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2020中山大学民俗学专业初复试考研经验、学习方法分享绝待

2020中山大学民俗学专业初复试考研经验、学习方法分享

先说一下我的基本情况吧,本科是个211,考研目标院校中山大学,专业是民俗学(比较小众),初试分数432分,其中思想政治理论86分、英语86分、专业课一128分、专业课二132分。下面是我的考研初试经验分享。主要分为三个方面:一、关于择校和定专业我选择中山大学一是因为它的信息很透明,让我感到一丝安全感,就是只要你好好学习你就能够考上的感觉,一切都是靠实力说话。它的历年报录比、考研真题、推免人数、推免学生来自哪些学校这些信息都会在官网公布,这点很多学校都没有,所以我选择了中山。二是因为这个专业的老师我都很喜欢,老师的文章我都有读过,也觉得很符合我未来的方向,这又让我更加坚定,毕竟导师在研究生阶段很重要。对于这个专业,说实话真的很小众,但是我从大二开始就很喜欢民俗学,也看了很多相关的课外书,也想过以后可能不好找工作,但是在选择的时候觉得反正还年轻,要是我现在不学以后肯定会后悔,所以希望大家在做选择的时候一定要多多结合自身情况,比如爱好、专业导师、未来职业、定居城市等等,一定要多方考虑再做决定。二、考研初试经验关于英语:首先是单词,单词是从大三上开始的,最开始用的是旧版恋恋有词,新版出来后,又买了一本,最后看到一本7000词买书可以听讲解也买了,暑假的时候把这个7000词听完了,基本是两倍速听的。我觉得记英语单词最重要的是一定不能间断,只要坚持应该就可以取得不错的效果。英语阅读是在暑假开始的,用的张剑黄皮书,从1998—2019,很大一叠。真题认真做了三遍,很多年份都做了四遍。第一二遍都先做阅读部分。后来补做了前面的完形填空和七选五部分。第三遍是在第一遍第二遍的基础上把错了的先打符号,三遍做完之后用一个新本子,分析第一遍错了什么题,那些是重复错误的,错误原因是什么,哪些是新的错误,原因是什么。这个大概要花三四天整理,而且还要有足够多的场地够你放试卷。最后一遍的时候会做通卷,就是所有的题型都会做,作文也要写。最后买了英语一的答题卡来练习,效果还不错。作文是从暑假中期开始的,先是买了王江涛的《考研作文高分写作》,里面有些东西可以借鉴,但是很多都用不上。因为作文也比较重要,所以在听了道长的课后(很快,一两天就可以听完)就开始自己写,我是从05年的大作文开始的,一天大作文,一天小作文,写了之后根据黄皮书的范文,作文书的范文自己改,改了之后再誊抄到一个新的本子上,所以在最后一遍做通卷的时候也就不会卡在作文那儿。大作文基本上是三段式,可以看看老师对于段落结构的讲解,平时也可以收集一些素材,整理分类,在写的时候可以用上。对于小作文,因为就那么几种,所以最好每一种都制定一个对应的模板,熟记于心,这样考试的时候就不会慌。最后是七选五、完型填空和翻译,这三个俗称“小三门”,最容易通过短时间练习得分的就是七选五,所以对于七选五的三种类型都要练,可以听一些名师的课整理一些技巧,再通过真题练习。要想英语分比较高,七选五最多只能错一个。完型是一时半会儿不容易练好的,考的大多是基础知识,加上有20个小题,每个0.5分,性价比不高,所以在做通卷的时候认真做就可以了,这个不用特别执着。翻译也是考能力的,在最后做通卷的时候把当年的翻译好好看看,了解一下翻译的特点就可以了,英语的大头还是在阅读、作文和性价比比较高的七选五。关于政治:政治从四月份、五月份就开始看第一遍,用的是肖秀荣的《精讲精练》,开始只是每天看一小节,大概六月底就看完一遍,当时看一节就做一千题的选择题,一个半月左右就可以完成一轮。听完强化课就把一千题重新印了一遍,只印答题册,重新做一遍,这一遍在九月份左右可以完成。先把第一遍错误的题标注,再把标注转移到新的一本上,看再做一次会不会错。九月份基本上也是在翻《精讲精练》与一千题中过去。冲刺卷用的比较多,肖四套卷,这个质量很不错,还加送电子版,最好早点预定,徐涛八套卷,个人认为没有肖八质量高,有些题有重复,王吉四套卷,质量不错,连简答题也可以,肖八,认真的把选择题做了,大题也有好好看答案,肖四,大题选择题都很认真,最后两天还在看肖四的选择题和大题。对于选择题,我觉得是要多做多总结,对于错了的单选题和多选题中的一些易错选项可以做专门的错题库,久而久之,选择题的错误率就会下降很多。对于大题,首先是马原的基本理论要背熟,然后就是毛中特、思修、史纲、时政的大题,当年的老师们都有一定的预测,可以把相关的内容背熟。考场上,大题一定不能空着,只要多写点,肯定都是有分的,实在不行,看看材料里面有什么可以借用的。关于专业课:我的专业课参考书目相对较少,主要是钟敬文版的《民俗学概论》,推荐高等教育出版社的版本;华中师范大学的刘守华的《民间文学教程》。其他参考书有: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周星主编的《民俗学的历史、理论与方法》上下两册。我的专业复习是先把专业课的书通看两遍,再用Word把每一章节的重难点总结出来,形成自己的专业复习资料,最后结合真题来查漏补缺。文科的专业课题型都差不多,填空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大概就是这几类。对于填空题,肯定是要求实记得。对于名词解释,我觉得最简明的经验就是,你需要让一个不是这个专业的人知道你在说些什么。不同的专业有不同的名词解释,大概包括所给名词的内容、来源、意义和影响等。对于简答题,一般是书上的某个小标题,下面可能有相应地几条论述,这个是比较直接简单的。要是是书上没有明确的答案的,就可能需要自己去查资料整理,知网、相关专业论坛都可以借助。对于论述题,这个可以通过知网上相关的文章自己整理答案,论述题一般五百字差不多。如果你要考的学校、专业老师的情况你比较了解的话,可以去看一看老师的论文,看看他们感兴趣的点,可能有些大题的论述就出自于他们近年的某篇文章。而且你论述的里面提到他们熟悉的内容会比较出彩,容易得高分,但是这个要求会略高,对于大部分同学只要自己查过资料,有所总结应该问题就不大。在最后的冲刺阶段,大家可以自己用白纸默写你的专业课的框架,一共有多少章,每一个章节下的小标题有哪些,特别是重点内容,知道框架有助于你在看到问题的时候确定答题的范围,这个帮助还是挺大的。三、考研复试经验今年复试分数线比去年高了二十分,374分才能进复试,我们专业共有三人进,统招只招两个,所以三人刷一个。中山的初试复试占比是5:5,所以复试跟初试一样重要,今年由于疫情原因在网上复试,用的腾讯会议。复试主要考英语和专业课,所以英语无论是初试还是复试都用得着,大家尽量把它学好。专业课就是老师通过几个专业问题让你回答,只要初试专业课没有问题,复试专业课问题也不大。因为复试要直接与老师交流,所以大方得体,放松的状态就显得很重要,要是有面试容易紧张的同学一定要提前演练,即使心里很慌,也要端起,表现出自信的样子。一定一定不要慌!写在最后:只有认认真真考过研的人才能理解这一过程,或许有的人天资聪颖不用长时间的学习也能有高分,或许有的人占了这样或那样的优势,但是,我想说的是,考研是你自己的选择,既然决定了,那就努力达成考上的这个目标,或许我们要花很多时间,甚至要花很多钱,还要牺牲很多很多,但无论如何都请不要抱怨,大多时候,都没有刀架在你脖子上逼你,所以请在做决定之前就好好思考,决定了就不要后悔!年轻人,这点魄力还是要有的。最后,希望大家都能考上自己理想的学校和专业!

大白若辱

研究生白读了?这些专业是真的坑!

