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科技创新引领民族医药振兴与发展——首届全国民族医药高峰论坛综述从区域内发展到走出大山、走下高原、走向内地、走出国门,蓬勃发展的民族医药,正在迈向规模化、产业化发展的新阶段。“要着力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坚持中西医并重,推动中医药和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努力实现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2016年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讲话,为中医药的发展指明了发展方向。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推动民族医药抱团发展、创新发展,11月23至24日,由中国民族贸易促进会主办,中国民族医药协会、中华中医药学会、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等联合协办的首届全国民族医药高峰论坛在湖南省长沙市举行。本次论坛以“传承民族医药文化、振兴民族医药产业”为主题,围绕政策支持、产业振兴、科技助推、文化引领4个重点,为民族医药产业发展建言献策。“我们希望,通过搭建平台、整合资源、提供服务,可以让大家携起手来,共同迎接民族医药事业发展的又一个春天的到来。”中华民族贸易促进会总顾问申占华在致辞中如是说。 在本次论坛上,原卫生部部长高强指出,当前,现代医药快速发展,中医药的生存条件发生了重大变化,服务范围逐渐收缩。一些中医院、民族医院为了存活,不得不大量采用西医技术,中医收入甚至不到10%。“民族医药不能孤芳自赏、故步自封,要创新,要发展。传承中医药文化,不是照抄照搬,而是要把中医药掰开了、揉碎了,发现中医药的精髓所在,并将其应用到现代医药之中。”高强说。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本次论坛上,成立了民族医药工作委员会、民族医药科学研究院。研究院将通过从民族药资源保护、有机种植、科学提取、药效机理等方面入手,加强对民族医药的技术攻关。据不完全统计,民族药有8000多种,占整个中医药的70%以上。很多资源,包括道地药材、野生药材,大部分分布在民族地区,成为民族医药发展的有利资源。“要利用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之机,理清全国药材资源的品种和蕴藏量,充分利用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精准实施,发展少数民族药材产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原副局长、中国中医药信息研究会会长吴刚建议。在民族医药科学研究院执行院长王代军看来,西医通过医和药的分离,促进了现代药业的发展;医药结合的中医也要朝着这个方向努力。“要让中医、民族医依赖药,一是要诊断体系标准化,二是药品要高效、安全、规模化生产。”王代军说。王代军认为,民族医药的发展,可以借鉴日本汉方的经验。1967年,日本批准了6个汉方新药,通过工业化生产的方式控制质量、提高药效,推动了汉方的快速发展。1976年,汉方提取剂被列为医疗保险药物。如今,很多中国人到日本旅游,都会抢购汉方药。当前,中药材种植方面存在诸多的行业怪象:农业有区域化的品种,中药材几乎没有,却追求道地性;农林业的品种、繁育技术掌握在科学家手里,有数以万计的种业或种苗企业,中药材的繁育几乎没有技术,没有种业企业,农民自己收种、育苗、种植;农业种植户质量优先,中药材种植户数量优先,滥用化肥、农药……这些怪象导致中药材的品质难以得到保障。为突破这些瓶颈,民族医药科学研究院通过“一芽一产业、一室一世界”的方式,实现中药材育种的革新;对中药材的栽培实行全程生物防控,提高中药材质量;在民族药的研发上,我们拥有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厌氧好氧兼氧性微生物共生发酵技术,通过ESM(酶和复合共生微生物菌群的耦合)生物反应器体系,极大地提高药用成分的提取率。20世纪下半叶,科学家屠呦呦从东晋葛洪的《肘后备急方》中获得了灵感,从实验室提取了青蒿素,通过工业化规模化生产,创造了医学上的伟大奇迹。这是传统中医药在现代科技支撑下实现的医学突破,为今天的中医药产业化道路,提供了重要启示。“要提振民族医药的前途,要从科研、技术、服务、销售等多个方面形成合力,才能让中医药拥有更大市场、更多活力。”高强说。在全球回归大自然的今天,伴随人们健康观念变化、医学模式转变及疾病谱的演变,中医药的独特价值愈加明显,受到世界各国的青睐。在“中医药国际化”大背景下,民族医药也成为技术、资本不断涌入的新兴投资领域。本次论坛上,与会专家学者也对中医药大健康产业持续升级、扩容前景充满了信心。当前,整个中医药产业规模还只有3万亿元,要实现“2020年8万亿、2030年16万亿”的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对于民族医药科学研究院的做法,高强十分赞同,他认为,要提高民族医药的使用率、市场占有率,提高影响力,必须从研制高端民族医药产品入手,要敢于创新,勇于走向世界。除了在药品研发上着力,民族医药的销售布局也在展开。由中国民族贸易促进会、中新资服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成立的中民贸民族医药产业有限公司,将在3年内在全国范围的居民小区设立30万家以上的中华民族药事服务中心。