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学员咨询:想读博,问一下全日制博士和非全日制博士到底有什么区别?全日制博士和非全日制博士有很多区别,听我慢慢说……博士生教学工作是我国高素质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工作,目前我国的博士生教学工作主要包括2种,一种是全日制博士,一种是在职博士,也就是非全日制博士。全日制博士全日制一般指学习时间上的一种分类,顾名思义是按照国家法定工作、学习时间进行全天候学习的一种方式。那么全日制博士,就是指符合国家博士研究生招生规定,通过研究生入学考试或国家承认的其他入学方式,被高校录取并全脱产在校学习的博士。全日制博士通常分为定向、非定向、委托培养、自筹经费四种。入学时都需要考英语、专业课、专业基础课等几门课目。非全日制博士非全日制博士也就是在职博士,是指学习方式相对脱产形式而言,即通过正常入学考试(统考或单考)取得入学资格,在培养单位教学或培养方案许可的情况下,一边工作一边学习的博士生。非全日制博士是在全日制博士的基础上开展的,开展在职博士的教学工作主要是以现有的博士全日制学科为基础,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依托良好的教学环境组织开展在职博士的教学工作。非全日制博士的教学工作通常是以高级研修班的形式开展的,在职人员可以在满足在职博士的招生条件的基础上,以统招的方式或者是免试入学的方式参加相关专业课程的学习,专业课程的学习的重难点是加强在职人员的专业基础和专业技能,提高在职博士的专业能力和科研实践能力。全日制博士和非全日制博士的具体不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1、招生方式不同非全日制博士的教育是专门针对在职人员开设的教育方式,一般招生院校采取的是自主招生的方式,没有统一的考试。全日制博士是要参加统考的。2、招生对象不同非全日制博士的考生都是社会在职人员,而且想要报考必须要获得硕士学位满五年,这也是硬性要求,同时年龄不能过大,而且考生需要边学习边工作。全日制博士的考生从都是应届硕士毕业生,他们是不需要边学习边工作。3、上课方式不同很多非全日制博士招生院校都采取集中授课的方式,考生不用全天在校学习,学习时间灵活成为这种教育方式的一大特色。全日制博士则需要全天在校学习。4、获得证书不同非全日制博士分为同等学力博士和双证博士。报考同等学力博士的考生是不需要参加入学考试的,毕业后考生只能够获得博士学位,不能获得学历证书,但是报考双证博士的社会在职人员是需要参加入学考试的,报考难度比较大,但是毕业后是可以获得学历和学位证书。全日制博士参加统一入学考试被学校录取之后,通过脱产学习毕业时会获得毕业证和学位证。5、报考条件不同全日制博士不仅招收统招硕士生,还招收获得专业硕士学位的非全日制双证研究生,相较而言,非全日制博士更倾向于培养高层次的高级人才。非全日制博士的报考条件1、拥有硕士学位或具备研究生同等学力并取得一定科研成果的专业人士;本科毕业但具有3年以上高管经验的精英人士;2、热爱祖国,品德良好,遵纪守法,身体健康;3、年龄一般不超过55周岁,条件优秀者可以适当放宽。全日制博士的报考条件1、已获得硕士学位(在国外获得的学位需经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国外学历学位认证)的人员;应届毕业的硕士研究生(须是国家统招硕士生,且最迟在入学前取得硕士学位);或满足同等学力报考条件的其他人员(注:单证的专业学位考生报考须在报名前获得硕士学位证书)。报考医学专业学位者,还必须具有相应专业的执业医师资格。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3、身体健康,报考博士生的年龄一般不超过四十五周岁,报考委托培养的考生年龄不限;有两位与报考学科相关的副教授(或相当职称)以上的专家推荐。6、学习期间收入来源不同非全日制博士的工资是单位补助,就全勤来说,由于钱是单位出,导师可以轻松地给他们开全勤。而他们本来在原单位都基本拿不到全勤奖的。所以很多报考在职博士的人在原单位地位不低,大多都是来镀金的,为了更好评职称等。全日制博士收入来自于国家,非全日制博士补贴来自单位。7、科研视野不同在科研视野上,全日制博士接触地科研会相对较少。而非全日制博士的视野就开阔地多。一般来说,非全日博士的科研项目因满足原单位的需求,跟导师更贴近“合作”模式,他们的科研能力更强,研究针对性更强,研究更有效率。他们见识广,本来就在本行业经营多年,很多地方比导师更熟悉,主观上更积极。根据教育部的要求,高校开展博士的教学工作要以提高博士研究人员培养质量为核心,培养适应于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专业人才,同时要不断的完善体制机制,健全教学体系,提升博士生教学的水平,为更多的学员提供良好的学习机会和平台。所以,从全日制博士到非全日制博士,在整个博士的发展的历程当中,不变的是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的核心,改变的是教学方式。
南京非全研究生申请租房补贴被驳回,人社局:财政部门不同意9月4日,一名今年从南京某理工类高校非全日制研究生毕业的应届生小江(化名)向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爆料称,自己今年6月依规向南京市江宁区人社局申请的“高校毕业生住房租赁补贴”,却在7月被驳回了。官方给小江的答复是他“非全日制研究生”的身份不符合申请标准。同一天,针对近期社会对非全日制研究生学历歧视问题,教育部相关负责人回应澎湃新闻时明确指出,“2019年12月,教育部办公厅等五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非全日制研究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已明确用人单位应为不同教育形式研究生提供平等就业、落户机会。”小江向澎湃新闻记者介绍,自己6月申请上述“高校毕业生住房租赁补贴”时,在当地人社局发布的文件中看到“非全日制研究生”也在补贴对象内,并将这一消息通知同学一起提交了申请,然而当申请被拒绝之后却发现,当地人社局发布的最新文件却将“非全日制研究生”从补贴对象中删除了。