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通讯员杨柳邓毅萍)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精神,助推卓越教师成长为新时代四有好老师,长沙市教育局在南京组织举办2020年"长沙市特级教师卓越人生高级研修班"。10月19号上午,研修班在南京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举行了隆重而简洁的开班仪式。仪式由南京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项目负责人胡峻主持,继续教育学院副院长黄曙萍致欢迎辞,并介绍了南京大学的基本情况;长沙市教育局党委委员、副局长邓芸作为带队领导讲话,她要求每位学员珍惜机会、遵守纪律、确保平安、潜心学习,并希望大家怀揣空杯心态、努力提升自身素养、积极转换成果,发挥卓越教师辐射引领作用,带动长沙教师队伍从优秀向卓越发展,为长沙教育做出贡献。长沙市一中正高级教师周玉龙代表学员发言,他以“做先驱者、思考者、合作者、引领者”与全体学员共勉。长沙市教育局教师工作处处长陈利群出席开班典礼,长沙教育学院副院长许月良、项目负责人姚建民、班主任彭建伦全程参与学习。研修班学员是长沙基础教育的排头兵,既有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首席名师和名师农村工作站站长代表,也有市区教育局行政干部代表。"长沙市特级教师卓越人生高级研修班"迄今已举办8期,成为长沙教育领军人才培养的重要项目之一。为期五天的“特级教师个人风格凝练及其专业定位与境界提升”专题学习,依托南京大学深厚的人文历史学科背景,为参训学员展开跨领域理论素养与专业学养培训。通过聆听专家报告、现场考察学校,促进学员提升自我认识、内化学习成果,凝练教育思想。南京大学卓越之旅,将引领长沙市卓越教师不断沉淀学识、提升境界,为推动长沙教育人才建设和教育现代化发展做出新的贡献。【来源:长沙市教育局】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名城造就名校,名校支撑名城。”今天,南京市与南京大学联合召开共建南京教育高质量发展创新示范区会议。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张敬华向南大的广大师生和校友发出五份邀请。南京市委副书记、市长韩立明和南京大学校长吕建共同签署了《南京市人民政府和南京大学共建“南京教育高质量发展创新示范区”首批重点事项合作计划》。南京教育高质量发展创新示范区首批重点事项合作计划“亮相”!8月17日,南京市与南京大学共建“南京教育高质量发展创新示范区”会议现场。南报融媒体记者 崔晓摄共建金陵系列学校培育基础教育领域教育家型管理者和骨干教师共建“扬子江教育智库”……南南合作强强联手2019年11月6日,南京市与南京大学签署协议共建南京教育高质量发展创新示范区。今年8月17日,南京市与南京大学共建“南京教育高质量发展创新示范区”首批重点事项合作计划正式启动,名城名校联手,加强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联动,示范区建设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四大亮点” 打造校地融合发展新样板南京市与南京大学在教育合作方面坚持创新机制、探索示范,构建“1+6+N”的合作机制,按照“高起点优先发展教育、高素质师资队伍建设、高效率管理体制改革、高品质教学体系构建、高颜值校园文化提升、高水平大学引领基础教育发展”这一“六高”目标逐步推进创新示范区建设。经双方多次研讨,最终确定了管理创新、学生培养、队伍提升、智库建设四个方面十项具体合作计划,每一项都非常具有针对性、操作性。亮点一:高等教育“接地气”管理创新是本次合作计划最突出的亮点,根据《计划》,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办学的管理机制将进一步融合,一批共建学校的成立,将进一步扩大南京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 这批共建校有范围全、样式多、体制新三个特点。范围全:将成立南京大学金陵教育集团,共建“南京大学金陵中学、南京大学金陵初级中学、南京大学金陵小学、南京大学金陵幼儿园”等南京大学金陵系列学校,共建学校覆盖了从幼儿园到高中全阶段的基础教育。样式多:共建校既有与原有中小学幼儿园的合作共建,也有规划新建校。据悉,南京市在“十四五”教育专项规划和紫东及仙林地区规划中,新建一所普通高中、一所初中和一所小学,学校纳入南京大学金陵教育集团管理。体制新:南京大学与南京市共同探索南京大学金陵系列学校管理新机制,在师资、经费、设备、图书馆、实验室等方面对学校发展予以共同支持,率先开展基础教育管理体制、办学机制、教育教学等改革试点。同时,南京市政府将南京大学高层次人才住房、子女入学等纳入本市高层次人才政策范畴。亮点二:基础教育“攀高峰”南京大学在科研、办学方面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与它合作探索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融合育人的新模式,对于提升南京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意义非凡。共同推进大中小幼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将依托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落实《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先行试点工作方案》,形成可推广的经验成果。“孩子们最开心的是听说将依托南京大学建立中小学研学基地”。金陵小学校长林慧敏表示,这样他们将有机会,参加南京大学联合举办的暑期科技夏令营、“小院士”夏令营,走进南大校园,走进创新实验室,走访名家院士,“能够全方位走进南京最高学府,将大大开拓孩子们的眼界,让他们对于学习产生更大的兴趣,孩子们的综合素养将大大提升!”共同探索资优学生培养新模式。双方将争取教育部的政策支持,在南京大学金陵中学等学校探索资优学生培养的新理念、新模式、新机制、新成效,在省市教育主管部门指导下,由南京大学与相关学校共同制定并实施培养方案,探索基础教育阶段拔尖创新后备人才培养新模式。“这对于金陵中学来说是难得的发展机遇,”金陵中学校长孙夕礼表示,与南京大学共同创新资优生培养新模式,将让金陵中学拥有更优秀的教育教学资源,更好的发展平台,也赢得更多优秀学生的认可,“我们将充分发挥好这些优势,将金陵中学办成南京、江苏乃至全国最好的中学!”