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南京大学生涯咨询预约系统向金陵学子开放!猫狗

南京大学生涯咨询预约系统向金陵学子开放!

2212021年的新年小目标里当然不能少掉“一次生涯咨询”南京大学生涯咨询预约系统向金陵学子开放啦!清爽的预约界面,便捷的预约流程专业的师资团队,贴心的预约服务(后附使用方法哦)线下面对面咨询、线上视频咨询解忧杂货铺邮件咨询多样化的咨询方式等你体验这一次厘清自我、规划未来的机会你不容错过!三十余位专业的生涯咨询师利用专业的生涯知识多样化的工具和方法一对一帮你解决个性化的生涯困惑助你认识自我,了解职业世界科学做出决策,提升就业竞争力成为更棒的自己生涯咨询能解决哪些问题?咨询内容生涯咨询效果如何?用户体验来说话!“咨询师十分亲切,帮助我修改简历,我对求职面试的整体过程有更多了解。”“非常感谢咨询师的辅导,我能够以更加成熟和坦然的心态去面对求职,咨询当天就将与咨询师的谈话要点写成日记,未来可以多温习,勉励自己。”“咨询师循循善诱,有条理地分析了我的几种就业可能性,让我有勇气和信心为自己的未来做决定。”“‘认识你自己’是一生都要不断进行的过程,正视内心的想法,不要囿于内心的纠结,让身体先行动起来!”生涯咨询预约系统使用指南01线上/线下一对一生涯咨询1.“南大就业”微信公众号左侧菜单栏中选择【生涯咨询-生涯咨询室】,进入浦园学生登录/注册,第一次使用需要进行注册,通过之后可以正常使用2.点击“咨询预约”,选择心仪的生涯咨询师、咨询时段、线上/线下咨询方式,点击“预约”按钮,完成个人信息填写后,点击“提交预约”3.预约成功将收到短信通知,同时在生涯咨询预约系统首页“我的预约”中可查看预约信息。线上视频咨询:来询者至少提前一天添加咨询师QQ,进行QQ视频咨询;线下面对面咨询:来询者按时提前抵达校内咨询等候地点,进行线下面对面咨询。【仙林校区】十食堂三楼学生就业事务办理厅326【鼓楼校区】南园教学楼2楼西侧就业事务办理厅222(线下咨询需要提前办理进校园申请,具体方法可致电58646602,或至文科楼104咨询)02解忧杂货铺邮件咨询1.在“南大就业”公众号左侧菜单栏中选择【生涯咨询-解忧杂货铺】2.写下生涯困惑问题,尽可能清晰、完整、详细,发送至邮箱career@nju.e.cn3.问题解答(1)针对共性问题:就业中心将通过整合、归纳相关信息,进行资讯分享(2)针对个性化的问题:咨询师以邮件形式回信。请将咨询问题具体描述,以便咨询师可以更高效地了解困惑并予以帮助。生涯咨询师超强阵容抢先看!葛俊杰学生就业指导中心主任,理学博士。南京大学党委委员,团十七届中央候补委员,南京市青联常委。国家二级创业咨询师,全球职业规划师(GCDF)、全球生涯教练(BCC)。曾参与世界银行资助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等各类课题9项,于《江苏社会科学》、《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等各类期刊发表研究成果17项,获得发明专利6项。刘 慧南京大学学生就业指导中心副主任,生涯教育研究中心主任,高等教育学博士,副研究员,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江苏省生涯教育专委会常务委员,江苏省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专家,全国生涯规划专家;主编《高校精准化生涯教育管理与实务》。申宇辰台湾辅仁大学工商心理与生涯咨询博士,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心理学系助理研究员,美国奥本大学访问学者,咨询方向包含职业生涯议题(如工作适应、职业迷茫、职业倦怠等)与亲密关系议题。陈 静外国语学院辅导员,教育博士,副教授。全球职业规划师(GCDF)、国家高级(一级)职业指导师、注册企业EAP(高级)执行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曾参加心理咨询和生涯咨询系列培训及工作坊学习;开设公选课《九型人格与职业生涯规划》;出版相关学术专著1部。杨得志理学博士,句容南大创新创业示范园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原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党委副书记。全球职业规划师(GCDF)、国家高级职业指导师、高校学生创业指导师。咨询领域:个性化职业发展规划,求职准备与择业咨询,简历完善及面试技巧,创业指导。李晨希学生就业指导中心就业指导部部长,生涯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全球职业规划师、国家职业指导师、生涯教练。曾任职于500强企业宝洁公司,现为就业中心生涯咨询师、工作坊讲师,长期从事学生生涯教育与就业指导工作。李兴华化学化工学院党委副书记,理学博士。全球职业规划师(GCDF),国家高级职业指导师、国家二级创业咨询师;曾参加大学生就业辅导与职业生涯规划系列培训、北森主题沙龙及其专业培训;开设公选课《求职技巧与个人优势探索》、《全球视野下的创新创业实践》等。李 岩南京大学首批生涯咨询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生涯规划师、全球职业规划师、全球生涯教练,江苏省就业创业教学技能比赛冠军,江苏省辅导员年度人物,入围全国辅导员年度人物。芮富宏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党委副书记。国家高级(一级)职业指导师、三级心理咨询师,熟练教练与焦点技术,擅用OH卡和绘画分析。赵 娟国家职业心理咨询师(二级),国家创业咨询师(二级),全球职业规划师(GCDF),全球生涯教练认证(BCC),台湾师范大学教育心理与辅导学系访问学者。高等教育学硕士,社会学博士,具有丰富的学生职业生涯和就业指导工作经验。担任专著《高校生涯教育精准化管理与实务》副主编,曾开设全校公选课《职业发展与心理健康》《自我探索与职业规划》《求职技巧与个人优势探索》,课程效果受到学生一致好评。周璐莹国家心理咨询师(二级);常年从事本科毕业班就业相关工作,多次参与知名企事业单位走访调研项目,具备丰富求职指导经验;参加过高校就业指导教师(TTT1、TTT2)、全球生涯教练(BCC)、北森职业生涯规划师(BCF)、pcdc、pcdf等多项认证培训。陈力立南京大学工程管理学院党委副书记,全球职业规划师,国家职业指导师,创业指导师。曾参与编写《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教材并担任就业指导课课程教师。多次参与职业规划、生涯咨询等相关培训及工作坊学习。傅 忠国家二级职业指导师、三级创业咨询师和心理咨询师,曾参加全球职业规划师(GCDF)、全球生涯教练(BCC)等培训。黄 蕾软件工程博士,长期从事学生管理与职业生涯规划工作,国家职业指导师、全球职业规划师(GCDF),获职业生涯规划教学认证(TTT+TTT2)、职业生涯团体辅导认证(GCT)、全球生涯教练认证(BCC)、卓有成效的教练型教育者认证(ECE)等。刘 洁物理学院讲师。全球职业规划师(GCDF)、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国家二级创业咨询师;有多年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经验,曾参加全球生涯教练(BCC)、高校职业规划教学TTT1、高校就业指导教师TTT2等认证培训;曾在《高教研究与探索》上发表大学生就业相关论文。刘 珣学生就业指导中心就业指导部副部长、新闻宣传部部长。全球职业规划师(GCDF)、生涯教练(BCC)、创业咨询师。曾参加TTT2高校就业指导教师培训,BCC生涯教练课程培训,GCT团体辅导培训,GCDF全球生涯规划师培训等。长期参与生涯规划、就业指导等相关工作。刘亚兰全球生涯教练(BCC);国家心理咨询师(二级);创业咨询师、生涯团体辅导师;曾参加南京大学纽约大学理工分校创新创业学院创业基础师资培训、北森生涯BCC生涯教练认证培训、北森生涯团体辅导GCT认证培训。王阿妮王阿妮,医学院党委副书记,管理学博士,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全球职业规划师(GCDF),江苏省医学人文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长期从事学生职业生涯和就业指导工作。曾参加全国高校教师职业规划TTT1、TTT2等培训,具有丰富的职业生涯指导理论。杨 萌现代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团委书记,辅导员。全球职业规划师(GCDF)。曾参加高校就业指导教师培训、创业咨询师二级培训、全球生涯教练培训(BCC)、生涯规划咨询实务培训(PCDF)等,有多年生涯咨询、就业指导经验。赵玉倩专业生涯咨询师(PCDC),全球职业规划师(GCDF),国际生涯教练(BCC),国家职业心理咨询师(三级),高校就业指导师(TTT-2),多次参加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等相关培训及工作坊学习,长期从事学生管理与生涯指导工作。周 旸学生就业指导中心市场拓展部部长,全球职业规划师(GCDF)、全球生涯教练(BCC)、国家创业咨询师(二级),有企业工作经历。李亚军学生就业指导中心主任助理、基层工作部部长,全球职业规划师(GCDF)、国家高级职业指导师。长期从事就业指导、就业管理、用人单位招聘服务等工作;《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 》副主编;在《中国大学生就业》、《高教研究与探索》等杂志上发表过多篇论文。裴 玉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讲师,全球职业规划师(GCDF)、全球生涯教练(BCC)、国家职业指导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曾参加北森生涯高校职业规划教学TTT认证等培训、大学生创业教育指导服务专题研修班。 吴 可化学化工学院辅导员,长期参与生涯规划、就业指导工作。国家二级创业咨询师、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曾参加全球生涯教(BCC)、高校职业生涯规划TTT-1、TTT-2培训。卞晓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团委书记、研究生辅导员。全球职业规划师(GCDF)、全球生涯教练(BCC)、国家职业指导师。曾参加大学生就业指导与职业生涯规划系列培训,连续多年在学院内开设生涯规划系列工作坊,从事相关工作10余年。李 佳大气科学学院研究生辅导员、国家创业咨询师。多次参与教练型辅导员培训、高校职业生涯规划TTT课程培训、国家创业咨询师(二级、三级)培训、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创业指导课程培训等课程。长期从事研究生管理与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刘雅娇外国语学院辅导员。全球职业规划师(GCDF)。曾多次参与如江苏省职业生涯大赛指导教师培训、江苏省“高校职业生涯规划TTT培训”课程学习、江苏省PTT国际讲师培训、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举办的创业指导课程培训、参加104期高校辅导员骨干培训班“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培训,教练型辅导员培训,GCDF&BCF生涯培训等等课程。吴 科医学院辅导员。国家心理咨询师(三级)。完成团体辅导GCT认证,高校就业指导师TTT-2,规划咨询实务PCDF,大学生就业管理指导师等相关培训。杨 钿学生就业指导中心基层工作部副部长。全球职业规划师(GCDF),曾参与TTT2高校就业指导教师培训,BCC生涯教练课程培训等,长期从事公务员、选调生、教育行业就业指导与就业管理工作。赵 风法学院辅导员,管理学博士,副教授。全球职业规划师(GCDF),曾参加大学生就业辅导与职业生涯规划系列培训。郑凯琳大气科学学院党委秘书、专职组织员。全球职业规划师(GCDF)、三级心理询师。工作经验丰富,常年从事本科毕业生就业相关工作。曾参加北森GCDF、BCF、GCT、TTT2等就业指导培训,国家二级创业咨询师。毕菲菲大气科学学院辅导员。高校生涯课程导师(TTT),曾参加生涯测评师认证、大学生就业管理指导师培训,长期参与就业指导工作。具有丰富求职经验,自身求职期间获网易(互联网)管培、亿滋国际(卡夫)管培、龙湖仕官生等offer。李 敏现代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研究生辅导员。多次参加职业生涯咨询、高校就业指导教师培训等工作坊学习,长期从事毕业班相关工作。路敏玥法学院辅导员。从事本科毕业班就业相关工作,多次参与知名企事业单位走访调研项目;参加过多项大学生就业辅导与职业生涯规划培训。有外资企业工作经历。舒 翼文学与理学双硕士学位(英国华威大学和伦敦大学学院),南京大学海外教育学院学生党支部书记、研究生和留学生辅导员,有着丰富的研究生管理与毕业生就业指导经验。曾经参加高校就业指导教师培训(TTT2)、大学生就业管理导师培训。唐 赟法学院团委书记、研究生辅导员,全球职业规划师(GCDF)。长期从事毕业班相关工作,曾参加BCF、TTT等培训。汪 涛专业生涯咨询师(PCDC)、全球生涯教练(BCC)、国家职业指导师、创业咨询师,曾参加北森生涯高校职业规划教学(TTT1/2)、高校创业指导教师培训(EET)、生涯团体辅导(GCT)、高中生涯规划指导(HCT)等认证培训。毕业于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现任南京大学金陵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党总支副书记,拥有多年生涯规划、就业指导与招生咨询经验。石迎利2010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本科、研究生均为历史专业。从2011年5月从事留学教育至今,熟悉美国、英国研究生申请,英国专升本申请,英国,美国学生签证以及访问旅行签证。曾经帮助超过250+学生全程申请到学生签证,指导学生申请签证。欢迎同学们咨询有关英国,美国留学,以及F1和Tier4学生签证申请和准备材料方面的问题。浦苑青年内容源自于南大就业责编 | 蒋佳钰