小江向澎湃新闻记者提供的一份今年6月“智慧人社”栏目发布的文件截图显示,补贴申请者为“全日制普通高校及高等职业院校毕业并取得学士及以上学位或高级工及以上职业资格证书的毕业生(含非全日制研究生)。”不过,澎湃新闻记者依照爆料人小江的指引,登录南京市政府推出的公共服务软件“我的南京”中“智慧人社”栏目查询发现,在南京市人社局发布文件的《南京市发放高校毕业生住房租赁补贴申请须知》内,申请对象为“全日制普通高校(含海外留学)毕业并取得学士及以上学位的毕业生(含取得在宁就业许可的港澳台毕业生),在全日制高等职业院校毕业并取得高级工及以上职业资格证书的毕业生。全日制普通高校是指通过普通高考、统招专升本、全日制研究生统考方式进入就读的学校。”根据这份文件的规定,属于“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小江的确无法申请。那么,是小江申请之后文件又做了更新吗?4日,澎湃新闻记者拨通了南京市人社局直属单位南京市劳动就业服务管理中心的官方电话。该中心值班工作人员向澎湃新闻记者解释,人社部门在今年早些时候的确将非全日制研究生纳入了南京市发放高校毕业生住房租赁补贴申请对象,并一度在人社部门此前公布的一份文件中注明,然而不久后将非全研究生纳入的这一条被财政部门驳回了,此前申请的非全研究生因此都无法享受这一补助了。这名值班工作人员向澎湃新闻记者表示,目前南京市人社局已经将新的方案再次上报相关部门,如果明年出台的文件按照人社部门的建议将非全研究生纳入住房租赁补助申请对象,那么今后的非全研究生就能够申请。澎湃新闻记者查询发现,南京市人社局在今年4月曾公布了文件《南京出台十项措施支持促进高校毕业生在宁就业创业》。这份被简称为“南京人才就业创业十条”的文件表示在10个方面,提出具有创新突破的政策举措,支持促进高校毕业生在宁就业创业。其中第一条就是“放宽落户门槛”:研究生及以上学历、45周岁以下本科学历人员(含留学回国人员、非全日制研究生,下同),凭学历证书即可落户。40周岁以下大专学历人员,在宁就业参保半年即可落户。文件的第二条是“保障人才安居”:符合申领条件的博士、硕士、学士按每人每月2000元、800元、600元享受最长36个月的住房租赁补贴。加快人才公寓建设与供给,年内建成7000套约50万平方米人才公寓。扩大人才购房服务面,将《2020年南京市人才购买商品住房办法(试行)》中相关企业“取得硕士学位人才”申购政策延伸至该类别的本科毕业生同等享受。澎湃新闻记者查询发现,在南京市政府网站上,江宁区人社区今年5月又公布了一份文件《高校毕业生在宁就业创业办事指南》。其中,在办理业务“南京市高校毕业生住房租赁补贴”一项中,明确规定,办理对象为“全日制普通高校及高等职业院校毕业并取得学士及以上学位或高级工及以上职业资格证书的毕业生(含非全日制研究生)”。根据上述两份文件,作为非全研究生的小江是可以申请南京市高校毕业生住房租赁补贴的。今年2月,教育部就在《关于进一步做好非全日制研究生就业工作的通知》中提到,用人单位招用人员应当向劳动者提供平等就业机会。各级公务员招录、事业单位及国有企业公开招聘要根据岗位需求合理制定招聘条件,对不同教育形式的研究生提供平等就业机会,不得设置与职位要求无关的报考资格条件。各地要合理制定人才落户条件,精简落户凭证,简化办理手续,为不同教育形式的研究生提供平等落户机会。澎湃新闻首席记者 岳怀让 实习生 林毅珍【编辑:朱延静】【来源:中新网滚动】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9月4日,一名今年从南京某理工类高校非全日制研究生毕业的应届生小江(化名)向澎湃新闻记者爆料称,自己今年6月依规向南京市江宁区人社局申请的“高校毕业生住房租赁补贴”,却在7月被驳回了。官方给小江的答复是他“非全日制研究生”的身份不符合申请标准。同一天,针对近期社会对非全日制研究生学历歧视问题,教育部相关负责人回应澎湃新闻时明确指出,“2019年12月,教育部办公厅等五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非全日制研究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已明确用人单位应为不同教育形式研究生提供平等就业、落户机会。”小江向澎湃新闻记者介绍,自己6月申请上述“高校毕业生住房租赁补贴”时,在当地人社局发布的文件中看到“非全日制研究生”也在补贴对象内,并将这一消息通知同学一起提交了申请,然而当申请被拒绝之后却发现,当地人社局发布的最新文件却将“非全日制研究生”从补贴对象中删除了。小江向澎湃新闻记者提供的一份今年6月“智慧人社”栏目发布的文件截图显示,补贴申请者为“全日制普通高校及高等职业院校毕业并取得学士及以上学位或高级工及以上职业资格证书的毕业生(含非全日制研究生)。”不过,澎湃新闻记者依照爆料人小江的指引,登录南京市政府推出的公共服务软件“我的南京”中“智慧人社”栏目查询发现,在南京市人社局发布文件的《南京市发放高校毕业生住房租赁补贴申请须知》内,申请对象为“全日制普通高校(含海外留学)毕业并取得学士及以上学位的毕业生(含取得在宁就业许可的港澳台毕业生),在全日制高等职业院校毕业并取得高级工及以上职业资格证书的毕业生。全日制普通高校是指通过普通高考、统招专升本、全日制研究生统考方式进入就读的学校。”根据这份文件的规定,属于“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小江的确无法申请。那么,是小江申请之后文件又做了更新吗?4日,澎湃新闻记者拨通了南京市人社局直属单位南京市劳动就业服务管理中心的官方电话。该中心值班工作人员向澎湃新闻记者解释,人社部门在今年早些时候的确将非全日制研究生纳入了南京市发放高校毕业生住房租赁补贴申请对象,并一度在人社部门此前公布的一份文件中注明,然而不久后将非全研究生纳入的这一条被财政部门驳回了,此前申请的非全研究生因此都无法享受这一补助了。这名值班工作人员向澎湃新闻记者表示,目前南京市人社局已经将新的方案再次上报相关部门,如果明年出台的文件按照人社部门的建议将非全研究生纳入住房租赁补助申请对象,那么今后的非全研究生就能够申请。澎湃新闻记者查询发现,南京市人社局在今年4月曾公布了文件《南京出台十项措施支持促进高校毕业生在宁就业创业》。