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5.5亿年前的海底躺着一群形似树叶的动物地下情

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5.5亿年前的海底躺着一群形似树叶的动物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早期生命研究团队与美国学者合作,在我国湖北三峡地区的石板滩生物群中,发现4种形似树叶的远古生物。与真正长在树枝上的叶子不同,这些“树叶”实际上是形态奇特的早期动物,它们生活在远古海洋底部。参与此项研究的中科院南古所副研究员庞科介绍:此次新发现的这4种古生物,生活在约5.5亿年前的海底,现在已经完全灭绝。形态上看,这4种古生物大体相似,体长都在10厘米左右,长得很像树叶叶片。独特的是,这些远古“树叶”底端长着圆形吸盘。它们靠吸盘吸附在海底,“树叶”的“茎干”和“叶片”部分,则直立在海水中。在5.5亿年前,这些海底“树叶”是一大类数量特别众多、分布十分广泛的生物。但是直到今天,人们对它们的生物属性仍然所知不多。它们的生存年代,比著名的“寒武纪生命大爆发”还早。解开这些远古海底“树叶”的谜团,可能会为人类探索早期生命演化提供重要线索。相关研究成果已于近日发表在古生物学国际专业期刊《古生物学杂志》(Journal of Paleontology)上。(总台央视记者 吴睿)(编辑 单宏鑫)

若不知之

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为寒武纪三叶虫家族又添一新成员:5亿年前“范特西虫”

近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硕士研究生孙智新,把自己发现的一种5亿年前的独特三叶虫命名为“范特西虫”。孙智新在论文中写道:属名来自古希腊语phantasis,既英语fantasy的词源,指的是这类三叶虫奇幻的外骨骼,也是取材于歌手周杰伦的专辑《范特西》。孙智新希望这个命名能引起年轻人对范特西虫的关注,让遥远的古生物更接近我们的生活,“算是一种理科生的浪漫吧”。△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发布消息三叶虫是一种奇特的远古动物,半圆形的头部、纹理分明的肋叶,让它们看起来就像戴着头盔、穿着铠甲的武士。它们是寒武纪的霸主,有科学家把寒武纪被称为“三叶虫的时代”。从距今5.2亿年前的寒武纪早期开始登场,到2.4亿年前的二叠纪完全灭绝,三叶虫前后在地球上生存了3.2亿多年。作为寒武纪生命大爆发中“跑在最前面”的物种,在寒武纪早中期的数千万年里,很多三叶虫却是因循守旧的“保守派”,老祖宗传给它们的形态基本没什么改变。△耳形范特西虫(Phantaspis auritus)复原图(霍秀泉绘)孙智新与导师赵方臣研究员等在位于山东潍坊的华北地台寒武纪中期馒头组地层中,发现一类独特的三叶虫。这种三叶虫具有特殊的头部轮廓,酷似一对兔子耳朵。它头部长度接近背壳总长度的一半;鞍前区向前延长,中部有一个凹口;由于特殊的头盖形态,活动颊特化成侧边缘平直的砍刀状。这些特征及其特殊的眼脊和头鞍特征,使它不同于该时期的其他三叶虫属,成为寒武纪三叶虫家族的又一新成员。相关研究被作为“编辑推荐”文章发表在经典古生物学期刊《波兰古生物学报》上。△耳形范特西虫(Phantaspis auritus)的背壳重建及个体发育古生物的名称多种多样,但取名无外乎几个原则:一是避免同名;二是使人留下初步印象。用发现地、发现者或者形态外貌特征进行命名是古生物命名中的经典做法,按照这个传统,这个三叶虫可能会叫作“耳形潍坊虫”,不过孙智新想用一个有趣的名字,因为这样能让人更容易记住它,并激起了解它的兴趣,因此他将这种新发现的三叶虫命名为“耳形范特西虫”(Phantaspis auritus)。△耳形范特西虫(Phantaspis auritus)的较完整背壳(左)及头盖标本(右)(总台央视记者 吴睿)(编辑 王艺燃) 【来源:央视新闻】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红木林

