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人都在看,点击右上角加'关注'】2020-2021年中国煤炭产业经济形势研究报告论文概要煤炭产业经济运行是我国能源经济运行的重要方面。阐述了煤炭产业抗疫之年经济运行和产业景气指数的具体情况;对煤炭产业运行取得的整体平稳成绩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主要得益于党的坚强领导、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不断深入的改革开放和特别能战斗产业大军的共同努力。同时,对2021年我国煤炭产业经济的发展预期进行了总体判断,认为煤炭价格上半年将维持已形成的强势,下半年将有所回落,全年虽有所波动,但总体上会稳定在合理水平;对2021年煤炭产业面临的国内、国际形势和煤炭产业经济运行系统进行了具体分析,认为我国煤炭产业“小、散、乱、差”状况有所改善,但在生产要素配置、人才结构和资金链等方面还存在短板。最后建议煤炭产业首先要把防控疫情作为第一要务;要完善自循环,融入双循环;开好局,服务国家的“六稳”“六保”;全面深化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作者简介课题组组长岳福斌(1953-),男,辽宁省葫芦岛市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绿能煤炭经济研究基金会高级顾问。长期致力于中国经济问题研究,出版著作20余部,发表学术论,300余篇。近19年来致力于中国煤炭经济研究。课题组成员:林火灿,《经济日报》产经新闻部主任记者;张新闻,经济学硕士,中国工商银行业务研发中心产品经理;王蕾,经济学硕士,北京绿能煤炭经济研究基金会;池亚楠,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博士研究生;刘利鹏,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博士研究生。主要内容首先,介绍了2020年我国煤炭产业经济景气度及煤炭经济运行情况。2020年初,我国煤炭产业景气度曾一度跌至近4年来最低点;二季度随着国内成功控制住疫情,全面复工复产,开始重回常态轨道;三季度延续稳中求进态势;临近年底,受到季节性需求拉动和大面积降温天气影响,煤炭供小于求,价格再现“煤超疯”。2020年四季度,中矿(北京)煤炭产业景气指数为97.78,较三季度上升1.26点,2019年同期下降0.87点。从供给、需求、效益、发展4个维度的10大指标具体分析了煤炭经济运行情况。其次,对2020年我国煤炭产业取得整体运行平稳成绩的原因进行了分析。2020年我国煤炭产业面对国内外诸多不确定因素,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所形成的巨大下行压力,砥砺前行,转危为安,取得了整体运行平稳的成绩。究其原因,主要得益于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得益于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得益于不断深入的改革开放,得益于特别能战斗的产业大军。再次,对2021年我国煤炭产业经济的发展预期进行了总体判断。2021年,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举国欢庆中国共产党100年华诞,我国煤炭产业开始步入后疫情时代。综合、系统分析国内外形势,我国煤炭产业面对较大的下行压力;客观分析产业自身的特点,若不出现较大的意外,整体上将延续稳中有进、稳中向好态势;中矿(北京)煤炭产业景气指数呈现趋势向上态势。最后,提出2021年煤炭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1)把防疫新冠肺炎疫情作为第一要务,做到常态化,精准施策;(2)完善自循环,融入双循环,推进国际化发展战略,立足国内,走向世界,做世界矿业排头兵;(3)开好局,服务好“六稳”“六保”,煤炭产业要重点突出,落实好稳、保能源安全,服务好国民经济大局;(4)全面深化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主要图表图1 新世纪中矿(北京)煤炭产业景气指数变化情况图2 近5年我国原煤产量及同比增速图3 近5年我国煤炭进口量及同比增速图4 近5年我国煤炭产业产成品资金占用及同比增速图5 近5年我国煤炭产业营业收入及同比增速图6 近5年我国煤炭出口量及同比增速图7 近5年我国煤炭价格走势图8 近5年我国煤炭利润总额及销售利润率图9 近5年我国煤炭产业应收账款及同比增速图10 近5年我国煤炭产业固定资产投资额及同比增速图11 近5年我国煤炭产业从业人数及同比增速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自中国煤炭杂志,所发内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全国能源信息平台联系电话:010-65367702,邮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
