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12345!新时代南大研究生教育要这么做卢格

12345!新时代南大研究生教育要这么做

12月18日,南京大学研究生教育会议在仙林校区国际会议中心举行。会议旨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研究生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抓牢“立德树人、服务需求、提高质量、追求卓越”主线,为构建卓越而有灵魂的研究生教育新体系接续奋斗,南京大学党委书记胡金波出席并讲话,会议由党委常务副书记杨忠主持。胡金波表示,研究生教育肩负着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创新创造的重要使命,是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建设“第一个南大”的重要内容。此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有关教育的重要论述为指导,贯彻落实全国、全省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回顾成绩、总结经验,分析挑战、研判机遇,研究任务、部署举措,全面提升我校研究生教育水平,为建设“第一个南大”奠定坚实基础。他指出,推进新时代南京大学研究生教育工作,要立足培养具有南大品格的时代新人这“一个根本”;强化内涵式发展、高质量提升的“两个硬核”;促进教书与育人、因需培养与因材施教、继承与创新“三个融合”;坚持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四个服务”,办让人民满意、让党放心、让时代点赞、让社会称道的研究生教育;把好认识、方向、质量、机制、评价的“五个关口”。他勉励全校师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把握“九个第一”、推进“双一流”建设,紧扣“内涵建设”和“质量提升”这两大核心任务,全方位推进研究生教育各项工作,为加快建设“第一个南大”和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胡金波讲话江苏省教育厅一级巡视员洪流充分肯定了南京大学始终走在中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和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前列的魄力与担当,在研究生教育改革各方面发挥了示范引领的“南大作用”。在阐述江苏省研究生教育发展方向与思路的基础上,他对南京大学研究生教育改革提出希望与要求,要高点定位、高标谋划,强化担当、主动作为,扎实推进、有效落实,打造研究生教育改革的“南大模式”,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南大标准”,树立服务江苏发展的“南大高度”。洪流讲话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处长郝彤亮深刻阐述了新时代研究生教育的历史方位,强调在成就与短板并存、影响和差距同在、缺位和错位交织的新形势下,要充分把握研究生教育工作主线,构建“由一到多、由量到质、由外而内”的研究生教育体系。他肯定,南京大学已经出台一系列贯彻落实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的文件,走在全国高校的前列,期待南京大学继续深化改革,狠抓落实,进一步完善思政教育体系、人才培养体系和导师管理机制,创造出高标识度的新时代中国研究型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南大经验”。郝彤亮讲话南京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研究生院院长王振林以《为构建卓越而有灵魂的研究生教育新体系接续奋斗》为题做报告。展示了新时代以来我校“双一流”建设研究生教育改革的实施情况和取得的重大成果,对新时代提出的研究生教育新要求新使命作出思考与回应,指出下一阶段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重点任务,是要坚持立德树人,加大思政育人协同体系对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融入国家战略,提升研究生招生对服务国家需求的贴合度;凸显特色优势,提高培养体系对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新需求的满足度;回归教育本原,丰富研究生人才培养特色和多元化程度。他号召广大师生以建设“第一个南大”为奋斗目标,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力拼搏。王振林讲话在院系代表发言中,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高方介绍了学院依托党建优势,探索研究生教育立德树人机制的经验举措;信息管理学院院长孙建军对研究生“三全”质量保障体系与制度创新建设做经验分享;物理学院党委书记黄奇介绍了学院以培养研究型领军人才为定位的国家实验室实验班人才培养模式及成效;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金飚兵重点阐释了学院瞄准科技前沿和关键领域的人才培养举措;环境学院党委书记刘建萍则分享了培养具有学科交叉创新能力、扎根中国环保改革实践的环境类研究生心得。南京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杨忠指出,本次会议深入学习了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对研究生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解读了全国、全省研究生教育会议部署要求,回顾了南京大学研究生教育的改革发展历程,齐心协力谋划“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南大风格”的研究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新体系,为今后的探索与发展明确了目标方向、理清了思路重点。他要求全校师生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在思想上达成共识,在行动上形成合力,共同开启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新征程。杨忠讲话江苏省教育厅相关处室负责人,南京大学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各院系、部处负责人以及师生代表与会。来源:南京大学

祛箧第十

南大学长的肺腑之言:研究生毕业后才明白的8件事!

