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来,考研热持续升温,2020年的考研人数已经达到了341万,增幅超过了17%,考研已经成了许多人弥补高考遗憾、提升自身竞争力的强有力的选择。但考虑到实际情况,不可否认的是,许多院校都有“出生歧视”,既对本科院校有很高的要求,对许多本科双非的院校都有专业课压分、复试不公平的情况,甚至很多院校会占着名额等待985、211的考生调剂。鉴于这种情况,下面给大家推荐一些复试公平、专业课不压分的院校,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加以选择。一:考研目标院校谨慎选择,避开复试不公平、专业课压分这些“大坑”。1、上海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作为C9联盟的高校,在面对“双非”的问题上还是一视同仁的,初试时不存在专业课压分的情况,复试时不会故意卡“双非”,不看初试成绩,完全靠学生的个人水平。2、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是全国最好的师范大学,不会歧视本科院校,并且复试的顺序是按照抽签决定,而且复试早、出成绩快,不会一直拖着考生。而另一个对双非学生非常友好的一点就是北京师范大学不会接受调剂生,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双非”上岸的几率。3、复旦大学法学院在歧视双非的问题上,复旦大学法学院还是非常公平的,保护考生的第一志愿。4、南京大学南京大学作为老牌985,在考研上一般不会存在歧视问题,初试分数高复试的问题不会大。初试时只看专业课和英语成绩,复试比例为1:1.2,一般而言不接受校外的调剂。5、南开大学南开大学不歧视双非院校,只接受校内第一志愿调剂,复试时导师不会关注学生的“出生”院校,而是完全看学生个人的能力,并且出成绩还很快。厦门大学对于双非院校考研,最大的优点就是初试占的比例很高,而复试占的比例很低,对于很多努力的双非院校考生而言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因为初试基本都是看个人实力的。当然,除了这些大学,还有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东华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天津大学等大学都是超级公平、不存在歧视的,是我们选择目标院校的理想选择。二:考研目标院校黑名单,选择时需要谨慎,择校与调剂时需慎重。一般而言,考研的歧视主要体现在下面几个部分:1、不保护第一志愿:江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2、存在专业课压分现象:宁夏大学、华东师范大学。3、歧视本科院校:兰州大学。4、复试时间太晚:西南交通大学、中山大学。
高考和考研有着本质的区别,而且考试形势和录取方式都存在着较大差异,所以说,考上南京大学的难度并没有可比性,我们只能说哪种方式考上南京大学的可能性更大一些。对于想报考南京大学的同学们来说,其实无论是高考还是考研,都非常的不容易。高考和考研有着本质的区别虽然高考和考研都是每年举行一次,但是两者之间还是有着最本质的区别。首先,两者的考试方式、题型等方面都有着较大的差距,高考是考察考生对多个科目的整体掌握情况,而考研则是考察考生对部分学科的掌握情况。高考的考生需要复习的内容是一样的,理综或者文综,数学、语文、外语,而考研的同学复习的科目却是不完全相同的,考哪个专业和方向,就需要复习哪一类科目。其次,高考和考研的录取方式不相同。高考是总分决定成败,只要自己的总分达标,其他科目分数的高低不会影响自己的录取,但考研就不一样了,不但需要考生的总分达标,单科线也必须达到要求,卡住哪一个科目,都会与研究生无缘。除此之外,高考只需要考一次试即可,就能够按照分数线进行录取,但考研需要要经历初试、复试等多个过程,有些同学的初试成绩非常理想,最终仍然会被淘汰,高考的时候只要自己的分数足够理想,基本上是不会被刷下来。另外,高考的备考压力要比考研更大一些,不仅是学生自己的事情,更是学校、老师、家长共同的事情,但是考研就大不一样了,没有人会关心你是不是要考研。想通过高考或者考研考上南京大学,哪种方式的可能性更大一些?笔者个人看法,考研考上南京大学的可能性要大一些,一方面,考研的人数与高考相比要少很多,有些同学甚至不需要参加考研就可以被保送,而有些底子好的同学,可以通过短短几个月的时间迅速提高,但这样的事情不可能出现在高考的过程中,所以,考研的方式进入南京大学,要比高考进入南京大学更轻松一些。另一方面,考研都会细分领域,每个专业都有不同的研究方向,考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向或者自己最擅长的领域进行复习备考,这样就能够很大程度的避免竞争压力过大的情况。当然,随着学校知名度和实力的提高,考生扎堆的情况也有可能会出现,南京大学作为我国最顶尖的一所综合性大学,每年报考的人数也非常之多,能考上这所大学,一定是学霸无疑。除此之外,高考是每个省份的考生竞争,南京大学在每个省市都有一定的名额,而这些名额只有分数最靠前的一部分同学才有资格拿到。考研则是全国考生同一个标准,同一套试题(报考同一个方向的同学),最后择优录取,录取的情况和本年度报考的人数有着很大关系,但无论如何,竞争压力肯定是要比高考小一些的。结束语南京大学作为我国985工程重点大学,我国世界一流大学A类建设高校,无论是高考还是考研,都备受考生们的青睐,想考上这所大学也绝非易事,往往需要付出比别人多几倍的努力。想考这所大学的同学们,一定要加油哦!我是大学视野,如上就是我给大家分享的全部内容,如果大家还有更多的看法,可以在下方留言与我一起交流探讨。
日本的商科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经济学,一类是经营学。日本经济学包括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计量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和经济思想史六大方向,每个专业方向上还有具体的专业分支。日本最著名的大学群——七所帝国大学,是大部分留学生首选目标,那么,读经济学的同学们,有哪些不可不知的特点呢?1.东京大学东京大学是帝国大学之首,也是日本排名第1的国立大学,在2021年QS世界大学排名中,东大排名24位。东京大学的经济学研究科明确规定外国人不能申请其“研究生”,可以直接出愿参加修士考或博士考。直接考试难度很大,如果你一定要通过“研究生”入读东大的商科,那么可以考虑申请其他研究科。比如,工学研究科教授,大多是跟区域经济学和金融工程相关的;人文社会系研究科的教授,基本跟经济史和经营史相关的;情报理工学系研究科的教授,几乎都是围绕金融工程做的研究;综合文化研究科的教授,课题研究以经济制度、国际经济为主。2.京都大学京都大学在日本国立大学中排名第2,在2021年QS世界大学排名中位列第38位。京都大学人文气息浓厚,学术地位很高,与东大齐名。京都大学的经济学研究科教授很多,各个专业分支上都有教授在研究。申请京都大学需要走AAO审查,比较看重学生的出身院校,被录取的学生当中基本都是来自国内985或211院校。经营管理大学院偏向MBA,也是可以申请的。3.大阪大学大阪大学与我们国内浙江大学相当,在2021年QS世界大学排名中位列第72位。