网上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诸如“十大研究生最没出路的专业”的大盘点,对不同专业的吐槽似乎是我们一直津津乐道的事情:生物,化学,材料,环保,这几样是不读研没前途,读了研也是坑土木,造价,石油,采矿什么的,夕阳行业,能吃饱饭,但就是不提倡经济金融,一堆人考,什么行政管理法学,不是柜员就是人力打杂的村了有个读211会计的,毕业在家半年了,文科简直看不到希望管理类,工作没有对口的,学的东西太杂,没有直接对口的工作劝人学医、天打雷劈……看着这些提及的专业简直慌得不行我就是这个专业呀之前小白就发过网上的一个吐槽:社会学是一个奇坑的专业,所有文科专业中最无用的。工作没有对口的,考公只能报“不限”的。希望大家可以告诉自己身边的弟弟妹妹,珍爱生命,远离社会学、社会工作、人类学、人口学、民俗学。关于“社会学是否有用?是否白读?”,小白不是这个专业,没有太多发言权,不过小白百度了一下。知乎上有一个社会学专业的在读研究生说得挺中肯的:发家致富?哪个专业能够保证每一个读完的人都能发家致富,从此出人头地,走上人生巅峰???如果有,请告诉小白,在线等!不否认,有些专业的确要相对吃香,对找工作而言,有一些天然优势。但我们也不能以偏概全,决定一个人未来是否出人头地,是否有社会地位,是否能创造自我价值,主要决定因素不在所读专业,而在于我们自己。1学的专业有用吗?之前小白从别人那里听过一个比较优秀的人,大连理工大学的周建仁学长。他的姐姐一直在贵州支教,他大三的的时候去看望姐姐,发现村里基本都是老人和小孩,父母都出去打工了,经常不能联系。等父母过了好几年回来的时候,孩子都认不出了……他想要为当地的发展,为留守在这里的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后来一个契机,他发现了当地以种植甘蔗为生,手艺人把甘蔗制作成红糖。所以大四的时候没有准备考研,不顾家人反对,回到这个贫困小镇,拜访老师傅学习熬制红糖的手艺,最终把红糖的制作工程化。向父母借钱开厂,带动了当地的就业,离乡的父母纷纷返乡,让家人团聚。他说到「正是本科阶段的学习,培养了他的“死磕”和“专研”精神,否则他不可能成为现在的一名90后创业者」。小白是工科,大学四年+研究生三年,之前上过的课,一些知识点细节早就忘得差不多(甚至一干二净),毕业之后将要从事的工作也和这7年学习的专业知识无关,并没有去做开发,成为一名程序猿。那我这些年的书就白读了?我这个专业没用?经过这些年的学习,通过各项专业课考试、完成论文这些只是一个结果,在追求这个结果的过程中,我训练了自己的基础技能,提升了综合素质的提升,培养了更缜密的思维。从曾经什么都懵懂的小白,到现在无论遇到什么新的事物,都能游刃有余,快速上手。这些才是我通过这个专业学到的真正受益终身的东西。永远都没有白学的知识,无用的专业,只有我们自己浪费的青春。2专业和工作不对口?这算上一个问题的延伸和补充。很多人都担心,自己的专业以后毕业了,找不到工作,或者找不到相关的工作怎么办……上面的例子中提到的周建仁学长本科专业是「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与红糖制作以及开厂八竿子打不着;小白的专业是计算机,虽然很火,但小白也没有毕业去公司敲代码。我们都在另一个领域创造着属于自己的价值。哪有什么直接对口的工作呀!无论是大学本科,还是硕士研究生,学校的课程只能说把我们在某个方向带入门,入门之后是否要继续深入,就取决于我们自己的选择。对于研究生来说,和本科生的区别除了日常课程,还有一个很具体的「专业研究方向」。我们最后围绕这个研究方向上努力2-3年,发学位论文,完成毕业论文,然后毕业。可又有几个人毕业之后找的工作是自己的研究方向呢?因为研究生的研究方向更加具体,所以更不可能找到完全对口工作。多少人毕业之后选择了考公务员、跨专业找工作、或者投身创业……在公司里面能够用到学校所学专业知识的10%,都已经是非常非常高了。我们花这么长的时间独自专研某一领域方向,做实验、写论文、反复修改论文,不是为了毕业找相关工作,而正是提升我们的「综合学习能力」。而这一点正是除了硕士学历外,读研能带给我们的那些不一样……3从今天起,做个不一样的人我们所学的专业,对我们未来的发展,对我们有一定影响,但并不是绝对的。我们吃过饭、走过路、读过的书,都会融化到我们的身体、骨骼和灵魂上。扪心自问,在学校的期间,我们每天虚度了多少时间,每天花在睡懒觉、打游戏、刷剧、刷综艺等的时间有多少?花在专业学习、自我成长上的时间有多少?“这个专业一点用没有……”“这个研究生白读了……”真的只是专业的锅吗?!网上有人在选专业这件事上给出了很中肯的建议:无论学什么专业,都不要忘了搞好自己的计算机/数学基础/金融/外语,以后会有用……

天野

如何判断考研院校的难度?知道这5点,相当于成功一半

在院校选择上,考虑做多的其实是往届生,应届生在考研时,多半会受情感影响,选择喜欢的院校考研,而往届生在经历过一年的复习之后,更能看清考研这件事本身,所以二战时往往会更换院校,选一所自己更有机会考上的学校。但是,不管是应届生还是往届生,在院校选择方面,大家还是需要谨慎报考,毕竟考研成功的一半就在于择校。之前有很多考生说,自己身边很多报考985院校的同学都不准备考了,白白浪费180元钱。判断一所院校的考研难度,需要关注哪些信息?1、院校名气研究生阶段的学习不同于本科,学习内容更深,因此,在考研时选择院校也很重要。基本上每两年或者隔一段时间,教育部就会联合有关机构公布大学及各专业的学科评估排名,并且给院校分档(A+、A、A-等),大家可以结合排名情况进行查阅。一般排名靠前的院校都是综合实力较强,学校资源多的院校,当然这类院校也比较难考。2、34所自划线院校在研究生考试中,大多数院校招收研究生的分数线都是根据国家线。但是自划线院校的复试分数线一般会比国家线要高,基本上都会多出10分左右,所以说,这类院校考研是有利有弊,好处就是院校综合实力和专业实力,基本上以上院校的都有专业是国家重点学科,但是竞争压力大也是真的,20考研,报考复旦大学的考生就有近4.5万人。3、院校招生人数在多数院校的招生简章中,都会更新出各专业的招生人数,院校会根据专业方向计划招生人数,其中好包括推免生,就比如在某些大学的文学语言类方向,只招5个人,这样的竞争压力就算是很大的,去年河南大学民俗学只招收1人,难度可想而知。4、院校复试比例另外就是需要关注院校的复试情况,一般院校实行等额复试,也就是确定的人数进入复试,如果不出意外,基本上这些进复试的同学就是稳录取了,但是也有些学校实行差额复试,一般是1:1.2或者1:1.5,所以每年就算过来初试,但是在复试阶段被刷的同学也有很多。5、看学校专业的报录比基本上这就是最能看出招生情况和考研难度的数据,报录比大于1,就说明报考人数比录取人数多。从报录比中看各专业的招生情况,比例很大有两种情况,要么是热门专业,要么是扎堆报考。近两年,大家报考院校及专业都趋向于扎堆报考,所以谨慎确定考研院校真的很重要,200人报考一个专业去争取1个名额,真不如换所学校,大家觉得呢?

