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232018年11月30日,东平九鑫生物化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九鑫生化集团)与南京野生植物综合利用研究院(以下简称南京植物研究院)战略合作签约仪式暨满婷生物药妆研发中心揭牌仪式在北京隆重召开!南京植物研究院院长张卫明、院长王松均,南京植物研究院日化研究所所长马世宏,南京植物研究院科技处处长张锋伦等一行与九鑫生化集团总裁陈国庆,副总裁汪海波等九鑫生化集团高层共同出席本次签约/揭牌仪式。本次会议,九鑫生化集团与南京植物研究院达成全新战略合作模式。在原有植物抑螨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增加生物科技创新!南京植物研究院是亚洲最大的国家级野生植物研究院,众多植物科技创新研究成果国际领先。随着战略合作模式的全新升级,满婷生物药妆研发中心在此基础上正式成立。满婷生物药妆研发中心本着以研究生物抑螨成分为基础,在未来的五年依托南京植物研究院科研实力,将更多的生物科技专利运用到日化护肤领域。南京植物研究院原院长张卫明先生回顾了与满婷第一个五年合作,成果显著。在此期间首次将青花椒等多项生物专利成果运用到护肤品中,取得了巨大成果。南京植物研究院现任院长王松均先生展望了第二个五年战略合作:与满婷进行深度合作,深度挖掘以青花椒为基础的生物药妆产品,立足除螨优势,寻求差异化生物药妆的全面上市。九鑫集团副总汪海波现场透露满婷的全新药妆产品也将在近期全面问世。满婷副总裁汪海波(左)九鑫生化集团旗下的满婷品牌已经拥有十六年的除螨历史。满婷以除螨领军品牌的责任积极参与国家除螨项目的研究与普及。随着除螨知识和除螨意识的不断提高,消费者对“全新立体式家庭除螨”已经有了全新认识。随着满婷生物药妆研发中心的建立,标志着全新的问题肌肤解决方案即将全面到来。从亿人一方到一人一方的私人定制,消费者即将享受更科学的生物肌肤护理。
中国江苏网讯 5月28日上午,南京理工大学白俄罗斯研究中心宣布成立。白俄罗斯戈梅利国立大学校长哈霍莫夫在致辞中表示,2019年被宣布为白俄罗斯在中国的教育年,今天白俄罗斯研究中心的成立是中、白两国密切合作的延续,是两校基于之前合作成果的基础上向前跨出的历史一大步。南京理工大学校长付梦印在揭牌典礼上说,白俄罗斯戈梅利国立大学是南京理工大学的重要合作伙伴,自2005年两校签署全面合作协议以来,双方实现了三个里程碑目标:一是共建国际联合实验室,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二是共建孔子学院,搭起两国文化交流桥梁;三是共建白俄罗斯研究中心,促进两国文明互融互通。此次南京理工大学白俄罗斯研究中心的成立,是在“白俄罗斯教育年”的框架下,两国间推进教育务实合作的又一件大事。中国与白俄罗斯是“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的战略伙伴,工信部主要负责与白俄罗斯工信部门的政策沟通和发展战略对接,搭建两国产业间机制性交流合作平台。工业与信息化部国际司黄颖处长在致辞中表示,工信部将进一步指导南京理工大学白俄罗斯研究中心实施科技合作计划,推动两国工信产业发展;组织专家围绕白俄罗斯政治、经济、文化领域开展合作研究,共同打造高端政策智库。南京理工大学与白俄罗斯戈梅利国立大学有着近20年的合作历史和深厚情谊。2017年12月,由南京理工大学与戈梅利国立大学共建的戈梅利国立大学孔子学院正式揭牌运行。白俄罗斯研究中心是研究白俄罗斯政治、经济、科技、教育和人文的重要平台,作为江苏省首家白俄罗斯研究中心,南京理工大学将与戈梅利国立大学一起,集聚中白两国的研究力量,整合江苏省内白俄罗斯研究资源,与戈梅利国立大学孔子学院加强双向互动,力争将研究中心建设成为融科技合作、人文交流、文化传播于一体的高质量、开放式的国际合作平台,为增进中白两国人民友谊、加强中白两国友好关系作出积极贡献。交汇点记者 张宣 /文 刘莉 /摄
交汇点讯 麻风,一种古老而又令人畏惧的传染病。虽然现在这种病非常少见,然而它并没有走远,对这种病的防治时刻不能掉以轻心。2021年1月31日是第68个“世界防治麻风病日”,也是第34个“中国麻风节”。今天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医院(研究所)举办了相关学术和科普宣传活动。江苏曾经是麻风病高发区麻风是一种古老的传染病,曾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行,与结核、梅毒一并被列为世界三大慢性传染病。