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我国考研人数已经高达422万,相较于2019年的341万人,依然是创下了历史的新高度,为什么2021年考研人数暴增?这让很多人质疑,难道是本科学历没有用了,未来遍地是研究生的日子还会远吗?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高等教育的越来越普及,本科生的毕业人数也来越多,甚至有一些知名的企业的门槛也在水涨船高,而2020年由于疫情的的影响,导致了今年874万毕业生,遭遇了历史性的寒冬,教育部为了缓和就业等各方面的压力,有了研究生进行了扩招的相关优惠政策,这在个大背景下了,很多同学纷纷开始准备考研。本科毕业生人数逐年大幅度增长,使得就业问题成了每个同学必须要面临的重要问题,其中很多冷门专业促使就业率较低,必须通过考研才能提升就业。还有部分同学想提升学历,还有一些对本科学校不满意的等等原因,这也让是研究生考试的越来越大众化,但如果说本科学历不值钱了,研究生门槛低了还是一个比较片面的话题。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大学本科学历大约在5%左右,研究生学历人口比例为0.6%,这样看来,中国高等教育的普及率还有待于提高, 尽管现在大学毕业生越来越多,但拥有本科学历的人占总人数的比例并不是很高,同时研究生的数量也没有多到我们想象的那么恐怖,所以很多想要考研的同学还是得努力,虽然报名的人多,但能考上的概率很是占很小一部分的。接下来我们来聊聊如今的本科学历还有优势吗?在15年以前本科学历价值还是非常高的,那时本科升学率没有现在这么高,尤其是农村极少有考上大学本科的,常听人们说隔壁村谁家的孩子考上大学了,我们第一反应就是崇拜和羡慕,现在回头来看当时农村孩子考上重点大学的概率几乎很小,绝大部分是考上的普通本科院校甚至是三本专业,但由于当时的教育资源匮乏,农村所谓的出一个大学生还真不容易,反观现在家乡95后的孩子们全部是大学本科,专科学历都很少,好多学生毕业后因为工作不如意,都在公务员或者考研。随着教育教学水平不断的提升和受教育机会越来越公平,所以现在人们对考上大学已经不足为奇了。从考研还是工作这个选择题上,我们来看一组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对比数据首先看收入:通过数据我们得出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入职薪资有明显额差距约为2000元左右,越是一线城市差别越大,北上广江浙地区尤为明显,研究生的薪资基本高出本科生40%左右,而且学校越好薪资还梯度上升。研究生毕业去向在数据中可以看出众多研究生投入国企怀抱,这是反应了国企对学历的青睐,在国企中学历可以和工资、职称及发展直接挂钩。对于党政机关、科研单位、高校的岗位有限,考核较为严格,竞争激烈研究生的占比也相当可观了。本科生毕业去向2015年到2019年期间有21.3%的本科毕业生选择出国留学,43.5%本科毕业生选择国内考研深造,有35.2%的本科毕业生选择工作,从这组数据得知本科学历在就业竞争中优势是显然不足,导致继续求学深造呈显著趋势。随着时代进步,社会产业结构对学历要求会起到决定性因素,导致不同行业对学历有着不同要求,所以对于要不要考研我们要根据形势随机应变。最后,企业喜欢招聘研究生是看重研究生背后的娴熟的专业知识和个人的综合能力,并只是单单的一张文凭,虽然这种现象带来的是有些失衡的竞争关系,但这并不能代表本科学历“不值钱”,当然由于我国高校扩招政策,导致的很多的本科生的质量良莠不齐,我想这也是企业提高学历门槛的主要原因,最后,是金子到哪都发光,是优秀的人才,什么学历都能拥有多彩的人生。
硕士研究生考试马上就要来到,最新数据显示今年的报考研究生的人数突破422万再创新高,除了有疫情的原因2020年和2021年工作压力大,许多毕业生选择考研之外,还有许多毕业生是为了以后更好的前途选择考研。近几年研究生考试报考人数持续上升,增长迅速,2016年177万,2017年201万,2018年238万,2019年290万,2020年341万,而2021年也就是今年422万再创新高。即然考研人数一直持续走高,那么是不是必须考研?如果不考研有什么不利的方面呢?第一、 工资待遇本科不如研究生基本上研究生的工资会比本科生高一些,而且随着工龄增加,这个差距会越来越大。第二、 就业机会本科没有研究生多研究生进可攻,退可守,如果本科条件,研究生都可以应聘,而有许多高端的工作则要求研究生以上学历。第三、 晋升时间本科要比研究生慢一般用人单位评职晋级都会有时间要求,而研究生都会比本科早两年,可以说研究生晋升更快,尤其是事业单位,国企和公务员。第四、 研究生可以跨专业,使自己在专业选择方面更有主动性。有些专业的毕业生觉得自己的专业不理想,但是本科毕业没有别的选择,但是研究生可以跨专业报考,选择自己更加喜欢和更有前途的专业来攻读。读研究生就像是投资,好像比本科多读了三年的时间,晚工作了几年,还少赚了几年的钱,但是它的回报率远远高于本科生,所以如果是条件允许还是先把研究生读下来为好。