@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应届毕业生小陈:1、不要误以为研究生三年时间很长,时间比本科过得快多了。别看研究生和本科生的学时就差了一年,但在实际体验上,研究生的时间过得极快,快到你都没机会和本科一样荒废人生。研一玩耍上课,研二实习、看书、做课题,研三考博、求职、做毕设……说好的三年时间,可能也就只有研一的第一学期是真正属于你的。所以,既然百般辛苦考上了研究生,请务必珍惜时间。2、不要误以为考上了研究生就高人一等。你通过一年的努力,终于实现了自己的目标,顺利上岸了理想的院校,可喜可贺。不过,这只是你漫漫人生中的一个小节点罢了。它只不过是你过去一年认真奋斗的成果的见证,至于能不能改变命运,看的还是你接下来几年的付出。短暂的“自豪”是可以理解的,你可以借此以一个“过来人”的身份与学弟学妹分享自己的经验,甚至可以自己开考研复试辅导班来教导他人……但这只是短暂的,眼光要向前看,不要因此耽误了后续的学习和工作,务必戒骄戒躁。3、少参加社团活动,多醉心学术研究。积极参与社团活动,丰富课余生活,结交天下豪杰,那是大学生的生活。你可能会因为大学期间没有融入这些团体而感到遗憾,因此渴望在研究生期间得到满足。然而,每个阶段有每个阶段的任务。研究生期间的首要任务就是完成在校期间的科研任务、按时毕业,而这是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的。不要主次颠倒,请把自己有限的精力用在正轨上。4、抓住入党的机会。本科生没有机会入党的,恭喜你,又多了三年机会来争取入党名额。千万别想着工作以后再入党,工作以后的入党机会比学校少得多的多的多,除了政府机关以外的所有单位都有大把的人排着队等待入党,发展对象的选拔也没有在校期间那么透明……有的小朋友觉得入党没有啥用,还得交党费。不过,等当你真正走到工作岗位,后悔也就来不及了。5、再好的学校,你的同学也只是“普通人”。有不少从二本、三本考到985/211的小伙伴们,会认为自己研究生同学将会比本科期间的同学“高尚”不少,因此对身边的同学在学习和生活上会有很高的期望。然而,当你进来后,你会发现即使top5毕业的学生也并非圣人圣母。他们也会抽烟喝酒吹牛逼,他们也会在寝室开黑打游戏,他们甚至也会宿舍做一些“奇怪”的事情……所以,请你务必要心胸开广,以“普通人”的标准来看待身边的同学。6、师父领进门,修行靠个人。不要以为自己选到了一个学术圈大牛做导师,自己就能平步青云了(当然,也不是没这个可能)。只不过,越是有影响力的大牛导师,他们能与你沟通的时间就越有限。大牛导师的忙是你无法想象的:开会、调研、上课、做研究……有的导师甚至因为是国外的兼职教授而常年不在国内,你一年可能也就只能见到导师几面。在如此有限的时间里,他们能给你的只是方向性的建议,但是具体的工作和困难都只能靠自己来推进和攻克。不要把什么都寄托于你的导师,也不要把自己的堕落归结于导师的不关心。你已经成年了,该靠自己了。7、不要误以为研究生像本科一样只要好好上课即可。研究生研究生,有研究才叫研究生。本科生更多的是基础性、通识性教学,学习庞杂而不深入。研究生则要找到一个细枝,然后在这个细枝上精耕细作,才能结出盛果。所以,你除了好好听课、认真看书以外,务必对本专业、本方向展开扎实长久的研究,本专业的最新学术动态,最新理论成果,最专业的学术著作,都要研究,不是涉猎。8、“逃避式读博”不可取。虽然不提倡逃避式考研,但是每年类似考上研究生的同学并不在少数。毕竟“没有毕不了业的硕士”,不管逃不逃避,但凡能考上研究生的同学,最终都不至于太狼狈。但是读博就是完全不同的事情了,必须严肃对待。倘若在研究生三年依旧没有培养出对科研工作的热情以及自己的研究方法论的话,千万不要因为逃避就业而选择继续读博,考博一时爽,毕业火葬场。更多考研资讯,欢迎『关注』鼬老师~