这份被简称为“南京人才就业创业十条”的文件表示在10个方面,提出具有创新突破的政策举措,支持促进高校毕业生在宁就业创业。其中第一条就是“放宽落户门槛”:研究生及以上学历、45周岁以下本科学历人员(含留学回国人员、非全日制研究生,下同),凭学历证书即可落户。40周岁以下大专学历人员,在宁就业参保半年即可落户。文件的第二条是“保障人才安居”:符合申领条件的博士、硕士、学士按每人每月2000元、800元、600元享受最长36个月的住房租赁补贴。加快人才公寓建设与供给,年内建成7000套约50万平方米人才公寓。扩大人才购房服务面,将《2020年南京市人才购买商品住房办法(试行)》中相关企业“取得硕士学位人才”申购政策延伸至该类别的本科毕业生同等享受。澎湃新闻记者查询发现,在南京市政府网站上,江宁区人社区今年5月又公布了一份文件《高校毕业生在宁就业创业办事指南》。其中,在办理业务“南京市高校毕业生住房租赁补贴”一项中,明确规定,办理对象为“全日制普通高校及高等职业院校毕业并取得学士及以上学位或高级工及以上职业资格证书的毕业生(含非全日制研究生)”。根据上述两份文件,作为非全研究生的小江是可以申请南京市高校毕业生住房租赁补贴的。今年2月,教育部就在《关于进一步做好非全日制研究生就业工作的通知》中提到,用人单位招用人员应当向劳动者提供平等就业机会。各级公务员招录、事业单位及国有企业公开招聘要根据岗位需求合理制定招聘条件,对不同教育形式的研究生提供平等就业机会,不得设置与职位要求无关的报考资格条件。各地要合理制定人才落户条件,精简落户凭证,简化办理手续,为不同教育形式的研究生提供平等落户机会。
对“延期博士生”也要善始善终6月5日,南京大学仙林校区各宿舍楼贴出一份《2019年暑期学生宿舍安排及调整通知》(下称《通知》),延期超过一年的博士研究生,将被学校集中调整安排住宿,住宿标准从之前的2人每间,调整为4人每间。消息一出,引起南大部分延期博士生的质疑和不满。南大现行博士研究生基本学制为3年。该政策调整,受影响的主要为2011-2015级博士生。(6月12日澎湃新闻)据了解,今年南大延期博士生可能超过1000人。而宿舍短缺,与南大招生规模连年扩张有很大关系。最近三年,南大一共扩招硕士(不含非全日制)1800人,博士(不含非全日制)680人,而博士以每年10%的比例扩招。延期博士生比例增加加上连年扩招,导致出现较大的宿舍缺口。学校将延期博士生的住宿标准从之前的2人每间,调整为4人每间,对于这些延期博士生来说,确实会有较大影响。这些延期博士生很多正在忙着写论文,时间宝贵,而重新搬家需要他们投入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对于理工科博士而言,科研任务较为繁重,有时还要熬夜做实验,同学之间的作息时间都会有较大差别,现在由2人间变成4人间,可能增加室友之间的矛盾。有人会认为延期博士生是“留级生”,他们自己不够努力能怪谁,通过降低他们的“住宿待遇”,或会收到倒逼他们尽快毕业的作用。这样的理解有失偏颇,确实有部分学生因为自身不够努力导致延期毕业,但也有很多客观原因影响了博士生毕业率,如有业内人士总结的:比如三年制学制设置不合理、学校和学院对毕业成果要求不合理、导师给的研究课题难度太大、导师主观上不愿意学生按时毕业等。问题的关键在于,学校应该做好前期调研规划,不征求学生意见,临时就对延期博士生的宿舍进行调整,影响了这些延期博士生全身心投入科研。延期博士生不能成了学校扩招大计之下的牺牲者,延期博士生的权益要得到有力保障。学校需要从自身入手,比如加快建设宿舍楼,满足所有在校生的住宿需求;学校还要设置合理的学制,构建合理的分流机制,对于有条件如期毕业的,督促其尽量按时毕业,对不具备毕业条件的学生,则要采用分流技术,合理安排;学校还要提高教学质量,加大对导师的考核,对学生延毕率较高的导师,予以相应惩罚。学校如果把延期博士生当成“负担”,降低其待遇既有损延期博士生的正当权益,又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做法,暴露了学校欠缺管理能力与智慧。从教育责任的角度来说,学校有责任对延期博士生“善始善终”,帮助他们完成学业;从学校利益与管理策略来讲,学校应善待这些能帮助学校出科技成果、学术成果的延期博士生,不能将他们当成“负担”、当成包袱。戴先任来源:检察日报
最近几天已经开始考研正式报名,在考研报名的时候很多同学很纠结该不该去报考非全日制研究,因为非全日制研究生就业会受到歧视,所以这部分考生很多人选择了报考全日制研究生。那么为何非全日制研究生就业会受到歧视呢?作为一名老师,我认为主要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第一,非全日制研究生在校学习时间短。与全日制研究生相比,非全日制研究生主要针对的是社会在职人士,非全日制研究生虽然也是参加全国研究生统一考试入学,但是学习的时间却比较灵活,很多学校都是周六日开课学习,这与全日制研究生相比在校学习时间确实有不少差距,上课的学习质量很难得到真正保证。正是因为这样,所以很多企业在招聘的时候选择聘用全日制研究生,很少招聘非全日制研究生。第二,非全日制研究生作为新生事物,需要社会接受还需要一定的时间。非全日制研究生从2017年改革之后,已经与在职研究生区别开来,在职研究生只有毕业证,但是没有学位证。而非全日制研究生不仅仅有毕业证,而且还有学位证,可以说与全日制研究生没有区别。但是社会上很多人对非全日制研究生不太了解,很容易与在职研究生看成是一样的,混淆了二者。因此企业在招聘的时候经常误以为非全日制研究生就是在职研究生,因此非全日制研究生毕业找工作还是会受一些到企业的歧视。第三,非全日制研究生自身素质参差不齐,导致用人单位鉴别难度较大。非全日制研究生由于学习时间比较灵活,自身学习时间比较自由,同时还在社会工作,很难保证非全日制研究生毕业质量,而且很多报考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学生不少都是想获得研究生毕业证和学位证才去报考的,很少有人真正关注学习和学术。导致非全日制研究生之间自身素质参差不齐,用人单位在招聘的时候鉴别难度比较大。正是以上三点原因非全日制研究生在就业的时候会受到很多企业的歧视。但是与之相反,现在社会上的很多在职博士就业却没有相应的歧视,这是为何?原因是什么?主要原因有是在职博士依然是全日制博士研究,在职博士实际上是全日制定向博士研究生,在职博士考试入学是和非定向的博士是一起参加考试和面试的,而且在学校也是脱产学习,只是毕业以后又回到原单位工作而已。因此在职博士在就业找工作的时候并不会受到用人单位的歧视。