大阪大学的经济学专业分支齐全,但是有几个方向教授很少或几乎没有,需要同学们注意的,比如经济制度、进化经济学和行动经济学。4.东北大学位于日本仙台市的东北大学,曾是鲁迅的母校,在2021年QS世界大学排名中位列第79位。东北大学的经济学研究科各个专业方向齐全,没有什么特定的限制,几乎都可以申请,且设有三个辅助的研究中心。5.名古屋大学名古屋大学在世界排名110,日本国立大学第6,与我们国内上海交通大学实力相当。经济学专业各分支齐全,但微观经济学、进化经济学、经济制度、行动经济学和博弈论这几个方向教授很少。6.九州大学九州大学与国内南京大学在世界排名差不多,124位,是日本西部地区举足轻重的综合国立大学。九州大学经济学偏向计量经济学方向,开设在经济学府中,分为两个专攻:经济工学和经济系统,比较看重学生的数学背景。7.北海道大学北海道大学在日本简称“北大”,在2021年QS世界大学排名中位列第139位,是日本一流的国立大学。北海道大学的经济学在修士阶段更偏向实证研究,理论经济学方向的教授比较少,总体来说,各个方向都有相关的教授在研究。以上就是帝国大学经济学专业的特点了,你还有哪些问题和看法吗?欢迎在评论区交流互动~
金融工程专业是专门运用数学、统计学以及计算机编程技术来解决金融问题的一门学科。在如今互联网金融蓬勃发展的时代,金融工程专业的专业知识正好对口,因此相关人才在社会上十分炙手可热,号称“高富帅”专业。据统计,金融工程专业的毕业生毕业以后的平均工资为15940元,而年薪大于20万的毕业生比例大于50%,可以说非常高薪了。今天,小编就总结了金融工程专业最好的20所大学,这些大学可以说是行业里面的佼佼者了,学生毕业以后,年薪20万是很轻松的。第一: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贸大的金融学院的前身是中国金融学院,直属于中国人民银行,因此贸大的金工专业如今在行业里可以说是顶尖的存在了,贸大的金融工程专业性很强,并且拥有很高的国际化水平,与国内金融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对于高考或考研想要考这所学校的同学来说,可以说是一个非常棒的平台了。第二:南京大学南京大学的工程管理学院和商学院都开设了金融工程这个专业。不过,这两个学院的专业一个是拿管理学学位,一个是经济学学位。两个专业的毕业生在就业时相差不大,不过就学术研究来讲,商学院的金融工程更为正宗一些,而工程管理学院的金融工程的上课内容更丰富一些。商学院在改革开放以后为全国各地输送了很多人才,其校友在现代的工商业发展和经济建设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列第二:山东大学在其他机构给出的排名中,山大的金融工程专业是排名第一的。山东大学专门为金工专业开设了“金融数学与金融工程基地班”,也称“彭实戈“班,是山东大学的高校人才培养基地。每年招生30人左右,从经济学院和数学院的录取新生中选拔。培养能够开发、设计、操作金融工具的人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东北财经大学、中央财经大学、西南财经大学、武汉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并列第四名,在这几所学校中,武大、人大作为综合类的985工程大学,其综合实力很强,毕业证的含金量也更高一些。而其他几所学校作为专门的财经院校,都是全国顶级的财经高校,毕业生在就业时社会认可度高,很受企业的欢迎。排在后面的分别是西安交通大学、厦门大学、四川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南方科技大学、江西财经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南开大学和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这些学校的排名很接近,学科实力上来说并没有太大的差别,这几所学校中,有985工程大学,也有后起之秀的双非大学,如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等,在高考和考研报考时这些学校的含金量可以说是很高了。你认为这些学校怎么样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交流。
今年的考研已经结束了,不知道各位小伙伴都考的怎么样呢?小编个人认为,不管发挥的是好还是坏,考研这件事都已经过去了,不需要去懊悔自己平时哪里没有看到,或者是考试的时候哪里没有答好,无论怎样,这件事都已经过去了,凡事都要向前看,人生不止有考研这一件事,这只是人生中的一种经历,一种体验。觉得考得还不错的小伙伴,可以专心准备复试,觉得自己大概这次考不上的小伙伴,可以摆正心态准备下一年的考研,或者把心思放在当前应该做的事情上,过去的事情,一直想着也没有意义,调整心态,人生还有很多美好的事情等着我们。今年的考研刚结束,明年要考研的小伙伴也已经开始准备了,不知道你们有没有选好自己要考的学校和专业呢?今天小编给大家分享4个考研人数最多的专业,希望能帮到有需要的人。一、会计会计专业,不光受高考生的青睐,也很受考验人的青睐,每年报考的人数也非常多,常年居高不下,而且是很多跨专业考研人的首选。会计专业受到考验人青睐,有以下三点原因:1、跨考专业壁垒较低:有很多人的本科专业都是和金融、会计相关的,专业课会学到统计、财务、国际贸易与经济等课程,所以跨考时就很容易选到会计专业。2、考试科目简单:会计专业的研究生考试,就是传说中的只考两门的专业,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和英语二,不考数学和政治,对很多同学来说是一个不小的诱惑。3、就业后薪资高:同学们必然听过金光闪闪的“四大”,基本上处于应届生薪资食物链的顶端,所以很多同学选择会计专业,这个也是其中之一原因。推荐院校:清华大学经管院、人大、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合肥工业大学管理学院、中央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东北财经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二、金融学金融学是最近几年考研报考较为火热的学科,其主要研究方向有:货币银行学、金融经济(含国际金融、金融理论)、投资学、保险学、公司理财(公司金融)等。推荐院校: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厦门大学、东北财经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清华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就业前景:金融学专业毕业生可在金融业监督管理机构、证券公司,含基金管理公司、信托投资公司、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保险经纪公司、政府行政机构等部门就业。三、法律法硕(非法学)在招生方面与法学硕士不同,是我国唯一一个在全国范围内明令不准本专业报考的研究生专业。并且考研初试采用全国统考的形式。但为求稳妥,考生在报名时一定要查询目标院校的具体招生简章,查看其具体要求。