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有一种优秀,叫南信大!方程式

有一种优秀,叫南信大!

从1960年的南京气象学院,到1978年的全国重点大学,再到2004年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她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是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南信南,龙山北,最是南信美;忆青春,梦又回,难忘南信美。宁六路219号风景秀美的龙王山下,这里有你的青春吗?有一种优秀叫南信大,她的学子中有两院院士、部委领导、央企高管、战略专家、国际组织官员等杰出人才,众多校友成为中国乃至世界气象行业的业务骨干和科研精英,她是“气象人才的摇篮”。2017年,南信大大气科学学科更是入选了世界一流学科名单。2017年12月教育部全国高校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南信大大学科学学科再次冠绝群雄,与北京大学共同斩获了A+(排名前2或%)的殊荣。大气科学学科在教育部一级学科评估中两次蝉联全国榜首、获评A+等级,地球科学、工程学、计算机科学3个学科跻身ESI学科排名全球前1%。迄今已为155个国家和地区培养了3400余名高级气象科技人员和管理者,是全球培训规模空前、质量名列前茅的培训中心。世界气象组织国际培训班中国固定站C波段双线偏振多普勒天气雷达全国高校中规模超前的气象实习基地和农业气象实验站秉承着“艰苦朴素、勤奋好学、追求真理、自强不息”的优良校风,恪守着“明德格物、立己达人”的校训,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已走过五十八载岁月。5月11日校庆来临之际,提前祝你生日快乐。春有百花秋望月,夏有凉风冬听雪,南信大有着曼妙多彩的四季风光。春日的南信大就像娇羞的南信姑娘,开出一阙清艳的花间词。我仰慕你的绝代风华但更爱你的睿智优雅。往来的学子脚步匆匆,夏虫在树梢叫个不停,灿烂的阳光斑驳的树影,绿意中林荫下,走在我爱的南信大。芳草未歇,秋意已至,叶子翩跹起舞悄然落在足边,这是在南信大的第几个秋天?皑皑白雪片片落下,这是天与地的浪漫写意,愿南信大的冬天可以冻住离别的泪水凝住相遇的笑容。从南气院到南信大,在老校门前说出我对你的爱,我爱你的青砖黛瓦如诗画,我爱你的岁月悠悠情满怀。长望塔下长相望,藕舫园里偶相逢。蓦然回首,我的南信姑娘,记忆里的你,始终是青春的模样。气象楼前,涂长望雕像下,家国情怀大气长望,巧夺天工的名家雕塑点缀着绚烂多彩校园。无数个日夜奋战在南阶,只因为那个小小的梦想,南阶有的不仅仅是《致青春》,更是是所有南信大人的青春与梦想。南信大不仅科研厉害、校园美,它还是一所货真价实的网红级别“别人家学校”,在这里生活的日子真真是幸福。#期末考试用表情包答题# 登上人民日报,受到广大网友点赞,阅读数近500万。南信大成了人民日报官方认证的“网红学校”。2017年南信大挺进全国百强,学校放大招全民发餐券。继新华网微博报道后,50余家国内媒体相继报道,近1000万的总浏览量,南信大妥妥的上了热搜。时光一去不返,东苑食堂也荣升了“别人家的食堂”,四年前那个总想家的孩子,却在四年后红着眼睛,想念食堂的那碗鸭血粉丝汤。红极一时的疏导市场由于种种原因,已不复往日的繁华,可我知道这里藏着太多的记忆,晚自习过后的那一份小吃,曾温暖了整个大学时光。从文德楼到明德楼,必须经过搓衣板,搓衣板这条折磨人的路太漫长太难走一上一下,就是四年。还记得在尚贤楼里上的实验课嘛,古老的楼却因为年轻的你们迸发出无限的活力。南信大还有一个特色,那就是留学生多,万旗广场走一走,每一面鲜艳的国旗飘扬着的都是南信精神。四年前那个清晨在体院馆开始自己的大学生活,岁月轮回四年后还是在这里给大学画上圆满句号。没听过闭馆音乐怎能骄傲的称自己是龙王山皇家气象学院的学子,你与梦想真的只差一个图书馆的距离。在逸夫楼遥望中苑体育场,只想在南信大的时光,慢一点再慢一点。从轮渡到鼓扬线再到S8转3号线,地铁通到校门口,天气冷暖有空调,校园wifi全覆盖,厉害了我的南信大。帅气的爵士、优雅的国标、热闹的打击乐、悠扬的钢琴声,一场场视听盛宴每一晚都在大学生活动中心上演,镁光灯下碰撞出绚烂的青春火花。一张通知书让我们在这里相聚,四年七年也好十年也罢,这里是青春故事开始的地方;一张毕业证让我们从这里分离,天高水长岁月静好,这里是成长故事开始的地方。四年南信,妙不可言;七年南信,读你不厌;十年南信,于心深眷。南信大的记忆,要用一生去珍藏

当事人

2019年中国高校百强出炉,北大清华都不是第一,南信大进步显著

大学是国之重器,是进行学术交流、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不同层次的大学的师资力量、硬件设施以及教学实力都差异显著,因而无论是国内外,对于大学的评价标准、排名也是有所不同的,就我国国内而言,985大学以及211大学就代表着大学的综合实力更强一些,此外,大学的排名方式还有校友会排名、QS世界大学以及国内大学排名、新兴经济体大学排名等等。1月28日,最新的中国内地高校百强排名公布,覆盖了从2008年1月1日到2018年10月31日的数据,进行排名的指标是ESI(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即基本科学指标,根据web of science 数据库中期刊中论文的数量以及被引次数,用以评价学术机构以及地区的学术能力,是国内外公认的排名。而位列中国内地高校ESI排名首位的大学并非清华和北大,而是中国科学院大学,即国科大,拥有前1%的学科仅17个,拥有学科数量位列全国第10 ,ESI国际排名88位,上升2位。中国内地高校的ESI排名的TOP10以及相应的国际排名如下面表格所示,以供各位进行参考。同时,小编为大家整理出由中国大学校友会整理出的中国大学排名前10强,如下图所示,通过和中国内地高校ESI排名进行比较可以发现,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的排名比较均稳定。在内地高校ESI百强名单中进步最为明显的是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简称南信大),尽管位列内地百强名单第96名,但是国际排名已经由1678名上升到1622名,国际排名上升了56名。南信大,是普通的理工类本科,被誉为中国气象人才的摇篮,其中大气科学专业位列世界一流学科建设专业。最后,通过本次ESI数据可以得出,我国大学的综合实力正处于不断上升之中,而对于学生来说,考入排名靠前的学校将会获得更加优质的资源,而名校的一流学科更是极佳的选择,所以更需要关注高校的ESI学科排名。

