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儿童心理研究所实验:过早上幼儿园会伤害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深宫怨

儿童心理研究所实验:过早上幼儿园会伤害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父母们都是希望自家的孩子能够从小就能拥有良好的教育,但是上幼儿园是一个比较严肃的问题,因为让孩子上早了是不是不太好,而上晚了则又会担心孩子跟不上别人的学习进度。朋友就一直在自责,肯定是因为自己带娃上幼儿园上晚了,才导致现在上小学的女儿不喜欢学习,其实是她女儿自己本身的问题,她不愿意承认罢了。孩子晚上幼儿园不要紧,相反,幼儿园上早了影响才大着呢。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多方的儿童心理研究所其实都有实验表明:过早的上幼儿园会伤害到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进到幼儿园之后,其实就等于一种对孩子的束缚,不论是想象力还是创造力,这个时候他们的发展都要靠着老师来引导了,但是其实这个时期,孩子的大脑发展最重要的是“自然生长”而不是需要“人工的限制”。上幼儿园后,老师开始会安排给孩子们进行一些学习活动,但是这个时候的学习任务其实对于孩子们来说正是一种思维的限制。孩子们这个年龄段思维是很活跃且跳脱的,如果只是跟着单一的学习走,那么其他没能够发育出来的思想就遭到了“打击”而被压制。孩子的动手能力也会因为学校的“限制”得不到发挥。不仅如此,过早让孩子上幼儿园还有这些危害:第一:孩子会缺乏安全感引起一系列的问题过早的离开家庭去上幼儿园,首先会引起孩子的不安。孩子的哭泣是很正常的,但是如果是因为“被迫”脱离父母的怀抱哭泣,那么对孩子内心产生的打击是非常大的。这样缺失安全感的他们很可能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第二:孩子会比较容易生病过早让孩子去上幼儿园的话,对孩子身体来说是一种冒险。幼儿园属于密集人群的区域,那么孩子从小在家里要接触到这样的区域的话,就得先培养好自己的免疫力和抵抗力。但是小孩子的抵抗力是非常的低的,过早送孩子上幼儿园孩子,抵抗力啥的都还没准备好呢,那么生病的几率可就大了。第三:孩子会产生一种社会性的攻击力曾经就有人做过实验,去逗弄那些从小就离开猫妈妈怀抱的小猫,它们总是龇牙咧嘴的想要咬人,而相反一直窝在猫妈妈怀里的小奶猫们,则是特别亲人的想要一起玩。从这也可以映射出人小时候的行为。确实,过早让孩子脱离父母的怀抱,投向幼儿园这个陌生的地方,孩子的抵触和紧绷的心理是会让孩子的行为变得易怒易爆,打人骂人可能是一些很寻常的事情,这种社会性的攻击力产生的原因,就是因为心理未完全成长的欠缺和孤独感的产生。最适合送孩子上幼儿园的年龄是3岁左右,因为这个时候孩子的各方面能力已经慢慢的趋于平衡,是比较合适他们去接受新环境的年龄。那么孩子上幼儿园也是要家长为他们进行一些准备活动的,这能够增加他们的适应程度。1:心理调整去上幼儿园肯定和在家里生活的日子完全不一样,所以要让孩子们能够安心地在幼儿园待着,那么家长可要实现给孩子做好心理疏导。要让孩子知道为什么要上幼儿园,幼儿园是什么地方,里面有什么样的人和事。如果孩子排斥的话,那么就可以说一些对他们有吸引力的东西引起他们的兴趣,让他们放松一点对幼儿园的戒备。同时也要让孩子知道让他们上幼儿园不是家长不要他们了,放学会去接他们的,给他们足够的安全感。2:必备物品上幼儿园该带着什么东西,在上学前一定要给孩子准备好,避免早上的匆忙。如果是最小的孩子的话记得准备好1-2套换洗的衣物,因为这样年龄的孩子可能会发生一些意外的需要换洗的情况。同时也要注意尽量能不公用的东西就自己给孩子准备,这样更能够确保卫生的安全。3:和老师有好的沟通和联系这是最重要的一点,因为孩子其实到了幼儿园之后,就是委托给老师帮忙照顾了。老师能够了解到孩子的一举一动。如果能够和老师搞好关系的话,那么自然就能够多关照自家的孩子一点,也能够第一时间获得联系。孩子上幼儿园,有的时候不仅仅是考验孩子,还是考验父母的一道关卡。

周繇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刘正奎:孩子智力多种多样,父母别忽视

“赢在起跑线”这个话题在父母之间经久不衰。我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聪明、优秀,这是我们最朴素的爱。而且我们通常都认为,孩子爱学习,成绩好,特别是数学好,那就很聪明。有的父母发现自己孩子从小在某方面很突出,还会想方设法把孩子打造成“神童”。最近我们就看到不少关于“神童”的报道。确实,学习成绩好是我们非常容易辨识的聪明。但其实,聪明有很多种,我们不要对孩子智商的理解过于单一。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刘正奎教授在一次演讲中说,儿童非凡的表现是非常多样化的,作为父母和老师,要在多样化中慢慢发现孩子的才能。他举了几个例子说明这一点:第一位,著名数学家高斯。3岁时就可以指出他父亲算账的错误。10岁时,有一次数学老师出了道题:“1+2+3+4+5……+100等于多少?”在其他同学都在拼命算时,他很快就给出了答案。他很小就表现出杰出的数学才华。第二位,爱因斯坦。他的故事大家都不陌生了。从小看上去很内敛,很害羞,3岁还不太会说话;上中学时,老师和家长都认为他学业表现平平;考大学第一年还没考上。老师,家长都认为他非常平常,但后来他取得了非凡的成就,成为伟大的科学家。第三位,安迪沃霍尔。很小的时候被诊断为有情感障碍,曾三次发作,通俗点说,就是精神病人。他从小敏感自卑,难以融入同龄人。还好母亲给了他大量关爱,常给他看彩色杂志、漫画,鼓励他画画,后来他成为了20世纪伟大的艺术家。第四位,菲尔普斯。从小全身充满能量,非常好动,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老师说他不适合学习。后来他父母带他去医院检查,发现是多动症。好在他喜欢游泳,并在这项体育运动中发挥出自己杰出的天赋,获奖无数。第五位,小布什。从小学习成绩非常差,最大的爱好就是跟他妈妈对着干。上高中后成绩稍微好了点,通过努力考上了耶鲁大学,可是大学成绩没有一门得A的。宾夕法尼亚州有一个研究所还有他的智商测试得分,当时他的智商是90多一点点。不过他从小喜欢跟小朋友玩,很多小孩都愿意听他的。他在耶鲁大学干了一件事,认识了耶鲁大学当时在校的1/4的学生。可以看出,他在社交方面有很不错的才能。从上面这些例子可以看到,人的非凡之处真的是多方面的,各式各样的。或者说,上帝关上一扇门,同时也会打开一扇窗。这也是被心理学所证实了的。哈佛大学心理学家霍华德 加德纳曾提出过多元智能理论,他认为每个人都拥有8种主要智能:语言智能、逻辑数理智能、空间智能、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交往智能、内省智能、自然探索智能。多元智能的意思就是,每个人的天赋秉性、优势智能是有差异,不同的人智能会有不同的组合形式。我们养育孩子,要承认孩子之间的个体差异,尊重每个孩子的独特性和唯一性,尊重孩子的发展节奏,帮助孩子找到属于自己的学习风格和方法。切勿急功近利,也不要模式化“神童”,否则,可能错过发现孩子的才能,压制了孩子的优势。每个孩子生来都是原创,别把孩子养成了山寨。天才是上天送给父母的礼物,只不过这个礼物有很多种样子,并不是每个天才都像数学家高斯从小表现非凡,有些天才可能像3岁还不会说话的爱因斯坦,有多动症的菲尔普斯,智力平平的小布什。理解了这一点,我们大可不必太多焦虑自己孩子不如别人,也不必早早为孩子表现优异而急功近利。不论孩子是不是非凡的,都该耐心地等待他慢慢成长为他自己。----END----

失饪

健康中国行动——关注儿童心理健康

2019年12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了《健康中国行动——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行动方案(2019—2022年)》。关注青少儿心理健康,中国在行动。近日,为贯彻落实《健康中国行动》,加大抑郁症防治工作力度,国家卫生健康委指出:将抑郁症筛查纳入高中及高校学生体检项目。01 分析青少儿时期是身心发育的关键期。开展青少儿心理健康工作,对于帮助青少儿培养健全的人格、形成自信自强的精神品质、树立理想信念和生活目标都至关重要。但近年来,青少儿心理健康形势不容乐观。根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和共青团中央国际联络部曾发布的《中国青年发展报告》显示:我国17岁以下青少儿中,约3000万人受到各种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困扰。其中,有30%的青少儿出现过抑郁症状,有4.76%-10.9%的青少儿有过不同类型的焦虑障碍。其他重要的心理健康问题还包括校园霸凌、因创伤经历(例如:性侵、身体虐待、家人离世、父母离异)而导致的青少儿成长过程发生的情绪行为问题、网络游戏成瘾等。关于网络成瘾,其成瘾低龄化值得特别的关注。一项关于小学生网络成瘾的研究显示,有网络成瘾倾向的小学生高达17.2%。而青少年网民中12-18岁的网瘾发生率为1.33%-20.8%。这些数据表明,青少儿心理行为问题发生率和精神障碍患病率逐渐上升,已成为关系国家和民族未来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关注青少儿心理健康刻不容缓。02 内容《健康中国行动》提出:要形成学校、社区、家庭、媒体、医疗卫生机构等联动的心理健康服务模式,环环相扣,促进青少儿心理健康和全面素质发展。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国民心理健康评估发展中心负责人陈祉妍教授指出:“多项国内外研究发现,单从一个系统干预青少儿心理问题效果并不理想,特别是对情形比较严重的心理问题。这些问题由多因素导致,协作联动就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自2010年起,手机、平板等电子设备十分普及,在这一年代出生的青少儿多了一份“网上生活”,所以他们在网络上接触的信息内容极其重要。比起生活中父母和老师的教导,网络上的知识传播更能抓住青少儿好奇的触角,影响着他们的三观。因此在青少儿心理健康方面,除了连接线下的家庭、学校、社区和医疗卫生机构,也要连接线上的媒体平台,为孩子营造一个健康的浏览环境。03 小贴士关于《健康中国行动——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行动方案(2019—2022年)》中提出的六点具体行动,禾老师给家长们一些相关建议:Tip1: 学习心理知识积极通过各类知识分享平台学习青少儿相关心理健康知识,进一步树立“身心同健康”意识,掌握正确应对心理行为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学会如何教育引导青少儿安全合理使用电脑和智能终端设备,预防网络沉迷和游戏障碍。积极开展生命教育、亲情教育、爱国教育,培养孩子珍视生命、热爱集体、爱国爱民的意识,培育积极心理品质。鼓励孩子保持健康心理状态、科学运动、充足睡眠、合理膳食等,减少心理行为问题和精神障碍诱因。Tip2: 营造健康心理环境密切关注孩子的成长环境,多留意孩子身边是否存在冷暴力或热暴力的情况,暴力实施对象可能为任何人,包括:同学、教师、家人,发现相关问题或可疑情况应及时采取措施。学习身边“最美家庭”优良之处,传承良好家风,关注自身和子女心理健康,依法履行监护责任,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培养子女健康人格和良好行为习惯。时常关注孩子浏览较多的网站、网络游戏、网络直播、短视频、教育类APP等,帮助青少儿鉴别网络赌博、血腥暴力、色情低俗等网站和APP,为他们选择良好的网络环境。Tip3: 促进心理健康行动每天实施“倾听一刻钟、运动一小时”的“两个一”行动,即促进孩子每天与同学、家人有效沟通交流15分钟;引导他们每天至少参加1小时体育运动。引导孩子规划职业生涯,可利用寒暑假带他们到大学、开放的工作单位观摩体验。引导孩子绿色阅读、文明上网,自觉远离和抵制有害出版物和信息。Tip4: 关爱心理健康行动不知如何面对有升学压力的初三、高三孩子时,家长可向学校的咨询中心申请心理辅导,寻求如何保持亲子良好互动的建议。如有贫困、留守、流动、单亲、残疾、遭遇校园欺凌、丧亲等处境不利的情况存在,监护人应给予重点关爱,必要时联动学校心理老师开展心理干预。对疑似有心理行为问题或精神障碍的孩子,家长要积极倾听专家老师们的意见,陪孩子到医疗机构寻求专业帮助。Tip5: 了解身边各类心理相关服务现国家已建有精神卫生医疗机构及12320公共卫生热线、共青团12355青少年服务热线等;学校心理咨询中心也配备有专业的心理咨询老师;社区也设立了公益咨询点。家长在生活中多加了解与留意孩子变化,必要时积极向各类心理服务点寻求帮助,Tip6: 消除对心理问题的偏见客观理性看待心理问题,不把它当成洪水猛兽,也不轻视其带来的危害。不歧视有心理问题的孩子,营造关爱、自由和保护的空间,心理问题的良好解决也会转变成一颗爱的种子,在孩子心中生根发芽。文章原创,严禁抄袭,未经同意不得转载。

