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平凉市民族艺术研究会2020年工作总结会召开卫鞅

平凉市民族艺术研究会2020年工作总结会召开

2020年12月26日,平凉市民族艺术研究会2020工作总结会召开。平凉市民族艺术研究会秘书长苏晓辉主持总结会,平凉市民族艺术研究会会长金秀礼回顾总结一年来的工作。平凉市民族艺术研究会成立以来,始终坚持党的“双百”方针和“二为”方向,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共筑中国梦,同谱和谐曲”为主旋律,牢记习近平主席对文艺工作者要“胸中有大义,心里有人民,肩头有责任,笔下有乾坤”的指示精神,深入工厂、街道、民族社区和贫困乡村,在为群众提供中华文化艺术展示、交流之同时,注重挖掘培养民族文化艺术人才,通过培训示范、学习参观、笔会交流、参赛展览等多种方式和途径,为普及提高群众文明素养,增强民族团结和社会进步做出了贡献。多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全市民族文化事业在基础设施建设、民族文化活动、少数民族文化艺术人才队伍建设、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挖掘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发展,已成为全市文化事业发展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增强民族团结、保证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平凉少数民族群众发挥民族文化特长,在书法、绘画、武术、工艺制作、“花儿”演唱、剪纸、刺绣等方面,人才不断涌现,目前,全市少数民族文化艺术、传统手工艺、民族体育等人才已达近千人。崆峒区的一些少数民族人才在全市乃至全国都有一定的知名度,如全省第一家由国家正式出版社出版的清真寺志《平凉西寺志》的主编李树生;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协会会员、少数民族作家丁天光;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协会会员邸广平;《平凉日报》“中国地市报名牌专栏”“半瓶子”的作者秦玉龙等等。2004年8月,“平凉回族书画作品展览”在区文化馆举行,丁仁杰、者存贵、刘耀魁、丁培兴、金秀礼等5位回族书画家集体亮相,引起省内外媒体的关注。《甘肃穆斯林》杂志设专栏推出5人作品介绍。丁仁杰、金秀礼、苏晓辉的书法作品多次参加省级书画展。丁仁杰参加的全国“20世纪中国书画篆刻展”、中国文化部社会文化司举办的“中国国际科技文化成果博览会书画展”、“欧阳询奖”全国书法大赛、“世界华人书画展”、2008年法中建交44周年首届“和谐金星奖”书画大赛等,均获金奖。阿文书法可以说是回族书画艺术中的奇葩,马益平、马石头、舍俊有、于金学、黄金广、苏晓辉的阿文书法,深受广大回族群众的喜爱。平凉市民族文化艺术研究会于2013年6月申请注册,经政府主管部门审核批准成立,是一个涵盖六县一区,由广大书画、摄影、剪纸、音乐及文学艺术爱好者自愿组成的非营利性民间社团组织。聘请张明石先生,杨德义哈吉为名誉会长,并赠送民研会副会长,著名书法家张宪平先生书法作品为杨德义哈吉,杨富宽顾问,锁玉辉顾问赠送书画作品。(文/图:张耀忠 )

就舍待命

平凉市民族艺术研究会会长金秀礼书法作品请欣赏

金秀礼 男、回族、祖籍河南卢氏,1952年生于甘肃平凉。现为中国民俗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 书法艺术委员会委员、甘肃省书法家协会会员、甘肃省摄影家协会会员、甘肃穆斯林书画摄影协会理事、平凉市摄影家协会顾问、陇东书画研究院副院长、平凉市民族艺术研究会会长。本人兴趣广泛,爱好摄影、书法、楹联、诗词等,长期从事企业的宣传工作,作品经常在省市及电力行业等报刊和民族刊物发表并获奖。被平凉市文联和平凉市摄影家协会评选为全市 “摄影十佳”。书法、摄影作品先后入选甘肃省第十六届、第十七届摄影艺术展、并在甘肃第十七届摄影艺术展中获银奖,在全国回族书画摄影展中荣获一等奖,在华能甘肃能源开发公司书画展中分别获得一、二等奖,作品先后入选全国回族书画作品集、甘肃省少数民族书画摄影集、《夕阳红·中国老年书法作品选集》、《中国书画名家名作典藏》、《第二届中国画圣吴道子书画节暨第六届中国书画名家大展》作品集、《中华杯全国新北京新奥运书画大展》作品集、《中国大博览》、《民族魂·中国摄影艺术》大型画册、《陇东明珠·平凉》中国邮票精品珍藏册,《夕阳红·中国书画名作精品宝典》、首届《神舟杯》中国书画大展赛作品集、《吉祥草原》海内外中国书画名家作品集、第二届《中华杯》全国新北京新奥运书画作品集并在多项大展赛中分获金、银奖。2008年赴沙特麦加朝觐, 用相机如实记录拍摄了世界穆斯林在沙特麦加的朝觐盛况, 先后在甘肃平凉、华亭等地以“借鉴异国风情 构建和谐社会” 为主题举办纪实摄影展, 并由中国摄影出版社编辑出版《心灵的净化》---金秀礼麦加之行纪实摄影作品集, 受到文化领域和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目前,该作品集已分别被甘肃省档案馆、甘肃省图书馆、宁夏回族自治区图书馆等文化部门收藏。(张耀忠)

