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所、南京工学院东南大学南京工学院主体是现在东南大学的前身。1952年以原南京大学工学院为主体,并入金陵大学、江南大学等校的有关系科后建立了南京工学院,其后又有武汉大学、浙江大学、交通大学、复旦大学等校部分专业先后并入,当时的南京工学院是南京规模最大的高等院校,工科体系完备,综合实力强劲。不过从1956年开始,南京工学院的多个系科陆续分出,组建或参建了4所高等院校。①无线电工程系:1956年国家从该系调出了19名骨干教师,参与组建成都电讯工程学院,该学校就是如今电子科学领域最牛的双一流大学电子科技大学。②化学工程系:1958年该系整建制划出成立南京化工学院(今南京工业大学主体),如今南京工业大学的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实力在全国都是数一数二的。③食品工业系:1958年该系迁往无锡,成立无锡轻工学院(今江南大学主体),如今的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成为了江南大学的名牌特色学科,实力全国领先。④机械系:1960年以机械二系为基础筹建南京农业机械学院,次年迁往镇江并更名为镇江农业机械学院(今江苏大学主体),虽然江苏大学并不是双一流高校,江苏大学在省属高校中的实力是一流的。1988年5月南京工学院更名为东南大学,如今的东南大学已成为一所在工科领域相当有实力的双一流高校。第二所、华南工学院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工学院是华南理工大学的前身,由当时的中山大学工学院、华南联合大学理工学院、岭南大学工程方面的系科、广东工业专科学校4院校为基础,会同湖南大学、广西大学、南昌大学、武汉大学等多所院校中与工科相关的专业组建而成华南工学院。该学校汇集了当时中南地区所有最为优秀的工科院系,奠定了华南理工大学深厚的工学基础,被誉为中国“南方工科大学的一面旗帜”。从1953年开始,华南工学院的一些专业开始陆续分出,成就了5所双一流高校。①铁道专业:1953年该专业调至长沙组建长沙铁道学院(今中南大学),如今中南大学的交通运输工程学科全国前十水平,在中南地区是领先的。②机械工程、电机工程:1953年华南工学院机械工程系、电机工程系的部分专业调至武汉华中工学院(今华中科技大学),如今华科的机械工程和电气工程两个学科实力全国前五。③无机物工学专业:1954年调至华东化工学院(今华东理工大学),华东理工大学最有优势的特色学科就是化学工程,在学科评估中,被评为A+。④水利系、测绘系:1954年起两个系先后调至武汉组建武汉水利电力学院和武汉测绘科技大学(2000年合并到武汉大学),水利和测绘一直是武汉大学比较有实力的两个工科类学科。⑤电讯工程专业:1956年华南工学院的电讯工程专业参与组建了成都电讯工程学院(今电子科技大学)。第三所、华中工学院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工学院就是华中科技大学的前身,学校由原武汉大学、湖南大学、原南昌大学、广西大学等4所大学的机械系全部和电机系的电力部分,以及华南工学院机械系的动力部分、电机系的电力部分合并组成。1955年起学校的部分专业开始外调,先后成就了两所双一流高校。①汽车专业:1955年汽车专业并到长春汽车拖拉机工程学院(今吉林大学);②1958年,汽车、拖拉机、内燃机等专业整体调整到新组建的武汉工学院(今武汉理工大学);第四所、大连工学院大连理工大学大连工学院就是大连理工大学的前身,学校肇始于1949年4月成立的大连大学,当时的大连大学可以说云集了国内工科相关领域的众多顶级专家,实力是非常牛的,不过1950年7月大连大学建制撤销,工学院独立为大连工学院。1952年开始,大连工学院建校初期的八个系和十多个学科大部分被调整到内地其他院校或独立为国家专门科研机构,学校损失巨大。①数学系:数学系被撤销,师资被调往东北师范大学,东北师大是现在的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②物理系:由王淦昌领衔的核物理师资被调往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理论物理师资并入吉林大学;③光学系:王大珩领衔的光学师资被调往长春组建中国科学院仪器馆(1956年改名为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后继续分拆组建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④电机系:并入东北工学院(今东北大学);⑤电讯雷达系:当时国内唯一的电讯雷达系全体师生派往抗美援朝战场,战争结束后撤到张家口组建解放军军事通讯学院,后迁至西安成立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讯雷达专业成为了如今西电的王牌专业。⑥船舶系:由船舶工程专家杨槱领衔的船舶系并入上海船舶工程学院(今上海交通大学);⑦化工系:该系液体燃料组参与合并组建北京石油学院(今中国石油大学);⑧煤化工系:该系的师资迁到山西组建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⑨起重运输专业:并入太原重型机械学院(今太原科技大学);⑨科学研究所:大部分师资划归中国科学院,后设立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这4所工学院,被分的最惨的是大连工学院和华南工学院,华中工学院损失最小,如今在这4所工学院中,华中科技大学和东南大学实力最强,大连理工大学虽然也不错,但是缺乏拔尖的A+学科,华南理工大学是这4所院校中唯一的非中央直管的双一流大学。