负心汉

儿童心理评估师项目正式启动

聚焦6-12岁儿童年龄段104个学时儿童心理发展理论+实际评估操作+上机实操情境式动画儿童心理健康测验海内外名师教学专业系统的课程体系实操各类儿童心理测评量表和测评系统提高对儿童心理问题的评估和诊断能力评审会评审专家合影项目启动仪式重要消息2019年7月19日,由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学标准与服务研究委员会(以下简称标准委)心理咨询师继续教育项目学术评审会(以下简称评审会)在深圳举行。原全国妇联儿童工作部李启民部长,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张侃研究员,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学标准与服务研究委员会梅建主任等13位评审专家及课程专家参与此次评审会。华南师范大学张敏强教授为此次评审专家委员会主任。《儿童心理评估师专业能力课程证书》通过评审,并正式启动。目前社会和家长越来越重视儿童心理行为评估及干预,大量研究结果表明,进行儿童心理评估干预的效果显著,有助于改善长、学校及医护人员对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及时掌握,有效预防心理行为问题的发生,保证儿童身心健康!在临床医学 、儿童教育和心理学领域都需要对幼儿进行一定的心理评估,包括正常儿童、高危儿童或存有潜在问题的儿童。例如与学校心理工作多个方面息息相关,如新生心理筛查、危机个案评估等,通过专业的心理测评,正确了解儿童当前的心理行为状态 ,一方面可以判断儿童的心理发展状况,另一方面也可以根据需要鉴别出有行为问题和心理发展障碍的儿童,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早期干预、早期教育、早期治疗。儿童心理评估的专业性很强 ,对心理评估工作者的专业背景、技术和心理素质都有一定的要求,且不同年龄段儿童的生长发育具有不同规律性 ,每一阶段代表一个成熟水平,心理评估者需要经过专业性的评估培训并严格遵守测试原则!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学标准与服务研究委员会中国心理咨询师专业能力继续教育标准建设系列项目——儿童心理评估师专业能力课程证书★ 聚焦6-12岁儿童心理测评,★ 课程内容包括儿童心理发展理论和专业测评量表、测评工具、测评软件,以及测评报告,★ 从认知能力、语言能力和社会性等全面了解孩子发展,★ 帮助儿童心理工作者专注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 掌握儿童心理问题的诊断标准与评估方法,★ 能够为来访者、家长或学校提供个性化教育方案,★ 提高心理咨询师、心理教师等人对儿童心理问题的评估和诊断能力!旨在培养既能全面掌握儿童心理发展理论,又能进行实际评估操作的儿童心理评估师。 入学审核与结业考核入学审核:提交入学申请表,审核通过后方可入学。结业考核分数组成(总分100分):考核标准:本课程结业考试将采取面试进行,学员将进行儿童心理测验评估报告。旨在了解学员在整体课程学习中,能否充分运用理论架构及测验结果,发掘该儿童潜在心理异常,并给予适当发展与学习建议。整体成绩未达80分者,将不颁发心理咨询师专业能力课程证书,待学员于下一期通过考试后再行颁发。考核流程:证书发放课程全部修完后颁发凯途同创教育机构《儿童心理评估师专业能力课程证书》经考核合格后颁发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学标准与服务研究委员会《儿童心理评估师专业能力课程证书》(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学标准与服务研究委员会证书样式以实际发放为准)招生对象1、 综合医院及精神专科医院的心理科、心身科、睡眠医学中心医师、护士、治疗师等医务人员;2、各级各类学校心理咨询室的心理辅导员、社区及各类志愿组织的社会工作者;3、希望掌握科学的测评方法,及时关注自己孩子的心理动态及发展水平的家长和准父母们;4、有志于从事儿童心理测评工作人士及心理学爱好者。课程特点1、心理测量理论与儿童发展理论相结合;2、成熟量表和情境式动画儿童心理健康测验系统相结合;3、个案数据积累与大数据分析相结合;4、心理测量实操与心理咨询技能相结合;5、上机实操测评系统与应用;6、继续教育落实与回馈。课程设置三大课程模块,共计104学时。★ 基于发展的观点,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以“情境式动画儿童心理健康测验”测评系统为教学载体来设置课程。 ★ 以心理发展理论为依托的儿童心理咨询 —> 以心理测量理论为依托的儿童心理测评。“情境式动画儿童心理健康测验”测评系统的特点:1、凯途同创联合中国心理学会、华南师范大学、台湾师范大学、深圳大学等单位著名心理学专家与学者共同开发「儿童心理测评网」与「情境式动画儿童心理健康测验」,透过线上系统为儿童做一般性与特殊性评估,具有高度严谨性与专业性,客观性与实用性。2、全国唯一结合情境式+动画的线上儿童测评,透过更为有趣的测验模式,让儿童能专注于测评进行。3、务求将测验理论与实务操作合而为一,让学员能经由课程学习,能在儿童状态评估做快速、准确、标准等判断,以提供家长与学校更为科学的学习发展建议。“情境式动画儿童心理健康测验”测评系统视频截图展示(一)儿童心理发展理论与心理咨询技能★★★共计40学时主要内容:「儿童发展心理学」研究的是儿童期的心理和行为的发生与发展的规律,以及这个时期的心理年龄特征。「心理咨询技能」透过多元的训练方式,使学员熟悉儿童的行为诊断准则,运用心理衡鉴技术进行个案概念化,并拟定适当的处理与治疗计划本课程模块既要研究教育、教学情境中的基本规律、概括理论、原理为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问题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也要关注教育教学情境中的具体问题,并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具体的原则、操作的模式、策略和方法。既要重视教育的基础理论研究,也要重视应用开发的研究。PART 1:「儿童心理发展理论」课程研究个体在儿童期各个年龄阶段的心理发展所表现的典型的本质的心理特征,揭示儿童由初生到青春期的心理过程的规律;研究儿童随着年龄典型发生的行为变化,并分析其原因。PART 2:「心理病理」课程一门研究儿童心理与行为(精神)疾病的科学。除了认识各种心理疾患的症状与病因外,更着重在让疾病发作、维持的各种生理、心理、社会因素。这个领域与心理衡鉴、心理治疗相辅相成,让评估师对各种心理行为疾病的评估与治疗有最基本的起点。PART 3:「心理衡鉴」课程利用心理学的知识、理论、工具与方法,进行「问题解决」的过程。课程中要学习使用各种心理评量工具、心理测验,理解这些工具的知识背景与操作方法,再加上晤谈、行为观察等途径,针对评估师「想回答的临床问题」进行数据的整理与统合,协助评估师对个案的心理状态、特性与特质进行了解。PART 4:「心理咨询」课程依据心理病理学的知识、心理衡鉴的过程,利用「个案概念化」来剖析个案困扰,并且设计咨询的方案。本课程提供的心理咨询训练只是开始,未来评估师在工作时的自我继续教育与进修,方是治疗能力突飞猛进的关键。(二)心理测量理论模块★★★共计32学时主要内容:本章将以一个测验范例贯穿课程,学习测验从无到有的过程,如何产生出题目、计分与测验报告等模组,同时中间如何考验信度、效度、常模等问题。课程的前半部分侧重心理测验基本概念的说明与讨论,后半部分则着重在测验理论及测验编制方法与实作,最后加入伦理准则议题,让学员除了习得测验的知识与技能,也能具备使用测验者的操守。PART 1:人心难测?测验的基本概念PART 2 :工具准不准?测验的信度与效度PART 3:分数的意义何在?测验分数的应用与常模PART 4:测验在实务上的应用PART 5:心理测验使用的伦理问题● 施测者应具备适当的专业知识与训练● 测验发行者和持有者的责任● 尊重受测者的隐私权与知后同意权● 测验资料的保密性应受到适当的保障(三)儿童心理测评与实操★★★共计32学时,学员自行携带笔记本进行上机操作主要内容:作为一个儿童心理评估师,务必能在合宜合情合理的场域中,正确的评估儿童的行为与问题。本章课程将着重于实务操作与演练,熟悉常用测验的流程与解释、使用目的何在、适用对象范围、指导语的运用和施测程序步骤。「测验评量做的好,不代表衡鉴就好」,因此「如何衡鉴」是一门更大的学问,衡鉴其实就包括了施测这一步骤在里面,我们依赖测验协助我们作评估,但是又不能完全依照测验结果,还得要搜集更多关于受试的外在信息,以理性、逻辑性的方式作整体性的评估,并且不时的修正错误或独断的推论,因此,我们特别强调课堂上的演练与课后的反覆练习,亦将成为一位儿童心理评估师的终生职志!PART 1:儿童心理评估师的起点● 如何知道孩子需要测验● 测验评估都涉及什么内容PART 2:测验应用与实务● 测验分数解释与表现● 测验分数整合与报告PART 3:常用测验操作指南● 情绪测验(测验实作含上机)● 认知测验(测验实作含上机)● 自我概念测验(测验实作含上机)● 其他测验(测验实作含上机)PART 4:儿童心理评估师实地观摩学习师资库:(部分,排名不分先后)张敏强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邱皓政美国南加州大学心理计量博士,台湾师范大学企业管理学系教授, 台湾师范大学 总务处教授兼副总务长,台湾师范大学教学发展中心组长,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系客座教授。李昌楷新亚(台湾)人才测评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执行长,苏州优适才(大陆)企业管理谘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并于多家高校担任课程讲师,教授心理测评相关课题。刘希平天津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心理学会认定心理学家,中国心理学会普通心理学与实验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委员,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项目外审专家,天津市政府决策咨询专家,任中国心理学会教学工作委员会委员。University of Illinois (伊利诺伊大学)研究学者。雷秀雅北京林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心理系教授,硕士生导师,北京林业大学教学名师,北京林业大学首届十佳导师。主要从事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研究领域中的青少年心理、自闭症儿童心理学、绘画艺术疗法等方向的研究与教学工作。王晓钧深圳大学心理学院教授,2012年获“中国心理学家”称号,广东省心理学会副理事长兼心理健康委员会主任,广东省社会心理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长期从事心理测量、社会与管理心理学研究。主持多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广东省、市和校级科研项目。曾获全国教育科学优秀成果奖项等。王秋英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心理教研员、家庭教育教研员,深圳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副主任、深圳市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副主任,深圳市心理学会副会长,广东省心理学会心理健康专委会副主任,广东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委员会专家委员。林碧芳世新大学讲师、助理教授,新亚人才测评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总监。曾任东吴大学助理教授,台湾统计方法学会副理事长。备注:因老师学术活动等不可抗力原因,课程、课时、授课教师等可能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以最终上课通知为准。学员受益1、获得相应的资质证书:学员修完规定课程后,通过考核,颁发权威专项能力课程证书。2、免费获得自主研发系统账号:每位学员可免费获得5个账号,供实际操作演练。3、全面提升儿童教养的效能感: 通过学习,无论是家长群体,还是儿童教育的相关从业者,切实掌握科学教养儿童的原则、理念,结合心理评估的具体使用方法,实时掌握孩子的心理状态,使孩子的潜能得到充分开发,让孩子能健康、快乐的成长。4、问题儿童的诊断与咨询技能: 通过评估与诊断的方法和技术学习,有效甄别高危儿童或存有潜在问题的儿童,不仅能在问题未出现时做到及早预防,又能在问题出现时做好实时辅导与咨询,全面为孩子的健康快乐成长保驾护航。5、台湾访学团与慈善公益: 通过访学等方式,在包括医院儿童心理科心理评估观摩、台南师范大学和高雄师范大学等院校观摩、心理谘商所观摩、台湾师范大学座谈会等活动,提升学员眼界,开拓视野,实地了解台湾评估测评模式。另外会不定期组织志愿公益活动,使学员有机会将所学的心理学知识用于慈善公益事业。6、人脉资源平台: 学习过程中,组织人脉资源平台,通过举办系列课外活动,帮助大家增强学习效果、建立专业圈子、促进情感交流等,比如会定期组织、微课、讲座、聚餐、沙龙、联谊、亲子游、年会等,让同学们共享人脉资源平台,增强团体动力。学员支持1、科学的教学方法: 基于对学生学习规律的认知,本课程的内容设计与实施均符合知识理解与建构的规律,课程通过设置不同层级的认知、动作技能以及情感领域的发展目标,帮助学员构建知识体系,夯实专业基础,提高学员应用心理学知识分析、解决并对现实问题进行评估和干预的能力。2、持久的社群动力:《儿童心理评估师专业能力课程证书》课程社群,集合了相同目标不同专业背景的学习者,师生同在社群里,除了围绕教学展开的在线答疑之外,学员还会继续进行持久、精深的讨论和分享,相互促进,共同切磋,人人都为学习贡献资源和想法,身在其中,提升学习动机和热情,学习收获翻倍增长。3、持续成长的机会和平台: 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完善学员在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领域持久、深入的学习过程,为未来发展奠基。课程的实践和督导平台更助推学员的专业发展。完成学业、顺利结业者有机会参加《儿童心理评估师专业能力课程证书》课程的督导培训课程,获得《儿童心理评估师专业能力课程证书》课程督导资质,优秀者可成为《儿童心理评估师专业能力课程证书》课程的助教和督导。

