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科教融合创新中心成立仪式暨“毕生发展与健康”学术研讨会日前在北京召开。首都师范大学校长孟繁华、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所长傅小兰等双方师生代表一百余人参加成立仪式。据悉,双方深度合作将以中心为依托,携手建设一流心理学科,为心理学创新人才培养的孕育和成长提供丰沃的学术土壤。孟繁华指出,心理学科是做好教育工作,特别是基础教育工作的重要基础之一,包括心理咨询在内的心理学各领域的研究和实践对于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意义重大。他坚信,双方将会秉承“坚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的发展思路,以及“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新要求,共赢美好未来。傅小兰表示,高等院校必须将多方面的办学优势转化为人才培养的新优势,不断丰富和拓展人才培养的渠道和资源。两个单位的强强联合,必将发挥双方优势,实现优势互补,为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提供有力支撑。首师大教务处处长方敏受学校委托宣读了科教融合创新中心成立批文,双方领导随后进行了签约及揭牌仪式,同时分别为中心主任和中科院兼职导师颁发了聘书。据介绍,科教融合是世界一流大学的核心办学理念和基本创新人才培养途径,是科研和教学的高位结合。中心的成立将促进科学研究与高等教育相结合,培养科教融合型创新性人才,实现以高水平科学研究支撑高质量高等教育和教师教育,努力将双方心理学科打造成为人才培养领先、学术成果丰硕、社会服务到位的现代化一流学科。(光明融媒记者 晋浩天)
大家好,我叫徐峰,网名平易,1974年出生,现年(2019年)45岁,在我20岁时,曾有严重的自卑和社交恐惧,此后,我的人生和社交恐惧以及心理学就结下了不解之缘。有关我的人生故事,请看本账号2020年2月17日和18日发表的四篇系列文章——《一个成功改变自己内向自卑社交恐惧的过来人,创造自己人生奇迹的系列故事》。今后我发表的各种观点和思想,皆源自于我与社交恐惧和心理学结缘的三段人生实践中的感悟、反思和发现。今天的这篇文章,我把我之前发表的系列人生故事(共4集),做一个高度的提炼,简明扼要的向大家介绍一下我人生中的三个实践。第一阶段的人生实践: 为改变自己的内向自卑、社交恐惧的人生实践:这个阶段大概有七八年,从95年前后——2003年, 我20——28岁左右,在这个实践阶段中,我的角色是一个求助者(我曾经看过心理医生,吃过心理药物), 也是一个为改变自己的自助者和实践者。从我20岁开始,我就深受由内向自卑的性格发展为严重社交恐惧的痛苦折磨,究竟有多严重呢?不敢见人,不敢出门,最严重的时候出门必须戴墨镜,怕领导、怕同事、怕异性、怕熟人、怕街坊邻居,后来连工作也被迫辞去了。网络图片为了改变自己, 我当年主要选择了两条途径结合起来进行学习与实践:1、第一条途径:遍寻并学习和实践各种可能改变自己的理论方法,然后把自己当做“小白鼠”在自己身上做实验:包括,泛心理学的,如:成功学、各种励志书籍、心理自助读物、各种心灵鸡汤等等,以及哲学与宗教里涉及心理方面的内容;心理学的:行为疗法、认知疗法、森田疗法等等。2、第二条途径:由于看了许多心理学和泛心理学的书籍, 其中的许多观点都强调用行动战胜恐惧是最有效的方法。比如心理学中的行为疗法中的暴露疗法、系统脱敏疗法,还有成功学等各种励志书籍。因此,为了改变自己,当年做了大量的行为训练:从20——28岁期间(95年——2003年), 先后做过近二十种事情:摆地摊,售卖和维修小家电;卖过米线,热干面;卖过鞋,卖过服装;卖过光盘、录音带;有段时间跟别人学习汽车电路维修,打算找个汽车电路维修的工作;收售二手手机;还在一个朋友介绍下,在商场门口促销舞台上唱过歌,也算当过歌手吧;02年到南京之后:在南京珠江路上的雄狮电子城,帮人站柜台卖二手笔记本电脑;还做过销售跑过业务, 在珠江路一家计算机公司推销VOD视频点歌系统,主要是向卡拉ok厅推销;还做过一家贸易公司的推销员,推销办公用品;创办了“南京口吃互助协会”,我是当时的创始人之一和会长,带着会员,在公交车上演讲,找陌生人搭讪、拍照留影、要下联系方式,我们还在紫金山上演讲、喊口号,激励自己;等等。当然,做这些事情,除了把它们当做行为训练来战胜恐惧,同时也是为了生存,为了生计。第二阶段人生实践:2003-2019 由曾经的求助者和改变自己的过来人,蜕变为帮助他人改变的助人者到二十八、九岁的时候,我逐渐改变了自己。这里要插一句,我刚才说过我在第一阶段的人生实践,就是改变自己的那段实践中,主要是两个途径,一个是学习心理学和各种泛心理学,还有一个是做了将近20种事情(工作)来锻炼自己、突破自己。在40岁之前,我一直把自己改变的原因归结为是这两个途径带给我的,但最近几年,也就是步入40岁之后,我才猛然发现,真正改变我的,根本就不是我之前学习的那些各种理论方法以及我做了那么多的行为训练,并且,之前的这两条途径不仅没有给我带来真正意义的改变,甚至还让我的人生走了一个大大的弯路,有关这一点,我以后会给大家做详细介绍的。2002年,为了给自己寻找一条生活的出路,我来到南京, 除了上面介绍过我在南京开始做过一些销售工作,后来创办“南京口吃互助协会”(我曾经有隐性口吃,嘴上的口吃现象不明显,但是说话时经常会有种被卡主说不出话来的感觉)。南京(长江大桥)还在一家心理咨询机构做过兼职,帮他们维护网站,并且参加了他们的心理热线辅导员的培训,学了很多心理学的知识。再后来,也就是2003年下半年,我开始用自己所学到的各种理论和自己实践得来的经验来帮助和我有着一样困扰的人。