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4日,教育部相关负责人针对近期社会对非全日制研究生学历歧视问题,在回应澎湃新闻时明确指出,“2019年12月,教育部办公厅等五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非全日制研究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已明确用人单位应为不同教育形式研究生提供平等就业、落户机会。”针对教育部的回应,已从中国人民大学毕业的非全日制研究生王哲(化名)内心既高兴,又忐忑。“今后是否还会存在隐性歧视问题呢?”王哲对澎湃新闻表达了自己的担忧,他曾有过一段不愉快的经历。2019年3月,他报名参加了山东省“优选选调生”,在笔试面试阶段名列前茅,终因非全日制研究生身份,被认定为“在职”学历,无法参加政审。王哲的故事不是孤例,近年来陆续毕业的成千上万的非全日制研究生,目前都在不同程度地承受因改革带来的转型“阵痛”。笔试面试第一名,却被刷下来了2016年12月,刚从福州大学法学院本科毕业的王哲参加全国研究生联考,他填报的第一志愿院校是人大。2017年3月,他到人大参加研究生复试,复试一共2天,有一天上午,人大法学院召开非全日制研究生说明会,反复强调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培养会和全日制一样,师资和课程都会一视同仁。那次复试下来,他综合考试成绩并不理想,几天后,人大法学院通知他可调剂成为非全日制研究生。由于人大是他理想的大学,他接受了调剂。2017年9月,他被正式录取为一名非全日制研究生。“我是国家推动研究生教育改革的首批受益者。”王哲说。的确如此。2016年9月14日,教育部印发的《教育部办公厅关于统筹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管理工作的通知》规定,2016年11月30日前录取的研究生按原有规定执行;2016年12月1日后录取的研究生从培养方式上按“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形式区分。上述通知称,从2017年起,“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由国家统一下达招生计划,考试招生执行相同的政策和标准,培养质量坚持同一要求,学历学位证书具有同等法律地位和相同效力。起初,王哲也担心非全日制研究生学历不被用人单位承认,但当他看见教育部发布的通知后也就放心了。在人大读研期间,他努力学习,成绩优异,连续两年荣获一等奖学金。2019年6月28日,他以优异的成绩从人大毕业,荣获校级优秀毕业生和三好学生。如此优异的学习成绩,仍难以抵消作为非全日制研究生身份带来的尴尬。在人大读研期间,除了没有配备学校宿舍,他从未感觉和全日制研究生有任何差异。“我们那年的非全日制和全日制研究生都统一划线,乃至进入面试和复试分数线都一样。”王哲说。“我的档案、户口和党组织关系都转入学校了。”在读研期间,王哲发现针对非全日制和全日制研究生,人大的确做到一视同仁,所有学生一起上课和考试。最让他感到满意的是,人大拥有一套强大的选课系统,每名学生都可根据自身兴趣和研究方向去选课,上课时间可选在工作日的白天上课,也可选在晚上或周末上课。“由于部分教授白天日程很忙,只能在晚上或周末授课,从来都是座无虚席。”王哲说,他很珍惜为期两年的学习机会,因此格外努力。转眼两年的研究生学习即将结束,摆在他面前的便是择业,他一直以来的梦想就是当一名法官。2019年2月,山东省对外发布了《2019年山东省选调生优选计划公告》,计划招收375名定向选调生。王哲也在学校网站看到了这份公告,他发现该公告的职位列表中显示有一个中级人民法院正计划招收1名选调生,他当即决定报考。在正式报考前,他还特别注意到该公告通篇没有要求全日制毕业生,只将委托培养、在职培养和定向培养的高校毕业生未列入选调范围。“我读研期间没社保,没工作,肯定不算在职,我有《派遣证》,档案也进入到了学校,肯定不是定向,更不是委培,所以就报考了。”王哲说,山东“优选选调生”有一套严格的资格审查程序,首先要提交纸质《报名表》交给学校,由学校来移交至山东省相关部门予以复核,复核后才有网上报名资格。“前期报名很顺利,笔试我是第二名,但第一名放弃了,我替补成为第一名,笔试成绩只比第一名低了一分,面试时,我以绝对优势获得第一名,比第二名足足高了6分。”王哲说,面试结束后,他被列入考察范围名单,但到了政审阶段,山东方面派人到学校进行政审。“那批政审名单已把我给排除了。”王哲说,自始至终山东方面均未明确告知具体原因。“我在笔试和面试的表现都很优秀,所以非全日制研究生的身份应该是唯一原因。”王哲说,此事一度让他产生极大挫败感,开始曾想用行政诉讼方式讨一个说法,后因时间安排不过来,只好作罢。如今,王哲已到一家央企上班,起初公司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也对他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学历证明表示不理解,但经他仔细说明后也就予以认可。“最关键的是我有一张《派遣证》,这就说明一切了。”王哲说。处境尴尬的“编外学生”目前正在南京理工大学就读的非全日制研究生张伟(化名)在校园内已感受到了歧视和偏见。2016年7月,张伟从河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院毕业后,被赵县第一中学聘为代课老师。根据学校规定,他要一年后才能转为正式事业编制,考虑到当地经济和社会环境不利于自身发展,他还是决定离开赵县,而报考研究生是最好的方式。2017年12月,他参加了全国研究生联考,第一志愿填报的是北京师范大学,但因他考试成绩距离该校340分的录取线“只差了一分”,最后被调剂成南京理工大学一名非全日制研究生。在入学不久,他就感受到学校针对“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在管理上的差别对待。“我们没有住宿,没有医保,节假日无法享受学校福利,选课总是最后才知道消息,不能评奖学金,更不能参评优秀毕业生。”张伟对澎湃新闻称,学校的差别对待影响了他对校园美好生活的感受。“犹如一场孤独的学习之旅。”张伟说,由于无法正常参与学校的生活,让他对学校少了一种认同感。最关键的是,由于学校管理细节上的差别对待,致使“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学生之间的社交关系也变得微妙起来。“我记得有次老师让一位全日制的同学负责收作业,我主动添加他的微信,方便传输作业,当得知我是非全日制研究生后,他未通过我的微信,只留了电子邮箱。”张伟说,很明显对方不想和他有任何交往。“只要在管理中进行分群,自然会产生歧视和偏见。”张伟说。今年刚从中国海洋大学毕业的非全日制研究生王勇(化名)也感觉自己像是学校的“编外学生”。“学校课程安排没任何差别,但细节还是有差异。”王勇对澎湃新闻称,非全日制研究生不能申请该校的助学岗位,不让参加学校组织的部分活动和比赛。“我不知道究竟是什么把我们分成了两类人?我们非全日制研究生同样都是统招生,部分调剂过来的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录取分数线,甚至比全日制研究生录取分数还要高,但为何学校和部分学生还是不太接纳我们呢?”王勇说,从当前学校招生比例来看,绝大多数还是全日制研究生,而非全日制研究生比例不高,因此他们的声音和生存状态极容易被学校忽视。在他看来,尽管教育主管部门再三强调“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只是入学和学习方式上的差异,但因没有相应配套政策和措施的引导,故而造成了今天非全日制研究生群体的尴尬处境。“表面上看‘非全日制’没什么,但实际上却产生很多矛盾、纠纷和人为对立。”王勇称,即使在平常社交场合,也会有人用异常的眼光来看待非全日制研究生的群体。张伟认为,不认可非全研究生的应届生身份,本质上源于认为统招非全日制研究生和之前单证硕士一样。