中心将以实体产业为依托,推出药事服务、公益服务、一乡一品配送服务、社区居民慢性病预防、全民康养培训、志愿者应急抢救等新型社区服务,打造“新零售+服务+公益+宣传教育”门店。在资金问题上,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金融系教授王岽认为,民族医药企业要快速成长,必须解放思想,抱团取暖,重新整合优势资源,增强市场竞争力。“过去,我们说‘同行是冤家’,现在我们要改变这种老思想,实现从竞争到合作。”王岽说,对于合作的各方来说,“自身的核心利益不动、股权不动、资产不动、利润不动,动的不是存量,而是增量,是未来的市场,这样才能把我们的企业、资源发展起来。”本次论坛还启动了中国民族医药传承与振兴工程的筹备工作,助推民族医药产业实现从小、散、零向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的现代化转型。民族医药工作委员会秘书长石巍也表示,在即将推出的《中国民族医药传承与振兴工程纲要》中,文化引领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该协会计划和央视合作拍摄两部大型记录片《探寻民族医药文化》和《民族地区医生跟诊录》;与中华中医昆仑合作编写《民族医药卷》 ;加快对非遗传承人和古方传承的收集、整理、开发工作,挖掘遴选、整理、传承民族特色医疗方法。“我们将通过民族医药的传习工程形成民族医药的人才库、专家库、药材资源库,通过文化引领使民族医药产业的商业价值进一步提升,使民族医药的知识产权得到进一步保护。”石巍说。
我国是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在与疾病抗争、维系民族生存繁衍的过程中,创立了具有悠久历史传统和独特理论及技术方法的医药学体系。但由于多方面原因,一些民族医药发展较为缓慢,甚至不少经典名方丢失或失传。与此同时,部分药物成分复杂,含有矿物药,长期服用安全性也值得商榷。对此,多位业内人士向《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应加大对民族医药的挖掘和筛选,加强基础性研究,准确定位,并加大疗效好、适应度高的药物开发。 作用不可替代民族医药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和理论诊疗用药特色,在维护当地人民群众健康、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国中医科学院相关负责人表示,中国民族医药经典名方是民族医药宝库中的明珠,是历经时间验证的有效方剂,通过继承、筛选、挖掘、创新,使经典名方的理论得到阐释,明确其临床疗效、安全性和经济性,进一步研究经典名方的作用机制,使经典名方的学术价值和临床价值得到进一步彰显和提升,这对我们民族医药的学术发展和造福人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中国民族医药学会会长许志仁表示,我国少数民族地域辽阔,群众以当地的植物、动物、矿物为自然药物,通过对当地药物的深刻认识和有效利用,创造了与当地生产、生活相适应的行医方式。民族医药几千年来为维护本民族的健康,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江西中医药大学副校长朱根华此前在其论文中表示,民族医药在我国民族地区乃至全国的现代医疗体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民族药产业是民族地区的特色支柱产业之一。在我国应对和参与全球医药产业竞争中,也最具特色和优势,是包括中药在内的传统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关报告显示,我国55个少数民族中有47个民族拥有历史悠久的民族医药学体系或民族民间医药知识积累,其中,壮、蒙、藏、维、傣等15个民族都设有本民族医药的医院。朱根华认为,在老龄人群多发疾病、复杂病因疾病、恶性传染病的治疗和康复、“亚健康”状态人群调理等方面,现有的化学药品都显得“力不从心”。“(民族医药)或将成为部分疑难杂症解决的重要方式。”有业内人士表示,当前疾病谱日益复杂,化学药筛选日益困难,研究成本愈加昂贵,若能筛选出活性高、不良反应低的天然药物,或将解决一些疑难杂症。 发展仍存困境 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经典名方和大品种培育分会会长谢雁鸣表示,民族医药是典型的“资源依赖型”产业,我国还未能完全掌握民族医药资源状况,例如物种、分布、蕴藏量、药用部位、采集与加工、临床应用等方面的具体数据。同时,民族医药大多来自于天然产物。有数据显示,在大约5000到6000种蒙、藏、维民族药中,分别产自青藏高原、内蒙高原和西北地区,但由于资源物种具有生长缓慢、资源自然更新率低下、适应生态环境脆弱等特点,资源利用方式较为粗放下,极易因过度采挖而导致资源迅速衰减,且价格极易被炒作。如藏药红景天、独一味、虫草、天山雪莲等,短短数年价格上涨10倍到100倍,行业发展形势不容乐观。谢雁鸣表示,有些民族药产品缺乏科学规范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依据,产品从原药材到成品缺乏可控的质量标准,缺乏药理、药效、毒理研究。质量标准落后,部分民族药的有效成分没有明确的定性、定量指标,一些验方在理论系统上存在争议和空白。朱根华说,以蒙、藏、维民族为例,各民族聚居地域辽阔,各地药用资源物种差异显著,同一药物基原复杂和混乱,药品运用部位及临床应用“地域性差异”显著,同时标准缺乏。“总体来看,民族医药的临床研究和实验研究等基础比较薄弱,安全性、有效性常常缺乏循证证据。”