孤立,四年后独自考上研究生从大一开始就被同学孤立曾经有这样一个女生,她高考时成绩很好,但不知道为什么,上天总和她做对,偏偏让她以600多分的成绩滑档,考进了当年一所非常垃圾的不知名本科院校。进入本科学校的第一天开始,这个女生就显现出与众不同的行为举止,她从不参加活动,从不结交新伙伴,甚至连与同班同学相处起来都像陌生人一样。她深知自己不应该属于这个层次,于是从大一开始她就坚持背书,跨考法学,只为了心中那个在别人看起来很可笑的梦想,考北大。四年后独自考上北大研究生谁也没想到的是,四年后,这个出自不起眼院校的女生真的以自己的拼命努力换来了考进北大研究生的机会。在被室友、同学当做异类,相处了四年之后,她独自一人成了北大的研究生,而跟她同一届的毕业生考上研的人都寥寥无几,但是她做到了。这个女生后来机缘巧合之下做了考研讲师,以犀利、毒舌、高质量的英语课被广大考生所熟知,她就是每届考研人心中的“女神”,刘晓艳老师。她用自己的故事证明了,上了大学也不必要合群,坚持做自己想做的人比什么都重要。大学导员说出实情:上大学到底要不要合群?先做好自己的事上大学究竟该怎样和室友相处?上了大学要不要合群?曾经也有一位年轻的大学导员针对广大学生的疑问进行了回答。大学应不应该合群,其实都是看个人的需要,与同学相处、与室友搞好关系本身都没有错,但是前提是你要保证这一切都是为了“自己好”。作为大学生,先做好自己的事情最重要,这是对自己负责,而不是利己主义,不能让强行合群牺牲了自己的时间和消耗不必要的精力。室友不等于朋友其次大学导员提醒各位即将要上大学的同学们,上了大学之后,千万不要把“室友”和“朋友”的概念混淆。室友是室友,朋友是朋友,不一定所有的室友都合得来,你不需要与所有的室友成为知心知底的好朋友。每个人的秉性和生活习惯不同,一群原本不了解的人住在一起避免不了会有摩擦和矛盾,甚至是观念上的冲突,但这些都不要太过较真。对待室友间的不和谐,也不需要太走心,因为室友不需要像朋友那样相处,除非你觉得某个室友适合发展成朋友,可以进一步深入关系。上了大学之后应该怎样和室友、同学相处?互相体谅我们经常说“理解万岁”,其实同学们总是担心自己上大学后无法和室友、同学们处好关系,就是在互相理解上疏忽了。很多矛盾其实是不必要的,只要双方都能换位思考一下,理解对方心里的感受,其实就会发现每个人都没有错,只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出发而已,就不必太过认真。做好自己与大学室友、同学处好关系是一种本分,但不是你的责任,首先要看你周围的人到底值不值得你去相处。其次,无论周边的人与环境恶劣与否,做好自己是最首要的也是最重要的,不必要为了合群而改变自己的个性,不必要为了让他人开心而委屈自己。保持分寸无论是与同学还是室友相处,保持好分寸感很重要,不需要对别人的生活过分关心,也不需要对谁“格外好”。可能每个人给你的感觉都不一样,但是关系深浅不要表现出来,因为有时候你以为的可能只是你以为的,不要白白用热心肠碰了一鼻子灰。对外表现出来的情感,最好是对每个同学都是友善的、一视同仁的、最不济也要保持表面上和谐,没有必要和别人引发太多冲突,那样活得太累了。今日话题:上大学有必要和同学搞好关系吗?是合群一些还是独来独往比较好?欢迎下方留言交流。(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文文教育日记
自2014年起,国家取消了公费研究生政策,这就意味着所有研究生都要按照学校政策缴纳学费。因此,研究生三年总共需要花多少钱成了学生和家长比较关心的问题。下面,以小编的学校为例,告诉你如何在研究生三年可以不花钱。在读期间,研究生的主要支出花费只要分成两大类:学杂费和生活费。其中,学杂费(包括学费8000+住宿费1200+医疗保险200等)每年需要缴纳9000元到10000元,生活费则是因人而异。其实,很多非在读研究生都不知道,研究生三年不仅只有支出还有这些“福利待遇”。1、国家补贴尽管国家取消了研究生公费政策,对每个研究生都有相应的补贴政策,即每个在读研究生每学年可以受到国家补贴的6000元。这6000块钱国家会分10个月发到你的账户上确保你在校期间有一定的收入支撑生活所需。2、项目补贴都说研究生是廉价劳动力,但是再怎么廉价也是有收入的。所以,除以上国家补贴以外,导师会给他带的研究生每个月发放一定额的生活补贴,也称为项目补贴。关于项目补贴,遵循“多劳多得”原则,也是因人而异,基本上每人每月能拿到500到1500不等。如果你想多拿点项目补贴,可以多跟导师做项目。除此之外,研究生第二学年的暑假还可以去实习2到3个月。3、奖学金每个学校都有健全的奖学金奖励机制,主要分成三个级别: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对应的金额分别为12000元,8000元和4000元。如果你能拿到一等和二等奖学金,相当于可以抵掉你一年的学杂费用;如果你只能拿三等奖学金,你还可以通过其他奖励机制抵学杂费。除了学校的奖学金以外,还有国家奖学金20000元和一些社会奖学金,而国奖和一等奖是可以同时拿的(这点与本科不大相同)。4、科研奖励相对于本科而言,研究生在校期间主要以科研为主,而学校对于研究生的科研奖励是很丰厚的。就小编的学校而言,如果你能在《nature》、《science》和《cell》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是可以拿到差不多20w的奖励;如果你能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一篇,则可以拿到2000元到12000元的奖励;EI论文则每篇奖励1000元。除了论文奖励以外,还有一些专利奖励。如果你能在在校期间获得一篇发明专利,可以获得2000元左右的奖励。通过以上数据,可以发现,知识真的是金钱,所以读研就争取多发几篇论文吧。除了以上补贴以外,学校还贴心地为贫困生设置了一些助教岗位,每月可以拿到500元不等;另外,帮助导师备课或者审稿也会有一定的酬劳。总的来说,如果你在整个研究生三年里好好搞学术、做科研,争取拿奖学金,其实是花不了多少钱的。当然,知识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花多少钱不重要,重要的是在这三年里学有所获、学有所成。