◎ 科技日报记者 金凤编者按新材料产业是支撑我国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产业。近年来,我国新材料产业发展不断加快。“十四五”时期,新材料的发展更是被提上了日程。为此,科技日报推出系列报道,带你走近新材料,了解它们的技术发展,展望它们的产业前景。这两天,江苏久吾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项目经理柯振宇,正蹲在南通能达水务有限公司进行技术优化。经由一道道膜的过滤,制浆、造纸废水里滤出盐酸和烧碱……这些废水,来自江苏王子制纸公司(以下简称王子制纸)。9年前,也是在这里,时任江苏省省长助理兼科技厅厅长的徐南平,带领团队用膜技术,帮王子制纸化解了危机、顺利开工。如今,这里每天过滤浓缩的制浆尾水达3.2万吨,造纸尾水的日处理量约达1万吨。观众参观“膜技术污水处理器”。视觉中国供图“十三五”以来,我国膜产业总产值的年均增速在15%左右;2019年,我国膜产业总产值已达2773亿元,较“十二五”末翻了一番。“除了水处理,我国膜产品大量应用于制药、食品等行业,也出口到东南亚、德国、美国等地区或国家。”南京工业大学膜科学技术研究所、国家特种分离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教授范益群告诉记者。膜技术可实现分子级过滤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污染是全球面临的两个重大环境问题。作为一种新兴高效的分离技术,膜分离技术利用特殊材料的膜,外加动力,可以分离水中的小分子、固体颗粒等物质。这种技术兼有分离、浓缩、纯化等功能,而且高效、节能、环保,能实现分子级过滤,过滤过程简单、易操作、能耗低、效率高。“近年来,高性能膜材料技术快速发展,污水处理厂、家用净水器都广泛地使用了膜技术,随着技术不断进步,成本也在快速下降。”与膜材料打了半辈子交道的范益群,对中国膜材料的发展如数家珍。他说,膜材料根据应用领域可以分为水处理膜、气体分离膜、离子交换膜、特种分离膜。其中水处理膜又可根据孔径和功能,分为超滤膜、微滤膜、纳滤膜、反渗透膜等。范益群介绍,超滤膜的孔径一般在0.1微米以下,可以过滤水中的细菌、病毒、胶体、大分子,可以用在食品加工业中,例如,过滤、拦截豆制品加工后液体中的大豆蛋白。微滤膜的孔径大多在0.1微米以上,多用来处理水中的悬浮物,降低水体的浊度,还可以过滤水中的细菌,一般在河道的净化中多有使用。纳滤膜顾名思义,膜内的过滤孔径可以达到0.002微米,除了可以过滤水中的腐殖酸、农药化肥残留等大分子物质,还能过滤钙镁离子,软化水体,但又可以保留一部分矿物质。过滤孔径最小的是反渗透膜。“反渗透膜孔径非常小,只有水分子可以透过。它利用膜两侧的静压差作为推动力,实现液体混合物的分离,广泛应用于海水淡化以及高纯水生产中。”范益群说。多个领域都离不开这张膜目前,在海水淡化、工业废水处理、工业用水处理、市政污水再生处理、市政自来水提质改造、家用净水器市场等领域,膜技术大显身手。该技术的应用,曾一度为王子制纸一项陷入绝境的大项目力挽狂澜。2012年,王子制纸打算在江苏启东修建一条制浆废水排海管道,消息传开后,世代以渔业为生的启东老百姓,开始担心造纸制浆废水会影响生态和近海渔业养殖。关键时刻,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膜科学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徐南平主动请缨,带领南京工业大学膜科学研究所的40多位研发人员,开始攻克造纸制浆废水“零排放”的世界性难题,提出了成套设计工艺,打消了民众顾虑,帮助地方与企业走出了困局。9年过去,科研团队再次进行技术升级。柯振宇告诉科技日报记者:“以前制浆尾水过滤后析出的盐有很多杂质,甚至还有一些腐蚀性固体废弃物。此次技改工艺,将反渗透产生的浓盐水分离成高氯化钠浓盐水和高硫酸钠浓盐水,再将高氯化钠浓盐水通过新增的膜电解单元,制成低浓度的酸、碱水用于生产,替代部分外购药剂。高硫酸钠浓盐水进入蒸发结晶系统后,则生产出工业级元明粉,可作产品销售。”目前,他们正在做项目的试生产运行,预计今年下半年可以建成投产。除了废水处理,以膜技术为核心的新型水处理技术,已经成为提高水环境的利器。2019年,深圳盐田区建成深圳市首个自来水直饮示范区,采用臭氧-活性炭、超滤膜等深度处理工艺,提高出厂水水质,实现自来水直饮全覆盖。重要的是,包括芯片在内的精密电子器件的生产,也离不开膜技术。“目前芯片的集成度要求越来越高,这要求晶体管之间不能有离子,以确保器件之间不会有电磁干扰,而生产制作这些晶体管,都需要使用超纯水冲刷,确保芯片性能稳定。在制备超纯水方面,膜技术提供了有力支撑。”范益群说。加强原始创新能力应对挑战中国膜产业现阶段还需突破产品种类偏少、应用领域偏窄的局限。例如膜产品主要集中在水处理领域,占膜市场的85%。面向医药、能源和物料分离领域应用的特种功能膜产品品类较少。“膜产品处于产业链的顶端,而膜材料成了膜产品向高端发展的瓶颈,因此需要加强基础研究,强化原始创新,加大关键技术研发。”中国膜工业协会理事长郑根江告诉记者。 膜与膜材料原始创新能力较弱,是我国膜产业现阶段面临的挑战之一。郑根江指出,这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一是制膜用化工原材料要求高,一般的化工原材料难以达到制膜要求,需要进行大量的优化、改性研究。二是成膜机理、膜配方、制膜工艺和制膜设备这四大关键技术,互为支撑、密切度高、匹配性强,需要系统性创新。