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报考人数超1.1万!南京邮电大学2020考研各专业报录比出炉!心养

报考人数超1.1万!南京邮电大学2020考研各专业报录比出炉!

2020考研结束较晚,但各大院校公布各自录取数据的时间却没有迟到。为了让备考的小伙伴们获得最新的报录比信息,分享君及时为大家整理已经公布的各院校报录比信息。下面分享君为大家带来的是南京邮电大学2020考研报录比数据。南京邮电大学往年硕士研究生报考、录取情况作为江苏地区电子信息强势的知名院校,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通信、网络安全等电子信息类专业相对比较难考,报录比非常高。除理工科外,其他学科专业实力一般,上岸难度相对较低。比较好考的专业有:01、社会学南京邮电大学社会学专业今年报考43人,统考录取23人,统考报录比为1.9:1,可以说是比较低了。复试分数线同国家线,进复试比较容易,上岸几率大大增加。02、物理学南京邮电大学物理学专业今年报考21人,统考录取18人,统考报录比为1.2:1。该专业不接收推免生,复试线同国家线,过线录取率高。03、材料科学与工程南京邮电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今年报考人数有91人,统考录取人数43人,统考报录比约为2:1。考研专业的选择很关键,专业方向的确定也很重要,希望考生能够从自身实际出发,考虑未来发展规划,谨慎地做出选择。如果小伙伴还有其他院校报录比需求,欢迎评论区留言,我们将尽最大努力去收集信息。

冬之吻

南京医科大学2021年考研网上报名错误名单

2021考研报名快要结束了, 马上就要开始进行网上确认,江苏文都考研给大家整理了“南京医科大学2021年考研网上报名错误名单"一起来看看吧~南京医科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网报信息初审结果各位考生:我办对报考我校2021年硕士研究生的网报数据(截止10月23日下午16:00)进行初步审核,有部分考生不符合我校报考条件,详情见附件。凡初审意见中提示报考可能存在问题的考生,请尽快上网检查、修改。凡不符合我校报考条件的考生如不修改,将不予准考。因供参考的审核信息有限,其他未提示的考生不完全排除存在问题的可能性,请各位考生参照审核存在的问题及《南京医科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的报考条件自行检查核对。特别提醒:1、学历(学籍)校验:网报期间教育部将对考生学历(学籍)信息进行网上校验,并在考生提交报名信息三天内反馈校验结果。考生可随时上网查看学历(学籍)校验结果。各位考生需对网上报名信息进行认真核对,毕业学校、毕业专业、毕业年月、证件号码、学历证书号码等学历、学籍信息须与学信网信息一致。2、请考生在报考我校之前认真阅读《南京医科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了解报考要求及注意事项,否则影响报名考试,责任自负。请特别注意招生简章第 一点第4条:我校部分专业的报考条件。3、我校部分专业研究方向因接收免试推 荐研究生致指标已满,不再接受统考考生报名,请查看:我校已更新各专业招收统考考生人数情况,请查看《南京医科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统考招生专业目录》我办对网报信息仅做此次审核,报名结束前将不再另行审核。最终报名资格以现场确认后的数据为准。南京医科大学初审结果报名出现的问题想知道详细名单和问题,请私信小编南京医科大学。

独闻和焉

2020南京在职研究生学费大概是多少?

现在,南京在职研究生正在招生,很多想要报考的同学,想了解一下2020南京在职研究生学费大概是多少。下面,小编为同学们整理一下2020南京在职研究生学费情况。南京在职研究生主要是通过同等学力申硕方式招生的。同等学力申硕是一种免试入学,先学习后考试,毕业可以获得硕士学位证书的单证在职研究生教育方式。通过同等学力申硕方式报考南京在职研究生,学费是比较低的。下面,我们来看看几所招生院校的学费情况;中国人民大学在职研究生南京班学费在2.58-4.98万之间;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在职研究生南京班学费为2.4万;中国政法大学在职研究生南京班学费为2.2万。综上,我们可以看出,通过同等学力申硕方式报考南京在职研究生,无论是选择哪所院校,学费都不是很高,整体上在2-5万之间。目前,南京在职研究生正处于招生中,同学们可以点击下方小程序查看招生详细信息或者预约报名!另外,同学们可以点击下方链接查看更多文章!在职研究生考试,可以不考外语吗?免试入学的同等学力申硕在职研究生,真的靠谱吗?

翠菊

南京考研住宿:南京也有个考研村?只住宿不报班也可以?

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考研了,考研可以说是想要提升学历的垫脚石,是较为公平的全国性的大型选拔考试,有考研,就会有考研住宿的存在。考研住宿也成为了广大考研学子的需要关注的问题,去哪找考研住宿呢?南京考研住宿学校可锐考研村是考研住宿新行业的先行者,是中国全日制寄宿考研第一村,给大家提供一个稳定、安静的复习环境。今年四月份,可锐考研村南京校区已经建立了,坐落在南京市江宁区大学城附近,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已经吸引了很多学子加入到南京考研住宿学校考研村,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考研村不仅做辅导,也是个给学生提供住宿的学校,可以不用强制报班,深得学生的青睐。以前,考研同学们都是在学校里的图书馆或自习室复习。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图书馆,或是有专门的考研自习室,相当一部分一战的学生都是大三、大四的还没有离开学校的学生,学校的现有资源成为他们的首选。但是自习室占座的情况也屡见不鲜,很是让学生头疼。还有一部分是外地上大学的学生们,一般会选择自己租房、或是找个室友合租。说实话,租房子其实是一个比较危险的选择。一个人在外租房子,还不是本地人,很容易陷入租房骗局,女孩子就更加危险。南京考研住宿学校考研村采用的是较为封闭式的管理模式,住宿、学习、吃饭都在学校里,学生外出需要向老师请假。更重要的是,考研不只是一场智力和耐力的比拼,更是一场信息和咨询的争夺。跟研友一起复习,相互促进、交流考研资讯,更有利于考研的复习。快要现场确认了,南京考研住宿学校考研村不要错过现场确认的时间,确认地点更新,没有关注或选错报考点没有及时补救更正。后期的复习节奏较快,很多考生面对多项备考任务顾及不暇,一味的沉浸在自己的复习中,却忽略了重要信息。一般情况,大多数院校的现场报名地点和具体确认流程较往年保持了较高的传承性,但也不排除例外,有的可能更改,如果此类信息大家不及时关注,就有可能去错地点。或者是再赶去已经晚了。还有的考生报名时候就没有认真确认自己的报考点是否选对,导致考点已满或者不接受等等情况,报名结束也没有发现,没有及时的跟进去补救,最后报名无效。还有,大家不要忘记带证件:考生现场确认应提交本人居民身份证;学历证书(应届本科毕业生持学生证);网上报名编号;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考生还应提交本人《入伍批准书》和《退出现役证》;在录取当年9月1日前可取得国家承认本科毕业证书的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本科生,须凭颁发毕业证书的省级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办公室或网络教育高校出具的相关证明方可办理网上报名现场确认手续。所有考生均应对本人网上报名信息进行认真核对并确认。报名信息经考生确认后一律不作修改,因考生填写错误引起的一切后果由其自行承担。南京考研住宿学校考研村是一个吃住学一体化的全日制考研服务学校,专为考研而生,希望每一个学生在剩下的考研时间里能够稳住心态,冲刺考研。

