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经纬客户端2月26日电“抢人大战”继续上演,南京人才落户政策延长一年。据南京市委宣传部新闻发布官方微博“南京发布”26日消息,根据工作安排,《南京市关于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人才和技术技能人才来宁落户实施办法(试行)》有效期延长至2020年2月29日,其他不变。2018年3月1日,南京发布《关于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人才和技术技能人才来宁落户的实施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办法明确自2018年3月1日起执行,试行1年。在试行期即将结束之时,南京市公安局再次发文,确定将人才落户办法再次继续试行一年。办法规定,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申请户口迁入南京市城镇地区:(一)取得研究生以上学历或年龄在40周岁以下且取得本科学历的毕业生(含留学归国人员);(二)取得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资格人员;(三)取得三级以上国家职业资格(技能类)人员。进入2019年后,多地出台或升级人才鼓励政策。据媒体报道,年内发布各种人才引进与落户等政策的城市已经超过16个。1月11日下午,广州市发改委联合广州市人社局、市来穗人员局及市公安局共同发布了广州市新一轮迁入户政策体系。其中,放宽引进人才入户的年龄限制,学士、硕士和博士分别从35、40、45周岁调整到40、45、50周岁。据海口市公安局负责人1月4日介绍,海口进一步放宽人才落户的学历年龄等条件。从年龄上,全日制本科以上学历或是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或技师以上资格人才从40周岁放宽至55周岁,全日制专科学历或高级工职业资格或执业资格人才从40周岁放宽至45周岁。2月13日,西安市发布《西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放宽我市部分户籍准入条件的通知》(下称《通知》)。《通知》明确,学历落户方面,具有本科(含)以上学历的,不受年龄限制;具有本科(不含)以下学历的,年龄在45周岁(含)以下。此外,全国高等院校在校学生(教育部学信网在册人员),均可迁入西安市落户。梳理此前西安市落户政策可见,西安对本科(含)以上学历落户的年龄限制已彻底取消,对于本科(不含)以下学历的年龄限制从35周岁(含)以下放宽为45周岁(含)以下。针对2019年新一轮“抢人大战”,2月22日,南昌市委组织部新闻宣传处有关负责人向媒体回应称,“今年以来,很多城市都升级了人才引进政策,南昌也一直在关注,我们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正在分析研判,将进一步加大对现有人才落户政策及系列政策的宣传和兑现力度,为各类人才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同时,积极研究符合实际、切实可行的引才计划。”(中新经纬APP)
南京引才聚才再出重磅新举措▼7月17日,南京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审议《战疫情促就业、十万研究生宁聚行动方案》。方案提出,要围绕主导产业和8条产业链等重点领域,组织动员相关企业、新研机构、科研院所等用人单位,面向硕博研究生等优秀人才提供10万个以上“就业见习岗位”,并通过发放见习补贴、奖励留人主体、加大创新扶持等措施,吸引高校硕博研究生通过来宁见习,在南京成功就业、创业。人才是第一资源高层次人才更是创新名城建设的关键力量作为创新名城和高校毕业生集聚的高等教育大市南京要拿出应有的担当和作为帮助企业和学生应对今年的困难局面经测算,今年下半年试行的硕博研究生就业见习制度,推出10万个岗位,需要近10亿元资金。