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南京设11个硕士研究生报考点古之道人

南京设11个硕士研究生报考点

本报讯(记者谈洁)2019年硕士研究生考试报名即将启动。江苏省教育考试院18日公布我省研究生招生情况。明年我省共有47所招生单位招收硕士研究生,其中普通高校33所、科研院所9所、党校1所、军队院校4所。考试院介绍,我省有12所高校招收单独考试硕士生;15所高校招收法律硕士;18所高校招收工商管理硕士(MBA);16所高校招收公共管理硕士(MPA);2所高校招收审计硕士(MAud)。按教育部有关规定,考生选择报考点时,应届本科毕业生原则上应选择就读学校所在省(区、市)的报考点,单独考试考生应选择招生单位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管理机构指定的报考点,其他考生应选择工作或户口所在地省(区、市)的报考点。考生务必仔细阅读所报考招生单位和所选报考点的网报公告,如招生单位对报考点选择有特殊要求,以招生单位网报公告为准。因不符合报考条件及相关政策要求、网报信息误填、错填或填报虚假信息,造成后续不能现场确认、考试、复试、录取,以及入学后不能进行学籍注册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2019年江苏省硕士研究生24个报考点,其中南京地区的报考点共有11个,分别是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工业大学、河海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南京市招生委员会办公室。

