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全国首个!浙大脑科学与脑医学学院成立!能去八疵

全国首个!浙大脑科学与脑医学学院成立!

你听说了吗?浙江大学脑科学与脑医学学院(脑科学与脑医学系)成立啦~要知道,在此之前,“脑科学”本科专业在国内尚属空白。对于这一可以说是“全国首个”的新兴学院,你是不是充满了好奇——它包含哪些本科专业?它的成立有着怎样的契机?未来又将如何快速发展?更多精彩内容,一起继续往下看!12月27日,浙江大学医学院脑科学与脑医学学院(脑科学与脑医学系)成立仪式在紫金港校区举行。学校相关部门、医学院、附属医院负责人,脑科学与脑医学学院全体师生等参加会议。校党委书记任少波出席会议并讲话。校长吴朝晖院士为医药学部主任、脑科学与脑医学学院院长段树民院士颁发聘书。中国科学院院士裴钢发言。副校长周天华主持成立仪式。浙江大学发展委员会副主席罗建红出席会议。任少波指出,脑科学研究已成为世界各国竞相发展的战略重点,也必将成为我国决胜未来的战略必争。在这个大发展、大调整、大变革的年代,发展脑科学与脑医学是浙江大学在战略前瞻基础上作出的重大决策,也将成为未来高质量高水平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从办学基础和创办时机看,学校具有发展脑科学与脑医学的卓越学科生态,其成立大势已成。围绕脑科学与脑医学学院今后的改革发展,任少波强调,要坚持高标定位,在学校“双一流”决胜攻坚中发挥引领作用,紧密围绕国家科技战略,提高核心竞争力,努力实现重大原始创新。要矢志铸魂育人,努力成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战略高地,加强骨干队伍建设,推动一流专业发展。要强化交叉会聚,在扎根大地中服务国家和社会,推动医工信结合,促进医教协同,为“健康中国”“健康浙江”建设贡献力量。要锐意改革开放,坚定不移打造一流的学术高地,以一流管理服务为一流学科建设赋能,联动国内外资源,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学校将一如既往地提供有力的支撑保障条件。裴钢充分肯定浙江大学在脑科学研究方面取得的成绩以及顺应历史潮流,敢为天下先,率先成立脑科学与脑医学学院的魄力。他表示,脑科学领域大有可为,需要兼容并包的胸怀,更好地实现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也需要抓好教育教学,培养吸引更多年轻人加入。他希望,浙江大学在今后的中国脑计划研究中发挥更大作用。会上,医学院院长刘志红院士和段树民院士分别发言,回顾建立历程,阐述发展愿景,描绘学科建设蓝图。党委常委、党委组织部部长包迪鸿宣读学校关于学院成立和干部任职的有关文件。据了解,脑科学与脑医学学院将下设生物学(神经生物方向)和临床医学(神经精神医学方向)两个本科专业。作为全国首个脑科学和脑医学领域教学、科研、临床有机结合的新兴学科,该学院致力于成为国际一流人才汇聚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脑科学交叉研究平台。让我们一起期待脑科学与脑医学学院的美好的明天吧!文字作者:浙江大学微讯社 金云云图片来源:浙江大学微讯社 卢绍庆本文编辑:浙江大学微讯社 赵睿晗责任编辑:周亦颖

傅说得之

推进全球范围内脑科学研究 陈天桥雒芊芊研究院首个脑科学前沿实验室落成

昨天,陈天桥雒芊芊研究院(简称TCCI)第一个脑科学前沿实验室,在华山医院虹桥院区落成投入使用。实验室包括了脑机接口、睡眠梦境、认知评估、数字医疗等多项内容,将以国际化和产业化为核心特色,进一步支持脑科学研究。研究院由中国网络游戏、网络文学行业开创者盛大集团创始人陈天桥夫妇私人出资10亿美元创建,旨在支持、推进全球范围内脑科学研究,造福全人类。TCCI创始人陈天桥在落成仪式上致辞说,脑科学前沿实验室是TCCI进行脑科学研究的重要载体,也是TCCI捐助5亿元人民币支持中国脑科学研究的重要一步。实验室在每个阶段都会聚焦特定的研究方向,向全国乃至全世界的科学家开放,提供资金、设备、临床等全方位资源的支持,力争在科研、人才培养、标准制定、产学研结合四方面取得成果。实验室重点支持两类项目,一是全球范围内的前沿研究,给予科学家充分的学术自由,如脑机接口、记忆存储、人工智能、梦境控制等;二是转化研究,比如最近致力于研究如何用数字手段提升大脑认知水平等。“这个实验室是比较梦幻的,我们就是要把它做成最不像医院的医院。”华山医院院长、TCCI转化中心主任毛颖教授说,就在10月21日,华山医院神经外科的大脑手术数量一天就达到100例。建在华山医院的这一实验室将成为创新临床研究,以及成果孵化转化的一个重要基地。华山医院将率先开出认知评估中心,评估中心和神经外科、睡眠中心的临床和科研团队会第一批入驻实验室,共同探索用脑机接口、在线软件等新技术开展认知评估诊疗、睡眠障碍诊疗等。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副院长李春波透露,该院正在和实验室积极推进抑郁症在线筛查等产品研发合作。【来源:上观】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刘基

