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南微医学:因相关事项需进一步复核,公司股票继续停牌不顺天子

南微医学:因相关事项需进一步复核,公司股票继续停牌

每经AI快讯,南微医学(SH 688029,收盘价:175.5元)1月7日早间发布公告称,因相关重大事项有待核实, 为了保证信息披露的公平性,经公司向上海证券交易所申请,公司股票已于2021年1月6日停牌一天。因相关事项需进一步复核,在有关部门出具正式结论之前,公司股票于2021年1月7日继续停牌一天。2019年年报显示,南微医学的主营业务为医疗器械,占营收比例为:99.72%。南微医学的董事长是隆晓辉,男,62岁,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南京大学在职研究生。 南微医学的总经理是冷德嵘,男,58岁,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本科学历,研高级工程师。每经头条(nbdtoutiao)——戴头盔看房让这家上市公司火了:藏身上万售楼处采集人脸, 一年因此收入上亿,但利润真的高吗(记者 周宇翔)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每日经济新闻

小一

2021考研择校—南京大学

南京大学坐落于钟灵毓秀、虎踞龙蟠的金陵古都,是一所历史悠久、声誉卓著的百年名校。国家211工程、985工程首批重点建设高校。2017年入选A类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名单,15个学科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作为曾经亚洲第一的高校国立中央大学,南京大学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与时代同呼吸、与民族共命运,谋国家之强盛、求科学之进步,调整出了一大批985和211以及双一流大学,可以说南京大部分的高校都是以前从南大调整出来的,同根同源,一脉相承。包括东大,南师,南农,南林,南工大,南信大,还有外地的像电子科技大学,江南大学,江苏大学,华东政法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等。即便如此,南大依然是C9联盟高校之一(中国的常青藤联盟),底蕴之强由此可见。如果不是院系大调整,国家的211计划显然已经成功了。南京大学目前拥有仙林、鼓楼、浦口、苏州四个校区,全校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8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3个,“双一流”建设学科15个,江苏高校优势学科19个,江苏省一级学科重点学科18个,其中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29人,中国工程院院士4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1人,在国际或他国当选院士13人次,专业和师资都是非常强劲的。因此,作为华东五校之一的南大,自然也是也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学霸还有很多追求自己梦想的双非学生的青睐 ,那么南京大学的考研情况具体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就根据南大的热门专业和全国报考人数比较多的专业,依据南京大学这两年的考研数据,对未来21复试和22考研做一个展望和预测。商学院南京大学在经济、商科领域具有深厚的历史,是中国高等工商管理教育的发源地,为中国商学院的鼻祖。以前的经管系调整到了复旦大学,现在的商学院是78年以后组建的,由经济学院和管理学院组成。我们先来看看南京大学经济类的专业,南大的理论经济学(专业代码02010开头的四个二级学科)是非常强的,在国内属于前三的水平,其中政治经济学是国家重点学科,世界经济也是国家重点学科(培育)。从招生人数看政治经济学统招人数多点,除了20年推免人数多,之前的统招生人数都有8、9个人。西方经济学的招生人数越来越少到19,20年招生都是一两个人了。其他两个专业很稳定都是统招一个人。所以想考南大理论经济学的同学最好还是走保录的路线,每年报名之前一定要看好推免名单,这点非常重要,推免人数过多就可以不要报了,毕竟就算招一个人最少会有10几个人和你竞争大的,这个从每年的报录比就可以看出来。从复试线和最终的收分来看分数可以说越来越高了,没有考390的实力基本就不要想了,而且得记得这是985的专业课难度哦。当然主要是受数学的影响比较大,基本上还是按单双数年份来看,从未改变。20年分数高也没办法,现在考研的体量比原来大了很多,现在考研的人数实在是太多了。所以21考研复试线的估分我觉得不能比20年的低,22考研的同学就按照20年的参考就行。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现在考研人数增长的太厉害了,我也没办法像以前那样精准的预测了,只能说大家努力学习,尽量提高分数。南大的应用经济学专业优势不是很强,但是依靠南大的品牌优势和学校给到你平台还有导师资源和校友资源,硕士毕业的就业也都是很好的。像英语比较好的同学也有不少毕业都去高盛、汇丰、摩根这些国外顶尖投行,年薪超过7位数也大有人在。因为应用经济学就业本来就会很好,所以考上南大未来的前途肯定是很光明的。南大的应用经济学有五个专业(02020开头的五个二级学科)从招生人数看这几年的统招人数都没有太大的变化,推免人数和统招人数差不多都是一半一半。报录比肯定也会接近20:1的,这也没有办法,毕竟考上了就都是钱,就是这么现实。从复试线和收分看,对现在大三的同学而言我觉得到时候能考到390,400上个一般的应用经济学的二级学科,或者410左右考个热门的应用经济学还是很不错的,当然得有相当的实力才可以。南大的金融专硕在商学院和工程管理学院里都有,商学院的都是非全日制的,这两年学院在大力推广这个专硕,举办了很多社会上的讲座,就我所认识的之前有十几个准备考这个专业的人来看基本都是各行各业有精英。去年我去南大参加这个推广会的时候现场的人也大多是精英。所以想考这个专业的人还是得花很多时间准备的 ,很多人本科都是211以上的。而且这个专业考的是396经济类联考,可以说是考研几百个专业里考的科目最多,最烦的,要考6门。招生人数每年都是40人,报录比一般在5-6:1,这个专业就看大小年,像双数年份都不推荐考,如果你是22考研,那竞争就比较激烈了。国际商务南大的性价比还是比较高的,这个专业也要考数三,但是相比较上海地区的国商,那简单很多,这个竞争和上海很多211差不多,但南大毕竟是南大,一般211肯定没法比,虽然南京和上海的外贸么法比,但是C9的高校没有地域一说,去上海也很吃香,而且大公司肯定是各个地方都有分公司的。具体的数据大家参考表格。审计的话没啥好说的,都是非全日制专硕,招生人数30左右,很推荐三本或者在职的同学去考,毕竟是985。商学院里的管理学院有四个专业(专业代码12开头),两个学硕和两个专硕,其中企业管理是国家重点学科。南大的企业管理是非常强的,很多大神考,我之前也认识南京不少一本或者211的同学考的,可惜到现在还没见过谁考上过,都是最后调剂到其他学校。从招生人数看南大的企业管理招生人数还是挺多的,一般都得招20多人,当然报录比和收分也挺让人惆怅的,一般30多人才会录取一个,要知道有勇气报南大的人,没几个是简单的。收分的话21以后考研的同学要是考不到380基本就没哈希望了。会计学也是报考的大热门 ,报录比也是相当恐怖的,也是30:1左右,对于想考学硕的同学来说还是得下相当大的功夫的。工商管理专硕和会计专硕都是非全日制的 ,如果是应届毕业生难度倒不是很大,可惜基本都是在职学生考的,而且MBA也只允许在职学生考,需要两年工作经验,一般报个班就能考上,自学就说不准了,毕竟也是每四个报名的人才能考上一个 。但是这个学费大家也是要考虑下的,MBA32.5万,会计专硕18万。法学院南京大学法学院是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的,不过52年院系大调整南大法学系被调整成为现在的华东政法大学了,直到81年南大法学系才开始重新招生。现在的南京大学法学专业虽然是后来才建设的,但是后来居上。我参考过很多版本的法学专业排名,南大的法学专业排名丝毫不比部分四院五系的排名低。而且从就业来看南大的研究生就业也挺好的,像省高院,南京中院以及各个省份的政法口还有各大企业金融投行和律师事务所金杜,国浩,竞天公诚等等。南大的法学专业专业设置还是比较齐全的,而且各个专业也都有招生。从考研竞争情况看南大的人数竞争和四院五系的难度没有太大的差别,南大的学硕的招生人数一般都是个位数,大家在表格里也能很清楚的看到。报录比的话还是按照专业的热门程度看,像经济法,民商法,诉讼,刑法等等都要难点,其实大部分学校都是这样,涉及经济等等相关的都要难点,其他的学硕要简单点。从收分来看,由于是招生人数比较少的专业,受分数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一般都是一年高,一年低。而且还是在近两年报名人数剧增的情况下产生的。要么就是一年高,一年低,要么就是人数增加,分数也增加。20均分应该是377,表格里数字打错了。这里有个事情要说下,法学的学硕,不管你是法本还是非法本都是可以报考的,想跨专业的同学,英语越好越推荐报考,当然不是985,一般的学校,985考法学学硕的基本都是本专业考的。专硕的两个专业招生人数还是比较多的,一个是非法学这个不是法本的可以考,另一个是法律法学,这个只能法本考。这两个专业报的人是巨多,有时候我也想不通为什么法律法学也有这么多人考,为什么不去考学硕。你要说其他专业的专硕吧是考英语二的,简单点,但这个法律专硕和学硕都是考英语一。难道是很多人认为是统考?专业课资料好找一点?但是统考有很多机构都有培训的,而且是专业课的老师教,多年的考研法学教学经验,这就不在同一起跑线上啦。分数大家可以从表格看下,21以后最低最低也要360的。