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探寻日常生活中的文化逻辑 “本土人类学与民俗研究专题”与读者见面恋研

探寻日常生活中的文化逻辑 “本土人类学与民俗研究专题”与读者见面

2019年11月28日晚,一场以“探寻日常生活中的文化逻辑”为主题的新书发布会在单向空间爱琴海店举行,三本本土人类学作品《生熟有度——汉人社会及文化的一项结构主义人类学研究》《道在屎溺——当代中国的厕所革命》《百年衣装——中式服装的谱系和汉服运动》与读者见面,丛书主编周星教授、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高丙中和社会学博士杨娜进行了座谈。在新书发布会上,现为日本爱知大学国际交流学部教授、国际中国学研究中心所长的周星首先介绍自己结集出版“本土人类学与民俗研究专题”这一著作系列的思路。他回忆起自己深受费孝通先生将人类学与民俗学结合起来的研究方法影响。周星教授谈到自己研究的初衷,是他一直在体会中国日常生活里面包含的文化逻辑、中国民众在日常生活中怎样建构自己的人生意义、中国老百姓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怎样找到幸福或者怎样建构幸福感,这些东西通常在我们所谓高大上的学问里经常被忽视,而这正是人类学和民俗学最大的贡献,即让普通人民的生活方式和日常生活成为我们的话题。所以他会关注人的排泄行为、着装行为的变化及其后的社会文化因素。周星教授指出,目前中国正进入一个日常生活的变革时代,包括人们的衣、食、住、用、行、厕所、垃圾七个层面,这七个层面都解决了,也就意味着中国社会真正进入现代社会。由此,周星谈到他今后可能还希望通过研究垃圾分类来探讨人与物的关系等研究计划。“立足本土社会,透过国人熟悉的日常生活和习俗,探究对中国社会内部的深入理解。”周星教授谈到,收入此系列的若干专题性研究,大都是在上述理念的支持下,历经十多年乃至数十年的认真思考与探索逐步完成的。他希望,这些缘起于个人的学术趣味的专题研究,能推动国内公众的本土文化认知,进而引导公众达致更为深刻的文化自觉。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张知依编辑/贺梦禹

虽虫能天

研究性学习课题120例(参考)

一、教育部推荐课题(2017年)1、清洁能源发展现状调查及推广2、家乡生态环境考察及生态旅游设计3、食品安全状况调查4、家乡交通问题研究5、关注知识产权保护6、农业机械的发展变化与改进7、家乡土地污染状况及防治8、高中生考试焦虑问题研究9、社区管理问题调查及改进10、中学生网络交友的利与弊11、研学旅行方案设计与实施 12、考察当地公共设施二、综合性课题 (一)环境保护13、对十堰地区废电池回收情况的调查及建议14、十堰空气中SO2对土壤的负面影响及治理措施15、环保筷的开发与推广16、十堰地区空气污染现状及对策17、汽车尾气的治理及再利用18、关于城市垃圾资源化的设想与调查19、塑料及其回收利用20、光污染与光能节约(二)生活中的化学问题:21、农用生物肥22、新型建筑材料的开发与利用23、生命之源——营养24、家庭包装25、以氢气(天然气)为燃料的灶具26、正确提取热量及饮食27、对化妆品成分的研究28、方便面可食性内分装29、油烟革命30、装潢材料的应用及改进  (三)资源利用:31、太阳能发展前景及利用32、创造绿色电能33、未来能源技术 三、学科性研究课题(一)、语文研究性学习课题34、如何解读赏析外国小说35、追溯诗歌的源头—《诗经》艺术探究36、我眼中的孔子(老子、庄子、孟子……)37、交际中的语言艺术 38、追寻在(某地)留下足迹的文化名人39、寓言对生活的启迪 40、《三国》人物性格探析 41、现代流行语言的背后42、高考满分作文研究43、广告语的修辞分析 44、民俗文化研究45、记文学中的精神力量46、 朱自清的散文艺术探究47、冰心作品中的爱的哲学研究48、张洁作品中的人性美49、中国古典诗歌发展探讨等50、学生名著阅读情况调查及分析 (二)、数学研究性学习课题51、如何计算一份试卷的难度与区分度52、主要十字路口人行道宽度的科学设计53、生活中的数字问题 54、生活中的数学——贷款决策问题55、寻找人的情绪变化规律 56、促销中的打折与分期付款问题57、三角函数的应用问题 58、数学中的黄金分割59、向量方法解决数学问题 60、登高望远—数学中的测量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61、银行存款利息和利税的调查62、购房贷款决策问题63、投资人寿保险和投资银行的分析比较64、证券投资中的数学65、以“养老金”问题谈起66、中国电脑福利彩票中的数学问题67、如何存款最合算68、如何合理抽税69、出租车车费的合理定价70、哪家超市最便宜(三)、英语研究性学习课题 71、称呼中的英文与汉译方法探究72、中英美人之间的交际习惯73、性格与英语学习 74、饮食行业的英语规范75、趣味英语收集 76、旅游景区的标识英语77、西方国家节日谈趣 78、兴趣爱好与学习英语之间的联系79、英语口语训练 80、英语中的颜色与心情 (四)、物理研究性学习课题 81、温室效应的产生与影响 82、物理与能源开发83、防盗门的防盗原理 84、自行车上的力学知识85、鸡蛋身上的物理学 86、学校周围噪声的防治87、现代交通与噪声污染及防治88、魔术中的物理原理89、建筑中的物理原理90、音乐中的物理知识 (五)、化学研究性学习课题 91、家庭装修材料的取材研究92、用植物色素制取代用酸碱指示剂及其变色范围的测试93、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实验改进94、汞是如何进入食物链的?95、对市场补钙药品的研究96、食用油脂与健康97、常用食品添加剂的成分98、各种水果的维C含量之比较99、调查医院化验室中化学知识的应用100、日用洗涤剂对人体和环境有害吗? (六)、历史学科研究性学习主题 101、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研究 102、辛亥革命的成功与失败 103、世界史上著名人物研究 104、十堰发展简史105、二中发展简史(七)、地理学科研究性学习主题106、冰川搬运设备制作107、从生态观点进行节能108、从地缘关系分析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的原因109、我国风水学中的科学地理成分110、地理素养对我们学习、生活、工作的影响(八)、 生物学科研究性学习主题111、制作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112、利用废旧物品制作生物膜模型113、制作反射弧模型 114、设计小麦品种间杂交育种程序115、卧室内放绿色盆景多多益善吗?(九)、政治学科研究性学习主题116、如何使用信用卡促进十堰的消费117、对某某商品的销售情况的跟踪调查 118、中国保险业将何去何从119、个人收入分配方式的变化120、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的发展编者按:发布高中综合实践之研究性学习课程相关知识,与学习、研究者探讨交流。12.5重点课题《研究性学习的探索与实践》研究平台及成果之一。创新的互联网+教育服务平台,时尚前卫的创客空间,让每一个人都在研究中快乐成长!