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医院(研究所)党委书记林彤告诉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目前,全球有15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有麻风日。世界卫生组织将每年一月份的最后一个周日作为“世界防治麻风病日”,我国于1988年也设立了自己的“中国麻风节”,旨在提醒人们该病对人类社会的危害。“麻风节”每年一个主题,今年的主题是“全面消除麻风危害,共同走向文明进步”。“作为一种古老的传染病,我国早在殷商时期就有关于麻风病的记载,但是以‘麻风’一词首现于宋代。在不谙科学之时代,因麻风的病因不明,症状恐怖,加之受传统礼法、宗教信仰及民间习俗的影响,不时发生麻风病人被活埋、烧死等惨烈事件。”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麻风病控制中心办公室主任葛凤琴告诉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说,直到1873年麻风杆菌的发现,人们对麻风的认识才进入了科学时代。历史上,江苏曾是麻风病的重灾区,全省已经累计治愈超过5万麻风病患者。“麻风病之所以令人生畏,一是它能让人毁容,严重的该病患者往往会出现令人恐怖的面容,影响社会安定。二是它会令人致残,病人丧失劳动能力,导致因病致贫返贫。因此具有很大社会危害性。”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医院(研究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麻风病控制中心分枝杆菌实验室主任王洪生教授介绍说,麻风杆菌主要侵犯皮肤、黏膜和周围神经。延误诊治病人可导致脱眉、面瘫、兔眼、狮子脸、口角歪邪等畸形和出现爪形手、足下垂、失明等残疾。“该病起初以皮肤表现为主,其实是全身性疾病。还有部分病人侵犯睾丸,损伤生殖系统。”王洪生说,麻风典型症状是皮肤出现不痛不痒的浅色或红色斑片、斑块、结节,同时侵犯皮肤末梢神经,病人失去了痛感,有的病人皮肤麻木到可以用手炒菜,不怕烫、不怕疼,可以说是一种非常凶恶的疾病。麻风病其实并未走远麻风病也是个贫穷、落后病,好发于居住环境恶劣、卫生设施落后的地区,全球每年新发20万病人。随着我国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居住环境的改善及国家防控策略的落实等,麻风病人越来越少了。据国家卫健委的统计数据:2020年全国新病人和复发病人共437例。江苏去年有新发病人6例,2019年新发病人7例。江苏历史上最多时有78个麻风院村,麻风患病率由高峰时1975年的6.6/万降到现在的0.075/10万以下。目前,全省还有37个麻风村。在泰州、南京还有比较大的“麻风村”,里面还有居住生活了几十年的“休养员”。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传染病防治所副所长张连华介绍说,麻风病是由麻风杆菌感染导致的,人类是它的主要宿主。麻风杆菌喜欢35℃左右的潮湿的环境中,因此历史上沿江、水网密布地带病人较多。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病人说话时的飞沫或密切接触而传播给他人,“并不是所有人都会发病,只有易感的人群才会发病,该病还具有一定的家族内传播的特征,中国30%以上新发病人都是家庭内密切接触相关。”“去年我省发现6例病人。这只是出现症状就诊时被发现的,按照统计学规律,应当还有不少未被发现的病人。”张连华说,由于麻风病出现症状前通常可以潜伏3-6年,还有更多的10-20年后才发病,在这期间他们会在社会上造成传播。张连华说,在适宜的条件下,多数细菌繁殖的速度很快,分裂一次仅需时20~30分钟,而麻风菌可称得上是微生物界的“蜗牛”,在人体内的繁殖速度非常慢,繁殖一代需要11~13天。从感染麻风菌至患者出现临床症状或体征的这段时间称为潜伏期,麻风病的这一过程较为漫长。中国医院科学院皮肤病医院(研究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麻风病控制中心麻风病防治室原主任严良斌教授说,上世纪80年代中期,江苏还有麻风受累者4万余人。这个病还会消耗大量的社会资源,一个病人通常需要医疗、公卫、民政、公安、社区、残联等多个部门管理。麻风病一般不影响寿命,得病后可以长期存活,目前新发现的病人2级畸残率约20%,居住在麻风院村的受累者(包括已经治愈和现症病人)畸残超过70%,目前全国存活的麻风受累者近8.5万人,江苏约有1.18万例。随着医疗科技的快速发展,麻风病已经有药可治,早期发现、明确诊断、治疗,因病致残、传播速度都大大下降。“关键是早期发现,及时治疗,可现在不少地方这方面的专业医生逐渐减少。”王洪生说,现在有联合化疗的药可以临床治愈病人。病人从感染到致残大约3-5年,如果发病3-5个月内发现、治疗很少致残。