亮点三:教师队伍“提品质”发展高质量教育,教师队伍是关键,所以本次《计划》中,对于如何创新机制、发挥南大优势,吸引高层次人才进入南京教师队伍,以及如何提升南京教师队伍素质方面下了大力气。按照《计划》,南京大学与南京市面向有志于南京基础教育事业的优质高校毕业生,联合公开招聘事业单位编制内定向委培教师。报名应聘定向委培教师的,在取得南大免试硕、博研究生资格,完成学业并获得学历学位后,可通过直接考察签订事业单位聘用合同,进入南京基础教育师资队伍。另一方面,南京大学每年提供一定数量的教育类博士名额,定向招收符合条件的南京市基础教育在职教师入学就读。南京大学每年为南京市举办一期基础教育领域教育家型校长高级研修班,实行导师制进行跟踪培养,综合考核等次为优秀的学员,可聘为南京大学陶行知教师教育学院校外兼职导师。此外,南京大学每年为南京市举办一期基础教育学科骨干师资培训班,重点加强普通高中学科竞赛辅导、考试命题研究等领域的骨干师资培养;每两年举办一期市区教研员、研训员高级研修班。利用南京大学国际合作资源,每年组织南京基础教育领域优秀管理者、骨干教师开展一次境外培训。亮点四:教科研“求突破”依托南京大学等高端智力资源成立“扬子江教育智库”,是本次《计划》的亮点。“智库”专家将聚焦“南京教育高质量发展创新示范区”中心任务,着力开展南京基础教育改革发展规划、重大政策、重点项目等研究,定期发布《南京教育发展年度报告》。每五年一周期,开展一批南京市教育改革重大项目和课题研究,形成有全国影响力的南京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典型经验和品牌成果。协同南京市建设国家基础教育优秀教学成果培育示范区,力争5年内国家级和省级优秀教学成果获奖数不少于20项。//////////除了南京大学与南京市的强强联合还有一个“天团”也让人眼前一亮▼《南京市和南京大学共建“南京教育高质量发展创新示范区”咨询委员会首批特聘咨询委员名单》首次公布,咨询委员会阵容堪比"国家队"。教育部原副部长、江苏省原副省长王湛任主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华中师大国家教育治理研究院院长兼长江教育研究院院长周洪宇,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教授吴培亨,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任副主任,此外叶南客、周晓虹、成尚荣、吴康宁等共12名国内著名教育专家加盟。共建南京教育高质量发展创新示范区意味着▼(滑动看全文)—南京的创新名城建设之路越走越宽—近年来,南京把科技体制改革作为重要牵引,聚力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名城,取得“三跨越一突破”的明显成效,以创新为主要驱动力的增长方式正在加速形成。新研机构实现新跨越,总数超400家、孵化引进科技企业5000多家,探索形成科技成果转化的“南京模式”。高企培育实现新跨越,高企总数两年增长1.5倍,上半年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长34.6%;到“十四五”末,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有望突破2万家、科技进步贡献率达70%以上。人才集聚实现新跨越,近两年新增就业参保大学生70万人,今年又面向高校毕业生提供20万个就业岗位、拿出10亿元集聚10万研究生。重大战略平台实现新突破,紫金山实验室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在科技创新的有力支撑下,近年来南京的高质量发展走在了全国、全省的前列,全市GDP连续11个季度保持8%左右的增速、2019年达1.4万亿元,人均16.6万元、列省会城市首位,今年上半年增长2.2%,位列全省第一,改革开放40多年来经济总量首次进入全国前十。—南京的校地融合发展之路越走越宽—南京高校院所多、人才资源多、科研平台多。三年前,南京全面启动实施“两落地一融合”工程,组建人才团队持大股、市场化运作、职业经理人管理的新型研发机构,高校院所、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得到有效打通。去年,南京又全面启动实施“百校对接”计划,首批选派32名科技人才专员赴全国重点高校院所驻点对接,南京与高校院所的合作得到全面加强,并取得了良好成效。在这一过程中,南京大学率先响应、主动参与、精准对接,带头组建了38家高质量的新型研发机构,孵化引进企业超百家,同时还示范建设了一批高水平的研发平台和“城市硅巷”。其中,张志炳教授领衔的延长反应技术研究院取得重大原创性技术突破,依托南大建设的扬子江生态文明创新中心正在创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科技领域的合作如火如荼,教育领域的合作也全面破题,形成了名校名城、名城名校共生共荣共发展的综合效应。—南京的教育现代化强市之路越走越宽—近年来,南京坚持以高质量教育奠基高质量发展,弹性离校等多项改革举措走在全国前列,南京教育现代化水平连续四年位居全省第一。实践证明,教育事业好,城市发展才能好;教育水平高,幸福指数才会高。南京市委、市政府将全力支持教育高质量发展创新示范区建设,通过完善推进机制、强化组织保障,确保示范区建设合作项目、改革事项落地见效,真正发挥好示范区的引领示范作用。同时,以此为带动,大力推进全市面上的教育改革创新,大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大力提升教育质量水平,坚定不移发展素质教育。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张敬华向南大的广大师生和校友发出五份邀请欢迎即将入学的各位南大新生到南京来学习生活,我们将和南大一起,为全体新生提供优良的学习环境、文化氛围、生活条件和各项便利保障。9月下旬,我们将为大家准备一场盛大的开学典礼。欢迎南大的广大在校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南京、融入南京,积极参与有关方面组织的志愿服务、文化体育、实习计划、社会实践、创新创业等活动,与城市共成长、与时代共进步。欢迎更多的南大毕业生到南京工作,特别是欢迎南大的研究生包括本科生在南京就业创业,大家在正式签订就业合同前,市政府每月将发放3000元的见习补贴;正式入职后,在人才购房、住房补贴、税收优惠等方面还有一系列的支持政策。欢迎更多的南大老师和科研人员投身南京的科技创新、投身创新名城建设,创办高水平的新型研发机构,转化高水平的最新研究成果,把论文写在培育高科技企业、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火热实践中。欢迎更多的南大校友在南京施展才华、实现梦想,今天的南京,浓厚的创新氛围前所未有,良好的发展势头前所未有,一流的营商环境前所未有,大家在南京的投资兴业和创新创业,一定能够获得丰厚的回报、实现最大的成功。“南南合作”会使南京的教育进入一个新阶段也会使南京大学的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名城名校联袂共创发展新路编辑 | 可乐、馒头