三是由于膜的应用场景不同,每种膜的配方、结构、制作工艺及性能要求也不同,制膜设备及工艺针对性强,技术难度大,这些膜核心技术的原始创新亟待加强。例如,氢燃料电池质子交换膜、太阳能光伏背板膜等新能源用膜,高性能医用膜以及高精准分离膜等一些高端膜产品的制膜关键设备国产化率偏低,部分关键设备仍需要进口。郑根江建议,应以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为目标,围绕膜装备的重大共性关键技术及绿色、高效、智能制造等开展系统研发,强化机械装备模块化、智能化、机电一体化和零部件的通用化、标准化、集成化。“还要多开发高端产品,例如能用于物料精准分离的超滤膜和纳滤膜,在极端工况下应用的耐高温高压、抗污染的膜。”“十四五”膜产业总值或达5000亿元2019年的膜工业总产值,主要由膜与膜材料、膜设备、膜工程和膜配套设备、膜贸易与服务四大部分构成。其中,膜工程与膜配套设备板块占我国膜产业总产值的27%;膜设备板块产值占26%;膜与膜材料板块的产值占15%。这意味着,膜与膜材料领域增长空间较大。“膜技术的发展,让膜的原材料层出不穷。从几元钱一公斤的PVC,到几百元一公斤的聚四氟乙烯,从粉煤灰到高纯度氧化铝,不同原材料制得的膜,应用场景不同,大家也在尝试一些新材料,例如陶瓷膜。”范益群说。“不过,原材料的生产和制造工艺越复杂,成本越昂贵。”范益群举例说,去除氧化铝杂质的成本很高,99%纯度的氧化铝,市场售价约1万元每吨,而99.95%纯度的氧化铝售价则高达100万元每吨。“此外,原材料的均匀度、可重复性,生产工艺的控制精度和水平,生产中监控仪器的精度和灵敏度,都会决定膜的质量高低。”范益群说,大批量的膜生产,膜表面不能有缺陷,一张几十平方米的膜,只要有一个头发丝粗细的孔,过滤时就会让杂质漏过去;生产过程中,如果不慎有灰尘掉落在膜上,也可能在膜上留下一个孔洞;这些都会影响过滤效率。面向“十四五”,郑根江对中国的膜产业信心满满,他表示:“近几年,全球膜市场需求快速增长。2018年,全球膜与膜装备总产值达到950亿美元。未来几年,随着科技水平、产品质量、工程技术水平和国际市场运作能力的不断提升,中国膜产业将快速融入全球市场,国际市场占有率将大幅提升。”对于未来,郑根江充满期待。他分析,2025年中国膜产业总产值或将达5000—6000亿元。其中工业废水资源化、城镇污水再利用、城镇自来水提质改造、医用膜、家用净水器市场的产值将占据较大市场份额。“膜产业也将通过关键共性技术,带动3D打印、医学、光学、能源等领域的发展。”郑根江说。编辑:黄磊审核:岳靓
中国江苏网11月28日讯 11月28日下午,南京市举行“两落地、一融合”第一批项目(新型研发机构)签约仪式。南京市委副书记、市长缪瑞林主持签约仪式。江苏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张敬华,省科技厅、省委组织部、省教育厅有关领导出席签约仪式并讲话。会上,南京市与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31个新型研发机构项目签约。签约项目围绕南京4+4+1主导产业发展,依托高校院所国家级科研平台,以新的机制体制,集聚高端人才,通过科技成果转化来孵化、培育科技型企业。记者了解到,9月29日南京市正式启动“两落地、一融合”(科研成果落地、新型研发机构落地、校地融合发展)工作。推进“两落地、一融合”是南京推动创新发展的现实需要和必然选择。科教人才资源丰富是南京发展最大的优势,南京与在宁高校长期以来进行了富有成效的合作,但在科研成果落地转化、新型研发机构培育等方面还有很大空间和潜力。此次签约仪式是对“两落地、一融合”工作开展以来的阶段性成果展示,也是对该工作的再动员、再部署。“与以往的政校合作不同,这些新型机构在体制机制、与市场对接等方面都会有大的改变,研发团队占大股就是一个重要特点。”南京市白下高新园区管委会主任於朝勇介绍,新型研发机构将采取混合所有制的模式,此次白下高新园区与南京理工大学VR研究中心的合作项目中,研发团队将占51%的股份,并且,他们会共同将技术、团队、企业以混合所有制的形式导入园区,让研发直接面向市场。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膜科学技术研究所也是此次签约的新型研发机构之一,该机构由南京工业大学、江北新区、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共同合作建立,值得一提的是,在该项目中,研发团队将占高达70%的股份。早在1994年,南京工业大学就成立了膜科学研究所,至今,孵化了包括久朗高科、力波兴水务、久盈膜科技、九章化工、佳乐净膜科技等企业30 多家,创办的九天高科从事分子筛膜的产业化,使我国成为继德国、日本后的第三个掌握该核心技术的国家。“2017-2020年,我们把这个阶段定位为爆发式增长阶段,给自己下了‘双百亿’膜产业规模的目标。今天,新型研发机构的建立为我们带来了新的机遇。”郭百涛一边介绍,一边向记者掏出自己的新名片。他笑言自己有了 “双重身份”,一边是膜科学技术研究所副所长,而另一边是运营研究所的南京膜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总经理。“通过这种新的机制,我们将打造‘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产业技术研究院-科技产业园’的创新创业链条,希望团队在创新研究中‘沿途下蛋’。”南京工业大学膜科学研究所所长、南京工业大学副校长邢卫红在讲话中提到,预期通过3-5年,集聚50个创新团队,培育100家高科技企业,形成30亿以上的产业规模,从而打造出世界影响力的膜产业创新中心。新华报业全媒体记者 许雯斐