【能源人都在看,点击右上角加'关注'】2019-2020年中国煤炭产业经济形势研究报告论文概要2019年在国内外不确定性明显上升的复杂局面下,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主要预期目标较好实现。煤炭供求基本平衡,产业景气指数有所回升,整体运行保持平稳态势。2020年受国内外环境和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影响,煤炭产业运行仍将面临不小的下行压力。在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中,煤炭产业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顺势而为谋转型,主动创新谋发展。 作者简介中矿(北京)煤炭产业景气指数课题组课题组,组长岳福斌(1953-),男,辽宁省葫芦岛市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客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煤炭经济研究院院长,北京绿能煤炭经济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中国能源研究会中国煤炭经济30人论坛(CCEF-30)组委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中经煤炭产业景气指数特约撰稿人。长期致力于中国经济问题研究,出版著作2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近18年来致力于中国煤炭经济研究。课题组组长成员有:林火灿,《经济日报》产经新闻部主任记者;张新闻,经济学硕士,中国工商银行业务研发中心产品经理;王蕾,经济学硕士,中国绿能煤炭经济研究会;池亚楠,中国矿业大学 (北京) 博士研究生;刘利鹏,中国矿业大学 (北京) 博士研究生;王志文,中国矿业大学 (北京) 硕士研究生。主要内容首先,介绍了2019年中国煤炭产业经济景气度及煤炭经济运行情况。2019年第四季度,中矿(北京)煤炭产业景气指数为98.79,比2018年同期上升0.51点,比第三季度上升0.75点。景气指数表明,我国煤炭产业整体保持平稳运行态势。从跟踪研究的4个维度10大指标看,2019年,煤炭产业供求基本平衡、韧性增强、波动较小,产业运行总体平稳、稳中向好。其次,对2020年煤炭行业发展进行了展望。2020年,在全球经济不稳定不确定性因素增加,国内经济增速下行压力加大,加之煤炭供应总量过剩,进口规模不减,下游需求不振,煤炭行业下行压力逐步加大。预计全年煤炭市场供应格局、消费格局、运输和竞争格局发生显著变化,风险和机遇并存。最后,提出了煤炭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建议。(1)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推动煤炭产业高质量发展——2020年煤炭产业要进一步筑牢“稳”的根基,不断拓展“进”的空间。同时,要不断提升产业发展认识高度,将推动煤炭产业高质量发展作为一项长期坚守的事业来推动。(2)加强政策规范与引导,助力煤炭产业稳健合规发展——要加强宏观调控和市场监管;加强煤炭产业绿色发展的政策优化;处理好当下财政和长远税源的关系;落实切实可行的激励政策,鼓励煤炭企业转型升级。(3)加强组织推动,形成产业发展合力——科学编制“十四五”发展规划,持续推动高质量发展;打造煤炭产业发展与技术创新平台;结合产业技术发展尽快出台相关技术标准;进一步加大煤炭产业安监力度。(4)顺势而为谋转型,主动创新求发展——大力推动企业转型升级;进一步深化企业改革;大力推进科技创新;顺势而为谋发展。主要图表图1 新世纪中矿(北京)煤炭产业景气指数(先行、一致、滞后指数)变化图图2 近5年我国原煤产量及同比增速图3 近5年我国煤炭进口量及同比增速图4 近5年我国煤炭产业产成品资金占用及同比增速图5 近3年我国煤炭产业营业收入及同比增速图6 近5年我国煤炭出口量及同比增速图7 近5年我国煤炭价格走势图8 近5年我国煤炭利润总额及销售利润率图9 近5年我国煤炭产业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同比增速图10 近5年我国煤炭产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及同比增速图11 近5年我国煤炭资产总计及资产负债率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自中国煤炭杂志,所发内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全国能源信息平台联系电话:010-65367702,邮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