12月1日,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在京召开2021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网络视频会议。会议指出,2021届高校毕业生总规模预计达909万人,同比增加35万人,面临的就业形势严峻复杂。各地各高校要做好谋篇布局、力量统筹、政策储备、风险应对等各项工作,千方百计促进2021届高校毕业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会议提出,要多种方式开源拓岗,力促多元供给,拓展就业新空间,支持毕业生到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等领域就业创业,动员鼓励毕业生投身基层、参军入伍,扩大科研助理岗位招募和第二学士学位招生规模。要优化创新供需对接方式,力促提质增效,拓宽校园招聘主渠道,搭建就业创业供需对接平台,加强就业信息高效服务。最难毕业季再次来临!不过好像每年都是最难毕业季~毕业人数再创新高2020届大学毕业生人数当年创造了一个历史新高,达到了874万。一年后的2021届毕业生,再次创造新高,达到909万人。统计显示,最近五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连年猛增,2015年为749万,2016年为765万,2017年为795万,2018年达到820万,2019年为834万,2020年至874万,2021年则涨至909万。考研人数再创新高与之相对应的,2021考研人数也再创新高,目前根据不完全统计,预计人数会达到420万人左右。根据历年数据,大约有一半是应届生报考,也就是约210万的应届生。那么结合2021届909万毕业生,则这次约四分之一的应届生都选择了考研这条路。同时,教育部也明确要求,各地各高校要统筹安排好各类升学考试时间,硕士研究生招录工作在2021年5月底前完成,普通专升本和第二学士学位招录工作在2021年6月底前完成。高校招生、教务部门要共同组织实施好第二学士学位政策宣传、招录计划、考试录取等工作。这避免了2020年研究生招生部分院校拖至六月才完成的窘境。招聘不得将全日制作为限制性条件在教育部发文要求做好2021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同时,其中有一条,在招聘公告和实际操作中不得将毕业院校、国(境)外学习经历、学习方式(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作为限制性条件。这样一来,部分学生,尤其是往届生可以考虑报考非全研究生,难度相对小点,还不耽误工作。但是在社会上应聘的时候,可能还会面临着一些隐性的歧视,这无可避免。
近几年考研的热度以极快的速度蔓延到全国各地,2018年人们说考研竞争大、难度也加大了,可那个时候考研人数仅240万人。到了2019年,考研热席卷全国,考研人数急剧上涨到290万。到了今年,341万考研大军将共同迎来考研这场大战,在2020年考研战场里,注定是一番血拼。诚然,这几年里研究生也一直都在扩招,尤其是在2020年,扩招幅度非常大。研究生再怎么扩招也比不上考研大军人数的增加,考研的招录比在这几年依旧在急速提升。根据数据,哲学、军事和文学的招生人数在下降,其他学科的招生人数却在上涨。有人预估,按照这个涨幅来看,2021年考研大军恐怕有望突破400万的大关。但与考研人数和考研上岸人数增加所对应的,是考研人的迷茫。狂热考研潮让不少在备战考研和已考研上岸的学生陷入迷茫考研弃考率居高不下,部分地区的高校甚至已超过10%现有数据显示,从2015年开始,考研人数就屡创新高,考研热潮的流行正是高校毕业生选择考研之路的主要推手。报考考研的人数多了,弃考人数自然也随之上涨。以广东省和辽宁省为例,广东省在2019年有14万人应试硕士研究生考试,考试当天的实际应考人数仅12.4万人,该省市的弃考率达到了11%。辽宁省在2019年有近11万人报考硕士研究生考试,却出现了1万2的缺考,弃考率也是11%。弃考率上升说明了一个现象:现在很多选择考研的人只是跟随潮流将考研当成了一个备用的选择,他们真正看中的是否能找到合适的工作,而非读研。另外,也有不少复习不当或在职学生,也会在高压力之下放弃考研。管理类与法学类等社科类专业的考研热度远超理工类专业,大量学生上岸后却后悔在就业压力的刺激之下,很多管理类及法学类等社科类专业的学生都开始了考研之路。但社科类专业考研何其难,作为多个高校报考热度最高的专业之一,社科类专业学生考研可谓是“拼一条血路”。当学生终于脱颖而出考研上岸后,大量社科类专业学生又后悔了:不少社科类专业学生是为了提升就业竞争力而考研的,可学生们考上后才会发现,其实考研之后的就业前景也不好。从现有的本科及研究生就业情况可以看出,工科类专业的考研热度低于社科类专业,很多热门工科专业的本科毕业生就业前景,甚至比社科类专业的研究生就业前景还好。延期毕业率逐年增长,研究生“严进严出”的政策让新上岸者颇为后悔考研难的可不是考试的那段时间,而是整个硕士在读期间。当研究生扩招成为一种趋势时,延期毕业的人数也在悄然增长。在2018年,研究生的预计毕业人数应是77.3万,真正毕业人只有60.4万,延期毕业率超过21%。延期毕业率的提升,代表研究生整体毕业标准执行得越来越严格。在“严进严出”的政策之下,很多成功上岸但读研想法不坚定、未来就业形势依旧不算很好的考生后悔不已。每一个考研人,都应该要明白这些道理考研对未来发展必然是有用的,但一定不是万能的现代社会对学生学历很看重,但看重的往往是学生毕业的学校是否有985/211这两个头衔。企业与人才之间是一种双向选择。在就业形势逐渐恶劣的今天,企业要求名校毕业的学生越来越多。