首个脑科学实验室落户上海华山医院,脑机接口等关键技术已部分赶超Neuralink

记者 | 谭一凡1脑机接口、记忆存储、控制梦境……这些在科幻电影中经常出现的未来场景,在上海华山医院虹桥院区的脑科学前沿实验室即将成为现实。10月23日,陈天桥雒芊芊研究院(Tianqiao and Chrissy Chen Institute,TCCI)第一个脑科学前沿实验室上海华山医院虹桥院区落成投入使用。实验室包括了脑机接口、睡眠梦境、认知评估、数字医疗等多项内容,进一步支持脑科学研究。“脑科学前沿实验室是TCCI进行脑科学研究的重要载体,也是TCCI捐助5亿人民币支持中国脑科学研究的重要一步。” TCCI创始人陈天桥对界面新闻记者表示,实验室在每个阶段都会聚焦特定的研究方向,向全国乃至全世界的科学家开放,提供资金、设备、临床等全方位资源的支持,力争在科研、人才培养、标准制定、产学研结合这4个方面取得成果。据陈天桥介绍,实验室重点支持两类项目,一是全球范围内的前沿研究,给予科学家充分的学术自由,如脑机接口、记忆存储、人工智能、梦境控制等,二是转化研究,比如最近致力于研究如何用数字手段提升大脑认知水平等。在小鼠的颅内植入神经元几乎感受不到的超薄、超柔、高通量神经信号采集芯片,当小鼠运动、进食时,与神经信号处理接口电路直接相连的电脑将实时反映其脑电信号的变化情况。这项被称为中国版Neuralink的科研项目由中科院上海微系统所陶虎研究员团队和华山医院神经外科团队共同承担。实验小鼠颅内植入芯片 图片来源:界面新闻“这一自主原创柔性脑机接口在植入创伤、长期在体安全性等关键技术上已经达到甚至部分超越了Neuralink。” 陶虎告诉界面新闻,该项目即将开展国内首例柔性脑机接口临床试验,并将首先在神经外科落地。据陶虎介绍,该项目使用的电极创新性地使用了丝蛋白这一中国古老材料,不仅植入时创伤小,而且对人体更安全。“实验室将成为创新临床研究,以及成果孵化转化的重要基地。”华山医院院长、TCCI转化中心主任毛颖教授表示,华山医院将开出认知评估中心,评估中心和神经外科、睡眠中心的临床和科研团队第一批入驻实验室,共同探索用脑机接口、在线软件等新技术开展认知评估诊疗、睡眠障碍诊疗等。据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副院长李春波透露,市精神卫生中心也正在和实验室推进抑郁症在线筛查等产品研发合作。目前,TCCI的多个项目也正在进行产业方面的成果转化。在家庭消费方面,TCCI资助的一款便携式的睡眠设备在头部贴上电极贴后,可以实时监测睡眠脑电、呼吸、心跳等多个重要指标。TCCI研究员、复旦大学睡眠诊疗中心主任于欢副教授介绍,“通过与白噪声、嗅觉等数字化干预手段结合,这种家用便携式睡眠设备可以提升健康人群的睡眠质量。”携式式睡眠设备 图片来源:界面新闻在游戏方面,TCCI已经和腾讯游戏达成合作,共同研究游戏对大脑、认知的影响和促进。TCCI研究员、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杨志教授向界面新闻表示,这项研究在了解视频、游戏、音乐以及各类数字产品等对人脑认知和情绪的影响方面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在VR应用方面,TCCI与盛趣游戏达成合作,正在研发一款旨在获得中国第一个数字药物证书的VR游戏产品,用于进行老年痴呆的筛查。此外,TCCI还资助了嗅觉和情绪的项目研究。华山医院项蕾红教授介绍,“科研团队研究不同的嗅觉下上百人的脑电调查和量表研究,揭示了嗅觉和情绪之间在神经科学上的关联基础。”

