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2020年考研,5个发展趋势表现突出,你做好思想准备了吗?草丛中

2020年考研,5个发展趋势表现突出,你做好思想准备了吗?

文|冷丝栏目|丝说考研复习2019年的考研大幕已经落下,2020年考研将有哪些方面的变化呢?你如果要备考,你必须先掌握其中的变化规律,提前做好应对措施和复习备考工作。加油吧,考研同学!“冷丝说人文教育”根据2015年到2019年考研的各种数据,请注意,这些数据均来自于教育部官网、研究生招生网(全国统一官网)和部分高校研究生院的公告,总结出5个方面的变化,供你参考。其一,报考和录取比例,女生人数逐年增高,男生考研面临更大的竞争。先得说一声,女生报考和录取人数增多,这并非是“重男轻女”或者“重女轻男”的思想观念在背后作怪,完全是男女平等基础之上呈现出的自然发展特征。下面这张图是根据教育部官网和教育部官员公布的数据整理而成:考研女生女生对比图很显然,女生的比例占有绝对优势,因为此消彼长,无论是报考还是录取,男生早就风光不再。很难说这种性别比例“失调”是好事还是坏事,但是有一点是可以可定的:男生面临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很多高校的学工办曾经做过考研方面的调查,他们发现,女生在考研备考过程中普遍比男生认真、刻苦,并且有很好的毅力。而考研科目中,尤其是公共课英语和政治,女生的记忆、理解能力明显高于男生。其二,应届本科生报考人数趋于稳定,往届生报考人数逐年增多。这个变化很容易理解,因为,应届本科生中保研的比例逐年是增加的,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减了实际报考人数增加的趋势。还有一点必须注意,应届生考研失败后“二战”甚至是“三战”考研的比例较大,这在很大程度上也冲高了往届生占据的比例。复习的女生们当然,应届本科生依旧是考研大军中的中坚力量,占据60%以上的比重。那么,往届生考研人数增加带来了什么呢?答案就是:应届生考研成功率下降。往届生大多专业基础较好,有一定的经验,同时也有一些教训,他们在考研中占有一定的优势,给应届生考研带来一些冲击。其三,专硕招生人数逐年增加,目前已经超过学硕的招生人数。这个变化其实也很好理解:专硕考试题目相对简单一点,学制仅有2年,就读期间的学习内容与市场接轨,专硕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较受欢迎。根据教育部发布的消息,报考专硕的人数已经超过了学硕。而绝大部分高校同一个专业均可以招收学硕和专硕,因为报考人数比例的变化,高校研究生招生单位和各个二级学院当然会将招生指标投放在专硕上面,这也就导致专硕最终录取人数超过学硕录取人数。复习的同学们所以,你要注意了,因招生人数限制,2020年报考学硕的难度有可能会大大超过专硕。其四,报考的专业有冷热之分,研究生毕业就业市场上,专业也有冷热之分。先看看这幅根据教育部官网数据整理的图形:专业有冷热之分(放大查看)报考的理工类热门专业有控制科学与工程、新闻传播学、兵器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等专业。与之相反,冷门的专业有艺术学、教育学、公共事业管理、环境工程和市场营销等等。这个报考的冷热度基本与就业市场相吻合。也许有人会有疑问,比如,新闻传播学为何也是热门报考和就业专业?这几年,新媒体技术发展很快,部分传统媒体转型大力发展新媒体,而很多企事业单位也需要大量的新媒体、融媒体专业人才,新闻与传播学专业就显得较为热门了。其五,随着竞争的进一步加剧,考研付出的时间和物资成本越来越高。根据很多高校学工办的调查,不完全统计,绝大部分考研学子准备考研的时间达到和超过一年。一般而言,很多在校生在大三的下学期开始认真准备考研,也就是每一年的年头或者寒假开始准备,部分同学在大三的上学期甚至是大二就开始着手准备。刻苦复习的同学无论是在校应届生还是往届生,购买考研资料是基本的物资准备,越来越多的考研同学报名参加公共课课程的培训班,很多同学也通过网上课程参加一些专业课的复习。总之吧,考研竞争压力确实越来越大了,无论是这5种变化,还是其他变化,作为2020年考研的你,必须先掌握清楚相应的变化,根据自身的情况,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做好准备工作。

