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我们总能听到这样的说法:国内读个好大学太难了,出国可能希望更大一些。但是实际上在国外要读个好大学也并不容易。据教育部数据统计,2017 年中国出国留学人数首次突破 60 万大关,达 60.84 万人。2018 年,中国出国留学人员总数升至 66.21 万人,其中自费留学人数占比达到 90%。2019 年以及未来,这一数字可能会继续增长。随着出国留学竞争人数的增加,在录取名额一定的情况下,名校的录取门槛自然也会水涨船高。名校 offer 的标配除了高 GPA、高语言成绩、大牛实习之外,还有科研经历也会被考量其中。无论是申请 Ph.D. 还是 Master,拥有一段科研经历无疑都会给你的申请增色不少。尤其在申请中,大家都在拼 GPA、拼语言成绩的时候,如果能拥有一段亮眼的科研经历,一定能成为打败竞争对手的有利法宝。“我仔细研究了一下去年我们学校出国留学的情况,发现拿到牛校全奖的学长学姐或多或少在科研背景上都很有竞争力,有的甚至还发过 SCI。同时他们还保持着较高的 GPA,但托福和 GRE 的成绩并不一定是出类拔萃的。”西安某高校的于敏同学这样说道。在名校激烈的角逐中,越来越多的同学看到了科研的重要性,纷纷把关注的焦点转移到科研背景的提升。但是在国内,本科生做科研也面临着一些迷茫和尴尬。本科生做科研的尴尬与迷茫一 参与科研机会少,学校提供的支持有限在美国,几乎每一所一流研究型大学都拥有一个本科生研究项目,在部分学校,如麻省理工学院,参与这种项目的学生超过 90%。而在国内,本科就参与过科研项目的同学非常少。去年的时候,大学声联合腾讯教育,发布了一项调查:《大学生参与科研,是不是名校生专属的奢侈品?| 大学声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国内高校,985/211 的同学本科阶段参与过科研的比例大概在 68% 左右,而普通高校本科生参与科研的比例明显偏低,参与过科研项目的仅占 36.8%,大部同学在本科期间没有参与过科研项目。在某双非二本读生物学的孙磊这样说:“我们参与科研的机会少之又少,别说系统化的科研经历,就连一些基础的学术讲座、座谈会之类的活动也屈指可数。询问了很多本校的导师,想看看是否能加入他们的课题组,可是有很多导师都表示不收本科生”。而在武大的于敏却是非常幸运。她说:“我们学院有学术导师制,从大一开始,学校就为我们配备了学术导师,去年我加入了我导师的研究团队,跟着他一起外出调研,这种经历很好地让我将课堂上所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了。”不同的学校氛围不同,可能提供的资源也有差距。很多人寄希望于在迈入科研的门槛后,能有人为自己指路,但是“师傅领进门”这一希冀有时候也会落空。二 没人带,进实验室之后自由生长周浩在大二的时候申请进入了学校一位教授的课题组,进去之后大半年下来主要工作就是打杂,刷刷瓶子,养一养小白鼠之类的。课题组里研究生和博士的学长学姐都很忙,大家也没时间带本科生,所以很多事情全靠他自己摸索,知识储备不足,英文能力有限,再加上科研思维欠缺,进入课题组之后他简直两眼一抹黑,感觉水了一个学期也没什么实质性的收获。(图片来自网络)而导师们也有他们的顾虑和迷茫。大多数本科生进入课题组时还不确定自己未来的路要怎么走,所以很多导师也比较困惑,如何明确一个培养方向,如果按照研究生的标准去培养他,如果他本身不适合这条路,引导方向偏了怎么办?而且本科生的知识储备不足,需要一步步的指引,甚至有可能需要弥补基础知识,所以很多导师对于本科生加入课题组这件事儿持保守态度。所以本科生做科研还面临着一种尴尬就是:不知道方向在哪里,仿佛刘姥姥进大观园,不知道如何是好。三 出成绩难,更别提 SCI今年我们总能在各大媒体平台看到越来越多的本科生涉足科研,并且在各自的领域获得了亮眼的成绩:南科大化学系大三学生胡启锟,他本科期间在世界权威期刊发表 6 篇高水平论文,剑桥大学、普林斯顿大学等世界顶尖名校纷纷邀请他去读博。南京理工大学化工学院 2015 级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本科生于梦诗,在本科四年连发 7 篇 SCI,被保研北大。这些优秀的本科生还有很多,网上随便一搜就能搜到很多本科生取得亮眼科研成绩的案例。他们在获得科研成果的同时也赢得了名校的敲门砖。但我们都知道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成为 SCI 大神, 在科研这条路上出成果确实很难,很多人与小白鼠朝夕相处、相亲相爱,最终可能也会面临论文难产、成果遥遥无期的情况。那么,既然面临这么多问题,本科生还有必要做科研吗?本科生做科研的好处有哪些?目前很多高校都在创造条件鼓励本科生做科研,从学校的人才培养角度来看,本科期间参与科研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还可以增强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提升毕业论文质量等等。而对于学生来说,在本科期间接触科研也有许多好处,总的来说可以归结为以下三点:有很多同学进入大学之后会陷入迷茫,不知道之后自己是选择就业还是考研、出国等等。早点参与科研项目能帮你确定你适不适合科研这条路,帮你尽早明确目标和方向。如果适合走科研的路,就可以早日培养科研素养,日后读研期间也能迅速适应实验室的生活。本科直博康奈尔的陈同学这样分享自己的个人经历:“我大二进实验室时,还不确定未来自己是要继续读研还是工作,后来在实验室待了 2 年,我每天都过得特别充实,慢慢地我也愈发坚定了自己升学的想法。后来直博之后,班里有同学表示后悔选择了这条路,每天捆绑在实验室,过得特别痛苦。我反而觉得自己特别幸运,因为我本科期间的科研经历,读博前我早有准备,所以根本不存在纠结和迷茫。”只有经历了才能真正明确自己的心之所向,不浪费时间和精力在自己不喜欢的事情上。而对于出国留学的同学来说,除商科和艺术类的一些专业之外,其他很多专业都比较重视科研经历,尤其是理工科,科研的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目前名校的竞争不仅仅局限于 GPA、语言成绩、实习经历,科研经历也成为了很重要的参考指标。“大家都在争相参加科研项目,功利一点来说,参加一段科研,还有可能获得教授的推荐信,谁不想获得一封牛推呀。”刚参加完海外暑研的小凤这样说。在暑研期间,她成功拿到了教授的推荐信,连申请都变得非常有底气了。对于保研/考研的同学来说,科研经历也是非常大的加分项。如果能在科研中获得好成绩或者是拿到奖项,能有很大几率获得保研名额。下面这张图是浙大对于本科生参加科研竞赛在保研中的加分规定。我们可以看到,对于这种在科研上有潜力的同学,学校的支持力度还是挺大的。(浙江大学本科生学科竞赛项目认定和推荐免试研究生等政策实施细则(试行))因此,即便本科生参与科研面临这么多困难,但是大家还是愿意努力尝试,争取相应的参与科研的机会。那么本科生参与科研有哪些途径呢,应该如何获取科研机会呢?本科生参与科研的途径以我们的种子科研 offer 为例,在我们收到的科研 offer 中,海外科研占 4 成以上,其次是国内科研机构、国内本校科研和国内公司 R&D等。(棕榈种子学员科研offer分布)其实总的来说,本科生可以参与的科研项目也有不少。国内途径有参加课程设计、科创竞赛、参加创新创业计划,或者是主动联系任课老师,参与实验室的研究课题等等。国外途径有官方暑研,海外科研等。大体上可以把本科生能够参与的科研项目分为以下几类:以上这些项目要如何申请,具体的参与途径有哪些呢?请参考以下参与途径:学校老师推荐:主动联系任课老师,申请加入他的项目组或实验室。或者是联系老师表达自己想要参与科研的意向,请求推荐项目组或实验室。申请官方的暑期科研项目:关注官方暑研项目的申请时间线,申请材料准备事项,及时准备申请。这些项目一般会比较看重学生的本科学校、GPA 以及之前的科研经历。申请时还需要准备 PS、推荐信,有的甚至需要语言成绩。比如 UGVR 的项目就建议学生的托福成绩最好能上 90 分。自由海套: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研究方向的教授,准备套磁信,进行套磁。需要注意的是,自由海套的回复率极低,发 20 多封邮件没有回复或者没有积极回复是很正常的,所以如果背景一般的同学我们不太建议走这种途径。学长学姐推荐:如果你有学长学姐在实验室或者是项目组的话,他们的推荐对于你来说不失为一个省时省力的途径。所以平时跟学长学姐加强联系,及时了解相关信息,也能做到提早准备。付费科研:如果自己实在找不到相关资源,资金又比较宽裕的话,可以选择这一类途径。如今市面上做付费科研的机构有很多,这种就需要你擦亮眼睛好好筛选了。免费内推:这种机会一般比较难得,一些做留学辅导的机构会为自己的学员开发一些背景提升项目,对接一些内推资源给到学生。这种内推资源有的机构额外收费,有的机构直接免费。通过这种途径获取科研机会一般会有这样几个好处:但是由于开发资源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所以做免费内推的机构比较少,所以大家在选择留学机构时可以问下服务是否包含免费内推资源。以上是本科生参与科研的途径以及可以参与的项目,但是在实践当中我们发现,很多学生对于科研的认知还是存在许多误区关于科研你的错误认知在名校做科研比非名校的更有价值,在海外做科研比在国内做更有价值很多人在筛选科研项目的时候,都关注名校的科研,所以导致名校科研的申请竞争很激烈。其实招生官看科研的价值,并不是看你在哪儿做,而是看你通过这段科研获取了什么。现在很多人都过度关注学校,一听说哈佛、斯坦福这些科研机会都觉得非常高大上,所以很多人选择海外科研。但其实一段科研的价值并不是通过学校来体现。如果你只是去名校水一个科研,它的价值未必能比得上你在一个不那么知名的学校踏踏实实做一个项目来的重要。只要我参加了科研,就对我有帮助,就能为之后的升学加分不可否认的是,很多人参与科研都是抱着比较功利的心态,比如获取推荐信,比如为申请加分等等。但是无论抱着什么样的心态,好好做一段科研才是最重要的。如果抱着应付的态度,水一段科研,在浪费时间的同时,甚至有可能没办法获得推荐信,如果教授对你评价不好,可能还会影响你的申请,毕竟学术圈很多人脉都是关联的。去海外做的科研才叫海外科研很多人对海外科研的认知是,去海外做的科研才叫海外科研。但其实在线上跟着海外导师做一个 online 科研也属于海外科研。海外科研更多指的是科研导师是海外的,而并非你做科研的地方是海外,所以这一点一定要区分清楚。参与科研必须有推荐信,才对之后申请就有帮助无论是海外科研还是在国内做科研,很多学生都关注自己能否获得推荐信。有时候在海外做科研,有的导师比较注重自己的 reputation,不会轻易帮人写推荐信,除非你的表现很好,让他很欣赏。海外的导师写推荐信一般会比较客观,会客观地描述你的优点,甚至也会兼顾不足,如果他不是发自内心、真心实意的夸奖,在申请中不但不会起到增色作用,极有可能会适得其反,这种推荐信在申请中其实是有一定风险的。科研的真正价值依然是“项目研究”,而一封科研导师的推荐信,只是作为研究成果的一份水到渠成的回报。因此,一段科研到底含金量怎样,是取决于做的具体项目研究的。所以一旦决定做科研,无论是怀着什么目的,获取推荐信也好,为申请加分也好、获取保研名额也好,都要用心去做,有所付出,才能有所收获。要不要做科研?本科四年说短不短,说长不长。4 年过后,你会发现你身边的同学:有人大学期间参加了各种科研项目,接受了系统的科研训练,见识到了各种大牛的风采;有人已经在国内外高水平学术期刊上发布了好几篇学术论文,在保研或申请出国深造时如虎添翼;也有人忙忙碌碌,恋爱忙、考证忙、实习忙、社团忙、申请忙········最终也收获了不一样的精彩。不同的大学打开方式也意味着不同的精彩和结局。科研可能只是你大学生活中的一段不一样的经历,是否选择走这条路也需要你深思熟虑,只是希望 4 年过后,你能无悔之前的选择,无悔这说短不短说长不长的四年本科生活。对于科研申请有更多疑问?想深入了解更多关于免费科研内推的问题?欢迎给我留言
编者按:近日,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印发了《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建设指南(试行)》。中国电子报特策划推出“建设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探索软件人才培养新模式”专栏,邀请高等院校、地方工信部门、骨干企业相关专家和负责同志围绕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建设、产教融合培养路径、创新软件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对建设指南进行深入解读,分析我国软件人才现状和存在问题,并提出推动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建设的举措建议。敬请关注。本期为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人工智能学院副院长陆建峰的署名文章。今年6月,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印发了《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建设指南(试行)》(以下简称《指南》),为我国软件学院在“培养什么样的软件人才、怎样培养、为谁培养”的办学方略上指明了方向和工作重点。从高校人才培养的角度而言,可以用三句话简单概括:服务国家育英才,产教融合是关键,人才培养有特色。一、服务国家育英才 我国一些关键基础软件领域始终面临“卡脖子”问题,因此,大力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行业已经成为国家战略。近20年来,国务院先后印发《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国发〔2000〕18号)和《进一步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国发〔2011〕4号),有力支撑了国家信息化建设,促进了国民经济和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前不久,国务院又印发了《关于印发新时期促进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国发〔2020〕8号),明确提出,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是信息产业的核心,是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关键力量。