麻风人才队伍青黄不接麻风病作为一种老牌传染病,其实它并没有走远,更没有彻底消失。公众由于对麻风病存在着强烈的恐惧和歧视,许多人把麻风写成“麻疯”,使这一严重危害人类身心健康的疾病,一直成为全球关注的一个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一旦防、治、康、管链条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断裂,这个疾病就会慢慢“复燃”而危害社会,因此时刻不能掉以轻心。“胜利前的烦恼,行百里路还有最后一公里。这也是最容易懈怠的时候,多数人认为麻风消灭了。”王洪生说,还有许多百姓认为已经有了“麻风”疫苗这是误解——这是预防麻疹、风疹的疫苗,其实麻风病至今还没有疫苗。甚至不少医护人员也有这种误解。还有很多地方连续多年没有麻风病人发生,导致医生不认识这个病。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医院(研究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麻风病控制中心麻风病防治室负责人余美文说,前不久他也接诊了一名因皮肤病来就诊的患者,“我当时看她手有点残疾,问她的手残疾有多少年了?”她说:“这个手残疾有十几年了,医生说是风湿病引起的。你只管给我看皮肤病就行了。”其实,这也是个典型的麻风病致手残疾的病人,根本不是风湿病所致。王洪生说,一年前,他也曾接诊收到一个盐城20岁左右的小伙子,他身上一块红斑,不痛不痒,当地被当作亚急性红斑狼疮治疗,一直未见好转。“后经我去会诊,发现患者皮损有点麻木,提示是麻风病疑似症状,后经实验室确诊为麻风病,经6个月治疗症状完全消失。”这样被误诊的病例还有许多。严良斌说:“尽管病人在减少,流行程度急剧下降,但要巩固成果,队伍要稳定,监测不能少,公共投入很必要。”但令人忧心的是,全国麻风病医师队伍只有3600多人,江苏只有86名专职麻风病医务人员,而且普遍年龄偏大,防麻队伍可谓青黄不接。专家说,从全国层面来看,尽管目前我国现有的县、市、省麻风防控网络仍比较完整,但近年来,部分县市出现专职的科室消失、人员流失。如果某个地方防治链条断裂,如果麻风疫情再卷土重来,再出现国外输入性麻风病例,疫情防控将会面临着后继无人的窘境,目前这个问题非常突出,如果不加重视,前面的所有努力都会功亏一篑,也会阻碍我国全面消灭麻风的目标。只有各有关部门携手合作,消除麻风危害,防止因病致贫返贫发生;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关心尊重麻风病患者和防治工作人员,才能实现“全面消除麻风危害,共同走向文明进步”。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仲崇山
进一步营造优质国际营商环境,为高质量经济发展保驾护航,南京自贸片区又放大招。4月30日,江北新区宣传部、自贸区综合协调局、综合治理局、中央商务区管理办公室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共同宣布江苏自贸区(南京片区)宁港国际商事调解中心正式落地。市法院、市司法局、市律协相关领导到会祝贺并致辞。调解中心是在省市相关主管部门指导下,由江北新区牵头推动,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支持创新,并由南京香港两地高端法律服务机构共同发起设立的第三方专业调解组织,是自贸区南京片区贯彻落实国家及省、市关于自贸区建设工作部署的又一重大创新成果,也是落实省市自贸区建设方案对南京片区建设国际商事争议解决司法替代性机制任务要求的重要实践举措。据介绍,设立后的调解中心拥有国内多项首创首发优势。依托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与新区管委会签署的司法确认合作备忘录及《关于打造高质量司法护航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南京片区建设的十七条举措》。该中心有望成为江苏自贸区首家落实司法确认制度的调解机构,也是继北上广深等国内四大一线城市后,江苏省内首个、国内第五家落实最高法院深化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改革和人民法院特邀调解制度,实现境内调解协议司法确认路径的创新实践基地。同时,该中心依托联合申办方的国际争议解决机构专业背景,将助力加速2019年我国作为首批缔约国在新加坡签署的《联合国关于调解所产生的国际和解协议公约》在我国的落地衔接,高效实现国内调解协议在域外的执行力,真正实现国际商事调解效力的“破界”、“出海”,助力自贸区南京片区打造国际贸易、国际法律及风险管理枢纽高地。