负面

2020年考研已进入倒计时,2021年考研的17级学生们也该开始规划了

2020年考研已经进入了最后的冲刺阶段,距离今年十二月份的初试,仅有两个月之久了,现在的考研学子们有的是踌躇满志,而有的是焦急迷茫。2020年考研进入了倒计时,也就意味着2021年的考研也越来越近了。2021年考研指的是在2020年12份进行初试、2021年入学的这一批考生,主要以2017级学生,也就是现在的大三学生为考研主体。对于现在读大三并且有志于考研的学生来说,看似距离考研还很远,但其实已经不到15个月的时间了,这15个月的时间,你可能还要去实习、还有各种课业负担,再加上寒暑假,你真正能用在复习上的时间,是真的不多了。很多人说考研战线不宜拉得太长,的确,对于那些拿奖学金拿到手软、专业成绩年年前三的学生来说,他们或许在考研前几个月随便复习复习,就能轻松上岸。但是如果你上大学后每天睡到中午才起床,经常逃课在寝室和室友开黑,期末考试前通宵背几夜勉强考到了六十分,毕业找工作都成问题,你却还相信别人口中的“考研战线不宜拉得太长”,那就太天真了。有些学生“水”了几年,专业基础太差,或者是还有学生打算跨专业考研,基本是零基础,那么现在已经可以开始规划复习了。制定可行的目标既然打算考研,平时可以多在网上搜索搜索,多收集一些关于考研的信息。选择了考研,第一步要解决的问题就是目标:考哪个院校?考哪个专业?不同于高考的是,考研时不同的院校有很大的区别,必须先确定目标,然后围绕这个目标展开努力。比如这所学校是否是985自主划线的学校?这所学校是否是自主命题?这所学校是否有参考书?是否公布考研真题……这些都需要自己去提前搜索了解,然后做出抉择。选择可靠的资料高考时有老师和父母为我们保驾护航,而考研却是“单打独斗”,老师不会为我们整理复习资料,需要我们自己去选择可靠的资料。这里的资料既包括纸质的考研书,也包括一些手机App,或者是网课。我个人推荐可以把考研书和App、网课等结合起来使用,这样效率会更高。总之只有把复习资料准备好了,才能有条不紊地开展下一步的复习,才能知道自己复习什么?如何复习?确定复习计划很多人确定了很宏大的目标,“我要上清北”、“非985不读”,也准备了很充足的资料,花了很多钱,买了各种各样的复习资料,甚至还报了培训班、买了网课,但最后还是失败了,这是为什么?其实很有可能就是最后一步出了问题,没有确定很好的复习计划,或者是没有将复习计划坚持下来。考研难在哪里,对于很多人来说就难在“坚持”,很多人目标制定得很好,却静不下心来复习,因此应该确定一个适合自己的复习计划,大到这十五个月的总体规划,小到每一天的规划,比如每天背多少英语单词、每天复习多久的专业课,然后按照计划严格执行。不负青春,祝大家考研顺利!

鳅然乎哉

教育部公布2020年考研时间,考研人数或超300万!难度会增加吗?