大雪崩

读研教育&中国人民大学、南昌大学、南开大学研修班学员年会

继往开来迎新岁,与时俱进贺丰年。对于即将到来的2019年,我们心怀美好,充满期待。2019年1月19号,读研教育2019主题年会在浙江省团校多功能厅举行。此次年会以“携手共进读研梦,求索笃行学子心”为主题,组织杭州教学中心三校(中国人民大学、南昌大学、南开大学)联合新年联谊活动。下午16:00.学员们陆续来到多功能厅,在入口处进行签到入场、领取抽奖号并就座,年会活动正式开始。担任本次年会主持是来自中国人民大学西方经济学专业学员,屠宇威、余李璐。一、精彩节目展现读研风采我们的学员不但在工作中表现卓越,在才艺展现上更是体现出专业的表演水准,现场暖意融融,一首首包含真情的动听歌声,一曲曲造诣非凡的演唱,都惹得在座的同仁们时而捧腹大笑,时而阵阵喝彩,舞台上各显身手,会场里一片祥和,读研人的魅力与风采在这一刻光芒毕现,璀璨万分,整个年会充满欢声与笑语、激情与力量。游戏:你比我猜游戏:别样五子棋歌曲:《说唱脸谱》二、抽奖连连惊喜不断抽奖环节向来是年会中备受期待的保留项目,为了让学员们都能满载而归,此次年会杭州教学中心精心准备了多份惊喜,随着一份份惊喜而又温馨的送出,现场掌声雷鸣,笑声连连。三、不忘初心,研路有你整个年会在和谐、温馨、欢乐的氛围中圆满落下帷幕,展现了读研者充满活力,积极向上,团结进取的精神面貌。回首2018年,我们齐心协力,努力拼搏,共同收获。2019年我们目标一致,信息满满,共同期待“研路有你”明天会更辉煌。

