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南京林业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录取情况公布!性价比超高!四端

南京林业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录取情况公布!性价比超高!

20考研结束后,各大院校开始公布数据。为了让小伙伴们获得最新报录比信息,海文考研将及时更新已公布报录比信息的院校。今天为大家带来的是南京林业大学2020考研报录比数据。(考研咨询:私信发送“咨询”)南京林业大学实考人数大于100的专业已经标黄色!从数据上看,整体的报录比不是很高,“仅”为3.5。但是作为农业大学,其风景园林类专业的竞争较为激烈,大家在报考时需要慎重!(考研咨询:私信发送“咨询”)学校简介南京林业大学简称“南林”,位于江苏南京,是一所由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和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建、教育部与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建的省属重点大学,是国家首批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入选国家首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建设高校、“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江苏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江苏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为江苏省十五所重点建设大学成员,是以林科为特色,以资源、生态和环境类学科为优势的多科性大学。(考研咨询:私信发送“咨询”)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生物学、生态学、机械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林业工程、风景园林学、林学、哲学、仪器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土木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交通运输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城乡规划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农林经济管理、设计学专业学位授权领域学科实力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林业工程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林业工程、生态学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林木遗传育种、林产化学加工工程、木材科学与技术、森林保护学第四轮学科评估2017年12月28日,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公布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学校3个学科进入A类,其中“林业工程”“林学”学科为A+; “风景园林学”学科为A-。进入A+档学科的数量在江苏高校中排名并列第四。 得A学科数位列全国林业高校和江苏省属高校第一。 (考研咨询:私信发送“咨询”)总结南京林业大学虽然不在985或211之列,却有2门A+类学科,这比某些985大学还要多。当然南京林业大学也凭借其林科方面的优势,也是一举入选“双一流”建设高校。林业类高校的录取分数线普遍不高,而实力都非常强劲,可以说都是性价比超高的学校。对于想要报考林业类大学或者是追求超高性价比的朋友们,可以重点关注这所学校。

罗德尼

刚刚!南京林业大学2020考研复试分数线发布!

今日,南京林业大学公布了该校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成绩基本要求,具体如下根据教育部相关文件精神及《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现将南京林业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和有关说明公布如下:(单科线参照国家A线)说明:1. 享受加分政策考生: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赴外汉语教师志愿者”等项目服务期满、考核合格的考生,3年内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初试总分加10分,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高校学生应征入伍服现役退役,达到报考条件后,3年内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考生,初试总分加10分,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参加“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项目服务期满、考核称职以上的考生,3年内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初试总分加10分,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其中报考人文社科类专业研究生的,初试总分加15分。加分项目不累计,同时满足两项以上加分条件的考生按最高项加分。2. 报考我校 “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专项计划考生,须达到国家A线基本要求。3. 以上享受加分政策以及专项计划的考生请于5月10日前将相关材料电子稿打包后发送至研招办,文件包命名规则为报考学院+姓名+加分项目。4. 具体的复试时间、要求及形式等,将依据教育部相关政策,视疫情发展统一研判和部署后进行安排,届时将通过我校研究生招生网和微信及时对外发布。请考生密切关注,安心备考,耐心等待后续通知。来源:南京林业大学 南京林业大学研招办 排版:仇诗琦

