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考研初试政治科目考试已经结束了,高顿考研及时为大家整理全网首发完整版2021考研政治真题及答案解析,希望对各位考生有帮助,本文整理:【完整版】2021考研政治真题下载。2021考研政治主观题真题及答案持续更新中,各位考生可以持续关注!总而言之,对于已经结束政治考试的2021考生来说,好好准备下面的考试,认真应考、放松心态、沉着答题是当下需要去做的,而对于2022考研的同学们,希望大家在考研政治的复习中不要前倨后恭而要循序渐进、梯度进行。马原、毛中特先行一步,其他较易课程稍后进行,不要把所有的期望放在最后一段时间,而应在平时的课程及复习中打好基础。最后,祝广大考生都能取得理想的成绩,考上自己向往的院校!
小编今天一早起来发现一年一度的考研政治热搜又回来了,大部分人反映今年的考研政治题不难,并且非常多机构都表示压中题目,快来一起看看题目,欢迎留下你的态度。小编真的觉得政治考的绝对不仅仅是背诵的问题,是逻辑简单来说就是你好好审题以后抓住的题眼首先我们看一下真题(大题部分)。非常常规五道题,第一道题马原部分,第二道题毛中特,第三道题史纲,第四道题思修部分。34.马原马原部分我们的策略就是背好那些原理然后对应作答就可以,今年的第一道考题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如果没记错的话,高中我们就已经学过了是不是?第二道题实践的重要性,这个问题并没有为难我们。马原部分我们的策略就是背好那些原理然后对应作答就可以,今年的时间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如果没记错的话,高中我们就已经学过了是不是?35.毛中特36.史纲毛中特一般是比较难的部分但是今年考的重大时政不考的宝宝们也知道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纪念日,所以从选材上并没有为难大家;史纲属于简单部分,小编知道很多考研老师考前都会给史纲的答题模板,而且今年的考题史纲部分的题目两次飞跃,马克思给我们指明了方向都是平时大家耳熟能详的内容。37.思修思修部分第一问思想品质类,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精神品质的重要意义,第二问法律层面的讲述重要精神品质的重要性,首先得说一下社会主义法律在我国的地位吧,再联系一下为什么要用法律去保护,也就是保护了以后的意义;最后一部分时政外交,即使没有复习也能说上两句是不是?38.时政综上所诉,今年的政治之所以被大家说是简单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材料和提问都是很老套的,就算不考研的宝宝们也熟悉的题目。对于没准备的宝宝们,只要你们逻辑清晰、言之有、结合材料、选择题好好做小编相信分数也不会很差,所以不要担心政治了大家好好准备剩余的几门。预测今年政治分数会高一些!
2021考研政治初试已经于12月26日上午8点半到11点半结束,文都考研考后为大家整理了2021考研政治初试真题及答案解析,方便考研人在考研结束之后核对估分,下面一起来看下2021考研政治初试真题及答案解析。2021考研政治初试真题及答案解析文都考研也会在考后为大家带来更多2021考研初试真题及答案解析,大家持续关注文都考研资讯,有什么问题大家也可以一起留言讨论。我们也会给大家带来考后名师直播解析和复试相关的备考攻略。
考研向来是一场“信息战”,不仅仅在于择校捡漏等方面的信息、政策变动方面的信息,更是考试科目规律收集的信息。今天胖嘟就给大家带来了近11年考研政治真题方面的规律。01政治真题选择题介绍政治选择题题号分布:单选部分:马原1-4题,毛中特5-8题,史纲9-12题,思修13-14题,时政15-16题。多选部分:马原17-21题,毛中特22-26题,史纲27-29题,思修30-31题,当代32-33题。其中,马原部分学科特较为明显,而毛中特和史纲部分联系较为密切,内容也会有重合,记忆性的题目偏多;思修部分相对简单,且贴近生活;时政部分相对简单,考察当年国内外发生的热点时事。02政治单选规律政治选择题有16道单选,每道1分,总共16分。单选相对简单,基础比较扎实的考生基本上都能拿到14分以上,为了让大家更能看清规律,统计了近11年的单选选项分布。根据上表中的数据,除了16和17年有些异常外,近三年政治单选ABCD分布基本为4A、4B、4C、4D,关于单选我们可以得出如下规律:单选16道题目正确答案ABCD出现的次数比较平均。abcd单一选项次数最低2次,最高6次。大家在做完政治单选题之后,可以花一分钟简单统计下ABCD每个选项的个数,如果差别很大,比如某个选项只出现1次,或出现了7次,就可以有针对性进行检查一下~03政治多选规律政治选择题有17道多选,每道2分,合计34分。每道题多选、少选都不得分,政治拉开差距的地方在选择题,而选择题拉开分数的地方在多选题,得多选题者,得考研政治,所以多选里的规律更为重要。真题多选的答案有三种情况:4选2、4选3、4选4,分别统计“题目考察详情”以及“年份考察详情”两个版本,一起来看看吧~04题目考察详情下表中,2010年纵向的数字分别为该年份每道题的答案类型:2代表4选2;3代表4选3;4代表4选4。通过该表不仅能清楚看到每年的答案类型情况,还可以直观看到每道题在历年真题中的答案类型数量统计。比如17道题在近11年真题中,4选2出现了3次,4选3出现了8次,没有出现过4选4。05年份考察详细根据题目考察详情表,我们可以发现以下规律:第17、20、22、28题出现4选4的概率是0第24、25、32、33题出现4选2的概率是0第20、22、28题近6年来都是4选2根据年份考察详情表,我们可以明显看到4选2和4选4的题目为4个左右,其余的全部是4选3,通过平均值,我们可以看到4选2、4选3、4选4三种选项类型的比例是4:9:4。17道多选题做完之后,我们可以从已经确定的答案中列出4选2、4选3、4选4的分布,然后根据这个分布预测那些模棱两可的选择和题目。06政治多选题做题方法单选直接找正确答案,多选直接找错误答案。单选之所以简单在于可以直接找到正确答案,多选可以借鉴单选的做题思路,多选找错误答案。如果一道多选题你排除掉一个选项,其他不知道怎么选,不用犹豫,把剩下的三个全部选上,这样你答对的概率最大。政治多选题我们可以按照如下步骤做题:如果一道题找不到错误,那就全选。如果确定了一个错误选项,那么首先就把它归为4选3。再看是否能找到第二个错误选项,如果能再确定一个,那就是4选2。如果不能确定是否还有第二个错误,那依旧确定为4选3。07选择题难度介绍难度分析:单选难度系数比多选低得多多选难题以马原和史纲居多马原中难题一般是17题、20题、21题;毛中特常见难题是22题;史纲常见难题是28题和29题。另外再复述一遍考研政治各个学科的特性:马原部分学科特色较为明显;毛中特和史纲部分联系较为密切,内容也会有重合,记忆性的题目偏多;思修部分相对简单,且贴近生活,其中第六章为必考章节。好啦,以上就是今天整理总结的考研政治规律了,但在这里还想再唠叨一句:以上规律仅为考研政治出题的小规律,做题的小技巧,考题做完后可用来自查选项是否符合出题一般规律,不能用来作为做题的准则,也不能强行生搬硬套技巧,更不能拿小技巧去代替知识点,还是要分清主次,以知识为主技巧为辅,就像马原上说的那样“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相对统一”。(此时你的心态应该如此
2021考研初试第一天落下帷幕昨天的考试科目有英语一、英语二、政治、管综今天所有的科目结束后大家可以对一下答案,估下分哦先看政治的真题及答案
2021考研初试政治科目考试已经结束了,文都考研网及时为大家整理2021考研政治真题及答案解析,希望对各位考生有帮助,本文整理:【完整版】2021考研政治真题下载。
2020考研初试已经结束了,紧张复习了一年时间,终于可以稍微放松下了,紧绷的神经也得到了休息,休息过后,大家还有好好准备下复试,不管知不知道考试成绩,也要好好准备下,本校本专业的考生可能不需要过多准备,但是那些跨专业跨地区跨院校考试的考生,可是要好好的准备了。初试过后,各种真题资源及答案满天飞,不过有的题目不准,有的没有答案,有的缺少试题。今天给大家来过来的也是真题,完整高清版本,可以拿去打印。想要获取历年真题资料PDF版的可以评论留言获取。2020考研真题:政治真题及答案解析,高清完整版来源:文都(免责及版权声明:仅供个人研究学习,不涉及商业盈利,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号立场)
2021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思想政治理论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16小题,每题1分,共16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选项的字母涂黑。1.1844年8月底,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巴黎会面。这次会面使他们发现彼此的基本观点完全致,于是开始了在科学理论研究和革命活动中的长期合作。马克思和恩格斯首次系统阐述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的著作是( )A.《德意志意识形态》B.《神圣家族》C.《哲学的贫困》D.《共产党宣言》【答案】A【解析】1846年《德意志意识形态》阐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内容,标志着唯物史观的创立。1945年《神圣家族》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第一次合写的批判青年黑格尔派主观唯心主义,初步阐述了正在形成中的历史唯物主义新世界观。《哲学的贫困》全称《哲学的贫困——答蒲鲁东先生的〈贫困的哲学〉》,马克思以全新的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武器,从经济学和哲学两个方面批判了蒲鲁东唯心主义经济学,揭露了其对资本主义批判的非科学性和小资产阶级的反革命性。1848年《共产党宣言》全面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所以正确答案是A选项。2.习近平强调,“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历史的教训更应引以为戒”,“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人们能够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教训,是因为( )A.历史规律和自然规律有惊人的相似B.人类历史发展存在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规律C.历史总是在循环往复中不断向前发展D.