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当前疫情防控要求和上级主管部门工作部署,我校在确保安全性、公平性和科学性的基础上,充分考虑考生和涉考教师健康,采取网络远程复试方式。复试时间安排在5月中下旬,具体安排另行通知,请考生注意查看我校后续发布的通知。确认复试科目5月7日-5月9日考生上网确认复试科目、联系电话及通讯地址等信息。提交审核材料考生须上网上传以下电子材料,具体时间及方式见后续通知。其中材料1-7扫描成PDF文件上传。1、考生诚信复试承诺书(系统内下载打印,本人手写签名);2、本人准考证;3、本人有效居民身份证原件正反面;4、应届生须提供学生证原件;往届生须提供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原件;5、学生在校历年学习成绩单;6、反映其综合素质能力与水平的各类证明材料复印件(符合加分政策的需带证明材料);7、“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考生须提供“入伍批准书”和“退出现役证”原件;8、考生本人宣读复试诚信承诺书的视频。缴纳复试费考生参加复试前,必须登陆网络支付平台缴纳复试费(80元/生)。未缴纳复试费者不得参加复试;已缴纳者如因本人原因未参加复试,不予退费。复试设备及环境为保证远程复试顺利进行,考生须在5月13日前准备好参加远程复试所需设备及复试环境,复试前按学院通知要求进行测试。1、1台笔记本电脑或台式机,配有摄像头、麦克风和音箱;1部智能手机。2、良好稳定的网络,建议有线网络、Wi-Fi、4G中至少准备2种。3、选择独立、封闭、安静、明亮的复试房间,可视范围内不得放置学校和报考学院要求以外的物品,关闭与复试无关的电子设备。除考生本人外,复试全程不能有其他人在房内或进入房间,不能有其他说话声音。复试准备用品1、本人二代居民身份证原件;2、报考学院要求准备的考试用品。注意事项1、所有考生须认真阅读教育部《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关于做好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复试工作的通知》、《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违规行为处理暂行办法》以及南京理工大学和报考学院发布的相关招考信息,诚信复试。2、考生在复试过程中如发现违规行为,一经查实,即按照相关规定严肃处理,取消录取资格,记入《考生考试诚信档案》。入学后3个月内,我校将根据教育部要求,按照《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有关要求,对所有考生进行全面复查;复查不合格的取消学籍,情节严重的移交有关部门调查处理。3、复试前按要求安装调试好设备。考生端两台设备开启摄像头,电脑摄像头对准考生本人,手机摄像头从考生后方成45°拍摄。要保证考生考试屏幕能清晰地被复试专家组看到。见附图:4、考生面试时正对摄像头保持坐姿端正。双手和头部完全呈现在复试专家可见画面中。不化浓妆,不戴饰品,头发不得遮挡面部,露出双耳。5、考生提前测试设备和网络。需保证设备电量充足,网络连接正常。设备调试完成后,关闭移动设备中可能影响面试的应用程序。来源:南京理工大学 南理工研招
各位考生:为方便考生了解我校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的相关安排,现将近期考生咨询中普遍关心的问题告知如下:初试成绩复核时间,如何复核?成绩复核时间3月3日-3月6日,逾期不再受理。请考生根据我校研究生院网上发布的《南京理工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初试成绩查询通知》的要求,提交复核申请。成绩复查后,对成绩无误的考生,我校将不再回复;成绩确实有误的,我校将及时通知考生。复试分数线何时划定?待国家复试基本分数线划定后,我校将根据上线生源、招生名额等情况确定各专业复试分数线。复试采取差额形式,差额比例一般不低于120%。当前,疫情防控正进入关键时期,国家公布“原定4月初开始的全国研究生复试工作是否延期将另行通知”,请考生耐心等待国家复试基本分数线的公布。初试成绩排名如何查询,何时公布?我校各专业确定复试分数线后,各学院将及时在本院网站上公布复试名单和排名,请一志愿考生注意查看报考学院网站。复试内容有哪些?复试一般包括笔试、综合面试及实践能力考核等。笔试科目请参考我校公布的《南京理工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综合面试主要考察思想政治品德、专业英语、英语交流、专业基础以及创新实践综合素质等;实践能力考核由各学科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方式对考生的实验能力、科研创新能力等进行考核。各位考生可参考各学院近两年复试细则,进行有针对性的准备。如何调剂?调剂工作将于国家复试基本分数线公布后,相关学院根据生源及招生计划情况陆续开展,接收调剂的专业、人数及要求将在相关学院网站上公布,请各位考生及时关注预调剂学院网站及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复试录取工作如何安排?我校将根据疫情防控情况和上级主管部门的工作部署,在充分考虑考生健康安全和公开公平公正的前提下,安排硕士复试录取工作。复试录取工作安排的相关信息将及时在我校研究生院网站和研招微信发布。来源:南京理工大学 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院 南理工研招部分图片添加来源于网络
而在今年两会期间,南京邮电大学校长杨震建议提高硕士研究生的奖助标准:默默期待代表的提议能早日成为现实···论待遇,研究生满意度如何?日前,一项来自全国各地的1663名研究生参与调查的研究生问卷结果显示,223人每月补贴在0-500元区间,占比13.42%;359人每月补贴在500-1000元区间,占比21.66%;450人每月补贴在1000-2000元区间,占比27.14%;452人每月补贴在2000-3000元区间,占比27.26%;148人每月补贴在3000-4000元区间,占比8.97%;每月补贴在4000-5000元区间以上的学生人数占比较低。上图来源于《知识分子》仅有11.13%的学生表示补贴金额能够满足日常使用,88.87%的学生表示补贴并不能满足日常开销。上图来源于《知识分子》研究生的收支选项,都有啥?先说支出,一般包含学费、住宿、生活费,给大家粗略的算一笔账:学费:学硕学费一般为8000/年,专硕学费大多数为1-2W/年(有的联合培养的专硕学费甚一年至好几万,更有MBA研究生20W+的学费),具体看学校;住宿费:一般在800-1200元/年之间,按均值1000元/年来计算。生活费:①伙食费:读研期间经常要写论文做实验什么的,除去吃饭,咖啡饮料少不了,太累了要吃顿好的安慰下自己,当然还要养生吃点水果什么的,伙食费不下1000块;②日常购物:洗化用品,女生化妆品,衣服等等这些花费,根据大家不同的消费标准,平均下来怎么也得500;③社交费:跟大学差不多,日常跟导师吃个饭,同门师兄师姐们请客吃饭,如果还有男女朋友的话,花费可能再多一些,平均下来,一个月得500往上吧;当然还可能会有其他比如旅游、学习、考驾照等等各种各样的费用。这样算下来,读研一个月的生活费至少要2000,一年下来最少最少的花费也要:8000+800+(1000+500+500)*12=32800!三万两千八,对于脱产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来说,可不是一个小数目,真的还要问家里要钱吗?再来看收入:随着国家取消了公费读研这一政策,相应也增加了奖助政策。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金用于资助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纳入全国研究生招生计划的所有全日制研究生(有固定工资收入的除外)的基本生活支出。硕士研究生资助标准不低于每生每年6000元,博士研究生资助标准不低于每生每年10000元。一般学校的奖助学金6000或者8000。这一部分钱是国家给的,任何人不能截留。(注意:在职研究生不享受研究生国家助学金。)奖学金:奖学金分两种,一是国家奖学金,另一种是学校的学业奖学金。国家奖学金是由国家财政发放的,学业奖学金是学校发放的。