推荐院校:中国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西北政法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吉林大学、厦门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浙江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就业前景:法律硕士毕业后主要从事立法、司法、行政执法、法律服务和公共事物、经济管理等工作。比较多的毕业生会走向公务员、金融机构、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公司法务等工作岗位。四、翻译随着我国外交越来越广泛,专业的翻译人才也越来越被需要。本科专业的英语系同学,学的大都是商务英语或者是英语专业,但是一旦选择考研,基本都是翻译专业。此外,翻译硕士也有众多跨考生。由于就业的前景较好,薪资也处于较高的水平,尤其是同声传译。所以翻译硕士对考研党来说,诱惑也是比较大的。推荐院校: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不推荐文科院校,比如北外、上外、广外这些学校,是因为这些学校每年都被扎堆报考,录取率较低,相比之下,选择这些理工科院校更有优势,更何况这些院校的翻译专业也很不错。就业前景:与英语专业有关的外贸、外交、海关、旅游等行业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使得我国对英语人材的需求数量越来越大。据劳动人事部统计,英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一直在各专业中居于前10位,即使在英语人人能说的今天,高端的英语人才的就业率仍然保持90%以上,所以,翻译专业的研究生毕业后,完全不用担心工作的问题。
随着近几年的“考研热”持续升温,每年的考研人数也是越来越多,随着竞争力的不断增大,考研难度也是越来越大。据教育部统计,2018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报考人数是238万人,比往年增加了37万。考研的主力军为本科二批、本科三批的学生,考研的主要的目的还是想考一个好一点的大学,比如说985工程和211工程大学,但是实际上有一些专业比较冷门,非常容易考上,想要考上名校的考生可以考虑这些专业,不过也正因为冷们,很多网友都表示很纠结。今天小编就来盘点一下考研难度最小的5个专业。一、哲学哲学恐怕是考研难度最小的专业了,像管理学和文学这种专业,一般国家线都是340到345之间,而像哲学这种专业往年考研初试国家线都在280到285左右,哲学报考的考生非常少,由于专业就业面有限,而且理论性强,很多考生都不会选择报考,所以,想要报考哲学专业的考研学子,面临的竞争力就会小很多。不过拥有哲学专业的学校实力是非常强悍的,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等很多名校都开有哲学硕士点。二、教育学教育学也相对比较好考,也是少数考研不考数学的专业之一,教育学近年来的就业前景也比较好,跨考考研难度也不大,对于考研又不想考数学的考生而言,是一个不错的选择,2018年教育学的国家线是320分,一般来说教育学专业的学生以从事教师和行政工作为主,目前设有教育学专业的学校有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天航空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天津大学,辽宁大学等。三、农学很多同学对农学有一定误解,认为农学就是从事农作,实际上是非常狭隘的。农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不仅涉及经济,还有环境,作物,畜牧生产,工程。农学是研究农业发展的科学,实际上农学发展前景非常好,农业乃民生之本,其中的学科类别还包括作物学,园艺学,林业,科学技术史等,分支非常多,就作物学这个专业来说就有中国农业大学,吉林大学,浙江大学,延边大学等就设立了,设立其他分支的学校就更多了,农学的考研国家线比哲学还低,2018年考研初试农学的国家线是255,比较容易考!四、考古学及博物馆学博物馆学主要是研究博物馆的性质和特征的一门科学,考古学是研究社会历史的科学,而考古学及博物馆主要是研究考古学和博物馆学的基本理论基础学,以后的就业面一般是博物馆,研究所等,这门学科属于历史学门类的考古学科的分支,目前设立的院校只有中国人民大学,但是专业学位中有一门专业文物与博物馆专业与其相似,设立文物与博物馆专业的院校非常多,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吉林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大家也可以考虑这个专业。五、历史学前面讲的考古学及博物馆学就是历史学的一个分支,历史学门类的学科类别主要就有考古学,中国史,世界史,就中国史这门专业而言,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吉林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清华大学都有设立,历史学的门类的国家线一般在315左右,报考的人比较少,选择院校也比较多,比较容易考!以上五个专业都有一点冷门,但是是考研难度最小的五个专业了,想要跨考的考生或者想要考上名校的考生,可以考虑一下,最后祝大家考研顺利!
2017年7月,南京大学入选教育部全国博士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高校,这是对南京大学近年来不断深化博士研究生教育改革、探索高层次拔尖人才培养新模式工作的肯定,更是对学校今后工作的新要求。 南京大学(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本文总结南京大学自2013年以来在博士生教育改革中探索并形成的“四三三”博士生培养新模式、相应的操作机制和举措以及取得的阶段性成效,以期为国内兄弟高校深化博士生教育改革、提高高层次人才培养质量提供新的思路、参考和借鉴。一、改革命题和背景正如著名教育家、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前任校长亚伯拉罕弗莱克斯纳在其著作《现代大学论——美英德大学研究》中写到的:大学像其他人类社会组织一样,处在特定时代总的社会结构之中而不是在外。我们认为:中国大学的发展不仅是立足于本土,还要有立足于世界的视野。在这样一个前提和基础上,中国一流大学的发展自然而然会面临一些基本命题,如:扎根中国大地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世界一流大学的中国模式探索中国特色和世界一流的中国大学发展之道,等等。大学在与外部环境的互动中,既要服务所处环境的发展需求,即“科教兴国”,也要依托所在的发展环境,即“国兴科教”,两者是互相补充的。 十八大以来,转型发展已成为高等教育的主旋律。