好校长

国宝级民俗学家乌丙安:以我一生,守护非遗

2018年7月11日,著名民俗学家、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乌丙安于当地时间6点45分在柏林逝世,享年90岁。/在守候文化遗产的战线上,他是一名老兵在守护非遗的大厦口,他是一名守门人/乌丙安,1929年12月出生于内蒙古呼和浩特,祖籍喀喇沁,蒙古族。辽宁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辽宁省文联顾问,辽宁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名誉主席,辽宁省老艺术家协会副会长。辽宁大学教授,创办辽宁大学民俗研究中心并任多年主任,国际民俗学家协会(F.F.)全权会员(全世界78人中国仅2人)、中国民俗学会荣誉会长、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申报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评审委员会评委、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国际民间叙事创作研究协会(ISFNR)会员、德国民族学会会员、日本口承文艺学会会员。兼任多所外国大学教授、客座教授。多次获得中国民间文艺界最高奖 “ 山花奖 ” ,全国优秀社会科学著作一等奖,1992年荣获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007年获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先进工作者称号。2017年底,在光明网主办的2017 “ 中国非遗年度人物” 推选活动中,乌丙安全票获得2017 “ 中国非遗年度人物 ” 称号。在给予他的颁奖词中,这样写道:“ 一生坚守老而弥坚,在守候文化遗产的战线上他是一名老兵;严把质量不辞劳苦,在守护非遗的大厦口他是一名守门人,他用时光诠释了对祖国文化的爱,用热血抒写了对民族遗产的情。”而最年长的乌丙安教授作为第一位 “ 非遗年度人物 ”,快步登上舞台,他幽默睿智的开扬,敏捷自如的行动,让在场的后辈都不禁为乌老的乐观和健康鼓掌喝彩。他谦逊地感言: “ 荣誉应该属于大家,特别是传承人和传承人群,没有他们,就没有我的今天, 希望国家十几亿人都自觉地保护非遗,这是我一生的想法。把心思都放在非遗上,是责任和义务,更是本份,我自得其乐,非常开心,这也就是长寿的本钱。”乌老分享了非遗的心得,还顺便告诉大家长寿的 “ 秘籍 ”,言谈举止中都是对非遗的热爱。 “ 非遗不是表演,也不能游离于生活外,非遗就是生活,应该回到民间、社区与普通的老百姓息息相关。”60多年来,非遗已然成为他的生活,从 “ 小乌 ” 变为 “ 老乌 ”,再变为 “ 乌老 ”,不变的就是这份对非遗的热爱和真挚。/给自己的人生分了四个阶段/“ 从人生角度,我对自己的要求就是不给别人带来任何麻烦。”“ 我给自己的人生分了四个阶段。前25年是求学、求知阶段,就是追求人生理想的25年。1949年,我只身离家,投奔晋察冀解放区,辗转来到北平,成为新中国第一批大学生,1953年,又以新中国首批研究生的身份,进入北京师范大学民间口头文学专业,师从 钟敬文 先生研究民俗学。”“ 第二个25年是完全在坎坷中,理想全破灭了,直到第二个25年结束,我又回到辽大。回来以后,1977年开始招生,就是你们的同事、后来在沈阳日报担任领导工作的李文刚那届,我开始教他们。”“第三个25年,我的事业一下打开了。50岁,我要甩开膀子干事业。当时辽大冯玉忠校长说,乌丙安是从农村回来的老师里不知疲倦的那个教师。我3个月写了60万字论文和著作出版。”1978年,经历了重重曲折之后的乌丙安,带着300多万字的第一手民俗调查资料和妻子儿女回到沈阳。当年10月,两封邀请函让他看到了曙光——它们分别由国家教委和中国文联发来,前者是调乌丙安到北京师范大学参加全国统编教材《民间文学概论》的编写工作,后者是请他参加第四次 “ 全国文代会 ”。随后、乌丙安又被辽宁省选为筹建民间文艺家协会负责人。1979年,辽宁大学迎接乌丙安回校,并首开先河,于次年开设民俗学课程;为更好地进行调查保护他们组建了采风队,开始在全东北进行民俗文化的抢救性保护。作为教育家,他于1980年3月在辽宁大学首开 “ 民俗学 ” 系列讲座,组建辽宁大学民俗学社。1982年,高教部批准辽宁大学民俗学方向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他任研究生导师和学科带头人,同时担任柏林自由大学东亚研究所中国民俗学专业博士生导师,指导国内外研究生40多名。他还承担了教育部在辽大举办的民俗学助教进修班导师工作,培养了汉、蒙、藏、维、苗、羌、撒拉族等多民族民俗学讲师助教,现在都已经成为民族院校的学术带头人和国内外民俗学研究领域的中坚力量。乌丙安与妻子 回访40年前 “ 下放 ” 农村的故居小屋和旧时老友/我是田野派第一线的/“ 我的学生现在已经有许多是国内、国际的知名学者、博士生导师,我应邀到日本、德国等多个国家多次讲学,但是我现在走到沈阳街上就是一个普通老人,你们看到了,我经常拎着篮子上街买菜。”“ 我们培养的教授有的被百姓称为 ‘ 叫兽 ’,有的专家被说成 ‘ 砖家 ’,我为他们羞愧,我的学生里如果出了这样的,我绝对不允许。我的学生非常能吃苦,他们出成果、低调,默默无闻,一扎下去就在村子里。”“ 我是田野派,第一线的,我肯定是到第一线去考察民俗的。我的民俗事业、民俗学事业是并举的,扭秧歌、耍龙灯,我每到一个地方都到百姓中间,我能大声和他们唱、和他们交流。我到一个地方就尽可能说一个地方的方言。我除了通过资料学,就是到现场考察第一手材料中去学。”作为国家非遗领域专家,乌丙安参加了国家非遗名录 15000多申报项目的评审工作,参加了 40 多项世界级人类非遗名录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荐的工作,参加了 4500 多名申报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评选工作。在国家住建部参加了国家级 3000 多个传统村落的评审推荐工作。在全国 29 个省的 200 多个乡镇村落做了实地调研工作。他在1980年之后陆续提出的非遗传承人和传承谱系的保护理论和实践、保护法规的制订意见、大型节日遗产整体保护的措施方案、国家级名录申报评审方案及文本格式的设计、保护工作手册的编纂方案及统稿办法等都获得采纳。目前,国家先后评定了五批国家级传承人,为此乌丙安教授付出了难以想象的心血。他说,“ 非遗 ”保护的具体实践也遇到不少困难,比如,近年来我国主要采取抢救性保护、生产性保护、整体性保护、立法性保护和数字化保护。其中,生产性保护最为复杂。/学术成果及其影响/乌丙安已出版专著有《民间文学概论》、《民俗学丛话》、《中国民俗学》、《中国民间信仰》、《民俗学原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论与方法》、《民俗文化新论》、《神秘的萨满世界》、《生灵叹息》、《乌丙安民俗研究文集一至八卷》等多部,发表学术论文158篇。主编《中国风俗辞典》及民俗学丛书;担任63卷本《中华民族文化大系》总主编,成为2017年全国重点丛书。以上《民间文学概论》繁体字原版大学教材1956年出版是20世纪50年代第一部高校民间文学交流教材。《民俗学丛话》1983年出版后,被国内外媒体公认为建国以来第一本民俗学研究著作;《中国民俗学》1985年出版后又被国内外媒体认定为建国以来第一部民俗学概论高校教科书,被多所大学该专业研究生班选用。他的《论民间故事传承人》1982年发表,首次在我国提出 “ 传承人 ” 概念和理论,推动了民间故事集成的传承人故事普查挖掘,他接连组织出版了《满族三老人故事集》等一大批著名的传承人故事专集,其中《朝鲜族金德顺故事集》被日本翻译出版,他为中日文本写序言再次扩大民间文化传承人理论的传播和应用。《民俗学原理—传承论》1991年出版后, “ 传承人 ” 概念及相关理论与实践更加扩大影响指导实践。应文化部邀请由他主笔编制《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申报书》,他提出的 “ 传承人 ” “ 传承谱系 ” 栏目的建议得到采纳,传承人概念从此得到广泛认同,进入法定文件。2014年,8卷本的《乌丙安民俗研究文集》出版。文章、 图片来源于网络End真 實 地 記 錄 傳 承 者【向祖先的智慧致敬 向堅守在文化傳承路上的人致敬】長按二維碼 關註 ·「壹脉」

喜福会

最冷门的5个专业,“农大”刷出存在感,985毕业薪资才五千元

面对竞争激烈的就业压力,我发现很多大学生找不到大学所学专业对口的就业岗位,今天小编针对这个问题,给大家带来了五个最冷门的大学专业,在选择高考专业时一定要注意,最后一个专业,即使是985大学毕业,一个月的工资才是五千元,为什么这么低?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一、蚕学科国内所有的大学都只有农业大学开设了这个专业,这个专业的农业大学一年只招收一个班,一班学生最多不超过20人,至少只有十个学生,但学习的内容却一点也不简单,生物学、生理学、分子生物学等全部学习,如果想进这所冷门大学,我建议你上沈阳农业大学,这是国内唯一以研究蚕为主的大学,就业率常年超过90%。二、茶科专业茶在中国历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中国人喝茶也有悠久的历史,有的大学也对茶开设了专业,或许是很多人都没想到,这也是这个专业成为冷门的重要原因,实际上全国有24所大学开设了这个专业,其中,除了各地的农业大学外,国内高中前三名的浙江大学也可以报考这个专业,在大学里学到的课程也非常丰富,茶叶的栽培、病虫害的预防、茶叶的制作、新产品的开发等,几乎面面俱到。三、民俗学专业本来社会科学已经属于大学专业中的寒门,这个专业是更冷的门中的寒门,为了学习这个专业,毕业后的就业方向太窄,只能在学校或科研部门做一些相关工作,而且正在学习这个专业的大学生找到了工作,大学的时候,这个专业学习的内容有很多,基本上是需要无聊的背诵的科目,总之,选择这个大学专业,相当于为了理想奋斗。四、航空宇宙工学专业光是看到这个专业的名字,就一定会被高端大气这个称呼所压倒,但是,实际上这个专业在招收研究生的时候会招收学生,在国内开设这所专门大学的人很少,只有北京大学和南京大学等极少数的大学,主要学习激光火箭的电传输,电磁波的利用等,课程有燃烧工程学、火箭工程学、环境能源学等,这个专业对学生的要求很高,数学、物理、化学等基础学科需要扎实的基础能力。五、母猪的产后护理专业在最冷的五所大学专业中,农业大学这次真的发挥了存在感,5个专业中有3个是只有农大才有的专业,这个专业更是一个非常棒的大学专业,今年毕业生就业几乎都去养猪场,除了农业大学会开设这个专业外,985工程的吉林大学也有母猪产后护理专业,毕业生一个月的工资大概只有5600元。这是小编这次给大家带来的五个最冷的大学专业,其中农业大学的“存在感”很强,三个农业专业都是冷门但是,选择这些专业的话,真的没有将来吗?并不是,不管选择什么专业,认真学习的话,肯定会找工作的,欢迎大家留言。

