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这五所985大学,2019年考研人数扎堆,2020年考生注意避让兵娃

这五所985大学,2019年考研人数扎堆,2020年考生注意避让

从10月10日起至本月31日,每天上午9点到晚上22点,可进行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网上报名。如此宽裕的报名时限,相信真心想要考研的同学,一定不会让漏报情况发生。而那些此前参加了预报名的同学,只要个人信息没有变动,就不再需要在这段时间重新报名,继续安心备考就行了。在决定考研目标院校前,很多考生都有这样的矛盾心理:一方面想要冲击名校,另一方面又担心自己成为“炮灰”,毕竟考研热正逐年快速升温,2019年就达到了290万的超大规模。虽然名校梦的诱惑很大,但笔者仍要提醒各位考生,选择考研学校切莫盲目跟风,更不可有“非985大学不考”的思想,应根据自己的实力、专业水平和未来职业规划来综合考量。如意一味追求热门地区的知名高校,很有可能会遇到“神仙打架”现象,过去就有些考生初试拿到了400分的高分,却无缘复试的尴尬情况。接下来,给大家重点介绍6所2019年考研报名人数扎堆(均在20000+)的高校,希望硬实力不够的考生可以有所避让。1、浙江大学浙江大学近些年来的进步有目共睹,综合实力强劲,在国内外的多份排名中,似乎已经坐稳了国内第3的位置。2019年,有2.9万人报考了浙江大学硕士研究生,规模进一步增大;而当年浙大的招生计划数却较上一年减少了500个,仅有6600个。刨去超50%的推免生,这将近3万考生,想要考上浙大硕士研究生的难度可想而知。2、北京大学北京大学在国内地位已无需多言,201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共吸引2.8万考生报名,而该校当年招生计划不到4000人,再算上50%左右的推免生,报录比远高于浙江大学。当然,敢把考研目标瞄准为北大的人,本科院校基本非985、即211,这些考生在就业市场上有一定优势,所以对考研失利的结果并不太忌惮。3、复旦大学复旦大学,地理位置吸引力大,综合实力稳居国内前5,2019年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和北京大学一样,达到2.8万的高位。而该校当年的招生计划为6300人,比上一年净增了700人,这是一大利好消息,但难度同样不容小觑。4、南京大学南京大学近些年虽然屡被质疑下滑,但丝毫不影响其在考生心目中的地位。2019年,报考南大硕士研究生的考生人数为2.7万。而相比较浙大、复旦而言,南大的硕士招生计划要少得多,仅有4000人左右,这无疑降低了南大的报录比。5、厦门大学厦门大学的风景在国内高校圈是一绝,甚至已经成为了厦门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可以吸引到很多考生报考。2017年,厦大的考研报名人数为2.68万,而该校的招生计划为5000人左右,同样考虑到推免生因素,平均是每7、8个考生才有1个最终能“上岸”。除了以上5所外,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南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四川大学等985名校,也有较大规模的考研人数,建议考生在择校时,要考虑了该校的招生计划和推免生比例,尽量选择报录比更高的学校。当然,要想考研成功,仅做理论上的数据分析是远远不够的,需要考生扎实系统的长时间复习。而一旦做出选择,就要义无反顾,拿出“亮剑”精神,至少拼一个无悔青春,祝好运!

三法

16057人报考南大硕士研究生

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将于2020年12月26日至28日进行。据教育部有关数据库最新数据统计,全国共有16057人正式确认报考南开大学。数据显示,有5509人选择在南开大学报名点参加考试,其他10548人选择了外地考点参加考试。今年,报考学术学位硕士专业考生共计7524人,人数排名前5位的分别是应用经济学、中国语言文学、生物学、工商管理、外国语言文学;报考专业学位硕士专业考生共计8533人,其中全日制专业学位5148人,非全日制专业学位3385人,人数排名前5位的分别是工商管理、公共管理、会计、金融、应用心理。(姜凝)【来源:天津日报】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云飘飘

今年,2.7万人报考南京大学2020年研究生,2月中旬公布成绩!