事君

南京大学EMBA:打造六个“融合”教育体系

通过2016年时期的课程体系改革和全新课程的打造,以及推出全新的配套教学形式,南大EMBA一举改变了在20142015年因受“禁读令”影响,而一度发生生源停滞的问题。现在,经过思路转变,以及锐意课程改革,推出了包括六个“融合”在内的全新课程体系,重新回到了EMBA教育的一线阵营。■ 文 / 吴煜 来源:经理人杂志2020年第10期当南京大学商学院EMBA(以下简称“南大EMBA”)将本年度拟录取新生的名单公布于其官方网站的时候,同时也向原参加MBA复试的考生发出EMBA接受内部调整的通知(俗称“生源调剂”)。事实上,由被录取的MBA考生调剂到EMBA,是EMBA教育项目招生中的一种惯例。当然,其原因多是EMBA录取的生源不足所致。根据南大EMBA官方公布,本次EMBA方向(F8方向)招收人数为70人,而根据其MBA/EMBA总付费报考人数超500多生源为基础,南大EMBA今年的招生计划应该能够完成。事实上,对于任何一个EMBA项目而言,每年的招生都是头等大事。生源不足,直接影响EMBA项目的生存和发展。因为在教育体系内,被允许市场化的EMBA项目需要自负盈亏。如果生源不足,EMBA项目就无法获得学费收入,即使有企业或者校友赞助,也完全无法解决EMBA项目运营的成本问题。这一点,南大EMBA有过深刻教训,但是,究其本质,还是和办学对象的选择,或者说是办学理念有关。风云突变时间回到2014年。当年,国家颁发了《关于严格规范领导干部参加社会化培训有关事项的通知》,对象为党政机关、国有企业、事业单位领导干部。而另一份配套文件称,目前各种EMBA、后EMBA以及各种打着政商联谊、交友、游学等名义的总裁培训班、高级领导人员研讨会、研修班等,属于社会化行为的,领导干部一律不得参加。即使是自费或者免费的EMBA、总裁班等社会化培训项目,领导干部同样一律不得参加。这份《通知》在国内EMBA的发展历史中也被称为“禁读令”。2015年,国内10多所名校商学院负责人齐聚中山大学的一个论坛上商讨对策:商学院、EMBA何去何从?论坛的结论是,过去一年,整个EMBA业绩可能下滑了1/3左右,未来5年里,EMBA或将重新洗牌。在论坛上,时任南大商学院副院长韩顺平教授表示,他们的EMBA受到了很大的冲击。韩顺平教授介绍,南大EMBA的主要生源集中在江苏,但是,“80%在以南京周边约200300公里范围内,虽然说有大量的民营企业,但其中有不少到了上海那边去了。所以南大主要的生源还是国营企业。”因此,南大和长期合作的国营企业签订战略协议。根据EMBA透露该协议,规定国营企业向南大EMBA每个班指定派遣学习人数,总量占南大EMBA每年招生人数的40%。“这样的情况下,南大前几年(2015年前)EMBA的日子很好过,一年200人,4个班。“我经常做的事情是开学典礼、毕业典礼,然后带着游学。去年(2014年)还参加了EMBA挑战赛。”根据韩顺平教授的说法,当“禁读令”颁布后,南大EMBA来自国企方面原40%的生源,直接归零。2015年,因生源不足,南大EMBA招生不得不悄然停滞。南大EMBA需要反思,也必然会反思。我们先看南大EMBA依托的教育资源平台——南京大学。南京大学于1902年创建,坐落于江苏省南京市,前身是三江师范学堂,是我国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也是历史悠久、声誉卓著的百年名校,入选国家首批“双一流(指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也是“211工程”“985工程”中的重点院校。在建校初期,南京大学就已经设有商科;1921年商科改作商学院,1928年改名中央大学商学院,是中国第一所在综合大学创设的商学院;1952年中国大学院系调整时,南京大学的经济学科和管理学科调整到其他院校。1978年,南京大学恢复经济学系,1986年成立管理学系,在此基础上,于1988年成立南京大学国际商学院,2000年更名为南京大学商学院。南京大学商学院建院以来,始终以“育一流人才,出一流成果,为社会提供一流服务”为宗旨,以“创造商学新知,拓展学生才能,引领社会未来”为使命,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国际交流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值得一提的是,南京大学商学院早在1987年,就与美国密苏里·哥伦比亚大学合作举办了第一期MBA班,后来又在1993年成功地在新加坡开展MBA教育,培养了10期共150名MBA学员。因此,南京大学及其商学院对于中国商学教育事业的起步和实践、发展具有历史的价值和贡献。和其他传统的教育不同,商学教育,特别是市场化的EMBA教育,和生源多少休戚有关。此前,韩顺平教授的公开表示,就是因为南京大学所处的南京区域,民营企业家大量出走后,只剩下国营企业,因此南大EMBA只能就近从国企中吸收生源,这是不争的事实。当然,还有其他一些因素,比如在制定生源结构的策略、招生宣传、入学门槛、和私营企业的互动,特别是教学课程内容等等,南大EMBA需要做出改变。完成变局2016年,南大EMBA终于启动重大变革。首先,南大EMBA打造了一个全新的“顶天立地”的课程体系。其中:“顶天”,即独特打造跨界人文、新技术新前沿两大提升模块,帮助学生扩大对这个世界的全面和最新认知,时刻站在时代的风口;“立地”,用十余门经济管理类优质课程,为学生夯造最坚实的知识资本,构筑理论基础。同时还推出了“定制”和“国际”策略。一方面提供创新与创业、金融与财富、数字化时代、医疗与健康四大方向课程,最大程度的满足企业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另一方面推出全球化学习项目,与企业学生共同去寻找全球最优质的教育资源,连接理论与实践、跨越东方与西方。将框架构建之后,南大EMBA在后续阶段不断提升、凝练、细化课程体系,其后宣布六个“融合”:经济与管理的融合、教学与研究的融合、理论与实践的融合、学院与学校的融合、校内与校外的融合、国内与国外的融合。其中:教学与研究的融合。依托南京大学教学研究资源,将严谨、求实的研究成果进行具体化,以直观、严谨、形象的方式展现给企业学生,让EMBA学生收获最新鲜、最前沿、最厚重的知识,加以消化、吸收和运用。理论与实践的融合。南大EMBA推行知行合一理念。南大EMB以教学相长为理念,借助案例讨论、移动课堂和国内游学等形式,让已经具备了丰富管理实践的企业学生在课堂上对理论进行系统的梳理和学习之后,在老师的带领指导下深入到案例中、同学公司中以及国内代表性企业中进行实地领悟和感知,实现以管理之“行”诠释管理之“知”,再以管理之“知”指导管理之“行”的闭合式学习。学院与学校的融合。南大EMBA的教学体系充分融合南大学科之精要,创造各种机会让企业学生在课堂内外充分感受南大的人文底蕴和科技实力。在文的方面,以文史哲三大学科为依托,开设国学、史学、哲学等课程,让企业学生在大师的熏陶下体会厚重的中国历史与深厚的中华文化,加深企业家的底蕴和修为;在理的方面,南大的天、地、物是传统优势学科,南大EMBA致力于打造与理学大师交流的课堂,并搭建与学校前沿的科技成果相对接的平台,在拓宽企业学生知识面的同时努力实现产学研资源的共享和对接,实现更大的学习收益。国内与国外的融合。南京大学商学院是国内最早进行MBA教育国际化的院校之一,EMBA项目也是如此。南大EMBA同康奈尔大学Johnson商学院签订协议,开办南京大学-康奈尔大学EMBA项目,其后又与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签署合作协议,共同开办南京大学-霍普金斯大学“企业家全球化视野”EMBA合作项目,进一步提升南大EMBA学生战略视野的高度和宽度。需要指出的是,南大EMBA的国际化合作特点是重教学内容和安排,而并非在意国际化的形式。南京大学—康奈尔项目经过多年的探索,形成了康奈尔大学方项目主管+课程主管+授课团队的教学模式,从理论设置到案例安排,均考虑EMBA学生的需求和特点,提前进行调研并设计开发案例。值得一提的是,除了专业课程之外,南大EMBA还开设了“EMBA 大讲堂”,其分设了科学精神、人文素养、商学新知等三个板块。其中,“EMBA 大讲堂/科学精神”的形式是力邀不同领域的科学大师与学子面对面交流,讲述他们科学研究的独特见解,分享科学实践的直接感悟,诠释科学精神的巨大力量。迄今为止,已有Stephen James Nicholas(澳大利亚纽卡斯尔大学副校长)、Garrick Wang(RETAILCO公司CEO)、Steve Burrows(百威亚太区前总裁)、陈启宗(恒隆集团主席)、刘忆如(台湾大学财务金融系兼任教授)、裴长洪(中国社科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所长)、柳传志(联想集团总裁)、张志勇(李宁公司CEO)、卫哲(阿里巴巴前CEO)、张志浩(无限讯奇12580创始人)、黄宏生(创维集团创始人)等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登上南京大学EMBA的讲台。“充分发挥管理学与经济学的交叉学科优势,面向社会各界高层管理精英,以案例教学为主,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注重培养全球化视野和战略决策能力,致力于培养具有卓越的国际战略眼光,总揽全局的决策和领导能力的商界领袖和管理精英。”这是南大EMBA如今的明确宗旨。而在如今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之下,南大EMBA更是希望通过培养企业学生能够“提升把握市场、应对风险、睿智决策的能力”。

导引

12345!新时代南大研究生教育要这么做

12月18日,南京大学研究生教育会议在仙林校区国际会议中心举行。会议旨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研究生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抓牢“立德树人、服务需求、提高质量、追求卓越”主线,为构建卓越而有灵魂的研究生教育新体系接续奋斗,南京大学党委书记胡金波出席并讲话,会议由党委常务副书记杨忠主持。胡金波表示,研究生教育肩负着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创新创造的重要使命,是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建设“第一个南大”的重要内容。此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有关教育的重要论述为指导,贯彻落实全国、全省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回顾成绩、总结经验,分析挑战、研判机遇,研究任务、部署举措,全面提升我校研究生教育水平,为建设“第一个南大”奠定坚实基础。他指出,推进新时代南京大学研究生教育工作,要立足培养具有南大品格的时代新人这“一个根本”;强化内涵式发展、高质量提升的“两个硬核”;促进教书与育人、因需培养与因材施教、继承与创新“三个融合”;坚持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四个服务”,办让人民满意、让党放心、让时代点赞、让社会称道的研究生教育;把好认识、方向、质量、机制、评价的“五个关口”。他勉励全校师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把握“九个第一”、推进“双一流”建设,紧扣“内涵建设”和“质量提升”这两大核心任务,全方位推进研究生教育各项工作,为加快建设“第一个南大”和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胡金波讲话江苏省教育厅一级巡视员洪流充分肯定了南京大学始终走在中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和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前列的魄力与担当,在研究生教育改革各方面发挥了示范引领的“南大作用”。在阐述江苏省研究生教育发展方向与思路的基础上,他对南京大学研究生教育改革提出希望与要求,要高点定位、高标谋划,强化担当、主动作为,扎实推进、有效落实,打造研究生教育改革的“南大模式”,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南大标准”,树立服务江苏发展的“南大高度”。洪流讲话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处长郝彤亮深刻阐述了新时代研究生教育的历史方位,强调在成就与短板并存、影响和差距同在、缺位和错位交织的新形势下,要充分把握研究生教育工作主线,构建“由一到多、由量到质、由外而内”的研究生教育体系。他肯定,南京大学已经出台一系列贯彻落实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的文件,走在全国高校的前列,期待南京大学继续深化改革,狠抓落实,进一步完善思政教育体系、人才培养体系和导师管理机制,创造出高标识度的新时代中国研究型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南大经验”。郝彤亮讲话南京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研究生院院长王振林以《为构建卓越而有灵魂的研究生教育新体系接续奋斗》为题做报告。展示了新时代以来我校“双一流”建设研究生教育改革的实施情况和取得的重大成果,对新时代提出的研究生教育新要求新使命作出思考与回应,指出下一阶段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重点任务,是要坚持立德树人,加大思政育人协同体系对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融入国家战略,提升研究生招生对服务国家需求的贴合度;凸显特色优势,提高培养体系对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新需求的满足度;回归教育本原,丰富研究生人才培养特色和多元化程度。他号召广大师生以建设“第一个南大”为奋斗目标,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力拼搏。王振林讲话在院系代表发言中,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高方介绍了学院依托党建优势,探索研究生教育立德树人机制的经验举措;信息管理学院院长孙建军对研究生“三全”质量保障体系与制度创新建设做经验分享;物理学院党委书记黄奇介绍了学院以培养研究型领军人才为定位的国家实验室实验班人才培养模式及成效;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金飚兵重点阐释了学院瞄准科技前沿和关键领域的人才培养举措;环境学院党委书记刘建萍则分享了培养具有学科交叉创新能力、扎根中国环保改革实践的环境类研究生心得。南京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杨忠指出,本次会议深入学习了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对研究生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解读了全国、全省研究生教育会议部署要求,回顾了南京大学研究生教育的改革发展历程,齐心协力谋划“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南大风格”的研究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新体系,为今后的探索与发展明确了目标方向、理清了思路重点。他要求全校师生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在思想上达成共识,在行动上形成合力,共同开启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新征程。杨忠讲话江苏省教育厅相关处室负责人,南京大学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各院系、部处负责人以及师生代表与会。来源:南京大学