基于对一系列重要文件和讲话精神的理解,我们认为,中国一流大学的发展具有以下属性和特征,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的一流大学发展之道政府宏观指导下的一流大学发展之道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一流大学发展之道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一流大学发展之道多重社会责任下的一流大学发展之道企业非创新主体下一流大学发展之道,等等。这一系列特征决定了中国大学的发展方式跟西方高校有着显著差异,需要有自己的发展路径和举措。那么,中国大学如何找到一个系统性破茧而出的办法,从而走出一条可操作的道路?一方面要坚持自主性另一方面就是要随着国家社会经济的转型,在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关键点上转型升级。其中,在人才培养上,就是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教育改革。研究生教育特别是博士研究生教育是高层次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是培养自主创新型人才的中坚力量。推进博士研究生教育改革,不仅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也是新时期我国研究生教育迅速发展的需要,更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需要。刘延东同志在近四次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会议上均强调我国研究生教育要进一步深化改革,提高培养质量。刘延东指出:质量是研究生教育的生命线,推进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是提升质量的重点和难点。要推动改革创新,清除“痛点”、打通“堵点”,没有健全的质量保障和监督体系,没有严格的执行,提高质量就无从谈起,更谈不上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由此可见,现阶段我国研究生教育改革的任务可凝练成12个字:模式改革、提高质量、从严要求。二、南京大学的目标和挑战鉴于研究生教育改革大背景,南京大学必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可见”的人才培养架构。学校秉承“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南大风格,着力内涵发展、彰显南大特色”的发展理念,积极转型、创新模式、完善机制、突出绩效,确立了以下改革思路:以立德树人、服务需求、提高质量为主线,在已有博士生培养平台和传统的基础上,通过构建以质量为核心的、面向博士生培养全过程的新模式和新机制,促进新时期博士生培养质量再上一个新台阶。2013年,南京大学面向全校推行博士生教育改革。此次改革是在文、理、工、医30个院系共40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进行,涉及院士、长江学者、杰青、千人在内的1000多名博士生导师以及5200多名在校博士生。同时,这次改革也是在需要体现学校统一的模式观、院系具体落实的特色化、充分调动全校师生的积极性以及学校资源相对有限等约束条件下进行的改革。总体来说,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教育改革就是要在上述约束条件下实现改革的高标准和真实效,以达到最优化目标,即:优化的生源优化的培养过程优化的结果良好的、可操作的动力机制而要实现上述目标,南京大学博士生教育改革则面临着3个方面的挑战:1. 体系性难题如何凝练博士生培养全过程的系统性特点和关键要素,使“顶层设计”为建立博士生培养新模式与质量保障监督体系奠定统一的构架及实践基础?如何在学校整体改革模式下实现各院系、学科的个性化实施?如何体现南京大学从本科到硕士再到博士的人才培养体系的互动,从而避免博士生教育改革的“孤岛式”推进?2. 节点难题具体来说就是:如何设计切实可行且有效的淘汰机制,从而精准发力并严格执行力度和相关举措,在所有院系和学科实施培养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原创交叉怎么设计,进而支持和激励博士生开展高水平、原创性的科研探索;以人为本怎么设计,以充分考虑博士生、导师的利益和诉求,调动他们参与改革的积极性。3. 运行机制难题如何建立校(院系)的协同与操作机制,确保统一的培养模式改革与质量保障监督体系能够在全校实现院系、学科的个性化落地;如何理顺教育资源的统筹分配机制并发挥其杠杆作用;如何提高博士生教育改革的规模化成效,从而保证整个博士生教育改革的规模化推进落到实处。以上三个方面是南京大学博士生教育改革需要直视和首要解决的问题,而解决得好坏直接关系改革的成败。具体措施与创新围绕上述三个方面难题,南京大学进行了一系列体制机制改革和创新,逐一清除和打通改革过程的“难点”和“痛点”,摸索出一整套具有南京大学特色的“四三三”博士研究生教育体系。第一,针对模式设计难题,学校顶层谋划,设计了“四三三”博士研究生培养模式(见图1),为全校面向全过程的博士生培养质量控制提供基础性框架和指导。“四三三”培养模式具体是指:博士生培养过程分为预选、硕士、博士、弹性延长等四个阶段,实施分阶段、分类型、分层次的三种奖助激励,落实招生入口优化、过程严格把关、毕业出口弹性设计的三个环节质量控制,完善制度设计、机制运转、措施落实的质量保障与监督体系。 图1 南京大学“四三三”博士培养模式 第二,针对个性化实施难题,通过采取“利益机制+推动机制”互动的操作方式,实现了全校所有院系个性化方案的落地。2013年,学校在前期广泛调研和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教育改革方案(试行)》等一系列改革指导文件,院系则结合学科发展和特色、人才培养要求等制定具体实施方案。自愿参加改革的院系,由学校统一组织专家评审和论证,成熟一个实施一个,避免了以往“统一布置”后的“执行走样”。同时,只有参加改革的院系才可以分享改革后学校提供的各种资源,即所属学科、学生都可以享受改革中的资源再分配以及奖助激励等。2013年改革启动后,首批就有24个院系参与改革、制定相应方案并实施;2014年,余下的6个院系(含学科、院系调整新成立的院系)也全部参加了博士生教育改革。第三,针对体系互动难题设计了南京大学本、硕、博培养一体化架构。构建了从本科生培养(“三三制”)到硕士生培养(“二三三”硕士生教育改革)再到博士生培养(“四三三”博士生教育改革)的风格一致、上下贯通、有机互动的人才培养体系,从而提供南京大学学生最好的、系统化的教育和培养,既体现了高校回归人才培养本源的初衷,也避免了单纯博士生教育改革的“孤岛式”推进。第四,针对淘汰机制难题制定了特色化的严格考核与分流退出机制,为提升博士生的学习主动性提供了关键支撑。学校规定所有博士生在入学一年后都必须参加本年级的第一次博士资格考核,如确因特殊原因无法参加的可作暂缓通过处理。博士生在入学六年内(南京大学博士生最长学制8年),最多可参加3次资格考核,如未能通过资格考核,学校将视其为自动终止学业,予以退学,准予肄业。每次资格考核各院系均必须有不低于15%的学生暂缓通过,而优秀率则不得高于15%。暂缓通过的博士生根据学习安排,可加入到后面任何一个年级的博士生中进行资格考核,只有通过考核的博士生才可以进行论文开题及后续学位论文的撰写。