传统上以《派遣证》来识别应届生身份,而实际中很多学校规定不一,有的学校甚至不给非全日制研究生发放《派遣证》,这影响了很多用人单位对非全日制研究生的识别。“有的学校领导都不能正确认识到非全日制研究生改革,还在用在职硕士的名称发文件,搞歧视。”张伟称。在学校期间受到差别对待的非全日制研究生,在步入社会同样面临歧视和偏见。隐性的歧视依然存在作为南京理工大学的非全日制研究生,张伟读研期间比一般全日制研究生更加努力。“我有四五科的考试成绩名列第一、第二名,很少有科目考试成绩跳出前五名,最差也没超出前10名。”张伟对澎湃新闻称。如此优异成绩并未帮助他获得用人单位赏识。今年疫情期间,他参加各种网上举办的毕业生双选会,用人单位一旦听说他是非全日制研究生,最标准答复是“下次再沟通”,从此了无音讯。他先后给十多家用人单位投放简历,剧情和结局都一样,这极大打击他在求职道路上的信心。“我想以非全日制研究生身份去应聘中学教师,可能都没资格了。”张伟对澎湃新闻称,用本科学历去寻找工作,或许还相对容易。将非全日制研究生等同于在职研究生的定见已根深蒂固,是造成事业单位、国企和大型民营企业招聘员工时不敢“冒险”的根本原因。张伟认为,2019年12月发布的《教育部办公厅等五部门关于进一步做好非全日制研究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并未对职称评定、内部晋升、公务员和事业单位遴选与考调、人才引进和补贴、聘任制公务员招聘等作出相应规定,包括政策无具体监督执行部门,学生投诉往往推诿扯皮,难以落实。从而为用人单位在招聘时预留很大操作空间。“无问责规定,导致各地各部门有恃无恐,信访投诉后依然如故。”一位非全日制研究生对澎湃新闻称,国家相关部门唯有统一研究生教育质量,不在学历证书上标注“非全日制”学习方式,方可根本解决。面对社会各个层面的偏见,部分非全日制研究生决定站出来,用社交媒体平台发出声音,厘清事实。学习之余,王勇是微博账号“统招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运营管理员,主要承担刊登非全日制研究生相关政策法规,回应社会对非全日制研究生的误解。这个微博账号约有10名运营成员,他们都是来自于各所大学的非全日制研究生。张伟也是一个法学类非全日制研究生微信群的管理员,加入者已达两百多人。他说,已有多个学科的非全日制研究生建立微信群。“起初建群主要为了发布和分享工作信息,哪个单位不歧视,我们就会把它分享出来仅供参考。”张伟说,目前大家发出声音并不为争取特殊利益,只是希望能保障最基本的合法利益。“现在很多地方人社局的领导都知道我是谁了。”王勇说,他时常和各地方人事部门的负责人打电话沟通,给对方普及相关政策和知识,但通常对方都会消极推诿。“我希望他们发布招聘时严格落实五部委的文件,不能在事业单位招聘公告中设置全日制条件,他们要么说已招聘公告已发布,无法修改,要么说下一次修改,可到下一次发布招聘公告时,仍然要求全日制毕业生。”王勇说,根本原因是事业编制岗位的竞争太激烈了。“一个事业编制的岗位,往往会有几百人报名。”张伟说,在如此严峻的就业情势之下,若国家相关部门没有相应的配套措施,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就业歧视就难以避免。他认为,虽然教育部近日针对媒体的回应起到正面作用,但全国各地针对非全日制研究生的隐性歧视依然会长期存在,包括很多用人单位在招聘表中设置非全日制选项,如果应聘者勾选,极有可能无法进入笔试和面试环节。近期,张伟正在全身心准备毕业论文答辩,他尽量不去想找工作的事了。“我已经没什么信心了。”张伟说。去年报考山东省“优选选调生”的王哲,尽管如今已是一家央企上班,但他并未放弃当法官的理想。“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我正在想通过别的方式实现理想。”王哲说。来源:澎湃新闻
9月4日,教育部相关负责人针对近期社会对非全日制研究生学历歧视问题,在回应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时明确指出,“2019年12月,教育部办公厅等五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非全日制研究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已明确用人单位应为不同教育形式研究生提供平等就业、落户机会。”针对教育部的回应,已从中国人民大学毕业的非全日制研究生王哲(化名)内心既高兴,又忐忑。“今后是否还会存在隐性歧视问题呢?”王哲对澎湃新闻表达了自己的担忧,他曾有过一段不愉快的经历。2019年3月,他报名参加了山东省“优选选调生”,在笔试面试阶段名列前茅,终因非全日制研究生身份,被认定为“在职”学历,无法参加政审。王哲的故事不是孤例,近年来陆续毕业的成千上万的非全日制研究生,目前都在不同程度地承受因改革带来的转型“阵痛”。笔试面试第一名,却被刷下来了2016年12月,刚从福州大学法学院本科毕业的王哲参加全国研究生联考,他填报的第一志愿院校是人大。2017年3月,他到人大参加研究生复试,复试一共2天,有一天上午,人大法学院召开非全日制研究生说明会,反复强调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培养会和全日制一样,师资和课程都会一视同仁。那次复试下来,他综合考试成绩并不理想,几天后,人大法学院通知他可调剂成为非全日制研究生。由于人大是他理想的大学,他接受了调剂。2017年9月,他被正式录取为一名非全日制研究生。“我是国家推动研究生教育改革的首批受益者。”王哲说。的确如此。2016年9月14日,教育部印发的《教育部办公厅关于统筹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管理工作的通知》规定,2016年11月30日前录取的研究生按原有规定执行;2016年12月1日后录取的研究生从培养方式上按“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形式区分。上述通知称,从2017年起,“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由国家统一下达招生计划,考试招生执行相同的政策和标准,培养质量坚持同一要求,学历学位证书具有同等法律地位和相同效力。起初,王哲也担心非全日制研究生学历不被用人单位承认,但当他看见教育部发布的通知后也就放心了。在人大读研期间,他努力学习,成绩优异,连续两年荣获一等奖学金。2019年6月28日,他以优异的成绩从人大毕业,荣获校级优秀毕业生和三好学生。如此优异的学习成绩,仍难以抵消作为非全日制研究生身份带来的尴尬。在人大读研期间,除了没有配备学校宿舍,他从未感觉和全日制研究生有任何差异。“我们那年的非全日制和全日制研究生都统一划线,乃至进入面试和复试分数线都一样。”王哲说。“我的档案、户口和党组织关系都转入学校了。”在读研期间,王哲发现针对非全日制和全日制研究生,人大的确做到一视同仁,所有学生一起上课和考试。最让他感到满意的是,人大拥有一套强大的选课系统,每名学生都可根据自身兴趣和研究方向去选课,上课时间可选在工作日的白天上课,也可选在晚上或周末上课。“由于部分教授白天日程很忙,只能在晚上或周末授课,从来都是座无虚席。”王哲说,他很珍惜为期两年的学习机会,因此格外努力。转眼两年的研究生学习即将结束,摆在他面前的便是择业,他一直以来的梦想就是当一名法官。2019年2月,山东省对外发布了《2019年山东省选调生优选计划公告》,计划招收375名定向选调生。王哲也在学校网站看到了这份公告,他发现该公告的职位列表中显示有一个中级人民法院正计划招收1名选调生,他当即决定报考。在正式报考前,他还特别注意到该公告通篇没有要求全日制毕业生,只将委托培养、在职培养和定向培养的高校毕业生未列入选调范围。“我读研期间没社保,没工作,肯定不算在职,我有《派遣证》,档案也进入到了学校,肯定不是定向,更不是委培,所以就报考了。”王哲说,山东“优选选调生”有一套严格的资格审查程序,首先要提交纸质《报名表》交给学校,由学校来移交至山东省相关部门予以复核,复核后才有网上报名资格。