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0日,南科大迎来建校十周年。南科大师生在实验室里。南科大学子乐享校园生活。今天,是南方科技大学创校十周年的日子。十年前,2010年12月20日,教育部正式批准筹办南方科技大学。衔使命而生,答时代之问。十年里,带着创新之城的精神气质,南科大不断迈出探索的步伐,续写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特区故事。向未来创新,为理想前行。十年里,从国内高校一支横空出世的新生力量,到如今成长为以理工医商为主,兼具特色人文社科的创新型大学,南科大用坚实的办学成效,向梦想加速奔跑。在建立40周年的深圳经济特区,南科大正在以先行示范者的担当与抱负,书写中国高等教育生机盎然的崭新故事。十年沧桑,书写新时代特区故事在十周年校庆之际,南科大启动了创校十周年图片展,一大批筹建伊始的老照片,将人们的思绪带回了那段峥嵘岁月,去重温南科大建校的初心——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正如车尔尼雪夫斯基曾经写过的:“历史的道路不是涅瓦大街上的人行道,它完全是在田野中前进的,有时穿过尘埃,有时穿过泥泞,有时横渡沼泽,有时行经丛林。”十年里,历经鲜花与荆棘,南科大初心未变,不负使命,不负时光。2007年初,深圳态度坚定地提出,要创办南方科技大学,要为日益增长的城市科技创新需求,寻找有力的创新源头,为日新月异发展的经济特区,培育更多的拔尖创新人才。关于南科大的故事从此开始。2010年12月20日,南科大终于拿到“准生证”,教育部正式批准筹建南方科技大学。第二年,教改实验班开学,45名学生来到南科大,成为这所校园的第一批学生。隔着十年的光阴回望,在故事的开端,一切都因为时光的重量而变得醇厚,一切也都暗藏着一所大学面朝未来的信心和期望。她是不畏艰难的,正如2007年,6名工作人员开启了南方科技大学筹建前期工作,在那时,他们的办公室只能安放在深圳市民中心对面停车场内的地下室,从这里出发,一座创新型大学开始破土而出。她是给人惊喜的,正如2011年,13岁的王嘉乐顺利考入南科大,成为首批教改实验班的学生之一,仅用3年半时间就完成了本科阶段所有学习研究任务,成为南科大历史上第一名毕业生,17岁奔赴英伦攻读牛津大学博士学位。她是充满希望的,正如2012年,在美国已经找好终身教职的化学学者谭斌,放弃美国的工作而投身南科大,数年后,他发表了第一篇全过程在南科大完成的,并以第一通讯单位发表的《Science》文章,成为南科大培养的第一位“杰青”。所有当事人的记忆都证明,从起初,这所学校就的开局就已不同凡响:2008年3月28日,南科大校区拆迁启动。三个村整体拆迁,成为深圳史上最大的拆迁工程之一;2011年5月,深圳市政府制定颁布《南方科技大学管理暂行办法》,以“一校一法”形式保障办学自主权……随着时间轴的推进,南科大按下了一所研究型大学创建的“快进键”,在短时间里,南科大不断攀越高峰,用超常规的发展,为新时代特区的再次腾飞写下生动注脚:2018年5月,南科大获批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快速完成本硕博人才培养体系构建,成为内地新办高校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时间最短的学校。2019年6月,南科大与英国伦敦国王学院联合建设医学院,进一步探索建设“新医科”体系。2020年,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南科大的科技攻关为战疫作出积极贡献,彰显深圳高校的担当。带着创新之城的精神气质,南科大不断迈出探索的步伐,演绎着“新深圳速度”,书写着新时代深圳精神。十年砥砺奋进,如今,南科大已然成为观察深圳改革创新的一扇重要窗口,特区续写“春天的故事”,这里将是重要的一部乐章。十年耕耘,改革创新千帆竞渡2020年9月,英国泰晤士高等教育发布最新的大学排行榜,南方科技大学首次进入世界排名300强,位列中国内地高校第8名。新华社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深圳进取”》一文中列出了这条新闻,并称:“南方科大取得的飞速进步,是深圳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一个标志性成果。”创校十年,南科大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在各类排行榜中表现优异——2021QS世界大学排名位列内地第14,泰晤士高等教育全球年轻大学(创校50年以内)排名中,南方科技大学位列中国内地第1、全球第47……在全球四大高等教育评价机构泰晤士、QS、USNews与软科推出的排行榜中,南科大频频上榜,更在多个榜单中进入中国内地高校前十位。十年来,南科大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国际化办学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果,社会声誉与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十年里,敢为人先,探索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从建校以来,南科大着手探索国际先进经验与中国发展实际相结合,构建了独具特色的理事会治理体制。在办学实践过程中,南科大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着力构建、梳理与现代大学制度相适应的制度体系,科学搭建治理框架;依托党的组织制度体系优势,坚持党管办学方向,坚持党管意识形态,坚持党管干部人才,坚持党管改革发展,在组织制度、结构形态、运行机制等方面全面而深刻地将党的组织制度体系优势融合进治理体系;坚持依法办校、科学民主决策,切实提高治理效能。