路易斯

三出江湖——傅衣凌先生和研究生们

前些日子,杨国桢先生在2018-06-10“澎湃新闻”上发表了《重出江湖:1973年与傅衣凌先生同行》的纪念文章。杨国桢老师写道:“1972年10月,厦门大学文史系解散,复办中文系和历史系。陈在正任历史系主任,招收普通班工农兵学员30人,定学制为三年。1973年1月,工农兵试点班学员学完二年后毕业。重建的历史系如何‘以社会为工厂’办下去,是一个大问题。这个问题不仅厦门大学如此,其他学校也同样感到迫切,因此纷纷派教师到各地高校串联‘取经’。在这种形势下,厦门大学决定派傅衣凌先生、柯友根先生和我到各地学习考察,给我们3个月的时间,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周游列国’。……傅先生重出江湖,是历史系的金字招牌;柯友根是地下党出身,能言善辩,是交际的高手,负责对外联系;时我方过而立之年,文笔敏捷,负责记录和整理汇总信息,向校、系书面汇报。而我们则不辱使命,出色完成任务。”杨国桢先生文中所记是1973年的事情,其时我还在部队服兵役,无缘获见老师和学长们的风采,时时感到遗憾。不过还好我于1976年打倒“四人帮”之后、作为最后一届的“工农兵学员”,在1977年3月进入厦门大学历史系读本科,这样也算附上骥尾,当上了傅先生的“广义”上的学生。我一拿到厦门大学录取通知书尚未入学的时候,许多热心人就告诉我,厦门大学历史系有所谓“傅韩”的两张金字招牌,傅即傅衣凌先生,韩是韩国磐先生。听了热心人的介绍之后,自己就感到有些洋洋得意起来,原因是自揣不是读书的料子,“工农兵学员”的名号已经不再吃香,成了“恶谥”。日后不成材、万一遇到刻薄的人挖苦我们“工农兵学员”,我可以搬出“傅韩”的金字招牌,抵挡一阵。用鲁迅先生的话来说,就是“拉大旗做虎皮了”。本文作者陈支平教授由于有了这种不足为训的“未雨绸缪”的心理打算,我从入学这天时就比较用心打探傅先生和韩先生的轶事传闻。其中打探到的一条最重要消息,是傅衣凌先生于1975年退休了,听说还准备回到老家福州去安度晚年。这让我很惊讶:其时在大学里尚无明确的退休制度,七八十岁未退休的老教师比比皆是,而且“老教授”似乎是愈老愈宝贝,从当时的电影中看到,厉害的老教授,非得随身带上降压药、救心丹之类的东西,就显得气派不够。傅衣凌先生年方六十有余,何至于就匆匆退休赋闲在家?兹事体大,我得赶紧深度探听原由。经过多方的消息证实,原来傅先生的二公子在深山插队很多年,一介书生的傅先生,实在没有本事给儿子“走后门”,致使二公子在深山滞留不得回城。幸好此时有了好政策,说是在职的国家员工,可以办理提前退休手续,让插队久久不能归来的儿子们“补员”回城。万般无奈之下,傅先生办理了退休,二公子因此“补员”回城,在厦门大学食堂卖稀饭。说到这里,我们再来温习杨国桢先生的文章,傅先生于1973年“重出江湖”,看来只在当时晃荡的大学的江湖里厮混了两年多,两年多后又退出江湖、金盆洗手了。说来还是我的运气好!傅衣凌先生第二次退出江湖不到一年,时风丕变,天安门广场多了一座“毛主席纪念堂”,供亿万人民瞻仰,大学里的老教授们再度吃香起来。傅先生既然是金字招牌,那就不由分说,再一次成为厦门大学的正式教职员工。遵循杨国桢先生的算法,傅先生的这次出山,可谓不折不扣的“三出江湖”!按照国内大学的学期制度,我的这届附上骥尾的“工农兵学员”班,本来是应该在1976年9月份同傅先生一道走上江湖的。但是据说国家太忙,不得不推迟到1977年3月入学。不过这样也好,老师先就坐,学生随后拜山门,也算是尊卑有序了。伦序既定,我戴上厦门大学白色的校徽,对外声称傅衣凌先生是我的大学老师,倒也没有太多的错误。只是那时傅先生的事务太多,教育部又把他放在厦门大学副校长的位置上,连累得我进入学校一年半,连傅先生的影子也没有见到过。影子既然看不到,那还是来点耳食的吧。从比我长一大辈的学长郑学檬、杨国桢等老师那边听来消息,傅先生当上副校长之后,做了两件跟我有关的重要事情:一是向学校申请经费,经福建省省委宣传部批准,创办了季刊《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如今创办学术刊物,其艰难的程度犹如“难之上青天”。傅先生执风气之先,不失时机地创办了这样的刊物。如今已经过去了近四十年,《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成为中国经济史学界的重要学术刊物。嘉惠后学,润物无声;睹物思人,可不慨叹思颂!另一件事是据说傅衣凌先生从学校争取来了二千元人民币,准备于1978年春夏之交在厦门大学举办“历史学科学的春天学术讨论会”。这个学术讨论会的名称现在看来有些拗口,但是在当时是很符合政治形势的,因为中央领导在许多场合呼吁“中国科学的春天”到来了,大家听到都很高兴,我们虽然是从事“百无一用是书生”的历史学,但是能够赶上“科学的春天”,也还是精神为之一振,学术讨论会加上这个时髦的口号,合时宜也。这次学术讨论会的重要政治意义我当时还领会得不很清楚,但是它令我欢欣鼓舞的是终于可以见到傅衣凌先生本人了。现在回想起来,这次学术讨论会得场面确实很大,堪称盛会。历史系办公室广发英雄帖,国内东西南北中的历史学同行纷纷响应,总共有一百数十人吧。比如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的所长林甘泉先生、副所长熊德基先生,也都联袂前来。会议规模如此之大,限于当时的条件,历史系的接待工作相当繁重。历史系的精英青年教师如郑学檬、杨国桢等,充当会议秘书;其他的老师,有的分工迎客接送,有的专司往返票务,有的则包干会场教室等等。我们这些本科学生,负责茶水供应。说到茶水供应,严格说就是倒水给各位与会老师解渴。这项工作现在看来太平常,只要一个电话打给超市,超市立马送来一箱一箱的矿泉水,同学们只要把矿泉水安放在坐席上,就算完成任务。但是四十年前,这项工作却是相当的繁重而麻烦。首先必须给学校的相关部门领导呈送申请报告,批准之后打借条给学校食堂,暂借带有火苗的蜂窝煤炉若干座、蜂窝煤若干箱,铝质烧水壶若干个;那时喝水的茶杯也稀缺,代替茶杯的是饭碗200个。同学们与食堂管事清点交接完毕,把这些家杂搬到会场及分会场,在会场或分会场里找个合适的角落,起炉开火,烧水等候。会议开始之后,我们就提着里面装着滚烫开水的铝质水壶,逐一在老师面前分发饭碗,冲上热水。略过一些时间,估计碗里的水有所消耗,我们再逐一前往添加,绝不能让开会的老师们无水可喝、口干舌燥,影响他们的发言。这项工作虽然繁琐,但是为我提供了与傅先生直接见面的机会。傅先生是主人,坐在主席台上。主席台上的开水更是不可缺少。我赶紧利用这一难得的倒水权力,恭恭敬敬地把一个印有公鸡图案的饭碗放在傅先生的面前,再恭恭敬敬地斟上满满的一碗水。其时傅先生当然不认识我,只知道这是历史系的学生,他也就微笑向我点头致意。这个点头微笑让我大为满足,终于抚慰了我一年多来无缘获见的仰慕情愫。事过之后,经常还为此事暗自得意:根据民俗学家的论说,中国在3000多年前就有“敬茶拜师”的优秀传统。我的这次与傅先生的敬水之仪,虽然匆匆而过,但是颇为符合古意,可惜的是傅先生没有给我回赠《论语》、葱和芹菜一类富有寓意的东西。如果有,那我就真有向外炫耀的本钱了。话扯的太远了,回到学术讨论会上。会场上各位老师的发言都是他们几十年来深切研究的精妙之语,但是以我的“工农兵学员”的樗栎之资,大多也消受不了。不过在倒水的过程中,南开大学王玉哲先生的发言吓了我一跳。王玉哲先生发言的大意是:我是主张“西周封建说”的,这么多年来要我承认中国的封建社会始于春秋战国之交,我是死不瞑目!那个时候我年轻好奇少不更事,听了王玉哲先生的发言之后,第一反应是西周也好、春秋战国也罢,距离我们今天二千多年,那时是不是封建社会,关你王先生什么事体,何至于到“死不瞑目”的天地?但是后来我自己走上了从事历史学研究的道路,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师友们的熏陶,我才意识到王玉哲先生此言,饱含着他对历史学专业的执着和对学术真谛的无限热爱。本来,中国有没有存在过“封建社会”,中国的封建社会始于何时,这是一个学术问题,学者们是可以通过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式,进行自由讨论的,不同的观点也是可以共同存在的。但是不知怎么搞的,一个好端端的学术问题变成了政治问题。王先生的学术观点,不符合时行的政治观点,备受压制,这也就难怪王玉哲先生千里迢迢来到海边一隅的厦门,山高水深皇帝远,发出了自己压抑在心中多年的学术郁闷。这么多年来,我自己越是在历史学的道路上厮混,越是会经常地回想起王先生的这次发言,心中充满了对于傅衣凌先生、王玉哲先生等史学前辈的崇敬之情。说到这次讨论会上各位前辈老师对于历史学的热爱,其实单凭从全国各地一下子来了一百多位学者这一点,就足于证实。上一世纪七十年代的厦门,是名副其实的“边陲之地”,交通极为不便,不要说没有飞机通航,就是火车,最远直达的班车,是厦门往返于上海,时间长达四十个时辰。其他地方的学者要来厦门,非得经过多次转车不可,有时甚至需要火车、汽车、轮船、人力车并用。如果是西北地区、北方地区来的学者,需要辗转好几天才能到达厦门。听系里经管接待的老师说,有两位学者来到会场时,正好赶上讨论会的闭幕式,也算是不虚此行了。更为严重的是,有位先生辗转颠簸到福建境内的三明地界,终于坚持不住,撒手归西了。我们这些同学在忙于烧水敬茶的时候,系里的老师还得派人赶去三明,办理丧事。事情虽然很让我们大家遗憾悲伤,但是史学前辈们对于历史学的执着追求精神,使我至今难于忘怀。“历史学科学的春天学术讨论会”结束之后,我很长时间再也没有机会见到傅衣凌先生。一方面是自己来厦门读大学,全凭运气所赐,中学时段只入学一年多,接着是做了七年农民、三年服兵役,自忖“学无根柢”,不便在“学问”上凑热闹;二是傅先生实在太忙,副校长之外,又是全国政协委员、福建省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副主任等一大堆头衔。既然我拜见傅先生的好奇心已经得到满足,也就不好无端去骚扰他老人家。偶然听到的消息,是教育部布置在国内的一些著名大学招收硕士研究生,傅先生和韩先生即“傅韩”二人一道挂起招牌,开始招收“中国经济史”方向的硕士研究生。但是这种事情于我实在过于遥远,我也就不予关心了。1979年5月的一天晚上,历史系党总支书记来到我们的宿舍,对我们做起思想工作。说的是傅先生和韩先生,是国内著名的史学权威,自从去年开招硕士研究生,总共招得5名,韩先生两名,傅先生两名。后来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的谢国桢先生极力推荐,从历史研究所那边转来一名,傅先生招得三名。这些第一批的学生,或是“文化大革命”之前及之间就读大学而矢志从学的“好学”之士,或是家学渊源、门楣书香的优秀子弟。一听到国家开始招收研究生,立即负笈前来、义无反顾。可惜这样的读书种子所剩无几,到了第二次即1979年挂牌招生的时候,傅韩二人竟然只有一名考生报名,这让系里的领导们很为难。无奈之下,系里的目光转到我们这些难于入流的“工农兵学员”身上。总支书记谆谆教诲:我们知道你们的底子差,考不上。但是为了让傅、韩二位先生脸面上过得去,你们还是前往招生办踊跃报名。至于日后考不上,你们本来就没有什么包袱负担,二位老先生那边也能理解。领导的话说到这个份上,我们还有什么好迟疑的!“工农兵学员”虽然出自三教九流的门下,读书的底子有些问题,但是普遍有着“一不怕死、二不怕苦”的革命精神。在总支书记的激愤之下,我们班里连同我在内共有六位同学,一起报了名。两个月之后,我们六人照例一本正经地进入考场,涂鸦一番之后,兴高采烈地走出考场,大家感觉了结一番少有的壮烈义举,各自散开。