“文/月儿老师教育日记,欢迎个人转载、分享”现如今找工作越来越难,许多人选择了通过考研来提升自己的竞争力,以便能找到一个好工作,也就掀起了一股考研的风潮。对此有许多人提出疑问:“本科生”和“硕士生”,到底有什么区别呢?一位混迹职场的过来人直言:两者之间差得不是一星半点。工作3年后,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区别就显现了,4张对比图真实又心酸在如今的社会上我们不得不承认,学历是最重要的,许多人在找工作时,往往会因为缺少一纸学历而被企业拒之门外,通过下面的四张图片,你可以直观地了解到,工作三年后,本科生和研究生会有哪些区别,结果是真实又心酸的。1、薪资待遇不同本科生和研究生在工作后的起薪就存在很大的差距。据有关部门统计:硕士生的起薪要比本科生的起薪高2000元左右,从这些数据来看,两者之间存在显著的差距。在现实的生活中,有些本科生在企业上打拼了几年,工资也不如新入职的研究生高,因此学历低的人走上工作岗位后,非常容易吃亏。在考公务员时,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差距就显现出来了,一般情况下,省级岗位大多都只招收研究生,本科生大多都会考到乡镇上当一名公务员。不仅如此,本科生和研究生在级别上也有差距,本科生在入职后只能任命为科员,而硕士研究生就可以任命为副主任级科员,博士研究生甚至可以任命为主任级科员。2、晋升空间不同如果是一个本科生在企业上,工作了三年之后,可能会受到领导的提拔,成为一个小领导;但是对于研究生来说,在企业工作三年之后,可能会调到更高层当一名管理者,毕竟研究生学历在各方面都要比本科生强。企业在面对本科生和研究生时,肯定会选择研究生,毕竟研究生接触到的知识更多,有长远的发展眼光,因此选择研究生是毋庸置疑的。3、心态不同对于企业来说,招研究生进入公司都是希望,研究生能给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因此企业会把大部分的希望,都寄于研究生的身上,把他们看作骨干去培养。这也就导致了研究生的心理压力过大:如果在工作上有所成就还好,会得到同事和领导的敬佩;但是如果在工作上没有起色的话,会让领导和同事感到失望,自己也会形成心理压力,容易导致自己的心态受到影响。但是本科生的压力就会小很多,在工作上的心态要比研究生平和很多,只要自己在工作岗位上勤勤恳恳就行,也不用拿出太多出色的业绩。4、工作状态不同一般研究生在工作几年之后,都会受到提拔成为一名中层管理者,整个人的工作状态都是比较向上的,在工作上也是一个比较强势的人。但是对于本科生来说,依旧是一名基层的员工,在做好自己工作的同时,还要对领导笑脸相迎,甚至也有可能被一名入职时间比自己短的研究生管理,在工作岗位上也是毕恭毕敬的,导致自己的工作的状态也不会很好。现阶段来看,研究生仍是具有性价比的选择,考研应该注意哪些问题?▼考研要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考研一个枯燥又漫长的过程,每天面对许许多多的考试题难免会感到头大,并且很多人在大学里,也没有高中学习的劲头,许多事情会导致在学习上分心。许多人临近考试时往往会感到复习时间不够用,在这时有一个良好的复习方法是非常重要的,这样就可以让自己在短时间内高效复习,最终在考研中取得一个好成绩。▼要有一个坚定的目标,考研不能半途而废许多同学在毕业时,对于自己未来是考研还是就业有些犹豫,有些人想去通过考研,来提高自己的学历,但是心里没有底,这时就会一边找工作一边着手准备考研。在考研的过程受到外界的打击,这时就有些同学打起了“退堂鼓”,这样是不可取的,既然选择了考研就要坚持下去,千万不能三分钟热度,做事要有一颗恒心,否则到头来,既没找到好工作,也没有考上研究生得不偿失。如果选择了考研的话,就要坚持到底,绝对不能半途而废。▼根据自身的学习情况,来选择目标院校在选择考研的院校时要合理选择,一般选择的原则是,选择比自己实际分数稍高的院校,只有这样才会激起自己对于学习的兴趣。因为每个人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都是不同的,在选择时还是要充分考虑自身条件。在树立考研目标时难度不应太高,选择适合自己的难度,这样才会在考研中更加容易上岸。对于成绩不理想的学生而言,选择本专业或是本学校,上岸率会高一些。“大专生你让一下,本科生你等一下,研究生你坐下”,这句话真实地反映了,大学生找工作时的现状,企业会根据你的学历而有不同的态度。虽然学历在找工作时非常重要,但是大家也不要盲目报考研究生,如果自身对于学习没有兴趣的话,选择其他的出路或许是更好的选择。毕竟如今的研究生毕业要求是非常高的,即使考上了研究生,毕业也是非常困难的,自己要学会选择合适的出路,这才是最重要的。留言板话题:本科生和研究生有什么区别呢?