时光飞逝,一晃就来到了2019年,2003年至今的这十五、六年期间,共举办线下培训130期,最近两三年我还开展了线上辅导(微课),加在一起,共培训和辅导学员1600多人。在我举办培训的前十年期间,基本上采用的是各种主流传统的心理学的理论方法:行为疗法,森田理论,认知行为疗法,并以团体培训的形式帮助学员。而后面两三年的线上的授课,则主要采用由我本人独创的一套理论方法,我把它取名为——平易创统合人生方法论(心理学),今后会向大家介绍。随着理论方法的不断升级和完善,随着培训的年头越来越多,经验越来越丰富,效果也越来越好,学员反馈也越来越好。这十五六年的培训和授课,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是我的一个“心理研究所和心理实验室”, 我把传统理论方法以及后来自己的理论方法都用了在学员身上, 然后通过学员实践后的效果和反馈的问题,再不断的作出调整、修正、补充和完善,逐渐形成了我自己的一套行之有效的理论方法。我从这个大多数人所没有的“心理实验室”中,积累了大量的来自实践的第一手的经验,以及新思考和新发现。这十几年间,为了更好地帮助学员,我也会继续研究各种和心理相关的理论方法,看各种书籍, 也亲自参加过各种学习和培训,五六年前,我先后到北京、广州、杭州、宁波等地参加各种培训:潜能训练(在北京参加)演讲口才培训(参加过两次,一次是广州,一次是北京)还在北京和宁波参加过中国心理学会举办的由国内顶尖的心理学专家的培训。从我20多岁至今,我仅仅买书共花费有六七万元,去外地参加各种学习和培训,也花了好几万,加起来共有十几万元。我藏书有近三千册,其中1000册左右的书籍,都是和心理相关的书籍,包括各种心理学的和泛心理学的。这是本人的部分图书第三个人生实践:和所有人一样,面对人生给我们每个人所出的“人生考卷”前两个人生实践,都是我在和内向自卑、社交恐惧等等这些人的所谓负面的心理进行“斗争”, 起初是为了改变自己而“斗争”, 后来则是帮助学员而“斗争”。而这第三段人生实践,则是我要面对人生给我们每个人所出的“人生考卷”。也就是说,我除了是一个所谓的心理障碍者,一个“心理疾病”的“患者”,我还有一个和所有普通人一样的人生角色和人生任务, 我也同样需要去面对所有人都要面对的人生给我们出的那些必答题, 如:工作、事业、人际交往、恋爱、婚姻、家庭、孩子教育等等,这就是我的第三个人生实践。经过不懈地努力和打拼,我有了自己的工作和事业,谈了恋爱,结了婚,有了孩子,成为了丈夫,也成为孩子的父亲。当然,也相应的要扛起养家糊口、让家人有更好的生活的责任和重担。大家可能会有疑问,我不是严重的社交恐惧吗?最严重时连家门都不敢出, 见到熟人都害怕,出门都要戴墨镜,异性也不敢接触, 一个不敢与人交往的人,怎样面对和完成人生给我出的这些必答题呢? 人生中的这些生计、工作、恋爱、结婚等等,哪个不需要与人交往呢?问得好?!因为有一个生命底层更大更核心的驱动力,不停的用“鞭子抽打”着我,让我硬着头皮、死扛着前进,这股力量比社交恐惧给我带来的障碍和阻力要强大得多,它驱使着我突破了生活中重重的困难和挑战!多年以后,也就是我在40岁左右的时候,我终于醒悟了,原来,它才是我人生的底层的核心驱动力!那么,这个强大的驱动力究竟是什么呢? 竟然有这般神奇的力量!我先卖个关子,先保持着它的神秘性,我今后会为大家揭开它神秘的面纱。所以,我第三个人生的实践是,作为一个曾经内向、自卑、严重社交恐惧的人, 我克服了重重困难,最终搞定了我这些必答的人生考卷,而这一段人生实践,是从20岁至今,已有25个年头。以上就是我从20岁—45岁的三段人生经历和人生实践的简介。这三段人生实践赋予我不同的人生角色, 而这三个角色也在不断升级转型:第一段人生实践:内向、自卑、社交恐惧的亲历者和过来人;第二段人生实践:帮助他人改变的助人者;第三段人生实践:对心理学,更确切地说是对人的心理以及整个人生的实践者和研究者,一个心理学新方向、新思路、新理论的探索者和实践者。大家可以看出,我这三个人生实践有一个关键性核心概念——实践,一听到实践这个词,这个概念,大家马上就可以想到中国人很熟悉的三句话,出自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才能出真知;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今后所发表的东西,皆来自于实践,内容主要包括两大类:一、经过实践检验过的:1、我曾经是一个内向自卑社交恐惧的人,通过多年的自助实践,我已经成功改变了自己,这其中的经验是经过实践检验过的;2、从2003年至今的十五、六年,1600多人的培训和辅导实践,刚才已经说了,随着培训年头的增加,理论方法的不断升级和转型, 经验的不断丰富和完善,培训的效果也随之越来越好。尤其是最近几年,绝大多数学员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有的甚至是翻天覆地的变化,当然,今后我的学员会把他们的反馈发布到网上。这也是经过实践检验和证明过的。因此,在内向自卑、社交恐惧这一领域,我的理论和经验是经过真正的实践检验过的。二、由实践中所生发的各种新思考、新观点和新理论,以及各种新的假设和猜想,则有待进一步研究和实践检验:这一部分,是我在20多年的研究实践中,尤其是最近几年的研究实践中,所发现的许多理论存在的各种疑问和反思。此外,还有我从实践过程中得来的新思考、新观点和新假设,当然,这些则有待于做进一步的探讨、研究和实践。我今后所发表的许多观点和思考,绝非是头脑一热的信口开河,一拍脑门凭空臆想出来的,我强调过,这些皆来自于实践中所引发的思考。这些新思考、新观点,只当是抛砖引玉,希望引起更多人的关注和反思。我在这里真诚邀请大家可以和我一同思考、一同探索和一同实践检验。