寒风镇

最新|南京大学等7所高校2020年强基综评招生政策抢先看

近期,部分高校招办通过线上平台透露2020高考、强基计划及综合评价最新招生政策。为帮助大家更好了解今年招生趋势,高老师整理南科大、南大、山大、兰大、川大、山大及中南大学七所高校2020年最新招生政策要点及特殊时期如何把握政策,供考生、家长和中学教师参考。01南方科技大学目前,学校2020年综合评价招生工作已全面启动,根据教育部有关指示南方科技大学获准2020年继续在广东、浙江、湖北等22个省份开展综合评价招生招生录取方式同2019年一致。01. 报名对象南科大致力于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全球视野、综合素养、创新能力”的拔尖创新人才。欢迎认同南科大办学理念,身心健康、志存高远、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具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高中理科毕业生(新高考省份考生高考须选考物理)报考。02. 招生区域全国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北京、河北、山西、陕西、内蒙古、辽宁、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03. 录取规则考生有意报考必须提前在我校本科招生报名系统注册报名,并于高考后参加南科大组织的能力测试。录取批次:提前批次录取模式:“631”模式(即高考成绩占60%、学校组织的能力测试成绩占30%、高中平时学业成绩占10%)能力测试考试模式:包含机试、面试(浙江、上海考生只需面试)具体成绩核算规则:学校组织的能力测试成绩(机试占25%、面试占5%;上海的面试成绩占30%;浙江进行综合素质测试,其中面试占27%,综合素质评价占3%);高中平时学业成绩(7%由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折算,3%为综合素质评价;浙江的高中学业成绩全部由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折算)。最终按“631”模式核算考生综合成绩,择优录取。若综合成绩相同,高考成绩高者优先录取;若综合成绩、高考成绩都相同,则我校能力测试成绩高者优先录取。04. 报考流程(1)网上报名网上注册:符合报名条件的考生,注册并登录我校本科招生报名系统,按照相关要求如实填写个人信息。报名时间:即日起至2020年4月30日(浙江、上海报名截止日为5月15日),截止日期如有变更,请以最新通知为准。资格初评:南科大组织专家组对考生的报名材料进行初评,报名截止后完成审核,并公示通过初评的考生名单。通过初评的考生获得我校自主能力测试机试资格(通过初评的上海、浙江考生直接获得我校能力测试面试资格)。(2)参加高考考生参加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3)参加南科大能力测试能力测试机试:通过初评的考生获得我校自主能力测试机试资格,我校将在高考结束后一周左右举行全国统一机试,在举行机试的各省(区、市)均设有机试考点,并通过招生网站公布机试的具体时间、地点。能力测试面试:机试结束后,我校将通过招生网站公示获得面试资格的考生名单,并在各省(区、市)分别举行面试。(4)在提前批填报志愿报考南科大的考生,须取得能力测试成绩并在高考提前批次第一志愿填报南科大。南科大在录取时按理工医大类提前批次招生,具体专业分类仅为报考参考和基本程序,不影响入学之后的专业选择。02南京大学南京大学本科招生办主任的招生政策大解读。Q:南京大学是一所久负盛名的百年学府,也是15个学科进入“一流学科”建设序列的“双一流”A类高校,一直都受到广大高考学子的关注。能够能请李主任简单透露一下,今年南大的招生政策有什么特点或变化?A:好的。2020年全国高考考生和家长朋友们大家好!对于36所“双一流”A类高校来说,2020年最大的招生变化就是推出强基计划,也就是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计划。在我看来,强基计划对南京大学这类以文理见长的综合性大学是一次重大机遇,而且我们也非常有信心做到最好。这主要是因为:第一,基础学科实力雄厚。我们知道,强基计划重点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及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相关专业开展,而这七个专业所属的学科最近评估成绩,南京大学都在A类,其中六个还是“双一流”建设学科。可以说整体实力非常突出。另外,南京大学位居全国第一的天文学,我们也列入了强基计划申请专业中。第二,人才培养优势突出。南京大学一直是国家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基地的排头兵,文理科基地数仅次于北大,位居全国第二位;同时也是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实施的主要高校。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天文学开展的“拔尖计划”,从2009年开始培养了一大批学科精英。这些拔尖班的学生通常是一半升入国际一流高校,一半在国内顶尖高校继续深造。这与强基计划的贯通培养理念是完全一致的,而且南大可以说是高水平的贯通,也就是名校对接名校。第三,文理交融特色明显。南大基于文理综合的学科生态体系,建立了关联、交叉、通达的专业体系和尊重学生兴趣、最具开放度的教学体系,也就是我们所有的课程都是开放的。比如,南大大理科班曾经是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基地唯一的多学科综合点。这也说明了早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先为学生打下宽厚扎实的基础,再进行‘精而深’的专业培养”,已经成为南大非常重要的培养理念。Q:那报考强基计划需要注意些什么呢?A:强基计划和过去自主招生的一个非常重要区别就是,高校考核安排在高考成绩公布后,高校依据高考成绩确定入围测试资格的考生。这就要求我们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实力,确定自己的报考志愿。强基计划开展的目的是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学生。这就需要大家对基础学科是“真爱”,并且有非常明确的专业意向。所以,报考强基计划,首先是确定专业,然后在根据学校综合实力和学科水平进行选择。综合实力强或评估成绩优的,高考成绩入围要求一般也会高。这里我注意到,一部分高校会采取“分数优先”的策略,也就是先确定录取考生,然后再安排专业。这时候考生就需要考虑该校的其他专业是否可以接受,从而决定是否对志愿进行调整。南京大学就是采取“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我们的初步想法是设定若干专业组,考生只能在专业组内遵循志愿接受专业安排,这样就可以尽量兼顾考生的专业意愿。不过最终确切的方案,还是依据我们后面正式公布的简章。Q:距离高考还有60多天了,家长们该怎样做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陪伴者?A:我想,家长们这段时间肯定是非常焦虑的。一方面对孩子的成绩有很高的期待,另一方面又不知道如何帮助孩子。在我看来,这时家长应该主要是给孩子信心、给孩子方向。应该说,对于即将迎来高考的考生来说,或多或少都会有压力的。这个时候,我们家长一定要善于倾听孩子的心声,了解他们的压力来源是什么。如果是因为我们期望值过高,那我们就调整目标;如果感到一些知识点难度大,那就鼓励孩子把握优势,把掌握的知识运用好。