许志仁表示,一些药物长期服用的安全性也值得商榷。谢雁鸣表示,由于技术工艺落后,成分复杂,部分民族医药即便弄清其药理、药性、成分等基础性问题,也仍然难以有效控制产品质量。质量低下,不稳定,不仅直接影响民族医药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也制约民族医药新药研发。山东中医药大学副教授蒋海强表示,作为市场上流通的药品而言,没有质量控制是不可能的事情,在民族医药大品种的筛选和评价中,标准化是没办法绕过去的。有报告显示,目前在约5000到6000种蒙、藏、维民族药材中,仅500种有标准,其中,《中国药典》收载仅为17个品种,拥有国家批文的484个(约占临床常用制剂的17%)的民族药剂中,《中国药典》收载仅34个。 挖潜经典名方“有些民族医药有证据可追溯、临床应用较多也比较安全,但是品种规模还非常小,因此要加以培育;部分已经小有规模的,值得做大做强。”许志仁说。内蒙古蒙奇药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吴军表示,民族医药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尤其在一些疑难杂症、大病、慢性病的治疗方面有其独到的优势,甚至部分被列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清血八味片为例,草原民族向来有大口吃肉、大口喝酒的饮食习惯,加上海拔高、气温低、气候干燥的自然环境,极易导致血液粘稠、红细胞增多等情况的发生。在这种环境下,便形成了许多极具地域和民族特色的经典方剂。”吴军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饮食结构也随之发生变化,高糖、高油脂的摄入导致能量过剩、血液粘稠现象越来越普遍,挖掘这类民族医药,正是目前所需。对此,有业内人士建议,运用大数据手段赋能民族医药的传承保护,建立民族医药数据库。同时,建立民族医药配方数据智能分析系统,利用大数据手段对配方、偏方成分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进而对其作数据挖掘整理,对剂量和疗效进行定量分析,快速精准找出对症治疗效果较好的民族医药配方,筛选出治疗效果好、经济成本低的民族医药特色配方,并提高其药理的“科学性”和运用效果。谢雁鸣表示,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经典名方和大品种培育分会将通过构建民族药成方制剂数据库与信息共享平台,建立经典名方筛选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并以若干个民族药品种为示范,对有效性、安全性、经济性为代表的临床价值进行综合评价,培育若干民族药大品种,建立一系列技术标准规范。力争第一批筛选出30至50种民族医药经典名方,培育10至20个民族医药大品种。来源:经济参考报
“为积极响应国家、省、市关于发展中医药特色产业号召,加大铜仁市民族药资源的开发研究,有效推动少数民族医药的传承和发展,经2019年第28次党委会研究同意成立贵州健康职业学院民族医药研究所。”贵州健康职业学院党委书记黄霞在授牌仪式上说到。5月22日,贵州健康职业学院民族医药研究所揭牌成立。贵州健康职业民族医药研究所的成立对于铜仁市中医药学的发展到底有何重要意义和影响?该校民族医药研究所的研究方向和研究所成立的现实目的到底是什么?带着疑问,记者分别采访了贵州健康职业学院院长吴国才和贵州健康职业学院药学系副主任、民族医药研究所所长周斌。顺势而建加快民族医药传承与创新贵州健康职业学院院长吴国才告诉记者:“我校成立民族医药研究所是经过充分的市场调研,深入探讨研究,科学决策孕育而生的。”他表示,贵州健康职业学院成立民族研究所成立的发展前景也是很可观的,主要是基于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国家对中医药产业高度重视,政策导向好。2016年,国务院发表的《中国的中医药》白皮书要求,要建立起独具特色的中医药人才培养体系,把人才培养作为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根本,大力发展中医药教育。2019年《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明确指出,推进中医药现代化,切实把中医药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努力实现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与现代健康理念相融相通,服务于人民健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少数民族医药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到2030年要在民族地区建立较为完善的少数民族医药健康服务网络,完善人才培养体系,提高产业化水平。民族医药是中国少数民族的传统医药,是中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中医药发展的任务之一。二是区域特色产业发展的迫切需要。铜仁市辖区气候好,苗药多,分布广,也是贵州苗族聚居地之一,民间苗医多、医术精,很多疑难杂症都是采用苗药、或是土方治愈,少数民族药在本辖区历史悠久,老百姓受益广,但少数民族药的研究还没有真正深入,因此,民族医药研究所的创立是本地区特色产业发展的迫切需要。三是更好的传承和发展中医药事业。