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京中医药大学发布了该校2020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分数线及接收调剂信息,具体如下:根据教育部相关文件精神,按照《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经校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决定,我校2020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分数线公布如下:复试分数线我校复试分数线在国家确定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的基础上,按照生源及各专业招生计划等情况划定,单科成绩要求同国家一区基本线,总成绩要求详见下图。“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单科及总成绩要求同国家一区基本线。“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总成绩要求同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基本线。复试方式我校硕士研究生复试方式为网络远程复试,请考生提前准备好硬件设备,详见网站后续通知。根据当前国内疫情防控情况和学校实际,为了确保硕士研究生招生的安全性、公平性和科学性,我校将制定复试方案并报江苏省教育考试院批准后公布实施,复试时间暂定于5月中旬,具体复试安排将在南京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网站另行通知,请考生们耐心等待,及时关注通知。如因考生个人原因造成无法复试或录取的,责任由考生自负。接受优秀生源调剂1.接收调剂专业及预计计划数详见下图。2.凡调剂考生须符合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管理规定确定的考生调剂基本条件,以及《南京中医药大学2020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规定的报考条件。3.调剂方案另行公布。来源:南京中医药大学 南京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
南京中医药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分数线及接收调剂信息根据教育部相关文件精神,按照《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经学校研究决定,我校2021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分数线及调剂缺额情况公布如下:复试分数线我校复试分数线在国家确定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的基础上,按照生源及各专业招生计划等情况划定,一志愿专业采取差额复试的办法,差额比例一般不低于120%(生源不足的专业除外),单科成绩要求同国家一区基本线;“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总分线和单科线同国家一区基本线;“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总分不低于299分,单科不设线。具体情况如下:我校部分专业尚有调剂缺额,详见上表(2021年硕士研究生初试分数线及调剂缺额),欢迎符合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管理规定确定的考生调剂基本条件,以及《南京中医药大学2020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规定的报考条件的考生填报。来源:南京中医药大学 南京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 编辑 | 融媒体中心 审核 | 毛敏
考研数据!南京中医药大学2018-2020年各专业研究生复试分数线2020复试分数线2019复试分数线2018复试分数线图片数据来自考研数据
江苏2021年考研复试分数查询倒计时6天!26号下午江苏将开启分数查询,你准备好迎接你的分数了吗?昨天小编为大家推送了4种查分方式,小伙伴们运用起来!最近江苏的天气正在极速升温,为考研查分更添一分暖气,相信大家都能够马到成功!今天我们来回顾下去年的各大院校录取分数线~盲猜今年会上涨吗?详细内容往下看!1、南京大学2、南京理工大学3、南京航空航天大学4、东南大学5、江苏科技大学6、中国矿业大学7、南京邮电大学8、河海大学9、江南大学10、南京林业大学11、江苏大学12、南京信息工程学院13、南通大学14、南京农业大学15、南京医科大学16、徐州医科大学17、南京中医药大学18、中国药科大学19、南京师范大学20、江苏师范大学21、南京财经大学1. 