学习无动力、真实世界无兴趣、社交无能力、生命无价值感:青少年遭遇“四无”心理风暴半月谈记者 蒋芳 郑天虹 刘璐璐社会稳定、物质丰裕、父母关爱,心理问题发病率、自残与自杀比例却连年增长。这代孩子怎么了?半月谈记者与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健康与教育研究所、南方医科大学等科研机构合作,在全国若干省份调研发现:学习无动力、真实世界无兴趣、社交无能力、生命无价值感的青少年越来越多出现,这场以“四无”为典型特征的心理危机如同风暴席卷而来。02:071学习无动力,厌学情绪多数年前,北京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披露,北京大学一届新生中有超过30%学生存在厌学情绪,认为学习没有意义。过去,厌学情绪更多出现在成绩不好的学生身上,但近年来,越来越多成绩良好甚至优秀的学生也出现了类似问题。研究人员分析部分全国重点中小学的案例发现,这些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孩子们不缺物质和眼界,但内心却认为考上名牌大学是为满足家人和社会的期待,找不到学习的意义,容易爆发心理问题。广州市第四中学心理老师正在给学生上开学第一节心理课“很多家长会把厌学和青春期叛逆混淆,忽视了厌学背后隐藏着孩子对自我的厌弃,特别要警惕这种趋势向更低龄的孩子蔓延。”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教授蔺秀云指出。成长过程是青少年形成自我意象的过程,如果过度依赖单方面的学习成绩因素,会导致学业遇挫时就主观认定自己是失败的;父母如果给予孩子的期望过于单一和过高,孩子会感觉“无论自己如何努力,也不能达到父母的期待”,加深对自己的悲观失望情绪。研究发现,疫后复学期间暴露出较为集中的心理危机事件,重要导火索是长期居家学习导致亲子关系紧张,父母的苛责加固了孩子糟糕的自我意象。例如,初二学生小张在线课程开始后三周,出现沉迷网络游戏、缺课、不完成作业等行为。返校复课后,小张在班级人际关系上出现问题,经常因身体不适而请假,上课睡觉,作业拖沓,与同学相处易激惹。南京市鼓楼区一位心理教研员说,学校家访发现该生家长对孩子学习要求严苛,教育方式比较简单粗暴,言语之间的贬损较多。2真实世界无兴趣,断网就闹自残、自杀因为父母砸了自己的游戏机,一位网友自杀并在遗言中写道:“妈妈问我,你喜欢什么,喜欢打游戏?对啊,我就是喜欢打游戏啊。”“可惜,我赖以生存的动力,在我父母眼里什么都不是。”深圳初中学生小敏每天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大部分时间都对着电脑,父母一干预,她就以自残相威胁。为了逃避父母的监管,她申请了多个QQ号,用不同的身份在网络上社交。后来发现,她的网上社交群里有四五个年龄相仿的女孩子,她们互相传播消极厌世的情绪,并且相约自残。因手机、电脑引发的自残、自杀事件近几年并不鲜见。网络依赖加剧的背后,是青少年逃避繁重学业,逃避真实世界的心理需求。辽宁、陕西、四川、江苏、湖北的一项抽样调查显示,疫情期间有19.7%的青少年有手机依赖倾向,平均每天使用时间约5.8小时。研究表明,网络游戏、网络社交等刺激促使多巴胺分泌形成愉悦感,但这种愉悦感会使人丧失对其他活动的兴趣。在人生的成长阶段,如果秉持这样的心理和习惯,将减少其与真实世界的链接。社会学奠基人涂尔干在《自杀论》中分析,人和社会、人和社群之间的联系纽带愈发松弛时,人们就容易很“利己”地为自己考虑,选择自杀者更多的是“利己”思考者。值得关注的是,网络依赖还带来网络霸凌行为激增。一款名为“迷你世界”的网络游戏因涉黄被勒令下架,引发以小学生为主体的网络玩家不满,他们在QQ群、B站等网络平台发布大量辱骂言论。同时,“迷你世界”因涉嫌抄袭另一款游戏“我的世界”,其玩家被“我的世界”未成年人玩家骂称“迷你狗”。广州小学六年级学生小洛说,他们甚至会在同学群里围攻“迷你狗”直到其求饶,并发誓再不玩“迷你世界”。网络依赖与网络霸凌互为因果,共同对青少年心理健康造成严重影响。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教授刘正奎分析,过去受到欺凌的孩子可以通过回家和独处躲避这样的侵犯和骚扰,现在网络霸凌却能随时随地发生。3社交无能力,宁可跟机器人动感情一人份外卖、迷你KTV、宠物直播、个人定制游……近年来,独居青年数量日益增多,“孤独经济”应运而生,这固然与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婚恋家庭社交观念急剧变化息息相关,但也从某个角度折射出了年轻人自闭式社交的泛化。愈演愈烈的社交恐惧症背后,是孤独感泛化、低欲望心态的蔓延。“人工智能化社交”在青少年中出现。半月谈记者调研发现,一些家长不愿意孩子长时间接触网络,自己又很难给予长时间陪伴,就为孩子找了网络替代品,如小度、小爱、Siri等智能语音机器人。有位小学生家长发现,自家孩子跟父母多说一句话都嫌烦,有时却跟机器人谈心,在房间里一聊就是几小时。在网络上网友常会发现,青少年对“纸片人”(书籍、动画片等作品中的人物形象)珍视尊重,却对“真实人”(扮演作品的演员、社会事件中的普通人)恶语相向,动辄进行网络霸凌,宣判其社会性死亡。这种“共情”对象的错位,进一步折射出在很多人的心理层面,现实与虚拟界限已经模糊不清。值得关注的是,疫情导致社交隔离,带来了青少年娱乐方式、社交方式的改变,影响深远。比如,游戏代替看电影和逛街,短视频代替长视频。一旦熟悉了快节奏、强刺激、随时随地等娱乐方式将很难逆转,就像看惯了电视电影后很难适应戏曲、戏剧的慢节奏。有专家分析,社交技能的学习是青少年时期很重要的一项工作,但社交隔离不仅损伤了社交技能,还因为网络依赖加剧形成“不当补偿”,进一步带来生活作息和习惯的改变,或将导致下一代年轻人面对面的社交变得更少,生活变得更“宅”。