评选规则也是不一样的,国家奖学金覆盖面儿比较少,金额为两万元,主要是看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国家奖学金,对于大部分同学来无缘。学业奖学金在不同大学校里有不同的规定,一般情况下覆盖面较大,学业奖学金的评选需要考虑各种因素的综合。综合测评比较复杂。不同的学校学业奖学金的金额也是不同的。研究生补助:一种是学校发的,另一种是导师发的。学校补助通常各校有统一规定;但是导师补助差别就比较大了,也存在不给补助的老师。“三助”岗位津贴:高等学校利用教育拨款、科研经费、学费收入、社会捐助等资金,设置研究生“三助”(助研、助教、助管)岗位,并提供“三助”津贴。研究生“三助”津贴标准由高校依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当地物价水平等因素合理确定。国家助学贷款“原则上,研究生助学贷款以校园国家助学贷款为主,每学年贷款金额不超过12000元。基层就业学费补偿贷款代偿:应届毕业研究生赴基层就业申请学费补偿贷款代偿的条件、程序及相关规定,与本专科毕业生基本相同。研究生补偿代偿金额每生每年不高于12000元。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学费补偿贷款代偿及学费减免:研究生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申请学费补偿贷款代偿及学费减免的条件、程序及相关规定,与本专科生基本相同。研究生补偿代偿或学费减免金额每生每年不高于12000元。来自研究生的声音:@兔小仙:穷穷的研究生 飘过 支持研究生助学金涨到1w把学费住宿费冲抵了就好@science:别说勤工俭学,老板什么活动都不让你参加,除了实验,其他都不给你做!而且每个月想办法扣钱@L+Z:请问科研补助在哪里,表示没有看到。还有一年6000简直不能再少啊,尤其是做科研的,哪里来时间勤工俭学,研一课都没上完,课题就开始了,大田+盆栽+实验室,还要上课,请问时间在哪里?@JOY:辽宁师范大学!新生奖学金只覆盖60%,还只有2000。学业奖学金,就那么几个人,完全看导师心情,导师评价标准又不同!导师补助没见过!每个月600的补助还经常拖欠!(网友个人评论,仅供参考)@李团长:每月600,无心科研,每日带家教,有时候送外卖,双手拿起科研,便无力生活,父母年事已高,家住农村,实在不愿意向父母伸手。最怕听到同学朋友结婚,份子钱就是半个月的补贴。从14年到18年,什么都在涨价,唯有补助很稳定。@魏:甘肃农业大学,,我们每个月100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不同学校的研究生待遇差别巨大。或者更直接点表达:学校的层次不同,研究生待遇会有明显区别,有人“捉襟见肘”,有人“富得流油”:@墨客文香:到研究生补助,中科院系统是全国最高的,不服来辩!中科院学费全免,住宿费有的所也会报销。每月补助不低于1500元~@Stacey:南方科技大学了解下!硕士5w/yr;博士10w/yr,不算各种奖金,助学金@同济大学:硕士大多数人学业奖学金8000,正好抵学费,助学金学硕研一800每月,研二研三每月1000,专硕始终为每月600。@z:我西南石油学硕专硕1200,博士3500,欢迎报考@大葱:南京理工大学,学硕助学金6000,助研费2000,共8000抵学费。奖学金新生100%覆盖,分8000,6000和2000。二,三年级80%覆盖。二年级分10000,8000和6000三等,三年级分5000,4000,3000三等。@魂淡:火锅省双一流A类,国奖是部分学生的,不多说。一等、二等学业奖学金等额学费,最高限额12000,学费超过12000部分自理,三等学业奖学金半额学费,无学业奖学金学费自理。同学业奖学金,一等奖学金包含国家助学金(600/月)每月1300,二等每月800,三等每月700,无奖学金的每月600。助教这些都是极少数学生能够拿到。@JSLiu:苏州大学,学硕助学金6000,助研费2000,共8000抵学费。奖学金100%覆盖,分四个等级,特等12000,一等8000,二等5000和三等3000,只是特等一等的比例比较小~大多数二等三等@冯:华南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学硕,专硕),国家助学金6000/年;学业奖学金:一等12000/年(20%),二等10000/年(30%),三等80000/年(50%)@百目明白:重庆邮电大学 ,硕士研究生:每个月六百,发十个月。奖学金70%覆盖,12000一等,8000二等,4000三等,三助岗位300一个月,发十个月。实验室团队另算,有的有有的没有助学金没了解过,不知道。博士听说原则上一年至少有十万收入(学校有补贴)历来,对于研究生补贴多少这件事就争论不断,有人说:当前研究生待遇(生活补助或津贴),确实是非常低,这是客观事实。钱,物质,待遇,对于年轻人当然重要。他们看重这些是应该的、自然的,可以理解的。而且做研究,本身就是很辛苦、乏味的事情,如果得不到应有的物质保障,怎么能要求每个人都安于现状呢?另一拨人说:待遇真的很重要吗?导师们希望的是真正喜欢科研、有追求、有理想、有奉献精神、有头脑的学生。要是看看老一辈科学家的科研条件,是不是会觉得汗颜呢?那么大家对此又是怎么看呢?事实上,我国高校和科研机构研究生待遇普遍较低,与国际知名院校等相比有非常大的差距。从14年政策执行至今,已经几年过去了,但是硕士研究生补助一直没有上涨,对于现在消费水平来说,确实太低了,希望南邮校长在两会的提议能尽早成为现实。但从另一方面说,考研读研这个过程本就是一个机会投资的过程,我们投资的是我们最宝贵的三年光阴,以及相应的精力、学费等等,我们的回报是,有一个更高的平台,更深入的专业知识,有机会进入更好的公司,获得更高的薪资或者获得到更好的发展前途等等。既然选择读研,那么最重要的还是学习知识的过程,学好专业知识是首位。只要你学习够努力、表现够出众,“挣钱”的机会还是非常多的实现在研究生期间实现“自给自足”基本上不成问题。小编最后想要跟正在备考的19考研er们说:很多学校的奖助体系跟你一志愿成绩挂钩,所以当你学习没动力的时候,想想现在努力的每一分,都是将来读研期间实实在在的money,也许瞬间就能量满满了呢!
从南京理工大学教务处在9月份公布的《2021届南京理工大学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推荐名单公示》,我们得知,2021年,南京理工大学共计推免硕士生783人(公示名单人数)。其中包含国防科工补偿计划 7人、研究生支教团 15人。总推免名额较2020年增加了47人。具体明年的推免生数字请按教务处公布的确切数字为准。现在统计的数字未变动的公示名单。2021年南京理工大学保研率19.2%,和2020年的18.4%相比,略有涨幅。具体各专业的保研人数看表一。2020年的736名保研生被录取院校数据请看表二。南京理工大学2021年推免783人:保研率1一,南京理工大学2021届保研人数分专业统计(保研率)2021年南京理工大学公布推免生名单人数为783人。(含:国防科工补偿计划 7人、研究生支教团 15人)。2021年南京理工大学保研率19.2%。南京理工大学2021保研率来自博雅数据库从上表中,我们得知:2021届硕士研究生保研率:2021年的硕士生保研率比去年的18.4%,多了0.8%左右。总人数上也增长6.4%左右。推免人数较多的专业:电子工程与光电技术学院108人;机械工程学院88人;钱学森学院82人;推免人数较少的专业:公共事务学院10人;外国语学院15人;环境与生物工程学院20人;好书推荐:《2021唐迟考研英语:长难句的逻辑》适用于要考英语一和英语二的考研生,2021年的考研英语就看这本书了。二,2020届南京理工大学736名保研生被录取院校名单2020年,南京理工大学保研本校人数共334人。402名同学保研外校。主要保研去向院校名单如下:1,保研东南大学,70人;2,保研北京大学,5人;3,保研清华大学,6人;4,保研中国科学院大学,23人;5,保研南京大学,52人;6,保研中国科学技术大学,38人;7,保研国防科技大学,4人;8,保研华东政法大学,4人;其他院校请看下表。来自博雅数据库备注:其中( 黄色方框 )复交浙、北师大、东南大学录取人数,通过姓名、专业比对,可能存在同名同姓同专业情况,结果不能确保精准。另,北航、同济、天津大学也录取了一定数量的南理工保研生。(数据统计来自博雅数据库)附录1:2021届推免公示图片来自南京理工大学教务处2021届推免公示注:感谢博雅数据库的统计表,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本文仅供各位2021届考研生参考!请以明年该大学发布的官方数据为准!