十年里,厚积薄发,如今学校高水平学术成果纷纷涌现。近年来,南科大在科研方面“战绩”突出,师生高水平学术成果涌现。单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就有物理系张立源团队合作研究首次观测到三维量子霍尔效应,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梁永晔课题组团队实现分子催化剂高效电还原二氧化碳,化学系田瑞军团队整合蛋白质组学助力“癌症之王”的精准诊疗。其中张立源团队合作研究首次观测到三维量子霍尔效应入选2019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十年里,扎根深厚,为科学与技术创新打造强劲引擎。从建校之初仅有5个系,到如今的设置8个学院,下设28个系(院)、中心,此外,设有思想政治教育与研究中心、体育中心等2个独立教学单位;开设30个本科专业,全面发展理工医商,南科大的学科建设与科研平台在快速迭代,释放强大科研能量,在深圳的支持下,南科大建起了三个诺贝尔奖级奖项得主牵头并命名的研究机构:格拉布斯研究院、深圳杰曼诺夫数学中心、斯发基斯可信自主系统研究院;建设了量子科学与工程研究院、深圳市材料基因组大科学装置、冷冻电镜中心、超算集群“太乙”等,搭建生态环境部重点实验室、深圳应用数学中心(深圳市首个国家级数学中心)等,在城市的创新实践中发挥大学的功能和作用。南科大的超前布局,为学校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材料等基础学科的研究中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十年里,栽桃育李,一批国际化创新人才从这里走向世界。从第一届仅45人的教改实验班,到今年入学的1094名本科新生和1463名研究生新生,十年里南科大飞快发展的不仅是学生数量,更是学生质量。独具特色的人才选拔培养模式,带动这所建校不久的高校,就有了媲美名校学生的底气。生源质量蒸蒸日上,部分招生省份,南科大的生源比例达到理科排名前1%。学校“学分制、书院制、导师制”和“个性化、精英化、国际化”为核心的人才培养特色日益凸显,注重科研与实验相结合,推行本科生全程参与导师科研活动。2019年泰晤士全球大学就业能力排名中,南科大排名广东第1,内地第8。越来越多的毕业生带着“南科大”的创新烙印,进入境内外名校和知名企业。十年里,引领创新,推动产学研融合服务区域发展。作为一所深圳创建的一所高起点、高定位的创新型大学,南科大积极融入区域发展,带动区域产业的转型提升。如今,南科大与深圳各区开展了密切合作:与南山区合作推动南科大附属教育集团建设,提升南山北部片区基础教育办学水平;与宝安区合作筹建深圳工业技术研究院,助力宝安区产业转型升级;与福田区政府合作,入驻国际量子研究中心,培育新一代量子信息技术产业链;与龙华区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与坪山区政府签订框架协议,在生物医药研究院的建设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为光明区大科学装置群建设提供领军人才支持等。如今,南科大正在成为创新型大学的人才培养高地、前沿学术的创新引擎、科技与产业的深度融合样本。对标国际一流,南科大正在努力建成匹配深圳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地位、支撑国家和区域发展的世界一流大学。十年收获,精彩诠释时代精神“敢闯敢试、求真务实、改革创新、追求卓越。”创校精神的十六个字,南科大用十年的时光去诠释,更凝聚起一所大学百年奋斗的精神价值。南科大对创校精神的表述,与今年发布的新时代深圳精神“敢闯敢试、开放包容、务实尚法、追求卓越”,有着惊人的相似。但这并不令人意外。从诞生之日起,这座学校就与这座城市在精神上高度契合、同频共振。如今的南科大,代表中国高等教育和世界高等教育对新科技浪潮和社会发展的回应,立足深圳,扎根中国,放眼世界,用极具勇气和智慧的探索,开拓新时代中国大学的奋进之路。如何看待南科大十年历程?不得不承认,立足深圳这座创新型城市,南科大最重要的关键词,仍是创新。创新办学理念——从“扎根中国大地,创建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的办学追求,快速完善学科设置、聚集一流师资的超常规做法,到“创知、创新、创业”的办学特色,“小而精、国际化、创新型”的定位,一系列的创新理念,拼搏创业实现快速发展。创新治理体系——从创校之初深圳市政府制定颁布《南方科技大学管理暂行办法》,以“一校一法”形式创新和规范学校的管理和运作,以法规形式明确了学校的各项管理,到构建具有特色的理事会治理体制,以理事会作为学校最高决策机构,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率先探索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创新培养模式——从“631”基于高考的综合评价录取模式率先撬动了高校招生制度的改革,到通识教育书院制、个性教育导师制、精英教育小班制、国际教育双语制、实践教育科研课题制、思想教育社会实践化等广受赞誉的做法,以及以“学分制、书院制、导师制”和“个性化、精英化、国际化”为核心和特色的人才培育方式,南科大一路探索,形成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特色。创新人事管理——从“按需设岗、竞聘上岗、择优聘用、合同管理”的全员聘用制度,全面实施国际通用的终身聘期制、准终身聘期和固定聘期制教师分类聘用、考核评估、晋升制度体系,到开放灵活的师生创业政策,鼓励教授在学术假期期间创业,鼓励并支持院系之间、院系与研究院之间双聘或联聘优秀人才,全面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倾力打造国际化高水平师资队伍。