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取得新发现史上首次生物大灭绝持续仅二十万年

在已知地球历史上,共发生过5次全球性的大规模集群灭绝事件,发生在4亿多年前奥陶纪末的生物大灭绝是其中第一次。这次生物大灭绝持续了多长时间?1月6日,记者从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获悉,一个由中国、澳大利亚、美国等多国古生物学者组成的研究团队新近发现,地球史上首次生物大灭绝事件仅发生在短短20万年之间。相关研究成果已发表在《固体地球科学》上,在学界引起关注。八年探索攻克科学难题奥陶纪末的生物大灭绝重创了海洋生态系统,导致当时85%的海洋生物物种灭绝。科学界普遍认为,此次生物大灭绝与冰川作用有关,但其持续时间、过程和具体发生机制等,一直没有定论。此次,科研团队历时8年探索,在我国华南考察了百余条奥陶系—志留系界线剖面。此次研究的主要组织者之一、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詹仁斌告诉记者,在奥陶纪,如今的华南地区大多数处在深水区,形成了大量黑色页岩,冰川影响的变化并不明显,给研究带来了很大的障碍。但在云南永善县,研究人员发现了一段连续完整的、出露良好的奥陶系—志留系界线剖面。“这段剖面黑色页岩和灰岩相互夹层,地质学上一般认为,黑色页岩在深水中形成,而灰岩则在浅水中才能沉积下来。因此,这个地方记录了当时此地水位深浅的变化,完整保留了首次生物大灭绝期间的化石沉积物记录。”詹仁斌说。更令研究人员欣喜的是,在这段24.3米的夹层剖面内,还保存了23层斑脱岩。詹仁斌介绍,斑脱岩由火山灰沉积而成,包含火山锆石这种特殊矿物,其中的放射性同位素铀会衰变成铅。“通过检测其中的衰变程度,我们就可以推算出具体的时间。”以这些时间为基础,在详细沉积学研究的基础上,研究人员首次结合不同岩性的沉积速率差异,最终发现,奥陶纪末的这次大灭绝,发生在4.431亿年前到4.429亿年前的20万年间。冰川作用引发生物灭绝詹仁斌告诉记者,发生在奥陶纪末的这次生物大灭绝的原因和其他时代相比有很大差异。历史上,地球曾经出现过多次大冰期,例如石炭纪冰期、第四纪冰期等,这些时期的冰川规模并不比奥陶纪末的规模小,但均没有出现过生物大灭绝的情况。国际同行研究认为,奥陶纪末的冰期造成的冰盖规模达到1.5亿立方千米,大约是今天地球南极和北极冰盖总和的6倍以上。如此大规模的冰盖导致全球海平面急速下降100-150米,绝大部分海洋生物遭受了“灭顶之灾”,许多门以内的生物类群灭绝并最终被新的类群取代,寒武纪生命大爆发以来的地球生物遭遇了第一次大劫难。“20万年在地质史上不过短短一瞬。但这次大灭绝重创了海洋生态系统,当时85%的海洋生物因为来不及迁移或没办法适应新的生存环境而灭绝,原有的生物群落结构瓦解。”詹仁斌说。同时,詹仁斌认为,像这样的生物大灭绝事件在地球上发生过数次,是自然界发展的规律。“虽然灭绝了一部分生物,但另一批新生物又将重新繁盛。地球上出现过5次大灭绝,每一次大灭绝后生物的繁盛度都远超从前。”为研究大灭绝成因和发生机制提供重要依据对于这次大灭绝的过程与机制,一直存在比较大的争议,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与大灭绝相关的地层层位虽然有比较精确的生物地层控制,但长期以来一直缺乏高精度年代学限定,从而制约了对奥陶纪末生物大灭绝时限和机制的解读。相较其他时代来说,奥陶纪的沉积比较特殊。在奥陶纪时期,有效的火山灰记录十分有限,因此难以划分其中的具体时代,目前为止,国际上较为公认的参考年龄由数学模型计算得来,并非是根据火山灰测量出来的准确数据。此次研究,团队总共测量了23层斑脱岩,最终得出4层有效数据,为奥陶纪具体时代的研究提供了更加准确的数据支撑。同时,此次的测量数据与奥陶纪和志留纪的时间界限非常接近,在野外地层仅相差1米左右的距离,给出了这两个时代界限迄今为止最准确的一个估算值,即距今约442.67±0.24百万年。这一成果,为人类精确研究奥陶纪末生物大灭绝的成因和发生机制提供了重要依据,同时也为相关地质年代的划分提供了新的标尺。(文章来源:光明日报)