人类已经完全掌握了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答案】B【解析】人们之所以能够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教训,是因为社会历史发展中存在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规律。历史现象不能重复,但是历史规律是可以重复的,所以我们可以“以史为鉴”。正确答案是B选项。A选项历史规律和自然规律有相似性,都具有客观性,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但历史规律与自然规律又是不同的,历史规律是自觉的、有意识的、需要人参与,而自然规律是自发的、无意识的,不需要人参与。所以,“极为相似”说法不准确。C选项的“总是”,D选项的“已经完全掌握”,都是过于绝对的表述,不能选。 3.智能生物识别等人工智能新技术快速走进老百姓的生活。然而,在新技术快速发展应用的同时,也因法律法规相对滞后而引发人们对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的担忧。有专家呼吁,在发展新技术时,要划定法律禁区制定行业规范,构建一个新技术健康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从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的关系看,法律法规( )A.总是阻碍新技术的健康发展B.只能落后于新技术发展C.与新技术发展具有不平衡性D.归根到底是新技术发展的内在动力【答案】C【解析】本题的考点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辨证关系。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具有相对独立性。主要表现在: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完全同步性和不平衡性;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是双向的,既可以促进社会的发展,也可以阻碍社会的发展,所以A项的“总是”,B项的“只能”都过于绝对,不能选。法律法规属于社会意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所以D选项错误。正确答案是C选项。4.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在发展“社会劳动的生产力”的同时进而不自觉的创造着一种更高级的生产形式的物质条件,这表明( )A.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能够无限制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B.资本越发展越有利于巩固资本主义C.资本越扩张越不利于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D.资本主义生产是一种历史的、过渡性生产形式【答案】D【解析】题干中“资本主义在发展‘社会劳动的生产力’的同时”,说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极大提高了生产力水平。题干中“同时进而不自觉的创造着一种更高级的生产形式的物质条件”,说明随着生产力不断得到解放,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会越来越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最终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会推动资本主义走向解体,人类社会会进入到更高级的社会形态,即共产主义(一种更高级的生产形式的物质条件)。所以说资本主义生产是一种历史的、过渡性性生产形式。D选项正确。A、B、C选项说法都错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实极大提高了生产力的水平,但不能由此就说,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能够无限制解放发展生产力,随着生产力不断提高,资本主义内生性矛盾会不断凸显,最终推动资本主义走向灭亡。资本越发展,生产社会化和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越突出,经济危机、两极分化的问题越严重,越不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5.毛泽东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是由一系列相互联系的重要理论观点所构成的科学思想体系。这一科学体系所围绕的主题是( )A.中国革命和建设 B.中国命运和前途C.中国社会性质和阶段状况 D.中国改革和发展【答案】A【解析】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和建设的实践,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毛泽东思想紧紧围绕着中国革命和建设这个主题,对这些实践的经验教训进行深刻总结,提出了一系列相互关联的重要理论观点,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科学思想体系,具有丰富的内容。因此,正确答案是A选项。6.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积极应对国际国内形势变化,与时俱进提升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塑造国际经济全球和竞争新优势提出的战略决策,这一发展格局是( )A.以体制机制创新为主体,利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B.以维护和平稳定为主体,促进国际国内经济复苏C.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D.以发展先进制造业为主体,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答案】C【解析】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兴起。在当前保护主义上升、世界经济低迷、全球市场萎缩的外部环境下,我们必须充分发挥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通过繁荣国内经济、畅通国内大循环为我国经济发展增添动力,带动世界经济复苏。面向未来,我们要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所以,正确答案是C选项。7.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总结正反两方面经验,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在这一基本经济制度中,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因为( )A.公有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B.公有制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C.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社会的基本性质和发展方向D.由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的分配方式能使一切社会成员实现全面发展【答案】C【解析】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是因为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决定了我国必须坚持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制度。马克思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因此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制度决定了我们社会的基本性质和发展方向,所以C选项正确。AB没有说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的原因,因此AB不选。D选项说法过于绝对,所以不选。8.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必须把创新摆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核心地位。2020年9月11日,习近平在《在科学家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增强创新这个第一动力,努力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实现这一突破需要摆在更加突出位置的是( )A.提升原始创新能力B.加快推进消化吸收再创新C.加强了企业创新主体地位D.改善科技创新【答案】A【解析】这是讲话原文,属于时政类题目。在2020年9月11日召开的科学家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单边主义、保护主义上升的大背下我国面临着很多‘卡牌子’技术问题,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我们必须走出适合国情的创新路子,特别是要把原始创新能力提升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把关键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所以,正确答案是A选项。9.洋务运动时期,洋务派兴办了一些企业少数官办或官商合办,多数是官督商办,这些官督商办的企业性质是( )A.封建性质的企业B.半封建性质的企业C.资本主义性质的企业D.社会主义性质的企业【答案】C【解析】洋务运动兴办的企业除少数官办或官商合办,多数是官督商办,这些官督商办的民用企业,虽然受官僚的控制,发展受到很大限制,但因广泛运用雇佣劳动,基本上是资本主义性质的近代企业。所以正确答案是C选项。10.