此外,调解中心还将于境内首创提供商业主体与香港特区政府间的直接沟通与调解,借助香港作为国际贸易中心枢纽的地位,辅助内地商业主体积极稳妥处理跨境贸易与投资纠纷。最后,该中心在国内首创了境内外机构合作申报设立第三方调解组织的全新模式,为我国涉外法律服务业创新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设立后,调解中心将集咨询宣传、接受法院委托调解、独立承办商事调解以及企业服务、人才培养与学术研究等功能于一体,充分依托境内外司法确认效力,进一步助力打造对标国际一流法律服务环境的法治高地,创造独具特色的自贸区南京片区法律服务品牌及全国范围内的可复制、可推广经验。(素材来源/综治局 编辑/赵阳 江北新区融媒体中心)
4月8日上午,南京绿色高性能材料研究院正式落地江北新区。市长蓝绍敏出席签约仪式并讲话,市委常委、江北新区党工委专职副书记罗群主持签约仪式,副市长蒋跃建,市政府秘书长翁国玖,南京工业大学校长乔旭,南通三建控股集团董事局副主席、总裁周炳高,新区领导陈潺嵋出席。在与会者的见证下,江北新区、南京工业大学、江苏南通三建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和专家团队共同签署了共建协议。蓝绍敏代表市委市政府对研究院落地表示祝贺,他表示,新型研发机构背靠创新资源,面向产业发展,是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的产物,抓创新名城建设的着力点就是要抓新型研发机构建设。此次研究院的落地就是大力建设新型研发机构的重要举措,研究院与江北新区产业发展方向高度契合,与科技创新市场化方向高度结合,打通了政产学研协同创新的通道,用市场化引导科研成果转换,形成持续创新突破的良性循环。蓝绍敏指出,新型研发机构建设的重要方面在于推进优化营商环境,最大限度地为在宁的创新主体提供更加精准、更加高效、更加便捷的服务。政府方将自觉站在创新创业者的角度思考问题,把用户思维、客户体验的理念融入政府治理和服务全链条,不断提高创新主体对营商环境,特别是对政府服务的感受度和体验度,加快构建支撑创新名城建设的创新生态体系。他希望各方以此次签约为新的起点,依托新型研发机构重要载体,全面驶入南京创新名城建设快车道,共同寻求创新名城建设的合作机遇,用创新激发最大的潜力、释放最大的动力;也希望江北新区和市各相关部门主动对接新型研发机构发展的需求,切实为新型研发机构成长孵化提供最贴心的服务、最精准的政策和最坚强的保障,全面提升新型研发机构的技术攻关能力、成果转换能力和创新服务能力,加快推动新型研发机构真正成为我市科技创新的一支重要力量,为南京创新名城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罗群表示,江北新区始终把创新作为区域发展的内生动力,研究院的落地将引导更多高端项目和创新资源布局新区,完善提升新区创新生态。新区也会在创新研究、成果转化、环境营造和功能配套等方面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服务,提供最好的创新土壤,打造优质的创新平台,确保研究院在新的起点上勇攀高峰,创造更多成果。乔旭表示,南京工业大学积极探索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依托国家级平台和高水平研究机构,推进新型研发机构的建设。学校将以此次签约为标志,协力构建创新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不断开创校地校企融合发展的新局面,力争将研究院打造成为我市新型研发机构新的亮丽名片。南京绿色高性能材料研究院是以南京工业大学材料化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为依托、由南京工业大学刘伟庆牵头组建和运行的新型研发机构。研究院主要从事绿色建筑材料、高性能钢结构、组合结构、复合材料结构、装配式建筑、绿色建筑、地下空间以及海洋工程基础研究及其产业化。研究院将在五年内引进省部级以上人才团队20余个,申请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20余项,申请专利100余件,实现转让30件,制订国家或行业标准2-4部,孵化或引进50家企业,培育高新技术企业15家,入选市创业南京人才项目5名。研究院公司及其孵化、引进的企业五年产值累计达80亿元。(内容来源/江北新区 编辑/周晓舟 江北新区融媒体发展中心出品)