研究生就业见习制度的重点给大家划好咯▼南京人才新举措,“新”在哪?各区见习岗位安排表在当前时点出台实施《战疫情促就业、十万研究生宁聚行动方案》:可通过政策引导和专项行动进一步巩固提升南京市引聚青年人才中硕博人才占比不断提高的良好态势,特别是吸引更多外地户籍高校毕业生来宁就业创业。更好满足南京市“4+4+1”主导产业、8条产业链强链补链和“四新”行动计划推进实施中不断增长的相关人才需求,壮大高水平青年人才储备。能够有力促进持观望态度的企业和应届高校毕业生,通过来宁见习加强供求对接和人岗匹配,见习期满能争取最大化引才留才。近年来,南京大力实施“宁聚计划”,吸引大学生就业创业,取得良好成效。今年4月,在原“宁聚计划”基础上,南京出台《关于支持促进高校毕业生在宁就业创业的十项措施》即“宁聚新十条”。1—6月,全市新增就业参保大学生逾15万人。下一步,南京将积极开展政策宣传解读;同时各区、各相关部门将重点围绕南京“4+4+1”主导产业发展方向、8大产业链关联企业、“四新”行动计划推进实施等,组织动员全市新型研发机构、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等科创载体和各类企业、科研院所等单位,开发更多岗位,争取在7、8月向社会和高校陆续推送,供广大高校毕业生选择。
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讯 4月8日,江苏省南京市出台《关于支持促进高校毕业生在宁就业创业十条措施》(下称《措施》),落户门槛由此前的40岁以下本科生直接落户降低至45岁本科人员凭学历证书即可落户。此外,落户人群扩充至大专学历人员,40岁以下大专生在南京就业参保半年即可落户。《措施》提出将实行人才住房补贴制度。符合申领条件的博士、硕士、学士按每人每月2000元、800元、600元享受最长36个月的住房租赁补贴。对外地高校毕业生来宁企业求职发放1000元一次性面试补贴。此外,毕业年度内高校毕业生从事个体经营的,自办理工商登记起,3年内可按每年1.44万元限额依次扣减相关税费。扩大优秀大学生创业项目遴选并给予10万-50万元资助,对已资助项目中发展前景好的可给予最高300万元接力投资。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认为,此次政策对高校毕业生的落户政策进一步放松,结合近期全国其他城市的落户政策,可以看出,后续各个省会城市的户籍政策有望进一步调整,在导入更多人才的同时,有助于释放更多的购房需求。他表示,从此类政策规定可以看出,各类人才的落户政策进一步放宽。其中对于研究生和本科生来说,基本上可以凭学历证书就可以落户,其门槛已经非常低。而对于大专等学历的人员来说,只需要半年社保就可以,基本上难度也不是很大。类似政策都有助于导入更多的大专院校的毕业生和相关人才。严跃进介绍,4月2日,沈阳发布政策,明确技工学校、职业院校及以上在校生和毕业生(含往届),可在沈阳市落户。类似政策基本上使得各类大中专院校的毕业生可以落户,降低了相关人员的落户政策。而南京此次政策也有类似的导向,进一步释放导入人才的导向。此类政策对于后续住房市场将有积极的作用。尤其是对于南京来说,本身潜在的购房需求很大,但是因为限购政策比较严厉,所以客观上限制了部分购房需求。此次政策出台,有助于降低相关人才的购房成本,对于后续住房交易的活跃等都有积极的作用。编辑:周琦
9月4日,一名今年从南京某理工类高校非全日制研究生毕业的应届生小江(化名)向澎湃新闻记者爆料称,自己今年6月依规向南京市江宁区人社局申请的“高校毕业生住房租赁补贴”,却在7月被驳回了。官方给小江的答复是他“非全日制研究生”的身份不符合申请标准。同一天,针对近期社会对非全日制研究生学历歧视问题,教育部相关负责人回应澎湃新闻时明确指出,“2019年12月,教育部办公厅等五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非全日制研究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已明确用人单位应为不同教育形式研究生提供平等就业、落户机会。”