6个招生学院的10个学科(专业)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须达到我校划定的复试分数线要求(见附件);其余学科(专业)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须达到《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A类考生)》(以下简称国家分数线)。2. “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要求:报考学科(专业)国家分数线总分下降25分(含),单科下降5分(含)。22、南京体育学院23、南京艺术学院24、苏州科技大学我校地处一类地区,执行教育部一区全国统考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国家分数线)的基础上,结合生源和招生计划等情况,确定各专业的复试分数线。2020年我校自划线学院涉及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及社会发展与公共管理学院部分专业,具体划线专业和复试分数线详见招生学院网站。其余专业均按国家线执行。复试名单详见各招生学院网站。25、淮阴工学院26、南京工程学院27、南京审计大学28、江苏理工学院29、盐城工学院复试分数线我校硕士研究生一志愿复试分数线执行国家线。30、江苏自动化研究所初试总分及单科成绩均达到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基本合格线的考生,都可以参加复试。31、苏州大学以上就是各大学校的2020年复试分数线啦~部分院校分数线不公布或在各大学院官网上,小伙伴们还可以用查询系统查看全国各大院校的分数线哦~人在家中坐,成绩马上来!拒绝毫无意义的焦虑复试从现在开始准备起来
日前,多所高校陆续发布了夏令营录取名单,九月推免(“九推”)也进行得如火如荼。学习科研两开花的大佬们上神打架(都无法用“神仙”来形容了),GPA 和履历都很能打的出国党因势受阻转而向国内 TOP 发起海投......早早确定走考研路的同学们似乎可以隔岸观火,但是否真的能不受波及?保研这件事和考研人又有哪些利益相关?今天,宗师君就从保研形势变化、保研与考研的零和博弈以及高保研接收率院校盘点等方面进行分析,给出基于保研接收率的择校建议。01保研形势变化2020 年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给全世界都上了一课,国内经济和民生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在升学方面,前有上半年把无数考生拖到崩溃的考研复试,后有七八月扎堆儿开展的推免夏令营。与以往不同的是,今年加入夏令营混战的不仅有保研党和考研人(有些排名合格但挂过科的同学无缘保研,但拿到优秀营员资格可以为考研复试争取机会),还有那些因国际形势动荡而放弃出国的人。另外,为配合疫情防控,多数学校都采取 “云” 面试的形式,大大缩减了同学们参加夏令营的时间和经济成本。尽管各大高校开营时间较为集中,但优秀的大佬们纷纷化身“ 时间管理大师 ”,海投多所高校以免颗粒无收。这下,高校研招办的负责人们可乐坏了——出国党的加入让学生们在信息搜集、出身排名、科研竞赛、实践经历、英语水平等方面的 battle 更加“有看头”。高校也清楚学生们的“ 海王 ”行为,但冒着被鸽的风险也要优中选优,甚至出现非名校 top5% 都没有入营资格的情况。这样下来,夏令营生源质量大大提升,这波韭菜割的都是精华啊!有人会说:夏令营不够,那九推来凑嘛!......Too young too simple !!打开知乎搜索“ 2020 夏令营”,多得是原本信心十足却惨遭滑铁卢的心酸故事,看得小编都意难平。这些人会就此放弃吗?当然不!!所以 2020 的九推,内卷仍将延续,形势不容乐观。02保研与考研的零和博弈 对于今年保研的惨烈情况,各位考研的同学如何看待?是觉得事不关己,无须在意?还是隐有不安,焦虑不已?下面小编来谈谈自己的看法。博弈论中有这样一个理论,叫做“零和博弈”。是指一项游戏中,游戏者有输有赢,一方所赢正是另一方所输,而游戏的总成绩永远为零。保研与考研似乎正是这样的关系。研究生招生不外乎推免与统招,有限的招生名额在国家政策规定下维持着特定比例,但向这两类招生项目发起冲击的学生数量却在逐年增多。升学压力加大的情况下,一部分推免失败的同学以及原本就在做两手准备的保研边缘人会加入考研大军。他们有不俗的学习能力、信息搜集能力以及本科期间优异的科研竞赛经历,很难说不会置之死地而后生!或许有人会反驳:不至于吧,国家不是在扩招研究生吗?的确,国家是在扩招,但绝不是像美国一没钱,就印美钞那样的饮鸩止渴的做法。我们应该认识到,研究生扩招的深层原因是为了平衡大浪淘沙的国家人才战略、地域及专业的宏观人才调控以及硕士研究生报名激增的现实情况。对研究生的名额争夺仍旧取决于实力以及恰当的目标选择。03高保研率接收率院校盘点首先需要明确保研率、保本校率以及保研接收率这三个词的区别。1. 保研率指的是考生所在院校的保送研究生名额占其学生总数的比例。一般来说,有研究生院的高等学校, 保送研究生名额一般按该校应届本科毕业生数的 15% 左右确定。对未设立研究生院的“ 211 工程”高校,要求一般要按应届本科毕业生数的 5% 左右确定。非 211 院校的保研率通常不超过 2%。经教育部确定的人文、理科等人才培养基地的高等学校,按教育部批准的基地班招生人数的 50% 左右,单独增加推免生名额,由学校统筹安排;对国家发展急需的专业适当增加推免生名额。2. 保本校率指本科期间在本校学习且保研到本校的学生数占该校所有推免录取学生数的比例。