同时我们要创造机会,给他们成功的体验,尤其是我们要调整自己的评判标准,让他们在点点成功中获得自信。给孩子方向有两层意思。一是孩子的志趣在哪里,我们要通过对孩子的了解,评估孩子的实力,为孩子未来的报考做认真准备。至少家长要对学校类型、办学水平、学科特色、人才培养优势有一定了解。南京大学已经连续推出了七场“爱上南大·教授开讲”活动,主讲人有院士、首席科学家和外国教授等,他们通过半小时的讲座,非常生动地展示了人工智能、数学、化学、生物、天文学、地球科学等学科的专业内涵和前沿研究。我们的“南大招生小蓝鲸”微信公众号上有回看链接,希望对大家认识大学和专业提供帮助。这样可以帮助孩子明确方向的同时,坚定他们为梦想拼搏的斗志。二是确立更加长远的目标。对一部分家长而言,应该和孩子一起学会立足现实,不能片面地认为考不上好大学,人生就是失败的。要激发孩子的潜能和优势,将人生理想奋斗到底。另外,作为“教授开讲”系列直播的延续,南大“学子分享”活动邀请7位在语文、数学、英语、文综、理综或总分取得优异成绩的学长学姐分享备考经验,同时帮助考生提前了解大学的学习生活状态,坚定他们的梦想Q:新高考实行“院校+专业”或“院校+专业组”的投档模式,咱们学校有哪些优势王牌专业呢?A:2020年,六个省份将进入新高考时代。这是一次联动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长链条、全方位的改革,因此对高中和高校都产生了深远影响。高校将更加聚焦“选什么人”“怎样选人”和“怎么培养好人”,在更加重视学科建设的同时,也进一步加强办学优势对人才培养的支撑。南大致力于办中国最好的本科教育,在四年一评比的国家级教学成果最高奖中,2014年是特等奖中唯一独立完成高校,2018年更是占据了一等奖项中的1/10。这个成绩绝对是全国高校最突出的。1994—2019年,本科毕业于南京大学的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共191人,居全国第二位,反映出我校卓越的人才培养实力。在南大的招生专业中,人工智能、计算机和匡院大理科班是分数最高的。因为南大按大类招生培养,包含一流学科的人文科学试验班、外国语言文学类、数理科学类,以及电子、软件、经济管理试验班等热门大类的分数也不低。不过,没有被理想专业录取也不要灰心。南大独特的“三三制”培养模式,通过100%课程选择和专业准入准出机制,让你在大一下、大二下和大四毕业前,都有机会转专业或者获得第二学位。并且一入学你就可以参加计算机与金融工程实验班、传媒实验班和数、理、化、生、计算机、天文、大理科班的二次选拔。二年级还可以参加高研院驻院研修项目。可以说选择太多了!03四川大学四川大学作为国家双一流建设A类高校,文理工医学科的优势专业均衡,所以招收的生源质量较好。尤其学校华西医学中心的口腔医学、临床医学和其他非医科专业都深受考生欢迎。四川大学每年招生计划9200人,涵盖几乎所有招生类型,能充分满足广大考生的报考意愿。01.2020“强基计划”招生重点主要选拔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突出基础学科的支撑引领作用,重点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及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相关专业招生;录取学生将实行小班化、导师制,并探索本—硕—博衔接的培养模式,畅通学生成长发展通道,实现招生培养良性互动。02.学校招生重点一是进行“强基计划”招生,希望广大考生特别关注;二是将进一步优化专业的招生结构,减少招生专业数量,强化大类招生,优势专业增加招生计划,根据国家政策探索改革双学位招生;三是进一步加大新高考的招生宣传力度,尤其是政策宣讲。03.新高考省市如何参考往年数据“3+3”新高考模式的影响是双向的,既有对考生选考和目标高校的影响,也有对高校招生录取的影响。如何选择“3+3”的科目,不但要综合考虑学生的兴趣、能力,更要和未来专业报考挂钩。某些专业对选择“+3”的科目是有严格要求的。实行新高考改革后,专业重要性凸显,不同专业的录取分数可能会有差距,考生可以大致参照浙江、上海实施的经验,志愿填报时,关注高校专业录取分数对应的位次,对照各省公布的一分一段表,指导自己填报志愿。04中南大学“强基计划”突出基础学科的支撑引领作用,选拔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考生一定要明白“强基计划”和原有自主招生的区别,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强基计划”的高校考核安排在高考成绩发布后。01. “强基计划”对人才选拔的主要影响一是“强基计划”将进一步严格规范招生程序,建立更高水平的公平保障机制,有助于推进人才选拔的公平性。二是有助于推进人才选拔的科学性;“强基计划”旨在探索建立多维度考核学生的评价模式,看高考成绩而不唯高考成绩,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促进教育评价的多元化和科学化。三是有助于实现招生培养良性互动;“强基计划”通过积极探索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推进科教协同育人,强化质量保障机制,建立在校生、毕业生跟踪调查机制和人才成长数据库,根据质量监测和反馈信息不断完善招生和人才培养方案。05山东大学山东大学"强基计划"选拔人才根据教育部政策,强基计划开设基础学科。山大上报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中文、马克思主义理论,但是否会批下来还不能确定。01.2020强基计划招生重点首先,强基计划选拔需要看高考分数,相比自主招生,强基计划对高考分数线要求更高,是根据高考成绩按照一定比例来确定初审。其次,强基计划不仅仅是招生,更注重培养过程。是培养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领域的人,对家国情怀、个人牺牲精神要求很高。学校目前把强基计划本科、硕士、博士专业做了对比,打通专业培养。06兰州大学兰州大学招生办公室副主任孙龙宇谈2020年招生政策。01.2020年招生情况兰州大学在全国各省区均有招生计划,其中在江苏、山东、河北、河南、湖北、浙江、广东、四川、陕西、甘肃、辽宁、新疆、福建、安徽、湖南、江西、山西等省份招生名额较多,而相对于考生人数来讲,其他省份的录取比例也是很高的。兰州大学作为一所具有110余年历史的综合性重点大学和双一流建设(A类)高校,是国家最早的14所重点综合性大学之一。学校学科门类齐全,覆盖除军事学以外的所有12个学科门类,学生在校期间有充足的转专业、辅修、双学位、跨学科攻读研究生的机会。学生调整专业机会多、选择机会多、知识结构更系统、学缘经历丰富从来都是综合性大学人才培养的优势所在。尤其是,兰州大学在人才培养方面历来独树一帜、多有建树,校内转专业管理非常灵活,学生在入学后会有多次转专业机会和充分的跨专业学习机会,考生不必过于计较投放的专业计划和选考科目对报考专业的限制。02.2020新高考省市如何参考往年数据新高考有利于提高录取专业和学生兴趣爱好的匹配度,热门专业可能仍会紧俏,对相对“冷门”专业的招生可能会带来影响;其次,影响专业录取情况的偶然性因素增大,不同专业间的录取分值差异会增大;最后,今年是北京、天津等实施新高考招生录取的第一年,考生可大致参考届时发布的考生排位信息和往年相关高校录取分数排位情况。考生可以通过兰州大学本科招生网查看往年分省分专业录取分数和人数等情况,可以查看到近15年的全部信息。07招生预测按原政策要求,计划3月底会陆续公布招生政策,但受到疫情影响,各大高校暂未公布招生具体简章。但最近,全国各省市都在陆续布置开学工作,相信招生政策也即将出台。预计综合评价和强基计划很可能同时报名,且报名时间缩短。为避免到时候手忙脚乱,建议现在开始各位家长、考生要了解政策、把握目标学校的报名条件、准备报名材料,同时为综合评价、强基计划笔试面试做备考准备。强基计划和综合评价是高考的双保险,对考生是一个好机会,符合条件的考生建议多多尝试。