不推

开山大师兄|陶思炎:研究中国民俗文化一定要敢于批判

【编者按】本文受访者陶思炎1947年3月出生于江苏南京。1990年1月在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博士”学位,系我国民俗文化学方向的第一位博士,师从张紫晨先生。陶思炎曾任东南大学艺术学院教授,东南大学东方文化研究所所长,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017年4月从东南大学退休。2017年8月12日,陶思炎教授于南京河西家中接受了作者的访谈,回忆自己从下放农村的插队知青到第一位民俗学博士的经历,谈他对民俗文化的研究与独到理解。澎湃新闻请讲栏目推出“开山大师兄”专栏,将陆续刊发作者许金晶对新中国首批文科博士的系列访谈。“开山大师兄”,指的是新中国学位制度建立以来各学科最早获得博士学位的学者。以下是陶思炎教授访谈实录:一、扬州十年许金晶:您是在“文革”时就已经到现在东南大学的前身——南京工学院的建筑系就读,您能不能把进大学之前的经历简单介绍一下。陶思炎:南京是我的故土。我是第四代南京人,生在南京,住在城南地区,所以南京口音是比较重的。我们家是100多年前从皖南来到南京的。高中毕业那年文化大革命开始了,滞留学校搞“文革”,1968年去农村插队。我于1968年12月到了扬州地区的邗江县插队务农,成为一名插队知青。许金晶:扬州邗江。陶思炎:对。两年后第一批知青上调时,我就进了工厂。这么快就离开了农村,是文学帮了我。在学校时我喜欢外语,其实语文基础也比较好,下乡以后喜欢写诗,我的第一个作品就是1969年插队一周年时在扬州的报纸上发表的一首诗,谈插队的体会。诗作发表后在知青中间就小有名气了,社队领导也对我有了这样的印象:这个知青不仅表现不错,还会写诗,很有才气。在公社成立“五七”战士连时,我就作为知青代表进入了领导小组,当第一批知青招工开始后就把我送走了,分配到邗江县施桥农机厂当工人。两年以后,我被借调到县工业局搞社队工业整顿运动。当时每过一段时间大家会集中汇报工作,在汇报会上我写的调查报告,多次受到局长的夸奖。后来我调到坐落在扬州市内的邗江县建筑公司工作。在1975年工农兵学员招生中,分配到扬州地区一个读建筑专业的名额,扬州地区就把它分给了邗江县,而邗江县就让建筑公司来推荐。这样,我就到了南京工学院建筑系学习。当时社会风气挺好的,除了我能写点报告、写点通讯之外,与公司领导个人之间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关系。许金晶:那真是很不容易的。陶思炎:南工建筑系是王牌的系科,当时杨廷宝、童寯还在世,可以说不亚于清华的建筑学专业。到南工读书,虽然是工农兵学员,但也是高等教育,而且建筑作为艺术和工业的结合,和我一直喜好的文科比较接近,我挺有兴趣的。建筑就是一种无声的音乐,不是简单地盖房子,自有它的美学观念,涉及天文、地理、历史、民族、风俗等多方面的知识体系,其中古代园林、传统村落、老城区、老房子、老街巷等,还成为内涵深厚的文化遗产。当时因大学停顿多年又恢复开课,老师们重上讲台都非常珍惜,非常投入。杨廷宝先生开设了讲座,李剑晨先生亲自给我们上素描课,大师们的艺术素养、治学经历和满腔热忱使学员们十分敬佩,我们在这样的氛围中学习,积累了对南工的良好印象和深厚情感。博士毕业时,我可以到国内任何高校去工作,可以到北大、清华,可以留在北师大,也可到复旦、南大,但我选择了东大,那是出于我与第一母校的缘分和情感,还有对未来学术发展的期待与幻想。 许金晶:您能回忆一下在“文革”十年里都读哪些书吗?陶思炎:当时在朋友之间、同学之间相互借阅的主要是一些文学作品,包括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英国作家哈代、法国作家雨果、美国作家欧亨利等的作品,尤其是俄罗斯的文学作品更多一点,包括普希金、屠格涅夫、契诃夫、托尔斯泰、高尔基等。我当时比较喜欢学俄语,对俄罗斯的一些作家和作品也就比较了解。他们作品不只是有情节,更重要是有哲学、有思想、有激情,其中民主主义、爱国主义、人道主义的精神非常突出,能够给人以启迪。现在回头看,当时读的这些书,应该说为今后的求知打下了一个较好的基础。另外,我在中学时代有一个非常要好的同学,他跟我同桌,他喜欢文学,我喜欢外语,他准备以后去做新闻记者,而我的志愿是做外交官或者翻译家。我们相互交流,相互影响。青少年时代交什么样的朋友,树立什么样的目标,对以后的发展也是很重要的事情。当然,我们少年时代也很爱玩,现在看来玩对我的一些研究还是有帮助的。捉蜻蜓、捞蝌蚪、翻跟头、放风筝、打梭棍等等,都是常玩的游戏。七八岁时就开始跟着哥哥和邻居家的大孩子去郊外捉蟋蟀,这倒让我积累了昆虫的知识,甚至部分成为我民俗研究的对象。比如说斗蟋蟀,我就有一篇文章写了蟋蟀的捕捉、蓄养和决斗的一些过程和方式方法,记录了一些当年听老先生们所谈的蟋蟀经,其中有观察蟋蟀的口诀和特别的判断方法。我在北师大攻博期间,有一个苏联的文化学家来进修,我跟他谈到中国古代的蟋蟀知识,我说,中国没有出现达尔文这样全能的生物学家,可是我们在某些昆虫的知识方面可能超过了达尔文。我就给他举了蟋蟀的例子,蟋蟀一年分四批成熟,达尔文就没有写过,其名称分别叫做“紫”、“黄”、“青”、“白”虫,它们一批一批的随不同节气而开始成熟,因此它们决斗“当令”期有早有迟。这位学者对中国民俗文化知识十分惊异。二、重回校园许金晶:当时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的时候,您已经是大学生了,当时为什么会选择还要再去高考,再做出一个弃工从文的决定呢?陶思炎:恢复高考的第一届是1977级,但1977级招生时有条限制,在江苏已婚的不能报考,当时我刚结婚,只能作罢了。半年后,当1978级全国统一招生时,政策放宽了,规定凡是“老三届”的知识青年都可报考,年龄、婚否均不限。当时去听传达文件,原以为与我无关。结果一听十分惊喜,没想到我还有一次报考大学的机会!为什么我要报考呢?我想“摘帽”,想摘除“工农兵学员”的帽子,想自己选择志愿,做一个真正的大学生。我想继续求学,去学外语,实现中学时代的理想。但报考之后规定又出来了:25岁以上的不能录取外语专业,我当时30岁了,命运又同我开了一个玩笑。尽管我外语高考成绩是90分(满分为100分),也只能学中文或别的文科专业。这样,我到了南师大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学习。我参加高考时女儿才满月,那时又要忙小孩,又要看书,经常是躺在床上看书看到睡着,书经常掉下来打醒我,再拿起看。好在基础比较好,所以考得还是不错的。读书期间我开始考虑我的方向了,学中文将来干什么呢?我打算毕业后去报考外国文学的研究生,于是从大一起就开始做有关的资料准备,并试着写论文。在大学毕业前,已有两篇文章在《南京师范学院学报》发表:第一篇《浅谈扬州园林与文学》,涉及景观建筑与文学;第二篇《谈〈哈姆莱特〉剧中的鬼魂》,转向了外国文学的研究。陶思炎大学时代在宿舍研习。许金晶:有一个戏剧转向了。陶思炎:转向了莎士比亚研究这个专题。