南京市第二十九中学初中部、南京市钟英中学以及南京市第九初级中学是南京三所老牌名校。近年来,随着学区生激增,三所学校面临着同一个问题——办学空间和办学规模之间的矛盾。如何解决?三所学校决定结盟。三所学校跨域区联盟揭牌仪式今天举行,共同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在南京市第二十九中学初中部报告厅,“年级部管理交流活动”正在举行,这本是一个学校常规活动,今年却因为三所学校跨区结盟变得与众不同。南京第九初级中学校长张翼飞说,三校跨区域结盟创意源自去年11月的“南京市教育家型校长培养对象高级研修班”培训。 “研修班一共分为13段培训,第一段培训,南京大学就给28位校长出了题目,自己去寻找一个方向,围绕这个方向去研究。通过课堂质疑、对话研讨等形式,把理论学习与学校管理实践相结合。我们觉得一家的研究毕竟有局限性,所以我们选取了一个点叫跨区域,通过跨域区大家研究的过程中完成相同课题,如何在立德树人的背景下促进孩子的发展。” 张翼飞说。这次跨区域联盟的三所学校有很多共同点,比如都有江苏省课程基地,都是南京市现代化初中创建校。也面临着同样的困惑,南京市第二十九中学初中部校长胡松说,“我们三家学校都面临着办学空间和办学规模之间的冲突。我们曾经在30亩的土地上办过72个班级,虽然现在校园面积相对舒展,但是办学规模也在逐渐扩大,学区内学生也越来越多,另外两所学校也同样面临这样困难。第二就是师资队伍的培养,我们希望通过这样深度交流相互借鉴,把三家学校办得更好。”第一次联盟活动,三所学校选择了“年级部管理交流”,希望能互相取经,共谋发展。 “像我们钟英中学也面临着学区生急剧扩大,但是校舍不足。二十九中在前两年,初一年级从二十多个班到三十多个班,它经历了这个过程,我们也利用这个机会来看看。未来不仅有管理团队的交流,也会有学生互动。我们打算3月份的联盟活动放在我们学校。” 南京市钟英中学校长王小虎说。三位校长的导师——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吕林海也来到现场。他说,作为南京市教育局和南京大学合作共建项目之一,研修班将充分借助南京大学的师资,聘请院士、长江学者等专家教授为学员授课,在提高校长综合素养的同时让理论和实践更好的融合。“我们南大支持除了有比较好的教育资源,有学术资源,也会定期参与到教学讨论中。理论和实践结合是最美的配合,通过理论的资源让实践更加丰富,实践也会让理论更加完善。”江苏新闻广播/沈杨通讯员/朱明【来源:937江苏新闻广播】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begin--> 自8月17日,《南京大学 南京市人民政府共建南京教育高质量发展创新示范区合作协议》签订后,南京市教育局与南京大学相互合作,推进一系列务实举措落地。教师队伍培训取得新成效。根据《合作协议》,南京大学每两年为南京市举办一期基础教育领域教育家型校长高级研修班,实行导师制进行跟踪培养,综合考核等次为优秀的学员,可聘为南京大学陶行知教师教育学院校外兼职导师。11月5日,首期南京市教育家型校长培养对象高级研修班在南京大学正式开班,全市28名校长园长成为首批学员,每位学员都配有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专家做导师,培训为期2年,总学时不少于200个。校园招聘获得新推进。根据《合作协议》,南京大学与南京市面向有志于南京基础教育事业的优质高校毕业生,联合公开招聘事业单位编制内定向委培教师。10月20日,该市教育系统在南京大学举行校园招聘宣讲会,市教育局整合全市35所高中阶段学校的239个编制内教师岗位,面向2021届的全国高校优秀毕业生开展公开招聘。双方师资培训更加常态化。南京大学每年为南京市举办一期基础教育学科骨干师资培训班,重点加强考试命题研究等领域的骨干师资培养;每两年举办一期市区教研员、研训员高级研修班。利用南京大学国际合作资源,每年组织南京基础教育领域优秀管理者、骨干教师开展一次境外培训。办学管理机制取得新成果。9月29日,原“南京市金陵中学仙林分校中学部”正式更名为“南京大学金陵初级中学”, 南京市金陵小学正式更名为“南京大学金陵小学”,是南京市政府与南京大学携手在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联动方面探索的新路径,努力打造地校合作提升区域教育质量的新样板。【来源:南京市教育局】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中国江苏网讯(记者 刘颖 摄影报道)昨天,南京市教育家型校长培养对象高级研修班在南京大学开班,来自南京中小学幼儿园的28位校长、园长迎来第一课。作为南京市与南京大学合作共建南京教育高质量发展示范区项目之一,该研修班是目前南京市最高层次的校长培训班。为南大专家导师颁发聘书。本期研修班为期两年,总学时不少于200,课程内容包括素养提升、组织领导、法律政策等模块。校长们在培训时,要带着问题进行学习,通过课堂质疑、对话研讨等形式,把理论学习与学校管理实践相结合。南京市第二十九中初中部校长胡松说:“一线办学的过程当中还是有非常多的困惑,比如说在师资队伍的建设上,在课程改革方面都有很多问题。实际上我自己也是带着我们学校课堂改革将来走向什么方向这个问题来的。”南京市一直在探索“大学—地方”合作进行教师职后培养的新做法。本期培训班就是南京市和南京大学合作共建项目之一,将充分借助南京大学的师资,聘请院士、长江学者等专家教授为学员授课,进一步提高校长综合素养。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王运来介绍,这样的师资在南京大学是“顶配”,阵容有科学、人文、社会,还有教育政策。王运来认为,教师教育是教育创新之源、教育创新之本。教育不是培养毫无自主创新意识的顺从“小绵羊”,而是要培养蓬勃有朝气的“小老虎”。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有创新型的老师,这才能培养出创新型学生。“我们的根本思路就是用南大的优势,用南大文史哲数理化天地生这种学科齐全的优势,打造全能的或者说超能级的‘特种兵’、‘狙击手’。”