摇摇欲坠

南大成立教师教育学院 首批研究生将于2020年秋季入学

新华网南京10月21日电(庞雪汀)10月20日,南京大学陶行知教师教育学院和江苏教育名师发展研究中心在南大仙林校区成立。陶行知教师教育学院首批全日制学科教学(英语、物理)硕士招生工作将于近期开始,首批研究生将在2020年秋季入学。据了解,江苏已有苏州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等多所综合性大学成立教师教育学院,为中小学输送高层次人才。南京大学陶行知教师教育学院揭牌陶行知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他毕业于南京大学前身之一的金陵大学,留美归来后参与创建南京大学的前身南京高师和东南大学,任南高师教务主任(教学校长)和东南大学教育科首任科主任(教育学院院长)。南京大学率先在高水平综合大学中成立教师教育学院,举办基础教育师资培养工作,就是要继承陶行知先生的精神,培养“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任友群表示,像南大这样的高水平综合性大学成立教师教育学院,有利于吸引优质生源,让更多优秀人才加入到教师队伍中来。“目前,我国中小学教师队伍中,本科及以下学历的师范生占到了96%,而硕士比例仅为3.1%,其中普通高中教师硕士比率为9.82%。这与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初中教师高达45.5%的硕士比例,有着比较大的差距。”任友群说,“今天南大的探索非常有意义。希望南大抓住历史机遇,以最优质的生源,培养出具有最踏实科研功底的优秀教师,让他们成为富有影响力的教育家。”上海行知教育促进会理事长、陶行知曾孙陶侃用三个“正”字高度评价了南大陶行知教师教育学院的成立。他说:“成立南大陶行知学院,名正言顺、根正苗红、正当其时。陶行知先生的教育事业起始于南京,更与南大有着深厚渊源,希望南大培养出的‘学而不厌’的‘大先生’,能够培养出更多‘学而不厌’的学生。”成立仪式期间,与会的大学校长、知名学者和中学校长共同参加了“行知教育峰会”,就如何构建“大学——政府——中小学——科研机构”合作的教师教育模式,综合型大学举办教师教育的独特性,综和型大学多院系、多学科如何培养教师,如何寻找学科教学专业硕士师范性和学术性的平衡点等议题进行了对话。新时代江苏教育高质量发展中学校长座谈会也同期举行。