许金晶:您本科毕业论文写的是什么?陶思炎:题目是《比较神话研究法刍议》。许金晶:当时已经接近您后来的方向了。陶思炎:在选择了外国文学研究的方向之后,到三年级快结束时,我突然觉得这条路不能走。为什么呢?当时出国机会很少,要研究外国文学,又不能到国外切身体验外国的社会生活和人文环境,而且语言也不那么纯熟,只能使用二、三手材料去研究,这样拼死了也做不了一流学者。因此,我想到应该尝试做比较文学的研究。这样,把外国文学与中国文学相互对照,建立沟通的桥梁,或可左右逢源,另辟蹊径。很快就到了大四,要写学士论文了,于是我就从比较文学的角度来选题。选择了神话作研究对象,探讨比较神话的问题。我的学士论文是成功的,1982年它发表在重要刊物《江海学刊》上,1984年被收进了《全国大学生毕业论文选编》一书,并且被日本西南学院大学选作教材。后来在杂志、报纸上看到神话研究的文章就比较注意,甚至能对某些观点提出商榷。于是我在《华南师大学报》上发表了《神话文体辨正》一文,在《光明日报》上发表了《<西游记>是童话和神话的交融吗?》一文,在商榷中阐发自己的神话学观点,这些文章不仅很快发表,而且都全文收入当年的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之中,其中有关《西游记》的那篇文章后来还入选《20世纪<西游记>研究》一书。三篇神话文章的成功使我发现,可能这一领域更适合我去拓展,就一连写下并发表了近十篇神话研究文章。这样就到了1987年,《光明日报》登了《招生简章》,说北师大第一次招收民俗学博士生,我决定去试试,我想要“归队”,到民俗学的专业队伍中去学习与研究。三、深造与研究之路许金晶:我们看一些资料,有人说您是第一位民间文学博士,有的说是民俗学,真实情况是怎样的?陶思炎:我们民俗学博士是在中文系培养的,它在学科目录上为中国民间文学,但我的方向是民俗学。我是在1989年年底答辩的,答辩以后北师大的校刊上登出的报道就说,这是我国“第一篇民俗文化学博士论文”,后来我们就采用“民俗学博士”的说法。现在民俗学与民间文学分开了,一个归到社会学了,一个留在文学内。许金晶:您当时在北师大读民俗学博士期间,大致受到的训练和学习情况能不能介绍一下呢?陶思炎:首先是利用资料的能力提高了,会查资料了。现在学生常常从网上搜、打关键词找资料,那时候还没有互联网。怎么样才能较快速地去寻找自己所需的材料呢?我们当时也有方法,那就是精读与泛读结合,在书中搜索所设定的关键字,有时需要一目十行,沿对角线翻阅。此外,注意图像的搜集。民俗研究不仅需要文献资料,也要考察艺术图像和考古实物。在北师大期间我选择了研究鱼文化,比较注意考古与文物类的期刊与图册,可以说当时馆藏的相关杂志和图册我基本都查阅过。当时一次可以借阅两年的合订本,我一般一个星期就换一次,搜索其中的信息与图像,经研究、分类,我最后为鱼文化归纳出12种功能。陶思炎手稿。许金晶:您当初为什么要选这么一个题目呢?陶思炎:因为在这之前,我写过两篇有关鱼的文化研究文章。一篇叫《五代从葬品神话考》,另一篇叫《鱼考》。攻博之初我就跟导师谈了学位论文的选题设想。我说,我考虑了三个题目,老师您给我把握,看选哪个好?第一个是中国鱼文化研究,我写过鱼,想继续在鱼文化方面做一些深入的研究。第二个是做神话学研究,因为围绕神话问题我已写了近十篇文章,对神话学也饶有兴趣。第三个是民间信仰研究。当时张紫晨老师很谦虚地讲,神话没研究过,不好指导,民间信仰的类型与事象太散太杂,很难形成集中的论文,还是写鱼吧。最终我决定以鱼文化的功能与演进为研究重点,从原始文化到近代民俗,共归纳出鱼的12种功能以及始生、衍生、泛化的演进阶段。给我博士论文写书面评语的乌丙安先生,他说,这篇论文应用了西方功能主义的观点,但超越了他们。许金晶:您能不能谈谈你的博士生导师张紫晨先生,对您的为人、治学、生活各方面的一个影响,对他的印象?陶思炎:张先生是非常勤奋的学者,可惜他英年早逝,62岁就去世了,否则在中国民俗学界会有重大的建树。在我读博的时候,他出了5本书,我作为青年学生也是蛮崇拜的。不过,他也挺谦虚的,对这5本书他也不是每一本都很满意。《中国民俗与民俗学》和《歌谣小史》都很有学术价值,当我提到他写的《中国古代传说》时,他似乎不太满意,曾两次表露了这样的心迹。他还写有《北京地名志》,写过有关鲁迅研究的书,主编了《中外民俗学词典》等,涉猎面很广。我印象中每次到先生家,他总是在书房里写东西,北京窗户开的比较小,而且窗帘常拉到一半,感觉他总坐在书桌前,开着灯在工作,哪怕是在白天。先生比较爱才,我从面试的那天就能感觉到。主考官是钟敬文先生,他知道我写过几篇神话研究文章,就问我:对袁珂先生的神话研究怎么看?当时我就指出袁先生研究的优点和缺点,也蛮大胆的,不晓得他们之间的关系和自己评说的轻重。我说,他的问题是对神话的概念缺少理论的辨析,袁先生所写的那个“广义神话”难免似是而非。因为亚里士多德在《论定义》中间就说过,下定义是不能用比喻的,而袁珂给神话下定义是:神话就像一面三棱镜,透过它可以看到五光十色的古代社会图景。这就不对了,神话怎么是三棱镜呢?这种用比喻的方法来下定义是不恰当的。钟敬文先生微微点了点头,而张紫晨先生笑咪咪地看着我。钟先生当时90岁了,张紫晨是钟敬文学生,年富力强,那时快60岁了,他对老师十分敬重,同时对学生也非常爱护。我才入学他就跟我讲,要准备留校,我说家在南京,事业与家庭得兼顾,不能一个人留在北京。后来,张先生又几次提及留校的问题,我均未作肯定的答复。张老师为人的一个特点是非常忠厚。我在博士刚毕业的时候,1990年,参加了由他参与主持的一个中日民俗联合考察,先考察中国江浙地区,再到日本冲绳县调研。当时我参加了在江苏常熟的调研活动。那时候的调查经费全部由日方承担,但中方学者在课题组的正式人员比日方少两个。为此张先生还受了一些委屈,有人批评说,中日调查就应该平等,为什么中国学者要比日本学者少两个?张先生当时讲,经费完全是人家出的,如果我们承担一半经费可争名额的平等,现在人家多带两个人也正常。他对国际学术交流做了推动,但也默默忍受了误解和批评。张老师总结能力很强,我听他主持过很多次会议,最后归纳的时候都能把要点抓住,我当时蛮佩服的。 许金晶:您今天再回过头来看,您的博士论文在中国民俗学当中的学术贡献或者价值是怎么样的?陶思炎:这是在我国比较早的一篇专题研究文章,日本人认为是文化人类学的研究。我到日本讲学时,有日本的学者就跟我讲,我买过你的《中国鱼文化》,当时中国文化人类学研究的著作很少,我看到以后非常喜欢。他为了让我相信,第二天特地把书带来给我看了。这本书的出版,带出了一些其他的相关著作,比如说《中国龟文化》、《中国鸟文化》等。还有,就是研究方法上的跨学科的综合研究,也已经显露出来了。另外,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创见。 陶思炎在日本参加民俗活动。比如,我们经常会说太阳中间有一只鸟,太阳如果显形的话,它的精魂是乌鸦,月亮的精魂是蟾蜍,在兽体宇宙模式中星星的精魂是什么呢?是鱼!鱼是星辰的精魂。中国古人视天为河,天河、地川是连在一起的,鱼可以沿河而上,所以成为天上星星的象征。半坡文化彩陶上的网点纹、河点纹中的圆点,其实是鱼的眼睛,是鱼图案的浓缩,抽象的表达。