飞刀华

2017年新晋25所“双一流”大学之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入选拔尖计划

今天,我们来讲讲2017年新晋25所“双一流”大学之一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也是最近入围33所拔尖计划高校之一,是两所入围拔尖计划的双非大学之一,另外一所是中国科学院大学,其余都是原985/211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咋这么牛呢?今天我们就来说道说道。01 校史沿革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简称南信大),始建于1960年,前身南京大学气象学院,1978年位列全国重点大学,2004年易名为现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0年入选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建设高校,2011年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和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2017年入选首批国家“双一流”之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入选学科为大气科学)。2020年入选教育部首批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名单,如《首批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名单,天津大学东南大学呢?》。02 学科建设南信大的学科非常有特色,立足之本的大气科学,在第四轮学科评估荣获A+,全国第一,且还是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其气象学也是国家重点学科。此外,第四轮学科评估,南信大还拥有1个B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3个B-学科数学、科学技术史和环境学科与工程。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同时,地球科学、工程学、计算机科学和环境科学与生态学等4个学科排全球ESI前1%,这些学科也都是与大气科学有直接关系,进一步说明南信大以大气科学见长。其大气科学可与北大相提并论,可见其实力。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全国大气科学排名此外,南信大还拥有大气科学、信息与通信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数学和科学技术史等6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以及其知名校友中,很多都是国家或地方气象局领导,如许小峰、郑国光等等。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知名校友通过其校史沿革和学科建设也可以看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以大气科学为特色的全国重点大学。如果想报考大气科学及其相关专业的,那么南信大是个不错的选择。03 全国高考用脚投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由于地处南京,地理位置优越,加之是2017年新晋双一流大学,在全国录取分数线是贼高的,都是一本招生,且分数线远高于一本线,甚至高于不少211工程大学。江苏湖南甘肃2020年录取分数线山西安徽广东2020录取分数线广西宁夏云南福建陕西2020录取分数线河北河南江西四川2020年录取分数线黑龙江湖北浙江上海海南新疆青海2020北京天津山东贵州2020录取分数线辽宁吉林内蒙古2020年录取分数线西藏重庆2020录取分数线录取分数线比往年高了不少,想报考大气科学及其相关专业,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确实是个非常不错的选择。还有没有其他的优势,以及学风如何?目前我查阅到的资料比较有限,希望大家多多补充~欢迎大家来评论区就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来交流哦~

鬼故事

考研院校分析 — 南京林业大学

南京林业大学坐落于风景秀丽的紫金山麓、碧波荡漾的玄武湖畔,是国家林业局和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建的高等农林类院校,2017年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南京林业大学是一所以林科为特色,以资源、生态和环境类学科为优势的综合性大学,国家重点学科数量位列江苏省属高校首位。林学院南林是中国最早建立的林业高等学府,在中国林业院校中享有较高声誉,是孕育林业顶尖人才的摇篮。在这样的环境下,林学院理所当然的成为南林的王牌学院。林学院有九个专业招生。其中林木遗传育种和森林保护学是国家重点学科,专业能力很强。但是从考研的竞争情况看,竞争不激烈。去掉推免,都是招生18人,报录比很低。收分两级分化很严重,一部分是340以上的,将近占了一半。一部分是300分以下的,也将近占了一半。这两个国家重点学科是江苏地区竞争最不激烈的国家级重点专业,推荐报考。林学,国家重点学科培育点,全国排名前三,拥有博士后的流动站,教学质量没得说。林学招生人数挺多,达到81人。但是只有125人报名,实际参加考试的还没有这么多,导致报录比很低,只有1.5。考研难度也相当小。推荐报考。其他比如森林培育,水土保持与荒漠化等等,也是很好的林业专业,不是省重点学科就是国家林业局重点专业,但是由于现在很多同学对农林冠名的大学和专业不感兴趣,所以导致这些专业的考研竞争很弱,比较容易考上。没有涉及到的专业可以参考表格的数据了解,这次给大家做的数据还是比较详细的。风景园林/艺术设计学院风景园林学也是南林很强势的专业,相信大家也都了解,搜索南林关键词的时候,各种风景园林的专业知识和考研经验就跑出来了,这也侧面反映了南林风景园林的强势。这个专业具有相对较强的建筑背景,清华、同济、东大、天津大学这些985的建筑老八校排在南林前面,当然还有北林,风景园林第一,其他好像就没有比南林强的了。尤其是在江苏地区,用人单位招人除了东大,就是南林的毕业生。风景园林的学硕去年招生人数20,去掉保录的同学统招16人,报录比达到了8.3。但是对比江苏地区的985、211院校,比如东大和南农这些,难度小了很多。收分也比较合理,分数密集区间在317—340之间,只要好好复习考上的概率还是很大的。风景园林的专硕招生人数挺多,统招100多人,难度没有学硕大,报录比6.1。这120多人里有36个同学是非全,而且非全的分数普遍高于全日制,最低收分353,全日制的最高收分才353,普遍收分在325-350之间,难度不是很大,推荐报考。城乡规划和园艺专业的竞争差不多,报录比都在5:1。均分340、350左右,这个分数可以考虑平台和专业实力更强的211高校。设计类专业南林除了家居设计及工程强外,另外几个专业没有什么亮点。家具设计专业是省重点学科,虽然全国没有什么排名,但是这几年南林的这个专业毕业生就业形势很好。报录比3.6,人数竞争不是很大,但是收分的竞争不小,除了一个同学326分,其他同学收分都在360以上。所以想报考的同学,按17考研的难度,推荐分数不能低于365。其他几个设计类专业虽然不是很强,但是由于专业特性(不考数学)决定了它的考研竞争也不会小。具体数据大家参考表格。机械电子工程学院南林的机械学院专业挺多的,本来是不准备分析的,但是考虑到我们的受众里有一大部分的同学本科基础不太好又准备考机械专业,姑且给大家一个备选。机械自动化算是南林机械类专业里最好的专业了,学校把它以国家级特色专业来建设,但是好像也没出什么成绩。去年报录比1:1,报了5个招了5个。收分也不高,考研难度较简单。自动化这个专业还是个很好的专业,推荐报考。其他几个机械学硕考研情况类似,招生人数都是个位数,难度也不是很大,报录比都在1,2徘徊。本科基础差点的同学可以考虑下。专硕的招生人数要多些,机械工程统招35人,报录比2:1,收分难度也不是很高,300分以下的占了25%,一大半同学都是在330分以下的。控制工程报录比也在2左右徘徊,收分呈两极分化,350以上的同学和330以下的同学各占了一半。总体上看难度都不是很大。轻工/材料学院南林的轻工专业还是不错的,省一级重点学科,在国内也能排个前十。但是17考研就很尴尬了,才10人报名,考调剂十几个人才招满计划。而且南林265的复试线也只是国家线,还是比较好考的。过了复试线还是有很大的机会能考上的。其他三个轻工学院的专业是:制浆造纸工程、发酵工程、印刷与包装工程。这三个专业去掉推免,招生人数都是个位数。从报录比看印刷与包装工程难度要大一些,报录比达到了6:1,收分也在350左右。这些招生个位数的专业波动比较大,大家在报考的时候需谨慎。材料学院最好的学硕专业是木材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学科,全国排名TOP4。报录比2,最低收分292,平均分335左右,难度不是很大,推荐报考。材料学报录比也不高,只有2.2:1,平均收分350。木材加工装备与信息化统招只招了1个人,收分328。材料加工工程没有人报名,有想考这个专业的同学可以试试。林业工程是国家一级重点学科,这里的林业工程是专硕,统招26人,但是只有13个人报名,300分以下的同学很多,强烈推荐报考。材料工程也是专硕,报录比也很尴尬,统招33人,报名15人,同样是靠调剂才把人招满的,难度很小。推荐有兴趣的同学报考。经管学院财经管理类专业每年是报考热门,虽然南林的这些专业不怎样,但是和机械类专业类似,是大热门,所以普遍难度都在这里,不会太低。应用经济学,报录比1.5,收分大部分在360多,虽然报录比低,但是收分也不算低。金融专硕也是在1:1左右,收分普遍也在360+。农村与区域发展招生人数32人,报录比5:1,平均收分305左右,300分以下的同学很多,考研难度不是很大,推荐报考。管科也是每年报考的热门,南林的竞争还可以,去年统招5人,报录比4.3,均分360。企管统招人数也是个位数,5个人。报录比5.2,平均收分363。农林经济管理是省重点(培育)学科,统招仅3个人。报录比6.3,均分361。会计专硕是竞争最激烈的专业,招生人数71人,但是有600多人报名,报录比9.3,均分241,还是可以考虑的,因为省内的高校会计专硕收分普遍都很高,同学们在考试的时候也很难把自己考试的水平预估的那么准确。当然南林还有很多专业没有分析,比如土木类、交通类、生物环境类、马克思这些就不在这里一一分析了。大家有想了解的可以在后台或者加研研微信询问。最近比较忙,有些同学的问题回复可能不是太及时,请大家见谅!总结:南林是一所以生态环境建设和资源开发利用为特色、林产工业为重点、学科专业齐全的百年高等学府,是中国林业高等教育的发祥地,全国首批三所部属重点林业大学之一。林业工程、 生态学、木材科学与技术、林学、森林保护学、风景园林等都是国内顶级。最后和大家说一点,虽然很多同学对农、林冠名的大学很不感兴趣,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沿海地区的农林大学的科研实力很强。