心理健康辅导老师为未成年人提供心理咨询4生命无价值感,枯竭感过早到来经合组织每3年进行一次的国际学生评估计划(PISA),涵盖了79个国家和地区的近60万名15岁青少年。PISA数据显示,中国学生每周近60个小时用于学习,接近世界第一,但学生对生活的满意度排名倒数。为什么感到不满意?不妨看看这代孩子的生存环境:为了争夺优质教育资源,家长逼迫孩子过早投入学业竞争;学校教育实施高强度、高频次评价(考试),给学生带来很强的挫折感甚至是枯竭感;在家校之间的弦已经绷得很紧的同时,社会职场的高度竞争导致成年人自身的心理健康敲响警钟,进而加剧亲子关系恶化……焦虑漩涡之中,孩子正在被要求从一个“正常者”变成“超常者”。最近,青少年“空心病”成为一个舆论热议的话题。“空心病”这个词是3年前在网络上由心理学专家提出,特指当一个人在生活中找不到意义感和价值感的时候,那种行尸走肉般的生存状态。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健康与教育研究所所长边玉芳认为,物质层面充分满足,精神上供养不足,导致心灵的枯竭感过早到来。“危机心态转向危机行为之间只隔着薄薄的一层窗户纸。”北京大学心理咨询与治疗中心主任方新坦言。厌世的心理状况与抑郁症相似,但传统的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对其都没有效果,自杀意念源于不知道为什么要活下去,缺乏活着的价值和意义支撑。此外,心理敏感期的青少年极易受到环境影响。疫情期间,从各地反馈数据看,从自残、自杀甚至弑亲的极端行为,到抑郁、焦虑症等中等程度问题,再到厌学等较为轻微的心理问题,都呈现出大幅增加的态势。南方某省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摸底调查,发现在过去一年里经常考虑自杀的同学有2345人,占4.6%,认为自己将来非常可能实施自杀行为的同学有320人,占0.6%。(完)
朱雀路、太平路、林森路……这都是70年前南京的地名。由中共南京市委党史工作办公室、南京市档案馆、南京出版社三家单位合作的《南京调查资料》点校版,将在4月23日前和公众见面。这部书不仅记录了当时名人们的住宅、重要单位详细地址,还标出了铁路、戏院、饭店等详细位置。根据它,就可以精准还原70年前的南京城。现代快报+/ZAKER南京记者刘静妍/文 吉星/摄这栋楼曾用来清理甲骨你知道70年前“鸡鸣寺路1号”是什么样子吗?《南京调查资料》显示,“鸡鸣寺路1号”在70年前是民国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心理研究所、社会研究所和史语研究所所在,也就是现在的中科院南京地质与古生物研究所。院内,古生物学界“大牛”云集,地质学家李四光就曾在这里工作。院落内,有一处仿明清宫殿式建筑,三层。大楼由杨廷宝先生设计,建于1936年。这栋民国大楼就是书中提到的民国中央研究院史语研究所,曾经,它是“殷墟甲骨127坑研究整理旧址”,墙上挂着写明这一身份的铜牌。当年,“史语所”学者在河南安阳小屯东北地带发现了一座巨型甲骨窖穴“YH127坑”。由于坑太大,无法在当地进行整理挖掘,学者们只好将其由甲骨坑变成甲骨柱,通过铁路运到南京“中研院”史语所。运抵南京后,董作宾、梁思永、胡厚宣等学者迅速在史语所展开室内发掘。结果令人狂喜,“YH127坑”属殷商武丁时期埋藏,共清理出甲骨17096片,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战争和社会生活,方方面面。70年前,南京有条朱雀路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在南京,你能找到玄武湖、虎踞路、龙蟠里,不过,你找不到朱雀路吧?其实在70年前,南京是有朱雀路的。“上海照明书局南京分局,朱雀路109号”“新亚电影院,朱雀路”……《南京调查资料》中,你能发现很多关于朱雀路的信息。南京市社科联副秘书长、南京市社科院科研处处长邓攀负责《南京调查资料》的点校工作,他告诉现代快报记者,1949年的“朱雀路”,其实是现在太平南路的南段,从太平南路与白下路的交会处,一直延伸到与建康路的交会处。而“太平路”则是指现在的太平南路北段,从与白下路的交会处,向北一直到大行宫一带。南京文史学者薛冰介绍说,在70年前,大行宫往北,原本没有大路,有好几条小路,比如文昌巷、四牌楼等。解放以后,这里修了一条路,叫“新太平路”,改革开放以后改名叫“太平北路”。而从大行宫往南,称“太平南路”。长江路,当年叫林森路70年前,长江路不叫长江路,而叫“林森路”。《南京调查资料》中,不少重要单位位于林森路。薛冰说,“原来叫‘国府路’,因为原国民政府就在这条路上。”据资料记载,后来,为纪念逝世的原国民政府主席林森,“国府路”改名“林森路”。1949年南京解放后,以我国第一大河长江为名,将“林森路”改名为“长江路”。这些资料极具研究价值1948年底至1949年初,民国“江南问题研究会”组织编印《南京调查资料》22册,近60万字。4月23日前,《南京调查资料》点校整理本将首次推出。“《南京调查资料》汇集了民国最后阶段国民党政府及其首都的重要资料,这些时间、人物、地点等要素齐全的资料对拓展民国史研究极具价值。”邓攀介绍,《南京调查资料》虽然不是方志,但其地方史研究价值不亚于20世纪30年代的《首都志》。