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人民反抗外敌入侵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牺牲最多的民族解放战争,也是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中国人民抗战胜利的关键是( )A.民族意识的觉醒与全民的抗战B.反侵略战争的正义性与进步性C.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团结与支持D.中国共产党中流砥柱的作用【答案】D【解析】“关键”一词考的是固定搭配。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是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有:第一,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因素。第二,中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关键。第三,全民族抗战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重要法宝。第四,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同世界所有爱好和平和正义的国家和人民、国际组织以及各种反法西斯力量的同情和支持也是分不开的。所以,正确答案是D选项。11.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统一战线理论、政党理论、民主政治理论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伟大成果,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在政治制度上进行的伟大创造。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开幕。人民政协的召开,标志着中国(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B.工商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D.新型政协制度的建立【答案】D【解析】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隆重开幕,会议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共同纲领》在当时是全国人民的大宪章,起着临时宪法的作用。会议一致选举毛泽东(中国共产党)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朱德(中国共产党)、刘少奇(中国共产党)、宋庆龄(国民党)、李济深(国民党)、张澜(民盟)、高岗(中国共产党)为副主席,陈毅(中国共产党)等56人为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人民政协的召开,标志着中国的新型政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确立。C选项,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召开,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正式确立。所以,正确答案是D选项。12.邓小平在谈到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时说:“我国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完成,是我国和世界社会主义历史上最光辉的胜利之一。这个胜利的取得,是由于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工人阶级执行了毛泽东同志根据我国情制定的马克思主义政策,同时,资本家阶级中的进步分子和大多数人在接受改造方面也起了有益的配合作用。”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执行的是( )A.互助合作的政策B.调整巩固的政策C.和平赎买的政策D.剥夺没收的政策【答案】C【解析】因为我们国家的民族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中国共产党与民族资产阶级又长期保持着统一战线的关系,而且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国家已经有了以工人阶级为领导、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建立了强大的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并掌握了国家的经济命脉,这就造成了私人资本主义在政治上、经济上对社会主义的依赖。在此基础上,中国共产党结合本国国情,开创了一条适合中国情况的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即用和平赎买的方法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所以,正确答案是C选项。13.人是社会的人,每一个人都存在和活动于具体的、基于特定历史的现实社会当中。个人与社会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两者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最根本的是( )A.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B.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C.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D.个人存在与社会存在【答案】B【解析】这是一个识记类考点。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最根本的是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关系。社会需要是个人需要的集中体现,是社会全体成员带有根本性、全局性、长远性需要的反映。个人利益的满足只能是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通过一定的社会方式来实现。所以,正确答案是B选项。1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为了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明确规定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着力点( )A.坚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B.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C.坚持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D.坚持立足中国又面向世界【答案】C【解析】这是一个识记类考点。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根本利益所在,维护和推进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题中应有之义。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必须把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作为重要着力点和落脚点。所以,正确答案是C选项。A选项是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鲜明主题;B选项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具体要求;D选项是新时代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15.2020年7月3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建成暨开通仪式,宣布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建成并开通服务,标志着( )A.我国卫星导航系统实现了零的突破B.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拥有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C.世界所有国家都已使用我国北斗导航系统D.我国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建设实现了第二步目标【答案】B【解析】时政题。北斗系统是党中央决策实施的国家重大科技工程。工程自1994年启动,2000年完成北斗一号系统建设,2012年完成北斗二号系统建设。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全面建成并开通服务,标志着工程“三步走”发展战略取得决战决胜,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拥有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目前,全球已有120余个国家和地区使用北斗系统。所以,正确答案是B选项。A、C、D都是错误的。16.2020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服贸会)于9月4日至9日在北京成功举办。作为新冠疫情发生以来我国在线下举办的第一场重大国际经贸活动。本届服贸会受到全球瞩目,具有非同寻常的重大意义,也为世界经济注入了中国动力。本届服贸会的主题是( )A.文化融合,创新发展B.开放包容,团结合作C.齐心协力,携手前行D.全球服务,互惠共享【答案】D【解析】时政题。2020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全球服务贸易峰会(简称“服贸会”)于9月4日在北京举行。