8月22日,由大商所、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以及中国炼焦行业协会主办的“2019中国煤焦产业大会(第八届)”在深圳举行。在会上,中国煤炭经济研究会理事长李昕表示,目前煤炭行业发展面临五大突出矛盾和问题。一是影响煤炭市场工序平衡的不确定因素增多。随着经济增速的不断变化、经济结构的优化和增长动力的转换,煤炭需求的不断降低,需要认识到新能源快速发展、多能互补、协调供给的模式正在形成,能源结构变化对电煤需求短时波动加大,产业布局的新变化增加的煤炭有效供给的难度,市场预期变化对煤炭供需平衡影响很大,煤炭的期货市场和现货市场的相互影响,市场预期对煤炭价格波动影响越来越大,由此带来市场调控的难度逐渐加大。二是行业发展不均衡、不充分的问题依然是比较突出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不平衡,煤矿改造难度大,淘汰落后产能任务繁重,企业发展的内生动力不足,企业发展不平衡。三是去产能和“三供一业”的分离移交问题比较严重。“三供一业”移交的过程中,移交资产不交人,富余人员的安置问题是首要的,还有去产能企业的债务多问题,债务资产的处置也是很大的问题难点。四是煤炭企业税费负担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解决。今年以来国家大力实施减费降税的政策措施,煤炭企业的税费负担有所减轻,其中尤其是增值税下降最为明显,从16%降到13%,但是税费负担仍然比较重,煤炭企业的税费负担仍然接近30%。五是煤炭企业的转型发展比较繁重。近年来,虽然不少的大型企业聚焦能源革命,结合各自的自身优势不断培育一些新的动能和产能,探索一些转型的发展之路,但非煤产业占用资金量大、盈利能力低,企业经营收益大多数以煤为主,引进和培育转型项目上缺少核心的技术和缺乏优秀的创新人才和团队。老旧矿区的转型发展,尤其是独立工矿区的发展难度依然比较大,尤其是工伤病亡遗属特殊群体生活比较困难。来源: 期货日报
“今年以来,煤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效更加显著,全国煤炭经济运行基本平稳,但市场下行压力不断加大。”中国煤炭经济研究会书记兼副会长梁敦仕在11月21日由中国煤炭资源网主办的2019年(第七届)国际动力煤资源与市场高峰论坛上指出。中国煤炭经济研究会书记兼副会长梁敦仕梁敦仕表示,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进行,今年以来煤炭市场供求基本平衡,煤炭消费、产量、进口都有所增长,市场价格稳中有降,煤炭固定资产投资上升,企业经营主要经济指标稳定向好,煤炭行业去产能、降杠杆、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积极推进。经初步测算,1-9月全国煤炭消费量约为29.2亿吨,同比增长0.7%,其中,电力行业耗煤15.5亿吨,同比增长0.5%;钢铁行业耗煤4.9亿吨,同比增长5.2%;建材行业耗煤3.8亿吨,同比增长3.1%;化工行业耗煤2.1亿吨,同比增长1.4%;其他行业用煤继续减少。全年来看,煤炭消费增幅或将微乎其微,也有可能为零增长。1-10月,全国规模以上煤炭企业原煤产量30.63亿吨,同比增加1.6亿吨,增长4.5%。而且产量越来越向晋陕蒙三省区集中。前10个月,全国铁路发运煤炭累计完成20.32亿吨,同比增加6317万吨,增长3.2%。但与此同时,1-10月份,全国主要港口累计发运煤炭65285.6万吨,同比下降0.2%,这也反应了我国东部煤炭主要消费地的需求情况。1-10月,全国煤炭进口累计27624.4万吨,同比增加2430.5万吨,增长9.6%。1-10月份全国煤炭出口累计445.7万吨,同比增加52.2万吨,增长13.3%。今年以来,煤炭价格基本稳定,但却有所下降。其中动力煤价格一直处于合理区间,年初以来稳中有降。一是中长期合同价格平稳略有下降。二是市场煤交易价格波动趋降,近期出现持续下滑,幅度较大。炼焦煤价格相对稳定,但最近也出现较大幅度下降。以山西焦肥精煤综合售价为例,该价格2016年年初为569元/吨,去产能之后在当年的9月大幅上升,接近2016年末达到1489元/吨。2017年以来,基本上呈现围绕着1500元/吨价格水平高位波动的态势,今年以来出现波动回落趋势。此外,1-10月,煤炭采选业固定资产投资继续保持增长,同比增长26.9%。企业主要经营指标状况总体稳定好转,1-9月,全国煤炭采选业规模以上企业负债率同比下降1.1个百分点,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同比下降6.3%。梁敦仕指出,2016年下半年以来,国内煤炭市场能够出现转折性变化并保持平稳运行,除了市场周期性调整因素外,更为重要的应该是国家政策调控的影响。2016年以来,国家大力推进煤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出台并实施了包括“三去一降一补”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梁敦仕表示,在国家政策以及国际煤炭大环境走稳的影响下,2020年国内煤炭市场或将继续维持平稳运行。微博号来源: 中国煤炭资源网
