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985高校,有机会保研本校,起码你平时学习成绩还不错,并且在院系里给老师留下了不错的印象,可是一时糊涂放弃了,笔者只能说实在太可惜了,如果不是眼高手低的话,你的心中一定另有打算;比如说,你想出国留学进修,或者看中了其他国内更适合自己的名校准备考研,或者有不得已的理由直接就业。出国留学必须具备几个条件,你需要认真衡量一下,自己是否能够满足?首先作为老985名校的优秀毕业生,申请国外留学应该没有太大难度,但是外语能力必须达标,并且还要具体来看,你要去哪个国家、哪个城市、哪所大学留学,这里面涉及到语言畅通、风土人情、自己的兴趣爱好等问题;其次要充分考虑家庭所能提供的经济条件,当然,如果能够争取到全额奖学金,那就是最好的了,否则家庭能不能承受得住你的留学需求,也是需要特别考虑的问题;再者留学国外更重要的是安全问题,不要轻易去那些充满了危险或不安定因素太多的国家,例如战乱中的伊拉克、叙利亚等,再如大火焚烧不停的澳大利亚和对华人特别不友好的加拿大等国,还有假大学特别多的美国也需要更加谨慎选择!作为一个老985名校毕业生,可以考虑国内老牌的C9或者C11高校考研。所谓C9或者C11高校联盟,就是指国内实力最为强大的9所或者11所知名高校联盟,具体包括了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最初的9所高校,再加上后来加入的中国人民大学,据说中国科学院大学也要加入了,这就形成了新的C11高校联盟了!这个联盟最大的特色,就是在联盟内高校之间,互相承受、交流研究生培养,以及学术交流,和大数据认可。如果你本身就在这11所高校之一,那就特别省心了,可以申请做交流推荐研究生,可是免考的哦;要是本人不在这11所高校之内,那就有点麻烦了,需要你评个人实力考入进去,恐怕比出国留学都困难!至于万不得已需要直接就业,也没有什么大不了,人总要长大、总需有担当!考研深造做学问是一条不错的人生道路,可是这需要有先决条件,即学业比较出色或者有专长,以及家庭经济条件许可,否则还真没多大意义;要是自己背后的家庭急需你就业来赚钱养家,自己再去执着于考研啥的,那就是不识时务、也是缺乏家庭和社会责任了。再说了,即便真的就业工作了,也不是没有机会继续学业深造,可以选择读在职研究生嘛,一边赚钱养家糊口,一边深造学业,努力让自己事业和学业实现双丰收,也不是没有可能啊,不是有那么一句话“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吗?只要自己有决心和恒心,世上就没有过不去的坎!作为一个当代大学生,就必须义无反顾的有责任、有担当自己应该面对的现实!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人生的选择并不是一厢情愿的,必须立足于现实,如果条件许可,出国留学也没什么不可以;随着我国国际实力的大幅提升,国内名校同样实力强劲,目前已经不输于任何其他世界知名大学,同样是很好的深造选择;而如果需要就业,就要勇敢地去面对,逃避是懦夫的表现,有责任和担当,才是当代大学生应有的风采!
随着考研大军日益壮大,竞争压力有增无减,国家线分数居高不下,好多同学是不是都想把这个分数降一降啊。学姐偷偷告诉你,少数民族骨干计划就可以帮你实现!继续往下看吧。一、什么是少数民族骨干计划?少数民族骨干计划是指国家实施的针对少数民族的一个人才培养计划,全称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按照“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定向就业”的要求,采取“统一考试、适当降分”等特殊政策措施招收新生。二、哪些人可以报考少数民族骨干计划?1. 生源地在内蒙古、广西、西藏、宁夏、新疆(含兵团)的少数民族考生,以及在上述地区工作的汉族考生(划重点:汉族考生也是可以报名的)。2. 生源地在海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的少数民族考生,以及河北、辽宁、吉林、黑龙江、湖北、湖南(含张家界市享受西部政策的一县两区)等6个省的民族自治地方和边境县(市)的少数民族考生。以及在上述地区国务院公布的民族自治地方工作满3年以上,且报名时仍在民族自治地方工作的汉族考生。3. 在内地西藏班、新疆班承担教学和管理任务的教职工,在西藏工作满5年以上的“非西藏生源定向西藏就业计划的”毕业生。上述生源硕士招生计划单列为“其他”类。三、优先及限制1. 对西藏、新疆和四川、云南、甘肃、青海四省藏区以及云南怒江、四川凉山、甘肃临夏等地的考生,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学籍提示:优先录取的是四省藏区,而不是四个省全部都能优先录取,要看清楚哦汉族在职考生录取比例不得超过10%2. 一般没有单科分数线的要求,对于数学/英语较差的同学比较友好,不会因为单科线而前功尽弃;四、资格审查及报名各生源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考生报考资格审核确认,通俗讲就是生源地的省教育厅。在10月初左右教育部会发布当年的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研究生招生计划,这时你可以确定你的目标院校在你所在的地区的招生人数,当然,如果你的目标院校在排名时采取国排(可以打电话给研招办问是国排还是省排),那么只看是否在你的地区招生和总人数即可。在确定好院校之后,各省教育厅会对你的信息进行审核(不同省份要求不同,具体参照各省教育厅的具体文件),审核通过后,需要去省教育厅盖章并领取验证码,领到验证码后就可以在研招网进行报名了。教育部严禁擅自调整生源范围,严禁设置其他限制性报考条件,不必担心找关系、走后门的问题,踏踏实实按照流程走就可以了。拟同意报考的考生名单,要在官方网站进行公示,公示时间不少于5个工作日,公示无疑义方可确认报考资格。国排:报考此计划所有省区的考生一起排名,不划分省份(全国的指标大家一起用)。如南京大学、兰州大学、陕西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南大学等等省排:报考此计划的考生按照生源身份进行划分(自己省份用自己的,广西要八个就只能要八个)。如省排院校: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南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五、就业限制骨干计划研究生毕业后,需要履行定向协议,回定向地区和单位就业,并至少服务5年。1. 非在职考生:被录取的后,考生需要和报考院校、生源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签订三方定向协议书。毕业后派遣回定向地区就业单位,毕业离校时仍未就业的非在职研究生派遣回定向省份毕业生就业工作主管部门。2. 