创新科研制度——从推进开放式科研体系建设,建立校级交叉研究平台,到实行独立课题组项目负责人制(PI制),每位教学科研序列的教授都拥有独立的实验室、科研启动经费,组建独立课题组,建立新的激励机制,以及探索技术转移市场化运作模式,建立专业的技术转移队伍,建立技术转让、知识产权授权许可、知识产权作价入股等激励机制,助推科学研究不断取得新突破。创新社会服务——从面向国家发展战略和珠三角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大需求设置一批学科专业和重大研究平台,到推动校企合作探索技术转移市场化运作模式,如今,南科大在全国多个省市均有合作项目,在深圳更是落子各区,在教育、产业、科研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支持城市建设和产业发展。创新党建工作——从坚持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和完善党的全面领导,到以“立德树人”为学校立身之本,以书院制为载体开展学工、团委、书院“三位一体”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以文化建设为抓手,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构建具有南科大特色的校园文化体系,南科大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实现党建与办学双融双促。正如南科大十周年校庆的宣传语:“新·益求新”。“新”,凝练了南科大的创校精神;“益求新”,彰显着南科大的发展航向。穿过十年,南科大开启了新的航道,也将创造新的奇迹。年轻的南科大已经勾勒了新的愿景——根据规划,到2025年,学校特色学科达到先进水平,建成国际化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力争进入国家一流高校建设行列。到2035年,建成与创新型国家、先行示范区相匹配的创新型大学,努力跻身中国高校第一方阵。到2049年,成为扎根中国大地、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一路向南,涛声激昂;御风以翔,破浪以飏。为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书写“深圳方案”,成为引领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思想库,开发新知识、新技术的引擎和源泉,努力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范例——这是一所特区高校的宏愿与梦想,十年再出发,南科大使命在肩,步伐坚定。(闻葭)南方科技大学建校大事记2007年3月,在深圳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政府工作报告》中决定筹建南方科技大学。2007年4月,深圳市政府组建南方科技大学筹建工作办公室,开展筹建前期工作。2007年8月,深圳市政府批准《筹建南方科技大学论证报告》(原办学方案), 要求按照规划、选址、论证、上报项目启动同步推进的思路,加快南方科技大学的筹建工作。2008年3月,深圳市机构编制委员会下发《关于成立南方科技大学筹备办的通知》,筹备办负责学校批准设立和招生办学前的各项筹备工作。2009年4月,深圳市有关部门明确南方科技大学选址南山区西丽塘朗山片区,占地面积194.38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63万平方米。该项分三期建设,预计总投资24.87亿元,其中一期投资14.63亿元。2009年6月,深圳市委常委会议同意聘任朱清时院士为南方科技大学(筹)创校校长。2010年9月,南方科技大学校园建设项目首期工程正式破土动工。2010年12月,教育部向广东省人民政府下发《教育部关于同意筹建南方科技大学的通知》,同意筹建南方科技大学,学校代码为14325,筹建期为三年。2011年2月,教改实验班45名新生报到入学。2011年4月,深圳市政府五届二十九次常务会议召开,审议并原则通过了《南方科技大学管理暂行办法(草案)》和《南方科技大学理事会章程(试行)》。2011年5月,深圳市政府颁发《南方科技大学管理暂行办法》(深圳市人民政府令第231号)。2011年7月,南方科技大学第一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召开,会议顺利审议通过了《南方科技大学理事会章程》《南方科技大学章程(草案)》,并通过对南方科技大学学术规划、人才资源、财务预算、基建规划等各项办学方案和发展规划的审议以及审议副校长人选等十一项议程。2011年9月,学校第一个书院——致仁书院举行揭牌仪式。2012年4月,教育部同意建立南方科技大学,并在《关于同意建立南方科技大学的通知》中明确要求南方科技大学“不断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探索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2012年5月,《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南方科技大学2012年本科招生试点方案的批复》正式下达,同意南方科技大学按照“6 3 1”模式进行招生。2013年10月,南方科技大学举行党员干部大会,正式成立中国共产党南方科技大学委员会和南方科技大学纪律检查委员会,撤销中国共产党南方科技大学(筹)临时委员会。2014年1月,李铭出任中共南方科技大学党委委员、书记。2015年1月,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原副校长陈十一出任南方科技大学第二任校长。