11月20日,中国煤炭经济研究会召开八届三次理事会,表彰2019年度煤炭经济研究优秀论文。西山煤电集团共推荐47篇论文参与评选,其中2篇获二等奖,5篇获三等奖。据了解,煤炭经济研究优秀论文推选是煤炭经济研究领域内具有影响力的重大活动,有助于展示煤炭经济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最新成果,促进煤炭经济研究水平的不断提高。(曾玲惠)
期货日报网讯(记者周晓雅)8月21—23日,由大商所、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以及中国炼焦行业协会主办的“2019中国煤焦产业大会(第八届)”在深圳举行。在会上,中国煤炭经济研究会理事长李昕对今年下半年中国煤炭市场走势进行解读与分析。“从当前经济形势来看,市场需要坚定信心,正确认识到我国经济长期向好趋势不会改变。”李昕认为,高度关注当前经济运行稳中有变、变中有忧的新形势,积极应对。预计今明两年行业发展的不确定风险会更多,但下半年煤炭市场仍呈现总体稳定的态势。而分析煤炭市场供需基本面,他表示,从需求看,应当对煤炭工业发展有一个准确的定位。从国情出发,煤炭在相当长时期内仍是我国的主体能源,随着经济发展,将进一步拉升能源的需求,煤炭市场增量将继续维持,但由于国内经济发展的不确定因素增加,增速可能放缓,同时科技发展带动下,煤炭能源需求增速将放缓,未来几年将呈现高位波动的态势;从供应看,随着铁路部门积极落实“调整运输结构”的要求,煤炭铁路运力将进一步增加。总体来看,李昕预计,今年煤炭消费将保持基本平稳,增量不大,国内煤炭产能释放加快,主要煤炭铁路运输通道能力增加,煤炭供应能力进一步增加,全国煤炭市场供需将逐步向宽松方向转变。“短期来看,要密切关注当前市场需求不足,以及库存高位对煤炭价格下行的压力。”来源: 期货日报
央广网北京1月24日消息(记者张茜)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与中国煤炭经济研究院昨天(23日)联合发布的《中矿(北京)中国煤炭产业经济景气指数研究报告》显示,我国已累计化解煤炭过剩产能近7亿吨,产能过剩问题基本得到化解。发布会上预测,2019年煤炭产业景气度将呈现温和调整、稳中向好的态势。回顾过去一年的煤炭产业发展情况,中国煤炭经济研究院院长岳福斌从供给、需求、效益、投资四个维度来解读。2018年,在跟踪研究的4个维度的10大指标中,同比上升的有4个,分别是煤炭产量、进口量、利润和投资;下降的有6个,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库存、出口、价格等。具体来看,在供给指标中,2018年累计生产煤炭35.5亿吨,同比增长5.2%,增速较去年加快2个百分点;煤炭产业产成品资金占用降幅较去年同期有所扩大。从需求指标看,预计2018年主营业务收入为24047亿元,同比减少5.5%。岳福斌说:“从效益指标看,预计2018年将实现利润总额约3000亿元,同比增长约1.3%,比去年同期的增速290.5%大幅度回落。从发展指标看,预计2018年固定资产投资总额2873.6亿元,同比增长8.5%,较去年同期增幅扩大20.8%。”岳福斌分析,去年世界经济增速放缓,中国煤炭产业能够延续平稳运行态势实属不易。而去年煤炭产业保持平稳运行的态势主要得益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推进、煤炭产业开放合作的有序推进、下游产业较为给力、煤炭企业发展方式转变和动能转换等。自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来,已累计化解过剩产能近7亿吨,产能过剩的问题基本得到了化解。2018年1至11月,全社会用电6219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5%,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2个百分点。在化解过剩产能、出清地条钢等一系列改革政策措施推动下,钢铁产业运行在2018年保持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尤其是“一带一路”的建设刺激了钢铁行业的有效需求。相较于2018年煤炭产业的平稳运行,《报告》指出,综合分析国内外经济形势,结合煤炭产业自身发展的客观实际,若不出现意外,2019年煤炭产业景气度将呈现温和调整的态势。岳福斌认为,2019年煤炭产业形势稳中向好,但是稳中有变,更值得重视。“2019年煤炭产业景气度将呈现温和调整、缓慢下行、先抑后扬、相对平稳,最后还是稳中向好的。《报告》建议煤炭产业发展要立足于世界经济处在变局这一时代背景,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五大新发展理念,坚持高质量发展。”岳福斌说。