社会稳定、物质丰裕、父母关爱,心理问题发病率、自残与自杀比例却连年增长。这代孩子怎么了?半月谈记者与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健康与教育研究所、南方医科大学等科研机构合作,在全国若干省份调研发现:学习无动力、真实世界无兴趣、社交无能力、生命无价值感的青少年越来越多出现,这场以“四无”为典型特征的心理危机如同风暴席卷而来。1学习无动力,厌学情绪多数年前,北京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披露,北京大学一届新生中有超过30%学生存在厌学情绪,认为学习没有意义。过去,厌学情绪更多出现在成绩不好的学生身上,但近年来,越来越多成绩良好甚至优秀的学生也出现了类似问题。研究人员分析部分全国重点中小学的案例发现,这些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孩子们不缺物质和眼界,但内心却认为考上名牌大学是为满足家人和社会的期待,找不到学习的意义,容易爆发心理问题。广州市第四中学心理老师正在给学生上开学第一节心理课“很多家长会把厌学和青春期叛逆混淆,忽视了厌学背后隐藏着孩子对自我的厌弃,特别要警惕这种趋势向更低龄的孩子蔓延。”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教授蔺秀云指出。成长过程是青少年形成自我意象的过程,如果过度依赖单方面的学习成绩因素,会导致学业遇挫时就主观认定自己是失败的;父母如果给予孩子的期望过于单一和过高,孩子会感觉“无论自己如何努力,也不能达到父母的期待”,加深对自己的悲观失望情绪。研究发现,疫后复学期间暴露出较为集中的心理危机事件,重要导火索是长期居家学习导致亲子关系紧张,父母的苛责加固了孩子糟糕的自我意象。例如,初二学生小张在线课程开始后三周,出现沉迷网络游戏、缺课、不完成作业等行为。返校复课后,小张在班级人际关系上出现问题,经常因身体不适而请假,上课睡觉,作业拖沓,与同学相处易激惹。南京市鼓楼区一位心理教研员说,学校家访发现该生家长对孩子学习要求严苛,教育方式比较简单粗暴,言语之间的贬损较多。2真实世界无兴趣,断网就闹自残、自杀因为父母砸了自己的游戏机,一位网友自杀并在遗言中写道:“妈妈问我,你喜欢什么,喜欢打游戏?对啊,我就是喜欢打游戏啊。”“可惜,我赖以生存的动力,在我父母眼里什么都不是。”深圳初中学生小敏每天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大部分时间都对着电脑,父母一干预,她就以自残相威胁。为了逃避父母的监管,她申请了多个QQ号,用不同的身份在网络上社交。后来发现,她的网上社交群里有四五个年龄相仿的女孩子,她们互相传播消极厌世的情绪,并且相约自残。因手机、电脑引发的自残、自杀事件近几年并不鲜见。网络依赖加剧的背后,是青少年逃避繁重学业,逃避真实世界的心理需求。辽宁、陕西、四川、江苏、湖北的一项抽样调查显示,疫情期间有19.7%的青少年有手机依赖倾向,平均每天使用时间约5.8小时。研究表明,网络游戏、网络社交等刺激促使多巴胺分泌形成愉悦感,但这种愉悦感会使人丧失对其他活动的兴趣。在人生的成长阶段,如果秉持这样的心理和习惯,将减少其与真实世界的链接。社会学奠基人涂尔干在《自杀论》中分析,人和社会、人和社群之间的联系纽带愈发松弛时,人们就容易很“利己”地为自己考虑,选择自杀者更多的是“利己”思考者。值得关注的是,网络依赖还带来网络霸凌行为激增。一款名为“迷你世界”的网络游戏因涉黄被勒令下架,引发以小学生为主体的网络玩家不满,他们在QQ群、B站等网络平台发布大量辱骂言论。同时,“迷你世界”因涉嫌抄袭另一款游戏“我的世界”,其玩家被“我的世界”未成年人玩家骂称“迷你狗”。广州小学六年级学生小洛说,他们甚至会在同学群里围攻“迷你狗”直到其求饶,并发誓再不玩“迷你世界”。网络依赖与网络霸凌互为因果,共同对青少年心理健康造成严重影响。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教授刘正奎分析,过去受到欺凌的孩子可以通过回家和独处躲避这样的侵犯和骚扰,现在网络霸凌却能随时随地发生。3社交无能力,宁可跟机器人动感情一人份外卖、迷你KTV、宠物直播、个人定制游……近年来,独居青年数量日益增多,“孤独经济”应运而生,这固然与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婚恋家庭社交观念急剧变化息息相关,但也从某个角度折射出了年轻人自闭式社交的泛化。愈演愈烈的社交恐惧症背后,是孤独感泛化、低欲望心态的蔓延。“人工智能化社交”在青少年中出现。半月谈记者调研发现,一些家长不愿意孩子长时间接触网络,自己又很难给予长时间陪伴,就为孩子找了网络替代品,如小度、小爱、Siri等智能语音机器人。有位小学生家长发现,自家孩子跟父母多说一句话都嫌烦,有时却跟机器人谈心,在房间里一聊就是几小时。在网络上网友常会发现,青少年对“纸片人”(书籍、动画片等作品中的人物形象)珍视尊重,却对“真实人”(扮演作品的演员、社会事件中的普通人)恶语相向,动辄进行网络霸凌,宣判其社会性死亡。这种“共情”对象的错位,进一步折射出在很多人的心理层面,现实与虚拟界限已经模糊不清。值得关注的是,疫情导致社交隔离,带来了青少年娱乐方式、社交方式的改变,影响深远。比如,游戏代替看电影和逛街,短视频代替长视频。一旦熟悉了快节奏、强刺激、随时随地等娱乐方式将很难逆转,就像看惯了电视电影后很难适应戏曲、戏剧的慢节奏。有专家分析,社交技能的学习是青少年时期很重要的一项工作,但社交隔离不仅损伤了社交技能,还因为网络依赖加剧形成“不当补偿”,进一步带来生活作息和习惯的改变,或将导致下一代年轻人面对面的社交变得更少,生活变得更“宅”。心理健康辅导老师为未成年人提供心理咨询4生命无价值感,枯竭感过早到来经合组织每3年进行一次的国际学生评估计划(PISA),涵盖了79个国家和地区的近60万名15岁青少年。PISA数据显示,中国学生每周近60个小时用于学习,接近世界第一,但学生对生活的满意度排名倒数。为什么感到不满意?