吉藏

南京211硕士买房:为了攒首付,40块钱抠着用

这一年的南京楼市,冷热不均。有热销的楼盘不愁客,有分销当道却依然难以热销的楼盘,有散尽营销费用却收获甚微的楼盘,几家欢喜几家愁。这一年的南京楼市,跌宕起伏,让人不禁喜愁参半。有一摇便中的,有几次都未中签的,有买不到又退而求次的,也有索性收拾包裹回老家的。楼市政策的变化,冷不丁上涨的首付比,让买房人们的心态也随之而变,不管怎么说,他们都是在南京只求一房的小人物。2021年开篇,搜狐焦点南京站重磅推出《TA说|南京这一年,楼市小人物》系列选题,采访了这些小人物的故事,他们有的是置业顾问,有的是买房人,见证了南京楼市这一年的“腥风血雨”。还记得前段时间刷屏的《后浪》“献给新一代的演讲”引发了全网热议。视频里展现了当代年轻人的自信,仿佛一支强心剂,但无论是潜水还是赛车漂移,没有经济的底盘,都是白搭。更多的“后浪”还在生活中摸爬滚打,年轻人的世界并没有如此光鲜亮丽,平行的后浪世界里,大多数的年轻人,正在为了人生的第一套房子而努力。“为了买房,一天只吃一顿饭,瘦了十多斤;为了买房,咖啡只喝速溶的;为了买房,旅游变成了家里蹲……”说话者是刘敏,去年下半年刚在南京置业的宁漂一员,2016年她从南京某211高校硕士毕业,开始了她的宁漂生活。1省吃俭用、做兼职,只为在南京买套房“为了省钱买房,这两年连个化妆品都不买,只买基础护肤品,少晒太阳,远离坏习惯;超市里的日用品,哪怕打了折,也要在淘宝上比个价;买一赠一的商品,压榨了购物袋里的绝大数空间……”当然,没有购物欲望是不可能的,但看着银行卡余额、房价,一切了然于心,就连朋友、同事之间的往来,都要衡量一番,“怕担着情分,回头还要礼尚往来。”刘敏苦笑道。“当时来南京考研,是因为我先生在南京读博,就一起跟过来了。”刘敏来自山东,研究生毕业后直接留宁工作。“32岁之前所有的努力,就是为了能在南京拼一套房。”在刘敏的买房计划中,省钱成了一大目标,必须严控生活支出,把每一笔花费都记在手机账本上,而且每半个月就要复盘一次,一旦发现有额外消费,就会启动反思优化模式。在聊天中,刘敏还跟我分享了一个小故事,之前跟他们一起合租的是个中年妇女,也是外地人。因为不想在老家带孩子,就来南京打工,每个月都把钱打回家。闲暇的时候还会去外面跟朋友聚聚餐、唱唱歌,小日子过得比年轻人还潇洒。“有一天,这个舍友回到家心情特别好,理由竟然是吃了一份40块钱的砂锅,足足高兴了一晚上,这幸福感让我和先生感慨万千。”刘敏说,这40块钱够在菜场买好几个蔬菜,能让他们俩吃两天呢。“要是碰到超市打烊前去买菜,还能屯点菜呢。”听完这个故事,我竟然有点伤感,现在的高学历年轻人,竟然把生活都过成了数学。“刚工作那会没想过买房,哪知道房价涨这样?”在她看来,双方家庭一般,要想在南京买套房谈何容易,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房子不断地涨价,连去售楼处看房的勇气都没有。“那时候还关注了几个楼市号,天天在说房价要涨,这边要卖2万了,那边要卖3万了,眼不见心不烦,索性就取关了。”但眼不见未必净,房价依然在蹭蹭涨,刘敏最早了解到的城南某盘,那时候才2万/平,现在二手房都卖到了4万多/平。“不后悔是不可能的,但是真的没钱啊,能咋办,时间对没钱的人,向来不公平。”最早决定买房,是2016年,但因为看房犹犹豫豫,加上首付款也没有完全凑齐,也没有刷脸的勇气去问亲戚朋友借钱,最终南京新政出台,要求购房者必须有2年的社保,让她直接失去了购房资格。但这两年里,眼看着身边的朋友一个个都买了房,但自己却还在替房东还房贷。“接到房东电话说缴房租的那一刻,才觉得原来无论在这座城市呆多少年,再熟悉的感情也会因为没有落脚之处,成为这座城市的外来人。”一分钱要掰成几分用,刘敏笑说,工作后的日子过得还不如上学那会,现在连外卖都不敢点,“改革开放的春风,从来没有吹到我这啊……”2从新房转战二手房!终于有了自己的小家不仅仅是这种来自对未来的恐惧感,更有当下因为房租上涨,不得搬离市中心的无奈和不安,刘敏还是决定打开南京楼市的购房地图。“没有为房子拼过的人生,是缺憾的。”为了在南京安家,刘敏和张晓华可以说是拼劲了全力,甚至还加班加点的开启了兼职,有时候兼职的工作都要忙凌晨一两点,但看着辛苦多挣的两三千外快,刘敏连在外面吃碗20多块钱的砂锅都舍不得。刘敏说,看着早上还没睡醒的张晓华,黑眼圈明显又加重了,有那么一刻,让她竟然觉得有点热血。“买房是为了自住,肯定是要折中我俩的工作地点,但事实上,预算300万左右,在南京能选的新房实在是太少了。”看了小一年房的刘敏和张晓华,从燕子矶到尧化门再到五桥,又去过仙林,甚至连江宁都没错过。但看中的楼盘钱不够,心里还想着要买热门地段的热门楼盘,又担心摇号摇不上。“想在南京买房,钱不多,要求还真不少。”刘敏自嘲道。前怕狼后怕虎,这也是为啥去年一整年都在耗时,房子却迟迟未定,当初看上的江北核心区,因为提高了首付比,已经把他们拒之门外了。而江北的其它板块,除了五桥、城南中心外,似乎选择也非常有限,从刘敏的态度来看,心里还是有点投资的倾向。是啊,谁不想自己买的房子低买高走呢?不过,好在最终房子是用来住的情绪战胜了感性思维,刘敏和张晓华终于在燕子矶敲定了一套二手房,76平两房两厅、总价275万,加上双方父母支持的50多万+亲戚朋友的10多万,首付款算是有惊无险地凑满了。“付完首付后,我感觉心里都是空的,觉得自己就是个穷光蛋了,每个月还有1万多的房贷要还。”刘敏吐槽道,她不好意思地说,从借呗、信用卡上也套了几万,但不敢跟家人说。不过庆幸的是,还好她在燕子矶工作,小电驴也可以说省下一笔交通费,“等到以后这里地铁通了,先生上班也会比较方便,至少暂时可以省一笔买车、油费钱。”想到交付后的房子,装修成自己喜欢的样子,那些被掏空的钱包、省吃俭用的日子,刘敏的眼神里流露出是欣慰。刘敏说,买完房后,当初带他们看房的置业顾问、分销还是会给他们打电话,听说接待他们多次的中介,因为没买他的房,还气呼呼地表示他们买的房子不值当。“买房就是为了结束在一个城市的漂泊日子,每天下班路上,看着路边万家灯火中也有自己的一盏,那种坦然释怀了所有的不安。”拿到房后,我们几个好友一起去她家祝贺,觥筹交错间我问她:“苦了这么些年,总算实现一个小目标了,接下来有什么打算?”本以为她会说准备生孩子的人生新旅程,或者报复性地买下自己看了三个月的包包,结果她的回答让我大吃一惊:“继续努力,买第二套房。”话音未落,刘敏又补了一句,无论在哪座城市,房子,都会是抵抗人生焦虑的最好武器。哎,她说的,是吧?(注:文中所涉及的名字为化名)来源:搜狐焦点南京站

不差米

南京211硕士买房:为了攒首付,40块钱抠着用!