猫娘

盘点南京林业大学真正的王牌专业

江苏南京,虎踞龙蟠,名校云集。在紫金山麓,玄武湖畔,龙蟠路159号,就有这样一所大学,她兰心蕙质,秀外慧中,诚朴雄伟,令人向往,她就是素有我国林业高等学府之称的南京林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的“秀外”表现在其美丽的风景:“南林”怀抱玄武湖,背倚紫金山,环境优美,风景秀丽。春有樱花大道,夏有乔木郁郁,一年四季,风景殊异。尤其是樱花大道景观,每年春季,花团锦簇,繁花似锦,惊艳全国,成为南京的一张风景名片。南京林业大学的“慧中”表现在其深厚的底蕴:“南林”的前身系由中央大学和金陵大学两校的森林系合并组建而成,是当时全国仅有的三所高等林业院校之一。1955年,随着武汉大学、南昌大学和湖北农学院等院校的森林系加盟并入,一时名盛全国。今日的南京林业大学,已成为中央与地方共建省属重点高校,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名单。在艾瑞深中国校友会网大学研究团队公布的中国内地林学类大学排名榜中,“南林”稳居前三甲。在2019软科中国最好大学排名中,“南林”综合性排名第187位。南京林业大学的“兰心蕙质”还表现在其深厚的学科底蕴方面:2017年全国第四轮学科水平评估结果公布,“南林”的林业工程和林学两个学科双双获评A+类,位列全国第一,获得A+类学科数位列全国林业高校和江苏省属高校榜首。千万不要小瞧这一荣誉,当年有很多大名鼎鼎的“985”工程建设大学都与A+类学科失之交臂。例如重庆大学、吉林大学、东北大学、南开大学、湖南大学等7所“985”就因为没有A+类学科上榜而倍受人们的诟病。而“南林”作为典型的“双非”大学却有两个学科获此殊荣,学科势力可见一斑。南京林业大学以“黄河流碧水、赤地变青山”为目标,秉承“诚朴雄伟,树木树人”的校训,励精图治,奋发进取,现设有林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化学工程学院等22个学院,有74个本科专业。那么,在这些众多的专业之中,有哪些专业是真正的王牌专业呢?下面,我们通过一组数据来盘点汇总一下。一、从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来看。在2017年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改委三部委公布的“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中,“南林”林业工程学科入选。二、从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来看。2017年12月,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公布了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南林”有3个学科进入A类,其中“林业工程”“林学”学科获评为A+类,“风景园林学”学科获评为A-类,进入A+档学科的数量在江苏高校中排名并列第四。三、从国家重点学科和国家级特色专业方面来看。“南林”现有林业工程、生态学2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有林木遗传育种、林产化学加工工程、木材科学与技术、森林保护学等4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数量位列江苏省属高校前列。有园林、林产化工、木材科学与工程等6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四、从拥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来看。“南林”现有生物学、生态学、机械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林业工程、风景园林学、林学等8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有8个博士后流动站,40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五、从入围“中国最好学科排名”来看。2018年11月,上海软科正式发布2018“中国最好学科排名”。“南林”的林学排名全国第二,林业工程学科排名全国第三。总之,南京林业大学作为一所以林科为特色,以资源、生态和环境类学科为优势的多科性大学,拥有一批优势王牌专业。凡是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在全国第四轮评估中获评A类以上的学科,它们所属的专业一定是真正的王牌专业。因篇幅所限,本文仅推荐以下专业:一、林学:林学学科现为江苏省优势学科,是“南林”下一轮“双一流”学科的目标建设学科,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评A+类,拥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点,考研率长年保持在30%以上。二、园林:“南林”的风景园林学院是我国南方地区第一所风景园林学院,本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江苏省重点专业、江苏省品牌专业。三、木材科学与工程:本专业是国家特色专业,江苏省品牌专业,毕业生就业率多年保持在99%以上,在我国木材工业和相关行业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四、轻化工程(制浆造纸工程):本专业是江苏省品牌专业,也是“南林”投放奖学金最高的专业,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9%以上。另外,2019年,“南林”向教育部申报的“机器人工程”、“家具设计与工程”两个本科专业成功获得教育部备案和审批,前景非常看好。本文仅为一家之言,不当之处请各位方家批评指正。同时,也请朋友们在留言区内发表高见。

民之理也

南京林业大学:2020考研复试、调剂、招生计划等问题答疑!

初试成绩相关问题Q1:成绩怎么查、排名怎么看、能否确定进复试?A: 报考南京林业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的考生可通过省教育考试院网站或进入我校研究生院网站-招生工作-招生管理系统(学生端)进行查询。相关内容请查看研究生院网站“南京林业大学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成绩发布通知”,此通知内已公布2020年已录取的推免生人数。为方便广大考生,我校查询系统内显示的“专业排名”为该生初试总分按报考学院报考专业中的排名(全日制、非全日制分别排名,不含推免生),排名不包含加分及专项计划,在此提醒广大考生,学校依据“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以下简称“国家线”)划定本校“复试分数线”。不同学院、专业(领域)、研究方向的排序方式不尽相同,我校提供的排名仅供参考,切勿直接将排名作为唯一判断标准。学校将在公布复试方案时公布进入复试的考生名单和初试成绩。Q2:成绩比预想分数低,怎么办?A: 所有考生成绩经过严格评阅、反复核查。个别考生如对本人成绩仍有疑问,可在规定时间内登录我校研究生院网站-招生工作-招生管理系统(学生端)提交复核申请。相关要求请查看研究生院网站“南京林业大学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成绩发布通知”。招生计划相关问题Q1、各专业招生计划何时公布?A: 由于教育部尚未正式下达2020年招生计划,各专业今年的实际招生计划尚无法确定,目前可根据我校简章目录系统内公布的拟招生人数减去实际招收到的推免生数进行初步判断。确定的招生计划会在确定复试方案后提前公布在各学院官网。Q2、如何查询各专业报录比?A: 报录比对于考生复试无实际参考意义,不建议考生过多关注。目前因各专业招生计划尚不确定,无法统计2020年报录比,进入研究生院主页,点击“招生工作”,在“历年录取线”栏目中,可查看近年各专业报录比。Q3、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是否有调剂名额?A: 目前预计士兵计划存在个别调剂名额,具体待国家线公布后会公布在网站上。我校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一般参照当年度国家线要求。复试相关问题Q1、复试线何时公布?A: 请考生耐心等待,具体时间等教育部、省考试院通知安排,我校会及时在研究生院网站及微信上发布通知。Q2、今年复试时间、形式是什么?A: 2020年突发新冠肺炎疫情,举国联防,我校将根据教育部、省考试院文件要求,结合各学院专业特点,本着公平、公正、科学、可行性原则制定我校复试办法,请考生注意查看我校研究生院网站及研招网发布的信息。Q3、复试前需要联系导师吗?如何查询导师信息?A: 复试前联系导师不是必须的,考生可自行决定。如需提前了解导师信息,可进入研究生院主页,点击右侧系统导航中的“导师风采”栏目,查看我校各学院导师信息,提前熟悉各导师研究方向。Q4、非全日制考生,请问我进入复试的要求和该专业全日制的考生一样吗,分数是否可以降低标准?A: 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依据国家统一要求,执行相同政策和标准,各学院全日制与非全日制考生进入复试的分数线相同。调剂相关问题Q1:南京林业大学某学院某专业是否接收调剂?A: 学校调剂政策将在“国家线”公布之后,根据我校各专业招生计划、一志愿生源成绩等情况综合确定。各学院、专业的调剂信息和要求会在研究生院网站进行发布,请考生注意查看相关通知。Q2:可否调往其它高校?调剂政策是怎样的?A: 预估没有达到我校复试分数线,想调剂其他高校的考生,等待教育部研招网调剂系统开通后提交申请,等待调剂高校通知。招生咨询方式1. 信息发布渠道A: 我校研究生招生相关信息在研究生院网站和微信等官方平台发布,请考生注意查看。2. 招生咨询渠道A: 受疫情影响,在学校未正式开学前,招生咨询主要通过网络形式进行,如有问题可通过电子邮件留言,我们会尽快解答。博士公开招考延期我校将按照教育部和江苏省考试院的要求,根据防控疫情情况延迟考试等工作安排。请各位考生安心备考,耐心等待,注意查看我校研究生院网站及报考院系网页相关通知。来源:南京林业大学 南林研招办 排版:李艳详细请查看学校官网