12月21日至22日,南京大学考点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顺利举行。今年全国有近2.7万考生报考南京大学硕士研究生,与去年基本保持持平。南京大学考点考生人数超过7700人,比往年增幅5.6%,考生分别在仙林校区和鼓楼校区共259个标准化考场参加考试。后续,南京大学将按照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要求,组织开展试卷评阅工作,考试的初试成绩预计将于2020年2月中旬公布。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是国家最高层次的教育考试,承担着为国选才的重任,是高层次人才培养的第一个环节。招生考试的顺利实施关系到广大考生的切身利益,事关社会的和谐稳定。学校严格按照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考务工作要求,制定详细周密的考务工作方案和应急处理预案。南京大学考点主考、副校长王振林先后主持召开专题办公会、学校各部门协调会和考务监考人员培训会,层层分解落实、压实责任,确保本年度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顺利进行。考务培训现场精心组织,反复检查,确保考试各项工作落实到位。20日上午,南京大学副校长、研究生院院长王振林亲自带队,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一同巡查了我校仙林校区标准化考场,了解考试的各项准备情况,发现问题现场立刻协调解决。巡查现场多措并举,营造和谐诚信考试氛围。通过研究生院主页、电子展板、横幅、微信公众号等多种形式,将考生须知、诚信考研、考场安排和考试用具要求等信息公告给各位考生,为考生提供详细的考前指导,营造良好的考试环境,并做好有困难考生的服务工作,尽可能为他们参加考试提供便利。此外,加大考试纪律的宣传力度,提高考生遵纪守法、诚信考试的意识。在校长办公室的统一组织协调下,研究生院、党委宣传部、党委研工部、保密委员会办公室、保卫处、教务处、教育技术中心、信息化建设管理服务中心、后勤集团、校医院等相关职能部门通力合作,全校各院系600多位教职员及学生志愿者分工协作、各司其职,有力保障了我校考点各项工作的圆满完成。(来源:南京大学研究生院,部分信息有删减)

不亦劳乎

浙大近3万人报考,南大87%的人淘汰,你的考研名校梦还在吗?

面对强大的对手,明知不敌,也要毅然亮剑,即使倒下,也要成为一座山,一道岭!这是李幼斌老师版《亮剑》中最经典的一句台词,也是整个剧想要要传达的“亮剑精神”的最集中体现。眼下,距离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招生考试还有不到3个月时间,对于那些正在复习备考的考研一族,是时候用“亮剑精神”来激励自己了,尤其是把目标定为顶尖985、211名校的学子们。考研到底难不难?其实得一分为二来看待!说它不难,是因为在过去的8年时间里,我国高校研究生录取人数增加了近30万人,增长幅度超过了50%,这也是网传“研究生越来越不值钱”的主要原因。同时,每年都有不少高校研究生需要接受调剂才能招满。说它难,则主要是因为在百万数量级的“考研大军”中,有相当大一部分是想考985、211大学的研究生;再加上名校推免生比例地不断提升,所以想要考上需要付出相当大的努力。有数据为证!2019年,报考浙江大学硕士研究生的人数达到了2.9万余人,最终部分专业初试400多分入围不了复试的结果,也很好地诠释了竞争之残酷。同为“华东五校”的南京大学,虽然总报考人数比浙大要少2000多,但同比净增长近10000人,而当年南大除推免生外共计招录3400人。也就是说,2019年考研南大的学子,有87%成了“炮灰”,报录比一定让2020年想报的考生的瑟瑟发抖。不仅是浙江大学、南京大学,像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厦门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985名校,2019年考研人数达到了史无前例的最大规模。推免生占据名校研招计划的“半壁江山”除了同一个“战壕”竞争对手越来越多外,阻挡考研学子上名校的令一个“拦路虎”是越来越高的推免生比例,甚至部分985、211名校推免生比例超过了50%,这意味着考研上岸的空间被越压越小,难度自然越来越大。比如说东部沿海地区的某知名985大学,2019年法学、会计、心理学等专业硕士推免生比例就达到了60%以上的高位。你的考研名校梦还在吗?每年茫茫多的考研学子中,有一半以上本科是非985、211大学。这类人由于在普通高校读了4年,所以对名校影响未来的感受更深,期待通过考研上名校“打个翻身做”。但随着考研人数激增,推免生份额加大,让名校梦越来越难,甚至有些人在择校时就已经放弃,务实地选择了那些并不太热门的高校。“宁愿站着死,也不要躺着活”,这是一位2020年考研学子的一句豪言。他来自武汉的一所二本高校,当同学都纷纷把考研目标定在了普通一本本科高校时,他毅然坚定自己武汉大学的梦想。虽然不被看好,但至少这种敢于“亮剑”的精神还是令人钦佩。对于这类敢于“亮剑”名校的考研生,在复习备考时,有以下三个方面值得注意:其一是保持专注,全身心投入考研复习备考,切不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其二是要有破釜沉舟之势,把考研当作自己的最后出路,别惦记招聘会、考公务员(事业单位)的美好。其三是稳住心态,遇难及时排解调整,不到最后一刻不放松、不放弃。小伙伴们,你考研是因为有“名校梦”吗?在冲击名校和务实选择实力更匹配的普通高校中,你会做出何种选择?欢迎留言畅聊!