文件对专业化软件人才培养和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建设,也提出了要求。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建设必须聚焦国家发展战略,坚持育人为本,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培养,通过课程思政,着力培养学生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简而言之,就是要培养又红又专的高端人才。所谓“红”,就是要培养“有理想、有素质、有能力、有担当”的人才,具有爱国奉献的精神,把国家的需要作为己任,具有提升国家软件核心竞争力的使命和担当,把软件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所谓“专”,就是要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和计算机专业基础知识,硬件基础知识也不可或缺,因为如果要设计和开发操作系统、编译系统之类的系统软件,仅有软件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所谓“高端”,就是指基础理论扎实、创新意识突出、工程能力显著、沟通能力很强的领军人才。二、产教融合是关键《指南》明确提出,建设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要以深化产教融合为途径。由此可见,产教融合是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的强驱动力,其中产业导向和产业需求是外在驱动力,而高等学校本身担负的培养高水平人才的职责是内在驱动力,两者相互融合,相互激发,能很好地解决软件人才培养存在的短板明显、价值失衡、产用脱节等突出问题。(一)产教融合驱动的培养目标重塑和课程体系重构按照产教融合的原则,需要对现有的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进行优化。以我校的软件工程专业为例,我们瞄准关键基础软件、大型工业软件、行业应用软件和嵌入式软件等产业发展的战略方向,重点围绕国产操作系统、安全自主可控、军用无人系统等行业的需求,以服务军民融合为特色,培养具备系统思维、创新思维的软件需求分析、架构设计、研发与质量保障等能力的专业人才。为了达成上述培养目标,我们对现有课程体系从课程思政、课程内容调整和课程实践环节等方面进行了重构,使其具备南理工军民融合特色。将思政育人素材融入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中。例如,在操作系统课程的现状概述部分,阐明我国操作系统核心技术缺失所导致的后果,以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在课程内容方面,我们在保留通用软件工程方法学教学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南理工兵器学科的优势,增加面向嵌入式系统的软件需求分析、设计、实现和测试方法相关的教学内容,使得培养的软件人才不仅能适应通用软件研发,而且能适应面向国防应用软件等的研发。在课程实践方面,探索链条式实践教学和企业实践相结合的方式。通过深入研究专业课程知识点之间的前趋与后继之间的关系,有机整合实践内容,建立关联式实践教学模型,并应用到教学实践环节中,形成链条式实践教学;引入行业企业的真实项目作为实践内容,提升实践环节的价值。(二)产教融合驱动的师资队伍建设在产教融合过程中,我们坚持走“请进来”与“送出去”相结合的策略,构建双师型的师资队伍。近年来,我院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十四研究所、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中兴通讯有限公司、美国高通公司等知名企业引进了10余名软件研发人才作为专业教师以及产业教授,他们为课程体系重构、培养目标重塑提供很多建设性的建议和想法。在卓越工程师计划的实施过程中,我们与亚信软件、江苏电信、中兴通讯等企业建立了紧密联系,邀请企业的专家来授课,使学生受益匪浅。同时,鼓励老师积极承担企业的横向课题,借助于江苏省“教授博士柔性进企业活动”等渠道,将专业教师送到优秀的软件企业,去了解真实的需求、了解软件行业的最新动态,使得专业教师不仅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而且还具备良好的工程实践能力和综合能力。(三)产教融合驱动的创新创业平台构建可以通过课程内容融合、教学过程融合和实践体验融合等为抓手,构建创新育人平台。我校在校内构建了创新创业教育教学体系,确立了校教务处、团委、大学生创业中心和学院“分工合作、协同推进”的工作机制。采取“校内+校外”双向协同的方式,构建了X·Space创客空间等创新育人平台,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校外形成“校、政、企、行”四方联动的协同育人机制,聘请优秀的创业者、企业家、科研项目负责人担任创新创业导师,参与创新创业教育规划、指导学生的创业项目,为师生定期分享优秀的创新项目和创业心得。近年来我校在ACM程序设计大赛、蓝桥杯、中国软件大赛中取得优秀成绩。(四)产教融合驱动的企业激励机制毋容置疑,产教融合是工程创新人才培养的必由之路,软件人才的培养也必须理论结合实际,学以致用,更需要企业的大力配合。产教深度融合意味着企业需要进行大量的投入,包括人力、物力和财力。但是,经济效益是企业不得不考虑的问题,为了使得产教融合能够深入持久的开展下去,必须要充分考虑企业的利益,否则,产教深度融合很难做到可持续发展。三、人才培养有特色每一所高校都有自己的强项和特色,以及所重点服务的行业。同样,在软件人才的培养上,也要有特色。首先,现在是“软件定义”时代,所有行业都离不开软件,因此,可以考虑结合学校的行业特色,把面向该行业的软件开发人才培养作为一个特色。其次,可以结合每个学校的学科优势和特色,进行学科交叉,并基于此开展软件人才的培养。再者,每个学校的人才都会有一些富有特色的做法,如科教融合、实践创新等,这些做法对于人才培养也起到润物无声的作用。最后,根据产教融合需求,把企业的优势融入到人才培养中,体现出校企结合的特色。南理工是国防特色鲜明的一所高校,因此,我院重点培养具有军工特色、行业特色的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兵器学科排名全国第一,人工智能研究方向国内具有特色,因此,在夯实软件工程教学的同时,注重与兵器学科以及人工智能的学科交叉,开拓学生视野;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通过课程思政坚持立德树人,帮助学生了解产业发展趋势、产业发展瓶颈、增强使命担当意识;注重科研成果、产业需求与课堂教学内容的融合,把科研经验和产品研发经验融入专业教学,指导本科生科研训练和实践,培育高水平软件人才;引入CCF CSP作为面向全体学生的第三方测评手段,提升了学生的软件基础能力;建立了“课程-科研-竞赛-实践”四元培养模式,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工程能力。近10年累计输送近300余名本科生在兵器、航天、船舶等国防科技工业相关领域就业,为国防领域的人才培养做出了重大贡献。建设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并培养特色化软件人才,是个长期探索和实践的过程,是推动我国软件产业由大到强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高等院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南京理工大学将深入贯彻落实《指南》和国发8号文精神,弘扬“团结、献身、求是、创新”的校风,以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推动社会进步为使命,秉持为党育英才、为国铸利器的宗旨,培养高水平的软件英才,致力于军民融合的软件产业发展,为我国软件产业的跨越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相关链接:1.清华大学软件学院院长王建民:肩负使命,建设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2.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院长陈兵:校企协同创新,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建设的灵魂3.哈尔滨工程大学软件学院副院长冯光升:立足国家战略,探索软件学院特色化办学新模式4.北京理工大学软件学院院长薛静锋:软件铸魂新时代,特色引领育英才5.华北电力大学控制与计算机工程学院院长房方:构建“三协同”模式,培养电力特色软件人才6.西北工业大学软件学院院长郑江滨:校企深度融合视域下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建设探索与实践7.哈尔滨工业大学软件学院副院长王忠杰:打造软件领域的国之重器,培养软件领域的杰出人才8.华中科技大学软件学院院长李国徽:把握软件定义时代的机遇与挑战, 构建产学研用融合的高端软件人才培养体系9.福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谢学科:多措并举构建软件人才培养新机制10.苏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金晓虎:产学融合搭建校企互动桥梁11.阿里云大学总经理孙丽歆:持续深化产学合作协同育人机制 有效打通产业链、教育链与人才链12.联想集团副总裁戴京彤:以产融结合为抓手,大力推动软件产业高质量人才培育13.浪潮(全球)数字科技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周恒:探索“优势共建、强强互补” 软件学院运行新模式
2019年4月23日,人民日报转载了一篇题为“武汉女生暑假赴西伯利亚考察‘蓝眼睛’ ”的文章,文中介绍了来自武汉六中的游南嘉——全国唯二通过南京大学飞越计划、入选贝加尔湖科训项目的高中生之一。不止是游南嘉,目前,部分南京大学飞越计划项目的入选高中生名单已经出炉,一大批厉害的新面孔都已经在南大的助力下,走向世界。那么,今年的国际科考项目有哪些新亮点呢?除了游南嘉外、又还有哪些新面孔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中俄贝加尔湖国际科考与科研训练”项目简介“中俄贝加尔湖国际科考与科研训练”是“南京大学国际科考与科研训练”项目的分项目之一,是南京大学与俄罗斯伊尔库茨克国立理工大学的长期合作野外教学项目。自2006年以来,南大师生多次远赴伊尔库茨克,在贝加尔湖进行科考与科研训练。2019年贝湖科训项目南大团队总人数达70人,比2018年增加了30人,将由9位中方教师、59名本科生和2名“飞越计划”入选的中学生——来自武汉六中国际部学生游南嘉与厦门双十中学的李仲雯共同组成。贝湖科训项目坚持大地学特色,成员主要来自地理与海洋科学、地球科学与工程、生命科学、大气科学和环境科学等相关学院。俄方9位常年在贝加尔湖地区进行教学与科研工作的教师组成团队,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亲自参与指导野外科考。2019年的科考将于7月进行,为期2周。以中贝加尔湖西岸的滨奥理洪地区为基地,继续对滨海山脉板块碰撞缝合带、滨海断裂、小海断裂、古曼珠尔卡出流河、滨奥理洪古夷平面与喀斯特洞穴、风蚀地貌、西伯利亚冻土与冻融地貌、中贝加尔湖地区的动植物与生境,及布里亚特人(蒙古族的一支)聚落等进行考察。贝加尔湖是西伯利亚的“蓝眼睛”,贝加尔裂谷带正在上演着大陆张裂、水体涌入、大洋萌发的恢弘篇章,这是一本徐徐打开的天然地学教科书。“中俄贝加尔湖国际科考与科研训练”入选高中生营员游南嘉武汉六中国际部游南嘉到贝加尔湖去出于对生物的兴趣爱好,2017年游南嘉到武汉长江文明馆应聘当志愿解说员。不曾想,居然在这里邂逅了她的“飞越”机遇。今年3月底,馆方老师向她推荐了“飞越计划”项目。“哇,在俄罗斯,好远哦!”此前,她对贝加尔湖的印象还停留在“音乐诗人”李健的歌声里。继续搜索,得知贝加尔湖是欧亚大陆最大的淡水湖,是世界上最深的大湖,也是水量最多的大湖,拥有最独特的物种……顿时觉得吸引力爆表,决定“走起”。过关斩将终入营认真研读报名要求及操作流程后,游南嘉开始琢磨怎么为自己打广告。怎样在规定要求的50个汉字内给自己塑像?怎样用一分钟视频代言自己的实力?最后,敲定了自己“不露脸”的推介方案,也得到了父母和老师们的支持。游南嘉说,在南京大学“飞越计划”的参选窗口,每一位选手的信息都是公开透明的,看到其他选手们“杠杠的”资料和视频,她感到十分忐忑。但内心,的确对贝加尔湖心向往之,对它了解越多这种吸引越强烈。那段日子,她从研究贝加尔湖项目简介入手,抽丝剥茧罗列出了一张关键词表,一个一个地去搜索相关知识注解,恶补相关地理知识。她抱着地球仪与山川大海亲密接触,有时夜里抱着地球仪就睡着了。当然,她也有着丰富的生物知识储备,这是她的强大后盾。2018年7月,游南嘉曾在环球自然日全球总决赛中,最终,游南嘉凭借对“微藻生物柴油”项目的探究斩获全球二等奖。此次大赛共有来自全国15个省市、多个海外国家和地区逾500支中外队伍,师生2000多人参赛。10分钟的全英文面试,这个来自武汉的小姑娘给南京大学“飞越计划”的主要负责人朱国荣教授留下深刻印象。“她是真喜爱生物,对微藻生物的了解远超普通高中生,而且沟通能力出众。”李仲雯厦门双十中学李仲雯专业知识储备加好身体“喜欢生物是我的本能。”李仲雯说,她从小喜欢大自然,小学开始就经常参加摄影活动。3月3日,贝加尔湖科考团教师朱国荣教授到双十中学开讲座,分享了科考沿途的趣事,深深吸引了酷爱生物的李仲雯。得知可申请报名加入科考队,她立刻报了名。4月10日她参与了面试,当天下午就得知自己被录取。李仲雯说,她比较重视知识积累的过程,很少参加比赛,唯一获得的学科奖项是全市生物竞赛一等奖。