欢迎大家在屏幕下方留言讨论。(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341万人!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连续4年两位数增长,今年再创新高这周末考研热:“泛就业”的新形态?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本周末开考。教育部的数据显示,报考人数首次突破300万,达到341万人,较上年增幅达17.59%,人数再创新高,而且是从2017年起连续4年两位数增长,考研热似乎成为一种常态。记者昨天从市教育考试院了解到,上海本地今年的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增长幅度,与全国基本同步。其实,还有一项数据也是连年创出新高,那就是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2020年,这个数字预计达874万人,较上年增加40万人。这一增量与研究生报考者的50万人增量,在同一数量级上。从考研者与毕业生的数据保持同比例增长,不难发现“读研”已发展为一种“泛就业”状态,并且还在“消化”往年考生和往届生的存量。现实中,报考研究生与投放求职信往往并行不悖,考研不失为一个同样需要笔试和面试的“就业选项”。一方面,当报考者找到合适工作或未能充分备考,便会选择弃考;另一方面,考研不中或不理想,先就业,来年再战、在职再读的比例也不在少数。未来几年考研大军仍将扩容过去4年,全国研究生招考报名人数呈每年数十万人的阶梯式增长,而且屡创新高。与此同时,毕业生逐年增长直接助推考研群体扩容。全国高校应届学子,从2017届的795万人,到2018届的820万人,再到2019届的834万人,2020届正在逼近900万人关口。招考专家、上海大学教授叶志明指出,这归根结底还是供与需的问题,“报考”这个进口的问号,能在“就业”这个出口找到答案。近年来,社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是“考研热”不可忽视的客观因素。同时,随着就业竞争加剧,各用人单位的学历要求“水涨船高”。就业市场的外部环境,使研究生报考人数拉出一根上行曲线。“之后几年还会增加。”叶志明说,还有两个新情况也是他做出推断的依据:一是高职扩招。高职学生也可能产生新的升学深造需求,进而成为报考研究生的驱动力。二是我国高校正在进行“双一流”建设,一些高校对在校研究生及其研究工作量等产生了进一步的需求。随着招生计划增加,也可能吸引更多报考者。众所周知,在国内研究型大学中,毕业生多被鼓励继续深造,读研的比例甚至超过50%。《上海高等教育布局结构与发展规划(2015—2030年)》的总体目标表明,在具体学历分布上,基本是“扩研究生、稳本科生、减专科生”,届时三者比例分别为27%、59%、14%左右。可以预见,未来几年,考研大军仍将持续扩容。专硕导向就业,比例后来居上大学校园里,“学硕”与“专硕”其实是两种研究生学位。所谓“学术学位”硕士生,属于传统意义上的硕士生,其学位导向本是继续攻读博士生、走上科研之路。而“专业学位”硕士生则以应用为方向、就业为导向进行培养,社会熟知的工商管理硕士(MBA)、公共管理硕士(MPA)等均是专业学位硕士。参考往年专业学位硕士招生规模,工程专业学位在招生规模中占比最高,其次是工商管理,第三是临床医学,此外教育、公共管理、法律等也是热门专业。十年来,专业硕士招生数量逐年递增,占比持续扩大。2009年,国内专业硕士占比仅15.9%,2017年首次超过学术硕士招生人数,到2018年专业硕士招生人数占比近58%。而《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到2020年,我国“专业学位硕士招生占比达到60%左右”。这一比重,比“十二五”规划增加10%左右。上海市学位办负责人表示,专硕招生规模增长,符合当前我国研究生培养的结构布局,也满足我国经济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因此“专硕”“学硕”分类培养的社会认可度和影响力正逐步提升。在上海,两者比例2016年时就已经“一半对一半”,“专硕”后来居上,略微超过“学硕”。根据中国教育在线日前发布的《2020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当前选择报考专业学位硕士的考生比例达57%。考生倾向选择专业学位硕士的主要原因在于侧重实践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就业;其次则是考试难度低于学术学位硕士,应试竞争压力小。研究生看中应用型,竞争激烈在考研读研的专业取向上,“应用”二字也是一大热门。有时,考上专业对口的研究生,对日后的择业就业而言,相当于“半只脚”踏上了工作岗位。从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的研究生报考数据来看,学校2020年一志愿报考人数创新高,报名现场实际确认499人,比2019年的288人大幅提高,增长率达73%。其中,本校生277人,比2019年的160人增加了117人。同时,学校在2019年研究生招录工作中发现,生源情况不断向好。350分以上的考生达100人,较上年的28人有显著提升。“随着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结构变化,应用型专业成为越来越多考生的选项。”