直幸

平凉市广播电视台民族艺术研究会开展走基层“文化进校园”活动

12月22日,平凉市广播电视台与平凉民族艺术研究会共同组织的“文化下乡”活动走进崆峒区峡门乡吴坡小学开展庆祝元旦语言课指导、书画交流活动。活动开始全体起立,奏唱国歌 ,(少先队员敬队礼)走进崆峒区峡门乡吴坡小学,开展走基层”文化进校园”活动,向吴坡小学学生捐赠了学习用品。大家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围绕“推广普通话”、“专业写作”、“标准发音”、“书法写作”等内容为同学们进行了生动有趣的讲解。平凉市广播电视台台长梁伟民讲话并介绍各位主播和主持人。平凉市广播电视台主持人进教室指导语言课活动展开。“天寒地冻腊梅香,欢声笑语送下乡。”硕果累累、成就辉煌、不平凡的2020年快要过去了,充满希望、充满激情的2021年已经挥手走来。为了活跃农村小学文化生活,由市广播电视台与平凉民族艺术研究会共同组织的“文化下乡”活动来到了峡门乡吴坡小学。出席今天活动的嘉宾有:平凉市广播电视台台长梁伟民、副台长赵思梦、节目主播路明、陈小丽、吴鹏、孙世玲、牛丽霞、郭健、朱丹,峡门乡政府副乡长蒲志蓉、 平凉民族艺术研究会顾问张纬中、会长金秀礼、名誉会长丁培兴、副会长赵作栋、李金明、者永军、苏晓辉、海新安、陈金斗、理事张军、摆存成、安平安、徐小琴、平凉微电视总编张耀忠。平凉市广播电视台FM88.8、FM89.8主播携手书画家进校园暨峡门乡学区庆祝元旦书画展活动现场气氛热烈活跃、深受峡门乡学区、峡门乡吴坡小师生的欢迎。(文/图:张耀忠)

谓也

平凉市民族艺术研究会书画家走进大寨乡挥毫泼墨开展书画交流活动

11月2日,参加完平东工委革命遗址“全市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揭牌仪式暨大寨乡宗教界“国好·法大”教育实践活动启动仪式后、14位平凉民族艺术研究会理事、书画家,受大寨回族乡人民政府的遨请,走进大寨乡政府会议室挥毫泼黑、开展书画作品交流。参加本次活动的有:区文联主席张涛、区美术协会主席潘守军、平凉市民族艺术研究会会长金秀礼、平凉民族艺术研究会顾问张纬中、 支部书记、副会长兼书记陈金斗、 副会长兼秘书长苏晓辉、 副会长海新安、 副会长张宪平、 副会长李金明 、副会长者永军、 常务理事张军、 常务理事摆存成 、常务理事安平安、 理事马淑霞。“民族团结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为营造创建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浓厚氛围,14位平凉民族艺术研究会理事、书画家走进大寨乡政府会议室挥毫泼黑、开展书画作品交流。“翰墨飘香传友谊、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活动特邀了平凉民族艺术研究会部分书画家代表参加。活动首先在各位书画家们挥毫泼墨,一行行或遒劲有力、或清爽洒脱的作品,带着清新的墨香跃然纸上。“共栽民族团结之花,共享繁荣发展硕果。”“民族团结手牵手,和谐发展心连心。”一幅绘画作品“民族团结一家亲,石榴花开迎盛世”博得满堂彩,大家相互交流心得,畅谈创作体会,展示成果,并将作品赠送少数民族居民代表,使他们在墨香间感受中华传统文化深厚底蕴,感受党的民族团结的惠民政策,少数民族代表与现场人员共同表达“各族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诚挚心声。本次活动活主办单位,大寨回族乡人民政府,出席当天揭牌仪式暨大寨乡宗教界“国好·法大”书画交流活动领导有:市、区领导及嘉宾有:区委常委、统战部部长陶烨、市民宗委副主任高亮、 区委统战部常务副部长、区民宗局局长吕国宁、市民宗委党组书记、区政府副区长张海娟、区政协副主席郭春霞、区文联主席张涛、区美术协会主席潘守军、平凉市民族艺术研究会会长金秀礼。受大寨回族乡人民政府的邀请参加当天揭牌仪式暨大寨乡宗教界“国好·法大”书画交流活动的书画家有:区文联主席张涛、区美术协会主席潘守军、平凉市民族艺术研究会会长金秀礼、平凉市民族艺术研究会理事、平凉民族艺术研究会顾问张纬中、支部书记、 副会长兼书记陈金斗、 副会长兼秘书长苏晓辉、 副会长海新安 、副会长张宪平 、副会长李金明、 副会长者永军 、常务理事张军、 常务理事摆存成 、常务理事安平安、 理事马淑霞。通过举办此次书画交流会,加强了辖区居民群众之间的交流,带动了各民族居民参与创建活动。平凉市民族艺术研究会下一步,将充分利用辖区资源,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友爱”的新型民族关系,为全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助力添彩。(文/图:张耀忠 金秀礼)