这次峰会是由商务部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举办,世贸组织、联合国贸发会议、经合组织等国际组织共同支持的一场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本届会议主题是“全球服务,互惠共享”,采用“线上+线下”的举办新方式,围绕“1+8+N”展会新模式,开启“展、论、洽”全流程全场景新功能,不断进行数字化升级和技术创新,充分呈现精彩的“云上服贸会”新体验。所以,正确答案是D选项。二、多项选择题:17-33小题,每小题2分,共34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的字母涂黑,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17.最近,科学家利用字宙三维地图发现了迄今为止最大的宇宙结构之一——包含了数十万个星系、长达14亿光年的“南极墙”。类似于“南极墙”的宇宙大尺度结构,是宇宙中密度较高的区域。中国科学家表示由于万有引力,密度较高的区域会产生较强的引力,将周围物质吸引过来,逐渐形成了星系以及更大尺度的结构。现代宇宙学表明,宇宙是由暗物质、暗能量主导的,但暗物质究竟是什么,目前不得而知,在“南极墙”等宇宙大尺度结构中,很可能藏匿着大量的暗物质,这是研究宇宙演化历史的重要探针。“南极墙”的发现表明( )A.未知世界与已知世界是客观存在的B.整个物质世界的时间和空间是有限的C.世界本质是暗物质能量D.世界只有尚未认知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答案】AD【解析】马克思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它的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无论是未知世界还是已知世界都有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实在性。但人能去认识无限发展的物质世界,坚持可知论,认为世界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所以,AD正确,C错误。时间和空间是有限与无限的统一,具体物质的时空是有限的,而整个物质世界的时空是无限的。所以,B选项是错误的说法。综上,正确答案是AD选项。18.人的身体是抗击病毒的“机器”。当病原体进入人体,人会发烧,升高的体温刺激免疫系统打败病毒。在理想的情况下,热量创造了一个环境,让病原体难以生存。科学家研究发现,随着自然界的温度不断升高,病原体生存的环境也在整体升温,在这种情况下,它们更加能够适应人体发烧的体温。一旦病原体适应更高的温度,人的免疫系统就无法发挥作用。人的免疫系统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表明( )A.人类只能适应自然环境变化而不能改变自然环境B.自然环境对人类发展有决定性作用C.自然是人类长期发展的重要前提D.人类在受自然环境制约的同时也改变自然环境【答案】CD【解析】自然地理环境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永恒的、必要的条件,是人们生活和生产的自然基础(C正确)。自然地理环境的作用要受社会发展状况的制约,特别是受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制约。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其变化发展决定整个社会历史的变化发展(B错误)。人与自然是和谐共生的,人类的生存一方面要不断从自然界中获取对的生活资料,另一方面要适应自然的变化,同时,不像动物般的只能被动适应环境,人有主动性,人的生存活动具有自主性,可以积极主动的改造自然(A错误,D正确)。所以,正确答案是CD。19.商品经济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产物,商品经济得以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 )A.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所有者B.社会分工的出现及其存在C.商品具有了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D.交换过程中形成了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答案】AB【解析】这是一个非常基础的识记类考点。商品经济是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有两个:一是社会分工的存在;二是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所以,正确答案选AB选项。20.某服装厂为了实现更高的盈利,将原本依靠人工进行生产的流水线改造成了完全依靠机器进行生产的流水线。与此同时,由于受经济危机的影响,该服装厂从市场上采购的布料等生产原料价格也出现了大幅度的下降。在这种情况下,该服装厂资本构成会发生变化的是( )A.资本有机构成 B.资本积累构成C.资本技术构成 D.资本价值构成【答案】ACD【解析】资本技术构成是指资本在物质形态方面的构成,即构成资本的生产资料的数量同使用这些生产资料所必需的劳动力的数量之问的比例。这一比例由生产的技术水平决定。题干“由人工生产变成机器生产”说明技术水平发生变化,所以技术构成发生变化,即C选项正确。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资本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叫做资本有机构成,可用公式c:v来表示。引进机器(属于c)生产后,用人(属于v)减少,这说明不变资本(c)在增大,可变资本(v)在减小,所以资本有机构成c/v也发生了变化(增大),A选项正确。资本价值构成是指资本在价值形态上的构成,即购买生产资料的不变资本和购买劳动力的可变资本在数量上的比例。这一比例体现钱发生变化。题干中“原料价格出现了大幅度下降”,说明钱在发生变化,所以D也是正确的。资本构成不包括资本积累构成,所以B不正确。综上,本题正确答案是ACD。21.1871年爆发的巴黎公社革命,是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马克思、恩格斯深刻总结了巴黎公社的经验,高度评价了巴黎公社的意义。马克思、恩格斯总结的巴黎公社的经验主要有( )A.无产阶级政权是为人民服务的机关B.必须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无产阶级政权C.无产阶级革命取得成功并保持果实的首要条件是要有革命的武装D.必须建立无产阶级政党,发挥党的政治领导作用【答案】ABCD【解析】1871 年 3 月,巴黎公社起义胜利后,巴黎人民立即开始了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尝试,但是巴黎公社仅存了 72 天。马克思高度评价巴黎公社的意义,认为公社的原则是永存的。马克思和恩格斯总结巴黎公社经验时指出:第一,无产阶级革命取得成功并保持胜利果实的首要条件是要有革命的武装;第二,必须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无产阶级的新型国家;第三,无产阶级政权是为人民服务的机关;第四,必须建立无产阶级政党,发挥党的政治领导作用。因此,正确答案是 ABCD。22.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如何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东方大国建设和巩固社会主义,是党面临的一项新课题。为找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党带领人民进行了艰难曲折的初步探索。这一初步探索的意义主要体现在( )A.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飞跃B.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C.巩固和发展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D.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答案】BCD【解析】党领导人民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经历艰辛和曲折,在理论和实践上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这些成果对于巩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于促进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具体表现为:第一,巩固和发展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第二,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第三,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党的十五大将邓小平理论定位为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所以A选项不正确。正确答案是BCD。23.培育壮大发展新动能是促进经济增长、推动结构调整、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2019年我国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经济加值超过16万亿元,占GDP比重为16.3%;数字经济增加值规模达35.8万亿元,占GDP比重达36.2%。我国经济发展新动能的持续壮大表明( )A.创新驱动了引领作用进一步加强B.供给的结构效果取得了显著绩效C.数字经济已成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D.现代化经济已经形成【答案】ABC【解析】材料中“我国经济的新产业、新生态、新商业模式经济增加值较高,在国民经济中的占比较大,数字经济规模与在国民经济中的占比都显著提高。”因此可以看出:我国创新驱动引领作用进一步加强,供给侧结构改革取得了显著绩效,数字经济已成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建设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这是我们2035年的远景目标之一,因此现在还没有建成,所以D选项是错误的。