研究所的成立能够通过与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中医医疗机构和中药企业开展合作,搭建合作平台,集中资源优势,促进民族医药发展。同时,保障教师科技成果能转化,能运用,提升教师科研的积极性,提高学院科研水平。充分挖掘和整理民族中医药文化典籍,丰富名族医药文化底蕴。促进民间医术走向科学化、规范化的进程,加快民族医药传承与创新,促进中医药发展。以民族医药研发带动铜仁市中医药产业健康发展贵州健康职业学院药学系副主任、民族医药研究所所长周斌解释说道:“我们研究所的主要研究方向是,加快对全市民族中医药的挖掘整理,建立完善全市各少数民族医药理、法、方、药的体系。加大中草药、民族药材的栽培种植研究,开展中草药的技术研究、技术培训、技术服务,在挖掘整理的基础上,积极开展民族医药现代化研究,筛选、验证民族医药临床疗效,推动铜仁市民族医药的传承与创新,带动铜仁市民族医药的种植、加工、新特药培育及临床应用等产业发展。”对于学校民族研究所的成立的现实目的是什么?周斌说,为推动民族医药的传承与创新,以民族医药研发带动铜仁市中医药产业发展,实现民族医药卫生资源向经济资源、文件资源、生态资源的转化,更好地为广大人民群众健康服务。学校以民族医药研究所为中心,打造“一站、一馆、一园、一平台、一基地、N分站”互为支撑,逐步形成“挖掘整理为重点、科学研究为抓手,人才培养为核心、临床应用为导向”的发展模式,实现“医、教、研、产”融合发展。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万芬通讯员张峰编辑尹洁编审文叶飞
原标题:基础研究为民族医药发展“加码”科技强国·基础研究夜郎无闲草,黔地多灵药。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和自然环境孕育了丰富的药材资源,源远流长的历史和民族文化凝聚成神奇的民族医药,作为全国四大中药材产区之一的贵州,拥有4802种中药材品种资源,以苗药为代表的民族医药极富特色。近年来,贵州省在基础研究上不断“加码”,为民族医药的崛起注入一股“神秘”力量。基础研究为苗医药提供理论支撑“吾闻上古之为医者曰苗父,苗父之为医也……”西汉文献《说苑·辨物》,讲述了上古时期苗父行医时的奇特疗效,这被当作苗族医药起源的重要历史证据。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苗族人口在少数民族中居第四位,贵州是最大的聚居区,也是重要的产药区。占据天时地利,贵州如何把极具贵州特色的民族医药发扬光大?“苗药产业崛起,与学科支撑是分不开的。”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副会长、贵州省苗医药重点实验室主任杜江说,在历史上未形成统一的苗族文字,限制了苗医理论的发展,其理论支撑相对薄弱,虽然经过多年的努力,苗医理论体系已经初步建立起来,但仍需要不断充实。作为贵州省科技厅2014年开始布局实施的8项重大应用基础研究项目之一,贵阳中医学院副校长崔瑾主持的“苗医药基本理论的深化、拓展及应用研究”项目正是瞄准了这一问题,把苗医药的历史背景、文化土壤、基本理论和诊疗方法等进行系统性完善,进一步加深该领域的基础研究。截至目前,项目发表论文6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4项、培养研究生47名,还出版了民族医药专著4部。研究成果“苗药紫金牛、铁扫帚基于多基因水平对COPD气道重构干预的机制研究”获得2017年度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著作《苗医绝技秘法传真》获中国民族医药学会优秀学术专著一等奖。“加码”投入,补足基础研究短板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化有多远?如何打通基础研究与应用开发间“最后一公里”?关于苗医药产业化发展之路,杜江坦言,由于各种原因,苗医药的发展仍受到诸多制约,从基础研究到实践应用仍有不少阻碍。再之,苗药虽然作为“大山深处的瑰宝”,但产业化发展安全性、科学性、可行性仍有待系统探究,这些基础研究工作都需要进一步拓宽。围绕贵州特色,贵州省民族医药领域的基础性研究继续“加码”。2018年底,为充分利用贵州喀斯特科学研究的基础条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贵州省喀斯特科学中心项目在经过前期申请,“喀斯特环境与健康及特色民族医药”项目获得立项,资助直接费用2700万元。项目承担单位、贵州省中国科学院天然产物化学重点实验室科研处处长潘卫东表示,贵州中药民族药上市品种多来自本世纪初实现地标升国标的154个品种,但多数品种缺少系统的物质基础、生产工艺优化、质量控制、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评价等研究,为相关重要品种的提质增效及贵州省中药民族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中药民族药的原料药材可持续供应依赖大宗特色药材的野生抚育及人工种植,而药材适生性、引种驯化、品质评价等基础研究也非常有必要。”潘卫东说。为补足基础研究的短板,贵州在“加码”基础研究的同时,也打通了“人才绿卡”申报项目的绿色通道。2019年,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首次对贵州省获得高层次人才绿卡的个人实行不限项申报,从数据上看,基金项目申报量比2018年的580项增加615项,总资助金额比2018年的2880万元增长93.75%。研究成果直接对准应用开发基础研究经费水涨船高,平台建设也同步发力,直接对准应用开发。