本文转自【澎湃新闻】;澎湃新闻记者 韩雨亭9月4日,教育部相关负责人针对近期社会对全日制研究生学历歧视问题,在回应澎湃新闻时明确指出,“2019年12月,教育部办公厅等五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非全日制研究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已明确用人单位应为不同教育形式研究生提供平等就业、落户机会。”针对教育部的回应,已从中国人民大学毕业的非全日制研究生王哲(化名)内心既高兴,又忐忑。“今后是否还会存在隐性歧视问题呢?”王哲对澎湃新闻表达了自己的担忧,他曾有过一段不愉快的经历。2019年3月,他报名参加了山东省“优选选调生”,在笔试面试阶段名列前茅,终因非全日制研究生身份,被认定为“在职”学历,无法参加政审。王哲的故事不是孤例,近年来陆续毕业的成千上万的非全日制研究生,目前都在不同程度地承受因改革带来的转型“阵痛”。 笔试面试第一名,却被刷下来了2016年12月,刚从福州大学法学院本科毕业的王哲参加全国研究生联考,他填报的第一志愿院校是人大。2017年3月,他到人大参加研究生复试,复试一共2天,有一天上午,人大法学院召开非全日制研究生说明会,反复强调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培养会和全日制一样,师资和课程都会一视同仁。那次复试下来,他综合考试成绩并不理想,几天后,人大法学院通知他可调剂成为非全日制研究生。由于人大是他理想的大学,他接受了调剂。2017年9月,他被正式录取为一名非全日制研究生。“我是国家推动研究生教育改革的首批受益者。”王哲说。的确如此。2016年9月14日,教育部印发的《教育部办公厅关于统筹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管理工作的通知》规定,2016年11月30日前录取的研究生按原有规定执行;2016年12月1日后录取的研究生从培养方式上按“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形式区分。上述通知称,从2017年起,“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由国家统一下达招生计划,考试招生执行相同的政策和标准,培养质量坚持同一要求,学历学位证书具有同等法律地位和相同效力。起初,王哲也担心非全日制研究生学历不被用人单位承认,但当他看见教育部发布的通知后也就放心了。在人大读研期间,他努力学习,成绩优异,连续两年荣获一等奖学金。2019年6月28日,他以优异的成绩从人大毕业,荣获校级优秀毕业生和三好学生。如此优异的学习成绩,仍难以抵消作为非全日制研究生身份带来的尴尬。在人大读研期间,除了没有配备学校宿舍,他从未感觉和全日制研究生有任何差异。“我们那年的非全日制和全日制研究生都统一划线,乃至进入面试和复试分数线都一样。”王哲说。“我的档案、户口和党组织关系都转入学校了。”在读研期间,王哲发现针对非全日制和全日制研究生,人大的确做到一视同仁,所有学生一起上课和考试。最让他感到满意的是,人大拥有一套强大的选课系统,每名学生都可根据自身兴趣和研究方向去选课,上课时间可选在工作日的白天上课,也可选在晚上或周末上课。“由于部分教授白天日程很忙,只能在晚上或周末授课,从来都是座无虚席。”王哲说,他很珍惜为期两年的学习机会,因此格外努力。转眼两年的研究生学习即将结束,摆在他面前的便是择业,他一直以来的梦想就是当一名法官。2019年2月,山东省对外发布了《2019年山东省选调生优选计划公告》,计划招收375名定向选调生。王哲也在学校网站看到了这份公告,他发现该公告的职位列表中显示有一个中级人民法院正计划招收1名选调生,他当即决定报考。在正式报考前,他还特别注意到该公告通篇没有要求全日制毕业生,只将委托培养、在职培养和定向培养的高校毕业生未列入选调范围。“我读研期间没社保,没工作,肯定不算在职,我有《派遣证》,档案也进入到了学校,肯定不是定向,更不是委培,所以就报考了。”王哲说,山东“优选选调生”有一套严格的资格审查程序,首先要提交纸质《报名表》交给学校,由学校来移交至山东省相关部门予以复核,复核后才有网上报名资格。“前期报名很顺利,笔试我是第二名,但第一名放弃了,我替补成为第一名,笔试成绩只比第一名低了一分,面试时,我以绝对优势获得第一名,比第二名足足高了6分。”王哲说,面试结束后,他被列入考察范围名单,但到了政审阶段,山东方面派人到学校进行政审。“那批政审名单已把我给排除了。”王哲说,自始至终山东方面均未明确告知具体原因。“我在笔试和面试的表现都很优秀,所以非全日制研究生的身份应该是唯一原因。”王哲说,此事一度让他产生极大挫败感,开始曾想用行政诉讼方式讨一个说法,后因时间安排不过来,只好作罢。如今,王哲已到一家央企上班,起初公司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也对他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学历证明表示不理解,但经他仔细说明后也就予以认可。“最关键的是我有一张《派遣证》,这就说明一切了。”王哲说。 处境尴尬的“编外学生”目前正在南京理工大学就读的非全日制研究生张伟(化名)在校园内已感受到了歧视和偏见。2016年7月,张伟从河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院毕业后,被赵县第一中学聘为代课老师。根据学校规定,他要一年后才能转为正式事业编制,考虑到当地经济和社会环境不利于自身发展,他还是决定离开赵县,而报考研究生是最好的方式。2017年12月,他参加了全国研究生联考,第一志愿填报的是北京师范大学,但因他考试成绩距离该校340分的录取线“只差了一分”,最后被调剂成南京理工大学一名非全日制研究生。在入学不久,他就感受到学校针对“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在管理上的差别对待。“我们没有住宿,没有医保,节假日无法享受学校福利,选课总是最后才知道消息,不能评奖学金,更不能参评优秀毕业生。”张伟对澎湃新闻称,学校的差别对待影响了他对校园美好生活的感受。“犹如一场孤独的学习之旅。”张伟说,由于无法正常参与学校的生活,让他对学校少了一种认同感。最关键的是,由于学校管理细节上的差别对待,致使“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学生之间的社交关系也变得微妙起来。“我记得有次老师让一位全日制的同学负责收作业,我主动添加他的微信,方便传输作业,当得知我是非全日制研究生后,他未通过我的微信,只留了电子邮箱。”张伟说,很明显对方不想和他有任何交往。“只要在管理中进行分群,自然会产生歧视和偏见。”张伟说。今年刚从中国海洋大学毕业的非全日制研究生王勇(化名)也感觉自己像是学校的“编外学生”。“学校课程安排没任何差别,但细节还是有差异。”王勇对澎湃新闻称,非全日制研究生不能申请该校的助学岗位,不让参加学校组织的部分活动和比赛。“我不知道究竟是什么把我们分成了两类人?我们非全日制研究生同样都是统招生,部分调剂过来的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录取分数线,甚至比全日制研究生录取分数还要高,但为何学校和部分学生还是不太接纳我们呢?”王勇说,从当前学校招生比例来看,绝大多数还是全日制研究生,而非全日制研究生比例不高,因此他们的声音和生存状态极容易被学校忽视。在他看来,尽管教育主管部门再三强调“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只是入学和学习方式上的差异,但因没有相应配套政策和措施的引导,故而造成了今天非全日制研究生群体的尴尬处境。“表面上看‘非全日制’没什么,但实际上却产生很多矛盾、纠纷和人为对立。”王勇称,即使在平常社交场合,也会有人用异常的眼光来看待非全日制研究生的群体。张伟认为,不认可非全研究生的应届生身份,本质上源于认为统招非全日制研究生和之前单证硕士一样。传统上以《派遣证》来识别应届生身份,而实际中很多学校规定不一,有的学校甚至不给非全日制研究生发放《派遣证》,这影响了很多用人单位对非全日制研究生的识别。“有的学校领导都不能正确认识到非全日制研究生改革,还在用在职硕士的名称发文件,搞歧视。”张伟称。在学校期间受到差别对待的非全日制研究生,在步入社会同样面临歧视和偏见。隐性的歧视依然存在作为南京理工大学的非全日制研究生,张伟读研期间比一般全日制研究生更加努力。“我有四五科的考试成绩名列第一、第二名,很少有科目考试成绩跳出前五名,最差也没超出前10名。”张伟对澎湃新闻称。如此优异成绩并未帮助他获得用人单位赏识。今年疫情期间,他参加各种网上举办的毕业生双选会,用人单位一旦听说他是非全日制研究生,最标准答复是“下次再沟通”,从此了无音讯。他先后给十多家用人单位投放简历,剧情和结局都一样,这极大打击他在求职道路上的信心。“我想以非全日制研究生身份去应聘中学教师,可能都没资格了。”张伟对澎湃新闻称,用本科学历去寻找工作,或许还相对容易。将非全日制研究生等同于在职研究生的定见已根深蒂固,是造成事业单位、国企和大型民营企业招聘员工时不敢“冒险”的根本原因。张伟认为,2019年12月发布的《教育部办公厅等五部门关于进一步做好非全日制研究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并未对职称评定、内部晋升、公务员和事业单位遴选与考调、人才引进和补贴、聘任制公务员招聘等作出相应规定,包括政策无具体监督执行部门,学生投诉往往推诿扯皮,难以落实。从而为用人单位在招聘时预留很大操作空间。“无问责规定,导致各地各部门有恃无恐,信访投诉后依然如故。”一位非全日制研究生对澎湃新闻称,国家相关部门唯有统一研究生教育质量,不在学历证书上标注“非全日制”学习方式,方可根本解决。