“前期报名很顺利,笔试我是第二名,但第一名放弃了,我替补成为第一名,笔试成绩只比第一名低了一分,面试时,我以绝对优势获得第一名,比第二名足足高了6分。”王哲说,面试结束后,他被列入考察范围名单,但到了政审阶段,山东方面派人到学校进行政审。“那批政审名单已把我给排除了。”王哲说,自始至终山东方面均未明确告知具体原因。“我在笔试和面试的表现都很优秀,所以非全日制研究生的身份应该是唯一原因。”王哲说,此事一度让他产生极大挫败感,开始曾想用行政诉讼方式讨一个说法,后因时间安排不过来,只好作罢。如今,王哲已到一家央企上班,起初公司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也对他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学历证明表示不理解,但经他仔细说明后也就予以认可。“最关键的是我有一张《派遣证》,这就说明一切了。”王哲说。处境尴尬的“编外学生”目前正在南京理工大学就读的非全日制研究生张伟(化名)在校园内已感受到了歧视和偏见。2016年7月,张伟从河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院毕业后,被赵县第一中学聘为代课老师。根据学校规定,他要一年后才能转为正式事业编制,考虑到当地经济和社会环境不利于自身发展,他还是决定离开赵县,而报考研究生是最好的方式。2017年12月,他参加了全国研究生联考,第一志愿填报的是北京师范大学,但因他考试成绩距离该校340分的录取线“只差了一分”,最后被调剂成南京理工大学一名非全日制研究生。在入学不久,他就感受到学校针对“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在管理上的差别对待。“我们没有住宿,没有医保,节假日无法享受学校福利,选课总是最后才知道消息,不能评奖学金,更不能参评优秀毕业生。”张伟对澎湃新闻称,学校的差别对待影响了他对校园美好生活的感受。“犹如一场孤独的学习之旅。”张伟说,由于无法正常参与学校的生活,让他对学校少了一种认同感。最关键的是,由于学校管理细节上的差别对待,致使“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学生之间的社交关系也变得微妙起来。“我记得有次老师让一位全日制的同学负责收作业,我主动添加他的微信,方便传输作业,当得知我是非全日制研究生后,他未通过我的微信,只留了电子邮箱。”张伟说,很明显对方不想和他有任何交往。“只要在管理中进行分群,自然会产生歧视和偏见。”张伟说。今年刚从中国海洋大学毕业的非全日制研究生王勇(化名)也感觉自己像是学校的“编外学生”。“学校课程安排没任何差别,但细节还是有差异。”王勇对澎湃新闻称,非全日制研究生不能申请该校的助学岗位,不让参加学校组织的部分活动和比赛。“我不知道究竟是什么把我们分成了两类人?我们非全日制研究生同样都是统招生,部分调剂过来的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录取分数线,甚至比全日制研究生录取分数还要高,但为何学校和部分学生还是不太接纳我们呢?”王勇说,从当前学校招生比例来看,绝大多数还是全日制研究生,而非全日制研究生比例不高,因此他们的声音和生存状态极容易被学校忽视。在他看来,尽管教育主管部门再三强调“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只是入学和学习方式上的差异,但因没有相应配套政策和措施的引导,故而造成了今天非全日制研究生群体的尴尬处境。“表面上看‘非全日制’没什么,但实际上却产生很多矛盾、纠纷和人为对立。”王勇称,即使在平常社交场合,也会有人用异常的眼光来看待非全日制研究生的群体。张伟认为,不认可非全研究生的应届生身份,本质上源于认为统招非全日制研究生和之前单证硕士一样。传统上以《派遣证》来识别应届生身份,而实际中很多学校规定不一,有的学校甚至不给非全日制研究生发放《派遣证》,这影响了很多用人单位对非全日制研究生的识别。“有的学校领导都不能正确认识到非全日制研究生改革,还在用在职硕士的名称发文件,搞歧视。”张伟称。在学校期间受到差别对待的非全日制研究生,在步入社会同样面临歧视和偏见。隐性的歧视依然存在作为南京理工大学的非全日制研究生,张伟读研期间比一般全日制研究生更加努力。“我有四五科的考试成绩名列第一、第二名,很少有科目考试成绩跳出前五名,最差也没超出前10名。”张伟对澎湃新闻称。如此优异成绩并未帮助他获得用人单位赏识。今年疫情期间,他参加各种网上举办的毕业生双选会,用人单位一旦听说他是非全日制研究生,最标准答复是“下次再沟通”,从此了无音讯。他先后给十多家用人单位投放简历,剧情和结局都一样,这极大打击他在求职道路上的信心。“我想以非全日制研究生身份去应聘中学教师,可能都没资格了。”张伟对澎湃新闻称,用本科学历去寻找工作,或许还相对容易。将非全日制研究生等同于在职研究生的定见已根深蒂固,是造成事业单位、国企和大型民营企业招聘员工时不敢“冒险”的根本原因。张伟认为,2019年12月发布的《教育部办公厅等五部门关于进一步做好非全日制研究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并未对职称评定、内部晋升、公务员和事业单位遴选与考调、人才引进和补贴、聘任制公务员招聘等作出相应规定,包括政策无具体监督执行部门,学生投诉往往推诿扯皮,难以落实。从而为用人单位在招聘时预留很大操作空间。“无问责规定,导致各地各部门有恃无恐,信访投诉后依然如故。”一位非全日制研究生对澎湃新闻称,国家相关部门唯有统一研究生教育质量,不在学历证书上标注“非全日制”学习方式,方可根本解决。面对社会各个层面的偏见,部分非全日制研究生决定站出来,用社交媒体平台发出声音,厘清事实。学习之余,王勇是微博账号“统招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运营管理员,主要承担刊登非全日制研究生相关政策法规,回应社会对非全日制研究生的误解。这个微博账号约有10名运营成员,他们都是来自于各所大学的非全日制研究生。张伟也是一个法学类非全日制研究生微信群的管理员,加入者已达两百多人。他说,已有多个学科的非全日制研究生建立微信群。“起初建群主要为了发布和分享工作信息,哪个单位不歧视,我们就会把它分享出来仅供参考。”张伟说,目前大家发出声音并不为争取特殊利益,只是希望能保障最基本的合法利益。“现在很多地方人社局的领导都知道我是谁了。”王勇说,他时常和各地方人事部门的负责人打电话沟通,给对方普及相关政策和知识,但通常对方都会消极推诿。“我希望他们发布招聘时严格落实五部委的文件,不能在事业单位招聘公告中设置全日制条件,他们要么说已招聘公告已发布,无法修改,要么说下一次修改,可到下一次发布招聘公告时,仍然要求全日制毕业生。”王勇说,根本原因是事业编制岗位的竞争太激烈了。“一个事业编制的岗位,往往会有几百人报名。”张伟说,在如此严峻的就业情势之下,若国家相关部门没有相应的配套措施,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就业歧视就难以避免。他认为,虽然教育部近日针对媒体的回应起到正面作用,但全国各地针对非全日制研究生的隐性歧视依然会长期存在,包括很多用人单位在招聘表中设置非全日制选项,如果应聘者勾选,极有可能无法进入笔试和面试环节。近期,张伟正在全身心准备毕业论文答辩,他尽量不去想找工作的事了。“我已经没什么信心了。”张伟说。去年报考山东省“优选选调生”的王哲,尽管如今已是一家央企上班,但他并未放弃当法官的理想。“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我正在想通过别的方式实现理想。”王哲说。(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学校:南京理工大学地区:江苏省属性:211工程院校,工科类标签:国防七子虽然本期更新的这所学校,时常纵横各大考研院校“黑名单”,但耐不住大家的呼声真的很高呀。所以,我得更新本期咱们更新南京理工,就是之前打算更新但是被浙大插队的那所学校。