微信终于适配夜间模式。微信的深色模式发布后,立刻冲顶热搜。3月22日,微信iOS版发布7.0.12版本,其中最显著的变化是深色模式的上线。微信的“新皮肤”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小编先带你体验一下。首先微信的聊天页面和对话框都变成了深色,对熬夜党来说非常的友好。不过,部分表情包可能在夜间模式会不太明显。也有网友发现,一些微信文章也不能看了。尤其是基于白底而制作的微信文章。如何设置深夜模式呢?用户更新最新版微信后,打开 iPhone “设置”,通过“显示与亮度”,调整为“深色”,微信即可自动适配“深夜模式”;或调为“自动”,夜晚自动适配。打开“深色模式”后,微信首页、聊天页面、发现页面、公众号文章页面、视频号页面、搜一搜页面、微信支付页面等都将自动转为深色。如果需要关闭“深色模式”,用户只需打开 iPhone “设置”,通过“显示与亮度”,调整为“浅色”,即可关闭。目前,安卓版本也已灰度测试完毕,即将全量上线。苹果在2019年6月发布的iOS13中推出了适合弱光环境下使用的深色模式。2020年3月9日,微信宣布为了优化用户体验,微信与苹果达成合作,共同探索微信在iOS系统的暗黑模式体验。除了深夜模式,这次更新微信还有什么新变化呢?朋友圈可以“跳到还没看的位置”:发语音消息,还可以上滑转文字:网友评论一切很美只因有你_ :更新了 更新了 很喜欢这个颜色Forestdeers杨:更理直气壮的熬夜玩手机了抱紧畅baby:我不管,这个模式对我来说真是太友好啦,一点不刺眼睛一只夏豆包:今晚可以一边护眼一边熬夜了Urs-Charon:激动啥啊?就像半夜有人和你聊天一样你喜欢微信的“新皮肤”吗?(素材来源|澎湃新闻 编辑|冯秋璐 江北新区融媒体中心出品)
40度高热、咳嗽乏力、血小板减少……家住南京市溧水区王女士在两个多月前采茶后突发身体不适以为是感冒了便自行在家休息可症状一直没有缓解▼日前来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时,医生发现,王女士竟感染了“新型布尼亚病毒”!据了解,仅上半年以来,江苏省人民医院已陆续接诊多例感染“新型布尼亚病毒”的患者。 ▼65岁农民采茶后持续高热今年65岁的王女士家住是南京市溧水,家里有几亩茶园。在一次采茶之后,王女士感到身体不适,几天后就开始发烧,最高温度一度达到40度,并伴随畏寒乏力的情况。家属赶紧带着王女士来到当地医院,医院诊断显示,当时王女士血压偏低,血常规提示白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降低,不久后又出现咳嗽咳痰、脉氧下降症状。情况危急,王女士被送至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医学中心,后转入感染病科,经过仔细检查,王女士竟被感染上了“新型布尼亚病毒”。江苏省人民医院感染病科副主任医师金柯介绍,入院之初,王女士情况比较危急,心、肺、循环等多脏器功能衰竭。医院组织了急诊医学中心、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感染病科、ICU等多学科会诊,专家对患者病史和症状进行详细讨论后,诊断患者“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后继发了炎症因子风暴,并高度怀疑王女士因蜱虫叮咬患病。随后的血清检测证实了专家的判断,经过近一个月的对症治疗,王女士的病情得到了控制,并最终康复出院。少去荒草灌木树丛4月到10月要格外小心2010年,在河南省一位发热伴血小板减少患者的血清标本中分离出一种新病毒,确定为布尼亚病毒科白蛉病毒属的一个新成员,命名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又称“新型布尼亚病毒”。金柯副主任医师表示,通常,蜱虫叮咬会引起皮肤炎性过敏反应,经过正确处理、对症治疗可痊愈;但由于蜱虫还是多种病原体的媒介,从而引起传染病。比如王女士所感染的“新型布尼亚病毒”,专家就高度怀疑是通过蜱虫叮咬传播的。“蜱虫在吸血时,它的头部包括口器是深深扎进皮肤里的,如果生拉硬拽,很容易将其头部留在皮肤内,增加感染风险。吸过血的雌蜱体重会增加80到120倍,市民很难自行完整取出,一定要及时到医院就诊。”金柯副主任医师提醒。据了解,蜱虫一般在4月到10月活跃,好发于丘陵地带,多生活在森林、灌木丛、开阔的牧场、草原、山地等环境中。在户外生活、生产人员及旅游者需要提高警惕。“处于活跃期的新型布尼亚病毒也可能通过血液、体液等途径传播。”金柯副主任医师表示,蜱虫叮咬是最主要的传染途径,只要不与感染者亲密接触,做好防护,也不用过于担心会被传染,所以大家不必恐慌。如何有效预防新型布尼亚病毒?金柯副主任医师提醒,尽量避免在草地、树林等地长时间坐卧。如一定要进入此类地区,应穿长袖衣服,不穿凉鞋,扎紧裤腿或把裤腿塞进袜子里,着浅色、光滑衣服。当前正值暑假,家长尤其要提醒孩子,不要到荒草地、灌木丛里嬉戏。“蜱虫常附着在人体的头皮、腰部、腋窝、腹股沟及脚踝下方等部位。万一发现被蜱虫叮咬,应该及时去医院取出蜱虫,不要自行拿取。一旦出现被蜱虫叮咬后发热等症状,应及早到正规医院就医。未确认病因前应避免与他人亲密接触,以免病毒传染。”金柯表示,夏季遛狗尽量避免到植被茂盛的地方,回家后要及时检查有无蜱虫,宠物要定期进行驱虫。