【能源人都在看,点击右上角加'关注'】2021年4月10日上午9点,“煤炭产业经济形势分析与应对策略研讨暨中国煤炭经济30人论坛(CCEF-30)第二十五次内部研讨会”以视频形式召开。应急管理部信息研究院院长贺佑国出席会议并讲话,国家能源局原局长吴吟出席会议并作总结讲话。北京绿能煤炭经济研究基金会常务理事长岳福斌教授在会上作了“2020-2021年中国煤炭产业经济形势研究报告”。岳教授在报告中介绍,2020年年初我国煤炭产业景气指数曾一度跌至近4年最低点,二季度随着国内成功控制住疫情,该指数开始重回常态轨道,三季度延续了稳中求进态势,临近年底受季节性需求拉动和大面积降温天气影响,煤炭供小于求,该指数上升到97.78,但较2020年同期下降0.87点。岳教授在报告中对2021年煤炭产业经济发展预期进行了总体判断。他认为,2021年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举国喜庆中国共产党100年华诞之年;我国煤炭产业开始步入后疫情时代。通过综合系统地分析国内外形势,认为煤炭产业面对较大的下行压力;若不出现较大的意外,煤炭产业将整体上延续稳中有进、稳中向好态势;中矿(北京)煤炭产业景气指数也将呈现趋势向上态势。岳教授在报告中对当前我国煤炭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短板进行了深入分析。他指出,在生产要素配置方面,存在煤炭资源配置不合理、开采浪费严重、人才结构不合理和融资难等问题。在生产过程组织方面,生产主体的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三大职能资本比例失衡,与“时间上继起,空间上并存”的要求差距较大,循环周转不畅,生产性服务存在脱节现象。在产业调控管理方面,规划和实施存在脱节,阶段性、季节性供求时有错配。“煤超疯”问题时有发生,政策完善不及时,人才培养、智库发展与客观需要脱节,风险防范和应急求助系统不健全,业绩考评缺少综合性,政府、市场、企业三者关系有待进一步理顺。为此,对今后煤炭产业的发展他提出以下政策性建议:首先要把常态化防控疫情作为第一要务;其次要完善自循环,融入双循环,做世界矿业排头兵;第三要开好局,服务好国家的“六稳”“六保”;第四,要全面深化改革,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第五,要组织好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华诞庆典,为产业增添高质量发展的正能量。岳教授在会上表示,他今后除了研究中国煤炭产业经济外,还将致力于煤炭产业金融研究,助力解决煤炭企业改革发展中的融资难问题。川煤集团总经理刘万波,国家能源集团技术经济研究院副院长李瑞峰研究员、陕西煤业化工集团原董事长华炜、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原副校长姜耀东教授、伊泰集团原副总经理翟德元、原同煤集团总经理助理李永平、陕西煤业化工集团总经济师杜平、山东能源集团战略研究院李君清主任、原兖矿集团决策咨询中心主任周剑波等煤炭企事业单位的煤炭产业经济研究人员参加了此次视频会。大家研讨热烈,各自都发表了对煤炭产业经济形势的看法。《中国煤炭》杂志执行主编康淑云和编辑宋潇潇受邀参会。“2020-2021年中国煤炭产业经济形势研究报告”已在《中国煤炭》杂志2021年第3期发表,请大家多多关注。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自中国煤炭杂志,所发内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全国能源信息平台联系电话:010-65367702,邮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
百年学府,人才辈出九大学院,各具特色32个专业,科类齐全一流大学培养一流人才教授为专业代言欢迎报考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这个九月,我在北京等你管理学院学院概况管理学院办学起源于1953年,前身为原北京矿业学院采煤系成立的经济教研室,1954年开始招收本科生,1960年组建采矿工程经济系,1970年更名为经济系,1978年中国矿业学院北京研究生部成立后开始培养研究生,1983年中国矿业学院北京研究生部重新组建企业管理研究室,1988年更名为经济管理专业委员会,1997年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成立后组建经济管理系,恢复招收本科生,2002年更名为管理学院。经过长期的努力,学院形成了包括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博士后在内的人才培养体系。学院是我国较早获批设立管理学博士学位授权点的单位,1986年招收了煤炭行业第一名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1998年获批设立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同时成为全国第三批工商管理硕士(MBA)培养单位,2009年获批成为能源行业首个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EMBA)培养单位。