根据《南京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百千万工程实施方案》,南京市教育局未来几年将通过委托培训、自主培养等形式,培养数以百计的教育家型教师、校长,数以千计的领军教师、校长,数以万计的骨干教师。“我们想借助南京大学优质的课程资源、人才资源,为南京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校长建设来助力,下一步明年我们准备对南京市的骨干教师、区县的研究人员进行专职培训。”南京市教育局副局长祁寿东说。【来源:中国江苏网】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2017年11月25日,智库能力与新型智库建设——2017第二届新型智库核心能力建设高级研修班在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召开。本次研修班由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智库理论与实践》编辑部主办,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励讯集团爱思唯尔公司、中国知网(CNKI)协办,南京大学中国智库研究与评价中心、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提供学术支持,《图书情报工作》杂志社提供媒体支持。上午研修班由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副主任、《智库理论与实践》主编刘细文研究员主持。首先,刘细文副主任致辞。他指出,通过举办智库高级研修班共同提高智库机构服务能力和信息服务机构的决策支撑能力,提高大众对智库研究和智库服务能力的认识。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馆长张奇伟教授参会并致辞。张奇伟馆长对来宾表示欢迎,希望通过合作得到更多的支持,图书馆要密切与业界保持联系。图书馆具有大量文献、数据和资源,在智库建设中也将发挥重要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智库发展迅速,大力发展智库是国家和社会治理走向科学化和民主化的重要方式,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智库发展应该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道路。北京师范大学在智库建设方面也做出了积极尝试,并取得了显著成绩。最后,张奇伟馆长预祝本次智库高级研修班圆满成功。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副主任、《智库理论与实践》主编刘细文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馆长张奇伟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常务副院长许光建教授,南京大学中国智库研究与评价中心副主任、首席专家李刚教授,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王文,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副主任、《智库理论与实践》主编刘细文研究员,中国科学院成都文献情报中心主任、《智库理论与实践》副主编张志强研究员,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刘鸿武院长,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朱旭峰教授,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研究室主任刘西忠博士,《智库理论与实践》执行副主编初景利教授,爱思唯尔科研管理部政府业务负责人杨卉,中国知网高教事业部总经理王峰将做主题报告。
12月2日,《新华每日电讯》刊载题为《南京:多管齐下破题“全人”教育》的报道。提及江苏教育,似乎很难摆脱“军备竞赛”“艰难模式”等标签。地处全民高度关注下一代教育的经济发达地区,基本义务教育兜底任务早已完成,家门口的教育均衡变为现实,但人们对优质教育资源的期待与需求也在与日俱增。育人必先兴学,强教必先强师。面向未来,什么样的教育生态才能适应“全人”培养的育人变革新要求?如何施策才能取得多方认可?记者近日在南京调研发现,一场全面聚焦教育领域深层痛点的改革已经打响,南京正在努力破题,引领变革。校长园长到高校“上学”,教授到中小学开课前不久,南京市第二十九中学初中部校长胡松到南京大学报到,在接下来的两年时间里,他将在这里接受“准博士”的培训。“我是带着一线办学的困惑来南大报到的。”胡松说,希望通过院士、教授们的指导,对学校、对自身的发展,对南京教育的未来做出深度的思考。跟胡松一起“开学”的还有二十多位中小学、幼儿园的校长、园长。11月中旬,南京市教育家型校长培养对象高级研修班在南京大学开班,这是南京市与南京大学合作共建的教育高质量发展示范区项目之一。授课老师既有科学、人文、社会、教育等专业的教授,也不乏院士、长江学者。“这样的师资在南大也是顶配。”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王运来介绍,教育不是培养毫无自主创新意识的顺从“小绵羊”,而是要培养蓬勃有朝气的“小老虎”,只有创新型的老师,才能培养出创新型学生。作为全国高等教育资源最为富集的地区之一,南京拥有各类高校50多所,包括12所“双一流”建设高校。近年来,该市围绕育人方式变革,大力拓展校地深度合作,推动资源共建共享,大中小学段衔接路径不断拓宽。浦口区地处长江北岸,专任教师平均年龄最大,教育资源总量不足、质量不高是突出短板。2018年7月,区教育局与南京审计大学合作开展学前教育到义务教育的全学段共建,不仅开办附属幼儿园和小学,高校还委派学科教师和优秀学生参与特色课程教学和社团活动辅导。不仅拉长短板,也要做强特色。秦淮区教育局副局长徐永利介绍,2019年,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秦淮区人民政府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向中小学输送思政、科技、心理健康等特色教育资源。