作者: 楼市古兰这一年的南京楼市,冷热不均。有热销的楼盘不愁客,有分销当道却依然难以热销的楼盘,有散尽营销费用却收获甚微的楼盘,几家欢喜几家愁。这一年的南京楼市,跌宕起伏,让人不禁喜愁参半。有一摇便中的,有几次都未中签的,有买不到又退而求次的,也有索性收拾包裹回老家的。楼市政策的变化,冷不丁上涨的首付比,让买房人们的心态也随之而变,不管怎么说,他们都是在南京只求一房的小人物。2021年开篇,搜狐焦点南京站重磅推出《TA说|南京这一年,楼市小人物》系列选题,采访了这些小人物的故事,他们有的是置业顾问,有的是买房人,见证了南京楼市这一年的“腥风血雨”。还记得前段时间刷屏的《后浪》“献给新一代的演讲”引发了全网热议。视频里展现了当代年轻人的自信,仿佛一支强心剂,但无论是潜水还是赛车漂移,没有经济的底盘,都是白搭。更多的“后浪”还在生活中摸爬滚打,年轻人的世界并没有如此光鲜亮丽,平行的后浪世界里,大多数的年轻人,正在为了人生的第一套房子而努力。“为了买房,一天只吃一顿饭,瘦了十多斤;为了买房,咖啡只喝速溶的;为了买房,旅游变成了家里蹲……”说话者是刘敏,去年下半年刚在南京置业的宁漂一员,2016年她从南京某211高校硕士毕业,开始了她的宁漂生活。1省吃俭用、做兼职,只为在南京买套房“为了省钱买房,这两年连个化妆品都不买,只买基础护肤品,少晒太阳,远离坏习惯;超市里的日用品,哪怕打了折,也要在淘宝上比个价;买一赠一的商品,压榨了购物袋里的绝大数空间……”当然,没有购物欲望是不可能的,但看着银行卡余额、房价,一切了然于心,就连朋友、同事之间的往来,都要衡量一番,“怕担着情分,回头还要礼尚往来。”刘敏苦笑道。“当时来南京考研,是因为我先生在南京读博,就一起跟过来了。”刘敏来自山东,研究生毕业后直接留宁工作。“32岁之前所有的努力,就是为了能在南京拼一套房。”在刘敏的买房计划中,省钱成了一大目标,必须严控生活支出,把每一笔花费都记在手机账本上,而且每半个月就要复盘一次,一旦发现有额外消费,就会启动反思优化模式。在聊天中,刘敏还跟我分享了一个小故事,之前跟他们一起合租的是个中年妇女,也是外地人。因为不想在老家带孩子,就来南京打工,每个月都把钱打回家。闲暇的时候还会去外面跟朋友聚聚餐、唱唱歌,小日子过得比年轻人还潇洒。“有一天,这个舍友回到家心情特别好,理由竟然是吃了一份40块钱的砂锅,足足高兴了一晚上,这幸福感让我和先生感慨万千。”刘敏说,这40块钱够在菜场买好几个蔬菜,能让他们俩吃两天呢。“要是碰到超市打烊前去买菜,还能屯点菜呢。”听完这个故事,我竟然有点伤感,现在的高学历年轻人,竟然把生活都过成了数学。“刚工作那会没想过买房,哪知道房价涨这样?”在她看来,双方家庭一般,要想在南京买套房谈何容易,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房子不断地涨价,连去售楼处看房的勇气都没有。“那时候还关注了几个楼市号,天天在说房价要涨,这边要卖2万了,那边要卖3万了,眼不见心不烦,索性就取关了。”但眼不见未必净,房价依然在蹭蹭涨,刘敏最早了解到的城南某盘,那时候才2万/平,现在二手房都卖到了4万多/平。“不后悔是不可能的,但是真的没钱啊,能咋办,时间对没钱的人,向来不公平。”最早决定买房,是2016年,但因为看房犹犹豫豫,加上首付款也没有完全凑齐,也没有刷脸的勇气去问亲戚朋友借钱,最终南京新政出台,要求购房者必须有2年的社保,让她直接失去了购房资格。但这两年里,眼看着身边的朋友一个个都买了房,但自己却还在替房东还房贷。“接到房东电话说缴房租的那一刻,才觉得原来无论在这座城市呆多少年,再熟悉的感情也会因为没有落脚之处,成为这座城市的外来人。”一分钱要掰成几分用,刘敏笑说,工作后的日子过得还不如上学那会,现在连外卖都不敢点,“改革开放的春风,从来没有吹到我这啊……”2从新房转战二手房!终于有了自己的小家不仅仅是这种来自对未来的恐惧感,更有当下因为房租上涨,不得搬离市中心的无奈和不安,刘敏还是决定打开南京楼市的购房地图。“没有为房子拼过的人生,是缺憾的。”为了在南京安家,刘敏和张晓华可以说是拼劲了全力,甚至还加班加点的开启了兼职,有时候兼职的工作都要忙凌晨一两点,但看着辛苦多挣的两三千外快,刘敏连在外面吃碗20多块钱的砂锅都舍不得。刘敏说,看着早上还没睡醒的张晓华,黑眼圈明显又加重了,有那么一刻,让她竟然觉得有点热血。“买房是为了自住,肯定是要折中我俩的工作地点,但事实上,预算300万左右,在南京能选的新房实在是太少了。”看了小一年房的刘敏和张晓华,从燕子矶到尧化门再到五桥,又去过仙林,甚至连江宁都没错过。但看中的楼盘钱不够,心里还想着要买热门地段的热门楼盘,又担心摇号摇不上。“想在南京买房,钱不多,要求还真不少。”刘敏自嘲道。前怕狼后怕虎,这也是为啥去年一整年都在耗时,房子却迟迟未定,当初看上的江北核心区,因为提高了首付比,已经把他们拒之门外了。而江北的其它板块,除了五桥、城南中心外,似乎选择也非常有限,从刘敏的态度来看,心里还是有点投资的倾向。是啊,谁不想自己买的房子低买高走呢?不过,好在最终房子是用来住的情绪战胜了感性思维,刘敏和张晓华终于在燕子矶敲定了一套二手房,76平两房两厅、总价275万,加上双方父母支持的50多万+亲戚朋友的10多万,首付款算是有惊无险地凑满了。“付完首付后,我感觉心里都是空的,觉得自己就是个穷光蛋了,每个月还有1万多的房贷要还。”刘敏吐槽道,她不好意思地说,从借呗、信用卡上也套了几万,但不敢跟家人说。不过庆幸的是,还好她在燕子矶工作,小电驴也可以说省下一笔交通费,“等到以后这里地铁通了,先生上班也会比较方便,至少暂时可以省一笔买车、油费钱。”想到交付后的房子,装修成自己喜欢的样子,那些被掏空的钱包、省吃俭用的日子,刘敏的眼神里流露出是欣慰。刘敏说,买完房后,当初带他们看房的置业顾问、分销还是会给他们打电话,听说接待他们多次的中介,因为没买他的房,还气呼呼地表示他们买的房子不值当。“买房就是为了结束在一个城市的漂泊日子,每天下班路上,看着路边万家灯火中也有自己的一盏,那种坦然释怀了所有的不安。”拿到房后,我们几个好友一起去她家祝贺,觥筹交错间我问她:“苦了这么些年,总算实现一个小目标了,接下来有什么打算?”本以为她会说准备生孩子的人生新旅程,或者报复性地买下自己看了三个月的包包,结果她的回答让我大吃一惊:“继续努力,买第二套房。”话音未落,刘敏又补了一句,无论在哪座城市,房子,都会是抵抗人生焦虑的最好武器。哎,她说的,是吧?(注:文中所涉及的名字为化名)如果你有买房、卖房的故事,也可以在我们评论区留言哦!End