仁者

探究脑科学 北京天坛医院成立神经影像研究中心

8月21日,天坛神经影像研究中心成立仪式暨脑科学与神经影像前沿论坛在北京天坛医院举行。该中心旨在解决脑科学和脑疾病领域的重大问题,以磁共振成像技术为主要手段,探索大脑正常功能和异常病变的神经机制,结合类脑计算与人工智能,搭建关键技术平台,为脑疾病的早期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影像学支持;同时中心将与各大科研院所紧密合作,促进科研成果临床化,真正推动医学神经影像的发展。据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院长王拥军介绍,天坛神经影像研究中心是由国家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与北京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联合建设,研究方向以神经影像为核心,涵盖了临床医学、放射医学、生物医学工程、认知科学、人工智能等领域。多学科高水平人才结合各自领域的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以解决脑科学和神经系统疾病相关问题为目的,开展一系列脑科学、神经影像和磁共振方法学等多方面的跨学科研究工作;同时该中心还将承担临床研究标准化的影像学方案设计、技术开发、流程管理、数据采集和数据分析等平台工作。据了解,该中心目前已配备首款通过FDA的7T超高场磁共振与多台最新型3T磁共振成像系统,已初步建立国际一流的超高场影像科研平台。相比于临床的3T高场磁共振,7T超高场磁共振的图像信噪比成倍增加,对比度显著增强,神经系统、血管和骨关节的成像效果明显的提升。信噪比的大幅提升使7T超高场磁共振实现了亚毫米尺度的三维高分辨率成像,进而观察到3T上难以呈现的组织细节和微小病变,如微梗死、微出血、穿支动脉和深髓静脉等。除了信噪比的提高,在超高场平台功能成像的神经活动对比度显著增强,波谱扫描的谱宽扩展促进不同成分的高分辨解析。因而在目前常规影像设备难以诊断的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病机理、早期诊断、治疗方案确定以及治疗效果评估上,7T超高场磁共振都有着巨大的潜力。人类大脑是人体中最复杂的器官,尽管近年来相关科学研究日益深入,但人脑科学仍然是未知因素最多的领域,是科学界最难攻克的“堡垒”之一。当前利用磁共振技术对人类大脑进行更精细的脑结构和脑功能成像已经成为神经科学最活跃的领域。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北京市医院管理中心、北京市卫健委、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北京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北京天坛医院等各位领导及脑科学与神经影像领域知名学术专家出席了当天成立仪式。启动仪式后,陈霖院士、赵继宗院士、程和平院士和来自国内神经影像学领域的知名专家为大家带来了精彩的学术讲座,阐述了脑科学神经影像领域最前沿技术与研究进展,引起线上线下参会者的讨论和交流。文/北青-北京头条记者 蒋若静[ 北京头条客户端 ]