无明

南京大学2020接收推免研究生来源,985高校生源占比不到七成!

南京大学近期公布了2020年接收的推免研究生名单2020年,南京大学一共接收推免研究生2430人,其中硕士研究生2123人,直博生307人。在全部推免生中,来自国内157所高校,统计数据如下表:从各校生源数量来看,来自南京大学本校的学生有874人,占总体比重的36%。校外生源最多的学校是山东大学,一共有73人。山东大学2018届升学学生中一共有78人到南京大学深造,从目前来看2020届应当更多,实际上,北大外校生源中,山东大学生源数量基本上都是位列前三。其次是南京的三所高校,南京师范大学,有58人;东南大学有56人;南京理工大学有52人。南京的另一所985大学东南大学也有不少学生到南京大学,而南京大学学生升学去东南大学的学生数量则非常少,这种对比也说明了学生对于两所学校实力的认可。生源数量第六位的是四川大学和中南大学,有45人,这两所规模比较大的985大学每年也是有大量的生源流向各高校。武汉大学的学生也有41人,吉林大学有40人,湖南大学有37人,东北大学有34人,厦门大学有32人,中山大学有31人。另外,来自清华大学的学生有3人,北京大学的学生有2人,上海交通大学有4人,复旦大学的学生有3人,浙江大学有2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人,数量都在个位数,生源比较少。从985院校的生源来看,大部分生源还是来自985院校和位于江苏的211高校,安徽的211高校生源也有一部分。一共有1614名学生来自985高校,占总体比重约为67.4%,即985院校生源比重为67.4%。比重不是特别高的原因也主要是江苏省内的211高校往南京大学输送了大量的生源,以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和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为代表。

金剪刀

21考研人数,38所大学报考学生超万人,南大2.8万,你的学校呢

#南京大学#21年考研考试已经结束,有377万人参加了考试,又创新高。现在几百万考生正在等待着成绩,心情可想而知。网传,南京大学年薪18万,有考生跃跃欲试,看看南京大学的报考人数,考生可 能心会凉了。考生人数多,自然竞争也异常激烈,在几十所高校报考人数在万人以上,竞争激烈程度可想而知,所以有时候说考得好不如报得好,那么有哪些大学的报考人数超过一万人呢?1、 郑州大学,371402、 中山大学,350003、 复旦大学,299364、 华中师范,295985、 南京大学,280006、 暨南大学,274557、 中国人民,264438、 云南大学,246539、 西南财经,2300010、 上海交通,2257411、 西安交通,2225012、 电子科技,2206113、 中国海洋,2100014、 中南财经,2098815、 清华大学,2000016、 天津大学,2000017、 中科大,1712518、 上海师范,1706619、 对外经贸,1700020、 华北电力,1611421、 南开大学,1605722、 河海大学,1591223、 北京航空,1548624、 中央民族,1546225、 中国传媒,1470726、 西北师范,1357527、 首都师范,1355128、 北京交通,1300029、 安徽师范,1235130、 哈工程,1231131、 华东政法,1221532、 江西师范,1140233、 杭州师范,1057034、 湖北大学,1014835、 黑龙江大学,1060436、 北京科技,1058837、 首都经贸,1037638、 广西师范,10000

慈母心

2019考研报考数据出炉,录取率不到三成,考研er要重视起来!