双声

6岁写自传8岁考入南京大学,12岁准备读硕士,你怎么看

最近,网络上有位小同学特别火!火到什么程度?6岁写自传8岁考入南京大学,12岁准备读硕士和博士,怎么样,牛吧!我们先来看看这位小同学的履历吧,说实话,有点吓人。这位小同学名叫何宜德,最近走红于网络,电视台也请他参加了节目。不过,看这位同学的履历,似乎觉得有些不可思议。你说他1岁就能徒步暴走,反正我不相信,不知道你信不信?现在的小孩,即使生下来是神童,是天才,但是,我们都知道一个科学常识,小孩1岁才开始学习走路,而且男孩子要比女孩子走路稍微晚一点,1岁就能暴走,骗谁呢?再说6岁写自传吧!以一个正常幼儿园水平的同学,能认识几百个汉字,算是很厉害了。要是还会写字,倒也没啥稀奇的,但是,还没上一年级呢,就能写自传了,对于这一点,我还是不大敢相信!8岁考入南京大学,我只想弱弱地问一句:何同学究竟参加高考没有?他的高考成绩是多少分?要知道多少同学梦寐以求想进入南京大学就读,南大的门槛也不至于低到能让8岁孩子就考进去吧!12岁还准备读硕士和博士,何同学,你果真是文曲星下凡?前段时间,不是还有一条令人“震惊”的消息吗?一位小学生,居然写出了一篇研究癌症的论文,还获奖了!可结果呢,他的父亲最终站出来承认自己有代笔,还退掉了奖金。有篇报道文章,题目是这样的——论拼爹,我们的想象力还不够!是的,论拼爹,大多数人,拥有的只是正常人思维,看上图,这位风雪中的“裸跑弟”,会不会让你感觉到一丝心疼呢?鹰爸式教育,曾经风靡一时,也有许多家长跟着追风,可结果呢,不都是拔苗助长么!以一个教育者的眼光来看,这位何爸爸的教育方式,是非常可怕的。他的教育观点,就是让一个小孩,从3岁起接受教育,到10岁的时候,就能接受完小学和初中、高中的所有课程。您觉得这合理吗?我觉得不合理!一个小孩,他的成长需要空间和时间,不可能一蹴而就!而且,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不光要适应学校生活,还要学会与人交际,培养情商,这一切,都不是在家里由爸爸教育,就能完全解决的!教育,永远是慢工出细活!如果想走捷径,想通过功利性的教育出人头地,那是要付出代价的,同学,您说呢?(图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可谓穷矣

我不是学霸,凭什么跨校考研考上南京大学研究生第一名?