公反

从陈天桥设立脑科学研究院谈意识、信仰与迷信

2017年12月6日,加州理工大学为投入达2亿美元的Caltech陈天桥雒芊芊脑科学研究院(本文简称“Caltech-TCCI”)大楼举行了奠基仪式(去年加州理工大学(Caltech)宣布接受中国著名企业家陈天桥先生超过1亿美金捐赠)。陈天桥的思维,往往走在时代前面,开始一小步,正好赶到热点之前很快就获得了中华网300万美金投资,到后面步子就越来越大,盛大盒子到后来十几年以后小米电视、乐视电视才真正普及起来,而现在做的脑科学投资,估计要下个世纪才能看出他的价值。陈天桥那时就是一个刻在招牌上的Logo。陈天桥的脑科学或许以后可以引入意识科学研究,脑科学的未来一定是意识科学。悟空问答里有人问迷信和信仰一样吗?怎么区别?首先,我把人的意识分成两大大类:感应信息和抽象信息,我理解的意识是一种信息,并且我认为感应信息也是意识的一种,不同于其他理解,这一点我要先申明一下。首先分析一下观念是怎样源发的?J.皮亚杰在研究儿童思维过程中发现,大多数4~6岁儿童把一切事物都看成和人一样是有生命、有意识、活的东西,常把玩具当作活的伙伴,与它们游戏、交谈。美国心理学家S.霍尔则认为,儿童在个体意识发展的过程中,重演了人类意识发展所经历的阶段和过程。人类早期意识发展过程中,会出现这样一个阶段,对可感应到的事物产生莫名的“同类感”,也就是万物有灵感。抽象信息都是对感应信息的再处理,或许这是人类特有的能力。我之前分析过,有可能是人类在进化中,存储信息的功能器官和感应信息的功能器官还没有再进化出来,而是重合,就会产生感应信息和存储信息重合的“意识”。所以我认为最早观念的产生源自神经系统中感应和记忆两个功能还未分化。其实直到今天,人的神经系统中负责感应的和负责存储信息的功能仍然没有完全分开。我认为趋势是将会分化为不同的功能区,就像人脑中其实包含了地球生命所有的意识功能并且还分了区。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的物理学家马修·费希尔提出,大脑可能含有某些特定分子,能维持更加稳固的量子叠加态,这种叠加态持续时间还可以通过进化加长。费希尔提出大脑的细胞外液可能会充斥着高纠缠态的波斯纳分子组成的集群。波斯纳分子一旦进入神经元内部,就能通过分解并释放钙离子来触发神经元将信号发送给另一个神经元。由于波斯纳分子处于纠缠状态,神经元发出的信号可能也因此纠缠在一起:或许可以称之为一个“想法”的某种量子叠加态。如果想法(新的意识信息)与存储信息(稳固的量子叠加态)和感应信息(外部量子引发的内部量子叠加态)形成更大范围的量子叠加态,而存储信息和感应信息又来自同一部分,就很有可能会产生想法(新的意识信息)即来自存储信息,也同样会来自感应信息,也就是出现自身以外的事物产生和自己同样的“意识”的状态。上面说了观念的源起。人类从出现观念开始,人类的进化就进入加速道上了,出现了文字、数学、天文学、宗教、哲学、科学。所有的认知模式,都是人类对所感应信息的抽象再处理,只不过随着人类发展,这个抽象处理的可靠性越来越高。抽象处理的方法,最早的、或者说个体的人在年轻时期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就是类比法,类比法或许是我上面说的感应和存储重合产生观念的起源有关,那么这就是最古老的抽象处理方法了。人们通过抽象处理,产生了与感应信息完全没有关系的抽象存在,即不存在的存在,通过这些抽象存在之间建立关联,形成与人的感应信息对应的“结构”,这样做是因为最简单的感应信息本身就是结构化的,除此之外,还有一种不可结构化的意识,这是难以用语言形容的意识。查尔默斯1994年对意识研究相关的问题进行了分类,认为存在简单问题和困难问题。简单问题可结构化,困难问题不可结构化。可结构化就是能够用语言或用数字表达,不可结构化就是不能用语言或数字表达。另外,物质的物理属性一般都可结构化,而物质的现象属性或内在属性不可结构化。现在大多科学家都认为意识体验由某种物质的现象属性产生,存在不可结构化或不可言说的部分,这就是意识体验的本质。按照这种分类,人类的意识,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种是简单的可以用语言符号构建的结构化的,另一种是无法用语言符号结构化的。如同人类第一次智力觉醒,出现了可结构化意识的外部再现、复制、传播,也出现了少数掌握这种能力的巫师,直到今天,少数知识分子仍然通过这种意识的复制传播掌握着人类认知前进的方向。信仰的出现,一方面是血腥的部分人类群体的消失,另一方面是群体性认知的统一,对于大区域下的人类群体行为有序化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这是信仰的作用。不仅仅是宗教信仰,几乎所有信仰在统一不同区域人类行为上都带有血腥,包括科学信仰。这是群体性信仰。对于个体信仰,就是执着。迷信,错误的执念而已。迷信大多数可能是观念思想,也有可能是来自感应信息。这是和信仰不同的地方,也就是说当某个人对经历过的感应信息,总结归纳后当作他的一种“个体经验”,如果不被群体性共同认可,这种个体经验就成了他自己的迷信。如CCTV走进科学里某人说看到了外星人,某人说他一夜之间通过漂浮飞行千里从东北去上海。这些个体的感应,或许对于他来说真的存在,但群体性根本不认可,这种就不能称之为群体性经验,更不能被科学所用的感应信息。用罗素说的话:小灾难来自固执,大灾难来自狂热。西湖大学五年后比肩清华北大施一公说“西湖大学明年成立,5年后科研比肩清华北大”,大家认为有可能吗?我觉得他说的五年后比肩清华北大,不是说综合实力,而是细分领域,这是完全有可能的。民营大学灵活的机制和前景,“可能”会对海外顶级学术人才具有较大的吸引力,另外对于各路资本,包括国内和国际,也具有吸引力。这样,他可能就会在某个细分领域吸收了世界最顶级的人才和足够的资金,做出世界级成就。这个看国际大学、学院就看出了,很多最顶级的机构,并不是所有学科都最牛,而是某些学科有牛人和足够的资本支持,学校也不是几万人,有的就2000多人,但是全球最顶尖的。