法与情

平凉市广电与平凉民族艺术研究会文化下乡活动走进峡门乡吴坡小学

平凉微电视 12月22日讯(张耀忠)12月22日,平凉市广播电视台与平凉民族艺术研究会共同组织的“文化下乡”活动走进崆峒区峡门乡吴坡小学开展庆祝元旦语言课指导、书画交流活动。活动开始全体起立,奏唱国歌 ,(少先队员敬队礼)峡门乡吴坡小学少先队员代表为各位来宾献红领巾。峡门乡吴坡小学少先队员代表兰芯怡同学致欢迎词。平凉市广播电视台台长梁伟民讲话并介绍各位主播和主持人。平凉民族艺术研究会金秀礼会长讲话 。平凉民族艺术研究会名誉会长丁培兴讲话。平凉市广播电视台为吴坡小学学生赠送学习用品。峡门乡学区马海宏主任为平凉市广播电视台赠送锦旗。峡门乡学区马海宏主任为平凉民族艺术研究会赠送锦旗。峡门乡政府副乡长蒲志蓉同志讲话。平凉市广播电视台、平凉民族艺术研究会参加“文化下乡”活动走进崆峒区峡门乡吴坡小学开展庆祝元旦语言课指导、书画交流活动合影留念。平凉市广播电视台主持人进教室指导语言课活动展开。“天寒地冻腊梅香,欢声笑语送下乡。”硕果累累、成就辉煌、不平凡的2020年快要过去了,充满希望、充满激情的2021年已经挥手走来。为了活跃农村小学文化生活,由市广播电视台与平凉民族艺术研究会共同组织的“文化下乡”活动来到了峡门乡吴坡小学。平凉民族艺术研究会书画家在教学楼二楼,现场进行书画交流指导。出席今天活动的嘉宾有:平凉市广播电视台台长梁伟民、副台长赵思梦、节目主播路明、陈小丽、吴鹏、孙世玲、牛丽霞、郭健、朱丹,峡门乡政府副乡长蒲志蓉、 平凉民族艺术研究会顾问张纬中、会长金秀礼、名誉会长丁培兴、副会长赵作栋、李金明、者永军、苏晓辉、海新安、陈金斗、理事张军、摆存成、安平安、徐小琴、平凉微电视总编张耀忠。平凉民族艺术研究会书画家现场进行书画交流指导。平凉市广播电视台FM88.8、FM89.8主播携手书画家进校园暨峡门乡学区庆祝元旦书画展活动现场气氛热烈活跃、深受峡门乡学区、峡门乡吴坡小师生的欢迎。