老玩家

内蒙古自然博物馆与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达成战略合作

日前,内蒙古自然博物馆与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署仪式在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举行。内蒙古自然博物馆与南京古生物研究所共同签署了《内蒙古自然博物馆与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战略合作协议书》。根据协议,双方本着合作共赢、互惠互利的原则,推动资源共享,加强优势互补,扩大交流合作,共同促进地质古生物科学研究和科学普及的发展。双方将在古生物标本收藏与保护、科研科普与成果转化、技术创新与服务、人才培养与共享等方面全面对接,促进具体项目合作。(内蒙古自治区自然资源厅)【来源:内蒙古自然资源】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数称溪公

南京古生物所在我国发现狄更逊虫化石

1946年,地质学家斯普里格被派往澳大利亚内陆评估一个荒废已久的矿场。一天,他在山头吃午餐时,不经意间翻动了一块石头,惊讶地发现在石头的背面有一个奇特的痕迹:一块指纹形状的化石。发现化石的地层远在最早的寒武纪化石之下,按照当时的认知,这里是不可能出现如此复杂的宏体生物化石,因而斯普里格的发现改变了人们对生命演化历程的认识。斯普里格吃饭的山头被用来命名了一个全新的地质年代单位——埃迪卡拉纪,而那块指纹状的化石就是埃迪卡拉生物群最具代表性的物种之一 ——狄更逊虫。名字里有个“虫”字,但狄更逊虫并不是我们熟悉的虫子。它们的身体像是一片椭圆形的薄膜,被分隔成大量的横向“体节”,“体节”的宽度从一端向另一端变大,直到变成一个三角形区域;有一根纵向的中脊将身体分为几乎对称的左右两部分;体型从几毫米到一米长不等。作为最早被发现也是数量最多(仅在南澳大利亚博物馆藏有一万多块标本)的埃迪卡拉化石之一,狄更逊虫的研究程度也是最高的。研究发现,它们的生长模式可以和动物类比;可能的遗迹化石证明它们也许有运动能力;化石中残存的有机物中提取出动物的生物标志化合物。综上,狄更逊虫似乎的确是动物,但该将它放在动物的哪个分支上,尚未有结论。狄更逊虫是埃迪卡拉生物群最常见的化石之一,但之前只发现于澳大利亚和波罗的板块(俄罗斯白海和东欧一些地区),直到近期才在我国三峡地区埃迪卡拉系灯影组的石板滩生物群找到了它的踪迹。这是第一次在碳酸盐岩中发现它,说明它们具有较强的环境耐受力,且可能具有能远洋扩散的幼虫。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远古世界》(Palaeoworld)上。狄更逊虫在石板滩生物群中较为稀少,经过不间断的挖掘,至今也只获得一块不完整的标本。由于狄更逊虫种一级分类目前较为混乱,先后建立了9个种(D. brachina、D. costata、D. elongata、D. lissa、D. menneri、D. minima、D. spriggi、D. tenuis),且大部分都是同物异名,加之标本的不完整性,暂时将其定为狄更逊虫属,未命名物种。埃迪卡拉生物群根据其生物面貌可分为三个组合:阿瓦隆组合、白海组合和纳玛组合,代表了从老到新的演化顺序。狄更逊虫是白海组合的代表性化石,甚至有成为标准化石的潜力。之前普遍认为,石板滩生物群是属于纳玛组合,此次狄更逊虫出现在石板滩段的最底部,低于遗迹化石等纳玛组合的典型化石。因此,石板滩生物群从上至下可能反映出从白海组合向纳玛组合的过渡过程,这在全球数十处埃迪卡拉化石产地中是罕见的。狄更逊虫与后生动物体节增长方式的对比(Dunn et al., 2016)石板滩生物群中的狄更逊虫,A、B为正副模,C是A中方框的放大(Wang et al., 2021)【来源: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wccm.sinanet.com

撞到正

这两坨1亿年前的便便,谁留下的?