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研究生部主任、学科办主任房永征说,从近年来看,电子信息、香料香精、艺术等学校特色优势专业,是读研报考的热门。尽管每年研究生招生数量不断增长,但增幅远低于报名人数的增幅,导致研究生报录比不断看涨,这意味着考研越来越难。2019年报录比约3.6:1,2020年预计达到4:1,也就是差不多“每4人录取1人”。从这个比例来看,考研远比就业难,一些竞争性强的高校和学科,比如沪上排名前五位的高校学术型硕士专业录取率,都在“每20人录取1人”的水平之上。难上加难的是,研究生实际毕业生数仍低于预计毕业生数,且两者之间差距不断拉大。2018年,研究生预计毕业生数77.3万人,实际毕业生数60.4万人,逾两成研究生延期毕业。因此专家建议考生理性选择、理性报考、理性读研。(记者 徐瑞哲 彭德倩)来源: 解放日报转自:新华网
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本周末开考。教育部的数据显示,报考人数首次突破300万,达到341万人,较上年增幅达17.59%,人数再创新高,而且是从2017年起连续4年两位数增长,考研热似乎成为一种常态。记者昨天从市教育考试院了解到,上海本地今年的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增长幅度,与全国基本同步。其实,还有一项数据也是连年创出新高,那就是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2020年,这个数字预计达874万人,较上年增加40万人。这一增量与研究生报考者的50万人增量,在同一数量级上。从考研者与毕业生的数据保持同比例增长,不难发现“读研”已发展为一种“泛就业”状态,并且还在“消化”往年考生和往届生的存量。现实中,报考研究生与投放求职信往往并行不悖,考研不失为一个同样需要笔试和面试的“就业选项”。一方面,当报考者找到合适工作或未能充分备考,便会选择弃考;另一方面,考研不中或不理想,先就业,来年再战、在职再读的比例也不在少数。未来几年考研大军仍将扩容过去4年,全国研究生招考报名人数呈每年数十万人的阶梯式增长,而且屡创新高。与此同时,毕业生逐年增长直接助推考研群体扩容。全国高校应届学子,从2017届的795万人,到2018届的820万人,再到2019届的834万人,2020届正在逼近900万人关口。招考专家、上海大学教授叶志明指出,这归根结底还是供与需的问题,“报考”这个进口的问号,能在“就业”这个出口找到答案。近年来,社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是“考研热”不可忽视的客观因素。同时,随着就业竞争加剧,各用人单位的学历要求“水涨船高”。就业市场的外部环境,使研究生报考人数拉出一根上行曲线。“之后几年还会增加。”叶志明说,还有两个新情况也是他做出推断的依据:一是高职扩招。高职学生也可能产生新的升学深造需求,进而成为报考研究生的驱动力。二是我国高校正在进行“双一流”建设,一些高校对在校研究生及其研究工作量等产生了进一步的需求。随着招生计划增加,也可能吸引更多报考者。众所周知,在国内研究型大学中,毕业生多被鼓励继续深造,读研的比例甚至超过50%。《上海高等教育布局结构与发展规划(2015—2030年)》的总体目标表明,在具体学历分布上,基本是“扩研究生、稳本科生、减专科生”,届时三者比例分别为27%、59%、14%左右。可以预见,未来几年,考研大军仍将持续扩容。专硕导向就业,比例后来居上大学校园里,“学硕”与“专硕”其实是两种研究生学位。所谓“学术学位”硕士生,属于传统意义上的硕士生,其学位导向本是继续攻读博士生、走上科研之路。而“专业学位”硕士生则以应用为方向、就业为导向进行培养,社会熟知的工商管理硕士(MBA)、公共管理硕士(MPA)等均是专业学位硕士。参考往年专业学位硕士招生规模,工程专业学位在招生规模中占比最高,其次是工商管理,第三是临床医学,此外教育、公共管理、法律等也是热门专业。十年来,专业硕士招生数量逐年递增,占比持续扩大。2009年,国内专业硕士占比仅15.9%,2017年首次超过学术硕士招生人数,到2018年专业硕士招生人数占比近58%。而《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到2020年,我国“专业学位硕士招生占比达到60%左右”。这一比重,比“十二五”规划增加10%左右。上海市学位办负责人表示,专硕招生规模增长,符合当前我国研究生培养的结构布局,也满足我国经济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因此“专硕”“学硕”分类培养的社会认可度和影响力正逐步提升。在上海,两者比例2016年时就已经“一半对一半”,“专硕”后来居上,略微超过“学硕”。根据中国教育在线日前发布的《2020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当前选择报考专业学位硕士的考生比例达57%。考生倾向选择专业学位硕士的主要原因在于侧重实践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就业;其次则是考试难度低于学术学位硕士,应试竞争压力小。研究生看中应用型,竞争激烈在考研读研的专业取向上,“应用”二字也是一大热门。有时,考上专业对口的研究生,对日后的择业就业而言,相当于“半只脚”踏上了工作岗位。