军曹

南京林业大学公布复试分数线!竞争同样激烈!

4月29日,南京林业大学公布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基本成绩要求其中,单科线全部参照国家A区划线。在目前的研究生招生考试中,农林类的国家线一般来说看起来比较低,但是实际上参考南京林业大学公布的考研初试分数线来看,南林的王牌学院“林学院”的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达到了394分,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达到了364分,可以说是竞争十分激烈的,没有大家想的那么好考,也是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的。欢迎大家点赞、关注、分享,每天不定时更新考研那些事!(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牡蛎

南京林业大学2020考研各专业报录比汇总

考研报考录取比是衡量考研报考难度非常重要的指标,南京林业大学近日公布了2020考研各专业报录比情况汇总,下面一起来看下详细内容。南京林业大学2020考研各专业报录比汇总南京林业大学2020考研报考人数7308,推免录取人数127,统考录取人数2103,录取总人数2230。总的报录比不到4:1,当然里面肯定还有一些同学是调剂录取的。注:学位类型为Z代表全日制专硕,FZ代表非全日制专硕以上就是文都考研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南京林业大学2020考研各专业报录比汇总”相关内容,希望对有意报考南京林业大学的考研人有所帮助。#2021考研#

载见

南林大老师蒋华松:没发表一篇论文,评上了教授

蒋华松教授的生活和蒋华松副教授没有什么差别。他依然站在讲台上给本科生讲高数,板书把四块黑板填得满满当当,运算原理推上去,解题步骤紧接着出现;左手擦掉例题和讲解,右手开始写拓展的知识点。课讲得好、逻辑清晰,是他最为学生称道的。今年三月,蒋华松所在的南京林业大学出台了职称评审新政策:在对“教学专长型”老师进行职称评聘时,不再以发表论文数量作为考核内容,而是将教学业绩取代科研业绩,重点考查其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的成绩。三个月的评选结束后,蒋华松成为校内凭借“教学专长”晋升教授的第一人。实至名归的感叹和祝贺如约而至,但压力和争议也没有缺席,当原有的职称评审体系被打开新的出口,人们在希望和忧虑中寻求尽可能公正而可持续的路径。“华松上课有三宝”“解这一类题目就像盖房子,不就是把砖摞在一起吗?看着容易,做起来难,很容易把墙砌歪了。”200余人的阶梯教室里,54岁的蒋华松站在讲台上。他个子不高,微胖,一副黑色眼镜架在鼻梁上,弯着眼睛笑。窗外的金陵城迎来了它最热的季节,蝉趴在茂密的洋槐、香樟或是鹅掌楸上,拼了命地叫。暑假开始了,只有做实验、考研的学子留在校园里。时下蒋华松正在讲解的,就是考研高数的知识,PPT上展示着例题,数列从1到N,显得冗长又复杂。“看别人盖一万次房也没有用,一定要自己动手构造。”蒋华松说。他写字极快,往往语音刚落,板书就写完了;一边将写满字的黑板推到上面,一边又在空白的黑板上列出了例题;四块黑板全都写满后,又迅速擦掉主干之外的信息,填充进新的知识点。X、Y、N……蒋华松习惯将字母读音向上挑,讲起课声音抑扬顿挫,新的问题不停地抛出,讲台下的年轻学子捏着笔,给出齐整的回应。三个小时的课程,中途只休息了一次,蒋华松端起墨绿色的保温杯喝了口水。据说,学生们中流传着一句话,华松上课有三宝:案例、板书、喝水少。会计学专业的小周今年读大二,一年前,蒋华松担任她的高数课老师。早有耳闻这位蒋老师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北大数学系的高材生,小周在课程开始前满怀期待。第一堂课的铃声响起,蒋华松背着一个双肩包进了教室,POLO衫,黑裤子,“很朴素的感觉,可以说其貌不扬吧,和想象中的匹配不上。”回忆起来小周忍不住笑,“班里男生开玩笑叫他‘翻版曾志伟’。”蒋华松生活照。受访者供图在小周眼里,数学是一门“很枯燥”的学科,高中时,为了应对高考,数学变成了单纯地做题,“只要把题目做对,一切都万事大吉,过分地在意结果。”久而久之,“听着听着就想睡觉”。到了大学,数学专业的人在她眼里“好像非人类,一直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无法自拔”。没想到蒋华松的高数课让她喜欢起这门很枯燥的学科。