“211”、“双一流”、“国防七子”都是使它熠熠生辉的头衔,在南京一众双一流名校中也能脱颖而出,稳占一席之地,比之前咱们更新过的南农存在感高了不少(当然很大程度上还是学校类型不同造成的)。软科最新排名36名;拥有一个A+学科兵器科学与技术,一个A-学科化学工程与技术,以及众多实力在线的工科类专业;如果想读经管,那它也有非常nice的地理位置,管理学实力尚可,经济学实力欠佳,但经管类首选地区,所以南理工也是值得考虑的对象。OK,夸完了!下面咱们来细细说说它这些年纵横“黑名单”的原因。首先,根据大多数同学反映的情况来看,南京理工大学是不怎么压分的,但是它倾向于接收本校生和优质调剂生源。为了证实这一点,我随机对比了几个学院今年的一志愿复试名单和最终拟录取名单,我只能很遗憾的告诉大家,是有这个情况。不过还好,也不是所有的学院、所有的专业都这样,只能说有一部分专业是这样的。比如今年日语语言文学的复试线是355分一志愿进入复试的是这两位同学但最后一志愿录取的仅有初试成绩401分的那位同学,383的那位同学没有被录取。那她会不会是自己放弃了呢?emmmm,下面是今年主动放弃研究生资格的考生名单,名单中没有她......然后接收了4名高分调剂考生,人人都是400分左右的初试成绩噢!其次,南京理工也是具有“优质生源调剂专项计划”的院校,也就是不太保护一志愿考生。另外,考这所学校的同学大多实力不差,复试高分扎堆比较严重,很容易沦为炮灰。随手打开一份今年的一志愿复试名单,确实如此↓不过也不是所有的专业都这样,主要是南理工的工科类专业初试专业课考试科目还是有一定难度,所以学硕类专业的录取分数其实不是非常高,但难度反而更大。最后,2020年有好几个专业都临时换了专业课。最让人难受的是它是在七月份才发布的公告,一些准备得早的小伙伴五六月就已经开始专业课的复习了,所以......令人窒息!总之,这些操作阻绝的是基础一般的大多数,而那些实力很强的小部分,受到的影响其实很小。就......不愧是“学霸的盛宴”!但不管如何,考研本身就是一场“以分数论成败”的修行,如果初试成绩足够高,排名也很靠前,就算是有优质生源调剂专硕计划,对这类同学的影响也是很小的。我们能做的不是埋怨学校为什么要出这些操作,而是好好备考、提升自己的实力。毕竟,人家也有一个加分项就是不怎么压分呀!下面,是今天的重点!注:表中数据针对的均为一志愿普通全日制统考生,不含非全及各专项计划考生。本期换换口味,先说经管类。一、经济学南京理工目前没有开设理论经济学,仅开设了应用经济学,以二级学科招生,目前开设并招生的二级学科有金融学、产业经济学、国际贸易学以及劳动经济学这四个。经济类专硕目前有开设金融和国际商务。学硕四个二级学科专业课均为827经济学原理,偏重微观部分。参考书就咱们大学学的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属于初级经济学教材,所以难度不会太大。南理工的经济学没什么实力,是那种比较边缘化的专业,如果不是因为学校本身不错,加上地理位置优势,生源会更加感人。另外,要问为什么进复试的考生人数这么少,如果一个专业连续几年都只招2-3人,想来绝大多数小伙伴都是不敢报考的。金融专硕肯定不用说,录取分数很高就对了,毕竟四大“雷区”专业。这两年南理工的金融专硕录取平均分都达到了380+;同样的,它的复试分数线也是最高的。这个专业现在好点的学校情况基本上都是这样,能推荐的学校很少,中等211及以上档次的院校几乎没有很好考的。国际商务的情况相比金融专硕稍微好一点。至少从录取分数上来说,比金融稍微低一点。不过19年的时候有接收高分调剂,一共接收了5名调剂生源,这五名调剂录取考生的初试成绩均高于一志愿考生,他们一志愿报考的是浙大、复旦、人大这样的院校,招收优质调剂生源实锤!!!学硕我真的很不建议大家报考。专硕可以考虑,毕竟都是很热门很热门的专业,想要好考也不太可能,只能说专硕的招生和录取情况比较稳定。二、管理学南理工管理学的实力相比经济学会稍微好一些,有一个B级学科管理科学与工程,以及两个C+学科。这一点倒和南农的情况比较像,南农的经济学也不太行,但管理学出奇的好:农林经济管理全国第二;公共管理全国前十,排在它前后的都是一众一流“985”院校。管理学各专业的录取分数都非常高。管理科学与工程近两年的录取平均分均达到了390+,这是所有管理学专业中录取分数最高的一个。其他的专业这两年的录取平均分基本上也都在370+。整体上录取分数是非常高没错了。今年少数专业有小幅扩招。比如管理科学与工程、企业管理专业今年差不多扩招了一半。当然,并不影响它的录取分数一如既往的高。另外,尽管会计学和技术经济及管理这两年招生都非常少,但录取的都是一志愿。不过想来绝大多数小伙伴也是不敢报考的。全日制的专硕目前有开设会计、图书情报、工程管理,其中工程管理的招生非常非常少,最新的统考招生计划仅有5人,在机械学院招生,这里不多说,主要说说会计和图书情报。两个专硕的录取分数都很高,且是稳定的高。近两年会计专硕和图书情报专硕的录取平均分都在230+,这对于考199管联考的专业来说,算是录取分数非常高的。两个专硕的复试比很高。当然这也是考199管联考的专业的一大特点,就是学校一般都会更看重复试,所以会把分数线划得比较低,让更多的人进入复试。这样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进入复试的人数会比较多,所以复试刷人比例也会很高。像之前我们也有提到过西财的会计专硕,复试刷人比例可以达到10:1。一般来说图书情报是相对会计专硕来说好考很多的专硕,但是南理工的图书情报并不好考,难度和会计持平。如果想要考图书情报,南理工不太推荐,可以看看其他院校。如果想考会计专硕,我只能......为你加油理工类院校,肯定是绕不开分析工科类专业的。本期咱们主要更新几个学科实力排名靠前的专业,比如化工、机械、计算机等专业,以及南理工的王牌专业兵器科学与技术。兵器科学与技术(A+)这个专业我们还是第一次提到,在之前的所有文章里面,它都几乎没有出现过。开设兵器科学与技术的院校比较少,我们熟知的院校有北理工、南理工、南航、西北工业等,其他的大多是研究院、研究所,以及像陆军工程大学、海军工程大学、火箭军工程大学这样类型的院校。这其中,学科实力最强的是北理工和南理工,在最新一轮的学科评估中,这两所学校的兵器科学与技术都是A+档,也是针对这个专业唯二的两所A+级院校。南理工的这个专业是按照二级学科招生。目前开设并招生的二级学科有武器系统与运用工程、兵器发射理论与技术、火炮、自动武器与弹药工程、军事化学与烟火技术以及自设专业智能武器技术与工程。1.武器系统与应用工程目前是在机械学院和能动学院均有开设,但初试考试科目不同、研究方向不同、招生情况也有较大差异。录取分数并不高,但绝不代表好考。今年两个学院的武器系统与应用工程复试线都是遵循的工学照顾专业的国家线,分数线并不高,平均分也仅有三百出头,但并不意味好考。根据今年的一志愿复试名单公布的考生初试成绩来看,专业课最高分仅有113分,最低分是70分,专业课还是很有难度的。能动学院的招生一直都非常少。能动学院的这个专业专业课也是两门选考,加上这个学院近两年统考招生都仅有2人,难度还是蛮大的。2.兵器发射理论与技术兵器发射理论与技术目前是在三个院系开设,各学院考研情况汇总如下:三个学院的初试专业课均为选考,但选考科目各不相同。另外,整体上各学院录取人数都不是很多,但复试刷人也较少。录取分数不高,但难度其实不小。3.火炮、自动武器与弹药工程火炮、自动武器与弹药工程这个专业目前仅在机械学院开设,根据招生计划来看,应该是南理工兵器科学与技术下面招生最多的二级学科了。不得不说,这个二级学科招生人数算是目前最多的。不过,分数线也是挺高的。4.军事化学与烟火技术军事化学与烟火技术目前仅在化工学院开设,根据录取情况来看,这是南理工兵器科学与技术下面录取分数最高的二级学科了。其他二级学科的录取平均分基本上维持在300-310左右,但军事化学与烟火技术这两年的平均分都相当高,去年平均分达到了345,今年平均分331。这几个专业,包括招生非常少的自设专业智能武器技术与工程,都建议大家慎重选择。一是本身难度大,上岸不容易;二是开设这些专业的学校很少,调剂难度非常大。化学工程与技术(A-)化学工程与技术目前也是以二级学科招生,开设并招生的专业有化学工程、化学工艺、生物化工、应用化学、工业催化以及自设专业爆炸化学及应用。除生物化工在环境与生物工程学院开设外,其余二级学科均在化工学院开设。