哥儿们

南大教授:女博士坠楼背后,是高校对研究生人文关怀的缺失

9月19日晚上南京大学某女博士从18楼跳下当场死亡,没有一丁点多余的动作,当有学生发现时她已经躺在了草丛里,这是对这个世界有多绝望啊!第二天很多学生知道了此事后都自发来到事发地点悼念,也许是为这位女博士的离去而感到遗憾,也许是在为自己的学业压力而默默祈祷,逝者安息。据南大的某学生讲,这位女博士今年是读博第四年了,相当于已经是延期了,她的博导也是一位女性,好像和该女博士相处得并不融洽,曾经还因为论文的问题闹过矛盾。具体是什么原因还不得而知,但目前我国博士所面临的困境却是有目共睹的,搞科研有时候比赌博还风险大,延期率高达45%,当同龄人都成家立业时博士生还在领着一个月几千块的补助,所以很多博士生都调侃说:没钱就别读博。南京大学13级博士生看到此新闻后发帖称:真的很痛心,作为同行的我,看到这位女博士跳楼的消息心里感到莫名的酸楚和惋惜,我当年也是延期毕业的,那一年学校停发补助,经济压力很大,时常因为焦虑而睡不着觉,有句形容女博士的话:白天愁课题,晚上愁嫁人,早上眼一睁就是无休无止的课题压力,在如今日益竞争激烈的人才市场上,如果博士没有像样的科研成果甚至还不如一名硕士。最后他提醒想读博的学弟学妹一定要想清楚自己读博的目的是什么,如果只是为了博士头顶的光环或找到一份高薪的工作,也许读博不适合你。的确,读博就像是去大海上的一座孤岛荒野求生,如果你有足够的求生技能和强大的心理素质,也许野外探险对你来说是一种享受,但在缺乏能力的情况下荒野求生无异于慢性自杀,其中所要面对的压力和孤独不是一般人能承受的。也许在这种情况下南大的老师没人敢发言的,但可喜的是还是有一名南大的教授站了出来,他开头直接道出自己的看法:女博士坠楼背后是高校对研究生的人文关怀的缺失,而且更令人担心的是,当下的教育机制或许正在抹杀学生们的人生选择权,很多研究生从一开始就是被裹挟着前行。虽然大部分导师对自己的学生还是很关心的,不管是学业还是生活,都是以包容和鼓励的态度对待学生的,但我们不能忽略的是这些都是导师自发的良知和师德,并没有制度的导向,学校的研究生培养体系其实对学生身心的关注是很不足的,这就像让当官的靠自觉做一名清官一样可笑,不是人性本恶,而是没人能逃脱利益的诱惑。这位教授还提出我国高校在研究生的培养导向上过度强调了学术的重要性,而不是全方面能力的培养,这就导致很多研究生被培养成学术机器,甚至是论文机器,在各种硬性指标的压力下,他们没有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社交范围变得越来越窄,心理变得更加闭塞,一旦心理出现问题无人可倾诉,进而陷入苦闷和自我怀疑的死循环中。南京大学博士生即使拿不到博士学位,也比很多同龄人要优秀,然而她在前行的过程中逐渐走入死胡同,这才是这件事最大的悲剧所在,我们努力读书明明是是为了让我们的人生有更多的选择,但这反而束缚住了一些不懂变通的人,他们本科即使选错了专业也是将错就错,读研即使选错了导师也是不敢吭声,读博遇到了瓶颈也是死磕到底,这样的“执著”也许并不值得鼓励。每个人身后都是一个家庭,都有爱你和你爱的人,纵使前路有再多的磕磕绊绊,也不至于让你无路可走,人生本来就没有固定活法,不要给自己添加太多额外的条条框框,希望看到此文章的人长舒一口气大笑一声,人生短短几个秋,这都算什么屁事儿。

所假而行

迎新特辑|这是一份研究生新生报到指南

文字 | 刘宇晨图片 | 源自网络 排版 | 刘宇晨盼望着盼望着研究生新生开学的时间到了在与小南亲密玩耍之前有些开学报到事宜你需要知道~1入校前准备(1)在支付宝申请苏康码,及时关注苏康码相关信息。(2)登录迎新系统(ehall.nju.e.cn/),完成报到信息录入、助学贷款申请、大学生医保办理、宿舍信息查询、体检预约、绿色通道等入学事项。(3)下载“南京大学”app,完成返校健康填报、行程上报,并进行每日健康打卡。(4)严格按照通知书中的“入学须知”,提前准备好本科毕业证书、学位证书、证件照、党(团)组织转接等纸质材料。2线下迎新(1)入校时须佩戴口罩,查验苏康码、南京大学app入校健康码,并进行测温;如因特殊情况无法在规定时间内入校,请及时与辅导员联系说明情况。(2)报到时间及地点:2020年8月31日、9月1日8:00-20:00,仙林校区南门新闻传播学院迎新服务点。(3)根据学校防疫工作的要求,家长不允许进入校园;乘私家车到校,私家车不允许入内,在校门口不要长时间停留,请大家合理安排行程。(4)迎新点安排校内免费巴士来回往返接驳,自行上车,车满即走。行驶路线:思源广场——四组团行驶路线思源广场——三组团行驶路线思源广场——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时间:8月31日、9月1日 7:30-22:003体检(1)登录迎新系统或校医院体检预约系统(hospital.nju.e.cn,用户名为姓名,密码为身份证号)进行预约。(2)请严格按预约时间段前来体检,有序进行,勿聚集。体检全程佩戴好医用口罩或外科口罩,配合测温及查验苏康码。体检前一日清淡饮食,体检当日需空腹抽血。(3)近期已经体检过的同学可以直接联系校医院,确认外面医疗机构的体检报告是否认可,避免重复体检。(4)为营造安全健康的校园环境,学校鼓励大家进行核酸检测,大家可以登录校医院的自助服务网站(114.212.194.65/TestSelfHelp)进行预约。4学费缴费第一批缴费已于8月25、26日由银行自动批扣,收到扣款信息的即为已缴费成功。未缴费成功的同学需在9月15日前选择以下方式进行自助缴费:(1)登录工行网银(icbc.com.cn/icbc/)——点击“个人网上银行登录”——选择城市“南京”——点击“e缴费”——点击“学杂费”——点击“南京大学学杂费”——输入学号,选择缴费年份——确认金额缴费(2)登录中国工商银行手机app——点击“e缴费”——点击“学杂费”——点击“南京大学学杂费”——输入学号,选择缴费年份——确认金额缴费5其他事宜(1)全日制研究生新生开始上课时间为9月14日。(3)开学典礼、研会招新等入学活动具体时间、地点请及时关注通知。欢迎大家加入南大新传大家庭!