猛鬼街

「文萃」赵书峰:改革开放40年中国民族音乐学研究理路

自改革开放以来,与其他人文社会科学一样,中国音乐学领域在西方新思想、新观念、新思潮的影响下,开始将西方民族音乐学理论与方法推介到国内学界,这在某种程度上拓展和丰富了中国音乐学的理论研究视野。自1980年在南京艺术学院召开的首届“全国民族音乐学学术讨论会”(简称“南京会议”)以来,中国民族音乐学研究经历了学术的“认知期”“实践期”“发展期”“繁荣期”四个发展阶段。这个过程既是中国音乐学界对西方民族音乐学学科的逐步认知阶段,又是中国传统音乐研究与民族音乐学两种学科观念的冲突、博弈与论争时期,也是探索与构建中国民族音乐学“中国实践”(“中国经验”)的过程。综观中国民族音乐学近40年的发展历程,从学科教学、学科研究、人才培养、对外学术交流以及为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与保护等方面均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一、 回顾(一)认知期“认知期”是指1980年至1990年左右,这一时期主要是对民族音乐学学科研究属性的系统介绍。学者们翻译了欧美民族音乐学的研究文献,介绍了学科的研究特点、研究对象、研究范围等等。期间,学界出现了高厚永、沈洽、杜亚雄、乔建中、魏廷格、卢光等为代表的民族音乐学家对学科称谓、学科概念、研究属性以及学科研究阶段进行的论争,多种学术观点的出现和对外国文献的推介等加深了国内学界对于学科研究内容的认知程度。(二)实践期如果说“南京会议”的后10年,学者们针对民族音乐学的学科概念、学科研究阶段、学科史还在纠缠不清的话,进入1990年之后,中国的民间音乐研究工作者在逐渐认知民族音乐学理论的基础上,开始结合自己的研究兴趣和专题,吸收、借鉴民族音乐学的研究理念和思维从事音乐的实践研究工作。因此,这个时期被认为民族音乐学在中国的“实践”期(1990年左右至2000年左右)。这一时期,出现了以“贵州兵团” 为代表的民族音乐学家群; “音乐地理学”研究成为学术热点;中国少数民族多声部音乐研究取得重要突破;民族音乐学方法论等研究专著的出版;诞生了一部富有开拓性的以族群为单位的音乐志书——《白族音乐志》。(三)发展期“发展期”主要是指新世纪以来(2000年)至2010年左右,在西方民族音乐学理论的影响下,学科从方法论、宏观与微观研究方面进入了一个重要发展的关键阶段。进入新世纪以来,从欧美、香港等留学归来的民族音乐学硕博人才具有的思维多元、研究理念多样、前沿开放的研究意识给中国民族音乐学的深入研究营造了非常良好的学术氛围。同时文化人类学的两部经典文献《作为文化批评的人类学》(1998)、《写文化:民族志的诗学与政治学》(2006)给这一时期的中国民族音乐学方法论研究带来重要启迪。这一时期,民族音乐学“香港军团”的异军突起,成为20世纪90年代中国民族音乐学研究中一股新生的学术力量。上海音乐学院两个重要的民族音乐学学术机构(“音乐人类学 E-研究院”“中国仪式音乐研究中心”)的成立,极大地促进和推动了中国的民族音乐学研究。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研究成果丰硕,中国传统音乐形态学研究取得重要突破,系统展开了对民族音乐学田野工作问题的探讨。(四)繁荣期“繁荣期”主要是指2010年左右至当下,民族音乐学的跨学科研究趋势逐步走向深入,学术成果大量涌现,中国民族音乐学在方法论与个案实践方面更具开放性、多元性,一些新思维、新理念、新方法不断涌现,标志着学科研究全部走向繁荣时期。首先,民族音乐学学科从方法论到具体的宏观与微观研究获得了很多学术成果,在世界民族音乐学的发展格局中有了重要的一席地位。其次,中国民族音乐学研究人才辈出。然而,我们也看到,中国民族音乐学研究由于跨学科研究理念诉求的逐步深入,导致学科发展中出现一些学术问题,具体如下:1.民族音乐学学科问题的反思:由于受文化人类学学科理念的影响,民族音乐学研究逐渐偏离了音乐本体的结构分析特点,逐渐发展成为“去音乐化”研究的学科发展态势。对此,众多学者撰文对此问题进行批评。2.对于民族音乐学学科问题与方法论思维的批判与反思。这一时期,学科的跨学科对话已经成为常态;跨界族群音乐文化研究、音乐与文化认同、区域音乐文化研究、历史民族音乐学研究、音乐口述史研究、城市民族音乐学研究成为学界关注焦点;民俗学研究中的“表演民族志”理论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后现代主义研究逐渐受到学者的青睐。二、 展望面向未来,中国民族音乐学研究需要继续拓展学科研究思维、研究视角、研究理念,继续深化跨学科互动研究:第一,要继续加强历史与田野互动性质的“历史民族音乐学研究”;第二,运用“文化反本质主义”思维,重点开展民俗节庆音乐的身份重建与文化象征变迁问题的思考;第三,继续加强应用民族音乐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为传统音乐文化的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提供可参照的理论依据;第四,自我民族志理论与书写范式应纳入中国民族音乐学研究关注的焦点;第五,加强民族音乐学“本土化”相关理论建构研究,为构建中国音乐话语理论体系做出应有的学术贡献。总之,民族音乐学在中国学界的发展历程中,要继续坚守学科研究本位、不断深入跨学科互动交叉研究,继续虚心接受学界的批评与质疑,深入完善学科发展盲区,为构建中国音乐话语理论体系做出自己的专业贡献。同时,学科的发展也要“上得厅堂,下得厨房”,即民族音乐学研究者不但要继续进行理论与个案的深入研究,而且要将上述学术成果运用到具体的社会实践中,为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创新与发展,构建和谐生活社区,推动地方民俗旅游经济的繁荣以及为国家制定相关民族政策,提供可操作的理论依据。(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原题《改革开放40年中国民族音乐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民族艺术研究》2019年第1期,中国社会科学网 胡子轩/摘)来源:《民族艺术研究》2019年第1期 作者:赵书峰获取更多学术资讯 请关注中国社会科学网官方微信公众号cssn_cn。