中国江苏网6月24日讯(通讯员 白高萱 记者 韩震霞)今天下午,由南京市秦淮区人民政府,南京理工大学,南京白下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承办的江苏智仁景行新材料研究院揭牌仪式暨新型研发机构创新发展大会成功举办。本次活动也是今年南京创新周活动在秦淮开展的一次盛会。活动现场,江苏省副省长马秋林,南京市市长韩立明,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泽山,中国工程院院士丁文江为“江苏智仁景行新材料研究院”揭牌。该研究院由王泽山院士联合丁文江院士打造,系南京市首家双院士持股建设的新研机构,重点解决新材料技术的“卡脖子”问题。未来纳米石墨硼复合材料等一批新型技术将不断投入应用,形成产业链,为我国新材料产业发展增添动能。此次活动还有4个项目集中签约,涵盖了智能制造、光电技术、区块链产业等领域。其中,江苏英普区块链产业研究院项目总投资额8000万元,由容淳铭院士领衔,依托挪威斯塔万格大学网络服务创新中心,以区块链基础技术研发及改进为突破,从区块链产品行业应用平台和区块链应用场景建设两个方面进行布局。为助推秦淮区新型研发机构发展和科技成果落地,白下高新区创新举措,牵头聘请一批学界泰斗、业界精英担任秦淮新产业发展顾问。首批专家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刘怡昕,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化工材料研究所副所长李海波,南京莱斯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严勇杰,南京创熠呈益天使基金合伙人钱玮四位知名行业专家学者组成。此外,活动现场还为白下高新区研发机构兑现了千万元新研绩效奖,6家机构共获得市级绩效评估奖励1150万元。
现阶段,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保护环境、改善人民的生活质量,已经成为我国民生工程的重点。今天,让我们走进南京中微纳米功能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一起关注绿色节能环保领域的创新内容!南京中微纳米功能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依托东南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要从事化工、医药、环保相关的纳米功能材料的新技术、新产品、包括新工艺的研究研发。目前主要从事就是高浓度、难降解废水的治理。据了解,在污水处理方面,不科学的处理步骤会使得容易降解的废水也变得难以降解,因此在解决不同废水难降解问题方面,南京中微聚焦模块化水处理高端装备,给出一个更为创新的答案。南京中微纳米功能材料研究院,拥有国内领先的高危高毒性污水处理技术,是重度污水处理的攻坚手。首创的NSFO撬装式无泥芬顿催化氧化技术与成套设备,突破了传统芬顿氧化法工艺流程长,大量排泥的二大瓶颈,作为改善水质可生化性的高级氧化技术,可广泛应用于高COD,高毒性,高含盐水质处理。提供危化品泄露,化工事故应急处理方案,提供医疗废水,传染源废水就地处理机动化设备。该项目入选“2019南京创新周”签约项目,作为高浓度COD治理的典型应用场景,展陈于扬子江生态文明创新中心,从南京化解重化围江的基础开始,参与到整个长江水资源保护的产业体系中,为国家重大需求提供服务保障。此外,纳米纤维作为连接微观和宏观世界的理想媒介,纳米新材料在能源、催化、环境等新兴产业中都拥有着巨大的应用。中微采用先进的电纺、气喷等技术,构筑超细、多孔微纳纤维及多孔膜新材料,通过表界面结构修饰及其微区组分调控,实现对空气、水中污染物的高效捕获和绿色净化,目前已获中国发明专利14件,美国发明专利1件,引起了国际国内外同行的广泛关注。未来,南京中微纳米功能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将继续致力于环保新材料的研发与服务,为社会环境建设贡献力量!本节目将于6月7日在江苏城市频道播出。精彩内容,敬请期待!编辑|许兴编导|马珍韫广通社-江苏直通车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江苏直通车栏目
关注连云港建设的朋友们都知道,在连云港连云区徐圩街道有个徐圩新区。徐圩新区建设最早可以追溯到2006年,当年10月,由钱正英院士牵头,中国工程院,国家开发银行和江苏方面的20多名院士和200多位专家,开展江苏沿海地区综合开发战略研究,提出要在连云港徐圩新区建设临港产业基地。徐圩新区2009年6月,国务院通过《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江苏沿海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连云港果断决策,做出加快发展港口,全力推进徐圩新区建设的重大决策。如今,徐圩新区已签约盛虹石化,中石化等一批巨无霸企业。徐圩新区近日,徐圩新区再传好消息。5月11日,徐圩新区与南京工业大学签订协议,双方将共建南京工业大学连云港石化产业研究院。作为百年化工名校,南京工业大学在化工行业环境污染治理、安全风险控制、先进智能制造、安全生产管理等领域积累了大量领先的成熟技术。当前,连云港正大力实施“工业立市、产业强市”战略,加快构建临港产业为主导、新兴产业为引领、传统产业为支撑的特色产业体系,努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石化产业基地、全球知名的新医药产业基地、国内一流的新材料产业基地,建设成为“一带一路”交汇点的沿海先进制造业基地。