在职考生:被录取后,考生需要和报考院校、生源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或(及)所在单位签订三方(或四方)定向协议书。被录取在职考生入学不迁转户口,在职研究生派遣回原工作单位。学姐提示:由学校将骨干计划学生的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和学生档案,转回定向省份毕业生就业工作主管部门或原工作单位。对未履行定向协议的毕业研究生,将视情记入个人征信档案。如果一开始就不想回生源地就业,不建议报考骨干计划!七、常见问题1. 研究生生活学习是否与统考生不同?少数民族骨干计划考生除了录取与毕业后定向,其他的所有都与普通考生没有不同,学费住宿费奖学金等都一样,而且毕业后的双证上不会有任何定向或者少数民族骨干计划等字样,就业推荐表会写上定向。2. 读博问题?硕士服务期内,博士不能出国读,不能考统招的,只能用少干计划。3. 少数民族骨干计划可以调剂吗?原则上是可以的,但是非常难,有缺额的学校少之又少。好的,今天的内容就分享到这里啦~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愿大家可以抓住机会,成功考取自己心仪的学校哦~欢迎点赞分享收藏评论哦~我是乔小波,免费为您提供翻硕考研的最新资讯~
自从分数出来后,加上教育部官方现身替非全学生撑腰,不少童鞋都在犹豫要不要选择调剂名校的非全日制研究生。别着急,今天羽生学姐通过采访多位学长学姐终于帮助大家理清楚了非全日制研究生方方面面的利弊。非全是什么?2016年之前,在职研究生只有学位证,没有毕业证。但这毕业证十分重要,它代表了研究生学历,学位证仅能代表硕士学位,毕业证由教育部颁发,学位证由学校颁发。自2017年之后,非全日制研究生双证齐全,既有毕业证,也有学位证,但是会在毕业证上的学习方式注明“非全日制”字样,这一点意味着非全日制在学历上和全日制一样的,都属于硕士学历。2020年2月4日教育部再次发布文件《教育部办公厅等五部门关于进一步做好非全日制研究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官方替非全同学撑腰,强调了非全和全日制学历学位证书拥有同等法律地位和相同效力,并且强调了各级公务员、事业单位、国企可以根据需求应提供平等要求,同时全日制研究生所享有的就业创业就业都能享受。听起来是非常不错的,那么实际情况呢?且听下文。非全调剂要求武汉大学2019年非全除了成绩、一志愿要求以外,还有工作要求。也就是在职定向就业人员,但是据了解,武大新闻学院并没有强制要求学生有工作。今年华中科技大学硕士招生简章中,也出现了这一点,学姐猜测在职定向就业人员或许会是非全的未来重要趋势。2019年收非全调剂的院校主要有以下几个:1.无要求的学校渤海大学、黑龙江大学、西安工程大学、西安工业大学、沈阳体育学院、内蒙古大学、武汉体育学院、广西大学、湖北文理学院、辽宁工业大学、鲁东大学、淮北师范大学、华侨大学2.有要求的学校南京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湖南大学、中山大学、中南大学、山东大学(此外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接受非全招生,但是不收调剂)要求:一志愿报考本校本学院,且过基本复试线;适不适合读非全1.我读研是为了什么?如果是为了一个好的学习机会,一个好的平台,985的非全非常适合你!如果是为了学历和新身份,请继续往下看。2.我本科学历如何?如果你的本科是985、211以上,学姐在此是不太推荐你来读非全的。非全学历最明显的优势一是平台,二是学历。学历你已经有了,暂时可以不考虑这个因素,平台你也有了,也可以不考虑,而且本科985、211比较好调剂去211类的高校,去处也不必过分担忧。如果你的学历是二本,建议可以考虑下非全,可继续往下看。3.你的家庭是否同意读非全?据几位同学的反馈来看,非全读完最少的是花费12万左右,以华科为例,一年学费3万;租房一年1万多一点,就算1万2;饭费,华科食堂还算比较便宜的,一个月1000足矣,一年1万2;还有其他护肤品、衣服等玩、穿、行、手机电脑等,暂且取约数1万,这样一年是6万左右,两年开销是12万。当然华科是有给非全提供奖学金、助教助管以来补贴非全的学生,但是终究是入不敷出。读非全之前,一定要和家人商量好,因为必要的时候你会需要他们的经济支持。非全认可度如何?此外,还需要注意的是,非全的学生毕业后是可以直接考博的,这一点很肯定,今年各校的考博简章上并没有限制。同时非全毕业的时候是有报到证、派遣证的哈,毕业找工作的时候是能以应届生的身份参与招聘,能够签三方协议的,但这一点华科在今年的招生简章上已取消这一点。为什么取消?主要原因是原则收定向在职非全学生,定向则意味着学院不需要担心非全学生的工作。那么没有工作的同学是否有可能读上非全呢?还有没有派遣证、报到证呢?建议大家在选择读非全前,一定要问问目标学院的教务老师。作者:佚名编辑:羽生主编:羽生我是爱酱,专注新传考研辅导六年,想得到更多新传前沿热点及干货分享,可以关注我,或请关注公众号:爱传播。
马上就进入五月了,2018年考研拟录取的同学都在调档,调档结束六七月份就能收到录取通知书了。但是也有很多人没有考的很好的同学打算二战。但是你遇见过调剂成功而放弃读研去选择二战的吗?小水这几天就碰到一位!拒档后我打算二战985名校2018年考研拟录取,他拒绝读研而选择二战!最近有人在小水文章评论区里咨询我一些问题,矛盾的焦点在于:要不要去读一个双非的研究生。但是犹豫再三,他还是选择拒绝读研而选择二战。他同学和家里人都说他疯了,好好的研究生不去读,非要去二战!现在毕业在即,很多同学都对他指指点点,对他非常不理解,他的父亲甚至还打电话骂了他,说他脑子有问题。拒档后我打算二战985名校私加了一下好友,他和小水聊了很多。他今年报考的是南京大学文学院,调剂到了一区一个普通一本院校,已经拟录取,但是他打算放弃读研,然后二战南大。他问我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处理调档函问题,因为他已经拿到了调剂院校的调档函。如果选择二战,他应该还得需要办什么手续?从一无所知到出口成章,他在考研中成长!他说,自己本科就是一个双非的普通二本。他自己在大学期间毫不出色,起初的前两年他和别人一样整天打游戏,专业课也不是很好。不过他对于文学是非常喜欢,自己私下里也会写一点诗词,也喜欢看一些文学类的书籍。时间久了,他逐渐培养了一些文学爱好来。拒档后我打算二战985名校他知道自己如果要在文学上达到一定的高度,非读研不可,而且要选择比较好的985大学。所以他将目标锁定了南京大学,南京大学是985高校,考的是文学综合和语言综合。他不得不拾起早已丢下的书本,如饥似渴的汲取着知识。虽然考研已经结束,他也没有进入复试的资格,但是一年多的备考时间让他成长了很多,他阅读的书籍比本科书本要多出了一倍。他变的越来越好,很多以前不懂的知识如今他都能说得头头是道。思想的闪光让他成为别人眼中最渊博的人,他自己感觉就是因为选择了南京大学才使得他这样拼命努力,才使得他变的优秀!