如果学生可以通过考研考上985/211学校或许还好些,985/211学校毕竟有限,大部分研究生还是双非院校毕业的。再者,现在有些比较好的公司甚至还会看重学生的第一学历,遇到这种情况下,高考没考好,考研考上985/211也白搭。读了研后可以适当提升自己的期待值,也要做好心理准备很多研究生上岸的同学总觉得自己学历比本科生高一截,未来发展自然也就比本科生好。但令人无奈的是,现实当中,还真有不少研究生学历的人过得比本科毕业的人差很多。非常多研究生毕业的人对自己定位都比较高,刚毕业找工作时就有“如果自己薪资待遇不比本科生高,自己几年研究生岂不是白读了”的心态。一旦学生抱有这种心态,大概率就会在毕业找工作之际频频碰壁。读研压力不小,大家要做好心理准备读研的压力绝对是很多双非院校本科生比较难想象的,大部分双非院校的本科生活压力都不大,可读研时有来自论文的压力、来自经济的压力、来自导师的压力、来自出色同学的压力。考研对于读研而言只是一个开端,绝非一个难关。所以,每一个想考研的人都要做好足够的心理准备 。学生到底是否要考研?只建议在有清晰目标的时候考研非常多本科毕业生考研是因为“身边的人都在考研,自己如果直接就业,肯定不如将来的他们”。抱着这种想法考研的人,大概率就会是“边考研边迷茫”或“好不容易上岸了却后悔了”的这批人。考研一定不能跟随潮流,而是得发自内心、主动有这种想法、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清楚考研后的自己将会是什么定位、对以后发展有一个心理准备。经济压力特别大的同学,建议先工作在中国,有不少家庭供孩子读大学都是在“撑着”。建议各位家庭不算优渥的同学不要强行考研,考研预算不低,虽然我们上岸后会有一定的奖助学金和补贴,但这并非百分之百能拿到手的钱。对于那些经济压力确实非常大的同学而言,还是建议先实习,存够一定数量的钱后,再自给自足进行考研。总结:考研不可盲从,但也不能直接否定。总之,大家在考研之前一定要想清楚自己想要什么、考研能带来什么、自己是否能承担得起两到三年的时间流逝和经济压力、是否已做好足够的心理准备。希望每一位考研人,都能进入自己梦想的学习殿堂。今日话题:想要成功上岸研究生,考生应该注意什么?#12月跨年冲刺计划#
大学毕业,想考研却没资格?这些考生都不符合2020研究生报考条件!2019年考研已经落下帷幕,现在备考的同学都是2020考研的同学,即使有超过200万人成了考研炮灰,大部分的同学也丝毫不减将要考研的决心。但是,在备考之前,小水不建议考生盲目的去报考985院校,在没有弄清楚报名要求之前,也许你压根就不符合报考条件!别着急备战考研,也许你根本就不符合2020年研究生报考条件!很多跟风考研的同学在选择目标院校和专业之后,复习了大半年,到临考的时候才发现自己压根就不符合报考条件。这样的话当初的付出很容易白费,而且再换学校来不及,来年再考又会疲累,所以在决定报考研究生之前,你要弄清楚你是否符合报考该校研究生的条件!今年有小伙伴询问小水关于研究生报考的问题,她自己是大专毕业生,即将走入社会,但是在找工作的时候屡次碰壁就萌生了全职考研的想法。她打算今年毕业后不再工作,预备参加2020年的研究生考试,但是她不知道的是,她没资格参加!大专生想要考研的话,在应届毕业的当年是无法报考的,她如果想考研的话,只能在毕业一年后参加研究生的考试。也就是说,她今年毕业,只能参加2021年的研究生考试。而且考研的时候是以同等学力的身份进行考试,在考研复试的时候大不部分的学校还要加试两门,不合格者不予录取。鉴于她的这种情况,在家里不工作备考两年考研,显然是不现实的问题。在得知这种情况之后,她打算先了解和掌握考研的各种信息,了解一下目标院校专业的要求,打算在工作一年之后再考,这样的话也不会没有考研的资格。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同学不符合2020考研的报考条件,小水就简单的和大家说一下,如果有以下情况的考生,在考研备考的时候一定要先审查自己的资格到底达不达标!01、大专应届毕业生这种考生就是刚才小水提到的,想要考研的话必须要满足毕业两年或以上才可以报考,且是以同等学力的身份。但是在今年却是无法报考的,也就是2020考研没有资格。02、没拿到学位证的全日制肄业生考生在读大学的时候,因为挂科或者重修等情况而拿不到学位证的话,毕业的当年也没法报考研究生。此时,肄业生和大专毕业生类似,没有资格参加2020研究生考试。如果延迟一年毕业拿到学位证和毕业生的话,考生明年就可以报考研究生。如果只有毕业证而没有学位证的话,只能参加2021研究生考试。03、成人高校大专毕业生成人高校大专毕业生国家承认其学历的大专毕业生,但是在考研的时候和以上两种情况一样,唯一区别的是成人高校大专毕业生考研也是以同等学力身份进行报考。04、自考专科毕业生自考专科毕业生比较复杂,很多学校不收此类毕业生,不接受该毕业生报考研究生。想考研的同学需要在毕业后两年才有资格报考,而且也是以同等学力的身份报考的!以上所说的考生都是同等学力的身份报考研究生的,报考不同的学校要求也不同,部分学校还有英语方面的要求,如同济大学需要考生过英语四级,而上海大学也是一样,除此之外,上海大学不接受跨专业报考的考生。所以考生在报考研究生的时候,应该提前查询目标院校的招生简章和研究生专业目录的具体要求,达到条件才可以报考!如果你是大专毕业生,你会选择考研吗?有人说全日制研究生太难,还得去上学,不如非全日制研究生方便,对此你会如何选择呢?欢迎留言分享您的观点!