来南大读研一段时间了,也不知道该分享些啥,有想过写篇经验贴,但回忆将近一年时间的备考之路,有太多辛苦和波折,但是大部分都是些零零散散的片段,倒有点无从下手的感觉。最近收到硕博学霸说的邀请写一篇考研总结。那就只能理顺理顺写出来了,因为我当年本科就读的是二本院校,也是从硕博学霸说那获得了很多南大考研的内部信息,得到了一个学霸学姐的辅导答疑,专业课考了第一名,所以分享一下我报考南京大学的经历给未来考研的学弟学妹们一点考研建议,也是对自己考研过程的一个纪念。南京大学(985、211、双一流),位于江苏省南京市,南京是一个很有文化底蕴的城市,而南大作为华东五校之一,也是吸引了很多同学报考。南大作为一个实力强势的985,考研难度不小。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除了医学,学科评价都是A,全国排名第六。其学术型研究生招生专业159个,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类别25个。全日制招生规模约5400人,全校拟接收全日制推免生约百分之50左右,录取人数以教育部最终下达计划为准。专硕相对推免会比较少一点,基本上出去推免招生人数在3000人左右。学校整体报录比接近10:1,竞争非常激烈。南京大学校区介绍南京大学鼓楼校区(南京市鼓楼区汉口路 22 号):商学院、法学院、教育研究院、工程管理学院、体育科学研究所、中美文化研究中心、艺术学院、海外教育学院、数学系、物理学院、软件学院、现代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医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南京大学浦口校区(南京市浦口区学府路 12 号):模式动物研究所。南京大学仙林校区(南京市栖霞区仙林大道 163 号):哲学系、马克思主义学院、政府管理学院、社会学院、文学院、外国语学院、历史学院、新闻传播学院、国际关系研究院、信息管理学院、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化学化工学院、环境学院、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大气科学学院、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生命科学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人工智能学院、匡亚明学院。南京大学奖助学体系:南京大学向纳入全国研究生招生计划的所有全日制硕士生(有固定工资收入的除外)提供助学金(0.6 万元/年)以及学业奖学金(0.6-1.2 万元/年);优秀硕士生可申请国家奖学金(2 万元/人)、校长奖学金等各种冠名奖学金。非全日制研究生不享受助学金、学业奖学金和国家奖学金。此外,学校设有校内研究生“三助一辅”岗位和多种创新项目资助。全日制研究生还可申请国家信用助学贷款(国家开发银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中国银行校园地信用助学贷款)。南京大学学制:学术型硕士生基本学制为 3 年,专业学位硕士生基本学制 2—3 年(具体由有关院系确定,详见招生专业目录)。简单总结一下,南大是一所非常典型的综合类985院校,在今年双一流学科建设中,南大的哲学、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大气科学、地质学、生物学、材料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与技术、矿业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等专业均入选其中。选择南京大学报考的过程:我本科就读学校不是985也不是211,高考没发挥好一直想考名校,再加上看到学长学姐的就业情况,让我更加坚定要读个好学校,去往一个优秀的平台成长发展。但是作为女生,如果考一个好学校落榜,我不想再浪费一年青春去再考一年。这方面不绝对,只是我个人的心里想法和实际情况真的觉得一个人未来走的圈子定的方向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周围的圈子,就在那个特定的时刻,如果你主动出击一下,或者和身边的朋友聊一聊,就改变了你的人生轨迹。我考研目标方向真正确定下来是在3月份中旬的时候(这个时间不算早,越好的学校要越早确定目标、着手准备,如果我早早打好基础或许就不需要报价值不菲的专业课辅导班了)。我定下来这个目标很不容易,几经波折,这个过程当中我找了很多老师谈,我特别感谢那些根本不认识我也热心为我解答疑问的老师,一次次交流中,让我不断接近我最终的选择。选这个方向我当时还有一个想法,就是给自己留了一条退路,如果南大落榜我就调剂回本校,跟我本科学校的代课老师继续读研。也可能正是这样,我没给自己太大的心理压力,以更好的状态备考,以最佳状态应试。除了向老师咨询,最关键的一环还有学长学姐,学长学姐都是过来人,多咨询了解他们的考研方向和就业去处,对自己接下来做出的选择有一定的引导。另外可能就是苍天对我的眷顾,一次在网上查相关的资料时,遇到了学霸说的一个学姐,就加了个联系方式,刚开始没怎么聊。因为我报考南京大学是有顾虑的,担心南大排斥外校生,更担心南大歧视这种不出名的学校。但是学姐告诉我:南京大学初试分数非常重要,初试排名几乎就是最后的录取排名,一般只是在最后几名中淘汰一名而已。当然最近几年复试似乎越来越重要了,但是总体来说,初试分数含金量高,初试前几名一般不会被淘汰!南京大学不像是有的学校复试面试很重要,基本可以颠覆初试排名,对于跨考生很不利!所以最终我决定报考南京大学了!但想提醒一点就是,如果跨考最好不要跨考的硬性条件很强的专业,比如本科一点实验经验没有而去跨考需要实验基础的专业,研究生和本科不同,本科阶段是学习打基础阶段,研究生阶段是应用实战阶段,所以在方向选择的时候要慎重考虑。最后,考研不仅需要一种精神和勇气,也需要付出特别多的努力,所以请每个人考研人都坚持下去,为了你们心中的名校梦,为了以后更好的你们!因为受益,所以分享;因为喜欢,所以坚持。 在后面的文章中我将重点分享专业课备考的干货及真题。敬请点击关注,私信我联系方式或者在留言区留言交流哦。我们在南大有专门的办公室,有各专业的学长学姐进行答疑解惑哦!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硕博学霸说考研。如果觉得对你有帮助,欢迎转发评论哦~我是硕博学霸说,专注考研领域研究十五年,想要获取更多考研干货,比如专业课笔记总结、历年真题及真题答案、PPT、期中期末试卷、模拟预测卷等,请点击右上角的关注或者私信我都可以哦!很多的考生尤其是跨校考生非常迷茫南大专业课到底考什么?背书? VS 理解? VS 有自己的思考…知识的表面? VS 内在的逻辑关系…很多很多但碎片化? VS 框架、联系、逻辑…标准答案? VS 有自己的思考、有自己的见解期待下回分解!