放弃读研后二战985高校,这些是你要面对的问题!其实在拿到调档函的时候,他还是想去读研的。一年之后的变数还是非常大的,但是他去双非读研心有不甘,而且不能去南京大学读研始终是一个遗憾。同学中没考上研究生的、调剂失败的人都说他傻,父母也打电话做他的思想工作。但是一想到自己一旦读了双非的研究生,他就和那些985名校无缘了,他就心中难以接受。就算是以后考博,去985的概率也是极低的!拒档后我打算二战985名校关于他的问题,小水给了一些明确的答案。调档函还没寄走,这个时候可以打电话给目标院校说明原因,放弃读研。然后登陆研招网确认放弃读研,拒绝调档。在职考研的话,工作单位接受档案就调到工作单位;如果不接收可以调到原籍或者申请由本科院校保存。如果脱产全职考研的话,可以直接把档案打回原籍,到时候来年考上调档也不麻烦。选择二战,难的不是如何复习,而是心理压力!放弃读研而选择二战南京大学,他的这份魄力是非常大的。但是二战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并不是那么容易。因为不在学校里了,二战要面临的是生活和工作的压力,是亲戚朋友施加的心理压力,也是来自内心深处的压力。拒档后我打算二战985名校对于二战考研,专业课复习倒不是那么重要,如何处理这种压力才是首要的。小水提醒过他,让他好好处理生活和二战的问题,不然到了年底备考前两个月,很多麻烦就会接踵而至。比如:如何解决抽空看书复习的时间问题?如何解决生活花费的资金问题?非985高校不去读研,你我都是同类人!这不仅让小水想起了去年和我一样备考华东师范大学古代文学的张同学,也许他就能看到这篇文章。起初小水是想去复旦大学的,但是由于跨考文学,小水觉得自己水平还不太够,复旦大学要求比华东要高,所以退而求其次,选择了华东师范大学。但是无论复旦还是华东,都是985高校,考研还是有很大的难度的。拒档后我打算二战985名校备考华东师范大学的时候他与小水相识,当时只是随便聊了一些备考的问题和专业上的简单交流。到了去年三月的时候,他和小水一样都没有达到华东师大的复试线,但是在调剂的时候又遇见了。那时候他也在找调剂的学校,小水记得他的分数应该是352分。但去了调剂院校复试的时候,他的心里落差非常的大,最后放弃调剂而选择调剂。他的意思是,要么不考,要么就考985高校!普通的研究生对他而言读出来没有什么大的作用。文学类的研究生很多,现在毕业后去高校教书也必须要博士,而普通的研究生读出来含金量不高,充其量只不过比一般的本科生一个月多了一千块的薪资。拒档后我打算二战985名校所以他二战了,而且今年已经考上了华东师范大学的研究生,录取专业为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在华东师大拟录取名单出来的时候,他对小水提起这件事。他说功夫不负有心人,二战终于得到了最后的结果,他还鼓励我再考一次。小水今年的专业课两门的成绩分别是135和137,只不过英语还是没过线。他说希望我今年好好补英语,来年可以在华东师大的校园里见到我。小水何尝不是如此想的呢?只能说,小水会努力,会继续考的!拒档后我打算二战985名校非985高校不去,其实小水和他们都是同类人。不是我们疯了,只不过是心中的梦想太大,不得不让我们去努力的拼搏。而小水也衷心祝愿今年所有二战考研的同学都能够考入理想的高校。小水也会和你们一起出现在2019年考研的考场上,让我们一起见证未来吧!
李佳君,2016级审计学专业,考研初试成绩427分,以总成绩第一名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金融专业录取。在校期间,曾担任泽园书院大学生社团联合会副主席,曾获得江苏省高等数学竞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非数学组)二等奖、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江苏省赛区)二等奖、校级综合三等奖学金等。自学ACCA课程,目前已通过8门考试。成绩出来之前,李佳君完全没有想到自己会以总成绩第一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金融专业录取,这让他很惊喜。激动过后,便是如愿以偿的满足和放松。跨考中科大,会计划、有方案李佳君本科学的是审计学,考研时他选择跨考金融专业,这就需要他在初试前自学完成几门课程。因为对金融知识比较感兴趣,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也会自学一些,再加上他提前九个月就开始复习,“平时有些积累再加上留有充足的备考时间,我觉得考金融专业的研究生不难!”他说。对于备考初试的过程,他说计划和心态很重要。初试准备期间,李佳君会把每天的学习计划都列好,也会请教上岸成功的学长姐们,从他们的经验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和方案。李佳君会在宏观上安排好每门课的复习时间,也会具体单列出有针对性的习题和资料来复习每门课。他说:“每天执行的日计划非常重要,除此之外还要有周计划和月计划。”在复习期间,难免会遇到瓶颈而产生较大的压力,也经常会听到身边同学的抱怨,就很容易产生焦虑的情绪。李佳君认为克服压力和焦虑最好的办法就是埋头苦学和及时调整,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机动地调整复习计划,有时他也会借助运动等方式来排解压力。往年的复试包括面试和笔试两部分,由于疫情影响,今年中科大复试只有25分钟的面试。5月14日面试那天,他从下午一点半一直等到四点才进考场,这煎熬的两个多小时让他很紧张。但是一走进考场,他瞬间进入状态。从流利的自我介绍,再到考官问答,在李佳君看来,相当完美。他说:“在这短短的25分钟里,我觉得我很‘自信’,我的自信来自于我的母校给我的底气还有我这九个月来的充分准备。”参加竞赛、管理社团,一样都不落!上高中时,李佳君就对学科竞赛有很大兴趣,数理化竞赛都获过奖。他从大二开始参加竞赛,一方面觉得可以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参加比赛并获奖是一种认可,另一方面是想丰富自己的经历,尤其是在研究生复试时,这些竞赛经历对或许会成为自己的闪光点。在他看来,参加数学竞赛有两个黄金时间段:首先是大一,那时候对刚刚学过的知识还记忆犹新;其次就是考研复习前期,可以通过复习考研数学进行知识回顾,并提高自己的做题能力。大一时,李佳君进入了泽园书院大学生社团联合会。三年里,从大一的小干事到大三的副主席,李佳君逐渐成长为泽园社联这个大家庭的骨干力量。回想起过去工作时的点点滴滴,他说“在社团里,大家的团队精神和凝聚力真的让我很感动。”印象最深刻的是在他大三上学期迎新星光游园会,因为场地问题,大家来回奔波,吃了不少闭门羹,小伙伴们非常着急,经过几番周折和不懈努力,临近活动开始前两天场地的问题才敲定。接着又因为桌子的问题发愁,搬桌子需要先借到敏达两间教室,而申请教室要一级级申请审核,终于在最后时刻通过了借教室的申请。