此外,这几个二级学科中,生物化工、化学工程、化学工艺、工业催化、爆炸化学及应用的统考招生是非常少的,今年录取最多的生物化工都仅招收了7人。招生最多的是应用化学,近两年的考研情况汇总如下:录取分数......蛮高的。今年的复试线相比去年又上涨了许多,直接划到了330+,所以平均分上360+也就不奇怪了。对于工科类专业来说,平均分上360+,难度算是比较大的。今年的复试刷人比例也不低。进入复试57人,最后拟录取34人,复试刷掉了23人,刷掉了接近一半的人。机械工程(B+)机械工程目前招生的二级学科有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车辆工程以及自设专业工业工程。各二级学科近两年考研情况汇总如下:招生人数较多的是机自和机电这两个专业。这两个专业近两年招生能达到30+,在学硕里面来说招生确实算不上少了。机械设计及理论、车辆工程这两个二级学科招生会相对少一些。录取分数今年有所回落。19年这几个二级学科的录取分数都是非常高的,像车辆工程的平均分就已经达到了370,录取分数较低的机械电子工程平均分也达到了340+。今年各专业的录取分数都有所回落,不论专业课难度,单从录取分数上来看,也算是都处于正常的分数区间。当然,专业课也确实有难度,今年这几个专业初试专业课相同,专业课最高分132,但上130+的仅此一人,总共录取的这131人中,专业课两位数的就占了70人。整体上难度比较大。控制科学与工程(B+)南理工控制科学与工程这个一级学科下目前开设并招生的二级学科有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系统工程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以及导航、制导与控制这五个。开设院系很多。这几个二级学科并非都在自动化学院开设,像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瞬态物理重点实验室以及先进发射协同创新中心均有开设其中的一个或几个专业。但整体上后两个院系招生都非常少,各专业也就1-2人,甚至零录取。除了个别专业,其余二级学科招生都比较少。目前招生最多的主要是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这个专业,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以及导航、制导与控制这两个专业招生就非常少,今年实际录取也都只有个位数,像导航、制导与控制这个专业今年一志愿仅录取了2人。这里给大家汇总一下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系统工程这两个招生稍微多一点的专业的考研情况。计算机科学与技术(B+)南理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下开设的二级学科有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应用技术、自设专业智能计算与系统这几个。其中,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这两个二级学科招生都非常少,今年两个专业的统考计划均仅有一人,计算机系统结构最后拟录取1人、计算机软件与理论没有录取任何人。下面是招生较多的计算机应用技术、自设专业智能计算与系统这两个专业的考研情况汇总:19年计算机应用技术有招收高分调剂,一共录取了7人,调剂录取考生最低分347。名单如下:南理工的工科类专业基本上是以二级学科招生,大多数二级学科的统考招生名额都非常少。这样比起来,上期更新的合工大确实友好了不少。另外,学硕专业的录取分数看起来不高,但有专业课难度比较大的缘故。最后总结一下,整体上这所学校的难度不小,大家尽量客观的根据自身实力决定要不要报考。本次更新的专业不多,如果大家还有其他想要了解的专业,可以在【考研顶呱呱】留言告诉呱喵~#南京理工大学#
今年2月14日,教育部办公厅等五部门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非全日制研究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对非全日制研究生就业工作进行明确。其中特别提到,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由国家统一下达招生计划,考试招生执行相同的政策和标准,培养质量坚持同一要求,学历学位证书具有同等法律地位和相同效力;各级公务员招录、事业单位及国有企业公开招聘要根据岗位需求合理制定招聘条件,对不同教育形式的研究生提供平等就业机会,不得设置与职位要求无关的报考资格条件。”在“非全日制就业要与全日制平等”的呼声下,非全似乎将成为大趋势。从近几年招生情况综合来看,非全日制的招生比例正在逐年变高,竞争也在变得愈发激烈,非全日制是专业硕士未来发展趋势已经比较明显了。这也意味着我们在择校的时候要多加注意这些专业,做出恰当的选择。近年,一些院校纷纷取消了全日制的招生,具体名单如下:北京科技大学:物流工程与管理(专硕),电子信息(软件工程:专硕),会计(专硕),工程管理(专硕)北京林业大学:工商管理(专硕),会计(专硕),公共管理(专硕)北京工业大学:工商管理(专硕),会计(专硕),公共管理(专硕)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公共管理(专硕)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工程管理(专硕)中央音乐学院:剧院管理(专硕)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管理(专硕),工程管理(专硕)华东理工大学:会计(专硕),工程管理(专硕),项目管理(专硕)华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专硕)暨南大学:工程管理(专硕),旅游管理(专硕),公共管理(专硕)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管理(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专硕),公共管理(专硕),工程管理(专硕),工商管理(专硕)西南大学:公共管理(专硕),工商管理(专硕),旅游管理(专硕),教育管理(专硕),运动训练(专硕)西南交通大学:项目管理(专硕),交通运输(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专硕)工商管理(MBA)西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专硕)四川农业大学:公共管理(专硕),旅游管理(专硕)太原理工大学:工商管理(专硕),会计(专硕),工程管理(专硕),工业工程与管理(专硕)贵州大学:工商管理(专硕)云南大学:公共管理(专硕),工商管理(专硕),工程管理(专硕),旅游管理(专硕),教育管理(专硕)石河子大学:工商管理(专硕)宁夏大学:法律(法学:专硕),法律非法学(专硕),社会工作(专硕),公共管理(专硕),工商管理(专硕),学科教学(思政:专硕),旅游管理(专硕),教育管理(专硕),学科教学英语(专硕)内蒙古大学:公共管理(专硕)大连海事大学:工商管理(专硕),公共管理(专硕)辽宁大学:工商管理(专硕)东北林业大学:工程管理(专硕)东北农业大学:工商管理(专硕),农业管理(专硕),公共管理(专硕)哈尔滨工程大学:公共管理(专硕)东北师范大学:工商管理(专硕),教育管理(专硕),公共管理(专硕)安徽大学:工商管理(专硕),公共管理(专硕),工程管理(专硕)合肥工业大学:公共管理(专硕)福州大学:工程管理(专硕),公共管理(专硕)苏州大学:公共管理(专硕),工商管理(专硕)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育管理(专硕),金融(专硕),工商管理(专硕),会计(专硕),工程管理(专硕