她说,与其他人相比,自己在获奖方面没有优势,入选的原因应该是具备了一定的专业知识储备、有较好的身体素质和一颗“诚心” ——李仲雯在这次面试前特别查阅了百科词条,观看了有关贝加尔湖的纪录片,而面试考查的英语口语和动物学知识,正好是李仲雯的长处。身高1.7米的李仲雯体育也不错,她还报名参加了学校春季运动会中的越野跑和接力赛。今年夏天,李仲雯将到南京参加培训,7月9日跟随团队远赴贝加尔湖进行科考与科研训练。李仲雯说,现在她的心情并不是简单的“高兴”,更多的是强烈的使命感。“参加这次科考,我希望能开拓自己的眼界,能很好地完成科考任务,达到自己定下的目标。”香港浸会大学“创业训练营”项目简介南京大学联合香港浸会大学,开展创新创业研修训练营——浸大创业训练营,选派15人,包括南京大学在校生10名,全国优秀高中生5名赴香港向国际创业导师与国际创业者进行学习与交流,强化创新创业能力训练,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及领导能力,培养高水平双创人才。训练营全英文授课,将接待来自美国、英国、新加坡以及香港等地有志创业或正处于创业阶段的青年人,让参加者透过一连串丰富的互动讨论、讲座、工作坊和游戏相互交流创新的商业意念。训练营更邀得美国柏克莱加州大学Sutardja创业科技中心资深创业专家顾问Prof Ikhlaq Sidhu及Ms Gigi Wang、营销专家及Demo Coach创办人Nathan Gold先生等取经,以及来自不同行业的香港杰出企业家,云集浸大校园,与参加者分享创业心得和经验,并给予即场指导。香港浸会大学“创业训练营”项目入选高中生营员来自四川省南充高级中学的罗小虎、来自乌鲁木齐第一中学的马岳言、来自金陵中学河西分校的周瑞昕、来自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李晋宇以及来自江苏省天一中学的沈卓扬同学,经南京大学专家组资格审核及面试选拔,入选香港浸会大学“创业训练营”项目。//“2019莱茵河流域生态环境联合科考”项目简介//2019年莱茵河科考项目由南京大学环境学院3位教授带队,由21位本科生和1名“飞越计划”选拔的中学生组成团队。并由瑞士西北应用科学与艺术大学Philippe Corvini教授和德国康斯坦兹大学的Bernhard Schink教授参与指导野外科考。项目将于2019年7月进行,将赴欧洲开展为期2周的海外实践。实地考察莱茵河流域的生态环境,参访瑞士巴塞尔生态创业研究所、德国科隆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站和德国康斯坦兹大学,验证和巩固关于流域水环境污染治理的理论知识,体会莱茵河从污染到治理的环境保护历程,培养热爱环境、保护生态的意识。//“2019莱茵河流域生态环境联合科考”项目入选高中生营员//来自江苏省天一中学的潘锦安同学经南京大学专家组资格审核及面试选拔,入选2019莱茵河流域生态环境联合科考项目。//“中国人在日本的社会适应与社会融入状况调查”项目简介//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将于2019年7月18-30日在日本开展主题为“中国人在日本的社会适应与社会融入状况调查”的本科生国际科考与科研训练项目。此次训练项目合作机构为日本著名大学的东京大学、立教大学,将有两所大学的学者参与指导调查,且东京大学将派出研究生参与调查研究。项目选择日本第一大城市、重要的国际都市(Global city)东京以及横滨市为实地调研的实施地,以深度访谈(半结构式访谈)方式,开展调查。//“中国人在日本的社会适应与社会融入状况调查”项目入选营员//来自江苏省天一中学的王书言同学经南京大学专家组资格审核及面试选拔,入选“中国人在日本的社会适应与社会融入状况调查"项目。祝贺所有入选的高中生们!来源 | 人民日报、厦门晚报、超级云课堂整理 | 常逸怡、杨蕾美编 | 常逸怡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积极推动所属高校做好疫情防控和教育教学工作,做到“两手抓”、“两手硬”。随着2020年春季新学期的到来,各高校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推广线上教学新模式,实现“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师生云相聚,防控教学两不误,一起共克时艰。开课首日,新模式同样精彩24日是线上开课第一天,部属高校共推出网络课程1816门次,涉及教师1842人,覆盖学生10余万人次。各校采用直播、MOOC、录播等多种教学模式,通过QQ群、微信群答疑解惑,师生“云讨论”“云交流”“云互动”,“零距离”线上教学充满着激动、新奇和惊喜。北航杨超教授正在进行《航空航天概论》课程答疑早晨8:00,北航新学期上课铃声在群里响起,师生们仿佛回到了校园,精神抖擞地开启了第一课,《航空航天概论》《工程图学》《离散数学》等290门课程如期上线,天南地北的同学们齐聚在精彩纷呈的网络课堂里。哈工大马军院士直播讲授《水质工程学》课程哈工大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马军在线讲授《水质工程学》这一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通过直播保证了课程的“原汁原味”,前沿领域介绍、科研工作分享、工程案例剖析以及翻转课堂带来的更多互动,都让同学们感到新意连连、收获满满。北理工精心准备“开学第一课”,党委书记、校长为师生带来“共克时艰担使命,勠力同心战疫情”“明德精工,风雪同行”为题的精彩讲授,引导同学们坚定信心、科学防护,顺利开启新学期课程学习。精心准备,“线上主播”传道授业解惑“开学第一课当了回主播,满满的成就感!”这是各位教师线上授课后的深切感受。配备网络教学硬件设施、精心设计音视频材料、重新设计教学讲义、提前准备突发状况B方案……从线下到线上,老师们在寒假早谋划、早准备,再学习、再充电,蓄足了精神,下足了功夫。西工大校领导巡察线上教学情况,旁听硕士线上答辩西工大在线上平台面向全校教师、学生进行专场培训,覆盖4091名教师和4381名学生,同时举办了在线科研训练营。组织所有前四周开课的老师进行线上教学试讲,安排督导组老师线上督导。皇甫一鸣同学顺利通过硕士学位论文视频答辩,成为学校今年第一位通过线上答辩的学生。哈工大制定了为期30天以上、涵盖“学校集中培训、学院分类培训、平台技术培训”的教师培训方案,面向一校三区教师开展了13场在线培训、覆盖14000余人次。北理工陈学超老师在在武汉家中为学生授课北理工机电学院教师陈学超身处武汉,虽然无法返京,但他2月3日就恢复了教学科研工作,提前调整教学计划,将大块的理论知识重新分解成适合线上教学的若干小知识点,并配以编程练习、讲练结合来提高学生的掌握程度。南理工黄锦安教授的《电路》课程受到学生热捧南理工黄锦安教授,已年届古稀,他主讲的国家级精品课程《电路》在中国大学MOOC收获10万+“粉丝”,为了满足在线教学新需求,他带领教师团队,多次研讨教学内容,与学生开展深入的线上交流讨论,受到同学们的热烈欢迎。暖心服务,一个学生都不能少线上课程怎么开?理论课程怎么学?毕业设计怎么做?针对师生关注的教学问题,各高校通过微信平台、专题网站等及时推送,通过你问我答、专题解读等详细介绍,全方位宣传解读新学期教学安排,确保有关安排通知到每一名师生,推动线上教学顺利进行。哈工程赵春晖教授认真开展在线教学准备南航学生会、研究生会发出“自觉遵守‘云学习’教学纪律与行为规范”的倡议,帮助同学们get学习新姿势,交出一份满意的“云学习”答卷。哈工程向全体教师发出倡议,积极弘扬哈军工精神,全员参与大思政课建设,讲好党领导人民抗击疫情的生动故事,引导学生将爱国情、强国志转化为刻苦学习的动力源泉。家里没有宽带怎么办?流量不够用怎么办?各高校通过调查问卷、“一对一”电话沟通等方式,全面调研了解学生线上学习准备情况,对存在困难的学生进行定点帮扶。北航为学生发放流量费专项补助,针对不同情况“一人一案”制定具体帮扶措施。南理工专门提供手机网络“爱心流量包”,免除他们网络流量费的“后顾之忧”。协同联动,为线上教学保驾护航学校主要负责同志亲自指挥,专题会议研究部署,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全体教师行动起来,教学督导专家持续跟踪……各高校把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推进教育教学作为全面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契机,多措并举、协同联动,确保特殊时期教学进度不延迟,教学质量标准不降低。哈工程组织学校精干力量,制定了《哈尔滨工程大学本科生理论课程远程授课方案》,将为师生提供“2+3”线上授课模式,即2种在线教学模式,3种网络教学平台。西工大针对本科教学成立课程教学组、技术支持组、质量保障组、学生学习保障组以及在线教学与资源建设专家组。建立了矩阵式研究生在线教学工作组织机构,探索建立在线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做到开课前试练试讲工作全覆盖。南航精品课程平台在线教学实时运行概况南航从2月17日线上教学试运行开始,教务处、教师发展与教学评估中心组织各学院教学管理人员和教学督导,每天检查线上教学准备和运行情况,及时发现和改进问题。疫情防控、宅在家中,送别“寒冬”、迎接“春天”的期盼从未间断;线上教学、云端授课,探寻知识、追逐梦想的脚步不会停歇。只争朝夕、不负韶华,为我们的老师和学子们打call、点赞!来源:工业和信息化部人事教育司
大学是培养人才的地方,一流的大学当培养一流的人才。近期,在人才培养方面,国内诸多“双一流”高校都推出了有自家特色的计划,培养方式上也有所创新。这些培养计划包括联合培养、强基计划、文科理工科交叉融合、双学位项目等。从表中可以看到,不乏一流大学和顶尖名校参与其中,在这么多培养计划面前,会培育出真正的人才么?清北计划,强基顶峰强基计划试点高校有36所,每所高校的招生条件和培养方案不尽相同。5月12日,清华大学强基计划启动会暨书院院长聘任仪式举行,成立致理书院、日新书院、未央书院、探微书院和行健书院,并由5位教授担任院长。书院成立仪式 来源:清华大学官网为了推进强基计划,清华设立五个书院作为强基计划人才培养单位,鼓励开展学科交叉、研究性学习,实行导师制、小班化等培养模式等一系列举措。清华大学设立五个书院,北京大学则有博雅学堂,北大将开展“博雅学堂”试点工作,实施“3+X”贯通式培养。“3+X”计划:打通本科和研究生阶段的培养,强基计划本科生将根据学校整体部署在大三结束后申请提前进入衔接研究生的学习阶段,完成本研过渡,为攻读相关专业的硕士研究生或直博生打好基础。博雅学堂 来源:北京大学官网除了清北的“书院学堂派”,其它高校的培养计划也各有特色。武汉大学的强基计划:实行单独编班、小班制教学,设置首席教授,实施烛光导航工程,安排国字号名师“一对一”指导学生的学习及科研活动。中山大学的强基计划:跨学科选修专属课程,为学生提供专属科研训练,3+X计划,完成本科三年级课程后,考核合格即可获得攻读研究生资格。中山大学强基计划 来源:中山大学官微在强基计划之后,还有多所“双一流”推出了自家特色的培养计划,并做出了创新之举。学位革新,医学鼎盛在学位方面,一些高校尝试新的举措。山东大学和西南交通大学新增双学士学位人才培养项目。5月15日,山东大学本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在中心校区召开,通过了新文科基地班建设计划,拟新增国际政治+国际经济与贸易、护理学与工商管理、公共管理与信息3个双学士学位人才培养项目。国际政治+国际经济与贸易双学位人才:培养具有扎实的国际政治和国际经济专业基础、国际视野宽广、精通英语且通晓东北亚国家语言的特色拔尖人才,学制5年,毕业生可获得法学学士和经济学学士学位。护理学与工商管理双学位人才:培养兼备护理学、工商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高素质、复合型、多元化护理人才。“公共管理+信息”双学位人才:培养适应信息社会和互联网广泛应用的客观现实,培养既懂管理又懂技术的高层次人才。除了山东大学,近期西南交通大学与美国西北大学签署合作,联合培养交通运输双硕士学位人才。交通运输双硕士学位人才:每年将推荐最多5位西南交通大学交通运输与物流学院学生于当年9月前往美国西北大学麦考密克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学习一年,接受两校共同培养,完成项目的学生将同时获得西南交通大学硕士学位和美国西北大学的硕士学位。西北大学工学院院长Julio M. Ottino院士与刘晓波院长会谈2020年,医学在高校界空前热门,出现了鼎盛的局面。中南大学、西北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发力培养医学人才。6月,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海口临床学院成立,目前海口市人民医院共计已招收全日制硕士研究生342名,博士研究生36名。临床学院在海口市人民医院挂牌后,将增加中南大学临床医学全日制本科生的培养教育。5月12日,西北大学举行了军地院校联合培养医学类高层次人才签约仪式。西北大学、延安大学、陕西中医药大学和西安医学院与空军军医大学在医学类研究生的招生录取、培养过程、学生管理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每年计划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200余人。签约仪式 来源:西北大学官网“学科融合”是一个创新之举,一流的大学当培养一流的人才,在创新方面它们不逞多让。华东师范大学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探索医学和其它学科融合的方式,培养“新医学”人才。工医交错,文理交融突破界限,理工科和文科医科出现了交融的局面。在接受新华网采访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包信和提到:科技进步带动医学的发展,渗透着化学、物理、生物、信息等多学科的交叉融合。目前,中国科大已试行“扎实理科+临床医学”的培养方案。“学医”路上,科大瞄准“新医学”,以生命科学与医学部为“新医学”改革创新试点,突破当前临床医学本科专业、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点和科学学位点的人才培养体系限制,打造理工医交叉融合的“新医学”人才“双通道”,培养理工背景临床医生和医学科学家。理工科+医学,或许是一条崭新的道路。除此之外,华东师范大学正积极将教育与医学相融合,探索“新医科”教育的创新之路。成立医学与健康研究院 来源:华东师范大学3月初,华东师大听力与言语康复专业通过了教育部审批,成为华东师大开设的首个医学门类本科专业。5月23日,华东师范大学成立医学与健康研究院,在培养社会紧缺的医学教育人才,推动医学教育改革的道路上更进一步。新文科+新工科,可以诞生出新的火花。近期,西南财经大学和电子科技大学的“金融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联合学士学位项目获批,2020年首次面向全国通过高考招生。“金融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打造“新文科+新工科”的人才培养新模式,采用“1+1+1+1” 方式进行培养:学生第一学年在学籍所在学校学习,第二学年集中在电子科技大学学习;第三学年集中在西南财经大学学习,第四学年回学籍所在学校学习。学生毕业后,授予两校共同颁发的联合学士学位。越来越多的高校推出针对某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华东理工大学首批开设“智能与机器人”和“生物医药”两个工科试验班,同济大学在附属中学建设AI创新实验班探索人才贯通培养新模式,北邮和华为将通过合作建设100门高新课程、组建100个“导”“学”联合创新团队,每年培养100名卓越科技人才……同济大学校长陈杰 来源:人民网关于人才培养,同济大学校长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人才培养要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我们要把对青年一代的培养、提携后学,作为重要的使命。青年一代的培养尤为重要,能培养出一流的、世界性的人才堪称为真正的世界一流大学!新闻来源:综合各高校