今天下午,教育部发布了2020年高校毕业生 ,多地最新就业创业政策。其中,南京市委市政府发布《关于支持促进高校毕业生在宁就业创业十项措施》,涵盖放宽落户门槛、保障人才安居、拓宽就业渠道、促进企业吸纳就业、营造便捷准入创业环境、有效支持激励自主创业等10方面举措。就落户政策方面就受到了很多人的关注。我们可以看到,在放宽落户门槛方面,规定指出:研究生及以上学历、45周岁以下本科学历人员(含留学回国人员、非全日制研究生,下同),凭学历证书即可落户。40周岁以下大专学历人员,在宁就业参保半年即可落户。同时,保障人才安居,符合申领条件的博士、硕士、学士按每人每月2000元、800元、600元享受最长36个月的住房租赁补贴。与2019年南京的人才落户政策不同的是:本次政策放宽了年龄条件,从40周岁放宽到45周岁;放宽了学历条件,比如,40周岁以下大专学历(包括非全日制学历)人员也有机会申请落户。2019年南京《人才落户实施办法》规定,(一)取得研究生以上学历或年龄在40周岁以下且取得本科学历的毕业生(含留学归国人员);(二)取得中级以上(含中级)专业技术资格人员;(三)取得三级以上(含三级)国家职业资格(技能类)人员,符合以上三种情形之一的人才,均可申请户口迁入我市城镇地区。虽然,今年受到疫情的影响,全国的就业形势不乐观,但是,一系列政策的出台也直暖人心,给了很多非全日制学历的考生们一些希望。考生们要知道,非全日制学历包括:自考(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历、成考(成人高考)学历、网络远程教育学历、国家开放教育(以往称电大)学历。所以,如果你的学历成为了阻挡你追求更好的生活的拦路虎,那就去提升学历,为自己赢得更好的未来!人最怕的就是知道自己哪里不好,却怨天尤人,不去改变,从现在开始,给自己一个机会成为更好的自己,才是你获得理想生活的最佳途径!图 | 源于网络 侵权删
不少院校5.11-5.12日组织博士研究生复试(面试),小西预祝各位准博士顺利录取呢。今天百家有个朋友私信小西,问”非全日制硕士能辞职考全日制博士吗?需要什么条件?“。小西觉得这个话题很有意思,来说一说呢!其实,博士初试过线进入复试不难,最大的难题就是导师仅有1-2个招生指标,选择该导师的考生却有5-6个。不管这些考生是否优秀,注定会淘汰掉4-5人,也许不少人都无法理解,其实博士招生简章中就有明确要求沟通导师且确定是否有名额,过线考生是无法进行导师间调剂的。比如,某个考分比自己低的考生选择报考一个普通的博士生导师,选择报考该导师的考生仅有她一个人过线的话,面试没有大问题基本是100%录取。而其他考分比她高的考生选择的导师比较知名(如圈内大牛),名下几个过线的考生间的竞争指标,且最终淘汰掉该导师录取名额以外的考生。因此,博士研究生报考之前沟通导师,或者找硕士导师推荐等就显得非常关键,切忌盲考!博士生非全日制硕士脱产(辞职)报考全日制博士,原则上没有问题的呢!小西简单聊下博士招生中常见的模式:1)申请-考核制。申请-考核非常节约考生时间,不需要复习备考英语、基础专业课等考试,也便于招生单位通过主观性较大的面试来选择具有科研潜力的学生。让普通院校考生无法接受的是,部分985高校对考生的本科、硕士等有平台限制。时间约是每年12月。2)普通招考。参加学校组织的博士招生考试(初试+复试),初试是英语+2门专业课。近些年部分院校的学科将一门专业课变更为数学,尤其是涉及数理统计方法及应用模型等内容。国内985、211高校部分学院保留普通招考,但招生指标更倾向于申请-考核制。时间约是每年3月。3)硕博连读。在研二时,符合学校相关条件,如绩点、科研论文等要求,递交转博申请后直接转为博士新生。一般来说,学校会在学信网注销转博同学的硕士信息,同时注册新的博士学籍信息。一定需要慎重,转博后无法转回硕士的,退学的话仅有学士学位。时间约是每年12月。4)直接攻博。不少院校在推免生中根据考生的意愿和导师意见,直接将部分优质的同学转为博士,5年毕业拿硕士学位。和高校不同,中科院系统中直博生无法顺利毕业时,可选择转回硕士答辩获得硕士学位。时间约是每年9月。博士生和导师统招博士报考的2个注意点:1)学习形式上,各个高校、科研院所基本不再招生在职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不过人文社科类专业有少量在职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2)报考类别上,博士招生有"非定向就业博士研究生"与"定向就业博士研究生"之分,区别就是"非定向"将人事档案和工资关系转入报考院校,享受奖助学金评定(学业奖学金、助学金等)。但是,"定向"会与报考院校、原单位签订三方培养协议,毕业后回原单位工作,无法参加学校奖助学金评定,且不能变更为"非定向"。同时,学费会有原单位报销,如不少双非院校就有相应政策支持教师攻读知名院校的博士研究生。博士毕业生想要离职报考全日制博士,应该是无法和单位协调好人事档案和工资关系的问题,或者是不少中小学老师攻读了非全日制研究生后,期望通过攻读博士学位调整自己的工作和未来发展呢。常见的报考要求是: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2)遵纪守法,品行端正(政审)。3)身体健康。4)学历上,已获得硕士学位或全日制应届硕士毕业生。非全日制硕士想要报考全日制博士的话,应届生(即未毕业之前的研三)是无法报考的,必须得有毕业证和学位证。在非全日制研究生改革之后,双证合一对于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含金量提升很大。因此,想要报考的话,得是今年5月答辩后准备来年3月的普通博士生招考。5)专业报考要求上,如临床医学博士的限制会多些,如要求硕士专业为临床医学专业学位且有医师资格证,或者非临床医学院专业学生得有医师资格证或2年临床工作经验或该专业的住院医师规培合格证。另外,这2年工程博士的招生一般和其他方式分开,相对来说指标多些,可以考虑呢。社会认可度和含金量的话,暂时还不太好说。最后,想要报考的关键是提前沟通联系博士生导师(非常关键!),且获得硕士学位和毕业证书即可。加油!