森石

浙大成立脑科学与脑医学学院 系国内首个脑科学本科学院

新京报讯(记者 樊朔)12月28日,浙江大学医学院脑科学与脑医学学院宣布成立。该学院下设生物学(神经生物方向)和临床医学(神经精神医学方向)两个本科专业。此举使浙江大学成为国内首个开设“脑科学”本科专业的高校。浙江大学官网显示,浙江大学医学院脑科学与脑医学学院由中国科学院院士、浙江大学医药学部主任段树民担任院长。作为全国首个脑科学和脑医学领域教学、科研、临床有机结合的新兴学科,脑科学与脑医学学院致力于成为国际一流人才汇聚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脑科学交叉研究平台。浙江大学党委书记在成立大会上表示,脑科学研究已成为世界各国竞相发展的战略重点,也必将成为我国决胜未来的战略必争。发展脑科学与脑医学是浙江大学在战略前瞻基础上作出的重大决策,也必将成为未来高质量高水平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从办学基础和创办时机看,学校具有发展脑科学与脑医学的卓越学科生态,其成立大势已成。近年来,浙江大学在发展脑科学研究方面举措颇多。2018年9月,浙江大学发布“双脑计划”, 集中优势学科力量,重点推进脑科学与意识、下一代人工智能、脑机交叉融合等前沿方向的研究。同年10月25日,浙江大学脑与脑机融合前沿科学中心获教育部批准建设。2019年7月15日,浙江大学医学院神经科学研究中心的胡海岚获得第12届国际脑研究组织-凯默理(IBRO-Kemali)国际奖。这是该奖自1998年设立以来,首次颁发给欧洲和北美洲以外的科学家。新京报记者 樊朔 校对 张彦君

孔繁森

首个脑科学实验室落户华山医院 中国脑机接口明年有望人体试验

10月23日,陈天桥雒芊芊研究院(Tianqiao and Chrissy Chen Institute,TCCI)第一个脑科学前沿实验室,在大型神经医学中心上海华山医院虹桥院区落成投入使用。实验室包括了脑机接口、睡眠梦境、认知评估、数字医疗等多项内容,进一步支持脑科学研究。TCCI创始人陈天桥表示:“脑科学前沿实验室是TCCI进行脑科学研究的重要载体,也是TCCI捐助5亿人民币支持中国脑科学研究的重要一步。实验室在每个阶段都会聚焦特定的研究方向,向全国乃至全世界的科学家开放,提供资金、设备、临床等全方位资源的支持,力争在科研、人才培养、标准制定、产学研结合这4个方面取得成果。”实验室将重点支持两类项目,一是全球范围内的前沿研究,给予科学家充分的学术自由,如脑机接口、记忆存储、人工智能、梦境控制等,二是转化研究,比如最近致力于研究如何用数字手段提升大脑认知水平等。在老鼠的颅内植入神经元几乎感受不到的超薄、超柔、高通量神经信号采集芯片,当小鼠运动、进食时,与神经信号处理接口电路直接相连的电脑将实时反映其脑电信号的变化情况。这个项目被称为中国的Neuralink,在TCCI的资助下,由中科院上海微系统所陶虎研究员团队和华山医院神经外科团队合作进行。陶虎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这一自主原创柔性脑机接口在植入创伤、长期在体安全性等关键技术上已经达到甚至部分超越了Neuralink,即将开展国内首例柔性脑机接口临床试验,并将首先在神经外科落地。”他介绍称,该电极创新性地使用了丝蛋白这一中国古老的天然材料,植入时创伤小,有望成为脑功能精准定位的利器。陶虎还向第一财经记者透露,该团队的脑机接口项目正在寻求伦理审批,有望于明年进行人体临床试验。“我们预计人体试验的开始时间会快于马斯克的Neuralink项目。”陶虎表示,“华山医院丰富的临床资源也是我们很大的优势。”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副院长李春波告诉第一财经记者,精卫中心也正在和实验室积极推进抑郁症在线筛查等产品的研发合作。“脑科学前沿实验室将成为创新临床研究以及成果孵化转化的重要基地。”华山医院院长、TCCI转化中心主任毛颖教授表示,“华山医院将率先开出认知评估中心,评估中心和神经外科、睡眠中心的临床和科研团队会第一批入驻实验室,共同探索用脑机接口、在线软件等新技术开展认知评估诊疗、睡眠障碍诊疗等。”目前TCCI的多个转化项目正在进行中,比如一款在研的家用便携式睡眠设备。TCCI研究员、复旦大学睡眠诊疗中心主任于欢副教授介绍称:“通过与白噪声、嗅觉等数字化干预手段结合,这种便携式设备能够提升健康人群的睡眠质量。”云计算公司优刻得提供了睡眠监测数据AI分析的支持。为了研究游戏对大脑、认知的影响和促进,TCCI已与腾讯游戏达成合作;此外TCCI还与盛趣游戏共同开发一款旨在首个获得数字药物证书的游戏产品。盛趣游戏董事长王佶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我们非常看好数字疗法这一前沿领域,美国FDA已经批准了相关的数字产品上市,中国的药监部门也在推动数字医药产品的审批工作。”此外,TCCI还资助了嗅觉和情绪的项目研究,华山医院项蕾红教授介绍道:“科研团队研究不同的嗅觉情况下,超过百人的脑电调查和量表研究,揭示了嗅觉和情绪之间在神经科学上的关联基础。”