“那次经历虽然是个小事情,但是对于整个活动至关重要,也体现出整个社联的团队精神。我觉得一个活动在增强整个团体的凝聚力上,效果是很明显的,而这种凝聚力,往往会在大家一起克服困难时体现出来。”李佳君这样说。与爱情、友情一起奋战,既幸运又温暖李佳君很努力,是兼顾学业和社团的学霸,他也很幸运,在南审收获了能够“一起做学霸”的爱情和友情。李佳君和周思贤在一起已经三年了,一年半前,他们提起过对两人未来的规划。时间飞逝,曾经的未来已经变成现在进行时,他们的现状又如何?考研的这一年里,两个人每天一起去图书馆,互相监督。如今,同样优秀的周思贤已经成功考入北京交通大学审计专业。三年里,从开始一起以专业第一转入审计学,到最后一起考研上岸,他们都变成了更好更优秀的自己,也都更加珍惜这份感情。虽然之后的日子里,两个人一个在北京,一个在合肥,但他们还是那句话“高铁这么方便,不怕的啦!”李佳君还有三位学霸舍友,他们会早上一起去图书馆,晚上十点多回到宿舍,偶尔还一起打游戏,复习上也经常交流。唐星宇(左一)考取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专业研究生、 李光耀(左三)(就职于江苏银行,并考取南京大学金融专业在职研究生。其中金融数学专业的陈鹏和李佳君一样,也考入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统计学专业研究生,同屋四年的舍友又可以做校友了。To女朋友:过去很多失落困难我们一起抗,快乐喜悦一起分享,感谢一直以来的陪伴,毕业后我们仍然要一起努力一起提升,最后一起拥抱我们的美好!To舍友:我们宿舍是一个团结、优秀、快乐的集体,虽然我们毕业后就要各奔东西,但是希望我们以后要常聚聚,比如一起吃吃自助。愿大家前程似锦!来源:南京审计大学 文丨李冰岩图丨本人提供责任编辑丨榴莲
在职研究生的出现,给广大在职人员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进修途径,同时也弥补了部分在职人员当初没有考研的一些遗憾。目前笔者发现身边的很多人也都参与了进来,但是也有一部分人对此举并不认同,所以也就有了疑惑,那些所谓的的边工作边考研,真的现实吗?笔者也询问了部分网友,他们也给出了不同的答复。先来看一下各路网友的答复:1、A女士 在职考研 28岁我之前就是一边工作一边考研,最后被南京大学录取,如今想想之前在工作之余还要全力复习的时光,现在想想也挺值得,因为毕业之后是我有了更多的底气。另外也因为工作了几年,所以有了一些积蓄,对于经济方面的压力并不大。2、B先生 网友说实在的,在职考研并不容易。一个人在办公室里要学习到深夜,第二天还要投入工作……等等这些真得是亲身经历才能体会。不过最难受的还是看着身边有的人过着安逸的日子,有的为了生活忙碌,只有自己为了那一点名校梦在奋斗的孤独感。3、C女士 在职考研中我大学毕业就直接进入了职场,因为不懂职场的一些规则,刚进入一家公司的时候,就默默成为了职场炮灰,当初的雄心壮志也慢慢快被磨没了。在这之前,也是徘徊了很长的时间,最终还是决定考研,至于现不现实,我觉得还行,自己既然选择了,就一定要去做。看完以上网友的回复,笔者也来说一下自己的观点其实对于在职读研究竟现不现实,笔者认为没有一个确切的说法,这完全取决于个人情况,如果能够在工作的同时兼顾好读研的复习、学习和考试等工作,那就是比较现实的,笔者身边也有很多在职考研的人,最终都成功的,但是也有坚持不下去,最终放弃的。所以说,大家在考研之前,先要分析一下利弊。接下来,笔者就给大家分析下边工作边考研的利弊一、有利之处1、工作和考研可以兼顾,这样即使没考上,也不会因此丢了工作,同时也让自己的业余时间变得分丰富了起来。2、由于是边工作边考研,学习的同时,也还有一定的经济来源。所以在经济方面不会有太大的压力。二、弊端1、在精力上,可能会有所不足,因为本身在工作上,就需要占用大量时间,没有成俗的精力去考研,这也是在职考研的一大弊端。2、边工作边考研的话对于工作上也可能会降低效率,考研上复习成果也不是很明显,可能会造成工作和考研两边都无法得到一定的收获的结果。如果想要报考,该如何报名呢?1、同等学力同等学力是当下比较热门的报考途径之一,可以先读后考,免试入学。后续符合申硕要求,可参加申硕考试,考试通过即可获得硕士学位证证书。2、非全日制研究生相对来说,非全日制要难一点,经过改革后,其与全日制一样,考生在入学之前需要参与国内联考,及院校复试,最终根据综合成绩,择优录取。虽然难一点,但是毕业后可获得学历和学位双证书。其实,边工作边考研,即有利也有弊,对于现实还是不现实,并没有一个确切的说法,一切都要取决于个人自身情况。更多的相关知识还请关注本百家号其他相关内容。
文/林回声“(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区别)大了去了,非全日制=本科生。”正在房地产公司担任HR的桐桐坦言。她继续解释:“如果是秋招,非全日制是不(被)承认的,或者说有些岗位要求说研究生学历,(非全日制研究生背景的申请者)就报不了。”无独有偶,国内某大型建筑公司在其2020年秋招工作中也表现了类似的态度。今年9月初,有网友反映该公司的招聘公众号在问答环节中,明确回复了 “不招收非全日制的学生”。一时间,很多非全日制研究生表示不满,并向湖北人社厅举报该企业涉嫌就业歧视。尽管目前该公司的招聘公众号已经删除了相关文章,并清空了公众号进行整改,但21世纪教育发展研究院副院长、著名教育学者熊丙奇认为,该公司的做法和HR的态度就是一种对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学历歧视。同时,2018年有大比例的考生不愿意被调剂至非全日制,中国教育在线调查显示,因担心毕业后非全日制文凭不被就业单位认可而不愿调剂至非全日制的考生约占47%。相关数据不完全估算,2018年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数为3.625万人,在读非全日制研究生为11.538万人,毕业生为2.552万人。如果现实就是非全日制研究生在就业市场上容易被歧视、被偏见,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前赴后继地报考呢?“应该”被歧视?某航空公司办公室主任吴浩,正在某航天院校读两年半学制的非全日制MBA,学费七万多元。他认为,用人单位对非全日制的学历歧视是应该的,很多人都是为了“混学历”,因为“付出的时间精力也都不是一个程度的嘛”。这个月,吴浩已经上完了一天英语课和近一周的组织行为学课程。他评价:“上课内容其实没啥意义,是挺水的。上课本质上还是老师讲,同学听。只是现在不是大课堂了,在座位的安排上变成了小组的那种形式。”他认为:“即使(在非全日制研究生阶段)有努力学到知识,但在学历衡量上都是一样的。文凭和知识有关系,可没有必然联系。”曾脱产一年在警察大学学习国际关系的小景却持相反的观点,他认为在职人员读非全日制研究生并不是在混学位,同时,“课程水”的评价也让他十分懊恼。他说:“虽然他的研究生毕业证书上标明了‘非全日制’,但是他在警察大学学习期间的学习生活与全日制研究生并无二致,并且还常常一起上课自习及参加其他活动。”