面对社会各个层面的偏见,部分非全日制研究生决定站出来,用社交媒体平台发出声音,厘清事实。学习之余,王勇是微博账号“统招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运营管理员,主要承担刊登非全日制研究生相关政策法规,回应社会对非全日制研究生的误解。这个微博账号约有10名运营成员,他们都是来自于各所大学的非全日制研究生。张伟也是一个法学类非全日制研究生微信群的管理员,加入者已达两百多人。他说,已有多个学科的非全日制研究生建立微信群。“起初建群主要为了发布和分享工作信息,哪个单位不歧视,我们就会把它分享出来仅供参考。”张伟说,目前大家发出声音并不为争取特殊利益,只是希望能保障最基本的合法利益。“现在很多地方人社局的领导都知道我是谁了。”王勇说,他时常和各地方人事部门的负责人打电话沟通,给对方普及相关政策和知识,但通常对方都会消极推诿。“我希望他们发布招聘时严格落实五部委的文件,不能在事业单位招聘公告中设置全日制条件,他们要么说已招聘公告已发布,无法修改,要么说下一次修改,可到下一次发布招聘公告时,仍然要求全日制毕业生。”王勇说,根本原因是事业编制岗位的竞争太激烈了。“一个事业编制的岗位,往往会有几百人报名。”张伟说,在如此严峻的就业情势之下,若国家相关部门没有相应的配套措施,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就业歧视就难以避免。他认为,虽然教育部近日针对媒体的回应起到正面作用,但全国各地针对非全日制研究生的隐性歧视依然会长期存在,包括很多用人单位在招聘表中设置非全日制选项,如果应聘者勾选,极有可能无法进入笔试和面试环节。近期,张伟正在全身心准备毕业论文答辩,他尽量不去想找工作的事了。“我已经没什么信心了。”张伟说。去年报考山东省“优选选调生”的王哲,尽管如今已是一家央企上班,但他并未放弃当法官的理想。“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我正在想通过别的方式实现理想。”王哲说。
亲爱的南京理工大学2020级硕士研究生,大家期盼已久的录取通知书开始寄送啦!随录取通知书寄送的材料包括入学须知、新生办卡指南、大学生医保指南等。如果暂未收到录取通知书,请耐心等待!以下同学请注意,您的录取通知书暂未寄出:1、录取为非定向生的同学,您的档案暂未到学校;2、录取为定向生的同学,您的定向培养协议暂未到学校。来源:南京理工大学 南京理工大学研招
团队简介材料学院功能自组装结构团队,负责人Harald Fuchs。导师组由2名博导,2名硕导组成;团队现有8名博士生,9名硕士生。思想政治建设情况团队在Harald Fuchs教授和吉庆敏教授的带领下,由孙姣(15级硕博),刘新邦(16级硕博),范鹏鹏(16级硕博),赵文丽(17级博士),姜博鸿(17级硕博),周德春(17级硕博),吴沐秋(20级博士),张永浩(20级博士),司楠(18级硕士),万欣灵(18级硕士),张业浩(18级硕士),邱秀华(18级硕士),蒋艺璇(19级硕士),许凡(19级硕士),杜志伟(19级硕士),钱吟月(19级硕士),魏御弟(19级硕士)组成。蒋艺璇为团队负责人,团队成员跨越了六个年级,团队成员之间相互帮助,相互学习进步,相互配合开展实验。团队现有中共党员7人,共青团员12人。团队师生政治态度积极向上,自觉拥护党和人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信心。团队导师职业道德高、职业认同感强,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关爱学生,积极参与学生成长成才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爱岗敬业。团队研究生成员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坚定的政治方向,团结同学、乐于助人、求真务实,且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质,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党员4人团员12人群众1人近三年团队成果介绍团队目前研究方向主要有纳米材料的微观结构控制与自组装、表面限域配位和表面在位反应以及二维材料生长与表面改性等。截止目前,团队已发表论文31篇,其中一区文章12篇,申请受理专利11项,参与撰写书籍1章,研究成果颇丰。另外,团队成员积极参加全国性学术会议,并获得荣誉。其中,孙姣同学成功申请了江苏省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获2018-2019学年优秀博士培养资助;范鹏鹏同学获第八届高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研究生论坛最佳报告奖、优秀墙报奖;司楠同学获2019年国家奖学金、2020年国家奖学金,2019年江苏省研究生功能纳米材料学术创新论坛“优秀口头报告奖”,第九届高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研究生论坛“优秀报告奖”,第七届全国高校材料学科研究生凌峰论坛“优秀汇报代表”称号;周德春同学获2020年国家奖学金,2019年南京理工大学优秀研究生,第九届高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研究生论坛“优秀报告奖”,2019年江苏省研究生功能纳米材料学术创新论坛“优秀墙报奖”。发表论文31篇其中一区文章12篇申请受理专利11项参与撰写书籍1章团队学风和管理建设情况团队秉承着勤奋、创新、严谨、团结、合作的科研理念,在Harald Fuchs教授和吉庆敏教授的带领下,以功能自组装为中心,衍生出不同的研究方向和内容,不同方向之间精诚合作,从不同的角度设计实验,探究实验的机理、内涵和意义。团队中,以博士生为代表的高年级同学不仅在相关课题中起到重要作用,由于对实验的了解以及仪器的熟练使用,还在实验室中负责日常的管理与维护,包括实验室安全问题的检查,仪器的使用情况管理,实验耗材与药品的管理等,起到了很好的带头作用;低年级的学生勤奋好问,在高年级同学的帮助下,快速进入科研状态,提供新鲜的血液,也能协助高年级同学对实验室进行管理与监督,为团队贡献自己的力量。团队中,孙姣可熟练操作FEI Tecnai 20高分辨透射电镜、FEI Quanta 250F场发射扫描电镜、Bruker D8 X射线衍射仪等,为团队纳米材料的微观表征提供支持;赵文丽和范鹏鹏熟练操作比表面积分析仪和热重分析仪,为材料的物化性质表征提供技术支撑;姜博鸿和张业浩熟练掌握电化学工作站、紫外光谱仪、红外光谱仪和石英晶体微天平等测试手段,主要负责材料的性能测试;许凡熟练操作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杜志伟熟练掌握流延成膜技术,可实现大规模均匀制膜,并且能够熟练操作光学显微镜;魏御弟可熟练操作胶体探针原子力显微镜(AFM);吴沐秋和张永浩主要负责药品的采购及材料的制备;万欣灵和司楠能够熟练操作低温扫描隧道显微镜(LT-STM),可对样品进行原子级表征,同时也在STS谱以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方面具有一定水平;蒋艺璇和钱吟月能熟练使用分子束外延(MBE)生长方法制备高质量二维材料;刘新邦和周德春两位高年级同学负责STM以及光发射电子显微镜(PEEM)的日常维护与管理。同时,孙姣担任15级博士班班长,司楠担任材料学院研究生兼职辅导员及2018级研究生党支部书记,蒋艺璇担任材料学院研究生兼职辅导员及2019级材料学班级团支书,在学生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另外,司楠同学获2020年南京理工大学优秀共青团员,2019年南京理工大学优秀研究生干部。优秀博士培养资助1人博士班班长1人学院研究生兼职辅导员2人来源 | 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会美编 | 宣传部 张峰责编 | 宣传部 高明版权说明:本文内容来源于| 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会。以上图文,贵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为公益,未用于营利,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编者按:将发表论文作为顺利毕业的前提条件,是我国一些高校针对研究生培养作出的强制规定。尽管中央和有关部门要求推进分类评价改革,但少数高校、研究机构、科研管理部门在科研成果评价中,过于倚重论文的倾向尚未完全改变。而强大的论文发表需求,催生出“论文买卖”行业,不仅导致学术造假和腐败等行为,而且也阻碍了学术创新,多年来持续成为学术界、教育界和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随着毕业季的到来,一些在读研究生反映,毕业前能否按照学校规定在期刊发表论文,成了比找工作更让自己牵挂的大事。近日,光明日报调研组通过网络及电话暗访、面对面访谈等方式,对江苏部分高校在校学生、高校教职工、论文中介代理等进行了采访,围绕“论文买卖”问题,就学术论文发表机制、职称评价体制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调研。资料图交纳数百元乃至上千元,就能在期刊上发表一篇论文,甚至论文的撰写都可以有人代笔。这在高校学生中早已是公开的秘密。多年前,就有研究报告称,我国论文买卖已形成产业,规模达10亿多元。学术论文本应是学术创新的核心载体,怎会成为明码标价的商品?“买卖论文”属于非法产业,中央和有关部门先后出台了很多政策,并多次予以严厉打击,论文买卖为何屡禁不止?