此次签约活动必将促进南京工业大学人才、智力、科研等创新要素与连云港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对接。南京工业大学南京工业大学校长乔旭:未来,南京工业大学将通过“三聚焦三融合”,与徐圩新区共同打造产教融合、特色发展的大品牌。聚焦产业发展,打造校地融合;聚焦企业所需,打造产教融合;聚焦一线问题,打造产才融合。南京工业大学将以此次合作为新的契机,进一步整合资源、汇聚力量,加快推动产业研究院的建设,让研究院在连云港这片热土上尽快开花结果。5月12日,徐圩新区与无锡兴达投资签约仪式在连云港举行。此次签约项目为年产30万吨EPS和25万吨PS项目,总投资约20亿元,计划于2021年底建成。投产后每年销售额约50亿元,利税约8亿元。该项目将与石化基地内现有产业形成产业链条,推动产品间的良性互动。徐圩新区徐圩新区现在已是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的先导区,江苏沿海开发的主要实施载体,是连云港“十三五”规划确定的发展新型临港产业的核心区。新区总规划面积约467平方公里,其中,徐圩港区74平方公里,临港产业区153平方公里,新区将主要发展石化、先进装备制造、节能环保和现代港口物流等主导产业。徐圩新区按照官方说法,徐圩新区将依托陆桥经济带,服务中西部,面向东北亚,建成服务中西部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东中西产业合作示范基地、区域合作体制机制创新试验区。重点打造世界一流石化产业基地、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智能化新区,努力发展成为江苏沿海地区新的经济增长极。盛虹石化项目总投资约775亿元,目前已完成投资超300亿元,待项目全部建成后,可实现1600万吨/年炼油,280万吨/年芳烃,110万吨/年乙烯及下游衍生物生产能力,预计年产值1200亿元,利税超200亿元。另外,中石化3200万吨/年炼化一体项目,总投资将超1000亿元。浙江卫星石化项目投资300亿,东华能源项目投资200亿等,待签约项目:台湾中石化240亿项目。徐圩新区徐圩新区能不能发展成为江苏沿海地区新的增长极不敢说,成为连云港新的经济增长极是没问题的。再过5年,徐圩新区在建项目逐步完工投产后,对全市GDP的贡献将十分可观。可以预见的是,连云港将彻底摆脱江苏13妹的境地,GDP有望成为江苏省13个地级市中等发展水平。不信?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近日,南京工业大学邵宗平、周嵬教授课团队在全球顶级科研期刊Nature杂志发表了题为“Thermal-expansion offset for high-performance fuel cell cathodes”的文章,南京工业大学的科研人员创新地提出了一种引入热膨胀补偿的策略,实现了燃料电池阴极与其他电池组件之间的完全热机械兼容,从而解决了阻碍SOFCs商业化进程的一大技术难题。文章部分内容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lid oxide fuel cells,SOFCs)是一种将煤、石油、天然气以及其它碳氢化合物等化石燃料中的化学能直接转换为电能的高效清洁的能源系统。与传统的火力发电系统相比,SOFCs具有高转换效率、低排放、零噪音的优势。虽然SOFCs的发展已有百年历史,但仍然有一系列的挑战阻碍着SOFCs的商业化进程。其中,热机械不稳定性就是最大的“拦路虎”,由于SOFCs需要在高温下运行,而燃料电池不同组件之间的热膨胀行为不匹配,会引起较大的内部应变梯度,导致电池退化,分层或破裂。为了攻克这一难题,南京工业大学的科研人员提出了一种引入热膨胀补偿的策略。即通过固相烧结将具有高电化学活性和热膨胀系数的钴基钙钛矿SNC与负热膨胀材料Y2W3O12氧化物(YWO)结合在一起,从而形成能够与电解质的热膨胀性能良好匹配的复合电极。 同时,进一步利用反应性符合概念来确保这两相之间的强相互作用,以增强热膨胀补偿效果。此次在Nature杂志发文,是南京工业大学2021年第一篇Nature/Science正刊。邵宗平,周嵬是文章的通讯作者,南京工业大学为文章的通讯单位。拓展阅读邵宗平,南京工业大学教授。2000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获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燃料电池(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低温燃料电池、生物燃料电池)、先进气体分离、电化学储能、太阳能转化和利用(太阳能电池、光催化),生物传感技术等。近几年在国际知名杂志发表论文350多篇情况,论文引用10000多次,曾获得辽宁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5),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1)、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1)等荣誉。周嵬,南京工业大学化工学院,材料化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苏特聘教授,江苏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江苏双创人才计划和双创团队领军人才获得者。主要研究方向包括:低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关键材料;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关键材料;新型低温氧还原、吸氧、析氢、二氧化碳还原催化剂;固废资源化深度利用;直接碳燃料电池;太阳能电池;高级氧化反应;电化学传感器。迄今在国际主流期刊上发表SCI论文240余篇,发明专利授权10余项。素材来源:南京工业大学