“蒋老师很重视逆向思维的培养,而不只是机械化的做题目,他会引导你思考,去享受数学的魅力所在。那种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开辟出新天地的感觉,让人特别有成就感。”她觉得,高中时的数学课就像是老师把烧好的饭菜源源不断送到嘴边,而到了大学,遇到蒋华松,才真的学会自己寻找食材,并且烧出让人满意的菜。她回忆,蒋华松在课堂上从来不会突击点名让学生回答问题,也很少离开讲台到教室里巡视,“他根本没有必要做这些,因为他的人格魅力足够吸引学生去听课,而不是去看手机。”从第三堂课起,自称“学渣”的小周开始在高数课上“抢位置”,早早地到教室抢占第一排。“和他们在一起很好”任教近30年,蒋华松经常想起自己的大学时代。1982年,他考入北大数学系。动荡结束后的中国,正迎来科学的春天,年轻学子就像干瘪的海绵进入大海,渴望而迅猛地吸收新知。那时候,大学就像一个“独立的王国”,学生们可以几个月不出校门,除了学习还是学习。数学之外,蒋华松还看了大量历史、地理书刊。德国总统在校园里和学生擦肩而过都没什么稀奇的,院士们骑着破自行车就来上班太常见了。老师们好像也“完全不考虑生活”,几乎全部时间都待在校园里,答疑,甚至时不时到学生宿舍里走访。1986年,蒋华松大学毕业。在当时,全系只有一百多个毕业生,“几乎想去哪工作就能去哪”,他想留在北京,但父母坚持让他回到故乡江苏。蒋华松拿着南京地图,挑离火车站最近的高校,南京林业大学,就是它了。“当时脑子里想着,我就是过渡一下,过几年就走了。”带着随时准备离开的想法留了下来。那时候,应届生不能立刻走上讲台,整整5年时间,蒋华松跟在南林大老教师后面学习如何当好老师、如何讲好课,“听不同老师的课,看他们改过的作业,做一些教辅工作。”直到1991年,蒋华松正式站上讲台。南京林业大学,蒋华松在这里工作了三十余年。新京报记者王双兴摄变化发生在成为教师的第八年。从1999年起,发展高等教育成为共识,中国高等教育开始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过渡,到2005年,高校招生人数达到530万。不过,招生人数多了,精英化时期的教学质量在一定程度上也打了折扣。老师无法顾及每个学生的学习效果,批改作业的压力因为数量增加而增加,师生交流、互动机会减少……到如今,南林大一年招收新生能达到6000人,和蒋华松刚刚任教时相比,翻了几十倍。不过,他依然坚持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教育方式。以前,老师们有足够的时间批改每一份学生作业;后来,学生数量增加,学校对老师批改作业量的要求降低到50%。但蒋华松至今依然坚持批改完所有作业,作为基础课老师,他的学生数量常常达到上百人。以前,数学系规定每周不得超过21节课,给学生留出足够的自主学习时间;后来,学生的课业任务越来越重,独立思考变得越来越奢侈。蒋华松便不停地在课堂上重复:数学不只是做题,更重要的是思考,“张益唐不就是在散步时想到了数学问题的解决办法?”以前,老师们有足够的精力关注到每一个学生;后来,大家聚在一起探讨数学问题的氛围消失了,师生互动和面对面答疑的机会都越来越少。于是,蒋华松给每一门课程建立QQ群,创造线上的讨论空间。曾经打算“过几年就走”的蒋华松在这所离火车站最近的高校待了三十余年,“和学生接触多了,慢慢觉得和他们在一起很好,把他们教会也很好,特别是当他们不喜欢数学的时候,能让他们喜欢数学,我也觉得特别好。”12年一直是“副教授”今年刚刚毕业的赵成杰是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以前总觉得数学“没什么用,考试过关就可以丢掉了”,但最近在看研究生导师推荐的专业书籍和文献时发现,许多知识建立在数学知识点的基础上,他有些后悔曾经的课堂上没有足够认真。不过,让他觉得庆幸的是,从蒋华松那里习得的思维方式没有在毕业后“还给”老师,那些分析问题的逻辑让他至今受用。也有很多学生因为蒋华松喜欢上数学。在过去的时间里,有化学院学生跨专业考统计学的研究生,也有人从经管专业考去数学系,他们中的大多数甚至在蒋华松的记忆力没留下什么印象,但因为蒋华松,潜移默化中爱上数学,进而转向了另一条成长赛道。不过,虽然在师生中有极高的口碑,但在职称评审中,蒋华松始终难以“更上一层楼”,在毕业后的33年时间里,有12年他的职称始终停留在“副教授”。蒋华松的高数课堂。新京报记者王双兴摄南林大人事处处长闵永军介绍,在过去,科研是高校教师职称评审的重要指标,发表论文是主要的考核内容。人事处副处长韩建刚说,当下各种各样的高校排名也大多以科研为主,久而久之,在这样的指挥棒下,重科研、轻教学现象变得并不罕见,诸如“讲课是良心活儿”、“教得好不如写得好”、“科研是自留地,教学是公家田”等说法也在高校里流传。