带着这些疑问,记者进行了采访调查。1.学生:不发论文毕不了业“之前总是听说有人靠编辑部给的稿费生活,没想到现在完全颠倒过来了!每年在发表论文上就要花掉我5000多元,太心疼了!”东南大学研三学生刘晨光(化名)痛心疾首地说,“入学时得知要在专业核心学术期刊发表一篇论文才能达到毕业要求,我从研一下学期就开始着手准备,但现在一篇核心论文都没有发表,哪有心情找工作,一门心思都在愁论文。”对于学院的论文发表要求,刘晨光颇为无奈。记者调研发现,将研究生发表论文与学位挂钩的高校,在江苏并非少数。有的学校仅要求在专业相关期刊发表论文,如要求“硕士生在学期间至少应公开发表一份与本学科、专业相关的科研成果。”也有的学校指定了相关期刊范围,例如南京理工大学要求硕士研究生“在统计源期刊公开发表或正式录用学术论文1篇;在国际性学术会议上交流论文并被会议论文集收录1篇”。同时,一些高校也将研究生发论文的标准下放到学院,以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为例,该学院对硕士研究生毕业并没有任何论文要求,也就是说,只要毕业答辩通过且修满学分,就能顺利毕业。但无论要求如何,多数高校要求学生发表的论文以学校为第一作者单位、署名单位或通信单位。然而,记者深入学生群体调查后发现,原本严肃的学术论文发表,逐渐沦为沾满“铜臭味”的金钱交易。据报道,为获取不菲的奖学金,南京某高校文学专业研究生一个班上22人有1π人花钱发论文。同时,有部分高校研究生奖学金评定与学生发表论文挂钩。某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一位同学向记者透露,学院在研究生奖学金评定期间,将按照学生论文发表数量和级别来计算量化分值,一篇省级期刊2分,一篇北大中文核心期刊5分,一篇南大中文核心期刊10分,以此类推,级别越高,分值越大。据了解,河海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南京理工大学等都有类似的奖学金评定制度。“奖学金就是买卖啊,花点小钱就能拿到1万多块钱的奖学金,大家都挤破了头,毕竟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南京某大学一名研二学生“得意扬扬”地告诉记者,她刚刚获得了班里的一等奖学金,奖金10000元。“没人愿意这样,但是周围有人买,你不买就吃亏。”2.中介和杂志社:有求就有供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士研究生杨帆(化名)告诉记者,如今给期刊掏版面费已是“行规”,如果不给中介或杂志社“进贡”,文章基本上发不出来。不知道怎么发期刊,不知道该发什么期刊,怎么办?调查中了解到,目前一大批发论文的中介代理活跃在网上和校园里,发论文找中介,这几乎成为在校学生发表论文的唯一渠道。记者在百度上搜索“发论文”三字,搜索结果近300万条,全网结果更是多达1560万条。其中,期刊论文搜索排名靠前的是几家大型期刊网站,诸如“发论文网”“千里马论文网”“万方期刊网”等网站,经询问,这些网站均可代写代发论文。记者随意打开一家名为“千里马论文网”的网站,映入眼帘的是网站上各种类型的论文题目,不论是经济管理、工业工程还是生物医学、物理化学,各学科论文数不胜数。更让人瞠目结舌的是,在网页顶端,网站客服的联系方式,如邮箱、手机、QQ、微信等一应俱全。记者随机拨通了一个中介的电话,对方向记者介绍,目前国内论文市场非常火爆,基本上较为知名的期刊刚上架便会被抢购一空,有些杂志的版面甚至已排到了下半年。记者在网上找到一家期刊代理,表示要找人代写代发管理类论文,客服“兰老师”很快便给出8家管理类期刊的名单,上面详细列出了期刊名称、版面、级别、收录网站、作者最低成交价、统一代理价、引用控制率等。比如,某省级刊物,2300字符一版,代发900元,代写发1450元;某国家级刊物则要求4000字符起发,代发3000元,代写发4600元。而核心期刊费用很高,基本是2.5万元以上,且要花费大概一年时间进行审核,同时还需先付一半定金。当记者询问,是否所有的核心期刊都可以投稿,对方给出了肯定的答复。记者发现,在一份今年上半年的论文买卖价目汇总表中,一些高等院校的学报,成为期刊买卖市场的“重灾区”。在这张汇总表里,出现诸如“某教育学院学报”“某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等学报的名字。以某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为例,汇总表中显示的“统一代理价”为2550元,而“作者最低成交价”是2850元。在这份表格中有一行红色小字:不得低于最低成交价成交,否则取消代理资格。原来,这些论文代理中介,正是通过赚取中间的差价来谋取利益。“兰老师”表示,这些刊物和学报都是有CN、1SSN号、邮发代号的国家正规刊物,既可以被研究生用来应付毕业,也可以被用来参评职称。交易的流程也很简单,由雇主确定论文选题和发表刊物、双方交付定金,然后就是论文写作阶段。如果雇主没有能力或不愿亲自动笔,还可以联系中介寻找写手。根据“兰老师”介绍,论文的写手都是专业领域的“权威老师”,不用担心论文质量问题。一周内,写手会写好提纲和论文正文,然后交给杂志社审核,录用后雇主付清余款。据了解,一家期刊与多家中介代理合作的情况非常普遍,很多期刊和代理之间已经形成隐秘的“合作”关系。一方面,杂志社在网上寻找中介代理;另一方面,较大的中介代理公司与许多期刊具有长期“合作”关系。客服“仇老师”模糊地说,“跟杂志社是包版合作的关系。”而另一家客服也是含糊其辞,“我们和杂志社是直接对接的,有些中介渠道的稿子优先录用,至于论文质量和重复率,根本不在考虑范围之内,现在杂志社市场化运营,一般都委托我们来寻找‘客源’。”随后,记者在网上又找到一家质量管理杂志。这家杂志有多个网站可以发文,价格不一。记者联系上该杂志的一位编辑,当问到通过代理是否靠谱时,该编辑表示,可以直接和中介联系。“我们这儿一个编辑手里就有二三百个代理”。当谈及论文的内容、重复率标准时,这位编辑居然告诉记者,她不负责这些内容,如果对论文内容有疑问可以直接联系中介。“仇老师”表示,现在很多杂志都被整版承包出去了。“一些协会主办的刊物并不正规,会将出版物转包给公司或个人。这些中介每年交给刊物负责方一笔钱,然后对方给他们刊发论文。”据了解,材料、金融、医学、经济管理等学科领域是买卖论文的重灾区,“因为这类学科论文发表要求较低,在校学生和从业人员也多。”3.论文买卖乱象缘何屡禁不止研究生买论文以求顺利毕业,这种做法在高校已不是什么秘密。而作为科研指导第一责任人的导师,也心知肚明。而为了帮助学生顺利毕业,甚至有的导师以课题经费的名义,给学生报销版面费和中介费。有高校教师指出,教育部门并没有明文规定“研究生毕业必须发表论文”。这种硬性要求研究生发表论文的规定,是将学校任务“下移”,把本该学校、教师承担的任务摊派到学生身上。据了解,不仅是在校研究生,现今多数高校教师职称评定、申请立项都必须发表一定数量的论文。据介绍,学者论文发表量还可能与在校福利和退休后的待遇挂钩,毕竟职称不同差距很大,这使得教师和学者们不得不盯紧自己的论文发表数量。“发不了核心期刊,发几篇‘水刊’也能折算成工作量,因此去低水平期刊‘灌水’的也多了,甚至有的老师一年发二三十篇,但大多是没有学术价值的‘学术垃圾’。”南京农业大学博士生李光辉(化名)说。掏钱“买卖”的论文总体上内容质量不高,大多是胡乱抄袭、低水平重复,缺乏学术性及创新性。有院士曾直言,我国论文90%以上是垃圾论文。针对论文买卖,有关部门曾多次打击买卖论文的不法期刊,对其作出停业整顿、警告、通报批评等处罚。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关于优化学术环境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不准利用中介机构或其他第三方代写或变相代写论文,或通过金钱交易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论文。”同年,教育部出台的《高等学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办法》指出:“买卖论文、由他人代写或者为他人代写论文”,“应当认定为构成学术不端行为”之一。但这些政策目前陷入难落实的尴尬境地,买卖论文仍屡禁不止。论文买卖乱象究竟因何生成?受访对象普遍表示,“一切指标看论文”的考核评价体系是根源。当前,对教师、学术研究人员和学生的评价,好多单位用论文发表、发表在什么级别的期刊以及发表的数量等指标来衡量,这在客观上导致旺盛的论文发表需求。据统计,国内现有学术期刊5000多种,每年刊发的论文约100万篇,但每年专业技术人员因职称评聘、岗位聘用等产生的发表论文的需求约为480万篇,如果再算上庞大的在校研究生数量,那么,论文发表需求和有限的学术资源就形成了极为尖锐的现实矛盾。一面是庞大的论文发表需求,一面是有限的学术期刊数量,僧多粥少,问题就因此而生。“没有人想贴钱发论文,但现在就是这种规定,短期内不可能变化,大家也没办法。”李光辉说。有业内人士指出,一些单位重视论文发表没有错,因为论文能反映研究成果。但有些单位将发表论文与学位、职称等挂钩,却并不是重视论文本身,而是重视论文发表,甚至作者只需提供期刊封面、目录即可,全然不顾论文的创新价值、学术含金量的评价。同时,一些单位对于“学术规范”“学术诚信”只是泛泛规定,对于学术失范、抄袭等的认定、惩罚缺少细化的可操作的条款,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买卖论文的风气。4.关于论文买卖的思考近年来,我国的科研评价制度不断完善,人才分类评价改革已见成效,而一些地方和单位仍然存在“以论文论英雄”的现象,少数单位仍把发表论文作为科研成果评价最重要甚至是唯一标准。但“唯论文导向”不仅不能完全体现科研成果的水平和价值,还会遮蔽和抑制优秀人才的出现和成长。