千世之后

云上知识盛宴|南大新闻传播学院举办2020年江苏省研究生暑期学校

图文 | 马新瑶排版 | 朱虹颖为推动全国重点高校新闻传播领域优秀研究生之间的交流,并选拔有学术潜力的优秀学生继续攻读博士学位,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于2020年8月10日至14日开展2020年江苏省研究生暑期学校。本届暑期学校以“数字媒介时代的新闻传播”为主题,经过严格遴选,来自伦敦政治经济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等国内外高校的51名优秀硕士研究生汇聚云端,共享线上的知识盛宴。8月10日上午,暑期学校开营仪式在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党委副书记闻羽老师的主持下拉开帷幕。副院长胡翼青教授致欢迎辞,胡教授向营员们讲述新闻传播学院“既年轻又悠久”的发展历史,介绍了暑期学校的三大元素:名家演讲、营员发表、博导座谈,期待大家能够在五天的时间内收获满满。随后,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黄旦教授带来讲座《理解媒介:多种视野和维度》,胡翼青教授主持。黄教授深入媒介环境学三大代表人物:麦克卢汉、英尼斯、梅罗维茨的文本当中,梳理并对比这一条经典学术脉络之上不同学者对于媒介与人、社会、文化和历史的思考,为营员们打开了一扇通往繁茂学术密林的理论大门。黄旦教授讲座《理解媒介:不同的视野和维度》第一组“新闻理论与实践”8月10日下午,第一组“新闻理论与实践”的11位营员依次发表研究计划或论文,《新闻记者》杂志主编刘鹏老师与我院陈堂发教授进行深入点评。8月11日上午,我院丁和根教授带来题为《我国传媒产业关联及其演化趋势分析》讲座,朱江丽副教授主持。丁教授以2007年、2012年和2017年我国价值型投入产业表为基础,揭示传媒产业与其他产业之间的技术经济联系,并在此基础上,通过跨十年时间序列维度的纵向比较,探析这种关联关系的演化趋势,向营员们展现了一个极为扎实的实证研究。丁和根教授讲座《我国传媒产业关联及其演化趋势分析》第二组“网络与新媒体”8月11日下午,第二组“网络与新媒体”的10位营员依次发表研究计划或论文,《南京社会科学》杂志副主编虞淑娟老师与丁和根教授进行深入点评。8月12日上午,我院赵曙光教授以炒板栗店的融媒转型这一生动形象的例子引入,为营员们带来了题为《互联网的繁荣与止步:逃不开的经济周期》的精彩讲座,胡菡菡副教授主持。赵曙光教授围绕三个核心问题——我们可以避免经济周期吗?我们为什么需要理解周期?什么引起了周期波动——展开讲座,深入浅出地透视经济周期的来龙去脉及其学术实践价值。赵曙光教授讲座《互联网的繁荣与止步:逃不开的经济周期》第三组“媒介与社会”8月12日下午,第三组“媒介与社会”的10位营员依次发表研究计划或论文,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新闻界》杂志主编刘海龙老师与我院夏倩芳教授进行深入点评。当晚,胡翼青副院长与负责研究生管理工作的李艳明老师介绍“申请-考核制”相关内容,包括博士招生的背景、程序、选拔条件以及硕博连读的具体情况,并为营员们在线答疑。胡翼青副院长、李艳明老师介绍“申请-考核制”8月13日上午,我院王辰瑶教授带来讲座《如何做新闻学研究?——找问题、读文献、理论化、团队合作》,卞冬磊副教授主持。王教授将自己视作一位比同学们更早进入新闻学领域的研究者,循循善诱、娓娓道来自己潜心学术研究数十年来的心路历程、工作方法、自省和得失。王辰瑶教授讲座《如何做新闻学研究?——找问题、读文献、理论化、团队合作》第四组“媒介文化”8月13日下午,第四组“媒介文化”的10位营员依次发表研究计划或论文,《新闻界》杂志主编邓树明老师与我院潘祥辉教授进行深入点评。当晚,新闻传播学院的陈堂发、胡翼青、潘祥辉、夏倩芳、周海燕、周凯、朱丽丽七位博士生导师出席座谈会,与营员见面,详细讲述对博士生的要求以及培养学生的态度和方式,并在线答疑。博士生导师座谈会8月14日上午,胡翼青教授带来讲座《理解新闻——一种媒介化的视角》,温乃楠副教授主持。胡教授从经典的新闻定义出发,立足当下的新闻传播的经验现象,以媒介化的视角来破除经典概念的神话,并抛出“作为知识的新闻”和“作为中介技术的新闻”来启发同学们对于新闻的重新理解和思考,以期激发新闻传播学的想象力。胡翼青教授讲座《理解新闻——一种媒介化的视角》第五组“媒介理论”8月14日下午,第五组“媒介理论”的10位营员依次发表研究计划或论文,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代传播》特约编辑张毓强老师和我院周海燕教授进行深入点评。傍晚5点,本次暑期学校的结营仪式正式举行。胡翼青副院长在致辞中传达了点评专家对营员们的高度肯定,并期待能够有机会与同学们在南大新传院的紫金楼相会。结营仪式闻羽副书记选读优秀营员名单:南京大学习熠飞、南京大学马新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方玉婵、华中科技大学任怡林、中国人民大学刘入豪、云南大学刘宝琦、南京大学刘朝璞、浙江大学张海航、福建师范大学胡骞、南京大学高毅丹,并向同学们表示祝贺。仪式最后,老师们向营员送上真挚的祝福,营员们也纷纷以评论和发言的形式表达了对于本次暑期学校的感谢。夏令营结束后,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还将为所有营员邮寄纸质结营证书,为持续五天的学术旅程画上圆满的句号。