升车

平凉唯佳装饰工程公司与平凉民族艺术研究会举行迎新联谊笔会

丹青绘盛世,妙筆写华章。临近岁末,尽管寒风凛冽,但平凉市民族艺术研究会文化交流活动的热情似火,兴致不减。12月29日上午,平凉唯佳装饰工程公司与平凉民族艺术研究会迎新联谊笔会,在泾水之滨的新科路即维佳公司总部如期举行。在大厅门口,唯佳公司杨付宽总经理偕同管理人员迎候艺术家们的到来。杨总是一位既爱文化艺术,又有发展眼光的企业家,公司搬迁新址不久,他便主动提出为平凉民研会搭建交流平台,无偿地把唯佳公司办公场所作为民族文化艺术活动的创作基地。莅临参加“迎新联谊会”活动的有;原崆峒区民政局副局长高春萍,民研会会长金秀礼,名誉会长丁培兴,常务副会长陈金斗、海新安,副会长张宪平、赵作栋,李金明、者永军,常务理事摆存诚、张军、安平安以及苏贵文、马清荣、杨帆以及新入会的徐小琴等老师;著名民间剪纸艺术家苏惠琴(苏暮晴雪)、民间书画爱好者马长恩等也闻讯赶来助兴。民研会艺术顾问、著名画家张纬中因事未能参加,但依然不负预约,提前创作了《岁寒三友图》并题跋:“唯此灵境,佳贤翕聚;兴诗书画,旺财德家”,藏头诗句首四字,祝福唯佳兴旺!在近半天的艺术交流中,这些老师们有的成竹在胸,一挥而就;有的即兴赋词,祝愿吉祥;有的缓行疾收,刀斧神工;还有的淡墨重彩,无味亦香……。大家的书画创作也激发了唯佳公司员工们对书画艺术的兴趣和热情。“迎新联谊笔会”圆满结束之后,平凉民研会的老师与唯佳公司员工代表在大厅前合影留念。午时,杨付宽先生在百兴园餐厅盛情款待与会的全体宾客,并一一握手致谢!文/图 丁培兴 金秀礼唯佳公司以企业文化建设为引领,努力打造精品赢得市场。装饰工程不断得到客户的赞许。民研会顾问张纬中老师为唯佳公司创作的书画作品。陈金斗老师向唯佳公司杨付宽总经理题写书作。民研会名誉会长丁培兴老师悉心创作。马清荣老师现场挥毫创作。陈金斗老师笔走龙蛇,悉心创作。唯佳公司办公场所井然有序。金秀礼会长、海新安常务副会长现场挥毫。企业文化建设提升着唯佳人的精神风貌。徐小琴老师现场献艺。书画活动现场。李金明老师以花卉写意见长。者永军老师以国画山水为主,兼攻书法。丁培兴老师题书:诚者唯佳丁培兴老师书作。赵作栋老师现场作画。摆存成老师现场挥毫。马彦林老师现场创作。海新安老师作品。海新安老师作品。环境美化对打造企业文化建设更具活力。丁培兴老师作品以浮雕山水画创作的苏贵文老师再展新作。张军老师现场挥洒自如。安平安又一幅画作完成。海新安老师作品。张宪平老师留影扵作品之时。张宪平老师书作。金秀礼会长书写黄河浪老师为民族艺术研究会题写的诗词。诗人黄河浪参加民研会年会有感,会长金秀礼奉笔。摆存成老师的书法作品。安平安老师的花卉作品。左书小杨帆的书作更胜一筹。陈金斗老师作品。金秀礼书作。张军老师书作。赵作栋老师画作。徐小琴老师画作。张宪平老师书作。李金明老师画作。张宪平老师书作。徐小琴老师画作。金秀礼会长书作。左书小杨帆书作。赵作栋创作的墨牡丹。摆存成的书法作品。李金明创作的喇叭花。者永军老师的书法作品。左书小杨帆正在创作中。杜明老师现场挥毫。徐小琴老师的画作。作画现场埋头创作。安平安老师现场作品完成。唯佳公司与民研会联谊活动合影。唯佳公司以丰盛的午餐为本次活动参加人员致谢。百兴园清真餐厅以热情周到的服务迎接各位活动参与者。(金秀礼张耀忠)