江苏省科技情报研究所发布——南京市2019年度百强高新技术企业名单(共100家,排名不分先后)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苏交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南京中兴新软件有限责任公司江苏苏博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亿嘉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奥赛康药业有限公司江苏久吾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电南京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康尼机电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方天电力技术有限公司南京晨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中国中材国际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南京莱斯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南京中新赛克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南京长峰航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南京圣和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南京烽火星空通信发展有限公司浩鲸云计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通服咨询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南京国电南自电网自动化有限公司南瑞集团有限公司南京埃斯顿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南京科润工业介质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创维信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赛特斯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德朔实业有限公司南京磁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博睿光电有限公司中设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南京迈瑞生物医疗电子有限公司大峘集团有限公司江苏苏美达五金工具有限公司江苏中路交通科学技术有限公司延锋伟世通电子科技(南京)有限公司炫彩互动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南京中科煜宸激光技术有限公司南京科远智慧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南京维沃软件技术有限公司南京国博电子有限公司南京金龙客车制造有限公司江苏中圣高科技产业有限公司南京天加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南京国盛电子有限公司南京洛普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奥特佳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南微医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华信藤仓光通信有限公司博智安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艾欧史密斯(中国)热水器有限公司南京凯盛国际工程有限公司南京途牛科技有限公司南京健友生化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中电环保股份有限公司南京红太阳股份有限公司中石化南京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华为软件技术有限公司南京壹进制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南京华威医药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南京世和基因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