从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的研究生报考数据来看,学校2020年一志愿报考人数创新高,报名现场实际确认499人,比2019年的288人大幅提高,增长率达73%。其中,本校生277人,比2019年的160人增加了117人。同时,学校在2019年研究生招录工作中发现,生源情况不断向好。350分以上的考生达100人,较上年的28人有显著提升。“随着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结构变化,应用型专业成为越来越多考生的选项。”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研究生部主任、学科办主任房永征说,从近年来看,电子信息、香料香精、艺术等学校特色优势专业,是读研报考的热门。尽管每年研究生招生数量不断增长,但增幅远低于报名人数的增幅,导致研究生报录比不断看涨,这意味着考研越来越难。2019年报录比约3.6:1,2020年预计达到4:1,也就是差不多“每4人录取1人”。从这个比例来看,考研远比就业难,一些竞争性强的高校和学科,比如沪上排名前五位的高校学术型硕士专业录取率,都在“每20人录取1人”的水平之上。难上加难的是,研究生实际毕业生数仍低于预计毕业生数,且两者之间差距不断拉大。2018年,研究生预计毕业生数77.3万人,实际毕业生数60.4万人,逾两成研究生延期毕业。因此专家建议考生理性选择、理性报考、理性读研。
2021考研进行的十分顺利,有的考研人已经拟录取了,有的考研人也在认真准备复试和调剂,可那些考研失利的同学们呢?其实到最后,逃不过找工作、考公、考编、留学、二战这几条路。但今年的高校应届毕业生与往年情况有亿点点不同,尤其是计划参加春招的应届生和海归留学生...1、909万应届生,真·一岗难求!!!根据最新春招就业市场数据显示,2020年,向国内岗位投递简历的海归人才数量较2019年增长了33.9%。随着考研成绩和国家线的公布,更多应届生流向就业市场,求职人数同比增长143.1%。1.4倍,这是个什么概念!!好消息是——受后疫情影响,岗位也多了,各大企业都需要吸收新鲜血液,因此应届生招聘职位数同比增速了121.1%。2、国内HR研究生学历鄙视链985研究生>985本科生>211研究生>211本科生>北美研究生(非常青藤)>北美本科生(非常青藤)>英国本科生(非top5)>英国研究生(非top5)>澳洲研究生>澳洲本科生看完这个,其实前四是没有太大悬念的,但是也不能一竿子打死,因为对于我们学财务的同学来说,财经院校的排名更有说服力。比如四大在招人的时候真是“偏心”,除了传统意义上的强校以外,对于很多财经类院校也是非常青睐的另外,不少留学生表示哭晕在厕所,有人这样形容这两年的海归留学生:国内遍地的海归、满街跑的一年硕,海归身份不再值钱了。尤其是在国外读了一年书就拿到硕士文凭的”一年硕“,更是受到了名企HR们的集体围攻,质疑你的学历水分大!以至于有网友公开发帖吐槽起来:讲真,很多国外留学硕士真心不如国内普通硕士。3、国内HR青睐第一学历是985、211?“抱歉,你的条件与我们公司的要求不太符合!”HR表示:我们更倾向于第一学历是985、211的学生。很多企业都有个“唯本科名校论”。顶级咨询公司、国内券商、国外投行更是明确标注“本科阶段必须为985/211学校”。不知道在看这篇推送的有多少是二本或曾经是二本的同学,我想你们中的大部分人会在上学时上网搜索“二本”“二本好不好找工作”“二本能进XX吗”等等这类的关键词,这其实就是学历焦虑的表现,但至少你们已经能够去勇敢面对现实了。然而现实也确实和你们所想的一样残酷,即使许多大企业在进行校园招聘时不会明说只要本一。但HR在进行简历筛选时为了节省成本,往往就会以学校层次作为筛选条件,而有些大厂甚至会直接明说只要985/211本硕。即使你已经考上了985硕,但本科不是211他们也不接受。4、双非或二本的同学如何应对? 1. 考研不得不说,考研是双非/二本学生摆脱第一学历最便捷的方法。“双非逆袭985”、“二本出身,考研985终上岸”这类的话题无论是在哪个社交平台都备受关注。而作为双非/二本的学生,想要逆袭考985、211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付出的努力也要比普通人更多。选择考研之前一定要确定好院校和专业,不要一头雾水,一天换一个,方向错了,你剩下什么努力都难以弥补。考研是一个很艰苦漫长的过程,特别是双非想要考985/211的同学,你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如果你没有强大的决心,千万不要轻易尝试去考985/211院校,否则可能只是白白浪费时间。2. 考编/考公疫情之后,越来越多人谋求稳定,扎堆进入国企以及事业单位。曾经我们对“一眼望到头”的工作嗤之以鼻,一心只想北漂、沪漂,如今经历过社会毒打,才惊觉体制内真的香!3. 考证学历不够,证书来凑!在求职中,拥有相关的证书,无疑是锦上添花的事情。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规划来选择,毕竟有一两个专业证书找工作时也更有底气。如果你现在正处在学历焦虑的状态下,那么请正视现实,勇敢地面对,而不是每天怨天尤人。接受更好的高等教育是迈向上流社会的必经之路,教育的存在有它的价值,且不容否定!多做出一些努力,没准就会有一些改变。考研读研读博不过2-4年时间,我们的人生七八十年,重视这段经历,你会认知到不一样的自己!
