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一年制的硕士读着有什么用,HR都不认的。”“一年就读完的硕士,能学些什么东西?”“一年制的硕士说白了不就是买文凭么!”作为留学圈的老司机,小mo总是会看到这么一些魔幻论点,也会看到很多同学听到这些话之后特别纠结,所以今天想跟大家来聊一聊一年制硕士。英国的硕士分为两种,一种是研究型硕士,一种是授课型硕士,有点类似于我们国内的学硕和专硕,一年制硕士一般是指授课型硕士。授课型硕士主要是针对就业导向的学生,希望在本科学习之后,获得更多的行业知识、社会企业资源。也就是说,如果你想走科研的道路,就不要选授课型硕士,不然肯定会觉得它水,因为你根本没有选对方向啊。在这个前提下,还是有人觉得一年制硕士水,大概有这么几个方面:1、“一年这么短,学不到什么”说这句话的同学可以回想一下你的大学四年,你觉得你有学到什么了不得的东西吗?一年时间是不长,但是大家可以去看一下各个学校的课程设置,基本都是满满当当的,学习时长并不短。而且教学质量也并不差,不管是以研究为重还是以工作、学生评价为重的世界大学排名,英国学校都能有个不错的名次。2、“入学门槛太低了,都不用考试,有个雅思成绩,提交资料就可以去了”入学门槛这么低,是不是随便是个人就可以去剑桥啊,不可能的。英国学校在录取的时候会看均分,还会区别985、211院校和普通院校,一些学校还有自己的list。这些人就只看到别人申请的时候提交资料,不管人家四年辛辛苦苦的保持均分。再说了雅思6.5还能刷掉一票人呢。3、“回来不好找工作,HR都不要一年制硕士的”很少会有HR会因为应聘者是一年制硕士而根本不给机会的,反而会有因为是硕士文凭这块敲门砖而得到更多机会的,这也是一些人会去英国读硕士的原因,可以在更短的时间里,拿到硕士文凭。看过这几点,可能会有同学觉得英国一年制的硕士这么好,那怎么还会有人觉得水呢?1、理想和现实的差距太大。如果你觉得留学就能改变人生,回来非BAT不去,出任CEO、迎娶白富美,从此走向人生巅峰,那你肯定会觉得英国硕士水。留学不是万能的,在这个遍地都是留学生的时代,不要妄想海归是一个能让你鹤立鸡群的光环。2、英国学校也是有区别的,times30开外的学校和牛津剑桥回来相比,回国后求职的反应会完全不一样。如果你拿牛津剑桥的待遇要求所有的英国学校,那么你也会觉得英国硕士很水。3、学校之间的差异很大,个体的之间的差异也很大,最近几年中国学生增加,有很多学生为了文凭去了英国一些不怎么样的学校,或者在英国“混”了一个文凭回来,回国之后并不能按照预期找到理想的工作,也没有展现出惊人的才华。如果你只看到他们,你还是会觉得英国硕士很水。这么看来好像变成了薛定谔的水,小mo想说这跟你的个人期待与个人努力很有关系,留学是一个选择,你的人生依旧取决于你做了些什么,混日子类型的人,不管在哪里都没办法接受到不水的教育。那么你觉得英国一年制的硕士水不水呢?有些什么看法呢?