不妨看看这代孩子的生存环境:为了争夺优质教育资源,家长逼迫孩子过早投入学业竞争;学校教育实施高强度、高频次评价(考试),给学生带来很强的挫折感甚至是枯竭感;在家校之间的弦已经绷得很紧的同时,社会职场的高度竞争导致成年人自身的心理健康敲响警钟,进而加剧亲子关系恶化……焦虑漩涡之中,孩子正在被要求从一个“正常者”变成“超常者”。最近,青少年“空心病”成为一个舆论热议的话题。“空心病”这个词是3年前在网络上由心理学专家提出,特指当一个人在生活中找不到意义感和价值感的时候,那种行尸走肉般的生存状态。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健康与教育研究所所长边玉芳认为,物质层面充分满足,精神上供养不足,导致心灵的枯竭感过早到来。“危机心态转向危机行为之间只隔着薄薄的一层窗户纸。”北京大学心理咨询与治疗中心主任方新坦言。厌世的心理状况与抑郁症相似,但传统的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对其都没有效果,自杀意念源于不知道为什么要活下去,缺乏活着的价值和意义支撑。此外,心理敏感期的青少年极易受到环境影响。疫情期间,从各地反馈数据看,从自残、自杀甚至弑亲的极端行为,到抑郁、焦虑症等中等程度问题,再到厌学等较为轻微的心理问题,都呈现出大幅增加的态势。南方某省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摸底调查,发现在过去一年里经常考虑自杀的同学有2345人,占4.6%,认为自己将来非常可能实施自杀行为的同学有320人,占0.6%。来源:半月谈
来源:半月谈原标题:学习无动力、真实世界无兴趣、社交无能力、生命无价值感:青少年遭遇“四无”心理风暴社会稳定、物质丰裕、父母关爱,心理问题发病率、自残与自杀比例却连年增长。这代孩子怎么了?半月谈记者与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健康与教育研究所、南方医科大学等科研机构合作,在全国若干省份调研发现:学习无动力、真实世界无兴趣、社交无能力、生命无价值感的青少年越来越多出现,这场以“四无”为典型特征的心理危机如同风暴席卷而来。1学习无动力,厌学情绪多数年前,北京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披露,北京大学一届新生中有超过30%学生存在厌学情绪,认为学习没有意义。过去,厌学情绪更多出现在成绩不好的学生身上,但近年来,越来越多成绩良好甚至优秀的学生也出现了类似问题。研究人员分析部分全国重点中小学的案例发现,这些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孩子们不缺物质和眼界,但内心却认为考上名牌大学是为满足家人和社会的期待,找不到学习的意义,容易爆发心理问题。广州市第四中学心理老师正在给学生上开学第一节心理课“很多家长会把厌学和青春期叛逆混淆,忽视了厌学背后隐藏着孩子对自我的厌弃,特别要警惕这种趋势向更低龄的孩子蔓延。”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教授蔺秀云指出。成长过程是青少年形成自我意象的过程,如果过度依赖单方面的学习成绩因素,会导致学业遇挫时就主观认定自己是失败的;父母如果给予孩子的期望过于单一和过高,孩子会感觉“无论自己如何努力,也不能达到父母的期待”,加深对自己的悲观失望情绪。研究发现,疫后复学期间暴露出较为集中的心理危机事件,重要导火索是长期居家学习导致亲子关系紧张,父母的苛责加固了孩子糟糕的自我意象。例如,初二学生小张在线课程开始后三周,出现沉迷网络游戏、缺课、不完成作业等行为。返校复课后,小张在班级人际关系上出现问题,经常因身体不适而请假,上课睡觉,作业拖沓,与同学相处易激惹。南京市鼓楼区一位心理教研员说,学校家访发现该生家长对孩子学习要求严苛,教育方式比较简单粗暴,言语之间的贬损较多。2真实世界无兴趣,断网就闹自残、自杀因为父母砸了自己的游戏机,一位网友自杀并在遗言中写道:“妈妈问我,你喜欢什么,喜欢打游戏?对啊,我就是喜欢打游戏啊。”“可惜,我赖以生存的动力,在我父母眼里什么都不是。”深圳初中学生小敏每天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大部分时间都对着电脑,父母一干预,她就以自残相威胁。为了逃避父母的监管,她申请了多个QQ号,用不同的身份在网络上社交。后来发现,她的网上社交群里有四五个年龄相仿的女孩子,她们互相传播消极厌世的情绪,并且相约自残。因手机、电脑引发的自残、自杀事件近几年并不鲜见。网络依赖加剧的背后,是青少年逃避繁重学业,逃避真实世界的心理需求。辽宁、陕西、四川、江苏、湖北的一项抽样调查显示,疫情期间有19.7%的青少年有手机依赖倾向,平均每天使用时间约5.8小时。研究表明,网络游戏、网络社交等刺激促使多巴胺分泌形成愉悦感,但这种愉悦感会使人丧失对其他活动的兴趣。在人生的成长阶段,如果秉持这样的心理和习惯,将减少其与真实世界的链接。社会学奠基人涂尔干在《自杀论》中分析,人和社会、人和社群之间的联系纽带愈发松弛时,人们就容易很“利己”地为自己考虑,选择自杀者更多的是“利己”思考者。值得关注的是,网络依赖还带来网络霸凌行为激增。一款名为“迷你世界”的网络游戏因涉黄被勒令下架,引发以小学生为主体的网络玩家不满,他们在QQ群、B站等网络平台发布大量辱骂言论。同时,“迷你世界”因涉嫌抄袭另一款游戏“我的世界”,其玩家被“我的世界”未成年人玩家骂称“迷你狗”。广州小学六年级学生小洛说,他们甚至会在同学群里围攻“迷你狗”直到其求饶,并发誓再不玩“迷你世界”。网络依赖与网络霸凌互为因果,共同对青少年心理健康造成严重影响。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教授刘正奎分析,过去受到欺凌的孩子可以通过回家和独处躲避这样的侵犯和骚扰,现在网络霸凌却能随时随地发生。