2015年9月,广东省政府在广州举行广东省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共建协议签署仪式,标志着南科大正式进入广东省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行列。2016年6月,郭雨蓉担任中共南方科技大学党委书记。2017年3月,中国共产党南方科技大学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2017年10月,14位世界一流大学领军人物应邀担任南方科技大学国际咨询顾问委员会委员。2018年5月,南方科技大学新增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快速完成本硕博人才培养体系构建。2018年7月,南方科技大学化学、材料科学首次进入ESI全球前1%。2018年9月,泰晤士世界大学排名网发布“2018-2019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南科大首次提交数据即上榜,居内地高校第8位。2018年11月,南方科技大学进入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行列,6个学科入选重点建设学科。2019年6月,南方科技大学与英国伦敦国王学院携手筹建联合医学院。2020年11月,中科院院士、清华大学原副校长薛其坤出任南方科技大学第三任校长。
在1月6日举行的深圳市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颁发了2020年深圳市科学技术奖。在自然科学类的11个获奖项目中,南方科技大学共有5个项目上榜,几乎占据了半壁江山,其中“拓扑物质的电子输运”项目获得一等奖。自然科学类奖聚焦基础研究创新,此次共有两个项目获得一等奖,南科大卢海舟、王春明、何洪涛、杜宗正的“拓扑物质的电子输运”位居其一。据悉,该项目的主要负责人、南科大物理系和量子科学与工程研究院教授卢海舟主要从事凝聚态物理的研究,研究兴趣是利用量子场论方法研究拓扑物质等新材料中的物相和电子输运。正是凭借“磁场中拓扑物质的电子输运理论”,他获得了2019年度“国家杰青”项目的资助。而项目组中的王春明、何洪涛等人都长期从事拓扑物性研究,南科大在该领域已经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成果。此次,共有9个项目获得了自然科学类二等奖,其中4个花落南科大,显示了南科大在基础科研方面的实力。这4个项目分别是:谭斌、李绍玉、漆良文、陈叶辉、王永彬的“基于有机催化的不对称轴手性化学”,陈树明、张恒的“高效率长寿命量子点发光二极管的基础研究”,蹇林旎、石玉君的“新型高密度磁场调制型永磁机构的理论研究及应用”和梁永晔、郭旭岗、何凤、田雷蕾、杨庭斌的“共轭分子材料的功能化及应用”。谭斌是南科大化学系副主任、博士生导师。近年来,谭斌教授课题组在有机催化构建轴手性化合物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并且进一步拓展了在不对称催化领域的用途。南科大电子与电气工程系副教授陈树明和2018级南科大-哈工大联培博士生张恒合作的项目“高效率长寿命量子点发光二极管的基础研究”此次获得二等奖。在发光二极管研究方面,两人的合作硕果累累,相关成果还在2020年6月登上《自然-通讯》。近年来,陈树明课题组在叠层QLED、高效率高亮度QLED也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南科大电子与电气工程系副教授蹇林旎课题组近年专注于先进电磁能量转换技术、电动汽车与智能电网能量交互技术、新能源产业政策等方面研究的。此次,由蹇林旎牵头的研究“新型高密度磁场调制型永磁机构的理论研究及应用”斩获二等奖,其成果有望在大规模电动汽车与未来智能电网融合、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等领域取得运用。南科大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教授梁永晔主要从事生物成像、电催化、有机电子三个研究方向。此次,他牵头的项目“共轭分子材料的功能化及应用”获得二等奖,其团队成员、南科大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教授郭旭岗在有机和钙钛矿太阳能电池领域也取得了重要研究进展。值得一提的是,在2020年深圳科技奖的科技进步奖项中,有10个项目获得了社会公益类奖项。南科大和深圳市深港产学研环保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合作项目“城市河流生态修复的关键技术及应用”获得一等奖。(首席记者 吴吉 通讯员 庞翠琼)
直至今日,各省已经进入了填报志愿的最后阶段,估计家长和学生已经选好自己要上的学校了。最近2020年软科关于中国大学排名已经出来了,下面小编就带大家一起来看一下,看看在排名中是否有你选择的学校。软科关于中国大学的排名情况主要根据学科规模、学科实力和学科精度等等模块综合评定进行高校排名,以下就是2020年软科关于中国大学的排名情况。首先,根据上面的表格,我们可以知道清华大学第一,北京大学位居第二。这两所大学是大家公认的顶尖大学,甚至闻名世界,因此他们的排名名次实至名归。而且这所学校毕业的学生无论是就业上还是学习深造上都能够凭借着学校浑厚的背景得到很好的发展。其次,令人意外的是被誉为“东方剑桥”的浙江大学排名仅次于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往年我们看到的第三名是上海交通大学,而这次这所大学被挤到了第四名。小编认为主要的原因是浙江大学排名能够得到实质的上升,与学校多年来致力于学科建设的原因,我们知道,浙江大学也是通过与浙江多所综合实力很强的高校进行合并,综合实力方面进入全国前十,目前浙大在全国高校学科评估中拿到了39个A 类学科,从整体来说学科发展得很平衡。