对于所有参加考研的同学来说,考研报名是非常关键的一步。研招网整理了考研报名需要了解的部分内容,包括“考研报名条件有哪些?要怎么报?预报名是什么?现场确认又是什么?”等,一起来看看。考研报名条件有哪些?在进行考研报名前,首先要确认,自己是否符合当年考研报名条件。以2020年考研报名条件为例,根据《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报名条件部分有以下内容:总体要求:第十五条 报名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二)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三)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四)考生学业水平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考生录取当年入学前(具体期限由招生单位规定)必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否则录取资格无效。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从毕业后到录取当年入学之日,下同)或2年以上的人员,以及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符合招生单位根据本单位的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学业要求的,按本科毕业同等学力身份报考。4.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专硕报名条件第十六条 报名参加以下专业学位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按下列规定执行。(一)报名参加法律(非法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1.符合第十五条中的各项要求。2.报考前所学专业为非法学专业(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法学门类中的法学类专业[代码为0301]毕业生、专科层次法学类毕业生和自学考试形式的法学类毕业生等不得报考)。(二)报名参加法律(法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1.符合第十五条中的各项要求。2.报考前所学专业为法学专业(仅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法学门类中的法学类专业[代码为0301]毕业生、专科层次法学类毕业生和自学考试形式的法学类毕业生等可以报考)。(三)报名参加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工程管理硕士中的工程管理[代码为125601]和项目管理[代码为125602]、旅游管理、教育硕士中的教育管理、体育硕士中的竞赛组织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1.符合第十五条中第(一)、(二)、(三)各项的要求。2.大学本科毕业后有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或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或大学本科结业后,符合招生单位相关学业要求,达到大学本科毕业同等学力并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或获得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后有2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相关考试招生政策同时按照《教育部关于进一步规范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意见》(教研〔2016〕2号)有关规定执行。单独考试报名条件第十七条 报名参加单独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一)符合第十五条中第(一)、(二)、(三)各项的要求。(二)取得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学历后连续工作4年以上,业务优秀,已经发表过研究论文(技术报告)或者已经成为业务骨干,经考生所在单位同意和两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推荐,定向就业本单位的在职人员;或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后工作2年以上,业务优秀,经考生所在单位同意和两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推荐,定向就业本单位的在职人员。招生单位不得按单位、行业、地域等限定单独考试生源范围,也不得设置其他歧视性报考条件。怎么报名?了解并符合考研报名条件后,就可以登录“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信息网”(https://yz.chsi.com.cn)进行报名。这里需要注意的事项:第一:考研报名账号:考生需要使用自己的学信网账号和密码登录研招网报系统进行报名,所以在报名之前,该牢记的牢记,该找回的找回,建议先绑定个人微信或支付宝,届时扫码就可以登录。第二:考研报名时间:考研报名一般分为预报名和正式报名两个阶段,每年的考研报名时间会在招生工作管理规定中明确,研招网也会及时公布相关消息,大家记得提前关注起来;第三:考研报名流程:从2019年研招网报开始,研招网报系统优化了报考步骤,将网报分为“填写考生信息”和“填写报考信息”两大步骤。具体大家可以参考以下视频:预报名是什么?每年考研正式报名前,研招网会开通考研预报名,预报名的目的一方面是帮助考生了解报名流程,另一方面则是缓解集中报名造成的网络访问高峰。这里需要注意的是,研招预报名的信息是有效的,也就是说如果有同学在预报名期间已经生成了报名号,且完成报名缴费,那么在正式报名时不需要重复报名。现场确认是什么?考生在完成研考报名后,还需要进行现场确认,简单来说就是考生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地点携带相关证件材料,现场核对自己的网上报名信息。关于现场确认的要求,一般来说有以下几点:1、所有考生(不含推免生)均应当在规定时间内到报考点指定地点现场核对并确认其网上报名信息,逾期不再补办。现场确认时间由各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根据国家招生工作安排和本地区报考组织情况自行确定和公布。2、考生现场确认应当提交本人居民身份证、学历学位证书(应届本科毕业生持学生证)和网上报名编号,由报考点工作人员进行核对。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考生还应当提交本人《入伍批准书》和《退出现役证》。3、考生本人对网上报名信息要进行认真核对并确认。经考生确认的报名信息在考试、复试及录取阶段一律不作修改,因考生填写错误引起的一切后果由其自行承担。4、考生应当按规定缴纳报考费。5、考生应当按报考点规定配合采集本人图像等相关电子信息。需要注意的是:2020研招现场确认阶段,有部分报考点试行了网上确认,这意味着进行网上确认的考生无需再“千里迢迢”去现场确认。另外要提醒广大考生,现场确认具体时间、要求由各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根据本地区报考情况自行确定和公布,这一点考生要密切关注。注意:以上内容仅做参考,2021考研报名以当年招生管理规定为准。