南京捷希科技有限公司南京泰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大唐南京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南京先声东元制药有限公司焦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南京三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江苏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江苏高淳陶瓷股份有限公司南京云海特种金属股份有限公司中冶华天南京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南京华讯方舟通信设备有限公司南京诺唯赞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南京长江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南京正大天晴制药有限公司扬子江药业集团南京海陵药业有限公司南京国电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江苏金智教育信息股份有限公司南京云创大数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南京伟思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蓝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巨鲨显示科技有限公司江苏金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中创为南京量子通信技术有限公司南京药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艾德克斯电子(南京)有限公司南京万德斯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南京龙源环保有限公司基蛋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金陵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南京越博动力系统股份有限公司南京亚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多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南京新百药业有限公司红宝丽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亚信科技(南京)有限公司南京高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南京聚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南京长江都市建筑设计股份有限公司鲸准研究院发布——南京市创新型企业家之星名单(共10人,按姓氏笔画排序)王健 五星控股总裁兼五星金服董事长王清琛 南京云问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兼技术总监尹志军 南京南智先进光电集成技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石峥映 南京派光智慧感知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田伟 南京金邦动力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杨晓川 南京中港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张志祥 江苏中路交通科学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徐剑 南京数族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徐寒梅 南京安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首席科学家蒋钢 南京分布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来源:南京日报南报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