第五,针对原创交叉难题,培养过程中设立了博士生跨学科科研创新项目,弹性延长阶段则推出了优秀博士生能力提升计划,致力于提升博士生的原始创新能力。学校在“985工程”二期建设就设立了博士生跨学科科研创新项目,旨在加强博士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鼓励博士生积极参加对科学发展有重要影响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或具有应用前景的技术创新研究,鼓励自由探索,重点支持研究生跨一级学科联合申请创新项目。优秀博士研究生能力提升计划则是在2012年正式启动的,针对已经达到或超过毕业条件而又自愿在校继续开展学术研究的博士研究生实行弹性学制,予以各方面的支持。此举意在激励优秀学生潜心研究,为获得更具有挑战性、质量更高的学术成果创造条件,更加突出对博士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第六,针对以人为本难题,建立了常态化的博士生利益诉求表达机制与相应的“暂缓通过”博士生的帮扶机制。学校定期召开博士生、博士生导师、院系分管领导座谈会,根据师生建议并结合博士资格考核存在的问题,不断完善考核方案。各院系在资格考核方案中进一步规范考核流程,明确针对“暂缓通过”博士生的具体帮扶措施。同时,学校每年开展面向全校博士生的培养质量现状问卷调查,及时掌握改革过程中博士生群体的科研、生活现状及关注的问题,较为客观地掌握博士生对改革后的资格考核及奖助政策的反应,从而保证改革对博士生的压力控制在一个适当的水平。这一系列难题的突破,解决了当前国内高校博士生教育改革中普遍存在的“关键环节难贯通、培养模式难融合、规模化实施难推进”等顽症,形成了一套面向培养全过程的“四三三”博士生教育改革模式,通过理顺博士生教育质量标准与个性化培养的关系,打通质量控制关键环节的“堵点”,实现了培养模式与机制创新:将全过程培养的教育理念落实为人才全面成长的教育实效;关键环节和机制的创新:贯通完善了入口优化、过程把关、出口弹性的全链条式博士生培养质量保障运行机制(见图2);规模化实施与管理创新:构建形成了基于资源统筹、弹性分配原则的校院改革互动新机制(见图3)。图2 南京大学“四三三”博士培养模式 图3 南京大学“四三三”博士培养模式实施成效南京大学“四三三”博士研究生教育改革实施4年多来,围绕质量核心环节,强化内涵建设,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效。第一,严格的中期考核和分流退出机制在全校真正落地通过对博士生保持适当的压力,并把压力转变成动力,博士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了大幅度提升,为南京大学博士生教育的内涵发展和质量提升起到了基础性作用。 图4 2014-2016年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资格考核执行情况资格考核的核心就是严格控制质量关。相应的,增加压力的同时通过建立完善的帮扶和利益诉求机制体现了高度的人文关怀,进而达到博士生资格考核的真正目的:不是“淘汰”,而是“促优”。事实上,有相当一部分博士生在参加第一次资格考核时结果是“暂缓通过”,而参加第二次考核时其结果已提升为“优秀”。第二,以博士研究生教育改革为契机,深化和促进了博士生导师制度改革博士生导师的工作动力与分类指导的自觉性得到明显提升,切实将导师“第一责任人”的要求落到了实处。 首先,通过“四三三”培养模式改革,南京大学的博士生可细分为五类:即未过关的学生、合格的学生、优秀的学生、拔尖的学生和弹性的学生等。导师最清楚所指导的博士生中谁最优秀、谁存在问题,“四三三”培养模式改革有利于导师对博士生进行分类指导,提高投入的针对性; 其次,导师指导博士生的频次和时间均有明显的增加。学校组织的问卷调查显示,导师在课题科研和实践项目中的指导比例由2015年的60%提高到2016年的71.4%;再次,学校适时对博导评聘制度加以改革,不再关注博导本身的头衔,而是关注其基本资格、岗位资格、招生能力和培养质量,进行全方位监控,更好地与博士生教育改革配合起来,推动博士生导师将更多的时间与注意力投入到招收优秀学生与培养高质量学生上,投入到提升自身的指导水平与科研活力上。第三,全面、有效地提升了南京大学博士生培养质量首先,博士生的原始创新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如博士生在学科群一流期刊发表论文由2010年的10篇增加到2015年的65篇;又如天文与空间技术学院博士生周平在国内率先发现了第一颗磁星,实现了我国脉冲星研究领域零的突破。其次,博士生的技术创新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如2016年软件学院多位博士生在软件工程领域顶级国际学术会议FSE上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5篇,位列当年度全球高校第一。又如有数十位博士生在历年的云计算应用大赛、物联网创新应用设计大赛、数据挖掘大赛、电子设计竞赛等各类国内外大赛上获得冠军或者特等奖。再次,有力地支撑了学校“双一流”建设。南京大学自然指数(Nature Index,NI)排行从2013年全球43位上升到2017年全球12位;2016年,南京大学ESI排名中2个学科进入全球前1‰,16个学科进入全球前1%。以2014~2016年物理学院、天文与空间技术学院和化学化工学院等三个学院的博士生发表的学科顶级论文数为例,博士生高质量的科研产出为南京大学的学科建设和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图5 2014~2016年南京大学部分院系博体会与思考南京大学“四三三”博士研究生教育改革是在学校创新体系战略下落实高校人才培养本源的改革,是以问题为导向,不断深入、不断完善、内涵提升的改革。简单地说,通过此次改革,南京大学给予了在校博士生选择性发展的路径和差异性起步的平台。学校通过对博士生的特色化培养,促进了博士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实现了统一改革模式观下博士生的个性化成长和多样性成功。当然,我们也清楚地认识到任何改革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改革模式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往往是在实践中经过长期不断的循环演进和调整。南京大学在前期博士生教育改革取得初步成效和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四三三”博士生教育改革的高度、深度和广度,今后一段时期将继续围绕“立德树人、内涵发展、提高质量”的改革主线,在人才培养全过程中以分流淘汰、科教融合、课程改革为改革重点,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和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在改革深入推进中,我们将更加注重招生选拔、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国际合作、导师队伍、投入资助等环节在“四三三”博士生教育中的核心作用。同时,在宏观层面将进一步夯实两个基础:基于大数据分析的多元质量评价机制,和基于综合资源配置的校、院系、学科良性互动的管理模式。通过不断完善博士生培养模式,使得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培养在提升动力(博士生和博士生导师)、提升质量(核心素养、原始创新、技术创新和成果应用)和支撑发展(个人发展、学科发展、学校发展)上更上一个新台阶。国际上公认的大学发展模式有德国模式(如洪堡大学被誉为“现代大学之母”)、美国模式(如19世纪起哈佛、耶鲁等高校创新性地开拓了研究生教育)。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扩大,处于转型发展中的中国大学需要在人才培养模式上深入探索和创新,不断积累和总结经验,进而形成扎根中国大地、符合中国高校实际、体现中国大学发展特色的“中国模式”