瑞金北村小学挂牌南航附属小学后,新开设了3D打印、无人机、航空科普等12门特色课程或社团,今年6月,学校设立“何畏工作室”,邀请南航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名师徐川、何畏讲课,推动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研究。在南京,越来越多的大学图书馆、实验室、双创平台等教学科研和公共平台资源面向中小学开放,通过建立实验实践课程基地和终身学习实验室等方式,共同探索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联动贯通的教改路径和人才培养模式。“合作共建打破了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的‘两张皮’,促进了双方的资源共享,让高校办学理念对基础教育产生创新效应,拓展了中小学师生的认知结构。”南京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张生说。探索“全人”教育,为未来奠基“你们爱排球吗?你们为什么打排球?”这是电影《夺冠》中郎平问所有女排队员的一句话。“郎平之问”不仅是影片的主旨,也蕴含着一个重要的教育命题——学生为何而学?师者为何而教?什么才是教育的根本目标?这些年,南京培养出了女排奥运冠军惠若琪、张常宁等一大批优秀运动员,体育日益成为南京教育的一张特色名片。据不完全统计,全市有近百所中小学在国家级各类赛事中取得了优异成绩。其中,南京一中男排、三中女排多次获得世界中学生排球锦标赛冠军,2019年双双代表中国队参加世界中学生排球锦标赛(U15)并夺冠。“全市600多所中小学都有特色体育项目。除了校园足球联赛,我们每年还有12大体育联盟赛事,促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掌握一项自己喜爱的体育项目,并把它变成终身的爱好。去年一年,全市约3万名中小学生参加了市联盟竞赛,近40万名中小学生参加了市、区、校联动的校园系列竞赛。”市教育局体卫艺处负责人说。不仅要回答“钱学森之问”,也要答好“郎平之问”。在南京,从应试本位回归育人本位已成共识,一系列智育、体育、德育齐头并进的改革举措强力推进。“人有没有心灵的归宿?”“为什么发达国家阿尔茨海默病发病率反而更高?”“为什么李广‘难封’?”……在中华中学的逻辑课上,接地气的经典案例替代枯燥的逻辑理论,用“烧脑”的逻辑游戏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学生们甚至脸涨得通红与老师辩论,课堂氛围十分活跃。这堂课背后,是中华中学多年来开展批判性思维教育的持久努力。校长徐飞说,从《懂一点逻辑》到《批判性思维》再到《迈向卓越理性》,学生通过两年的学习,就可以掌握批判性思维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学有余力的同学还可以深入探究。如今,“会质疑,重实证,讲逻辑”已成风气。“考试、升学、改变命运、找一个好工作都是教育的工具价值,而掌握知识、提高能力素养、身心和谐、人格完善才是教育的本位价值。”市教育局负责人认为,课程应该是经典的社会生活的浓缩,改革的目标就是让更多人为孩子们的体育、艺术表演由衷喝彩,让同学们在乡野农田共同体验丰收的快乐。如今,全市100多家博物馆、科普馆、生态园、工作坊等场地与基地与学校结盟,成为中小学生校外体验站和劳动实践场所。到了节假日,学生可以去南京博物院近距离接触历代古文物,制作古代乐器;去中山植物园剪枝修叶,管理田垄;去实践基地砖瓦厂,体验金砖制作整套工艺流程……教育评价改革正在“破冰”有什么样的评价指挥棒,就会有什么样的办学方向。改变“唯分数论”的评价导向,树立品德、能力、业绩为导向的评价标准,离不开教育教学的深化改革。南京已经有很多中小学开始先行先试。鼓楼区从2018年暑假启动了“学校自主发展”改革,通过“一校一特”工程,改进现有评价体系相对单一的问题。例如,芳草园小学制定了《阳光儿童生活行动指南》,琅琊路小学以“十大任务”培育孩子“快乐做主人”,鼓楼区第二实验幼儿园强调“贴地而行、向上生长”等等。鼓楼区教育局负责人认为,通过“自主发展”鼓励学校强化自身特色,充分释放潜力与活力,才能营造出教育百花齐放、各美其美的良好生态。要给学生一杯水,老师不仅得有一桶水,还要能教会学生们取水的本领。如果说学生评价是教育评价的基础,教师评价则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但一线教育工作者也面临现实困惑:在应试教育仍占主导的大环境下,先进的教育理念如何与知识点、分数等一般目标相结合?为此,南京通过开展百校千师携手共进计划,建立名师工作站,建设“四有”好老师团队,开展“南京教育好故事”师德宣传教育活动等一系列举措,提升职业素养和师德师风,让老师们“桶”里的水位上升、水质提升,尽快跟上育人改革的步伐。“90后”朱琦娜是金陵中学河西分校的一名年轻老师,不仅钻研教学还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少先队活动。今年,学校改革教师评价制度,评选出一批优秀教师,朱琦娜也位列其中。“学校打破常规,给我们一线年轻教师更多机会,让很多年轻教师看到希望。”朱琦娜说。记者在调查中发现,把师德师风作为第一标准,突出教育教学实绩,强化一线学生工作,已成为南京改革教师评价的一大亮点。“12月5日,首届全国基础教育论坛将在南京召开,这是对南京聚焦育人方式变革、基础教育取得优秀成果的充分肯定和鞭策。”南京市教育局局长孙百军表示,下一步,南京将聚焦育人方式变革、坚持内涵发展,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和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从应试本位回归育人本位图1:南京雨花台区板桥中学正在上课。图2:10月25日,小朋友在2020南京体育嘉年华射箭比赛前练习。 新华社记者季春鹏摄图3:南京小球员学习足球基础技能。新华社记者李博摄提及江苏教育,似乎很难摆脱“军备竞赛”“艰难模式”等标签。地处全民高度关注下一代教育的经济发达地区,基本义务教育兜底任务早已完成,家门口的教育均衡变为现实,但人们对优质教育资源的期待与需求也在与日俱增。育人必先兴学,强教必先强师。面向未来,什么样的教育生态才能适应“全人”培养的育人变革新要求?如何施策才能取得多方认可?记者近日在南京调研发现,一场全面聚焦教育领域深层痛点的改革已经打响,南京正在努力破题,引领变革。校长园长到高校“上学”,教授到中小学开课前不久,南京市第二十九中学初中部校长胡松到南京大学报到,在接下来的2年时间里,他将在这里接受“准博士”的培训。“我是带着一线办学的困惑来南大报到的。”胡松说,希望通过院士、教授们的指导,对学校、对自身的发展,对南京教育的未来做出深度的思考。跟胡松一起“开学”的还有二十多位中小学、幼儿园的校长、园长。