再过两个月,9月份的一天,总支书记满脸笑吟吟地把我请进办公室,庄严地递给我一份硕士研究生的录取通知书,一面向我表示祝贺,一面向我表示感谢。说是幸亏我去参加报考,连同之前报考的一位“文革”中间毕业的大学生,今年正好录取两名,傅先生和韩先生各取一名,我跟傅先生读明清经济史,另一位谢重光同学跟韩先生读魏晋南北朝隋唐经济史,终于凑成大吉大利之数。这个结果可是我万万没有想到的。我出自农家,之前所谓读书的时间,还没有不读书的时间长。侥幸进入大学之后,最大的愿望是分配到一个好工作,做好一名“国家干部”;再就是赶紧找到一位吃商品粮的女伴侣,成家立业,对自己、对父母、对家乡的父老乡亲,都有一个比较说得去的交代。这下乱了套,原先的如意算盘全部落空,自己的人生道路一片迷茫,只能重新规划了。那个年代考上研究生,大家好像没有什么其他的花俏想法,既然读了研究生,那就准备读书“做学问”吧。不像现在的报考研究生,也许是受到“文化多元”的影响,有工作不如意改读研究生的,有大学毕业一时找不到可意的工作而报考研究生的,有为了从政为官报考研究生的,有为了经商发财报考研究生的,有为了博得女朋友欢心而报考研究生的,有为了父母亲戚朋友报考研究生的,可谓应有尽有。我招收过几位年龄跟我差不多的台湾籍的博士生,我不免好奇问他们:台湾不承认大陆大学的博士、硕士学位,你们年龄也不小了,你们攻读博士学位为哪般?他们的回答更是令人感到英奇高格,说是为自己的祖宗们读的,拿到博士学位之后,可以在自家的祠堂中挂上博士的匾额,光耀门庭。这种读博动机,真正是充满着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宝贵气息了!回到四十年前,那时考上研究生既然是要“做学问”的,我也只能静下心来,不去考虑怎么做好“国家干部”和讨老婆的事情,先把傅先生的门墙熟悉一下,以便今后有所识相、少失些礼数。傅衣凌先生在“文化大革命”之前招过两位研究生,一位是唐文基师兄,福建省福州籍人;一位是蒋兆成师兄,浙江省杭州籍人。这两位师兄在“文革”前已经毕业参加工作,我是到了1978年傅先生举办“历史学科学的春天学术讨论会”上见过他们的。其时因为自己没有从事“做学问”的打算,也就没有与他们交谈,只知道这二位是傅先生“文革”前的研究生,都是南方人士,所操的国语普通话极富地方特色。我入学研究生后,论资排辈,除了傅先生是师尊之外,他们二位是同门之内我最需要尊敬的,必须赶紧了解他们的情况。唐文基师兄毕业后,分配到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所工作,但是听说师嫂特别眷顾老家福州,不久唐师兄也就从社科院调转福建师范大学工作,这倒方便了我,可以就近多多请教。蒋师兄毕业后留在厦门大学历史系工作,由于他的语言极富杭州地方特色,弄得他给本科生上课时,师生之间经常交通不畅。蒋师嫂同样是一位热爱家乡杭州的女士,不久蒋师兄也就妇唱夫随,蒋调转杭州大学历史系任教。这就使得我拜见蒋师兄的机会没有唐师兄那么便利,曾经在几次学术研讨会上见面,但是碍于双方的语言都是相当的奇特,我所遵循的兄弟孝悌之道,只能是多多鞠躬。而蒋师兄的应对之道,就是多多点头。研究生李伯重、刘敏、陈支平等陪同云南大学李埏先生接下来傅衣凌先生招收研究生,是到了1978年的秋季。此次傅先生和韩先生一道招收“中国经济史”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共有五名。韩先生名下有杨际平师兄和李伯重师兄;傅先生名下有刘敏师兄(中国社科院转来,后来易名为“刘秀生”)、魏洪沼师兄和黄爱淳师兄。1981年这届硕士研究生毕业之时,杨际平师兄留校任教;李伯重师兄因为当时韩国磐先生还无法招收博士生,与刘敏师兄转到傅衣凌先生名下继续攻读博士学位,成为厦门大学也是中国于“文化大革命”之后所招收的第一届博士研究生。1981年第一届硕士研究生即将毕业之时,从教育部到厦门大学,对于如何毕业以及授学位等事宜,都不是很清楚。1981年春季傅先生到北京参加全国政协会议的时候,顺便向有些消息灵通人士打听如何进行这些事情。打听到的消息是:硕士学位的授予应该控制在50%左右。傅先生回校之后,据此办理。五位研究生,略为超过50%,也就是四舍五入,授予杨际平、李伯重、刘敏三位师兄硕士学位,魏洪沼、黄爱淳两位师兄,只好受些委屈,暂时没有授予硕士学位。不料傅先生再次来到北京的时候,才发现教育部并没有这种限额的规定,北京各单位绝大部分是皆大欢喜,人手一证。傅先生不免有些后悔,返校之后建议魏、黄二位师兄修改论文,等到第二年即1982年我毕业时一起答辩,补授硕士学位。但是事过境迁,黄爱淳师兄由于家庭的负担,无力返校重新答辩,最后的结果,是魏洪沼师兄和我一起答辩通过,于1982年获得硕士学位。由于消息的误传,致使魏洪沼师兄落后了一年,与我同年,我倒沾了一点“犯上作乱”的便宜。刘敏硕士答辩后与傅先生、师母的合影这张照片是刘敏硕士答辩时照的,在专家楼。前排左起:社科院历史所曹贵林研究员,北京大学许大龄教授,傅衣凌先生,韩振华先生,陈璧笙先生。后排左起:刘敏,研究生科张科长,杨国桢,陈诗启,郑学檬。1980年,即我考上硕士研究生的第二年,国家忙于拨乱反正,百业待兴,报考研究生的生源依然是青黄不接,缺少我等这种不知深浅的愣头青的人物,因此这一年傅先生和韩先生都没有招到研究生。1981年之后,情景就不同了,1978年初入学的恢复高考后的毕业生陆续问世,有志青年所在多是,接下来报考傅先生和韩先生研究生的不乏其人。韩先生那边的我记得不太清楚,傅先生这边,硕士研究生共有陈铿(现在美国)、郑振满、徐晓望、郑志章、王日根、郭润涛、张和平。1982年我的硕士研究生毕业之后,继任傅先生的学术助手。早先担任傅先生学术助手的先后有杨国桢老师和林仁川老师。八十年代以来,杨、林二位的学术生涯蒸蒸日上,不好继续担任傅先生的助手,由我继任。1984年春天,傅先生不幸染上胃癌,第一届博士研究生李伯重、刘敏尚未毕业,我们也都不忍心向傅先生提出报考博士研究生的要求。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有一天傅先生和师母二人郑重其事地把我叫到跟前,要我速速到研究生招生办报名入考他的博士研究生。我知道这是傅先生和师母经过深思熟虑的决定,我除了默默感激、铭记五内之外,任何语言都是多余的。这样,我于1985年成了傅先生招收的第二届博士研究生,在职攻读。我入学之后,傅先生的病情有所好转,第二年即1986年,陈春声、郑振满接着报考博士研究生。1988年春季傅先生的病情再度恶化,不久去世,博士研究生陈春声、郑振满和硕士研究生郭润涛、张和平四人,转到杨国桢老师的名下,先后获得博士学位。1987年初我被学校破格晋升为副教授,傅先生从此不准备再招硕士生,这一年已经报名的刘永华,就转到我的名下,算是我的第一届硕士研究生。从1979年至1988年,我跟随傅衣凌先生学习工作近九年时间。我最大的受益,是来自傅先生不经意的言传身教,而不是正儿八经的授课。傅先生是福州人,讲的国语普通话也是相当的奇特,一般的外江佬是不大容易听懂的。再加上七十年代后期傅先生三出江湖之后,各种工作实在太忙,又应邀到日本、美国等出访讲学,抽不出太多的时间给我们上课。累计起来,傅先生给我们几届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授课的时间,不会超出一个月、十节课的光景。由于语言上的原因,傅先生授课的最大特点,是埋头念稿子;我们这些同学也是闷着脑袋,死命做笔记。过些年我帮助整理傅先生的书稿准备在人民出版社出版时,才发现他给我们上课时埋头念的是他的名著:《明清社会经济变迁论》。虽然傅先生给我们上课的时间十分有限,他的福州方言口音我们也不能全部领会,但是他给我们的教诲,更多的是日常言行举止的精神表率,特别是他在晚年重病期间,还坚持学术研究工作,他的许多著名论述,如中国封建社会是弹性的社会,既早熟、又不成熟;中国封建社会晚期出现了新的发展因素,但是强大的旧势力,死的拖住活的,使之难于顺利发展,等等,差不多都是他在“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正式提出来的。去世前半年,他还请博士研究生陈春声帮助,撰写了《中国传统社会:多元的结构》一文,对中国封建社会晚期的整体发展道路,提出了足以振聋发聩于历史学界的全新论述。在这期间,每当我看到他摇晃那消瘦虚弱的身躯,交代我去图书馆查阅什么什么文献资料时,心里百感交加,至今无法忘怀。1981年硕士研究生答辩时的旁听席。我们今天回顾傅衣凌先生培育研究生独特的方式,不由得使我联想到今天在全中国流行的培养研究生的模式。如今的培养研究生,是由教育部相关部门制定出来的程式化模式,全中国的导师和学生,是必须认真贯彻执行的,缺一堂课就有被追究责任的危险。我自己从1987年开始指导研究生,已经带了好几十名研究生,大概是受到老师的影响吧,至今不肯老老实实地遵循教育部规定的教学程式来指导,尽可能少上一些课。好在现在年龄比较大了,学校的管理部门出于惜老怜贫的好意,对我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是从我的内心,我还真的怀疑:究竟当今的程式化培养方式,真的就比四十年前老师的言传身教更具科学性?当然这种事情不是我所应该管的,还是回到当初我读研究生时的情景。由于当初是以“中国经济史”的名目招生的,所以除了傅先生授课之外,韩国磐先生也授课。记得韩先生给我们上过一个学期的课,授课时间比傅先生长。韩先生的国语普通话比较纯正,同学们都听得明白。但是其时韩先生刚做过食道癌的手术,身体相当虚弱,食道切除一段之后,不够长度,把胃提到胸口的位置,容易受凉,须在胸口藏胃的地方特别加盖一块保暖小棉片。如此一来,韩先生的身体经不起长时间的讲课,每次差不多只能讲半个小时左右。韩先生住在鼓浪屿,距离我们居住的厦门大学本部有数公里,还得乘坐渡轮跨海才能达到。因此每星期到鼓浪屿上课,大家必须算好时间,共同进退。车船周转一下,一般都要到9点才能到鼓浪屿韩先生家里。韩先生是一位十分儒雅的学者,待客礼仪周全。我们一到,第一道程序是喝茶,师母捧上果盘,里面有饼干一类的点心。我出身于农家,吃东西至今还是走“猪八戒吃人参果”的路数。但是来到韩先生家里,不敢放肆,学习斯文,浅尝辄止。茶点完毕,韩先生再慢条斯理地讲授约半个小时。再喝茶,吃点心,同学们讨论讨论。如此几来几往,约摸有一个半小时了吧。我们告辞回校,韩先生照例要巍巍颤颤地送到门口。这样结算下来,一个学期韩先生的授课时间,大约十个小时。如今四十年过去了,韩先生所讲的内容,自然还记得不少,但是印象最深的,还是韩先生家里的茶和点心。最后,我要补正杨国桢老师在《重出江湖》中的一点记述。杨国桢老师记云:“(5月)9日,傅先生先行乘火车到北京。……23日下午,访中华书局、商务印书馆。到中华书局拜访总编辑丁树奇先生时,本想打听《林则徐传》是否可以续写出版,不料他说‘文革’前签订的出书协议失效,颇为怅然。”杨老师这里漏记了傅先生的一本书。“文革”之前,中国历史学界在翦伯赞、郑天挺教授的主持下,在中华书局出版了《中国通史参考资料》一套十余册,这套书堪称那个时代在中国历史学界影响最大的书籍之一,主编聘请国内在各个断代史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学者参与,傅衣凌先生负责明史部分,属于第八分册。1966年,傅先生完稿并交付中华书局编辑出版。可是不久“文化大革命”爆发,中华书局也是革命第一,编书先放在一边。几番“造反有理”之后,傅先生的书稿不见了。“文革”结束之后,中华书局倒是依然认得此账,要求傅先生重新编写。当时人手不够,除了网罗杨国桢、林仁川二位之外,竟然把我也拉了进去。1983年我到沈阳参加清史国际学术研讨会的时候,顺道把一捆《中国通史参考资料》(明史部分)的书稿,交给了中华书局热情的林编辑女士。这次中华书局高度负责,不久把书印出来,可惜我把林编辑女士的名字忘了。