原始人真有了不起的地方,用一个黑点表示一个鱼的眼睛,也就表示河中有一条鱼,同时又有天河与星辰的象征意义。许金晶:您觉得从事民俗学研究,需要具备哪些学科的知识或者需要具备哪些必备的技能?陶思炎:一个是本身要有广博的兴趣,因为它的领域很宽广,有生活层面的,有审美层面的,有游戏层面的,等等。再一个就是要有从现象到本质的观察能力,有很多东西的意义是潜藏不露的,象征是民俗的主要表达手法。像端午节到了,门上挂的菖蒲和艾叶,跟端午的什么意义相关呢?当然,它们可以作为符号告诉大家端午节到了,但这也太浅显了。要找到它本身的象征因素,才能完全理解它的意义。实际上,菖蒲是宝剑的象征,艾叶是虎爪的象征,俗信能斩鬼吃鬼,这所谓的“鬼”,就是瘟疫。从表象到本质之间,要靠综合性的知识去释读,包括历史的、地理的、社会的、物产的、图像的、传说的、信仰的等方面,进行考释和还原。当然语文的基础也非常重要,尤其是研究中国的民俗文化,而且要有一定的学术勇气,敢于挑战、敢于批判,对任何说法打个问号,这样才能发现问题,产生新的想法。 许金晶:因为您刚才也提到我们民俗学研究当中图像很重要,您觉得这种文字、图像包括其他的资料,在民俗学研究中处于什么样的位置呢?陶思炎:如果有比较,我觉得文字还是放在第一位的,比图像重要,因为人类文明的象征就是使用文字,文字可以确凿无疑地记录下所处的年代,很明白地表述观点。比如说,司马迁的东西就是汉代的。如果是唐诗中间的一些资料,它是唐代的,至少在断代的时候非常清晰。但是图像有一个多义性。我们现在看到一个图像,一个孤立的图像你可以说它是什么的象征,可是当时的人是这么想的么?那未必。就像我们看到乌鸦一样,现在觉得喜鹊是好的,乌鸦是不吉的象征。可是在唐宋的时候,乌鸦称孝鸟、吉鸟,它是吉祥的象征。所以说图像有其模糊性,或者说是信息的潜在性。但是图像也需要,为什么?它能弥补文字的不足,文字可能是三言两语,是有声的符号记录,跟形象的东西有差异,所以再拿图像来验证,就多了一重证据。我讲要注意实物的、语言的、文字的、行为的资料,实物大多因有造型而含有图像的因素。所以我的研究是两个方面,既有理论的、体系的建构,同时有具体的专题研究,在这方面我的著作能够加以说明。理论方面的,《应用民俗学》、《中国都市民俗学》和《民俗艺术学》都是中国民俗学研究中的第一本。它们作为一个个学科分支,旨在丰富和发展我们的民俗学学科体系。在专题研究方面,我出版了《中国鱼文化》、《中国纸马》、《中国镇物》、《中国祥物》、《苏南傩面具研究》等著作,通过这些专题研究,我们能看出它们丰厚精深的文化内涵,传承脉络和社会联系,其中也有一些开创性的课题。从1987年攻读博士学位到今年,正好是三十年,《中国鱼文化》是我的第一本书。今年我出版了《陶思炎文集》,收录了我的160多篇各类文章,共130万字,分作上下两册,以纪念我从教36周年。文集的研究领域和类型包括神话学研究、民间文学研究、民俗学研究、民俗艺术学研究、宗教与俗信研究、文史研究,以及综合类和译文类。 四、对未来的展望许金晶:我们知道改革开放以来有三次传统文化热,1980年代、1990年代和当下。这有没有对国内的民俗学研究产生一些影响?陶思炎:1980年代是一个恢复期。当时国家有十套集成,其中有三套属民间文学方面,即“民间故事集成”、“民间歌谣集成”、“民间谚语集成”。大规模采集歌谣、故事、谚语的行动史无前例,全国的研究队伍都调动起来了,培养了一批爱好者和研究者,而且大家做调研也没有什么经费支持,大多自费下去,写东西、编材料不要稿费,挺可敬的一代人。1990年代转向出成果,1980年代的著作多是民间歌谣集、民间故事集等田野调查采录本,1990年代开始出现一批理论性和专题研究的著作,同时民俗学词典也已编纂出版,杂志上的相关文章在理论上继续深化。1990年代以后到现在,我们向教育方面的发展更加明显,开始培养专业人才,硕士、博士、博士后队伍不断壮大。北师大从1987年开始招收民俗学博士生,1990年代其他高校也陆续开始招生。21世纪又启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保护的项目90%可以说是民俗类的,是民俗学在另一种话语系统下的拓展,由一般理论研究的层面进入到应用实践的层面:推动了博物馆建设,建立传承基地、实验基地和文化保护区,等等,由理论指导传承和保护,并向制度化推进。当然,“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概念有所偏颇,这个工作领域很好,但这种提法以偏带全。因为所谓非物质的东西,要靠物质来体现。换句话说,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相对物质文化遗产而存在的,物质文化遗产是什么呢?能离开非物质因素吗?也不能。二者是不能剥离的。所以我觉得比较科学的概念,应该就是“文化遗产”四个字,不要再硬分物质的和非物质的,其实它们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孙海彦:这是不是跟日本一样的,日本提出的无形文化。陶思炎:对,可能是日本学者在教科文组织占据了话语权。不过,客观讲,搞这个活动对中国的文化保护是有好处的,建立了四级保护机制,有机构,有经费,大家都参与进来,使得我们的民俗文化由理论研究、专业教学转入到社会的保护中来,拓展了它的应用领域。许金晶:您作为国内第一位民俗学博士,这样一个身份对您的学术、教学工作会产生一些影响吗?陶思炎:教学方面,大家相互之间也很少说到这种身份,学生们总是说陶老师课上得好,应该去听。我的课选听的人数是比较多的,课程结束时学生们往往都不想走,我也蛮感动的。许金晶:您现在已经不带学生了?陶思炎:今年4月份我刚退休,一般教师的退休年龄是60岁,博导是65岁,而我已经70岁了。 陶思炎在东南大学校园。许金晶:您今年正值70大寿,正好也是刚刚退休,您对于未来的个人生活,包括对于未来的研究、写作,还有哪些计划和期待?陶思炎:退休后这几个月还挺忙的,东西南北到处跑,有的是考察,有的是调研,有的是讲学,有的是参加会议,跑了6个国家,两次去内蒙,两次到广东,还到了新疆,甘肃。中央文史研究馆要给每个馆员出一本《馆员文丛》,30万字,我已经交稿。中央文史研究馆委托中央电视台给我拍一个专题片,叫“文史名家”,先后在南京、高淳、泰州几个地方连拍了4天,将剪辑成半小时的节目。我还讲了很多具体的民俗事象,已剪辑成20集网络小短片,总题目叫《陶思炎说民俗》。我的《南京民俗》一书经修订,以《南京传统风俗》书名纳入“品读南京丛书”由南京出版社出版,也基本完成。 我也在考虑以后干些什么,还没有非常明确的目标。我觉得什么方面有价值、有兴趣,我就去做。目前有个还没完全成熟的选题,也可以先透露一下,叫《民俗辨伪集》,就是对于一些当今困惑百姓的似是而非的伪民俗做出分析判断,以还原传统。还有其他模糊的想法,没有确定。如果再发现好的专题,类似我已研究过的纸马、傩面具、镇物、祥物等,也可以考虑继续做些探究。 有时也有尝试小说写作的闪念,借助民俗文化的背景去写我曾受到触发的人和事,不过现在还忙不到它呢。(本次访谈由访问者许金晶、《大众考古》杂志编辑孙海彦共同整理。本文刊发时有删节。)