11月中旬,南京市教育家型校长培养对象高级研修班在南京大学开班,这是南京市与南京大学合作共建的教育高质量发展示范区项目之一。授课老师既有科学、人文、社会、教育等专业的教授,也不乏院士、长江学者。“这样的师资在南大也是顶配。”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王运来介绍,教育不是培养毫无自主创新意识的顺从“小绵羊”,而是要培养蓬勃有朝气的“小老虎”,只有创新型的老师,才能培养出创新型学生。作为全国高等教育资源最为富集的地区之一,南京拥有各类高校50多所,包括12所“双一流”建设高校。近年来,该市围绕育人方式变革,大力拓展校地深度合作,推动资源共建共享,大中小学段衔接路径不断拓宽。浦口区地处长江北岸,专任教师平均年龄最大,教育资源总量不足、质量不高是突出短板。2018年7月,区教育局与南京审计大学合作开展学前教育到义务教育的全学段共建,不仅开办附属幼儿园和小学,高校还委派学科教师和优秀学生参与特色课程教学和社团活动辅导。不仅拉长短板,也要做强特色。秦淮区教育局副局长徐永利介绍,2019年,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秦淮区人民政府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向中小学输送思政、科技、心理健康等特色教育资源。瑞金北村小学挂牌南航附属小学后,新开设了3D打印、无人机、航空科普等12门特色课程或社团,今年6月,学校设立“何畏工作室”,邀请南航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名师徐川、何畏讲课,推动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研究。在南京,越来越多的大学图书馆、实验室、双创平台等教学科研和公共平台资源面向中小学开放,通过建立实验实践课程基地和终身学习实验室等方式,共同探索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联动贯通的教改路径和人才培养模式。“合作共建打破了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的‘两张皮’,促进了双方的资源共享,让高校办学理念对基础教育产生创新效应,拓展了中小学师生的认知结构。”南京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张生说。探索“全人”教育,为未来奠基“你们爱排球吗?你们为什么打排球?”这是电影《夺冠》中郎平问所有女排队员的一句话。“郎平之问”不仅是影片的主旨,也蕴含着一个重要的教育命题——学生为何而学?师者为何而教?什么才是教育的根本目标?这些年,南京培养出了女排奥运冠军惠若琪、张常宁等一大批优秀运动员,体育日益成为南京教育的一张特色名片。据不完全统计,全市有近百所中小学在国家级各类赛事中取得了优异成绩。其中,南京一中男排、三中女排多次获得世界中学生排球锦标赛冠军,2019年双双代表中国队参加世界中学生排球锦标赛(U15)并夺冠。“全市600多所中小学都有特色体育项目。除了校园足球联赛,我们每年还有12大体育联盟赛事,促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掌握一项自己喜爱的体育项目,并把它变成终身的爱好。去年一年,全市约3万名中小学生参加了市联盟竞赛,近40万名中小学生参加了市、区、校联动的校园系列竞赛。”市教育局体卫艺处负责人说。不仅要回答“钱学森之问”,也要答好“郎平之问”。在南京,从应试本位回归育人本位已成共识,一系列智育、体育、德育齐头并进的改革举措强力推进。“人有没有心灵的归宿?”“为什么发达国家阿尔茨海默病发病率反而更高?”“为什么李广‘难封’?”……在中华中学的逻辑课上,接地气的经典案例替代枯燥的逻辑理论,用“烧脑”的逻辑游戏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学生们甚至脸涨得通红与老师辩论,课堂氛围十分活跃。这堂课背后,是中华中学多年来开展批判性思维教育的持久努力。校长徐飞说,从《懂一点逻辑》到《批判性思维》再到《迈向卓越理性》,学生通过两年的学习,就可以掌握批判性思维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学有余力的同学还可以深入探究。如今,“会质疑,重实证,讲逻辑”已成风气。“考试、升学、改变命运、找一个好工作都是教育的工具价值,而掌握知识、提高能力素养、身心和谐、人格完善才是教育的本位价值。”市教育局负责人认为,课程应该是经典的社会生活的浓缩,改革的目标就是让更多人为孩子们的体育、艺术表演由衷喝彩,让同学们在乡野农田共同体验丰收的快乐。如今,全市100多家博物馆、科普馆、生态园、工作坊等场地与基地与学校结盟,成为中小学生校外体验站和劳动实践场所。到了节假日,学生可以去南京博物院近距离接触历代古文物,制作古代乐器;去中山植物园剪枝修叶,管理田垄;去实践基地砖瓦厂,体验金砖制作整套工艺流程……教育评价改革正在“破冰”有什么样的评价指挥棒,就会有什么样的办学方向。改变“唯分数论”的评价导向,树立品德、能力、业绩为导向的评价标准,离不开教育教学的深化改革。南京已经有很多中小学开始先行先试。鼓楼区从2018年暑假启动了“学校自主发展”改革,通过“一校一特”工程,改进现有评价体系相对单一的问题。例如,芳草园小学制定了《阳光儿童生活行动指南》,琅琊路小学以“十大任务”培育孩子“快乐做主人”,鼓楼区第二实验幼儿园强调“贴地而行、向上生长”等等。鼓楼区教育局负责人认为,通过“自主发展”鼓励学校强化自身特色,充分释放潜力与活力,才能营造出教育百花齐放、各美其美的良好生态。要给学生一杯水,老师不仅得有一桶水,还要能教会学生们取水的本领。如果说学生评价是教育评价的基础,教师评价则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但一线教育工作者也面临现实困惑:在应试教育仍占主导的大环境下,先进的教育理念如何与知识点、分数等一般目标相结合?为此,南京通过开展百校千师携手共进计划,建立名师工作站,建设“四有”好老师团队,开展“南京教育好故事”师德宣传教育活动等一系列举措,提升职业素养和师德师风,让老师们“桶”里的水位上升、水质提升,尽快跟上育人改革的步伐。“90后”朱琦娜是金陵中学河西分校的一名年轻老师,不仅钻研教学还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少先队活动。今年,学校改革教师评价制度,评选出一批优秀教师,朱琦娜也位列其中。“学校打破常规,给我们一线年轻教师更多机会,让很多年轻教师看到希望。”朱琦娜说。记者在调查中发现,把师德师风作为第一标准,突出教育教学实绩,强化一线学生工作,已成为南京改革教师评价的一大亮点。“12月5日,首届全国基础教育论坛将在南京召开,这是对南京聚焦育人方式变革、基础教育取得优秀成果的充分肯定和鞭策。”南京市教育局局长孙百军表示,下一步,南京将聚焦育人方式变革、坚持内涵发展,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和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蒋芳、陈席元)