前言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父辈在对子女进行教育投资时,便不可避免地会考虑到未来的投资回报问题,如子代的工作薪酬、福利待遇等。但是事实表明,近年来大学生甚至是研究生的就业情况并不乐观,很多毕业生还面临着找不到工作以及薪酬低甚至零薪酬的状况。在就业难的大环境面前,很多家长意识到二十多年的教育投资,最终可能换来的却低薪酬的结果,因此在家长群体中便普遍萌生了“读书无用”的想法。事实上,家长们之所以有这样的想法,是因为他们在很大程度上将“读研”即接受研究生教育看成了是一种获得高额经济回报的手段,功利性的教育观念是这种想法的始作俑者。他们本以为高经济地位是接受高等教育的必然结果,但是残酷的现实表明,接受研究生教育后的就业形势仍旧异常严峻,我们不仅开始考虑这样一个问题:读研的意义究竟在哪里?普通家庭培养给研究生,月薪不足五千,读研真的有用吗?据一项社会调查显示,高等教育道学费10年内上涨了20倍,而同一时期的国民收入增长不足4倍。另一项数据调查显示,一名研究生培养成本相当于一位农民30多年年的纯收入。国民收入的增幅远不及高等教育的学费增幅,更何况培养一名学生从接受九年义务教育到初高中再到大学之后是研究生绝对是一笔不菲的费用。此外,普通家庭的经济条件处于劣势地位,因此由于受到经济因素制约而负担不起子女的教育费用的情况多出现于普通家庭之中。即使一对普通家庭的父母竭尽所能将自己的子女供到大学毕业,在高昂的研究生学费面前也要稍加考虑。在残酷现实的压力下,即使渴望接受更高层次高等教育的学生也只能忍痛走上工作的道路。一些大学生认为,当他们通过竞争激烈的研究生考试,经过4年乃至更长时间的高等教育的洗礼,毕业后竟遇到找工作困难的现象,且平均起薪工资甚至比农民工低。于是有一些家长开始这样算起经济账:培养一名研究生在教育阶段的投入近10万元,毕业工作收入不高的话,毕业几年都不能收回读书成本。在研究生入学前夕,一位四川女孩的遭遇引发了社会的群体围观:父亲固执地认为“读书无用”,反对女儿读研究生,甚至宁愿出资给女儿做点小生意,也不愿“扔几万学费打水漂,把这么多钱白白扔给大学”。这位女孩的经历绝不是个例,也是多数研究生面临的显示状况。这不禁引发了社会关于“读书无用论”的讨论,读书到底有用吗?读研的意义在哪里呢?“读书无用论”真的对吗?“读书无用论”的观点主要萌芽于农村,进而席卷至整个社会。很多人尤其是处于农村底层的劳动人民受到经济因素以及社会因素等的制约,无法使自己的子代接受较高层次的教育。这些未接受过较高层次教育的学生便另辟蹊径,走上了其他发家致富的道路。他们当中的一些人通过自身的努力也获得了和研究生相当的薪资,这一社会现象对很多人的观念产生了冲击。他们认为,不读书在节省高额学费的同时又能够多获得比同龄的研究生多几年的工作薪酬,对这些家庭而言,这一举措无疑是更加划算的。“读书无用论”便卷土重来,我们应理性地看待这一现象。事实上,“读书无用论”不是读书无用而主要是指读书效用下降。人们大都从工具理性的角度来将读书和学习知识作为达到目的的手段来看待。一旦有人因为读书而没有满足他获得财富、权力、地位的期待时,他便对读书的用处贴上了“无用”的标签。从概率上来看,受教育程度高、读书多的人,其收入水平和社会地位普遍会高于受教育程度低、读书少的人, 当然不排除个别小概率甚至相反的案例。人生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可以通过读书来学习知识的。大学校园考级、考证、考研、考公务员热等可以看出大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和对学习的热衷,尽管其中有功利的嫌疑。一些人认为,研究生工资涨幅不如农民工,表面上是知识贬值。但二者不具有可比性,只能说部分掌握技能的农民工工资超过一些专业竞争力不强的大学生工资。大多数农民工就业前景及优势不及大学生及研究生,并且,农民工工作时间长、工作苦脏累、工作不稳定,也是不争的事实。读研的优势(一)学历是就业的敲门砖当今社会会给予高学历者更多的社会资源。这意味着,通常学历越高的人往往得到的工作机会就越多,发展前景越宽广。在这条跑道上,高学历者无疑已经赢了高能力的人,他们所得到的人际资本更多,获得的就业机会也更多,高学历者一旦遇到了自我发展的平台,就能够获得施展抱负及展示自我的机会。(二)促进个体认知发展那些获得较多学校教育的个人比那些获得较少学校教育的人能更好地认识目前国内外形势和公共事物,而且有更强烈的意愿和寻找合适的途径在离开学校后继续学习,不断进步以跟上时代发展。其次,受过较多教育的人比那些受过较少教育的人能够以更积极的态度和更合时宜的方式去解决日常生活中面临的问题。因此,个体通过接受研究生教育,拥有了更多、更全面、更多的知识和关于这个世界的认知,他有更多关于这个社会的信息,能够对自己、他人和社会有更多了解,能够根据这些信息较好地规划未来。结语常言道:“穷不读书,穷根难断,富不读书,富境难长。”当前我国许多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研究生薪资较低,而打工者由于对工作期望值不高,更容易就业;在薪酬方面也出现了研究生和高中及以下毕业生同酬甚至不如后者的情况。但这只是特定时期的个别现象,也是多元化社会容易出现的现象。由于受个体差异、环境际遇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并没有规定研究生一定比学历不如他的人工作好,挣得多。“读书无用论”也不过是庸人自扰罢了。