号曰

学冷门专业的人,后来都怎么样了?

外界的误解、就业市场的冷落……顶着这两大压力选择冷门专业的人现在都怎么样了呢?*本文内容整理自“冷门专业互助交流会 ”豆瓣小组讨论《那些学冷门专业的人后来怎么样了?》@阿拉斯加大鲸鱼周易与预测学,转行当文学史教授了。偶尔算卦,看看风水,讲座从南到北、遍地开花,参加各山门学院的道学易经研究之类的论坛。朋友圈日常晒猫和书法,顺便播报节气变化、讲座信息,以及学院动态。(不是我。)@占星Dorothy宗教学。现在成为职业占星师、算命卜卦,后期还想学习风水,正式踏入神秘玄学领域。@蘑菇酱书法专业。怎么说看起来以后也得往艺术家发展,要不就是大学老师。还是算了吧,读了研出来,大家最好的归宿就是去中小学当老师、落个户。实际上都找不到中小学老师的活,很多都是开培训班谋生...我是准备转行了。@不读书的还在唉认识的本科学油画毕业的就业方向大致分为三大类:1、一部分去画室当考前集训教师.....2、一部分转行当起了设计师.....3、接下来敲重点!!!一大部分干起了餐饮!还在大二的我该何去何从,当职业画家的寥寥无几,且大部分是自己吃饱全家饿死的状态。什么狗屁理想去踏的美术!疫情在家的我放下以前令我骄傲的画笔,捡起锅中的铲子为将来夯打基础 哭哭哭(;︵;`)@披萨心肠采矿工程。本科读的地质学,毕业后进入某国企做了半年地质师,遗憾觉得福利待遇与自己的预期相差太远,申请了澳洲的Mining Engineering。我进入的是一家刚起步的小公司,基本上每个人都必须成为多面手。像我不光要负责爆破,也要负责通风,短期规划,还有一些地质力学的问题。@呼啦啦飞我老公,985的水产养殖专业,保研读了一年发现不管是本科还是研究生,他们这个专业的大部分都去卖饲料了,就退学回家卖饲料了。经历了一堆苦难,硬转行,现在在从事财务工作。@啊嗯唉哎小能手本科植物保护研究生昆虫学。本科有同学工作了的对口专业是卖农药,还有考公务员的当老师的,大部分同学读研了。实验室的师兄师姐很多毕业当了公务员,去了房地产公司,银行或者生物公司?读研期间逐渐发现昆虫世界其实蛮美妙的,但是我一点都不适合做研究,今年直博转硕了。可能毕业以后会从事自然教育相关工作吧,目前和孩子们玩得挺开心的,但是要努力提高自己的分类知识。@ 钱得啦理论天体物理 & 天文学。本科天文学,硕士理论天体物理。真没有那么神秘,也就是数学+物理+计算机。99%的天文学家不纠结哲学问题,一份工作而已,外行写的科幻小说吹的太玄乎其玄了…后来怎么样了?没转行的都成了天文学家了。转行的去路就多了,有进杂志社做科普编辑的,有做地产销售的,有进银行的,有做码农的,还有回家继承祖业的。听说一位天文博士杀去华尔街年薪五百万美金,一时间传为佳话。@笑浅说到心病了,我是园艺技术专业,学的内容是花卉学,化学,蔬菜学,果树学,昆虫学。大三学校安排实习都是一些农药化肥的销售,就是去农村推销。我去了一家金融公司做客服,后来做文员之类的了。@进击的曲奇饼警务指挥与战术专业。当初高考填志愿的时候仅仅是看着这个专业名字觉得“woc”然后就不假思索的填了,录取之后才知道……原来是这样……具体就不科普了,专业倾向于特警方向,学专业课的同时又得学习治安学,交管学,法医学,痕迹检验学,刑事摄影技术等等等等一系列其他公安专业的内容。痕迹检验足迹提取交通驾驶酒精检测实训冷门是真的冷门,每个年级就一个班,出去人家一问,十个里边有十个以为咱学的是110指挥中心里的接处警与警力调度,害……本专业考研难度极大,上了这条路就只能一往无前地走了,毕竟学得一身战术倘若脱了制服也没其他用武之地了。@Wang Er藏药学。12年第一批招生,五年制。只有六个学生,据学校说是宝贝专业。然鹅,毕业之后变成了混蛋专业。藏药学?蛤?汉族学藏药学,你看得懂四部医典吗?(古藏文、梵文的集合体)现在外企医药代表一名,在裁员的寒潮中瑟瑟发抖。我们班有更惨的,面馆服务员@茉莉卫生事业管理,连名字都被改了,统称公共事业管理。现在在医院里数病历。病人以为我是医生,亲戚以为我是护士。通常我都说我保管病历的,有需要复印病历可以来找我,就这样。@柯涔印第安文学,网上搜印第安文学的论文,看到的基本上都是我的同门师兄妹写的哈哈哈。我也贡献了不少废话哈哈哈… 现在在企业做HR…@海上牧云人类学专业,我那一届只有四个人,毕业后两个做老师,一个做文案,一个做运营。师兄师姐们也是做什么的都有。@沾沾蜜糖民俗学研究生,大概当时选专业的时候脑子进水了,至今没找到工作。别人问民俗是什么?我说,民俗就是生活(对不起C导我给您丢脸了……@饼饼咂家政学。。神坑。。可以说家政行业是个朝阳行业。。但丫的根本算不上是门学科。。好在大三我就立志转行。。现在在金融行业,不后悔。@似蜉蝣殡仪专业。看了一圈,没有一个回答是关于我们专业的。现在看来仍然是够冷门的吧。记得老师跟我们说这个专业刚开设的时候,没有人选。后来没有办法改成了现代殡仪技术与管理。就业单位也就是民政局,殡仪馆,殡仪服务公司,公墓陵园等等。哦对了我本来学的是殡仪服务,后来兜兜转转到了公墓做了殡葬师。@鸿涛大学专业欧美流行音乐演唱。为了找更好的老师学流行音乐,我选择了私立大学。毕业以后呢?没文凭没工作。靠做武术教练(自幼习武)和街舞教练在北京漂了十年。现在做电商兼职武术教练。@剑云本科历史,研究生考古学。从一个冷门迈入另一个冷门。当年可是满怀热情,以为自己性格恬淡,可以在田野考古中面朝黄土背朝天,与历史和星辰为伴,上下探方之间便跨越千年。最终却依旧为现实打败,毕业就一头扎进了企业搬砖,现在在一家主要业务方向为文物预防性保护的公司做小职员。不过,当年研究生时期的20多位同学,除我与另外一个女生外,全都在各个考古所从事考古工作,未来大多想必会是考古行业的翘楚吧。@走走停停茶学专业,读了没后悔。这个专业我觉得从有趣方面来说还是可以的,育种、病虫害防治、气象学、土壤学、微生物学、制茶学、各种茶叶化学、分析化学等等,跑茶园采茶,找茶虫,茶厂炒茶、审评室品茶,茶艺室泡茶,实验室分析成分等等…实习是春茶季一个月驻扎在茶山,挺有趣的,符合我爱折腾的性格。虽然没从事这个行业了,但毕业时赶上市场大热的前期,工作一段时间后趁着热潮赚了一笔……就酱,现在出去都不会说自己学茶的,因为怕给泡茶的人压力,也怕别人给我压力。@灰豆大仙食品科学与工程。报考时以为新东方学厨炒菜做糕点。然后学了四年化学:有机化学,无机化学,分析化学,微生物化学。。。最丧心病狂的还有物理化学!!然后仗着英语功底还Ok,入门了门槛并不高的跨境电商。工作第九个年头,换了几家公司,现同事都是95,96,97年的了。有点好奇,当年那些85后的同龄人都去了哪里?最后希望大家都能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工作和事情~