石峻

自贡市脑科学研究院正式获批

3月15日,自贡市科学技术局、自贡市卫生健康委员会联合发文,正式批准由西南医科大学(直属)附属自贡医院(自贡市精神卫生中心)牵头组建自贡市脑科学研究院。据悉,在市科学技术局、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的积极指导和帮助下,经过一年多建设,目前,脑科学研究院设立精神健康研究中心、老年医学研究中心和类脑研究及产业转化3个中心,初步搭建起了生物样本库、实验动物房、细胞房、分子生物学实验平台、动物行为学实验平台、神经电生理实验平台和光学成像平台等6个实验平台,实验室面积2300平方米,其中SPF动物房300多平方米,投入资金2000余万元,其中仪器设备400余万,开展2项精神分裂症相关基础研究和6项临床研究,发表SCI论文2篇。脑科学研究院建立后,将极大推动我市生命科学、医学科学的发展,力争在脑部疾病研究中取得重大突破,推动自贡市、全省乃至西南地区脑科学快速可持续发展。【来源:自贡市人民政府】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孟二冬

未来,让大脑更“幸福”——专访中国科学院院士、脑科学研究专家段树民

现代社会节奏的加快、竞争压力的增加,使得神经精神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在中国的疾病总负担中已经占20%。所以脑科学研究的意义,无论对基础、交叉学科还是实际临床应用上都非常重要。《瞭望东方周刊》记者杨天编辑黄琳抑郁、焦虑、失眠……这些心理疾病如今正成为现代人健康与幸福的“隐形杀手”。心理干预加药物治疗是长期以来人们应对这些精神类疾病的主要手段,而随着脑科学的发展,科学家们对人类脑部的功能机制研究不断深入,未来,通过精准有效的神经调控缓解甚至治愈这些困扰人类的“顽疾”,已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中科院院士段树民就是在为这一理想早日实现而努力的一名科学家。作为我国脑科学研究领域的著名专家,段树民以首席科学家的身份组建了浙江大学脑科学研究技术联盟,和全国同行一起推动中国脑计划的实施。他还牵头建立了浙江大学中国人脑库,并入选国家健康和疾病人脑组织资源库,这是全国第一所标准化收集、储存各种神经精神疾病患者和正常人所捐献的死亡后的大脑,以及他们的病史资料(匿名)的机构,可为全国的神经科学研究人员提供人脑组织样本。由段树民院士领衔的历时8年的中国第一个大型脑科学研究集群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重大研究计划“情感和记忆的神经环路基础”,为打开大脑“黑匣子”,使“幸福脑”的实现成为可能做出了重要贡献。日前,在浙大城市学院的年度星光大课上,段树民以《幸福脑》为题,分享了他最新,也是最前沿的研究成果。幸福感是大脑一种本能行为《瞭望东方周刊》:为什么要提出“幸福脑”这个概念?幸福和大脑有什么关系?段树民:幸福的定义是什么?它是一种自我满足后的情绪,是一种感觉,所以我们说幸福的感觉,在哪儿?就在我们的大脑。大脑如果不感觉到幸福的话,外部环境怎样改善也是不幸福的。现在的生活,如果和30年前、40年前相比,绝大部分人在物质生活层面都会比那个年代好得多,但并不一定会觉得幸福感比那个时候高得多。其原因主要是幸福感是一种感觉,是脑的一个活动状态,并不完全和物质成正比。所以,我们要了解每个人的大脑是怎么感受幸福的。这个研究就属于脑科学的范畴。《瞭望东方周刊》:那么,大脑是怎样感受幸福的呢?段树民:从进化上看人的大脑结构大致可分为起始于爬行动物脑的脑干和脊髓(原始脑)、起始于古哺乳动物脑的边缘系统(情感脑)和起始于新哺乳动物脑的大脑新皮层(理性脑),分别支配人类的反射行为、本能行为和高级认知行为。本能行为指的是物种维持基本生存的一系列与生俱来的行为,这其中就包含幸福感这样的情感情绪。大脑调控本能行为的关键脑区主要是边缘系统,这一点科学家比较早就已经大致掌握了,但这些区域为什么能影响本能行为以及怎样影响,目前还不是很清楚。过去对本能型的研究,脑科学的手段非常少,都是心理学家关注的领域,比如,最著名的心理学家弗洛伊德,研究了一类病人,这些病人没有器质性的病变,却会感觉到各种不舒服,就是我们今天讲的焦虑和抑郁的病人。当时弗洛伊德尝试用心理学的方法来解释这些问题,从做梦的感觉来推测病人到底是精神需求上还是本能行为上遭遇了障碍。本能行为其实非常广泛,一旦出现问题对我们造成的影响也非常大。现代社会节奏的加快、竞争压力的增加,使得神经精神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在中国的疾病总负担中已经占20%。