记者14日从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获悉,中、英古生物学者近期在约1亿年前的缅甸琥珀中发现两枚由大量花粉组成的昆虫粪便化石。在粪便化石附近,还有身上沾着花粉的昆虫化石,这为证实昆虫在约1亿年前就已经为被子植物传播花粉提供了直接证据。(此次新发现的短翅花甲昆虫化石。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供图)(光学显微镜下的昆虫粪便化石。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供图)领导此项研究的中科院南古所研究员蔡晨阳介绍,在琥珀化石中发现昆虫和它的粪便非常罕见。此次,科研团队共研究了超过2.5万枚琥珀,才在其中发现一个这样的案例。从形态上看,新发现的两枚昆虫粪便整体呈长柱状,由上千枚极为微小的椭球型花粉粒组成。距离粪便不到2毫米处,即为新发现的短翅花甲昆虫化石。这种昆虫的腹部和腿,长有便于附着花粉的毛。其虫体表面和四周,也散落着不少花粉颗粒。(两枚昆虫粪便化石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的图像。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供图)进一步的分析比对表明,这种远古昆虫的形态,和现在一类以花粉为食的昆虫非常相近。而散落在虫身周围及组成粪便的花粉,则与菊类和蔷薇类植物花粉相似。这些特征都说明,早在大约1亿年前,名为短翅花甲的昆虫就已经在为高等被子植物传粉,这种生活习性一直延续至今。(昆虫为早期高等被子植物传粉的生态复原图。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孙捷绘制)“在远古时代的缅甸热带雨林,一只昆虫刚刚取食了花粉。它排出由花粉粒组成的粪便,身上和身边还沾满了花粉粒。正在这时,一粒树脂落下,将昆虫和它的粪便包裹其中,并留存到约1亿年后的今天。”蔡晨阳说。相关研究成果已发表在4月刊发的植物学权威刊物《自然·植物》上。来源:新华社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 林传凌

大买卖

这两坨1亿年前的便便,谁留下的?

设想一下这个场景:在远古时代的缅甸热带雨林,一只昆虫刚刚取食了花粉。它排出由花粉粒组成的粪便,身上和身边还沾满了花粉粒。正在这时,一粒树脂落下,将昆虫和它的粪便包裹其中,并留存到约1亿年后的今天……这不是想象,而是事实——记者14日从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获悉,中、英古生物学者近期在约1亿年前的缅甸琥珀中发现两枚由大量花粉组成的昆虫粪便化石。在粪便化石附近,还有身上沾着花粉的昆虫化石,这为证实昆虫在约1亿年前就已经为被子植物传播花粉提供了直接证据。【前方图片高能】↓此次新发现的短翅花甲昆虫化石。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供图光学显微镜下的昆虫粪便化石。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供图领导此项研究的中科院南古所研究员蔡晨阳介绍,在琥珀化石中发现昆虫和它的粪便非常罕见。此次,科研团队共研究了超过2.5万枚琥珀,才在其中发现一个这样的案例。从形态上看,新发现的两枚昆虫粪便整体呈长柱状,由上千枚极为微小的椭球型花粉粒组成。距离粪便不到2毫米处,即为新发现的短翅花甲昆虫化石。这种昆虫的腹部和腿,长有便于附着花粉的毛。其虫体表面和四周,也散落着不少花粉颗粒。两枚昆虫粪便化石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的图像。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供图进一步的分析比对表明,这种远古昆虫的形态,和现在一类以花粉为食的昆虫非常相近。而散落在虫身周围及组成粪便的花粉,则与菊类和蔷薇类植物花粉相似。这些特征都说明,早在大约1亿年前,名为短翅花甲的昆虫就已经在为高等被子植物传粉,这种生活习性一直延续至今。昆虫为早期高等被子植物传粉的生态复原图。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孙捷绘制相关研究成果已发表在4月刊发的植物学权威刊物《自然·植物》上。(来源:新华视点)

美国派

南京“85后”研究员:昆虫界的“福尔摩斯”

02:40“85后”的蔡晨阳是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的一名研究员,研究各种昆虫化石,从中解读距今亿万年前昆虫的故事,进而了解当时的生态环境、物种关系,是他最大的爱好。他和他的同事们被称为昆虫界的“福尔摩斯”。记者:吴新生 王珏玢 岳婷(实习)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2020年,这些远古生物的谜题被解开