早上六点,小景和其他全日制研究生一同起床洗漱,然后集合列队走去教室上课;下午午休过后再次集合,小景会和其他全日制研究生一起自习。4点过后,锻炼身体,到了晚上就自习或者娱乐,10点半准时熄灯睡觉。小景透露,他和全日制研究生在学业考核标准上也是一致的。每科结课后,都需要通过提交小论文来获得学分,只有学分和毕业论文都达标了才能获得“双证”。“(而我的) 一般都有 90分。”谈起成绩,小景眉毛一挑,颇为自豪。虽然在学习生活以及考核标准上,小景和全日制研究生并没有太大差别,但他认为工作之后再去读研究生确实更有优势。“就是读的书更能够和工作实际相结合,然后就更能知道自己需要什么知识,再去学什么知识,这样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指导过全日制研究生的大学研究生导师饶教授则表示他们两人的观点都有一定道理,“全日制优于非全日制,特别是高校研究机构肯定更认可全日制。但实际上,还得看个人能力。”“不算是”歧视?对于饶教授提出的“个人能力”的看法,桐桐则认为:“我不绝对排除有真的想要学习的人。可根据我三年来看到的情况来说,我只能说肯定很少。”作为招聘人员的桐桐似乎还是更认同吴浩的看法,她认为的“非全日制=本科生”,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出于对非全日制研究生课程质量的怀疑。她直言不讳地说:“非全日制是真的水,水上加水”。桐桐坦言,在招聘中“采取一刀切办法”排除非全日制研究生参与校招的做法,“也不算是什么歧视”。公司这样做的主要原因是出于对公平性和培养目标的考量。普遍认知上,非全日制研究生群体中的大多数是在职人员、年龄比较大、可能还是公司中高层,他们与还是“一张白纸”的应届生竞争同一岗位显然是不公平的。另一方面,校招的培养目标是“想要自己培养人”。桐桐解释道,尤其是地产公司,它们想要通过培养更多自己人来提高人员稳定性,改变目前人员流失率高的行业风气,而在很大概率上非全日制研究生群体中大多数的稳定性就比较低。此外,如果非全日制研究生参加公司的社会招聘的话,“用人单位是不看你七七八八的学历,只要你达到本科要求,其他要根据你的履历、能力来考核应聘者是否符合公司要求。”而在熊丙奇的眼里,企业招聘不把非全日制研究生纳入到研究生学历的范畴之内,就是一种学历歧视。他认为:“企业招聘人才,本来就不应该把这个学历作一个排除选项,应该关注所有求职应聘者本身的能力和素养,你把非全日制学生排除在秋季之外(秋招),这当然是一种歧视,这是毫无疑问的。”他认为,虽然目前我国的非全日制高等教育还存在一些问题,但其作为我国多元化的求学路径之一,与全日制高等教育的地位应该是平等的。熊丙奇强调:“全日制高等教育和非全日制高等教育,只是求学的方式不同而已。”而问题的关键在于部分学校并不重视人才培养的质量,在课程教育、毕业生考核上,对全日制研究生和非全日制研究生实行不同的标准,导致两者之间存在质量差异,这就是导致招聘中学历歧视的最根本原因。此外,熊丙奇还补充道:“现在这种学历歧视实际上是很难收集到证据的,学生维权难是导致企业老是会有学历歧视问题的重要原因。”同时,“非全日制经常会出现一些负面新闻,这些负面新闻也会影响到整个社会舆论对非全日制研究生的质量评价。”所以,企业会在招聘时对非全日制研究生区别对待也不奇怪。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则认为:“这是一种区别对待。”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在做人才筛选时不够专业时就会出现把学历当成一个很重要的指标,而不是更看重对人才能力全面的评估。真正被影响的人?事实上,被学历歧视所影响的人除了像小景一样“少数认真学习的人”,还有一些报考了全日制但被调剂到非全日制的应届生。从前文给出的数据推测,仍然有53%的人可能愿意被调剂至非全日制研究生。分析人士表示,在就业市场上,真正被歧视影响的可能就是非全日制应届生。2016年,教育部出台《201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意味者非全日制与全日制研究生招考方式正式并轨。并轨后,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度研究生统一考试、统一划分数线。往后两年则有不少自主划线院校出现非全日制名额空缺的情况。有媒体报料,也有不少学校甚至鼓励全日制考生调剂到非全日制。小彦就是一名非全日制的应届生。2017年年初,大四的她,成功进入了某高校的全日制法律硕士的复试,但后来因为分数原因,接受了学校调剂建议,该年9月入学后,正式成为了一名非全日制应届生。她告诉《中国经营报》他们班“大概有一半是应届的”。非全的身份对他们的最大影响就是没有和全日制一起公平竞争的机会。现在这个情况,好像我们选择非全日制就是一种罪过,找工作的机会还不如本科毕业直接就业。她在求职中,发现有些银行在电子简历中,只有“全日制和在职”或者是“正规全日制和在职研究生”的选项,根本就没有非全日制研究生的选择。在2016年非全日制与全日制研究生招考方式正式并轨,非全日制就和以往的在职完全不一样了,一样的入学考试,一样的老师教学,学一样的课,参加一样的活动,“为什么非全日制就要被招聘单位定义成低人一等呢?”桐桐认为,学校鼓励全日制考生调剂到非全日制的行为“挺坑的” 。因为用人单位还是倾向于一刀切的方法,不会逐个甄别非全日制是否是被调剂的应届生。“但是这些人在选择接受调剂成非全的时候,就应该想清楚(后果)。”储朝晖也认为,学生在考虑是否接受调剂成非全日制时,“不能太理想”,要考虑到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培养方式和培养方向确实和全日制研究生不同,不管是不是应届生的非全日制研究生,他们在空余的时间就应该不断积累工作经验,提高自身能力来应对毕业后就业的不确定风险。垂直类博主非全研究僧bot也表示:“就业是双向选择,教育部的原话。”尽管从他的其他微博图文看,也许他一直都在发文声援非全日制研究生抵制学历偏见,并为同学提拱了自救工具(人社局投诉通道)。教育部发布的《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明文规定了:“定向就业的硕士研究生按定向合同就业;非定向就业的硕士研究生按本人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办法就业。”目前,暨南大学、广州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山东大学等多所高校在招生简章中明确规定非全日制研究生只招定向类别。这些大学的做法与桐桐的想法一致,她认为,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严格区分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的招生要求,非全日制就应该只招定向类别,且不允许全日制调剂成非全日制。