2020年2月20日,考研初试成绩公布。江苏共青团翻牌了一位跨考南京大学金融学硕的南审姑娘。这位取得439分好成绩的女生,是我们南京审计大学2016级经济学专业的的马若宇同学。马若宇,中共党员,曾获优秀青年志愿者,暑期社会实践先进个人,优秀团员等奖项。学分绩点专业第一,获得国家奖学金、校级综合一等奖学金、2018年江苏高校学生境外学习政府奖学金。获第十六届江苏省“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生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江苏省高等学校第十六届高等数学竞赛本科一级b组三等奖。成功的秘诀,是不忘初心马若宇本科是经济学专业,在学习了货币银行学和金融衍生品后对金融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所以大三时她便下定决心,跨考南京大学的金融学硕。5月22日,南大公布复试结果。她,得偿所愿。考研是一场持久战,正如这句话所说:“你知道什么时候会赢吗?这场持久战就仿佛是在黑夜中摸黑奔跑,却不知何时天亮。”一切都是未知的,但马若宇坚信,跑着跑着天就亮了。在考研期间,几乎在复习的每个月,都有同学选择放弃,这个时候坚持就显得尤为可贵。晚上23:40的图书馆几乎每个晚上,马若宇都会坚持学习到图书馆闭馆。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坚持信念、相信自己,永不放弃。马若宇说,要有脚踏实地的行动,在每个阶段都要有所规划,毕竟只有付出努力才能有所收获。此外心态也十分重要,在备考期间压力过大,因为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等情况而迷茫甚至是崩溃,这都是非常正常的。“比如我暑假期间因为发生了一些事情,很焦虑,失眠也很严重。这个时候一定要坚持下去,可以多和朋友家人沟通交流,适当地放松自己,毕竟劳逸结合也十分重要。”她说。马若宇在暑假的备考期间,失眠是常态,每天可能只有三四个小时的睡眠,但她还是积极地暗示自己。她笑着说:“考研就是一段自我否定与肯定的过程,当回头再看这段时光,所遇到的所有困难和挫折,都是在督促我们成长。”她在这里也分享了一些考研干货,供同学们借鉴。数学:前期一定要注重数学的学习,每天最好能有六个小时的学习时长。九月以后我都在做套卷,基本上每天一套并且及时更正,做试卷的时候不能一味追求数量,如果消化能力差也可以两天一套试卷,重点是保证质量,一定要及时总结。英语:英语最重要的是单词和阅读,从开始复习到考试前,单词都要背。阅读方面主要是做真题,考英语一和英语二的同学都可以先从1997年的英语真题开始做。9月份以后,我又重复了两遍真题,并且将剩余真题进行全真模拟。政治:政治我是8月份开始复习的,用的书是肖秀荣老师的精讲精练和1000题。1000题一定要多刷几遍,政治选择题尤其是多选题是拉开差距的关键,所以大家一定要重视选择题。专业课:专业课一定要尽早开始复习,参考书目跟着自己报考院校的官网走,及时注意是否有更换书目或者是增加书目的情况出现,多多咨询学长姐。和喜欢的人,做热爱的事大一时,马若宇成功竞选了班级学习委员,同时加入了泽园主持人队和校学生会校园文化中心学习部。大三,她成为了一名新生助理辅导员,协助开展新生入学教育工作,及时解决萌新们遇到的问题。当助辅的时候给新生开班会,一排左一为马若宇让马若宇一直坚持学生工作的是那份责任感,令马若宇热爱学生工作的是那份归属感。在这些学生工作中,泽园主持人队的经历,让她最难忘。“我们就宛如一个大家庭,会给队里的成员举办生日惊喜,每次有主持任务的时候其他队员也会到场,可以向他们倾诉自己的烦恼,围炉夜话、约饭、别墅趴是我们的常态,和他们在一起就有无限的欢乐。”在这个大家庭里,也经常会有温暖的事发生。有一次,马若宇周三下午有场主持,周二临时通知周三下午有英语测验,因为时间比较紧张,这让马若宇一下子就慌了神。她第一时间联系了队员,最终有个小伙伴在有其他考试的情况下帮助了她。她们迅速又默契地完成了交接,惊喜的是,帮忙同学的这次主持也获得了主办方的一致好评。主持中的马若宇马若宇感叹道,她很幸运能在南审拥有这么一群朋友,不论是否经常联系,内心都留有彼此的一片天空,偶尔问候一声就会带来会心的笑。成长的课堂,不止在校内大一暑期,马若宇参加了大学生支教活动,前往安徽宿州教授数学课程。在支教过程中,这些纯真可爱的孩子们带给了她许多感动。虽然只有短短十几天,但是在离开时,她还是没忍住流下泪水。孩子们写给她的信,还有亲手制作的小礼物,她到现在还依然珍藏着。至今,马若宇和其中的很多孩子依然保持着联系。每个节日他们温暖的祝福,她都铭记在心,也期待着在不久的将来,能收到他们考入理想大学的消息。大二暑期,马若宇参加了学校的游学项目,前往曼彻斯特大学学习金融衍生品与经济全球化。短短的一个月,她受益匪浅。她印象最深刻的是小组一起准备最后考试的时光,考试形式是小组presentation和笔试,presentation所占的比重很高,每个人都需要在短时间内完成全英文脱稿陈述,这对所有人来说是不小的挑战。不过,好在大家分工明确,很快就确定了每个人最擅长的部分,并且为彼此提建议,争取精益求精,最终获得了老师的赞扬和其他同学的肯定。她说,那些与伙伴们一起在教室准备presentation的日子,那些每天在oxford street结伴而行的日子永远都会珍藏在她的心中。大三时,马若宇和同学们一起参加了挑战杯项目,为了这个项目,他们付出了许多努力。2019年1月,他们奔赴无锡、苏州、南京等地进行实地调研,对11家民营养老机构进行调查,发放了300多份问卷,通过后续研究和分析对目前苏南地区养老机构的现状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最终,马若宇团队的作品获得了第十六届江苏省“挑战杯大学生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的好成绩。在这里,马若宇还有些话想说:“感谢图书馆那些虽不相识但熟悉的面孔,感谢一路以来不离不弃的朋友,感谢父母一直以来的支持与陪伴,感谢孙国锋老师、曾阳老师、郑均雷老师的倾囊相授,感谢在南审的这四年。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希望大家都能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来源:南京审计大学 文:唐欣怡 图:本人提供 责任编辑:四月