葵实

江苏省13市各大报考点报考条件汇总!需要准备这些材料

还有7天即将预报名,很多小伙伴们对于报考点还有很多疑问,例如是否能够异地考试?需要交哪些材料?需要哪些证件原件?江苏省报考点设置:报考点信息查找指南:南京市教育招生考试院考生必须符合下列三个条件之一,方可选择本报考点确认报名信息:1、南京地区高校2020届应届毕业生(须提供身份证、学生证);2、南京地区户籍往届生(须提供身份证、户口本、毕业证或学生证);3、在南京地区工作的往届生(须提供身份证、毕业证、近三个月(8、9、10月)在南京地区的社保部门缴纳的社会保险证明(社保机构盖章))。其他考生应选择就读学校、工作或户口所在地的报考点。特别提醒:南京地区集体户口的往届生,只需提供集体户口中个人信息单页;现役军人还需提供“学员证”、“军官证”、“文职干部证”等部队有效身份证件。东南大学河海大学报考点河海大学报考点承担南京地区报考河海大学考生的现场确认报名工作。南京大学报考点南京大学报考点接收报考我校的下列考生:就读院校在南京市的应届考生(须提供南京市高校的学生证);户口在南京市的往届考生(需提供南京市户口本);工作单位在南京市的往届考生(需提供近三个月的南京市社保缴费证明)。如果选错报名点,报名费一律不退。南京师范大学报考点南京财经大学报考点南京工业大学报考点南京工业大学3205考点负责南京工业大学本校和南京审计大学的考务工作 。南京工程学院报考点南京地区报考南京工程学院考生、全国报考南京艺术学院的考生1、考生必须携带以下材料:(1)所有考生必须携带网上报名信息表打印件(一份);(2)应届考生:必须出示本人居民身份证和南京市高校有效学生证原件,否则不予确认;(3)往届考生:必须出示本人居民身份证、学历学位证书、报考南京工程学院的考生需提供在南京地区的工作证明、户籍证明或者6个月及以上的社保缴存材料;(4)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考生还应提交本人《入伍批准书》和《退出现役证》原件或复印件。考生应认真了解并严格按照报考条件及相关政策要求选择填报志愿。网上报名信息经考生现场确认后一律不作修改。现场确认后,我校将对考生网上填报的报名信息进行全面审查,并重点核查考生填报的学历(学籍)信息,对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准予考试。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报考点第一志愿报考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20年的考生南京理工大学报考点网上报名时选择南京理工大学报考点(报名编号以3204开头)的考生,且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考生:1、南京市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报考南京理工大学、江苏省内南京地区外高校招生单位(不含苏州大学、江南大学、江苏师范大学、扬州大学)的考生。2、户口或工作单位在南京市的往届生报考南京理工大学、江苏省内南京地区外高校招生单位(不含苏州大学、江南大学、江苏师范大学、扬州大学)的考生。3、报考南京理工大学“设计学”和“(085500)机械”中“37工业设计工程”方向的考生及单独考试的考生。南京林业大学报考点受江苏省教育考试院委托,南京林业大学承担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南京地区报考我校、苏州大学、江南大学、南京医科大学、江苏师范大学、扬州大学、省内科研院所、中共江苏省委党校的考生的报名、考试工作。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南京农业大学报考点本报考点仅接收南京地区报考南京农业大学、南京体育学院的下列考生:1、就读院校在南京的应届考生(须提供学生证原件);2、户口或工作单位在南京的往届考生(须提供南京市户口本原件或南京市近三个月社保缴费记录)。注意:除以上考生外,本报考点恕不接收其他考生网上报名和确认。请考生务必选择符合以上要求的报考点进行网上报名和确认,避免错失考试机会。中国药科大学报考点本报考点仅接收报考中国药科大学(学校代码:10316)的下列考生:1、就读学校在南京的应届考生;2、户口或工作单位在南京的往届考生;注意:除以上考生外,其他报考中国药科大学的考生应选择学校、工作单位或户口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管理机构指定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手续。请考生务必按要求慎重选择报考点,因考生错选报考点、错填报考信息或填报虚假信息,导致不能考试、复试、录取,以及入学后不能进行学籍注册,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一)考生必须携带以下材料:1、所有考生必须携带网上报名信息表打印件(一份)。2、应届考生:必须出示本人居民身份证和南京市高校有效学生证原件,否则不予确认。3、往届考生:必须出示本人居民身份证、学历学位证书、南京市户口本或南京市社保近半年缴费记录,否则不予确认。4、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考生还应提交本人《入伍批准书》和《退出现役证》原件或复印件。5、 考生应认真了解并严格按照报考条件及相关政策要求选择填报志愿。网上报名信息经考生现场确认后一律不作修改。未通过网上学历(学籍)校验的考生,现场确认时往届生需提供《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应届生须提供《教育部学籍在线验证报告》。现场确认后,我校将对考生网上填报的报名信息进行全面审查, 并重点核查考生填报的学历(学籍)信息,对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准予考试。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接收考生范围:选择“3207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报考点的考生。上传资料(在网上确认报名信息前,考生须事先备齐以下资料电子版):(1)本人近三个月内正面、免冠、无妆、彩色电子证件照(单一颜色背景,用于准考证照片),宽高比3:4;坐姿端正,双眼自然睁开并平视,耳朵对称,左右肩膀平衡,头部和肩部要端正且不能过大或过小,需占整个照片的比例为2/3。(2)本人二代居民身份证原件正反面照片。请确保身份证边框完整,字迹清晰,亮度均匀。(3)手持身份证照片。拍摄时,将持证的手臂和上半身整个拍进照片,头部和肩部要端正,头发不得遮挡脸部或造成阴影,要露出五官;确保身份证上的所有信息可见、完整。以上照片,请不要化妆,不得佩戴眼镜、隐形眼镜、美瞳拍照;照明光线均匀,脸部不能发光,无高光、光斑,无阴影、红眼等;头发不得遮挡脸部或造成阴影,要露出五官,并能如实地反映本人近期相貌(未经过PS等照片编辑软件处理,不得拿照片翻拍)。以上资料必须提供,以下资料由考生根据自身情况如实提供。(4)【应届生】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校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学生证封面、个人信息页、注册页照片(正常注册,特殊情况须出示学校教务部门的证明照片);【往届生】毕业证书、学位证书(没有则请忽略)照片;(5)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的考生还应提交本人《入伍批准书》(即公民应征入伍批准书、A4竖版单页样式)和《退出现役证》原件的照片。(6)网报时未通过学籍校验的,2020年入学之日前可取得国家承认本科毕业证书的自学考试或网络教育考生,须提供由颁发毕业证书的教育机构或高校出具的成绩单(盖章)及届时能够毕业的证明原件照片。(7)网报时未通过学历(或学籍)校验的其他考生,请在学信网申请电子认证,并上传电子认证报告照片。(8)在境外获得学历证书的考生需提供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认证报告照片,认证报告上的12位在线验证码或7位认证编号必须清晰完整。(9)因更改姓名或身份证号导致的学历(学籍)校验未通过的考生,除上传电子认证报告外,还须提供具有更改记录的户口簿(簿)或公安机关开具的相关证明原件照片。(10)在校研究生,须提供由研究生就读单位培养部门出具的同意报考证明。请务必谨慎上传符合上述全部要求的照片,否则会影响审核。NO.2 苏州市教育考试院考生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方可选择本报考点确认报名信息:1.苏州地区普通高校就读的2020届全日制应届本科毕业生(须提供教育部学籍在线验证报告)、并符合相关招生单位报名条件的考生。注意:普通高校的全日制应届本科毕业生应选择其学籍所在地报名点;2.具有苏州地区户籍、并符合相关招生单位报名条件的社会考生(须提供户口簿或户籍证明)。3.非苏州地区户籍、在苏州地区工作的,并符合相关招生单位报名条件的其他社会考生(须提供用人单位为其缴纳的社会保险凭证或个人所得税凭证)。4.驻苏部队、武警官兵(须提供军官证、士官证等)。5.报考苏州大学单独考试及苏州大学艺术学院有关专业(130400美术学、130500设计学、135107美术(专业学位)、135108艺术设计(专业学位))的考生不受学籍、户籍和工作所在地限制。NO.3 无锡市教育考试院本报考点接纳以下5类考生的报名,考生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方可选择“3215无锡市教育考试院报考点”。1、在无锡地区(含江阴市、宜兴市,下同)高校就读的2020届应届本科毕业生(需提供学生证且各学期的学籍注册章必须盖注完整)。2、具有无锡地区户籍并符合相关招生单位报考条件的往届考生、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考生(需提供户口本)。3、非无锡地区户籍、但在无锡地区工作并符合相关招生单位报考条件的往届考生、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考生(需提供用人单位为其缴纳的2019年度3个月以上的社会保险凭证)。