2020年,这些远古生物的谜题被解开日前,中国古生物学会发布了“中国古生物学2020年度十大进展”评选结果。这些成果是对千万年,甚至数亿年前,远古地球所留下谜题的研究,试图探寻今天地球上的植物、动物以及人类的起源和发展。本次入选成果由来自中国科学院、西北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山大学等科研院所和高校领衔完成,集中反映了我国在古生物学各个分支方向上所取得的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水平创新研究成果。这些研究成果究竟破解了哪些远古地球留下的谜题?记者邀请古生物专家为你一一解析。基干兽类听觉和咀嚼器官模块式演化分离节点中国科学院古脊椎与古人类研究所毛方园副研究员、王元青研究员领衔的研究团队,基于热河生物群基干兽类李氏源掠兽的多件标本,首次建立了中生代哺乳动物中完整听骨的三维形态,确立了哺乳动物演化中听觉与咀嚼器官分离节点的表型特征。破解谜题:听骨和齿骨分离并高度分化,是哺乳动物与爬行类的重要差别,但两种感觉器官的分离过程,一直缺乏令人信服的化石证据。这项研究则弥合了中耳演化过程中一个关键空缺。白垩纪琥珀揭示昆虫和介形虫的早期演化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王博研究员带领的研究团队基于缅甸克钦琥珀中的标本,分析了阿纽蝎蛉科昆虫长口器的三维解剖学形态特征,并发现在白垩纪中期已出现至少5个科的长口器传粉昆虫,表明了白垩纪传粉昆虫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确认了黑帝斯蚁特化的捕食机制,并厘定了早期蚂蚁的演化历史;重建了克钦琥珀中介形虫的软躯体结构(包括巨型精子),将动物精子化石记录提前了至少5000万年。破解谜题:这项成果为解释跳蚤起源,传粉和社会性昆虫以及介形虫的早期演化提供了新见解。澄江动物群的核心价值:动物界成型和人类基础器官诞生综合早期生命发现的“大数据”,西北大学舒德干院士、韩健教授深入研究提出:1) 澄江动物群不仅延续并扩展了之前的基础动物和原口动物亚界众多门类的繁荣,更诞生了后口动物亚界的全部类群,标志三分动物树成型;2)三幕式寒武纪大爆发与动物三个亚界的诞生依次同步耦合;3)第一鱼昆明鱼目首创人类远祖的头脑和脊椎,古虫动物门则十分接近始祖们的“第一鳃裂”。破解谜题:达尔文留下重大世纪谜题:地球三分动物树何时成型?如何成型?成型时期哪些动物最接近人类的直系始祖?这项研究初步破解了上述难题。古基因组揭示中国南北方人群迁移与混合历史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付巧妹课题组首次对中国南北方古人群首次展开时间跨度最大、规模性、系统性的古基因组研究,揭示中国人群自9500年以来的南北分化格局、主体连续性与迁徙融合历史。破解谜题:在国际古遗传学领域,有关东亚,尤其是中国早期人群的遗传演化研究非常匮乏。这项研究首次获得的中国南方大陆人群核基因组填补了相关区域空白,且明确了现在广泛分布在台湾岛和太平洋岛屿的南岛语系人群起源于中国南方大陆。二叠纪—三叠纪大灭绝事件对生物古地理格局的影响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宋海军、代旭等人针对关于生物古地理对大灭绝事件响应开展了深入探索。该研究发现,二叠纪—三叠纪大灭绝导致热带地区显著的生物多样性高峰消失,出现了一种扁平化的多样性纬度梯度。同时还发现大灭绝后的菊石出现全球化现象,世界不同地区的菊石变得极为相似。破解谜题:重大地质事件对生物地理格局的影响是生物演化领域的重要科学问题。这项研究的相关发现表明气候变暖及相关的环境事件对热带地区物种和地方性物种的影响更大。环南中国海地区海岸带沉积环境演变与史前水稻农业扩张中山大学郑卓教授领衔的研究团队利用孢粉记录集成的水稻农业历史发展,结合钻孔古环境数据重建的华南和东南亚地区沿海平原扩张过程,揭示出距今3000~2000年是沿海平原快速堆积和扩张的关键阶段,并显示与花粉记录指示的水稻农业快速扩张同步变化。距今2500年开始是华南地区水稻农业快速发展和向东南亚扩散的主要过渡阶段。破解谜题:该研究证实了环南中国海周边地区海岸带平原沉积演化的关键过程与亚洲东南部水稻农业的爆发式扩张存在密切关系,展示了微体古生物和孢粉学在发掘历史时期人地关系等问题中不可替代的作用。澄江动物群“章氏麒麟虾”的发现揭秘节肢动物的起源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朱茂炎研究员领导的“寒武纪大爆发”研究团队在云南约5.18亿前的寒武纪澄江动物群中,发现了解答“节肢动物起源之谜”的关键过渡型化石——章氏麒麟虾。章氏麒麟虾嵌合了真节肢动物和奇虾类等多种节肢动物祖先类型的形态特征。破解谜题:虾等节肢动物是地球上物种多样性和个体数量最高的动物门类。这项发现填补了节肢动物起源过程中的核心缺失环节,为节肢动物主要演化创新的起源提供了重要参考点。寒武纪大爆发时期发现最早包壳窃食寄宿关系化石西北大学张志飞教授领导的研究团队对寒武纪大爆发时期海洋生物寄生现象起源进行了深入研究。此前古生物学家记述的寒武纪或更早的化石记录仅以少数几个化石或者印痕为依据,提出了窃食寄生是地球上最早出现的寄生现象;发现成群矿化虫管附着在成层原位生活的腕足动物壳体上,代表地球最早的包壳介壳记录,将包壳生态追随到寒武纪早期,向前推进至少3000万年。破解谜题:地球生物界中,寄生虫无处不在,但追溯地球最早的寄生现象却并不容易。本研究首次以大量化石统计为基础,从宿主个体病理学的角度论证了地球上最早的专性寄生关系。青藏高原中部中始新世湿润低地的亚热带“香格里拉”生态系统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苏涛研究员、周浙昆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古人类与古脊椎动物研究所吴飞翔副研究员联合国内外专家,深入研究了青藏高原中部中始新世湿润低地的亚热带生态系统。该研究揭示高原中部4700万年前存在亚热带森林,证明青藏高原在当时和北半球其他地区有着密切的植物区系交流,并且对北半球现代植物多样性分布格局有着重要贡献。此外,古植物证据结合模型模拟表明,中始新世青藏高原中部存在温暖湿润的季风气候,具有一个海拔不超过1500米的东西向中央谷地,直到中新世才逐渐形成现在的高原。破解谜题:该项研究成果发现了青藏高原迄今物种最为丰富的新生代化石植物群,为认识青藏高原主体在形成初期时的生物多样性面貌及其对全球植物区系交流的贡献打开了一扇窗口,也为探讨高原的形成过程提供了重要的古生物学依据。三叠纪—侏罗纪之交气候变化与森林火灾事件:来自中国华南的化石证据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王永栋研究员和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谢树成教授领衔的国际合作团队,在陆相三叠纪—侏罗纪之交气候变化与森林火灾事件研究方面取得创新成果。根据孢粉化石、分子化石和银杏植物气孔参数等多种方法,首次获取了川东鄂西地区晚三叠世到早侏罗世的古植被更替与气候变化、裂解多环芳烃(PAHs)与古火灾事件以及古大气CO2变化与温室气候等重要证据。破解谜题:该系列成果不仅是迄今为止东特提斯地区三叠纪—侏罗纪之交植被、古气候、古火灾事件和古大气CO2浓度最为翔实的高分辨率记录,而且首次在东亚地区揭示了该时期陆地植被、气候变化与火灾事件之间的联系。这标志着我国在三叠纪—侏罗纪之交重大地质事件方面跻身于国际学术前沿领域。学术指导:中国古生物学会(本报记者 詹媛)来源:光明日报