所以脑科学研究的意义,无论对基础、交叉学科还是实际临床应用上都非常重要。段树民院士在星光大课现场(浙大城市学院供图)打通神经环路《瞭望东方周刊》:包括幸福感在内的本能行为等研究属于脑科学领域,目前这类研究的重点和难点主要有哪些?段树民: 很久以来,脑科学的研究大致在两个方面进行:一个是微观的分子细胞水平;另一个是宏观的系统和心理认知这个水平。可以说,这两个水平的研究都取得了比较大的进展,尤其是微观水平,我们现在对在微观上神经元怎么处理信号,怎么发放信号等已经研究得非常清楚。在系统和认知功能上,我们也研究出一些规律。但是,我们仍然无法还原这些功能是如何从分子细胞水平来完成或实现的。最主要的原因是缺乏一个中间的环节,我们叫神经环路,人工智能领域称之为神经网络。这个网络水平的活动才是大脑工作机理的关键,而我们迄今对它所知甚少。为什么了解得很少?主要是缺乏手段,神经环路太复杂了。我们人的大脑有上千亿个神经元,每个神经元又和成千上万的其他神经元发生联系。所以过去科学家曾经认为这是不可能了解清楚的,基本上持放弃的态度。要么就去研究非常微观的东西,要么就研究宏观的脑功能,把脑作为一个黑匣子来处理。然而,最近十几年脑科学飞速发展,交叉学科的合作让很多关键的技术得到突破,这使得科学家改变了看法,认为我们现在有可能对神经环路进行比较好的解析,并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研究我们的大脑是怎样工作的。《瞭望东方周刊》:这些关键的技术主要指什么?段树民:简单来说,影响最大的就是光遗传的操控。科学家在植物上发现一种离子通道,它是对光敏感的,这样就可以用转基因的办法,把光敏感的通道转基因到特定神经环路里的特定神经细胞上,然后就能对这个环路进行解析,甚至对它的行为学进行解析。和它相对应的,还有其他一系列技术,包括形态学上的显微成像技术的发展,神经元联系的可视化追踪等等手段,这些使得科学家可以从功能上和形态上对神经环路进行精细的解析。技术的不断进步,同样使得科学家有信心对动物复杂的脑功能机制进行详细的环路解析。这就可以回到我们幸福脑的概念,既然我们能够对脑的行为非常好地控制,不需要外界的刺激、外界的影响,就完全可以从脑的本身来控制其状态,这就有了很大的意义。幸福脑可通过神经调控实现《瞭望东方周刊》:目前这样的研究是否应用于实际治疗中,从而造福人类了?段树民:我们现在已经可以在动物实验里面对各种行为进行精细的解析和调控。对于一些严重的脑疾病,临床上也已经开始进行脑部刺激疗法。比如帕金森病患者,对于那些对药物不敏感的严重病人,可以在人脑内埋入电极,通过电流刺激缓解症状。但是,因为这样的方式还不能做到精准打击和无创治疗,所以它的应用范围还不太广泛。将来如果能和光遗传学技术结合在一起,我们就有可能更精准并且无创地去控制神经环路,不但是帕金森病,其他一些严重脑疾病,如癫痫、成瘾以及有严重攻击性的精神病人,也可以用这种光敏感的通道去控制。再比如一些失眠患者,他们往往会担心长期服用安眠药会对脑部产生不良影响,而我们如果将来能做到精准的靶点刺激,在一个很小的脑区,控制几十个神经元的活动,就可以让患者轻松处于一种睡眠的状态,而不用担心药物的副作用了。现在很多人认为神经调控处于一种崛起的风口浪尖,因为大脑不仅通过我们的感觉系统感受全身的信号,也通过我们交感、副交感植物神经等控制我们所有的器官,控制我们身体的一切,包括情绪感觉。因此,从理论上说,我们的各种障碍,各种疾病,或者是功能不全,都可以通过调控神经达到一定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幸福脑是有办法实现的。脑内有一些物质,我们叫奖赏物质,它们是在受到各种刺激后由大脑分泌,比如多巴胺等。这些物质作用在大脑上,我们就会感到幸福和快乐。而这些物质的释放未来就可能用神经调控的办法来控制。《瞭望东方周刊》:这样的神经调控技术目前还不成熟?段树民:目前用于动物的神经调控技术虽然很精准,但都是有创的,不宜用于人类。科学家正在努力开发一些无创精准技术手段,如穿戴式设备,希望不久的将来能够实现。另外,这个调控还需要是闭环式的,就是要根据脑的状态需求进行调控,不然有可能会产生反作用。比如药物成瘾问题,也就是吸毒,成瘾者为什么要吸毒?吸毒就是外部药物作用在大脑的奖赏系统而产生快感,如果不能很好控制的话,他就会反复追求,最后造成成瘾,这就违背了调控的初衷。我们希望,将来能够发展出一种调控的手段,由医生设定好参数,跟踪观测人的大脑的幸福感是在一种什么状态,如果觉得状态不对了,如可能会焦虑了,就进行一定的刺激,让大脑分泌一定的愉快物质。当然也要有度的权衡,不能过度地追求愉快物质,不能分泌太多,也不能反复刺激。过去我们讲幸福脑往往是通过心理干预,开导病人有良好的心态,健康的生活方式。未来,我们希望能从心理手段过渡到神经调控的手段,如此实现更有效的控制。