),项目管理(专硕)南京理工大学:工商管理(专硕),公共管理(专硕),社会工作(江阴校区:专硕),电子信息(江阴校区:专硕)工程管理(江阴校区:专硕)中国矿业大学(徐州):工商管理(专硕)河海大学:工程管理(专硕),项目管理(专硕)江南大学:食品加工与安全(专硕),工程管理(商学院:专硕)教育管理(人文学院:专硕)中国石油大学:工商管理(专硕),工程管理(专硕)中国海洋大学:工程管理(工程学院:专硕),职业技术教育(专硕),工商管理(专硕),公共管理(专硕)武汉理工大学:工商管理(专硕),公共管理(专硕)华中农业大学:工商管理(专硕)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专硕),会计(专硕)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专硕)西北大学:公共管理(专硕)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工商管理(专硕),公共管理(专硕),工程管理(专硕)长安大学:工商管理(专硕),会计(专硕),工程管理(专硕),公共管理(专硕)陕西师范大学:教育管理(专硕),工商管理(专硕),公共管理(专硕),旅游管理(专硕)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审计(专硕)在近期这些211院校取消了全日制的项目中,可以看到,工商管理(MBA)、工程管理(MEM)、会计硕士、审计硕士(MPAcc)等项目,非全日制逐渐成为主流。这也就是说,职场人不需要困扰是否辞职在家全程备考了!但这也对职场人提高了备考的要求。随着90后逐渐成为公司中的管理骨干,报考MBA、MEM等项目的职场人的素质也在进一步提升。为保证商学院的招生质量,招生门槛势必会进一步提升。比如更多的商学院对第一学历要求已经提高到本科,一些专科生无缘清北等名校;比如近些年一涨再涨的国家线(2020国家线175分)随着考试的场次越来越多,考试内容也逐渐由简单变复杂,题型也由单一变复杂。对比现在的中考、高考题,你一定会发出“还好自己毕业的早”的感慨!联考也是同理,越发展,越难考!我们可以看到,所以,在这个本科985逐渐丧失优势,硕士生群体逐日扩大的趋势下,越早拿到研究生学历,越早享受这份学历带给你的优势。本文内容版权为“友课MBA加油站”所有,若您需要引用、转载,须注明来源。《MBA面试完全手册》作者中南大学经济学硕士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硕士12年深耕管理类专业硕士联考
南京理工大学是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的全国重点大学,坐落在钟灵毓秀、虎踞龙蟠的古都南京。学校由创建于1953年的中国军工科技最高学府---军事工程学院(简称“哈军工”)分建而成,经历了炮兵工程学院、华东工程学院、华东工学院等发展阶段,1993年更名为南京理工大学。1995年,学校成为国家首批“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000年,获批成立研究生院;2011年,获批建设“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2017年,学校入选“双一流”建设高校,“兵器科学与技术”学科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南京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前身是1980年2月9日由第五机械工业部在华东工程学院(南京理工大学前身)组建的企业领导干部进修系,1981年更名为管理工程系,1991年7月组建成立了经济管理学院。学院现设管理科学与工程系、企业管理系、会计学系、国际贸易学系、应用经济学系和信息管理系等6个系,拥有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和博士学位授权点,应用经济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4个一级学科硕士点,拥有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EMBA)、工商管理硕士(MBA)、会计硕士(MPAcc)、管理工程(MEM)、国际商务等8个专业学位授权点和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学、会计学、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等6个本科专业。一、南京理工大学会计专硕(MPAcc)考研招生目录及人数1、所属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2、招生专业:125300会计(专业学位MPAcc)3、研究方向(全日制与非全日制均招生):01(全日制)财务与资本运营02(全日制)管理会计与成本控制03(全日制)会计与数据分析04(全日制)审计与内部控制F1(非全日制)财务与资本运营F2(非全日制)管理会计与成本控制F3(非全日制)会计与数据分析F4(非全日制)审计与内部控制4、考试科目:①199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 (满分200分)②204英语二复试科目:会计与 财务5、招生人数:2020年招生计划:未公布。二、南京理工大学会计专硕(MPAcc)复试分数线及报录比(近三年)2019年:英语:42,专业课:84,总分170分。全日制:实际统招录取15人,录取最低分231分2018年:英语:42,专业课:84,总分205分。全日制实际统招录取15人,非全日制81人(其中调剂61人)2017年:英语:50,专业课:84,总分210分。全日制:实际统招录取15人,录取最低分241分非全日制:实际统招录取95人,录取最低分210分。育明考研点评:南京理工大学全日制近几年招生人数是很稳定的,基本都维持在15人左右,同时再加招几人士兵计划或者少数民族骨干。南京理工大学虽然是一所工科院校,会计专业表现一般,但是全日制的录取分数一点都不低。对于考非全的考生来说,好消息就是学校近几年的录取分数越来越低。由于2018年和2019年调剂人数太多,2019年放低了条件,还是需要很多调剂考生,所以预估2020年报考难度和19年差不多,和往年比是下降的。预估2020年,全日制分数还是需要230-240分之间,非全日制估计180分左右即可。三、南京理工大学会计专硕(MPAcc)考研参考书目《2016年会计硕士(MPAcc)专业学位联考考试大纲及考试指南》,全国会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全国管理类专业学位联考综合能力考试指南》,全国专业学位联考辅导用书编写组编。《 管理类专业学位联考综合能力考试试题归类解析及知识点清单逻辑分册》, 李雪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管理类专业学位联考综合能力考试试题归类解析及知识点清单数学分册》,全国管理类专业学位联考辅导用书编写组,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管理类专业学位联考综合能力考试试题归类解析及知识点清单写作分册》,全国管理类专业学位联考辅导用书编写组,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其他参考书目(官方指定):《2017 中级会计实务》 经济科学出版社 财政部会计资格评价中心《财务管理—理论、实务、案例》(第二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徐光华、柳世平备注:专硕的初试都是没有指定参考书目的,大家可以参考一下以上书目。另外大家也可以看一下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那一套数学、逻辑和写作分册。四、南京理工大学会计专硕(MPAcc)复试所需资料学院复试资格审查小组将对考生的资格进行审查。考生复试时须携带以下材料:1.身份证(原件和复印件);2.准考证(登录研招网打印);3.毕业证或学生证(原件和复印件),说明:复印件右上角需写明考生编号(全 15 位);4.学生在校历年学习成绩单(加盖学校或档案所在单位公章) ;5.《南京理工大学考生思想政治表现、自然情况审查表》(加盖学校或档案所在单位公章) ;6.反映其综合素质能力与水平的各类证明材料复印件(符合加分政策的需带证明材料)。7.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考生本人《入伍批准书》和《退出现役证》(原件和复印件)至研究生招生办公室(致远楼 415)。