色戒

民俗文化与乡村振兴

今天我讲的题目是《民俗文化与乡村振兴》。民俗文化是一种基础文化,是老百姓生活的文化,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所以今天的讲座扣住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文化、乡村振兴这几个关键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地区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摆在优先位置,坚持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让乡村振兴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行动。”乡村振兴的第一个着眼点是经济,没有经济的振兴,乡村是很难发展起来的。但是乡村振兴的持久动力应该是文化。所以,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它是修复与养护中华文化的根基。中华文化的根在哪里?根脉应该在乡村。乡村很多地方还保留了很多中华文化传统的东西。它在现代的城市化过程中,已经受到很大的损毁。所以我们要以文化振兴的方式,去修复和养护中华文化根基。文化要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来充实乡里老百姓的精神生活。大家知道中国的乡村问题非常复杂,不是一时一刻的问题,是一百年来的一个持续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很多传统,很多文化受到破坏,传承的东西非常少。在今天这个新的时期,应该在乡村振兴的大好的形势之下,去充分认识文化振兴的价值和意义。所以,这里用了习近平总书记说过的话,叫做“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我们要发展,要开辟未来的话,要有所寄托,要有一定的基础,要知道我们的历史和文化的根基在哪里。只有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创新不是凭空的,创新是有一定的凭借的。如果离开基础的创新,那是无根之谈。而中国有五千年的文明,有几千年丰厚的文化传统,这是我们继承创新的重要基础。在我们讲民俗文化的时候,我们可能偏重对民俗文化传统的优良部分的发现,或者说再认识的过程。民俗文化是什么?是民族的基础文化,所谓基础,就是在民族文化发生期的时候,就开始形成,而且跟生活息息相关的一种日常文化。它不是抽象、玄学的那种思辨。它就是在生活中发生的文化,这种文化为生活服务。目前来看,乡村民俗文化存留的情况,并不是特别好。在近代城市化的过程中,乡村是持续衰落的,这是一个事实。这有组数字,在2000年的时候,中国有360万个村落,到了2010年,就减少到270万个。十年就少了90万个村落,这还是2010年之前。农村人口在1997年,占人口总比例的68.09%,到了2017年就降低到41.48%,在中国几千年历史上城市人口首次超过了乡村。乡村的空心化是非常严重的,我们经常到下面去调查,到一些偏远村落,这些乡村本来有几千人,现在只剩下100、200人。而且剩下的都是老人和小孩。所以,乡村振兴没有人是绝对不行的,空心化是非常严重的问题。党的十九大报告里提出乡村振兴这个战略目标的时候,考虑到乡村是中国社会的根本问题,要解决中国问题,农村问题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它提出来一个总目标,叫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那么这几条第一条产业兴旺,到最后一条生活富裕,其实跟我们的民俗文化都有关系。特别是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更是直接跟民俗文化有非常密切的关系。所以,民俗文化是乡村的一个重要的传统文化,我们研究它,可以发现它的资源价值,可以把它做创新性的发展,创作性的转换,也可以直接来继承,对乡村振兴提供帮助。讨论民俗文化或乡村振兴,需要关注如下几个问题:首先,民俗文化是什么?现在好多都叫民俗,但到底什么是民俗?其次,民俗文化怎样助力乡村振兴?第三,民俗文化在促进乡村振兴中,应该注意什么?这是今天主要要讨论的几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民俗文化是一种日常生活文化,它不是为了创作,而是为了一个纯粹的精神享受所形成的文化。它是在日常生活中的,它跟日常生活是相继不离的。就像民间文学,不会像作家一样,专门去创作一个东西。我们讲民俗文化的时候,经常会说风俗,风俗是全民性的,而民俗从民俗学来讲,是指中下层。比如昆曲不是民俗。花鼓戏就是民俗。所以非遗不等于民俗,但是民俗里面很多是非遗。非遗有十类其中一小类叫民俗,但实际上民俗比那个范围要大。世俗呢?我们一般用一种居高临下的状态看社会的生活习惯时,或者社会风气的时,是世俗。还有一个礼俗,它是一个整合的词,是把上层的礼仪和下层的俗,结合起来,形成一种形态。今天主要讲民俗,第一,讲民俗的概念。老话讲:“必也正名乎”。了解一个事情,要先把它的名、概念搞清楚再讨论。民间风俗是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这个主体是老百姓,是老百姓自己创造、自己享用,也是老百姓自己传承的一种生活文化,生活文化是我们的核心概念。中国民俗这个词,其实很早就出现。虽然民俗学研究的民俗是现代学术的一个词,但是中国很早就有民俗这个词,因为中国人很重视民间风俗。最早是出现在《礼记·缁衣》里面,它有句话:“故君民者章好以示民俗,慎恶以御民之淫,则民不惑矣。”“君民者”就是管理人民的人,君,是动词。“章好以示民俗”,他要选择一个合乎标准的对象,来给大家展示,让大家去仿效,让一般老百姓有一个好的学习的榜样。“慎恶以御民之淫”,对好坏,我们管理者应该有一个鲜明的态度,不好的事情,要明确反对。对好的事情,要大力表彰。这样老百姓就知道,什么是好,什么是坏。如果没有这个标准,大家按自己的个人体会去行事的话,社会就混乱。《史记》是非常伟大的著作。它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天人之际,多大的问题。古今之变,从历史到现在,古今对照,通达这个社会发展的规律。然后还要成一家之言,要说自己的话。所以《史记》里边有很多非常好的篇章,虽然是史书,但是文学性很强,写的很多都是人间道理,有很多跟民俗有关的地方。在《周本纪》里讲了一段话,这段话的背景是什么?周代大概有800多个小国。虽然周天子一统天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但是还有很多小诸侯国。