春雨日时

南京:多管齐下破题“全人”教育

从应试本位回归育人本位图1:南京雨花台区板桥中学正在上课。图2:10月25日,小朋友在2020南京体育嘉年华射箭比赛前练习。 新华社记者季春鹏摄图3:南京小球员学习足球基础技能。新华社记者李博摄提及江苏教育,似乎很难摆脱“军备竞赛”“艰难模式”等标签。地处全民高度关注下一代教育的经济发达地区,基本义务教育兜底任务早已完成,家门口的教育均衡变为现实,但人们对优质教育资源的期待与需求也在与日俱增。育人必先兴学,强教必先强师。面向未来,什么样的教育生态才能适应“全人”培养的育人变革新要求?如何施策才能取得多方认可?记者近日在南京调研发现,一场全面聚焦教育领域深层痛点的改革已经打响,南京正在努力破题,引领变革。校长园长到高校“上学”,教授到中小学开课前不久,南京市第二十九中学初中部校长胡松到南京大学报到,在接下来的2年时间里,他将在这里接受“准博士”的培训。“我是带着一线办学的困惑来南大报到的。”胡松说,希望通过院士、教授们的指导,对学校、对自身的发展,对南京教育的未来做出深度的思考。跟胡松一起“开学”的还有二十多位中小学、幼儿园的校长、园长。11月中旬,南京市教育家型校长培养对象高级研修班在南京大学开班,这是南京市与南京大学合作共建的教育高质量发展示范区项目之一。授课老师既有科学、人文、社会、教育等专业的教授,也不乏院士、长江学者。“这样的师资在南大也是顶配。”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王运来介绍,教育不是培养毫无自主创新意识的顺从“小绵羊”,而是要培养蓬勃有朝气的“小老虎”,只有创新型的老师,才能培养出创新型学生。作为全国高等教育资源最为富集的地区之一,南京拥有各类高校50多所,包括12所“双一流”建设高校。近年来,该市围绕育人方式变革,大力拓展校地深度合作,推动资源共建共享,大中小学段衔接路径不断拓宽。浦口区地处长江北岸,专任教师平均年龄最大,教育资源总量不足、质量不高是突出短板。2018年7月,区教育局与南京审计大学合作开展学前教育到义务教育的全学段共建,不仅开办附属幼儿园和小学,高校还委派学科教师和优秀学生参与特色课程教学和社团活动辅导。不仅拉长短板,也要做强特色。秦淮区教育局副局长徐永利介绍,2019年,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秦淮区人民政府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向中小学输送思政、科技、心理健康等特色教育资源。瑞金北村小学挂牌南航附属小学后,新开设了3D打印、无人机、航空科普等12门特色课程或社团,今年6月,学校设立“何畏工作室”,邀请南航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名师徐川、何畏讲课,推动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研究。在南京,越来越多的大学图书馆、实验室、双创平台等教学科研和公共平台资源面向中小学开放,通过建立实验实践课程基地和终身学习实验室等方式,共同探索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联动贯通的教改路径和人才培养模式。“合作共建打破了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的‘两张皮’,促进了双方的资源共享,让高校办学理念对基础教育产生创新效应,拓展了中小学师生的认知结构。”南京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张生说。探索“全人”教育,为未来奠基“你们爱排球吗?你们为什么打排球?”这是电影《夺冠》中郎平问所有女排队员的一句话。“郎平之问”不仅是影片的主旨,也蕴含着一个重要的教育命题——学生为何而学?师者为何而教?什么才是教育的根本目标?这些年,南京培养出了女排奥运冠军惠若琪、张常宁等一大批优秀运动员,体育日益成为南京教育的一张特色名片。据不完全统计,全市有近百所中小学在国家级各类赛事中取得了优异成绩。其中,南京一中男排、三中女排多次获得世界中学生排球锦标赛冠军,2019年双双代表中国队参加世界中学生排球锦标赛(U15)并夺冠。“全市600多所中小学都有特色体育项目。除了校园足球联赛,我们每年还有12大体育联盟赛事,促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掌握一项自己喜爱的体育项目,并把它变成终身的爱好。去年一年,全市约3万名中小学生参加了市联盟竞赛,近40万名中小学生参加了市、区、校联动的校园系列竞赛。”市教育局体卫艺处负责人说。不仅要回答“钱学森之问”,也要答好“郎平之问”。在南京,从应试本位回归育人本位已成共识,一系列智育、体育、德育齐头并进的改革举措强力推进。“人有没有心灵的归宿?”“为什么发达国家阿尔茨海默病发病率反而更高?”“为什么李广‘难封’?”……在中华中学的逻辑课上,接地气的经典案例替代枯燥的逻辑理论,用“烧脑”的逻辑游戏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学生们甚至脸涨得通红与老师辩论,课堂氛围十分活跃。这堂课背后,是中华中学多年来开展批判性思维教育的持久努力。校长徐飞说,从《懂一点逻辑》到《批判性思维》再到《迈向卓越理性》,学生通过两年的学习,就可以掌握批判性思维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学有余力的同学还可以深入探究。如今,“会质疑,重实证,讲逻辑”已成风气。“考试、升学、改变命运、找一个好工作都是教育的工具价值,而掌握知识、提高能力素养、身心和谐、人格完善才是教育的本位价值。”市教育局负责人认为,课程应该是经典的社会生活的浓缩,改革的目标就是让更多人为孩子们的体育、艺术表演由衷喝彩,让同学们在乡野农田共同体验丰收的快乐。如今,全市100多家博物馆、科普馆、生态园、工作坊等场地与基地与学校结盟,成为中小学生校外体验站和劳动实践场所。到了节假日,学生可以去南京博物院近距离接触历代古文物,制作古代乐器;去中山植物园剪枝修叶,管理田垄;去实践基地砖瓦厂,体验金砖制作整套工艺流程……教育评价改革正在“破冰”有什么样的评价指挥棒,就会有什么样的办学方向。改变“唯分数论”的评价导向,树立品德、能力、业绩为导向的评价标准,离不开教育教学的深化改革。南京已经有很多中小学开始先行先试。鼓楼区从2018年暑假启动了“学校自主发展”改革,通过“一校一特”工程,改进现有评价体系相对单一的问题。例如,芳草园小学制定了《阳光儿童生活行动指南》,琅琊路小学以“十大任务”培育孩子“快乐做主人”,鼓楼区第二实验幼儿园强调“贴地而行、向上生长”等等。鼓楼区教育局负责人认为,通过“自主发展”鼓励学校强化自身特色,充分释放潜力与活力,才能营造出教育百花齐放、各美其美的良好生态。要给学生一杯水,老师不仅得有一桶水,还要能教会学生们取水的本领。如果说学生评价是教育评价的基础,教师评价则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但一线教育工作者也面临现实困惑:在应试教育仍占主导的大环境下,先进的教育理念如何与知识点、分数等一般目标相结合?为此,南京通过开展百校千师携手共进计划,建立名师工作站,建设“四有”好老师团队,开展“南京教育好故事”师德宣传教育活动等一系列举措,提升职业素养和师德师风,让老师们“桶”里的水位上升、水质提升,尽快跟上育人改革的步伐。“90后”朱琦娜是金陵中学河西分校的一名年轻老师,不仅钻研教学还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少先队活动。今年,学校改革教师评价制度,评选出一批优秀教师,朱琦娜也位列其中。“学校打破常规,给我们一线年轻教师更多机会,让很多年轻教师看到希望。”朱琦娜说。记者在调查中发现,把师德师风作为第一标准,突出教育教学实绩,强化一线学生工作,已成为南京改革教师评价的一大亮点。“12月5日,首届全国基础教育论坛将在南京召开,这是对南京聚焦育人方式变革、基础教育取得优秀成果的充分肯定和鞭策。”南京市教育局局长孙百军表示,下一步,南京将聚焦育人方式变革、坚持内涵发展,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和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蒋芳、陈席元)

怪兽狼

南大学长的肺腑之言:研究生毕业后才明白的8件事!

@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应届毕业生小陈:1、不要误以为研究生三年时间很长,时间比本科过得快多了。别看研究生和本科生的学时就差了一年,但在实际体验上,研究生的时间过得极快,快到你都没机会和本科一样荒废人生。研一玩耍上课,研二实习、看书、做课题,研三考博、求职、做毕设……说好的三年时间,可能也就只有研一的第一学期是真正属于你的。所以,既然百般辛苦考上了研究生,请务必珍惜时间。2、不要误以为考上了研究生就高人一等。你通过一年的努力,终于实现了自己的目标,顺利上岸了理想的院校,可喜可贺。不过,这只是你漫漫人生中的一个小节点罢了。它只不过是你过去一年认真奋斗的成果的见证,至于能不能改变命运,看的还是你接下来几年的付出。短暂的“自豪”是可以理解的,你可以借此以一个“过来人”的身份与学弟学妹分享自己的经验,甚至可以自己开考研复试辅导班来教导他人……但这只是短暂的,眼光要向前看,不要因此耽误了后续的学习和工作,务必戒骄戒躁。3、少参加社团活动,多醉心学术研究。积极参与社团活动,丰富课余生活,结交天下豪杰,那是大学生的生活。你可能会因为大学期间没有融入这些团体而感到遗憾,因此渴望在研究生期间得到满足。然而,每个阶段有每个阶段的任务。研究生期间的首要任务就是完成在校期间的科研任务、按时毕业,而这是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的。不要主次颠倒,请把自己有限的精力用在正轨上。4、抓住入党的机会。本科生没有机会入党的,恭喜你,又多了三年机会来争取入党名额。千万别想着工作以后再入党,工作以后的入党机会比学校少得多的多的多,除了政府机关以外的所有单位都有大把的人排着队等待入党,发展对象的选拔也没有在校期间那么透明……有的小朋友觉得入党没有啥用,还得交党费。不过,等当你真正走到工作岗位,后悔也就来不及了。5、再好的学校,你的同学也只是“普通人”。有不少从二本、三本考到985/211的小伙伴们,会认为自己研究生同学将会比本科期间的同学“高尚”不少,因此对身边的同学在学习和生活上会有很高的期望。然而,当你进来后,你会发现即使top5毕业的学生也并非圣人圣母。他们也会抽烟喝酒吹牛逼,他们也会在寝室开黑打游戏,他们甚至也会宿舍做一些“奇怪”的事情……所以,请你务必要心胸开广,以“普通人”的标准来看待身边的同学。6、师父领进门,修行靠个人。不要以为自己选到了一个学术圈大牛做导师,自己就能平步青云了(当然,也不是没这个可能)。只不过,越是有影响力的大牛导师,他们能与你沟通的时间就越有限。大牛导师的忙是你无法想象的:开会、调研、上课、做研究……有的导师甚至因为是国外的兼职教授而常年不在国内,你一年可能也就只能见到导师几面。在如此有限的时间里,他们能给你的只是方向性的建议,但是具体的工作和困难都只能靠自己来推进和攻克。不要把什么都寄托于你的导师,也不要把自己的堕落归结于导师的不关心。你已经成年了,该靠自己了。7、不要误以为研究生像本科一样只要好好上课即可。研究生研究生,有研究才叫研究生。本科生更多的是基础性、通识性教学,学习庞杂而不深入。研究生则要找到一个细枝,然后在这个细枝上精耕细作,才能结出盛果。所以,你除了好好听课、认真看书以外,务必对本专业、本方向展开扎实长久的研究,本专业的最新学术动态,最新理论成果,最专业的学术著作,都要研究,不是涉猎。8、“逃避式读博”不可取。虽然不提倡逃避式考研,但是每年类似考上研究生的同学并不在少数。毕竟“没有毕不了业的硕士”,不管逃不逃避,但凡能考上研究生的同学,最终都不至于太狼狈。但是读博就是完全不同的事情了,必须严肃对待。倘若在研究生三年依旧没有培养出对科研工作的热情以及自己的研究方法论的话,千万不要因为逃避就业而选择继续读博,考博一时爽,毕业火葬场。更多考研资讯,欢迎『关注』鼬老师~

笠原

南京大学名师,范红军:沉浸于理科研究中,闪烁着真理光芒!