信息/工程管理学院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是“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双一流”学科、“A+”学科承建单位,国际信息学院联盟iSchools组织成员单位。2019年,学院在QS学科全球排名位列26位,比上年上升8位,可以说这个专业是南大最牛的专业之一了。双一流学科和以前的国家重点学科差不多意思。而且这些专业都是不要考数学的,就业前景还都不错。具体能去哪里就业大家可以在网上搜搜,不要想当然的以为只是去图书馆工作。现在南大信管院已经做了专业调整了,只招三个专业,出版专硕、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还有图书情报专硕。也就是表格里的四个学硕专业都合并到一个专业里了。但是这一个专业分成两个方向,图书馆学、档案学还有出版学这是一个方向是不要考数学的,情报学,信息资源管理等是要考数三的,大家在备考的时候一定要把前一年的招生专业目录看好了。从21考研的招生专业目录来看招生人数没有太大的变化,就是有个新增的方向多招了10个人。学硕的这个几个专业统招人数不多,不确定性太大。要是报名人数一下子增多十几二十多个人那报录比就会爆炸,就像19年的图书馆学。不考数学的这几个专业建议都得上390才能比较稳,考数学的专业看大小年,像22考研分可能就要低点。从招生人数上看,出版专硕招的人基本都有20多个,复试线基本都是375,均分在390左右,对于985高校来说这个分数还是可以接受的,毕竟也不要考数学嘛,而且英语考的是英语二。但是想考390分是极其困难的。一般文科类的360就是个瓶颈,想突破这个瓶颈是很难的。图书情报这个专业是考的管理类联考,总分只有300分。20考研这个专业扩招了很多人,所以分数比较低,前几年的均分都有240多的。240是什么概念呢,举个例子,一个辅导班100个人,认真学一年,能考到240+的最多也就十来个。所以想考南大,可以学两年hhh。工程管理学院这个肯定是要拿出来分析的,因为这个学院有几个考研的超级热门专业,比如管科,自动化,金融还有控制工程专硕,还有几个专业考试科目调整还是很值得拿出来分析的。首先我们来看看金融,南大金融专硕全日制就是这个院了,考的内容是数三,和商学院的考试内容还是有差别的。招生人数一般都是20多人,收分受大小年影响比较大,从表格中我们也可以看得出来,双数年份要比单数年份低不少,22考研推荐390分。而且这个专业是和牛津大学了联合培养的,到时候是要去英国读一段时间的。管科的统招人数就比较少了一般都是5-6个,主要是推免人数太多。这个是管理类的管科,还有一种是工科类的管科,大家在报考的时候要注意区分。报录比受推免人数的影响比较大,如果是招5-6个报录比肯定得要超过20:1了。收分也是很高的,因为这个专业考的是数一,这就比较坑了,数一的专业考380,390太难了。自动化的学硕招生人数很少,基本都是两三个,但是报名人数也是很少的,这个专业适合喜欢冒险的人报考,一念天堂一念地狱。自动化的专硕这几年招生都是12人,很稳定,但是报录比和收分比学硕高太多了,这个在表格就可以对比出来 ,均分都要380多,性价比不高。控制工程这个专业改名字了,现在叫电子信息,大家以后报名的时候要注意。剩下的两个专业就是调整过的专业以前是叫物流工程和工业工程,现在叫物流工程管理和工业工程管理。考试内容也改变了,现在考的都是199管理类联考,20年的均分只要230,因为去年是第一年改,所以分数都比较低,21考研起码240,才对得起南大的地位。你对比图情均分都要246,这俩专业就业也挺好,我预计肯定不会低。政府管理/社会学院政府管理学院的专业也都是不要考数学的,这边给大家分析7个专业,三个政治学的专业(代码0302开头),还有四个管理类的专业。政治类的三个专业从招生人数从这几年来看没有太大的变化,统招人数都是5个人左右,主要还是看保录人数的变化。收分的话到20年都达到了顶峰,毕竟考的人太多,延续了不考数学的专业的状况,稳中有升。管理类的四个专业有两个考研的大热门专业,行政管理和社会保障。这两个专业报录比很高,主要还是受统招人数的影响,要是只招两三个随便报多少人报录比都会炸裂,所以行管和社保这两个专业如果统招人数太少直接就不推荐报考了。5-6个还是可以考虑下的。收分的话还好,像这种顶尖985不考数学的热门专业400分都不算高。社会医疗和卫生事业管理这两年的分数也涨起来了,要接近400分。还有一个是公共管理,这都是在职考的,均分基本都会215,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南大所有非全的管联考的专业均分都是215左右,说明难度还是很大的。215分在很多地方都可以上全日制的会计专硕了,更不要说是对于已经有工作的人来说了。社会学院有四个社会学的专业还有三个心理学的专业。社会学这个的专业之前还没有太在意,但是从这几年咨询的同学来看,想报考的同学还真不少。因为这些专业也不要考数学,相比较法学教育学文学等等不考数学的还是要简单很多的。所有也有不少同学会选择这种简单的专业。这边就和大家分析下南大的社会学专业,南大的社会学是国家重点学科,全国排名前三,专业实力很强。社会学的招生人数一般都是10来个人,收分的话基本都要390,报录比也是要超过10:1的,竞争还是很激烈的。人口学和人类学统招人数很少,这两年都是两三个,这两年均分还是蛮恐怖的,难度很大。社会工作专硕18年以前统招人数都有30多个,从19年开始就只有10几个了,报录比这几年都是5:1左右,均分以前得要390分,但是去年低点,毕竟缩招了,其他的数据大家自己去比较。南大的心理学专业优势不是很强。基础心理学基本都是全保录或者只招一个人,应用心理学倒还好招生人数还是可以接受的,分数也不是特别高,应用心理专业招生人数还是比较多的,这个专业好像是19年新开的专业,这个专硕分数就比较高了,20年复试线都要380,以后估计也不会低。外语学院外语专业也是南大王牌专业之一,尤其是语言文学类的专业,外国语言文学是双一流学科,英语语言文学是国家重点学科。从这个学院里也走出过很多有名的人物,像外交部的发言人华春莹还有今日资本的徐欣等等都是从南大外语学院出来的。如果能考上未来的发展肯定是很好的。英语语言文学这几年的统招人数都是10个人左右,考研竞争肯定是很大的,报录比接近20:1,复试线不是很高,收分也还行,均分都是370多,虽然分数不是很高,但是我觉得专业课的难度应该是比较大的,建议大家看看南大的专业课真题。其他的外国语言文学都是小语种的专业,招生都只有两三人,考研竞争还是按照专业的热门度来体现的,像日语德语这种就要难一点,反正小语种的专业各个学校招的人都不多,想报考的同学一定要各个方面的数据都看看好,多对比对比。具体的数据大家参考表格就行。还有三个专业是专硕,都是笔译。笔译这种专业超过8:1竞争就属于非常激烈了。南大的这个英语日语笔译肯定就是属于比较难的,笔译这类专业全国有很多学校都 有招生的,大家去可以综合起来对比,选择一个最适合自己能力的学校。而且外语应用性比较强的专业像口译笔译这种我建议是选北上的学校,机会更多平台更大,这不像是外国语言文学类的,做做研究学习学习写写论文就行。新闻/教育学院南大的新传也是很强的,在全国也能排到前十。学硕对于大部分同学而言就比较难了,这主要还是得看推免人数,而且也说不准能统招多人。要是像20年这种新闻学和传播学都招6人那还比较好,要是像19年就惨了新闻学才招两个。而且传播学的报录比这么高,虽然新闻传播的专业一般都得20:1左右,但是这是985啊,和南师的20:1肯定不是一个概念。不是特别推荐。新闻传播专硕就理想多了,可惜21考研南大不招全日制了,只招非全。这个南大也蛮奇怪的,早几年前就是只招非全,然后又招了两三年全日制。然后又不招全日制了,明年会不会招全日制我也不知道,但是如果明年招全日制就是捡漏的机会,很多人说三本逆袭985,就是这种,机会最大。因为对于有些三本的同学而言,不管是应届还是在职的,考个南大非全也能接受,而很多应届生是不愿意考非全的,所以大神肯定不会报名,因为专业课每个学校都不一样,一旦确定就不会改了。而这个招生简章得8-9月才出,即使有的大神听说了,然后改学校这是少数,那就意味着他只有四个月的时间去学,得拼别人一年的时间。而之前准备报非全的,并且有实力的,有全日制肯定报全日制的,不行也可以调剂非全,搏一搏单车变摩托。但是南大新传专硕全日制专业课有点压分,而且复试淘汰特别高。去年是录85个包含20多个推免的,然后复试有175人,一大半都被淘汰了。教育学院也是得拿出来分析下的,因为去年开始南大就开始招学科教学英语和物理了,总共是招20人,第一年招生那叫一个简单,有不少都350-360就被录取了。不过后面就不会简单了,我觉得最少得达到华东师范的分数才够。现在教育学院的专业都调整过了,像教育技术学,教育管理都不招生了。其他三个专业招的人也不多,建议是看大小年报,如果今年分数特别高,那么明年就可以冲一冲。上面只是介绍了南大的部分专业,南大的强势专业其实还有很多。其他的专业大家想了解的话可以在底部留言,我有时间会帮大家解答。如果问题比较多,也可以加石开老师微信。南大作为C9联盟高校,客观来说考研的难度还是比一般985大很多的,无论是英语水平、专业知识还是综合素质的要求上,门槛都比较高。但是如果你跨过去就是门,从此龙游大海,没跨过去就是槛,一切付之东流!而大家都知道能不能考上理想的研究生专业课决定成败!教育部在考研中逐年加大专业课的比重,专业课考试内容也更加深入和复杂。这也确保了导师选拔具备良好专业科研潜质的研究生的诉求。研究生的录取规则已经发生根本性变化:复试权重逐年加大,研招单位越来越重视考生科研潜力和专业素质的考察,导师最看重的专业课考试成绩,专业课考试成绩的高低直接决定能否被录取。总结:南大是一所非常典型的综合类985院校,在今年双一流学科建设中,南大的哲学、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大气科学、地质学、生物学、材料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与技术、矿业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等专业均入选其中。南大作为一个实力很强的985,考研难度相当大。从它的招生可以看出,南大接受的推免生占比更多,只有专硕推免相对占比少一点;热门专业报录比极高,收分也很高,建议具有一定实力的同学报考。