2018年,国家苗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通过验收,这是全国第一家民族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不仅填补了国家民族药产业发展高端研发平台的空白,还实现了贵州省中药民族药领域国家级研发平台零的突破。仅仅在建设期内,国家苗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就取得了累累硕果:解决了民族药行业共性关键技术问题,整理了苗医药理论,建立了苗药资源数据库。值得一提的是,国家苗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还提升了一批苗药材及饮片质量标准,完成热淋清颗粒等 12 个苗药民族药大品种二次开发,研发临床前苗药民族药新药品种 5个、Ⅱ期临床研究品种1个、医院制剂 7个、保健品 3个,获得保健品批件3个。 目前,中心已带动形成“立足贵州、辐射西南、面向全国”的苗药孵化基地。这将为贵州民族药业的快速发展保驾护航。近年来,以苗药为代表的特色民族药业,作为贵州省重点打造的“五张名片”和“六大支柱产业”之一,为地方经济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数据显示,2016年贵州省民族药、苗药实现总产值553亿元,较2013年增长38.2%,民族药产值方面在全国继续排名首位。2019年,贵州省科技厅为加强基础研究计划的支持力度,拟布局建设3家省级重点实验室。杜江认为,作为基础性工作,不断深化和拓展理论研究是苗医药发展的重要环节。实习生 洪 永 本报记者 何星辉来源:科技日报
民族医药作为中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文化的精华,是少数民族人民智慧的结晶。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民族医药为人民防病治病、强身健体做出了显著贡献。然而,民族医药的挖掘和传承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笔者认为,深入挖掘壮、瑶、鲜、黎、苗等少数民族医药历史文化传承,不仅可以带动相应省份康养产业的发展,提升从观光旅游到养生保健度假旅游升级,还可以推进老少边穷地区扶贫进程,带动边疆地区中医药产业向规模化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地理环境、地貌特色和民族风情都有鲜明的特色,比如像海南、广西、云南等地处中国陆地最南端,地理位置以及气候条件自热带向亚热带延伸,且多为崇山峻岭的热带雨林。在这些独特区域内生长着几百种中药材,它们是我国特有的南药天然宝库。千百年来,居住在这些地区的各个民族用他们的聪明才智,一代代地传承着神秘的医药养生文化,为神州大地保存了这一神奇的民族奇葩。首先,少数民族地区由于气候、地理环境独特,中药材资源十分丰富,蕴藏量巨大。以海南省为例,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海南行政区就进行了较为系统地专门调查,药学专家学者对普查采集的标本进行鉴定后发现,全岛药材资源有340多种,其中比较常见、可以大量收购的品种有30多种。其次,这些地区少数民族人口占比较多,民族医药是少数民族人民世代相传的传统医药。它具有民族性、地域性和传统性,是祖国医药宝库中重要组成部分。以海南为例,据明代的《琼州府志》记载,黎苗族民间对草药形态、性能、性味、功效、采集、加工及分类都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特别是在毒蛇咬伤、接骨、跌打损伤、中毒、风湿、胃痛、疟疾、风痧症、瘴气等疾病的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黎苗民间从事医药的人多为自采自用,自己加工配制草药。他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对一些植物、动物的药用功效有一定的认识,并应用于临床治疗,掌握了很多治疗疑难病症的方法和技术,积累了不少医疗经验。不仅能够对一些常见的内科、外科等疾病进行诊治,还对许多疑难杂症有着特殊的治疗方法和效果。全国目前挖掘开发最好的民族医药是藏医藏药,其他大部分的民族医药都没有得到有效挖掘和开发利用。对于推进相关挖掘工作,笔者认为,每个地区可首先选择一个有代表性的县进行试点,在试点中由各所在乡镇自下而上摸底,并推荐提供所在地的乡医乡药基本素材和原始依据上报;然后组织中医专业人员等成立项目领导小组,指定分管领导,聘请指导专家共同组成项目实施工作队,深入各乡镇实地考证。具体做法是:1.进行实地调查,运用多种方法跨学科调研。2.运用人类学田野调查法,对当地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进行考察。3.档案文献调研法:积极发挥各地档案馆、图书馆、方志办、博物馆、文化馆等的作用。4.对偏方、秘方所有者进行采访录音(口述材料),整理成书面材料。5.参阅相关历史文献,如村志、族谱、私人藏书等。6.在上述基础上,专家进行综合评审,对评审结果进行临床验证。(来源:健康报,作者:海南师范大学海上丝绸之路研究院研究员 宣正明)