小江向澎湃新闻记者介绍,自己6月申请上述“高校毕业生住房租赁补贴”时,在当地人社局发布的文件中看到“非全日制研究生”也在补贴对象内,并将这一消息通知同学一起提交了申请,然而当申请被拒绝之后却发现,当地人社局发布的最新文件却将“非全日制研究生”从补贴对象中删除了。小江向澎湃新闻记者提供的一份今年6月“智慧人社”栏目发布的文件截图显示,补贴申请者为“全日制普通高校及高等职业院校毕业并取得学士及以上学位或高级工及以上职业资格证书的毕业生(含非全日制研究生)。”不过,澎湃新闻记者依照爆料人小江的指引,登录南京市政府推出的公共服务软件“我的南京”中“智慧人社”栏目查询发现,在南京市人社局发布文件的《南京市发放高校毕业生住房租赁补贴申请须知》内,申请对象为“全日制普通高校(含海外留学)毕业并取得学士及以上学位的毕业生(含取得在宁就业许可的港澳台毕业生),在全日制高等职业院校毕业并取得高级工及以上职业资格证书的毕业生。全日制普通高校是指通过普通高考、统招专升本、全日制研究生统考方式进入就读的学校。”根据这份文件的规定,属于“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小江的确无法申请。那么,是小江申请之后文件又做了更新吗?4日,澎湃新闻记者拨通了南京市人社局直属单位南京市劳动就业服务管理中心的官方电话。该中心值班工作人员向澎湃新闻记者解释,人社部门在今年早些时候的确将非全日制研究生纳入了南京市发放高校毕业生住房租赁补贴申请对象,并一度在人社部门此前公布的一份文件中注明,然而不久后将非全研究生纳入的这一条被财政部门驳回了,此前申请的非全研究生因此都无法享受这一补助了。这名值班工作人员向澎湃新闻记者表示,目前南京市人社局已经将新的方案再次上报相关部门,如果明年出台的文件按照人社部门的建议将非全研究生纳入住房租赁补助申请对象,那么今后的非全研究生就能够申请。澎湃新闻记者查询发现,南京市人社局在今年4月曾公布了文件《南京出台十项措施支持促进高校毕业生在宁就业创业》。这份被简称为“南京人才就业创业十条”的文件表示在10个方面,提出具有创新突破的政策举措,支持促进高校毕业生在宁就业创业。其中第一条就是“放宽落户门槛”:研究生及以上学历、45周岁以下本科学历人员(含留学回国人员、非全日制研究生,下同),凭学历证书即可落户。40周岁以下大专学历人员,在宁就业参保半年即可落户。文件的第二条是“保障人才安居”:符合申领条件的博士、硕士、学士按每人每月2000元、800元、600元享受最长36个月的住房租赁补贴。加快人才公寓建设与供给,年内建成7000套约50万平方米人才公寓。扩大人才购房服务面,将《2020年南京市人才购买商品住房办法(试行)》中相关企业“取得硕士学位人才”申购政策延伸至该类别的本科毕业生同等享受。澎湃新闻记者查询发现,在南京市政府网站上,江宁区人社区今年5月又公布了一份文件《高校毕业生在宁就业创业办事指南》。其中,在办理业务“南京市高校毕业生住房租赁补贴”一项中,明确规定,办理对象为“全日制普通高校及高等职业院校毕业并取得学士及以上学位或高级工及以上职业资格证书的毕业生(含非全日制研究生)”。根据上述两份文件,作为非全研究生的小江是可以申请南京市高校毕业生住房租赁补贴的。今年2月,教育部就在《关于进一步做好非全日制研究生就业工作的通知》中提到,用人单位招用人员应当向劳动者提供平等就业机会。各级公务员招录、事业单位及国有企业公开招聘要根据岗位需求合理制定招聘条件,对不同教育形式的研究生提供平等就业机会,不得设置与职位要求无关的报考资格条件。各地要合理制定人才落户条件,精简落户凭证,简化办理手续,为不同教育形式的研究生提供平等落户机会。
据江苏公共·新闻频道《新闻空间站》报道:7月21日,南京市就《十万研究生宁聚行动方案》召开新闻发布会。记者从会上了解到,为有效缓解就业压力,南京将投入10亿元,面向硕博研究生等优秀人才提供10万个以上“就业见习岗位”,双向激发人才和企业的发展积极性。此次发布的方案在“宁聚新十条”等现有人才政策基础上,以开发提供见习岗位为切入点,围绕主导产业和8大产业链、以及四新计划涉及到的重点领域,组织和动员相关企业、新型研发机构、科研院所,重点为硕博研究生等优秀人才,提供10万个以上“就业见习岗位”,方便人才和企业更好对接,实现找工作和招好工的“双赢”。