乃今也得

一位大龄自闭症患者母亲的自白:我只想比孩子多活一天

她想要为这群来自外星球的孩子打造一条能够通回地球的天梯,让他们可以缓缓归来,仅凭自己的努力便可“平平安安地”生存下去。13:22▲13位大龄自闭症患者母亲为孩子组建自闭症乐团。全文8121字 阅读约需16分钟孙莉莉今年为“孩子们”准备的一首曲目是《好人一生平安》。说是“孩子”,其实大部分也已经成年,最大的孩子是孙莉莉自己的儿子贝贝,已经37岁。为了让这群“孩子”重返社会,孙莉莉于2013年成立了国内首个自闭症音乐团体——“深圳市爱特乐团”。到2021年,爱特乐团已经走到第8个年头。从孩子被诊断为自闭症以来,孙莉莉用了大半辈子为自闭症人群正名。她想要为这群来自外星球的孩子打造一条能够通回地球的天梯,让他们可以缓缓归来,仅凭自己的努力便可“平平安安地”生存下去。在她的勇往直前下,爱特乐团正在向一条职业化道路前进,眼看乐团越办越好,孙莉莉却渐渐力不从心——她老了,而乐团后续无人接手,为自闭症正名之路道阻且长。▲排练室里,孙莉莉在手机上处理乐团事务。新京报记者 王伟哲 摄“星星”乐手孙寿宁今年37岁,身高1米86,体重接近200斤。父亲总在上午拉着他散步、锻炼,深圳毒辣的太阳晒得他脸颊有些泛红。人们很难将这样的一位男子与“贝贝”这个乳名联系起来。但听见孙莉莉如此喊他,大家也便跟着一起叫。“贝贝就是宝贝的意思。”孙莉莉不怯于承认。贝贝习惯于埋头快走,加上时不时做出的重复小动作,在人群里并不低调。但当乐手贝贝来到排练室,高大的双排琴、架子鼓便将他隐了去,在其中也便不算显眼了。爱特乐团的排练室“蜗居”在南山阳光文体中心东边一角。需要通过一条没有灯光的长廊,才能看到排练厅的玻璃门;门里的空间并不大,随着乐团加入的孩子越来越多,已经显得有些拥挤。门外,母亲与乐手的比例是一比一。不像隔壁培训机构那些孩子刚上学的年轻妈妈们,在这个排练室外的都是成年人的老母亲,他们背着大包,却带着小孩子爱吃的零食、饮料和画本。早上10点半,排练开始,乐声从门里传来。乐团固定的成员是13人。在演奏时,贝贝和他的伙伴们几乎和普通人一样专注。他一心扑在谱子上,只顾着下一秒要摁哪个琴键。但当一曲毕,贝贝放松下来,便回归了他的自然状态:抬起双手,拍了拍自己的耳朵,然后又站起来晃了一圈,最后走到孙莉莉专门买来供孩子们发泄情绪的拳击墙靶边,轻轻打上一拳再回去。21岁的涵涵有些焦虑,他挠挠头,自言自语地重复一句话:“我刚刚好像出了错,但大家都没有发现,我便装作若无其事了。”涵涵最近在看《大英儿童百科全书》,跟着里面的故事学了很多成语。听见里面没了声音,站在排练室外的母亲们涌了进来,各自走向自家孩子身边。涵涵妈妈走过来,轻声纠正涵涵:“你没有做错。”涵涵还是继续重复着:“我刚刚好像出了错,但大家都没有发现,我便装作若无其事了。”为了安抚孩子们的情绪,孙莉莉特意买了巧克力奖励大家。“贝贝,你想吃巧克力吗——?”头发花白的孙莉莉提高声调,又拉长尾调,向她37岁的儿子摆出跟小孩子说话的态度,“那你分给大家好不好?”不过贝贝不能多吃,孙莉莉有规定,他每次只能吃一块。“贝贝年纪大了,再胖下去对身体不好。”直到排练了几曲后,艺豪母子才匆匆拐进排练厅。有家长赶紧上来迎接:“找到了?艺豪,你可把你妈妈吓死了!”她举起手来,想要打艺豪的头,落下去的时候还是卸了力道。22岁的艺豪没有什么反应,径自走向了他的琴。从2014年年初加入乐团以来,母子俩在这条从家到乐团的路上走了7年,但走丢还是第一次发生。“我以为这么多年了,他能记住路自己走来的。”艺豪妈妈声音还在颤抖。“我以为再也见不到他了。”下一曲排练开始,母亲还没回过神来。与普通乐团不同,爱特乐团全由大龄自闭症“孩子”组成。这间属于爱特乐团的排练室已经用了三年,是中心里最小的一间。更大一些的排练厅孙莉莉还负担不起。3月31日,乐团策划了一场直播,最新打印的标语“你好,星星的孩子!”刚被挂起。家长们买来了印有星星的深蓝色窗帘布遮住乐器架子,又专门挑了星星形状的小灯挂在墙上。星星元素在排练厅里随处可见。“来自星星的孩子”是父母们对自闭症孩子的爱称,因为他们仿佛有自己的“小星球”,又好像来自外星,不能理解普通大众的语言与动作。是的,“孩子”,母亲们这样称呼他们或二十、或三十岁的孩子。“你看到他们那个状态,天真的跟五六岁的小孩一样。怎么能不用跟小孩子说话的语气跟他们说话?”家长们笑着说。孙莉莉为乐团命名为“爱特”的原因也来自于此:爱特既是自闭症群体(autism team)的首字母中文谐音,又寓意着“爱护这群特殊的孩子”。▲孙莉莉与家长们商量排练事宜。新京报记者 王伟哲 摄“再走,咱们这个家就要散了”在进入乐团之前,这里的每个家庭都曾尝试过各种方法让孩子融入正常社会。但代价是,往往父母一方要牺牲自己的职场生涯,全职在家,以备不时之需。1984年,杭州人孙莉莉发现自己一岁的儿子还不会用手抓东西。她感到焦急,但老人们安慰她,“再等等,也许长大就好了。”一年时间过去,贝贝长大了,但他的精神发育情况并没有好转,甚至还出现了更严重的倒退,连“爸爸”、“妈妈”也不会叫了。3岁时,孙莉莉抱着希望将他送到幼儿园,“也许和其他孩子接触接触就好了。”在她偶然一天中午去探望贝贝时,却发现儿子被老师绑在了凳子上。面对孙莉莉,老师也很委屈:“你家孩子听不进去话,也管不住,如果把他放开,他就要推别人,还要去爬很高的树,太危险了。”在八十年代,国内对于自闭症的研究刚刚起步。在那时,自闭症还不叫“自闭症”,而是对象限于儿童的“儿童孤独症”。2019年发布的《中国自闭症教育康复行业发展状况报告Ⅲ》指出,保守估计我国儿童平均患病率为1%,相当于每100个儿童中就有1个患有儿童孤独症。之后的两年,孙莉莉没过过休息日。每个周末,她都带贝贝去看病:省内的、省外的,南京的、上海的……1987年,5岁的贝贝在刚成立3年的南京儿童心理卫生研究中心被诊断患有重度儿童孤独症。此时,距离确诊中国第一例孤独症患儿,仅仅过去5年。根据国家卫生部于2000年制定的《儿童孤独症诊疗康复指南》,儿童孤独症早期干预黄金时期是 6 岁以前,贝贝只剩下1年的时间。可当时并没有行为分析疗法(ABA)、融合教育(让自闭症儿童在普通学校接受教育),孙莉莉和丈夫便带着贝贝去试气功、去道场,甚至还请大师给贝贝点穴。杭州也没有专门针对自闭症的特殊学校。孙莉莉听说香港治疗自闭症很先进,心一横,在90年代初期和丈夫来了离香港最近的深圳,寻找尽可能的康复机会。没有上学的门路,孙莉莉只好让贝贝呆在家里。贝贝爱乱蹦,夫妻俩咬咬牙买下了谁也不要的顶楼复式。“我当时想着,如果他不能改掉蹦这个习惯,我就让他住二楼,最多也只吵到我们。”孙莉莉的丈夫寿虹说。他们又为贝贝请来了大学生做家教老师,“可呆两三个月的,就是长的;有一个不到一个礼拜,就被贝贝气走了。”终于,在托人打听后,贝贝13岁进入了深圳元平特殊教育学校学习。最开始,自闭症学生没有单独开班,贝贝便跟一些“唐宝宝(唐氏综合症患儿)”呆在一起。后来,孙莉莉为他报名了为其他特殊孩子开设的刺绣、版画,直到贝贝能上的课都被他上过来个遍。▲孙莉莉为孩子们整理乐谱。新京报记者 李雨凝 摄在元平,贝贝一直呆到了招收上限18岁。从外地赶来深圳的自闭症家庭并不少见。乐团里年纪较小的小睿出生于广东茂名。在孩子确诊后,小睿父母双双辞职,一家人搬到了深圳,靠着小睿爸爸开出租车的收入为孩子寻找更好的医疗条件。比贝贝小一点的孩子,则成长于特殊教育机构竞相“破土而出”的年代。岱沣出生在世纪之交,3岁被诊断为了轻度自闭症。为了赶上6岁之前的黄金干预期,岱沣妈妈带着儿子在青岛的康复机构训练了两年。前脚刚刚回家,又听说另一处的机构口碑不错。岱沣妈妈有点心动,想要带着孩子继续过去。但5岁的儿子离家已经两年,再次启程时,丈夫说:“你和孩子要是再走,咱们这个家就要散了。”在自闭症家长圈子里,许多家长在没有尽头的生活中耗尽了耐心,离婚已经不算新鲜事。儿子7岁时,岱沣妈妈终于放弃了寻找康复机构的念想,把到了学龄的岱沣送进了学校。比岱沣大5岁的涵涵,也是在2岁半的时候被确诊为中度自闭症。涵涵妈妈带着他在外地一直训练到了7岁才回来上学。现在,21岁的涵涵早已从初中毕业,但他仍喜欢穿着校服裤子。“你喜欢学校吗,涵涵?”“喜欢。我怀念那段和同学在一起的时光。”涵涵一字一顿地说道。他感受不到轻重音的区别,便把每个字都发音到最饱满。弘毅比贝贝小13岁,赶上了“融合教育”政策,能去普通学校跟读。“但说起来哪有那么简单!”弘毅妈妈叹了口气,“像我们这样的孩子,没有能真正融合进去的。”弘毅小时候高兴了就会拍桌子,小朋友向老师告状:“他又拍桌子啦!”家长们也请求老师,让自己的孩子不要挨着“那个不正常的”。在学校里,弘毅的书和文具盒“找不见”都是常事——多半被调皮的孩子扔掉了。弘毅妈妈怕儿子继续受欺负,只好放弃工作来学校守着儿子。弘毅手上有个铅印,是小时候被同学拿笔扎进去的。直到现在,24岁的弘毅还会指着印子认真告诉妈妈:“是那个人扎我的!”她很心疼。但去学校是儿子不脱离社会的最后一道保障,“还是要坚持”。▲害怕贝贝走丢,寿虹要求儿子牵手散步。新京报记者 李雨凝 摄“大龄孩子们和家长们都没地可去了”然而,融合教育最远也只能推行到义务教育阶段结束。大龄的自闭症孩子只有回归家庭。2013年,弘毅经历了几次留级后从初中毕业。涵涵也面临义务教育阶段的最后时刻。涵涵小时候呆在家里,几乎不会笑,也不对父母产生情感依赖,从不会主动看向妈妈,上了学、接触其他孩子后,病情减轻很多。但她明白好景终不长:“这种孩子不进则退,如果脱离了学校的环境,就又会回到以前的状态。”孙莉莉说,她办乐团的初衷,是“提高孩子能力、建立家庭自信”。但要是把这句话翻译成更加通俗易懂的,便是——“大龄孩子们和家长们都没地可去了。”上学最多持续到18岁,如果一直呆在家里,也会出大事。“在家里只跟自闭症孩子接触,父母也只会接受负面情绪。”贝贝爸爸寿虹说,“还是不能把孩子困在家里。”贝贝故事的转折出现在他20岁。寿虹花90元买来一架二手电子琴放在屋子里,时不时弹上一下。平日对这些都没大兴趣的贝贝居然告诉他,“爸爸不弹,贝贝弹。”第二天,孙莉莉便带着贝贝去找老师。一连几个女老师见到贝贝人高马大,都不愿意收他,只有一个男老师同意试试。