昨天下午研招网公布了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数据报告,这份数据报告让19考生看了流泪,20考生看了沉默。竟然为什么会这样呢?官方数据显示,2019年考研人数达到290万,大约有200万人都倒在了这条路上。而剩下的那90万人里,真正收到第一志愿高校、第一志愿专业的录取通知书的,恐怕又是少之又少,录取率不到三成。今天惠园教育小编根据2019考研报考数据,和大家一起来分享一下,作为一名20考研er我们要重点关注那些数据?以及探究一下造成目前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什么?为我们后面的考研之路理清方向。一、2019报考人数激增(一)2019考研报考数据从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来看,2019年全国考研报名人数达到了史无前例的290万人,比2018年考研人数增加了52万人,增幅达到了21.8%,考研增加人数和增长率均为近年来最高。从上图中可以看出,近5年,考研人数逐年增长,同2015年的165万人相比增加了125万人。据统计显示,2019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预计达834万人,也就是说,他们中的三成人以上都面临着考研的选择。尽管每年的招生计划并没有减少,但是对考生来说,竞争压力还是一年大似一年。(二)造成报考人数激增原因在2010至2019年这十年间,考研人数完成了由140.6万到290万的倍数增长,增幅达到107.14%。然而从历年数据来看,考研的热度并非始终居高不下,甚至还一度有过下跌。考研报名人数缩减的情况发生在2014至2015年。据统计,2014年考研的报名人数为172万人,相比于2013年的176万人下降了2.27%;到了2015年,考研人数的下跌幅度更是升至4.12%,报名人数锐减至164.9万人。在2016年,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结束了两年下滑趋势,开始大幅反弹,增长幅度连年攀升,5年内就增加了125万人。造成考研报名人数剧增原因有很多。考生个人对自身发展要求提高、毕业生就业压力较大、非全日制研究生考试纳入统考以及研究生招生人数扩大等都会造成报考人数呈现了逐年上升的态势。客观来说,迅速扩大的应届毕业生规模,是“考研热”背后重要的“助燃剂”。另一方面,报名人数增长率的变化,与经济发展和就业压力的刺激呈现某种正相关的属性。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速开始放缓,在新的经济状况和就业形势下,缓解就业压力、提升自我竞争力的诉求越来越多,促使着更多的应届生和往届生都加入考研队伍,成为“考研大军”的一员。(三)报考人数越多是否代表竞争压力就越大?根据教育部官网的统计数据,2010至2018年,我国高校的研究生录取人数由47.44万升至76.25万,增长了近29万人,增长幅度超过50%。据推测,2019年的硕士研究生招生人数大致为:80万。这样来看,近10年间,考研的报考人数和录取人数实际上保持着大致相同比例的增长,近5年来的“考研热”似乎也并不会使考研的竞争压力出现大幅变化。甚至如果从20年的数据来看,考研的难度其实大大下降。在1999年,平均每5个报名考研的人中,才会有1人录取。而近10年的报录比都稳定在3:1上下,浮动范围并不大。2017年报录比更是降到3:1以下,达到2.8:1。当然也不能根据这个就得出来报考难度并没有增加,毕竟还有一类特殊的人群“推免生”。推免生或许是广大考研人心中最大的“敌人”,对于那些希望考取名校的考研人来说,更是如此。与高校招生人数同时上涨的,就是推免生的人数。近年来,接收推免生已经俨然成为各大高校重要的招生手段之一,许多高校接收的学硕推免生比例已经超过50%。有些高校的部分专业接收推免比例甚至达到90%以上,或100%。所以,虽然报考人数增多并不能代表竞争压力就大,但是学校对应专业的报录比例绝对可以直接反映竞争压力。我们在确定报考院校报考专业时要重点关注推免生的比例,如果推免生比例已经超过50%,甚至达到90%以上,或100%,那我们就得慎重选择了。二、国家线变化趋势2019年的考研国家线公布后,可谓“哀鸿遍野”。理学上涨10分;工学上涨10分;经济学上涨15分;文学上涨15分……2019年的国家线普遍上扬。除农学、军事学与去年持平外,其余专业全部上涨5-15分不等。从文、理、工、经济四个专业,近10年分数线变化来看,各个专业的分数线波动不大,且总体来看并不存在传说中“高-低-高-低”的“大小年”情况。三、多个省份报考人数翻番江苏省一直是考研大省,从2015年的10.4万人到2019年的21.2万人,5年间,考研人数翻了一番还多。同样考研人数近几年翻番的还有四川省、广东省、福建省等多个省份。四、往届生考研增加(一)应往届生报考数据据教育部统计,2017年共201万人报考,其中,应届考生113万人,往届考生88万人;2018年共238万人报考,其中,应届考生131万人,往届考生107万人。从数据可知,2017年,往届生考研人数占全国报考人数的43.8%,2018年,往届生考研人数占全国报考人数的45%,同比上升了1.2%。