▲南京雨花台区板桥中学正在上课。新华社发▲2020年南京市中小学生春季返校开学第一课。新华社发▲南京小球员学习足球基础技能。新华社记者李博摄▲10月25日,小朋友在2020南京体育嘉年华射箭比赛前练习。新华社记者季春鹏摄▲10月25日,小朋友在2020南京体育嘉年华上参加击剑比赛。新华社记者季春鹏摄新华社北京12月2日电(记者蒋芳、陈席元)12月2日,《新华每日电讯》刊载题为《南京:多管齐下破题“全人”教育》的报道。提及江苏教育,似乎很难摆脱“军备竞赛”“艰难模式”等标签。地处全民高度关注下一代教育的经济发达地区,基本义务教育兜底任务早已完成,家门口的教育均衡变为现实,但人们对优质教育资源的期待与需求也在与日俱增。育人必先兴学,强教必先强师。面向未来,什么样的教育生态才能适应“全人”培养的育人变革新要求?如何施策才能取得多方认可?记者近日在南京调研发现,一场全面聚焦教育领域深层痛点的改革已经打响,南京正在努力破题,引领变革。(小标题)校长园长到高校“上学”,教授到中小学开课前不久,南京市第二十九中学初中部校长胡松到南京大学报到,在接下来的2年时间里,他将在这里接受“准博士”的培训。“我是带着一线办学的困惑来南大报到的。”胡松说,希望通过院士、教授们的指导,对学校、对自身的发展,对南京教育的未来做出深度的思考。跟胡松一起“开学”的还有二十多位中小学、幼儿园的校长、园长。11月中旬,南京市教育家型校长培养对象高级研修班在南京大学开班,这是南京市与南京大学合作共建的教育高质量发展示范区项目之一。授课老师既有科学、人文、社会、教育等专业的教授,也不乏院士、长江学者。“这样的师资在南大也是顶配。”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王运来介绍,教育不是培养毫无自主创新意识的顺从“小绵羊”,而是要培养蓬勃有朝气的“小老虎”,只有创新型的老师,才能培养出创新型学生。作为全国高等教育资源最为富集的地区之一,南京拥有各类高校50多所,包括12所“双一流”建设高校。近年来,该市围绕育人方式变革,大力拓展校地深度合作,推动资源共建共享,大中小学段衔接路径不断拓宽。浦口区地处长江北岸,专任教师平均年龄最大,教育资源总量不足、质量不高是突出短板。2018年7月,区教育局与南京审计大学合作开展学前教育到义务教育的全学段共建,不仅开办附属幼儿园和小学,高校还委派学科教师和优秀学生参与特色课程教学和社团活动辅导。不仅拉长短板,也要做强特色。秦淮区教育局副局长徐永利介绍,2019年,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秦淮区人民政府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向中小学输送思政、科技、心理健康等特色教育资源。瑞金北村小学挂牌南航附属小学后,新开设了3D打印、无人机、航空科普等12门特色课程或社团,今年6月,学校设立“何畏工作室”,邀请南航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名师徐川、何畏讲课,推动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研究。在南京,越来越多的大学图书馆、实验室、双创平台等教学科研和公共平台资源面向中小学开放,通过建立实验实践课程基地和终身学习实验室等方式,共同探索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联动贯通的教改路径和人才培养模式。“合作共建打破了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的‘两张皮’,促进了双方的资源共享,让高校办学理念对基础教育产生创新效应,拓展了中小学师生的认知结构。”南京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张生说。(小标题)探索“全人”教育,为未来奠基“你们爱排球吗?你们为什么打排球?”这是电影《夺冠》中郎平问所有女排队员的一句话。“郎平之问”不仅是影片的主旨,也蕴含着一个重要的教育命题——学生为何而学?师者为何而教?什么才是教育的根本目标?这些年,南京培养出了女排奥运冠军惠若琪、张常宁等一大批优秀运动员,体育日益成为南京教育的一张特色名片。据不完全统计,全市有近百所中小学在国家级各类赛事中取得了优异成绩。其中,南京一中男排、三中女排多次获得世界中学生排球锦标赛冠军,2019年双双代表中国队参加世界中学生排球锦标赛(U15)并夺冠。“全市600多所中小学都有特色体育项目。除了校园足球联赛,我们每年还有12大体育联盟赛事,促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掌握一项自己喜爱的体育项目,并把它变成终身的爱好。去年一年,全市约3万名中小学生参加了市联盟竞赛,近40万名中小学生参加了市、区、校联动的校园系列竞赛。”市教育局体卫艺处负责人说。不仅要回答“钱学森之问”,也要答好“郎平之问”。在南京,从应试本位回归育人本位已成共识,一系列智育、体育、德育齐头并进的改革举措强力推进。“人有没有心灵的归宿?”“为什么发达国家阿尔茨海默病发病率反而更高?”“为什么李广‘难封’?”……在中华中学的逻辑课上,接地气的经典案例替代枯燥的逻辑理论,用“烧脑”的逻辑游戏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学生们甚至脸涨得通红与老师辩论,课堂氛围十分活跃。这堂课背后,是中华中学多年来开展批判性思维教育的持久努力。校长徐飞说,从《懂一点逻辑》到《批判性思维》再到《迈向卓越理性》,学生通过两年的学习,就可以掌握批判性思维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学有余力的同学还可以深入探究。如今,“会质疑,重实证,讲逻辑”已成风气。“考试、升学、改变命运、找一个好工作都是教育的工具价值,而掌握知识、提高能力素养、身心和谐、人格完善才是教育的本位价值。”市教育局负责人认为,课程应该是经典的社会生活的浓缩,改革的目标就是让更多人为孩子们的体育、艺术表演由衷喝彩,让同学们在乡野农田共同体验丰收的快乐。如今,全市100多家博物馆、科普馆、生态园、工作坊等场地与基地与学校结盟,成为中小学生校外体验站和劳动实践场所。