12月21日下午,西双版纳州傣医医院召开中层干部会议,宣布了西双版纳州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对朱晓娟同志任西双版纳州民族医药研究所(州傣医医院)副所长(副院长)的决定。西双版纳州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行业党委专职副书记陈燕出席会议并讲话,院领导及中层干部参加会议。 会上,陈燕副书记宣读《中共西双版纳州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关于朱晓娟同志任职的通知》并讲话。她强调医院领导班子要不断加强学习,提升履职尽责的能力;要加强作风建设,不断增强班子凝聚力;要坚持廉洁奉公,把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抓牢抓实。对朱晓娟同志任职提出了殷切希望: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加强理论学习,补齐短板,特别是傣医药知识,从思想上把发展傣医药事业作为工作重点,履职尽责,团结进取,乘势而上,将傣医药事业发展壮大。同时也不要辜负组织和群众对她的信任,任期内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朱晓娟同志作了表态发言。对组织的培养、州卫健委及医院领导的信任和关心、医院同事的支持和帮助表示感谢。表示今后将按照“勤学”“务实”“团结”“廉洁”的工作要求,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脚踏实地、求真务实,清清白白做人,勤勤恳恳干事,做政治上的明白人,始终维护班子团结,共下一盘棋、同唱一台戏,拧成一股绳,认真履行职责,把工作做好,为医院的发展壮大做出应有的贡献。【来源:西双版纳州人民政府】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这个是什么?”“这个是当归,可以补血活血,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调节机体免疫功能,还有护肤美容作用呢……”“哦哦,我想起来了,我妈还拿这个煲过鸡汤!”以上对话发生在凯里苗侗风情园内的苗侗医药文化街,这一天早晨,文化街上迎来了一群特殊的小客人,他们是凯里市第五中学的学生,同学们对店铺里各式各样的中草药表现出极大兴趣,不时拿起摊位上的草药闻一闻味道,比一比形状,还主动向店主请教不认识的草药名字以及功效,店主们也热情而耐心地跟他们解释着。零距离的观察和体验让同学们对中草药有了更直观、更深刻的印象,就在前一天,他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黔东南州民族医药研究院附属苗医医院的苗族侗族药物标本馆进行参观,这里是我国目前仅有的苗族侗族药物标本馆,承担了苗侗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工作,曾荣获贵州省文化厅“根与魂”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文化交流贡献奖”。内有苗药侗药标本展厅、苗药侗药凭证标本室、珍稀濒危药用物种标本室等多个展厅,馆藏苗药、侗药、中药标本2300余种,标本10000余份,展出的标本800余种。“苗岭无闲草,侗乡多灵药。”黔东南州气候条件优越,旅游资源和医药资源丰富,苗族医药、侗族医药、瑶族医药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通过此次参观活动,师生们了解到黔东南众多植物的药用价值,大家都为生长在黔东南这样一个拥有独特民族医药资源的基地而自豪,同时还对民族医药事业充满了无限向往。民族医药事业发展需要青年人一代代地传承,加强少年儿童对民族中医药文化的了解,有助于培养他们对民族文化的热爱,这将推动黔东南州特色民族医药走向更长远的未来。
贵州中医药大学民族医药项目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医药现代化研究重点专项1月11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十五个少数民族医防治常见病特色诊疗技术、方法、方药整理与示范研究”项目启动会在贵州中医药大学召开。贵州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何力、省科技厅副厅长秦水介、省卫健委副主任朱征明及省教育厅、省中医药局、贵阳市科技局等相关领导出席会议。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中医科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贵州大学等省内外专家学者和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民族中医院,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西南民族大学等项目单位的专家共计50余人参加会议。近日,在国家科技部发布的关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医药现代化研究”重点专项2019年度项目名单中,由贵州中医药大学杨柱教授领衔的“十五个少数民族医防治常见病特色诊疗技术、方法、方药整理与示范研究”项目获得立项,标志着贵州中医药大学成为2019年贵州唯一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的高校。据介绍,该项目包含苗弩药针等民族医药特色诊疗技法方药的挖掘整理、民族医防治癌性疼痛等常见病特色技法方药临床疗效评价、民族医防治常见病特色方药的质量控制及制剂研究、民族医防治常见病特色诊疗技法方药智慧医疗平台的建设、民族医防治常见病特色诊疗技术的推广及示范应用等五个课题,紧扣“十五个少数民族医防治常见病特色诊疗技术、方法、方药整理与示范研究”主题,以“源于临床、验证疗效、制定指南、推广应用”为指导,立足解决民族医防治常见病的相关问题,彰显独特优势,指导临床应用。