暨南大学2020招生简章截选广州大学2020招生简章截选华南师范大学2020招生简章截选山东大学2020招生简章截选而熊丙奇则从用人单位的角度出发,正如前文所述,他认为,企业明确将非全日制排除在秋招之外,就是一种歧视,有关部门应该要加强对这类涉嫌学历歧视企业的监管,纠正它们在招聘过程中的学历歧视行为,需要根据相关规定,要求企业要遵循公平就业的基本原则。更重要的是我国的机关事业单位在人才招录时,不能出现类似的学历歧视行为,要带头推动就业公平。《中国经营报》也查找到,一些机关事业单位已经开始作出行动,把非全日制研究生学历纳入到招聘条件中来推动就业公平的实现。2019年9月10日,山东省淄博市市属事业单位在其照片高层次紧缺专辑人才补充公告中,明确说明了在此次招聘中,2016年12月1日后被国内高校录取的非全日制研究生与全日制研究生具有同等资格。“隐性利益”大于争议从种种现象中可以看到,非全日制研究生可能的确面临着就业中的学历歧视困境,但据《21世纪经济报道》,2020年多所高校的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人数仍正在增加,每年跳入非全日制研究生行列的学生不在少数。《21世纪经济报道》还以南京大学为例,称该大学2020年计划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规模约1400人,比去年录取人多出35人。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学历歧视在前,为何还有人接连报考的原因到底如何?小景的回答很诚恳:“虽然非全日制研究生学历与我的升职没啥关系,但其实读研还是能带来很多‘隐性利益’。”他认为,现在看来,至少有三个好处:第一是在同等条件下,我的学历为我的职业生涯加了分,因为身边研究生不多,大部分是本科和专科;第二是研究生学习使我考虑问题多方面、多角度,同时也更深刻,更能照顾他人的感受;第三是研究生的老师和同学以及积累的人脉也很有帮助。眼下,小景正在准备在职博士考试,读博需要两名国际关系相关专家额推荐信,小景说,正好可以联系他的“研究生导师试试看”。非全日制研究生所带来的“隐性利益”也是吴浩仍然很乐意去上课的主要原因。他认为。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学历和硕士学位能为他在日后的各种评分排名中获得加分,以及可能成为日后升职的敲门砖。另外,“带薪上课”的魅力也不亚于“隐性利益”。吴浩告诉《中国经营报》,他上的非全日制是研究生“属于公派性质”,“在拿工资的同时,还可以再有个研究生学历,”能减轻不少负担。正如吴浩所提及的“公派”读研,桐桐表示,很多公司会把非全日制研究生学习当作一种外部培训手段,巩固人才,培养自己的人才梯队。所以,公司通常会鼓励或者要求员工去读非全日制研究生。“现在我公司就会送高管出去培训(非全日制研究生),然后经过一系列内外部的培训后,挂职,考核,通过后就升职了。”非全日制应届生小彦则告诉《中国经营报》,她在考虑接受调剂时,也曾想过,可能毕业后会遇到一些身份认同上的问题,但她觉得非全日制和全日制都已经并轨了,未来情况一定会比现在好,“我们做好自己该做的就行了”。还有她认为“学校本身也不错,上课后也发现课程和授课老师都和全日制研究生一样,确实能学到很多东西,就没什么可后悔的了”。人脉资源、教养学识、日常考核加分、未来升职的敲门砖等“隐性利益”,仍然远大于就业上的困扰,这或许是很多人依然乐意投入到非全日制研究生学习的最主要原因。争议犹存,但中国非全日制研究生制度改革刚刚推行四年,从制度到实践的步步成熟,或许还需要更多的时间。(编辑:黄玉璐 校对:翟军)
对很多同学来说数学是块难啃的骨头但在这位“数学高手”的课堂上你会发现数学竟如此有趣!今天小蓝鲸带大家走近南京大学数学系的吴朝阳老师发掘老师课堂之外的丰富见闻与有趣灵魂吴朝阳,1987年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获应用数学硕士学位。后进入华侨大学任教,1993年考入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获数学硕士、博士、计算机硕士三个学位。2002年,到南京大学数学系任教。2008年,考上南京师范大学历史专业的在职博士生。2011年12月,获历史学博士学位。最终吴朝阳获得获得数学、应用数学、计算机硕士三学位,数学、历史学博士双学位。01“数学是有用的,迷人的”身为一名数学老师,吴老师对数学的热爱不言而喻,他认为学习数学至少有两大好处。首先,它提供知识,开阔眼界。足够的数学知识是几乎所有高质量学术研究的必要基础,同时也使我们有能力欣赏数学世界的美妙。其次,学习数学能够提升学习各科知识的能力,培养良好的思维方式,培育解决各种现实问题的能力。德国数学家贝兰茨教授的科普著作《五分钟数学》中有这样几段话:“在我看来,有三条理由让我们相信,我们对数学不应该浅尝辄止。首先,数学对解决现实世界中的具体问题是有用的,这完全没有争议。其次,数学在所有的智力型学科中具有最强大的魅力。解答数学问题需要毅力和创造性,而这些品质的培养应该受到最大程度的重视。第三,我们不能忘记,我们的世界是建立在数学原理的基础之上的。”这段话深深影响了吴老师,因而他更坚信数学是有用的,数学是迷人的,数学是自然的语言,能够让人们更好地在社会上立足。吴朝阳老师在课堂上02为师者:幽默风趣,热爱生活作为一名数学老师,吴老师不仅希望可以给学生们传授数学知识,更希望学生们的综合能力得到提高。在吴老师的课堂上,他经常在课前讲一个趣味数学问题,或者课间在黑板上默写一段古诗文,甚至一段简谱。想法很简单,就是为了让同学们在略显枯燥的《大学数学》中让同学们感觉轻松些,让课堂不显得无趣。这样一点点日积月累的“杂学”,能对学生的多个方面产生综合影响,是老师在紧张的课时中,为同学们开辟的一方小小天地。吴朝阳老师的译著《心中有数》在生活中,老师更是关心社会话题,并且有自己独特思考和丰富生活。老师种植花草,有属于自己的一方小小园地;他分享生活美食与点滴,文字里都是热爱;同时,老师还利用语言专长,翻译了《心中有数》等书籍;同学们也经常能看到老师的朋友圈中对各类社会事件的看法与观点,还有国际大事与日常有趣的调侃。吴老师给毕业班同学的毕业赠言,永远是四个词八个字:正直,乐观,自信,努力。“我想以亲身经历告诉学生,人的一生很长,很多人可能在某些时候改变自己的专业或职业。必修课好好学习,可以为今后的改变提供可能。希望学生高等数学,也希望他们在对未来感到迷茫的时候,能借鉴他人的经验”。计算机硕士,数学、历史学博士,法国阿尔多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有兴趣、能坚持,加上时间的积累”是吴老师多重跨界的制胜法宝。吴老师涉足并且擅长很多领域,但是他仍秉持着“单线程”的做法,“在同一时间段内,我只会专注于一项需要集中精力的研究。”,相信也会对同学们有所启发。03小伙伴说正如他的名字一样,吴老师活得像是朝阳,总是保持着年轻人那种不断向上、探索新知的朝气。