超能力

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协会艺术研究院:用积极的工作态度面对疫情

编前语:自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爆发以来, 我们心系武汉、心系湖北,密切关注防控疫情阻击战的进展。当前,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大家上班切莫让麻痹“上岗”,要做好卫生防护。自觉佩戴口罩、避免扎堆就餐、勤洗手、勤消毒、避开密集人群、保持安全距离。疫情会过去,春天会到来。《即时推荐》将继续刊发艺术研究院副院长李强和研究院其它艺术家的杰作,还将开发独特的民族艺术精品,在全国各地设立民族艺术研究所,推进民族艺术交流,弘扬和发展中国特色的民族艺术。我们希望和全国的艺术家及读者朋友们团结在一起,发扬守望相助、鼓劲相勉的精神,拿起手中的笔,或捧着喜欢的书籍,用这精神食粮凝聚起大家抗击疫情的强大力量,为共克时艰、夺取防控疫情的最后胜利贡献力量!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协会艺术研究院《即时推荐》编辑部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协会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协会于1993年6月9日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注册登记在北京正式成立。主管单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事务委员会,具有社团法人资格的全国性、学术性与专业性兼有的、非营利性的社会团体。协会首届会长是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和国家统一战线和民族工作卓越的领导人,国务院原副总理,第五、六、七、八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原中央统战部部长兼国家民委主任、党组书记杨静仁同志。第二届会长是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社会活动家费孝通同志。第三届会长是吕琳女士。第四届会长是全国人大常委会民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原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常务副主任牟本理(已故)。第五届会长是共和国元老、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杨静仁之子杨华山同志。协会成立以来,在国家民委的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按照协会章程积极开展民族文物保护和优秀民族文化遗产的弘扬开发工作,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协会艺术研究院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协会艺术研究院为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协会秘书处内设机构,直属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协会领导,院长庞龙。 艺术研究院的宗旨是: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展示现当代中国民族优秀艺术品,促进社会经济和谐发展。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协会艺术研究院将紧紧围绕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协会,以中国民族艺术研究作为其宏阔根基,尊崇永恒,宏扬经典;以承载和发展真、善、美为价值核心的大道艺术为己任;以审美作为艺术追求的永恒核心。推进国际艺术交流,弘扬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艺术作品;推进中国民族艺术研究、创作和教育,并将开展包括学术讲座、艺术研究、新闻发布、典礼、笔会交流、展览等有关学术活动,全面立体地推动书法、绘画、瓷器、玉器等艺术创作活动的进行。国家领导与协会领导合影留念纪念杨静仁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于2018年9月17日在京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汪洋出席座谈会并在会前会见了杨静仁同志次子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协会会长杨华山。习仲勋同志次子习远平(右二)与杨静仁同志的次子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协会会长杨华山(左三)合影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协会会长杨华山与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协会艺术研究院院长庞龙合影