范红军,南京大学匡亚明学院副教授。他是匡院学生中最受欢迎、严谨慎独的“老范”,也是广大报考学生中负责耐心的招生老师,他的故事,与南大匡院、数学和远方有关。范红军,南京大学匡亚明学院副教授,从事数值代数、人工智能的研究。主讲《统计与经验方法》、《数值代数》、《高等数学》等课程,为“宝钢”全国优秀教师,国家级大理科教学团队主讲教师,在国内外核心杂志发表论文数篇。南京大学匡亚明学院,是南京大学内最为神秘的一个院系,匡亚明学院的学生,在大一学年与大二学年进行通识教育和大理科基础教育,大三再最终确定方向进行专业课的学习。这种“多次选择,逐步到位”,自主确定专业结构,实现专业人才的个性化培养的大理科培养模式,使得匡亚明学院的学生和教授日常都沉浸在学术研究的海洋中,感受科研的魅力。范红军教授,是匡亚明学院教授中,普通而又特殊的一员,他曾多次获得南京大学“我最喜爱的老师”,“浦苑恒星”奖,深受匡院学生的尊敬和热爱。他积极参与地区招生,与来自广东和江苏的广大考生有过多次交流。他是匡院学生中爱讲故事、讲解细致的教授,也是高考考生眼中温柔耐心、学识渊博的老师。“严谨慎独的老范”范红军教授,1985年进入南京大学,同年,南京大学少年班成立。2006年,南京大学老校长匡亚明诞辰100周年之际,南大基础学科教育学院更名为匡亚明学院。2012年,范教授从数学系调任匡院,担任匡院数学方向的教学工作。南大匡院一直以来以“学霸云集”闻名南大,而在范教授眼中,匡院的学生其实也非常普通,只是他们对于学术的积极性更加强烈,更多地沉浸在理科研究的天地中,因而更需要重点的培养和指引,帮助他们寻向所志。范教授的办公室中,大大的书柜里摆着成套的高等数学教材,中间还包括一系列文史哲书籍,卷好的宣纸里,是范教授闲暇时练习的软笔书法。范红军教授居住在市区,每天5点半起床,6点出门,7点到办公室,开始一天的工作。备课、编写教材、科研工作,匡院小班制的培养模式,让教授和学生的联系更加紧密,优越的师生比,要求每位教授都能与学生长期沟通,助力学术讨论。每学期的第一次上课,范教授都会为新生留下自己的联系方式和办公地点信息,鼓励学生积极与自己探讨问题,从学术研究到生活困扰,积极对学生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他说他很享受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和讨论,办公室里的烧水壶,为无数前来与他交流的学生,泡过一杯温暖的咖啡。范红军教授说,他一直在思考的是“用一种什么样的方式进行教学会更好?”多年探索下,他的最终回答是,“你必须了解所有,才能把一件事情做好”。备课前,他总会翻阅来自国内外各学校的不同教材和习题进行研究,试图寻找最适合自身表达、最适合当下学生水平的方式进行教学,让不同的学生都能收到启发。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大学上课时间较长,学生容易困倦,范教授就会在上课中穿插讲述小故事,从数学科学史到文史哲趣闻,以调节和调动课堂气氛;为了使自己的课程设置能紧跟时代,范教授还曾参与录制网络慕课课程,通过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尝试,探索不同的教育可能。讲指数函数的时候,老范举例:“有个人去寻一份工作,说好包吃包住有工资,但是他拒绝了,说:’不用,我的要求比较简单,第一天给我一颗米,第二天给我两颗,第三天四颗,第四天八颗,以此类推”“然后这个人在得到足够的米之前就被饿死了”以前为了让学生专心听课,老范会在上课之前告诉学生,课上将要讲的定理的证明里有一个是错的,然后下课后会抽人回答哪一个定理讲错了。在教学过程中,范教授试图讲述数学原理背后的渊源,让学生感受到学科的美与生命力,从无到有,从混沌初始到万象蓬勃。范教授说,他不希望强行向学生灌输知识,而希望学生能够保持着淳朴而好奇的心,感受知识。在数学世界的求索之路上,对朴素数学的思想的理解,确实很花时间和精力,却很有意义。摸索认识教育的规律,会让“人生更有幸福感”。也正是由范教授言传身教的“要找到真相”的强烈好奇和不屈意志,驱动无数学生走上研究道路,走向真实。范教授说,自己与数学的交缠,是“情人眼里出西施”的爱恋。”当你感受到他的美,感受到他的生命力,你对他的认识就会非常宽旷”,觉得“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在范教授眼中,数学只是自然科学中“一种解释的语言”,却无比奥秘深刻。范教授说,他的目标是撰写一本《高等数学演义》,以数学的发展为轴线,讲述自然科学的发展历史,相辅相锄,相生相成,展示数学之美——“不仅仅是符号与数字,而是数学生命的演绎”。“招生老师与实验班项目”2012年调入匡院时,范红军教授参与匡亚明学院和苏州中学联合创办的匡亚明实验班工作,为班级的筹建准备,进行大学与高中协同办学的探路,讨论大学教育的衔接问题。“大学与高中的教育如何融合?如何协同发展?如何培育适应大学教育和学术科研的突出人才?” 为了回答这三个问题,发扬双方的共同优势,范红军教授参与组建的实验班创造了自己的新实验体制——不以高考成绩论英雄,而是从学习本身,探索进行人才培养。苏州中学-南大匡院实验班创办三年,进行了多重尝试,教育理念独树一帜,在全国产生了很大的积极效应。而回忆起代表数学系在广东的招生工作,范教授笑言,“广东是我的第二故乡。”多年的招生工作使得范教授对于广东产生了独特的感情——常驻酒店的高净楼梯、中学校门前的俏丽青山和潮汕茶桌上热气腾腾的美食,都让他印象深刻,心驰神往。6月招生季,3-4月的时候,范教授就能收到许多广东朋友的来电,“你什么时候过来呀?”。广东考生的聪慧热情,更让他对于招生工作乐此不疲,充满热情。(南京大学广东招生组工作现场)“喉咙有没有喊破掉,腿有没有跑废掉,是衡量我们招考工作的重要指标。”谈起繁忙的招考工作和频繁的招生讲座,让范教授对各个前往过的高中如数家珍,古老的学堂,优雅的学校,诚恳的学生,征询的眼神。范教授一边招生,一边反思,为自己的教学补充。与报考学生的沟通联系经验更让教授感慨万分,作为招考老师,展现的南大风采,特别是南大教授的风采,更让南大声名远扬,让他深感作为南大教授的带动效应。“信仰与理性的闪光”三尺讲台上的范教授讲课细致,认真负责,多年蝉联“我最喜爱的老师”,一届又一届的南大学子对他不吝崇敬之情;方寸书桌里的范老师热爱文史,诗词歌赋,铁马冰河均入他梦中;巍巍金陵中的“老范”极富生活情趣,喜欢在天气好的时候骑山地车打卡上班,不时下班做饭,享受楼下味道极好的烧饼摊。为师多年,培育天下英才,安享桃李芬芳。范教授却说,他对于学生的期望很小:“要有信仰、要有理性的精神。坚定的走向自己的人生道路,用理性的精神探索人生。”其余无他求。范红军教授正如同这所在南大里安居一隅的匡院一般,沉静优雅,温润严明,不动声色,不惮安逸,沉浸于理科研究中,闪烁着真理光芒。来源:南大招生小蓝鲸 文字 / 程亚格 美编 / 杨蕾

解其桎梏

南京市与南京大学首批重点合作项目启动 名城名校联袂,探路“创新示范”