未来两年,项目将以明确苗、傣等15个民族医特色诊疗技法方药临床定位和优化诊疗方案为重点,以癌性疼痛等5种常见病临床研究为主线,通过制定规范诊疗标准,形成专家共识和临床指南。同时,制定民族药材新标准,研发医疗机构新制剂,并依托贵州大数据中心,构建民族医智慧医疗平台,打造多模态推广应用示范基地。彰显民族特色,形成规范的民族医防治常见病临床可推广使用方案。实施该项目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传承精华、守正创新,为建设健康中国贡献力量”重要指示精神的具体体现,有利于提升民族医药服务能力,促进中医药民族医药事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协同发展,对于进一步增进民生福祉、增强民族文化自信,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贵州中医药大学党委宣传部
中青在线讯(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张文凌)由云南中医药大学组织编写,60余位长期在一线的民族医药工作者历经9年完成的《云南民族药大辞典》,6月26日举行了新书发布会。《云南民族药大辞典》一书为“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国家出版基金项目。由原云南中医学院副院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傣医学”“傣药学”学术带头人,云南省重点学科民族医学院学科带头人郑进、云南中医药大学民族医药学院原院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重点学科“傣医学”学科带头人、云南省重点学科“民族医学”临床研究方向带头人张超、云南中医药大学副校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彝医药学”学术带头人、云南省中医药领军人才田子刚3位教授担任主编,60余位长期在一线的民族医药工作者共同完成。该书分上下两册,共收集、挖掘和整理有文献资料记载的我国云南各少数民族药物1469种,每味药物从民族药名、异名、来源、药用部位、采收加工、药性、功效、主治、用法用量、禁忌、用药经验、附方、现代研究、附注等方面给予详尽阐述,并配有彩色药图和附录药物名称索引。全书内容系统全面,资料丰富翔实,检索使用方便,既集中体现了近30多年来云南民族医药研究的成果,又全面总结了云南各民族在临床实践中的用药经验,是一部云南民族药研究的集成性著作,将为今后开展民族医药科研、教学和临床工作提供重要参考。据悉,大辞典的出版是继云南中医药大学“云南民族医药传承模式创新及应用示范”项目获得云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后的又一项标志性成果。云南中医药大学副校长孟庆红说,云南中医药大学作为云南省唯一一所中医药高层次人才培养院校,一直以来将祖国传统中医药与地方滇南医学相结合,注重云南少数民族医药传承发展,探索出一条傣医学为主的高等教育发展路径,不仅建立了云南民族医药从本科、硕士到博士的人才培养体系,同时提出云南民族医药创新发展的思路,引领云南民族医药研究方向,是云南民族医药学科建设的前沿阵地。云南省卫健委副主任陆林说,云南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少数民族人口1500多万,占全省总人口的33.4%。全省有8个自治州、29个自治县,是全国民族自治地方和实行区域自治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云南传统医学的发展具有鲜明的地方性和多民族性,一大批民族医学被确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做为被誉为“植物王国”“百药之乡”的云南,近年来着重发展以中药和植物提取药为主的生物医药, 在发掘和利用天然药物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形成了以云南白药、三七、灯盏花等云南民族药为基础的传统中成药产品,并形成了GAP、GLP、GMP、GCP、GSP的天然药物产业链。云南省正式颁布的彝族药和傣族药标准,为民族药产业开发奠定了重要基础,推动了民族医药产业化的发展,成为生物特色优势产业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张文凌摄影(教育科学部编辑)
新华网安顺5月8日电(王坤朔) 清明前后的贵州安顺,氤氲着雾气。驱车行驶在蜿蜒的公路上,两侧奇秀的高山深谷中,数不清的草药在默默生长。“黔地无闲草,夜郎多灵药”——这是流传在黔贵大地上的一句俗语,也得益于得天独厚的药用植物资源,聚居在这片土地上的苗族,孕育出了苗医苗药。苗医药作为民族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面推进健康中国的当下,有哪些可挖掘的价值?民族医药作为传统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如何更好地开发呢?近日,新华网来到一家聚焦苗药开发的医药企业——贵州百灵,看看这家全国最大的苗药研制生产企业在20多年的实践中,有哪些探索、发展民族医药的经验和路径。特色苗药,散落苗寨的文化遗产作为全国四大中药材产区之一的贵州,拥有4800多种中药材,以苗药为代表的民族医药极富特色。“为啥贵州的苗药发展得这么好?