缝衣浅带

冷门专业大盘点:这五大冷门专业你听说过吗?

1.易经预测学开设院校:中国科学院大学2019年9月5日全国易学实战应用大赛启动仪式上,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际易学联合会(合法注册的国家一级学会)会长孙晶宣布一个重磅消息:《易经》与预测学, 纳入中国社会科学2019年博士生(全日制)招生计划中,归中国哲学类。据了解,国外很多大学都设有预测学专业。而且,发表在核心期刊里的预测学文章也是数不胜数。相比之下,国内学术机构对华夏民族的历史经典《周易》以及衍生出的预测学内容避而远之,在学术上更是没有任何贡献。而中国社会科学院作为政府人文社科方面的权威机构,此举表明已经认可“周易预测学”的学术地位,并纳入学科建制,开始着力培养掌握周易预测的人才。茶学开设学校:浙江大学 安徽农业大学在世界产茶国中,只有中国有以茶叶科学为专业的高等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不仅培养中专生、大专生以及有学士学位的大学毕业生,而且于60年代起开始培养茶叶专业的硕士学位研究生,80年代中期起开始培养茶叶专业的博士学位研究生。茶学研究的内容,从大的方面来划分,可以划分作两大部分,茶科学和茶文化学。该专业的培养目标是重点培养具备农业生物科学、食品科学和茶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农业、工业、商贸等领域或部门从事与茶学有关的技术与设计、推广与开发、经营与管理、教学与科研等工作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殡葬专业开设高校: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北京社会管理学院重庆城市管理学院武汉民族职业学院我国殡葬专业重点是培养具有火化和制冷机械设备的操作、维修技能,具有殡仪馆、火葬场、公墓和陵园经营管理的能力,有防腐、整容技能的从事殡葬技术与管理的专门人才。主要开设社会学基础、行政法学和殡葬法规、殡葬管理、公墓陵园管理、民俗学、活化机使用与维修、殡仪服务、整形整容等课程。佛学开设高校:香港大学学习佛教的知识体系和作为一种哲学思想在现代社会的应用,课程范围十分广泛,从基础知识、典藏研读到世俗社会问题解读都有。港大佛学中心是一个学术机构,不是寺院一样的宗教机构,不需要宗教信仰,学生中有出家师父也有其它宗教信仰人士。蚕学开设高校:西南大学蚕学专业主要研究蚕的种类、形态结构、生活习性、繁殖、发育与遗传、分类、分布移动和历史发展以及其他有关的生命活动的特征和规律的一门综合性学科。这五大冷门专业大家听说过吗?大家还听说过哪些非常冷门的专业呢?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分享哦~更多内容欢迎关注林学长的伊甸园~~本文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而不

为什么有的高校叫大学有的叫学院?有何不同?高中生一定要知道!