文/小鑫说教育2020年考研的报名人数为341万人,比起2019年的时候,增加了超50万人,增长幅度更是超过了17%,而近年来考研的人数也是屡创新高。今年高考的报考人数,比去年增加了40万人,考研人数的增加人数竟然已经超过了高考。可见考研的热度越来越大,几乎很多的大学生在面临毕业的时候,都会选择考研。而今年考研的热度更是空前,在2021年考研预报名的当天,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竟然“崩溃”了,今年考研的报名人数更是超出了预期,相比也会刷新历史。2021年考研预报名研招网“崩溃”,报名人数超预期,考研越来越难?2021年考研预报名的当天,很多的考生都早早地守着时间准备好,打算时间一到就开始报名,但是却因为报名的人数过多,网站的访问量过大,网站“崩溃”了,很多考生没有放弃,在电脑前反复的尝试,但是网站还是处于“崩溃”的状态。很多考生都比较担心自己会不会报上名,虽然只要在报名截止的日期内报名缴费成功就可以了,但是早报名的学生,可以选择考场,一些大城市的考场一般比较“热门”,如果不提前报名的话,到最后就只好去比较远的地区考场考试了,还是比较麻烦的。其实,每年在考研报考的时候,都会因为报名的人数太多,很多考生出现网页刷新不出来的情况,但是在这种情况基本不会持续太长时间,只要考生耐心等待,基本上一会就好了,但是今年这样的情况持续了一个上午,晚上的时候,才逐渐好转。报名缴费出现问题可能因为今年的考研报名人数实在是超出了预期,有很多的考生在报名缴费阶段的时候还出现了问题,有的考生一开始缴费的时候,没有显示出缴费成功的界面,为了报名成功,考生只好再次缴费,结果第二次缴费成功了。现在报名成功了,但是很多的考生出现了两次缴费的情况,很多考生开始担心,多缴的那次报名费可不可以退还呢?一般来说,多缴的费用是会退还的,考生也不用太担心了。考研一年比一年难,为何热度还是不减?每年考研的报名人数都很多,而且近年来还在不停的增加,几乎每年的研究生网站都会出现因为报名人数过多而导致“崩溃”的现象,但是今年确实比较严重。考研可以说一年比一年要难了,为什么考研的热度还是不减呢?1、本科文凭的“含金量”下降在很多年以前,本科生的人数还没有那么多,基本上本科的文凭就像是“敲门砖”,有这个文凭不仅就业不成问题,并且还都是很多比较好的企业抢着录取。但是随着大学生越来越多,本科文凭的“含金量”下降,大学生好像也不是很“值钱”了。学生为了提高自己的文凭的含金量,开始通过考研的方式,成为研究生,这样可以有更好的文凭,在毕业之后也可以有更好的发展。2、就业竞争力上升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现在社会上不再缺少能力强、技术比较多的员工。市场主要缺少还是全方位高端的人才。现在很多的本科生在面临毕业的时候会发现,自己投的简历仿佛就是“石沉大海”,要不就是薪资待遇太低了,很多学生都不能接受。最后在毕业前还是决定考研了,通过考研提升自己的能力,等到研究生毕业之后,说不定可以提高自己的社会竞争力,在就业的时候也可以避免“屡屡碰壁”了。3、薪资待遇等问题现在很多企业不管是本科生还是研究生都会有,但是可能本科生的薪资就会比研究生差很多,还有一些之后岗位的晋升等,都是会优先考虑研究生专业的员工,本科生晋升和涨工资的机会就要比一些研究生要少。更让人“难受”的是,可能你在公司工作了很多,之后新来的研究生毕业的大学生比你的职位更高了,来的时候可能是你带他,之后她和你平级,后来可能就成为你的领导了,也很让人无奈但也是事实。寄语:学历的提升真的很有必要,如果可以考上一个比较的研究生大学的话,也可以为将来的就业争取到更多的机会。但是考研的过程不仅辛苦,等到学生考上研究生之后,也是并不轻松的。如果学生没有做好准备的话,那么还是仔细想想自己适不适合考研,不然即便是考上了之后可能也很难毕业,或者成为考研的“陪跑”,就得不偿失了。今日话题:你在大学毕业前会选择考研吗?理由是什么?欢迎评论区留言分享。
湘潭大学2021年计划招收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1440人,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1440人,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123人(最终招生人数以教育部实际下达的招生计划为准)。第一条培养目标培养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具有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从事科学研究、教学、管理等工作能力的高层次学术型专门人才以及具有较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第二条 报名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二)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三)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四)考生学业水平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录取当年入学前(具体以当年学校确定的研究生新生报到日期为准,下同)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或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否则录取资格无效。自学考试的考生要求注册学籍在2019年12月以前,录取当年入学前(具体日期同上)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凡报考我校的未毕业自考生,须在网报信息的备用信息1中填写考生本人的考籍号。在湖南省报考的未毕业自考生在网上确认(现场确认)时,需提供本人身份证和本人考籍证确认。请尚未毕业的自考生网报时认真查看我校的报考条件,凡不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一律不得报考。否则,由此造成后续不能网上确认(现场确认)、考试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从毕业后到录取当年入学之日,下同)或2年以上的人员,以及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符合我校对考生提出的具体学业要求的,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我校不接受在校研究生报考。(五)我校关于学生个人档案的重要注意事项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个人档案必须在录取当年入学前(具体日期同上)到校。个人档案一经调入学校,毕业前不允许提前调出学校。凡未按规定办理档案手续的,开学后将不予以注册。