南京大学 IC 资料图一场因宿舍短缺而引发的“延期博士生”宿舍调整风波,让南京大学再次受到关注。6月5日,南大仙林校区各宿舍楼贴出一份《2019年暑期学生宿舍安排及调整通知》(下称《通知》),延期超过一年的博士研究生,将被学校集中调整安排住宿,住宿标准从之前的2人/间,调整为4人/间。消息一出,引起南大部分延期博士生的质疑和不满。南大现行博士研究生基本学制为3年。澎湃新闻了解到,该政策调整,受影响的主要为2011-2015级博士生。多位2014级、2015级延期博士生向澎湃新闻表示,本科生的宿舍条件、管理模式等并不适合博士生的作息时间,而且大部分延期博士生正处在写论文、找工作等关键时期,“突然换宿舍”会带来诸如搬家、适应新环境、人际关系磨合等压力与焦虑。目前,暂不清楚受此次宿舍调整的南大延期博士生的数量,不过,据学生估算,按照延毕率超过50%来看,南大延期博士生可能超过1000人。在这些延期博士生看来,校方在公布这项措施前,既没有提前征求意见——“消息很突然”,又缺乏合理的解释以及事后反馈、救济渠道。在宿舍床位、学位等信息均不公开的情况下,校方调整宿舍的必要性存疑。6月10日,南京大学房管处住房管理科科长向澎湃新闻确认,此次延期博士生宿舍调整,系“因床位紧缺”而引起的。而床位紧缺主要与近年来硕士、博士研究生连年扩招有关。该科长表示,原则上,学校对延期一年以上的博士生可以不安排住宿,但之前因床位宽松,因此,学校可以为在校超过4年的博士生提供住宿。但近几年博士生无法按时毕业的比例增加,加之连年扩招,学生宿舍出现较大的床位缺口。今年3月份,在一次情况通报会上征求大家意见后,学校考虑到目前存在的实际困难,决定将这些延期博士生的住宿条件,由之前的“2人/间”,集中调整为“4人/间”。不过,学校这一调整举措,在部分延期博士生看来,反映出南大对于延期博士生权益的“不予认可”,甚至视其为“累赘”。这些学生表示,即便宿舍资源紧张,也是学校当初规划、调研不当造成的,学校未提前早作应对,不应由延期博士生承担这一后果。“主要问题还是学校认不认可延期博士的权益,也就是,延期博士到底算不算南大博士生。”有延期博士生表示,学术能力相对成熟的延期博士生实际上是产出高质量学术成果的重要力量,比如今年南大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Nature上刊发的两篇文章都出自延期博士生之手。“但学校既要我们出成果,又不想让我们占用资源,对于这种做法,我们肯定不会认可。”6月5日,南京大学各宿舍楼贴出通知,延期博士生将集中调整至本科宿舍住宿。 南京大学学生供图“通知得很突然”此次宿舍调整风波中,受到多位延期博士生诟病的是,校方发出通知显得很突然——“不仅事先没有征求过意见,而且事后我们也没有反馈意见的渠道”。小斐是南京大学文科院系2014级一位延期博士生。6月5日,她才从学校宿舍楼下张贴的《通知》上,获知了将要调整宿舍的消息。这份通知似乎没有转圜的余地——搬入新宿舍的时间已有明确规定,就在20多天后,7月4日到6日。这一度使得她几天里都相当焦虑。首先是搬家的问题,“搬家的损耗非常大,加上文科生,书很多”。小斐表示,对于正在忙论文的延期博士来说,时间真的太宝贵,平时根本不会花多少时间在论文以外的事情上。其次是住宿条件的“降级”,博士住宿和本科住宿差别较大,本科宿舍4人间,是公共卫浴,而博士生宿舍则是2人间,有独立卫浴,个人空间较大。“搬到本科宿舍楼后,宿舍没有热水器,很不方便”。感到焦虑的不止她一个。2015级理工科院系延期博士生陆离表示,舍友作息时间的差别,可能会带来更多住宿上的矛盾。“对于理工科博士而言,科研任务非常繁重,为了充分利用昂贵设备的机时,经常需要熬夜实验,因此作息时间和本科生有很大差别。本来博士2人间就容易因为作息时间不同导致矛盾,现在又要把科研任务最繁重的延期博士挪到4人间,会导致更多的舍友之间生活方面的矛盾。”陆离说。不只是作息时间,另一位文科院系2015级延期博士生胡宁担忧,新的人际关系处理,和新环境的磨合,也是件很麻烦的事情,“大家都是心理压力特别大的延期博士,难保不会出现什么问题。”目前尚不清楚有多少延期博士生将受此影响。校方已分配给各学院统计延期毕业生续住名单。据通知,此次调整涉及延期博士生为2011级至2015级博士生,据多位延期博士生估算,南大整体延毕率应当超过50%,因此全校要集中调整的延期博士生总数可能有1000多位。在多位延期博士生看来,由于床位数量和在校学生人数等信息缺乏公开,他们质疑校方调整宿舍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学校说调整是出于宿舍短缺,但2014年南大新启用了9栋宿舍楼,其中6栋是18层的高楼,也就是说,从2014年开始,南大新增宿舍的量是很大的,很难相信这么快就紧缺到这个地步。”小斐表示。他们还进一步质疑学校前期调研和规划不当,“南大每年招生和宿舍使用情况应当提前就有所计划安排,为何今年还会出现宿舍缺口?学校是否缺乏实际有效的前期调研和应对方案?”他们希望校方公开宿舍资源信息,并公开论证宿舍调整的必要性。此外,他们还反映,事后没有反馈和建议渠道。对于延期博士生宿舍调整之事,今年5月底南大小百合BBS上曾传出风声,一度引发热议,但6月5日学校贴出《通知》时,校园网仍一直处于无法登录状态,他们也无法向学校提出意见或是发校长信箱。对此,该校党委宣传部的回应则是“系统升级,开放时间暂时无法确定”。宿舍短缺背后:研究生连年扩招在部分师生眼里,去年开始,本、硕、博士生似乎都出现了宿舍紧张的情况。而今年的宿舍调整似乎是南大历年来执行最为严格的一次。该校某栋硕、博士生宿舍楼宿管阿姨告诉澎湃新闻记者,去年起,学生宿舍床位就开始紧张了,特别是女生床位,“前年还有空床位,去年女生床位全部住满,现在哪一栋楼都没有女生的空床位了”。一位保研本校的南大本科生告诉记者,过去保研本校的可以在原宿舍住到研究生宿舍全部安排出来之后,今年则要求全部清空,学校可提供行李暂存。这一说法得到上述《通知》印证。《通知》称,全日制应届毕业生应于2019年6月30日离校,继续在本校深造的毕业生(本升硕、硕升博),学校提供行李寄存。此外,除延期博士生外,其他延期毕业生(延期本科生、延期硕士生)均不安排住宿。“实在没有床位了。”南京大学房地产管理处住房管理科一位工作人员表示,不管是本科,还是硕士、博士,床位都严重不足,“即便今年住宿调整后,新生住进来依然不够,可能还要从21幢借宿舍住。”宿舍短缺的背后,是南京大学招生规模的连年扩张。该校房管处住房管理科科长孙赟向澎湃新闻确认,学生宿舍床位不够与南大最近几年的扩招有关。