在这样的评审体系下,和蒋华松一样的基础课老师不占优势。蒋华松说,基础课老师们面临的第一个问题是需要承担较多的教学任务,这占据了一位老师的大部分时间和精力,很少再有余暇钻研科研。另外,科研需要环境和氛围,专业课老师进入高校后便有机会跟随团队一起从事科学研究,但公共课、基础课老师任教后,往往脱离了科研环境,“科研这件事只要一放下,再把它拿起来,确实很麻烦。”而且,诸如高数一类的基础学科,本身已经有了足够成熟的体系,推翻这些理论的可能性很小,取得科研上的突破本身也很难。所以,科研成果丰富的专业课老师可以在三十岁出头评上教授,而偏重教学的基础课教师很可能直到退休依然停留在副教授职称上。蒋华松对此倒不怎么在意,反而是旁人时不时替他鸣不平。人事处的领导不止一次听在职老师或是督导组的退休老教师感慨,“蒋华松早该评教授了。”南林大人事处副处长韩建刚统计,过去几年里,评高级职称时,专业性老师每年都有5到10位评上教授,而基础课老师,可能三四年时间里只评上一两位。“开辟一条职称评审的新通道”今年3月,南京林业大学发布了《南京林业大学教学专长型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资格条件(试行)》,经过三个月的评选,蒋华松成为校内凭借“教学专长”晋升教授的第一人。南林大人事处处长闵永军说,学校从2018年底便开始筹划推行这项新政策,希望为“教学专长型”老师提供一条不唯科研论的职称评审新通道。但具体什么是“教得好”?标准是什么?由谁制定?如何评估?怎样才能更加客观公正?因为在国内高校里没有成熟的经验可以参考,闵永军甚至研究过中小学教师的职称评审机制。最终,学校将这次“教学专长型”老师的评选划定在基础课老师范围内,涉及高等数学、计算机、大学英语、机械制图等40多门具体课程。南京林业大学。受访者供图在最终制定的方案里,流程包括自主申报、筛选、师生评价、专家评价等部分。整个过程不看科研论文,只看教学质量。教学质量的评估由三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同行评价,学校教师和督导组成员到候选人的课堂上听课、打分;第二部分是学生评价,对过去五年的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第三部分是专家评价,学校请来校外的省级、国家级教学名师组成评审团,随机抽取每位候选人的三段长达45分钟的课堂视频,评审团从教学理念、教学手段先进性、师生课堂互动等方面,对候选人的教学质量进行打分。最终,多重评估的结果指向了蒋华松。南林大职称评审的新政策迅速在业内受到关注,“不需要一篇论文就能评上教授”的说法也被放到媒体的标题上。网友们为政策的创新点赞,认为分类评估、人尽其才,能促进提高高校教师的教学质量,改变“重科研、轻教学”的现状,回归教学本位。但质疑声也随之而至。教而不研不深,脱离了科研的教学是否有质量?科研成果可以由论文体现,但教学成果该如何量化?“教得好”的标准是什么,是否会过于主观,最终沦为人情?教授的绩效考核离不开科研,那么靠教学评上的教授该如何考核?南林大人事处副处长韩建刚说,本次职称评审新政策中,老师通过教学专长评上教授之后,有单独的考核体系,主要以教学为主。南京市委党校社会学教研部副主任李菁怡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固定的规格和参数是不能彰显一个人的真正价值的,单纯的学历、资历、论文不足以反映一个人的能力水平。而南林大的政策创新有利于破除过去“重科研、轻教学”的痼疾,纠正“唯学历、唯资历、唯论文”的三唯倾向,让那些潜心教学、专攻教学的老师们职称晋升不再那么困难,最大程度地激发教师队伍的积极性,促进教学科研同频共振。“我们期待更多学校能根据自己学校的实际,在职称评审中探索出更多公平合理的改革举措。”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王天定说。不过,“也要注意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从片面强调科研到无视科研的价值”,他认为,在改变单纯以论文数量论英雄的评价体系过程中,也不能忽略学术研究的重要性。“因此,在积极推动这项工作的同时,认真听取各方意见,形成客观公正的评价标准,才是改革的正途。”官方语境下,学校希望通过这一次的职称评审改革,提高基础课老师的归属感和幸福感。从另一方面来讲,评上高级职称,也意味着更优厚的薪资、更荣耀的地位、更广阔的平台。不过,无论是“虚的”感受,还是“实的”便利,蒋华松好像都不怎么在意,他更关心的是上节课的一元函数极限运算,学生掌握了没。新京报记者 王双兴 编辑 胡杰 校对 范锦春