4、驻锡部队、武警官兵(需提供军官证、士官证、警官证及部队同意报考的相关证明)。5、报考江南大学单独考试及相关艺术专业的考生,不受户籍和工作所在地限制。其他考生请选择就读院校、工作或户口所在地的报考点。特别提醒:2020届无锡户籍应届高校本科毕业生应选择就读高校所在地报考点报考,本报考点仅接纳无锡地区高校就读的2020届应届本科毕业生报考。非2020年应届毕业的高校在读学生不得报考,作假必究。NO.4 盐城市招生考试中心本报考点接纳盐城地区报考全国招生单位的考生。考生必须仔细阅读所报考招生单位的网报公告,如招生单位对报考点选择有特殊要求,以招生单位网报公告为准。考生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方可选择本报考点确认报名信息:1、驻盐高校应届毕业生2、盐城户籍考生(高校集体户口除外)3、在盐城工作的非盐城户籍考生4、驻盐部队、武警官兵考生需事先准备好以下材料,以便网上确认时上传:(1)本人近期正面免冠彩色证件照片(电子版JPG格式,150*200像素,大小30K以内,单一颜色背景),需客观反映本人的真实面貌,以免影响参加考试。(2)本人手持身份证电子照片(必须露出手臂、本人头部、身份证正面内容应清晰,文字照片等不得遮盖)。(3)本人身份证原件正反面电子照片。以上三项为考生必须提供,以下材料由考生根据自身情况如实提供:(4)驻盐高校应届毕业生需提供学生证原件中学生信息页和注册章页的清晰电子照片。(5)盐城户籍的考生需提供户口本首页及个人信息页的清晰照片,也可提供由公安部门出具的户籍证明原件电子照片。(6)在盐城工作的非盐城户籍考生需出具近二个月由用人单位为其在盐城地区的社保部门缴纳的社会保险凭证(社保机构盖章)或近二个月由用人单位为其在盐城地区的税务部门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凭证(税务部门盖章)的清晰电子照片。如考生在盐城地区经营企业的,也可提供本人在盐城地区的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等的清晰电子照片。(7)驻盐部队、武警官兵需提供军官证或士官证的清晰电子照片。(8)非应届毕业生需提供学历、学位证书原件的清晰电子照片。(9)如在网报时学历(或学籍)未通过认证的,需上传教育部的电子注册备案表(2002年以后毕业的往届生)或者学历认证报告(2002年以前毕业的往届生)或者学籍在线验证报告(应届生)的清晰电子照片。《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教育部学籍在线验证报告》可登录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www.chsi.com.cn)下载打印。(10)如考生由于改名字而导致学历认证不通过的,除上传学历认证报告或电子注册备案表的照片以外,还需上传公安部门出具的改名证明的清晰电子照片。(11)在网上报名时尚未取得,但录取当年9月1日前可取得国家承认本科毕业证书的自学考试本科生,须提供根据招生单位要求而出具的相关自学考试成绩证明的清晰电子照片。(12)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考生还应提交本人《入伍批准书》和《退出现役证》原件的清晰电子照片。NO.5 南通市教育考试院网上确认报名信息需上传材料:1.本人近三个月内正面、免冠、无妆、彩色电子证件照(白色或浅蓝色背景,未经过PS等照片编辑软件处理,不得用照片翻拍),宽高比例3:4;头部不能过大或过小,需占整个照片的比例为2/3。2.本人二代居民身份证原件正反面照片。请确保身份证边框完整,字迹清晰可见,亮度均匀。3.本人手持身份证照片。拍摄时,将持证的手臂和上半身整个拍进照片,头部和肩部要端正,头发不得遮挡脸部或造成阴影,要露出五官;确保身份证上的所有信息清晰可见、完整(没有被遮挡或者被手指捏住)。提醒:网上确认系统同时支持PC端和手机, PC端建议使用360浏览器极速模式。系统不支持在线拍照上传,请提前按要求准备好上传照片,照片均为JPG或JPEG格式,大小在5M以内。请务必谨慎上传符合上述全部要求的照片,否则会影响审核。4.南通地区高校2020届应届毕业生须提供《教育部学籍在线验证报告》原件照片。5.南通地区户籍往届生提供户口本首页(公安部门盖章页)及本人信息页照片,也可提供由公安部门出具的户籍证明原件照片。6.非南通地区户籍、在南通地区工作的往届生须出具近三个月(8、9、10月)在南通地区的社会保险缴费证明(社保机构盖章),如为社保部门在线打印的请务必保证在线验证码完整清晰。7.学历(或学籍)未通过认证:须上传教育部的电子注册备案表(2002年以后毕业的往届生)或者学历认证报告(2002年以前毕业的往届生)或者学籍在线验证报告(应届生);在境外获得学历证书的考生须提供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认证报告;认证报告上的12位在线验证码或7位认证编号必须清晰完整。《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教育部学籍在线验证报告》可登录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www.chsi.com.cn)下载打印。如考生由于更改姓名而导致学历认证不通过的,除上传学历认证报告或电子注册备案表的照片以外,还需上传公安部门出具的更改姓名证明的照片。在2020年9月1日前可取得国家承认本科毕业证书的自学考试本科生,须提供颁发毕业证书的省级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办公室出具的相关证明照片。8.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考生还应提交本人《入伍批准书》和《退出现役证》原件的照片。9.现役军人还需提供“学员证”、“军官证”、“文职干部证”等部队有效身份证件。以上1、2、3项为必须,其它材料由考生根据自身情况按要求如实提供。NO.6 淮安市教育考试院在网上确认报名信息前,考生需事先备齐以下资料(所有上传的材料照片必须清晰、完整、无误,均为.JPG或.JPEG格式):(1)本人近三个月以内的正面、免冠、无妆、彩色证件照片(电子版.JPEG格式,150×200像素,大小30KB以内,白色背景或淡蓝色背景)。(2)本人双手持身份证照片,将身份证置于胸前(必须露出本人头部和手臂,身份证正面内容应清晰,文字、照片等均不得遮盖)。(3)本人有效期内的二代居民身份证原件正反面照片(请确保身份证边框完整,字迹清晰可见,亮度均匀)。(4)《报考硕士研究生考生诚信考试承诺书》本人签字照片。考生可登录淮安市教育考试院网站(网址:http://www.haseea.com)“招考资料”栏,下载打印《报考硕士研究生考生诚信考试承诺书》,本人签字承诺后并拍照上传。以上(1)-(4)项为所有报名考生必须上传项。其中(1)-(3)项照片请不要化妆,不得佩戴眼镜、隐形眼镜、美瞳拍照;照明光线均匀,脸部不能发光,无高光、光斑,无阴影、红眼等;头发不得遮挡脸部或造成阴影,要露出五官;能如实地反映本人近期相貌,照片内容要求真实有效,不得做任何修改(未经过PS等照片编辑软件处理,不得用照片翻拍)。请务必谨慎上传符合上述全部要求的照片,否则将会影响审核。以下资料由考生根据自身情况如实提供:(5)淮安户籍的往届考生需提供户口本首页及个人信息页照片,也可提供由公安部门出具的户籍证明原件照片。(6)非淮安户籍、在淮安地区工作的社会考生需出具近两个月(9月和10月)由用人单位为其在淮安地区的社保部门缴纳的社会保险凭证(社保机构盖章)的照片。 如考生在淮安地区经营企业的,也可提供本人在淮安地区的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等。(7)驻淮部队、武警官兵需提供军官证或士官证的清晰照片。(8)非应届毕业生需提供学历、学位证书原件的照片。(9)淮安地区高校的2020届全日制应届本科毕业考生需提供学生证原件中的学生信息页和注册章页照片(各学期的学籍注册章必须盖注完整)。(10)淮安市户籍,在外省、市普通高校就读的2020届全日制应届本科毕业考生需提供学生证原件中的学生信息页和注册章页照片(各学期的学籍注册章必须盖注完整)。(11)如在网报时学历(或学籍)未通过认证的,需上传教育部的电子注册备案表(2002年以后毕业的往届生)或者学历认证报告(2002年以前毕业的往届生)或者学籍在线验证报告(应届生);在境外获得学历证书的考生需提供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认证报告;认证报告上的12位在线验证码或7位认证编号必须清晰完整,我们将核实其真实性,如有作假,一经发现,即取消其报名资格。《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教育部学籍在线验证报告》均可登录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www.chsi.com.cn)下载打印。(12)如考生由于改名字而导致学历认证不通过的,除上传学历认证报告或电子注册备案表的照片以外,还须上传公安部门出具的改名证明的照片,或提供户口本首页及个人信息页(曾用名栏显示有以前姓名)照片。(13)在网上报名时尚未取得,但录取当年9月1日前可取得国家承认本科毕业证书的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本科生,须提供颁发毕业证书的省级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办公室或网络教育高校出具的相关证明的照片。(14)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考生还应提交本人《入伍批准书》和《退出现役证》原件的照片。NO.7 连云港市教育考试院在网上确认报名信息前,考生需事先备齐以下资料:(1)本人近期正面免冠彩色证件照片(电子版JPG格式,150×200像素,大小30K以内,淡蓝色背景)。(2)本人手持身份证照片(必须露出手臂、本人头部、身份证正面内容应清晰,文字照片等不得遮盖)。(3)本人身份证原件正反面照片。(4)《报考硕士研究生考生诚信考试承诺书》本人签字照片。