非也

痛心!又一名校在读研究生结束年轻生命,疑似因导师要求延期毕业

近年来,高校圈几乎总是隔三差五地出现在读研究生轻生事件,包括很多知名“双一流”大学,让人在扼腕痛惜的同时,不免对读研产生了莫名的畏惧。1月5日晚间,非“211工程”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南京邮电大学就一硕士研究生意外死亡事件对外进行了通报。通报称,2019年12月26日早晨,也即是西方的圣诞节次日,该校材料学院有一名2017级硕士研究生意外死亡。校方在迅速调查了解后,对这位结束年轻生命同学的导师张某,进行了取消研究生导师资格的处理。张某手中的其它在读研究生,学校根据个人意愿可转由其它导师指导。在事情发生10天后,南京邮电大学才发布了一则短短的两百余字“情况通报”。而且,对导师张某的问题,通报中还只是用“相关问题”的表述来遮遮掩掩,让人有些不知所云。难道10天时间还调查不出一些具体问题?还是这些问题不方便让公众知悉?不过,从通报对导师的处理,以及最后一段校方表态“将进一步加强对研究生导师的师德教育和严格管理”中,可以判定这名硕士研究生之所以会轻生,与导师有着莫大的关系,否则张某不会被取消研究生导师资格,学校也不会强调接下来会加强对导师的师德教育。据知情人士介绍,自2017年入学以来,该同学经常被导师张某谩骂、压榨、人格侮辱。眼看快熬到毕业了,张某还不指导、批改该同学论文,甚至要求签延期毕业书。要知道,延期毕业,是任何一名在读硕士研究生都不愿看到的,也许这正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知情人士介绍的信息,与男友通报反映的导师张某师德师风问题吻合度高,所以可信度较高。通报中还提到,此事的后续调查正在进行中,希望南邮能把事件真相还原给公众。如果有证据证明张某不仅仅是师德师风问题,期待他能受到更大的处罚。联想到不久前北京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等名校研究生导师的师德师风问题,不经要问“你还敢读研吗?”而现实是,过去十年全国研究生报名人数持续快速增长,2020年更是来到了341万的历史最高水平。所以,既然无法改变越来越多人继续深造的选择,那就只有加强对读研学生和导师的双向教育管理,否则今后类似事件可能还会频发。对于研究生而言,如果遇到师德师风不正的老师,要敢于揭发举报,胆小退让只会助长这些“害群之马”的威风。对于校方而言,要高度重视学生对导师的举报,建立严厉的师德师风问题惩罚机制。如果没有校方的态度和制度做保障,学生敢发声也是枉然,反而可能会害了自己,所以,校方是当中非常关键的一环。对于导师,能够坚守育人初心,做好学生成长成才的引路人,其实也就够了。南京邮电大学一在读硕士研究生,疑似因导师要求延期毕业引发轻生事件,你怎么看呢?

长青树

南京研究生死亡,导师首次回应只有四个字

元旦刚过,1月5日,南京邮电大学发布的一条官微立即引起广泛热议。2019年12月26日,该校一名在读研究生以一种惨烈的方式结束了生命。事发后,网上迅速曝光了这名女导师是如何对研究生“压榨”的。1月7日,面对各种质疑,这名导师面对媒体采访时,只回复了4个字。1月5日下午,南京邮电大学官方微博发布通报称:2019年12月26日凌晨,该校材料学院2017级一硕士研究生意外身亡。学校目前已经成立专门工作组,配合做好事件调查以及家属安抚工作。对调查过程中反应出的该研究生导师张某的相关问题,南京邮电大学已经与2020年1月1日,根据学校相关管理规定,取消了张某的研究生导师资格。媒体报道中称,死者名为谭某,是在学校实验室的一场火灾中死亡。其被导师张某“谩骂压榨、人格侮辱、不让考六级、不给改论文,还被要求签承诺书延期毕业”,因而选择结束生命。1月6日,多名学生称导师张某确实存在对学生进行人身攻击甚至人格侮辱的情况。另外,她还涉嫌让学生给她的私人公司干活儿。学生的说法,也得到南京邮电大学宣传部一名工作人员的证实。同时,在媒体报道中称,多名学生称,导师张某确实存在经常让学生干私活的情况。公开信息显示,导师张某是南京瑞达鑫梅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法人,该公司成立于2013年,主要经营化工材料、生物试剂研发销售、危险化学品销售等。此外,她还是长春市瑞裕化学材料有限公司大股东,公司主要做有机光电材料、有机光伏材料、化学实验耗材、化学实验试剂(不含易燃易爆品及化学危险品)销售,已于2019年注销。如今,南京邮电大学校园内的美景依旧,但是曾在这里学习的研究生谭某再也看不到了。对谭某的家人来说,他们已无暇欣赏这些美景,他们只是想弄清楚,孩子为什么选择用这种方式结束年轻的生命。他们只是想为孩子讨个说法。毕竟,孩子用这种惨烈的方式自杀让人难以接受。研究生谭某的母亲曾因一时想不开,爬上学校的一处楼顶轻生,最后被人劝了下来。有人称,研究生谭某事发前,因实验没有做好等问题,被老师狠狠地批评了一顿。不过,当时,不仅仅谭某被批评,另外还有两个同学。让大家没想到,谭某却自杀了。对于谭某的死,有诸多说法。总而言之,他的死似乎和导师张某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人说,谭某曾遭到导师各种刁难和压榨,最终选择用极端的方式结束了生命。对于这名研究生的死亡,女导师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她只回复了四个字:“死者为大。”一年轻的生命这样走了,留下家人的诸多疑点,留下大家对导师工作方式的种种质疑。这也是可以理解的,毕竟研究生付出了生命。希望校方对外公布的信息,不是这件事的终点。近年来,研究生因导师“压榨”放弃生命的痛心事件,曾多次被媒体报道。2018年初,西安交大的一个博士生去世了。事发后,博士的女友指控,博士自杀和他的女博导“变态压榨”有关。当时,这件事就引起了轩然大波,更引起了研究生和导师关系的争论。研究生选择结束生命的原因,很大程度和导师各种“奴役”和“压榨”有关。作为一名研究生,为什么会心甘情愿地,默默承受着各种压迫。归根结底是导师的权力过大,导师可以决定研究生是否可以顺利毕业。当研究生遭遇不公平对待时,这些事情又因很难拿出证据,无法为自己维权。也许,根治这种不正之风,需要高校肩负起监管责任,避免高校导师一言堂带来的诸多弊端。毕竟,研究生、博士等高学历人才,走上岗位后,要承担更多的责任。对于在这样一个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人才,会成为什么样,值得我们深思。