央广网南京11月27日消息(记者姚东明)由南京市工商联、南京市社科院、苏宁金融研究院共同组建的“南京市民营经济研究中心”26日正式揭牌成立。中共南京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华静发表讲话南京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华静对在成立仪式上讲话,希望研究中心要高举旗帜,把学习研究、广泛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论述精神作为根本任务;要找准定位,把服务南京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作为履职根本;要强化内功,把打造富有南京特色的一流智库作为发展目标。从成立开始,研究中心就要树立一流标准,把“富有南京特色、较强研究能力、具有社会影响力”作为目标任务,努力在提高能力,加强建设上下功夫,推动全市民营经济理论和实践问题研究,助力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更好服务“创新名城、美丽古都”建设。苏宁金融研究院院长黄金老发表致辞苏宁金融研究院院长黄金老在致辞中表示,成立五周年的苏宁金融研究院,已成为江苏重要的金融科技人才集散地、全国政策咨询信息交流协作机制成员单位。苏宁金融研究院将以此为契机,充分发挥企业智库的优势,集聚多方力量,为研究中心搭建政企研相融合的连心桥,系统研究南京市民营经济的发展,积极建言献策,持续助力南京市民营经济发展。南京市民营经济研究中心理事会理事获颁证书揭牌仪式上,南京市民营经济研究中心理事会理事和学术委员会委员现场公布并获颁聘书。理事长为南京市工商联党组成员、副主席钱卫冰,副理事长为南京市社科联副主席、市社科院副院长季文和苏宁金融研究院副院长薛洪言;南京市工商联副主席、苏交科副董事长王军华,南京市工商联副主席、银都奥美董事长张丽,南京市工商联副主席、金阳光乳品董事长李明霞等12人担任理事。江苏省社科院金融研究院副院长骆祖春,江苏省经济和信息化研究院副院长陈英武,南京市社科院经济发展研究所所长黄南等11人组成学术委员会。据了解,南京市民营经济研究中心将围绕南京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立足南京民营经济发展实际,充分发挥南京民营经济在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中的重要作用,聚力聚智开展专题研究,推动南京民营经济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工作创新,为促进“两个健康”和“创新名城、美丽古都”新南京建设提供智库服务。
中国气象报记者刘若馨 孙啸报道5月18日,为加快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实施气象科技核心技术攻关,在2019年气象科技活动周期间,中国气象局分别与江苏省政府及南京市政府就共同建设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南京气象科技创新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签署合作协议,着力构建全国领先、世界先进的气象科技研发中心和气象智能装备产业孵化基地。中国气象局局长刘雅鸣、江苏省副省长费高云、中国气象局副局长宇如聪、中国科协科普部副部长郑凯、南京市副市长霍慧萍出席了签约仪式。根据协议,中国气象局、江苏省政府、南京市政府将共同建设研究院,在科技研发、人才引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示范应用、创新基地建设等方面共同支持研究院的发展,助力气象现代化、江苏创新省份和南京创新名城建设。研究院将面向世界气象科技发展前沿及地方政府防灾减灾和生态文明建设需求,充分发挥江苏和南京的科技、人才、政策优势,按照国际水准、国家站位、江苏特色的标准,联合气象部门、高校、研究院所和企业的科技资源,重点开展灾害性天气预报、气象大数据应用、人工智能气象应用等气象核心技术研发及成果转化应用,形成学科特色明显、研究队伍精干、运行管理高效、体制机制创新的现代研究机构。