学院现设有工商管理系、市场营销系、会计系和MBA(MEM)教育中心、MPAcc教育中心,开设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三个本科专业,拥有4个博士点、17个硕士点。2019年底,在校生总数为1958人,其中,本科生736人,硕士研究生1099人,博士研究生123人。学院积极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积极推进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国内外的高校和研究机构合作,年来校国外学者10多人次。参与组建应急管理部应急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院、中国生态经济学学研联盟、中国高校能源经济管理创新战略联盟。与知名企业和机构共建校外实习实践基地98个。与中国煤炭工业协会联合举办煤炭行业职业经理人培训班。与78名校友共建校友企业家联谊会。学院大力加强党建和思想文化建设。全面发挥党委在学院工作中的政治核心作用,形成了良好的学院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学院着力构建基于精彩理念的思想政治工作模式,打造“五位一体”的学生教育管理体系。大学生素质教育取得突出成绩,形成了年度“精彩管理人”评选、“精彩管理大讲堂”等品牌活动,2015年以来,先后有红色“1+1”、大学生社会实践等15项优秀成果获得教育部、北京市表彰。专业解析学院建立了以管理科学与工程为龙头,涵盖工商管理、应用经济学,具有鲜明能源安全、应急管理特色的学科体系,建有管理科学与工程、应用经济学、企业管理学、会计学等四个特色学科群,管理科学与工程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评B+,位居同类高校前列。学院搭建了以中国能源产业发展研究院、中国煤炭经济研究院为主,包括大数据科学与决策研究中心、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中心、智慧财务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中心在内的多层次研究平台。工商管理类请听《教授讲专业》,跟随管理学院院长丁日佳教授的解析,带你走进工商管理类。15:24主讲人介绍丁日佳,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管理学院院长。主要研究方向:管理科学与工程、公司理财、管理会计、技术经济、企业管理等。国家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曾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北京茅以升科学技术奖、质检总局科技兴检二等奖,煤炭工业科技进步奖特等奖、一等奖和二等奖多项。负责制定国家标准二项,发表论文百余篇,作为负责人共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子课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及企事业合作课题80多项。出版教材及专著五部。师资力量截至2019年底,学院有在编教职员工61人,专任教师52人。其中:正高级职称16人,副高级职称22人,教师中拥有博士学位的比例达到91%。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在内的10多名专家学者担任学院兼职教授。拥有“北京市教学名师”等省部级优秀拔尖人才7名。一百多个知名企业高管受聘为校外客座导师。学科优势学院学科优势明显,教学科研成果丰硕,学院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取得了突出成果。2015年以来,学生获省部级表彰70余人次,各级各类学术竞赛奖项80余项,在全国性经济管理类学术竞赛中获特等奖3个。15%的本科毕业生推荐免试研究生。学院共申报立项国家社科基金、自然基金、教育部、北京市及有关部委纵向课题22项,横向课题81项,累计科研经费3177万元,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8项,发表SSCI、SCI、EI、CSSCI检索论文62篇。面对新形势新挑战,学院确立了今后十年的发展目标:以“双一流”建设为契机,围绕学校建设一流能源科技大学总目标,打造能源经济及安全应急管理领域高层次管理人才培养基地和可持续发展科研基地,到2030年建成优势学科和一流本科专业,综合指标达到行业高校一流、同类高校领先水平,特色鲜明,优势明显,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一流管理学院。来 源/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招生办公室