考生可登陆连云港市招生考试信息网:http://www. lygzsks.cn下载打印《报考硕士研究生考生诚信考试承诺书》后本人签字承诺并拍照上传。以上1、2、3、4项为必须,以下资料由考生根据自身情况如实提供(5)连云港户籍的往届考生需提供户口本首页及个人信息页照片,也可提供由公安部门出具的户籍证明原件照片。(6)非连云港地区户籍、在连云港地区工作的社会考生需须出具用人单位工作证明,并加盖单位公章,我们将核实其真实性,如有作假,一经发现,即取消其报名资格。如考生在连云港地区经营企业的,也可提供本人在连云港地区的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等。(7)社会考生需提供学历、学位证书原件的照片。(8)连云港地区高校的2020届全日制应届本科毕业考生需提供学生证原件中的学生信息页和注册章页照片(各学期的学籍注册章必须盖注完整)。(9)如在网报时学历(或学籍)未通过认证的,需上传教育部的电子注册备案表(2002年以后毕业的往届生)或者学历认证报告(2002年以前毕业的往届生)或者学籍在线验证报告(应届生);在境外获得学历证书的考生需提供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认证报告;认证报告上的12位在线验证码或7位认证编号必须清晰完整,我们将核实其真实性,如有作假,一经发现,即取消其报名资格。《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教育部学籍在线验证报告》可登录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www.chsi.com.cn)下载打印。(10)如考生由于改名字而导致学历认证不通过的,除上传学历认证报告或电子注册备案表的照片以外,还需上传公安部门出具的改名证明的照片,或提供户口本首页及个人信息页(曾用名栏显示有以前姓名)照片。(11)在2020年9月1日前可取得国家承认本科毕业证书的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本科生,须提供颁发毕业证书的省级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办公室或网络教育高校出具的相关证明的照片。(12)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考生还应提交本人《入伍批准书》和《退出现役证》原件的照片。NO.8 泰州市高校招生办公室网上确认需上传的材料1.本人近三个月内正面、免冠、无妆、彩色电子证件照(白色或浅蓝色背景,用于准考证照片),宽高比例3:4。2.本人二代居民身份证原件正反面照片。请确保身份证边框完整,字迹清晰可见,亮度均匀。3.手持本人身份证照片。拍摄时将持证的手臂和上半身整个拍进照片,头部和肩部要端正,头发不得遮挡脸部或造成阴影,要露出五官。确保身份证上的所有信息清晰可见、完整(没有被遮挡或者被手指捏住)。提醒:请事先按要求准备好上传照片(系统不支持在线拍照上传),照片均为JPG或JPEG格式,大小在5M以内。1、2、3项照片请不要化妆,不得佩戴眼镜、隐形眼镜、美瞳拍照;照明光线均匀,脸部不能发光,无高光、光斑,无阴影、红眼等;头发不得遮挡脸部或造成阴影,要露出五官;能如实地反映本人近期相貌,照片内容要求真实有效,不得做任何修改。请务必谨慎上传符合上述全部要求的照片,否则会影响审核。以上1、2、3项为必须,以下资料由考生根据自身情况按要求如实提供4.泰州地区高校2020届应届毕业生:须提供学生证原件中学生信息页(包含学号、姓名、学校名称、专业)和注册章页照片(各学期的学籍注册章必须盖注完整)。5.往届生:身份证以3212开头的往届考生本项不须提供任何材料;身份证以非3212开头的泰州地区户籍往届生须提供户口本首页及本人信息页照片,或提供由公安部门出具的户籍证明原件照片;在泰州地区工作的非泰州地区户籍往届生须出具近三个月(8、9、10月)在泰州地区的社会保险缴费证明(社保机构盖章),如为社保部门在线打印的请务必保证在线验证码完整清晰。6.学历(或学籍)未通过认证的考生:须上传教育部的电子注册备案表(2002年以后毕业的往届生)或者学历认证报告(2002年以前毕业的往届生)或者学籍在线验证报告(应届生);在境外获得学历证书的考生须提供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认证报告;认证报告上的12位在线验证码或7位认证编号必须清晰完整。《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教育部学籍在线验证报告》可登录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www.chsi.com.cn)下载打印。如考生由于更改姓名而导致学历认证不通过的,除上传学历认证报告或电子注册备案表的照片以外,还需上传公安部门出具的更改姓名证明的照片。在2020年9月1日前可取得国家承认本科毕业证书的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本科生,须提供省市自学考试办公室或高校出具的相关证明照片。7.报考各类专项计划的考生:按教育部要求上传相关证明材料。NO.9 宿迁市招生委员办公室考生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方可选择本报考点确认报名信息:(1)具有宿迁市户籍的往届生并符合相关招生单位报名条件的考生(需提供户口簿、身份证、学历学位证书);(2)在宿迁市高校就读的2020届全日制应届本科毕业生、并符合相关招生单位报名条件的考生(需提供身份证、学生证);(3)非宿迁市户籍、在宿迁市工作的,并符合相关招生单位报名条件的其他考生(需提供2019年下半年由用人单位缴纳并经社保机构盖章的社会保险凭证或提供宿迁市用人单位证明并注明单位联系电话、身份证、学历学位证书);提供虚假材料的考生,一经查实,取消报名资格。(4)驻宿迁部队、武警官兵(需提供军官证、士官证等)。其他考生请选择就读学校、工作或户籍所在地的报考点。NO.10 扬州大学(扬州)报考点上传资料:(1)本人近三个月内正面、免冠、无妆、彩色电子证件照(白色或浅蓝色背景,用于准考证照片),宽高比例3:4;坐姿端正,双眼自然睁开并平视,耳朵对称,左右肩膀平衡,头部和肩部要端正且不能过大或过小,需占整个照片的比例为2/3,照片小于5M.(2)本人二代居民身份证原件正、反面照片。请确保身份证边框完整,字迹清晰,亮度均匀。(3)手持身份证照片。拍摄时,将持证的手臂和上半身整个拍进照片,头部和肩部要端正,头发不得遮挡脸部或造成阴影,要露出五官;确保身份证上的所有信息可见、完整。以上照片,请不要化妆,不得佩戴眼镜、隐形眼镜、美瞳拍照;照明光线均匀,脸部不能发光,无高光、光斑,无阴影、红眼等;头发不得遮挡脸部或造成阴影,要露出五官,并能如实地反映本人近期相貌(未经过PS等照片编辑软件处理,不得拿照片翻拍)。【应届生】扬州地区高校应届生学生证封面及个人信息页照片;【往届生-扬州户籍】毕业证书、学位证书(没有则请忽略)照片;户口本首页(公安部门盖章页)及本人信息页照片,也可提供由公安部门出具的户籍证明原件照片。【往届生-非扬州户籍】毕业证书、学位证书(没有则请忽略)照片;近三个月(8、9、10月)由用人单位为其在扬州地区的社保部门缴纳的社会保险凭证,如有作假,一经发现,即取消其报名资格。社保、公积金等证明也可以提供官方查询网站或官方指定手机APP相应缴费记录截屏照片(需含本人姓名、证件号码及缴费流水)。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的考生还应提交本人《入伍批准书》(即男性/女性公民应征入伍批准书、A4竖版单页样式)和《退出现役证》原件的照片。NO.11 中国矿业大学(徐州)报考点中国矿业大学报考点(考点代码:3217)仅接收徐州地区报考中国矿业大学、徐州地区报考江苏省外高校的考生,考生需满足下列条件之一:(1)就读院校在徐州市的应届考生(现场确认须提供徐州市高校的学生证原件);(2)户口在徐州市的往届考生(现场确认需提供徐州市户口本);(3)工作单位在徐州市的往届考生(现场确认需提供近半年的徐州市社保缴费证明,需到相应社会保障管理部门开具);(4)考试方式为单独考试的考生;(5)报考我校135101音乐专业的全国考生。NO.12 江苏师范大学(徐州)报考点我校报考点(3218)受理的考生范围仅接收徐州地区报考江苏省内高校(不含中国矿业大学)的考生,考生需满足下列条件之一:(1)就读院校在徐州市的应届考生(现场确认须提供徐州市高校的学生证);(2)户口在徐州市的往届考生(现场确认需提供徐州市户口本);(3)工作单位在徐州市的往届考生(现场确认需提供近半年的徐州市社保缴费证明,需到相应社会保障管理部门开具);(4)报考我校美术学院考试科目为867素描、870图形设计和886书法创作的考生。NO.13 江苏大学(镇江)报考点受江苏省教育考试院委托,江苏大学继续承担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镇江地区的报名、考试工作。根据教育部和江苏省考试院相关规定结合江苏大学报考点实际情况,本考点(报考我校单独考试的考生须在本考点参加考试)只接受:(1)应届生:镇江地区高校(不含非镇江地区的校区、分校等)的考生;(2)往届生:户籍为镇江地区(提供户口簿)或在镇江正式工作〔提供最近三个月以上的社保(医保)或公积金缴费证明〕的考生。本考点将从严审查有关证明材料,如有造假、不实等情况,一经查实,将取消报考资格,按教育部规定,一位考生网报期间只能保留一条有效报名信息,请考生慎重选择报考点,因错选报考点等情况导致不能现场确认、不能参加考试,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NO.14 常州大学(常州)报考点除报考常州大学艺术硕士考生须在本考点报名参加考试外,本考点只接受选择“3216常州大学”报考点完成网上报名缴费手续,且符合以下确认条件的考生:1.应届生:常州地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2.往届生:户籍为常州地区(提供户口簿或公安机关出具的户籍证明)或在常州正式工作(提供最近8、9、10三个月用人单位为其在常州地区社保机构缴纳的社保(医保)凭证或公积金缴费证明)的考生。本考点将从相关部门获取社保户籍数据,严格审查有关证明材料。不在本考点接收范围或提交材料有造假、不实的考生,不得在本考点办理确认,一切后果由考生自负。