最近三年,学校一共扩招硕士(不含非全日制)1800人,博士(不含非全日制)680人,而博士以每年10%的比例扩招。据他介绍,由于2017、2018年硕、博士研究生扩招,仙林校区已将原本为计划外学生提供的22、23幢宿舍楼改为仅供博士生住宿,2019年由于22幢、23幢博士生不到毕业时间,其他楼里延毕的博士生又不毕业,马上到新学期,新生无处住宿,所以只能对延期毕业的博士生进行集中调整,安排至4人/间的宿舍楼。孙赟表示,学校原本是按照三年学制安排博士生住宿的,之前学校床位不紧张,可以为在校超过4年的博士生提供住宿,但近几年学校发现博士生无法按时毕业的比例增加,加之连年扩招,因此出现较大的宿舍缺口。“本科、硕士、博士,连续几年都在扩招,但宿舍腾出的数量要远远小于扩招人数。”上述工作人员坦言。到底有多少宿舍缺口?上述房管处人员并未透露具体数字。澎湃新闻查询南大2012年以来硕士研究生数据发现,近6年来,南大硕士研究生录取数量一直呈较低增长趋势,2016年开始大幅上涨,当年录取人数超过4000人,2017年、2018年包括非全日制在内,硕士录取人数分别为4744人、5255人。至于博士研究生每年录取人数、以及毕业人数、延期人数,南大校方则未披露。按照前述延期博士生1000人的数据估计,以往年每2人一间的分配方案,这意味着南大至少出现了一共约250间宿舍缺口。事实上,早在两年前,该校房管处就注意到扩招导致宿舍缺口。据上述人员介绍,南大已经向教育部申请再建两栋博士宿舍楼,目前正在建设中。“根据测算,如果学校继续扩招,那这两栋楼两年就消耗完了。”对于学生质疑的“通知太过突然,未提前征询意见”一说,孙赟表示,今年3月,因测算发现床位缺口,房管处曾牵头办过一次宿舍安排计划情况通报会,包括各院系辅导员、学生代表、学工处、研工部等在内大概有90余人参加,在那次会上,已经介绍过住宿测算情况以及可能的宿舍安排方案。孙赟表示,原本南大打算将延期的女博士生安排到鼓楼校区住宿,但那次会上征求大家意见后进行了调整,仙林的博士生不用再去鼓楼。这一调整的代价则是——学校无法为延期本科生和延期硕士生提供住宿,“优先考虑延期博士生。”另一位房管处工作人员表示。“延期博士生权益谁来保障?”不过,在部分延期博士生看来,即便最终宿舍调整有其必要性,但这也是学校前期调研规划不当造成的,不该由他们承担这一临时决策的后果。“学校扩招,可以理解,但不能理解的是,学校不为此早做应对举措,而突然一纸令下让延期博士生承担后果。”前述2014级延期博士生表示。2015级延期博士生陆离告诉记者,问题的要害在于,学校认不认可延期博士的权益,也就是延期博士生到底算不算南大的博士生。根据南京大学校长办公室印发的《南京大学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行政工作要点》中关于“房地产管理工作”的一项指出,研究制定“学生宿舍提升计划”,逐步实现学生宿舍“四三二”制。即本科生四人一间,硕士生三人一间,博士生二人一间。“如果延期博士生真的低人一等,我们自己退学或者转学也行,但是这种既要我们出成果、又不让我们占用学校资源的做法,我们肯定不会认可。”陆离表示。据上述学生估算,博士生延期毕业已经成为常态,南大整体博士生延毕率可能超过50%,有的院系延毕率甚至超过60%。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校长吕建曾指出,我国可能有65%的博士无法按期毕业,建议构建一个合理的分流机制,应当让适合的人继续读下去,然后尽量按时毕业;不适合的,用分流技术。“延期毕业并不是我们情愿的。” 上述文科院系的延期博士生胡宁表示,博士生越来越多,但学术期刊尤其是核心学术期刊数量有限,学术生态越来越难。胡宁原应于2017年6月毕业,但由于未达到“博士毕业必须有2篇C刊(核心期刊)文章”要求,今年只能再次申请延期。之前,她曾有一篇论文通过权威期刊预审,责任编辑让好好修改,后来按照要求修改后,却遭遇退稿。前后耽误了三个多月。“除了改投,别无他法,以致到现在还没有着落。”胡宁说。在他们看来,造成博士生延毕率高的因素很多,有学生自己不够努力等主观方面,也有三年制学制设置不合理、学校和学院的毕业成果要求不合理、导师给的研究课题难度太大、导师主观上不愿意学生按时毕业等多种因素。“博士是要做科研的,做科研肯定有风险,但是学制和毕业要求又是硬性的,这势必导致肯定有人在规定时间内达不到毕业要求。”陆离表示,现在学校不仔细区分这些原因,不为延期博士排忧解难、解决现实问题,从而让他们全身心投入科研,争取早日出成果为学校争光、早日毕业,反而用这种方式排挤延期博士生,只会带来更多的问题,“更拖延我们的学习和科研,也会让我们感到寒心”。(注:文中的小斐、陆离、胡宁,均为化名。)
高校延毕博士被“赶”,南大扩招太盲目?6月12日,澎湃新闻《扩招致床位紧缺?高校延毕博士被“赶”往本科生宿舍》报道了南京大学因宿舍短缺而引发的“延期博士生”宿舍调整风波。6月5日,南大发出一个“通知”,告知延期超过一年的博士研究生,将被学校集中调整安排住宿,住宿标准从之前的2人/间,调整为4人/间。南京大学在中国大学中,一直是排名前十的著名学府。因为对其具体排名有所好奇,笔者刚刚在网上查询了一下,其名次虽然从来没有上过第一,但却一直徘徊在第三到第八的位置,从来也没有被“挤出”过前十。所以,我们也可以说,南京大学应该算是众多莘莘学子们心中所向往的“圣地”。笔者在现实生活中虽然对南京大学的了解不多,但由于生活的地方和南京同处江南,也就天然地存在“同饮一江水”的地缘亲近关系,因而从内心来说,我一直是对南京大学心存好感的。但是,去年10月份,南京大学却出了个“不大不小”的丑闻,令包括笔者在内的很多人都感到非常失望。没错,我说的就是那个一夜之间让自己的所有论文都404了的“南大教授梁莹涉学术不端事件”。笔者当时曾以《投机取巧学术不端 南大教授斯文何在?》为题,对梁莹教授的行为进行过剖析。笔者认为,网络时代最大的好处就是,你只要敢有抄袭,就一定会有纪录。哪怕你一夜之间把所有涉嫌抄袭的东西全部撤销了,全部都让它变成404了,这些东西也不可能完全消失殆尽。就如成语所言:“草蛇灰线,伏脉千里。”不管你隐藏得多么好,也必然会留下“隐约可见”的痕迹。而只要“有心人”顺着剩下的蛛丝马迹,就一定可以找到你的原文,一定可以立马让你现了原形。笔者就此得出的结论是:一个人,无论何时,一定要告诫自己,要诚实做人。而这既是梁莹老师在学术不端这件事上应该得到的教训,也是所有网络时代的写作者们必须坚守的底线。今天这则新闻中的内容,表面上看比较中性,但实质上却暴露出学校后勤管理方面的混乱。