贝贝倒也争气,只用5年便考下了钢琴业余10级。10年间,贝贝在孙莉莉的坚持下,将弹琴从兴趣发展成了“小小”事业,可以独自参加些演出。孙莉莉也鼓励儿子多走入公众视线。她要强,憋着一口气,“我就要让大家看看,我们自闭症孩子是可以融入社会的。”孙莉莉萌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自闭症中有一部分孩子对音乐很敏感。虽然不是所有人,但我们能带一个是一个。”孙莉莉打算为孩子们组建一支职业乐团。“虽然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但一群人能走得更远。”孙莉莉听说,日本有个“榉之乡”, 为自闭症人士提供康复、生活、学习、养老一条龙服务。由家长发起,包含家庭式住所、福利工厂、日间工作支援中心。乐团也可以是“乐园”,孙莉莉想着,“也许在孩子们的合力下,能通过这样一个乐团,走到那个看似遥不可及的地方呢?”2013年,贝贝刚刚过完30岁生日,孙莉莉退休,开始创办爱特乐团。那时,她拉扯着贝贝,已经在“如何让自闭症儿子融入正常社会”这条道路上独自摸索了半辈子,也成了自闭症家长圈子里的“老熟人”。在自闭症家庭组织的活动上,时不时会出现孙莉莉的身影。弘毅是第一批响应号召加入乐团的孩子之一。听说孙莉莉要组建乐团,弘毅妈妈看到了希望:“我们弘毅可以去!”涵涵妈妈也带着孩子就来到孙莉莉面前,“哪还管实际不实际,能有一天有地方去就是一天。”▲排练间隙,每个家长都会走向自己的孩子。新京报记者 李雨凝 摄“那一刻,孩子们的生命就是流动的、自然的”乐团刚成立的时候,是兵荒马乱的。为了能在民政局正式报备登记,依靠贝贝之前的知名度,孙莉莉临时组齐了附近5个大龄自闭症家庭,加上贝贝,6个有音乐基础的孩子便成为了乐团的首批成员。孙莉莉卖掉了贝贝之前的画作,又拿出之前爱心人士的善款当作乐团的启动资金。但乐团不能没有指导老师,预算算下来还是不够,孙莉莉厚着脸皮问,“学费减半行不行?”第一堂课的上课地点是孙莉莉家客厅。老师是贝贝的第二任钢琴老师陈辉玲,之前,她并没有系统学习过电子琴,只是随口提了一句“电子琴音色丰富,还相对便携”,就被“赶鸭子上架”拉来做乐团指导老师。家长们一手拉扯着孩子,另一手提着二十多斤重、“老师说的那个型号的琴”赶来。陈辉玲在上课前好不容易积攒起的感动与信心,却在开始教学后一扫而净。自闭症孩子仿佛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很难听别人的指挥。早先教贝贝钢琴时,陈辉玲为了让他理解强拍和弱拍,只好在琴谱上画上“大小圆”标记,“大的”是强拍,要用力,“小的”是弱拍,轻轻带过即可。可面对8个“贝贝”,还要让他们打配合,陈辉玲犯了难。第一节课的大部分时间里,陈辉玲都在重复,她心里犯嘀咕,也不知道这些孩子能吸收多少。几乎所有带过这个乐团的老师,都感受到“一盘散沙”的无奈。一声乐老师说,“我之所以能坚持下来,都是因为家长们还没有放弃。”回想起孙莉莉描绘的美好蓝图,弘毅妈妈半开玩笑:“当时我哪知道,是被贝贝妈拉上贼船啦!”但没有家长想放弃,除了这里,他们无处可去。妈妈们不约而同坐在自家孩子身边,帮老师们维持课堂秩序,也一直低头做笔记。一个星期后,当陈辉玲再次来到孙莉莉家,还没进门,她便听到了屋里的合奏声。她有些惊奇,一问才知道,孙莉莉作为最有经验的老家长,带着家长们先学会了她上节课教授的内容,再用一个星期的时间慢慢教给孩子,赶上了教学进度。贝贝练得最为刻苦,上午2小时,下午吃完饭后继续,有时孙莉莉在他身边一坐就是一天。孩子们的情绪控制也是一大难题。开始的时候,很少有孩子能坐下来安静排练2小时。一次,一个年纪较小的孩子突然“发作”,一把推倒琴站了起来。家长们和老师都愣住了,回过神来,才发现孙莉莉第一个冲了过去,拥抱住了他,低声安慰。陈辉玲只能把他们两两分组,拆成了四重奏。“这样能保证,如果有一个孩子无法演奏,另一个也能撑起来他们的部分,不至于让表演中断。”孙莉莉说。排练进入正轨后,孙莉莉又开始发愁没有舞台可以展示。最开始,她指挥着家长们搬琴、搬设备,费好大劲到深圳附近的村子举行募捐义演,室外温度已经接近四十度,为了让孩子们显得有精气神,孙莉莉特意提前嘱咐让换上白衬衫,演出下来,每个都像刚从水里捞上来一样。拿到捐款后,她仔细数了几遍,300块。孙莉莉拿着这300块的善款赶到基金会,想走正规渠道把钱分给孩子,却受到了工作人员的调侃:“这点钱还不够我们数的!”乐团刚成立,孩子们也没有正式登台机会。新鲜劲褪去后,不少家长也开始疲于奔波。孙莉莉也着急,跑上跑下,终于为乐团争取到了南山区残联的正规排练厅。她又借用贝贝以前弹钢琴的时候积攒的人气联系了几家企业,在其中一家的晚会上安排进了一个表演。在这次演奏上,家长们也第一次看到孩子在聚光灯下西装革履的样子。在鲜花与掌声的映衬下,他们甚至表达出了一些类似紧张、激动的情绪,有的甚至可以回答旁人的提问:“很好、很开心!”有两个孩子,在节目后仍然不愿离开,在礼堂的门口徘徊了很久。看到这些往日没有什么大表情的孩子做出这些几乎和普通人一样的举动,陈辉玲为之动容,“那一刻,孩子们的生命就是流动的、自然的。”刚开始,有的家长担心孩子暴露在公众前,可能会给生活带来影响。“我们小区里的住户应该都不知道我家孩子的情况,以为只是正常的。”艺豪妈妈坦言,“他还有弟弟。可能是担心学校里有人认出来,小儿子有时候也会说‘哥哥不去’。”但在看到艺豪在舞台上笑得开心后,她还是坚持继续来乐团。“两个都是自己的孩子。看到他开心,我再苦再累也值得。”为了获得更多的演出机会,孙莉莉和家长们商量,要把乐团往职业方向上培养。2014年,在深圳电台的支持下,乐团举行了第一届“星星音乐会”,到现在已经不间断地办了7届。2020年疫情期间,孙莉莉又聘来了一个帮手,为乐团设立了短视频账号,还把当年的星星音乐会办成了直播。一年过去,乐团的粉丝已经超过了10万。“我不怕把孩子们推向公众,贝贝也是,乐团也是。如果我们作为自闭症人士家长都不提出来,还会有人帮我们提出来呢?”孙莉莉希望乐团能办出名气,让公众看到大龄自闭症人士融入社会的可能性。▲吃完饭后,寿虹拉来贝贝擦碗。这是训练贝贝自主性的环节之一。新京报记者 李雨凝 摄“我只需要比孩子多活一天就好”乐团的职业化道路无疑是艰难的。“我们的孩子也不是没和正常孩子一起同台演奏过,我也不是听不出来差距。”一位母亲如此说。自闭症的孩子可以做到完美记忆谱子,但他们就像个“精准的演奏机器”,不夹杂些许情感。“还是不够打动人。”一位乐团的指导老师坦言。但很少有家长会考虑到“我的孩子演出动不动人”这一级别的问题。更多的妈妈,看到的是自己孩子可以有地方去、有事做。当个人与学校的培养道路都山穷水尽时,由孙莉莉主理的爱特乐团成为了这些自闭症家庭的希望。“就当是给他,也给我自己寻了个人生意义吧。”涵涵妈妈说,“看着乐团每个大事小事的倒计时日历,日子也算是有了盼头。”如今,涵涵妈妈是乐团的副团长,主动揽去了目前乐团所有的财务工作。她比孙莉莉小了十几岁,在8年的相处时间里,已经把她当作了自己的“大姐姐”。“没了孙姐,光凭我们自己,肯定让孩子走不了这么远。”但“大姐姐”孙莉莉今年67岁,刚染好的棕色头发没过几天又开始冒白尖。她包里装着一瓶硝酸甘油片,效用是治疗心绞痛。排练往往在上午进行,有一段时间,孙莉莉在期间配水吞服掉一片。这是丈夫寿虹坚持让她带上的。乐团刚起步的时候,所有的资质手续都由孙莉莉亲自去跑,一次因为心脏不舒服,直接倒在了大街上。从此之后,寿虹便开始陪着妻儿一起排练。“我跟她说,什么鲜花呀、荣誉呀,难道比身体重要吗?”寿虹无奈。▲孩子们演奏的歌曲《爱》,由老师自己扒谱分段写成。新京报记者 王伟哲 摄孙莉莉却暗自着急:她是妈妈里目前最需要乐团走向正规的一个。她和丈夫已到了“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年纪,可现实是夫妻俩要照顾贝贝一日三餐起居,早上,寿虹还要帮儿子刷一次牙——他对贝贝的牙齿健康最为担心;贝贝不会表达,牙齿出了问题也不说,又最怕牙医手里“嗡嗡叫”的涡轮手机。寿虹在今年年初刚刚经历了一次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的肾结石手术。出于防疫要求,医院请不了护工,但贝贝身边离不开人,寿虹只好让妻子宽心,自己去了医院。手术后需要吊水,寿虹自己拎着袋子去卫生间,没注意,手低了些。“我一看,那个血就往袋子里倒灌,我赶紧把袋子提高,血又流了出来,地板上弄了一片。”寿虹笑了笑,低头的时候,花白的头发更加显眼,“我当时就想,哎呀,(生病)这个事情以后就麻烦咯。”留给这段亲情的时间越来越少——已经到了要认真考虑儿子未来养老问题的时刻。孙莉莉急切希望乐团在未来能够实现职业化,能真正成为一份工作,让贝贝在她和丈夫去世后,仍然有地可依、甚至解决生计。问题已经在眼前。孙莉莉却找不出来人“接班”。一些家庭选择了生二胎,不能像孙莉莉一样把全部精力扑在乐团;乐团里的其他孩子相比贝贝也年纪尚小,远不到需要家长操心养老的时候。“我确实也想过我死后孩子会怎样,但如今世界发展太快了。你看,深圳十年前都根本不是这样子。”涵涵妈妈用这座城市举例,“他老还需要几十年,我现在考虑,也是自己给自己添堵。”在年轻一点的家长看来,未来还是光明的,也许这些自闭症孩子将来会有出路。孙莉莉可能等不及还没到来的“未来”了。她和丈夫为贝贝考察了几家私人开办的特殊养老机构,但结果都差强人意。丈夫寿虹上了年纪,从几年前起便频频动起回老家的念头:当一个人老去,便会想要落叶归根,他有些想念西湖了。然而,贝贝还要依赖深圳的医疗资源,能挑出来的杭州特殊养老机构少之又少。再说了,乐团现在也离不开妻子,更年轻的母亲们还指望着她为乐团继续发光发亮。乐团里的家长们还对孙莉莉寄予厚望:“我希望孙姐身体棒棒的,能在乐团做久一点。”孙莉莉只为自己设下了一个小目标:多一天。“我只需要比孩子多活一天就好。”新京报记者 李雨凝视频编导 王伟哲 徐雪飞摄影 王伟哲 剪辑 戚厚磊 王伟哲 编辑 陈晓舒 校对 王心来新京报电商平台“小鲸铺子”囤年货啦!