如今这个竞争激烈的时代,无论是何种岗位,对于学历的要求都是相当严格,原本炙手可热的本科生找工作也是碰壁连连,很多人选择考研,继续深造,以提升自己的就业竞争力。另一些同学拿着自己的本科学历在社会上不断闯荡,但当自己真真正正的深入到职场,看到其中的利弊时,就会发现,本科生与研究生在工作中其实有巨大差距的。01研究生与本科生在职场中的差距,真的不止一点点1)薪资差距企业招聘人才的目的,是创造更多价值和利益,面对各式各样的人才,学历往往是决定底薪的基础,是你能给HR留下的第一印象。研究生进入企业的底薪必然是比本科生高的,那些毕业后便月入过万的同学,大概率也是名校出身,学历不低,而普通本科学生自然是不占优势的。底薪不同,研究生的日子过得也会更滋润一些。2)晋升速度本科生与研究生同做一份工作时,在未来的职场发展道路当中,上司会优先将目光落在学历更高的员工之上,虽然也会考虑本科生,但也会碍于种种综合性因素,最后选择研究生。这就导致两者的晋升速度不同,差距也会越拉越大。现如今越大的企业越注重员工的学历,注重培养员工个人发展潜力,这就是越来越多的公司选择外派员工进行学习,培训,学成归来后得到进一步重用的原因。3)公司待遇及福利当本科生与研究生同时进入公司时,公司所给出的福利待遇自然是不同的。企业或单位更愿意给予学历高的人更多的福利待遇来留住人才,而对于本科生的福利待遇就会相对较弱。4)工作内容以及难度不同本科生的大学生活只有四年,而研究生在四年毕业之后又有三年的学习时间,能力比本科生更为出众,公司自然会在工作分配方面将较难的任务分配给研究生。多劳多得,既然公司开出的薪资以及福利待遇如此优渥,那么在工作上自然也是要承担相应的难度和工作量,压力比本科生要大也是正常的。原来在深入职场以后,本科生和研究生竟然有这么大的差距!但现实生活中,不可能每位大学生都有能力有资格继续深造,攻读研究生,大部分学生还是要从职场菜鸟做起,一点一点辗转腾挪,努力寻找属于自己的向上阶梯。如果你没那么幸运,没能考研,现在努力也不晚,你需要依靠自身努力弥补与研究生之间三年的差距。02本科生应该如何提升自我,弥补差距?★工作经验很重要研究生的三年时间是在学校中度过,仍然泡在象牙塔里,与外界接触极少,在为人处事方面会相对较弱,而本科生毕业之后直接工作,这三年的工作经验,可以成为一个优势,一定要好好把握。★专业证书很重要企业对员工的要求不仅仅是在学历方面,更多是在个人能力方面。不少研究生只是在混一个文凭,专业上并没有深究,甚至考研本身就是为了逃避就业,混日子。如果你能在专业方面比许多研究生都厉害,就职单位不可能看不到你的闪光点,只要你不断证明自己的能力,是金子总会有发光的一天。这就要求,在大学本科期间,要潜心学习,把能拿到的专业证书都拿到,这样在求职中更有底气。03作为一名已经工作的“打工人”,想要提升自己的学历,选择考研,究竟如何做才能成功上岸呢?TIPS:制定合理的计划表为了协调好工作与学习的时间,备考的同学可以根据自己的工作状况,制定一份详细可行的学习计划,按照计划严格执行,把每个大目标切分为小目标,在规定期限内要求自己达到既定目标,有条理地进行复习,这样才能有效率。TIPS: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网上有很多不同考研科目的指导课程,当你明确好自己的目标院校后,就要开始按照课程和计划,开始执行复习任务。劳逸结合,掌握更高效的学习方法,不断改进自己的学习技巧,找到属于自己的复习节奏,这样才能事半功倍。沉浸在象牙塔中,我们往往看不到世界的真实面目,当我们真正踏入现实中,才会发现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自己之前的自负是多么可笑。但只要你想向前走,任何时候都不晚,只要认准目标,脚踏实地地努力前行,你终将会成为一块闪耀的金子!【今日话题】如果给你一次重来的机会,你会愿意考研吗?欢迎评论留言参与讨论。PS:本文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随着现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学历显得尤为重要,它成为了很多企业选人的一个重要门槛,高学历对于一个人来说,真的是有太大的作用了。对于以前的学生来说,本科生占有相当大的优势,可现在本科生实在是太多了,他们没有任何的优势而言,想要在众多学生中脱颖而出,只有不断的提升自己的学历。而且现在大多数的本科生都已经意识到,学士学位的学历,对自己的就业起到的帮助实在是太小了,如果将来有一个好的工作,想要进入大公司,还是要不断提升自己的学历,所以说现在在本科毕业之后选择考研的人数日益增多,即使第一次考研不成功,还有二战的打算,这都是很多本科生的现实想法。其实对于那些没有参加过考研的人来说,他们很难理解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区别,但是对于那些考研的学生来说,他们就可以理解,其实把一个普通本科毕业的学生和一个研究生相比,他们之间的差距还是比较大的。首先我们从升职加薪上面来考虑。