正确答案是ABC。24.“十三五”时期,我国大气污染治理取得了明显成效来自生态环境部的数据显示,与2015年相比,2019年细颗粒物(PM2.5)未达标地级及以上城市年均浓度下降23.1%,全国33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年均优良天数比例达到82%。2020年1月至8月,这一比例达到86.7%,PM2.5浓度为31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1.4%,蓝天白云的好天气正在成为常态。我国大气污染治理取得明显成效,主要得益于( )A.坚持全民共治,全民防治B.把突出环境问题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着力点C.构建生态通道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D.不断完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和强化环保监督【答案】BCD【解析】十九大报告指出:“坚持全民共治、源头防治,坚持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打赢蓝天保卫战”(A错误)。把突出环境问题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着力点,构建生态通道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不断完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和强化环保监督是我国在“十三五”时期大气污染治理领域取得明显成效的主要原因。故正确答案 BCD。25.就业,一头牵着千万家庭,一头连着经济大势,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是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近五年,我国城镇新增就业累计超过6000万人。目前全国依托互联网平台就业约7800万人。在力促“好就业”“稳就业”的基础上,我国还不断在“就好业”方面下功夫,推动实现更高质量就业。我国提高就业质量的主要举措是( )A.开展大规模职业技能培训B.提供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C.构建和谐劳动关系D.使失业率保持在合理区间【答案】ABC【解析】我国提高就业质量的主要举措是:开展大舰模职业技能信训,提供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构建和谐劳动关系,D 选项表述有误,将失业率控制在合理区间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举措,不属于提高就业质量的举措。故正确答案 ABC。26.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促进各民族像石榴一样紧紧抱在一起”,这句话还被郑重写入党的十九大报告。“促进各民族像石榴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旨在( )A.铸牢中华民族共同意识B.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C.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社会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D.使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手足相亲,守望相助【答案】ABCD【解析】本题属于时政类考题,选自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并发表题为《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的重要讲话,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全面贯彻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坚持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为基础性事业抓紧抓好,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包容性更强、凝聚力更大的命运共同体,共建美好家园,共创美好未来。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社会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使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手足相亲,守望相助。故正确答案为 ABCD。27.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起点是因为随着西方列强入侵( )A.中国封建社会逐渐变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中国开始落后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C.中国人民逐渐开始反帝反封建的资产主义革命D.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上升为占支配地位的主要矛盾【答案】AC【解析】鸦片战争后,清政府战败,签订了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的社会性质开始发生质的变化。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中国逐渐开始了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正因为如此,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起点。B选项,中国从明朝中后期就已经开始落后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D是社会主义革命的主要矛盾,所以是在1949-1956年的社会主义革命时期。28.五四运动后,社会主义思潮在中国蓬勃兴起,马克思主义开始在知识界得到传播。中国早期信仰马克思主义的人物,就类型而言,主要包括( )A.五四运动的左翼骨干B.五四以前的新文化运动的精神领袖C.原中国同盟会会员,辛亥革命时期的活动家D.工人群众中的活跃分子【答案】ABC【解析】五四运动后,社会主义思潮在中国蓬勃兴起,马克思主义开始在知识界得到传播。在李大钊等的影响和当时形势的推动下,一批爱国的进步青年,尤其是那些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经过自己的摸索,逐步走上了马克思主义的道路。主要代表有三类:一是五四以前新文化运动的精神领袖,如李大钊和陈独秀。二是五四爱国运动的左翼骨干,如毛泽东、周恩来等。三是一部分原中国同盟会会员、辛亥革命时期的活动家,如董必武、林祖涵、吴玉章等。29.中国从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到1976年尽管经历过严重的曲折,但从总体上来说,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成就是显著的,主要表现在( )A.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与文化教育、医疗、科技事业的发展B.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的建立和国民体系的建立C.国际地位的提高与国际环境的改善D.探索中形成的建设社会主义的若干重要原则【答案】ABCD【解析】1956年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之后,中国开启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时期,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取得的成就是显著的,主要表现在:第一,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的建立和国民体系的建立,从根本上解决了工业化中“从无到有”的问题,为中国以后的发展奠定了牢固的物质技术基础。第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与文化教育、医疗、科技事业的发展。第三,国际地位的提高与国际环境的改善。第四,探索中形成的建设社会主义的若干重要原则。30.2020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这部法典共七编,1260条,包括总则、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以及附则。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它系统地整合了新中国成立七十多年来司法实践中形成的民事法律规范,汲取和借鉴了中外优势法治建设的有益成果,是一部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实践特色、时代特色的民法典,开创了我国法典编纂立法的先河。编纂民法典的重大意义是( )A.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推进国家法律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举措B.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现实需要C.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客观要求D.增进人民福祉,维护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答案】ABCD【解析】民法典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是一部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基础性法律,对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巩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依法维护人民权益、推动我国人权事业发展,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都具有重大意义。