慈母心

注意!南微医学:公司财务负责人芮晨减持1万股,董事张博尚未减持

每经AI快讯,南微医学(SH 688029,收盘价:172元)12月11日晚间发布公告称,近日,公司收到张博先生、芮晨为先生分别出具的《关于减持股份实施进展的告知函》。公司股东张博、芮晨为共减持公司股份1万股,减持股份占公司总股份为0.0075%。本次减持计划时间已过半。2019年年报显示,南微医学的主营业务为医疗器械,占营收比例为:99.72%。南微医学的董事长是隆晓辉,男,61岁,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南京大学在职研究生。 南微医学的总经理是冷德嵘,男,57岁,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本科学历,研高级工程师。道达号“个股趋势”提醒:1. 南微医学上次发布减持公告是2020年10月30日,第二个交易日下跌0.36%,南微医学近一年共发布3次减持类公告。更多关键信息,请搜索“道达号”。每经头条(nbdtoutiao)——比特币逼近2万美元节节攀升,比特大陆两创始人“内讧”仍未休止,全球矿机巨头何去何从?(记者 陈鹏丽)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每日经济新闻

放松日

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考生盲目追求热门院校,弃考率居高不下

今儿咱们干货铺打烊,来开个考情分析帖。中国教育在线编制的《2020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已经发布,今年是中国硕士研究生教育的第71年,过去70年中国研究生招生和教育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所以这个报告极有意义。小铎分别对「硕士研究生整体统考情况」和「新闻传播学科情况」两块儿信息做了提取和分析,并由此和大家探讨一下:面对爆热的新传考研大环境,大家的院校和专业选择可以注意些什么?PART 1:硕士统招整体局势报考VS弃考考研人数持续增长,弃考率居高不下2020年研究生报考人数首次突破300万,较于2019年增长率为17.8%。除了14/15两年出现了报考人数连续负增长的情况,近五年的报考研究生规模都是大幅增长。(▲ 2010—2020硕士研究生报考和录取人数)根据此份报告的研究结论,经济发展与研究生报考热度成一定相关性,同时高校毕业生的逐年增加,职业发展竞争愈发激烈等都会影响当年的研究生报考人数。那在今年全球疫情影响下,21硕士研究生的报考人数负增长的可能性很小。在研究生报考热度居高不下的同时,不少地区及高校考研弃考率超过10%以上。广东省2019年硕士研究生考试中,应考人数约14万人,实际参加考试的人数约12.4万人,弃考率达到约11%。辽宁省2019年硕士研究生考试应考人数为109539人,实际参加考试为97365人,缺考人数为12174人,弃考率约11%。深圳大学2019年网报确认16019人,实考14083人,弃考人数近2千人,弃考率达到12%。一直在和大家强调“坚持到考完就能战胜一部分人了”,但直观的数据摆出来或许才更能说服你一定要坚持。盲目追求热门学科/城市/硕士类型在择校上,存在盲目追求热门的现象。根据调查,提高就业竞争力是考研生的主要报考动机,所以考生更倾向选择经济发达、就业空间大、发展机会多的一线城市,其中以北京最为热门。2020年,42.5万考生报考北京市硕士招生单位,在全国考研报名人数中约占12.5%。另外发现,在专业选择上出现了冷热不均的情况,考生会过度追求热门专业,使得人文社科类专业的报考人数远多于工科类专业。即便在大连理工大学这种明显偏工科类的院校都出现了类似现象,2019年大连理工各院系硕士报录比中位居首位的是人文与社会科学部。硕士类型中,专硕规模早已超过学硕,成为考生尤其是跨专业考生的首选。专硕火爆是多方原因促成的,社会对专硕认可度达到预期、学生为了就业的报考动机、专硕要求相对低、专硕学制设置等。但随着各专业的专硕竞争力度越来越大,或许在接下来会迎来学硕报考热度的回春。人文社科类的报考热分数线高/就业率相对低正如刚刚说到的,人文社科类专业处于报考热潮,热度的持续增长会带来招生计划增长稳定,从而使得分数线整体呈上涨趋势,所以这几年频繁出现的400+分数线也是个重要印证。虽然社科类专业的报考热度远高于工科类专业,但整体看实际就业率低于工科类专业。同时从薪资来看,工科类毕业生普遍高于人文社科类。(但其实我们新闻学院的就业还是很不错滴)(▲ 浙江大学各院系就业薪资统计)此外,在各学科中,文学类报考多,招生规模却呈下降的趋势,新闻传播学科也不例外。不过今年疫情原因,各院校扩招情况就另说了。非全日制遇冷缩招这是今年尤其要关注的。非全日制是从2017年开始纳入硕士招生统考,与在职研究生的主要区别是双证+三方/派遣证。和全日制相比,非全的报考难度较小,但学费高,且一般没有奖学金,学校也不提供住宿,日常上课模式也是不同学校不一样。第一届非全日制研究生已经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就业率如何、社会认可度如何还没有官方数据呈现。非全日制硕士招生已经是第四年,但目前在考生群体中的意愿度和认可度都较低。主要原因还是“担心非全就业或深造被歧视”,所以即便没被一志愿全日制录取且有调剂非全的机会,很多考生也不愿意考虑非全。这就导致了部分院校和专业非全年年招不满的情况。2020年,教育部发布了《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的通知(教学函〔2019〕6号)规定:原则上招生单位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收在职定向就业人员。对非全考生身份的规定也再次把非全往“冷宫”推近了一步。以华中科技大学新闻院为例,2018开始第一届非全招生,18/19年的非全招生规模都在100左右,但今年缩至15个,且分数标准和全日制一致。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非全今年直接取消招生,南京大学新传非全今年没再接受全日制调剂,湖南大学、吉林大学等学校的非全也都出现了大幅缩招形式。说回就业,即便国家不断下发文件保证非全日制的平等就业地位,还是存在务必要求全日制的招生单位。再加上非全今年开始对考生身份的限制,或许它会被越来越多在职者的青睐,但很难成为应届生的选择了。硕士统考考生整体画像本科出身:从本科院校来看,报考的考生中,83%左右的考生本科院校为非“双一流”,只有不到两成的考生来自于“双一流”高校。在考生群体中,以非“双一流”考生居多。(所以,本科出身不好不要怕哇!!)报考专业:从报考的专业方向来看,绝大多数考生报考的专业方向与本科所学专业相同或相近。其中,近六成选择了报考本专业,近两成考生选择了相近专业。备考时间:从考研备考的复习时间来看,45%左右的考生备考时间在6至12月之间,约37%的考生备考时间在6个月以内,也有18%左右的考生备考时间超过了一年。考生素质:招生单位认为最重要的两个因素分别是专业知识储备和科研经历。同时,超过五成的招生单位认为,交流能力、本科院校层次、竞赛获奖情况这些也很重要。近四成的招生单位比较看重读研目标、本科成绩。PART 2:新闻传播学科情况最热门专业之一新闻传播学科的考研热度想必已经是出圈的存在。在湖南大学、暨南大学、苏州大学等院校热门报考专业的统计中,新闻与传播均在榜单上且位于前列。学科跨考门槛低、考察内容较简单且就业选择广等都是其近几年愈来愈热的主要原因。学科热自然会带来更残酷的竞争,从往年调剂大户院校逐渐不需要接收调剂考生的情况就能窥探一二。所以这也给大家一个警示,择校的时候务必仔细考虑清楚你的目标是“求稳还是搏好”,如果不顾实际情况去报考热门院校,等到一志愿落榜不得已去调剂时或许会更心累。报考规模大招生占比不高这不仅仅是新闻传播学科一家这样,根据报告数据,是整个文学类学科,尤其专业硕士都存在这种情况。学科热但招生名额不多,翻译和金融都在招生占比排名中都上榜了,但没有新闻与传播的位置。专硕成优选学硕被赶超新闻传播学科报考专硕的学生规模远大于学硕,主要原因有:1.大部分新传院校都是专硕招生名额大于学硕,从直观数据来看,会让学生觉得专硕更好考。2.新闻传播学科是跨考大户,且新闻传播学硕往往对专业知识要求更多更深,相对来说专硕的理论考察较少且应用型的考题更多,也就更适合跨专业考生,所以大家首选专硕也是情理之中了。3. 那对新闻传播本专业的考生来说,除了极少想读博的同学,大部分都是为了读个研提升学历提高就业竞争力,也会倾向优先选择MJC。PART 3:一些小提示看这种官方报告不能看个热闹,它其实对你们的报考选择和读研规划也有着警示意义。1摒除对学硕的“偏见”不是跨专业考生就一定得报专硕,也不是因为读研为了就业就只能报专硕。事实上,跨专业也能考学硕(可以看看武大学姐的跨考学硕经验 【状元锦囊】武大学硕404分,专业课总分260分,学硕哪有那么难?),读学硕也不耽误你毕业后直接工作。甚至,我觉得学硕研究生的选择范围更广。当初我选择MJC也是抱着“读研后就工作所以选专硕”的想法,但是真正读完两年后发现,人家学硕也能实习,甚至有更多时间去规划实习和职业方向,专硕匆匆忙忙的2年,学术要求差不多高,校外实习实践更不能少。因此,不需要惧怕学硕。有的院校已经是专硕难度超越学硕了,比如华科!2最好能有明确职业方向这是在导师双选会上就被我导问的问题,读研后想做什么?继续读博还是考公务员还是去私企?研究生时间比想象中过的还要快好多好多,有明确的目标才能在有限的时间,有目标地武装自己,比如想进高校但没入党的,请在研究生期间务必入个党!!想清楚自己要什么?想做什么?是一件很难得的事情,毕竟小铎现在也没想明白呢,但希望你们明确且坚定。3忌盲目追求热门院校这也是刚刚提到的,想清楚你是“求稳还是搏好”,能不能接受落榜的结果。虽然新传考研竞争大,但不眼高手低,盲目追求热门院校和专业,想稳稳当当读个研究生,还是不难的。当然,这都是大家的选择!小铎只是做个稍稍提示喔~3非全日制形势不明朗的情况下,慎重前两年被问到“非全”值不值得读时,我的答案都是“至少985非全是值得读的,尤其是华科的”,毕竟除了学费贵没住宿,其他培养几乎和全日制没差,且我身边非全朋友就业也都很乐观。可是今年华科、湖大等院校的新传非全随着教育部规定做了改变后,个人觉得,一些本科不错且考研成绩不错的同学,还是“慎重”吧。编策︱元元学姐主编︱元元学姐总编︱元元学姐【木铎考研】新闻传播学考研大本营

大辩不言

2018报考在职研究生,可选的学校和专业有哪些?

报读在职研究生,你有哪些专业可以选,有哪些学校可以报,今天小编带大家看一下这个棘手的问题。依旧是老规矩,根据两种不同的报考方式来看。同等学力申硕招生专业:主要为学硕,包含: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军事学、管理学、艺术学。还有3个医学专业学位:临床医学、口腔医学、中医招生学校:中国人民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央财经大学 、中科院心理所、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政法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华中科技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山东大学、上海大学、湖南大学、南开大学、西南财经大学、西北政法大学、西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小编只列举了一部分,具体的大家可以在学位网(www.cdgdc.e.cn)查询。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专业:主要为专硕,学硕还很少。我国目前有40个专业硕士:金融、应用心理、口腔医学、应用统计、翻译、公共卫生、税务、新闻与传播、护理、国际商务、出版、药学、保险、文物与博物馆、中药学、资产评估、建筑学、军事、审计、工程、工商管理、法律、城市规划、公共管理、社会工作、农业推广、会计、警务、兽医、旅游管理、教育、风景园林、图书情报、体育、林业、工程管理、汉语国际教育、临床医学、艺术、中医,但并不是每一个专业都有非全日制的招生,也不是每所学校都有招生。招生学校: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 北京理工大学 、中央财经大学 、南开大学、天津大学、上海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东华大学、中山大学、暨南大学、深圳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青岛大学、山东财经大学、苏州大学、南京大学、江苏大学、东南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邮电大学、郑州大学、河南大学、河南理工大学,小编只列举了一部分,具体的大家可以在:研招网(http://yz.chsi.com.cn/)查询。了解清楚在职研能报的学校和专业之后,那大家就可根据个人职业发展、学费、地域和兴趣爱好等综合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和专业了

六极

学霸榜样:他考研427分,以总成绩第1名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录取!