大间谍

南京林业大学没有一篇论文的教授,网友:区分教授标准,别害人!

中外名校教授的不同中国最不缺的就是教授,不论名牌高校还是高职院校,不论水平如何,只要各种的灌水论文就可以被评为教授,甚至还有一些完全不做科研,没有任何科研著作的教授存在,最近南京林业大学把一位专职授课的教师评为教授,这名教授没有一篇科研学术论文,引发媒体的赞扬,认为这是让广大高校教师回归教学的本质!然而对比海外高校,中国国内高校的教授评选的太容易,似乎国内高校把教授名衔弄成每一位高校教师必须获得的职称一样,年龄大了,讲课多了,不论科研成绩多么的差,都会被评为教授,因此中国高校的很多教授,如果前往海外求职,估计很多人连讲师的资格都没有。同样的道理,南京林业大学评选出来的教授,也很难进入清华大学当教授,毕竟高校有自己的标准,清华大学不存在逛讲课就能评为教授的机会,因为在科教名校中,即便是院士也要授课!想要评为教授,不仅需要有科研的实力,还需要有授课的经验!武汉大学6名院士坚守讲台科教高校和普通高校的区别大学分为两种,一种为科教型高校,一种为教学型高校,在美国科教型高校是最顶尖的20%,如果能进入这些20%的高校当教授非常的难,很多人一辈子都是助理教授,连副教授都无法达到,因为科教型的高校不存在靠讲课就可以获得教授荣誉的岗位。因为顶尖高校的教授如果没有科研实力,他就不会有新的知识的及时的传授给自己的学生,只能照本宣科地讲授老掉牙的知识,而高校最大的传授是思维和创造力,翻课本自学的能力对于优秀的大学生来说是最基本的素质。光讲课的教授不能带给学生新的知识和创新思维,因此中国很多高校的学生,平时上课可以逃课睡觉,到考试的时候,翻阅课本,照样可以考高分!然而在海外名校,北京大学研究院院长前往芝加哥大学学习,教授们都有自己的授课内容,如果不认真听讲一课,很可能就会跟不上,大家可以查阅北京大学研究院秦春华教授的文章《为什么美国顶尖大学的学生很少偷懒?》。大学授课本应是老师们必备的素养,武汉大学有一门课程由平均年龄70多岁的6名院士共同授课,因此授课不应该成为一种奖励,而更多的是高校教授们必备的素质!网友:区分教授,别害人因为南京林业大学没有一篇论文的教授饱受媒体的赞扬,然而网络中却有很多在读研究生们有不同的看法,高校可以随意评选各种教授,但是以后一定要区分教授,不要让这些教授招研究生,因为没有科研水平的教授,自己都不知道如何做科研,如何指导研究生去做科研?随着国家提升高校毕业生的毕业水准,每年延期的研究生并不是学生不优秀,只是国内很多的教授科研水平太差,自己都发表不了论文,如何让研究生发表论文,这样的教授团应该被区分出来,不能让他们来害人!