我们从全国研究生入学考试的报名人数可以看出,考研热持续升温。截止2019年,全国研究生入学考试报名人数首次突破两百九十万,这是一个惊人的数据。这么多的人在复习备考,我们到底为什么要考研呢?这个时候,很多人的说法是不一样的:为了做学术、为了提升学历、为了缓解就业压力、为了完成父母的心愿、为了找到一份好工作……每个人的考研目的都是不一样的,但是归根到底,都是为了换圈子。如果你想要通过考研,就立马年薪几十万,不好意思,不可能。如果你想要通过考研,直接到上层社会,不好意思,不可能。如果你想要通过考研,35岁之前资产几千万,不好意思,不可能。有些说其研究生毕业年薪40万的,不是普遍现象,我当年本科也税后25万了,但没多少。或者你会发现,你读完研究生你开始的薪水变低了。甚至你发现许多同学在这几年赚了几十万,买了房。但我想说考研依旧对许多孩子来讲是很不错的机会。人生是跑步,马拉松几十公里都会有许多事情发生。中国说三代改变一个人,不过60年而已。我们考研大多数人不过20岁左右,完全可以用60年创造自己的财富用这3年换后面许多年,比较划算。多数在高校泡了四年的啃老族本科毕业都希望立即找到工作独立,与女生交往的男生更是囊中羞涩,充满了自卑感, 考研似乎是一条绝望的迷途。但放眼社会,你会发现有志之士都在选择学习成长的道路。目前的付出也就是未来多倍的回报,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迄今为止,我所接触的研究生过来人无不在各个领域获得着不同程度的成功,很少有人对三年寒窗感到后悔或遗憾。研究生备考的过程中,我们会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的障碍与失败,不过不要害怕,这些难题都是通往考研成功的垫脚石,我们要学会利用它们,便能从这些挫折中历练出更坚强、更强大的自己。读研,一方面意味着所学专业更深化,更细化,思维模式和思考方式较本科时段都会有很多进步,也会比本科毕业就直接参加工作的同学有更多时间去考虑、思索将来的应该从事什么职业,对自己的人生会有一个更好的规划。而我想对于大多数人来讲,考研是换水池的过程你从池塘到长江,到大海。环境逼着你变厉害,否则被吃掉!
“读硕士研究生期间,硕士生连导师的面也见不到,这是什么情况?”有人问。认识一位硕士生导师,他在我们的聊天群里也算是“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存在:有时候他比较活跃,活跃的时候一言不合就发红包,但更多的时候是“销声匿迹”,谁都不知道这货又躲在哪里做什么事情。不过当我们@这位仁兄的时候,在正常情况下还是能把这位牛人“牵”出来。那么,问那个问题的研究生所说的导师连面都见不到是一种什么情况呢?如果这位硕士生联系导师,对方不接电话、不回信息,完全像“人间蒸发”了一样,那肯定是不正常的。但如果这位导师只是这位硕士生名义上的导师,有着导师之名却没有导师之实的存在,那么这种款式的导师连面都见不着很正常。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很简单:因为实际上有另外一个“有实无名”的导师为其指导课题或者论文。在正常情况下,导师一般是不会充当“甩手掌柜”的角色。举个例子,如果硕士生搞出来的论文都是以抄袭剽窃为主,而导师对硕士生论文的把关只是“走过场”流于形式的话,对于这种硕士生学术不端的行为,导师很可能也会被“连坐”。这就好比那位写“导师崇高感和师娘优美感”的“牛人”,在那篇“神作”出来之后,导师也跟着倒霉。当然,也有一种导师责任心很难“在岗在位”。“我的硕论早就发给了导师,但是发出去的论文如同肉包子打狗一样,有去无回,导师都没回复!”摊上对手下的硕士生不闻不问的导师,对于硕士研究生而言确实是一种相当郁闷的事情。所以,在考研复试的时候一些研友选导师的时候,会采用多方打探(咨询相关的师兄师姐)、了解目标院校相关报道、了解导师的研究方向等方式了解目标院校目标专业的导师,说得浅显一些,硕士生选导师、导师选择硕士生,有时候和“相亲”有着“异曲同工”之处。遇到这种充当“甩手掌柜”款式的导师,硕士研究生该怎么办?我觉得还是可以用社交软件或者电话的方式和自己的导师沟通,让导师联系其他的导师对自己进行联合培养,至少要为自己做课题和写硕论“清淤排障”。导师不联系硕士生,硕士生可以主动联系导师,让导师了解自己的难处,毕竟导师不负责任,很可能导致自己无法享受国家的相关补助,甚至无法如期毕业。“前车之鉴,后车之覆”,研究生与导师相处,前者一般是弱势群体。所以考研党在顺利通过考研初试之后,在复试之前就应该对自己的导师有一定的了解,免得到时候后悔。