从数据可以看出应届生还是考研的主力军,但往届生在逐年增加。不可否认的一点是,往届生也是应届生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往届生的优势在于:更熟悉考研的流程;更有经验,态度更沉稳,复试具备优势;复习时会抓住重点、省时高效;具有丰富的人脉和资源;目标和决心更加明确。(二)造成往届生增多原因从研招网本次考研调查的结果也可看出,非应届生占了48.23%,接近半数,参加考研2次及以上的人群也占了35%。那么这些在社会上摸爬滚打几年,或者已经二战三战的考生,是什么支撑着他们回归考研的大军呢?我们分析有以下几个原因:1、现有的学历已经不再满足工作上的需求,需要进一步提高自身的能力;2、研究生学历的就业优势高于本科;3、研究生的起薪略高于本科生。五、专硕报名人数超过学硕(一)专硕学硕报考趋势由于社会各界对专业学位硕士的认可度提高,报考专业学位硕士考生的比例超过了学术型硕士。下面,以湖北省和河北省为例:从上面两张图片中我们可以看到,2015年两省专业学位硕士报考人数与学术型硕士相比略少一些,2016年基本持平,从2017年到2019年,专业学位硕士的报考人数已经超过了学术型硕士。(二)专硕报考人数超过学硕原因1、专业学位硕士越来越受到社会的认可专业学位硕士是偏向应用型的学科,是培养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专业领域对高级专门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如法律硕士、会计硕士等受到广大考生的青睐。很多用人单位对专业学位硕士含金量的质疑也随其发展而逐渐减少,社会认可度不断提升。2、专业学位硕士越来越受到考生的认可专业学位硕士的学习和考察内容更加侧重考生多方面能力,同时学制方面与学硕相比更具有优势,课程设置上以实战为主,注重培养学生研究实践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在就业压力下,考生选择考研的动机更有目的性,既照顾学历,又考虑到实用性,加上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扩招”的背景下,考生自然从传统的学硕转战到专硕。尤其近年来专业学位硕士的发展前景乐观,就业前景和就业竞争力都不输学术型硕士,因此,考生们对专业学位硕士的认可度也提升了。六、热门城市北京的研招状况1、全国共有38.3万人报考北京招生单位全国38.3万人报考北京招生单位(不含推免考生),较2018年增长18.7%。2、超过半数考生报考专业学位研究生在所有考生中,16.1万人报考学术型硕士,约占42%;22.2万人报考专业学位硕士,约占58%。3、近33万人报考全日制硕士研究生32.8万人报考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约占85.6%;5.5万人报考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约占14.4%。4、应届生与非应届生各占一半应届研考生有18.9万人,约占49.3%;非应届研考生有19.4万人,约占50.7%。5、热门报考专业前十名从报考专业分布看,报考人数居前十位的专业依次为工商管理、法律硕士(非法学)、金融、会计、公共管理、计算机技术、法律硕士(法学)、工程管理、广播电视、新闻与传播。七、名校间的竞争更惨烈(一)招生情况今年报考北大的考生约为2.8万,其中,报考全日制的考生约占82.4%,即2.3万。而北大官网公布的招生计划中,共计划招收全日制研究生2751名,其中计划招收推免生1294人。这就意味着报考北大全日制研究生的考生中约有94%将面临落榜。在同为C9高校的南京大学,竞争同样激烈。南大官方透露称,今年报考南京大学考研人数为2.7万,根据往年比例推算,其中约2.2万人为全日制考生。而南大的全日制硕士研究生计划招生人数只在4000人左右,排除推免生后,2019年仅南大一个学校,就会产生近2万名的落榜考生。(二)调剂情况尽管各个学校接收调剂生的具体数据情况难以统计,但我们能够直观看到的是,有不少高校都悄悄提高了对于调剂生本科院校层次的要求,这间接反映出了面临调剂的考生们尴尬的处境。2016年,山西大学接收调剂的专业共108个,在调剂专业中提出对考生本科院校有层次要求的有4个,仅占3.7%;而在2018年,山西大学共有109个专业接收调剂,其中对考生本科院校有层次要求的有34个,占比增至31.19%。同样的,2016年,南昌大学接收调剂的专业共106个,在调剂要求中提出考生本科需毕业于985/211高校的调剂专业仅有1个,占比0.94%;而2018年南昌大学接收调剂的专业有59个,其中提出本科需毕业于985/211高校的调剂专业有30个,占比高达50.85%。总而言之,考研像是一条“不归路”。除了壮士断腕的勇气,还需要更多的理智和冷静。考情往往能给正在准备考研的人提供很多有用信息,我们可以根据往年的数据,来进行选择,先是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和专业,再就是确定自己的努力方向和程度。希望小编今天分享的内容可以帮到各位同学。