其中有两个国,一个叫虞国,一个叫芮国。虞国和芮国是两个相邻的小国,这两个小国经常为了边界的问题闹纠纷。没办法想请姬昌仲裁。及到周地,看到周国人相互谦让,长幼有礼,非常惭愧,说道:“吾所争,周人所耻,何往为,只取辱耳。“相互礼让而去。诸侯听闻了这件事情,凡是有矛盾纠纷都来找姬昌评判。《货殖列传》是《史记》第一次为工商业者立传。大家知道工商业者,特别商人,在古代社会是被抑制的,汉代政策是重农,要重农抑商,商人不能做官,对商人穿什么衣服,不能坐什么车都是有限制的。《史记》不是官方修史,是司马迁私人修史,所以他就列了一个传,叫《货殖列传》,这里边记载了工商业者们怎么营销,怎么生产,怎么发家致富?给他们立传,这非常了不起。大家知道做生意经商,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文、人情。所以商人在做生意的时候一定要关注这个地方的民情。如果这个地方的人特别彪悍,就卖给他们宽袍的衣服。再看《循吏列传》,循吏是跟奸吏相对的,是好官,是好官列传。《循吏列传》里写了楚国的一个名相,叫孙叔敖。当时楚国很大,有百万军队,土地800里,战车无数。当时只有秦楚齐三大国最有希望统一中国,最后是秦统一中国,改变了中国的格局。当地楚人习惯坐一种矮车,叫“楚民俗好庳车”,但是楚王觉得坐矮车太不气派了,下令让全国人都坐高车。孙叔敖就跟他建言,你下令让大家坐高车,大家未必接受,而且都很反感,不如采取一种变通的措施,让他们既接受又不引起大的矛盾纠纷。怎么做?因为过去车到了门口有门槛。孙叔敖说,那些坐车的人不愿意下来走路,如果门槛高了,车轮小了,就进不去,就要下来推,但是那些人不可能下来推车,只要把门槛提高,他的车轮自动就会升高,他们自己就会改变。这叫因势利导。司马迁记载这个故事的目的就是告诉做政治措施的时候,应该采取灵活变通的方式。民俗教化是中国的历史传统,儒家历来强调教化,强调用主流价值观去改变社会的生活风气。作者:萧放 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本文节选自宣讲家网独家文稿 《萧放:民俗文化与乡村振兴》

不纯于德

民俗文化绽放异彩

全程在甘肃张掖创作拍摄的脱贫攻坚题材电视连续剧《一个都不能少》播出后,剧中展现的剪纸、木偶戏、太平鼓、裕固民俗等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引发热议。这些散落在河西走廊的文化瑰宝彰显了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民俗价值,成为人们进一步了解张掖、了解甘肃文化的重要元素。(宝卷印象)张掖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优美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人文景观,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张掖民俗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河西宝卷是人们喜闻乐见的民俗文学,在甘州区安阳、花寨、龙渠、大满、小满等乡镇较为流行,宝卷题材取自各朝代的历史文化作品,除“祖传”外,很大一部分是民间艺人所编。黄河灯阵是甘州区碱滩镇古城村独有的民间文化娱乐活动,最初由宋末元初的民间祭祀活动演变而来,每年的正月十三至正月十六,古城村及周边乡镇的村民纷纷前来游阵,并根据自己所祈祷的愿望,将松树上悬挂对应的神灵灯悄悄摘走,以此避邪、避难,所空之处的灯由布阵者填补悬挂。后来,这一原始的祭祀活动渐渐演变成一种春节期间的文化娱乐活动,深受群众喜爱。甘州小调是流传于张掖一带具有悠久历史的民间音乐,是当地群众喜闻乐见的音乐演唱形式,名目庞大,数目繁多,自成体系,既有对古代张掖音乐的继承,也有对民歌、时令小调等的广泛吸收,同时还将本土乐曲、外来乐曲相互融合,其特点是语言朴素、诙谐、幽默、滑稽、逗趣、易于上口,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山丹“万人同吃牛娃子饭”)(剪纸)(烙画)山丹“万人同吃牛娃子饭”民俗旅游文化活动,至今已连续举办四届,除了牛娃子饭,整个民俗文化节期间,还有山丹特色美食展销、篝火晚会、民俗文化主题摄影展、赛羊大会、羊肉美食节暨羊肉烹饪大赛等多个环节,并通过展销民间刺绣、剪纸、烙画等文化产品,展示丰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而富有个性的民俗文化。(裕固族风情)大佛寺庙会、仙姑信仰、大禹治水祭奠、裕固族剪马鬃、民乐打醋坛、山丹穗子酒、冬至民俗文化节、裕固族留头羊习俗、裕固族神羊祭祀、八仙灯会……独具张掖特色的民俗文化还有很多。近年来,张掖市秉承“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思路,着力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积极开展文化交流,宣传展示张掖特色文化,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促进特色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涵盖民间文学、音乐、舞蹈、戏剧、曲艺、技与竞技、美术、手工技艺、传统医药和民俗等门类,集中反映了张掖深厚的文化积淀和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裕固族原生态民歌大赛)(黄河灯阵)(钟鼓楼)(木塔)(大佛寺)(山丹炒拨拉)(高台老席)(甘州巷子)(临泽猪蹄卷)(花馍制作)(踩高跷)(社火表演)民俗文化展示活动丰富多彩,通过陈列展览、实景复原、现代媒介等形式展示张掖特色文化,推出了一批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符合时代特征的精品展览和文化活动。每年举办黄河灯阵、祁店“冬至”、裕固族原生态民歌大赛等特色民俗文化展演活动。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的春节重点节目《喜到福到好运到·2019(己亥)年春晚倒计时》,张掖市作为西北唯一入选城市,于2019年农历大年三十亮相央视。钟鼓楼、木塔、大佛寺、城市灯彩、九曲黄河灯阵亮灯仪式、甘州巷子、宝卷念唱、花馍制作、社火表演、书写春联等风貌景观、风土人情、地方特色、风俗演出、春节习俗以及高台踩高跷、铁芯子等民俗文化活动,肃南裕固族牧民和传统艺人家庭团圆过年,山丹炒拨拉、高台老席、临泽猪蹄卷等地方特色美食,全市群众张灯结彩布置街巷、采办年货等一一亮相,吸引了国内外观众的眼球,不仅展示了张掖优美的自然景观,也让国内外观众感受到了张掖独特的民俗文化,对张掖旅游业发展具有重要的带动作用。