中国江苏网讯 8月17日,南京市与南京大学联合召开共建“南京教育高质量发展创新示范区”会议,签署实施首批10项重点合作项目。这标志着双方合作取得实质性进展,创新示范区建设正式迈开大步。名城与名校联手、名校与名校联姻、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联动——一个“联”字道出双方合作探路“创新示范区”的关键。与会专家评价,此次“南南合作”将推动南京教育发展和科技创新进入新阶段,为大学、城市未来发展带来重要影响。高等教育“接地气”基础教育“攀高峰”南京市与南京大学去年底签署共建协议,本次会议就推进“创新示范区”建设有了突破进展。双方首批重点合作事项包括管理创新、学生培养、队伍提升、智库建设等4个方面10项具体计划。追求目标是“六高”,即高起点优先发展教育、高素质师资队伍建设、高效率管理体制改革、高品质教学体系构建、高颜值校园文化提升、高水平大学引领基础教育发展。其中,市民关注度最高的是南京大学金陵系列学校。双方将共同成立南京大学金陵教育集团,共建南京大学金陵中学、金陵初级中学、金陵小学、金陵幼儿园等,覆盖从幼儿园到高中全阶段的基础教育。“共建校不仅范围全、样式多,而且体制新。”南京市教育局局长、南京大学副校长孙百军介绍,其中既有与原有中小学幼儿园的合作共建,也有规划新建校。南京市在“十四五”教育专项规划和紫东及仙林地区规划中,新建一所普通高中、一所初中和一所小学,均纳入集团管理。双方还将共同探索共建校管理新机制,率先开展基础教育管理体制、办学机制、教育教学等改革试点。同时,南京市将南京大学高层次人才住房、子女入学等纳入本市高层次人才政策范畴,使年轻教师免除后顾之忧,安心任教。依托南京大学在科研、办学方面优势,南京市将与其合作探索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融合育人新路,推进“大中小幼”思想政治课一体化建设,建立中小学研学基地,让更多小学生从小进校园、访院士,勇攀科学高峰“从娃娃抓起”。同时,争取教育部政策支持,探索基础教育阶段拔尖创新后备人才培养新模式,让优秀人才直通大学校门。教师队伍“提品质”教学科研“求突破”名城、名校发展,离不开人才这个“第一资源”。南京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针对基础教育教师“留人难、进编难”的痛点,本次合作将在“创新机制、发挥南大优势,吸引高层次人才进入南京教师队伍,以及提升南京教师队伍素质”方面下大力气。一个全新的举措是,南京大学与南京市将面向有志于基础教育事业的优秀高校毕业生,联合公开招聘事业单位编制内定向委培教师。报名应聘定向委培教师的,在取得南大免试硕、博研究生资格,完成学业并获得学历学位后,可通过直接考察拿到事业编上岗。另一方面,南京大学每年提供一定数量的教育类博士名额,定向招收符合条件的南京市基础教育在职教师入学就读;每年为南京市举办一期基础教育学科骨干师资培训班,每两年举办一期市区教研员、研训员高级研修班,利用南京大学国际合作资源,组织南京基础教育优秀管理者、骨干教师开展境外培训。“创新示范区”还请来了堪比“国家队”的专家团队作为咨询委员会委员,包括教育部原副部长王湛,华中师大国家教育治理研究院院长兼长江教育研究院院长周洪宇,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教授吴培亨等16名著名教育专家。依托南京大学等高端智力资源成立的“扬子江教育智库”,也是合作计划的亮点。智库专家将开展教育改革重大项目和课题研究,形成有全国影响力的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典型经验和品牌成果,协同南京市建设国家基础教育优秀教学成果培育示范区。“名城造就名校,名校支撑名城。这是南京大学和南京市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第一个南大’和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两个指示的联动落实。”南京大学党委书记胡金波表示,南京基础教育强,南京就强、南大就强,南大将以示范区建设为契机,把名城、名校发展进程拧成一股绳、下成一盘棋。科研成果落地快校地融合“入佳境”除了教育领域合作“破题”,南京市与南京大学在科技创新领域的合作也如火如荼,形成了名校名城、名城名校共生共荣共发展的综合效应。以南京大学为代表的驻地高校群,是南京市建设“全球有影响力的创新名城”所倚重的重要资源。过去3年,南京将 “两落地一融合”,即推动科研成果项目落地、新型研发机构落地、校地融合发展,作为创新名城建设头号工程。以科技体制改革为牵引,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南京建成新型研发机构总数超400家、孵化引进科技企业500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总数两年增长1.5倍,近两年新增就业参保大学生70万人,改革开放40多年来经济总量首次进入全国前十。这份“成绩单”中,南京大学贡献斐然:带头组建38家高质量新型研发机构,孵化引进企业超百家,其中,张志炳教授领衔的延长反应技术研究院取得重大原创性技术突破,依托南大建设的扬子江生态文明创新中心正在创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实践证明,教育事业好,城市发展才能好;教育水平高,幸福指数才会高。”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张敬华表示,南京将全力支持教育高质量发展创新示范区建设,通过完善推进机制、强化组织保障,确保示范区建设合作项目、改革事项落地见效,真正发挥好示范区的引领示范作用。“南京市和南京大学的‘南南合作’计划,将使南京教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也会使南京大学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国家督学、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原所长成尚荣评价说。本报记者 李 凯

樊迟

“侨连五洲·相约江苏”——江苏省侨联第二期海外侨领研修班在南京举办

中国江苏网·新江苏讯(通讯员 何雯 记者 丁小玲)10月19日上午,由中国侨联和江苏省侨联共同主办,南京大学承办的第八期海外联谊研修班暨“侨连五洲·相约江苏”——江苏省侨联第二期海外侨领研修班开班仪式在南京举行。中国侨联兼职副主席、江苏省侨联主席周建农,中国侨联联谊联络部二级巡视员岑建德,南京大学党委统战部常务副部长王洪涛、继续教育学院院长韩顺平、侨联副主席刘兴民,以及来自日本、赞比亚、英国、美国、澳大利亚等五大洲26个国家的近50位侨领参加。韩顺平主持开班仪式。(开班仪式现场)周建农代表主办单位作开班动员讲话,对侨领们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她向全体学员介绍了江苏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情况以及江苏侨情和侨联工作。她说,新时代新进程中,江苏省侨联秉持为侨服务宗旨,全面履行海外华侨华人社团联谊职责,依托“创业中华 建设江苏、筑梦江苏”“亲情中华 魅力江苏”“侨连五洲 相约江苏”等品牌活动,构建立体化为侨服务体系,打造系统化惠侨项目,进一步凝聚侨心侨力侨智,画好侨界最大团结同心圆。她特别指出,前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在汕头考察时肯定华侨贡献的重要讲话充分体现了对华侨的重视关怀,希望各位侨领把习近平总书记对华侨贡献的深情肯定化为前行动力,珍惜这次后疫情时期特殊的学习机会,积极培育兼济天下的大胸怀,以开放姿态推动侨团建设,主动融入和回馈住在国,传递华侨华人社团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展现大国侨团形象。积极培育勠力为侨的大视野,树立宏观视野、前瞻视野和创新视野,加快为侨服务资源共建共享,聚合放大侨团的力量。积极培育和谐相融的大境界,发扬不计得失、默默奉献的品格,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为侨社不断贡献正能量。积极培育讲好故事的大智慧,不断丰富讲好中国故事、积极搭建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的桥梁,让世界领略开放包容、充满自信的中国。(中国侨联兼职副主席、江苏省侨联主席周建农)岑建德代表中国侨联讲话,向精心指导、辛勤筹备和组织实施本期研修班的江苏省侨联、南京大学以及南大继续教育学院表示衷心的感谢。他表示,在海外疫情形势仍很严峻的背景下,举办这次研修活动非常及时,意义重大。他表示,让大家通过研修增长才干、拓展交流并加强联谊是举办海外联谊研修班的目的所在。他希望各位侨领把此次研修班当做充满爱的大家庭,把侨联组织作为永远的海外侨胞之家,在这里充分交流分享、同心携手前行。王洪涛代表南京大学致辞。他介绍了南京大学的发展历程和教科研成果,特别是南京大学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第一个南大”的重要指示精神,全力推进“双一流”建设的成果和未来发展规划。他表示,南大党委高度重视侨务工作,充分发挥南大作为新侨集聚高地的优势,近年来加强与侨联组织的合作,取得良好示范效应。他表示依托南京大学优势学科资源和继续教育学院长期积累的办学经验,一定会给大家带来较大的收获。(开班仪式现场)此次海外侨领研修班是中国侨联连续第二年与江苏省侨联、南大共同举办。研修班为期一周,将邀请中国侨联、外交部有关领导和南京大学相关知名专家学者授课,内容包括后疫情时代的海外侨情与中华文化传播,新时代海外领事工作,后疫情时代的经济形势与策略,论语与中华传统文化,新时代中国对外关系与“一带一路”倡议,大运河的过去、今天和未来等。研修期间,学员们还将出席海外联谊交流实践活动,并在南京和镇江等地开展现场教学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