请问游是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在2019年度研究生教育工作综合评价中获评A等

未来网高校频道7月22日讯(记者 杨子健 通讯员 严常坤 陈晓夏)2018届硕士研究生李方腾跟随“雪龙号”参与第36次南极科考;2019届硕士研究生王德龙、朱文会、严程等参军入伍;2019年何光鑫博士已成长为联合国世界气象组织青年专业官员……近年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研究生培养成果源源涌出,一批批南信大研究生用爱奉献祖国,书写青年担当。近日,江苏省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公布了省2019年度研究生教育工作综合评价结果,学校在综合评价中获评A等,省学位委员会向学校致信表示祝贺和感谢。据悉,今年是江苏省首次开展研究生教育工作综合评价,综合评价主要考察立德树人、导师队伍建设、质量保障机制、综合改革以及第三方质量评价等,全省36所高校中,获得A等的部属博士高校4所、省属博士高校7所、省属硕士高校4所。学校研究生教育始终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承“笃行以生为本,厚植大学精神”的育人理念,充分调动德育资源、多方开拓德育渠道、广泛构建德育平台,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立德树人,有力提升了研究生培养质量。信仰育人,树报国之才“面对突然而至的新冠肺炎疫情,在国家统一调度下,全国各地的医疗力量都在积极支援湖北,一方有难、八方支援。”3月24日,电信院研究生党支部在老师的带领下,开始了新一批入党积极分子的线上学习,电信院研究生王登天在学习会上说,越是艰难险阻越能看出中华儿女上下同心。疫情期间,在举国上下众志成城、团结一心共抗疫情之际,学校坚持“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线上思政课时时“在线”,南信大的研究生们在学习群中纷纷留言,与老师同学交流自己的学习体会,在课程学习中认识到个人命运要与国家和民族命运紧密相连。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学校做好思想指引上的顶层引领,积极构建“立体式”思政育人格局。建校60年来,南信大践行立德树人使命,不忘为国育人、为党育才的初心,不断加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尤其是将该项工作与中心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切实完善工作体制机制,实现全方位重视、全过程把控、全员保障。该校党委书记主讲研究生入学教育“思政第一课”;邀请名师大家围绕社会热点解读形势政策;大力推动“课程思政”建设,发挥导师的育人作用。开学典礼上,校领导解读校风校训;入学教育中,校长主讲“校史校情第一课”;毕业典礼上,研究生代表抒怀共勉报效祖国……“2019年12月,学校又制定了《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提升方案》,围绕人才培养规律和研究生成长特点,打造由研究生院牵头、职能部门协助、培养单位落实的‘1+N’协同育人落实保障体系,并探索更新了‘形势政策课—思政课—专业课’三课联动的育人路径。” 研究生工作部相关负责人说。此外,学校还创建“党建+”“+党建”双向融合模式,开展“研究生党员‘四位一体’意识提升”、“1+5”党员服务站、与社区党组织共建等党建育人活动,着力凝聚研究生思政教育合力。研究生思政教育深入人心,立德树人成效显现,学校涌出一批先进集体、个人。如2016级马克思主义理论班获评省先进班集体;先后获评全国优秀共青团员、省三好学生、省优秀学生干部、江苏高校“最佳党日活动”优胜奖等;5个研究生党支部获评校先进基层党组织。学风建设,树创新之才“万事开头难,竞争永远存在。在学术道路上要不畏挫折、勇敢前行,善于思考、交流提问、向别人学习、总结提炼和提高技能。”去年4月,在学校开展的2019年研究生“学术道德与学风建设”主题教育月活动启动仪式上,学校学术委员会主任王会军院士分享了自己多年科研工作中的体会,用朴素的语言向师生传递了科研工作者的科研态度和治学理念。据了解,为了深入推进研究生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南信大每学年邀请治学态度严谨、学术成就突出的专家作相关专题报告,以科学精神和榜样力量激发学生树立良好学术科研意识、恪守学术道德。同时,为了解决往年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活动形式单一、枯燥的问题,主题教育月从“活动启动仪式”“坚守学术道德签名活动”“专题学习与交流”“论文写作规范系列讲座”“学术道德知识线上测验”“主题班会”等6个维度、全过程集中开展了多样活动。共计组织了报告会和讲座15场、主题班会8场、交流研讨会22场、教育活动2场、网上测试1次。“我们将坚决抵制学术不端行为、摒弃浮躁作风,以严谨踏实的学习态度和笃信诚实的原则从事科学研究,做一个名副其实的科研工作者,营造积极向上、风清气正的学术氛围。”参与活动的研究生反响热烈。学风建设中推进全程渗透式教育,也是学校研究生培养的一大亮点。“我们一直致力在研究生培养各个环节,有计划推进科学道德、学术规范、学术伦理和职业道德教育,来涵养学术品格,营造良好学术氛围。”相关负责人介绍,这几年学校为此做了很多工作,比如,分管校领导、院士等每年为研究生新生主讲入学“学术道德第一课”,还开设“科研素养通识课程”“立德名家大讲堂”等。此外,学校重视用好考核评价“指挥棒”,坚持“零容忍”,将科学道德与学术诚信纳入研究生思想政治考核评价体系,建立科研诚信负面清单,严格落实评奖评优“一票否决制”,树立学术规范鲜明导向,以此来压实科研诚信“紧箍咒”,从根源上杜绝不端行为。通过这一系列措施、活动的落实与开展,近年来南信大研究生学术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国家级学科竞赛获奖数量逐年提高,2019年获国家级学科竞赛奖项52项,省级以上竞赛奖项109项,其中在第十四届全国研究生电子设计大赛中斩获五项一等奖,列全国第二。2019年研究生申请专利286项,发表高水平论文千余篇,其中在国际顶尖学术杂志《Nature》等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大爱暖人,树担当之才大学是传播知识的殿堂,也是价值塑造的熔炉。为引领广大研究生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学校不断在研究生文化育人、心理健康教育、社会实践及志愿服务等多方面狠下功夫。譬如,加大研究生助管助教岗位设置力度,组建“研究生支教团”赴广西都安支教;常态化推进心理健康“育心工程”,开展“心理健康月”活动;落实研究生状态统计周报制度,以精细帮扶护身心健康……“去年,学校常态化组织了研究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5支社会实践小分队、72名研究生围绕人才需求、乡村振兴、红色革命精神等主题,对接高新产业园区、开展党员科技服务,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弘扬红色革命精神。”相关负责人介绍,研究生们奔赴省内5个地区开展实践活动,参观调研24家高新技术企业、7个村镇、9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最终形成了70篇个人总结,6篇团队总结,10篇社会实践调研报告等,充分展现了南信大人昂扬向上的青春风采、奋发进取的精神风貌和勇担时代重任的责任担当。以生为本,打造多彩服务育人还体现在学校着力推进的就业质量“提升工程”。新冠肺炎疫情之下,学校制定出台《毕业生就业质量提升行动方案》、专门召开2020届毕业生就业工作专题会、制定研究生考博提升专项方案、构筑“八位一体”奖助体系、更新就业指导服务体系……特别是针对重点疫区毕业研究生等就业特殊群体开展细致工作,“他们投过几次简历、参加几次面试,我们都了然于胸。”研究生辅导员说,对于就业不顺畅的研究生同学的简历,老师会帮助反复打磨,并根据学生的需求提供一对一的精准就业指导。在秉承“笃行以生为本,厚植大学精神”的育人理念之下,南信大走出了一批批德才兼备的研究生,他们用爱回馈母校和社会,用实际行动奏响了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和人民需要的地方去的时代强音。正如学校2009级研究生、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技术部气象水文室工程师赵小平所说,“这么多年,母校育人的理念,一直始终激励我先做人、后做事,求真务实、勤恳工作 。”