合于天伦

预估帖:2020年南京林业大学会计专硕(MPAcc)考研分数与报录比

南京林业大学是一所以林科为特色,以资源、生态和环境类学科为优势的多科性大学, 于2017年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学校前身为中央大学(创建于1902年)森林系和金陵大学(创建于1910年)森林系,1952年合并组建的南京林学院,是当时全国仅有的三所高等林业院校之一。1955年华中农学院林学系(武汉大学、南昌大学和湖北农学院森林系合并组成)并入,1972年更名为南京林产工业学院,1983年恢复南京林学院名称,1985年更名为南京林业大学。学校学科门类齐全,办学特色鲜明,学术实力雄厚。现有8个博士后流动站、8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5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和28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或领域。现有工程学、植物学与动物学2个ESI全球前1%学科,林业工程1个国家一流学科,林业工程、生态学2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两个“A+”(林业工程、林学)、一个“A-”(风景园林学)。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前身可追溯到1956年3月成立的林业经济教研组,1985年10月成立经济管理系,1987年经林业部批准建立经济管理学院。学院现有农林经济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和应用经济学三个一级学科学位授予权和企业管理二级学科学位授予权,拥有工商管理硕士(MBA)、会计硕士(MPAcc)、金融硕士(MF)、农业硕士四个专业学位授予权,学院农林经济管理学科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及农林经济管理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农林经济管理学科为国家林业局重点学科和江苏省重点学科。一、南京林业大学会计专硕(MPAcc)考研招生目录及人数1、所属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2、招生专业:125300会计(专业学位MPAcc)3、研究方向(全日制和非全同时招生):不区分研究方向。4、考试科目:①199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 (满分200分)②204英语二5、招生人数:2020年招生计划:未公布。6、学费:学制3年。全日制1.5万元/年;非全日制2万元/年二、南京林业大学会计专硕(MPAcc)复试分数线及报录比(近三年)2019年:英语:42,专业课:84,总分216分。全日制:报考人数392,统招录取人数32人,推免0人非全日制:报考人数108,统招录取人数46人2018年:英语:42,专业课:84,总分189分。全日制:报考人数223,统招录取人数39人,推免1人非全日制:报考人数28,统招录取人数40人2017年:英语:42,专业课:84,总分232分。总报考人数649,全日制统招录取42人,非全日制录取28人,推免1人育明考研点评:南京林业大学近几年报考人数反而还不如往年多,尤其是2018年在经济类院校报考井喷的时候,这所学校反而受了冷落。我预估2020年报考人数应该比2019年更多一点,但是报考的同学需注意的是:统招人数比玩往年是逐渐减少的,更多的倾斜向非全日制了。分数也是飘忽不定,有点难以预估。三、南京林业大学会计专硕(MPAcc)考研参考书目《全国会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阶段专业课指导性大纲(2016)》,全国会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全国管理类专业学位联考综合能力考试指南》,全国专业学位联考辅导用书编写组编。《 管理类专业学位联考综合能力考试试题归类解析及知识点清单逻辑分册》, 李雪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管理类专业学位联考综合能力考试试题归类解析及知识点清单数学分册》,全国管理类专业学位联考辅导用书编写组,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管理类专业学位联考综合能力考试试题归类解析及知识点清单写作分册》,全国管理类专业学位联考辅导用书编写组,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复试参考书目(官方指定):见图片备注:专硕的初试都是没有指定参考书目的,大家可以参考一下以上书目。另外大家也可以看一下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那一套数学、逻辑和写作分册。四、会计专硕复试方案(内容与要求)及总成绩计算方式复试由笔试、面试考核等部分组成。(一)笔试笔试科目参见我校《2019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笔试成绩满分为100分。(二)面试面试主要考察学生的专业素质能力和综合素质能力,面试满分为100。(三)入学总成绩确定1、复试笔试科目考试成绩及面试成绩满分均为100分。2、入学总成绩(初试满分为300分):入学考试总成绩=(初试总成绩/3)×0.8+复试专业课笔试成绩×0.1+面试成绩×0.1。3、入学总成绩(初试满分为500分):入学考试总成绩=(初试总成绩/5)*0.7+复试笔试成绩*0.15+复试面试成绩*0.15。调剂考生在同等条件下,参考大学英语四级、六级成绩、大学期间发表论文、大学期间所获得的奖项等情况(需提供相应的证明文件),择优录取。

伯夷叔齐

「新闻传播考研经验」南林大395学硕高分!专业课130+独家攻略!