性空

21考研报考人数暴涨|22考研备考开始啦

北京大学据统计,今年有近3万考生报考北京大学硕士研究生,比去年增加1000余人,增幅为3%。其中应届考生占29.9%,非应届考生70.1%。更多资讯搜索公众号~致硕考研中国人民大学2021年硕士报考人数达26443人,增幅11%据中国人民大学官网最新消息,截止2021考研网上报名系统关闭,全国共有26443人报考人大,其中学术学位报考11698人,专业学位报考14745人。从10月20日报名人数近2万,到7天后10月27日报考人数增加了3199人,达到23062人,再到3天增加3381人,中国人民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最终报考26443人。相比2020年硕士报考总数23800余人,今年报考人大的人数增加2643人,增幅11%。报名人数增加最多的学院是商学院,其次是公共管理学院和法学院。中国人民大学2021年硕士招生计划:2021年,人大共有160个学术型硕士专业及20种专业学位类别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拟招生约4400人(其中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约1000人)。这其中也包括推免生。人大2020年硕士拟录取名单:2020年人大共录取4524名硕士研究生,其中非全日制录取1075名,全日制3449人(推免生1562名(不含直博生),统考生1887名)。中央民族大学报考我校硕士研究生的报名人数为15462人,比2020年增加3615人,增长31%。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截止10月30日下午5:00,共16269人报考北航研招办微信公众号发布了截止2020年10月30日下午5:00,报考北航的统考生共16269人。短短3天时间(>>10月27日:北航超1.5万),报名人数增加1002人!21考研非全日制报考人数最多的专业是: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的公共管理,共有1912人报考;其次是经管学院工商管理(1673人)和工程管理(1275人),软件学院的电子信息(967人),非全较热门的还有会计和法律(非法学)。21考研全日制报考人数较多的专业:计算机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统考共532人报考,该专业共拟招全日制人数87人,目前已经录取推免生43人;电子信息:统考共378人报考,该专业共拟招全日制考生138人,目前已经录取推免生82人;自动化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控制科学与工程:统考355人报考,该专业共拟招全日制考生90人,目前已经录取推免生38人;电子信息:统考353人报考,该专业共拟招全日制考生114人,目前已经录取推免生29人;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统考314人报考,该专业共拟招全日制考生90人,目前已经录取推免生37人;材料化工:统考共256人报考,该专业共拟招全日制考生85人,目前已经录取推免生5人。首都师范大学截止10月25日报考人数达13551人截止到10月25日,报考首都师范大学的考生数已达到13551人,这个数据已经非常接近首师大2020年的报考人数了,2020年,首师大硕士报考人数13632人,录取2509人,整体考录比近5.5:1。首师大热门专业有:基础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课程与教学论、教育学原理、比较教育学、学前教育学、教育技术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史、世界史、音乐与舞蹈学、软件工程、人文地理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等学术型专业;社会工作、应用心理、教育硕士(大部分)、现代教育技术、汉语国际教育、音乐、艺术设计、电子信息等专业硕士类别(领域),占所有招生专业(领域)的近30%。从下图2021报考人数统计来,以上专业所属学院今年报考人数仍然较多,相对热门。首师大2021年9个门类的200余个专业(领域)招收硕士研究生2400人左右(含拟接收推免生937人),其中全日制硕士生2330人左右、非全日制硕士生70人左右,招生计划中列有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6人、单独考试计划5人。另外,首师大今年新增人工智能学硕、教育管理专硕两个专业。10月26日,首师大研招网官网公布了2021年推免生拟录取名单,推免生共拟录取318人。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21年硕士报考人数10376人,增幅14.45%首经贸2021年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首次突破万人,一志愿报名人数为10376人,较去年增加1310人,增幅为14.45%,创历史新高!今年该校我校考点报名人数为4479人,较去年增加39.93%。2021年我校接收推荐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284人,较去年增加83人,增幅为41.29%。其中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192人,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92人。北京林业大学2021年硕士报考人数9243人,增幅15.8%截止10月31日,共有9243人报考北京林业大学,比去年同期增加15.8%。考生来自31个省市,考生来源主要以普通全日制应届本科毕业生居多,占总报考人数54.6%,考生报考的考试方式以全国统一考试为主。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21年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6179名,增幅8%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预计为2400人,全国共6179名考生报考,报考人数比去年增长8%,其中:按考试方式统计:参加全国统考6023人,单独考试156人;按学习方式统计:报考全日制4786人,非全日制1393人;按报考专业统计:报考人数较多的专业为公共管理(专业学位)、土木水利、会计(专业学位)、工商管理、资源与环境(安全方向)、会计学、土木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采矿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北京交通大学报考北京交通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的考生有1.3万余人,其中报考全日制学习方式的占84.6%,报考非全日制学习方式的占15.4%;全日制学习方式中,报考学术型的占41.9%,报考专业学位的占58.1%。南开大学今年全国共有16057人正式确认报考南开大学。复旦大学全国共有29936名考生报考复旦大学硕士研究生,其中10276名上海地区考生在本校考点考试。南京大学南京大学考点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顺利举行。今年全国有近2.8万考生报考我校硕士研究生。云南大学云南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为24653人,涉及全国623个报考点,在2020年增长12.77%的基础上,今年报考人数继续增长12.74%,再创历史新高。西北师范大学2021年硕士报考人数达13575人,增幅12%报考西北师大硕士研究生人数达13575人,比2020年的12159人增加1416人,报考人数创历史新高。其中:报考生源中,统招(含联考)考生13329人,推免生246人;全日制考生11098人,非全日制考生2477人;学术学位研究生5197人,专业学位研究生报考人数8378人;应届毕业生5183人,占报考总人数的40%;女生9394人,占报考人数总数的69.2%;热门专业:学科教学(英语)专业报考1135人,应用心理(专硕)专业报考971人,法律(非法学)专业报考507人,中国古代文学专业报考354人。陕西中西药大学2021年硕士报考人数为4559人,增幅20%截止10月31日报名结束,报考陕西中医药大学的考生人数为4559人,较去年增加727人,增幅20%。该校考点考生人数为5184人,超出去年461人,增幅10%。西南医科大学2021年硕士报考人数4388人,增幅14.6%截至10月31日,共有4388名考生报考西南医科大学,比2020年增加14.60%,其中报考人数居前三的专业分别为: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临床医学学术学位、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报考人数分别为1673人、575人、569人。西南医科大学推免生最终录取11人,录取人数比2020年增加37.5%。成都大学预报名期间已有1620人报考,增幅已达到71.2%根据成都大学学校官网消息:截止9月27日预报名期间,成都大学已有1620人报考,比去年增长71.2%。报名人数超过200人的学院有:商学院(473人),美术与设计学院(331人),影视与动画学院(208人)。安徽工业大学我校硕士研究生网报人数是3610人,比上年增长11.8%;网上(现场)确认报考人数为3334人,比上年增长13.2%,报考人数创历史新高。重庆理工大学据悉,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名考试的平均增长率为10.88%,我校第一志愿报考的报考人数为4951人,平均增长率为15.25%,超过全国平均增长率。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21 年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共 8968 人,其中全日制 7086 人,非全日制 1882 人。其中报考人数比较多的专业:工商管理非全日制报名人数948人;电子信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全日制报名人数742人;法律(非法学)全日制报名人数348人,非全日制报名人数146人;材料与化工全日制报名人数291人。哈尔滨理工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官方公布了该校报考数据:共计3765人报考哈尔滨理工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同比增长14%。西南石油大学2021年硕士报考人数确认前近8000人,增幅42%西南石油大学11月3日召开网上确认培训会,会议提到了该校报考点的人数及报考该校的人数,其中报考该校考生确认前近8000人,增幅42%,创历史新高!

重磅!南京人才落户政策延长一年!