博弈论

文化为根,创新为魂,“十三行汉诗”诞生七周年纪啦

2020年12月27日上午,由深圳市南山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指导,深圳市客家文化交流协会,深圳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深圳市南山区文艺评论家协会联合主办的”十三行汉诗诞生7周年纪念展”在深圳鹏宝轩隆重举行。中国报业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原安徽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汪家泗先生,深圳市文联原执行副主席,深圳市客家文化交流协会创会会长杨宏海教授,深圳大学文学院系党委书记,著名文化学者吴俊忠教授,《中国报道》深圳外宣基地主任邸瀚先生,著名女高音歌唱家,被周恩来总理称为“南方郭兰英”的何穗生女士,深圳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副教授周月麟先生,深圳学人书画联谊会秘书长陈建先生,以及次活动主办、协办单位领导和工作人员,相关领域专家及艺术家,深圳大学部分师生近200人参加开幕式。作为十三行汉诗的创始人,黄永健博士既是这次活动的策划者,又是主持人,还是讲解员,他身兼数职,忙碌而充实,把一个开幕式硬是创新成一个丰富多彩的联欢会,资深的学术理论研究,长期的实践经验积累,超前的文化创新意识,让他成为文化产业的掌门人,实在让人折服。十三行汉诗走过整整7个年头。他有太多学生,诗兄,文友,弟子,粉丝,拥有多个创作基地,追随者过万,创作者几十万。人们追随十三行汉诗的脚步,影响早已遍及海内外……去年,他亲自带领近20个学生,不远万里,越过重洋,游学比利时,交流学术经验,宣扬十三行汉诗,这一举动引起很多欧洲学者的关注,也得到很多国外学术机构的认同。黄永健,深圳大学教授,艺术学博士,中国艺术学理论学会理事,中国艺术学科研究生教育联盟副主席,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艺术在中华文化复兴中的建构作用研究”课题组负责人。他长期从事艺术学理论、诗学理论、文化创意产业及美学理论研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在《文艺研究》、《艺术百家》、《文化艺术研究》、《民族艺术研究》、《诗探索》、《中国社会科学文摘》等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60多篇。专著《艺术文化学》入选“艺术学教育丛书”、《艺术文化学导论》入选十二五艺术设计类国家规划教材,《艺术在中华文化复兴中的建构作用》入选“深圳学派建设丛书(第六辑)”,现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当代汉诗创新诗体研究”,为当代松竹体十三行汉诗创始人。他的这次十三行汉诗书画展得到杨宏海教授的大力支持!在主题致辞环节,杨宏海教授对十三行汉诗的创新形式和文化内涵做深入阐述和中肯评价,认为这种形式的诗歌是对中国诗歌的一种创新,一大突破,一种超越传统的雅俗共赏。深圳大学吴俊忠教授更是对十三行汉诗有一个精准的评价,他认为十三行汉诗有三个特点:一、艺术形式创新。不循旧规,不落俗套,创造了一种全新的诗歌形式。二、富有诗意,更加抒情,更能言志。言简意赅,妙笔生輝。三、面向大众,通俗易懂。更易传播,更接地气。适合与文化产业嫁接。深圳学人书画联谊会秘书长陈健先生更是代表深圳大学著名学者魏达志表达对十三行汉诗的热爱之情和对此次活动的良好祝愿。发言嘉宾不仅对十三行汉诗有中肯全面的评价,对未来的发展趋势更是充满期待与祝福。开幕式上,不仅有诗歌学术交流,还有十三行汉诗的即兴朗诵,期间,穿插客家文化交流协会的客家舞蹈,客家山歌,东方艺术团的肚皮舞,汉剧,洞箫,古筝,可谓精彩纷呈,形式多样,传统与现代文化达到高度的和谐统一,给观众带来美好与视觉感受与文化熏陶。其实这次也是南山区文艺评论家协会的年会,带着对纪念展的祝愿,带着对新年的憧憬,在充满诗意和酒意的氛围中,余兴未尽时,又一次联欢起来,大家载歌载舞,举杯祝愿,京剧,快报,流行曲,红歌,川剧,客家山歌对唱,可谓是你方唱罢我登场,特别是女高音歌唱家何瑞生献上一曲杨宏海作词的客家山歌,深情而悠远,更是把联欢推向高潮,真的是现场一片喜洋洋,年味也就更浓了。最后,杨宏海教授,何瑞生老师还在现场教会了一首客家山歌,活动在吴俊忠教授的总结发言中,完美落下帷幕。当天参加活动的深圳十三行汉诗诗人曾广初发来在现场创作十三行汉诗,表示由衷的喜悦和祝贺。参观鹏宝轩艺术馆十三行汉诗诞生七周年纪念展感言文 曾广初独一类别一格另外风味领骚宝国文林新苗圃长势贯长河兴至当场起舞又听竹板山歌东成西就连通处却是心灵透彻磨诗画展十三行七周年届唱还和!