坏守卫

南开大学2020年研究生招生,推免生比例达57%,考研越来越难了?

邻近2020年考研报名,各大高校也开始公布自己的研究生招生计划,根据南开大学最新出炉的招生计划,我们也能看出一些目前研究生招生的形势。南开大学2020年研究生招生,推免生比例达57%,考研党:我太难了。南开大学发布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学校2020年计划招收全日制学术型研究生1902人,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1076人,总计招收全日制研究生人数达2978人。其中全日制学术型研究生接收推免生人数为1305人,推免生占比为69%,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接收推免生人数为406人,推免生比例为38%。总体来看,南开大学全日制研究生接收推免生人数为1711人,推免生比例为57%。南开大学学术型研究生的推免比例特别高,达到了近7成,专业学位硕士的推免比例相对低很多,但也近4成。具体到学院,人工智能学院,总计招收全日制学术和专业学生58人,其中推免生人数达54人,留给考研党的名额仅有4个。计算机学院招收推免生的比例更高,总共招全日制学生51人,推免生就有49个,只是“象征性”地给学术型和专业学位的考研党各留了1个席位。推免生比例较小的学院有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药学院、医学院、汉语言文化学院,政府管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考研党考这些学院考上的机会更大,但是这些学院都相对偏冷门。从南开大学发布的研究生招生计划就能看出目前考研的形势,那就是985名校更倾向于招收推免生,一般比例都在50%以上。留给考研党的是热门学院数量比较少的名额和冷门学院相对多一点的名额,而热门学院名额少意味着竞争大,考上难度非常大,冷门学院好考,但是考上后的就业前景肯定没有想象中那么好。这也从另一方面印证了一句老话,那就是“高考没考好,考研徒伤悲”。高考如果能考一个211层次的学校,保研率高,可以相对轻松地获得保研机会进入985高校就读,而如果高考考上二三本院校,没有保研资格,只能考,而顶尖名校留给考研党的名额少,考上很难。随着本科生的增加和本科率的提高,就业变得不那么轻松,可以想象,以后考研只会更难,考名校更是难上加难。你怎么看?

王充

2019考研仅有70万人被录取,2020考研会更难吗?

5月过去了一大半,对于考研人来说,随着调剂的结束,一切基本尘埃落定。2019年全国考研人数达到了史无前例的290万,增长速度创下近十年来的最高纪录。淘汰率的飙升,让报录比也刷新了记录,从数据来看2019年全国录取人数大约为72万人,同时,至少200多万人在这场战役中铩羽而归。对于考名校的考研人,战况更为惨烈。数据显示,今年报考北大的全日制的考生约占82.4%,约2.3万人。而北大官网公布的招生计划中,共计划招收全日制研究生2751名,其中计划招收推免生1294人。这就意味着报考北大全日制研究生的考生中约有94%将面临落榜。竞争同样激烈还有南京大学。南大官方透露称,今年报考南京大学考研人数为2.7万,根据往年比例推算,其中约2.2万人为全日制考生。而南大的全日制硕士研究生计划招生人数只在4000人左右,去除推免生后,2019年仅南大一个学校,就会产生近2万名的落榜生。从2015年开始,研究生考试报名人数连续5年上涨,总涨幅超过75%,且增速逐年上升,今年更是突破20%大关。考研人数的激增,我们看到了大学生群体不断提升自我的诉求,当然原因不止这一个。我国大学毕业生在近20年以来一直趋于增长的趋势,在经济发张与就业压力的的刺激下越来越多的毕业生通过提升学历来增加就业砝码。在报考人数增加的同时,研究生的录取人数同样在持续保持上升的态势。根据教育部官网的统计数据,2010至2018年,我国高校的研究生录取人数由47.44万升至76.25万,增长了近29万人,增长幅度超过50%。与招生人数同时上涨的还有推免生的占比。对于广大考研学子来说,推免生成为了他们最大的“敌人”,然而近年来,接收推免生已经俨然成为各大高校重要的招生手段之一,许多高校接收的学硕推免生比例已经超过50%。有些高校的部分专业接收推免比例以至于达到90%以上,甚至100%。对于学术型硕士而言,竞争越激烈的专业,院系越倾向于通过推免方式进行录取。报名的人本来就多,推免名额再增加的话,留给考研生的是一个地狱模式。相比之下,专业型硕士情况稍微好一点,报录比和推免生占比相关性并不高,对考研党来说更为友好。此前,根据一些行业专家预估2020报考人数或将突破300万,考研人数逐年在增加,报考人数一直居高不下,录取比例也没有提高多少,竞争压力确实不小。总之,不管是什么原因选择了考研,既然选择了考研就得有壮士断腕的勇气,但同时还需要更多的理智和冷静。避免盲目复习,科学备考,合理选择目标院校,对于考研成功也尤为重要。