另外,学校也一直在开辟新的学科,承担起为国家培养新兴产业人才的责任,在科研成就也获得了很大的成就,如今,在国际上认可度也很高。而南京也在这次排名中也有着不俗的表现。超过了曾经排名第四的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主要是理学专业方面比较突出;在科研实力上也有着非常强劲的实力。学校在我国各领域也有着很高的认可度。很多学校在近几年来发展得都很,比如说苏州大学和南方科技大学。苏州大学只是一所普通的211大学,却排在了985的兰州大学和中国海洋大学,这充分证明了学校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吸引了大量优质的生源,在此基础上,办学实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可以预知未来的发展也很不错。而南方科技大学地处我国经济特区深圳,这所年轻大学依靠着深圳强大的资金扶持以及优越的地理位置,吸引各地优质人才汇集此地,建校两年之间实力飞升,名声四起。丰富的资源配置吸引了很多学生报考这所大学,由于起点高,相应的录取分数也很高,在就业方面基本上都得到华为、腾讯等企业的认可以上就是2020年软科关于各高校的排名情况。除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的地位不可撼动,其他的大学每年的排名情况有各种能为各种因素出现变动,这背后也反映出了大学之间的综合实力方面竞争非常激烈。对此,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参考。
一、学校简介南方科技大学位于深圳市南山区,校园占地面积194.38万平方米,规划总建筑面积为70多万平方米。学生人数5381人(其中本科生4019人,硕士、博士研究生1352人)。年轻:南科大被确定为国家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验校。2012年4月,教育部同意建校,至今不过是6年时间。现有本科专业26个,硕士专业7个,博士专业4个。师资雄厚:截至2018年8月,南方科技大学已签约引进教师600余人,在近300名教学科研系列教师中,包括院士25人(全职院士11人),国际会士26人、“万人计划”专家6人、教育部“长江学者”19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1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5人。教学科研系列教师90%以上具有海外工作经验,60%以上具有在世界排名前100名大学工作或学习的经历,师资队伍中高层次人才占比超过40%。整体实力强劲:泰晤士2019年世界大学最新排名中南方科技大学在中国高校中排名14,世界排名在301-500之间,这对于一个成立不过6年的院校来说,是非常不错的成绩。二、录取分数南方科技大学连续六年采用基于高考的综合评价录取模式开展本科招生,即按高考成绩占60%、我校自主组织的能力测试成绩占30%(机试25%,面试5%,上海、浙江纯面试)、高中平时学业成绩占10%(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7%,综合素质评价3%),形成考生综合成绩,择优录取。能力测试机试方面,新生分省机试平均成绩为73.5分(满分100),全国20个省份中,有14个省份录取到机试成绩超过80分的新生。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方面,新生平均得分率为93.7%。综合素质评价方面,绝大部分新生得分在2分以上(满分为3分)。高考方面,新生平均成绩高于一本线110多分,2017年比上一年增加10多分,在多数省份排名理科前2%,在部分省份排名接近前1%,达到原985高校上游水平。2016年新生高考平均成绩高于一本线98分,在大部分省份排名理科前2%左右,在四分之一的招生省份进入前2%以内,整体达到“985”大学中上游水平。2015年所录新生高考平均分超过一本线79分。所以从录取分数来看,是呈节节高升的趋势,说明它越来越获得考生和家长的认可。三、网(校)友评价我们可以预计,南方科技大学将是一所前程无限的好院校,加油吧。
日前,《泰晤士高等教育》发布最新全球年轻大学(创校50年以内)排名,位于深圳南山区的南方科技大学位居中国内地首位,全球排行47名,与去年相比上升8个位次。南方科技大学本年度共有66个国家和地区的414所大学上榜,南方科大首入TOP50。此次,中国共有6所高校入选,南方科技大学名次最佳。据悉,该排名指标体系由教学(30%)、科研(30%)、引文(30%)、国际视野(7.5%)以及工业收入(2.5%)五个部分构成。在指标得分上,南科大总分为51.4分,五项指标得分均位列中国内地第一名,其中工业收入指标得分较去年增长88%。我们知道一直以来深圳因高校的总体实力欠佳而备受争议,其实,并非深圳的大学水平不高,而是发展的速度难以赶上与深圳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深圳另外,在北上广深四大一线城市中,深圳是唯一一座没有本土“双一流”高校加持的城市,当然随着哈工大(深圳)、中山大学.深圳等名校的引入,深圳高等教育正在加快补足短板。中山大学深圳校区但以深圳大学为代表的本土高校远远算不上顶级名校,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很高,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深圳以及务实的培养模式,在研究以论文来衡量高校水平的当今社会,深大吃了不少亏。深圳大学南方科技大学的横空出世并快速崛起,为深圳的高等教育带来了新希望。2011年2月,南方科技大学正式开学,到如今才不到10年,是深圳乃至中国都比较年轻的高校,但也并非最年轻,以深圳为例,近年来,深圳又创立了北理莫斯科大学、深圳技术大学等高校。