8月16日,2019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结果正式揭晓。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发布的公告表示,今年决定资助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600项,共有来自196家单位的600位申请人入围国家优青。统计得出:地球科学类2019年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按照单位依托单位统计:南京大学共计7人,位列第一。南京大学获得者名单2017年教育部公布的该学科的评估结果:南京大学评估为“A+”,无疑是该领域的霸主,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何在本次地质科学类的“优青”入选人数众多。学科评估结果入选国家优青有多难杰青和优青已经成为中国人才梯队最重要的两个台阶,几乎是每一个中青年学者的奋斗目标,也是每一个科研单位所必争的人才。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官网统计数据,近几年国家优青的资助率均低于10%。由于竞争越来越激烈,还会存在很多牛人有着申请杰青的条件,却由于各种原因转而申请优青,而且优青的平均年龄相比杰青要年轻好几岁,很多优青还远远未到职业生涯的巅峰时期,还有非常大的潜力在未来更进一步。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南大地球科学相关专业以地球科学与资源环境类招生,该大类包括南京大学大气科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地球科学、环境科学等五大学院的众多学科,南大这一学科群实力在全国可谓首屈一指。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历史上曾经创下过多个“第一”佳绩:这里是国内最早的地质系之一,在1984年就培养过我国第一个地质学博士,地质学科评估一直位列全国最好之一。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起源于1921年成立的国立东南大学(后更名为中央大学,新中国成立后更名为南京大学)地学系,是我国最早建立的地学系,首任系主任为竺可桢先生。目前学院设有三个系,分别为地球与行星科学系、水科学系和地质工程与信息技术系。学院坚持理工结合性质,师资力量雄厚,科研硕果累累。学院现有教职工156名,教授68名、副教授42名、其中,中科院院士6名、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3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2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青年千人5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12人,“长江学者”青年学者3人。在教育部学位中心最新一轮的学科评估中,地质学科被评为A+。伴随着中华民族崛起的历程,从这里走出了一代又一代栋梁巨匠,先后有29位两院院士在这里学习和工作过,还培养了2位美国科学院院士,培养的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有39人,在学界、政界、商界等各个社会领域人才辈出。南京大学“本科生国际科考与科研训练项目”南大“大地学”不仅能为你提供一流的培养环境和平台,而且还会通过联合科考的途径带你去贝加尔湖畔感受李健的旋律,去莱茵河岸遇见最美的欧洲,去爱琴海边追随诗与远方,去阿尔卑斯山探寻人间的天堂。在南大这些是能行走世界的专业。南京大学2019年国际科考与科研训练项目联合出征仪式最完备的实践环节是建设“最好本科”的必备条件,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也一直坚持并贯彻着这样的教学理念。早在2004年起,南京大学在地学传统野外实践教学的基础上,延展探索出地学类国际化野外实践教学模式。2017-2018年,学校将国际科考模式延伸到思政教育、医学、社会学、生物医学工程考古学、艺术与文化创意等学科。2019年,南大开展18个“本科生国际科考与科研训练项目”,覆盖11个学科专业领域,科考足迹将遍布美洲、欧洲、亚洲、澳洲、非洲五大洲。今年夏天,来自各系科的18支团队,近450名师生和11名“飞越计划”高中生已经陆续出发,前往全世界的山川河流、城市乡村和经济社会文化科技考察点,在第一现场开启了又一年度的国际科考之旅。南京大学“本科生国际科考与科研训练项目”还有一个特别之处: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高中生可以通过“飞越计划”遴选获得与我校本科生同学一起参与国际科考的机会,提前感受大学学习生活以及与大学生共同感知科研实践的魅力。目前,全国已有23名优秀高中生参与南大国际科考。国际科考项目中学生代表、南京市第二十九中学赵嘉熙同学;2019年度“飞越计划”有9个项目招收了中学生营员。整理、美编:吴婉蓉
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郑天虹 ◇通过科教协同、校企(政)协同、学科协同、国际协同,华工已逐步形成了强化创新、创业、创造型人才培养的“华工模式” ◇华工争创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思路是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同生同进 ◇现在学校仍然坚持派出科技特派员深入产业一线,2008年以来累计已派出1410余人次,数量居全国高校首位 上世纪90年代,珠三角近60%的企业负责人或技术核心骨干出自华南理工大学(下称华工)。比如,当时我国彩电行业的“三巨头”:TCL总裁李东生、创维集团创始人黄宏生、康佳集团前总裁陈伟荣。 如今,由华工校友创办和领导的上市企业达近百家,且每年留在广东就业、创业和深造的毕业生占到总毕业生数量的80%以上。 一所高校对区域发展支撑如此之强,在全国都不多见。这背后藏着怎样的办学理念和育人经验?为此,《瞭望》新闻周刊记者走进华工,深度专访该校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高松。 高松表示,世界上不少著名城市总是活跃着一批一流大学,一流大学也总能对城市发展起到极大的支撑引领作用,比如斯坦福大学与硅谷,加利福尼亚大学、加州理工学院与旧金山,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与波士顿等。华南理工大学争创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思路就是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同生同进。 协同创新引领区域发展 《瞭望》:华工对区域发展的深度融合和高度支撑基于怎样的办学理念? 高松:学校始终坚持一个办学理念,那就是融入发展促发展,即立足广东,辐射全国,通过支撑广东,服务国家发展大局,在服务过程中实现自我价值,在贡献过程中谋求长远发展。 这个理念形成于上个世纪,后不断丰富发展,到上世纪90年代,学校还在全国高校中率先开启部省共建与联合办学。这一模式后来在全国快速发展,有力提升了高等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大特色。 《瞭望》:校地深度融合对华工的科研产生了什么积极作用? 高松:这不仅让华工在科技方面形成了协同创新特色,还有力支撑学校担起引领地方创新发展之责。 上世纪80年代的说法“星期六工程师”,就有华工老师的身影。当时很多企业缺乏技术人才,华工的很多老师周六就骑车到企业帮他们解决技术问题,这就形成学校产学研做得比较强、比较好的传统和基础。现在学校仍然坚持派出科技特派员深入产业一线,2008年以来累计已派出1410余人次,数量居全国高校首位。 《瞭望》:作为当今科技创新的新范式,华工在协同创新方面有哪些特点? 高松:华工在协同创新方面始终坚持“顶天立地”。 “顶天”强调要担当起为国家战略服务的使命。重在以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为导向,协同校内外优质资源,开展重大原始创新和核心关键技术攻关。目前学校有国家级科研平台28个、省部级科研平台197个,数量居全国前列、广东省第一。依托这些平台,学校组建团队,承接重大项目,也产出了重大成果。例如由院士领衔的国家分子聚集发光基础科学中心,开展了聚集诱导发光(AIE)的原创性研究,发现了分子发光新现象,引发了发光材料分子研究领域的深刻变化。 “立地”侧重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主动推动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关键技术突破转变为先进生产力。2015年出台的《华南理工大学服务创新驱动发展、进一步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若干意见》,简称“华工十条”,最高可将承担转化类项目收益的95%奖励给科技成果完成人及其团队,有力激发了科研团队的积极性。与此同时,学校还积极推进区域创新载体建设,形成了以广州为创新源头、沿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城市重点布局的“五院一园”协同创新体系,有效推动了国家重大战略和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发展前沿需求与学校科技成果的有效对接。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一系列政策和资源支撑下,学校与行业龙头企业已共建100多个校企研发中心,承担的企业委托项目超14000项,总经费超50亿元。2018年和2019年,学校科技成果转化金额均超11亿元。 有两个例子可以具象反映学校的科技成果转化成果。一是学校自动化科学与工程学院李远清教授团队,将“脑机协同”技术估值3600多万元,与科大讯飞共创“脑控”科技公司,实现意识检测与辅助诊断脑机交互系统等技术产品化,促进人工智能与粤港澳大湾区战略的融合。二是土木与交通学院青年教师虞将苗教授团队,将自主研发的高韧超薄磨耗层路面技术估值3500多万元,与社会投资合办华运通达(广东)道路科技有限公司。该技术体系在全国12个省市得到推广,包括港珠澳大桥人工岛通道等工程,累计已实施超过500万平方米。该技术作为广东高校的唯一代表、全国高校的12项之一,入选2019年全国双创周主会场展示。 科技成果转化背后是专利技术的转移。多年来,学校专利奖数量、专利技术实施转化率均排名全国高校前列,企业委托科研项目数和经费数、科技成果应用转化率稳居全国高校前三,形成了强大的科研成果转化能力,这些成果很大一部分在广东转化落地,支撑了广东的经济高质量发展。 协同育人厚培“三创型”人才 《瞭望》:你怎么看这种产学研协同对高校人才培养的作用和影响? 高松:其实华工在产学研协同方面具备的传统和优势,让它很早就对培养创新型人才有了共识。早在1999年,学校就提出“三创型”人才培养目标,即创新、创业、创造。现如今有超过60%的本科生在校期间至少参加过一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或一次学科竞赛。学生的学科竞赛成绩也相当突出,比如,在2020年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和交叉学科建模竞赛(MCM/ICM)中,华工学子取得世界第一的好成绩;在前五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中,华工也取得5金14银3铜的成绩,获金奖数量位居华南地区高校首位。2020年,学校又成为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承办高校。 《瞭望》:请具体谈谈华工如何培养“三创型”人才。 高松:事实上,通过探索协同育人机制,华工已逐步形成了强化“三创型”人才培养的“华工模式”,具体可以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推进科研与教学深度融合,深化科教协同育人。