郗超

2021考研即将落幕,262万人“惨遭淘汰”,哪些学校为重灾区?

现在的大学生可不比之前的了,在我们父母的那个年代,村里要是能出个大学生,毫不夸张地说,最起码得摆上几桌,在门口放上鞭炮,以庆祝自己的孩子有出息!可是现在呢?几乎每个家庭的孩子都能考上大学,这就意味着大学生甚至是本科生在这个时代已经不是那么稀奇了,也就只能算是普通人了!随着大学生人口基数的增加,找工作成为了他们毕业之后的最大难题,虽然说现在社会发展迅速,不少新鲜的职位涌现出来,但是薪酬却只有了了,有的大学生毕业拿的工资甚至还解决不了自己的温饱,不得已办信用卡之类的网贷,而且这种“超前消费”现象也是越来越频繁,真是让人唏嘘!还没毕业的大学生早已经把这种现象看在了眼里,于是他们还在大学里的时候就开始想各种办法,这个时候,考研成为了他们的“救命稻草”!2021年的考研即将落下帷幕,据统计,2021年参加考研的人数达到了377万人次,比2020年的341万足足多出了36万人!要知道,人多了之后竞争只会越来越激烈,毕竟录取的名额有限,据统计,2021年研究生拟录取的名额也就105万人,这就说明有262万人左右要“惨遭淘汰”,这淘汰的概率可太大了!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很多种,但是关系最大的就是很多人报考同一所高校,因为一所高校每年的录取名额固定,很多人报考的话,就会造成很高的淘汰率!那么哪些学校成为了2021年考研报考的“重灾区”呢?小编接下来就带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吧!一.北京大学在我们小时候,很多大人都会问你这么一个问题,“你有什么梦想?”,那时候的我们很天真啊,“我要上北大”,转眼间那时候青涩的小孩已经成为了现在青春洋溢的少年!北京大学几乎是全国年轻人的梦想,这么说不为过吧,而今年考研的大军也是瞄准了北京大学,据统计,2021年北京大学考研的报名人数接近3万人,是名副其实的报考“重灾区”!二.复旦大学复旦大学校名取自《尚书大传》之“日月光华,旦复旦兮”,始创于1905年,在QS世界大学排名中列全球第40位,复旦大学位列国内高校第3位,这么好的大学也是吸引了29900多人参与考研,录取名额不多,报考人数却这么多,淘汰率怎么能不高啊!三.南京大学南京大学目前拥有仙林、鼓楼、浦口、苏州四个校区,有31个直属院系,本科生13196人、硕士研究生16072人、博士研究生7693人,2021年考研报考南大的学生高达28000人,竞争也是十分惨烈的!除去上述三所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清华大学、天津大学等5所学校的报考人数均超过2万人次,成为报考“重灾区”!小编寄语:大家考名牌大学的心可以理解,但是要根据自身情况报考学校哟,祝大家早日上岸!大家怎么看呢?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积极留言讨论哦,小编看到会第一时间回复大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