李佳君,2016级审计学专业,考研初试成绩427分,以总成绩第一名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金融专业录取。在校期间,曾担任泽园书院大学生社团联合会副主席,曾获得江苏省高等数学竞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非数学组)二等奖、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江苏省赛区)二等奖、校级综合三等奖学金等。自学ACCA课程,目前已通过8门考试。成绩出来之前,李佳君完全没有想到自己会以总成绩第一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金融专业录取,这让他很惊喜。激动过后,便是如愿以偿的满足和放松。跨考中科大,会计划、有方案李佳君本科学的是审计学,考研时他选择跨考金融专业,这就需要他在初试前自学完成几门课程。因为对金融知识比较感兴趣,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也会自学一些,再加上他提前九个月就开始复习,“平时有些积累再加上留有充足的备考时间,我觉得考金融专业的研究生不难!”他说。对于备考初试的过程,他说计划和心态很重要。初试准备期间,李佳君会把每天的学习计划都列好,也会请教上岸成功的学长姐们,从他们的经验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和方案。李佳君会在宏观上安排好每门课的复习时间,也会具体单列出有针对性的习题和资料来复习每门课。他说:“每天执行的日计划非常重要,除此之外还要有周计划和月计划。”在复习期间,难免会遇到瓶颈而产生较大的压力,也经常会听到身边同学的抱怨,就很容易产生焦虑的情绪。李佳君认为克服压力和焦虑最好的办法就是埋头苦学和及时调整,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机动地调整复习计划,有时他也会借助运动等方式来排解压力。往年的复试包括面试和笔试两部分,由于疫情影响,今年中科大复试只有25分钟的面试。5月14日面试那天,他从下午一点半一直等到四点才进考场,这煎熬的两个多小时让他很紧张。但是一走进考场,他瞬间进入状态。从流利的自我介绍,再到考官问答,在李佳君看来,相当完美。他说:“在这短短的25分钟里,我觉得我很‘自信’,我的自信来自于我的母校给我的底气还有我这九个月来的充分准备。”参加竞赛、管理社团,一样都不落!上高中时,李佳君就对学科竞赛有很大兴趣,数理化竞赛都获过奖。他从大二开始参加竞赛,一方面觉得可以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参加比赛并获奖是一种认可,另一方面是想丰富自己的经历,尤其是在研究生复试时,这些竞赛经历对或许会成为自己的闪光点。在他看来,参加数学竞赛有两个黄金时间段:首先是大一,那时候对刚刚学过的知识还记忆犹新;其次就是考研复习前期,可以通过复习考研数学进行知识回顾,并提高自己的做题能力。大一时,李佳君进入了泽园书院大学生社团联合会。三年里,从大一的小干事到大三的副主席,李佳君逐渐成长为泽园社联这个大家庭的骨干力量。回想起过去工作时的点点滴滴,他说“在社团里,大家的团队精神和凝聚力真的让我很感动。”印象最深刻的是在他大三上学期迎新星光游园会,因为场地问题,大家来回奔波,吃了不少闭门羹,小伙伴们非常着急,经过几番周折和不懈努力,临近活动开始前两天场地的问题才敲定。接着又因为桌子的问题发愁,搬桌子需要先借到敏达两间教室,而申请教室要一级级申请审核,终于在最后时刻通过了借教室的申请。“那次经历虽然是个小事情,但是对于整个活动至关重要,也体现出整个社联的团队精神。我觉得一个活动在增强整个团体的凝聚力上,效果是很明显的,而这种凝聚力,往往会在大家一起克服困难时体现出来。”李佳君这样说。与爱情、友情一起奋战,既幸运又温暖李佳君很努力,是兼顾学业和社团的学霸,他也很幸运,在南审收获了能够“一起做学霸”的爱情和友情。李佳君和周思贤在一起已经三年了,一年半前,他们提起过对两人未来的规划。时间飞逝,曾经的未来已经变成现在进行时,他们的现状又如何?考研的这一年里,两个人每天一起去图书馆,互相监督。如今,同样优秀的周思贤已经成功考入北京交通大学审计专业。三年里,从开始一起以专业第一转入审计学,到最后一起考研上岸,他们都变成了更好更优秀的自己,也都更加珍惜这份感情。虽然之后的日子里,两个人一个在北京,一个在合肥,但他们还是那句话“高铁这么方便,不怕的啦!”李佳君还有三位学霸舍友,他们会早上一起去图书馆,晚上十点多回到宿舍,偶尔还一起打游戏,复习上也经常交流。唐星宇(左一)考取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专业研究生、 李光耀(左三)(就职于江苏银行,并考取南京大学金融专业在职研究生。其中金融数学专业的陈鹏和李佳君一样,也考入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统计学专业研究生,同屋四年的舍友又可以做校友了。To女朋友:过去很多失落困难我们一起抗,快乐喜悦一起分享,感谢一直以来的陪伴,毕业后我们仍然要一起努力一起提升,最后一起拥抱我们的美好!To舍友:我们宿舍是一个团结、优秀、快乐的集体,虽然我们毕业后就要各奔东西,但是希望我们以后要常聚聚,比如一起吃吃自助。愿大家前程似锦!来源:南京审计大学 文丨李冰岩图丨本人提供责任编辑丨榴莲

此何鸟哉

考生爆棚,考研比高考还要拼

2020年考研网上报名正在火热进行中。一只水杯,一个书包,一部手机。这一年来,南京审计大学毕业生张雪杉(化名)每天早上都带着这三大件出发,到附近大学自习,直到晚上10点多才回到租住的隔板单间房。张雪杉去年报考中国政法大学的法律硕士,最后名落孙山,“不考上研究生,会是我一辈子的遗憾!”张雪杉告诉记者,即使今年“二战”失败,她仍然会选择再来一次。报名考生5年翻一番面对日趋激烈的社会竞争,越来越多的本科生选择加入考研大军。根据教育部的统计,2017年全国研究生报名人数达到201万,为当年应届本科毕业大学生人数的52%。2018年考研人数238万,2019年290万,增幅21.8%。从2015年到2019年,江苏考研报名人数从10.4万增长到21.2万,5年翻了一番。南京大学2019年的硕士研究生计划招收5400人左右,网报2.7万人,比2018年增加37%。江苏大学2019年的硕士报考人数是10232人,比2018年增长34.2%。“张雪杉们”的执着,带热了不少考研公寓和寄宿式考研培训辅导机构。盐城师范学院公共管理学院毕业生肖笑(化名)“三战”成功,去年考上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研究生。“2016年考东南大学没考上,我就在学校附近租房复习,结果又失败了。去年我找到一个寄宿考研的地方,那里有不少跟我一样的人,不会那么孤独。”在很多家庭,考研已经和高考一样,不是考生一个人在战斗。雪杉说,自从决定考研,家里帮着报培训班、买资料。扬州考生家长嵇女士说,儿子想得很清楚,直接去公司上班竞争力不强,国考通过率也很低,“感觉儿子考研比高考还拼,每天复习到深夜一点多。”研究生扩招“去粗取精”与考研热相对应,研究生招生数量有计划地增长。2020年我国将建成亚太区域研究生教育中心,在学研究生总规模将达到290万人。按此推算,每年招生人数的增幅近5%。为何考研还如此之难?南大研究生院的老师介绍,有推免资格的学校,早早通过校内保研、校际互推、夏令营等方式提前锁定候选人,比如在南大2019年公布的推免名单中,推免录取就有2000人,占总录取计划的50%。其次,近年来硕士研究生扩招的名额主要用于主要面向经济社会产业部门急需的专业硕士。根据《江苏省研究生教育质量报告》,南京大学2017年招收硕士研究生4701人,2018年招收5201人,增幅达到10.64%,但其中学术学位硕士的增幅仅为1.35%,专业硕士增幅达到18.49%。增加专业硕士比重,主要是适应社会高层次人才培养的结构需要。但由于门槛低、培养模式不成熟等问题,“专硕”往往被应届生视为“鸡肋”。自非全日制在职硕士全部纳入全国统考后,很多应届生因成绩不够,被调剂到非全日制专业硕士,学校不安排住宿,且只有周末上课。但职考生认为,这些“退而求其次”的应届生,也拉高了他们进入复试的平均分。在金融业工作近十年的林萍,今年报考南大的MBA。“我平时工作很忙,还要带两个娃,如何和应届生竞争是个大问题。”扬州大学招办负责人表示,统一划线,对忙于工作、少有闲暇学习的考生而言确实增加了难度,但这也是教育部门“去粗取精”的过程。提高含金量,严把“出口”关《江苏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到2020年,江苏省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与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比例将达6:4。近几年江苏省硕士研究生招生指标增量基本上全部用于招收专业学位研究生。目前,江苏在校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达8.63万人,占硕士研究生总数的52.91%。“人们对职业发展的更高需求催生了考研热,推免生挤占名额使得考研路更窄,加上招生结构(学术、全日制专硕和非全日制专硕)与报考的结构性矛盾,造成考研形势日益严峻。”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副教授孙俊华表示。有专家表示,从往年很多学校招生情况来看,非全日制研究生仍有空缺,全日制研究生报考人数却爆满。随着专业硕士的社会认可度不断提升,专业领域对高级专门人才需求的日渐强烈,这种结构性矛盾将会逐步缓解。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表示,要在研究生教育中深入贯彻“适合的教育”科学理念。近年来,省教育厅积极构建完善的研究生质量保障体系,其中包括支持和鼓励高校建立研究生分流淘汰机制,“只要进门就能毕业”的时代一去不复返。据不完全统计,2019年,江苏高校因超出最长学习年限淘汰清退研究生410人,中期考核未通过淘汰清退研究生23人,其他原因淘汰清退研究生323人。本报记者 杨频萍 王 拓