根据当前疫情防控要求和上级主管部门工作部署,我校在确保安全性、公平性和科学性的基础上,充分考虑考生和涉考教师健康,采取网络远程复试方式。复试时间安排在5月中下旬,具体安排另行通知,请考生注意查看我校后续发布的通知。确认复试科目5月7日-5月9日考生上网确认复试科目、联系电话及通讯地址等信息。提交审核材料考生须上网上传以下电子材料,具体时间及方式见后续通知。其中材料1-7扫描成PDF文件上传。1、考生诚信复试承诺书(系统内下载打印,本人手写签名);2、本人准考证;3、本人有效居民身份证原件正反面;4、应届生须提供学生证原件;往届生须提供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原件;5、学生在校历年学习成绩单;6、反映其综合素质能力与水平的各类证明材料复印件(符合加分政策的需带证明材料);7、“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考生须提供“入伍批准书”和“退出现役证”原件;8、考生本人宣读复试诚信承诺书的视频。缴纳复试费考生参加复试前,必须登陆网络支付平台缴纳复试费(80元/生)。未缴纳复试费者不得参加复试;已缴纳者如因本人原因未参加复试,不予退费。复试设备及环境为保证远程复试顺利进行,考生须在5月13日前准备好参加远程复试所需设备及复试环境,复试前按学院通知要求进行测试。1、1台笔记本电脑或台式机,配有摄像头、麦克风和音箱;1部智能手机。2、良好稳定的网络,建议有线网络、Wi-Fi、4G中至少准备2种。3、选择独立、封闭、安静、明亮的复试房间,可视范围内不得放置学校和报考学院要求以外的物品,关闭与复试无关的电子设备。除考生本人外,复试全程不能有其他人在房内或进入房间,不能有其他说话声音。复试准备用品1、本人二代居民身份证原件;2、报考学院要求准备的考试用品。注意事项1、所有考生须认真阅读教育部《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关于做好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复试工作的通知》、《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违规行为处理暂行办法》以及南京理工大学和报考学院发布的相关招考信息,诚信复试。2、考生在复试过程中如发现违规行为,一经查实,即按照相关规定严肃处理,取消录取资格,记入《考生考试诚信档案》。入学后3个月内,我校将根据教育部要求,按照《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有关要求,对所有考生进行全面复查;复查不合格的取消学籍,情节严重的移交有关部门调查处理。3、复试前按要求安装调试好设备。考生端两台设备开启摄像头,电脑摄像头对准考生本人,手机摄像头从考生后方成45°拍摄。要保证考生考试屏幕能清晰地被复试专家组看到。见附图:4、考生面试时正对摄像头保持坐姿端正。双手和头部完全呈现在复试专家可见画面中。不化浓妆,不戴饰品,头发不得遮挡面部,露出双耳。5、考生提前测试设备和网络。需保证设备电量充足,网络连接正常。设备调试完成后,关闭移动设备中可能影响面试的应用程序。来源:南京理工大学 南理工研招
日前,中国教育在线联合微博教育发布《2018年全国研究生招生数据调查报告》。《报告》中显示,2017年非全日制研究生与全日制合并考试录取,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出现大面积缺额。2017年是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并轨招生第一年,受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统一划线、非全日制学费昂贵等多重因素影响,多数高校未完成招生计划。专业热度分化严重,工商管理、公共管理等专业招生计划超额完成,而工程类硕士招生出现较大空缺。高校招生缺额现象普遍从图中看出,“双一流”高校2017年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生差距较大,山东大学、南京大学非全日制招生计划仅完成60% 左右。数据来源:高校研究生院名校由于录取难度导致大量非全日制招生缺额的同时,普通高校同样面临招生困难。安徽理工大学2017年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为230名,拟录取68名,完成30%。数据来源:高校研究生院为完成招生计划,普通高校纷纷采取加大招生宣传力度,向非全日制考生提供住宿、奖助学金等激励措施。例如,长江大学在2017年招生政策中提出,“为鼓励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完成学业,学校拿出专项资金给予资助(工商管理硕士MBA除外)。被我校录取并脱产在学校学习课程的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定向就业除外),给予6000元/年的学业奖学金;被我校录取不脱产学习课程的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定向就业除外),给予3000元/年的学业奖学金。”2018年高校非全日制招生计划减少统计发现,在2017年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首次招生录取的基础上,各高校都不同程度的调减了2018年非全日制招生计划,其中工程类专业遭大面积缩减,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渐趋理性。相比2017年,湖南大学2018年非全日制招生计划减少700人,降幅达到29%,其中,车辆工程、机械工程等工程专业招生计划降幅达60%。武汉大学2018年非全日制招生计划减少2200多名,降幅达到56%。数据来源:高校研究生院西北师范大学2017年公布的非全日制招生计划是440人,2018年减少到350人,降幅20%。安徽理工大学2017年计划招生230人,2018年减少到180人,降幅21.7%。数据来源:高校研究生院