梅耶林

南京大学协同培养专硕新模式 破解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难题

专业学位研究生如何培养?自教育部2010年推进研究生分类培养改革以来,这一难题困扰着多所高校。南京大学在总结校外产学研平台——南京大学盐城环保技术与工程研究院多年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探索出了专业学位研究生协同培养模式。校外平台:专硕培养的重要场所“校外产学研平台具有紧追行业前沿、研发力量充足、创新实践丰富、创业载体众多等优势,是培养学生行业适应能力、专业应用能力与创新发展能力的理想场所。”南京大学盐城环保技术与工程研究院党总支书记、副院长陈金干认为。2010年8月,以南京大学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李爱民团队领衔,由南京大学与盐城市政府共建的南京大学盐城环保技术与工程研究院,落户江苏盐城环保高新区。经过十年的实践探索,如今的南大盐城环保技术与工程研究院建立了南京环保产业创新中心及江苏南大华兴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10多个科技创新平台与产业实体,开设了省内外近10个园区驻点服务平台,成为高校产学研一体实践的鲜活样本。迄今为止,研究院已承担了40多项省部级科研课题,获得2项国家科技进步奖和2项省部级奖项,充分发挥了产学研平台优势,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工程硕士。从实习实训基地到联合培养基地再到协同培养基地,研究院人才培养工作的探索并非一蹴而就。协同培养:区别化施教的理想模式2019年,研究院构建并实施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的升级版——协同培养模式。该模式的核心在于“六双”制,即学生通过“双选择、双导师、双课堂、双身份、双考核、双资助”方式,在完成为期一年的在校理论知识学习之后,进入协同培养基地接受两年的实践实训与创新创业教育。“进团队、进平台、进项目”是协同培养的施教路径。这“三进”创造了接触社会、了解行业需求、投身科技研发活动的环境,让培养对象以在校学生与单位准研究人员的双重身份,参与课题研究、工程设计和施工、园区与企业环境管理服务以及各类创新创业赛事等。记者采访期间,恰逢南京大学2018级、2019级专业硕士汤海洋、钟红利在实践导师张洋阳的指导下,驻研究院就饮用水消毒副产物等问题进行科研实践。汤海洋感叹道:“能在研究院学习实践,对培养我们的科研能力帮助很大。”模式价值:校地双赢的有益探索南京大学盐城环保技术与工程研究院协同培养研究生工作,不仅开辟了一块专业学位研究生改革的“试验田”,而且拓展了校地合作空间,得到地方政府的充分认同。正如盐城市亭湖区委常委、环保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祁新桐所言:“协同培养研究生丰富了环保高新区的建设内涵,来盐接受培养增加了研究生们对地方的认知和情感,提高了他们在盐就业创业的概率。”不久前,经组织专家考察认证,南京大学批准环境学院按“六双”协同培养模式招收50名新生,分别在盐城、宜兴、南京扬子江生态文明创新中心三个基地同时开展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协同培养。全国教育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专家、南京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所长汪霞评价道:“南大盐城环保院协同培养研究生模式的目标取向更加贴近专业学位研究生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的培养定位,走出了一条可借鉴、可复制的破解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难题的路径。”(刘已粲 陈向远 顾国华)