在深圳各大高校中,南方科技大学的科研实力是最高的,这是一所“小而精”的研究型大学,在深圳的科创重镇南山区,该区整体创新能力强,利于产学研一体化,对南方科大的发展极为有利。南方科技大学之所以有如此神速的进步,与深圳不遗余力的资金支持是分不开的,有了资金才能聘请最杰出的人才加盟,正所谓“名师出高徒”,南方科大的学子是幸运的,因为招生规模不算大,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导师的悉心指导。南方科技大学在其他榜单也表现不俗,“2020泰晤士高等教育亚洲大学排名”中,南科大位列中国内地高校第8位,亚洲第33位,这个成绩完全可以秒杀原来那些所谓的“211工程”,就算PK原来的“985工程”,南方科大也不逊色。南方科技大学既非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也非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没有这些建设项目加持仍有如此佳绩,与其扎根深圳、独立办校的“基因”有关 ,如此,才能打破各种束缚一鸣惊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南方科技大学与深圳是互相成就。
#南方科技大学#在9月2号,泰晤士高等教育发布了世界大学关于2021年的排名。我国上榜高校高达137所,其中内地有91所。毫无疑问,清华和北大包揽亚洲前两名,分别位于世界第20名和第23名。也是10年来,唯一一所进入前世界前20的亚洲大学。最抢眼的不是清华进入世界20强,而是南方科技大学位列内地高校第8名,世界300强。这已经是南方科技大学连续第3次在泰晤士排名中位于我国内陆前十名了。要知道南方科技大学是在12年建立的。究竟是什么让这所建校不足10年的高校,超越众多百年老校,在我国、世界学校之林中占据领先地位。1 南方科技大学南方科技大学简称南科大,位于深圳市,是国家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验校。2018年,南方科技大学获批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截至2019年3月,南方科技大学设置了18个院系中心,开设了29个本科专业。对于这样一所,特别年轻的高校,拥有这样不菲成就的高校是不是有些感觉不可思议。2 师资力量该校截至2020年5月,南方科技大学已签约引进教师981人,包括院士45人(签约引进与自主培养全职院士20人),国际会士35人, 教育部特聘专家28人,“国家特支计划”专家11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9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10人。教学科研系列教师90%以上具有海外工作经验,60%以上具有在世界排名前100名大学工作或学习的经历,师资队伍中高层次人才占比超过40%。这样强的师资力量可以说,绝对比很多985要强。3 实验平台个人了解到南方科技大学拥有1个国家级平台,9个省部级科研平台,27个市级科研平台,包括1个生态环境部重点实验室、4个广东省重点实验室、2个广东省普通高校重点实验室、2个广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7个深圳市重点实验室、3个深圳市工程研究中心、7个深圳市工程实验室。4 科研经费如果说,有名师,有平台,那么经费就是制约学校发展的主要因素了。毕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南科大在成立7年以来,累计获批各类竞争性纵向科研项目及横向项目共1319项,资助经费215757.2万元,其中纵向项目1107项,经费191123.29万元,横向212项,经费24633.89万元。这样强力的经费支持,也是南科大能短期腾飞的原因之一吧。5 学术成果如果说在师资,平台,经费都充足情况下,南科大没有成果,想来就会名不符其实。但是该校累计发表学术论文3006篇、学术论著33部,在《Science》、《Nature》等国际高水平权威刊物上发表论文10余篇,要知道很多985高校发一篇,都要庆贺许久,授权专利40余项。获得国家级科技奖励2个,省部级科技奖励2个,深圳市科技奖励4个。很多双一流建设学科就是凭借国家级奖励才被选中的。综合上述,可以看出南科大实力真的非常强。如果说泰晤士排名对南科大偏爱,那么21年的QS排名,也将南科大排在世界323位,并不比泰晤士排名落后多少。由此可以看出,南科大实力是真的非常强。
疫情期间,南科大的科研工作也没有停歇,在保障科研人员生命健康的前提下,学校积极助力国家科技战“疫”。护目镜防雾湿巾和喷雾、桌面型高效灭菌消毒设备、TWS:物联网+AI+大数据、传播预测和模拟推演平台、高精度定位器、科普文章……这些都是南科大近期科研成果,科技战“疫”南科大正在行动。目前,南科大共62个各级各类科研平台,及几百位教授课题组实验室科研人员已陆续返回实验室,科研工作有效开展。今天,跟随小编的步伐,我们来看看这些实验室的“云科研”情况吧。深圳格拉布斯研究院深圳格拉布斯研究院执行院长、化学系讲席教授夏海平介绍道,目前研究院的全部实验室已经恢复使用,其中包括学校省部级科研平台广东省催化化学重点实验室。研究院超过九成教职工已经陆续返回实验室工作。研究院内的办公区域都已配备好充足的酒精喷雾、手套、口罩、护目镜等基本防护用具,人员出入都需经过体温检查和数据登记。夏海平夏海平表示,研究院严格按照学校规定,以疫情防控不留死角、抓教学科研坚定不移为工作目标。在此基础之上,研究院还实行了“疫情防控卫生责任人制”。每位行政人员和实验室负责人每天都要将自己负责区域内的门把手、开关等公共区域单独消毒,确保已返校工作的师生有良好卫生的工作环境。科研人员正在实验室工作受疫情影响,研究院部分大型仪器的采购、安装和调试工作受到了一定影响。夏海平介绍,今年研究院新投入的全自动高通量催化剂制备及筛选设备是中国高校首台高通量筛选设备,正常运行后,对化学反应的单次筛选可达576个,单日可筛选的化学反应超千个,搭配研究院搭建的快速分析平台,科研效率能够得到极大提升。