南京大学坐落于钟灵毓秀、虎踞龙蟠的金陵古都,是一所历史悠久、声誉卓著的百年名校。国家211工程、985工程首批重点建设高校。2017年入选A类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名单,15个学科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南大是C9联盟的高校(国内最顶尖的九所学校),作为曾经亚洲第一高校国立中央大学的前身,底蕴深厚。只是后来由于院系调整,南大很多院系都分离出去了,分离出一大批包括东大、河海、南师大、南农、江大在内的重点大学的优势专业。但即使分离出这么多院系,南大仍然稳居九校联盟,底蕴之强由此可见!因此南大吸引了一大批实力强劲的同学报考,那么南京大学的考研情况具体怎么样呢?文学院文学院是南大历史最悠久的学院,是我国近现代高等教育史上最早建立的中文系之一。南大的中国语言文学是国家重点学科,全国名列前茅。为什么要分析文学院呢?主要是南京的高校大部分都是理工科类,有文学类的学校太少了,但考这个专业的同学着实不少。从考研竞争情况看,南大的中国语言文学,也就是专业代码050100开头的专业,录取情况还是比较相似的,统招人数都特别少,基本都是个位数。像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已经连续几年全部保录了。还有汉语言文字学和中国古典文献学最近两年都是统招1-2个人,其他的同学全部保录。很多专业的报录比也是比较高的,竞争很激烈。从收分的角度看,18年的学科门类线(复试线)比17年的学科门类线高了15分,但是这个学科门类线也没有太高的参考价值,因为各个专业的复试线也不是按照这个来划的。大家想比较稳的考上的话,还是参考考试的均分。18年的很多专业的均分要比17年均分高30—40分。这也意味着今年的竞争比去年要大很多。艺术类的两个专业,学硕的录取人数和去年一样,统招都是3人,但是均分低了很多。但是戏剧专硕今年比去年录取人数增加了将近了一倍。推荐报考。政治/社会学院政府管理学院给大家分析了五个专业,三个政法口的还有两个管理类的专业。政治类的三个专业从招生人数看和去年比较没有太大的变化,统招人数都是5个人左右。政治学理论和国际政治的的推免比例都在50%左右。报录比没有太高。从分数上看也是延续不考数学的专业的状况,稳中有升。但也不都是这样,像中外政治制度就比去年低了20多分。管理类的两个专业是考研的热门专业,行管和社保。这两个专业去年报录比很高,招生人数今年比去年多了将近一倍,今年企业管理统招8人,社会保障统招15人。从分数上看企业管理难度竞争没有去年激烈,今年均分363分,比去近低了20分左右。社会保障均分也低了7分,主要是统招人数多了很多。社会学的专业去年分析的时候没有太在意,但是从去年咨询的同学来看,想报考的同学还真不少。所以就和大家分析下南大的社会学专业。南大的社会学是国家重点学科,全国排名前三,专业实力很强。统招人数比17年少了一个人,去年是8个人,均分比去年低了9分。人类学统招人数很少,这两年都是两三个,今年均分还是蛮恐怖的410分,难度很大。社会工作统招人数34人,和去年差不多,均分390分,其他的数据大家自己去比较。南大的心理学专业优势不是很强,只是依靠南大的名校光环,但是招生人数也很少。去年和今年的考研波动还是很大的,从分数中就可以体现出来,所以不是很推荐报考。运气好像今年366录取,运气不好你考400碰到17年大神413淘汰。商学院商学院是南大第一大院,南京大学在经济、商科领域具有深厚的历史,是中国高等工商管理教育的发源地,为中国商学院的鼻祖。南京大学商学院现设有经济学和管理学两大类学科。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南大的理论经济学在国内是属于顶尖之列的。南大的理论经济学有四个二级学科,也就是上面表格的前四个专业。但是统招人数都很少,去年和今年的统招人数基本没有变化。但是这些专业的考研竞争还是很激烈的,报录比一般都在10+以上。从收分看今年的均分要比去年普遍低20分左右,这是考试内容所影响,因为去年的数学3实在是太难了,所以分数都比较低。我们何以横向对比下,有些考数学的专业一般都要低30分到40分,有些985院校的分数甚至要低更多。所以南大的这些专业才低20分左右,对分数的要求还是比较高的。19考研分数预计会和17年的比较接近。南大的应用经济学专业优势不是很强,但是依靠南大的品牌优势就业也都是很好的。英语比较好的同学也有不少毕业都去高盛、汇丰、摩根这些顶尖投行,年薪超过7位数也大有人在。国民经济学,金融学和产业经济学推免比例都很高,都超过50%。而且报录比也很高,17年的报录比都要接近20:1。像金融学今年的均分比去年还高,竞争更激烈。国际贸易学和数量经济学也是应用经济学的学硕,招生人数没有变化。但是国际贸易学推免生比去年少了4个人,统招就多了4个人。所以大家在9月份或者10月份报考的时候一定要看看目标专业的推免人数。数量经济学和17年情况一样,就是均分低了20多分。南大的金融专硕在商学院和工程管理学院里都有,商学院的金融专硕推免是相对很低的,但报录比还是个较高的水平,18年均分375分;而工程管理学院的金融专硕,它的研究方向是金融工程方向,招生人数比较多,18年统招23人,报录比在经济类专业里还是比较低的,18年均分378分。审计专硕18年统招15人,均分220分,看上去分数是比较低,但是大家要注意今年招的全部都是非全日制的。会计学每年统招都是个位数,去年7人,今年8人,分数还是比较高的,均分380多分。企业管理竞争热度今年有所下降统招人数倒是差不多,但是分数比去年少很多,今年均分369分,但是其中包括少民计划和支教团计划等,实际均分是374分。会计专硕和去年招生不同,18年招生人数很多,但是其中考试的全是非全日制的,全日制的全部是保录的,非全均分229分,但是考研竞争就没有去年那么激烈了。数学系南京大学数学系以历史悠久、实力雄厚、治学严谨而著称,是国内传统数学强校,数学是国家一级重点学科,专业优势很强。培养出了田刚、戴建岗等国际一流数学家等杰出校友。应用统计是属于经济学专业,18年没有统招生,全部保录了。数学的二级学科专业18考研和17年来看的话分数差距还是很大的,像基础数学18年均分比17年低了50分,其他专业收分也有不同程度的减少。除了应用数学,但是这个专业统招1个人,就和之前说的心理学一样,波动比较大,没有什么参考价值。运筹学今年也是全部保录的,去年还统招了一个人。数学系的毕业生就业前景广阔,毕业生中很多进入斯坦福、耶鲁、剑桥、清华、中科院等国内外著名高校继续深造,还有很多进入高盛、宝洁、国家统计局等知名企业和政府机关、高校、金融单位工作,前途不可限量。不得不承认的是学数学的同学大都很聪明,哈哈。化学/环境学院南大的化学专业非常好,是南大最好的专业之一,化院是我国最早设立的化学院系之一,院士多,师资雄厚,国际交流也很多。化学是国家一级重点学科,专业招生人数还是比较多的,每年招生人数都有100多人,但是今年的统招人数比去年多了将近一倍,有48人,而且分数还低了15分,要知道化学专业是不要考数学的,所以今年的考研难度比去年要低很多,19考研也是比较推荐考的。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很多人认为化学专业不好找工作,但是其实化学专业在日化、服装、石油化工、食品、制造医药、环保等行业都能找到理想的工作,而且工资还很高。或者读个博去重点高中,大学教教书,做做科研,一辈子也不要愁。这里和大家说下今年南大应化全部保录,不要再问为什么没有应化了。化工专业今年也招了51人,均分才325分,即使是去年的367分,也是强烈推荐报考的。南大的环境科学是国家重点学科,强势专业,但是推免比例有点高。统招人数11人,18年均分342分,从就业来看,其就业前景也是很不错的。南大环科出来的多数在做环评。