搬个宿舍,却偏偏要“挑选”学生忙于写毕业论文的时间段,且只给学生留下短短的二十来天,据说事先既没有征求意见,事后也无法反馈和沟通。这件事情,更是从另一个侧面说明,宿舍紧缺问题就是由于高校扩招而引发的,正是如新闻中所言:“宿舍短缺背后:研究生连年扩招”。既然是调整一下宿舍也能上新闻,一方面说明南京大学作为著名高等学府所受到的关注度很高,另一方面也说明南京大学这次宿舍调整,所涉及到的肯定不是少量的一个两个人,而必然是一个群体。果不其然,我们从新闻中可以了解到:“南大现行博士研究生基本学制为3年。该政策调整,受影响的主要为2011-2015级博士生。据估算,南大延期博士生可能超过1000人。”看到这个统计数字,笔者真的是吓了一跳。光是几年间延期毕业的博士生就超过1000人,那么,这些年南京大学扩招的人数应该是一个“天文数字”了。根据新闻中提供的数据显示:“最近三年,学校一共扩招硕士(不含非全日制)1800人,博士(不含非全日制)680人,而博士以每年10%的比例扩招。”按照新闻中被采访的学校相关人员的说法:“本科、硕士、博士,连续几年都在扩招,但宿舍腾出的数量要远远小于扩招人数。” 由此看来,出现高校延毕博士被“赶”到和本科生住在一起,应该就是南京大学扩招来得太盲目所致了。如果没有能力达到要求,无法给学生提供最起码的住宿条件,就应该少招点学生才是正理。如果你南京大学执意要扩招,要扩大学校的影响力,就应该未雨绸缪,早作安排,而不是临时“抱佛脚”,引起不必要的“骚乱”。突然联想到,南京大学这样的著名高等学府居然有如404这样的教授出现,会不会也和扩招多少有那么点关系呢?而如果因为“无节制”地连年扩招,到最后“砸”了南京大学的“金字招牌”,那就真的是因小失大,后悔莫及了。
一场因宿舍短缺而引发的“延期博士生”宿舍调整风波,让南京大学再次受到关注。6月5日,南大仙林校区各宿舍楼贴出一份《2019年暑期学生宿舍安排及调整通知》(下称《通知》),延期超过一年的博士研究生,将被学校集中调整安排住宿,住宿标准从之前的2人/间,调整为4人/间。消息一出,引起南大部分延期博士生的质疑和不满。南大现行博士研究生基本学制为3年。澎湃新闻了解到,该政策调整,受影响的主要为2011-2015级博士生。多位2014级、2015级延期博士生向澎湃新闻表示,本科生的宿舍条件、管理模式等并不适合博士生的作息时间,而且大部分延期博士生正处在写论文、找工作等关键时期,“突然换宿舍”会带来诸如搬家、适应新环境、人际关系磨合等压力与焦虑。目前,暂不清楚受此次宿舍调整的南大延期博士生的数量,不过,据学生估算,按照延毕率超过50%来看,南大延期博士生可能超过1000人。在这些延期博士生看来,校方在公布这项措施前,既没有提前征求意见——“消息很突然”,又缺乏合理的解释以及事后反馈、救济渠道。在宿舍床位、学位等信息均不公开的情况下,校方调整宿舍的必要性存疑。6月10日,南京大学房管处住房管理科科长向澎湃新闻确认,此次延期博士生宿舍调整,系“因床位紧缺”而引起的。而床位紧缺主要与近年来硕士、博士研究生连年扩招有关。该科长表示,原则上,学校对延期一年以上的博士生可以不安排住宿,但之前因床位宽松,因此,学校可以为在校超过4年的博士生提供住宿。但近几年博士生无法按时毕业的比例增加,加之连年扩招,学生宿舍出现较大的床位缺口。今年3月份,在一次情况通报会上征求大家意见后,学校考虑到目前存在的实际困难,决定将这些延期博士生的住宿条件,由之前的“2人/间”,集中调整为“4人/间”。不过,学校这一调整举措,在部分延期博士生看来,反映出南大对于延期博士生权益的“不予认可”,甚至视其为“累赘”。这些学生表示,即便宿舍资源紧张,也是学校当初规划、调研不当造成的,学校未提前早作应对,不应由延期博士生承担这一后果。“主要问题还是学校认不认可延期博士的权益,也就是,延期博士到底算不算南大博士生。”有延期博士生表示,学术能力相对成熟的延期博士生实际上是产出高质量学术成果的重要力量,比如今年南大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Nature上刊发的两篇文章都出自延期博士生之手。“但学校既要我们出成果,又不想让我们占用资源,对于这种做法,我们肯定不会认可。”6月5日,南京大学各宿舍楼贴出通知,延期博士生将集中调整至本科宿舍住宿。南京大学学生供图“通知得很突然”此次宿舍调整风波中,受到多位延期博士生诟病的是,校方发出通知显得很突然——“不仅事先没有征求过意见,而且事后我们也没有反馈意见的渠道”。小斐是南京大学文科院系2014级一位延期博士生。6月5日,她才从学校宿舍楼下张贴的《通知》上,获知了将要调整宿舍的消息。这份通知似乎没有转圜的余地——搬入新宿舍的时间已有明确规定,就在20多天后,7月4日到6日。这一度使得她几天里都相当焦虑。首先是搬家的问题,“搬家的损耗非常大,加上文科生,书很多”。小斐表示,对于正在忙论文的延期博士来说,时间真的太宝贵,平时根本不会花多少时间在论文以外的事情上。其次是住宿条件的“降级”,博士住宿和本科住宿差别较大,本科宿舍4人间,是公共卫浴,而博士生宿舍则是2人间,有独立卫浴,个人空间较大。“搬到本科宿舍楼后,宿舍没有热水器,很不方便”。感到焦虑的不止她一个。2015级理工科院系延期博士生陆离表示,舍友作息时间的差别,可能会带来更多住宿上的矛盾。“对于理工科博士而言,科研任务非常繁重,为了充分利用昂贵设备的机时,经常需要熬夜实验,因此作息时间和本科生有很大差别。本来博士2人间就容易因为作息时间不同导致矛盾,现在又要把科研任务最繁重的延期博士挪到4人间,会导致更多的舍友之间生活方面的矛盾。”陆离说。不只是作息时间,另一位文科院系2015级延期博士生胡宁担忧,新的人际关系处理,和新环境的磨合,也是件很麻烦的事情,“大家都是心理压力特别大的延期博士,难保不会出现什么问题。”目前尚不清楚有多少延期博士生将受此影响。校方已分配给各学院统计延期毕业生续住名单。据通知,此次调整涉及延期博士生为2011级至2015级博士生,据多位延期博士生估算,南大整体延毕率应当超过50%,因此全校要集中调整的延期博士生总数可能有1000多位。在多位延期博士生看来,由于床位数量和在校学生人数等信息缺乏公开,他们质疑校方调整宿舍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学校说调整是出于宿舍短缺,但2014年南大新启用了9栋宿舍楼,其中6栋是18层的高楼,也就是说,从2014年开始,南大新增宿舍的量是很大的,很难相信这么快就紧缺到这个地步。”小斐表示。