31.法律权威是指法律在社会中的作用力、影响力和公信力,是法律应有的尊严和生命,法律是否具有权威取决于( )A.法律在实践中的实施程度B.法律本身的科学程度C.法律在国家和社会治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D.法律被国际社会认同和尊崇的程度【答案】ABC【解析】法律有无权威,取决于四个基本要素:一是法律在国家和社会治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只有法律占主导地位和起决定作用,法律才有权威;二是法律本身的科学程度,只有法律反映客观规律和人类理性,法律才有权威;三是法律在实践中的实施程度,只有法律在实践中得到严格实施和遵循,法律才有权威;四是法律被社会成员尊崇或信仰的程度,只有法律反映人民共同意愿且为人民真诚信仰,法律才有权威。每个国家的法律不一样,第四条中的“社会成员”,是对于实行法律的那个国家的社会成员来说的,而不是国际社会的所有成员。所以,D不选,正确答案是ABC。32.2020年6月30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表决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是新形势下坚持和完善“一国两制”制度体系的标志性法律,其重大作用在于( )A.有效应对各种反中乱港势力B.确保国家主权在香港收到严格保护C.弥补香港国安方面的立法缺失D.保障香港长治久安和长期繁荣稳定【答案】ABCD【解析】时政类题目,四个选项的说法都是正确的。33.2020.11.15,东盟16国与中、日、韩、澳和新西兰正式签署《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稳定》(RCEP),全球最大贸易区诞生其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 )A.将为区域乃至全球经济复苏注入新动能B.开启了区域经济一体化新篇章C.全球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取得压倒性优势D.将更好地发挥中国作为亚太地区价值新中心节点作用【答案】ABD【解析】时政类题目,ABD都是正确的。目前全球化进程仍然遭遇严峻挑战,贸易保护主义和孤立主义逆流仍然在很多国家盛行,因此不能说全球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取得压倒性优势。这个说法过于绝对,不符合事实。三、分析题:34-38小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回答问题。34、结合材料回答问题:我们要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有效防范和化解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彩虹和风雨共生,机遇和挑战并存,这是亘古不变的辩证法则。我们党建党近百年、新中国成立70多年、改革开放40多年的历史,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志不求易者成,事不进难者进。我们要辩证认识和把握国内外大势,加强战略性、系统性、前瞻性研究谋划,做好较长时间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善于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要发扬斗争精神,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根据形势变化及时调整斗争策略,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夺取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新胜利。——摘编自《习近平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2020年9月8日)危和机总是同生并存的,克服了“危”即是“机”。随着境外疫情加速扩散蔓延,国际经贸活动受到严重影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新的挑战,同时也给我国加快科技发展、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带来新的机遇。3月29日至4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就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进行调研,强调要深入分析,全面权衡,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善于从眼前的危机、眼前的困难中捕捉和创造机遇。——摘编自《人民日报》(2020年4月3日、4月16日、9月25日)(1)分析“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这一论断所蕴含的唯物辩证法原理?(2)运用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相统一性的原理,分析“主动求变”和“准确识变”之间的联系。【答案要点】(1)“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体现了以下辩证思维:第一,危机就是“危”与“机”的矛盾统一体。我们要坚持用全面的,联系的,发展的观点正确看待“危”与“机”这对矛盾。它们相互依赖,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第二,以辩证思维看待危机,不难发现,危和机构成的矛盾统一体中,危是一种具有相对性、暂时性、可变性的客观存在。危与机作为矛盾双方并不是绝对对立的,而是相互依赖,互为条件,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第三,危与机的辩证法告诉我们,人在危机面前不是消极无为的,以辩证思维明方向、辨大局、观大局,深刻把握机遇和挑战,积极创造条件,就能转危为机,开创新的局面。(2)“主动求变”和“准确识变”体现了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相统一:第一,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只有充分的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正确的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实践是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相统一的基础。第二,“主动求变”指的是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抓住时机主动变化。“准确识变”则指的是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尊重规律为前提,要正确认识和利用社会发展规律、社会建设规律。因此“准确识变”是“主动求变”的前提,同时,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求变”才能真正的“准确识变”。第三,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应该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实践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基本途径。 35、结合材料回答问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中央充分认识现代化建设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在科学分析国际国内形势、深刻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和充分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小康”目标。1979年,邓小平同志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首次提出“小康”目标。1980年,邓小平同志在中央工作会议上指出:“只要全国上下团结一致地有秩序、有步骤地前进,我们就能够更有信心。经过二十年的时间,使我国现代化经济建设的发展达到小康水平,然后继续前进,逐步达到更高程度的现代化。”使用“小康”这个概念确立中国的发展目标,既符合中国发展实际,也容易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邓小平同志明确提出我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发展战略,其中第二步就是在上世纪末使我国进入小康社会。党的十五大提出到2010年、建党一百年和新中国成立一百年的发展目标,要求在新世纪头10年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党的十六大进一步提出要在本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党的十八大提出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并在党的十六大、十七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顺应我国经济社会新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新期待,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的战略目标置于引领地位,赋予其更丰富的内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强调的不仅是“小康”,更重要的也是更难做到的是“全面”。