2021年考研初试很快就会到来,老实说,这又将是一场竞争激烈的考试。2020年考研初试环节,就有340万左右的考生参加考试,争夺百万研究生名额,而考研热度不断提升,参加2021年考研初试的考生基本上不会少于340万人,毕竟近年来考研人数都呈现增长之势。而且,也有相关数据表明了这一情况的真实性,如很多高校都在网上公布了考研报名人数,西南石油大学、北京林业大学、西南医科大学等高校的考研报名人数均有上升。然而,想读硕士的人多,但想读博士的人却很少,其实原因有些现实。1、博士毕业难度比硕士毕业难度大很多要知道,在我国,博士属于最高学历。虽然说,想成为一个博士生的难度不算太大,但想把博士生当中的“生”字去掉,变成博士,难度是非常大的。不管是名校博士想要达到毕业要求,还是普通高校博士想要顺利毕业,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经常浏览新闻便能发现,每年都有不少博士延迟毕业,甚至被做出退学处理,如2020年8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院就对33名失联超期博士生做出退学处理,又比如东北大学清退达18年都未能毕业的博士生等。博士的毕业论文要求很严格,而且不少博士想要顺利毕业,还要发几篇核心论文等。博士研究生的研究领域局限性很大,对学术能力有很大的考验。学术天分并非努力就能获得,总而言之,想毕业真的很难。2、家庭经济条件和年龄问题不得不考虑大部分人家庭经济条件并不是很好的那种,难以支撑一个孩子从幼儿园读到博士的教育费用。正常情况下,博士能在三十岁前毕业就很厉害了,虽然现在有一些博士可能就二十五六岁,但从整体上看,这类博士数量比较少,大都是年龄接近或者在三十岁及以上,才有可能博士毕业。这期间的费用支出,真不是一般家庭能够承受的。中小学阶段还好说,到了大学阶段,各种花销就变大了,从本科到硕士研究生,再到博士研究生,真的不容易。特别是男生,到了二十几岁的年纪,如果家庭条件不是很好,挣钱养家糊口会成为常态,大都是读到硕士毕业便开始自己的职场生涯,减轻家庭负担,等到有一定的经济实力,才会考虑读博深造。3、博士就业面有点窄什么?博士就业面有点窄?还真别不信,博士就业面确实有点窄。博士生能够顺利毕业成为博士,这就等于成为了某个领域内的专业级人才,基于这个优势找工作,基本上会找能够让自己发挥特长的工作吧?即专业对口的工作。这就可以意味着如果读博士,以后就业范围会选择某个专业领域,自身职业横向发展可能性降低,而硕士研究生学历,基本上找工作够用了。总而言之,以上三个原因是不少人愿意读硕士,但不愿意读博的原因。当然,还有别的原因存在,影响某个人是否读博的原因,不仅有主观因素,也会有客观因素,如果不能解决这些顾虑,那么读博不会是常态化现象。对于这件事情,你是怎么看待的呢?欢迎在下方分享你的看法。
考研很火热,但读博就不是那么回事了。能够读到博士的人都很厉害,也是很光荣的事情,然而,读博要面临多方面的压力,特别是男生读博的压力更大。有句话是这样说的:“男人三十而立”,到了三十岁,需要有一定的根基。读博要毕业不是件容易的事儿,不像硕士毕业,难度相对小一些,基本上读到博士的人,都接近三十岁了。博士在三十岁可以博士毕业,相当厉害,可能有些人看到某些学神在二十多岁就博士毕业。但大体上很多人并不能在这个年纪就博士毕业,毕竟普通人是主流,没有办法像那些大佬一样,较短时间内取得较高的成就。比如说身边就有个人28岁硕士毕业,还去读博士的话,就要三十多岁了,他家不是很富裕,需要他出来挣钱,而且年纪也不小了,家里还催婚。研究生根本就没有心思读博,听他说,每次放假回家就会被催婚,什么七大姑八大姨的,先是问工作,再问婚姻,搞得头昏脑胀。听着他的诉说,对于男生而言,这个年纪已经不太允许继续读书深造了,回家不好受,父母也有可能不理解,都读了那么多书了,怎么还不去工作呢?这样的情况是真实存在的,难以反驳。