南京人才落户政策延长至2020年2月29日啦!刚刚,南京市公安局发布最新通知:《南京市关于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人才和技术技能人才来宁落户实施办法(试行)》有效期延长至2020年2月29日,其他政策不变。2018年3月1日起南京执行人才落户新政(试行1年)戳回顾↓40岁以下本科生直接落户南京,今起执行!现在继续执行1年欢迎更多的人才落户我大南京呀!南京人才落户政策条例只要你是研究生以上学历或40周岁以下的本科毕业生凭这些:①入户申请书;②居民户口簿和居民身份证;③《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或《中国高等教育学历认证报告》可直接落户南京!细则如下↓↓↓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根据《中共南京市委、南京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创新名城的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宁委发[2018]1号)第八条规定,为努力打造国际化创新创业人才高地,推进青年大学生“宁聚计划”实施,特制定本办法。第二章 办理对象 第二条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申请户口迁入我市城镇地区:(一)取得研究生以上学历或年龄在40周岁以下且取得本科学历的毕业生(含留学归国人员);(二)取得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资格人员;(三)取得三级以上国家职业资格(技能类)人员。第三条夫妻双方均按本办法申请户口迁入的,可以同时申请随迁未成年子女。第三章 办理程序 第四条依学历条件申请将户口迁入我市的申请人,需自行在学信网上开具《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或至教育部门开具《中国高等教育学历认证报告》;留学归国人员需取得经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开具的《教育部国(境)外学位学历认证书》或取得驻外使(领)馆开具的《留学回国人员证明》;依技术、技能水平申请将户口迁入我市的,需先至市人社局开具《专业技术资格证书认证书》或《国家职业资格证书认证书》(技能类),再至公安机关申请办理落户手续。第五条取得研究生以上学历或年龄在40周岁以下且取得本科学历的毕业生申请户口迁入的,向公安机关提交以下材料:(一)入户申请书;(二)居民户口簿和居民身份证;(三)学信网上开具的《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或教育部门出具的《中国高等教育学历认证报告》。如何申请在线验证报告支持申请《教育部学籍在线验证报告》或《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的中文版和英文版第一步,访问学信网“学信档案”https://my.chsi.com.cn/archive/index.jsp 使用学信网账号进行登录;第二步,成功登录后,点击顶部菜单中的“在线验证报告”栏目;第三步,进行《教育部学籍在线验证报告》或《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的申请。(申请英文版在线验证报告时,有可能需要进行人工翻译核对,则需1-2个工作日完成)第六条 在国(境)外取得本科以上学历、学士以上学位或进修访问一年以上的留学归国人员申请户口迁入的,向公安机关提交以下材料:(一)入户申请书;(二)居民户口簿和居民身份证;(三)教育部认证《教育部国(境)外学位学历认证书》或在国(境)外取得的驻外使(领)馆出具的《留学回国人员证明》。第七条取得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资格人员申请户口迁入的,向公安机关提交以下材料:(一)入户申请书;(二)居民户口簿和居民身份证;(三)市人社部门出具的《专业技术资格证书认证书》。第八条取得三级以上国家职业资格(技能类)人员申请户口迁入的,向公安机关提交以下材料:(一)入户申请书;(二)居民户口簿和居民身份证;(三)市人社部门出具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认证书》(技能类)。第九条随迁未成年子女的,需提供居民户口簿和亲属关系证明。第十条本人在本市城镇地区拥有合法稳定住所的,应当在房屋所在地登记户口,并提交合法稳定住所证明;本人无合法稳定住所,直系亲属在本市城镇地区有家庭户口和合法稳定住所的,可以在直系亲属户口登记地登记户口,并提交合法稳定住所证明、直系亲属居民户口簿、亲属关系证明和所有权人同意落户书;单位设立集体户的,可以在单位集体户登记户口,并提交单位同意落户书。无上述落户条件的,统一在市政务服务中心集体户登记户口。第十一条申请在合法稳定住所或单位集体户登记户口的,向所属地区级户政办理中心、公安派出所提交申请;在市政务服务中心集体户登记户口的,向市级户政办理窗口提交申请。第十二条市级户政办理窗口、区级户政办理中心、公安派出所应在受理申请之日起的10个工作日内完成调查核实工作,市级户政办理窗口将有关材料上报市级公安机关,区级户政办理中心、公安派出所上报区级公安机关。市、区级公安机关应在自接到上报材料之日起的10个工作日内作出批准或不批准的决定,并将审批结果返回原公安机关。市级户政办理窗口、区级户政办理中心、公安派出所应在接到审批决定之日起的3个工作日内,将审批结果告知申请人。申请人需在迁移证件有效期内办理迁移手续。第四章 附则 第十三条本办法所称合法稳定住所,是指在我市城镇地区的房屋不动产权证(房屋所有权证)载为住宅用途的住房;本地房产管理部门发放的公有房屋租赁证住房;本市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租住的公共租赁住房;与单位办理的公有住宅房屋租赁使用证明的住房等。第十四条本办法所称技术、技能型人才,包括取得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资格人员、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资格证书》(技能类)一级、二级、三级人员。第十五条本办法所称直系亲属,是指申请人的配偶、父母、子女、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第十六条本办法所称亲属关系证明,包括户籍档案资料、居民户口簿、结婚证、出生医学证明等。第十七条曾因故意犯罪受过刑事处罚,或因涉嫌犯罪,司法程序尚未终结,或被人民法院列为失信被执行人,或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的,不予办理落户手续。第十八条申请人故意隐瞒、欺骗或提供虚假证明、承诺的,取消落户资格,纳入个人征信系统,5年内不再受理申请;已办理入户的,撤销户口登记并退回原籍处理。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法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十九条本办法自2018年3月1日起执行,试行1年。《南京市户籍准入管理办法实施细则(试行)》和《南京市常住户口登记管理规定》与实施办法不一致的,以本办法为准。第二十条本办法由南京市公安局和南京市人社局共同负责解释。问题解答 ▼▼▼(向上滑动看全文)一、为什么要进行此次户籍政策调整?答:2017年2月1日,南京市全面实施了新一轮户籍制度改革,实施了《南京市户籍准入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准入办法》)和《南京市积分落户实施办法》(以下简称《积分办法》)两个户籍新政,按照条件性和积分性两个政策,为在我市稳定就业的人群打开了落户通道,城市户籍人口快速增长。至2017年年终,南京市户籍人口达到680.6万人,年内市外迁入的人口达到19.5万人,户籍总人口较2016年度增长17.8万人,增幅明显。为争取吸引更多青年大学毕业生、技术技能人才来宁就业创业,实现国际化创新创业人才高地的目标,2018年1月,按照中共南京市委、南京市人民政府印发的《关于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创新名城的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宁委发[2018]1号)要求,我市实施青年大学生“宁聚计划”,进一步放宽放开本科以上学历人才和技术、技能人才来我市落户的条件,不再以就业为落户前提,制定了先落户后就业政策,进一步简化手续,努力为各类人才在我市就业创业提供优质便捷的服务。二、市委1号文件对《准入办法》落户条件进行了哪些调整放宽?答:此次政策调整主要涉及三类人群:一是学历型人才,即:取得研究生以上学历或年龄在40周岁以下且取得本科学历的毕业生(含留学归国人员);二是取得中级以上(含中级)专业技术资格人员;三是取得三级以上(含三级)国家职业资格(技能类)人员。与2017年2月1日实施的《准入办法》相比,市委1号文件进一步放宽了落户条件。一是取消就业及缴纳社保的年限限制条件,也就是不再以就业为前提。二是放宽了年龄条件,本科学历人才从35岁放宽到40岁,技术、技能人才没有年龄限制。三是放宽学历教育取得形式。《准入办法》中要求本科学历必须是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取得,而《人才落户实施办法》中的本科及以上学历取得,还包括国民教育序列的成人高等教育、广播电视大学、现代远程教育、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等高等教育形式。三、市委1号文与《准入办法》和《积分办法》的关系?答:按照市委市政府1号文件进一步优化调整了我市落户条件和手续,是今年我市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的重要举措,《准入办法》和《积分办法》中与市委1号文不一致的条款,以市委1号文为准,按《人才落户实施办法》执行,其他条款正常执行。符合市委市政府1号文件条件的人才可申请户口迁入我市城镇地区。四、学历和技术、技能型人才应满足具体条件?答:《人才落户实施办法》规定,(一)取得研究生以上学历或年龄在40周岁以下且取得本科学历的毕业生(含留学归国人员);(二)取得中级以上(含中级)专业技术资格人员;(三)取得三级以上(含三级)国家职业资格(技能类)人员,符合以上三种情形之一的人才,均可申请户口迁入我市城镇地区。五、学历证书如何认证?答:申请人需通过“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以下简称学信网)查询,取得《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完成对学历证书的认证。 2002年以前取得的学历证书,学信网无法认证的,可向江苏省高校招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申请《中国高等教育学历认证报告》。江苏省高校招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办公地点:南京市鼓楼区上海路203号。留学归国人员,提供教育部留学回国服务中心出具的《教育部国(境)外学位学历认证书》或驻外使(领)馆出具的《留学回国人员证明》。有一种情况,申请人要注意的是,如果《留学回国人员证明》登记毕业证书名称栏为:XX大学临时毕业证,需取得正式毕业证后再按留学归国人员情形落户。通过学位教育,已取得学位证书,但未取得相应学历证书的,可按照《积分办法》申请落户。六、《人才落户办法》提到的“40周岁以下”年龄如何界定?答:按申请人户籍登记的出生日期计算推算,40周岁以下的都可以申请落户。例如,申请人出生日期为1978年3月31日,4月1日申请人已超40周岁。所以,他的最迟申请日期为2018年3月31日。七、市委1号文件中提出的高级工包括哪几类人才?答:市委1号文件提出的高级工及以上技术、技能型人才,包括取得中级以上(含中级)专业技术资格人员,以及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资格证书》(技能类)一级、二级、三级人员。八、技术、技能人才落户是否受年龄限制?答:符合技术技能水平要求的以上人员申请落户我市的没有年龄限制。九、技术、技能证书如何认证?南京市人社局负责专业技术资格证书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技能类)认证。请持有外地专业技术资格证书的专业技术人员,携带资格证书原件、学历认证报告、批文或专业技术资格申报表原件(两者须提供其一)办理认证。持本市专业技术资格证书,请携带资格证书原件、专业技术资格申报表原件至公安受理点申请落户,不需做证书认证。请技能人才携带技能类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原件办理认证,外省颁发的职业资格证书(技能类)无法通过网络查验的,还需提供原发证机构出具的获证证明。办理证书认证地点: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265号市政务服务中心大厅一楼市人社局窗口(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 9:00—12:00、13:30—17:30夏天14:30—17:30,电话:025-68505121)。十、申请落户的具体程序是什么?答:取得研究生以上学历或年龄在40周岁以下且取得本科学历的毕业生申请户口迁入的,向公安机关提交以下材料:(一)入户申请书;(二)居民户口簿和居民身份证;(三)学信网上开具的《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或教育部门出具的《中国高等教育学历认证报告》。在国(境)外取得本科以上学历、学士以上学位或进修访问一年以上的留学归国人员申请户口迁入的,向公安机关提交以下材料:(一)入户申请书;(二)居民户口簿和居民身份证;(三)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教育部国(境)外学位学历认证书》或在国(境)外取得的驻外使(领)馆出具的《留学回国人员证明》。取得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资格人员申请户口迁入的,向公安机关提交以下材料:(一)入户申请书;(二)居民户口簿和居民身份证;(三)市人社部门出具的《专业技术资格证书认证书》。取得三级以上国家职业资格(技能类)人员申请户口迁入的,向公安机关提交以下材料:(一)入户申请书;(二)居民户口簿和居民身份证;(三)市人社部门出具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认证书》(技能类)。十一、符合市委1号文件的人才,如何确定落户地点?答:户口迁移登记应遵循先家庭户后集体户的落户原则,申请人在本市城镇地区拥有合法稳定住所的,应当在房屋所在地登记户口,并提交合法稳定住所证明,房屋为申请人与他人共同共有,还需提供共同共有人同意落户书;申请人无合法稳定住所,直系亲属在本市城镇地区有家庭户口和合法稳定住所的,可以在直系亲属户口登记地登记户口,并提交合法稳定住所证明、直系亲属居民户口簿、亲属关系证明和所有权人(承租权人)同意落户书;单位设立集体户的,可以在单位集体户登记户口,并提交单位同意落户证明。无上述落户条件的,统一在市政务服务中心集体户登记户口。十二、符合市委1号文件的人才,向哪里提交落户申请?答:申请人向落户地公安机关申请。申请人在本市城镇地区拥有合法稳定住所的,或申请人无合法稳定住所、直系亲属在本市城镇地区有家庭户口和合法稳定住所的;或单位设立集体户的,向房屋所在地、直系亲属户口登记地、单位集体户所在地的区级户政办理中心、公安派出所提交申请。无上述落户条件的,向市公安局设立在市政务服务中心的市级户政办理窗口申请。十三、什么情况下可以随迁未成年子女?答:夫妻双方均符合《人才落户实施办法》规定条件,在向公安机关递交本人落户申请时,可申请未成年子女随迁。申请时户口簿能反映亲属关系的,提供户口簿即可,无需提供亲属关系证明。十四、《人才落户实施办法》中合法稳定住所包括哪些类房屋?答:《人才落户实施办法》中规定的可以作为落户地点的合法稳定住所,包括我市城镇地区的房屋不动产权证(房屋所有权证)载为住宅用途的住房、本地房产管理部门发放的公有房屋租赁证住房、本市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租住的公共租赁住房、与单位办理的公有住宅房屋租赁使用证明的住房等。申请人与他人共同共有产权住房都可作为合法稳定住所办理落户。十五、是否可以网上申请落户?答:目前我市正在建设网上申请系统,建成后可以直接线上申请。十六、本科以上应届毕业生可以按照《人才落户实施办法》办理落户吗?答:本科学历以上应届毕业生可按照《人才落户实施办法》要求,对学历认证材料申请人只需提供学信网开具的《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应届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毕业生(含职业院校毕业生)也可按照《准入办法》要求,持签往本市的就业报到证、户口迁移证、毕业证书即可办理落户,无需对毕业证认证,同时取消落户前需在户口迁移证、报到证加盖相关部门审核专用章要求,简化办理手续。十七、对提供虚假证明落户如何处理?答:曾因故意犯罪受过刑事处罚,或因涉嫌犯罪,司法程序尚未终结,或被人民法院列为失信被执行人,或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的,不予办理落户手续。申请人故意隐瞒、欺骗或提供虚假证明、承诺的,取消落户资格,纳入个人征信系统,5年内不再受理申请;已办理入户的,撤销户口登记并退回原籍处理。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法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十八、入户申请表格在哪里下载?答:申请人可登陆南京市公安局网站“公示公告”栏下载《入户申请书》。建议申请人至公安机关申请落户前先自行下载填写表格,准备好申请材料及复印件。十九、公安机关各级受理窗口的办理时限?答:市级户政办理窗口、区级户政办理中心、公安派出所应在受理申请之日起的10个工作日内完成调查核实工作,市级户政办理窗口将有关材料上报市级公安机关,区级户政办理中心、公安派出所上报区级公安机关。市、区级公安机关应在自接到上报材料之日起的10个工作日内作出批准或不批准的决定,并将审批结果返回原公安机关。市级户政办理窗口、区级户政办理中心、公安派出所应在接到审批决定之日起的3个工作日内,将审批结果告知申请人。申请人需在迁移证件有效期内办理迁移手续。二十、《积分办法》还继续实施吗?答:《积分办法》政策继续实施,2018年受理时间为3月1日至3月31日、9月1日至9月30日。相关政策可查询南京市人民政府官方网站。办理地点 ▼▼▼来源 | 南京市公安局 编辑 | 刘蓓重点阅读推荐我们一起去赏花吧!中国最幸福城市在哪?刚刚,南京又上榜了!1669.11亿!刚刚,南京179个产业项目集中开工市政府公布人事任免,涉及机构改革后一批新组建部门