设有研究生院的高等学校接收该校推免生的人数, 不得超过该校推免生总数的 65%,其中地处西部省份或军工、矿业、石油、地质、农林等特殊类型的高等学校,上述比例可适当放宽,但不得超过75%。3. 保研接收率指考生拟报考的目标院校所招收的推免生人数占研究生招生总人数的比例。大家通常所说的 “ 保研率 ” ,其实是 “ 保研接收率 ” 。这一指标直接决定了留给统考生的名额,影响考研竞争的激烈程度,因此是择校时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对自己学习能力不太自信的同学,一定要慎报高保研接收率的院校!下面,小编为大家总结了一些保研率比较高的院校作为参考。总的来说,双一流大学、各校优势专业以及偏向理论研究的基础学科(如文科的文学、历史、哲学,理工科的数学、物理、化学等)保研率比较高。数据来源:博雅数据库04基于保研接收率的择校建议分析形势不是为了散播焦虑,而是希望给大家一个预警信号——重视研招单位今年的推免录取结果,慎重报考高保研接收率的院校。那怎样基于保研接收率选择目标院校呢?1)保研接收率 ≤15% 的一流院校中的B类院校,如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云南大学等。2)保研接收率 ≤15% 的一流学科院校,如合肥工业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等。3)非 985、211 但入选双一流且推免率不高的院校(当然这只对最初几年有效,此类院校实力强劲,获得资源倾斜后更可以迅速提高实力),如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邮电大学、西南石油大学等。当然,对于已经明确目标院校且专业课复习进展顺利的同学,反而需要忽略这些噪声。既然无力改变形势和环境,那就索性不闻窗外事,一心做全书吧!也预祝同学们都能一偿所愿,早日上岸!本篇原创文章由“宗师考研”发布,我们将会持续更新考研及大学生主题的干货文章与上岸经验贴,敬请关注!
神农尝百草这个流传几千年的神话故事家喻户晓,神农是中医的开创者。在西医没有流入之前,中医在中华大地流传几千年,影响范围广大,包括今天越南,日本,韩国等受到儒家文化圈辐射的各个国家。今天,中医仍然在我们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各个中医大学也是不少,其中211的就北京中医药大学。但在17年双一流的评估建设中,除去211,25所新增双一流中有5所新进中医药大学,可以说中医药大学开始受到重视。在这5所新增双一流中,东有上海中医药,南京中医药,南有广州中医药,西有成都中医药,北有天津中医药。其中以上海中医药和南京中医药大学实力强一些,且这两所大学地理位置优越,今天就介绍这两所高校。上海中医药大学是教育部与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上海市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国家首批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世界一流中医药大学建设联盟,入选国家“111计划”、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上海中医药大学虽然不是211,但是在17年入选双一流,其学科实力非常厉害,3个A+学科,分别是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中药学,这三个专业在第四次学科上榜高校中全部排在第二,也是唯一一个3个A+的中医药大学,在我国也是顶尖的中医药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是教育部和江苏省共建的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是江苏省人民政府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建高校,是世界一流中医药大学建设联盟、长三角医学教育联盟创始成员、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实施高校、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建设高校、国家“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南京中医药大学同样是首批双一流高校,在第四次学科评估中这所大学共有6个学科上榜,三个中医专业全部是A-,在上榜高校排名中,其中中医学专业仅此北医药、上医药排在第三名,中西医结合和中药学排在上榜高校中第四位,虽然是A-专业,但是排名也是很厉害的,仅次于上海中医药和北京中医药。但是南京中医药还剩3个上榜学科,一个B+、B-、C-学科实力总体而言还是不错的。这两所中医药大学地理位置都不错,而且中医专业实力位于全国前列,学科水平上海中医药稍微好一点,在20年江苏理科录取分数中,南京中医药大学就中医专业是B+B、380分,BB、361(此外还有为各地医院培养中医,定向培养,分数就地方而定);上海中医药是BB、379分,BB、360(中外合作)。在江苏考生眼里南京中医药的认可度还是很高的。在20年上海高考录取分数中,南京中医药最低录取分数508分,494分;上海中医药最低录取分数是519分、506分。在上海上中医比较受欢迎。这两所中医药大学都在本地认可度比较高,实力强,随着双一流头衔的加持,这两所高校一定很发展得越来越好。你认为哪所高校更好,欢迎留言讨论。