大家都知道我国存着在两场非常重要的考试,一个是高考,另一个就是考研,对于当今的学子来说,这两场考试会极大地影响着考生将来的命运!随着教育的普及,考研成了大多数学子提升自己学历的重要途径!毕竟在这个扔块砖都能砸到大学生的时代,要想增加自己找工作的筹码,一种重要的选择就是通过考研提升学历!因此,在当今的全国高校掀起了一股考研热!根据最新消息,教育部近日公布了2020年考研的的最新时间安排,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时间为2019年12月21日至12月22日(每天上午8:30-11:30,下午14:00-17:00)。超过3小时的考试科目在12月23日进行。而网上报名时间为2019年10月10日至10月31日,每天9:00-22:00。预报名时间为2019年9月24日至9月27日,每天9:00-22:00。2019年12月14日至12月23日,考生可凭网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研招网”自行下载打印《准考证》。以上就是相关的时间安排,请提醒身边要考研的同学,一定要注意时间,不然辛辛苦苦复习一年,错过了考试可就不好了!今年的考研时间相比于去年的考试时间要提前了1天,去年考研时间是12月22日至12月23日,考试的科目安排基本没有什么差异。按照现在的时间来算,各位考研的同学还有123天,时间也不多了,不知道考研的学子紧不紧张,作为过来人,反正我是听紧张的,这种感觉只有经历过的人才会懂!对于2020考研,可能大家比较关心两个问题,一个就是今年的考研人数,另一个就是今年的考研难度如何?首先今年的考研人数将会是多少?大家都知道,2019年的考研人数直逼近300万大关,高达290万人,而2018年的考研人数为238万,2017年为201万,2016年为177万,近4年,考研人数平均增长率在10%以上,按照这个趋势2020年考研人数超过300万那是肯定的了,可能会达到340万!而另一方面,当前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大多数大学生都意识到了凭着本科学历去社会找工作并不占有多少优势,进而可能会选择考研,考研人数增多,就以为着竞争压力增大,这是大家都知道的!第二个问题,2020年的考研难度会如何?从人数增多的角度来看,为了增加区分度,考研题目难度按常理应该是会有所增加的!不然,大家都考高分,还怎么辨别好的学生!而另一方面,2019年考研形势比较严峻!有一大波学长学姐没有考上,他们或将选择二战,甚至有三战!考研这个事相对来说大家都是零起点,不怕对手是学霸,就是对手既是学霸又比你多学一年,加之2、3战的考生压力比较大,他们可能会更加努力和拼命!考研难度有所增加,希望大家有所心理准备,毕竟考研不仅仅是考试卷,还考的是心态!心态稳住,才能笑到最后!对于今年的考研形势,希望大家保持好良好的心态,没到考试完的那一刻,千万不要去想结果,这样只会给自己增添无意义的思想包袱,同时注意考研时间安排,错过了时间,就不好了!对于今年的考研形势,你有什么看法?欢迎留言讨论!

古犹今也

2020年考研,什么时候准备最合适,如何选择院校和专业?

随着2019年研究生招生各项工作的陆续结束,2020年考研备考也被提上了日程,对于2020年考研的同学,内心可能会有很多的犹豫和不解,有些人不知道应该什么时候开始备考,有些则不知道应该选择什么样的院校和专业。作为一个过来人,今天,我们就来和大家一起聊聊,2020年考研,从什么时候准备最合适,以及该如何选择院校和专业。考研首先第一个问题,从什么时候开始准备考研最合适,对于这个问题,大家要结合自身的实力以及报考院校的录取难度。可能大家身边有很多刚刚上大学就准备考研的同学,也有一些同学是在十月份左右才准备考研,至于什么时候开始准备复习备考,主要取决于各位同学自身的实力和自己目标院校的录取难度。考研有些同学可能基础比较好(包括英语基础和专业知识),而且报考的院校并不是难度很大,这样的同学,两三个月复习都完全可以考上研究生。但是有些实力并不突出,而且想要报考985、211工程院校的同学,就需要早点开始准备复习考研了,尤其是英语比较差一些的同学,更应该抓紧时间准备复习。我们都知道,英语是很多同学考研时的短板,而且英语不像专业课那样,可以在短时间内提高,所以需要大量时间和精力来复习。早一些准备复习,就意味着自己有更多的时间来掌握更多的知识点,也意味着自己将有更大的把握考上研究生。考研第二个问题,如何选择院校和专业?在这个问题上,大家的想法总是非常的一致,都想报考一所好学校,但是大家也不得不面对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够考上好学校,越是好的学校,被刷的几率越大,所以,选择适合自己的院校和专业,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在高校的选择上,大家最好瞄准985、211高校,或者“双一流”院校,可能报考这些高校的难度比较大一些,但是其回报也是相对较高的,毕业于985、211以及“双一流”院校的研究生,在就业市场上有着绝对的优势。当然也不排除有些同学只是抱着拿个学历的心态,或者还有一些同学虽然报考的是差一些的学校,但是能够找一个比较厉害的导师,也是非常“划算”的。顶尖名校-清华大学在专业的选择上,相信很大一部分同学都是本专业考研,当然也有一部分同学会选择跨专业考研,对于本专业考研的同学,大家复习大学期间学习过的知识即可,但是对于跨专业考研的同学,可要多注意相关专业的动向,有些专业并不接受跨专业考研(比如医学部分学科),而且跨专业考研难度较大,复习的科目基本上是自己没有接触过的内容,大家一定要倍加留意。顶尖名校-中国科学院大学本次给大家分享的内容就是这些,如果大家还有更多的心得和经验,可以在下方留言与我们交流探讨哦!