课堂教学、实验教学是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而学生参与科学研究或科研训练同样是一条有效途径。学校打通科研和教学资源,将科研平台全面向本科生开放,通过强化科研渗透教学、强化平台建设支撑人才培养、强化课题研究驱动高质量学习,让人才在科研和教学统一中得到培养。大家知道,世博会中国馆是华工何镜堂大师团队设计的,但很少人知道“中国红”的设计理念是当时团队的一个学生提出来的。学校从2009年起与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联合组建“基因组科学创新班”,这个班的学生迄今已有99人次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发表81篇署名论文。学校有两个学生团队获得“小平科技创新团队”称号。 二是主动对接企业和地方创新发展需求,深化校企(政)协同育人。学校在多个专业推进实施国家级卓越系列人才培养计划,组建“南航创新班”“汇丰金融科技精英班”等校企联合培养创新班,目前每届参与卓越计划的学生约700人。同时,通过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学校借助地方资源获得了教师开展科研攻关机会和学生创新实践教学机会。比如前面提到的科技特派员,他们带着学生助理直接下到企业一线,在服务企业技术创新的同时,强化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训练和“三创”能力培养,目前已有超过1万名学生参与这项工作。又如港珠澳大桥,也有56位华工研究生直接参与了大桥建设。 三是加强新工科、新理科、新文科建设,深化学科协同育人。华工通过升级改造传统专业、打造一批学科交叉专业,力求满足产业向价值链高端发展对创新创业人才的新需求。如医学影像学专业通过工学+医学的学科交叉,培养具有医工结合特色和一定科研发展潜能的医学影像诊断人才;信息与交互设计实验班以1+3模式为框架,通过工程+艺术+创新实践的课程群,实现了工学+艺术的学科交叉培养。 四是应对全球竞争趋势,深化国际协同育人。华工还依托中美创新学院、中法工程师学院、中澳学院、先进材料国际化示范学院以及全英专业,成建制地培养国际化人才。积极拓展本科生海外学习交流项目,每年派出约1700名学生参加,学生的卓越表现获得合作高校和教授的高度赞赏。 培养引领未来的人 《瞭望》:争创“双一流”是当前国内高水平大学的共同追求,华工在这方面如何发力? 高松:当前,国家发展对一流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培养能够引领未来的人,已成为世界一流大学的共识,也成为中国高校建设“双一流”的题中之义。华工作为国内高水平大学之一,正致力于担当好培养一流人才、产出一流成果、加快走向世界一流的使命。 为此,学校于2019年正式发布《新工科F计划》,提出要培养面向未来的,具有学习力、思想力、行动力这三项基本能力的“三创型”工科领军人才。 为支撑这一培养目标,学校在广州国际校区规划了10个新工科学院,这些新的学院和专业更多是跨学科的,跟现在、未来的一些产业密切结合,比如目前已成立的四个学院,分别是吴贤铭智能工程学院、分子科学与工程学院、生物医学科学与工程学院,还有微电子学院。 将来,学校还要进一步加强基础学科建设,特别是数学方面的教育研究;进一步推动跨学科学习,促进学科交叉融合;还要提供更好的环境,吸引全球最优秀的师资来华工上课,激励学生自主学习,成为能够引领未来的人,更好地传承文明,引领中国和世界未来发展,为国家发展和人类进步作出应有贡献。 《瞭望》:2017年华工与教育部、广东省、广州市四方共建的广州国际校区,是支撑广东创新驱动发展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大手笔,海内外高度关注。请介绍一下广州国际校区的定位、亮点和目前的进展。 高松:广州国际校区的定位是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探索的试验田和未来工科领军人才培养的示范区,它除了传承原有两个校区的办学理念外,在管理体制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上都有新探索。 一方面,广州国际校区遵循“以我为主、国际协同、服务国家、臻至一流”的理念,让每个学院和世界一流大学的相应学院和学科进行“一对一”“一对多”合作。课堂教学采用小班化、全英文授课的探究式教学,课外教育采取“现代书院制+全程导师制”,全面助推学生成长成才。另一方面,借鉴国际经验并结合中国国情和本校实际制定并实施“预聘—长聘”制度,吸引全球优秀人才来华工任教。 目前,华工广州国际校区正在打造全球工科高精尖缺人才汇集高地、新工科领军人才培养高地、平等互鉴国际合作教育示范高地、战略新兴产业领域科学研究高地、高端科技前沿原创成果转化高地、开放共商共赢共享创新创造创业高地等六个高地。这六个高地基本概括了新校区在人才引培、科学研究、成果转化、创新创业等方面领先传统大学校区的独特优势和亮点。
导师,作为高校教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生培养的主要力量,肩负着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重任。在一般人眼中,导师头衔听起来光鲜亮丽,学术成就和社会地位均高不可攀。然而深度了解后才发觉:导师的日子也不好过,许多辛酸“不足为外人道”。近年来,国家频发政策对导师出手。2020年10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指出,坚持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根本标准,教师评价要“破”重科研轻教学、重教书轻育人等行为,全力构建潜心教学、全心育人的制度要求。这些改革风向标,不断将高校导师的评价体系要求推上了新高度。资格收紧,告别“铁饭碗”随着我国的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化教育,硕士乃至博士遍地走,对导师的要求也“水涨船高”,博士学位是最基本的“标配”。上海一“双非”院校2021年教学科研岗位招聘的基本条件而在名额更为紧俏的顶尖高校,往往是招聘师资博士后,作为师资后备人选。在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并出站后才能得到副高级职位。图源:复旦大学法学院师资博士后招聘启事这种情况下,工作其实存在极大的不稳定性。随着高等教育体制不断深化发展,导师再也不能“一劳永逸”了。年审:导师不再“终身制”2020年7月29日,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召开。会上提出,打造一流的研究生导师队伍,要深化导师管理的机制体制改革。探索打破导师身份“终身制”,建立导师招生资格年审和动态调整制度。软科整理发现,已有多所高校在导师动态管理机制方面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2020年3月,中北大学研究生院公布了2020年研究生导师招生资格审核申报情况,其中49名校内硕士生导师、6名校外硕士生导师暂停招生一年。2020年7月,西南政法大学发文称,在2019年和2020年研究生导师招生资格审查中,20名博士生导师、50名硕士生导师被暂停2019年招生资格,10名博士生导师、92名硕士生导师被暂停2020年招生资格。2020年7月31日,华南理工大学正式启动了2020年研究生导师招生资格审核工作,进一步打破导师“终身制”,不断增强导师的岗位意识,真正实现导师资格向导师岗位的转变。2020年8月,深圳大学公布了2021年硕士研究生导师招生条件审核结果:招生条件审核通过率约70%,此数字略低于往年。2020年12月21日,天津大学宣布,正式将育人能力提升纳入导师的年度必修课,打破以往“一次培训、终身免考”的导师认定机制。图源:天津大学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打破导师“终身制”,很大程度上将增强导师的岗位意识,实现导师资格向导师岗位的转变。评聘:与“职称”解绑目前在中国的高校中,其实存在着职称与岗位不对称的情况,教授、副教授等“岗位”级别,并不意味着有正高、副高等“职称”。这与长期以来实行的“评聘分开”的聘任制度有关。评聘分开,即聘任相应的专业技术职务与获得专业技术任职资格分开,在高校中往往出现“高职低聘”。一般来说,现在到高校工作的博士不用申请,即可获得讲师职称。讲师不带研究生,副教授级别能担任硕士生导师,教授水平是博导,这还得是有博士点的学校才行,没有博士点的高校,也只能授予硕士学位,教授最高也就是带硕士研究生。长期以来,我国形成了一套严格的、较为完善的导师遴选制度,其中与“职称”的捆绑关系较为固定。2015年的一份统计研究中发现,在全国研究生导师中,具有高级职称者比例为96%,中级职称者占比为4%,在博导中,高级职称所占比例则会更高。图源:北京理工大学关于开展2019年博士生导师资格评定工作的通知图源:西北政法大学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聘任与考核办法然而,职称评定存在着名额等多方面因素的限制,在部分高校,副教授甚至讲师已经实际承担了博导的岗位职责,而迫于职称的硬性要求,没有博士生招生资格的他们只能“挂靠”别的博导,这就造成了“有的博导不带博士生、而带博士生的又无导师之实”的怪圈。教育部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我国博士生导师达11.5万人。显然,这么大规模的群体,无法全部满足给予“职称”的要求。不少高校因此走上了改革之路。早在2012年,清华大学就取消了“博导评聘”制度,清华副高职称以上从事教学科研工作的教师,均具有博士生指导资格;还允许特别优秀的讲师带硕士生。随后,不少高校效仿。但质疑的声音也接踵而至:博导资格对副教授放开,是否会导致博士生教育质量的下降?毕竟,一般高校的副教授,和清华的副教授,并不能在同一个“重量级”。放开博导资质,解绑职称关联,导师为了争夺优质生源,只有靠自身的科研优势、教学水平才能抢占先机。虽然看起来似乎是放宽了导师的评定资格,但只有导师自己才知道,竞争越来越激烈了。2020年9月29日,教育部公布《关于加强博士生导师岗位管理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制定完善的博士生导师选聘办法;选聘副高级及以下职称教师为博士生导师的,应从严控制。博士生导师在独立指导博士生之前,一般应有指导硕士生或协助指导博士生的经历。对于不适合继续指导博士生的导师,要求及时退出导师岗位。导师评聘和职称“脱钩”,对于“新人”来说,干同样的活,待遇与“老人”却不是一个水平线。为了保住职位或谋求晋升,只能拼命做科研、搞项目、申请基金……身处“高位”,也不得不被“内卷”的洪流裹挟。明确红线,扭转“轻教学”研究生导师作为科研工作的主要承担人,本身有巨大的科研、晋升等压力。事实上,导师对于学生主要在于“导”而不在于“教”,如果要求导师对学生的管理和教学做到事无巨细,那未免不合情理。在有些学校,研究生的培养经费是从导师的项目经费里出具一部分的,加上各种调研、文章版面费等,造成导师不得不多接项目、多申请课题,才能保障学生和自己的科研成果,就造成了重科研轻教学的情况。不参与本科教学,不合格!2018年的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教育部部长陈宝生表示:“不抓本科教育的高校是不合格的高校,不重视本科教育的校长是不合格的校长,不参与本科教学的教授是不合格的教授。” 给教授明确划了条“合格线”——要参与本科教育。早在2012年,为了把教授拉回本科生课堂,中南大学就出“狠招”:在职称晋升、岗位定级、年终考核、津贴发放等方面严格执行“本科生教学工作一票否决制”;教授、副教授给本科生授课的课表和实施情况,通过校园网络系统向全校师生公开,堪称“史上最严讲台令”。同年,湖北媒体报道,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高校教授们纷纷走向教学一线,给本科生上课蔚然成风,有些学校教授给本科生上课的比率达到了95%以上。2016年,安徽科技学院在安徽省率先实施本科生导师制,在原来辅导员班主任教学管理模式基础上,选聘一些高水平的专业教师和管理干部担任本科一、二年级的导师,每名导师指导1-2个宿舍的学生。2017年,招收首批本科生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正式宣布,对本科生的培养将采用“师徒制”指导模式,为每名本科生设置学业导师。在新时代的高等教育背景下,2019年3月22日,江苏省教育厅出台《加快培养一流人才建设一流本科教育实施意见》的征求意见稿,其中提出,如果教授连续两年不给本科生上课,其职称将改为研究员。随后3月28日,东南大学发布的《2020一流本科教育行动计划》提出,学校将从包括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及院士在内的2800多专任教师中挑选优秀的来做本科生导师,学生在导师指导下自主开展科学研究,参加学术交流和讨论,接受真实的科研训练。要“马儿”跑,却不给“吃草”2019年10月8日,教育部发布《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明确提出,突出教育教学业绩在绩效分配、职务职称评聘、岗位晋级考核中的比重,明确各类教师承担本科生课程的教学课时要求。切实落实教授全员为本科生上课的要求,让教授到教学一线,为本科生讲授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把教授为本科生的授课学时纳入学校教学评估指标体系。教育部门和高校把给本科生上课作为导师聘任和评价的关键指标,无疑是给导师施加了压力。但政策的强制规定并不等于实施效果的最优,让导师自愿、主动地投身给本科生讲课的工作中,还有许多值得深思的地方。在同样的评价体系内,一个科研成绩突出的老师相较于一个潜心教学的老师,前者无论是在职称晋升,还是在各种奖项的评定中,都占有明显的优势,导师们轻视教学任务也无可厚非。这种情况也与教学活动的“效益”甚微不无关系。陕西师范大学公开的课时费等人员费用发放标准中,教授:不超过150元/课时;副教授:不超过100元/课时;其他人员:不超过80元/课时。