终于轮到我们皇家太医院首先我得说,上医学院,分数得够,本人当年高考的时候超了本一线二十多分,因为对中医比较感兴趣(当时应该是的吧),所以来了这里南京中医药大学是国内综合实力最强的中医药大学,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这是官方的介绍了,具体直接的就是咱们国家一共有10个中医药院士,一半都是从咱们学校出来的,中医药专业是十分强劲的,中医学 中药学都是国内一流水平毕竟名字在这摆着,来这里学中医肯定是错不了的。课程有五年制和七年制本硕连读,好像七年制是对省内招的,应该属于政策保护之类的,其他的要变成八年制,五年本科加三年研究生,而且现在好像也听说七年制要改掉了,反正是政策每年都变的,这里就都说一下。七年制的从大五下半学期开始就要被分配进各大医院进行实习了,当然是按照成绩分配的,江苏省最好的三甲医院是江苏省中医院,进了那个就真的是大佬了,而且课程也会增多,反正是比较辛苦的,进了医院,临床的机会也就多了,比光学知识点要好。要读七年制的话,高考成绩可能就要再优秀一点了,七年制和八年制都属于本硕连读,所以八年制的情况应该和七年制的一样吧学校的学风没话说,选择了学医就只顾风雨兼程,而且老师们的资历非常深,临床经验也很足,每堂课的信息量都巨多,没什么紧急情况最好不要翘课。南京这一块中医的氛围还是不错的,所以平日里会和一些中医机构接触,有时候还会跟着老师去些小区义诊什么的,总之是能增长一些见识的接近期末考试,前一个月就要开始辛苦准备,知识点实在是太多,学科书籍摞起来跟人一样高,来之前得做好心理准备。来南中医基本上都是奔着中医药学来的,虽说学校里是有中西医结合的专业,但是一言难尽,中医西医都学,但是又都不精,实际上是结合不起来的,即使是将来出去了,人家问起你的学校,你说在中医学校学的西医,人家估计也不想要你虽说学医挺苦,但是校园生活还是很甜的,发图为证学校里有自己的药苑,种植了各种药草,毕竟是要学习中医的,药草长什么样还是要知道的
今年调剂真的哀声一片,招生老师从没像今年这么累,学生找调剂从没像今年这么难···调剂有调剂的难,还在等一志愿复试通知的同学内心也更是焦灼,未知的复试名单,不确定复试能不能通过,不知道要不要调剂···三月,注定是考研人磨难月。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部分非34所目前已经公布复试分数线的院校,相关一志愿、调剂考生注意查看: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工商大学天津天津财经大学四川成都大学、西南石油大学重庆重庆交通大学、西南大学、重庆理工大学上海上海大学浙江浙江师范大学、浙江财经大学、杭州师范大学陕西长安大学、陕西中医药大学、陕西理工大学、西北政法大学、延安大学湖南国防科技大学河南郑州大学、信阳师范学院江苏南京邮电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江南大学湖北湖北中医药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武汉轻工大学山东山东师范大学、山东科技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青岛理工大学、山东交通学院辽宁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大连大学、沈阳药科大学、辽宁大学吉林东北师范大学福建华侨大学广东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深圳大学黑龙江哈尔滨医科大学广西桂林理工大学甘肃甘肃政法学院新疆石河子大学目前第一批自划线院校及部分非自划线院校复试已经结束,拟录取名单也已经出了,有的高分被刷,也有人低分逆袭。从四川大学经济学院金融专硕复试名单及拟录取名单来看,川大今年复试130人,最终全日制录取43人,非全日制60人,复试大部分都被调剂非全或者被刷,但可以看到的是复试还是有非常多小伙伴逆袭,有362成功录取,有初试第一复试排名靠后的,也有很多380+的同学被调剂到非全。(下表三列分数从左到右分别表示总成绩,初试成绩,复试成绩)四川大学经济学院金融专硕(全日制)拟录取名单哈尔滨工业大学人文社科与法学院复试名单及拟录取名单:复试名单:拟录取名单:参加复试的12名同学,共有6名同学被录取。有两名400+的同学复试被刷,也有一门380分初试排名倒数的同学逆袭上岸。浙江大学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的拟录取名单:有两位考422分的同学被刷,也有初试排名靠后404分的同学逆袭上岸。(上线全都是400+,神仙打架啊)下面给大家举几个复试过程中失利的例子,他们掉过的坑,你们要避开:一、专业知识和心态都准备不充分同学A:背景:初试成绩353分,报考自主划线院校,工科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总结失败原因有三个:1、起初复试备考三心二意;2、复试名单公布后有点浮躁,复试没好好准备。还是心态没调整好,不够稳;3、没能及时和导师沟通联系,不了解导师研究方向。面试过程中紧张,其实有一两个不太会的问题也没有什么,坦然一点,表述一下和这个问题相关的知识也是可以的,至少不要尴尬得说一句我不会,给老师印象大打折扣。