早在十多年前,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外交学院等7所大学就取消了“研究生毕业必须发表论文”的硬指标,随后,上海交通大学数学系也不再强行要求学生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011年,复旦大学在部分文科学院开始试点,硕士生无须再在核心期刊发表文章,发表论文不再作为授予学位与否的硬指标。然而,反观各大高校的理工科专业及公共卫生、医学类等专业,却始终难以走出发表论文的泥潭,甚至在某些方面越陷越深。多数受访者认为,论文买卖破坏了学术生态,造成了虚假、浮躁的科研风气,也浪费了社会资源,对科研创新危害极大,有关部门必须予以规范和治理。——研究生发表论文不宜作“硬要求”。学术评价不能只有一种方式,更不能硬性地将学位、职称晋升等于发表论文捆绑在一起。“目前不少大学不再‘一刀切’地规定研究生论文发表的要求,而是明确指出要根据不同培养目标和不同学科的具体情况实行分类指导。”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叶继红指出,要将论文发表制度中的强制性变成引导性、鼓励性,引导学生自发、自觉地走向研究的道路,为研究生的学习、科研创造有利条件。同时,应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制定公平、合理的研究生奖励制度,奖学金的评比应公开、公平、公正、透明。——强化对学术期刊的监管。目前,论文买卖已形成分工明确的产业链条,专业写手负责编写论文,网站中介充当掮客,期刊编辑部“里应外合”。论文买卖催生出“灰色产业链”,严重损害了学术期刊的形象,腐蚀了编辑队伍,成为学术腐败的温床。因此,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学术期刊的监督管理,按照相关法规要求,严厉打击论文买卖行为,斩断当前中介和杂志社串起来的灰色产业链。同时,要进一步完善期刊准入和退出机制,建立期刊黑名单制,进行有效管理,并禁止期刊发表论文收取版面费。——加大对论文写手、买方的打击力度。“长期招募论文写手”“兼职写论文”,这样的帖子在多所高校的贴吧、论坛等都可见。在一些高校的教学楼、校园公共场所的公告栏也可看到此类广告。有报道称,有人全职做代写论文的“写手”,在接单较多的月份,月入可达3万元。有的写手是理科专业,但也帮写了不少文科专业论文。“其实专业性的都不太懂,都是网上找资料,为了保证短时间交稿,就将网上的资料摘抄、修改、拼凑一下,换个说法,能过关就行。”对于代写论文、买卖论文的行为,要依据相关规定进行查处,同时要健全相关法规和学术诚信体系,形成完备的制度约束,实行论文造假“一票否决制”。——继续推进和完善科研人才分类评价制度。对于高校教师,要合理区分科研型教师和教学型教师的职称评价标准,综合考虑其学历、工龄长短、工作业绩以及教学、科研获奖等相关情况,避免让不同类型的教师疲于“一锅炖”的评价机制。对于专业科研人员,要破除“以论文论英雄”的评价机制,建立科学、完善的学术评价体系,防止科研人员迫于职称晋升、业绩提升等压力,搞论文造假、抄袭或代写,鼓励和引导他们做那些周期长、有原创性、前瞻性的课题。(来源:光明日报)
论文可以买卖,学术的良心在哪里将发表论文作为顺利毕业的前提条件,是我国一些高校针对研究生培养作出的强制规定。尽管中央和有关部门要求推进分类评价改革,但少数高校、研究机构、科研管理部门在科研成果评价中,过于倚重论文的倾向尚未完全改变。而强大的论文发表需求,催生出“论文买卖”行业,不仅导致学术造假和腐败等行为,而且也阻碍了学术创新,多年来持续成为学术界、教育界和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随着毕业季的到来,一些在读研究生反映,毕业前能否按照学校规定在期刊发表论文,成了比找工作更让自己牵挂的大事。近日,光明日报调研组通过网络及电话暗访、面对面访谈等方式,对江苏部分高校在校学生、高校教职工、论文中介代理等进行了采访,围绕“论文买卖”问题,就学术论文发表机制、职称评价体制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调研。交纳数百元乃至上千元,就能在期刊上发表一篇论文,甚至论文的撰写都可以有人代笔。这在高校学生中早已是公开的秘密。多年前,就有研究报告称,我国论文买卖已形成产业,规模达10亿多元。学术论文本应是学术创新的核心载体,怎会成为明码标价的商品?“买卖论文”属于非法产业,中央和有关部门先后出台了很多政策,并多次予以严厉打击,论文买卖为何屡禁不止?带着这些疑问,记者进行了采访调查。1.学生:不发论文毕不了业“之前总是听说有人靠编辑部给的稿费生活,没想到现在完全颠倒过来了!每年在发表论文上就要花掉我5000多元,太心疼了!”东南大学研三学生刘晨光(化名)痛心疾首地说,“入学时得知要在专业核心学术期刊发表一篇论文才能达到毕业要求,我从研一下学期就开始着手准备,但现在一篇核心论文都没有发表,哪有心情找工作,一门心思都在愁论文。”对于学院的论文发表要求,刘晨光颇为无奈。记者调研发现,将研究生发表论文与学位挂钩的高校,在江苏并非少数。有的学校仅要求在专业相关期刊发表论文,如要求“硕士生在学期间至少应公开发表一份与本学科、专业相关的科研成果。”也有的学校指定了相关期刊范围,例如南京理工大学要求硕士研究生“在统计源期刊公开发表或正式录用学术论文1篇;在国际性学术会议上交流论文并被会议论文集收录1篇”。同时,一些高校也将研究生发论文的标准下放到学院,以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为例,该学院对硕士研究生毕业并没有任何论文要求,也就是说,只要毕业答辩通过且修满学分,就能顺利毕业。但无论要求如何,多数高校要求学生发表的论文以学校为第一作者单位、署名单位或通信单位。然而,记者深入学生群体调查后发现,原本严肃的学术论文发表,逐渐沦为沾满“铜臭味”的金钱交易。据报道,为获取不菲的奖学金,南京某高校文学专业研究生一个班上22人有1π人花钱发论文。同时,有部分高校研究生奖学金评定与学生发表论文挂钩。某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一位同学向记者透露,学院在研究生奖学金评定期间,将按照学生论文发表数量和级别来计算量化分值,一篇省级期刊2分,一篇北大中文核心期刊5分,一篇南大中文核心期刊10分,以此类推,级别越高,分值越大。据了解,河海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南京理工大学等都有类似的奖学金评定制度。“奖学金就是买卖啊,花点小钱就能拿到1万多块钱的奖学金,大家都挤破了头,毕竟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南京某大学一名研二学生“得意扬扬”地告诉记者,她刚刚获得了班里的一等奖学金,奖金10000元。“没人愿意这样,但是周围有人买,你不买就吃亏。”2.中介和杂志社:有求就有供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士研究生杨帆(化名)告诉记者,如今给期刊掏版面费已是“行规”,如果不给中介或杂志社“进贡”,文章基本上发不出来。不知道怎么发期刊,不知道该发什么期刊,怎么办?调查中了解到,目前一大批发论文的中介代理活跃在网上和校园里,发论文找中介,这几乎成为在校学生发表论文的唯一渠道。记者在百度上搜索“发论文”三字,搜索结果近300万条,全网结果更是多达1560万条。其中,期刊论文搜索排名靠前的是几家大型期刊网站,诸如“发论文网”“千里马论文网”“万方期刊网”等网站,经询问,这些网站均可代写代发论文。记者随意打开一家名为“千里马论文网”的网站,映入眼帘的是网站上各种类型的论文题目,不论是经济管理、工业工程还是生物医学、物理化学,各学科论文数不胜数。更让人瞠目结舌的是,在网页顶端,网站客服的联系方式,如邮箱、手机、QQ、微信等一应俱全。记者随机拨通了一个中介的电话,对方向记者介绍,目前国内论文市场非常火爆,基本上较为知名的期刊刚上架便会被抢购一空,有些杂志的版面甚至已排到了下半年。记者在网上找到一家期刊代理,表示要找人代写代发管理类论文,客服“兰老师”很快便给出8家管理类期刊的名单,上面详细列出了期刊名称、版面、级别、收录网站、作者最低成交价、统一代理价、引用控制率等。比如,某省级刊物,2300字符一版,代发900元,代写发1450元;某国家级刊物则要求4000字符起发,代发3000元,代写发4600元。而核心期刊费用很高,基本是2.5万元以上,且要花费大概一年时间进行审核,同时还需先付一半定金。当记者询问,是否所有的核心期刊都可以投稿,对方给出了肯定的答复。记者发现,在一份今年上半年的论文买卖价目汇总表中,一些高等院校的学报,成为期刊买卖市场的“重灾区”。在这张汇总表里,出现诸如“某教育学院学报”“某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等学报的名字。以某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为例,汇总表中显示的“统一代理价”为2550元,而“作者最低成交价”是2850元。在这份表格中有一行红色小字:不得低于最低成交价成交,否则取消代理资格。原来,这些论文代理中介,正是通过赚取中间的差价来谋取利益。“兰老师”表示,这些刊物和学报都是有CN、1SSN号、邮发代号的国家正规刊物,既可以被研究生用来应付毕业,也可以被用来参评职称。交易的流程也很简单,由雇主确定论文选题和发表刊物、双方交付定金,然后就是论文写作阶段。如果雇主没有能力或不愿亲自动笔,还可以联系中介寻找写手。根据“兰老师”介绍,论文的写手都是专业领域的“权威老师”,不用担心论文质量问题。一周内,写手会写好提纲和论文正文,然后交给杂志社审核,录用后雇主付清余款。