蓍草

71位江苏省省管领导干部任职前公示

为进一步扩大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民主,广泛听取社会各界意见,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根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规定,经省委研究决定,对下列同志进行任职前公示。1、戴荣江,现任射阳县委书记。男,1963年10月生,汉族,江苏盐城人,省委党校研究生学历,1985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4年9月参加工作。拟任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书记。2、李荣锦,现任宿迁市副市长。男,1968年6月生,汉族,江苏宝应人,在职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1998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0年8月参加工作。拟任设区市委常委。3、杨明,现任省委党校副校长、校务委员兼省行政学院副院长、党委委员,省哲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主席(兼)。男,1968年12月生,汉族,江苏兴化人,在职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教授,1992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0年8月参加工作。拟任本科院校党委书记,试用期一年。4、俞锋,现任南京艺术学院副院长、党委常委。男,1970年6月生,汉族,江苏海门人,在职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研究员,1991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2年8月参加工作。拟任本科院校党委书记,试用期一年。5、郝建祥,现任省纪委省监委案件监督管理室副主任、执纪办案管理中心主任。男,1966年9月生,汉族,江苏宝应人,大学学历,学士学位,1994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8年8月参加工作。拟任本科院校纪委书记,试用期一年。6、陈咏梅,现任省纪委省监委派驻省发改委纪检监察组副组长。女,1974年3月生,汉族,江苏无锡人,大学学历,硕士学位,1996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7年7月参加工作。拟任本科院校纪委书记,试用期一年。7、张玉清,现任省委巡视组正处级巡视员(正处职)。男,1967年10月生,汉族,江苏靖江人,大学学历,学士学位,1992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2年8月参加工作。拟任本科院校纪委书记,试用期一年。8、陈春贵,现任省委政法委综治四处处长。男,1971年3月生,汉族,江苏射阳人,省委党校研究生学历,1992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3年7月参加工作。拟任本科院校纪委书记,试用期一年。9、赵立法,现任省委政法委办公室主任。男,1974年12月生,汉族,江苏邳州人,大学学历,学士学位,1997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7年7月参加工作。拟任本科院校纪委书记,试用期一年。10、顾新华,现任省委研究室党群处处长。男,1965年7月生,汉族,江苏南通人,省委党校研究生学历,学士学位,1990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0年8月参加工作。拟任本科院校纪委书记,试用期一年。11、陈鹏,现任共青团江苏省委组织部部长、机关党委副书记。男,1974年3月生,汉族,江苏泰州人,省委党校研究生学历,学士学位,1996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7年8月参加工作。拟任本科院校纪委书记,试用期一年。12、魏宏庆,现任淮安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委企业工委书记。男,1963年10月生,汉族,江苏淮安人,省委党校研究生学历,学士学位,1985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5年7月参加工作。拟任本科院校纪委书记,试用期一年。13、黄步军,现任南京工业大学党委组织部部长、统战部部长。男,1971年11月生,汉族,江苏扬中人,大学学历,硕士学位,副研究员,1995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5年8月参加工作。拟任本科院校纪委书记,试用期一年。14、郑培钢,现任江苏大学党委办公室主任、保密办公室主任。男,1963年12月生,汉族,浙江安吉人,大学学历,学士学位,研究员,1987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6年7月参加工作。拟任本科院校纪委书记,试用期一年。15、张金贵,现任江苏科技大学副总会计师、总会计师办公室主任、财务处处长、招投标办公室主任。男,1963年12月生,汉族,安徽全椒人,研究生班学历,学士学位,教授,1996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8年6月参加工作。拟任本科院校纪委书记,试用期一年。公示时间为:2018年10月8日至10月12日。对公示对象有何反映,请于公示期间与省委组织部联系。联系电话:025—12380—1、83395351(市县)、83395357(高校)、83391898(传真),联系地址:南京市北京西路70号江苏省委组织部(邮编:210013)。为进一步扩大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民主,广泛听取社会各界意见,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根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事业单位领导人员管理暂行规定》《高等学校领导人员管理暂行办法》规定,经省委组织部部务会议研究并报省委同意,对下列同志进行任职前公示。1、程革,现任南京中医药大学副校长、党委常委。男,1966年7月生,汉族,江苏无锡人,在职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副教授,1990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9年8月参加工作。拟任本科院校党委副书记。2、谢建明,现任南京艺术学院副院长、党委常委。男,1965年3月生,汉族,江苏溧阳人,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教授(二级),1996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0年6月参加工作。拟任本科院校党委副书记。3、史国生,现任南京体育学院副院长、党委常委。男,1962年6月生,汉族,江苏常州人,大学学历,硕士学位,教授,1988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7年7月参加工作。拟任本科院校党委副书记。4、兰亚明,现任江苏开放大学(江苏城市职业学院)副校(院)长、党委常委(委员)。男,1973年10月生,汉族,湖北监利人,在职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研究员,1998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6年8月参加工作。拟任本科院校党委副书记。5、刘继红,现任江苏第二师范学院、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党委常委。女,1966年9月生,汉族,江苏启东人,省委党校研究生学历,学士学位,研究员,1992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8年8月参加工作。拟任本科院校党委副书记。6、潘文,现任江苏第二师范学院、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党委常委。男,1964年10月生,汉族,江苏泗洪人,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教授,1993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1年7月参加工作。拟任本科院校党委副书记。7、崔益虎,现任南京工业大学副校长、党委常委。男,1963年1月生,汉族,江苏海安人,在职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研究员,1985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6年7月参加工作。拟任本科院校党委副书记。8、王国平,现任南京邮电大学副校长、党委常委。男,1961年9月生,汉族,江苏扬中人,在职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研究员,1984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1年1月参加工作。拟任本科院校党委副书记。9、王宗荣,现任南京邮电大学副校长、党委常委。男,1962年5月生,汉族,山西山阴人,在职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研究员,1984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6年7月参加工作。拟任本科院校党委副书记。10、曹雪虹,现任南京工程学院副院长、党委常委。女,1964年3月生,汉族,江苏苏州人,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教授,1999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8年4月参加工作。拟任本科院校党委副书记。11、封野,现任江苏警官学院副院长、党委委员。男,1962年6月生,汉族,江苏灌云人,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教授,1996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3年11月参加工作。拟任本科院校党委副书记。12、殷竹钧,现任江苏警官学院副院长、党委委员。男,1964年2月生,汉族,江苏扬州人,省委党校研究生学历,副研究员,1985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5年7月参加工作。拟任本科院校党委副书记。13、崔景贵,现任江苏理工学院副院长、党委常委。男,1968年11月生,汉族,江苏海安人,在职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教授(二级),1993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0年8月参加工作。拟任本科院校党委副书记。14、戴国洪,现任常州大学副校长、党委常委。男,1966年9月生,汉族,江苏苏州人,在职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教授,1995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8年8月参加工作。拟任本科院校党委副书记。15、李洪波,现任江苏大学副校长、党委常委。男,1971年8月生,汉族,河南夏邑人,在职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教授,1993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3年7月参加工作。拟任本科院校党委副书记。16、景旭文,现任江苏科技大学副校长、党委常委。男,1964年3月生,汉族,江苏常州人,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教授,1996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5年7月参加工作。拟任本科院校党委副书记。17、许俊华,现任江苏科技大学副校长、党委常委。男,1962年4月生,汉族,江苏宜兴人,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教授(二级),1984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5年7月参加工作。拟任本科院校党委副书记。18、高建林,现任南通大学副校长、党委常委。男,1963年4月生,汉族,江苏南通人,大学学历,学士学位,研究员,1985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5年7月参加工作。拟任本科院校党委副书记。19、刘广登,现任江苏师范大学副校长、党委常委。男,1964年2月生,汉族,江苏邳州人,在职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教授,1985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5年8月参加工作。拟任本科院校党委副书记。20、徐海波,现任徐州医科大学副校长、党委常委。男,1970年2月生,汉族,江苏淮安人,大学学历,硕士学位,副教授,1993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5年8月参加工作。拟任本科院校党委副书记。21、周全法,现任江苏理工学院副院长、党委常委。男,1965年1月生,汉族,江苏溧阳人,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教授(二级),1988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8年8月参加工作。拟任本科院校党委副书记。22、邓友祥,现任泰州学院副院长、党委委员。男,1964年7月生,汉族,江苏泰州人,大学学历,学士学位,教授,1996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5年8月参加工作。拟任本科院校党委副书记。