图源:陕西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有高校为了鼓励导师走上讲台,出台了奖励措施。比如浙江大学2011年起设立“心平奖教金”,其中杰出教学贡献奖为获奖的一线教师每人奖励100万元人民币;武汉大学也设立了“本科优秀教学业绩奖”,用于奖励在本科(含研究生基础课)教学一线工作业绩突出的优秀教师。但必须承认的是,课时标准、奖励措施相比动辄百万级的科研项目经费,仍是“天壤之别”。一流大学离不开一流的本科,一流的本科需要一流的教师来教学。让导师回归课堂,高校可以探索的方面还有很多。责任加重,尺度难把握2020年9月21日,多部门发布《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意见明确“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第一责任人”,要把招生、培养、管理研究生的权利落实给导师,并以此提高导师的责任意识。然而赋予导师权利,并不意味着导师就能行使权利,而且毋庸置疑的是,导师还陷入了被更加严格监督的境地。学生学术不端,导师责无旁贷2020年9月,教育部在《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9546号建议的答复》中表示,将给予导师决定博士生、硕士生能否毕业的自主权。这一话题迅速引起热议,导师的职权似乎被放大了;赋予导师自主权没有问题,可研究生的合法权益谁来保护?看起来研究生更“弱势”的情况下,会不会加剧导师和学生之间的的矛盾和冲突?导师作为学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在学术上的话语权应该毋庸置疑。2020年10月16日,吉林大学研究生院出台新规,研究生在学期间未经研究生指导教师审核同意公开发表的论文或其他学术成果,不得用于评奖、评优、申报各类项目和学位论文成果要求等。单方面放权给导师,保障了导师的学术话语权,但是如何防范导师不滥用权利,构建和谐的导学关系,各式各样的担忧也开始显现。学生的论文可以看作是个人的学术成果的体现,但是如果没有导师的指导、监督,这样的研究学习也是值得商榷的。在实际情况中,导师往往也很委屈:如果学生不学无术,混日子熬毕业,导师只有拿发表论文、学位才能激起学生的一点奋斗意识。学生被导师卡不毕业,可以向学术委员会申诉;超期太久未能毕业的学生,学校一纸清退就可以。而大概率情况下,即使学生做得再差,导师也得让他毕业,因为学生延毕太久或是未毕业的数量太多,最终影响的是导师的招生资格,导师被占用的名额、资源和时间,往往无处诉苦。2020年11月26日,四川大学校长李言荣在研究生教育工作会上讲话时表示,对研究生尤其是博士生要从严把关,对博士学位论文要更加规范和严格,一定不能怕得罪少数人。图源:四川大学研究生院对研究生导师上岗有明确的要求和提高招收指导学生的条件,对出现问题论文的导师一定要严格追责。“学校规定出现问题论文的导师要停招两年,同时所在的学院减两个博士生招生名额,整个绩效减2-3%,大概每个人减四五千块钱,我们说这都轻了,如果还不能刹住车的话,那就只有从重了,我看导师停招5年、减10%的岗位津贴都是应该的!”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李奇曾表示:“学术诚信是师德的重要内容,导师跟学生的学术成果按照参与度多少如何署名等都应该有所规定。” 保障导师的指导权和评价权,激发导师的权利与责任意识,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有益尝试,只是这其中的尺度却难把握。“非学术责任”,导师承担吗?在中国文化中,导师的地位可见一斑,所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这就要求导师更多关注学生在学术之外的方方面面。在高校中,学生采取极端手段伤害自己或者同学的例子不在少数。事情发生之后,导师往往被置于舆论风暴的中心,批评、谴责不绝于耳。但是,必须承认的是,极端事件的发生,一定是导师的责任。《研究生导师指导行为准则》要求,导师要引导研究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使命感、责任感,既做学业导师又做人生导师。避免极端事件的发生,导师显然有责任采取预防措施。但不能研究生一出事,就怪罪到导师身上。一个年龄上成年的人,仅仅通过3-6年的指导,却要对其一切负责,这本身是否合理呢?导师的弱势大概只有导师们才能惺惺相惜。导师有义务主动了解、关心研究生的生活状态和思想状态,尽可能对遇到困难的学生施以援手——但,须知导师并不能对学生承担无限的责任。近年来,导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异化”,频频引发热议。有关部门、高校在政策制度方面积极探索变革,为和谐的导学关系创造良好的内外部环境。然而不可否认,我国的导师制并不健全。导师承担的学术责任和人生导师责任,两者之间的平衡很难说清楚。导学关系小到对于学生的培养,大到对于学科、学术的发展都至关重要,一段导学关系的形成取决于导师和学生双方的共同努力。“立德立言,无问西东。”在浩瀚的学术银河里,学生与导师本就一脉相承,互相体谅,或许才能自由翱翔。
你拥有过3.9/4.0的GPA吗?你可以达到105/120的托福吗?你能拿出V156/Q170/W4.0的GRE成绩吗?最最厉害的是你有能力去手握6份世界顶尖名校录取通知书随便挑选?哈佛大学录取通知书麻省理工学院录取通知书耶鲁大学录取通知书斯坦福大学录取通知书纽约三校联合化学生物学博士项目(TPCB)录取通知书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分校录取通知书这些看似超神般的成绩如今被浙江大学医学院生物医学专业2014级本科生魏伟全部收入囊中魏伟在纽约面试完TPCB后游览布鲁克林大桥光看offer觉得还不够震撼?不妨再了解一下这六所世界顶尖高校全部给魏伟开出全奖博士offer奖学金大约是每年8万美金而在生命科学领域,麻省理工学院今年在中国仅招收2名全奖博士哈佛大学生物与生物医学博士在中国大陆只招了2名斯坦福大学生物学博士在中国大陆也只招了1名!!!面对这么多优秀的选择魏伟犯了愁到底选择哪一份呢?带着那么几分戏剧性色彩魏伟最后选择了去斯坦福深造他的理由是:“斯坦福天气好一点吧。”看,学霸选择学校就是可以这么任性和自信~偶然机会结缘生物医学,想成为懂医学的生物学学生对于魏伟来说,在浙大学习生物专业纯属机缘巧合。在高三六月份那年,魏伟偶然间看到了浙大生物医学班的招生视频。“当时就觉得这个专业很酷,而且对生物一直比较感兴趣。虽然当时对这个专业并不了解,但隐隐中觉得可能是以后想要从事的方向。”一眼被这个专业吸引的魏伟,抱着试一试的想法去努力报考了,很幸运,他考上了。更幸运的是,现在的他无比热爱这个专业。魏伟与哈佛大学医学院Tom Schwarz教授久别重逢生物医学专业是一门交叉学科,既需要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等生物学的知识,也需要病理学、儿科学、生理解剖学等医学的知识。在魏伟看来,生物医学学科优势明显,“理论上来说,我们会懂一些生物专业的学生不懂的医学知识,可能对未来职业发展有一些帮助。”魏伟与哈佛大学医学院Thomas L. Schwarz实验室吉祥物恐龙先生的合影“虽然近几年中国生物学研究的发展非常迅猛。但是客观来说与美国的生物学研究水平还是有很大的差距。所以我想去美国接受一些更为系统的训练,在国外攻读博士学位之后,再做一段时间的博士后。我个人比较倾向于进入学术界,回国发展。”刷绩点不如多读书,多读书不如多实践学霸到底是如何炼成?平时学习中到底有着哪些独门秘籍?当被问到这些问题时,魏伟显示出了一种浙大人独有的低调。他觉得自己很普通,“也并没有什么的诀窍,有不懂的就多看几遍、多问几遍。”遇到困难,他会选择和老师同学多交流沟通。相比较一心想要努力刷高 GPA然后选择刷水课的人,他选择了多读读文献、多上些能学到干货的课程、多在实验室里待待。“将来和教授们聊天的时候肚子里有点东西,可以让自己看起来不太像个傻子。”如果真的想一台成为名校offer收割机,魏伟认为“申请到好的美国短期/长期科研机会是成功的开始”。才刚刚本科大四的他,其实早就已经利用暑期的时间,在美国参与了相关研究项目——波士顿儿童医院的“线粒体运输调控机制”和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GRAMD蛋白定位机制”。魏伟毕业离开哈佛大学医学院Thomas L. Schwarz实验室时与实验室大家庭的合照“这两段经历使得我得到了两位教授的肯定,在我申请的时候给我了非常强的支持,写了很好的推荐信。在我看来, 这是我能拿到offer一个最重要的原因。”魏伟鼓励学弟学妹尽早出国接受科研训练。但是,他不建议太早,“缺乏基本的实验技能到国外实验室现学的话,很可能被嫌弃。最好在国内实验室积累了一定经验后再出去打怪升级。”他说,大二暑假是个合适的时机,要是有出国的志向,希望学弟学妹们提前规划起来,并且多和学长学姐、老师等有经验的人交流。“生物医学专题一直提倡‘全人培养、全球浸染’,浙大生物医学专业学生大学期间基本都有两次以上出国交流经历。而我们专业每年都有一个学生拿到名校offer‘大满贯’,这已经成为了生物医学的常态。”浙江大学医学院副院长欧阳宏伟说。缘分课堂一线牵,想做纯粹的教育家和科学家魏伟能在斯坦福开发解决线粒体生物学的新技术,得益于“课堂一线牵”的奇妙缘分。这门课给予了他宝贵的“财富”和“梦想”。在大二的时候,浙大医学院就从美国请来了四位老师来上细胞生物学,其中就包括了魏伟现在的导师。“我对他们当时授课的内容印象非常深刻,他们的教学思维是一种启发式教学,并不会很注重一些知识的灌输,更注重对科学家思维的培养。”魏伟说。据介绍,在外教课上,老师们会让同学们分小组讨论探究用什么实验来证明一个假说,再让同学们上讲台介绍实验设计方案。同时,老师会给同学们深刻的点评,告诉他们有哪些想法非常新颖,有哪些方法不太成熟。“这真的激发了我的思维。”魏伟肯定道。魏伟和哈佛大学医学院Thomas L. Schwarz实验室小伙伴秋游摘南瓜通过这门课程,现在的魏伟也有了明确的理想:“我也想成为像导师一样的老师,能做漂亮的科研,也可以去启发学生的思维,去教育下一代的科学家。”他觉得教授是一个很酷的职业,以后的他也会继续在学术的道路上走下去,做一个纯粹的教育家和科学家。本文作者:孙雨林图片来源:魏伟本人编辑:陈彪 倪瑜怿
北京大学“元培学院”是北京大学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过程中,为探索21世纪中国综合性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本科人才培养的新模式,以北大老校长蔡元培先生名字命名的“加强基础,淡化专业,因材施教,分流培养”的一项本科教育改革计划。2001年9月,北京大学成立元培计划管理委员会,一方面推进全校范围的本科教学改革;另一方面,举办元培计划实验班,进行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2007年北大第一个非专业类本科学院“元培学院”正式成立,标志着北大本科教育改革进入一个新阶段。办学模式从2003年开始,全校大部分院系都实行按院系或者学科大类招生。考生按院系填报志愿,按院系录取。学生被录取后,进入相应院系,先学习通选课及这个学科的共同基础课,经过一年、两年或者三年的基础课学习后,进行分流,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主选择学习的专业。(1)低年级实施通识教育。学生入学时不分专业,只按文理两类招生。入学后,主要学习通识教育选修课和学科大类平台课,实施通识教育。(2)自主选择课程和专业。学生根据自身特点和兴趣在教学计划和导师指导下自由选择通识教育课和平台课,在对自身特点、北大的学科状况、专业设置、培养目标以及其他情况有了进一步了解后,选择进一步学习的专业领域。一般在第二学期末,他们要提出专业意向申请,第三学期末确定最终的专业方向,之后在有关院系选课,修学各专业教学计划规定的专业必修课和任意选修课。(3)学分制。学生根据教学计划和导师指导修满规定的学分即可毕业。在导师指导下根据自己的情况安排学习进度,在3-6年内完成学业。(4)导师制。学校从各院系聘请34位资深教授作为导师,对学生进行选课、选专业、学习内容及方法、研究方向等指导。(5)管理和生活制度上的设计和安排。学生在高年级进入专业后仍保持原有行政班级,统一由元培计划管理委员会管理,不同专业的学生混合居住,为不同学科学生的相互交流和学习创造条件。上海交通大学致远学院上海交通大学“致远学院”是上海交通大学全新设立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实验特区”,是百年交大培养精英人才的又一重大举措。其创办目的是实施精英教育,培养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热爱科学、追求真理、具有独立人格的拔尖创新人才。其创办理念是走出一条培养基础扎实、目光敏锐、思维独到、视野开阔、勇于创新、能够站在未来科学和工程界前沿的领军后备人物的创新之路,以满足国家未来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发展对于拔尖人才的需求。学院目前设“数学”、“物理学”、“化学”、“生命科学”、“计算机科学”、“生命医学科学”六个个理科班,并根据发展需要考虑在适当时机开设“工科班”等。作为实验特区,上海交通大学将集全校之力,在招生、培养、管理等方面采取有力的政策和措施,并由校长张杰院士亲自兼任学院院长。学院将依托我校强大的理工科优势及学校新成立的“自然科学研究院”和“人文艺术研究院”以及Med-X研究院、系统医学研究院等科研平台办学;秉承我校“起点高,基础厚,要求严,重实践,求创新”的优秀教学传统,参照目前国际一流大学办学理念和经验制定全新培养计划,同时聘请国际顶尖学者参与培养全过程。培养特色一流师资队伍,全新培养计划:学生培养计划由海内外著名教授组成的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注重数理基础,强调学科交叉:数理科学班着力培育学生兼备物理直观性和数学缜密性,数理融通的能力;生命科学班强调通过与理工科结合的方法培养研究生命科学问题的能力。致远学院的这种交叉型的人才培养目标是难以在传统的单一院系中实现的。注重想做写讲,尊重个性发展:强调培养学生提出问题与分析问题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以及善于表达和乐于交流的主动性沟通能力。通过讨论班、研讨课和报告会等方式把能力培养贯穿教学全过程。