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让老师觉得虽然你这个问题不会,但仍然是可塑之才,这就足够了。二、英语准备不足导致复试功亏一篑提醒报考名校的同学,一定要把英语基础打好,尽量把自己的英语学习范围扩散开来,广泛涉猎一下英文原版的期刊,经常看一些与专业有关的英文资料,在准备复试的时候一定要有针对性地进行专业英语训练,这样复试时才会游刃有余。三、缺乏专业知识背景,难过复试关尤其是跨专业考生特别需要注意这一点。复试最重要的是考查专业背景,不仅包括参考教材上的知识,更多的是看你是否对教材之外的专业领域有所涉猎。由于跨专业考研,所以平时对所考专业的知识储备不足,而准备考研的时候,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了参考书上,导致自己的知识面狭窄,缺乏基本的专业背景。四、对开放性问题准备不足考研复试面试过程考察内容更加开放,建议考生对感兴趣的研究领域,主动了解阅读一些专业刊物,有意识地培养把握开放性问题的能力,平时也不能只注重教材上的知识而忽略学术前沿的发展状况,对专业领域知识了解少,面试分数自然会受影响。五、复试恐惧症导致与研究生失之交臂有些同学性格比较内向,平时在陌生人面前说话就会变得紧张、脸红。一想到复试就会过于紧张,很容易导致自信心丧失。面对老师提的专业问题,大脑里一片空白,心里很着急却始终无法静下来理顺思路,想不出该从哪方面回答。建议性格内向的同学,多锻炼一下在人前讲话的能力,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多一点自信,才能在复试中表现出自己的真实水平。同时,不要去想台上的导师是多么的威严,你就当做是这一次是来学习的,老师提问你就回答,不要自己给自己压力,自然心里负担会小一点。给大家看一个公式:复试=50%笔试+10%的不怯场+20%的英语口语+5%的眼缘+5%的雄心+5%的礼貌+5%的涉猎+5%的心理素质,所以说除了真正的考察知识外,自信、礼貌等其他的因素也占一定比例。看过以上“前车之鉴”,希望即将参加复试的你们,不论是第一志愿复试还是调剂复试,能够吸取教训,顺利通过!祝大家好运!
这几所大学都不是双一流高校,但实力强劲,考上去不愁找工作在医学领域,一些综合性大学中的医学院,例如四川大学华西医学院、北京大学医学部、复旦大学医学院、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上海交大医学院、同济大学医学院和浙江大学医学院,它们的实力都很强劲,在医学界的名气也非常大。当然,上述提到的这些医学院都是在过去被合并到一些985高校中的医科大学,要考取这些医学院难度很大。那么,除了这些985高校的医学院外,有没有一些考取难度稍微小一些,但综合实力还是不错的高校?答案是肯定的。今天,小编就为大家介绍几所实力不错,目前仍然单独办学的医科大学。它们分别是首都医科大学、南京医科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和中国医科大学。由于各种原因都没被评上世界一流建设大学或者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但是它们的综合实力都还是不错的,考上去也不愁找工作。下面小编为大家具体介绍一下这几所大学。|首都医科大学首都医科大学前身是北京第二医学院,市属重点院校。该校的临床医学、口腔医学、护理学、生物医学工程、预防医学、药学、中医学都是不错的专业。其中,该校的临床医学和护理学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均获评A-等级,这两个专业在全国的医学领域处于领先水平。该校2018届毕业生总体就业率93.99%,在事业单位就职的比例高达77.66%。总体上来讲,该校的毕业生就业还是比较容易的。这跟学校的名气和地位是离不开的。该校在校友会2019全国大学排名榜中位列第108位,软科发布的2019中国最好医科大学排名第2。|南京医科大学南京医科大学是江苏省属重点建设大学,该校的内科学、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药理学是国家级重点学科。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该校的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获评A+,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护理学获B+等级。除此之外,该校还有7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数量与首都医科大学持平。2017届本科就业率为 96.52%。在长三角城市群工作的占比90.8%,其中,江苏83%,上海4%,浙江2%。该校在校友会2019全国大学排名榜中位列第138位,软科发布的2019中国最好医科大学排名第3。|中国医科大学中国医科大学是一所国字号大学,是辽宁省一流大学重点建设高校。学校最早起源可追溯到1931年成立的中国工农红军卫生学校。法医学、医学影像学、护理学、预防医学和临床医学是该校最强项的专业。该校2018届毕业生整体就业率为95.14%,其中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为92.71%,研究生就业率为97.94%。