按照本来的计划,这台设备不久前就可以调试完毕正式投入工作了,但目前技术人员还无法进入学校。“各项新学期的规划都多多少少受到了影响,我们能做的就是在保障人员安全的前提下,主动积极筹备恢复科研工作,创新工作思路和方式,提高工作效率,尽量挽回损失。”夏海平说。另一件受到疫情影响的重要工作规划是研究院每年春季举办的格拉布斯论坛。每年的论坛都邀请了国际顶尖化学家和学术泰斗作为嘉宾,汇集海内外专家学共同分享探讨最前沿的基础科学研究及其向应用科学的转化。今年,格拉布斯论坛因疫情推迟。为了不让师生们因此失去学术交流合作的机会,夏海平决定启动“格拉布斯大讲堂”,陆续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来南科大,通过报告的形式分享前沿科学理念。目前,学生还没有返校,研究院的许多老师们只能在家“云”办工。夏海平表示,希望在家中的师生们要注意卫生安全,规律作息,多运动,也要抓住这个平时繁忙的学习科研生活中难得的“机会”,静下心,多研读文献,考虑研究方向,制定研究计划,做好课题设计等能在家中完成好的工作。深圳格拉布斯研究院深圳格拉布斯研究院是南科大的三个诺贝尔奖科学家实验室之一,是深圳市政府全力支持,依托南方科技大学建设和管理的校级机构。研究院围绕均相催化研究领域,在有机合成及高分子合成与表征方向开展基础性的、原创性的研究。并以此力争科研成果的产业化,以推动深圳市相关产业的升级发展。杰曼诺夫数学中心南科大的另一个诺贝尔奖科学家实验室杰曼诺夫数学中心也在积极做好防疫工作,等待师生们的归来。杰曼诺夫数学中心教职工自2月10日起有序开展工作,并严格遵守学校有关疫情防控要求,进行居家隔离和线上办公。中心自疫情开始之日实施管制措施,未经允许严禁人员擅自进入办公区域,每日委派专人对中心进行检查和消毒工作,并严格遵守学校疫情防控要求,检查返深的中心教职工是否按照要求进行自我隔离。中心原计划于1月至3月期间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来校交流,同时也提升中心在国际学术届的知名度。受到疫情的影响,大部分教授不得不取消来访行程或提前离开,但即便如此,杰曼诺夫教授依然在深圳下榻的酒店与部分教授坚持学术讨论交流。杰曼诺夫数学中心以菲尔兹奖获得者、美国科学与艺术科学院院士、美国科学院院士、加州圣地亚哥大学R.L.Atkinson讲席教授埃菲杰曼诺夫命名,是深圳市政府出资、南科大牵头建设的深圳市诺奖级科研实验室,旨在支撑深圳市、粤港澳大湾区及中国南方在基础数学、应用数学、计算数学等方面的科学研究。中心将以纯粹数学和应用数学的重要研究领域为发展方向,致力于推动中国数学基础理论以及数学与生命、信息、工程、金融等领域的交叉研究与应用发展,解决重大科学问题,服务国家和地方的重大需求。南科大目前有深圳格拉布斯研究院、杰曼诺夫数学中心、斯发基斯可信自主系统研究院三个诺贝尔奖科学家实验室,以及1个国家级科研平台和19个省部级科研平台、37个市级科研平台、2个区级科研平台都在积极筹备恢复科研工作,还有几位“新成员”正在建设中,等待着与师生们的见面。各实验室有序开展工作自疫情防控以来,学校积极响应上级的决策部署,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精准稳妥的推进实验室科研工作。3月初,全校过半数实验室已陆续恢复运转,部分专业的全部课题组已近全部恢复运行。让我们走进几个校内省部级科研平台看看。无论是回到实验室还是互联网“云科研”,疫情期间的南科大人出“paper”毫不松懈。环境学院的省部级科研平台广东省土壤与地下水污染防控及修复重点实验室以及国家环境保护流域地表水-地下水污染综合防治重点实验室在疫情期间面临科研项目结题验收的重要关口。为了不让疫情影响验收进程,各位成员积极“云讨论”,做好实验室的验收筹备工作。目前,团队已经在疫情期间取得了新的科研成果,在国际知名期刊上发表了多篇文章。根据学校实验室的相关规定,电子与电气工程系的三个省部级实验室:能量转换与存储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普通高校量子点先进显示与照明实验室、广东省普通高校先进无线通信技术重点实验室,都已在各实验室负责人的积极带头领导下恢复科研工作。恢复工作前,安全员对实验室进行了检查,做好水、电、气等多种安全措施。申请恢复科研工作的实验人员按序申请,分批次有序返校恢复运行。其他实验室人员的恢复工作安排正在按部就班的进行中。目前仍隔离在家的师生也丝毫没有松懈,在网上照常参与例会,抓科研进度不耽误分秒。目前,生物系等数个系的课题组恢复科研工作率已达100%。生物系的省部级科研平台广东省细胞微环境及疾病研究重点实验室的科研安排已经在有序进行中,不久前刚申报获批的广东省普通高校植物细胞工厂分子设计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工作正在积极筹备中。近期部分科研成果防雾湿巾及喷雾传播预测和模拟推演平台病毒传播示踪与预警系统高温灭菌消毒口罩再生设备南科大电子系罗丹课题组发表探测窗口可调的双模式有机光电探测器开发成果南科大张绪穆团队开发抗HIV药物关键中间体高效合成方法 相关药物对新冠病毒有初期活性南科大生物医学工程系李凯团队在《德国应用化学》发表平面型AIEgens最新研究成果南科大金大勇合作团队在《自然》刊文,展望单颗粒光谱学发展的机遇与挑战身在武汉发表热电材料研究重要进展论文 南科学子徐啸:疫情让我学会“担当”南科大深港微电子学院于洪宇团队在AlGaN/GaN HEMT器件研究方面取得系列进展南科大生物系饶枫课题组在PNAS发文揭示代谢小分子调控蛋白质稳态的功能与机制南科大化学系何凤课题组在聚合物太阳电池给体材料方面取得新研究进展南科大参与研发仿生机器鱼打破50米游泳吉尼斯世界纪录南科大物理系何佳清团队在热电材料研究取得重要进展南科大生物系郭红卫课题组揭示水杨酸调控植物顶端弯钩发育的分子机制南科大生物系魏志毅课题组揭示神经发育中关键酶分子的活性调控机制南科大机械系杨再跃课题组在电力系统、机器学习等领域取得多项重要研究成果防疫科研齐推进,拨云见日终有时。来源:南方科技大学 新媒体中心工作室 来源 | 各院系、中心 文字 | 刘馨