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党组书记刘莅说,相应企业对人才的需求非常大,尤其是软件信息服务业、生物医药和节能环保新材料产业、高端智能装备产业等,所以我们有意识地加强精准对接,提供适配的人才。受疫情影响,最新调查显示南京近4成企业减少招聘计划,优秀人才也因为生活成本等因素,去外地找工作的意愿有所下降。对此南京将投入10亿元,为来宁就业创业的优秀毕业生提供支持。见习就业人才可逐月领取每月3000元见习生活补贴,最多可领3个月,满足过渡期需求;创业人才可享受最长三年的“0”租金场地服务,降低创业成本。同时,对于留用见习人才的企业,也给予一定奖励。能够提供见习岗位的企业和单位,可以通过南京市人社局官网申请成为见习单位。而优秀青年人才,则可以通过“我的南京”手机程序的智慧人社就业服务模块,查询见习单位和岗位并报名。江苏台记者/罗聪懿 杨时盛 编辑/胡超【来源:江苏新闻】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南京非全研究生申请租房补贴被驳回,人社局:财政部门不同意9月4日,一名今年从南京某理工类高校非全日制研究生毕业的应届生小江(化名)向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爆料称,自己今年6月依规向南京市江宁区人社局申请的“高校毕业生住房租赁补贴”,却在7月被驳回了。官方给小江的答复是他“非全日制研究生”的身份不符合申请标准。同一天,针对近期社会对非全日制研究生学历歧视问题,教育部相关负责人回应澎湃新闻时明确指出,“2019年12月,教育部办公厅等五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非全日制研究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已明确用人单位应为不同教育形式研究生提供平等就业、落户机会。”小江向澎湃新闻记者介绍,自己6月申请上述“高校毕业生住房租赁补贴”时,在当地人社局发布的文件中看到“非全日制研究生”也在补贴对象内,并将这一消息通知同学一起提交了申请,然而当申请被拒绝之后却发现,当地人社局发布的最新文件却将“非全日制研究生”从补贴对象中删除了。小江向澎湃新闻记者提供的一份今年6月“智慧人社”栏目发布的文件截图显示,补贴申请者为“全日制普通高校及高等职业院校毕业并取得学士及以上学位或高级工及以上职业资格证书的毕业生(含非全日制研究生)。”不过,澎湃新闻记者依照爆料人小江的指引,登录南京市政府推出的公共服务软件“我的南京”中“智慧人社”栏目查询发现,在南京市人社局发布文件的《南京市发放高校毕业生住房租赁补贴申请须知》内,申请对象为“全日制普通高校(含海外留学)毕业并取得学士及以上学位的毕业生(含取得在宁就业许可的港澳台毕业生),在全日制高等职业院校毕业并取得高级工及以上职业资格证书的毕业生。全日制普通高校是指通过普通高考、统招专升本、全日制研究生统考方式进入就读的学校。”根据这份文件的规定,属于“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小江的确无法申请。那么,是小江申请之后文件又做了更新吗?4日,澎湃新闻记者拨通了南京市人社局直属单位南京市劳动就业服务管理中心的官方电话。该中心值班工作人员向澎湃新闻记者解释,人社部门在今年早些时候的确将非全日制研究生纳入了南京市发放高校毕业生住房租赁补贴申请对象,并一度在人社部门此前公布的一份文件中注明,然而不久后将非全研究生纳入的这一条被财政部门驳回了,此前申请的非全研究生因此都无法享受这一补助了。这名值班工作人员向澎湃新闻记者表示,目前南京市人社局已经将新的方案再次上报相关部门,如果明年出台的文件按照人社部门的建议将非全研究生纳入住房租赁补助申请对象,那么今后的非全研究生就能够申请。澎湃新闻记者查询发现,南京市人社局在今年4月曾公布了文件《南京出台十项措施支持促进高校毕业生在宁就业创业》。这份被简称为“南京人才就业创业十条”的文件表示在10个方面,提出具有创新突破的政策举措,支持促进高校毕业生在宁就业创业。其中第一条就是“放宽落户门槛”:研究生及以上学历、45周岁以下本科学历人员(含留学回国人员、非全日制研究生,下同),凭学历证书即可落户。40周岁以下大专学历人员,在宁就业参保半年即可落户。