后备箱

80%儿童“感统失调”?培训机构:花一万元训练三个月就好了

据江苏公共·新闻频道《新闻360》报道:“感统失调”、“感统训练”,这两个词在妈妈圈中可以说是耳熟能详。很多儿童培训机构也都推出了针对性的改善课程,孩子粗心、专注力不足等都被培训机构打上了“感统失调”的标签,为此,一些家长不惜花费动辄上万的费用让孩子去上这样的训练课。这样的培训课上些什么内容?能取得什么效果呢?【热搜培训机构:80%儿童都“感统失调”】记者在搜索网站中输入“感统”、“专注力”等关键词,排名首位的搜索结果,都是这家叫做“多特专注力”的培训机构。在其网站首页上,“90%以上学员训练半年,能力提升2岁”的标题非常显眼;这家培训机构还在公示栏上声明:“全国儿童感觉统合失调比例占80%”,随后,记者打通了热线电话。“多特专注力”公司客服介绍,“感统训练”包含了大运动、听觉和触觉;原理就是促进孩子综合神经系统发育成熟度,加快综合三方处理的速度。如果说孩子整个综合能力都提升的话,无论做什么、学什么都是比较快的。原来,客服口中的大运动其实就是正常肌肉群的控制活动,比如趴、翻身、爬、走路、蹦跳等,至于具体的训练项目以及费用情况,客服不愿再多谈,而是推荐记者去公司的南京校区做具体了解。【花费一万元训练三个月 效果立竿见影?】机构的顾问介绍,孩子基本上都存在感统失调的问题,比如说注意力不集中、容易被其他东西吸引。有的轻微有的严重,而剖腹产的小孩失调的概率更高一些。在他们机构课程的调教下,4-12岁的小孩,一般训练3个月就会有所改善,费用大概是一万多元。不过,除了大运动类的课程,该顾问对感统方面的课程就语焉不详了。最后,这名顾问递给记者一本测试专注力的宣传册,说可以让小孩测试一下。【儿童心理专家:“感统失调”不能诊断为疾病】记者发现,这些题目的难度差异较大,有些题目成年人也不一定能马上答出来。那“感统训练”究竟有没有必要?南京市脑科医院儿童心理卫生专家表示,目前还没有明确的医学临床诊断把感统失调归为疾病。并且,孩子是不是存在感统失调,早教机构无法作专业诊断。南京市脑科医院儿童心理卫生研究杜颖莹认为,“感统训练”只能是作为一个参考,但是仅仅凭借几道题目就去诊断一个孩子的注意力,显然是不合适的。杜颖莹认为,通过这些课程只能说增加亲子互动和锻炼孩子跟外界接触方面的经验,但要是说能提高孩子的专注力的话,实在有些夸大。而对于机构所说的80%小孩都有感统失调和剖腹产的小孩更容易感统失调言论,也并没有科学和实证依据。【市场监管部门:培训机构涉嫌夸大宣传】杜颖莹提醒,对于两三岁的孩子来说,他的注意力可能就在十分钟左右,等到了小学的时候,专注力才可能会达到30分钟,如果说家长们发现孩子的一些苗头,比如协调性不好、读书写字时出现跳字漏字的情况,可以到正规医院就诊,不要轻信早教机构所谓的感统失调的说法,无故增加自身的焦虑。随后,记者就“多特专注力”教育机构的相关情况,向南京市玄武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作了反映。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关人士表示,该教育机构的做法涉嫌夸大宣传。南京市玄武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业务科张纬表示,商业广告的内容必须清楚明白,而且要有相应的出处!南京玄武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表示,将对“多特专注力”的宣传内容展开调查。(本条新闻版权归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和孩子一起成长:“中国现代儿童教育之父”陈鹤琴如是说