撒妙

研究生招生规模扩大,哪些专业最有可能扩招?老师:这三类专业

近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明确指出今年扩大硕士研究生和专升本招生规模,很多今年考研的学生听到这个消息后,对此非常关注,尤其是今年一些考研分数在往年复试分数线附近的考生,希望自己报考的研究生专业能扩招,这样录取机会更大一些。那么今年研究生招生规模扩大,哪些专业最有可能扩招?作为老师,认为今年研究生招生规模扩大专业可能主要集中在理工、师范类、医学类专业。具体内容如下。一、师范类专业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先。随着国家对教育的重视,以及目前城镇化的加快,很多地方现在都在扩大教师招聘规模,提升教师素质,因此一些中小学校特别希望能招聘到硕士研究生毕业的学生。而在师范类专业中,有很多专业属于基础学科专业,比如数学专业、生物科学专业等,这些基础性学科专业本身就对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但是本科生毕业后就业率又不太高,因此今年适度增加这些师范类专业的研究生招生规模,对于将来促进教育水平提升以及稳定大学生就业有重要意义。二、医学类专业随着人们生活质量地提高,以及目前人口老龄化趋势,无论是当前还是今后,人们对医疗方面的需求非常大,再加上经过此次疫情的影响,各地都会进一步补充医疗卫生方面的短板和不足,可能会加大医生的招聘力度,另外医学类专业近年来招生规模变化不大,一些专业甚至出现了招生规模缩小,因此医学类专业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最有可能扩大,其中临床医学、护理学专业最有可能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今年报考医学类专业的考生,如果分数线卡在了往年分数线附近,那么不要气馁,一定要抓住机会。三、理工类专业此次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扩大的出发点之一,就是为了能够稳定大学生就业,避免一些大学生就业困难。而在当前一些专业比如机械专业、材料学等理工类专业本科毕业生,可能会就业有一些困难,很多大学生发现就业压力有些大。因此在理工类专业中偏制造业就业方向的专业最有可能会扩招,以缓解目前大学生毕业就业压力。同时在理工类专业中一些前沿技术专业。比如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等方向也可能会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而根据一些省市的研究生扩招计划,有可能会扩招5%左右,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的院校也可能会集中在一些非211和985院校,211大学和985大学研究生扩招规模可能有限,因此报考这些大学的考生,可能会有一部分考生调剂到其他大学,因此考生要多留意普通一本和二本大学的调剂招生信息。研究生招生规模扩大,哪些专业最有可能会扩大?老师:这三类专业,对此大家还有哪些看法?

数日不见

合作共赢新空间丨南信大硕士研究生走进太湖

12月22日,2020年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硕士研究生走进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分享会在太湖国际会议中心成功举行。此次活动是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校企人才高效对接的桥梁,也是一次人才兴区战略的盛会。度假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王晓岚,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通信工程系相关领导,度假区相关部门领导,部分高新企业负责人等150余人参加此次活动。1产业集聚、智能创新活动伊始,开场宣传片向大家展示了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休闲度假引领区、文旅融合示范区、绿色发展样板区”多方位、全角度的唯美视觉盛宴,赢得在场人员的一致赞许。度假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王晓岚代表度假区向此次光临考察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领导和硕士研究生以及参会的各企业领导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她表示:“这次分享会,就是要加深度假区与师生之间的了解,共同探索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互利的合作新模式,解决度假区及太湖科技产业园企业对科技型、技术型、管理型人才迫切渴求的现实问题。”太湖科技产业园管理局唐锦华局长宣介了太湖度假区及产业园当前良好的营商环境及灿烂的未来前景,重点介绍了园内高新产业载体以及未来太湖科技产业园围绕智能化系统集成产业培育的重要举措及人才引进策略。2校企合作、携手奋进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通信工程系主任周华首先介绍了学院师资力量、教学设备、教育水平以及此次赴苏考察的130位硕士研究生的整体概况,同时也表达了希望通过此次分享交流活动推动更多南信大优秀的毕业生们能够扎根于美丽的太湖畔,在湖光山色间发挥特长、在青山绿水中干事创业的殷切希望。▲学院聘请华正、世沃、卫捷负责人为“学生生涯发展导师”,并签订《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优质就业基地建设协议书》▲学生与企业互动3人才济济、人才兴园参会的部分度假区高新企业采用现场招聘、演讲、易拉宝宣传等方式把企业概况、人才需求等方面内容向来苏的南信大硕士研究生直观展示;各企业负责人纷纷对有意向的毕业生进行答疑解惑并伸出橄榄枝,现场气氛有序而活跃,并达成了颇为丰硕的人才引进意向成果。▲招聘现场本次活动为实现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优秀学子和入驻太湖的企业家完美无缝对接搭建了一个崭新而直接的交流平台,更是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及太湖科技产业园走出的实现人才兴区、人才兴园宏图战略的坚实步伐。— END —【来源: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得之者生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21年艺术类专业招生简章