采蘩

明年考研大变化!考研的压力只增不减,2020年考研党要注意了

考研的形式每年都存在一些变化,近日,教育部针对2020年考研情况作出了不少改革和调整。提前知道来年考研有何变化,有助于考生提前准备、针对性地进行复习和学习。所谓“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只有好好掌握了考研的变化动向,才能够在考研到来时不至于手忙脚乱。那么,接下来就让我们来看看2020年考研有哪些变动吧。一、 专硕考研热度不断上升专硕和学硕中,往年报考学硕的人数占据大部分。很多人认为专硕不如学硕,社会上似乎存在一个对专硕认可度较低的普遍现象。但是近年来专硕报考的人数随着各高校对于专硕招生名额的不断增加,并且得到社会更高的认可。并且,因为学硕的考研难度更大,因此很多学生会选择稍微简单一些的专硕。招生名额的增大、国家的重视、社会的认可和难度的相对较少,意味着专硕规模扩大将成为必然的趋势。二、 院校将扩招,但是报考人数同样暴增2019年考研人数已经突破270万大关,每年都处于不断上升的状态。相应的,各院校的研究生扩招比例也有适度增长。分析近几年的数据,可以预测在2020年考研或是2021年,很有可能达到突破300万人次的考研规模。竞争力之大可想而知!虽说院校存在适量扩招,但是对于考生基数暴增的数量来看,竞争力还是会变得越来越大。三、 工科类最容易考研?根据近几年的数据研究发现,工学招生比例最大,管理学和医学排在其后。但是工学类的报录比相对较低,这与报考的人数有关。而相反,管理经济类因为考生基数的大幅增长,报录比相对较高。四、 考研政治有所变化对于2020年的考研政治可能存在较大的变动,考题和考试内容都会存在一些变化。往年学生可以在短期后期进行突击复习拿到高分,未来以这样方式学习政治科目很可能行不通。学生需要拉长复习政治的战线,才能够保证取得较高的政治科分数。当然,只想要过线的考生可以稍晚准备。五、 国家线参考价值降低根据近两年的考研分数线数据分析,很多学校的学院根据专业不同招收考生时,制定的复试分数线多数都高于国家线较多,那些热门的院校专业和金牌专业更是不用说。因此,考生在利用国家线进行估计和判断时,只能将其作为能否调剂的标准线,侥幸心理要大大减少了。由此看来,随着每年考研人数越来越多,考研的难度金额竞争力都是越来越大。2020年考研的学生一定要时刻关注考研信息的变动,做好准备迎战!

新台

教育部公布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时间

新华社北京8月19日电(记者施雨岑)教育部19日发布公告称,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时间为2019年12月21日至12月22日,超过3小时的考试科目在12月23日进行。公告提示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包括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两个阶段。所有参加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考生均须进行网上报名,并到报考点现场确认网报信息、采集本人图像等相关电子信息,同时按规定缴纳报考费。公告称,考生应在规定时间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进行报名,按要求准确填写个人网上报名信息并提供真实材料。凡因网报信息填写错误或填报虚假信息而造成不能考试、复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和宫

2019年考研国家线已公布,2020年考研备考正确打开方式值得拥有!