“中国现代儿童教育之父”陈鹤琴之代表作“中国幼教经典名著”《家庭教育》之姊妹篇儿童期是发展个人的最好的机会。——陈鹤琴这是我国首例关于儿童心理的长期个案研究。被誉为“中国现代儿童教育之父”陈鹤琴,彼时第一次做父亲。刚从哥伦比亚大学学习教育学和心理学学成归来的他,用当时最“潮”的方式,给新出生的长子一鸣,拍了86张照片,并逐日记录下孩子在身体、动作、语言、心理方面的种种发育。由此,展现了一个孩子从婴儿到幼童再到儿童的成长历程。书中特别侧重对儿童心理的观察与探索。揣摩幼童心理,如雾里探花:“游戏”对于儿童究竟意味着什么?“好奇心”从何而来?“惧怕”是天生的还是经验的?“知识”的获得到底和什么有关系?“学习”的进步,到底有没有加速的法门?“美感”的养成,“色彩”的偏好,如何随年龄的增长而改变?“思想”的触发,需要怎样的环境条件?“道德”的观念,如何做到因势利导?这本开创了中国儿童心理研究之先河的经典著作,为我们留下了陈鹤琴先生最宝贵的观察与思考。其所尝试的原理、方法,至今仍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编辑推荐儿童心理之研究儿童心理之研究作者:陈鹤琴页数:549页出版:2021-02【内容简介】本书被誉为“中国儿童心理学研究奠基之作”,是教育学名著《家庭教育》的姊妹篇。书中全方位聚焦儿童心理教育问题,分阶段探讨儿童的心理发育特点。对于婴幼儿,注重动作、语言和感知力的发育,用影像和文字记录下长子一鸣出生后的808天,是我国首例关于儿童心理的长期个案研究。对于三岁以上儿童,从游戏、好奇心、美感、思想、道德等方面,结合丰富实例与细致分析,探寻儿童的感性与智性世界。陈鹤琴特别重视“环境”的因素,提出:“环境愈复杂,学习的机会愈多;学习的机会愈多,天赋的智力发展愈快。”【作者简介】陈鹤琴(1892—1982),我国现代儿童教育的开创者、儿童心理学奠基人。1914年毕业于清华学校,并留学美国,1918年获得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硕士学位。1919年回国后任教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东南大学。1920年开始儿童活动个案追踪研究,开创"中国化""科学化"儿童教育研究先河,从而为中国现代幼儿教育奠定坚实基础,其姊妹著作《儿童心理之研究》《家庭教育》成为中国现代幼教经典。目录自 序第一章 照相中看一个儿童的发展第二章 幼稚期之意义第三章 一个儿童发展的程序第四章 一个儿童发展的程序(续)第五章 儿童身体之发展第六章 一个儿童动作的发展第七章 模 仿第八章 暗示感受性第九章 游 戏第十章 玩 具第十一章 好奇心第十二章 惧 怕第十三章 哭与动作的抑制第十四章 知 识第十五章 学 习第十六章 言 语第十七章 美 感第十八章 儿童的绘画第十九章 思 想第二十章 道德问题第二十一章 男女性的分别第二十二章 特殊儿童:耳聋和口吃第二十三章 研究儿童的历史第二十四章 研究两岁以内儿童之方法精彩试读好奇心与年岁儿童的好奇心不是永久不变的,乃是随年岁而发展的。葛尔拜缺立克氏(Kilpatrick)在他的 Fundamentals of Child Study对于这一点说得很清楚,我所以把那一段译出来以飨读者。他说:“当儿童未能行走以前,他的主要兴趣即在经历新的感觉并注意感觉的关系。但当儿童一能讲话,就要问他所经练的东西的名词‘这个是什么?’‘那个是什么?’若得了一个名词的答案,那就知足了。等到熟悉各种事物并名词之后,他的兴趣就变了。他现在常常要问:‘这个什么用处(use)?’‘你怎样做的?’或者‘你为什么这样做的(how and why)?’有时他要追根掘源问:‘这个东西从哪里来的?’”儿童长到 3、 4 岁的时候,他的“why question”(为什么)的问句格外多,所问的大抵关于普通公理,比方“天黑暗因为太阳下山了”。他的兴趣常常关于应用真理一方面的:“太阳下山么?”“没有。”那么为何天如此黑暗呢?在这个时期,他的对于真理的问句,必加“为什么”三字,而且他一直要问到底始肯息,或等到受成人的责骂“keep still”为止。儿童究竟爱悦什么样的东西,我们也应当研究的。当 7、 8 岁的时候,他对于颜色比较对于形状有兴趣,对于动物与小孩比较对于成人有兴趣。到了 12、 13 岁的时候,他的兴趣在于理解、迷物(puzzles)推想,在这个时期研究历史的兴趣亦浓厚起来了。年岁再长一点,对于道德宗教的问题就很有兴趣。总之,好奇心是儿童学问之门径,吾人不可不注意的,不得不利用它的。

百骸

2019中国儿童心理健康大会开幕

7月19日,中国心理学家大会在深圳拉开帷幕。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原常务副主任、原全国妇联儿童工作部部长、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李启民先生,原中国心理学会理事长、原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所长、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儿童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张侃教授,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学标准与服务研究委员会主任、中国优生科学协会副会长梅建教授,中国心理学会副理事长、长江学者李红教授,深圳大学博士生导师焦璨教授等二十余位专家学者出席本次大会。检信智能李剑峰总经理受邀出席,这次大会探讨了人工智能,语音情感识别 面部表情识别等情绪识别手段来解决与情绪健康相关问题的讨论。同时检信智能提出的基于多维度情绪参数采集与识别,建立与情绪抑郁健康相关的模型方案,得到参会代表的高度关注。1开幕式篇大会主席、中国心理学会副理事长、长江学者李红教授致开幕辞:科学的儿童心理学,只有一段短暂的历史。在我们的国家,儿童心理学更是一个新兴的、发展的学科,在座的每一位为“她”的发展作出了自己的努力。同时,儿童心理学作为一个新兴的学科,新的产业又是非常的脆弱,需要我们细心呵护“她”,保持在科学、健康、专业的道路上发展……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原常务副主任,原全国妇联儿童工作部部长、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李启民部长致辞:把儿童培养成为能适应未来社会需要和挑战的一代新人是我们要做的,正如这次大会的议题一样,儿童的科学教养,是每个家庭、学校、社会共同的责任。学校和家庭要为孩子的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特别是家庭,家长要给孩子温暖的爱,不管他们在外面遇到什么挫折和困难,到家就能感受到父母和家庭的温暖。习总书记在全国教育会议上指出,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们的第一任老师,也是终身的老师,父母的爱和智慧滋润着孩子,伴随着孩子成长。父母的爱是孩子安全感的来源。然而今天有的家庭、家长在不正确、不科学的思想引领下,望子成龙心切,脱离实际地要求孩子,给孩子施加压力,使他们失去家庭、家长的亲切、温馨。我们的学校、家庭应在孩子成长的人生道路上关心他们,了解他们,给他们帮助,给力,增加勇气和阳光。大会名誉主席,原中国心理学会理事长、原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所长,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儿童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张侃教授致辞:中国儿童心理健康发展大会,是一场学术研究机构与专业应用平台的融合与碰撞的盛宴。在其中,孕育着未来儿童心理学更多发展的契机,在座的每一位同行都是中国未来儿童心理学美好愿景中的希望与火种。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祝福你们每一个人都能够通过此次大会有所收获,满载而归。大会名誉副主席、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学标准与服务研究委员会主任、中国优生科学协会副会长 梅建教授为大家讲解心理咨询师继续教育系列课程详细介绍。由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学标准与服务研究委员会发起的心理咨询师继续教育系列课程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辅导师、儿童心理评估师、音乐心理辅导师专业能力课程证书项目正式启动。相信在各位心理学同仁的大力支持下,本次系列课程会努力培养出一批有志从事儿童发展相关工作的专业型、科学型的人才。2开题报告篇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认知与发展心理研究室副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朱莉琪研究员作本次大会的开题报告——电子产品使用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朱莉琪老师与大家分享教育干货学员代表们正在认真听课中3音乐治疗专场篇中央音乐学院音乐治疗专业硕士、北京交通大学音乐心理治疗顾问 胡涛老师音乐治疗体验专场——用音乐浇灌心田。周为民副教授发言,讲解什么是音乐教育、什么是音乐治疗,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与区别。开场 胡涛老师老师独奏《满江红》胡涛老师以现场互动的方式带领大家体验音乐治疗的魅力,还有提问环节哦~快来找找你在哪里吧~值得纪念的照片实在太多太多啦……