未尝有罪

民俗文化绽放青春光彩

在山东省潍坊市。沿渤海路一路向北走到富亭街,一抬眼错落有致的建筑群映入眼帘,虽然还是塔吊林立,一片忙碌施工的场景,但古朴规整的杨家埠文化创意梦想小镇已初现雏形。   小镇地处杨家埠民俗文化古村核心位置,总投资近4亿元,目前9号楼和11号楼正在进行三层结构施工。借文化名市建设契机,打造影视基地、艺术广场、艺术中心、培训基地四大核心项目,建成集影视文化、民俗商业、休闲旅游三位一体的杨家埠文化创意梦想小镇。梦想小镇以影视产业为核心。杨家埠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丰富的自然景观资源、生动的民俗文化资源为小镇建设影视文化基地提供了保障。近年来,《红高粱》《大掌门》等许多影视剧都曾在杨家埠取景拍摄。这让杨家埠成为寒亭区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个亮点工程和展示民俗文化的重要窗口。  为此杨家埠文化创意梦想小镇重点打造影视文化产业前端,并与中国电影集团公司合作,以杨家埠非物质文化遗产木版年画、风筝等民俗文化为主题,创造出独具特色的杨家埠民俗民艺场景空间,激活文化资源,形成集优质“电影拍摄+旅游+文化+教育+商业”于一体的电影实景互动文化业态。以知识产权集群为特色。影视基地、风筝之乡、年画之乡、民间艺术大师等众多地方特色的文化知识产权,形成强有力的旅游资源,带动民俗类旅游产业发展。建成后的小镇白壁青瓦、小桥流水、飞檐微翘,将再现民俗文化百年传承。风筝、年画等题材的艺术表演在艺术中心上演;以民俗为载体,杨家埠国际风筝制作大赛、杨家埠年画大赛、杨家埠秧歌大赛、民俗民风集市等活动在艺术广场上定时举办,赋予小镇浓厚的民俗文化气息。  以当地民俗艺术为基础,设立培训基地反哺文化传承。小镇与山东师范大学等高等院校、省教育厅、当地教育局合作创办山东省传统民俗艺术培训基地,还积极探索以影视、旅游拉动风筝和年画非物质文化传承的新思路。根据《红高粱》《大掌门》等民俗题材影视剧改编话剧、场景剧;播放民俗艺术家、历史人物事迹改编的纪录片;设立风筝工艺演变史、年画制作工艺演变史以及当地民风民俗历史展览等。丰富的艺术形式活化了传承百年的民俗历史,吸引八方来客,为发扬传统民俗艺术注入新的动力,“演艺+教育+旅游”的三位一体文旅产业正在布局。年末,随着杨家埠文化创意梦想小镇的建成,寒亭区风筝年画百年民俗文化传承将“活”起来。

水弗能溺

传承民俗文化

6月6日,孩子们和老师一起表演情景剧。当天,长沙市开福区教育局第三幼儿园主办“传承民俗文化、乐享游戏童年——我们的节日·端午”民俗游戏活动。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田超 摄

夺命号

传承民俗文化开发非遗项目

巴马瑶族自治县是“世界长寿之乡”,被誉为“上天遗落在人间的一片净土”。巴马有绚丽多姿的民俗文化,多年来,巴马科学开展非遗保护和开发工作,打造了一批非遗精品,以非遗保护成果助力脱贫攻坚成效明显。“瑶族祝著节”是广西瑶族传统节日,又称瑶年,主要流传于广西巴马、都安、大化、马山、南丹、东兰等县的瑶族聚居区,至今已延续上千年。为了保护和传承祝著节,巴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推进建设巴马瑶族自治县瑶族祝著节文化生态保护区、注册巴马布努瑶祝著节文化品牌商标等。多年来,巴马对全县壮族、汉族、瑶族等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收集挖掘和整理,截至目前,已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九大类378个项目,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73项。在挖掘整理的基础上,巴马打造了一批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精品:收集整理布努瑶人生三部曲《背带歌》《长寿歌》《天堂歌》,其中《背带歌》荣获自治区文艺最高奖铜鼓奖、全国优秀图书奖二等奖、第十三届中国图书奖;整理制作布努瑶的创世歌、历史歌、酒歌、立房歌、祝寿歌、情歌、盘歌;创作瑶剧《格鲁花》《努》《撞》《蒙央》《补粮》《裸浴》等一大批优秀传统舞蹈节目和一批深得群众喜爱的民族文艺小品,瑶剧《格鲁花》是中国第一部瑶剧,它的出现填补了中国瑶剧历史的空白。巴马还先后建设了东山乡中心小学“瑶族文化传承教育体验基地”、巴马镇盘阳村廷旧屯卜伙故事传承基地、坡利屯山歌传承基地、那桃乡民安村山歌传承基地、东山乡文钱村(瑶族)农民射弩基地、东山乡铜鼓文化传承基地,这些基地在非遗传承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县城文化广场、那桃乡民安敢泵、巴马镇盘阳坡利、龙洪坡丰、凤凰那蒙村等5个地方被授予“广西歌圩”称号;文钱成为广西射弩的发源地,文钱农民射弩队多次参加区内外比赛,文钱村所在的东山乡也被命名为“射弩之乡”。巴马每年拨出专项经费举办全县性的“春节”、瑶族“祝著节”、壮族“三月三”歌节、瑶族“盘王节”等民族节庆文化活动;连续举办6届“巴马国际长寿文化旅游节”;结合全县旅游开发,打造“梦·巴马”水上实景演出、“仁寿山庄”民族风情表演、“梁艺薰”民族风情表演等3个民族风情表演项目,宣传和保护了民族传统文化。(文章来源:广西日报)