高校代码:10300(国标代码)1106(江苏省代码) 1606(江苏省中外合作办学类代码)高校名称: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高校性质:省属院校 办学性质:公办一、学校简介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是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重点支持高校。学校始建于1960年,应新中国国家战略和国民经济建设需求而生,隶属中央(军委)气象局,前身为南京大学气象学院,1963年独立建校为南京气象学院,1978年列入全国重点大学,2004年更名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7年以来,先后实现了江苏省人民政府、中国气象局、教育部、国家海洋局的多方共建。现为以江苏省管理为主的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学校坐落于南京江北新区,校园占地面积约两千亩。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3万余名、硕博研究生近4000名、留学生1700余名。学校办学特色鲜明,大气科学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在教育部一级学科评估中蝉联全国第一、获评A+等级,气象学为国家重点学科,地球科学、工程学、计算机科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4个学科跻身ESI学科排名全球前1%。拥有大气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数学、科学技术史6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71个本科专业(含专业方向)分布于理、工、文、管、经、法、农、艺、教育9个学科领域,设有“大气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数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二、艺术学院介绍(一)实力雄厚的师资队伍艺术学院(原名传媒与艺术学院)成立于2008年5月。下设三系(动画、数字媒体艺术、艺术与科技)、一部(造型基础部)、两中心(艺术理论中心、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现有教职工70余名,其中教授、副教授26名,50岁以下教师百分百具有硕士或博士(博士后7人)学位。教师主要毕业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艺术学院、武汉理工大学、四川大学以及意大利、英国、韩国等国内外知名高等院校。教师队伍中有教育部高等学校动画及数字媒体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艺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动画学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省政府决策咨询专家、省级教学名师等15人次。聘请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以及凌继尧、张晓凌、宋英杰、顾平、王廷信、崔进、朱定真、汪小洋、徐子方、张兴来、佘玉奇、桑建国、朱明健、武星宽、徐晓庚、顾伟玺、何晓佑、樊波、唐强兼职教授二十余名。师资队伍成果丰硕,学缘、年龄、职称结构合理,教学科研协同发展。(二)一流水平的本科专业学院开办动画、数字媒体艺术、艺术与科技三个本科专业。动画专业获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19年);艺术与科技专业获批江苏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0年),全国排名第十(金苹果排行榜2020);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被评为5星级专业,全国排名第六(金苹果排行榜2020);中外(英国安格利亚鲁斯金)合作办学“3+1”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已经通过教育部评估,获批江苏省首批中外合作办学高水平示范性建设工程培育点。(三)研究生教育体系完整学院拥有艺术硕士专业学位授权资格,涵盖三个专业领域8个专业方向:艺术设计专业领域(环境设计、动画、数字媒体艺术三个方向)、美术专业领域(中国画、油画、雕塑三个方向)、广播电视专业领域(影视编导、播音主持两个方向)。学院依托学校科学技术史一级学科博士点,培养文化遗产与传统工艺方向博士研究生,形成了“本科、硕士、博士”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四)教学科研基地特色鲜明学院是中国科协“科普中国”合作基地,中国气象局气象科普作品创作与研发基地,中国气象局气象科普展馆设计与展品研发基地,科普展馆设计与研究基地,江苏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江苏省科普产品研发基地。江苏省实践教育中心建设点--数字创意实践教育中心。有动画拷贝室、动作捕捉实验室、三维动画实验室、苹果机房、互动媒体实验室、视听室、影视后期制作实验室、录音棚、摄影棚等硬件设备总值近1000万元。见山园--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雕塑院创作基地、吴为山教授工作室,总面积4000平方米。陈列着吴为山教授雕塑作品百余件,是学生学习创作的场所,学校重要的人文艺术教育基地。建有中英创意中心、华丰气象传媒集团南信大动漫数字艺术研创中心、江苏省气象影视中心南信大数字艺术研创中心、江苏省动漫设计师南信大测评中心、南京儒翰环境艺术研究院研发创新基地等产学研基地20余个。(五)教师科研成果突出学院紧密围绕气象科普传播与美术创作、文化遗产与传统工艺数字化保护传承、人居环境生态设计三大研究集群,开展科研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及文化传承。教师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国家艺术基金等国家及中国气象局、教育部、文化部、江苏省、湖北省等省部级科研教学项目80余项。获得省部级教学成果奖、发展研究奖、社科成果奖6项。出版国家级“十二五”规划教材、学术专著等30余部。在《文艺研究》《民族艺术》《装饰》《美术》《美术与设计》《艺术百家》重要期刊等发表论文作品300余篇幅。多篇政府决策咨询报告被省、市主要领导阅示批示。艺术与设计作品入选全国美展、全国青年美展及省部级以上专业展览近100余次。为新加坡及香港中华书局、中国气象局等设计开发宣传片多部,多部动画片、科普动画在中央电视台、中国气象频道、科普中国等媒体播出。取得国家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外观专利100余项。(六)学生竞赛展览、考研就业深受好评学院在校本科生、研究生、留学生1200余人。学生在全国性美展、“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气象科普创意大赛”、“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等国家、省部级展赛中获得特别奖、金奖、一等奖等奖励每年200多项。本科学生考研录取率达到28%,多名学生进入北京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艺术学院,以及日本早稻田大学、美国堪萨斯大学、印第安纳大学伯明顿大学、英国伦敦艺术大学、谢菲尔德大学等国内外知名大学硕士、博士学习深造。就业率达98%以上,毕业生深受中国华风气象传媒集团、阿里巴巴、网易、原力动画等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专业咨询电话:025-58699885网址:https://mediaandart.nuist.e.cn/三、专业介绍●动画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能够熟练掌握动画设计与新媒体技术专业技能,能够胜任影视动画、电视广告、互动多媒体、游戏及虚拟现实,动画周边产品设计与营销等方面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主要课程:人物造型设计、场景设计与绘景表现、原画设计、后期非编软件、商业图形动画设计开发、定格偶动画设计开发、微电影创作、情节主题短片制作、Maya软件基础、三维角色绑定与动画、三维动力学特效、三维材质与灯光渲染、三维气象主题短片创作、三维情节短片创作。