同龄人的小孩都不小了,自己却“随波逐流”,压力不小。博士当然,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博士毕业真的太难太难了!读博期间没有一定的成果,出色的文章、科研成果等,想要毕业“难如登天”,博士论文也是一个拦路虎。博士延期毕业的例子比比皆是,而且延期毕业基本上“心态爆炸”,心态被影响后,做什么事情都会有一定的影响,毕竟心态好才能做好事情,不然没有什么心思,怎么把事情做好呢?博士毕业论文一般来说,家庭条件比较好的,能够在读博期间把房子、车子等配备齐全了,那么安心读博倒也没有什么,但在经济条件不是很好的情况下,还去读博的话,心情会有一些压抑,为何呢?要算自己多少岁了,还有其他各方面的压力,所以心情压抑是很正常的读博现象。此外,若是学术能力很强的人,在硕士期间便有不错的成果,读博未必不行,但这样的人并不是大部分人。各方面的压力不读博的原因,年龄压力、经济压力、博士毕业难等都是很现实的原因,导致了很多人不愿意去读博,如前面所说,特别是男生,读博要承受的压力更大,时间成本问题不容忽视。对于要读博的人而言,真的要做好充足的准备,使各方面没有太大的压力,这样才能安心做学术,顺利毕业的概率增加。学位的最高层次不是那么容易就能达到的,“随便糊弄”一下就能得到学位,那不公平。博士基于此,即使知道博士学历能够带来的好处,很多人宁愿工作也不愿意读博,当然,医学类专业对于学历的要求不低,读博算是一种常态。但是工科类的专业,不读博也没什么,比如说计算机专业,在本科毕业后即可就业,而且薪资待遇差不到哪里去,技术在手是关键因素。
#教资#教师资格证考试今天出成绩了,你有没有通过考试呢?进体制,谋求一份安稳的工作,尤其是在大环境不好的情况下,越来越多人的向体制涌入,国考报考人数逐渐增加,而教师则是另一种典型的稳定工作,趋之若鹜。教师岗属于事业编,每年还有3个月带薪假期。教师岗位成为香饽饽,教育学类专业也成为近几年考研热门专业,其热度仅次于计算机、金融、法学。想要在老师这个岗位走的更长远,有学历加持是必不可少的,那么是选择考教育硕士还是考教育学硕士呢?看完以上内容,结合自身工作,平时常说的“老师”一般是指科任老师,由此,教育硕士专业更对口。但重点是,无论是学硕还是专硕,教育学类的硕士难考是有众所周知,尤其是对于已经有稳定工作的在职老师,平时工作忙根本没有太多的精力来备考。但要考编,在教师这个岗位上长期稳定的发展,就需要有学历,为了可以及早的解决这个问题,在职老师需要找寻其他的出路。北清迈大学--创新教育硕士北婆罗洲大学学院--管理学硕士(教育管理方向)澳门城市大学--教育学硕士/教育研究硕士泰莱大学--教育学硕士(研究型)/ 教学与学习硕士(授课型)西北师范大学--同等学力申硕(研修班)联创优学|学历提升,升学规划升本,升硕,升博高中生申请世界名校专科生升硕士本科生升硕士
小编专注高考、大学及考研的研究欢迎关注:考研大家读研究生与念本科有什么差异?读研为什么往往很苦?能成功读研,首先是值得欣喜的。无论是保研还是考研,都是付出了不少辛勤和汗水,才能拿到那一纸录取通知书,而后成为一名研究生的。由于研究生的培养方式和本科是迥乎不同的,因而,相对于本科而言,读研往往是比较苦的。本科属于通识教育,鼓励培养广博的兴趣,看重多元化的选择,注重知识的宽度;而研究生属于专业教育,注重对专业的深入钻研,注重的是知识的深度。因而,两者的培养方式有明显的差异。读研期间,需要培养初步的研究型思维和学术能力,需要在读研期间完成一定数量和级别的论文,因而,除了需要完成正常要求的课程及相应的课程小论文等作业之外,完成学术性的论文是重中之重,这往往需要做课题,需要读文献、看报告、做实验、分析数据等等,并在探索中发现一些有价值的东西,这个过程,往往是很辛苦的,是需要长时间去反复做,才可能取得收获。特别是理科、工科类等相关专业的研究生,读研期间,往往经常在实验室度过,反反复复地进行试验操作、分析、归纳等等,直到有所发现;最后还得完成论文,这也是一个很繁琐的过程,需要反复核实,反复修改等等。所以读研期间,不少研究生是很少有假期的,甚至也没有“早九晚五”的说法的,而是晨曦初露即做事,披星戴月回寝室。尤其是那些想要在读研期间打好基础,进一步读博深造的同学,一般都希望在读研期间完成多篇论文,特别是能发表核心文章,往往付出更多,也会更苦。当然,也不是每个人读研都那么苦。相对而言,理、工、医等专业的研究生会最苦,因为往往需要做大量的实验,并完成实验报告,最后形成文章;而人文社科类研究生则往往会相对轻松一些,一般不需要做实验,而是大量阅读文献、资料、报告等,并从中发现有价值的东西,最后形成自己的东西,完成文章。另外,有些学校的专业型硕士是不要求在读研期间发文章的,这属于最轻松的了。总体而言,如果要在读研期间获得成长,是需要付出很多的。苦,是难免的,也是自然的,同时,有所收获,获得成长,也会有乐。你在读研吗?你对读研生活怎么看?你觉得苦吗