党的十九大报告做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判断,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们要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党的十九大报告清晰擘画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间表、路线图,提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全面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已经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实现这个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根本遵循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终点”与“起点”,蕴含辩证思维,体现了我们党造福人民的不懈追求,彰显了接续奋斗、久久为功的境界。当前,我国区域性整体贫困基本得到解决,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就。沉甸甸的实绩,坚定了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信心,为实现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新起点意味着新使命、新要求、新作为。面向未来,怎样推动减贫战略和工作体系平稳转型,建立长短结合标本兼治的体制机制?如何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全面振兴?回答好这些新考题,关键在于下定决心,以坚定不移的意志开拓进去,竭尽全力为人民谋幸福。——摘编自《新华网》(2020年9月20日)(1)从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视角,分析我国从“解决温饱”到“达到小康水平”再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所体现的中国社会主义制度优势。(2)如何理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答案要点】(1)第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创建的,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发挥的根本保障,党的优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之源。第二,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推动发展的根本目的。党的一切工作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必须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最高标准,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坚持把人民群众的小事当作自己的大事,从人民群众关心的事情做起,从让人民群众满意的事情做起。第三,从解决温饱到达到小康水平,再到实现小康社会,体现了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保证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由更多的获得感,让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在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过程中得到充分体现。(2)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根本目的是为了让人民过上好日子。第一,2020年我国区域性整体贫困基本得到解决,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就,为实现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第二,但返贫致贫的因素还会存在,脱贫不返贫才是真脱贫,要巩固脱贫成果,就要求我们加快建立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为巩固脱贫成果提供制度保障;要推动减贫战略和工作体系平稳转型,统筹纳入乡村振兴战略,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全力让脱贫群众迈向富裕。第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制定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目标,在此基础上,党的十九大制定了“两步走”战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起点。36、结合材料回答问题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美国政府从其全球战略和冷战思维出发,做出武装干涉朝鲜内战的决定,并派遣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1950年10月初,美军不顾中国政府一再警告,悍然越过三八线,把战火烧到中朝边境。侵朝美军飞机多次轰炸中国东北边境地区,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我国安全面临严重威胁。值此危急关头,应朝鲜党和政府请求,中国党和政府以非凡气魄和胆略做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历史性决策。1950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彭德怀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率领下进入朝鲜战场。这是以正义之师行正义之举。抗美援朝战争,是在交战双方力量极其悬殊条件下进行的一场现代化战争。当时,中美两国国力相差巨大。在这样极不对称、极为艰难的情况下,中国人民志愿军同朝鲜军民密切配合,首战两水洞、激战云山城、会战清川江、鏖战长津湖等,连续进行5次战役,此后又构筑起铜墙铁壁般的纵深防御阵地,实施多次进攻战役,粉碎“绞杀战”、抵御“细菌战”、血战上甘岭,创造了威武雄壮的战争伟业。全国各族人民由衷称赞志愿军将士为“最可爱的人”!经过艰苦卓绝的战斗,中朝军队打败了武装到牙齿的对手,打破了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迫使不可一世的侵略者于1953年7月27日在停战协定上签字。1950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在抗美援朝战争期间,党中央统揽全局,实施有力的战争动员和正确的战争指导,采取边打、边稳、边建的方针,开展了波澜壮阔的抗美援朝运动,全国各族人民举国同心支撑起这场事关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的伟大抗争,最终用伟大胜利向世界宣告“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是中国人民站起来站立于世界东方的宣言书,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主要里程碑,对中国和世界都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摘编自《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1)党和政府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历史决策需要“非凡气魄和胆略”,请结合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形势和党的任务,加以分析说明。(2)为什么说“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对于中国和世界都有重大和深远的意义”?【答案要点】(1)第一,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时期,党的工作重心实现由乡村到城市战略转党从革命党成为执政党,中国进入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主要矛盾成为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走社会主义和走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主要任务是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第二,解放全中国任务还没有结束,民主革命遗留任务尚未完全完成,中国经济十分落后,百废待兴,党还面临着执政的艰巨考验。第三,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阵营,实行强硬的对华政策,即政治上孤立、经济上封锁、军事上威胁,企图从根本上搞垮新中国。第四,面对如此严峻的环境,党和政府为了完成社会主义革命,实现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目标;为了完成历史遗留任务,捍卫新生的人民政权,做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历史决策。(2)第一,抗美援朝是一场抗击美国侵略者的正义战争,打出新中国的国威和人民军队的军威,创造以弱胜强的范例。抵御了帝国主义侵略扩张,捍卫了新中国安全,保卫了中国人民和平生活,稳定了朝鲜半岛局势,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打破了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增强中国人民自信心自豪感,提高我国国际威望,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改革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第二,抗美援朝后,我们党继续带领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进行社会主义探索建设,进行改革开放,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新时代,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迎来了光明前景。