毕业去向:本专业毕业生可在国家各级气象局影视中心、国家省部级电视媒体影视中心、传媒广告公司、影视特效公司、新媒体门户网站、游戏公司等行业从事项目策划、研发、设计制作等工作。●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数字媒体艺术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通过理论课程与实训课程融合教学、工作室实践训练、校企合作实习锤炼,使学生掌握计算机基本理论并熟练应用各种数字媒体制作软件,能跨界从事平面设计、网络媒体制作、游戏和动画制作、数字视频编辑以及虚拟现实等领域的创作与管理工作。主要课程:数字影视方向:影视剧作、电影美学、数字电影技术、摄影与摄像、微电影创作、影视特效、3D立体电影技术、数字非线性编辑、影视动画、影视广告制作、数字音频技术等。交互媒体方向:交互设计、手机应用设计、游戏设计基础、数字媒体产品策划、虚拟现实技术、网站交互设计、多媒体与云技术、用户体验设计、数字图形图像处理技术等。毕业去向:本专业毕业生可在各级电视台、广告传媒、网络与交互多媒体、游戏、动画制作、电子通信和摄影摄像服务业等行业从事产品研发、艺术策划、美术设计、创作研究、多媒体编辑等方面的研发、教学、技术与管理工作。●数字媒体艺术(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与人文艺术素养,具备双语技能并系统掌握数字媒体艺术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国内外影视广告、电视台、网络多媒体、动画制作等企事业单位从事技术研究、原创开发、教学及管理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项目合作方英国安格利亚鲁斯金大学起源于1858年的剑桥艺术学院,是一所艺术特色鲜明的综合性大学。该项目依托的艺术学院是当地唯一一所隶属于大学的艺术学院,已有150多年历史,其艺术学科2014年获英国政府卓越框架(REF)“世界领先”荣誉头衔。该校在2015年成为英国Stonewall Diversity Champion成员。安格利亚鲁斯金大学还因为在国际化领域的出色表现,荣获全球最佳20位“上升之星”特色大学。学制及运作模式:采用“3+1”学制。学生第一、二、三学年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就读,由中英双方以中英文双语授课并辅以专业语言训练。完成前三年学习且成绩合格者,第四学年学生转入英国安格利亚鲁斯金大学学习。第四学年在英方学习的主要专业方向为电脑游戏艺术方向,内容涉及游戏概念设计、角色设计、场景设计、数字合成与动画等。学生完成学业且符合各项相应条件的,由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颁发本科毕业证书并授予学士学位(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由英国安格利亚鲁斯金大学授予学士学位(电脑游戏艺术专业,该文凭与在英国本土获得的文凭一致)。毕业去向:本专业毕业生可在国内外电视台、影视动画、广告传媒、网络媒体、游戏、电信、工业产品设计等行业从事创作研发、艺术策划等方面的创作与管理工作。●艺术与科技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是基于艺术设计与科学技术深度融合的基本理念,系统掌握现代展示设计、计算机技术、空间环境设计理论知识和技能,熟悉装饰技术与材料工艺、展示项目策划与管理等知识,能在展示行业相关企事业单位、文化部门、博物馆部门、大中型展馆、设计团体、旅游部门、会展机构等单位从事展示艺术设计与制作、展示多媒体设计项目的实践与管理工作,以及在艺术与科技相关教育行业从事教育、研究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主要课程:空间构成、展示设计、人体工程学、设计工程制图、设计表现技法、建筑设计基础、展示设计、材料与施工工艺、现代装置技术、展示策划与管理、展示设计研究专题、光环境设计、展示策划与管理、气象科技展示。毕业去向:本专业毕业生可在文化与创意产业的相关教育、科研机构或相关企业、博物馆、展示馆、包括科技展示企业、室内空间及环境设计企业、IT公司的用户体验与产品开发部门、传媒艺术机构等行业从事科研、教学、业务、管理等工作。●环境设计专业培养目标:环境设计专业旨在培养扎实掌握环境设计基础理论与基础知识,具有一定的创新设计理念、环境生态意识和扎实的环境设计方法与技能,熟悉相关设计法规,能够从事人居环境与建筑景观艺术规划设计、室内外空间设计及相关教学管理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主要课程:包括室内设计原理、景观设计表达、设计心理学、二维及三维计算机辅助设计、材料与工艺、商业空间设计、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城市景观规划设计、景观生态学等。●美术学(师范)专业培养目标:美术学(师范)专业培养具有健全人格与高尚情操,具备扎实艺术素养,掌握美术基础理论知识与专业实践技艺,了解中小学美术教育教学规律,具有先进美术教育理念与教学方法,具有较强专业实践能力与艺术创新精神,能够从事中小学美术教学与研究的教师及教学研究人才,或能够在教育培训、文化传播、传媒出版等企事业单位从事相关工作的高素质美术专业人才。主要课程:美术教育导论、教育心理学、美术教学设计与技能训练、素描、色彩、中国美术史、西方美术史、透视与解剖学、速写、花鸟画、山水画、人物画、油画创作研究、油画技法与风格、书法基础、篆刻基础等。毕业去向:本专业毕业生的主要去向为小学、初中及高级中学美术教师,从事美术教育教学及相关研究工作,同时,可以在互联网公司、文化传媒集团、出版社等专业机构从事网页、页面美术编辑工作,还可以在美术馆、博物馆、展览馆、画廊、拍卖行等从事美术创作与管理工作。四、招生专业注:具体计划以各省(区、市)教育考试院当年公布的为准。五、学费标准普通艺术类专业的学费标准为6800元/年;设计学类数字媒体艺术(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在国内学习阶段(一、二、三学年)学费标准为26400元/年,转入英国(第四学年)学习后按照英国安格利亚鲁斯金大学当年国际生的学费标准执行。(注:以上国内收费标准如有变动,以江苏省物价部门最新批复为准。)六、报考对象1.符合2021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和考生所在省(区、市)艺术类招生考试的报名条件,具有一定的美术基础。2.身体健康状况符合《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教学[2003]3号) 相关规定,色盲色弱考生不宜报考学校艺术类专业。3.已知晓学校数字媒体艺术(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学费标准和了解国外学习阶段的生活费情况的考生。七、录取原则1.学校只认可各省(区、市)艺术专业统考成绩,考生须根据所在省(区、市)的相关规定参加该省艺术类专业统考并成绩合格。2.对文化分和艺术专业分均达到所在省(区、市)录取控制分数线的考生,学校根据各省规定调阅档案,按照各省考试院艺术类投档分由高到低择优录取,专业志愿之间无级差,最后的录取信息以该省招办公布的为准。3.当进档考生的投档成绩相同时,学校依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主管部门出台的艺术类同分排序规则(或排序分),从高到低择优录取,确定专业。若考生所在省(市、区)没有明确的艺术类同分排序政策,则按专业志愿顺序靠前的优先录取,再依次按文化总分、语文、数学、外语分数从高到低进行排序。按照以上规则排序后,如仍相同,则综合衡量考生德智体美发展情况,择优录取。4.新生入学后,学校按照教育部有关文件规定进行新生入学资格审查和身体健康状况复查,不合格者,由学校根据有关规定予以处理。八、联系方式电话:025-58731378(招生办公室)025-58699885 58695619(艺术学院)025-58731002(招生监督)地址:南京市宁六路219号 邮编:210044邮箱:zsb@nuist.e.cn(招生办公室)网址:http://zs.nuist.e.cn(本科招生网)http://mediaandart.nuist.e.cn(艺术学院网站)QQ官方咨询群:1033419791九、附则1.本简章根据教育部及江苏省教育厅相关文件制定,适用于学校2021年艺术类专业招生。如有与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相悖之处,则按上级文件精神执行;如教育部、江苏省有关政策进行调整,学校也将根据最新政策作相应的调整。2.本简章由学校本科招生领导小组授权招生办公室负责解释。学校未委托任何单位或个人承担艺术类专业招生事宜,请不要相信任何中介信息。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招生办公室2021年1月