12月3日,国家皮肤与免疫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皮尔法伯集团皮肤健康促进协同创新实验室签约仪式在北京大学医学部隆重举行。法国驻华大使M.Laurent BILI罗梁先生,皮尔法伯皮肤学护肤品中国区总经理崔庆爱女士,北京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医学部党委书记刘玉村教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院长刘新民教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科技和国际合作司一级巡视员毛振宾先生,北京大学医学部副主任肖渊,以及医学部部分职能处室领导、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皮肤科核心组成员和知名专家、皮尔法伯集团管理层代表共同见证了签约仪式。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是中国成立的首个公立西医医院,迄今已有百年历史。作为医院首批建立的学科之一,皮肤科一直是医院的优势学科。在北京大学医学部、医院的领导下,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皮肤科取得众多开创性成果,而且成为中国皮肤科领域的引领力量。2019年,中国皮肤科领域唯一的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依托在了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皮尔法伯集团旗下雅漾品牌是欧洲最知名的护肤品品牌之一,依托集团制药背景,致力于为广大消费者和皮肤疾病患者提供专业的产品,呵护皮肤健康,并帮助皮肤科医生进行皮肤健康管理。此次协同创新实验室的签约,是双方扩大交流、加强合作、互惠共赢、共谋发展的一次创新探索。签约仪式上,北京大学党委常委副书记、医学部党委书记刘玉村介绍了北京大学医学部的发展历程及未来的发展方向。他表示,临床医学研究的最终目的始终是应用于临床,广泛合作与长短互补是临床医学研究成功的必要条件。依托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的国家皮肤与免疫疾病临床研究中心和皮尔法伯集团联合建立协同创新实验室是一种共赢发展新模式的探索,也是一种国际合作的新尝试,是促进产学研一体化发展的必由之路,北京大学医学部将会继续大力支持联合实验室的建设与发展,为实验室的可持续快速发展做好保障。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刘新民院长同样肯定了协同创新实验室在产学研一体化发展上的创新。同时他指出,作为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皮肤科有责任和义务引领全国皮肤科的发展,包括建立新的标准、方法与工具,推动医疗均质化,广泛合作。对于此次与皮尔法伯集团的合作,他寄予了极大期望,希望将其打造成为新形势下临床学科发展新模式的成功范例。签约仪式上,皮尔法伯集团皮肤学护肤品中国区总经理崔庆爱女士对协同创新实验室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简单介绍。作为全球领先的护肤品品牌之一,皮尔法伯集团旗下雅漾致力于通过研发创新产品和提供专业的皮肤护理方案提升人民皮肤健康水平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在未来,雅漾不仅计划在敏感性皮肤、痤疮、特应性皮炎和湿疹等皮肤问题及皮肤疾病领域开展护肤品功效性和安全性评价,还会继续进行大力开展消费者科普和社会公益活动,此外还将依托于皮尔法伯集团强大的制药及研发背景,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皮肤科共同推动皮肤科学的发展及新产品研发,帮助更多的消费者和患者。一边是拥有百年历史的医学高校和医院,一边是欧洲著名的护肤品企业。对于此次北京大学医学部与皮尔法伯集团强强联手的深度合作,法国驻华大使罗梁先生给予了高度评价,希望能够通过此次协同创新实验室的签约落成,为中法之间的合作注入新的活力。在全场嘉宾的见证下,北京大学医学部肖渊副主任与皮尔法伯皮肤学护肤品中国区总经理崔庆爱女士共同签约。签约仪式后,在场的权威专家以对话形式展开了一场以“皮肤健康和护肤品应用及管理”为主题的高峰论坛,就化妆品与皮肤科学之间的关系、化妆品监管科学的发展现状、协同创新实验室成立的意义和规划等方面展开交流。秉承双方“专研精进、开拓创新”的共同信念,借助双方在皮肤科学领域雄厚的实力和深厚的历史积淀,协同创新实验室已经启航。这是一次产学研一体化发展的新尝试,也是中法之间学术交流合作的新典范。期待在不久的将来,协同创新实验室能够产出越来越多的新标准、新方法、新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