23、王美林,现任泰州学院副院长、党委委员。男,1964年10月生,汉族,江苏泰州人,大学学历,学士学位,副教授,1993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5年8月参加工作。拟任本科院校党委副书记。24、刘洋,现任徐州工程学院副院长、党委常委。男,1967年7月生,汉族,江苏徐州人,在职大学学历,硕士学位,研究员,1987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8年7月参加工作。拟任本科院校党委副书记。25、谈镇,现任省委党校副教育长。男,1963年8月生,汉族,湖北黄石人,在职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教授(二级),1997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7年8月参加工作。拟任本科院校副职,试用期一年。26、姜小舜,现任审计署驻南京特派员办事处资源环保审计处处长。女,1969年5月生,汉族,江苏东台人,大学学历,学士学位,高级审计师,1999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0年8月参加工作。拟任本科院校总会计师,试用期一年。27、张捷,现任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兼党委副书记。女,1976年10月生,汉族,江苏南京人,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研究员,1996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01年4月参加工作。拟任本科院校副职,试用期一年。28、刘贵友,现任江苏第二师范学院、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党委办公室、院长办公室主任。男,1973年8月生,汉族,江苏南京人,在职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教授,1994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5年8月参加工作。拟任本科院校副职,试用期一年。29、张晓,现任江苏开放大学(江苏城市职业学院)学科建设处处长。女,1973年7月生,汉族,湖北通山人,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副教授,无党派,1994年7月参加工作。拟任本科院校副职,试用期一年。30、凌祥,现任南京工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院长、党委副书记。男,1967年6月生,汉族,江苏东台人,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教授(二级),2011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1年7月参加工作。拟任本科院校副职,试用期一年。31、赵志宏,现任南京大学金陵学院副院长(正处级)。男,1975年12月生,汉族,河北清河人,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教授,2005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02年9月参加工作。拟任本科院校副职,试用期一年。32、孙力娟,现任南京邮电大学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兼统战部部长、党校常务副校长、社会主义学院副院长。女,1963年12月生,汉族,上海人,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教授,1985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8年3月参加工作。拟任本科院校副职,试用期一年。33、韩德明,现任江苏警官学院安德门校区管理委员会主任。男,1966年12月生,汉族,江苏南京人,在职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教授,1997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8年8月参加工作。拟任本科院校副职,试用期一年。34、贝绍轶,现任江苏理工学院科学技术处处长、产学研合作办公室主任、国家技术转移中心主任、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院长。男,1968年11月生,汉族,山东泰安人,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教授,1996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1年7月参加工作。拟任本科院校副职,试用期一年。35、张宏如,现任常州大学商学院院长、刘国钧管理学院院长兼商学院党委副书记。男,1972年10月生,汉族,安徽安庆人,在职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教授,2001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5年8月参加工作。拟任本科院校副职,试用期一年。36、汪群,现任河海大学国际合作处处长、港澳台事务办公室主任(兼)。女,1970年2月生,汉族,江苏射阳人,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教授,1996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1年8月参加工作。拟任本科院校副职,试用期一年。37、陆华良,现任南京财经大学教务处处长。男,1972年10月生,汉族,江苏苏州人,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教授,1996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6年8月参加工作。拟任本科院校总会计师,试用期一年。38、赵玉涛,现任江苏大学教务处处长、卓越学院院长(兼)。男,1963年8月生,汉族,江苏靖江人,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教授(二级),1985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9年6月参加工作。拟任本科院校副职,试用期一年。39、陈红,现任江苏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女,1967年5月生,汉族,江西南昌人,在职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教授,无党派,1989年6月参加工作。拟任本科院校副职,试用期一年。40、嵇春艳,现任江苏科技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院长、党委副书记。女,1975年2月生,汉族,黑龙江甘南人,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教授,1997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03年7月参加工作。拟任本科院校副职,试用期一年。41、杨宇民,现任南通大学科技与产业处处长。男,1967年11月生,汉族,江苏如皋人,在职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教授(二级),1988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9年8月参加工作。拟任本科院校副职,试用期一年。42、毕凤珊,现任盐城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院长、党总支副书记。女,1974年4月生,汉族,江苏淮安人,在职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教授,1993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3年8月参加工作。拟任本科院校副职,试用期一年。43、李相银,现任淮阴师范学院文学院院长、文化创意产业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男,1973年10月生,汉族,江苏涟水人,在职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教授,2000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5年8月参加工作。拟任本科院校副职,试用期一年。44、严云洋,现任淮阴工学院党委常委、教师工作部部长、人事处处长。男,1967年9月生,汉族,江苏淮安人,在职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教授(二级),1999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8年8月参加工作。拟任本科院校副职,试用期一年。45、杜增吉,现任江苏师范大学教务处处长。男,1972年12月生,汉族,江苏邳州人,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教授,1995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00年8月参加工作。拟任本科院校副职,试用期一年。46、张农,现任中国矿业大学矿业工程学院院长。男,1968年12月生,汉族,安徽金寨人,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教授(二级),九三成员,1992年4月参加工作。拟任本科院校副职,试用期一年。47、刘慎军,现任徐州医科大学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处长、港澳台事务办公室主任、校友联谊办公室主任、教育发展基金会秘书长。男,1972年7月生,汉族,江苏邳州人,大学学历,硕士学位,副教授,1996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7年12月参加工作。拟任本科院校副职,试用期一年。48、张玉勤,现任江苏师范大学党委组织部部长。男,1970年3月生,汉族,江苏新沂人,在职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教授,1993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3年8月参加工作。拟任本科院校副职,试用期一年。49、卢亚娟,现任南京审计大学金融学院院长。女,1966年2月生,汉族,江苏宜兴人,在职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教授,1999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8年7月参加工作。拟任本科院校总会计师,试用期一年。50、曹君利,现任徐州医科大学麻醉学院院长、附属医院副院长。男,1969年3月生,汉族,江苏邳州人,在职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教授(二级),无党派,1994年8月参加工作。拟任本科院校副职,试用期一年。51、张兵,现任常州工学院电气与光电工程学院院长、党委副书记。男,1976年11月生,汉族,山西大同人,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教授,2001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06年6月参加工作。拟任本科院校副职,试用期一年。52、曹杰,现任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雷丁学院党总支书记。男,1973年12月生,汉族,安徽舒城人,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教授(二级),1995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9年4月参加工作。拟任本科院校副职,试用期一年。53、姜慧,现任徐州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院长。女,1970年12月生,汉族,江苏睢宁人,在职大学学历,硕士学位,教授,1993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4年8月参加工作。拟任本科院校副职,试用期一年。54、方继朝,现任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党委组织部部长、人事处处长。男,1964年12月生,汉族,安徽桐城人,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研究员(二级),1989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4年8月参加工作。拟任省属正厅级科研院所副职,试用期一年。55、尹德树,现任淮海工学院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统战部部长。男,1969年11月生,汉族,江苏连云港人,在职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研究员,1995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2年8月参加工作。拟任高职高专院校校(院)长,试用期一年。56、潘锦全,现任江苏科技大学纪委副书记、纪委办公室主任、监察处处长、审计处处长。男,1970年10月生,汉族,江苏射阳人,在职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研究员,1996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4年7月参加工作。拟任高职高专院校校(院)长,试用期一年。公示时间为:2018年10月8日至10月12日。对公示对象有何反映,请于公示期间与省委组织部联系。联系电话:025—12380—1、025—83395357,83393833(传真),联系地址:南京市北京西路70号江苏省委组织部(邮编:210013)。中共江苏省委组织部2018年10月7日来源 | 中共江苏省委组织部网站