新传新传,薪火相传。当新一批追梦者踏上研途时,上一届学长学姐的高分上岸经验和血泪教训会是必不可少的助力。随着20级同学的拟录取结果陆续出炉,木铎新传一年一度的【状元锦囊】栏目也重新开张啦。我们会邀请到今年各院校高分上岸的学长学姐,为21级准师弟师妹们送上新鲜、详细、热乎的经验贴。今天的分享者是以395分考取南京林业大学新闻传播学学硕的肉肉学姐。她认为万事无捷径,不论是新传还是其他什么专业,都绕不开“日积跬步,日拱一卒”这八个字。小铎提示:肉肉学姐的专业课分数达到了259,这离不开她对实务题反复练习和定期参与模拟考试的坚持。另外,她还为大家推荐了超实用的论文高中低框架法和热点知识细胞分裂法,教大家如何把大咖论文为己所用,快来看看吧。作者 | 肉肉学姐成绩 | 2020南京林业大学学硕初试第三,395分日积跬步,日拱一卒!——2020南京林业大学学硕考研经验初试分数395,专业课259,总排名3。我本科就读江苏师范大学的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大二期间在做关于乡村纪录电影的大创项目时,偶然接触到新传理论知识,从那时起,我开始沉迷于阅读图书馆每月更新的《现代传播》期刊杂志,发现自己对新传的兴趣其实远远大于广电。后来我还学习了乡村传播和环境传播,自此,我和新传算是结下了不解之缘。另外,我想要换一个环境继续读书,所以最终选择了南京林业大学新传学硕的传播社会学方向。我的新传考研经验总结来说,无外乎八个字:日积跬步,日拱一卒。英语打好单词地基,建立自己的做题技巧我的英语底子不好,英语一只有60分。在XDF学习期间没能消化好老师讲解的做题技巧,后期自己刷题的时候又没能形成自己的做题方法,做题速度也没练出来,非常建议大家多刷几遍真题,用好做题技巧,形成适合自己的做题方法,后期还要多模拟练速度。首先,打好单词“地基”。在背单词的时候,建议形成串联思维,例如在背相同词根的单词时运用“前缀-词根-后缀”的方法;或者运用词性方法,如“动词—形容词—副词(—反义词—近义词)”,背1个单词就能同时记住5-6个单词。在刷前几遍考研英语真题时,可以用铅笔画出陌生性单词和模糊性单词,等刷完卷子后按照上述方法把单词整理在单词本上反复背(很多重点单词会在几年里重复考察)。其次,合理安排做题顺序和时间分配。因为考研英语题量较多,我个人基本上做到第二篇阅读理解大脑就非常累了。所以,我建议合理安排做题顺序,让大脑在不同题型间转换,保持思维活跃。我的做题顺序是大小作文(35mins)→AB阅读理解(30mins)→翻译(15mins)→CD阅读理解(30mins)→新题型(15mins)→完形填空(15mins) 【因人而异哦~】政治得选择题者得天下政治79分,跟了新东方+小白政治+徐涛+肖秀荣。7-8月我加入了封闭营,建议在刷题时一定要总结题干关键词的搭配,如“根本xx”大概率选含有“人民”的选项。同时,反复回看错题,加深知识点的印象。9-10月我开始二刷肖秀荣1000题巩固记忆,同时利用小白政治小程序刷市面上其他机构的题。11-12月利用早上洗漱时间和睡前时间听徐涛的喜马拉雅(给自己洗脑!!)。每天抽出固定的时间背肖四肖八(我一般选择在8-9点背,因为政治在早上考),然后刷英语刷累了就翻翻徐涛的时政小黄书~专业课131+125信木铎,得永生专业课是最最最重要的环节,毕竟300的分值~我的专业课备考完全跟着木铎的计划安排走,最终新闻传播实务131分、新闻基础知识125分,能拿到这样的成绩确实远远出乎了自己的预料。在木铎的实务练习过程中最让我感到棘手的就是评论,第一次评论练习得了一半分都不到,自己的备考信心一度备受打击,从学姐的修改评语中也感受到了无奈,但是总要硬着头皮刚下去啊!!!后期慢慢练习,逐渐看到了成绩的起色,好在第8次评论练习满分40得了35分,当时已经非常满足了。新传实务刚好考了评论,在考场上应对的比较从容~(感谢木铎的实务磨炼TvT)在理论知识的学习中,首先,我推荐分多多学姐的论文高中低框架法和热点知识细胞分裂法,绝赞!高中低框架法从词、句、段三个层次学习核心论文的写作思路与输出表达。同时,根据核心词和热点词预设考题,在学着改写过程中,我逐渐能把专业理论表达化为己有,而且我觉得这种学习办法到研究生阶段依然很适用!!其次,在备考期间一定要做好专题整理,简答题和论述题的回答一定要有层次和逻辑(可以从宏观-中观-微观角度拟定对仗工整的小标题),切不可“大锅饭”式答题。因为新闻传播涉及的社会热点比较多,经典理论在当下新媒体环境中发生了或多或少的演变,因此在背完基础理论的基础上,我建议用几个活页本对热点内容进行专题整理(活页本万岁!!)。1. 整理社会热点、国际事件、调查报告(如艾瑞研究院的调查报告、CNNIC的互联网络发展研究报告、企鹅智库等),以及先进的科技发展实例,可以用来做答题的论据;2. 收集学术大佬在相关领域的讲话/名言,运用在答题论点的句首或句尾。最后考前模拟很重要不论是初试还是面试,跟着木铎进行考前模拟真的很重要很重要很重要!!!Ps:备考期间可以从某宝买点答题纸,暑期过后开始在答题纸上练题,一是熟悉题号位置,二是练习答题布局,进而把握答题速度。考研是一场长跑,以上的个人经验都不是一蹴而就。日积跬步,日拱一卒,坚持到底,才能迎来胜利!编辑︱肉肉学姐策划 | 海辰学姐主编︱海辰学姐总编︱元元学姐【木铎考研】新闻传播学考研大本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