2019年的考研国家线已经公布,在春风袭来万物复苏的季节里,有些人也开始迎来了他们人生中的第二次重大的转折点。作为一个已经成年有了自己的想法,但却又社会阅历不丰富的大学生,工作还是考研?相信是大部分人都在纠结迷茫的。其实这两条路并没有谁对谁错,只要觉得自己适合,那么就是一个正确的道路。有的同学已经在开始准备2020年的考研了,小编也是刚刚大学毕业的学长,或许并给不了这种专业人生疑惑的解答,但是作为一个考研过来的人,倒是可以给今年要考研的朋友们一些建议。首先每次考研前,每一届学生都要做的事情就是,询问自己为什么要考研?虽然这个问题太老生常谈了,但是这却是对每个人来说必不可少的环节。只有确定好自己的目标,那接下来才有坚持下去的动力。问问自己为什么要考研,是想继续深造嘛?还是觉得现在大学生太多,想为了自己之后去找工作能够更高的平台?又或仅仅是看到自己的身边的人要考研,自己也跟随他们学一下?还是仅仅因为害怕出门面对社会,找不下工作,而选择了考研?其实对于后两者来说,考研这条道路是不适合他们,因为我的很多朋友就是这样,他们在后期的时候根本就没有什么动力再去学习,而仅仅就是用学习的幌子而混日子。最终不仅仅什么都没学下,而且还错失了找工作的大好机会。在确定好自己想要考研的结论后,就可以着手准备去选择自己想上的目标学校和学习方法了。一般来讲,在定学校的时候,一般都会为自己准备三个选择:一个自己所期望的能够达到最大值的学校,一个自己平常实力发挥的学校,以及最后一个自己发挥不慎而达到的学校。在选学校的时候,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贯穿于自己的整个复习的进度里。要多关注近几年来自己想上学校招生的变化,并且还要根据自己复习的进度来慢慢确定好想上的学校。很多人在最开始的复习阶段很迷茫,好像不选好自己的学校就没有动力复习的样子。其实这些先不要担心,所要做的就是先着手准备自己的学习,之后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慢慢的选择出想上的学校。在大致选好目标学校后,接下来就是如何来复习的问题了。首先,在学习中最切记的就是患得患失。看到别人复习的比自己快就开始慌张,看到别人比自己复习的慢就开始放纵自己骄傲停歇,这些在我之前的同伴们身上是很常见的。但是每个人的自身情况又是不尽相同的,有的人基础知识学得好,肯定复习的快,有的人基础薄弱而就复习的慢。所以在复习的时候一定得以自己为中心,确定好自己的进度,不要因为别人的几句话就随意改变自己的复习进度。接下来就是为了自己学习进度来制定合适的复习阶段了。其实这个和高考差不多,但是相对于高考而言,缺少的就是别人的督促,一切都得看自己。所以我们也要类似于高考,为自己准备好三个阶段的复习。第一阶段,就是基础巩固的阶段,就是把自己所要考的科目都开始把基础复习一遍。对于那些第一次考研的朋友们来说,他们现在所处的阶段是他们的大三的下半学期,所以就会出现上课做实验和补作业的现象,导致自己的复习时间很少。这时候就应该先保证好自己科目的学习,保证不会挂科,之后就是每天对考研科目的复习。就算自己的时间再少,也得抽点时间复习一下。时间长了以后,就会养成这么每天都想学习的习惯,而且到最后也会发现自己积少成多,就算每天复习的时间少,但是几个月之后,也能发现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变得挺多。接下来就是第二阶段了。第二阶段就是主要是自己复习的黄金时间段。这个时间的主要目的就是提高解题技巧,解除一些疑难问题。所需要的就是大量的做题,掌握出题人的技巧,提高自己得分的几率。在这个时间段内,绝对不能发展成以做题多为目标,为了做题而做题。所要做的而是为自己准备一个解错本,要了解到为什么会出错,一定要做到精,而不能泛。第三个阶段就是10月份或11月的时候,这是整个考研的最后阶段了。这时候的目标就是一切以提高分数为目标,总结和针对自己不会的问题而做专项的提高。在这最后,希望大家都可以沉下心来好好复习,争取大家都能考到自己所心仪的学校。