莲舫

浙大脑科学与脑医学学院成立,填补“脑科学”本科专业空白

近日,浙江大学医学院脑科学与脑医学学院(脑科学与脑医学系)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宣布成立。脑科学与脑医学学院将下设生物学(神经生物方向)和临床医学(神经精神医学方向)两个本科专业。此前,“脑科学”本科专业在国内尚属空白。据浙江大学求是新闻网12月28日消息,作为全国首个脑科学和脑医学领域教学、科研、临床有机结合的新兴学科,脑科学与脑医学学院致力于成为国际一流人才汇聚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脑科学交叉研究平台。新成立的脑科学与脑医学学院由浙江大学医药学部主任段树民院士担任院长,浙江大学校长吴朝晖院士为其颁发聘书。浙江大学党委书记任少波在成立仪式上表示,脑科学研究已成为世界各国竞相发展的战略重点,也必将成为我国决胜未来的战略必争。在这个大发展、大调整、大变革的年代,发展脑科学与脑医学是浙江大学在战略前瞻基础上作出的重大决策,也将成为未来高质量高水平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从办学基础和创办时机看,学校具有发展脑科学与脑医学的卓越学科生态,其成立大势已成。据浙江大学公开资料显示,脑科学与脑医学学院院长段树民在脑科学研究领域做出了系统的创新工作,推动建立中国人脑库,筹建脑与脑机融合前沿科学中心,带领国内同行推动国家实施大型脑科学研究计划。他的主要研究方向是神经元-胶质细胞相互作用、情绪及相关疾病的神经环路解析和神经信号传递机制。段树民于1991年从日本九州大学医学部毕业,获生理学专业博士学位;2000年1月至2009年3月 在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工作;2009年3月至2009年9月任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副所长;2009年9月至2013年6月任浙江大学医学部主任,2013年6月至2018年1月 任浙江大学医学院院长兼医学中心(筹)主任;2013至今任浙江大学医药学部主任。浙江大学在脑科学基础研究、脑机融合等领域具有长期科研基础。近两年,浙江大学在脑科学领域的主要动态有:2018年9月,浙江大学发布“双脑计划”,布局脑科学与人工智能的会聚研究。2018年10月25日,浙江大学脑与脑机融合前沿科学中心获教育部批准建设。2019年4月,浙江大学举行“意识、脑与人工智能”圆桌论坛,提出系列具有挑战性的跨学科问题。2019年7月,浙江大学医学院求是特聘教授胡海岚因在情绪和情感行为的脑科学前沿成就获第12届 IBRO-Kemali国际奖,这是该奖设立以来首次颁给欧洲和北美洲以外的科学家。2019年8月,浙江大学提出“意识、脑与人工智能”十大科学问题。这些问题分别是:一、意识的生物学基础是什么?二、“人工意识”是否可能?三、机器如何理解人类的情感表达?四、强人工智能的心理机制是什么?五、意识的信息机制是什么?六、脑机融合能否实现超级智能?七、情绪情感的脑机制是什么?八、学习的生物学基础是什么?九、潜意识的脑科学机制是什么?十、人类决策的脑处理机制是什么?2019年12月27日,成立浙江大学医学院脑科学与脑医学学院(脑科学与脑医学系)。(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