鼓励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让学生有较宽选课范围并可修读研究生课程。创新导师制度,鼓励创新研究:每年暑期将邀请一批活跃在国际学术前沿的青年学者前来致远学院访问2个月左右,每位学者负责指导2-3名即将进入大四的学生。同时,鼓励并推荐学生到海外一流实验室进行科学研究。大部分学生本科毕业后将继续深造,直至获得博士学位。注重文化氛围,激发内在动力:致远学院坐落于思源湖畔的包玉刚图书馆六楼,将为师生的学术交流和自由讨论提供良好环境和服务。学院将通过包括学术沙龙在内的多种形式活动让学生得到多方位发展与锻炼,特别是要让学生有仰望星空自由思考的时间与空间。密切校内协作,加强国际合作:致远学院将紧密依靠学校强大的综合实力,特别是与数学系、物理系、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自然科学研究院、Med-X研究院、系统医学研究院、人文艺术研究院等密切协作。加强与包括普林斯顿大学、耶鲁大学在内的国际一流大学合作,包括联合培养、师生交流与访问等。南京大学匡亚明学院南京大学匡亚明学院起源于南京大学少年部 。2006年4月,为纪念匡亚明老校长诞辰100周年,更名为南京大学匡亚明学院 。作为南京大学、教育部教育改革和杰出人才培养的创新试点单位 ,匡亚明学院专注于培养具有良好科学精神、人文素养、宽厚学科基础、突出创新能力的拔尖人才 。匡亚明学院的学生,在大一学年与大二学年进行通识教育和大理科基础教育,大三再最终确定方向进行专业课的学习 。这种“多次选择,逐步到位”,自主确定专业结构,实现专业人才的个性化培养的大理科培养模式,已在国内外产生重要影响,先后多次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江苏省教学成果特等奖 等多个集体奖项以及十余项个人奖项,在国内高校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学院人才培养成果丰硕。每年约50%的毕业生被免试推荐到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研究所和本校的相关学科攻读研究生;40%以上的毕业生被如哈佛、普林斯顿、斯坦福、麻省理工、耶鲁、康奈尔、哥伦比亚、芝加哥大学以及牛津、剑桥、巴黎高科等境外知名高校录取,出国深造。目前已有大量毕业生成为国内外各个领域的精英,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武汉大学弘毅学堂“弘毅学堂”取自武汉大学校训“自强、弘毅、求是、拓新”,学校响应国家“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珠峰计划)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等5门基础学科中开设“弘毅学堂”,旨在为国家培养创新型拔尖人才,“弘毅学堂”实行动态的学习管理机制,采取小班个性化培养,小班分别设立首席教授和班主任,聘请学术造诣深厚、教学经验丰富、具有国际视野的专家学者担任首席教授,聘请国际知名大学教师讲授,通过联合培养等方式分期、分批将“弘毅学堂”的学生送到国外世界一流大学学习和交流。2016年9月,在本科生院的协调之下各基础学科学院下辖弘毅班整合成为弘毅学堂,并首次通过高考面向社会招生。[1]2017年10月,弘毅学堂通过优化改组,正式挂牌成立。为探索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模式,培养未来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基础学科领军人才,武汉大学自2010年起成立“弘毅学堂”开设弘毅学堂数学班、弘毅学堂物理班、弘毅学堂化学班、弘毅学堂生物班、弘毅学堂计算机班5个理科班和弘毅学堂国际数理经济与数理金融班、弘毅学堂国学班2个文科班,5个理科班面向全校高考理科类本科生(不含国防生和定向生)进行招生选拔,原则上每班招收学生不超过20名。“弘毅学堂”采取“滚动制”形式,原则上可以读到博士,但是也可以自愿离开或因为一些原因而被请出“弘毅学堂”,实行动态的学习管理机制,以始终保证最优秀的学生能进入“弘毅学堂”成长。“弘毅学堂”会在新生入学的时候接受学生报名,然后由专家进行考察筛选。进入“弘毅学堂”的学生需要有研究型素质和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后他们只需要修满120分,而其他学生毕业则需修满175分左右。但是相比于普通学生而言,每一学分的获得更难一些。对于弘毅学堂的学生而言,考试本身不是最重要的。对于“大师级领军人物”培养计划下的他们,在学习中挖掘更深层次的知识、培养创新能力才是最重要的。与普通专业的学生不同,“弘毅学堂”采取小班个性化培养,小班分别设立首席教授和班主任。校方将聘请学术造诣深厚、教学经验丰富、具有国际视野的专家学者担任首席教授,主持培养方案制定和学生遴选标准制定;聘请责任感强、有爱心的优秀教师担任班主任,配合首席教授组织协调“计划”实施,全面负责学生培养和项目管理。同时,也允许学生改变学科(专业)方向;允许课程免修;可以出国留学或本硕博连读。此外,武大还将聘请国际知名大学教师讲授;通过联合培养、暑期学校、短期考察等方式,分期、分批将“弘毅学堂”的学生送到国外一流大学学习和交流,并举全校之力,为他们提供融入国际一流研究群体的机会。北京邮电大学叶培大学院叶培大学院于2011年10月成立,是北京邮电大学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基地。学院主要依托我校优质的科研教学资源,通过营造宽松自由的学术氛围,积极开展各类学术活动,采取导师制、个性化、开放化、动态管理等特色培养方式,深入探索并实践多种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加大对优秀学生的培养力度,对全校教学改革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进而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目前,学院按照两种模式进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试点工作:一是从全校二年级理工科专业本科生中选拔优秀学生,组建逻辑实验班;二是以“应用物理学(通信基础科学)”专业名称进行招生。逻辑实验班逻辑实验班旨在激发学生的学术兴趣、培养学生的综合创新能力、拓展学生的发展潜质,采取导师制、个性化等开放式的培养模式。通过导师一对一的学业和科研创新活动的指导,引导学生尽早进入科研实验室,接触科研前沿,参与科研、学科竞赛和大学生创新实践项目。逻辑实验班学生的选拔,注重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学术兴趣和发展潜质,每年从二年级本科生中选拔学生90人。入选学生除了在原专业学院进行正常的本科课业学习外,需要利用业余时间接受叶培大学院的特殊培养。2014年第一届逻辑实验班毕业生保研率高达78.9%,另有20%的学生放弃保研资格出国留学,学生获得各级各类竞赛奖项160余项。2015年第二届逻辑实验班毕业生共97人,其中71人保送研究生,24人出国。通信基础科学实验班通信基础科学实验班旨在培养牢固掌握物理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实验技能,具有扎实的数理基础、浓厚的研究兴趣和较强的研究能力,勇于创新,能够在物理学和信息与通信领域从事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的人才。实验班运用我校雄厚的师资力量和“信息光子学与光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研究平台,聘请国内外著名专家指导、授课,实施小班制、导师制、个性化培养,让学生提前进入国家高水平研究项目,为进一步深造打下坚实基础。通信基础科学实验班面向部分省份投放招生计划,招生名称为“应用物理学(通信基础科学)”。通信基础科学实验班优秀学生可提前毕业,进入研究生学习阶段。通信基础科学实验班由理学院和信息光子学与光通信研究院联合培养,由理学院负责日常学生管理。天津大学求是学部天津大学求是学部成立于2009年9月,以建设实体化“卓越工程创新人才培养实验中心”为目标,负责组织天津大学工程教育改革试点专业培养方案的制定实施,教学改革及试验的组织落实,改革经验的总结推广等。作为工程教育改革的试点单位,求是学部招收有志于在相关行业领域有所建树的优秀学生。求是学部不直接面向高考志愿设置招生计划,在新生入学后,从全校新生中根据入学测试成绩(数学、英语总分)并参考学生个人志愿择优选拔。学部对于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于培养理论基础厚、专业口径宽、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社会责任感、全球视野和创新精神的高层次工程创新人才。按照大类培养、强化基础的培养理念,学部专业分为建筑工程(茅以升班)、机械工程、化工材料、电工电子四个大类,涉及建筑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化工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精密仪器与光电子工程学院共七个专业学院,目前参与计划本科生共四个年级八百余人。东南大学吴健雄学院2004年2月吴健雄学院正式成立,原强化班改称为“电子信息类强化班”,采用前期大类基础集中培养、后期专业分流的“2+2”培养模式;2004年8月开设了“机械动力类强化班”;使本科人才培养涵盖了该校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生物医学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热能与动力工程等9个专业,学生人数扩大到每届120人。学院依托东南大学的学科优势和资源优势,努力开展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的探索实践。现设有“电子信息类强化班”、“机械动力类强化班”,实施按学科大类培养的“2+2”培养模式,涵盖了该校信息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工程、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生物科学与工医学程、电气工程、仪器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能源与环境等9个学科方向。2006年秋以该校建筑学和土木工程两个强势学科为基础,开设了“杨廷宝班”,实施“长学制分流式”的土建类综合创新人才的新模式,由该校建筑学院和土木工程学院共同负责学生培养及教育教学管理工作; 2007年秋新设立了“高等理工实验班”实施“单独招生,独立编班,导师指导,优才优育,特殊培养”的模式,探索和实践新的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教育教学模式。在新型培养模式中,分级导师制是吴健雄学院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环节。该学院一、二年级实行学习、生活导师制,三、四年级实行专业导师制。一年级的学习导师,不但对学生的学习方法进行指导,还对学生的学习心理进行疏导,帮助大家尽快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二年级的学习导师,主要帮助学生了解各学科专业研究内容、发展方向及学科前沿。三、四年级的专业导师制,导师们有针对性地为学生制定详细的培养方案,强化他们的创新意识和科研实践能力。电子科技大学英才实验学院电子科技大学英才实验学院(原名“成电英才计划”实验班,学院成立于2009年9月)利用学校优势学科和优质资源,按照电子信息专业大类实行优秀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贯通培养,致力于培养基础知识厚实、专业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全球视野和持久竞争力的电子信息类拔尖创新人才,为杰出人才的成长奠定坚实基础。实行“2+2”培养模式。前两年,按照电子信息专业大类培养,集中学习人文素质课、数理化生基础课、电子信息大类基础课,夯实基础,淡化专业。第三、四年,根据学生意愿任选专业,进入科研课题组,在导师指导下完成专业学习,并与研究生培养衔接。毕业班学生全部具备优先推免攻读硕士研究生资格(含国内外一流高校)。中山大学博雅学院博雅学院是中山大学为探索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精英教育模式而专门设置的学院,自2009年创立以来,受到海内外的广泛关注和好评。博雅学院每年从入校新生中以二次遴选方式择优录取30名学生。 经学校规定的报名、遴选程序而被录取进入博雅学院学习的学生,不再属于原录取院系和专业。博雅学院学生在本科四年期间,在中山大学广州南校区集中住宿和学习。博雅学院本科学制实行四年不分专业的精英化博雅教育方案,贯彻跨学科跨领域的精英教学方式,着重培养今后有能力从事高深学术研究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精英人才。学院的教学方案参考国外博雅学院(Liberal Arts College )的经验,课程设置贯彻“少而精”的原则,每学期主要课程一般为4-5门 ,但每门课有大量阅读和作业。学生在四年本科期间将广泛深入地研修中西方文明传统及其经典著作,必修古汉语、古希腊语、拉丁语等古典文明语言,兼修艺术理论及其技能,毕业学生将获得哲学(博雅)学士学位。博雅学院优秀本科毕业生将有机会直接入读本院研究生班。西南财经大学通识教育学院人文学院(通识教育学院)是适应我校进一步加强学科建设、完善学科专业结构需要于2007年初组建的充满浓郁光华财经文化底蕴的学院。学院秉承“经世济民、孜孜以求”的西南财大精神,以学校半个多世纪的发展积淀为基础,积极整合校内相关学科专业和部分优秀人文教师资源,努力引进、吸纳国内外优质教学资源,建设了一支教学经验比较丰富,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合理、学历层次高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其中,专职教师中教授、副教授19人,讲师16人,助教3人。