首先是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贵州天然植物种类居全国第二;此外,贵州众多的苗族同胞在与疾病斗争的过程中,通过口尝身试,积累总结出了宝贵的医疗实践。”贵州百灵企业集团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姜伟说。苗医药是中国传统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药民族药也是贵州省医药经济的支柱产业。据《2018年贵州省中药民族药产业统计公报》显示,2017年贵州省中成药工业总产值占全省医药工业总产值的78.8%。1978年,改革开放大幕开启,姜伟也正是在那一年参加高考,药学专业毕业后,便一直从事中医药、民族药方面的工作。作为贵州民族医药近40年发展的见证者,据姜伟介绍,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贵州省便意识到了苗药特色之于贵州的重要意义,在全省范围内组织了大规模的民族医药调研,在苗族民间广泛收集苗医理法方药资料,为苗医药学的研究和继承工作奠定基础;90年代,苗药研究进入黄金期,开发了一批苗药制剂,同时产生了一批苗药企业,贵州苗药产业逐步形成规模。截至目前,贵州共有100多家苗药企业,154个民族药(苗药)成方制剂被收录进入国家药品标准,苗药对贵州省的医药经济发挥了重大作用。贵州百灵通过研发和购买的方式,掌握了17个苗药独家产品,位居全国第一。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相关专家认为,在苗医药产业化发展之路上,由于各种原因,苗医药的发展仍受到诸多制约,产业化发展安全性、科学性、可行性仍有待系统探究。贵州百灵研发总监夏文表示,在《中医药法》中明确中医药包括少数民族医药,苗药作为一种传统医学,其最显著的一个特点就是来源于经验。“这与西医理念与现代医学的研究方式差别很大。包括苗药在内的传统医学,有漫长的实际用药经验,已经在相当程度上验证了药方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夏文说,目前以西医为主导的评价体系,也掣肘着民族医药的发展和普及,他认为,在注重苗药实际应用的基础上,应该加快苗药的基础研究,用世界“听”得懂的语言来表达苗药,传播和发展民族医药。古方新解,寻找重大疾病解决方案苗族民间一直有“千年苗医,万年苗药”之说,在苗族人民与病痛作斗争的漫长历史中,积累了解决重大疾病的验方。马蹄金在贵州是十分常见的“路边草”,却是苗族民间治疗肝炎的常用草药,通过从中提取的抗病毒有效成分马蹄金素,贵州百灵研发了用于治疗乙肝的1.1类新药“替芬泰”,目前已完成一期临床试验。“如果证实了马蹄金提取出来的马蹄金素能够治疗乙肝,相当于是屠呦呦发现青蒿素级别的重大发现。”姜伟说。此外,在深山苗寨中,还藏着治疗糖尿病的祖传秘方。2013年,贵州百灵购买了用于治疗糖尿病的“苗族杨家”秘方,在2014年命名为“糖宁通络”以医院制剂的形式推出,至今已有5年的临床实践。姜伟说,目前糖宁通络覆盖的地区是贵州和湖南的部分医院,正在向全国调剂的方向努力,希望全国越来越多的医院可以使用。糖宁通络的新药研发工作也在同步进行。我国有1亿多糖尿病患者,并发症严重,疾病负担沉重。糖宁通络目前的科学试验和临床应用表明,其具有降糖效果,尤其对治疗和阻断糖尿病并发症,对于糖足、糖网及糖尿病周围神经性病变等方面有效。“我们与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香港大学中医药学院、广安门医院、解放军总医院等研究机构和医院都开展了合作,希望多方验证糖宁通络的有效性。从目前的结果来看还是很积极的。”姜伟介绍。在姜伟看来,公司20多年来做了两件非常重要的事:第一,挖掘苗方;第二,对苗方进行科学研究。“如果能在民族医药中发掘出解决重大疾病的解决方案,对人类的健康事业贡献是巨大的,对于打造出我们国家医药界的民族品牌,也具有重大意义。像糖宁通络这样的治疗方案,如果能进入诸如国家保密配方的行列,对企业的知识产权和自主创新积极性将会是很大的保护。”一谈到糖尿病患者可以通过完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药物免受病痛折磨,姜伟总是神情激动。由药到医,探路互联网+慢病管理贵州山美水美,但也是全国脱贫攻坚任务最重的地区之一。贵州百灵总经理牛民是贵州省政协委员,长期关注民生话题。他说,作为贵州当地的龙头药企,贵州百灵在精准扶贫、产业扶贫、健康扶贫方面做了很多尝试。牛民介绍,围绕“精准扶贫”主线,贵州百灵结合自身的主营业务,以中药材产业扶贫为切入点,在贵州省内进行中药材规范化推广种植,运用“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合作模式,在贵州省内安顺、黔东南、六盘水、毕节、黔西南、遵义等多个贫困地区建立起吉祥草、虎耳草、山银花、白及等20多种药材种植推广基地20余万亩,直接带动农户10万余人,间接带动农户30万人,人均每亩增收3000元/年,带动当地农户增收致富。牛民说,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在贫困人口中是普遍现象。贵州百灵与贵州省卫生健康委等合作,建立贵州省糖尿病防控信息中心,已经为4万余名糖尿病患者提供健康管理服务,减轻了患者的疾病痛苦和经济负担。“现在,贵州糖尿病防控信息中心已经成为一个糖尿病管理服务平台,对全省糖尿病患者进行更高效的管理与服务,并且探索建立出互联网+慢病管理的‘贵州模式’。这也是我们由药到医的一个尝试。”贵州百灵“苗医药一体化”项目总负责人骆敏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