终南

他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考研到南京大学!手握5篇论文,获国奖……

从本科到南京大学准研究生,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管理工程学院2016级物流管理专业的余凌飞大部分时间都沉浸在创新实验室里。从双创实践到科研创新,他手握5篇SCI/SSCI论文(第二作者和通讯作者),拥有第一发明人实用新型专利3项,获得省级及以上重要学科竞赛奖6项,获国家奖学金、校长奖学金、2019年江苏省三好学生、2018年校大学生年度人物……即便成绩已经十分优异,他依然在不断追求自我突破。在2019年全校新生开学典礼上发言(左二为余凌飞)颁奖台上他说:“我们来自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7年,当时的余凌飞正在读大二,报名参加了第三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国赛。“那时候刚入学一年,谈不上有什么雄心壮志,只是在导师带领下全力完成任务”。那一年,为了完成一个接一个的集训营,一个接一个的网审和现场答辩,很多时候他都是和队友一起修改参赛作品至半夜,有时甚至睡在实验室地板上,第二天一早爬起来接着做。省赛、国赛一路披荆斩棘,与帝国理工大学、南大、东大的博士生团队同台竞技。在国内级别最高、影响范围最广的“互联网+”大赛的磨砺下,余凌飞完成了一次蜕变——“立大志,做大事”,他对自己有了新的要求,不再只是为了“完成任务”。也是在那一年,“互联网+”国赛颁奖台上,当他亲手接过教育部高教司司长颁发的“互联网+”国赛银奖证书时,自豪地回复了司长的询问:“老师好,我们来自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一路披荆斩棘,一路收获硕果,余凌飞获得的省级及以上重要奖项数不胜数:第三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国赛银奖(主要完成人)第三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江苏省赛金奖(第二负责人)第二届“兰景杯”全国高校气象科技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冠军(前三负责人)第九届高等学校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国赛一等奖(第一负责人)2018“创青春”江苏省大学生创业大赛省赛银奖(第一负责人)第四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江苏省赛银奖(前三负责人)“创慧湖杯”第三届苏州独墅湖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优秀奖(第一负责人)……获奖证书(部分)第三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江苏省省赛现场实验室里,是“没有双休,没有假期”的四年经历了“互联网+”大赛的洗礼,余凌飞跟着朱晓东老师开始了管理科学领域的相关研究。在供应链与运营管理方面,他发表了5篇SSCI/SCI论文;作为主持人获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课题,并提前结题;作为唯一本科生,在2019年第二届中国可持续运营与管理学术会议的分会场作汇报,有一篇论文被录用。在可持续运营与管理学术会议分会场作汇报“2018年的夏天,我接到一项课题申报任务,于是那个暑假我经历了又一次洗礼。”为了构建适用于绿色供应链管理的运营激励体系,余凌飞开始了为期两个月的苦读生活。暑期两个月的在校生活孤独而充实——白天在实验室学习,晚上直至宿舍关门前一刻才归寝。没有双休,没有假期。最严酷的一次是因项目进度和质量不符合预期,而不得不在实验室闭关三天,闭关期间的成果也最终成为了2019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一个假期不在学校,大学期间的每一个假期他几乎都在准备比赛和科研实践中度过。而每一个洒满汗水的假期里,导师也一直都陪伴身边,给予指导和帮助。作为多次肩负学校希望征战全国的“战士”,他也曾徘徊过,低迷过,但都“不值一提”。他用拼搏诠释着南信大青年的奋斗故事。创业园里,有把想法变成产品的“魔法”学校创新创业氛围浓厚,在这样的氛围感染下,余凌飞不仅满足于想法,更希望将想法转化为现实。在创新创业的过程中,他主导完成了无人机的产品设计(如下图),目前产品已进入量产阶段。他还作为第一发明人获得实用新型专利3项。此外,依托学校创业园,在学校的支持下,他参与创立的初创企业还获批2018江苏省科技型中小企业,目前正筹备企业间合作。余凌飞设计的工业级产品实物在2019年学院新生开学典礼上发言除了科研创新,余凌飞还画得一手好画。高中时曾为美术生的他自小熟通素描水彩,对艺术设计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虽然所学专业与艺术并没有太大关系,但他全面发展的步伐丝毫没有停下,在难得的闲暇时画上几幅画,也算是一种放松了。此外,大一时他还通过自主学习考取了Auto CAD二级工程师、CSWP国际认证(SolidWorks)、微软办公软件国际认证(MOS)、阿里云Apsara Clouder云计算专项认证等。余凌飞画作毕业之际,余凌飞流露出几分不舍:“大学四年从迷茫到成熟,是南信大教会了我奋进与拼搏。”令他难以忘怀的,不仅是校园美景、琅琅书声,还有那深夜与老师们的一封封邮件往来,一句句点拨迷雾的教导话语。对母校,除了祝福,他还将肩负期望,继续前行。来源: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文字:刘卉 图片由本人提供编辑:张可然 责编:梁瑞娜 审核:方向