中青年教师中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比例达到100%。人文学院(通识教育学院)既是汉语言文学、新闻学两个本科专业和媒体经营管理专业研究生培养所在的专业教育学院,也是全校一年级本科生所在的基础教育学院。除承担相关学科和专业建设及人才培养任务外,学院还担负着全校低年级本科生通识教育课程建设及相应的教学组织、学生管理工作,拥有一支专兼结合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和学生管理干部队伍。面向全校的通识教育课程涉及文、史、哲、艺、美、经、管、法、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等学科领域,努力培养学生较为广博的学科视野、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精神、卓越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作为基础教育学院,人文学院(通识教育学院)承担全校一年级本科生的管理工作。所有一年级本科学生集中在本学院接受以通识教育内容为主的综合教育,从二年级开始进入各个学院进行专业学习。这种培养模式和学习模式顺应了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潮流,是现代大学培养综合素质高、人文科学素养深厚、专业水平精湛、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强的新型人才的需要。重庆大学博雅学院和弘深学院重庆大学博雅学院成立于二〇一二年十月,是重庆大学直属本科生院,隶属于重庆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博雅学院旨在建成中国最好的博雅教育实验基地、中国西部最好的基础文科人才摇篮。著名学者张旭东、甘阳分任博雅学院名誉院长、学术总监。每年,重庆大学从入校新生中遴选30名学子进入博雅学院。博雅学子,不再属于原录取的院系和专业,而参与涵盖文学、史学、哲学、政治学、经济学和法学等基础文科的跨学科学习。每学期主要课程约4-5门,各课均采用小班教学、深度研讨、大量阅读与写作等教学方式,培养学子实质性的研究能力与视野。博雅教育前两年注重文科基础训练,后两年根据个人兴趣和专长,逐渐确立各自学术研究方向。本科毕业者,根据学位论文的专业方向及其指导教师的学科,可分别授予文学、历史学、哲学或法学学士学位;约70%的优秀学子将直接进入3+3的本科-研究生培养体系,保送至本校或其他国内外著名高校深造。申请流程【提交申请】所有重庆大学2013年秋季录取本科新生均可申请。申请者自8月15日至8月31日:a.登陆博雅官网填写申请表,发至博雅电邮;b.亲临博雅学院教务办公室,现场咨询申请;c.拨打博雅电话。申请材料接收截止时间:2013年8月31日23:59。【材料初选】博雅学者对申请材料初选,确定面试名单。博雅官网于2013年9月3日12:00前公布面试名单及面试规则;同时电话告知面试入选者。入选者须仔细阅读面试规则,以充分自信与充足准备参加面试。【面试】博雅组织学者对入选者面试。具体面试时间及地点将另行电话告知。【录取】博雅官网于2013年9月8日(开学报到日第二天)12:00前公布正式录取名单;同时电话确认并安排后续事宜。重庆大学弘深学院(HONGSHEN HONORS SCHOOL,CHONGQING UNIVERSITY),是隶属于重庆大学的一个学院。为了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进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试点,推动人才培养质量的整体提升,重庆大学于2010年3月25日成立了学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实验性创新学院,并命名为”弘深学院“。选拔程序(1)入学第一周,向弘深学院教学办公室提交有关材料,并参加外语分级考试;(2)入学第二周,初审学生材料,确定面试名单;(3)入学第二至三周,教务处、弘深学院与各学院成立专家组,对进入面试的学生进行面试,提出初步名单报送学校审批;(4)入学第四周,公布学校审批名单。入选学生到弘深学院报到,编班,调整寝室,办理手续;(5)国庆节后,入选学生正式进入弘深学院学习。学生申请条件各实验班都有不同的申请条件,详细内容见当年的遴选通知或学校招生简章。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优先遴选进入:(1)高考成绩排在当地录取学生的前10%的;(2)按百分制换算后,相应成绩(不同实验班,可能科目不同)在95及以上的;(3)专业排名前5%的;(4)在学科竞赛、专利申请、论文或作品发表方面突出,专家组认为有发展潜力的。审批时间每年新生在录取后提出申请,入学前后组织考核遴选。入学五周后,学校批准的学生进入弘深学院相应实验班学习。享受的待遇1. 可以自主选择专业2.选择全校最强的导师,一对一辅导3.享受全校最好的师资力量和硬件设施4.有学院单独的自习室,不用担心期末抢位置的困难5.在图书借阅方面,享受研究生待遇,借阅量:10本,借阅期:2个月。阅览范围:可以进入研究生能进入的阅览室(比如,基本书库,科技期刊室等)。6.在网络使用方面,给每个弘深学院学生免费开通2G/生月网络账号(校内网不计流量)。并且寝室大一可以开网(其他学院大一不可以)7.奖学金、助学金的比率更大,基本是其他学院的几倍8.科研计划比较多,资金也是很丰厚的9.其他没有提到的待遇,总之还是很多。上海大学钱伟长学院上海大学钱伟长学院于2011年10月9日宣告成立,上海大学钱伟长学院的前身是1997年在上海大学老校长钱伟长先生倡导下成立的自强学院,其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具有创新精神的优秀人才。每年,上海大学都会选拔120名优秀新生进入自强学院;面向全校选派和聘任各个专业优秀教师到自强学院任教,开设“科学研讨课”、“创新实践”等特色课程,全力培养本科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上海大学钱伟长学院是国家高等教育改革首批17个试点学院之一,现设有理科试验班(包含数学与应用数学、应用物理学、应用化学、材料设计科学与工程、生物工程等5个本科专业),联合上海大学其他院系,开展跨学科人才培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文澜学院成立于2012年,是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首任校长、我国著名历史学家范文澜先生命名的具有特区性质的学院。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校长杨灿明、副校长刘茂林均曾担任文澜学院院长。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文澜学院依托学校经济学、管理学与法学三大主干优势学科,立足国内,放眼全球,按照新的办学模式和培养方案,配置国内外高水平师资,实施精英化教育,旨在打造国际化的学术氛围,培养具有创新性、融通型、国际视野的拔尖人才。2015年起,学院进一步提升战略定位,力争打造成为“国内顶尖、国际一流”的“国际化商学院”。学院采用“教授治学+全程导师+学生自治”的教学管理模式。设立“教授委员会”,并广泛吸收学生参与学院的治理,建立新型的学院管理模式。“教授委员会”指导和监督学院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学业导师”全程强化学院的教学改革工作,“学生治学委员会”积极参与学院的管理和学生自我管理。三者相辅相成,相互督促,共同提高。学院以经济、金融、工商管理三个专业为主,采用“大类培养、融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对大一、大二学生实行宽口径、重基础的通识教育培养。进入大三后,学生可在学院已有专业的基础上自由选择专业方向。作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试点学院,学生的学术科研能力得到全面培养和提升,2016年首届毕业生就业率98.18%,其中赴境内外名校深造的有9人,占比22.5%。西南交通大学詹天佑学院西南交通大学依托在轨道交通领域的优势,发挥我校交通学科在工程教育的强势,在原有詹天佑班三年成功办学的基础上,特创办詹天佑学院,并依托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在土木工程、交通运输、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建筑学、环境工程、材料工程、软件工程八个强势专业中,通过高校和企业的密切合作,以实际工程为背景,以工程技术为主线,以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为目标,培养类型多样、创新能力强、引领轨道交通发展的卓越工程师。一、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具备健全人格、基础理论扎实、知识结构合理、工程实践能力强、具有一定研究开发能力、国际视野宽广的卓越工程师。二、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模式以“3年(学士)+3年(硕士)”为主,少量优秀学生采用“4年(学士)+5年(硕士、博士)”的培养模式。在上述培养模式的基础上,根据轨道交通尤其是高速铁路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对急需的工程科技人才,实行多层次、多方案、多渠道的特殊培养。同时可以进行外语、经济、管理等第二学士学位的学习,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兰州大学萃英学院兰大萃英学院成立于2010年,继承原”隆基班“办学精神和目标主旨,配合国家”珠峰计划“,在全校新生选拔优秀学生进入该院,其每名学生每年培养经费将高达10万元。萃英学院实行“3+1”培养模式,即国内学习3年,国外深造1年。兰大2010年启动“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实验计划”,成立“萃英学院”是其中一项。专业学科设置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以及文学、历史、哲学等七个基础学科。招生规模“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所涉及的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四个学科按照教育部批准招生人数(估计约30-50人)招生;文学、历史、哲学学科每年招生20人。培养模式萃英学院将改革现行人才培养模式,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评价标准等方面进行全新的探索与尝试。加强通识教育与实践教学环节,引入研究型教学、全英文环境教学、“3+1”(3年国内1年国外)国际化培养、早期进入导师科研团队等模式,培养学生坚实的学科理论基础,开阔的知识视野,创新、求真的科学意识和精神,坚定的科研信念,使他们能够成长为相关基础学科领域的领军人物,国际一流的基础学科领域的拔尖人才。为了有利于强化学生基础理论知识,加强通识教育,拓宽专业知识视野,设立数理、生化、人文学科三个平台,按照平台招生并组织一年级教学:进入二年级后,学生根据自身的特点和兴趣,选择专业、导师,进行个性化分流培养,同时,进入导师科研团队开展科研训练工作。强化科学研究训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创新研究的学术潜力;推进学科综合环境下的拔尖人才培养,拓宽学生的学术视野和发展空间。在2-4年级,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导师的要求,选择适当的时间,进入国际一流大学学习一年。学籍按照以课程学习成绩为基础,以科研素养、创新能力为重要评价指标的原则,实行动态管理。在一、二年级期末分别进行一次选拔,经过前期学习,不具有创新精神、科研意识、不掌握科研方法,不适应这一培养模式的学生退出“计划”,可根据自己的志愿选择专业,进入专业学习。同时,可以在校内相近学科专业选拔具有一定科研创新、探索精神,科研能力表现突出的优秀学生补充进入“计划”。萃英学院实行学分制,修课学分应达到140学分。改革成绩考核方法,制定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主要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科研创新能力。对于学生己经具备了相当基础的课程,或通过自学达到学习要求的课程,经学生申请,可不参加课程考试,只需通过不同形式的考核即可获得该课程学分;也可以以实验研究方案、结果以及论文形式等进行评定;在学术期刊上以第一作者或导师为第一作者本人为第二作者公开发表学术论文,根据论文水平及期刊级别给予学分。为每1-2名学生配备国内、国外导师各1名,采取学生选择导师和导师选择学生双向选择的方式,国内导师需为院士、“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或具有博士生指导资格并承担国家重点(重大)研究计划的教授,国外导师由国内导师负责推荐并协助联系国外著名院校的高水平教授。导师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根据学生自身的能力特点、研究兴趣,在学院“计划”专家小组指导下,制定学生培养方案,指导学生的学习、科研工作。在国内学习期间,学生可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赴国外导师所在院校接受国外导师指导、攻读研究生或由国外导师推荐并协助联系在国外学习深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