3社交无能力,宁可跟机器人动感情一人份外卖、迷你KTV、宠物直播、个人定制游……近年来,独居青年数量日益增多,“孤独经济”应运而生,这固然与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婚恋家庭社交观念急剧变化息息相关,但也从某个角度折射出了年轻人自闭式社交的泛化。愈演愈烈的社交恐惧症背后,是孤独感泛化、低欲望心态的蔓延。“人工智能化社交”在青少年中出现。半月谈记者调研发现,一些家长不愿意孩子长时间接触网络,自己又很难给予长时间陪伴,就为孩子找了网络替代品,如小度、小爱、Siri等智能语音机器人。有位小学生家长发现,自家孩子跟父母多说一句话都嫌烦,有时却跟机器人谈心,在房间里一聊就是几小时。在网络上网友常会发现,青少年对“纸片人”(书籍、动画片等作品中的人物形象)珍视尊重,却对“真实人”(扮演作品的演员、社会事件中的普通人)恶语相向,动辄进行网络霸凌,宣判其社会性死亡。这种“共情”对象的错位,进一步折射出在很多人的心理层面,现实与虚拟界限已经模糊不清。值得关注的是,疫情导致社交隔离,带来了青少年娱乐方式、社交方式的改变,影响深远。比如,游戏代替看电影和逛街,短视频代替长视频。一旦熟悉了快节奏、强刺激、随时随地等娱乐方式将很难逆转,就像看惯了电视电影后很难适应戏曲、戏剧的慢节奏。有专家分析,社交技能的学习是青少年时期很重要的一项工作,但社交隔离不仅损伤了社交技能,还因为网络依赖加剧形成“不当补偿”,进一步带来生活作息和习惯的改变,或将导致下一代年轻人面对面的社交变得更少,生活变得更“宅”。心理健康辅导老师为未成年人提供心理咨询4生命无价值感,枯竭感过早到来经合组织每3年进行一次的国际学生评估计划(PISA),涵盖了79个国家和地区的近60万名15岁青少年。PISA数据显示,中国学生每周近60个小时用于学习,接近世界第一,但学生对生活的满意度排名倒数。为什么感到不满意?不妨看看这代孩子的生存环境:为了争夺优质教育资源,家长逼迫孩子过早投入学业竞争;学校教育实施高强度、高频次评价(考试),给学生带来很强的挫折感甚至是枯竭感;在家校之间的弦已经绷得很紧的同时,社会职场的高度竞争导致成年人自身的心理健康敲响警钟,进而加剧亲子关系恶化……焦虑漩涡之中,孩子正在被要求从一个“正常者”变成“超常者”。最近,青少年“空心病”成为一个舆论热议的话题。“空心病”这个词是3年前在网络上由心理学专家提出,特指当一个人在生活中找不到意义感和价值感的时候,那种行尸走肉般的生存状态。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健康与教育研究所所长边玉芳认为,物质层面充分满足,精神上供养不足,导致心灵的枯竭感过早到来。“危机心态转向危机行为之间只隔着薄薄的一层窗户纸。”北京大学心理咨询与治疗中心主任方新坦言。厌世的心理状况与抑郁症相似,但传统的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对其都没有效果,自杀意念源于不知道为什么要活下去,缺乏活着的价值和意义支撑。此外,心理敏感期的青少年极易受到环境影响。疫情期间,从各地反馈数据看,从自残、自杀甚至弑亲的极端行为,到抑郁、焦虑症等中等程度问题,再到厌学等较为轻微的心理问题,都呈现出大幅增加的态势。南方某省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摸底调查,发现在过去一年里经常考虑自杀的同学有2345人,占4.6%,认为自己将来非常可能实施自杀行为的同学有320人,占0.6%。来源:《半月谈》2021年第7期半月谈记者:蒋芳 郑天虹 刘璐璐 | 编辑:李力
南报网讯“药店买不到口罩了,咋办”“我们这儿也有确诊病例了,好恐惧”“干咳了几声,会不会是感染病毒了”……近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让不少人感到不同程度恐惧、焦虑。记者获悉,日前,市文明办、卫健委、工会、团市委、妇联等多个部门以及有关区都向市民开通了心理咨询热线,由专业心理咨询师为治疗“心病”开药方。疫情当前,针对部分群众的心理问题,南京市多个部门积极行动起来,在原有心理热线的基础上,对接线人员加强培训和督导,为公众提供专业心理援助服务。其中,南京脑科医院的接线人员是心理健康方面的专业人士,陶老师热线、宁师傅热线等则是由取得心理咨询师资格证的志愿者负责接线咨询。这些心理咨询热线也有侧重,比如,脑科医院的热线咨询的内容是综合性的,陶老师热线、12355青少年热线侧重于青少年心理健康、亲子关系等内容,市妇联的心理咨询较多地关注婚姻家庭方面的问题。南京脑科医院医学心理科心理治疗师冷静告诉记者,近几日,他们接到了不少与疫情相关的咨询热线,大部分都是反映自己或家人在疫情出现后的焦虑、恐慌,表现为:终日惶惶不安、反复担心被感染、难以入眠,反复监测体温,有些人甚至出现一些心慌、胸闷、呼吸急促等症状。冷静认为,大家应该意识到,在面对这样一个重大的社会心理应激事件时,绝大多数人都会或多或少地产生焦虑不安的感受,这种感受是我们面对威胁性情境的本能反应,是正常的,它推动我们更加警觉,从而更好地保护自己免受伤害。即便是精神心理专业人员,也和大众一样体验到这份焦虑。所以可以接纳自己的焦虑情绪,意识到它是正常的。“既要防控疫情,也要注意心理健康”,市民做到少外出、注意卫生时,如何学会照料、调节自己的情绪?南京脑科医院医学心理科心理治疗师杨华提供了6种方法:一、给情绪“命名”有负面情绪时,不要简单称之为“心情不好”,可以问一问自己:“我现在体验到的是什么情绪?”是焦虑、恐惧,还是烦躁、愤怒?试着给情绪找一个准确的名字。二、情绪正常化面对疫情,适当的焦虑、恐惧是正常的,能让我们更好地保护自己。