癫螳螂

2020年考研:遇到更激烈的一年,“三条建议”,创造条件考研

2019年考研,无论是考研人数,还是最后调剂,都带来从未有过的刺激。相比2019年,2020年考研注定会更加“刺激”,在未知的变数里有两个难度要重视。难度1、考研人数会再创新高根据教育部数据,2019年应届高校毕业生预计将达到834万人,规模又一次创出新高,但与此相对应的,则是就业形势依然没有从根本上好转,整体上供大于求的趋势依旧严峻。在找工作不顺利的前提下,部分应届大学生将会谋划考研。因此,2020年考研人数必须会超过2019年的290万。至于录取名额,限于高校的师资条件,估计会与2019年基本持平,或者会少许增加,否则会有更多高校的“专硕校外租房”的情况。两个因素叠加,2020年考研只会更加激烈。难度2、专业调剂更难,分数线会提高2020年考研竞争不会比2019年轻松,专业调剂也可能更难。更多的报考人数,持平或者少有增幅的招收名额,专业调剂2019年考研难,调剂比考研难,甚至分数超过400分的考生被拒绝,更有高校在复试期间两度上调分数线。难的根本原因不是跨区调剂,而是“僧多粥少”,高校能容纳的研硕人数有限。报考人数增多,吸纳人数有限,势必导致分数线上涨,这是自然而然的事情。面对2020的“压力山大”,如果计划考研,只能“硬着头皮往前冲”。提供三个建议,考研有方向,就是奋斗的目标。建议1、决定考研方向,按照计划认真复习决定好考研的专业,是跨专业,还是坚持原有专业?复习公共课,针对选择的专业,有计划复习专业课,统筹兼顾,不要顾此失彼。适当地参考2019年考题,不要放过任何知识点。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无论是“二战”,还是“初战”,很多时候都是一种折磨和煎熬,坚持住可能是胜利,坚持不住,必定是失败。建议2、建立良好的信息沟通渠道很多考生在2019年专业调剂中失去机会,根本原因是信息沟通不畅。调剂火爆,调剂消息流通时效期短,等知道某高校开始调剂时,调剂专业报名人数已满。因此,最好利用较充裕的时间,建立目标高校的联系方式,锁定重点目标,提早做一些前期准备工作。建议3、选择目标导师为什么往往一些有激情、有才华的学生,在考入研究生后,抱怨“导师不适合自己”,结果浪费别人几倍的时间,却没有得到别人的成果?最后要么勉强毕业,要么无法毕业。根本原因是与导师“不合拍”。什么样的导师适合自己,自己想要什么样的导师,这是非常重要的问题,要从多方面进行综合考虑。许多同学会感觉“寻找导师为时太早”,其实,“临来抱佛脚”成功几率大,还是利用已有条件,在保研、推研时提前选择导师更有主动性?有机会联系到以前的师哥师姐,建立沟通渠道,提前了解一些有价值的参考内容,这样,考研有目标,也就有努力方向。未雨绸缪,转眼已近五月份,想考研的同学,真的赶紧行动吧。你认为现在准备考研,时间有些早吗?有什么意思和建议,敬请留言。

佛法

考研“寒冬年”?2020考研上岸几率到底有多大?

被誉为史上最难考研年的2020考研即将到来,很多同学不解,为什么2020年考研成了史上最难,究竟难在哪儿?面对如此窘境,寒窗苦读、拼搏奋进的考研学子又该如何应对?且听董师兄慢慢道来,记住,没有过不去的槛,没有走不完的路。先来说说2020考研究竟难在哪里。2019年考研人数为290万,而据推测,今年的考研人数将有可能突破350万大关,人数增长了这么多,是不是招生人数也会相应增加呢,答案是否定的,而且出现了不增反降的趋势。这种趋势的原因就在于院校开始提高保研招收比例,有些专业甚至单纯是保研的人数就已占据总招人数的大半,所以留给了考研人很小的生存空间。与此同时,以往不具备保研资格的院校随着不断发展,也都逐渐拥有了保研资格,这就进一步将考研人的生存空间压迫。整体竞争的加大,招生名额的减少,两个不利因素的叠加致使形式日趋严峻。再来说说人为什么会增加这么多。由于国际形势的风云变幻,致使国内就业市场也陷入了十分被动的局面。风光无俩的互联网企业,大面积裁员,一次次看到刷屏的职场危机文章,一次次感慨着“生活抛弃你,都不会跟你打声招呼”;光彩夺目的金融券商,也面临着辉煌不在;大国重器的汽车制造业,也遭遇了史上第一次寒冬。面对不稳定,面对未知,再加上企业对于招聘门槛的提升,让本科生的求职空间急剧缩小。而此刻的考研成了等待形势变好、改变职业生涯的唯一方式,所以大多数人选择了考研作为躲避暴风雨的上佳之选。人类的悲喜从不相通,但是选择却具有社会性,所以当你是这么认为的时候,所有人都是这么认为,这也就是为什么考研人数骤增的原因了。除此之外,由于当下最火热的行业人尽皆知,就是金融和互联网,所以大多学生都选择跨考这两个专业。招生院校为了学校的优质资源,也是突然改变大纲,提升了专业的广度和难度,以提高选拔上来学生的综合素质,例如很多院校计算机专业课变为了恐怖的408。这让很多提前准备的考生也是措手不及,凭空又增添了不小的难度。现实摆在这里,永远不可能靠逃避解决问题,唯有正面迎击。所以虽然未来千难万险,但只要初心不变,拼搏向前,一样能创造属于你自己的精彩无限。以下三条建议,希望能对各位同学有所裨益,化作你前进的一股动力!第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报考。院校招生简章和报考人数陆续推出,面对情况突变,人数骤减的情况,大家首先是放平心态不要慌。如果感觉当前状态一般,可以选择向专硕或是相对原目标低一些的院校报考,最保底的选择就是本校。有时候名校只是一种情怀,没有结果的情怀就是空谈,英雄不问出处,只要你是英雄。第二,提高复习效率和强度。面对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你能做的就是做到最好,让自己走在最前面。十月将至,无论是真题还是模拟题都要进入疯狂刷题阶段了,这一段时间是提高你综合能力最快的时间,切忌沉迷考研视频不可自拔,看的、抄的终究是人家老师的,只有你亲笔写出来,真正做出来,才是你自己的。第三,平静心态。就像狄更斯说的,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你无法改变时代,你只能调整自己,所以抛弃一切杂念。切忌因为变动就兵荒马乱,变化不是只针对你一个人,而是针对所有人。这种情况下,谁心态最好,谁复习最稳,谁就能取得最终的胜利。而且未必是坏事,因为变化意味着机会,而机会永远留给有准备的人。无论2020考研是不是最难的考研年,该面对的依然还是要面对,只是有点危机意识,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正所谓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二零考研三百万,突破历史创极限;考研减少增保研,难度上去一点点;专业课程突变换,惊慌失措满泪颜;然而并未到终点,何必悲伤与慨叹;学会变通明智选,机会就在你眼前;复习切记要多练,历年真题刷多遍;上岸就在一瞬间,来年把酒庆考研。如果觉得对你有帮助,欢迎转发评论~想要了解更多考研干货请关注我!我是董师兄,考研领域专栏作家,考研专业咨询。