今后依靠大规模扩产能获取效益很难行得通,各地、各企不妨将喊了多年的发展煤炭产业转化为发展煤炭经济,面向新时代的新需求,坚持差异化发展、精益化发展、数字化发展。目前,我国煤炭市场保持了稳中略进的发展态势,煤炭消费市场仍是一个基数庞大的弱增长型市场。但我国煤炭产业发展进中存忧。一是煤炭高质量发展模式尚不清晰。煤炭产业对于无法再延续原有的规模效益发展模式已经达成共识,但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仍在摸索中。二是煤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任务还未完成。例如,衰老矿井关停并不代表低效资产也随之退出,人员安置、债务处置、矿区发展难题尚未破解;煤炭企业集团对煤炭业务及煤炭产业链延伸业务的依赖度依然很高。三是煤炭治理水平有待提升。市场治理以禁为主,认为不烧煤、不烧散煤最省事。根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部署,我国煤炭产业在2020年有利好一面,但也面临非常大的较快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转型压力。2020年的经济稳字当头,要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在给出的重点工作中,降低社会融资成本、有序推进僵尸企业处置、加快国资国企改革等,有利于煤炭产业向改革要效益。此外,中美达成第一阶段经贸协议也有利于煤炭等能源市场稳需求。然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提到了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大”,一再指出要推动高质量发展。这也意味着2020年中央不会出台大水漫灌式的刺激性政策。会议没有提及基础设施建设问题,但重申了要打赢三大攻坚战,其一即是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利好因素的释放需要改革和创新,改革和创新的动力取决于转型发展的外部压力有多大。煤炭经济发展的外部压力主要来自三个方面。其一,2020年,我国经济发展面临复杂的内部、外部环境。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到,“世界大变局加速演变的特征更趋明显”。经济增速由中高速向中低速转变,煤炭等大宗生产资料市场的需求也会随之转弱。其二,在数字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全球能源变革的新时代已经开启,会对占煤炭市场大头的电煤市场需求产生直接影响。新能源技术依托数字技术快速发展,主要是指太阳能发电、风能发电以及氢、锂等储能技术。新能源不再受资源禀赋的限制,具有生产消费者优势,可以分布式利用,让分散的消费者可以同时成为能源的生产者。其三,煤炭新增产能将很快进入新一轮集中释放期。由于煤炭价格处于中上游,带动了曾经停滞不前的煤炭固定资产投资。今年前10个月,我国煤炭采选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为26.9%。新产能具有规模更大、技术更先进等特征,也会让煤炭供应能力更强。新投资产能将会在2020年开始集中释放。综合以上三个外部因素判断,煤炭企业在2020年的转型发展压力将有增无减。目前,煤价仍可维持在相对较高的水平,煤炭企业应抓住市场较好的有利时期,通过改革和创新加速向高质量发展转型。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了2020年改革和创新的决心,将为煤炭产业的转型创造更好的制度环境。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工作部署,“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是各项重点工作之首,这就为我国煤炭产业较快实现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落实稳发展,关键要做好经济大文章。我国煤炭市场规模大,但今后依靠大规模扩产能获取效益很难行得通。少增甚至不增规模,提升效益才是王道。各地、各企不妨将喊了多年的发展煤炭产业转化为发展煤炭经济,面向新时代的新需求,坚持差异化发展、精益化发展、数字化发展,以问题为导向,重点从创新煤炭经济高质量发展模式、切实推进多领域煤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改进煤炭安全生产监管方式、提升政府煤炭治理水平四个方面着手,开创新时期我国煤炭经济新局面。不论是煤炭主产区政府,还是煤炭企业,都要下决心改革,积极创新。创新,不仅仅是技术创新,还要同步探索新技术成果转化后的经济发展新模式。否则,新技术的应用很可能后劲不足,难以支撑煤炭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来源: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