第三条 报名参加以下专业学位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按下列规定执行。(一)报名参加法律(非法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符合第二条中的各项要求。报考前所学专业为非法学专业(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法学门类中的法学类专业[代码为0301]毕业生、专科层次法学类毕业生和自学考试形式的法学类毕业生等不得报考)。(二)报名参加法律(法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符合第二条中的各项要求。报考前所学专业为法学专业(仅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法学门类中的法学类专业[代码为0301]毕业生、专科层次法学类毕业生和自学考试形式的法学类毕业生等可以报考)。(三)报名参加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旅游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符合第二条中第(一)、(二)、(三)各项的要求。大学本科毕业后有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或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或大学本科结业后,达到大学本科毕业同等学力并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或获得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后有2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相关考试招生政策同时按照《教育部关于进一步规范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意见》(教研〔2016〕2号)有关规定执行。第四条 接收推荐免试生欢迎获得考生所在学校推荐免试资格的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报考我校,详情请浏览我校研究生院主页《湘潭大学关于接收2021年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的通知》(网址:http://yjsc.xtu.e.cn/home02/90148.jhtml)。已被招生单位接收的推免生,不得再报名参加当年硕士研究生考试招生,否则取消其推免录取资格。第五条 “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我校2021年“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指标预计为12个,面向工商管理(非全日制)、公共管理(非全日制)专业学位两个专业招生。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考生需符合以下条件:考生应为高校学生应征入伍退出现役,且符合硕士研究生报考条件者(高校学生指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含高职)、研究生、第二学士学位的应(往)届毕业生、在校生和入学新生,以及成人高校招收的普通本专科(高职)应(往)届毕业生、在校生和入学新生,下同)。考生报名时应选择填报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并按要求填报本人入伍前的入学信息以及入伍、退役等相关信息。第六条 思政专项计划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的“030500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后备人才培养专项支持计划”(以下简称“思政专项计划”)招生专业,凡报考(调剂)该专业的考生视为同意报考“思政专项计划”。第七条 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非全日制研究生指符合国家研究生招生规定,通过研究生入学考试或者国家承认的其他入学方式,被具有实施研究生教育资格的高等学校或其他高等教育机构录取,在基本修业年限或者学校规定的修业年限(一般应适当延长基本修业年限)内,在从事其他职业或者社会实践的同时,采取多种方式和灵活时间安排进行非脱产学习的研究生。原则上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收在职定向就业人员。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毕业时,所在高等学校根据其修业年限、学业成绩等,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发给相应的、注明学习方式的毕业证书;其学业水平达到国家规定的学位标准,可以申请授予相应的学位证书。非全日制和全日制研究生执行相同的考试招生政策和培养标准,其学历学位证书具有同等法律地位和相同效力。我校2021年共有9个专业学位招收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其中工商管理(28人)、公共管理(65人)、法律(法学)(10人)、法律(非法学)(5人)、旅游管理(7人)、机械(2人)、材料与化工(2人,化工学院)、土木水利(1人)、社会工作(3人)。湘潭大学非全日制研究生学制3年(一般应适当延长基本修业年限),具体学费标准请参见湖南省物价局最新文件。非全日制学习地点为湘潭大学。第八条 报名报名包括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现场确认)两个阶段。所有考生均须进行网上报名,并按要求在网上或到报考点现场确认网报信息和采集本人图像等相关信息,同时按规定缴纳报考费。考生报名时须签署《考生诚信考试承诺书》并遵守相关约定及要求。(一)网上报名网上报名时间:2020年10月10日至10月31日(9:00-22:00), 网上预报名时间为2020年9月24日至9月27日为(9:00—22:00)。考生在规定时间内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公网网址:https://yz.chsi.com.cn,教育网址:https://yz.chsi.cn,以下简称“研招网”)浏览报考须知,按要求和网站提示进行报名(预报名信息有效,无需重复报名)。报名期间,考生可自行修改网上报名信息或重新填报报名信息,但一位考生只能保留一条有效报名信息。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修改报名信息(请注意一定不要错过报名时间)。考生请按照各省相关规定通过网上缴纳或现场确认时缴纳报考费,未按时缴纳报考费的考生不予网上确认(现场确认)和准考。选择湖南省内考点的考生必须在网上缴费,缴纳报考费的时间为2020年10月10至10月31日(每天9:00-22:00),其他时间无法网上支付。2020年9月份已经预报名的考生,须在此期间登录网报系统缴纳报考费。报名期间将对考生学历(学籍)信息进行网上校验,考生可上网查看学历(学籍)校验结果。