妇人见之

特别就业季,南京拿出10亿元支持10万名硕博研究生见习

新冠疫情肆虐下“较冷就业季”,南京的一项暖心举措正在“消融”它带给广大硕博士毕业生的丝丝寒意——南京市委市政府近日决定,“宁可少修一段地铁线,也要挤出资金为青年优才安排见习岗”。南京市人社局局长刘莅向包括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在内的媒体表示,南京拿出10亿元,面向硕士博士研究生等优秀青年人才,提供10万个以上“就业见习岗位”,并通过发放见习补贴、奖励留人主体、加大创新扶持等措施,吸引硕博研究生通过来宁见习,更多在南京成功就业、创业。南京市人社局在今年2月的一项调查中发现,新冠疫情影响下宏观形势变化,以及今年高校毕业生总量再创新高等叠加因素,今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复杂严峻,尤其是众多高校对学生复学返校普遍推迟甚至取消,毕业生出于安全等考虑不愿外出求职,企业发展困难、新增岗位需求不足和网上对接不能面谈导致人岗匹配难、签约难,等等。为有效破解当前高校毕业生求职就业难等难题,并为南京“创新名城”建设储备更多人才,南京市委市政府批准出台了“战疫情促就业 十万研究生宁聚行动方案”。江苏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张敬华表示,人才是第一资源,高层次人才是南京“创新名城”建设的关键力量。在践行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引才比引资引项目更为重要”。“今年减税降费任务重、财政压力大,政府要做好过紧日子的准备。但在人才工作上,我们要会算账、算大账。宁可政府再紧一紧,宁可缓建一批项目,也要在引才上再加把劲,挤出钱来为研究生提供十万个见习岗位,让更多人才感受到南京促进毕业生就业和引才聚才的诚意,让更多的企业招引到符合自身发展需求的优秀人才,让社会各界感受到南京建设创新名城的决心。”张敬华说。通过“开发提供见习岗位、给毕业生以及用人单位提供补贴”的方式,南京市希望将企业和有初步意愿的高校毕业生“撮合”在一起,从双方互相熟悉了解,对刚毕业的年轻人“送上马、扶一程”。具体而言,自当前至今年年底前,对符合相关范围的人才来南京参加就业见习的,见习期间经认定可按3000元/人·月的标准给予“见习生活补贴”,最长可达3个月。同时,鼓励见习单位积极留用见习学员,根据留用率不同给予1000元或2000元/人的就业留用奖励。能享受上述见习生活补贴的,目前仅限于符合南京主导产业、新型研发机构等创新载体和硕士博士研究生等优秀青年人才,部分行业特殊岗位可扩大至“双一流”高校及海外知名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对于拥有53所高校、80多万大学生南京而言,如何吸引优秀的人才留下来,是近年来该市着重考虑的一大课题。2018年,在国内多个城市展开“抢人大战”之际,立志于打造过国内外一流的“创新名城”的南京,也推出了“宁聚计划”,鼓励大专学历以上的人才留下来,措施包括给予生活补贴等“真金白银”。2年后,南京推出的“宁聚新10条”,则主要面向硕士、博士等高层次人才。这一调整也基于现实需求。在南京等城市朝着知识型服务经济转型的过程中,一系列知识密集和数字化程度高的新兴产业和职业,都面临高技能人才紧缺的局面。去年11月南京市对重点产业紧缺人才需求调查发现,超过六成的被调查企业在未来一年存在用人缺口现象,其中,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对人才的需求量最大,达23.9%,排在前三位的其他产业依次为生物医药与节能环保新材料产业、高端智能装备产业。这次南京推出的10万个相关见习岗位,主要围绕南京“4+4+1”主导产业(集成电路、软件和信息服务、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人工智能、智能电网等)发展方向,也组织动员全市的新型研发机构、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等科创载体和各类企业、科研院所等单位,开发更多岗位,储备一批青年人才。比如,南京南智先进光电集成技术研究院,2018年南京大学光电集成院士团队与南京江北新区管委会合作共建的新型研发机构,这次就提供了50个见习岗位,包括研发、工程工艺岗等。南京南智先进光电集成技术研究院执行院长赵刚向澎湃新闻表示,新型研发机构被公认是未来创新链条的重要一环,但在国内尚属新生事物,既不像高校、研究院等,也不像企业、孵化器,社会认知度相对较低,毕业生将其作为人生第一份职业尝试还是有所顾虑。赵刚说,作为技术转化的公共平台,他们的理想人才应当具有一些特质,首先是技术控,相信技术发明改变世界,其次理工科知识扎实,对理化、生医等不同领域前沿技术感兴趣,求知欲旺盛。他们希望在毕业生还未进入社会之前,寻找到拥有这些底色的大学生,培养成一批骨干的中坚力量。“这次南京市出面支持见习岗,是一个很好的机会,既减轻了我们的用人负担,同时也帮助人才熟悉我们,我们可以走进一流高校后浪的视野,获得他们关注,即使最终没有为我所用,但这次见习体验会给他们心中留下一个种子。至少知道新型研发机构在干什么。”赵刚表示。(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孟喜