该校在校友会2019全国大学排名榜中位列第153位,软科发布的2019中国最好医科大学排名第6。|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科大学的前身是第一军医大学,1979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同时,它也是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全国首批、广东省唯一一所“部委省”共建高校,广东省“211工程”院校,省属重点大学。在教育部的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它的基础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中西医结合这几个专业处于B+档次,生物医学工程、临床医学、药学、护理学处于B档次。除此之外,预防医学、中药学、医学检验、医学影像学和口腔医学等专业也是该校的强项专业。该校的2018届毕业生总体就业率是 96.29%,大部分毕业生留在了广州(比例为57.91%)和深圳(15.83%)等珠三角发达地区。大部分的毕业生也主要从事卫生行业(64.01%)。在校友会2019全国大学排名榜中该校位列第120位,在软科发布的2019中国最好医科大学该校排名第4。以上就是我要给大家介绍的这几所医科大学,这几所大学在软科发布的2019中国最好医科大学排名中都是名列前茅的,就业率挺高的,它们比上海中医药大学 、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国药科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和成都中医药大学等一些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排名还要靠前些,综合实力不错,都有希望加入下一次的双流建设高校榜单
哈喽大家好,我是老王谈教育99由于这次疫情的影响,全国各地所有的学生基本上都放了一个大长假,但是,并不是放假就不上课了。之前延期开学的那段时间学生们也都是停课不停学,都在家上网课了。而且高考是人生中第一次重要的考试,高考之后还要进行一件重要的事情,那就是填报志愿,而在填报志愿之前相信很多考生都会参考各种大学排名资料来了解理想院校的情况。江苏省是我国的教育大省,江苏省高校众多,小编介绍三所厉害的普通本科院校,实力强,但是却易被考生忽略。常州大学常州大学坐落于江苏常州,是江苏省人民政府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共建高校,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常州大学始建于1978年,原名为南京化工学院无锡分院、常州分院,是省属全日制本科院校。常州大学有78个本科专业,涵盖十大学科门类;有1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含9个授权领域);其化学、材料科学、工程学等3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始建于1954年,是中国建校最早的高等中医药院校之一,是教育部和江苏省共建的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是江苏省人民政府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建高校、江苏省重点建设高校、江苏省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南京中医药大学不仅主持编写了第一套中医高等教育教材和教学大纲,也为新中国现代高等中医教育输送了第一批师资,培养并诞生了承淡安、叶橘泉等新中国中医药界最早的学部委员(院士)。南通大学南通大学简称“通大”,位于江苏省南通市,是江苏省人民政府和交通运输部共建的综合性大学,江苏省十五所重点建设大学成员,国家“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教师培养计划”试点高校,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首批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培育支持高校。南通大学拥有3个博士后流动站,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0个硕士专业学位点;有4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开设106个本科专业(2019年招生专业80个),涵盖文、理、工、医、艺术、经济、法、教育、历史、管理等10个学科门类。江苏省高校众多,苏州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大学、中国药科大学都是闻名全国的211双一流高校。211双一流高校的录取分数线一般都很高,普通考生很难考进,而小编以上介绍的三所院校都是普普通通的本科院校。它们的实力都不弱,录取分数线也不高,但是却常常被考生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