不折镆干

重要发现!古生物学家发现1.25亿年前“宁城中华草”

记者6日从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获悉,由该所领衔的科研团队近期在我国内蒙古宁城县发现了1.25亿年前的“宁城中华草”,这是迄今世界范围内发现的最早的单子叶植物化石,为科学界研究植物进化提供了重要依据。宁城中华草复原图。(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供图)单子叶植物是开花植物中的一个重要类群。人类赖以生存的大部分粮食作物,例如小麦、水稻、高粱等,都属于这个类群。但由于此前发现的化石记录不多,科学界对单子叶植物的起源和历史了解甚少。此次发现的宁城中华草长约26厘米、宽5厘米,根、茎、叶、花等各重要器官清晰可辨。从化石上看,它的根系具有侧根,茎具有明显分节,茎上长有多枚叶片。宁城中华草的叶片细长,具有单子叶植物典型的平行叶脉,样貌上类似玉米的叶片。其植株顶端还长有形似高粱穗的花序,花序中包含许多朵小花。宁城中华草化石照片。(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供图)“特别难得的是,此次发现的化石完整保存了宁城中华草的整棵植株。这大大减少了人为推测、拼接各组成部分可能造成的错误,为研究植物进化提供了新的化石依据。”领导此项研究的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王鑫说。相关研究成果已正式发表在3月刊印的古生物学术期刊《远古世界》上。来源 新华社编辑 曾佳佳流程编辑 刘伟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