因此,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对于中国和世界都有重大和深远的意义。37、结合材料回答问题面对突如其来的严重疫情,中国人民风雨同舟、众志成城,构筑起疫情防控的坚固防线。武汉和湖北是疫情防控阻击战的主战场,武汉胜则湖北胜、湖北胜则全国胜。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我们举全国之力实施规模空前的生命大救援,用10多天时间先后建成火神山医院和雷神山医院、大规模改建16座方舱医院、迅速开辟600多个集中隔离点,19个省区市对口帮扶除武汉以外的16个市州,最优秀的人员、最急需的资源、最先进的设备千里驰援,在最短时间内实现了医疗资源和物资供应从紧缺向动态平衡的跨越式提升。各行各业扛起责任,国有企业、公立医院勇挑重担,460多万个基层党组织冲锋陷阵,400多万名社区工作者在全国65万个城乡社区日夜值守,各类民营企业、民办医院、慈善机构、养老院、福利院等积极出力,广大党员、干部带头拼搏,人民解放军指战员、武警部队官兵、公安民警奋勇当先,广大科研人员奋力攻关,数百万快递员冒疫奔忙,180万名环卫工人起早贪黑,新闻工作者深入一线,千千万万志愿者和普通人默默奉献……全国人民都“为热干面加油”!大家都说:“全中国等你痊愈,我们相约春天赏樱花。”武汉的患病者也毫不气馁,说“谢谢你们,没有放弃我们,病好了我要去献血”。“武汉必胜、湖北胜、中国必胜”的强音响彻中华大地。武汉人民、湖北人民识大体、顾大局,不畏艰险、顽强不屈,自觉服从疫情防控大局需要,主动投身疫情防控斗争,为阻断疫情蔓延、为全国抗疫争取了战略主动,做出了巨大牺牲和重大贡献!1979年12月6小平同志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谈到了二十世纪末我过的奋斗目标:“我们要实现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现代化。”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目标的建议》宣告:“‘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即将完成。社会主义中国以更加雄伟的身姿屹立于世界东方。”——摘编自《人民日报》(2020年7月15日、11月4日)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是恢弘壮丽的新征程,又是任重道远的新征程。——摘编自《人民日报》(2020年6月30日,7月20日)(1)伟大抗疫精神是中国精神的生动诠释,“全国人民都在为‘武汉热干面’加油,其中体现了什么样的中国精神?(2)伟大抗疫精神将激励新时代青年如何负担民族复兴的时代使命?【答案要点】(1)第一,抗疫精神是中国人民在同严重疫情的殊死较量中,形成的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精神。第二,中国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统一。第三,伟大抗疫精神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传承和发展,是中国精神的生动诠释,丰富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内涵,赋予了中国精神不断前进的动力。第四,伟大抗疫精神,是中国人民的精神财富,是凝聚中国力量的精神纽带,有利于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社会主义道德,凝聚正能量,形成良好的社会新风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2)第一,在新时代,青年人以民族复兴为己任,坚持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有机统一,正确处理好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坚持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人生追求。第二,青年人要坚持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相统一,把个人理想融入到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和命运中,在实现中国梦的实践中放飞自己的青春梦。第三,青年人要坚持爱国主义,弘扬中国精神,展现中国力量,做到与历史同向,与祖国同行,与人民同在,担负起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使命。38、结合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美国政府宣布将正式退出世界卫生组织。此举迅速引发国际社会强烈不满,许多美国和欧洲的知名每题也在报道中对美国政府进行了指责与批评。事实上,从今年四月初第一次威胁要“断供”世卫组织以来,美国政府每一次对世卫组织的“甩锅”和“问责”都招致了各国和国际组织领导人、国际专家学者以及媒体的批评。人类正在经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最严重的全球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现在已波及210多个国家和地区,影响70多亿人口,夺走了30余万人的宝贵生命。在此,我谨向不幸最难者表示哀!向他们的家属表示慰问!人类文明史也是一部同疾病和灾难的斗争史。病毒没有国界,疫病不分种族。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国际社会没有退缩,各国人民勇敢前行,守望相助、风雨同舟,展现了人间大爱,汇聚起同疫情斗争的磅礴之力。经过艰苦卓绝努力,付出巨大代价,中国有力扭转了疫情局势,维护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中方始终本着公开、透明、负责任的态度,及时向世卫组织及相关国家通报疫情信息,第一时间发布病毒基因序列等信息,毫无保留同各方分享防控和救治经验,尽己所能为有需要的国家提供了大量支持和帮助。材料2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全世界是一次严峻考验。人类已经进入互联互通的新时代,各国利益休戚相关、命运紧密相连。全球性威胁和挑战需要强有力的全球性应对。面对新形势新挑战,我们必须严肃思考:世界需要一个什么样的联合国?在后疫情时代,联合国应该如何发挥作用?习近平就此提出4点建议。习近平强调,中国是第一个在联合国宪章上签字的国家,是联合国创始会员国,也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唯一一个发展中国家。我们将始终做多边主义的践行者,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坚定维护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坚定维护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的核心作用。习近平最后强调,世界正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让我们重申对多边主义的坚定承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联合国旗帜下实现更大团结和进步!(1)分析中美两国政府对待国际组织和国际事务态度的差异,并指出这种差异的实质。(2)习近平主席所提“四点建议”对于后疫情时代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何意义?【答案要点】(1)第一,在全人类共同抗击新冠病毒的紧张“战争”中,美国退出世卫组织的举动无异于临阵脱。新冠肺炎疫情再次证明,全球各国是命运与共的共同体,任何国家都无法独善其身。面对肆虐的疫情,全球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一个积极作为又强有力的世卫组织,为共抗疫情提供及时有效的协调指导。第二,美国作为世界最大的发达国家,肩负着推动国际合作、为国际社会提供公共产品的责任。在全球抗疫的关键时刻,美国退出世卫组织,本质是在逃避现实问题,推诿自身责任。第三,中国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同国际社会携手应对疫情。中国将继续推进疫情防控国际合作,支持世界卫生组织发挥全球抗疫领导作用,同各国分享防控和救治经验,继续向应对疫情能力薄弱的国家和地区提供帮助,发挥全球抗疫物资最大供应国作用,推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2)第一,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泛深远,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权主义对世界和平与发展构成威胁。第二,我们要坚持走多边主义道路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第三,应该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各国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使全球治理体系符合变化了的世界政治经济,满足应对全球性挑战的现实需要,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历史趋势。第四,国家之间的分歧是正常的,应该通过对话协商妥善化解。国家之间的竞争必须是积极和良性的,要守住道德底线和国际规范。第五,大国更应该有大的样子,要提供更多全球公共产品,承担大国责任,展现大国担当。后疫情时代一个坚持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的中国,将继续同各方共同促进全球治理体系不断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