当我们以优异的成绩拿到硕士研究生录取通知书的时候,相信所有的考生都是对研究生生活的憧憬,想象自己也能够享受到导师“一对一”的辅导,能够和专业领域内的大牛一起研究,这无疑是一件很令人兴奋的事情,于是我们就带着这样的心情进入了研究生生活。可是,当我们真正的开始自己的研究生学习时,当初所想的导师几乎没有见过面,似乎仅仅只是在刚开学时见过一面,彼此寒暄了一下便就没有信息,似乎自己和没有导师一个样子,这可是令很多的研一新生措手不及,毕竟和自己之前所想的有着很大的出入。然而实际上这在研究生教育中是一个比较常见的现象,导师虽说是指导研究生学习,但不是我们上小学时那样真正意义上的“一对一”辅导,在平时的学习时间中,导师和学生的沟通或许会很少,但这也有导师的个人性格所决定的,并不是所有的研究生导师都和自己的学生不联系,也不是所有的硕士研究生导师每天都和自己的学生联系。拿我自己来说,因为我是文科生,所有没有实验可做,不需要出去和导师谈项目,于是我的研究生导师也是很少和我联系,只是会时刻的提醒我要看文献,要写论文,经常会给我发一些比较前沿的学术文章,仅此而已,有时候也会消失很长时间不联系,所以我自己早已习惯,但是当你准备开题报告、毕业论文撰写开始时,你的研究生导师每天都会联系你。因此,研究生和导师不见面,这对于很多的研究生来说是一件比较正常的事情,或者说很多的硕士研究生都不希望自己打的导师每天联系自己,甚至是把自己忘记,因为这样就可以有更多自己可以支配的时间,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也就不会出现所谓的导师“压榨”现象。但是作为硕士研究生的我们,不应该再是一味的指望着自己的研究生导师,在读研期间很多的事情都需要自己单独去处理,需要自己规划自己的研究生生活,并且也一定要明白,我们有能力对自己负责,所以不管是学习还是科研,又或者社会实践活动等,都需要自己主动的去争取,而不是和自己的导师密切关联。同时,如果导师不联系我们,那么我们依然可以做很多的工作,可以用更多的时间去仔细阅读文献,可以写写文章,可以参加学术论坛,这些都是可以自己独立完成的,而且这样的安排也会为自己的研究生生活增添更多的色彩,并且这也会为自己顺利毕业奠定基础。总之,研究生导师不联系学生,不是一个必然事件,更多的取决于你所在的高校,你所学的专业,你所跟的研究生导师个人性格等,但是要始终明白的是,不管导师是否经常联系我们,我们都应该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并且我们也应该为自己的研究生生活做更好的规划。
2020年我国考研报名人数达到341万,保守估计今年考研的报名人数会突破400万。面对越来越激烈的考研竞争,许多学生都是做好多次考试的准备。为了能够读研究生,许多学生都是刻苦学习,比高考更加自律,更加认真。但是从历年的考研当中,我们也会发现一个很普遍的现象。很多学生通过多次的考研,最终被心仪的大学录取。但是这些学生却只是读硕士,而没有继续读博士,许多学生也放弃直博的机会。这可能就很难让人理解,毕竟那么拼命读研究生,没有做科研,那确实是很可惜。可能很多人都会想,为什么现在的学生都是普遍读到硕士停止继续深造,普遍放弃读博的机会?大家可能都知道,现在想要考博士比硕士要简单很多,但是为什么很多学生都放弃继续提升学历的机会?其实,每年研究生导师在面试的时候,都是希望学生能够继续读完成博士方面的学业,而不单是只读个硕士,只是事与愿违,一切都不能够由导师所愿。经过众多博士生导师的反馈,我们发现学生们普遍放弃读博的原因非常的多,总体来说可以概括为以下三方面。