南京十万研究生见习岗位已集齐

南报网讯(融媒体记者 毛庆 实习生 张君仪)7月21日,南京发布《战疫情促就业十万研究生宁聚行动方案》,面向硕博研究生等优秀人才提供10万个以上就业见习岗位,而市委市政府为此将拿出10亿元资金进行补贴。记者昨天了解到,全市已累计开发见习岗位111604个,参加见习毕业生已有近万人。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新政发布以来,该局会同各区、市各相关部门面向高校、企业、人力资源机构等大力开展政策宣介,多方对接筹集岗位,加速人岗匹配进程,着力吸引目标人群来宁就业见习。截至8月31日,开发见习单位数已达到6791家,累计开发见习岗位111604个,各区均超额完成见习岗位开发任务。参加见习毕业生已达9615人,其中硕博研究生、“双一流”本科高校毕业生等人才报名3856人,占比40.1%,其中博士174人、硕士研究生2580人、“双一流”应届本科毕业生1102人,占比分别为4.5%、66.9%、28.6%。当前正值高校开学、学生返校。接下来,南京市将继续多方推送政策,进一步扩大影响,千方百计吸引目标人群来宁上岗见习。积极开展“宁聚校园行”“魅力南京”系列校园招聘等活动,持续向全国各大重点高校宣介政策、引进人才。鼓励更多优质人力资源机构参与见习岗位开发推送,聚焦青年人才特别是硕博研究生、“双一流”本科生等发布见习岗位,努力提高留用率、在宁就业创业率,真正引聚更多青年人才融入南京投身“创新名城、美丽古都”建设。

父在

2021年南京艺术学院研究生招生简章

昨天预报名正式开启,经过无数次网络崩溃,想要报考点抢不到。但是预报名终究还是能够顺利报名下来的!最近各高校的考研招生简章都在路上了,各位同学要抓紧时间咯~2021年南京艺术学院研究生招生简章已公布~今天来关注一下南京艺术学院的招生简章吧!我校2021年面向全国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分为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和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生539名,包含A类:学术型研究生和B类:专业学位研究生两类。A类:学术型研究生是培养高层次学术研究人才。2021年我校拟招收学术型研究生154名。其中,研究院15名,文化产业学院25名,人文学院9名,音乐学院23名,流行音乐学院6名,舞蹈学院9名,影视学院9名,传媒学院13名,美术学院21名,设计学院21名,工业设计学院3名。B类:专业学位研究生是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2021年我校拟招收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艺术硕士(毕业时可取得学历证书和学位证书)385名。其中,音乐学院57名,流行音乐学院14名,舞蹈学院12名,影视学院12名,传媒学院72名,美术学院75名,设计学院96名,工业设计学院27名,人文学院16名,文化产业学院4名。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生64名,仅招收专业学位研究生。其中,音乐学院9名,流行音乐学院2名,舞蹈学院2名,影视学院2名,传媒学院12名,美术学院15名,设计学院14名,工业设计学院4名,人文学院2名,文化产业学院2名。以上拟招生人数(含拟接收推免生人数55名)仅供参考,实际招生人数以上级批文为准,各专业招生人数(招收统考生人数、接收推免生人数)视实际招生情况可作适当调整。第 一章 报名一、报考条件报名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我校规定的体检要求。4、考生学业水平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等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考生录取当年入学前必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或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否则录取资格无效。(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从毕业后到录取当年入学之日,下同)或2年以上的人员,以及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符合招生单位根据本单位的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学业要求的,按本科毕业同等学力身份报考。(4)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二、报名办法报名包括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现场确认)两个阶段。所有参加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考生均须进行网上报名,并在网上或到报考点现场确认网报信息和采集本人图像等相关电子信息,同时按规定缴纳报考费。今年,我校不指定仅 有报考点!应届本科毕业生原则上应选择就读学校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现场确认)手续;其他考生应选择工作或户口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现场确认)手续。 1、网上报名:报考2021年硕士生一律采取网上报名方式。2020年10月10日—31日每天9:00-22:00(预报名时间:2020年9月24日—27日每天9:00-22:00),考生自行登录“中 国 研 酒 生 招 生 信 息 网”浏览报考须知,按教育部、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报考点以及报考招生单位的网上公告要求报名。报名期间,考生可自行修改网上报名信息或重新填报报名信息,但一位考生只能保留一条有效报名信息。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修改报名信息。考生应该按要求准确填写个人网上信息并提供真实材料。考生因网报信息填写错误、填报虚假信息而造成不能考试、复试或者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报名期间将对考生学历(学籍)信息进行网上校验,考生可上网查看学历(学籍)校验结果。考生也可在报名前或报名期间自行登录“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查询本人学历(学籍)信息。未能通过学历(学籍)网上校验的考生应在招生单位规定时间内完成学历(学籍)核验。注意事项:报考B类: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和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学位研究生在网报时,报考“声乐表演、流行音乐表演(演奏)、乐器修造技术”等研究方向的,必须在“备注”栏内填清具体小方向(如民族、电吉他、钢琴调律等)。信息漏填或填错者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2、网上确认 (现场确认)确认时间:2020年11月中上旬,具体时间由报名所在省份教育招生考试机构确定。所有考生(不含推免生)均应当在规定时间内在网上或到报考点指定地点现场核对并确认其网上报名信息,逾期不再补报。考生网上确认(现场确认)应当提交本人居民身份证、学历学位证书(应届本科毕业生持学生证)和网上报名编号,由报考点工作人员进行核对。考生应当按规定缴纳报考费并按报考点规定配合采集本人图像等相关电子信息。所有考生均应当对本人网上报名信息进行认真核对并确认。报名信息经考生确认后一律不作修改,因考生填写错误引起的一 切后果由其自行承担。具体网上确认(现场确认)相关事宜见后期相应省级教育招生考试管理机构发布的网上公告。请考生报名前关注南京艺术学院研究生处网站的通知。三、资格审查根据教育部相关规定,对考生报考信息和网上确认(现场确认)材料进行全面审查,确定考生考试的资格,符合报名条件的考生准予考试。考生如采取弄虚作假手段,取得报考、录取资格,一经发现,不论进入招生工作的哪一阶段,均取消其资格。第二章 考试考试分为初试、复试两个阶段:初试在2020年12月份进行,复试在2021年4月份进行。报考全日制A类:学术型硕士研究生详见《2021年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报考全日制B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详见《2021年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报考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详见《2021年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一、初试1、准考证打印根据教育部统一部署,2021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准考证》由考生自行打印,我校不再给考生寄发纸质《准考证》。考生应当在2020年12月19日至12月28日期间,凭网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研招网”自行下载打印《准考证》。《准考证》使用A4幅面白纸打印,正、反两面在使用期间不得涂改或书写。考生凭下载打印的《准考证》及有效居民身份证参加初试和复试。请考生务必在规定时间内自行打印《准考证》,并仔细阅读,尤其是“招生单位说明”部分。考生凭下载打印的《准考证》及居民身份证参加考试。2、初试时间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时间为2020年12月26日至27日(每天上午8:30—11:30,下午14:00—17:00)。3、初试科目《2021年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2021年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招生专业目录》和《2021年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中第①~④门课(思想政治理论、外国语、业务课一、业务课二)为初试科目。12月26日上午思想政治理论12月26日下午外国语12月27日上午业务课一12月27日下午业务课二考试地点及其他相关注意事项请考生考试前关注南京艺术学院研究生处网站的通知。二、复试1、复试时间、地点、内容、方式等由我校按教育部有关规定自行确定,并及时公布复试录取办法。全 部复试工作一般在2021年4月底前完成。2、复试提交材料(1)复试审核时,同等学力报考者均须提交与所报考专业相关的材料:①报考理论性方向的须提交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的论文一篇;②报考音乐类演唱、演奏等各研究方向的须提交参加省级以上专业比赛获奖证书或举办个人专场音乐会的有关证明;③报考舞蹈编导、舞蹈表演、舞蹈教育、影视表演、播音主持、广播电视各技能性研究方向的须提交参加省级以上专业比赛获奖证书;④报考美术类各技能性研究方向的须提交在省级以上发表的作品或省级以上参展作品原件及有关证明;⑤报考设计类各技能性研究方向的须提交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的设计作品或被企业采用的有注册商标的产品设计、包装设计、环境设计等设计原件及有关证明。上述报考材料均验原件,交复印件。凡报考材料不全者,不予报考。(2)所有考生均须参加面试。若有以下材料,考生面试时须带上:获奖证书、发表的论文、参展作品(照片、图片、设计稿等)、音频视频作品、其他能证明自己科研能力和专业水平的艺术创作材料或证明等。3、复试科目《2021年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2021年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招生专业目录》和《2021年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中第⑤门课(复试专业课,即业务课三)、面试、外语听力或对话测试为复试科目。4、加试同等学力报考者均须加试两门本科专业综合课考试科目,考试时间另行通知。加试科目为:①艺术美学;②文学。参考书目为:《美学原理》(新排本),杨辛、甘霖编,北京大学出版社;《美学概论》,王朝闻主编,人民出版社;《中外文学教程》,季伏昆主编,辽宁美术出版社。加试科目考试成绩不计入总分,满分值为100分,60分为及格线。第三章 其他一、学制与学习方式我校全日制学术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制均为三年,三学年均脱产学习。我校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制为四年,第 一、二学年为脱产学习,第三学年为半脱产学习,第四学年完成剩余课程和毕业考核。原则上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收在职定向就业人员。二、学费与奖学金所有硕士研究生均需收取学费,收费标准按当年物价部门核定为准。(1)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术型:8000元/生·学年,专业学位:13500元/生·学年。我校设立助学金、奖学金。(2)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16000元/生·学年。我校不设立助学金、奖学金。三、录取基本原则我校将在初试、复试成绩的基础上,全面考察考生德智体综合素质,按照“择优录取、保 证质量、宁缺毋滥”的原则确定录取名单。新生入学后由我校进行全面复查,凡不符合条件或有徇私舞弊者,一经发现将取消其学籍。四、其他说明鉴于疫情管理常态化,我校后续研究生招生考试工作将在上级主管部门有关疫情防控的新的要求指导下开展,考生须及时关注我校及报考点的相关通知,做好个人防控措施,保 障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及身体健康。联系地址:南京市北京西路74号 南京艺术学院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大麻糕