他们还进一步质疑学校前期调研和规划不当,“南大每年招生和宿舍使用情况应当提前就有所计划安排,为何今年还会出现宿舍缺口?学校是否缺乏实际有效的前期调研和应对方案?”他们希望校方公开宿舍资源信息,并公开论证宿舍调整的必要性。此外,他们还反映,事后没有反馈和建议渠道。对于延期博士生宿舍调整之事,今年5月底南大小百合BBS上曾传出风声,一度引发热议,但6月5日学校贴出《通知》时,校园网仍一直处于无法登录状态,他们也无法向学校提出意见或是发校长信箱。对此,该校党委宣传部的回应则是“系统升级,开放时间暂时无法确定”。宿舍短缺背后:研究生连年扩招在部分师生眼里,去年开始,本、硕、博士生似乎都出现了宿舍紧张的情况。而今年的宿舍调整似乎是南大历年来执行最为严格的一次。该校某栋硕、博士生宿舍楼宿管阿姨告诉澎湃新闻记者,去年起,学生宿舍床位就开始紧张了,特别是女生床位,“前年还有空床位,去年女生床位全部住满,现在哪一栋楼都没有女生的空床位了”。一位保研本校的南大本科生告诉记者,过去保研本校的可以在原宿舍住到研究生宿舍全部安排出来之后,今年则要求全部清空,学校可提供行李暂存。这一说法得到上述《通知》印证。《通知》称,全日制应届毕业生应于2019年6月30日离校,继续在本校深造的毕业生(本升硕、硕升博),学校提供行李寄存。此外,除延期博士生外,其他延期毕业生(延期本科生、延期硕士生)均不安排住宿。“实在没有床位了。”南京大学房地产管理处住房管理科一位工作人员表示,不管是本科,还是硕士、博士,床位都严重不足,“即便今年住宿调整后,新生住进来依然不够,可能还要从21幢借宿舍住。”宿舍短缺的背后,是南京大学招生规模的连年扩张。该校房管处住房管理科科长孙赟向澎湃新闻确认,学生宿舍床位不够与南大最近几年的扩招有关。最近三年,学校一共扩招硕士(不含非全日制)1800人,博士(不含非全日制)680人,而博士以每年10%的比例扩招。据他介绍,由于2017、2018年硕、博士研究生扩招,仙林校区已将原本为计划外学生提供的22、23幢宿舍楼改为仅供博士生住宿,2019年由于22幢、23幢博士生不到毕业时间,其他楼里延毕的博士生又不毕业,马上到新学期,新生无处住宿,所以只能对延期毕业的博士生进行集中调整,安排至4人/间的宿舍楼。孙赟表示,学校原本是按照三年学制安排博士生住宿的,之前学校床位不紧张,可以为在校超过4年的博士生提供住宿,但近几年学校发现博士生无法按时毕业的比例增加,加之连年扩招,因此出现较大的宿舍缺口。“本科、硕士、博士,连续几年都在扩招,但宿舍腾出的数量要远远小于扩招人数。”上述工作人员坦言。到底有多少宿舍缺口?上述房管处人员并未透露具体数字。澎湃新闻查询南大2012年以来硕士研究生数据发现,近6年来,南大硕士研究生录取数量一直呈较低增长趋势,2016年开始大幅上涨,当年录取人数超过4000人,2017年、2018年包括非全日制在内,硕士录取人数分别为4744人、5255人。至于博士研究生每年录取人数、以及毕业人数、延期人数,南大校方则未披露。按照前述延期博士生1000人的数据估计,以往年每2人一间的分配方案,这意味着南大至少出现了一共约250间宿舍缺口。事实上,早在两年前,该校房管处就注意到扩招导致宿舍缺口。据上述人员介绍,南大已经向教育部申请再建两栋博士宿舍楼,目前正在建设中。“根据测算,如果学校继续扩招,那这两栋楼两年就消耗完了。”对于学生质疑的“通知太过突然,未提前征询意见”一说,孙赟表示,今年3月,因测算发现床位缺口,房管处曾牵头办过一次宿舍安排计划情况通报会,包括各院系辅导员、学生代表、学工处、研工部等在内大概有90余人参加,在那次会上,已经介绍过住宿测算情况以及可能的宿舍安排方案。孙赟表示,原本南大打算将延期的女博士生安排到鼓楼校区住宿,但那次会上征求大家意见后进行了调整,仙林的博士生不用再去鼓楼。这一调整的代价则是——学校无法为延期本科生和延期硕士生提供住宿,“优先考虑延期博士生。”另一位房管处工作人员表示。“延期博士生权益谁来保障?”不过,在部分延期博士生看来,即便最终宿舍调整有其必要性,但这也是学校前期调研规划不当造成的,不该由他们承担这一临时决策的后果。“学校扩招,可以理解,但不能理解的是,学校不为此早做应对举措,而突然一纸令下让延期博士生承担后果。”前述2014级延期博士生表示。2015级延期博士生陆离告诉记者,问题的要害在于,学校认不认可延期博士的权益,也就是延期博士生到底算不算南大的博士生。根据南京大学校长办公室印发的《南京大学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行政工作要点》中关于“房地产管理工作”的一项指出,研究制定“学生宿舍提升计划”,逐步实现学生宿舍“四三二”制。即本科生四人一间,硕士生三人一间,博士生二人一间。“如果延期博士生真的低人一等,我们自己退学或者转学也行,但是这种既要我们出成果、又不让我们占用学校资源的做法,我们肯定不会认可。”陆离表示。据上述学生估算,博士生延期毕业已经成为常态,南大整体博士生延毕率可能超过50%,有的院系延毕率甚至超过60%。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校长吕建曾指出,我国可能有65%的博士无法按期毕业,建议构建一个合理的分流机制,应当让适合的人继续读下去,然后尽量按时毕业;不适合的,用分流技术。“延期毕业并不是我们情愿的。” 上述文科院系的延期博士生胡宁表示,博士生越来越多,但学术期刊尤其是核心学术期刊数量有限,学术生态越来越难。胡宁原应于2017年6月毕业,但由于未达到“博士毕业必须有2篇C刊(核心期刊)文章”要求,今年只能再次申请延期。之前,她曾有一篇论文通过权威期刊预审,责任编辑让好好修改,后来按照要求修改后,却遭遇退稿。前后耽误了三个多月。“除了改投,别无他法,以致到现在还没有着落。”胡宁说。在他们看来,造成博士生延毕率高的因素很多,有学生自己不够努力等主观方面,也有三年制学制设置不合理、学校和学院的毕业成果要求不合理、导师给的研究课题难度太大、导师主观上不愿意学生按时毕业等多种因素。“博士是要做科研的,做科研肯定有风险,但是学制和毕业要求又是硬性的,这势必导致肯定有人在规定时间内达不到毕业要求。”陆离表示,现在学校不仔细区分这些原因,不为延期博士排忧解难、解决现实问题,从而让他们全身心投入科研,争取早日出成果为学校争光、早日毕业,反而用这种方式排挤延期博士生,只会带来更多的问题,“更拖延我们的学习和科研,也会让我们感到寒心”。(注:文中的小斐、陆离、胡宁,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