地下城

专业第1、4年收获200多张奖状,南京信息工程大这个90后女孩真牛

六月,是毕业季,也是收获季。图上这200多张奖状都来自于同一个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6级法政学院行政管理专业的刘若雪。四年的南信大学习时光,她拥有多种身份:首届学生校长助理团成员、学院团委副书记、南信智库记者团团长……她得到过多项荣誉:2019年度“全国优秀共青团员”、江苏省三好学生、两次获得国家奖学金……她斩获多个竞赛大奖:“挑战杯”国赛二等奖、“互联网+”国赛银奖、“创青春”国赛铜奖、节能减排竞赛国家银奖……与此同时,在学习上她始终保持专业、综测成绩第一;这些荣誉的背后,是一个关于奋斗的故事。“每一次站在岔路口,都为了成为一个更好的自己。”大学对于初访者刘若雪来说,是新鲜的、充满活力和无限的可能,凭借着兴趣,她加入了院辩论队和学生科研团队“云团队”。没有成功是不需要时间磨砺的。每一场精彩纷呈的辩论赛,都是辩论队的同学们一次又一次的思维碰撞。每一次云团队研究方案的推出,也是团队成员经过反反复复的头脑风暴打磨的。虽然两个团队她都倾力参与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随着投入时间的增加,刘若雪渐渐感到精力上难以兼顾院辩论队的训练比赛和云团队的科研开展。她在二者之间必须做出选择。经过对未来的规划认真思考后,刘若雪选择留在了云团队。既然做出选择就要全力以赴做到最好,这是刘若雪一直坚守的原则。在云团队,做事积极主动的她很快脱颖而出,成为新生队的队长。以在南信智库担任记者团团长时结识的志同道合的伙伴为基础,刘若雪不断将团队成员壮大。在她的带领下,团队充满干劲地向着第一个项目发起冲击——校“节能减排”竞赛。不过,初出茅庐的他们很快遇到了困难。团队成员都是大一新生,队员之间、团队与导师之间缺乏默契,项目推进迟缓,仅确定项目方向他们就花费了两周时间进行讨论。最终,在导师的指导下,他们决定做“关于工地扬尘污染的调研”。为了获得一手调研数据,那段时间刘若雪满脑子就是通过各种方法寻找工地,别人看到房地产广告都是绕着走,她却感到眼前一亮,因为从广告中可以获得工地信息。印象深刻的是,团队每到一个工地门口都会按照施工牌上的电话一个个拨打,寻找进入工地调研的机会。功夫不负有心人,经历了一次次的失败后,他们成功获得了二十多个工地的调研数据,甚至有些工地负责人被他们的执着精神感动,愿意接受他们的一对一访谈。最终,刘若雪的第一次“带团”尝试就让她和团队获得了全校唯一一个社科项目一等奖。获奖后的刘若雪并没有沉浸在喜悦中,她深知作为团队负责人需要不断为团队寻找新的机会,让团队获得更好的发展。经过一番商议,刘若雪带着团队从单纯只做科研的线路(即以“挑战杯”、节能减排竞赛项目为主)转型为创新创业两手抓,将创新创业纳入团队的建设章程中。也因此,刘若雪在大二与云团队一起参加了“创青春”和“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两个双创比赛。经过比赛的实战训练,团队成员之间的默契与日俱增,转型的道路并没有他们想象中的困难。第一次团队转型参加“创青春”比赛,他们选择了e家人“子女”定制养老公益服务项目,一路过关斩将的比拼后,最终团队拿下国赛铜奖的好成绩。然而,成绩的背后也有着刘若雪作为团队负责人才能体会的压力。由于两个比赛侧重点不同,对于参赛选手的素质要求差异巨大。从注重流畅自洽的学术逻辑和扎实的专业基础,到能够表现富有前景的商业策划和展现富有激情的CEO形象,这要求团队负责人积累多方面的知识素养。刘若雪全情投入到项目准备中。白天上课,晚上七点团队集合开始项目研讨打磨,一直讨论到宿舍关门。周末、寒暑假团队成员全部扑在项目中,写方案、讨论、修改,那段时间刘若雪所有的课余时间都投入到了比赛上。在大赛的磨练下,随着团队成员对于跨学科知识掌握的越来越多,团队综合实力越来越强,转型的道路也越走越顺。他们趁热打铁,抓住我校承办“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省赛的机会,向“互联网+”迈开尝试的步伐。在准备比赛的过程中,刘若雪再次面临“选择”难题。由于参赛名额限制,刘若雪他们陷入了一个“两难”的处境:是更改赛道,参加2017年新设置的红旅赛道,还是继续参加主赛道比赛。参加主赛道比赛,团队就可能将无缘省赛。然而,更改赛道谈何容易,不同的作品内容、格式上的要求,以及各方面的规则均与主赛道不一样,他们的项目要进行全面修改。同时,全新的赛道也意味没有经验可以学习。面对这样的挑战,有些同学不愿意冒险。刘若雪却不甘心就这样放弃,她觉得很多比赛都是第一次参加,只要不放弃希望,每前进一步都是提高。怀着一股不甘心、不服输的劲儿,他们选择了更改赛道。推翻之前的策划书,一遍又一遍地修改。最终,刘若雪和她的团队取得了第四届“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红旅赛道的省级二等奖和2017年全省唯一一个“乡村振兴奖”。“那些挥洒汗水的日子,我们把它叫做扎根。”经过校赛的锻炼,再从省赛脱颖而出,对于刘若雪和她的团队来说,一个全新的挑战又将开始——“互联网+”国赛。大三的夏天,刘若雪是在逸夫楼的蝉鸣声中度过的。在参加第五届“互联网+”国赛前,团队面临的是三轮残酷的训练营,每一轮主办方都会邀请获得省赛一等奖和往届获得国赛铜奖项目团队同时参加,并且还有三至四名评委老师轮番上阵“点评”参赛团队的项目,隔天还会面临一场排位赛,有各领域的专业评委老师进行打分,根据三次排位赛的成绩,最终只有三分之一的队伍入选国赛。白天刘若雪他们接受着专家们毫不留情的评点,晚上团队则抓紧时间根据评委意见修改计划书,而刘若雪作为答辩者,还要熟记更新后的答辩稿,同时根据评委的意见调整答辩表现方式。有一次集训中,一位专家犀利地指出:“你看起来就像一个学生代表,不像一位创业者,你表现得太温柔,作为一名CEO,你要增强气势。”作为项目的汇报代表,刘若雪深知自己的表现将对团队的去留产生巨大影响。压力面前,刘若雪及时调整,面对答辩前临时改变时间规则的挑战,刘若雪第一个在规定的三分钟内流畅完成汇报。他们最终顶住压力,成功拿到参加“互联网+”国赛的入场券,并在国赛中获得了银奖的好成绩。“每一次的折戟而归,都是为下一次的腾飞积淀力量。”四年的双创经历是刘若雪大学时光里最浓墨重彩的一笔。大一时,刘若雪作为第一负责人主持了一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项目。同时,她与团队在同年还参加了节能减排项目比赛。但是由于她和团队成员都是大一新生,整个团队不够成熟,缺乏参赛经验,准备也不够充分。尽管他们拿到了校赛的一等奖,然而,他们的项目没有进入国赛。经过两年的双创竞赛的磨砺,刘若雪学会了如何组织团队,学会了如何打磨作品,如何呈现出一个好的项目。她说,每一次失败都是对后面成功的铺垫。“我们团队有严格的队规。”她说,每一个人都需要为项目的雕琢、打磨努力,团队选择队友,不仅是因为能力,更因为责任,是团队凝聚出的责任感让他们走得越来越远。刘若雪说:“人总是有梦想的,我们要为了梦想去拼搏。”熬过万千荆棘,藏下星辰大海带着在母校收获的成长与荣誉刘若雪将进入华东师范大学攻读研究生开启新的逐梦之旅来源: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文字:高语秋 设计:陈云骁编辑:盖雯 责编:杨昊 审核:于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