灭而有实

藤顺留学章垠熙:适合的才是最好,培养心中有爱、眼里有光的孩子

人物档案:章垠熙,迈顿国际英语创始人、藤顺留学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曾任大学教师,也曾先后在2家上市公司任职,于2008年辞去所有职务,创立迈顿国际英语,以英语学习中的听说读写能力来全面提升孩子的素质教育。2019年加入藤顺,致力于教育规划和常青藤联盟等国际名校的留学服务。在如今这个国际化时代,世界性的往来交流日益频繁,很多知识、技术和产品都是国际合作的结果,人们很难再安守一隅,两耳不闻窗外事。而英语作为世界通用语言,就显得很重要了,学校和家长也无不重视英语学习,从几十年前只是把英语作为一门考试科目,到逐渐对听、说、读、写能力提出全面要求,再到把国际文化和视野蕴含在英语学习当中。这是一个国家强盛之路上的必然结果,要想走出世界,就要了解世界。章垠熙很早就明白了这一点。2008年,儿子上初中,她辞去上市公司的高管职务,创办了迈顿国际英语。她不只是聘请外教来教授一门语言课程这么简单,而是在教学过程中,把自己的素质教育理念完全融入其中,把学习能力、自我管理能力、获得成功和幸福的能力置于考试成绩之前。可以说,迈顿的理念包含着她从前所有的经历和对人生、世界的见解,对她来说,规划和方法的意义远大于具体的知识。这样的教学似乎与我们日常所接触的迥然不同,但与章垠熙交流之后,就会明白她是怀着怎样的初心和坚持,也会明白她所相信的理念。2019年,她又加入了藤顺留学咨询,把这种理念延续到现在的教育规划和留学业务当中。章垠熙对教育的态度,从她幼时的经历便可看出一些端倪。小时候生在一个无法轻易改变自己所处环境的年代,她没有太多选择,只能寄希望于用功学习。这一点与当年的情形已截然不同,人们的选择更多,她所理解的教育也更丰富,但确是从那时起她开始感受到教育的重要性,并且从中受益的。父亲是部队出身的高级文官,曾做过保加利亚大使,后来被下放在安徽的一个小县城。“他是一个非常有才华的人,但是在当时遭尽了白眼,他的才华与当地的民风格格不入。”一个曾在风云际会的年代见识过大世面的人,怎样在闭塞小城里被边缘化,对此章垠熙没有详述。父亲并不太在意自己的生活际遇,不过年少的章垠熙却没有办法不去思考自己的未来,如果她不能改变自己的处境,不好好读书上大学,将来就可能永远待在县城里,最好的出路就是开个小饭馆,或者在县城的招待所当一名服务员。所以她就在心里发下志愿:“我只有努力读书,日后读大学,把父母都带到大城市去。”这也是受了她父亲的影响。父亲喜爱读书写字,章垠熙从小就从他身上继承了良好的学习基因,自幼成绩就很好,是当地有名的学霸,读书是最大的爱好,最好的朋友也是书。爱读书的习惯一直保持到现在,无论多忙碌,手边总带着书和笔记本。她喜欢一边读书一边做笔记,好书会反复读好多遍。后来她考上大学,读了南京大学的研究生,毕业后留在南京成家立业,终于实现了当初的愿望,把父母接到了身边,在一座文化氛围更浓厚的大城市安下家来。这段经历正像是章垠熙经常说的:“规划大于行动。”行动并不一定带来必然的结果,有规划的行动才是通往梦想的坦途。当年她所处的年代,通过努力学习上大学是她唯一的选择,为此她一步一步沿着自己规划的路线,终于走到梦想的应许之地。现在社会当然不会像以前那样,如今人们拥有各种各样的选择,多到眼花缭乱,在教育这一条路上,也有很多选择,读国内名校、出国留学、培养专长……这在章垠熙少年时是不可想象的,她希望现在的孩子们能够珍惜这黄金般的教育环境,也希望通过教育,通过教育规划和留学咨询服务,帮孩子们规划适合的路径,让每一种选择都能够通向成功和幸福。章垠熙是学基因工程专业的,研究生毕业后被分配在南京医科大学分子病毒研究所,在大学里当老师。那时候,父母都认为她的性子很适合当老师,但章垠熙开始对自己的教育理念有了新的认识。回想少年时代,因为自己成绩好,知道怎么去学习,也知道怎么去教会别人学习,只是,她觉得这并不是教育的全部。“从小有梦想,做事特别认真,努力。”这是彼时老师对章垠熙的评价。不过她自己对那时候并不满意,“虽然学习成绩很好,爱读书,老师很喜欢,但是不合群,跟同学很少来往,说好听点就是个内秀的学霸,其实就是有点自闭的书呆子。”因此在创办迈顿国际英语之后,章垠熙的教育理念当中,从来没有把考试成绩放在第一位。她更看重的是孩子全面素质的培养。做了3年大学老师后,她辞职去了一家上市公司做产品经理。这个转折,开启了她对人生规划和教育理念的真正转变。随着接触的世事变得广泛,与人交流更深入,并且读到大量关于人生和教育的书籍,她渐渐认识到,教育并非像惯常认识的那样孤立,不只是应对考试或者为考上好大学的阶段性过程和手段,而是与人一生的规划紧密相依,为了塑造一个健全完整的人。父母对章垠熙的认识是对的,她确实适合做老师,只不过当时还不成熟。经过多年的思考和历练,她最终形成了属于自己的教育理念。章垠熙是那种对家庭和孩子观念非常重的人,只要有时间,她就会陪着孩子,工作最忙的时候,她在外地,周末也不能休息,尽管如此,她也没有忽略对孩子的陪伴和教育,会尽可能挤出时间回来陪着孩子学习、读书,没法回来的时候,她给孩子写过很多信。在第二家公司就职时回到了南京,也有大半的时间出差在外,这种“不是在天上飞,就是在地上开会”的状态让她觉得对爱人和孩子有些歉疚。“一方面,虽然很辛苦,但自己也在不断成长,在孩子心里树立了一个努力的妈妈的形象;另一方面,陪伴孩子和家人的时间确实太少了。”2008年,孩子在南京外国语学校读初一,她觉得是时候好好为自己的孩子做教育规划了。当时她已经在第二家公司做到高管,公司正处于黄金的上升时期,一年后公开上市几乎已是板上钉钉的事,同事和老板之间的关系也非常好,对她极力挽留,哪怕再等一年,公司上市后再退场也是不错的选择。章垠熙深思熟虑后,做出了让大家都感到难以理解的决定,然而她很坚定:“对我来说其实很简单——是钱重要?还是孩子重要?”答案是毫无疑问的。为了孩子,她辞去即将上市的公司高管职务,创立了迈顿国际英语,把自己的教育规划和教育理念带入到英语课程当中,培养孩子们的全面素质。章垠熙之所以那么急迫地辞职,原因其实很简单——她想让自己的孩子在初一时候就能讲一口纯正的美式英语。众所周知,南外对英语是非常重视的。章垠熙辞职后,在北京东路上开了迈顿国际英语,请了2名外教,开始给孩子上口语课。最初的学生清一色来自南外。照理说,南外学生的英语水平比普通学校的孩子高出很多,但依旧有不少说着中国式英文找到迈顿,来学习地道的美语。在迈顿,章垠熙发现,大多优秀的学生背后,都是优秀的家长,他们自己勤奋努力,以身作则地影响着孩子,同时对孩子的教育非常重视。她记得一个学生,获得连续6届书人大比拼的一等奖,即将要奔赴美国参加全美地区数学联赛,来迈顿突击补习英文。他的妈妈与章垠熙聊了10多分钟,对章垠熙的教育理念深表赞同,于是联系她认识的家长团班上课。而这位妈妈的思维、判断和影响力也同样让章垠熙折服。越投入教育,她越坚信:“教育不是把意志强加到孩子身上,而是要和孩子一起成长。”过了不久,章垠熙就意识到单纯口语练习的局限性,学习更主要的是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而不只是某方面技能的纯熟。她决定增加阅读和写作课程,在阅读和写作中锻炼孩子们的思维和学习能力。后来几年,阅读和写作成为迈顿的主要课程,深受到家长和孩子喜爱。当然,这离不开章垠熙和老师们的默默付出。6个班,每个班15个学生,每周90篇作文,老师都会每字每句去批改,章垠熙还会把每个孩子每周的学习情况写成报告。工作量虽大,章垠熙仍是一丝不苟,她是那种做事认真而追求极致的人。迈顿的老师都是外教,照一般情况,外教大都很少做约定时间以外的事,但在迈顿,他们看到的是章垠熙经常写报告到深夜,心下被感动,也尽心尽责地认真批改每篇作文。从孩子们的学习状况中,章垠熙会分析他们在学习、生活和性格方面的成长,针对每个孩子的情况进行课程管理。后来她又开了专门的一对一课程,用自己的名字命名为“熙课”,对学习能力、自我管理和沟通方式等方面相对薄弱的孩子进行特别的照顾。表面上看,迈顿做的是英语课程,实际上传递的是素质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理念。这也可以解释她为什么始终坚持做小而美的工作室,而不把迈顿扩大成为一个单纯的英语培训机构。“对一个家庭来说,能够传承下来的,除了财富,便是教育。我更看重孩子潜力的激发、兴趣的培养、性格的养成和终生学习的能力,培养心中有爱,眼里有光的孩子。”从2008年迈顿开课以来,章垠熙跟3000多位父母交流过教育的话题。每个学期结束,她会花15个小时给各个班开家长会。她常常对家长说:“父母是孩子的镜子,其实最好的陪伴是成长自己。”她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无论在上市公司,还是在迈顿国际英语,或者在藤顺留学咨询,她都一样努力勤勉,坚持读书,坚持学习,积极阳光,给孩子树立了一个很好的榜样。“比如我们要求孩子在学校考到前20,那么你在3000人的单位,有没有做到前20?比如拿南外的考试试卷,在你上学的时候能考多少分?恐怕有的家长连题目都看不懂。如果你都没有做到,怎么能去要求孩子呢?没有这样的道理。”而且,现今的教育,考试和分数早已不是唯一的标准了。章垠熙认为,教育的本心是走到孩子内心去,挖掘孩子的兴趣,培养孩子阳光积极、上进感恩的性格,以及学习的能力、幸福的能力——这些远远大于成绩的意义。实际上,当这一切能力受到重视,孩子建立了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考试成绩自然就不会成为问题。章垠熙会告诉孩子们,想要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其实并不难,只要“做过的不犯错,会做的都做对”,难的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平时的学习中真正能够做到,这正是迈顿国际英语在意并且擅长的。在迈顿学习过的孩子,曾经有初一初二的学生托福成绩就可以考到118分,同时他们可以基本无障碍地阅读原版英文的《哈利波特》甚至莎士比亚的作品,比应试教育下的学生不可同日而语。因此,章垠熙反复说,对孩子来讲,素质教育的重要性远胜于应试教育。她曾认识一个孩子,学习成绩不太理想,高中毕业后去了新西兰学习西点制作,学成回到北京开了一家西餐店,店铺很小,只有10个座位,却是北京最受外国人欢迎的西餐店之一。“她在做喜欢的事,而且做得很好。她能够找到自己的内心,成为她想成为的那个样子,我觉得这也是一种人生。”但现实却是,家长在孩子教育问题上越来越焦虑了,对分数和名校过于关注,过于想要在孩子身上实现世俗意义的成功,有时甚至超过了关注孩子本身,却忽视了作为家长应当扮演的角色——“让孩子获得幸福的能力,走上属于自己的幸福道路”。家长们对分数和名校的焦虑,也让章垠熙的坚持变得越来越难。2018年,她关掉了创办整整10年的迈顿国际英语。回顾这段历程,感慨不已,10年的光阴和心血画上了句号,但她依然很欣慰做过这件事,数千个孩子从迈顿走向了全世界,他们的人生才刚刚开始。在见到章垠熙之前发生的一件小事,虽不足以形成多么深入的了解,也可以大致想象她是怎样的人。与《城品人物》的访谈约在上午10点,我们在藤顺留学咨询她的办公室里等待,时间临近的时候,她的车被路上的交通意外堵在窗户正下方的道路。通过之前的了解,已经知道她是一个十分守时的人,在那一刻,眼看可能要迟到,却没有像旁人一样拥挤加塞,而是按部就班地等信号灯,避让行人……过了一会儿,她从电梯里出来,匆匆走进办公室,为迟到向我们郑重地道歉,还没来得及放下挎包和手里拿着的书本。而在此之前,她从6点就在与美国总部沟通一个客户的留学事宜了。一个有原则,对自己有要求的人,难怪她做事总是投入100分的认真,就是为了做得更好一点,再好一点,做到极致。迈顿是如此,如今在藤顺做留学咨询服务也是如此。章垠熙是最近才到任藤顺的。实际上之前她想过退休,但终究做了10年教育,对这件事难以割舍,而且长久以来对孩子们的关注让她对未来寄托了太多,也希望用这么多年积累的经验和资源帮助更多孩子。根据教育部的统计,2018年我国出国留学人数超过66万,比2017年增长8%。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孩子会选择出国留学,章垠熙的看法是:“其实无论出国留学,还是在国内读大学,都是OK的。但出国留学会给孩子带来国际化的视野,能够在全球化的视野里找到适合他自己的舞台。”这种国际化的视野会带来更多选择,并且国外的大学模式会对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培养更高的自主能力,这是章垠熙所看重的。就像她在藤顺想要实现的,让那些优秀的孩子变得更优秀。藤顺所做的留学业务,覆盖从初高中到博士的定制申请,大都指向国外的名校,比如他们提出的“星辰计划”是针对美国排名前15的大学特别设计的本科、研究生藤校孵育保录取计划,由世界一流大学的在职教授为学生辅导提升综合竞争力;“麦穗计划”是藤顺整合创新教育独家资源,从而开展的美国、加拿大、英国、澳洲、新加坡等国家顶尖高校的一对一 VIP达标直录高端申请。目前,藤顺在洛杉矶、纽约以及中国北京、南京、深圳、成都等城市设立了分公司。留学之路并非只有名校一条,章垠熙看来,藤顺的意义在于,帮助孩子申请最适合的学校,选择他们喜欢的专业,去成就整个人生。“让他们获得成功和幸福的能力,我想这才是做教育的意义。无论是做课程教育,还是留学咨询,都是这样。”如此看来,教育规划实际上就是为孩子人生早期做出的规划,所以她一直在告诉家长,教育规划对培养孩子的素质教育、自身能力和眼界观念都是极其重要的,尽早规划远胜过一味追求学习和成绩,对每个孩子而言,考虑到他的教育现状、家庭目标和教育规划,都能够在这个世界上找到最适合他自己的位置。而她所愿的,就是每个孩子都能心中有爱,眼里有光。这是她对教育寄予的期望,也是对家长寄予的期望。【对话章垠熙】我们要允许孩子有一点过失城品人物:你怎么看待工作和生活的关系?章垠熙:我很享受工作,也很享受生活,享受看书,享受旅行。我一直的想法就是在工作和生活之间自由穿梭,一直都是。城品人物:如果可以跟10年前的自己说一句话,你会说什么?章垠熙:做好自己。其实这10年我也都是选择自己喜欢的事,并且努力做好它,就是在做好自己。城品人物:你喜欢旅行吗?说说你旅行过程中有意思的事。章垠熙:我喜欢旅行,旅行的时候我会去当地的市场淘很多东西,都是一些自己觉得赏心悦目的小东西,比如我在马来西亚买的漂亮的分餐勺,在加拿大多伦多的劳伦斯跳蚤市场淘的祖辈留下的果盘啊,我喜欢这些小东西,可能也是排解工作压力的一种方式吧。不管去哪里旅行,我都是坐公共交通,很少打车,我觉得那样最能了解当地的民俗和风土人情。城品人物:对新加入教育行业的人,你有什么话要分享给他们?章垠熙:我想告诉他,要想明白你做教育的初心,如果只是为了钱,那么有很多行业可以选择。首先要问自己是不是发自内心地爱孩子,你眼里是不是先有孩子,先有责任?城品人物:如果每天可以有25小时,多的一个小时你会做什么?章垠熙:如果可以多一个小时的话,我希望可以陪陪家人和朋友。现在对我来说时间是最宝贵的。城品人物:说一件你印象深刻的事。章垠熙:是我儿子的一件事。他是一个非常严谨的孩子,习惯特别好。那时候我们住在龙江,他从南外放学,坐11路公交车回家,把钥匙丢了,可能是掏公交卡的时候带出来掉了。回家以后他发现钥匙不见了,就又坐11路回到南外沿路去找他的钥匙。当时我跟他说:“孩子,我们不要找了,真的没关系。”我觉得他平时太严谨了,需要放松。他丢了钥匙我反而很开心,说明他还是个孩子。我觉得我们要允许孩子有一点疏漏,有一点过失,如果什么错都不犯,那他就是个成人,不是个孩子了。城品人物:可不可以推荐几本对青少年成长有帮助的书?章垠熙:比如肖恩·科维的《杰出青少年的7个习惯》、黑幼龙的《慢养》、杨立军的《西点军校》、郝也和戚若予的《北京东路的日子》。