大一的萌新们陆续开启属于自己的大学生活了,还在念高中的同学们也在为了自己的大学梦奋斗,面对大学的选择,不少同学和家长都有过这样的疑惑,为什么有的高校称之为“大学”,而有的高校称之为“学院”?“民族大学”是什么?只有少数民族可以上吗?今天,小编就为大家科普一下吧~一起来看看吧!“大学”和“学院”不是随意取的,我国现行的本科高等院校有大学与学院之分。关于大学与学院的区别,教育部有着非常具体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规定,大学和学院都应当具有较强的教学、科学研究力量,较高的教学、科学研究水平和相应规模,能够实施本科及本科以上教育。总的来看,大学比学院的要求高。普通本科学校独立设置的学院和大学的主要区别是:大学全日制在校生规模应在8000人以上,在校研究生数不低于全日制在校生总数的5%。学院:全日制在校生规模应在5000人以上。“大学”与“学院”的不同要求学科专业大学与学院在主要学科及其覆盖专业的设置、学科门类在校生人数的配置、硕士学位授予点数量、普通本科专业总数上有不同的要求。1.在人文学科、社会学科、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等学科门类中,学院应有1个以上学科门类作为主要学科,而大学应有3个以上。2.学院的主要学科门类中应能覆盖该学科门类3个以上的专业;大学每个主要学科门类中的普通本科专业应能覆盖该学科门类3个以上的一级学科,每个主要学科门类的全日制本科以上在校生均不低于学校全日制本科以上在校生总数的15%,且至少有2个硕士学位授予点,普通本科专业总数至少在20个以上。师资队伍大学与学院在师资方面的区别主要体现为:专任教师数量,研究生、博士生学历教师比例,具有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以上、正教授职务教师数量等。1.学院在建校初期专任教师总数不少于280人。专任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数比例应不低于30%,具有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以上的专任教师人数不低于30%,具有正教授职务的专任教师应不少于10人。2.大学的专任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学位的人员比例一般应达到50%以上。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比例一般应达到20%以上;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任教师数一般应不低于400人,其中具有正教授职务的专任教师一般应不低于100人。教学与科研水平大学与学院都应具有较强的教学力量和较高的教学水平,在教育部组织的教学水平评估中,评估结论应达到“良好”以上。而大学还需达到以下标准:1.在近两届教学成果评选中至少有2个以上项目获得过国家级一、二等奖或省级一等奖。2.科研水平达到以下标准:(1)近5年年均科研经费,以人文、社会学科为主的学校至少应达到500万元,其他类高校至少应达到3000万元;(2)近5年来科研成果获得省部级以上(含省部级)奖励20项,其中至少应有2个国家级奖励;(3)至少设有省部级以上(含省部级)重点实验室2个和重点学科2个;(4)一般至少应具有10个硕士点,并且有5届以上硕士毕业生。基础设施大学与学院在校园占地面积,生均建筑面积(称为学院的学校,建校初期其总建筑面积应不低于15万平方米),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生均适用图书数量,实习、实训场所等方面有着大致同样的要求。因此,无论是大学还是学院,都能为学生提供满足学习与发展的基础设施。教育部对于大学和学院在学科、师资、教学与科研等方面的硬性规定,可作为学生及家长在选择院校时的重要参考,但不能仅凭此来简单判定具体的大学与学院的水平高低。学校的行业影响力、社会影响力、毕业生就业质量这些软实力同样值得关注,一些频频闯入“行业最强院校榜”、“XX专业最强院校排行榜”的学院便是明证。所以,认清本质区别,综合评判,才能在填报志愿时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专科学院、职业技术学院的区别后缀的区别高等专科学校是指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进行专科教育的普通高等学校。根据教育部相关规定,师范、医学、公安类的专科层次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应规范校名后缀为“高等专科学校”,而非师范、非医学、非公安类的专科层次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则应逐步规范校名后缀为"职业技术学院"或职业学院。“类型”的区别大体来说,高职院校有三种类型:第一类是本科院校的高职专业。这其中一部分是“211”重点本科院校,也有一部分是市属高校。第二类是公办高职院校。这些院校招生数量大,高职办学时间长,在职业教育与就业上有一定优势。第三类是民办高职院校。国家承认学历,不过学费较高。从宏观原则上来说报考高职院校可以考虑四点第一个原则就是选大城市。这里没有歧视中小城市的意思。与中小城市相比,大城市的信息量更充分,就业机会也更多,上学的目的就是要扩大视野。在大城市中也有区分,比如,广东、浙江的产业比较发达,北京、上海的服务业相对更集中。第二个原则是规模。一万人左右的中等规模可能是相对适宜的。从教育经济学的角度而言,一个大学,从社会经济角度出发的最优规模是不超过1万人。规模太大了,就业很麻烦。最简单的理由就是一个学校一年毕业五六千人,到哪里去消化?更重要的原因是,不同于本科院校,高职对教学设备的要求非常高,没有合格的教学设备,难以培养出合格的技能人才。老师也是一个关键因素。学校可以招很多学生,如果老师和设备跟不上,难以保证学生的教学质量。第三个原则是兴趣。考生在填报普通本科志愿的时候,专家都建议要以兴趣为主。同样是高等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学生报考高职志愿的时候,也要讲兴趣。如果没有兴趣,学生一样会学不好。不论什么层次,兴趣都是最好的老师。第四个原则是宽口径。高职学生和普通本科学生一样,上大学所学的专业未必是一辈子的职业,很可能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要转向其他的行业。如果专业过于狭窄,不具备转型的基础,也不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所以一定要看所选的专业有没有一个职业群为背景,有没有一定的职业适应性。另外,挑选专业也要看得“深”一些,应该是社会未来发展的朝阳事业,而不是眼前的热门职业。“民族大学”是什么?族班、各科预科班招生民族大学里并不都是少数民族,只是少数民族的人数相对其他大学更多。所以大部分的专业汉族同学都可以报。1.高校举办的民族班、少数民族预科班招生只招收少数民族考生。2.少数民族预科班在相应批次的第一次征求志愿阶段填报志愿。录取后,生源不足时,未完成的招生计划科在相应批次的第二次征求志愿时公布,并组织第二次征求志愿填报和录取工作。相应批次第二次征求志愿录取后,生源仍不足的,经批准,本科层次少数民族预科班科可在不低于相应批次有关高校常规志愿提档分数线下80分(含80分);专科层次少数民族预科班不低于相应批次有关高校常规志愿提档分数线下60分,在第二次征求志愿有填报该校志愿的考生中,从高分到低分投档,由学校择优录取。民族班本科层次民族班在本科相应批次的第一次征求志愿阶段填报志愿。录取后,生源不足时,未完成的招生计划可在相应批次的第二次征求志愿时公布,并组织第二次征求志愿填报和录取工作。相应批次的第二次征求志愿录取后,生源仍不足的,经批准,本科层次民族班可在不低于本科相应批次有关高校同批次常规志愿提档分数线下40分,有填报该校志愿的考生中,从高分到低分投档,由学校择优录取。专科层次民族班在专科批次的第一次征求志愿阶段填报志愿。录取后,生源不足的,经批准,可在不低于专科批次有关高校同批次常规志愿提档分数线下40分,有填报该校志愿的考生中,从高分到低分投档,由学校择优录取。第二次征求志愿录取降分政策同第一次征求志愿。专业民族大学会比其他大学多一些民族特色的学院、专业和研究所,比如维吾尔语言文化学院、蒙古语言文化学院、藏学院等。专业上比如会有一些其他大学很少会有的藏学、蒙学、少数民族艺术、少数民族信息技术、少数民族史、民族体育等。此外,民族大学里面的民族学、社会学、人类学、民俗学、语言学、音乐舞蹈等专业一般也是不错的。民族大学有哪些中央民族大学中央民族大学(Minzu University of China)坐落于北京市学府林立的海淀区,南邻国家图书馆,北依中关村科技园,校园环境典雅,古朴幽美,人文氛围浓郁,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由北京市、国家民委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共建。在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下,学校1978年被批准为全国重点大学,位列国家“双一流”、“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大学行列,也是国家“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教育部来华留学示范基地”、“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之一。云南民族大学云南民族大学坐落于春城——昆明,是国家博士学位授予单位、中国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建设高校和国家民委双语人才培养基地,教育部、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与云南省人民政府共建的省属重点大学。云南民族大学创建于1951年8月1日,前身是云南民族学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最早成立的民族高等院校之一,2003年4月更名为云南民族大学。国家特色专业:非通用语种群、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民族学、社会学。中南民族大学中南民族大学,简称中南民大,位于湖北省武汉市,直属于中国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的囊括除军事学以外所有12大学科门类的以民族学、文学等人文学科见长的综合性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为中国“少数民族骨干计划”资格高校,拥有博士学位授予权。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应用化学、民族学、生物技术、电子信息工程。西南民族大学西南民族大学是中央部属高校,隶属于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是一所囊括文、史、哲、经、管、法、教、理、工、农、医、艺等12个学科门类的综合性民族高等学校。学校作为中国民族高校最高学府之一,被誉为"共和国少数民族精英"的摇篮"。学校坐落于有天府之国、芙蓉之都美誉的锦绣成都,与闻名中外的武侯祠毗邻。国家级特色专业: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动物科学、法学、汉语言文学、旅游管理、金融学专业。广西民族大学广西民族大学创办于1952 年,位于广西南宁,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建,为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建设高校、“十二五”时期广西壮族自治区重点建设高校。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非通用语种群、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壮语言文学)、民族学、档案学、对外汉语西北民族大学西北民族大学位于甘肃兰州,是新中国成立后创建的第一所民族高等院校,是“少数民族骨干计划”入选高校,国家首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由国家民委、教育部和甘肃省共建。青海民族大学青海民族大学位于青海西宁,是青藏高原建立最早的高校,是新中国建校最早的民族院校之一,是全国首批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是青海省人民政府与国家民委共建高校,入选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2017年,厦门大学对口支援青海民族大学。国家级特色专业:药学、旅游管理、艺术设计、网络工程贵州民族大学贵州民族大学位于贵州贵阳,隶属贵州省人民政府,是新中国创建最早的民族院校之一,是贵州省重点建设高校、贵州省人民政府和国家民委共建高校、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等次高校和接受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高校。西藏民族大学西藏民族大学位于陕西咸阳,是西藏自治区与国家民委共建高校、国家中西部地区重点建设高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教育部卓越人才培养计划试点单位、教育部团队式对口援助高校,西藏自治区博士授权立项建设单位。由华东师范大学对口支援西藏民族大学。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汉语言文学、会计学北方民族大学北方民族大学是中国唯一一所建立在少数民族自治区的部委高校,学校坐落在宁夏回族自治区首府银川市。学校前身是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始建于1984年,2008年更名为北方民族大学。由合肥工业大学对口支援北方民族大学。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材料科学与工程、生物工程。大连民族大学大连民族大学位于大连市金州区中心区域,是国家唯一设在东北和沿海开放地区、以工科和应用学科为主要特色的综合性民族高等学校。由大连理工大学对口支援大连民族大学。

黑金子

大学最容易混淆的专业,每年都高考生误报!考研也容易报错专业

在每年的研究生考试的报名阶段有很多考生对于自己所填报的专业是傻傻分不清楚,在每年也有很多考生因为专业容易混淆的问题最终填报的专业并不是自己最初所想填报的专业,那么对于我们今年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的考生来说应该注意哪几个专业呢?下面我们也来一块了解一下在所有院校中8个容易混淆的专业。大学最容易混淆的专业,每年都高考生误报!考研也容易报错专业。一、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如果我们不做深究的话对于这两个专业可以说是感觉到没有什么太大的一个区别,但是如果我们做过深入了解的话却发现这两个专业还是有着比较大的一个出入的,首先在就业方向上就有所不同,行政管理是比较偏向于政府的就业方向,而公共事业管理的比较偏重于企事业单位的就业方向,另外两者在培养方向、报考要求上也是有着一定的区别的,需要我们去研招网相关部门进行详细的了解。二、数学/应用数学虽然这两个专业研究的都是数学相关知识,但是具体的方向是有所不同的,也正如他们这两个专业的名字一样,数学这一专业是偏重于理论研究,而不注重实际运用,而应用数学则注重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与那种纯理论的数学专业还是有着非常大的一个区别的,我们可以这样理解一个是偏理论研究,一个是偏重于数学实际应用。三、民族学/民俗学在大部分人看来民族学和民俗学还是有着比较大的一个区别,但是往往每年有很多考生在进行报考相关专业的时候却是分不清楚,民族学是以民族为研究载体,是指研究我们国家各个民族的社会经济情况,而民俗学所针对的研究范围是全国各个地方的风俗习惯的研究,与民族并无直接的关系。四、新闻学/传播学这两个专业其实有着非常多的互通性,他们在研究对象以及学习的内容上也是有了非常多的相似之处的,但是在进入到研究生阶段的学习以后这两个专业往往有着比较大的一个区别,新闻学比较注重对于某个特定事件的评论,就业方向多是一些传统的媒体,比如说报社、电视台等,而传播学则比较注重于理论的研究,在就业方向上要比新闻学宽广,不仅可以去一些传统的媒体,就也可以去一些政府部门、舆情研究部门来进行就业。以上这些专业就是我们在考研中容易混淆的几个专业,同样在我们高考进行志愿填报的时候也往往对这些专业的区分感觉到非常的困扰,也需要我们努力去辨别这几组专业的具体的一个区别,这样我们在选择专业的时候才能够做到有备无患,选择到自己最初想学的那个专业,最后也在这里希望今年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的考生们都能够顺利考入自己理想的专业与院校,成功上岸进入到自己理想的大学进行研究生阶段的学习与生活。关于:高考和考研都容易混淆的专业,名字看似相同,毕业生差距却很大,这个话题,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