文件的第二条是“保障人才安居”:符合申领条件的博士、硕士、学士按每人每月2000元、800元、600元享受最长36个月的住房租赁补贴。加快人才公寓建设与供给,年内建成7000套约50万平方米人才公寓。扩大人才购房服务面,将《2020年南京市人才购买商品住房办法(试行)》中相关企业“取得硕士学位人才”申购政策延伸至该类别的本科毕业生同等享受。澎湃新闻记者查询发现,在南京市政府网站上,江宁区人社区今年5月又公布了一份文件《高校毕业生在宁就业创业办事指南》。其中,在办理业务“南京市高校毕业生住房租赁补贴”一项中,明确规定,办理对象为“全日制普通高校及高等职业院校毕业并取得学士及以上学位或高级工及以上职业资格证书的毕业生(含非全日制研究生)”。根据上述两份文件,作为非全研究生的小江是可以申请南京市高校毕业生住房租赁补贴的。今年2月,教育部就在《关于进一步做好非全日制研究生就业工作的通知》中提到,用人单位招用人员应当向劳动者提供平等就业机会。各级公务员招录、事业单位及国有企业公开招聘要根据岗位需求合理制定招聘条件,对不同教育形式的研究生提供平等就业机会,不得设置与职位要求无关的报考资格条件。各地要合理制定人才落户条件,精简落户凭证,简化办理手续,为不同教育形式的研究生提供平等落户机会。澎湃新闻首席记者 岳怀让 实习生 林毅珍【编辑:朱延静】 【来源:中新网滚动】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来源:人民日报原标题:南京为研究生提供超10万就业见习岗本报南京7月21日电 (记者申琳)江苏省南京市今天推出政策,将面向硕博研究生提供10万个以上“就业见习岗位”,为此将投入资金10亿元。南京市政府有关负责人介绍,就业见习是指有见习意愿的高校毕业生在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进行短期全日制就业锻炼,既为高校毕业生在岗位上积累经验和技能,又方便用人单位对见习大学生进行考察和留用。本次10万个见习岗位重点围绕南京市的9个主导产业、8条产业链关联企业等推进实施。为吸引优秀研究生参加见习,南京综合考虑青年人才的食宿等生活成本,对见习人员按月认定发放生活补贴,对企业通过发放见习带教补贴、见习留用奖励等措施引导企业留用人才。
本报南京7月21日电 (记者申琳)江苏省南京市今天推出政策,将面向硕博研究生提供10万个以上“就业见习岗位”,为此将投入资金10亿元。南京市政府有关负责人介绍,就业见习是指有见习意愿的高校毕业生在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进行短期全日制就业锻炼,既为高校毕业生在岗位上积累经验和技能,又方便用人单位对见习大学生进行考察和留用。本次10万个见习岗位重点围绕南京市的9个主导产业、8条产业链关联企业等推进实施。为吸引优秀研究生参加见习,南京综合考虑青年人才的食宿等生活成本,对见习人员按月认定发放生活补贴,对企业通过发放见习带教补贴、见习留用奖励等措施引导企业留用人才。【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4月8日,官方微信“南京发布”消息显示,南京市出台了《关于支持促进高校毕业生在宁就业创业十项措施》。此次政策对高校毕业生的落户政策进一步放松,结合近期全国其他城市的落户政策,可以看出,后续各个省会城市的户籍政策有望进一步调整,在导入更多人才的同时,有助于释放更多的购房需求。对此,我们请到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进行分析:1、政策核心此次政策明确,研究生及以上学历、45周岁以下本科学历人员(含留学回国人员、非全日制研究生),凭学历证书即可落户。40周岁以下大专学历人员,在南京就业参保半年即可落户。从此类政策规定可以看出,各类人才的落户政策进一步放宽。其中对于研究生和本科生来说,基本上可以凭学历证书就可以落户,其门槛已经非常低了。而对于大专等学历的人员来说,只需要半年社保就可以,基本上难度也不是很大。类似政策都有助于导入更多的大专院校的毕业生和相关人才。2、政策意义近期对于各类人才的落户政策在进一步放松。在此前4月2日,沈阳发布政策,明确技工学校、职业院校及以上在校生和毕业生(含往届),可在沈阳市落户。类似政策基本上使得各类大中专院校的毕业生可以落户,降低了相关人员的落户政策。而南京此次政策也有类似的导向,进一步释放导入人才的导向。此类政策对于后续住房市场将有积极的作用。尤其是对于南京来说,本身潜在的购房需求很大,但是因为限购政策比较严厉,所以客观上限制了部分购房需求。此次政策出台,有助于降低相关人才的购房成本,对于后续住房交易的活跃等都有积极的作用。