一、现在的硕士主要以就业为导向随着本科学历的普遍贬值,大型企业招聘的门槛越来越高。普通本科毕业学生想要找到一份大型企业的工作,变得非常困难。如果没有特殊的渠道或者是技能,普通的学生只能做底层的工作。所以我们能够看到每年的考研大军当中,普通本科毕业的学生是占大部分。这部分学生只是想通过读研究生提高自身的学历,让自己能够拥有更好的平台,将来有利于自己就业。这部分学生根本就没有做科研的决心。因此,我们我们会发现现在的硕士基本都是以就业为导向,也就是说为了就业而读研,并不是为了投身于科研事业。二、博士难毕业,学生普遍有畏惧心理读过研究生的人都知道,我国的硕士毕业论文还是相对容易写,部分比较水的专业,所写的论文基本没有难度,我国的硕士每年的毕业率都能够在99%以上。也就是说,硕士阶段的三年里面,即使学校是混过去,只要毕业能够把论文写好,也是能够达到毕业证以及学位证,这也有利于学生将来的前途。因此,我国大部分的硕士都是处于严禁宽出的状态,其实本科并没有太大的差异,只是研究的更加深入,更加细。而博士阶段则不同,如果在读博期间没有重量级的研究成果,也没有在相关的期刊发表过论文,那就很难顺利毕业。我国对博士毕业生的要很严格,每年都有大量博士生都需要延迟毕业,也有许多学生都没能够顺利拿到博士毕业证。这就让很多的学生都有畏惧心理,都不敢贸然赌博。毕竟读到博士阶段,就可以说是真正搞科研,将来50%以上的学生都是要在自己研究的领域工作。如果没有真正的科研天赋,就很难在这个行业有所成就,将来也很难有更好的发展前景,所以这也是很多学生以及家长都顾虑的问题。三、学生经济压力大许多学生放弃读博,都是两个方面的考虑。第一个是年龄方面的压力,学生本科毕业都在23岁左右,硕士毕业已经发到26岁,博士毕业更是可能达到30岁左右。这对于需要成家立业的男生来说,就有比较大的压力。另一方面,随着年龄的增大,男生需要承担的责任越来越多。比如说出生于普通家庭的男生,到30岁就应该成为家里的“顶梁柱”。如果到30岁依然没有车和房,也没有较高的收入,就会遭到别人异样的目光。所以读博的学生都是需要面临较大的经济压力。以上的三个原因都是很现实,也是需要现在急迫解决的问题。毕竟学生们全部都只是想读硕士,都是为了就业,那么对于将来的科研事业来说,也未必是一件好事情。随着硕士研究生的扩招,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里面,硕士也有可能贬值,未来博士也可能会成为学生们就业的跳板。
近日在职场论坛中,笔者看到有位211本科生吐槽:他在大学里已经毕业,工作4年了,刚毕业就入职了一家互联网公司,可是现在他觉得自己的月薪仅仅只有2万元,短时间内不会得到更较大幅度的提升,所以本科生有一些犹豫,自己有没有必要去读硕士或者是读博士,因为他担心自己在未来上升的路并不是很好走。除此之外,本科生面前的问题也有很多,虽然本科生有车有房有户口,而且结婚生子,但是现在银行卡里根本就没有存款,如果读书的话,确实要损失两三年的工资,压力更不用说了。不少网友看到后也是纷纷展开热议,有网友吐槽道:我不知道你想读硕士或者博士的目的是什么,因为你现在的现实情况是缺钱,银行卡里没有存款,如果你选择读硕士的话肯定会让你的接下来的生活压力更大。也有网友建议这位本科生考虑转行做培训老师,至少可以解决没钱的问题。笔者认为:现在有很多年轻人在作出选择的时候,一般都会再三斟酌,并不会当机立断,因为他们觉得如果思考决定的速度太快,只会导致以后执行任务的时候出现太多的失误。所以这些年轻人并不想错过这些升职加薪的机会,可是在公司工作几年后,这些年轻人的工资并没有得到涨幅,他们也会有些茫然,希望通过提升学历来让自己的工资越来越高一些。笔者认为这位硕士生其实考虑的也是非常全面,但是正如网友所说,说是现在比较缺钱,那么就应该考虑具体的事情,帮家里赚钱养家糊口,在权衡利弊的紧要关头,更应该站在领导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在职场中更聪明的和团队的同事配合,往往能够得到领导的尊重。图:网络结语:大家对此怎么看呢?写在评论中,大家一起交流。每天分享职场干货、职场故事、职场案例、和领导同事相处技巧等职场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