始觉

2019考研人数创历史新高,“考研热”为何一直在升温

2019年,又是一年“史上最难考研季”。四月,随着考研调剂渐进尾声,录取名单基本尘埃落定。今年,全国考研报考人数史无前例地达到290万人,淘汰率飙升至75%,报录比再次刷新了纪录。急剧升温的考研热背后,社会压力和个人需求交织,提升学历、增加就业砝码、逃避成长焦虑……各不相同的目的中,有人脱离苦海成功上岸,有人折戟沉沙铩羽而归。一场考试,如此酿就百态人生,令人唏嘘。但是,当考研的“实用性”功能日益强化的同时,其作为高等教育一个高阶阶段的本来面目,却不免有些迷离和模糊。2018年12月22日,众多考生在雨中步入江南大学考点。竞争残酷,考研人数创下十年之最整整两个星期,南京晓庄学院的大四学生朱欣都没有从考研失利的情绪中缓过劲来。最美人间四月天,走在马路上,看着柳树吐出的嫩芽和姹紫嫣红的花儿,朱欣的心却依旧停留在冬日的阴晦里,冰冷而又潮湿。备考的大半年时间,朱欣抛弃了所有的社交和娱乐活动,开启了“魔鬼训练”的模式。早晨九点,她背着书准时抵达自习教室,一坐就是一天,中午累了就趴在桌上休息一会,晚上十一点再伴着星星点点的灯光回到宿舍,继续学习一个小时。朱欣考研的目标是985、211院校,“我们学校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有限,只能通过考研提升自己了。”临考前,她信心满满,坚信自己一定能考上。可成绩公布之后,她并没有过线,挫败、不甘心、听闻他人喜讯的嫉妒、对未来的的茫然……百感交集。在考研圈里,第一次走上考研战场的人称为“一战”,考第二次第三次的人则称为“二战”“三战”。“一战”失败,朱欣决定不再“二战”,先去找个工作积累点经验,可因为考研期间高强度的学习,让她错过了多个大型的招聘会,在求职的过程中难度不小。中国教育在线发布的《2019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显示,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强势增长,达到290万人,较上一年激增52万人,增幅达21.8%,成为近10余年增幅最大的一年,也创下了改革开放40年来的最高纪录。就南京市而言,各报名点的研究生网报人数都有所增长。南京市招办报名点网报25000余人,比去年上涨约20%。考研人数年年激增的同时,报考与录取比创十年最低。全国录取人数大约72万,至少200万人会被无情刷掉。这意味着,在考研这场战役中,大部分人会成为陪跑。“我们宿舍一共四个人,三个人都选择了考研,还有一个考取了家乡的公务员。” 朱同学是南京财经大学的大四学生,去年,他去人才市场转了很多圈,每次找到心仪的招聘信息,都被“研究生学历”的门槛拦了下来。求职受阻迫使他决定加入考研大军。而同宿舍一同参加考研的张同学则有另外的理由,“有时候觉得自己还不够成熟,似乎没准备好进入社会。”有时候,考研似乎是挡在年轻人与社会之间的一面墙,隔绝了外界的种种压力和声音,考研成功,尚且可以继续呆在象牙塔里躲避就业,但如果失败,高墙轰然倒塌,年轻人将无所遁形。某学校,为了防止座位被他人重占,不少人都在位置上贴上字条。寻找更好的自己,往届生强劲加盟《2019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显示,在今年的考研报名人数构成中,往届生占比上升较快,逐渐接近半数,成为考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工作的往届毕业生重返考研战场,通常是希望“回炉再造”之后重新选择人生方向。在北京大学新闻系录取名单中找到自己的名字之后 ,杜莹喜极而泣。她感觉心口的大石头终于放下了,积压在内心的各种情绪在那一刻得到了释放。杜莹今年30岁,已婚。六年前,她从北京科技大学机械专业毕业之后,留在了北京一家知名的汽车企业。工作、恋爱、结婚,杜莹的生活沿着原本的轨迹按部就班地运行着。按理说,生个孩子是下一步目标,但杜莹却不想将自己的人生过早定格。在轰隆作响的工厂车间里,身为工程师的她仿佛一眼望到了生命的尽头。她时常这样反问自己:“难道就要这样慢慢老去,在这里呆上一辈子吗?”她决定转行,目标是新闻行业,“闲暇时候,我喜欢写点文字,发发公众号,做记者是我一直以来的梦想。”她将考研的想法告诉丈夫,得到了丈夫坚定的支持。于是,她瞒着父母辞职回家,备战考研。辞去工作,意味着破釜沉舟,没有退路,杜莹给自己制定了详细的复习计划。考研是场硬仗,也是一场心理战。因为是跨专业报考,复习期间,杜莹需要付出比常人更多的努力。距离考研的时间越来越近,她愈发觉得自己的时间不够用,一打开书,大脑就一片眩晕;一抓起笔,满肚子翻江倒海。焦虑、逃避、自我否定……原本热情开朗的她变得焦躁不安。考试前两个月,她的情绪接近崩溃,整整一个星期,看不进一页书,每天都在手机上刷短视频,却丝毫没有减轻压抑和无助。终于有一天,杜莹压抑不住内心的情绪,抱着老公嚎啕大哭。之后,夫妻二人决定,在国家图书馆旁边租房复习最后冲刺。在丈夫的全力支持下,从早到晚,杜莹都像打了鸡血一样,泡在国家图书馆里。终于熬到了考研成绩公布的那一天,她发了这样一条朋友圈:“我是何等幸运,第一次考研,就考上了我爱的学校和我爱的专业。”潮水般的祝贺向她涌来,她说:感谢坚持下来的自己,感谢对未来还有梦的自己。接下来,杜莹还有一个“远大”计划——在研究生之后,继续读博,进行专业的学术研究。考研成绩公布后,杜莹收到了老公送的一束花,上面写着“我最爱的北大小姐姐”。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对现状不满足、对未来心怀憧憬的年轻人,不少都将辞职考研当成了一次重新选择行业、修正人生道路的机会。辞职考研的人并不在少数。王钰洁是南京军区总院的一名神经外科医生。工作稳定,收入也还说得过去。大学时候是本硕连读,已经拥有研究生学历的她,却选择在工作两年之后再度考研。今年,她顺利拿到了南京大学会计学研究生的录取通知书。“高考的时候,对外面的世界一无所知,盲目选择了医生这个行业,可我发现自己的兴趣并不在此。我更希望能从事金融方面的工作。” 王钰洁考的是在职研究生,可以边工作边读研,但去年8月,她还是向单位提交了辞职报告。放弃体面的工作,从体制内跳离,很多人对她的选择表示惊讶与不解。王钰洁说,医生每天十个小时工作,很难得拥有周末和节假日,“那种状态之下,我根本没有时间静下心来看书复习。我想为了自己的理想拼一次。”如今,拿到录取通知书之后,王钰洁也找到了一家金融机构重新就业,她希望一边读研,一边在工作实践中锻炼自己。 今年,王钰洁放弃了之前医生的工作,考上南京大学会计学研究生。调查显示,从2017年开始,非全日制研究生的招考纳入到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考试,是考研人数增加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我们学校而言,非全日制的招生人数每年都在稳步提高。”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莫少群表示,2016年,教育部统一了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考试招生的标准,二者实行相同的考试招生政策和培养标准,其学历学位证书具有同等法律地位和相同效力。这对非全日制研究生而言,文凭“含金量”提升,社会认可度也在逐步提高。南京师范大学刘永昶教授表示,非全日制的模式其实更适合在职人员,安排的课程中有很多是趋于实践的,可以学以致用,提升工作能力。考研真的能逆袭人生吗?如今的考研,已然成为很多人人生路上的第二次高考,竞争激烈而又残酷。千军万马挤过独木桥,考研成功者头顶硕士光环并有名校品牌加持,在今后的求职道路上,真的能够逆袭人生吗?2019年1月,江苏省教育厅公布了《2018年江苏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对江苏2018年高校毕业生情况进行了分析。毕业研究生初次就业率83.3%、年终就业率96.7%,本科毕业生初次就业率88.3%、年终就业率96.8%。仅从数据上来看,研究生的就业率并没有太多优势。不过,江苏省高校招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的相关人士表示,单纯地比较研究生和本科生的就业率数据,并不科学,研究生的具体就业情况还应考虑到就业质量和就业流向等等因素。在上海某知名媒体工作的袁先生十分感恩自己的研究生经历,“如果我本科后就投入工作,和现在的起点肯定是不一样的。”因为高考发挥失误,袁先生的本科就读于南京的一所三本院校,他一直希望通过考研,为自己的人生“扳回一局”。六年前,“一战”失败,他在南京媒体实习半年之后,继续“二战”。这一次,他以复试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了南京大学新闻系。袁先生觉得,考研除了提升学历,更可以带来很多无形的资源和财富,“985大学拥有更宽广的平台、更高的眼界和更多的机会,在这里,人的视野会变得开阔,思考问题的方式也会有所转变,甚至人格也会得到完善。”不过,在某网站对考研回报预期的调查上,仅有31%的人认为可以实现预期目标。这其中,一些“二本”“三本”院校出生的学生,在拿到名校硕士的头衔之后,却发现“原生学历”是他们一生都摆脱不了的标签。“鄙视链其实是一直存在的。”三年前,在一所普通二本学校就读本科的张同学披荆斩棘,考取了985院校的研究生。顶着成功者的光环来到这所大学,可却发现与原校“土著”读研的人之间有着一层隔膜,“原校读研的人形成了自己的朋友圈,根本看不上外校二本考上的学生。很多老师更是会带着有色眼镜,认为二本出生的学生虽然考试成绩好,但学术能力不行。”而在最近的求职过程中,他发现用人单位越来越“精明”,“用人单位会查你的第一学历,同等条件之下,人家还是要了985土著研究生。”他非常郁闷地说:“原本以为读了985院校,我可以鲤鱼跳龙门,但没想到,原生学历却是我们一辈子的硬伤。”某大型设计院负责招聘的资深工程师告诉记者,近十年来,研究生已经成为了进入本单位的一个硬指标,“虽说学历不能代表一切,但至少说明了一个人是否足够努力,是否有较强的的学习能力和勤勉的态度,这在工作中也是必不可少的。”但他同时也承认,简历在过了研究生的“门槛”之后,他们会以“第一学历”为标准筛人,因为“第一学历确实反映了大部分学生的能力层次。”走廊上,一位正在复习的学生带着水壶、水杯、饼干等,“装备”齐全。考研热背后的质量之忧面对社会出现的考研热潮,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莫少群表示,人才是国家强盛的重要软实力,中国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时期,社会对高层次人才需求量巨大,研究生人数的逐年增加,顺应了国家创新发展的需求。另一方面考研也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高学历提升了自身的素质,提高专业水平,也展现了一种能力和层次。东南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主任宛敏说:考研热的出现,让越来越多人接收到了研究生教育,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和学生就业竞争力,也增强了国家人才储备和科研的力量。不过考研过程中,有些过于功利化的目的和“就业至上”论则让研究生教育的本质有些“变了味”,也让一部分教育届的人士感到担忧。南京某普通二本学校上大三的刘同学说,他们学校从上至下都呼吁加入考研队伍,甚至还专门召开了考研动员大会,在大会上,学校领导宣布设立专门的考研教室,并且实行实名制分配,教室里环境优良,设有空调,力争为考研学生提供最优质的后勤保障。有教育届人士透露:“越是一般的学校,考研热情越是高涨。因为考研可以帮助‘一般高校’破解就业率难题,但这也导致一些大学在教学中始终围绕‘考研’,学生们并没有接收到系统的本科教育,从而致使一部分学生本科阶段的学术能力严重欠缺。”那些无意于学术研究,只看重就业的考研目的与高校招生的初衷背道而驰。“研究生教育是本科后学历教育,属于精英教育。在英美等教育发达国家,有志于学术研究的大学生才会选择读硕士、博士,但在中国,许多大学毕业生读研的目的,只是为了找个好工作和逃避就业压力,这种功利化的考研显然不能筛选出值得培养的学术研究人才。”南京财经大学新闻系教授朱云不无担忧地说。她认为,“功利心”较强的学生考上研究生后,如果无心学术研究,将加重导师的指导负担和培养成本,对本就紧张的导师资源是一种浪费。她建议,广大学子在本科阶段应该坚持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的学习,从自身学习兴趣和科研能力出发来考虑是否考研,而一旦选择了考研,则应了解自己的特长,清晰定位,选择适合的学校和专业。河海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张杰认为,考研的选拔机制还是采取传统的“一考定终身”的模式有待优化,“高校选拔研究生,看重的是学术能力和综合素质,以及有学术热情的人。但现在有些学生靠死记硬背考分很高,却缺乏沟通表达能力,缺乏独立思考和实践能力。”他觉得考研大军中的很多人年轻人只是盲目跟风,对自己的定位和目标并不明确,“若无学术梦想与相应的科研能力,仅仅是想逃避就业,把考研当作一个暂时的避风港,就算读研了也会觉得很痛苦。”他建议,学生要结合个人兴趣、就业环境、未来发展等多方面考虑,充分考虑读研的必要性。长江后浪推前浪,2019年的考研即将落幕,2020年的考研大军又汹涌而至。“距离2020年考研还有240天,南京师范大学。”南京晓庄学院大三的晓伟将写有这行字的便签纸贴在桌前,她想报考的是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专业研究生,尽管这个学校的报录比挺低的,但她还是想试一试。“一想到参加考研的不只是我一个人,不是我一个人在奋斗,我又充满了动力。不管怎样,考研这条路总要试着走一次,不给自己的人生留遗憾。”(应采访对象要求,部分人物为化名)交汇点记者 王慧