在一次节目访谈中,马云突然问董明珠:“像我这样的人你看得上吗?”现场所有人顿时屏息凝视,不约而同地看向董明珠。而董明珠后来的回答,让马云颇为称赞,观众们也拍手叫好。说起董明珠,大家都很熟悉,她是从家庭主妇逆袭到格力集团董事长的一代女强人。1954年董明珠出生于南京一个普通家庭,大学毕业后进入一家化工研究所做行政管理工作。像大多数女人一样被父母安排着结婚生子,过着平凡幸福又安逸的生活。直到30岁时丈夫突然去世的恶耗袭来,留下她和2岁的儿子。为了挣脱人生的泥潭,她放弃了朝九晚五的生活,36岁时把孩子托付给母亲,独自南下打工,在一家叫“海利”的家电公司做空调销售。由于不懂业务,没有人脉也不会喝酒,初入职场的董明珠举步维艰。她只能利用别人下班休假时间努力学习销售技能,弥补自身销售不足的短板。有次跑业务中,还不小心摔成了骨裂,当时正是销售空调的旺季,本就刚刚起步的事业如果就此休息,所有的努力即将白费。深思熟虑后,她强忍着疼痛,硬是拖着碎裂的骨头满城市的跑业务,直到疼得直不起腰来,被同事发现才送去的医院。正是凭借这股“拼命三娘”的狠劲,在入职半年时间跑完了三百多万的单子,拿到6万元的年终奖。她对工作就像对待生命,奉献自己一生青春。除了工作拼命,讨债也是一流。因前业务员留下了42万债务,负债老总老奸巨猾一直不给。董明珠自开启追债之旅后,每天都会跟着债主,甚至直接坐在门口等债主下班。软磨硬泡40天后老总终于受不了,才被董明珠讨回了42万债。就这样凭着不服输的、敢拼的劲头,在进入格力前4年,董明珠个人销售额从一开始的几百万,到三年后几千万,占整个公司销售额六分之一。曾被《财富》杂志评选为“全球50名最具影响力的商界女强人称号”。董明珠除了业务能力强,有恒心有毅力,个性也是非常干练果断,雷厉风行,做事决不拖泥带水。而她也一直是有着超乎常态的极度自信,永远说着夸张自大的话,做事不留余地。就像她的口头禅:“我从来就没有失误过,我不认错,我永远是对的。”这点体现在公司和下属面前,说话往往不留情面,甚至直接把员工骂哭都是常有的事。对公司内部管理也是极其严格,在之前的一次采访中,董明珠说自己百万平工厂没有一个垃圾桶,她说没有垃圾桶反倒没有垃圾,并表示员工乱扔垃圾就开除。瞅瞅,怪不得是一代女强人,能管理10万员工的人,硬性要求不是一般的强。而董明珠自从老公去世后便没谈过感情,现在为格力献身31年的她,也曾表示嫁给了格力。现如今褪去性别的标签,她越发活得的独立优秀,而她的儿子也成了一名优秀的律师。也许女强人本身就有一种威严性,让人望而生畏却又不由得佩服想为之靠近看齐。董明珠从单亲妈妈,一路打拼到格力董事长,一路的磨难与成长,其中的艰辛不是旁人所能体会。欲戴王冠,并承其重,想要获得成功的桂冠,必须承受无所想象的苦难。好在董明珠的强大毅力,坚挺着她走向成功的彼岸,也收获了春暖花开,硕果累累。对于某次访谈,谈及自己的感情:“离自己心近的距离远,离自己距离近的离心远。”马云趁机调侃:“像我这样的人你看得上吗?”所有人屏息凝视。董明珠笑答:“爱情只是人生中一个角落,你太大了,我这个角落放不下。”董明珠的委婉拒绝,给了彼此台阶,赢得了在场人一片喝彩。也许是经历过一次婚姻,她对待感情的态度,就像对待她的工作一样,谨小慎微,追求完美。“宁缺毋滥,婚姻不是必需品。”一心铺在事业上的她,几乎将自己全部心血都投入到了公司的发展和未来。仿佛事业就是她的二次嫁娶,走到哪儿谈论她的事业都满面春风,自豪无比。也许把一生奉献给事业才是她最想要的完美感情寄托。不管怎样,都希望董明珠能在未来,找寻一份有肩可依、有苦可扛,有累时在她身后说还有我的那份爱情。 对于董明珠,你怎么看呢?欢迎留言点赞。
南京工业大学供图二氧化碳排放引起的环境问题已经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捕集二氧化碳成为低碳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南京工业大学刘晓勤、孙林兵教授课题组研究出一种新型智能吸附剂,能够实现对二氧化碳的低能耗和可控性捕集,这一成果不久前刊发在国际化学领域顶级期刊《德国应用化学》上。“工业烟道气中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其大量排放严重危害了生态环境,所以在工业上要对二氧化碳进行吸附分离操作,但传统的吸附剂通常需要在变温或者变压的条件下实现其循环使用过程。”研究论文第一作者、南京工业大学化工学院博士生江耀介绍道,变温或变压的过程往往能耗较高,不利于低碳经济和可持续发展。近年来,利用刺激响应材料作为新型吸附剂用于吸附过程引起了研究人员的极大兴趣,但开发能够同时实现二氧化碳的低能耗和可控性捕集过程的智能吸附剂具有很大的挑战性。南京工业大学吸附分离技术研究所的刘晓勤教授和孙林兵教授在该领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光具有环保性、远程可控性和瞬时性等优异的特性,在目前被认为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量,因此光响应性材料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孙林兵教授解释道,光响应材料是指吸收了光的能量后,能够在分子内或分子间产生化学或物理变化的一类材料。自然界中存在一些具有光响应性的特殊物质,它们在不同波段光的照射下能够发生结构的变化,伴随着分子结构和形态的改变,这类材料会表现出某些宏观性质的变化,如在光刺激下发生形貌、颜色或者折射率的变化等。“如果能够利用光刺激响应和活性物种之间合理分配,相互协同实现对二氧化碳的可控性捕集,这将是很有意义的。”基于这个想法,课题组构建了一种光响应金属-有机框架材料作为载体,“我们首次将一种强吸附活性位,引入到光响应金属-有机框架材料中,得到一种智能吸附剂,该智能吸附剂能够通过响应分子与活性位之间的协同作用,实现对二氧化碳的低能耗和可控性捕集,相较于传统的变温、变压吸附过程,大大降低了能耗。”江耀说。据介绍,该成果不久前刊发在国际化学领域顶级期刊《德国应用化学》上,江耀博士为第一作者,刘晓勤教授和孙林兵教授为通讯作者,该工作得到了国家优秀青年基金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的资助。这一成果为高性能吸附剂的开发提供了新思路,不仅能实现对工业烟道气中二氧化碳的可控性捕集,友好环境,促进生态文明建设,还可大大降低工业过程中气体分离的能耗,节约大量的工业成本。本报记者 蔡姝雯通讯员 杨 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