据了解,一家期刊与多家中介代理合作的情况非常普遍,很多期刊和代理之间已经形成隐秘的“合作”关系。一方面,杂志社在网上寻找中介代理;另一方面,较大的中介代理公司与许多期刊具有长期“合作”关系。客服“仇老师”模糊地说,“跟杂志社是包版合作的关系。”而另一家客服也是含糊其辞,“我们和杂志社是直接对接的,有些中介渠道的稿子优先录用,至于论文质量和重复率,根本不在考虑范围之内,现在杂志社市场化运营,一般都委托我们来寻找‘客源’。”随后,记者在网上又找到一家质量管理杂志。这家杂志有多个网站可以发文,价格不一。记者联系上该杂志的一位编辑,当问到通过代理是否靠谱时,该编辑表示,可以直接和中介联系。“我们这儿一个编辑手里就有二三百个代理”。当谈及论文的内容、重复率标准时,这位编辑居然告诉记者,她不负责这些内容,如果对论文内容有疑问可以直接联系中介。“仇老师”表示,现在很多杂志都被整版承包出去了。“一些协会主办的刊物并不正规,会将出版物转包给公司或个人。这些中介每年交给刊物负责方一笔钱,然后对方给他们刊发论文。”据了解,材料、金融、医学、经济管理等学科领域是买卖论文的重灾区,“因为这类学科论文发表要求较低,在校学生和从业人员也多。”3.论文买卖乱象缘何屡禁不止研究生买论文以求顺利毕业,这种做法在高校已不是什么秘密。而作为科研指导第一责任人的导师,也心知肚明。而为了帮助学生顺利毕业,甚至有的导师以课题经费的名义,给学生报销版面费和中介费。有高校教师指出,教育部门并没有明文规定“研究生毕业必须发表论文”。这种硬性要求研究生发表论文的规定,是将学校任务“下移”,把本该学校、教师承担的任务摊派到学生身上。据了解,不仅是在校研究生,现今多数高校教师职称评定、申请立项都必须发表一定数量的论文。据介绍,学者论文发表量还可能与在校福利和退休后的待遇挂钩,毕竟职称不同差距很大,这使得教师和学者们不得不盯紧自己的论文发表数量。“发不了核心期刊,发几篇‘水刊’也能折算成工作量,因此去低水平期刊‘灌水’的也多了,甚至有的老师一年发二三十篇,但大多是没有学术价值的‘学术垃圾’。”南京农业大学博士生李光辉(化名)说。掏钱“买卖”的论文总体上内容质量不高,大多是胡乱抄袭、低水平重复,缺乏学术性及创新性。有院士曾直言,我国论文90%以上是垃圾论文。针对论文买卖,有关部门曾多次打击买卖论文的不法期刊,对其作出停业整顿、警告、通报批评等处罚。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关于优化学术环境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不准利用中介机构或其他第三方代写或变相代写论文,或通过金钱交易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论文。”同年,教育部出台的《高等学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办法》指出:“买卖论文、由他人代写或者为他人代写论文”,“应当认定为构成学术不端行为”之一。但这些政策目前陷入难落实的尴尬境地,买卖论文仍屡禁不止。论文买卖乱象究竟因何生成?受访对象普遍表示,“一切指标看论文”的考核评价体系是根源。当前,对教师、学术研究人员和学生的评价,好多单位用论文发表、发表在什么级别的期刊以及发表的数量等指标来衡量,这在客观上导致旺盛的论文发表需求。据统计,国内现有学术期刊5000多种,每年刊发的论文约100万篇,但每年专业技术人员因职称评聘、岗位聘用等产生的发表论文的需求约为480万篇,如果再算上庞大的在校研究生数量,那么,论文发表需求和有限的学术资源就形成了极为尖锐的现实矛盾。一面是庞大的论文发表需求,一面是有限的学术期刊数量,僧多粥少,问题就因此而生。“没有人想贴钱发论文,但现在就是这种规定,短期内不可能变化,大家也没办法。”李光辉说。有业内人士指出,一些单位重视论文发表没有错,因为论文能反映研究成果。但有些单位将发表论文与学位、职称等挂钩,却并不是重视论文本身,而是重视论文发表,甚至作者只需提供期刊封面、目录即可,全然不顾论文的创新价值、学术含金量的评价。同时,一些单位对于“学术规范”“学术诚信”只是泛泛规定,对于学术失范、抄袭等的认定、惩罚缺少细化的可操作的条款,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买卖论文的风气。4.关于论文买卖的思考近年来,我国的科研评价制度不断完善,人才分类评价改革已见成效,而一些地方和单位仍然存在“以论文论英雄”的现象,少数单位仍把发表论文作为科研成果评价最重要甚至是唯一标准。但“唯论文导向”不仅不能完全体现科研成果的水平和价值,还会遮蔽和抑制优秀人才的出现和成长。早在十多年前,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外交学院等7所大学就取消了“研究生毕业必须发表论文”的硬指标,随后,上海交通大学数学系也不再强行要求学生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011年,复旦大学在部分文科学院开始试点,硕士生无须再在核心期刊发表文章,发表论文不再作为授予学位与否的硬指标。然而,反观各大高校的理工科专业及公共卫生、医学类等专业,却始终难以走出发表论文的泥潭,甚至在某些方面越陷越深。多数受访者认为,论文买卖破坏了学术生态,造成了虚假、浮躁的科研风气,也浪费了社会资源,对科研创新危害极大,有关部门必须予以规范和治理。——研究生发表论文不宜作“硬要求”。学术评价不能只有一种方式,更不能硬性地将学位、职称晋升等于发表论文捆绑在一起。“目前不少大学不再‘一刀切’地规定研究生论文发表的要求,而是明确指出要根据不同培养目标和不同学科的具体情况实行分类指导。”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叶继红指出,要将论文发表制度中的强制性变成引导性、鼓励性,引导学生自发、自觉地走向研究的道路,为研究生的学习、科研创造有利条件。同时,应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制定公平、合理的研究生奖励制度,奖学金的评比应公开、公平、公正、透明。——强化对学术期刊的监管。目前,论文买卖已形成分工明确的产业链条,专业写手负责编写论文,网站中介充当掮客,期刊编辑部“里应外合”。论文买卖催生出“灰色产业链”,严重损害了学术期刊的形象,腐蚀了编辑队伍,成为学术腐败的温床。因此,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学术期刊的监督管理,按照相关法规要求,严厉打击论文买卖行为,斩断当前中介和杂志社串起来的灰色产业链。同时,要进一步完善期刊准入和退出机制,建立期刊黑名单制,进行有效管理,并禁止期刊发表论文收取版面费。——加大对论文写手、买方的打击力度。“长期招募论文写手”“兼职写论文”,这样的帖子在多所高校的贴吧、论坛等都可见。在一些高校的教学楼、校园公共场所的公告栏也可看到此类广告。有报道称,有人全职做代写论文的“写手”,在接单较多的月份,月入可达3万元。有的写手是理科专业,但也帮写了不少文科专业论文。“其实专业性的都不太懂,都是网上找资料,为了保证短时间交稿,就将网上的资料摘抄、修改、拼凑一下,换个说法,能过关就行。”对于代写论文、买卖论文的行为,要依据相关规定进行查处,同时要健全相关法规和学术诚信体系,形成完备的制度约束,实行论文造假“一票否决制”。——继续推进和完善科研人才分类评价制度。对于高校教师,要合理区分科研型教师和教学型教师的职称评价标准,综合考虑其学历、工龄长短、工作业绩以及教学、科研获奖等相关情况,避免让不同类型的教师疲于“一锅炖”的评价机制。对于专业科研人员,要破除“以论文论英雄”的评价机制,建立科学、完善的学术评价体系,防止科研人员迫于职称晋升、业绩提升等压力,搞论文造假、抄袭或代写,鼓励和引导他们做那些周期长、有原创性、前瞻性的课题。
9月4日,教育部相关负责人针对近期社会对非全日制研究生学历歧视问题,在回应澎湃新闻时明确指出,“2019年12月,教育部办公厅等五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非全日制研究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已明确用人单位应为不同教育形式研究生提供平等就业、落户机会。”针对教育部的回应,已从中国人民大学毕业的非全日制研究生王哲(化名)内心既高兴,又忐忑。“今后是否还会存在隐性歧视问题呢?”王哲对澎湃新闻表达了自己的担忧,他曾有过一段不愉快的经历。2019年3月,他报名参加了山东省“优选选调生”,在笔试面试阶段名列前茅,终因非全日制研究生身份,被认定为“在职”学历,无法参加政审。王哲的故事不是孤例,近年来陆续毕业的成千上万的非全日制研究生,目前都在不同程度地承受因改革带来的转型“阵痛”。笔试面试第一名,却被刷下来了2016年12月,刚从福州大学法学院本科毕业的王哲参加全国研究生联考,他填报的第一志愿院校是人大。2017年3月,他到人大参加研究生复试,复试一共2天,有一天上午,人大法学院召开非全日制研究生说明会,反复强调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培养会和全日制一样,师资和课程都会一视同仁。那次复试下来,他综合考试成绩并不理想,几天后,人大法学院通知他可调剂成为非全日制研究生。由于人大是他理想的大学,他接受了调剂。2017年9月,他被正式录取为一名非全日制研究生。“我是国家推动研究生教育改革的首批受益者。”王哲说。的确如此。2016年9月14日,教育部印发的《教育部办公厅关于统筹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管理工作的通知》规定,2016年11月30日前录取的研究生按原有规定执行;2016年12月1日后录取的研究生从培养方式上按“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形式区分。