铁观音

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陕北民俗文化

陕北高原北靠鄂尔多斯高原, 东尽黄河, 南接八百里秦川, 西连河套, 处于北方游牧区向中原农耕区的过渡地带。这一地缘关系决定了陕北文化处于草原文化、三晋文化、秦文化、河套文化的包围之中, 并受着这些文化的影响。本文将从陕北的民歌、舞蹈、文化等方面来介绍一些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陕北文化。01打腰鼓提起腰鼓人们自然想到安塞。安塞县素有“腰鼓之乡”的称谓,它于洛川蹩鼓、宜川胸鼓,形成了著名的“延安三鼓”。安塞腰鼓它不仅打红了陕北的角角落落,曾多次上省城,京都甚至漂洋过海到外国访问演出。深受国内外人们的普遍欢迎和赞扬,荣盛全国,震惊全球。02闹秧歌闹秧歌起源于北宋时期,在北方属于一种祭祀活动,是南北文化交融的产物,在民间歌舞的基础上发展而成。陕北秧歌具有一定的地方色彩,形成了黄土地上一种特殊的艺术品种,是陕北人民的一份宝贵财富。03 唱民歌陕北民歌流传悠久,语言朴实,节奏自由,粗矿激昂,奔放豪迈,悠扬动听,旋律简单,生动形象,是人民群众的诗歌式创作,并在流传的过程中不断地通过加工、整理的一种民间艺术。陕北民歌的种类较多,有优美抒情的的山歌,深厚宽广的信天游,节奏强烈的劳动歌,流利畅达的小调,流传民间的风俗歌、秧歌、酒曲、榆林小调、二人台及革命歌等;从内容上讲有诉苦的,有爱情的,有歌颂的,是人们中间土生土长的民歌,是生活的见证,历史的回音。04踩高跷踩高跷一般是新春之际,大型的庆祝活动及耍社火时在街道、广场上进行表演。表演时在演员的两条腿上各绑一根一米左右长的木棍,演员身体的全部力量都集中在只有几平方厘米的木棍底端,因此表演时保持平衡是十分这重要的。05搬水船搬水船是反映在黄河渡口上的故事,一般是在晚上大场子结束后或者白天大秧歌在过街时进行表演,有时与戏剧相结合被搬上舞台。通过演员的引船、推船、停船、拐弯等惟妙动作真的像在水中行驶一样,优雅欢快,同时也用唱歌、说快板、独白、对白等形式进行逗趣取乐,整个场面充满喜剧色彩。06打花棍花棍也叫“浑身响”或者“霸王鞭”,主要流行于延安、富县一代。花棍用木棍制成,一般长近四尺,粗不过一寸,花棍上凿有很多空槽,槽内装有二至四枚活动的麻钱或钢环,为了美观染成花节状。07跑汉驴跑毛驴,民俗又称“赶毛驴”。因为毛驴和农民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久而久之人们自然把它引进群众文化生活领域之中,并一代传一代延续下来。跑毛驴不仅“跑”红了黄土高原,它“跑”到了省城西安,“跑”到了首都北京,“跑”出了国门,受到了人们的普遍欢迎。08耍龙舞耍龙舞也称“耍龙灯”,历史悠久。它源于皇帝时期,传说当时的大型歌舞中,就出现由人扮演龙的形象,耍舞龙的习俗,通过长期的发展和演变终于形成了今天人们喜欢的民间舞蹈。一般是新春正月、大型庆祝活动中在街头或广场上进行表演,耍舞龙开始由一名有一定武术的人手举红色圆珠球指挥“龙”,使它在锣鼓家什的伴奏下一会儿腾空跃起,一会儿盘旋欢贯,一会儿猛冲直插,灵活奇巧,善于变幻,好似波翻浪涌,场面气势雄伟,热闹非凡。09耍狮子“耍狮子”民间也称“抖狮子”、“狮子舞”。耍狮子这一习俗起源于三国时期的南北朝,至今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因狮子形象雄伟俊武,给人以威严勇猛之感,被人们称“百兽之尊”。古人认为它能驱邪镇妖,所以人们在举行一些节目的活动中将举上画好的的狮子进行庆贺,在演变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今天的耍狮子。10吹唢呐陕北唢呐经过多少年的演变和发展成为陕北的一种不可断裂的传统习俗,在人民生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低位,形成了当地特有的地方文化。吹唢呐着,民间也叫“吹鼓手”或“吹手”,是陕北人民生活中一种常见的民间艺术形式,无论城镇还是乡下,凡遇婚丧嫁娶、开张庆典、乔迁新居、闹秧歌、合龙口、闹满月、过周年、办庙会及各种庆祝活动都需要雇上一两班吹手来吹奏助兴。11说书陕北说书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和较高的艺术价值,也是广大人民群众极为喜欢的一种文化活动,毛主席也很喜欢陕北说书,在延安期间曾听过著名说书人韩启祥的说书。书匠艺人们队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活跃城乡文化生活等方面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而那些迷信活动逐渐被破除。12剪纸汉唐时期民间妇女使用金银箔剪成方胜,花鸟贴在鬓角为首饰,后来逐步发展在节日中用纸剪成各种花草、动物或者故事人物,贴在窗户或者门楣上作为装饰,也有的作为礼品装饰或者刺绣花样之用。陕北剪纸在全国都很有名气,有不少作品在国内外获了大奖。安塞剪纸并集成大型画册,深受外宾的欢迎,1993年该县被国家文化部名为中国民间艺术“剪纸之乡”。

严羽

三晋文化研究会山西民俗文化研究院成立

晨报讯11月29日,三晋文化研究会山西民俗文化研究院(下称“研究院”)在太原举行成立仪式,三晋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成永春、副会长兼秘书长贾克勤出席会议。研究院将团结组织一批有志于民俗文化研究的专家学者,以挖掘、整理、研究、弘扬山西民俗文化为己任,推动山西民俗文化和文化产业发展,为振兴山西文化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该研究院内设古村落、农村节庆、地名沿革、民歌民乐戏曲等6个研究室。筹备期间,筹委会成员进行了大量的田野调查,确立研究方向,筛选出一批有价值的选题。三晋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贾克勤在讲话中要求,研究院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立德树人、坚持需要导向、坚持纪律严明、坚持共享共建、坚持手段创新、坚持开放办会、坚持五位一体的学术理念,在坚定文化自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先进文化上走出研究发掘、教育普及、传播交流、创新发展等具有民俗研究特点的路子,助力山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院长邢保锁表示,研究院将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实事求是的学术态度,以民风民俗、民间艺术、民俗建筑、民间方言及遗留古迹等为主要研究内容,深入挖掘山西优秀民俗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传承山西优秀民俗文化。 (徐文胜 刘支华)(责编:刘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