金字塔

刚刚!2020年考研时间公布!这么多人考研是为了……

导读2020年研究生考试时间公布了!刚刚,教育部官网公布了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时间!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时间为2019年12月21日至12月22日(每天上午8:30-11:30,下午14:00-17:00)。超过3小时的考试科目在12月23日进行(起始时间8:30,截止时间由招生单位确定,不超过14:30)。初试方式均为笔试。具体如下:12月21日上午 思想政治理论、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12月21日下午 外国语12月22日上午 业务课一12月22日下午 业务课二12月23日 考试时间超过3小时的考试科目每科考试时间一般为3小时;建筑设计等特殊科目考试时间最长不超过6小时。详细考试时间、考试科目及有关要求等请见《准考证》及考点和招生单位公告。考试时间以北京时间为准。不在规定日期举行的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国家一律不予承认。此外,网上报名时间为2019年10月10日至10月31日,每天9:00-22:00。预报名时间为2019年9月24日至9月27日,每天9:00-22:00。考生应在规定时间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公网网址http://yz.chsi.com.cn,教育网址http://yz.chsi.cn,以下简称“研招网”)进行报名。报名前,请务必提前浏览报考须知,并按教育部、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报考点以及报考招生单位的网上公告要求报名。网友刷屏:预祝大家考研成功!逃避式考研上热搜据教育部公开信息显示,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考人数为290万人。此前一则#逃避式考研#话题,引发很多网友关注。和走入社会比起来,在大学里的生活总是轻松很多,不用为了生计而奔波,不用承受来自社会各个方面的评判和压力。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不少大学生并不需要过早地承担“养家糊口”的重担,再当几年学生,显得非常顺理成章。在@中国青年报 微博发起的投票中,将近七成网友觉得考研是为了提升学历,进而好找工作;不想进入社会而考研的网友占18.8%;只有一成不到的网友认为考研是为了继续深造做研究……“逃避式考研”成新风向近年来,考研的人数越来越多,其背后的原因多种多样。“考研”,为何成为不少大学生的“执念”?在考研动机上,“就业”二字是永远的主题。在中国教育在线发布的《2019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中,考生在报考研究生时,首要动机为提高就业竞争力,占比为36%。中国教育在线发布的《2018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称,“改变学校背景出身,提高就业竞争力”是考研的主要动机,比例超过70%。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显示,考研动机为比较茫然、还没有做好就业准备以及为就业“备胎”,分别达到30%、21%。而《2016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则显示,暂时不想就业、逃避步入社会而选择考研的人占13%。你为啥考研?中国青年报(ID:zqbcyol 编辑:陈垠杉)综合中国青年报此前报道、教育部官网、网友评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