就是现在的社会,都比较现实,一个人的学历就代表着他的拥金,对于本科生来讲,在薪资的要求上比研究生就会低一些,从这张图表中我们就可以看出来,1万以下的薪资,本科生的占比是比较大的;而在1万以上的薪资,大多都是研究生,所以从薪水上来考虑,研究生要比本科生占有很大的优势,这也是很多人要提升学历的一个重要原因,因为他们想要拿到高的佣金。其次,我们就是要从睡眠时间上来讲。其实在大学本科的4年当中,学习之余有很多的时间都是属于自己的,我们可以把它用来去安排活动,也可以用来在宿舍睡觉,但对于研究生来说他们的学习任务还是相当紧迫的,有自己的研究课题,很少有单独的时间拿来睡觉。所以说从睡眠时间上来考虑,本科生的睡眠时间有很多,但研究生一般都会睡眠不足,不过这也充实了自己,提高了自己的知识量。第三,就是从休假时间上来说,当你考上研究生之后你就会发现,他真的不像本科生那样轻松,研究生的生活是非常充实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做科研,想要有充足的假期,根本就不太可能。一般情况下,都有自己的导师带着自己在做课题,有很多事都需要研究生自己去做,但本科生除了在学校上课之外,假期基本上没有其他的作业任务,完全靠自己。最后就是从晋升速度和提升空间上面来讲,对于研究生来说他们有着很强的能力,所以在晋升空间上来讲是非常大的,而晋升速度也要比本科生快很多,他们的起点可能就会很高。从这张图中我们可以看出,如果一个研究生想要晋升的话,还是比较容易的,但是本科生就要更努力才可以,而且大多数的岗位还有学历的,限制和要求入过,你不是研究生的话,有些岗位也是不允许你入职的。其实大学生活真的是比较轻松和愉快的,但是到了大四之后完全能赶到,氛围的紧张,很多学生在就业和考研之间徘徊,不知道如何进行选择,其实对于大学生而言,无论是就业还是考研,这两个选择没有是非对错之分,完全要取决于自己的规划。其实在我们的人生当中都会有很多的选择,但面对每一个选择还是要从心出发,而不是根据自己身边的人,左右摇摆,去看别人怎么选,每个人的情况都是不同的,对未来的规划也不一样,所以选择什么就是要看自己的发展需求,只要适合自己,那么这个选择就是正确的。所以当面对就业还是考研的时候,千万不要盲目,更不要跟风,这个时候要冷静下来,考量一下自己真正的需要什么。只要有了清楚的目标和想法,那么坚定的走下去就可以了。对于那些够努力够坚定的学生来说都是幸运的,他们坚定的考研,最终成功的进入了研究生院校,还有一些学生他们努力的找工作,最终有了心仪的工作,拿着高薪的工资.那么对于那些读研的学生来说,在研究生学院应该注意什么呢?首先,必须处理好和老师之间的关系,尤其是自己的导师。这样才可以帮助自己科研的进步,在读研期间每一位研究生,都有自己的导师,在处理和导师的关系,一定要尊重导师,搞好和导师的关系。在科研当中,导师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存在他会给学生很大的帮助,所以说和他们处理好关系,对自己未来有很大的好处。其次,要学会放松自己,前面说过研究生的学业压力其实很大的。有些研究生在面对课题一次次被否认的时候会感觉到崩溃,就自己快被压垮了,这个时候就要按下自己的暂停键,不要盲目的去低头努力,而是让自己好好放松一下,停下来看看周围的景色,或许会让自己豁然开朗。其实无论是面对多么重要的课题,或者是多么好的前程,最重要的还是自己的生命,很多研究生因为压力而放弃了生命,这种选择是错误的。最后,就是处理好和同学之间的关系,前面讲述了要处理好和导师的关系,最后要讲的就是和学同学的关系。其实同学之间的情谊还是比较珍贵的,同学能够聚到一块完全是缘分。而将来当我们踏入社会的时候,多个朋友多条路,有些同学真的会是自己前进路上的助推者,而且,好的同学关系会让自己在学校中过的很舒服,如鱼得水。虽说研究生和本科生存在很大的差别,但是,无论你是哪个学历的,对自己的未来一定要有信心,毕竟自己的路还是要自己走的,每个人的情况不同,他说走的路也不同,只要自己觉着过得舒心,过得幸福就足够了。
截止到现在,一月联考在职研究生入学考试和五月同等学力在职研究生申硕考试都已经过去。接下来想读在职研究生,只能报名五月同等学力在职研究生的秋季班或者等待2019年一月联考在职研究生入学考试。为方便学生了解在职研究生,今天中国政法大学为大家介绍在职研究生成绩保留问题!一月联考在职研究生成绩只保留1年,当然这不仅限于入学考试也限于结业考试。一月联考在职研究生入学考试和全日制研究生一起进行,且分为笔试、复试两个环节,笔试通过进行复试,复试通过办理入学,若复试不通过笔试成绩作废,下一年继续从笔试考起。一月联考在职研究生学习过程中以及毕业前均需要参加结业考试,若结业考试不通过需要补考,补考不通过不予颁发硕士学位。所以综上来说,一月联考在职研究生的入学或者结业考试成绩只保留1年。五月同等学力在职研究生免试入学,即学生不需要参加入学考试,但若想毕业拿硕士学位则需要参加结业考试。按照现阶段各高校政策来说,五月同等学力在职研究生结业考试成绩保留时间往往和申硕考试成绩保留时间相同。即学生在参加第一次申硕考试起四年内通过所有考试,否则成绩作废。简单一句话就是,同等学力在职研究生成绩保留4年。当然4年也不是固定的,以我校为例,为方便学生顺利取证,所有报名中国政法大学同等学力在职研究生的学生申硕成绩保留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