考生也可在报名前或报名期间自行登录“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网址:http:www.chsi.com.cn)查询本人学历(学籍)信息。凡报名系统中未通过学历(学籍)校验的,须在2020年11月15日前将个人学历认证报告等证明材料发至我校招生办邮箱(yzb@xtu.e.cn),否则将取消其考试资格。考生应认真了解并严格按照报考条件及相关政策要求选择填报志愿。因不符合报考条件及相关政策要求,造成后续不能网上确认(现场确认)、考试、复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考生应按要求如实准确填写个人网上报名信息并提供真实材料。考生因网报信息填写错误、填报虚假信息等而造成不能考试、复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二)网上确认(现场确认)网上确认(现场确认)时间:具体时间见各报考点的确认公告,一般为11月上旬。所有考生(不含推免生)提前准备好本人有效居民身份证、学历学位证书(应届本科毕业生为学生证、未毕业自考生提供学籍卡(证))等证件,根据各报考点确认公告的要求,进行网上确认或现场确认。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考生还应提交本人《入伍批准书》和《退出现役证》。未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缴费和网上确认(现场确认)者,报考无效。所有考生均要对本人网上报名信息进行认真核对并确认。经考生确认的报名信息在考试、复试及录取阶段一律不作修改,因考生填写错误引起的一切后果由其自行承担。考生报名时不需档案单位介绍信,报考材料也不需加盖公章,但拟录取后需出具考生现实表现等材料,所以请考生务必征得单位同意;若因上述问题使学校无法调取考生档案,造成考生不能复试或无法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考生所填各种信息及所有报考材料必须真实,对弄虚作假者(含推免生),一经查实,即按有关规定严肃处理。考生填报的报名信息与报考条件不符的,不准予考试。第九条 入学考试入学考试分初试和复试。考生需在2020年12月19日至12月28日期间,凭网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研招网”自行下载打印《准考证》。《准考证》使用A4幅面白纸打印,正、反两面在使用期间不得涂改或书写。考生凭下载打印的《准考证》及有效居民身份证参加初试和复试。(一)初试初试时间:2020年12月26至12月27日(上午8:30—11:30,下午14:00—17:00)。超过3小时的考试科目在12月28日进行(起始时间8:30,截止时间由招生单位确定,不超过14:30)。初试科目:根据教育部有关规定,工商管理(专业学位)、公共管理(专业学位)、会计(专业学位)、旅游管理(专业学位)、图书情报(专业学位)、法律(法学)、法律(非法学)均为全国统考。其中,101-思想政治理论、199-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201-英语一、202-俄语、203-日语、204-英语二、301-数学一、302-数学二、303-数学三、313-历史学基础、396-经济类联考综合能力 、397-法硕联考专业基础(法学)、398-法硕联考专业基础(非法学)、408-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497-法硕联考综合(法学)、498-法硕联考综合(非法学)均为全国统一命题科目,有关考试内容请参照教育部统一编制的考试大纲。其他科目均由我校自行命题,各科考试时间均为3小时。特殊考试科目注意事项:我校机械(085500)专业的自命题科目产品快题设计(599)、美术(135107)专业的自命题科目命题创作(一)(597)、艺术设计(135108)专业的自命题科目命题创作(二)(598)需要作图,考生需携带画板等作图工具参加考试,并在我校随自命题试卷邮寄的专用作图画纸上作答。初试地点:考生在报名点指定的地点参加考试,详见考生准考证。(二)复试复试时间、地点、内容及方式由我校自定,相关通知会提前在我校研究生院网站上进行公布。复试内容包括专业课笔试、外语听力与口语、专业综合面试。复试成绩和初试成绩按权重相加,得出入学考试总成绩。资格审查复试阶段将对参加复试考生进行资格审查,届时考生须出示下列材料:(1)本人有效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2) 学历证书、学位证书原件及复印件(应届本科毕业生持学生证原件及复印件)。(3)考生所在单位出具的现实表现材料(需由考生本人档案或工作所在单位的人事、政工部门加盖印章)。(4)未通过网上学历(学籍)校验的考生,还需提供教育部学信网下载的《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或《中国高等教育学历认证报告》原件和复印件。(5)以国外学历报名的考生,需提供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留学认证材料原件和复印件。(6)未毕业的自考生,还需提供本人考籍卡(证)。自学考试的考生要求注册学籍在2019年12月以前,录取当年入学前(具体日期同上)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3. 同等学力报考的考生,在复试中须加试至少两门与报考专业相关的本科主干课程。加试科目不得与初试科目相同,加试方式为笔试(具体科目见复试方案)。第十条 体检体检时间:考生在拟录取后须参加体检,具体时间、要求由我校在复试前通知。体检要求:按照《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教学〔2003〕3号)、《教育部办公厅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学生入学身体检查取消乙肝项目检测有关问题的通知》(教学厅〔2010〕2号)执行。第十一条 录取我校根据国家下达的招生计划、复试录取办法以及考生入学考试(包括初试、复试)成绩,结合考生平时学习成绩和思想政治表现、业务素质、身心健康状况以及档案(工作)单位现实表现材料等择优确定拟录取名单。第十二条 学习年限研究生教育实行弹性学制。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制3年,学习年限2-4年。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制3年,学习年限3-5年。第十三条 住宿及收费全日制学生由学校统一安排住宿。具体学费及住宿费标准请见湖南省物价局最新文件。第十四条 违规处理对于填报虚假信息、提交虚假材料、考试作弊及其他违反考试管理规定和考场纪律的考生,我校将通知考生所在单位(学校),并按照《国家教育考试违纪处理办法》(教育部令第33号)进行严肃处理。第十五条其他注意事项请密切关注我校研究生院网站上的招生信息及通知。招生信息如有变动,请以研究生院网站公布的相关通知为准。有关业务课考试的问题咨询,请直接与报考学院联系。湘潭大学应届毕业生的档案和学习单位统一填写为“湘潭大学XX学院”,通讯地址为“湘潭大学XX学院XX班”。请考生报名后不要变更姓名、身份证号码、联系电话等个人信息,以免影响网上确认(现场确认)、复试、录取通知书发放等后续工作。监督电话:监察专员办公室0731-58298628学校基本信息单位代码:10530通信地址:湖南湘潭市湘潭大学研究生院招生办(411105)联系电话:(0731)58292051(研招办)传真:(0731)58292695网址:http://yjsc.xtu.e.cn/E-Mail:yzb@xtu.e.cn联系 人 :黄老师、吴老师