换句话说,如果我们对疫情毫无焦虑与恐惧,那么我们便不会去做自我防护,这样我们反而更危险。在将情绪正常化的基础上,还可以改变情绪。三、解决问题我们的情绪通常是由一些具体问题引发的。例如:“干咳”引发了我的紧张;“买不到口罩”引发了我的焦虑;“老人不听劝阻要出门”引发了我的愤怒。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可以试着通过解决问题的方式来改变情绪。例如,通过加强自我防护、适当锻炼、补充营养等方式减少可能的身体不适;通过多渠道搜索口罩信息来购买口罩;通过坚持不懈地劝说、分析利弊、病例讲解等,与家里老人进行有效沟通,让他们做好自我防护。四、分散注意力如果近期你分配了大量时间与精力在疫情上,且对疫情的过分关注引发了你较多的不适情绪,那么建议你做一些其他事情来分散你的注意力,例如追剧、阅读、听音乐、做家务、练瑜伽、与家人在一起但不谈论疫情等。五、科学认识疫情一方面,我们需要通过官方媒体获得更科学、更准确的疫情信息,避免对谣言信以为真。另一方面,要避免对自身不适的过度夸大。目前官方已经有多个在线义诊平台,必要时可以咨询专业医生,获得更科学的医学评估。例如,很多原因会引起干咳,干咳并不意味着感染,感染也并不意味着无法治疗。六、放松身体当我们压力大时,交感神经系统就会被激活,会心跳加快、血压升高、流汗、呼吸速度加快,同时转化肝糖为葡萄糖提供能量以维持身体运作。而副交感神经系统被激活时,可以减缓身体运作以制衡上述现象。因此,我们可以通过调整呼吸(深而缓的呼吸)、冥想、做瑜伽、打太极、练习八段锦等放松身体的方式,激活我们的副交感神经系统。南报融媒体记者 许琴新闻链接南京市开通的部分心理热线南京市疫情应对心理援助专线电话:025—83712977(24小时)南京市“陶老师”工作站总站热线:025—96111(24小时)玄武区分站:84803300(9:00—17:00)秦淮区分站:86896111(9:00—17:00)建邺区分站:85896111(9:00—17:00)鼓楼区分站:83112111(9:00—17:00)栖霞区分站:69979526(9:00—17:00)雨花台区分站:52896111(9:00—17:00)江宁区分站:52296111(9:00—17:00)浦口区分站:58296111(9:00—17:00)六合区分站:57696111(9:00—17:00)江北新区分站:58396111(9:00—17:00)溧水区分站:57296111(9:00—17:00)高淳区分站:57396111(9:00—17:00)市总工会宁师傅心理咨询志愿服务热线:025—96889910(18:30—21:30)南京市江宁区心理学会心理热线:025—58329123(9:00—17:00)南京市妇联心理援助热线:84409566(24小时)南京团市委青少年热线:025—12355转1号键(24小时)
2月3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的网络在线、电话热线等社会心理服务有关情况。有记者提问,疫情严重的地方有一些过激的情绪,怎么平复?中科院心理研究所陈雪峰说,产生这种过激情绪是人的本能,但人还有理智和情感。“现在面对疫情最根本的原因是,发现了一种新的病毒,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对病毒的科学认识越来越深。”她说,我们应该更加理性看待这个问题,能看到全社会所做出的努力,增强疫情防控的信心,要认识到,疫情才是我们共同的敌人,一定不要因为一些过激的情绪导致一些过激的行为。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孟亚旭编辑/赵红信校对/武军
咨询师 陆俊茜回答短短15个字,道尽心中的期望与忐忑。短短15个字将“80后”的心路历程袒露无疑。想当年,是被捧在长辈们掌心里长大;是尽家族人力、财力、物力培养长大,泡在蜜水里、没有经历过物质条件的匮乏;是学习能力强、学历高、能力强、接受新生事物快、有进取心、敢于挑战权威......的80后。而现在,处于激烈竞争、能者生存的社会环境,长江后浪拍前浪、计划赶不上变化......得到了?失去了?何去何从的彷徨境地。“能学好吗?”,是什么引发了你对自己的质疑呢?是周围亲人的劝慰,是现实环境对你一次又一次的打击?......那么你自己想要的又是什么?我觉得,这才是你现阶段需要寻找的目标。是的,你得找到自己,找到自己要的是什么。不然今天之问是“能学好吗”,明天之问是“能干好吗”......你将永远处于彷徨之地而无以解脱。是时候自我成长了。祝好。作者简介陆俊茜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医学背景。在世态纷呈的环境里,请记得不管经历了什么,我愿意倾听你的诉说,感受你的感受,陪伴你走出困顿。如果您认可咨询师的分析,可以打预约其进行电话咨询或面询。
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副所长陈雪峰图片来源:国家卫健委封面新闻记者 柳青在2月10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副所长陈雪峰透露,截止到1月底,各地各省的公立精神卫生医疗机构和精防机构一共开通了361条免费的心理援助热线。她说,担心自己得病是应激反应的一种,尤其是有些人反应比较大,开始服药,这个问题应该引起重视。要稳定情绪,理性分析,试试转移注意力,找一件事情让自己长时间投入去做,通过这些方式来改变过于恐惧的心理。此外,她还建议,如果靠自己没有办法缓解不良的应激反应,可以及时拨打热线,寻求专业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