罗格河

今年考研人数创恢复研究生教育40年来最高纪录

2019年,又逢“史上最难考研季”。4月,随着考研调剂渐进尾声,录取名单基本尘埃落定。今年,全国考研人数史无前例地达到290万人,淘汰率的飙升,让报录比再次刷新了纪录。急剧升温的考研热背后,社会压力和个人需求交织,提升学历、增加就业砝码、逃避成长焦虑……各不相同的目的中,有人脱离苦海成功上岸,有人折戟沉沙铩羽而归。社会转型期,大学生考研热的背后,我们看到了年轻人精进专业,不断提升自我价值的渴求,也可窥见就业压力下他们“延缓”进入社会的一丝无奈和焦虑。 竞争残酷,考研人数增幅创十年之最“一战”失败,南京晓庄学院的大四学生朱欣决定不再“二战”,先去找个工作积累点经验。最美人间四月天,走在马路上,看着柳树吐出的嫩芽和姹紫嫣红的花儿,朱欣努力让自己从考研失利的情绪中走出来。备考的大半年时间,朱欣抛弃了所有的社交和娱乐活动,开启了“魔鬼训练”模式。早晨九点,她背着书包准时抵达自习教室,一坐就是一天,中午累了就趴在桌上休息一会,晚上十一点再伴着星星点点的灯光回到宿舍,继续学习一个小时。朱欣考研的目标是985、211院校,“我们学校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有限,希望通过考研提升自己。”临考前,她信心满满,坚信自己一定能考上。可成绩公布之后,她并没有过线,挫败、不甘心、听闻他人喜讯的嫉妒、对未来的茫然……百感交集。在考研圈里,第一次走上考研战场称为“一战”,考第二次第三次则称为“二战”“三战”。因为考研期间高强度的学习,朱欣错过了多个大型招聘会,求职难度不小。中国教育在线发布的《2019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显示,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强势增长,达到290万人,较上一年激增52万人,增幅达21.8%,成为近10余年增幅最大的一年,也创下了恢复研究生教育40年来的最高纪录。就南京市而言,各报名点的研究生网报人数都有所增长。南京市招办报名点网报25000余人,比上年上涨约20%。考研人数年年激增的同时,报考与录取比创十年最低。今年全国录取人数大约72万,至少200万人会被无情刷掉。这意味着,在考研这场战役中,大部分人是陪跑。“我们宿舍一共四个人,三个人都选择了考研,还有一个考取了家乡的公务员。” 朱同学是南京财经大学的大四学生,去年,他去人才市场转了很多圈,每次找到心仪的招聘单位,都被“研究生学历”的门槛拦了下来。求职受阻迫使他决定加入考研大军。而同宿舍一同参加考研的张同学则有另外的理由,“有时候觉得自己还不够成熟,似乎没准备好进入社会。” 寻找更好的自己,往届生强劲加盟《2019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显示,在今年的考研报名人数构成中,往届生占比上升较快,接近半数,成为考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北京大学新闻系录取名单中找到自己的名字之后 ,杜莹喜极而泣,感觉心口的大石头终于放下。杜莹今年30岁,已婚。六年前,她从北京科技大学机械专业毕业之后,留在了北京一家知名的汽车企业。工作、恋爱、结婚,杜莹的生活沿着原本的轨迹按部就班地运行着。按理说,生个孩子是下一步的目标,但杜莹却不想将自己的人生过早定格。梦想在她心里蠢蠢欲动,“闲暇时候,我喜欢写点文字,发发公众号,做记者是我一直以来的梦想。”她想转行,目标是新闻行业,将考研的想法告诉丈夫,得到了丈夫坚定的支持。于是,她瞒着父母辞职回家,备战考研。辞去工作,意味着破釜沉舟,没有退路,杜莹给自己制定了详细的复习计划。考研是场硬仗,也是一场心理战。因为是跨专业报考,复习期间,杜莹需要付出比常人更多的努力。距离考研的时间越来越近,她愈发觉得自己的时间不够用,一打开书,大脑就一片眩晕。焦虑、逃避、自我否定……原本热情开朗的她变得焦躁不安。考试前两个月,她的情绪接近崩溃。终于有一天,杜莹压抑不住内心的情绪,抱着老公嚎啕大哭。之后,夫妻二人决定,在国家图书馆旁边租房复习最后冲刺。在丈夫的全力支持下,从早到晚,杜莹都像打了鸡血一样,泡在国家图书馆里。终于熬到了考研成绩公布的那一天,她发了这样一条朋友圈:“我是何等幸运,第一次考研,就考上了我爱的学校和我爱的专业。”丈夫给她献上一束花,卡片上写着:我最爱的北大小姐姐。潮水般的祝贺向她涌来,她说:感谢坚持下来的自己,感谢对未来还有梦的自己。杜莹的梦不止硕士,她还想继续读博,进行专业的学术研究。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对现状不满足、对未来心怀憧憬的年轻人,不少都将辞职考研当成了一次重新选择行业、修正人生道路的机会。王钰洁是东部战区总医院的一名神经外科医生,工作和收入都很稳定。大学时候是医学院本硕连读,已经拥有研究生学历的她,却选择在工作两年之后再度考研。今年,她顺利拿到了南京大学会计学研究生的录取通知书。“高考时还小,选择医生这个行业是盲目的,长大后才发现自己的兴趣并不在此,我更希望能从事金融方面的工作。” 王钰洁考的是在职研究生,可以边工作边读研,但去年8月,她还是向单位提交了辞职报告。放弃体面的工作,从体制内跳离,很多人对她的选择表示惊讶与不解。王钰洁说,医生工作强度大,“那种状态之下,我根本没有时间静下心来看书复习。我想为了自己的理想拼一次。”如今,拿到录取通知书之后,王钰洁也找到了一家金融机构重新就业。调查显示,从2017年开始,非全日制研究生的招考纳入到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考试,是考研人数增加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我们学校而言,非全日制的招生人数每年都在稳步提高。”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莫少群表示,2016年,教育部统一了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考试招生的标准,二者实行相同的考试招生政策和培养标准,其学历学位证书具有同等法律地位和相同效力。这对非全日制研究生而言,文凭“含金量”提升,社会认可度也在逐步提高。南京师范大学刘永昶教授表示,非全日制的模式其实更适合在职人员,安排的课程中有很多是趋于实践的,可以学以致用,提升工作能力。 考研真的能逆袭人生吗考研,已然成为很多人人生路上的第二次高考,竞争激烈而又残酷。千军万马挤过独木桥,考研成功者头顶硕士光环,如果再有名校品牌加持,在今后的求职道路上,真的能够逆袭人生吗?2019年1月,江苏省教育厅公布了《2018年江苏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对江苏2018年高校毕业生情况进行了分析。毕业研究生初次就业率83.3%、年终就业率96.7%,本科毕业生初次就业率88.3%、年终就业率96.8%。仅从数据上来看,研究生的就业率并没有太多优势。不过,江苏省高校招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的相关人士表示,单纯地比较研究生和本科生的就业率数据,并不科学,研究生的具体就业情况还应考虑到就业质量和就业流向等等因素。在上海某知名媒体工作的袁先生十分感恩自己的研究生经历,“如果我本科后就投入工作,和现在的起点肯定是不一样的。”因为高考发挥失误,袁先生的本科就读于南京的一所三本院校,他一直希望通过考研,为自己的人生“扳回一局”。六年前,“一战”失败,他在南京媒体实习半年之后,继续“二战”。这一次,他以复试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了南京大学新闻系。袁先生觉得,考研除了提升学历,更可以带来很多无形的资源和财富,“985大学拥有更宽广的平台、更高的眼界和更多的机会,在这里,人的视野会变得开阔,思考问题的方式也会有所转变,甚至人格也会得到完善。”不过,在某网站对考研回报预期的调查上,仅有31%的人认为可以实现预期目标。这其中,一些“二本”“三本”院校出身的学生,在拿到名校硕士的头衔之后,却发现“原生学历”是他们一生都摆脱不了的标签。“鄙视链其实是一直存在的。”三年前,在一所普通二本学校就读本科的张同学披荆斩棘,考取了985院校的研究生。而在最近的求职过程中,他发现用人单位越来越“精明”。“用人单位会查你的第一学历,同等条件之下,人家还是要985土著研究生。”他郁闷地说:“原本以为读了985院校,我可以鲤鱼跳龙门,没想到,原生学历却是我们一辈子的硬伤。”某大型设计院负责招聘的资深工程师告诉记者,近十年来,研究生已经成为进入本单位的一个硬指标,“虽说学历不能代表一切,但至少说明了一个人是否足够努力,是否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勤勉的态度,这在工作中也是必不可少的。”但他同时也承认,在同等条件下,他们会以“第一学历”为标准筛人。 考研热背后的质量之忧面对社会出现的考研热潮,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莫少群表示,人才是国家强盛的重要软实力,中国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时期,社会对高层次人才需求量巨大,研究生人数的逐年增加,顺应了国家创新发展的需求。另一方面,当下年轻人的自我提升诉求强烈,高学历能提高素质和专业水平。东南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主任宛敏说:考研热的出现,让越来越多人接受到了研究生教育,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和学生就业竞争力,也增强了国家的人才储备和科研力量。不过考研过程中,有些过于功利化的目的和“就业至上”论则让考研“变了味”,也让一部分教育界人士感到担忧。南京某普通二本学校上大三的刘同学告诉记者,他们学校从上至下都呼吁加入考研队伍,甚至还专门召开了考研动员大会,在大会上,学校领导宣布设立专门的考研教室,并且实行实名制分配,教室里环境优良,设有空调,力争为考研学生提供最优质的后勤保障。有教育界人士透露:“越是一般的学校,考研热情越是高涨。因为考研可以帮助‘一般高校’破解就业率难题,但这也导致一些大学在教学中始终围绕‘考研’,学生们并没有接受到系统的本科教育,从而致使一部分学生本科阶段的学术能力严重欠缺。”那些无意于学术研究,只看重就业的考研目的与高校招生的初衷背道而驰。“研究生教育是本科后学历教育,属于精英教育。在英美等教育发达国家,有志于学术研究的大学生才会选择读硕士、博士,但在中国,许多大学毕业生读研的目的,只是为了找个好工作和逃避就业压力,这种功利化的考研显然不能筛选出值得培养的学术研究人才。”南京财经大学新闻系教授朱云不无担忧地说。她认为,“功利心”过强的学生考上研究生后,如果无心学术研究,将加重导师的指导负担和培养成本,对本就紧张的导师资源是一种浪费。她建议,广大学子在本科阶段应该坚持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的学习,从自身学习兴趣和科研能力出发来考虑是否考研,而一旦选择了考研,则应了解自己的特长,清晰定位,选择适合的学校和专业。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新闻传播系张杰教授认为,考研的选拔机制还是采取传统的“一考定终身”的模式,有待优化,“高校选拔研究生,看重的是学术能力和综合素质,以及有学术热情的人。但现在有些学生靠死记硬背考分很高,却缺乏沟通表达能力,缺乏独立思考和实践能力。”他觉得考研大军中的一些年轻人只是盲目跟风,对自己的定位和目标并不明确,“若无学术梦想与相应的科研能力,仅仅是想逃避就业,把考研当作一个暂时的避风港,就算读研了也会觉得很痛苦。”他建议,学生要结合个人兴趣、就业环境、未来发展等多方面,充分考虑读研的必要性。长江后浪推前浪。2019年的考研即将落幕,2020年的考研大军又将汹涌而至。“距离2020年考研还有240天,南京师范大学。”南京晓庄学院大三的晓伟将写有这行字的便签纸贴在桌前,她想报考的是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专业研究生,尽管这个学校的报录比挺低的,但她还是想试一试。“一想到参加考研的不只是我一个人,不是我一个人在奋斗,我又充满了动力。不管怎样,考研这条路总要试着走一次,不给自己的人生留遗憾。”她说。(王 慧)(应采访对象要求,部分人物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