他的课堂很有趣,课前精心准备的趣味数学问题、课上的英语甚至法语教学、令人惊喜的魔术表演。当然,令人头大的微积分也在他的教学中变得不那么晦涩枯燥了,老师会一步一步清晰地给出答案,让同学们更容易接受。吴老师真的是特别特别棒的老师呀!----经济管理试验班 刘葳洋初见时会觉得吴老师很严厉,但是,千万不要被外表所欺骗。在他的课堂上你会发现:有时他虽然在说知识点,但也在教你外语;有时他正在解释一道题目却接着给你说了一个笑话,让你觉得课堂更加有趣……吴老师就是这样一位幽默又不失风趣的老师,他善于利用其他知识告诉你怎么去理解和记忆一个又一个枯燥乏味的知识点,进入他的课堂,你会受益匪浅!----经济管理试验班 刘妍04谆谆寄语对于疫情期间正在奋斗的高三学生,吴老师鼓励他们说:“尽力就是最好,但要注意劳逸结合,心态要放松。一生其实很漫长,高考并不一锤定音地决定一生,也不是学习生活的结束。进入大学后应该调整好心态,使自己以正确的态度对待学习。终生不断地学习,才能有更好的未来”。态度、劳逸结合、终生学习,适用于我们每一个人,希望大家都可以从中汲取养分。吴朝阳老师身在数学系,心里装着更广博的世界。他让学生看到一种有趣的生活方式与生活态度,让更多的同学在不知不觉中消减对数学的排斥,愿意走进数学,也更加愿意走进多样的生活,同时对同学们的学习与生活态度也有很大的启发,相信正在高中奋斗的同学们也一定会有所收获!小蓝鲸祝愿每一位高三学子,在奋力追梦的路上,拥有如同吴朝阳老师一样的良师陪伴!心向南兮,无所畏惧,小蓝鲸和吴朝阳老师在南大等你!文编 | 李丹美编 | 李丹图片 | 网络、吴朝阳老师部分内容来源于南京大学新闻网
2020 年9月19日晚,南京大学女博士跳楼身亡,该事件再一次牵动着全国博士生的神经。「女博士」本是花样年华,光彩夺目,前程似锦,路途坦荡,一路求学 20 余载即将功成名就,本是父母的骄傲、国家的栋梁、人生的赢家,而为何年纪轻轻,在即将功成名就之时结束自己的生命?光芒的背后必是充满着坎坷与困苦。据南大的某学生讲,这位女博士今年是读博第四年了,对于普博来说已算是延毕了。关于硕博生延毕这个问题,一直都存在。以往,我们也经常能听到某某研究生由于毕业压力大而自杀的新闻。而这些人,往往是从小到大顶着「三好学生」、「乖乖女」、「别人家的孩子」光环一路走来的,现如今每天活在的恐惧中,甚至延毕压力大到无法排解而跳楼结束自己的生命。「科研压力山大」、「延毕」几乎成为所有硕博士面临和担心的一个问题,博士延毕已成为一种常态,更合适的形容应该是「病态」,博士延毕是正常,不延毕反而不正常。今天,笔者就想和大家聊一聊硕博生延毕的那些事。一、延毕那些事:是什么?来自教育部的数据显示,2017 年我国毕业博士研究生人数为 165296 人,实际毕业博士研究生人数为 56451 人,未正常毕业率为 65.85%。从数据来看,博士延毕率年年攀升,2006-2014 年逐步增长,近几年进入平台期,延期率大概达到 65%,也就是说有六成博士生都无法按时毕业。8 月 21 日,根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第三十条和《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实施细则》第二十六条有关规定,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拟对超过最长学习年限的博士研究生作退学处理。其实,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做法并非个例,此前就有多所高校相继发出过关于博士生超学习规定而被清退的消息。例如,北京交通大学对因超过全日制博士(含本科毕业生直接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最长学习年限的 59 名博士生给予取消学籍。延边大学对 136 名研究生(博士 14 名,硕士 122 名)超过学习年限因此给予退学处理,清华大学劝退 2 名博士生,河北工业大学一次性清退 143 名博士生。图片来源: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院二、延毕那些事:为什么?关于博士延毕从而导致清退的原因也可谓众说纷纭,从自己身边延毕师兄师姐的例子看。师兄 A:今年博士论文答辩被我亲导师卡了,至少要延毕半年。就这样,我师兄是个本来能按时毕业却被导师压着不让毕业的大神,最后就因亲导师所谓的博士论文不够完善的理由而延毕。师兄 B:他的导师被其他院校挖走了,把之前的课题资源都带走了,最终不得不重新跟着新导师从事新领域的研究,从头开始,肯定无法按时毕业。师姐 C:不能按时毕业的原因,主要是师姐的小论文没有达到学校要求,所以,即使大论文做得再好也毕不了业。从师兄师姐们的实际情况来看,笔者认为延毕的主要原因可分为内因和外因两种:1. 内因打铁还需自身硬,很多博士之所以延毕很大一部分是个人原因造成的。1)小论文达不到学校毕业要求一般学校对博士毕业都有发表小论文的硬性要求,比如有的学校要求发表 3 篇核心,有的学校要求发表一篇 5 分以上的 SCI 等。除了学校要求外,有的导师课题组也有额外的要求。2)毕业论文达不到导师的要求很多研究生延毕问题都出现在毕业论文上,一般学校和导师对毕业论文的要求比较高,特别是博士论文,要求要有创新性。可是创新性这个问题是很难的,没有做好选题,没有创新性从而导致延毕。3)个人学习懒惰博一上课摸鱼,博二实验室摸鱼,博三说要写论文,然而拖延症又犯了,宿舍摸鱼,博四发现还没论文,慌的一批,根本静不下心来做实验,更写不出来了。 4)身体原因这一点也需要引起重视,我身边就有很多因为身体原因而延毕的。读博压力大,焦虑、失眠、脱发,最终身体扛不住进了医院,身体不允许不得已延毕。5)自以为是自以为聪明绝顶,满脑子都是 idea,然而动手发现不是不可行,就是被人捷足先登。兜兜转转,方法试了一堆,然而属于自己的依然不知道在哪里。6)在职博士延毕多在职博士们延期的比较多,那些手里有比较好的工作岗位,也没有跳槽动力的在职博士们,大部分缺乏冲劲,反正早一天晚一天毕业也不影响啥,那就慢慢过人生当中最后的「留级」生活呗。2. 外因除了自身的原因外,一些无法抗拒的外因也是博士毕业的绊脚石。1)导师压榨博一干到博四上学期,每天干活,寒暑无休,基本没时间写论文发论文,国家出钱培养,导师白捡的劳动力。2)导师故意拖延为了抓个免费的「壮丁」,为了让你多给他干几年活,有些导师故意给你毕业论文找茬,不让过,而你只能百般无奈。3)青年导师抢论文一般青年导师处于上升期,评审要求论文一作,要了命的催,天天看着整,俩人都累的要死。但是,出了论文不一定是学生的,甚至你自己连挂名的资格都没有。4)临退休老师佛系年纪比较大的老师面临退休,一般项目少,经费紧张,干啥啥没钱,只能自己想办法解决。三、延毕那些事:怎么办?很多时候能不能毕业,什么时候毕业,都不是个人能够决定的。所以,不要过分的苛责自己。我们能做的是找到延毕的原因,对症下药。如真的不幸,遇到延毕,笔者有以下几条建议:1. 调整心态正如上文所说,2017 年我国毕业博士研究生已达到 65%,所以,延毕是大多数博士生的常态。