上述通知称,从2017年起,“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由国家统一下达招生计划,考试招生执行相同的政策和标准,培养质量坚持同一要求,学历学位证书具有同等法律地位和相同效力。起初,王哲也担心非全日制研究生学历不被用人单位承认,但当他看见教育部发布的通知后也就放心了。在人大读研期间,他努力学习,成绩优异,连续两年荣获一等奖学金。2019年6月28日,他以优异的成绩从人大毕业,荣获校级优秀毕业生和三好学生。如此优异的学习成绩,仍难以抵消作为非全日制研究生身份带来的尴尬。在人大读研期间,除了没有配备学校宿舍,他从未感觉和全日制研究生有任何差异。“我们那年的非全日制和全日制研究生都统一划线,乃至进入面试和复试分数线都一样。”王哲说。“我的档案、户口和党组织关系都转入学校了。”在读研期间,王哲发现针对非全日制和全日制研究生,人大的确做到一视同仁,所有学生一起上课和考试。最让他感到满意的是,人大拥有一套强大的选课系统,每名学生都可根据自身兴趣和研究方向去选课,上课时间可选在工作日的白天上课,也可选在晚上或周末上课。“由于部分教授白天日程很忙,只能在晚上或周末授课,从来都是座无虚席。”王哲说,他很珍惜为期两年的学习机会,因此格外努力。转眼两年的研究生学习即将结束,摆在他面前的便是择业,他一直以来的梦想就是当一名法官。2019年2月,山东省对外发布了《2019年山东省选调生优选计划公告》,计划招收375名定向选调生。王哲也在学校网站看到了这份公告,他发现该公告的职位列表中显示有一个中级人民法院正计划招收1名选调生,他当即决定报考。在正式报考前,他还特别注意到该公告通篇没有要求全日制毕业生,只将委托培养、在职培养和定向培养的高校毕业生未列入选调范围。“我读研期间没社保,没工作,肯定不算在职,我有《派遣证》,档案也进入到了学校,肯定不是定向,更不是委培,所以就报考了。”王哲说,山东“优选选调生”有一套严格的资格审查程序,首先要提交纸质《报名表》交给学校,由学校来移交至山东省相关部门予以复核,复核后才有网上报名资格。“前期报名很顺利,笔试我是第二名,但第一名放弃了,我替补成为第一名,笔试成绩只比第一名低了一分,面试时,我以绝对优势获得第一名,比第二名足足高了6分。”王哲说,面试结束后,他被列入考察范围名单,但到了政审阶段,山东方面派人到学校进行政审。“那批政审名单已把我给排除了。”王哲说,自始至终山东方面均未明确告知具体原因。“我在笔试和面试的表现都很优秀,所以非全日制研究生的身份应该是唯一原因。”王哲说,此事一度让他产生极大挫败感,开始曾想用行政诉讼方式讨一个说法,后因时间安排不过来,只好作罢。如今,王哲已到一家央企上班,起初公司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也对他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学历证明表示不理解,但经他仔细说明后也就予以认可。“最关键的是我有一张《派遣证》,这就说明一切了。”王哲说。处境尴尬的“编外学生”目前正在南京理工大学就读的非全日制研究生张伟(化名)在校园内已感受到了歧视和偏见。2016年7月,张伟从河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院毕业后,被赵县第一中学聘为代课老师。根据学校规定,他要一年后才能转为正式事业编制,考虑到当地经济和社会环境不利于自身发展,他还是决定离开赵县,而报考研究生是最好的方式。2017年12月,他参加了全国研究生联考,第一志愿填报的是北京师范大学,但因他考试成绩距离该校340分的录取线“只差了一分”,最后被调剂成南京理工大学一名非全日制研究生。在入学不久,他就感受到学校针对“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在管理上的差别对待。“我们没有住宿,没有医保,节假日无法享受学校福利,选课总是最后才知道消息,不能评奖学金,更不能参评优秀毕业生。”张伟对澎湃新闻称,学校的差别对待影响了他对校园美好生活的感受。“犹如一场孤独的学习之旅。”张伟说,由于无法正常参与学校的生活,让他对学校少了一种认同感。最关键的是,由于学校管理细节上的差别对待,致使“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学生之间的社交关系也变得微妙起来。“我记得有次老师让一位全日制的同学负责收作业,我主动添加他的微信,方便传输作业,当得知我是非全日制研究生后,他未通过我的微信,只留了电子邮箱。”张伟说,很明显对方不想和他有任何交往。“只要在管理中进行分群,自然会产生歧视和偏见。”张伟说。今年刚从中国海洋大学毕业的非全日制研究生王勇(化名)也感觉自己像是学校的“编外学生”。“学校课程安排没任何差别,但细节还是有差异。”王勇对澎湃新闻称,非全日制研究生不能申请该校的助学岗位,不让参加学校组织的部分活动和比赛。“我不知道究竟是什么把我们分成了两类人?我们非全日制研究生同样都是统招生,部分调剂过来的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录取分数线,甚至比全日制研究生录取分数还要高,但为何学校和部分学生还是不太接纳我们呢?”王勇说,从当前学校招生比例来看,绝大多数还是全日制研究生,而非全日制研究生比例不高,因此他们的声音和生存状态极容易被学校忽视。在他看来,尽管教育主管部门再三强调“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只是入学和学习方式上的差异,但因没有相应配套政策和措施的引导,故而造成了今天非全日制研究生群体的尴尬处境。“表面上看‘非全日制’没什么,但实际上却产生很多矛盾、纠纷和人为对立。”王勇称,即使在平常社交场合,也会有人用异常的眼光来看待非全日制研究生的群体。张伟认为,不认可非全研究生的应届生身份,本质上源于认为统招非全日制研究生和之前单证硕士一样。传统上以《派遣证》来识别应届生身份,而实际中很多学校规定不一,有的学校甚至不给非全日制研究生发放《派遣证》,这影响了很多用人单位对非全日制研究生的识别。“有的学校领导都不能正确认识到非全日制研究生改革,还在用在职硕士的名称发文件,搞歧视。”张伟称。在学校期间受到差别对待的非全日制研究生,在步入社会同样面临歧视和偏见。隐性的歧视依然存在作为南京理工大学的非全日制研究生,张伟读研期间比一般全日制研究生更加努力。“我有四五科的考试成绩名列第一、第二名,很少有科目考试成绩跳出前五名,最差也没超出前10名。”张伟对澎湃新闻称。如此优异成绩并未帮助他获得用人单位赏识。今年疫情期间,他参加各种网上举办的毕业生双选会,用人单位一旦听说他是非全日制研究生,最标准答复是“下次再沟通”,从此了无音讯。他先后给十多家用人单位投放简历,剧情和结局都一样,这极大打击他在求职道路上的信心。“我想以非全日制研究生身份去应聘中学教师,可能都没资格了。”张伟对澎湃新闻称,用本科学历去寻找工作,或许还相对容易。将非全日制研究生等同于在职研究生的定见已根深蒂固,是造成事业单位、国企和大型民营企业招聘员工时不敢“冒险”的根本原因。张伟认为,2019年12月发布的《教育部办公厅等五部门关于进一步做好非全日制研究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并未对职称评定、内部晋升、公务员和事业单位遴选与考调、人才引进和补贴、聘任制公务员招聘等作出相应规定,包括政策无具体监督执行部门,学生投诉往往推诿扯皮,难以落实。从而为用人单位在招聘时预留很大操作空间。“无问责规定,导致各地各部门有恃无恐,信访投诉后依然如故。”一位非全日制研究生对澎湃新闻称,国家相关部门唯有统一研究生教育质量,不在学历证书上标注“非全日制”学习方式,方可根本解决。面对社会各个层面的偏见,部分非全日制研究生决定站出来,用社交媒体平台发出声音,厘清事实。学习之余,王勇是微博账号“统招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运营管理员,主要承担刊登非全日制研究生相关政策法规,回应社会对非全日制研究生的误解。这个微博账号约有10名运营成员,他们都是来自于各所大学的非全日制研究生。张伟也是一个法学类非全日制研究生微信群的管理员,加入者已达两百多人。他说,已有多个学科的非全日制研究生建立微信群。“起初建群主要为了发布和分享工作信息,哪个单位不歧视,我们就会把它分享出来仅供参考。”张伟说,目前大家发出声音并不为争取特殊利益,只是希望能保障最基本的合法利益。“现在很多地方人社局的领导都知道我是谁了。”王勇说,他时常和各地方人事部门的负责人打电话沟通,给对方普及相关政策和知识,但通常对方都会消极推诿。“我希望他们发布招聘时严格落实五部委的文件,不能在事业单位招聘公告中设置全日制条件,他们要么说已招聘公告已发布,无法修改,要么说下一次修改,可到下一次发布招聘公告时,仍然要求全日制毕业生。”王勇说,根本原因是事业编制岗位的竞争太激烈了。“一个事业编制的岗位,往往会有几百人报名。”张伟说,在如此严峻的就业情势之下,若国家相关部门没有相应的配套措施,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就业歧视就难以避免。他认为,虽然教育部近日针对媒体的回应起到正面作用,但全国各地针对非全日制研究生的隐性歧视依然会长期存在,包括很多用人单位在招聘表中设置非全日制选项,如果应聘者勾选,极有可能无法进入笔试和面试环节。近期,张伟正在全身心准备毕业论文答辩,他尽量不去想找工作的事了。“我已经没什么信心了。”张伟说。去年报考山东省“优选选调生”的王哲,尽管如今已是一家央企上班,但他并未放弃当法官的理想。“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我正在想通过别的方式实现理想。”王哲说。来源: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