“3年博士最长8年毕不了业,65%的博士可能无法按期毕业,不是所有博士都理所当然能毕业”,南京大学校长吕建在今年两会上说。最近,广州大学对72名研究生作出退学处理。他们中,有5名博士生、67名硕士生。这意味着,有博士生2010年就入学了,至今8年毕不了业。广州大学跟周刊君透露,学位的管理将越来越严格,总的来说是朝着严出的方向。清退研究生遭清退,这事儿是认真的,可远远不止广州大学一所。从年初以来,据周刊君不完全统计,至少有10所高校着手清退研究生。广州大学对72名研究生作出了退学处理;合肥工业大学对46名硕士研究生予以退学处理;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9名博士研究生、22名硕士研究生、284名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进入清退名单;吉林农业大学对34名研究生予以学业预警;西南交通大学拟对不合要求的2012级博士研究生和2014级硕士研究生进行退学处理;西南大学将对不合要求的研究生学籍开展集中清理;大连理工大学启动2019年在学博士生清退、劝退和学籍预警工作;东北师范大学开展2019年度研究生清退工作;东华理工大学对研究生进行学籍清查工作;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开展研究生清退预警工作……按高校已经披露的数字初步核算,至少500名研究生遭到清退或正面临清退风险。实际进行研究生清退的高校数,以及遭清退处境的研究生数,相信远超周刊君的不完全统计。这些研究生面临退学风险,有一个共同原因:在学校规定的最长学习年限内未完成学业。按照《广州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细则》第二十条规定,研究生在校基本修业年限(学制)为:硕士生最长不超过5年,博士生不超过7年。为什么不能像发达国家那样实行弹性学制呢?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告诉周刊君,因为我国大学的办学经费过度地倚赖行政拨款,“很简单的道理嘛,如果一个研究生学了六年或七年了,他就会更多地占用国家经费。”另一方面,由于我国大学的后勤没有社会化,延期研究生一多,学校的管理和服务压力也大啊。学生若在学校规定的学习年限内未完成学业,学校可予退学处理,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第三十条给予肯定。“对72名研究生进行退学处理,是依据学校学业管理的规定,我们是不可能随随便便就做决定的。”广州大学跟周刊君表示,“从学位授予角度来讲,就算本科生也不是百分百毕业。”广州大学强调,对研究生进行退学处理,不需要去拔高它,也不需要过分去渲染它,这只是很正常的一个管理规定的执行。周刊君从广州大学官网看到,截止2018年10月,有博士研究生188人,硕士研究生4533人。粗略来算,每40个博士里就有1个被淘汰,每70个硕士里就有1个被退学。广州大学提示道,“其实在广东高校界,跟中山大学、华南理工等学校相比,我们这个淘汰率都不算高的。像一些老牌的985高校,因为本身研究生的基数会大一点,大家反而会忽略淘汰率。”严出大学严出,从去年的本科生蔓延到今年的研究生,大势势不可挡。不少理工科研究生表示读得很痛苦,学校加了发表SCI论文的要求,科研门槛水涨船高。人文社科也一样,“特别是像翟天临事件之后,文科也是重点内容,所以说大环境是越来越严格”,广州大学谈及这个大趋势的渊源。年初的这起明星博士学位事件,将高校在研究生学位授予上存在的问题,拎出水面。狠抓学位论文和学位授予管理,2019年2月26日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研究生培养管理的通知》,如此要求道。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高校势必要从严要求研究生,对延期学生进行清退。不过,熊丙奇指出,从严要求研究生,不能仅仅只是清退延期学生。之所以延期,更重要的原因是学校、导师不够重视对研究生培养的过程管理和过程评价。有研究生抱怨道,“我论文老早发给了导师,至今没有给我修改意见……我预计5月答辩,但是一直被拖,现在6月能不能答辩都是问题。”因此,从严要求研究生,更需要健全导师制。也就是说,导师不能再当甩手掌柜了。“重点抓住学位论文开题、中期考核、评阅、答辩、学位评定等关键环节,严格执行学位授予全方位全流程管理。”教育部《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研究生培养管理的通知》一语中的。不过,眼下大学对教师的评价,强调的是发表的论文,申请的课题、项目经费,导师与学生的关系越来越像是老板和员工,熊丙奇跟周刊君说,“这种行政主导的评价其实非常粗旷。”从根本上来说,重点是要改革学校的治理结构。熊丙奇总结,“要去适应现代大学制度,其实就是16个字,‘自主办学、学术自治、教授治校、学生自治’,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今年教育部办公厅等五部门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非全日制研究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对非全日制研究生就业工作进行明确。其中特别提到,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由国家统一下达招生计划,考试招生执行相同的政策和标准,培养质量坚持同一要求,学历学位证书具有同等法律地位和相同效力。各级公务员招录、事业单位及国有企业公开招聘要根据岗位需求合理制定招聘条件,对不同教育形式的研究生提供平等就业机会,不得设置与职位要求无关的报考资格条件。在“非全日制就业要与全日制平等”的呼声下,非全似乎将成为大趋势。从近几年招生情况综合来看,非全日制的招生比例正在逐年变高,竞争也在变得愈发激烈,非全日制是专业硕士未来发展趋势已经比较明显了。这也意味着我们在择校的时候要多加注意这些专业,做出恰当的选择。近年,一些院校纷纷取消了全日制的招生,具体名单如下:北京科技大学物流工程与管理(专硕),会计(专硕),工程管理(专硕)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管理(专硕),工程管理(专硕)暨南大学工程管理(专硕),旅游管理(专硕),公共管理(专硕)西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专硕)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工商管理(专硕),会计(专硕),工程管理(专硕),项目管理(专硕)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专硕),会计(专硕)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审计(专硕)中国海洋大学工程管理(工程学院:专硕),工商管理(专硕),公共管理(专硕)南京理工大学工商管理(专硕),公共管理(专硕),工程管理(江阴校区:专硕)哈尔滨工程大学公共管理(专硕)苏州大学公共管理(专硕),工商管理(专硕)北京工业大学工商管理(专硕),会计(专硕),公共管理(专硕)西南大学公共管理(专硕),工商管理(专硕)在近期这些211院校取消了全日制的项目中,可以看到,工商管理(MBA)、工程管理(MEM)、会计硕士、审计硕士(MPAcc)等项目,非全日制逐渐成为主流。 这也就是说,职场人不需要困扰是否辞职在家全程备考了!但这也对职场人提高了备考的要求。随着90后逐渐成为公司中的管理骨干,报考MBA、MEM等项目的职场人的素质也在进一步提升。为保证商学院的招生质量,招生门槛势必会进一步提升。比如更多的商学院对第一学历要求已经提高到本科,一些专科生无缘清北等名校;比如近些年一涨再涨的国家线(2020国家线175分) 随着考试的场次越来越多,考试内容也逐渐由简单变复杂,题型也由单一变复杂。对比现在的中考、高考题,你一定会发出“还好自己毕业的早”的感慨!联考也是同理,越发展,越难考!大多数报考者基本工作5-8年或8年以上,工作时间长、对考试科目的复习难度加大,竞争力较弱,录取几率比较小。国际MBA(体制外MBA)则很适合工作时间长、对考试科目的复习难度加大,竞争力较弱的申请人——对于国际一流的MBA学位有需求,将来会走向国际市场的职业经理人。工作忙碌、时间宝贵处于职场黄金阶段的申请人。具有丰富管理经验但不善考试,跳出系统内院校,选择自主招考国际MBA机会成本更小。国际MBA,通常是与香港、台湾以及国外商学院合作办学的项目或国内独立办学项目和海外商学院独立在国内办学MBA项目,统称为自主招考国际MBA。毕业可可获得海外硕士学位证书,教育部完全承认其学历学位,国际公认。不论联考MBA还是不参加联考的MBA项目,基本采取了相同的在职学习方式,学生一边工作一边学习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