西湖大学和南方科技大学相比,未来谁更一是从办学的体制上看,西湖大学是民办大学,民办大学办学校长从招收学生、引进教师、资金支配等众多方面会更有自主权。而南方科技大学,是省属主管创办的公办大学,校长的自主权将要受到多方约束。二是从办学的理念上看,西湖大学是"高起点、小而精、研究型"办学定位。开始招生起点就是博士生,而且办学规模小,资金充足集中,很易突破办学难点。而南方科技大学,是"不断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招生制度,探索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开始招生起点为本科生,是摸索自主招生经验,探索我国招生制度的改革。三是从自主办学上看,西湖大学,在教师招聘上更具有灵活性,只要校长认为是人才,董事会讨论同意便能办到。而南方科技大学,引进教师会受到多方面的制约,如经费的许诺,就难以办到。四是从经费的来源上看,西湖大学,在资金的使用上要充足灵活些,因经费都来至于企业支持。而南方科技大学,在资金上要靠政府财政支持,显然是看政府的支持力度了。西湖大学和南方科技大学相比,未来谁更从上面四点看出,西湖大学略胜南方科技大学一筹。当然,西湖大学要想走得更远,飞得更高。笔者认为,关键是保证资金充足,要有持续性。西湖大学聘了一位好校长施一公,施一公教授满怀信心,决心很大,好似一团熊熊燃烧的烈火,要想烧得更旺,必须要有资金作后盾,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从现在来看,都是企业筹备,这存在很大的风险性,企业的发展是三十年河东,四十年河西,一旦企业资金出现困难,学校将会无法运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海学院便是一例,希不要步入后尘。笔者认为,西湖大学是一所研究性大学,研究的内容除基础性科学的原创研究外,还应当更偏重于来自生产实际中的研究,与高新科技产业联系起来。给高新企业攻关,解决技术难题,使企业得以发展,获得利润共同赢利,以保证后续资金持续久远,这样才能保证大学的永久高效运转。只要资金充足,教师待遇优厚,生存环境优越,校内工作学术气氛浓厚、自由、轻松,教师的积极性必定高涨。全体教师只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西湖大学将在不久,一定会真正成为世界知名的一流大学。
南方科技大学简称南科大,创建于2011年,坐落于广东省深圳市,由广东省领导和管理,是一所以理、工、医学学科为主,兼具部分特色人文社会学科与管理学科的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学校,还是深圳市创办的一所创新型大学,国家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验校、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 身具使命南方科技大学是带着改革的使命而诞生的。2010年12月,教育部同意筹建南方科技大学。2012年4月,教育部同意建立南方科技大学,并赋予学校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目标。2018年5月,南方科技大学获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成为国内最快获得博士授权单位的高校。南方科技大学快速聚集一流师资、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创造国际一流的学术成果并推动科技应用,为尽早实现建成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的宏伟目标打下坚实基础。人才众多虽然南方科技大学仅仅建校不到十年,但是就吸引了众多的人才。据资料显示南方科技大学已签约引进教师1044人,包括院士44人(签约引进与自主培养全职院士22人),国际院士39人, 教育部特聘专家31人,“国家特支计划”专家11人。教学科研系列教师90%以上具有海外工作经验,60%以上具有在世界排名前100名大学工作或学习的经历,师资队伍中高层次人才占比超过40%。学科发展学校目前已成立25个院系、中心,开设31个本科专业。2018年,南科大入选博士学位授权单位及硕士学位授权单位,获批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力学、电子科学与技术等6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及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获批数学、物理学、生物学、力学4个博士学位授权点。2019年南方科技大学共计发表期刊论文2608篇,其中SCI收录2119篇,授权专利154项。最新自然指数(2018年12月1日-2019年11月30日)显示,南科大位列全球大学89名,中国大学第19位,自然指数加权论文值为126.49。学科建设方面,南方科技大学工程类学科、化学、材料科学三个学科保持在ESI全球前1%。 资金预算上图可以看出,南科大虽然预算总额比不上清华、北大,但是以南科大在校人数仅有五千人左右,生均预算立马提高了不少,十分符合南科大“小而强”的特点总的来说,南方科技大学的使命也是为中国的未来高等教育改革探路,所以南科大的起点是非常的高,能够得到多方面的支持。相信南方科技大学一定能在改革开放的深圳,建设成为汇聚海内外优秀人才的高地,成为全国学子向往的魅力学府。大家对于南方科技大学有什么看法欢迎在评论区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