这个行业基本事业单位居多,收入前途方面都还是不错的。环境工程分为学硕和专硕,学硕统招12人,专硕79人。从考研的难度看专硕比学硕要简单点。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是南京大学电子信息领域主要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其中无线电物理和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在上一轮国家重点学科评估中排名全国第一和第二。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师资雄厚,在中国科学院院士郑有炓教授和吴培亨教授,以及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乃通教授、张光义教授和贲德教授的带领下,以学术带头人和科研骨干为中坚力量,一支多元化、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科研人才队伍已具规模,前途无量。无线电物理是属于物理学的专业,南大的物理学是国家一级重点学科,这次虽然没有具体分析,但是南大、北大、清华、中科大的物理学并列第一。院士超多,想做物理研究的话,选择南大不会错的。南大的无线电物理是国内第一批创设的专业,考研竞争不激烈,去年11人进复试基本都录取了,而且均分338分,这个也不是特别高的分数。南大的电子科学与技术全国排名TOP10。有四个二级专业招生,从物理电子学到电磁场与微波技术。这四个专业除了微电子学和固体电子学这个二级学科统招22人以外,另外三个专业统招人数都特别少。每年都是统招一两个人,其他的全推免了,像物理电子学今年就全部推免了。这三个专业报录比都不是很高,因为毕竟统招人数比较少,这种专业不是很推荐考,有实力的同学可以选择保研。想考电子科学与技术的同学倒是可以考虑下微电子学和固体电子学,招生人数多,而且报录比不高,分数的话,如果十分想考,这也不是高不可攀的。信息与通信工程这个专业在南大就显得没有那么强势了,毕竟南大是和浙大、武大、上交这些学校比的,全国排名30左右。但是这个专业本来就是就业很热门的专业再结合南大的学校平台,毕业生有不少去了百度、华为、中兴、中国电信、中国电子等知名企业。学硕的两个专业招生人数都是个位数,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一个统招了5人,一个统招了4人。今年均分350分左右,分数略高就是不知道专业课难度,要是难度适中的话还是推荐考的。电子和通信工程专硕统招人数62人,报录比均分也不是很高,推荐报考。哲学南京大学哲学系在国内非常有名气的,实力雄厚,士林所仰,排名基本国内前四。哲学类的专业统招人数都比较少,一般都是两三个,所以就造成了竞争激烈,分数也是居高不下,当然17年和18年的考研情况也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具体的数据在表格都有,大家参考就行。上面只是介绍了南大的部分专业,南大的强势专业其实还有很多。其他的专业大家想了解的话尽量在底部留言,因为你们后台留言只能保存两天,我就不能和你们说话了。如果问题比较多,也可以加研研微信,今年已经给超过600位加研研微信的同学解决院校问题啦,嘻嘻。南大作为C9联盟高校,客观来说考研的难度还是比一般985大很多的,无论是英语水平、专业知识还是综合素质的要求上,门槛都比较高。但是如果你跨过去就是门,从此龙游大海,没跨过去就是槛,一切付之东流!而大家都知道能不能考上理想的研究生专业课决定成败!教育部在考研中逐年加大专业课的比重,专业课考试内容也更加深入和复杂。这也确保了导师选拔具备良好专业科研潜质的研究生的诉求。研究生的录取规则已经发生根本性变化:复试权重逐年加大,研招单位越来越重视考生科研潜力和专业素质的考察,导师最看重的专业课考试成绩,专业课考试成绩的高低直接决定能否被录取。所以大家在专业课的学习中如果感觉达不到要求,可以找研研帮你联系老师给你专业课1对1辅导,为你的考研保驾护航!总结:南大是一所非常典型的综合类985院校,在今年双一流学科建设中,南大的哲学、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大气科学、地质学、生物学、材料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与技术、矿业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等专业均入选其中。南大作为一个实力强势的985,考研难度相当大。从它的招生可以看出,南大接受的推免生占比更多,只有专硕推免相对占比少一点;热门专业报录比极高,收分也很高,建议具有一定实力的同学报考。
一直以来,经济管理类的专业都是考研中的热门专业,以分数高,竞争压力大而出名,所以在各个专业中独占鳌头。本次我们统计了34所自主划线院校经济学的学硕复试线,方便2021年的考生参考用来选学校。(因为各个学校的专业课难度不同,本次排名仅供参考)经济学分数最高的不是清华北大,也不是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以总分380分排名第一,政治英语单科线60分,专业课单科线90分。排名第二的是清华大学和同济大学,以375分并列第二,虽然两者的分数都是375分,但是同济大学的单科线比清华还要高,分别是65分和100分,要知道英语超过60分都很难的,65分真的是一个非常高的分数了。有一点要注意的是,兰州大学以365分挤进了前十名,这回终于不是倒数了。排在第二组的是以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为代表的360分左右的学校,包括北京理工,南开大学东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作为中国的top2,北京大学的复试线要比清华大学少15分,政治英语的单科线也要低5分。第三组是350分左右的学校,有湖南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重庆大学等。虽然这几所学校分数都是350分,但是重庆大学的单科线要远超其他几所学校,其中政治英语单科线60,专业课单科线100分。尤其是专业课的专科线是非常高的,在34所学校中,也就同济大学,浙江大学和重庆大学三所学校的专业课达到了100分。2020年经济学的国家线是343分, 单科线是48分和72分,和这个分数最接近的是电子科技大学,电子科技大学总分345分,英语单科线50分,比国家线高2分,专业课国家线75分比国家线高3分,总分345分比国家线高2分。除了以上,其所学校外中国科技大学没有经济学分数线,武汉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暂时没有公布分数线。总体上来看经济学的分数还是非常高的,就以这34所学校为例,经济学的复试线平均分358.23分,政治单科线56.13分,英语单科线56.29分,两门专业课的平均分数线也都在88分以上。意味着如果你要报考34所学校的经济学专业,至少政治英语的分数要达到60分,专业课分数达到90分,总分达到360分才有希望。报考这个专业的风险在于如果分数没有过线,基本上没有调剂的机会,分数不够就意味着考研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