到了节假日,学生可以去南京博物院近距离接触历代古文物,制作古代乐器;去中山植物园剪枝修叶,管理田垄;去实践基地砖瓦厂,体验金砖制作整套工艺流程…… (小标题)教育评价改革正在“破冰”有什么样的评价指挥棒,就会有什么样的办学方向。改变“唯分数论”的评价导向,树立品德、能力、业绩为导向的评价标准,离不开教育教学的深化改革。南京已经有很多中小学开始先行先试。鼓楼区从2018年暑假启动了“学校自主发展”改革,通过“一校一特”工程,改进现有评价体系相对单一的问题。例如,芳草园小学制定了《阳光儿童生活行动指南》,琅琊路小学以“十大任务”培育孩子“快乐做主人”,鼓楼区第二实验幼儿园强调“贴地而行、向上生长”等等。鼓楼区教育局负责人认为,通过“自主发展”鼓励学校强化自身特色,充分释放潜力与活力,才能营造出教育百花齐放、各美其美的良好生态。要给学生一杯水,老师不仅得有一桶水,还要能教会学生们取水的本领。如果说学生评价是教育评价的基础,教师评价则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但一线教育工作者也面临现实困惑:在应试教育仍占主导的大环境下,先进的教育理念如何与知识点、分数等一般目标相结合?为此,南京通过开展百校千师携手共进计划,建立名师工作站,建设“四有”好老师团队,开展“南京教育好故事”师德宣传教育活动等一系列举措,提升职业素养和师德师风,让老师们“桶”里的水位上升、水质提升,尽快跟上育人改革的步伐。“90后”朱琦娜是金陵中学河西分校的一名年轻老师,不仅钻研教学还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少先队活动。今年,学校改革教师评价制度,评选出一批优秀教师,朱琦娜也位列其中。“学校打破常规,给我们一线年轻教师更多机会,让很多年轻教师看到希望。”朱琦娜说。记者在调查中发现,把师德师风作为第一标准,突出教育教学实绩,强化一线学生工作,已成为南京改革教师评价的一大亮点。“12月5日,首届全国基础教育论坛将在南京召开,这是对南京聚焦育人方式变革、基础教育取得优秀成果的充分肯定和鞭策。”南京市教育局局长孙百军表示,下一步,南京将聚焦育人方式变革、坚持内涵发展,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和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完)
南京市与南京大学共建的“南京教育高质量发展创新示范区”揭牌成立,双方首批十项合作计划也正式启动。 崔晓 摄南京市与南京大学共建的“南京教育高质量发展创新示范区”揭牌成立,双方首批十项合作计划也正式启动。 崔晓 摄中新网南京8月17日电 (记者 申冉)共建学校覆盖幼儿园到高中全阶段、大学校园设中小学研学基地、定向培养硕博级基础教育师资、校长高级研修班、顶级智库助力基础教育完善顶层设计……17日,南京市与南京大学联合召开共建南京教育高质量发展创新示范区会议。会上,南京市与南京大学共建的“南京教育高质量发展创新示范区”(下文简称示范区)揭牌成立,双方首批十项合作计划也正式启动。该计划作为推动高校资源介入城市义务教育的创新之举,受到教育部大力支持。教育部副部长郑富芝出席会议,肯定双方共建是务实之举、跨越之举、引领之举,“跳出基础教育看基础教育,跳出基础教育建设基础教育。这种地方政府与高校合作充分发挥了各自优势,可以加快提升基础教育的现代化水平。”“实践证明,教育事业好,城市发展才能好;教育水平高,幸福指数才会高。”江苏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张敬华在会上表态,南京市委、市政府将全力支持示范区建设,通过完善推进机制、强化组织保障,确保合作项目、改革事项落地见效,真正发挥好示范区的引领示范作用。南京大学党委书记胡金波在会上承诺,南京大学将与南京市一道坚持创新机制、探索示范,共同建好“六个示范区”。据南京市教育局局长、南京大学副校长孙百军解读,“所谓‘六个示范区’指的是,南京市与南京大学按照‘高起点优先发展教育、高素质师资队伍建设、高效率管理体制改革、高品质教学体系构建、高颜值校园文化提升、高水平大学引领基础教育发展’六个方面来推进示范区的建设。”据其介绍,根据规划,南京大学和南京市将共建一批从幼儿园到高中阶段的系列学校,覆盖基础教育全阶段,并在师资、经费、设备、图书馆、实验室等方面将率先开展基础教育管理体制、办学机制、教育教学等改革试点;依托南京大学设立中小学研学基地,让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就有机会参加高校暑期科技夏令营、“小院士”夏令营,走进名牌大学校园,走进创新实验室,走访名家院士。对此,南京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张生认为,“南京大学在科研、办学方面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与它合作探索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融合育人的新模式,对于提升南京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意义非凡。”南京市与南京大学还将探索如何利用高校资源培养资优学生和高素质教师队伍的新模式。据孙百军介绍,双方将争取教育部的政策支持,在南京大学金陵系列学校中探索资优学生培养的新理念、新模式、新机制、新成效,由南京大学与相关学校共同制定并实施培养方案,探索基础教育阶段拔尖创新后备人才培养新模式。同时,为充实基础教育阶段师资的“质”与“量”,南京大学与南京市将联合招聘事业单位编制内定向委培教师,并提供一定数量的教育类博士名额面向南京基础教育在职教师。“教师队伍素质的提升,不仅仅是学历的提升,更是综合素养的提升,是一个系统工程。”据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王运来介绍,南京大学计划每年为南京市举办一期基础教育领域教育家型校长高级研修班、一期基础教育学科骨干师资培训班,重点加强普通高中学科竞赛辅导、考试命题研究等领域的骨干师资培养;此外,每两年还将举办一期市区教研员、研训员高级研修班,并利用南京大学国际合作资源,每年组织南京基础教育领域优秀管理者、骨干教师开展一次境外培训。为了更好地打造基础教育的“顶层设计”,南京市还邀请了部分国内最顶尖的教育专家成立示范区“智库”,这批专家将着力开展南京基础教育改革发展规划、重大政策、重点项目等研究,定期发布《南京教育发展年度报告》,并以每五年为一周期,开展一批南京市教育改革重大项目和课题研究。(完)来源:中国新闻网【来源:中国新闻网】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