周敏

对话张犇:反哺非遗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一个方向

对话张犇:反哺非遗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一个方向中国美术报:您是怎样进入民族艺术研究领域的?张犇:我最初选择民族艺术作为研究领域,是源起于博士论文的研究,因为当时以设计艺术学介入民族造物艺术还是一种比较新颖的研究方法,再一个原因就是当时适逢国家西部大开发的全面推进和我国刚刚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多方面的原因促使我进入了这个领域。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之后,受冯骥才先生之邀,我参加了当年6月召开的“紧急保护羌族文化遗产座谈会”,为后续的羌族文化保护工作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贡献。十余年来,围绕羌族文化,我先后主持了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出版和发表了一定数量的学术成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中国美术报:能谈谈您申报此次研培项目的动机吗?张犇:从宏观角度而言,羌族是一个极为古老的民族,曾为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做出过巨大的贡献,羌族文化非常值得研究和传承;从个人角度来讲,十几年来,我数次到羌区调研考察,不仅充分领略了羌族文化的深邃,还受到了羌族朋友们的热情接待,一直心存感激。做学术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发掘和传播文化,如果能理论联系实际,效果会更好。基于这个想法,2018年下半年,我申报了此次的研培项目,目的是希望通过所在学校、学院的良好平台和个人的资源、能力,为保护和传承羌族优秀文化做出贡献。中国美术报:您主持的本次研培项目有哪些经验可以分享?张犇:从2016年开始,在原文化部非遗司的推进下,传承人研培工作拉开了序幕。同年4月,非遗司首先委托中央美术学院开展研培计划的试点工作;同年暑期,非遗司又委托12个省(区、市)的23所院校,分批次启动普及培训、研修和研习试点的工作;同年11月,文化部联合教育部,优先选择了基础较好的57所高校作为首批参与高校,并在“2016年工作要点”中印发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修研习培训计划(2016-2020)》。实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培计划,目的就是来帮助各类传承人在秉承传统、不失其本的基础上,提高自身的文化艺术素养和创新能力,以达到拓展视野、不再局限于传统的重复性传承的目的,为传承项目注入更具有当代社会文化特征的、符合现代人生活和审美需要的元素,进而提高中国传统工艺的设计、制作及衍生品开发水平,最终实现促进传统工艺振兴的目标。基于这个背景,由南师大美术学院承办的“羌族羌绣创新设计研修班”也进行了很多有针对性的安排:首先,根据研培要求,我们选择了羌绣作为研培对象。这是因为,羌绣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民族特色鲜明、技艺精湛,并具有一定的市场价值。我们的研培项目,有以下几点特色:第一个特色是“成建制”的研培。所谓“成建制”,是指学员来自于同一个区域。这种方式的好处是学员集中、易管理、观念相似、便于沟通。第二个特色是课堂教学与实地考察相结合。我作为项目的主持人,在课程上确实费了不少脑筋。参加研培的学员都是一线绣娘,但基本都是农村女性,文化程度较低。根据这种情况,所授课程力求通俗易懂,着重以图为主、以技艺交流为主、以具体作品为主。第三个特色是将羌绣与苏绣进行了勾连。羌绣和苏绣虽然都有一个“绣”字,但差异却非常大,苏绣的精湛技艺远非羌绣所能比,但羌绣的特色就是非常生活化、接地气,造型拙朴,色彩强烈大气,这又是苏绣无法比拟的。我们将二者进行勾连的目的,并非是希望羌绣改变自身风格去模仿苏绣,而是希望羌绣能从苏绣的创作技艺、观念,尤其是造型能力方面获得启发,有选择地运用到羌绣的创作中。目前的羌绣,如果仅限于生活所用,没有问题,但如果希望为外界更多地接受和认可,就必须在保持原有风貌的基础上,在造型能力、题材内容和技艺表现上进行提高,而这正是羌绣目前的发展瓶颈。因为绣娘的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对于市场的了解相对狭窄,这虽然是一个优点,不过如果想传承创新和获得效益,还需要提高自身的技艺和素养。绣娘们必须树立这种意识。本次课堂授课时间有限,不可能进行这方面专门的训练,因此安排了现场观摩苏绣创作、聘请苏绣大师现场指导等教学环节,尽最大能力为绣娘们灌输这种意识。在今年9月28日的结业展中,已有学员尝试将所学到的观念和技法运用到作品之中,并出现了少见的羌绣人物创作,虽然还显得稚嫩,但研培效果已经初步出现,令人欣慰。中国美术报:您对于目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研培有哪些建议?张犇: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世代相传的、活态的社会实践、观念表述、表现形式和知识技能,具有其必然的存在价值,也是打造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举措。因此,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研培工作,我非常赞成和拥护。我大致谈谈自己对于当前研培工作的一点看法:第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培工作非常重要,建议社会各界要在大量吸收转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同时,树立反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形成,都是要经过数代乃至千百年的积淀,但由于传承人受文化素养和视野所限,创新能力相对迟缓,因而一旦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很容易造成一些有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消失。针对这一点,社会资源应该有计划地为非遗传承人组织形式多样的充电和交流,反哺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提高其文化适应能力。第二,外界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挪用和转化应该有度,而不应无节制地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过度地商业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态链非常脆弱,一旦断裂,很难恢复;再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极其缓慢,而且主要以满足日常生活的需要为主,商业特性不占主流。目前在全国各地都存在着以传承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名的文创设计,但同质化、低质化现象也非常明显,用当下一个流行词来比喻,就是“内卷化”。第三,“转化”某种程度上其实是一种再设计,如果用学院派的观念来介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创新,与传承人的关系实际上并不大,因为这已经是一种观念和形态的改变,并非是建立在特定土壤上的创新。因此,针对现阶段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一方面要进行适度的商业性转化,另一方面应秉持“授人以鱼不若授人以渔”的观念,通过社会各界的反哺,营造适应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的良性空间。当前随着乡村空心化、民族村落下迁以及外来文化的全方位影响,具有个性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越来越少。因此,在研培中,必须以“强基础、增学养、拓眼界”为要求,在增强传承人文化自信的同时,努力拓展他们的创新观念和创作思维,特别是要提升传承人在传统技艺、图案、色彩、造型等方面与时俱进的创新能力。第四,德国美学家格诺特·波默曾从生态学角度出发,提出“气氛美学”概念,认为环境的创造与感官的相融,才能孕育出微妙的气氛。置身于这一氛围下的受众,更容易获取认可,实现共情。根据这个概念,营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气氛美学”氛围十分重要,但若在现代城市文化环境中营造,显然不合适,只有在自身特有的土壤中,才能最大化地发挥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会功能。因此,营造新时期新农村新的乡俗民风,形成有效的“气氛美学”氛围,才有可能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提供适合的土壤。在当今乡村振兴大势之下,经过精准扶贫之后的各地农村,与外界的交流基本已不再是个难题,打造新时期的乡俗乡情,促进传统民俗的复兴,应尽快提上日程;与此同时,通过社会各界的关注和各类的研培,不断拓展和更新传承人的视野和观念,两相结合,我认为这也许能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未来发展的一个可选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