回忆录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用爱托起自闭症孩子的天空

中国江苏网11月23日南京讯 南京市鼓楼区中山北路一处浓密的树阴里,坐落着一幢七层的小白楼,这里就是以治疗儿童自闭症远近闻名的南京天佑儿童医院。自闭症、脑瘫、癫痫、语言发育迟缓、精神发育迟滞、多动症、抽动症、矮小症、性早熟......事实上,只要是和孩子神经系统发育相关的疾病,这里都治。“三维一体”综合治疗体系开业一年多来,医院凭借良好的疗效和用心服务享誉省内外,甚至不乏国际友人来到这里寻求帮助。在其他医院或康复机构治疗不见好转或见效甚微的自闭症孩子,到了南京天佑儿童医院,有时一个疗程不到就有明显改善,这缘于医院采用了与别家医疗机构不相同的中西医结合“三维一体”综合治疗体系。“三维一体”综合治疗体系由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南海妇产儿童医院首席专家、儿科教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刘振寰教授倾囊相授,是刘教授从医40年来对儿童自闭症、脑瘫、癫痫等临床医学难题不断进行实验和研究,总结出来的一套治疗儿童神经系统发育疾病的有效方法。其中现代(西医)诊断和仪器物理治疗起1/3的作用,康复训练起1/3的作用,中医治疗结合针灸起1/3的作用。由于神经系统是人体最为重要且最复杂的系统,控制着重要的机体器官和功能,靠单一的康复训练根本改变不了发育异常的脑神经,而“三维一体”综合治疗体系能够对患儿进行多维度干预,病因症状同步关注,疗效自然显著。不仅如此,由于同时有多个手段作用于患儿身上,“三维一体”综合治疗体系能极大缩短患儿的治疗周期,让家长少走弯路,不花冤枉钱。“N+1”多学科服务体系南京天佑儿童医院积极探索患儿住院诊疗新模式,打造了个性化的“N+1”多学科服务体系,即一站式、全方位、个性化诊疗服务模式。患儿只要在南京天佑儿童医院住院治疗,就相当于同时拥有一名主诊医生、一名康复师、一名心理老师、一名住院护士、一名咨询师和一名物理治疗师。每周,在病区和幸福家庭工作坊都会举办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和家长课堂。孩子们通过艺术活动开阔视野,锻炼动手能力,提升人际交往水平,家长们则在专业医务人员的帮助下,获得心理支援,掌握育儿知识、护理技巧和家庭康复训练方法。每半个月举办一次的“天佑康复之星妈妈分享会”,为患儿妈妈们提供了一个相互交流的便捷平台,妈妈们通过分享孩子康复历程,传递家庭教育的心得体会,纾解身心压力,天佑的心理老师也会在现场为妈妈们提供个案咨询。相较于综合性医院单一化的住院治疗模式,天佑“N+1”多学科服务体系能更为全面、细致地满足患儿需求,极大改善了患儿和家长的就医体验,一经推出,就受到广大患儿家长的欢迎,患儿治疗依从性大大提高。处处彰显人文关怀南京天佑儿童医院十分注重人文关怀,努力营造和谐的医院氛围,让患儿快乐就医。医院内外部环境采用童趣盎然而又富于情感的彩绘设计,并划分出若干个游戏区供住院患儿游乐、玩耍,缓解住院期间患儿的紧张情绪。为了保证患儿安全行走,医院住院区走廊都设置了儿童扶杆。走进病房,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挂在墙面上的书架,信步走过去,可以看见上面摆满了各式儿童绘本、故事书和亲子育儿类书籍,这些书籍定期更新,让患儿和家属的住院时光不再枯燥。在中医治疗区,小朋友们不会因候诊而受凉,医院贴心为患儿准备了爱心毯;住院的小朋友如果年纪偏小、还不会走路,护士站的婴儿推车可以帮助家长减轻负担;对于爱哭闹的小朋友,护士姐姐们还可以让他乘坐室内电动玩具车,过一把小司机的瘾。南京天佑儿童医院还有一项温馨服务,那就是为在住院期间过生日的小朋友举办生日会。在患儿住进病房之前,天佑的病区护士会提前把孩子的生日登记下来,这样小朋友就会在生日当天收到一份意外惊喜——美味的生日蛋糕和玩具礼包。此外,医院还提供膳食营养餐厅、妈妈云厨房、童话主题病房、母婴室、爱心图书角等特色服务和共享雨伞、便民箱、自助充电宝、午休躺椅及按摩椅等爱心服务。公益援助为贫困患儿减负作为一家具有公益性质的儿童医院,南京天佑儿童医院分别与南京市残联、江苏省妇女儿童福利基金会、民建江苏省委联合创立爱心病房,精准帮扶弱势残疾儿童群体。通过申请专项爱心基金,住院贫困患儿可减免一部分治疗费用。迄今为止,南京天佑儿童医院已援助患儿155人,优惠金额472432元。除了减免治疗费用,南京天佑儿童医院还通过江苏城市频道向全国征集百名脑瘫、癫痫、自闭症患儿,为他们提供免费救治;连续两年参加腾讯“99公益”活动,为贫困残疾儿童筹集资金50余万元。一份份沉甸甸的荣誉,是对南京天佑儿童医院全体医务人员辛勤付出的肯定。对于记者的到访,他们表现得十分淡然。发育行为科的郭小州医生表示,平日接诊工作十分繁忙,不会太关注媒体对医院的报道,能让患者获得康复,让家长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就是他最满足的时刻。在南京天佑儿童医院,门诊医生的单次问诊时间都不低于20分钟。 由于技术精湛,服务热忱,天佑医患之间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从一楼门诊到四、五、六楼住院区,到处挂满了患儿家属送给医生的锦旗,医务人员收到的感谢信和来自患儿家属的礼物不计其数。开业以来,南京天佑儿童医院一直坚持以“爱”为根基的个性化经营模式。在政府部门、医疗同行、社会组织、爱心企业和各界力量的共同支持和关爱下,医院依托专业化建设、规范化管理和差异化发展理念,成为华东地区颇受患儿家属认可的口碑儿童康复专科医院。无论工作日还是节假日期间,南京天佑儿童医院总是人头攒动,有不少外省市家长带着孩子慕名过来求医。在南京天佑儿童医院,“爱”并不是一个空洞的字眼,而是一系列实打实服务患儿的举措。康复一个孩子,幸福一个家庭,在南京天佑儿童医院友善温馨的诊疗氛围中,孩子们得以快乐无忧地治疗和学习,医患之间的亲密配合让康复训练事半功倍,患者满意度屡攀新高。随着患儿家属信任感的不断增强,南京天佑儿童医院的转介绍率大大提升,在寒暑假治疗高峰时期甚至一床难求,专业精准的治疗和细致周到的服务加速了南京天佑儿童医院的品牌培育进程。今后,南京天佑儿童医院将进一步整合社会资源,把更优质的医疗服务带给广大患儿,让孩子们早日走出疾病阴霾,收获健康,回归校园和社会。(刘爱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