礼者

16057人报考南大硕士研究生

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将于2020年12月26日至28日进行。据教育部有关数据库最新数据统计,全国共有16057人正式确认报考南开大学。数据显示,有5509人选择在南开大学报名点参加考试,其他10548人选择了外地考点参加考试。今年,报考学术学位硕士专业考生共计7524人,人数排名前5位的分别是应用经济学、中国语言文学、生物学、工商管理、外国语言文学;报考专业学位硕士专业考生共计8533人,其中全日制专业学位5148人,非全日制专业学位3385人,人数排名前5位的分别是工商管理、公共管理、会计、金融、应用心理。(姜凝)【来源:天津日报】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兒说

“致学 ·就业”研途交流分享会

还在为论文迷茫吗?还在为工作发愁吗?快来领取学术&就业经验大礼包!转眼间已经入学三个月啦!相信大家已经基本适应了研究生的学习与生活。在收获知识与能力的同时,大概也会有一些困惑与问题。本次“致学·就业”研途交流分享会邀请了在科研上已有一定成就的前辈分享学术经验,也邀请了已就业或拿到offer的前辈传授面试及工作经验。希望可以帮助同学们获得科研与就业经验,答疑解惑,更好地对未来的研究生生活进行规划,愉快而充实地度过这段宝贵的时光。01学术分享嘉宾介绍学术分享吕文婷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2016级直博生,研究方向为档案学基础理论、档案信息资源管理。2018-2019年受CSC资助赴澳大利亚蒙纳士大学联合培养,获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国际学术交流奖励计划国际交流与合作类一等奖。博士在读期间共发表论文11篇,其中6篇CSSCI,参与多项科研项目,在AREI、CIRN Conference、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青年学者论坛、全国高校青年档案学者学术论坛、中国档案学博士论坛等国内外学术会议上宣读论文,并多次获奖。学术分享尹召凯信管院2019级博士生。曾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1 项,省级项目5项,主持校级课题7项,多篇文章发表于CSSCI 期刊。曾承担传播学概论、新闻传播理论等课程的教学,积累一定的工作经验和研究心得。学术分享谢娟1995年出生于湖南省长沙市,中共党员;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2016级直博生,研究方向:用户信息行为、健康信息学、信息计量。2018-2019年期间赴美国Florida State University联合培养。目前在《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Scientometrics》《The Journal of Academic Librarianship》《Journal of Medical Internet Research》《中国图书馆学报》《情报学报》等期刊上发表论文十余篇;参加2020年、2019年iconference会议及2018年、2017年全国情报学博士生论坛。学术分享赖璨2019级图书馆学学硕。目前以一作身份发表CSSCI来源期刊论文1篇、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2篇,中期考核优秀,获得英才二等奖学金、学业一等奖学金。曾任三门本科课程助教、南京大学图书馆科技查新站学生助理、南京大学研究生会办公室干事,获评“研会之星”、“先进个人”称号,参与南京大学第十三期研究生骨干培训班并任组长,个人获评“优秀学员”,小组获评“十佳小组”、“十佳调研报告”。02就业分享嘉宾介绍周昊天2017级图书情报专业,就职于南京市委网信办。PROFILE王祯祯2017级出版专硕现为北京市选调生PROFILE朱哲慧2017级图书情报专业。现为腾讯公司产品经理,曾在美团、百度等公司实习。对于互联网公司的实习和工作具有丰富经验。刘星辰2018级图书情报学专业,扇贝单词、滴滴拼车、微信基础、阿里巴巴天猫国际产品经理。暑期实习拿到过腾讯微信基础,阿里天猫国际和美团外卖的产品经理offer,最终秋招在阿里巴巴天猫国际转正。PROFILE03活动时间及地点线下学术分享会时间:12月5日 14:00-16:00地点:信息管理学院A410线上就业分享会时间:12月6日 18:00-20:00地点:腾讯会议会议号:775979569欢迎大家来到分享会进行互动交流,碰撞思想火花,定不负期待!撰稿|学科部 陈霏 编辑|宣传部 张雨仪排版|学科部 李晨瑜文源、图源|信管学长学姐