南京公开招聘239名编制内新教师 至少研究生学历

根据《江苏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办法》(苏办发﹝2020﹞9号)精神,南京市教育系统35家事业单位面向社会公开招聘239名编制内教师。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一、招聘岗位本次招聘相关信息在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网(http://www.njhrss.gov.cn/)、南京市教育局网(http://e.nanjing.gov.cn/)、南京大学学生就业指导中心官网(job.nju.e.cn)等网站及南京大学校园招聘宣传现场公开发布。具体的招聘单位、岗位、数量等详见《南京市教育系统部分事业单位2021年公开招聘教师岗位需求表》(以下简称《岗位需求表》)。二、招聘条件(一)应聘人员应具备以下条件: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2、品行端正,团结同志,廉洁奉公;3、适应岗位要求的身体条件;4、2021届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毕业生(须于2021年8月1日前取得毕业证书、学位证书);5、年龄在30周岁以下(1990年10月31日后出生),博士研究生可放宽至35周岁(1985年10月31日后出生)。(二)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应聘:1、现役军人、普通高校在读非2021届毕业生;2、尚未解除纪律处分或者正在接受纪律审查的人员、刑事处罚期限未满或者涉嫌违法犯罪正在接受调查的人员;3、应聘人员与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有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近姻亲及其他须回避的亲属关系的,不得应聘具有直接上下级领导关系的管理岗位,以及《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回避规定》要求回避的岗位;4、国家和省另有规定不得应聘到事业单位有关岗位的人员。三、招聘程序(一)报名和资格审查本次招聘采用网上报名的方式。招聘单位将于2020年10月20日在南京大学开展招聘宣传活动。1、网上报名登录南京市教育局官网(http://e.nanjing.gov.cn/)“教师招聘”模块进行网上报名,报名只能选择一个招聘单位中的一个岗位。报名、材料及照片上传时间为2020年10月21日8:00-10月23日17:00。上传材料为:本人有效身份证扫描件(正反面)、学生证扫描件和教育部学籍在线验证报告(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下载),本人近期免冠2寸正面证件电子照片(jpg格式,320×240像素,大小在50KB以下)。提示:为避免网络拥堵,请考生尽早报名。报名时间截止(2020年10月23日17:00)后,不再接受考生改报或补充材料。2、资格初审招聘单位或其主管部门是资格审核的主体,将根据具体岗位条件对网上报名者进行资格初审。资格初审时间:2020年10月21日8:00-10月24日17:00。3、信息查询应聘人员网上提交信息后须及时到报名平台查询是否通过资格初审。在报名结束前,资格初审未通过者,可改报符合资格条件的其他岗位(初审一旦通过,不得改报)。4、缴费确认资格初审通过的应聘人员,须于10月25日中午12:00前在报名平台通过微信支付的方式缴纳报名考试费人民币90元(苏价费函〔2013〕91号)。通过初审并且完成缴费确认的人员,即报名成功。未按时在网上确认报名资格、上传照片、缴纳报名费的视为报名无效。5、核减(取消)计划笔试开考比例为1∶3,达不到开考比例的岗位将相应核减或取消招聘计划,并在南京市教育局网站公布。报名结束后,报考被取消岗位且成功缴费的应聘人员,可于2020年10月26日10:00至14:00登录报名平台补报符合条件的其他岗位。6、考试证打印通过资格初审且网上缴费成功者须于笔试前3日内登陆报名平台,自行下载打印准考证。网上报名技术咨询及考试证打印问题,请电话咨询:025-89616186(8:30-11:30,14:00-17:00)。(二)考试科目、时间和实施办法考试分为笔试和面试两部分,均为百分制,两项成绩的合格线均为60分。总成绩的具体计算方法详见《岗位需求表》。1、笔试笔试定于2020年11月1日上午举行,具体时间、地点详见准考证。笔试内容为学科专业知识(总分为100分)。笔试成绩将于11月4日在南京市教育局网站公布,应聘人员可凭本人有效居民身份证和准考证号查询。应聘人员应携带准考证和身份证按照规定的时间到考点参加笔试。考生“苏康码”为绿码,且经现场测量体温低于37.3℃,并无干咳等异常症状的,方可进入考点参加考试。笔试为全程封闭考试,考试期间不得提前交卷、退场。2、面试面试人选在笔试合格者中,从高分到低分,按实际岗位招聘数的相应比例(同开考比例)确定。在上述范围内的应聘人员,以及其他排名较前的人员,请在成绩公布后保持联系方式畅通,以便招聘主管部门(单位)通知资格复审或递补,联系不到者视为自动放弃。(1)资格复审。面试前,招聘单位或其主管部门负责对取得面试资格的应聘人员进行报考资格复审。参加资格复审的人员名单和相关要求,由招聘单位或主管部门通知应聘人员,或通过招聘单位网站公布。资格复审时,应聘人员须携带网上报名时上传的相关材料原件及复印件。复审合格者进入面试。复审不合格的,取消面试资格,并在报考同岗位的笔试合格人员中从高分到低分依次递补面试人选。通过资格复审进入面试的人员名单将在各招聘单位网站公布。(2)面试。原则上由招聘单位或主管部门根据公开招聘有关规定自行组织。面试当天应试者须携带面试通知书、本人有效身份证原件,采用现场抽签的方式确定面试顺序。面试主要测试履行岗位职责所需的专业知识、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主要采用专业测试、课堂教学、模拟课堂等一种或多种形式的组合,各项测试合格线均为60分。各招聘单位具体的面试形式及成绩占比详见《岗位需求表》。面试成绩当场告知考生并于次工作日在各招聘单位网站公布。(三)体检、考察面试合格人员,按总成绩从高分到低分的顺序,以岗位招聘数1∶1的比例确定进入体检人选。如总成绩相同,按笔试成绩从高到低的顺序确定参加体检人员。体检标准参照修订后的《国家公务员录用体检通用标准(试行)》执行。体检日期另行通知。对体检合格人员由各招聘单位按照相关规定对其思想政治表现、道德品质,以及与应聘岗位相关的业务能力和工作实绩等进行考察。(四)公示、聘用招聘单位根据体检和考察结果,研究确定拟聘用人员名单。拟聘用人员名单在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网、南京市教育局网进行为期7个工作日的公示。公示内容包括招聘单位、岗位名称、拟聘用人员姓名、学历、专业、毕业院校、招聘考试的各项成绩、总成绩、排名等。对公示无异议人员,经事业单位人事综合管理部门备案后,由用人单位为其办理有关聘用手续,与其签订聘用合同,并约定试用期。试用期满考核不合格者或未能取得符合任教学段学科要求的教师资格证者,取消聘用资格,解除聘用合同。因体检或考察不符合要求、拟聘人选公示结果影响聘用、拟聘人选明确放弃聘用以及其他原因导致拟聘岗位空缺的,如需递补,可由招聘单位主管部门报事业单位人事综合管理部门审核通过后,在该岗位的面试合格人员中,按总成绩从高分到低分依次递补,聘用审批后不再递补。四、招聘纪律与有关要求应聘人员未按通知要求参加报名审查、笔试、面试和体检,关闭联系方式无法联络,以及逾期未办理相关手续的,视为自动放弃。应聘人员在报名、考试、体检、考察过程中或聘用后查实存在违纪违规行为的,按照《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违纪违规行为处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第35号令),视具体情形和情节轻重,分别给予取消报考资格、取消考试成绩、不予聘用、记入诚信档案库等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招聘单位和招聘工作人员有违纪违规行为的,按照《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违纪违规行为处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第35号令)进行处理。招聘单位负责人员和公开招聘工作人员与应聘人员有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近姻亲及其他须回避的亲属关系的,或者有其他情形可能影响公开招聘公正性的,应当实行回避。五、招聘咨询和监督(一)招聘咨询详见岗位需求表中招聘单位咨询电话。(二)招聘监督玄武区教育局 025-84550138秦淮区教育局 025-52650617建邺区教育局 025-87778244鼓楼区教育局 025-83230339栖霞区教育局 025-85562331雨花台区教育局 025-52883593江宁区教育局 025-52181813浦口区教育局 025-58530879六合区教育局 025-57110249溧水区教育局 025-57213271高淳区教育局 025-57338636江北新区教育和社会保障局 025-58155705南京市教育局 025-83639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