南京人才购房新政:硕士需缴半年社保以上 本科一年以上

来源: 观点地产网1月16日,据江苏新闻报道,南京发布了新版《南京市人才购买商品住房办法》,对人才购房政策进行了调整。《办法》提到,硕士需缴纳社保半年以上,本科缴纳社保一年以上方可获得人才购房资格。据观点地产新媒体了解,在本次调整之前,上述这两类人才只要签订一年合同,缴纳社保或者个税就可以申请人才购房。同时,调整后的购房政策中也强调了企业应认真履行主体责任,承诺对本企业人才购房申报的真实性负责,伙同他人弄虚作假骗取《人才购房证明的》,取消该企业所有人才购房申请资格,按规定纳入企业征信系统并向社会公布,情节严重的,追究企业法律责任。如发现存在弄虚作假、虚报瞒报、炒卖房号行为的,立即取消其人才购房资格,未购房的注销其《人才购房证明》,已选房或认购的收回房源,已签约的不予合同备案。同时,2年内不得申请享受人才购房政策,情节严重的记入诚信档案并追究相应法律责任。

人我之养

令人愤慨!南京某大学研究生不堪压榨自焚抗议,女导师引发众怒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公司在招聘人才的时候,更倾向于那些学历比较高的人。因此,有很多大学生在校期间会选择考研,甚至读博,能考上研究生的人已经很不错了,更别说那些要继续读博士的人了。考上研究生以后会有专门的导师对你进行辅导,因此,对于很多人来说,有一个好的导师,对自己以后的人生至关重要。今天小编要介绍的这个导师,很多人说做她的学生,可谓是倒了八辈子霉,就在前些天,他的一名学生在实验室自焚来表示抗议,这件事情引发众怒,她就是张宏梅。张宏梅,南京邮电大学研究生导师,一直以来都在压榨学生,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她手下的那些学生只能敢怒不敢言。前些天发生的一件事,将她推上风口浪尖,那就是2019年12月26日的时候,南京邮电大学一名读研三的学生选择点燃实验室,在火中自焚,并且留下了遗书,在遗书中,他说他是因为长期受导师的压迫不堪侮辱,最后选择以这种极端的方式来与恶势力作斗争。这名研究生叫做谭大伟,南京邮电大学本科生,本科毕业以后选择继续在这所学校就读研究生,本来打算去清华大学就读博士,他本应该有很好的人生,但他的一切都被一位叫张宏梅的导师毁了。据谭大伟的同学透漏,他是一个非常勤奋刻苦但却有些内向的人,平常除了上课就是泡在实验室,又或者是在图书馆写论文,他的家庭并不富裕,但是他很懂事,也很节省,节约一切时间兼职,还计划想要报考四川大学,或者是清华大学,他的自杀让同学惋惜不已。张宏梅,除了是南京邮电大学的研究生导师以外,还有自己的材料厂,因为场子不大,所以经常利用自己的职位便利,要求学生给她做廉价劳动力,虽然会发工资,但是每次都用各种理由对他们的工资进行扣除,还经常辱骂学生,就在谭大伟自杀的前一天,还曾受到过张宏梅的言语侮辱。事发以后,南京邮电大学在网上发布公告,决定撤销张红梅的教师资格,但是被害人这条年轻的生命再也回不来了,张宏梅欺负、压榨研究生的做法引发了众怒。有的人认为这场悲剧的发生,除了张宏梅有过错,还与受害人承受心理压力的能力太差有关。小编觉得张宏梅利用职务便利欺负研究生,实在是有辱师德,我国教育部应该加强这方面的管理力度,你们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