【来源:中国新闻网】对于城市实有人口已超千万的南京市来说,持续吸引“新鲜血液“成为能否跨入超大城市的关键一步。(资料图) 泱波 摄 中新网南京4月8日电 (记者 申冉 通讯员 宁轩)8日,南京市正式发布《关于支持促进高校毕业生在宁就业创业十项措施》(下文简称《十项措施》),包括落户门槛放宽至40岁以下大专生、推出7000套人才公寓保障人才购房、开发4000个见习岗位等10个方面“真金白银”的扶持。对于城市实有人口已超千万的南京市来说,持续吸引“新鲜血液”成为能否跨入超大城市的关键一步。 据南京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杨学鹏介绍,此次发布的《十项措施》主要有三个方面的特点,一是政策举措更加关注高校毕业生实际需求,在落户、安居、困难群体帮扶等方面加大政策力度,聚焦优化营商环境,优化更加便捷的创业环境,聚焦援企肩负增效,加大企业吸纳用工补贴,降低企业用人成本;二是惠及面进一步拓展,落户门槛、人才购房服务、就创业培育补贴和见习实训补贴等政策实施范围均进一步放宽;三是就业渠道进一步多元。广泛促进国企、新型研发机构、事业单位、基层公益等就业岗位,面向高校毕业生招聘,鼓励支持自主创业,加大大学生入伍奖励的待遇,提供更加多元化的职业发展通道。 记者注意到,《十项措施》中最受关注的一条,就是落户门槛进一步放宽,“本科学历人才从40周岁放宽到45周岁,将留学回国人员和非全日制研究生一并纳入,40周岁以下的大专学历人员在宁就业参保半年就可以落户。” 对此,南京市公安局党委委员蒋虻芒解读,南京市自2018年颁布人才落户新政以来,已经有13.5万的本科以上学历和技术技能人才落户、就业发展。截至2019年底,南京市实有人口已经达到了1031万,“此次新政更是进一步加大了吸引人才落户的力度,主要一方面提高了本科生落户年龄的上限;一方面拓宽了人才落户覆盖的范围,为更多具备大专学历的毕业生能够在南京就业创业提供落户的渠道。” 南京市人社局党组成员、人才服务中心主任马书婷介绍,按照《十项措施》规定,为了进一步拓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渠道和就业机会,今年该市将动员组织在南京各类企业推出20万个以上岗位专项用于高校毕业生招聘,充分满足来宁、留宁多元化的岗位需求。同时,为促进企业吸纳就业,该市对高校毕业生来南京求职的1000元一次性面试补贴将继续提供;为鼓励中小微企业招聘毕业生,还将按每人2000元给予企业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 “南京还将为青年大学生提供更多见习培训机会。”马书婷补充,今年南京人社部门计划开发4000个就业见习岗位。“同时,大学生毕业前6个月到毕业后2年的全日制高校毕业生,只要留在南京就业,都可以享受就业见习培训补贴。见习的生活费由原来最低工资标准的70%提高到80%,由现行1414元提高到1616元。” 在《十项措施》中,还提供了减税、担保贷款绿色通道、资金扶持等方式支持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南京市市市场监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陈元虎强调,尤其是“住所以及经营场所”一直都是困扰和制约大学生创业、领取营业执照的难点,“针对这个问题,此次特别推出了办照地址信息申报制,大学生只需持有和提交科研院所、大专院校以及创业园区、孵化基地等提供的申报信息材料,就可以申请营业执照,不再像以往还需要提交房产证明以及租赁合同。” 据悉,《十项措施》将于今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