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不要一蹶不振,自暴自弃,想想我们 4 年都坚持下来了,努力了那么久,最后,再坚持一下就好。搞科研本来就没那么容易成功,任何科研工作者都是这样的,重复很多很多次的实验,经过很多很多的失败,可是说不定哪天就得到好的结果或者好点子了呢。2. 与导师保持好关系,加强沟通延毕有一部分原因在导师,有可能是因为导师的指导不到位,并没有教给你研究这一领域应该具备的基本视野和方法。尤其是理科类的学术型研究生,这类同学本科的学习还只是应试型的,到了研究生阶段才真正开始研究,这种转换并不是每个人都能独立完成的,所以要和导师保持比较好的关系。3. 尽快发表论文读博士,不发表就出局,论文的发表至关重要,除了能给让我们顺利毕业,还能带来利益。好的 Paper 肯定不是一下子就有的,写文章也需要多练,别想着第一篇或者前几篇文章就有多高质量,借鉴他人有点长处,多学习优质 Paper 的结构,逻辑,行文风格,多看多想是捷径。4. 做好毕业论文的选题和创新工作要确定一个好的选题,那么收集材料,整理材料,分析材料,确定方向,哪一个环节都不能少,而论文选题要难易合适。如果过于简单,就无法体现出自己的能力;过难的选题,也可能因为中途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而导致被迫放弃整个论文。多阅读文献,在阅读的过程中产生新的 idea,进行创新加工。5. 踏踏实实科研,认认真真总结科研拒绝懒惰之人,你对科研懒惰,科研就会对你懒惰。所以,抓紧跳出「舒适圈」,尽快行动起来,对待科研容不得一丝侥幸。写在最后几乎所有博士都担心过延毕的问题,我也曾夜不能寐。延毕的比例很高,所以,延毕也不是什么大事,不需要过分的妖魔化。延毕是常态,很多时候延毕不是你能决定的,遇见一个好导师、碰见一个好课题都需要缘分。自己尽可能做好自己能干的事,做好规划,就不会后悔。最后,祝各位硕博生们都能够顺利毕业!
近日关于研究生的话题不断,教育部和各大高校针对研究生教育也发布了系列政策及公告,从其中几项“大动作”可以看出,研究生招生将更偏向于专硕,未来研究生会更加注重培养应用型人才,同时非全日制研究生将成为专业硕士的发展趋势!//////////1.明确导师职责此前人大代表提出了“改革我国对博士生、硕士生毕业考核体制,给予导师决定博士生、硕士生能否毕业的自主权”,教育部也同意采纳。但同时教育部也对研究生导师的权益范围加大了限制。健全导师分类评价考核和激励约束机制,将研究生在学期间及毕业后反馈评价、同行评价、管理人员评价、培养和学位授予环节职责考核情况科学合理地纳入导师评价体系;对导师行为提出七个“不得”:不得要求研究生从事与学业、科研、社会服务无关的事务;不得违规随意拖延研究生毕业时间;不得将研究生当作廉价劳动力;不得放纵研究生发生学术不端行为;不得侵犯研究生学术权益,不按实际贡献排序署名;不得讽刺、挖苦、辱骂研究生或有其他侮辱行为;不得与研究生发生任何形式的不正当关系。解读:研究生导师权益的变化一方面是为了保障研究生教育的质量和深度,另一方面也对研究生的权益作出了明确的保障。相信今后类似于研究生被无故延期毕业甚至被导师当做免费劳动力的现象会减少很多。2.重点发展专硕事业教育部发布的《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开展2020年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审核工作的通知》中明确表示,优先新增国家发展重点领域、空白领域和亟需领域的一级学科和专业学位类别。争取到2025年,以国家重大战略、关键领域和社会重大需求为重点,增设一批硕士、博士专业学位类别,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规模扩大到硕士研究生招生总规模的三分之二左右。解读:专硕是以专业实践为导向,重视职业实践和应用的一种学位类型,而重点发展专硕则意味着今后在研究生培养中会重点偏向于专业领域或专门技术,类似于工程师、建筑师、医师、教师、律师、会计师、林业、艺术专业等专硕招生名额也会占据更高的比例。3.扩大推免以及非全日制研究生的招生比例近日国内高校陆续公布了2021年最新硕士招生简章及专业目录。而其中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两所名校取消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学位的全日制招生,引起了众多关注和讨论。南京大学——取消了全日制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只招收非全日制30人。中国人民大学——2021级新闻与传播专硕全日制仅招收推免生源;统考阶段统考仅接收非全日制定向就业生源。解读:但其实从近两年开始,已经有多所院校取消了部分专业专硕全日制招生,例如:哈尔滨工业大学2021年会计硕士(专硕)只招非全日制;华中师范大学2020年心理学专硕改为非全日制招生;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自2019年会计专硕的所有方向都只招非全日制;西安交通大学的MPAcc(会计专硕)自2018年起不招收全日制统考研究生此外,南昌大学、长安大学、南开大学、四川大学等多所学校中,均有个别专业作出类似调整。专家对此提出:专硕本来就应该更多针对在职人员招生,专硕招收应届本科毕业生且采用全日制方式培养,和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定位是相偏离的。同时,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也提出:从学校到学校,只是满足了学生对学历的需求,而不是满足对人才培养的需求,逐渐取消专硕的全日制招生培养方式才是回归到人才培养的规律。根据研究生教育的一系列政策变化可以看出,未来专硕会成为研究生教育的重点,而专硕也将逐渐取消面向全日制招生,未来也将更加重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同时,关于“非全”研究生遭遇就业歧视的问题,教育部也多次发文明确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学历学位证书具有同等法律地位和相同效力。而今年2月14日,教育部又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非全日制研究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再次强调,各地及用人单位应为不同教育形式的研究生提供平等就业机会和落户机会。更多高校和专业开始面向非全日制招生意味着在职人员将有更多学历提升的机会本科毕业学员更有同力申硕的机会免试入学、学制短、学费性价比高有读研计划的小伙伴安排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