文/阿蒙聊教育2019年考研报名人数超过了290万人,比2018年增长了大概22%,而人数依旧在增长,2020年预计硕士研究生扩招18万人以上,但各大高校开始收紧“出口”,很多研究生面临延期毕业的情况,苦不堪言。2021年研究生考试就要开始了,很多考生进入了冲刺阶段,拼尽最后的努力,看着学长学姐如此努力,一些大三学生也“心动”了。最近几年,考研的学生越来越多,人数还在不断攀升,据相关人士预测,2021年报名考研的人数会再创历史新高,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学生报考?“考研热”背后的原因是什么?主要原因是工作太难找,现在遍地是大学生,本科学历都不那么吃香了,竞争还相当激烈,要知道,我国有近3000所高校,培养了一大批大学生,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每年会大概有800万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变得越来越严峻。除了学生之间的竞争,用人单位也在竞争,他们争相抢优秀人才,所以对学历要求也越来越高,前段时间,一位双非女硕士找不到工作,坎坷的求职经历,引起广大硕士生的共鸣。很多企业应聘要求最低学历是硕士,好一点的还要求不能是双非硕士,他们也不像部分专科生,知道学历低,难以找到好工作,他们不愿将就,形成了高不成低不就的局面。可如果不考研,想要进入大企业,真的一点机会都没有,所以很多大学生选择考研,就连已经参加工作的人,也选择考研,于是,就形成了“考研热”。越来越多人报名,为了培养更多人才,很多高校敞开了大门,扩大招生,对于没有考研的考生是一件好事,但是对于已经考上的学生却很难过,因为高校也收紧了“出口”,所以很多在读研究生延期毕业,他们也很苦恼。“别和我提工作,毕业都延期了”很多人认为,没有毕不了业的研究生,但是,最近一位硕士研究生,在网上说出了自己的苦恼,因为学校对毕业论文的要求变严了,结果自己的论文出现了各种问题,论文答辩会的一致表示不送审,直接告诉他延期毕业,毫无回旋余地。他感觉脑袋“嗡”的一下,从来没想过会延期毕业,可又能怎么办,他瞬间崩溃了,一下子成了两个人,一个人是接受现实,继续坚持,一个人难以接受,不知道还有没有未来。为了赶出论文,自己没白天没黑夜地写,就怕延期毕业,可结果呢,所有的努力都白费了,还提什么找工作,心中觉得愧对导师,愧对家人,更对不起自己。而这也是很多研究生的通病——毕业焦虑,越是学历高的人,对工作和学业的落差就越难以接受,整天惶惶不可终日,甚至抑郁,想要结束自己的生命,后悔当初考研。很多研究生都因为延期毕业,而感到“焦虑”,出现越来越多的研究生后悔考研,这也应该引起重视,太多年轻的研究生,因为“毕业焦虑”而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这样的悲剧也不是不能避免。延期毕业他们该怎么办?1、正确对待经历这么大的落差,感到痛苦是正常的,但也不要深陷其中,因为这次失败,就全盘否定自己,人的一生还很长,这仅仅是一道小坎坷。延期毕业没有给你的人生下了“死亡判决书”,只是比正常晚了几个月,调整好心态,用积极乐观的态度去面对,也许你会有不一样的收获,塞翁失马焉知非福。2、找家人沟通遇到这种事情,不要压抑自己,如果你觉得和别人讲丢面子,可以和家人聊聊,家永远是你的避风港,父母也是你最坚实的后盾,他们会理解你。将心中的苦水倒一倒,你才能装进甜水,工作的机会还有很多,可生命只有一次,如果你真的想不开,才是自毁前程。3、找导师帮忙导师也是从你们这个阶段经历过来的,一般情况下是不会影响学生毕业,如果你延期毕业了,不要自我猜测,可以找导师帮忙分析问题出在哪里。导师对于毕业还是很关键的,所以平日里要尊敬导师,态度谦虚诚恳一些,导师才会真心帮你解决问题,这将是很大的助力。总结:人的一生,可以做的事情很多,无论失败还是成功,都是经验,都是你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如果你连面对暴风雨的勇气都没有,又怎能到达成功的彼岸,既然结果难以挽回,就不如接受它,想办法解决,这或许才是正确的处理问题方式。最后祝所有的研究生都能顺利毕业,找到满意的工作。关于研究生延期毕业这件事有什么想说的?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教育分享官#在这里,你能看到更多有观点,积极向上,有趣的内容,关注我,我们下期见。(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果你喜欢本期内容,欢迎评论、转发、分享。
根据刚刚教育部发布的消息,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将于12月26日至28日举行,全国报考人数为377万。2018年研究生报考人数为238万,2019年研究生报考人数达290万人,2020年研究生报考人数达341万人,2021年研究生考试报名人数再创历史新高!和此前网上传闻的420万人报考不同,目前官方公布的数据是377万人,直接减少了43万人。这对于广大考生来说是个不错的利好消息,竞争小了很多。录取人数并未增加太多由于2020考研已经进行过大规模扩招,招生总人数突破百万人,所以2021考研的招生人数预计和2020持平,不会有太大的扩招出现。并且2020的研究生已经出现了必须校外租房的情况,究其原因还是招生人数过多,导致部分高校宿舍不足。其中大多数是专硕学生,学校发放部分租房补贴后自行外出租房。所以可以预计,2021考研报录比大约在3.7:1左右。多地采取防疫新要求今年由于特殊情况,多地采取了新的防疫要求。各位考生要按规定做好考前防疫准备。要详细了解考点相关防疫要求,如体温监测、核酸证明、健康码等,提前按规定做好各项准备。同时,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外出和聚会活动。从目前公布的结果来看,需要重点关注疫情政策变化的地区有6个:北京、内蒙古、辽宁、黑龙江、四川、新疆。根据大连市防疫指挥部要求,多个区紧急发布公告,要求全体考生必须提供7天内新冠肺炎病毒核酸检测阴性报告!所以在中等风险以上地区考试的考生,或者来自于这些地区的考生,最好赶紧去医院进行核酸检测,还有三天就考试了,时间很紧张。提前一小时进入考场由于今年多了二次安检过程,所以部分地区明确规定,这次考试需要提前到达考场。根据疫情防控要求,考点均设置二次安检,入校园一次安检,如考试封闭区一次安检,大家一定要预留足够的时间!注意,不是提前十五分钟,各省要求不同,普遍要求提前一小时左右到达考场。弃考率11%虽然说目前考研的人数依旧很高,但是根据统计广东省2019年硕士研究生考试中,应考人数约14万人,实际参加考试的人数约12.4万人,弃考率达到约11%。辽宁省2019年硕士研究生考试应考人数为109539人,实际参加考试为97365人,缺考人数为12174人,弃考率约11%。深圳大学2019年网报确认16019人,实考14083人,弃考人数近2千人,弃考率达到12%。20考研弃考率大约10%,也就是说,341万人报考,坚持到最后走出考场的只有300万左右。按这个弃考率推算,21考研人数377万,能坚持到最后的或许只有340万,也就是说弃考人数预计在37万人!所以,加油吧各位考生,前途还未定,抓紧最后的时间拼一把,你就是那匹黑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