管仲有病

南京大学研究生的我,为什么我不选择攻读博士

从2018年辞职考研算起,我将用4年时间去攻读南大物理系硕士,这其中的时间、金钱成本如何,未来的路怎么走都是大问题。如果可以重来,我会重新审视当初自己的决定。曾经,我以为把分数考好一切都不是问题,但是进入大学后我感到无所适从,处处脱节。经过艰难的适应后,我开始对社会对人生有了一定的认识,我深切地认识到规划的重要性,但我还是不够想得长远。当时我只是想要迫切地想提升学历,至于以后的路我还没考虑清楚。经过卓绝的努力,我考入了南京大学凝聚态物理。但我发现,一切都与我想的不一样,如学生之于导师纯粹就是员工之于老板、独自面对庞大的课题无从下手以致焦虑万分。如果没有十足的科研兴趣和能力(包括做人、做事),如果将来不打算读博进高校任教,我并不推荐攻读凝聚态物理硕士。正是由于类似的种种原因,经过慎重考虑,我决定不读博。我将从正反两面阐述自己为什么不读博。读博能带来什么对于凝聚态物理这个理科专业,如果读博只有走高校任教这条路,那么我将考虑高校任教能带来什么。攻读博士:身体、心理的双重压力读了研后,我需要每天长时间的面对电脑屏幕,空闲时间还会看手机,每天都感到眼睛、脊椎很累。由于学习、生活的压力,精神时常处于焦虑的状态。硕士尚且如此,何况需要攻读四年难度极大的博士。我并不适合读博,我已经丧失了对科研的兴趣,做人做事的能力欠缺。很难想象,以我的性格和体格,读完博士会是怎样。2.高校任教:自由还是束缚?在高校任教的好处是,时间自由且体面,留在象牙塔内和有朝气的年轻人打交道,教书育人的成就感,受人尊敬的社会地位。但现实真的如此吗。考察高校青年教师的现状会发现普遍面临较大的压力:科研经费难觅,职称晋升拥堵,教学评估难测,生活压力大等。虽然时间自由,但工作和生活的边界十分模糊,工作对生活的浸润无孔不入,作息时间不固定,从而走向了自我剥削。以我的性格,我不想自我剥削也不想剥削学生,即便进了高校也难有作为。不读博会怎么样我认为自己更适合进事业单位,而不是读博进高校。不读博我能更好地准备工作,较小的心理压力,更快地实现经济独立,更早成家立业。不读博可以考虑的有:定向选调(竞争“小”、前景“好”、不枉名校背景、稳定)、公务员(期望有个钱多事少的岗位)、国企事业单位、银行、高中教师、企业、培训机构。说实话,读研究生是对人很大的考验,能读完南大的研究生,那么还有什么事做不了、做不好呢?接下来需要重点考查定向选调生的工作内容、福利待遇、发展前景,并且积极为之备考。后续会跟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